各位茶友、各位道友、各位朋友:

清明时节,来自全国各地四面八方的朋友们,在五叶堂前,忆可亭下,通过茶会的形式来怀念师父。我们的师父慧公上人,离开我们将近两年了。在2013年的谷雨时节,他老人家非常地洒脱,说走就走,这种禅者的风范,给我们每一个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也对我们产生了很强大的影响力。

今天,我们通过茶会的形式来怀念师父,把师父“生活禅”的理念,“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精神,通过茶来给我们加油,给我们加强动力。看过各位茶艺师的表演,诵过老和尚的诗偈,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像喝这杯茶一样,有不同的体会。从禅宗来讲,禅是不立文字的,是不可言说的,但是,还是能通过一种形式来启发大家的。我想,这个茶也应该是这样的。

大家知道有一本书叫《指月录》,柏林寺有一个大厅叫“指月楼”,为什么叫“指月”呢?如果说我们不知道天上的月亮,要通过手指,可以因指见月。所以,我们也可以通过茶,来因茶见道。茶是清净的、是清新的。茶的味,可以使我们安住下来,在安住的过程中,来把握、来进取,那么所谓的悟道也应该是在这个地方给我们启发。所谓明心见性,心,就是说我们这个心的状态,心是念念不停的,有善念、有恶念,就好像茶一样,有红茶,有绿茶。那么这个心的善念和恶念是它的相——相状、表相,那么心的性是什么呢?茶有红茶,有绿茶,它是它的味,也是它的相,那么它的性是什么呢?我们要明心见性,要品茶,也要来悟性,那么这个性怎么悟呢?要说难以表述,但是只能通过一种启发、启迪的形式、比喻的形式让大家来因指见月。因茶悟道,就是在这种平净的、清净的、祥和的状态之下,把它延续、展开。

我们也讲平常心是道,赵州禅师的开悟就跟平常心是道有直接的关系。平,就是清净的,跟我们的茶味是一致的。那么茶呢?从字意上来讲就是保持的、平衡的、平稳延续的,所以如果我们能把茶的这种状态保持下去就可以不离道。

有一个故事说日本的一个禅师,有客人来了,这个禅师就吩咐侍者说:“你去取茶粉去,用茶粉泡茶来接待客人。”大家知道,我们在宋朝以前喝茶都是喝的茶粉,到现在就简化了,但是,在日本还是喝茶粉的。那么这个侍者就去找茶粉,结果没找到,茶粉喝完了。侍者回来就对师父说:“师父,没有茶粉了怎么办?怎么接待客人?”师父说:“没茶粉,面粉也可以呀!”那么,禅师就用面粉泡茶来接待客人。如果我们能体会到面粉泡的茶也有这种清净、清凉、清雅、清和,那么同样它也是道。

刚才就说红茶有红茶的味,绿茶有绿茶的味,那么赵州茶是什么味呢?赵州茶就是平常心的味。这个心是平静的,是清雅的,如果能保持,能延续,这就是道。所以,净土宗讲一心不乱,禅宗讲明心见性,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念一句佛号,不是念一句就结束了,而是要依此延续下去。那么延续下去的状态又是什么呢?我记得有一次在柏林寺问禅寮,那一天,师父接待客人非常多,从早上一直接待到中午,中午吃完午饭还有客人,快上晚课的时候还有客人来。客人还没有到,我就希望让师父休息一下。师父平时的精力是很充沛的,他的精神总是那样的饱满,但是,已经接待了一天的客人,像我这样的年轻人都感到非常疲劳了,估计师父也应该是疲劳的。于是,我就对师父说:“快上晚课了,还有客人来怎么办?”师父说:“有求必应,来者不拒呀!”其实,师父的心就是清净、清雅的,它在平的前提下保持常,就是平常。

我们拥有了平常心有什么作用呢?就是能够有求必应,来者不拒。我们修道的作用就是要“觉悟人生”,同时来“奉献人生”。我们通过喝茶来悟道,然后就以奉献的精神来各做各的事。通过今天的禅茶会给大家分享一下师父的理念,在提升自身素质、和谐自他关系方面,师父首先强调我们个人的品德,通过修道喝茶,来提高我们个人的品德,然后落实到家庭的美德,再普及到社会的公德,作为我们出家人,我们还要提升自己修道的道德。最后给大家总结一下就是:要提高我们的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我们出家人要来提高个人的修道道德。

阿弥陀佛!

延伸阅读

茶之三德 禅煮赵州茶


禅门修行,最重视的方法是“坐禅观心”。它要求禅修者在修行过程中排除所有的杂念,长时间专注于一境,以期达到身心轻安明净,最终导入禅悟之目的。禅修打坐最大的障碍是嗜睡昏沉和杂念掉举,而饮茶则具有去杂生精,清心凝神的功效。古人所谓“茶之三德”:即参禅打坐时可以全神贯注,通宵不眠;饱食满腹时可以助消利化,清神静气;心烦意乱时可以去除杂去念,心安体和。所以,吃茶素来为禅林所提倡,

宋代时,饮茶技艺发展到一个高峰,在热衷感官趣味的同时,更是钟情于茶艺、茶道,茶禅相依的三昧旨趣,禅宗寺院吃茶并非如世间人闲来无事,消磨时光。一般只要法堂前的茶鼓敲响时,僧人们便都要到指定处去吃茶;凡要招待尊客长老时,也要敲茶鼓集众陪茶。可以这样说,“寺院茶”已是一种在一般念经修行之外的特殊修行方式。

据史载元佑四年(公元1089年),苏东坡在杭州二次上任间,曾游览西湖葛岭的寿星寺,南屏净慈寺的谦师特地前来亲自为苏东坡点茶。苏东坡品此茶中极品,妙乎一心,作《送南屏谦师》一首,欣然答谢: 

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

忽惊午盏兔毛斑,打作春瓮鹅儿酒。

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凤液今安有。

先生有意续茶经,会使老谦名不朽。

名刹出名茶,自古有之。名刹多位于名山,名山多在深山云雾之中,即有野生之茶树,也宜于一般茶树的种植,赵州柏林禅寺也因一句“吃茶去”而千古流传。赵州古佛从谂禅师在柏林禅寺的佛法问答,于吃茶的禅语机锋中寓于了佛法的三昧妙道,也显示了修行人高深的见地。

自从“赵州茶”成为千古禅门公案之后,后世因参究“赵州吃茶去”而大彻大悟者,实是大有人在。有禅诗道:“山僧活计茶三亩,渔夫生涯竹一竿。”可见禅与茶的关系,已经达到了水乳交融的份儿上了。

饮茶对于僧人,既可提神,又可领悟佛性。茶的俭朴,让人矜守俭德,不去贪图享乐;茶道的专注,让人的精神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茶水的清香,让人尤如喝进了大自然的精华,换来脑清意爽,生出缕缕佛国美景。这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茶禅一味”。

茶禅一味与平常心的相和


开悟顿悟自然是高境界,而具备平常心是更高的境界。平常心的养成是和茶禅一味相和谐的、相协调的。而平常心的倡导,又是和江西密不可分的。

禅宗的“一华(花)五叶”,孕育开放于唐宋时代,而它生根建基的上壤乃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江西大地。“五叶”之中的曹洞、沩仰、临济三宗以及临济分权而出的杨岐、黄龙二派,皆直接诞生于江西曹洞之名得自宜丰的洞山和宜宣的曹山,沩仰之名一半来自宜春的仰山,杨岐之名得自萍乡的杨岐山,黄龙之名得自修水的黄龙山,而临济宗名虽山义亥禅师传法河北临济村所起,但义玄受法参学处正是江西,宜丰的黄果山才是该宗的祖籍祖庭。

“五叶”中的另两枝云门宗、法眼宗,分别由文偃禅师创建于广东云门山、文益禅师创建于南京清凉山,他们都是青原一系的法嗣,二宗的主要活动虽然当时不在江西,却与江西的关系甚为密切。云门宗主文偃创宗前遍参江西名山尊宿,在庐山、水修等地建寺修学,其宗门子嗣在江西活动的大有人在,像洞山的晓聪、契嵩,云居山的佛印,庐山的怀琏,都是名震人主的云门龙象。

法眼宗主文益开悟于漳州罗汉院,得桂琛禅师法绪,然后受江西抚州牧的延请,住持抚州曹山崇寿院,开堂授徒。他在抚州传法,“四远之僧求益者,不减千计”。其门下诸如德韶、道钦、慧明等一批优秀徒众,皆学禅得法于崇寿院。文益晚年始受唐国主之邀,住金陵弘法,而其宗风禅法早在江西抚州就已经定型。云门、法眼二宗若要溯源其出,江西吉安的青原山,乃其寻根祭祖的圣庭。因此,也不妨这样说:江西是禅宗五宗七派的共同发源地。

谈到江西禅宗,人们首先想到的自然是着名的禅师马祖道一。在中国禅宗发展史上,马祖道一确实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胡适先生在《论禅宗史的纲领》中对此曾有过这样一段评论:“达摩一宗亦是一种过渡时期的禅。此项半中半印禅,盛行于陈隋之间,隋时尤盛行。至唐之慧能、道一才可说是中国禅。中国禅之中,道家自然主义成分最多,道一门下不久成为正统。

‘中国禅’至此始完全成立。”印顺禅师所着的《中国禅宗史》也持类似观点,认为马祖道一的洪州禅出现之后,才标志着禅学中国化的真正完成。作为继慧能之后出现的伟大禅师之一,马祖道一在禅学领域的影响自然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在于他提出了“平常心是道”这样一种充满中国特色的佛性理论。

马祖道一此说一出,几乎成为后世洪州禅学的不二法门。特别是到了临济义玄手中更是将“平常心是道”的口号表述为“立处皆真”。义玄认为“佛教无用功处,只是平常无事,屙屎送尿,着衣吃饭,困来即卧。……你且随处作主,立处皆真”(《古尊宿语录》卷四)。主张人与道之间没有间隔,自然相契,,并有偈云:“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忧。”(《临济语录》)至此不难看出,“平常心是道”的佛性论,实际上已经把慧能开辟的南宗禅所独有的那种自在无碍、随心所欲的活泼宗风发展到了极致。

慧能开辟的南宗禅向来提倡“直指人心,顿悟成佛”,而“直指”与“顿悟”的前提则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也就是要截断思维意识的逻辑运行线路。用宋代杨岐派着名禅师圆悟克勤的话来说,就叫做“截断众流”。圆悟克勤在《碧岩录》中总结当时风行的石门禅的禅风的特点时说道:

云门寻常一句中,须具三句,谓之函盖乾坤句,随波逐流句,截断众流句。放去收来,自然奇特,如斩钉截铁,教人义解度不得。

所谓“教人义解度不得”,也就是要截断人们思维意识的逻辑运行线路,使人们通常的思维活动在其中寸步难行。

禅宗是中国士大夫的佛教,浸染中国思想文化最深,它比以前各种佛学流派更多地从老庄思想及魏晋玄学中的“道可道,非常道”及“言不尽意”、“少得意忘像”中吸取了精华,形成了以直觉观、沉思默想为特征的参禅方式,以活参、顿悟为特征的领悟方式;以自然、凝炼、含蓄为特征的表达方式改变了过去佛教灌输与说教的习惯,突出了自悟的知觉观照方式。

禅宗常讲“平常心”,何谓“平常心”呢?即“遇茶吃茶,遇饭吃饭”(《祖堂集》卷十一),平常自然,这是参禅的第一步。禅宗又讲“自悟”,何谓“自悟”?即不假外力,不落理路,全凭自家,若是忽地心花开发,便打通一片新天地。“唯是平常心,方能得清净心境,唯是有清净心境,方可自悟禅机。”(葛兆光《佛影道踪》)既不要开悟也不要顿悟,而是能够自悟,平常心怎么不是一种更高超的体道呢?因此,清代湛愚老人《心灯录》称赞:“赵州‘吃茶去’三字,真直截,真痛快。”黄龙慧南禅师也有偈云:“相逢相问知来历,不拣亲疏便与茶。翻忆憧憧往来者,忙忙准辨满瓯花。”

由此可见,茶对禅宗而言,既是养生用具,又是得悟途径,更是体道法门。养生、得悟、体道这三重境界,对禅宗来说,几乎是同时发生的,它悄悄地自然而然地但却是真正地使两个分别独立的东西达到了合一,从而使中国文化传统出现了一项崭新的内容----茶禅一味。

随缘适性 茶禅平常心


平常心是道

真正的茶境所需,正是一种平常之心;但真正的“平常心”境界,得来谈何容易!以随缘适性的“平常心”而悟入茶道,其最高境界当为纯明澄澈的禅悟境界;而如何保持一种纯明澄澈的禅悟一直是禅宗史上的一个重要课题。

马祖以为平常之心才能持有凡圣一如的澄明心境,故而他引导弟子们进行“悟道”的方式,均是在日常生活中因机而发又极富创造性的。铃木大拙说:“马祖道一是唐代最大的禅师之一,事实上我们可以说,禅确实通过他而有了一个飞跃。他对待发问者的方式最具革命性和原创力。”6当水潦和尚向马祖追问禅的真理时,被马祖踢了一脚;另一次一个和尚追问马祖“如何是佛祖西来意”时,亦遭遇与问题似不沾边的“惩罚”。后来的临济喝德山棒恐渊源于此。然而我们不要忘记的是对于倡导顿悟的南禅来说以临机而动的日常手段阻断那种形式逻辑思维,确有其殊胜之处。

正如铃木大拙指出的那样,人的全部存在并不牵涉乎知性,而是关联于原初意义上的意志,知性并非终极的实在本身。原初意义上的意志,正是人类最深刻的自然而本然的东西(例如情感)。如此看来,“平常心是道”的“道”作为一种实在本身,在这里就凸显出它的重要意义了。而杯茶之中,亦正以此而显其“茶禅一味”之本色。

茶禅境界:与平常心相和


茶禅境界三:与平常心相和

开悟顿悟自然是高境界,而具备平常心是更高的境界。平常心的养成是和茶禅一味相和谐的、相协调的。而平常心的倡导,又是和江西密不可分的。

禅宗的“一华(花)五叶”,孕育开放于唐宋时代,而它生根建基的上壤乃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江西大地。“五叶”之中的曹洞、沩仰、临济三宗以及临济分权而出的杨岐、黄龙二派,皆直接诞生于江西曹洞之名得自宜丰的洞山和宜宣的曹山,沩仰之名一半来自宜春的仰山,杨岐之名得自萍乡的杨岐山,黄龙之名得自修水的黄龙山,而临济宗名虽山义亥禅师传法河北临济村所起,但义玄受法参学处正是江西,宜丰的黄果山才是该宗的祖籍祖庭。“五叶”中的另两枝云门宗、法眼宗,分别由文偃禅师创建于广东云门山、文益禅师创建于南京清凉山,他们都是青原一系的法嗣,二宗的主要活动虽然当时不在江西,却与江西的关系甚为密切。云门宗主文偃创宗前遍参江西名山尊宿,在庐山、水修等地建寺修学,其宗门子嗣在江西活动的大有人在,像洞山的晓聪、契嵩,云居山的佛印,庐山的怀琏,都是名震人主的云门龙象。法眼宗主文益开悟于漳州罗汉院,得桂琛禅师法绪,然后受江西抚州牧的延请,住持抚州曹山崇寿院,开堂授徒。他在抚州传法,“四远之僧求益者,不减千计”。其门下诸如德韶、道钦、慧明等一批优秀徒众,皆学禅得法于崇寿院。文益晚年始受唐国主之邀,住金陵弘法,而其宗风禅法早在江西抚州就已经定型。云门、法眼二宗若要溯源其出,江西吉安的青原山,乃其寻根祭祖的圣庭。因此,也不妨这样说:江西是禅宗五宗七派的共同发源地。

谈到江西禅宗,人们首先想到的自然是著名的禅师马祖道一。在中国禅宗发展史上,马祖道一确实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胡适先生在《论禅宗史的纲领》中对此曾有过这样一段评论:“达摩一宗亦是一种过渡时期的禅。此项半中半印禅,盛行于陈隋之间,隋时尤盛行。至唐之慧能、道一才可说是中国禅。中国禅之中,道家自然主义成分最多,道一门下不久成为正统。‘中国禅’至此始完全成立。”印顺禅师所著的《中国禅宗史》也持类似观点,认为马祖道一的洪州禅出现之后,才标志着禅学中国化的真正完成。作为继慧能之后出现的伟大禅师之一,马祖道一在禅学领域的影响自然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在于他提出了“平常心是道”这样一种充满中国特色的佛性理论。

马祖道一此说一出,几乎成为后世洪州禅学的不二法门。特别是到了临济义玄手中更是将“平常心是道”的口号表述为“立处皆真”。义玄认为“佛教无用功处,只是平常无事,屙屎送尿,著衣吃饭,困来即卧。……你且随处作主,立处皆真”(《古尊宿语录》卷四)。主张人与道之间没有间隔,自然相契,,并有偈云:“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忧。”(《临济语录》)至此不难看出,“平常心是道”的佛性论,实际上已经把慧能开辟的南宗禅所独有的那种自在无碍、随心所欲的活泼宗风发展到了极致。

慧能开辟的南宗禅向来提倡“直指人心,顿悟成佛”,而“直指”与“顿悟”的前提则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也就是要截断思维意识的逻辑运行线路。用宋代杨岐派著名禅师圆悟克勤的话来说,就叫做“截断众流”。圆悟克勤在《碧岩录》中总结当时风行的石门禅的禅风的特点时说道:

云门寻常一句中,须具三句,谓之函盖乾坤句,随波逐流句,截断众流句。放去收来,自然奇特,如斩钉截铁,教人义解度不得。

所谓“教人义解度不得”,也就是要截断人们思维意识的逻辑运行线路,使人们通常的思维活动在其中寸步难行。

禅宗是中国士大夫的佛教,浸染中国思想文化最深,它比以前各种佛学流派更多地从老庄思想及魏晋玄学中的“道可道,非常道”及“言不尽意”、“少得意忘像”中吸取了精华,形成了以直觉观、沉思默想为特征的参禅方式,以活参、顿悟为特征的领悟方式;以自然、凝炼、含蓄为特征的表达方式改变了过去佛教灌输与说教的习惯,突出了自悟的知觉观照方式。禅宗常讲“平常心”,何谓“平常心”呢?即“遇茶吃茶,遇饭吃饭”(《祖堂集》卷十一),平常自然,这是参禅的第一步。禅宗又讲“自悟”,何谓“自悟”?即不假外力,不落理路,全凭自家,若是忽地心花开发,便打通一片新天地。“唯是平常心,方能得清净心境,唯是有清净心境,方可自悟禅机。”(葛兆光《佛影道踪》)既不要开悟也不要顿悟,而是能够自悟,平常心怎么不是一种更高超的体道呢?因此,清代湛愚老人《心灯录》称赞:“赵州‘吃茶去’三字,真直截,真痛快。”黄龙慧南禅师也有偈云:“相逢相问知来历,不拣亲疏便与茶。翻忆憧憧往来者,忙忙准辨满瓯花。”

由此可见,茶对禅宗而言,既是养生用具,又是得悟途径,更是体道法门。养生、得悟、体道这三重境界,对禅宗来说,几乎是同时发生的,它悄悄地自然而然地但却是真正地使两个分别独立的东西达到了合一,从而使中国文化传统出现了一项崭新的内容——茶禅一味。

北宋皇帝赵佶与茶


赵佶,是北宋的皇帝。他在位期间,朝政腐朽而黑暗。可是他精于书画,通晓百艺术,在音乐、绘画、书法、诗词等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在中国历史上,赵佶和和南唐李煜一样,称得上是一个“不爱江山爱丹青”的皇帝。

赵佶不仅工书画、精百艺,他还对烹茶品茗尤为精通。他在位的时候,以帝王之尊,编著了一篇《茶论》。此文被后人称为《大观茶论》。一个皇帝,以御笔著茶论,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皇帝尚且评茶论具,群臣也就趋之若骛,一时间,王公贵族、文人雅士纷纷效仿,以烹茶品茗为时尚,而且挖空心思地弄出花样来品茶、煮茶、论茶,甚至是斗茶。

这斗茶始于唐代,兴在宋朝。唐时称之为“茗战”,宋代时叫“斗茶”。斗茶是每年春季新茶制成后,茶农、茶人们比新茶优劣的一项茶事活动。就是这样个本属于民间的赛事,却被赵佶引人宫中,乐此不疲地玩起来。对于斗茶,他在《大观茶论·序》里说:“天下之士,励志清白,竟为闲暇修索之玩,默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较筐荚之精,争鉴裁之别。”在大规模的斗茶比赛中,最终胜出的茶,就成为贡茶了。这样一来,在徽宗时代,斗茶之风日益盛行,产茶和制茶的工艺也得到极大的提高,向朝廷贡茶的品种和名目也繁多起来。当时在武夷山,有一个御茶园,里面的贡茶品种,就多达五十余种。

在宋代,还流行一种茶事游艺,叫做“分茶”。赵佶在《延福宫曲宴记》里,记述了分茶的过程:“宣和二年十二月癸己,召宰执亲王等曲宴于延福宫,上命近侍取茶具,亲手注汤击拂,少顷白乳浮盏面,如疏星淡月,顾诸臣日:此自布茶。饮毕皆顿首谢。”

赵佶皇帝的《大观茶论》,写得很详细,也很具体,该文有序言、产地、天时、采择、蒸压、制造、鉴辩、白茶、罗碾、盏、筅、瓶、杓、水、点、味、香、色、藏焙等手九个方面。一个深居皇宫的国君,不仅把茶事弄得十分清楚,而且还加以论述,这在中国历史上的若干帝王中,实在是空前的。

赵佶对于茶的论述,精辟而又通俗,比如他在《大观茶论·香》里,是这样写的:“茶有真香,非龙麝可拟。要须蒸及熟而压之,及千而研,研细而造,则和美具足。入盏则馨香四达。秋爽洒然。或蒸气如桃人夹杂,则其气酸烈而恶。”

万州茶艺家爱茶、泡茶、品茶的故事


李正秀,22岁,重庆万州中兮坊茶艺经理。

俗话说,开门有七样东西:柴、米、油、盐、酱、醋、茶,作为队列的最后一道茶,除了实际的解渴之外,它可能是最接近历史文化精神境界的日用品。

四月下旬的一个下午,阳光透过绿叶间的缝隙,反射在中龙房顶的玻璃上。微风和煦,光影摇曳,古琴在高山流水中的声音弥漫在房间里,在品茶的人中间徘徊,我慢慢地听到一个年轻女子的故事,讲她对茶、泡茶、品茶的热爱。

故事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她并没有刻意地记起。我只记得我高中二年级读了一本关于茶的书,像魔鬼一样爱上了这片叶子的无限味道。在数学、物理和化学的过程中,她的思想脱轨了,她决定读一本高中二年级的读物。非常。她想从文科的海洋中找到魔法的原因。

开水,洗锅,温热的杯子,冲泡…

每道工序都是一丝不苟、庄重娴熟的,从里到外的微笑在浓浓的茶气中逐渐清晰模糊,明晰的是她代表了盛唐妇女的美丽,模糊的是她形象中包裹的心,她说泡茶的过程就是享受,当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婷茶,是感激!

答案不在高二的教科书中,她决定停止高三,在重庆一家茶店拜访一名教师一年半之后回到万州。她在中龙坊茶馆工作三年多,致力于茶历史文化的精神世界。

这是我最喜欢的普洱茶,名字叫老曼峨,里面全是茶。

她一边说一边闻着茶的味道:汤是金黄色的,入口的苦味又浓又香,然后苦味很快就被甜味和散去了,取而代之的是神经末梢的温暖,毛孔的放松,手掌或脚上看不见的汗或汗,然后整个身体变得平静和清爽。

可能是室内温度。我真的觉得手心在出汗。

这是近百年乃至几千年来在山林中沉淀下来的茶气,是太阳、雨、风、雨、自然的精华。

因为她喜欢这种茶,她在三月底去了云南省的蒙海。她在乡村公路上开了三个半小时的小货车。经过著名的板丈老村后,她终于到达海拔1800米的老曼峨村。她向山上散落的古茶树致敬,像朝圣一样,用手轻抚着一些苍白的树皮,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在她心中传递着一种感激之情,使她更加敬畏大自然。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

她的声音不慢,但她有一种感觉:我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么喜欢茶,但我很幸运,我的骨子里的茶已经成为我的职业,融入了我的生活。我不敢说将来会发生什么,至少我可以肯定,品茶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经过三年多的工作,她说最大的回报就是减缓以前焦虑的性格。只要你坐在茶盘前,面对茶具,就会很安静。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我们泡茶时,我们逐渐理解了匆忙的内涵,但不是速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急。你可以还可以这样一句话:急,不急。就像泡茶的过程一样:水温和冲泡时间应该正好,才能产生茶的原味。

一泡台湾的洞顶乌龙,一泡云南的老人阿普儿。两人泡茶努力,不知不觉中有了日落西山。是不是恰到好处

从中陆坊出来喝茶,当一只脚踏进车流的尘土中,赵州和尚的禅语茶一直在他耳边回响,他忍不住笑了起来,抱着共同的心,自由地回家。

记东北知名老茶人:赵忠武


记东北知名老茶人:赵忠武

引来茶香飘关外辛苦奔波为茶忙

赵忠武,男,1939年3月18日生,汉族,辽宁人。1961年高中毕业于沈阳第四中学后却一步迈入商业大潮,一干就是四十余年。他曾任职于中华老字号百年老店沈阳中和福茶庄总经理。在职期间曾带领全体员工更加珍惜、爱护、保持和发扬老字号优良传统和历史荣誉及机动灵活的经营理念,使这个沈城百年名店一度成为省市文明单位和物价计量信得过企业。中和福是沈城唯一被内贸部命名的中华老字号企业。赵忠武曾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和奖励。1989年被商业部认命为茶叶工程师。他在职和退休后,积极参与并兼职于辽宁省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和艺大赛,受到各界赞扬。他是东北赴俄罗斯各大院校的孔子学院讲学宣传中华茶文化和加深中俄师生友宜的第一人。

为了倡导“茶为国饮”提倡“科学健康饮茶”他不倦的向人们传播有关茶的历史,文化和茶叶基础知识普及宣传工作,积极参与省社科联举办的“辽海讲坛”科普知识讲座,使辽沈地区广大茶叶爱好者在饮茶之余领略到茶史、茶话、茶德、茶道、茶艺等诸多学问。在他70寿辰之际,获得了新中国建国60周年“茶事功勋人物”和当代茶圣吴觉农“觉农”勋章获得者,茶叶泰斗张天福老先生还为他写了“引来茶香飘关外,辛勤奔波为茶忙”的题词。他是辽沈及东北地区的一位杰出的茶文化积极鼓动者和开拓者。

赵汝碧先生与普洱茶


赵汝碧先生,是在普洱茶故乡勐海县闻着茶叶芳香长大成才的著名中年茶人。他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读中学时的“学工学农”活动中,就与当时驻扎勐遮乡景真茶山指导茶叶种植、老茶园改造的县“多经”办(茶叶产业办)主任、著名茶叶专家曾云荣认识,由此与茶结下不解之缘。赵汝碧于1982年自云南民族大学政治经济学本科毕业到《西双版纳报》做记者,先后任编辑部主任、副总编辑等职;1991年春,调《云南日报》社任驻西双版纳记者站站长、主任记者至今。同时,他于1993年起连任西双版纳州茶业协会副会长、常务副会长,任云南民族茶文化研究会理事和西双版纳普洱茶研究院客座教授等。

凭着对西双版纳和古茶区各族人民的热爱,对普洱茶及茶文化的执着追求,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他一直致力于古茶山考察、云南普洱茶历史文化的研究,普洱茶传统加工技艺、特色普洱茶产品的开发,并取得了一些成就,成为西双版纳乃至全省的著名茶人和普洱茶文化专家。

赵汝壁先生会见哥德堡豪船长彼得·卡林并赠送普洱茶

1993年4月10日至18日,云南省茶业协会与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西双版纳国际茶王节”,他任组委会成员兼宣传文化组组长,用2个月时间踏访了云南普洱茶古六大茶山和当年州内的20余家大小茶叶加工厂,寻访老茶农、传统手工技艺制茶人,收集了一些珍贵文物,拍摄了大量古六大茶山茶马古镇、古道、古茶庄、石碑等历史古迹和古茶树、古茶园、茶园及制茶生产图片,利用所收集的历史文物、作坊工具实物和图片,与现任省茶叶科研所党委副书记石兆祥一同筹办了“国内第一个普洱茶文化展览”、手工绘制了现代第一副“古六大茶山”地图。当时,他就提出了西双版纳古六大茶山是普洱茶“发祥地”、“茶马古道”(茶马古道)源头的论点。

2002年6月下旬,2002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与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云南省茶业协会联合主办,赵汝碧任组委会成员、会议副秘书长、宣传组长,期间,他举办了有80余幅介绍西双版纳普洱茶历史、茶文化和古茶山照片的个人《西双版纳普洱茶文化展》,使与会的中外专家学者进一步加深了对西双版纳普洱茶历史文化的了解。其中部分图片被云南省茶协会选送到马来西亚首届茶博会上展出。期间,与著名茶人苏方华、曾云荣一道动议,促成了有中、日、韩、马来西亚和港台地区21位茶叶专家学者、茶人参加的首次“普洱茶”定义专题蹉商、研讨会的举行,形成了“普洱茶”定义的纪要,为以后普洱茶定义的确定、有关普洱茶历史文化的探讨产生了积极影响。

2004年3月至7月,他作为领导小组成员参加了西双版纳历史上规模最大、科目最多的全州古茶树古茶园资源普查工作,并任普查资料汇总、报告编写小组组长,经过两个月紧张的资料整理、普查报告编撰和图表绘制等,完成了长达8万字的《西双版纳州古茶树古茶园资源普查报告》,同年11月,被西双版纳州科技成果评审委员会评定为全州科技成果二等奖。他又主编出版了《历览西双版纳古茶山》一书(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成为人们了解版纳古茶区茶叶发展历史和民族茶文化的工具性书籍。他承担了由张俊、陈宏伟编著的《西双版纳普洱茶文化》一书的策划、编审任务。十余年来,他在《云南日报》、《云南茶叶》、《云南民族茶文化》等报刊发表了《普洱茶,抖落尘埃现现辉煌》、《古茶树资源是普洱茶发展的“活化石”》、《普洱茶热的冷思考》等十多篇论文、调查报告,近百篇茶叶产业方面的新闻稿件。他还参与了《西双版纳普洱茶产业提升发展行动计划》等文件、材料起草、审改工作。

他还注重普洱茶产品加工技艺学习实践和新特产品开发,兼任了勐海云海茶厂、泰瑞茶行的顾问,参与开发出了“布朗山陈醇”七子饼茶(砖茶)、“那卡王”青饼等特色产品,在广州茶博会和首届全国茶艺师联宜会精品普洱茶评比中获得优质品奖和银奖;2006年春,与茶厂合作独创特制的“西双版纳古茶山12星”经典普洱,选料考究,制作精细,文化气息浓,被称为西双版纳12古茶山的古乔木“样标”茶,成为省内外普洱茶爱好者品赏、收藏的珍品;2007年春,新创的“瑞贡天下”生、熟“至尊普洱”饼茶,一上市即受到消费者青睐。爱新觉罗毓•松石(清末代亲王、中国故宫博物院书画院副院长)品了此茶后称,这茶香气浓、滋味好,并欣然题赠了“天赐瑞草,天下共享”的墨宝。

人生茶味


人的一生,应该像一杯清茶,一点一点地浸泡,慢慢地品尝,细细地回味,在氤氲的茶香中慢慢体会清香的悠远至味。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让心灵安静下来,做到处变不惊,从容淡定,物我两忘的。面对尘世里种种的诱惑,有多少人放弃了操守与品格,把自己送到了悬崖上?

其实,很多时候,你需要的,不是万千财富,而是一壶清茶。一个人,泡上一壶清茶,那清幽的茶香,会让你放下生活中的种种复杂,会让你慢慢思索和感悟,会洗去你心灵的尘埃。那袅袅的茶烟,也一定会给你清澈的领悟,让你的那一刻变得生动而博大,更会让你变得轻松而旷远。

生命中没有永远的精彩,也没有永远的不幸,岁月之河在经过了大浪淘沙的波涛之后,最后一定会归于平静。生命轮回,春秋枯荣,这烟火人间里的至味,我们安静下来之后,自然能够参悟。而明白了这些之后,我们又有什么不能够放下?

如果能够邀请我们的家人一起,或者邀请我们的朋友一起,来品尝茶的滋味,那番情景,就不是一个温暖能形容的了。那份相守,那份瞩目,那份亲切,胜过多少冷静的承诺,胜过多少遥远的眺望啊。

对于我们来说,人生中所有的需求,其实我们都可以很简单地就可以拥有,不同的是,我们是否可以以一颗平静淡定的心,从容看待人生里的苦乐悲欢。

山水从不问人间恩怨,也不关心人生沉浮。

一壶清茶,自会带我们去山水之间,忘却尘世的云烟,放下人间的恩怨,享受自然的鸟语花香。

一壶清茶,能让我们笑看浮云流水,能让我们放下心中的块垒,更可以让我们走向山川,拥有一颗博大的心。

茶味人生 禅茶一味


你一直喜欢茶。不止是喝茶,你说你更喜欢茶文化,喜欢观赏茶汤的色调。每次泡茶时,茶杯上如山岚般的云烟,像一段段尘缘,更像一段从前。

我喜欢看你泡茶时的样子,你一边撒茶,一边烫着杯子。你说,茶有三泡,第一泡味道较苦涩,不能喝,要倒掉,所以很多人用第一泡来洗茶;第二泡茶汤正浓,出汤后,须稍凉些饮用。第三泡,茶的味道由浓转淡,但齿颊留香,令人回味无穷。

我曾问过你,最喜欢哪一泡?你说,你最喜欢第三泡。你说茶的味道,不宜太浓,也不宜太淡,适中正好。第三泡正好亦浓亦淡,好似生活留给你的味道。

你喜欢拿第二泡给我。旁人都以为这是你的习惯,而我知道,茶的第三泡,更符合你现在的心境。由浓转淡,你手中的茶,仿佛已进入不惑而知天命的中年,平和与淡定。褪去了第二泡的浓烈,经历了青壮年时期的蓬勃,正准备收获迟暮时分的厚重与醇香。

我的生命,在你眼里,只是一个还未开始的开始。你的所有对生命重新燃烧的期许,都随着出汤的瞬间,注入了第二泡中。所以你递给我第二泡,那是你对你逝去的青春年华最为深刻的怀念。你仿佛看见又一个自己,是那么充满热血地期待尚未开启的命运。

你说你并不只喜欢品茶,更喜欢泡茶的过程。那种感觉,仿佛是将你人生的精彩与平淡,像珍宝般,一一细数一遍。你还告诉我,泡茶最重要的是水温,不同的茶性适应不同的水温,就好比人生,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你没有最喜欢的茶。你说过,茶无上品,适口为珍。虽然不同类的茶,味道各有不同,有的清香,有的醇厚,有的苦涩中带甜,但对爱茶人士来说,只要喝到嘴里,依旧是喝一股未曾重复的感叹而已,喝的是此刻的心情。或者说,你更喜欢这些不同品类的茶迥然而异的汤色和淡淡的幽香所映照出的你彼时的心境。

闻香是品茗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你说你喜欢将茶杯放到鼻尖的那一刻,仿佛一下置身事外周遭一切变得宁静和祥和,呼吸之间,就像完成一次生命的开始与结束。你说闻香要从左到右,满满将茶的香气吸入心脾,然后洗清身体里的浊气,再轻轻地吐出来。感觉此时的身体就像一个过滤器,只保留余香,排除浊气。

最后是品茶。当舌尖触到茶汤一刹那的感觉,像是迎接生命中早就存在的惊喜。在你徐徐咽下的过程中,慢慢开启,亦浓亦淡,全在自己的感觉和心情。那种感觉,像是一种久违的归属感,原本带着神秘色彩的寻觅,探究,终在一瞬间找到答案。有人说,喝茶可以让人简单,大概缘于此吧。

古人有“禅茶一味”之说,与东方人文思想的精髓不谋而合、浑然天成。这,也许就是茶的魅力,茶的神奇所在。

秦州茶马司与茶与古道


我国盛产茶叶,而茶叶是我国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品。同样由于马在冷兵器时代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因而“茶马互市”历来是中原与西北少数民族间贸易交往的重要内容和方式。及至宋朝明代,官方明文规定“茶法”和“马政”,还专门设立了茶马司。我国第一次设立的茶马司是在1074年(宋熙宁七年)的秦州(今天水)茶马司。至今,在麦积山石窟东崖26窟左壁留有宋元祐党人开熙河路大将王韶上奏:“西人所嗜者惟茶,当以马至边贸易,因置茶马司”的刻画。

实际上,天水茶马交易始于唐代。唐之初,国力强盛,版图辽阔,牧马发展迅速。但经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开始衰落,牧马监丧失不少。朝廷开始与帮助平定安史之乱的西域回纥族“以马易茶”,可谓此是茶马交易之始。宋朝势弱,产马地被吐蕃、西夏、金辽占据不少,以茶易马成为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政策。据记载,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朝廷曾用唐银10万两在秦州买马,并在秦州、古渭、永宁寨、原州等地设置茶马交易市场。每年要从京城支银4万两,运出绸绢75000匹以充马价,买良马8000匹。可见交易量之大。由于马为重要军需物资,茶马交易在明清时期又得到发展。明洪武五年(1375年)在秦州又设立了茶马司,并严格茶叶经营管理。据《明律》载:“私茶出境与关隘失察者,并凌迟处死。洪武时驸马都尉欧阳伦使西域,因犯私茶,赐死罪。”明代茶官还经常持金牌到各地巡视茶叶采运情况。清初,在茶叶管理上沿用明律,其中有明令规定:“凡通接西番关隘处所,拨官军巡守,遇有夹带私茶出境者,拿解治罪,番僧亦许沿途官司盘验,如有夹带奸人私茶,则茶货入官,伴送夹带人送官治罪”。康熙四十三年以后,管理虽有放松,但也只允许出界人带茶不多于十斤,如驴驮车载,乃按私茶治罪。同治十三年(1874年)陕甘总督左宗棠制定了茶叶经销试行章程8节,规定茶叶采用均先办引票,待茶叶运兰州检验后方可行销。

由于南茶北运,西北各地马匹南行,形成了延续400多年的秦州茶马古道。清朝末年,天水输入茶叶的路线有:临邛砖茶,由临邛经成都、绵阳、广元、宁强、汉中、天水至兰州。绿茶在四川邛来、灌县、大邑,在成都集中后,转宁强、汉中,再转天水,以至运往兰州;紫阳茶由南紫阳、西乡、洋县、汉阴装大车或用牲口驮运,或以背负、肩挑,经汉中,双石铺、两当、徽县,到天水,分销甘谷、秦安、清水及陇南各县;巴山绿茶由四川西北部的安县、北川、江油、平武运文县碧口镇,再经武都分运天水等地而至兰州。据《天水县志》载:民国初,无论是汉中陕茶,或者是蜀地川茶等,都运至天水北关忠诚巷的几家大茶庄,由此再分发各地。所以,古秦州历来是茶马古道上的集散地。

“瓷为茶之父,水为茶之母”,随茶叶经销名闻丝绸之路的还有西北瓷都的耀州茶具。又因为天水名泉胜出,水质甘美,喝“罐罐茶”成为天水一种重要民俗。

琴韵茶味


在多年研习茶文化的过程中,因选择茶艺音乐之缘由,我对中国传统音乐有了专门的关注。终于,在诸多的丝竹之中,我认识了古琴。在未识古琴之前,我常常把古筝之乐混同于古琴,后来才发现我的认识是多么的浅陋。古琴与古筝差别是太大了。不仅是琴形完全不同,琴声更是有天壤之别。带着对传统音乐艺术的崇敬与景仰,我在2003年托学生从扬州购置了一架古琴,欲学习弹琴之法。无奈当时无锡没有老师教学,又因工作繁忙,而无法去外地学琴。后来又是读研、写作,一下子学琴之事就被耽搁了下来。

今秋,食品文化硕士毕业,教学工作较少,便给自己放了大假。心也闲适,在壶上茶烟袅袅、引发思悟的时日里,灵感一来,想起了以前我曾经下过决心学琴之事。于是,上网一搜:无锡已经有古琴研究会了,2006年11月26日成立。还找到了琴会的会长,他也广收学生。几次电话往来,我在2007年11月8日正式成了一名学琴者,加入了无锡古琴研究会,成为一名会员。古琴艺术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公布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一。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被寻常百姓知晓的十分有限:一个非常寂寞的琴,一个文化内涵极其深邃的琴,一个很不时尚的琴,一个很不落伍的琴。

学琴已有多日。在日日练琴与思索之中,我越来越能体味到古琴身上诸多的魅力。尤其是琴道之中所蕴涵着的“自然观”与中国茶道中的“自然观”竟然是如此的相通相合。弹琴要求静心,正襟危坐,心手闲适。人与琴和、指与弦和,弹琴之手指的运动犹如“手指的舞蹈”。指法之中,一切都是自然的,指法的承转之中,一切又是那么的适心,没有多余的动作,也没有别扭的动作,弹琴是顺随自然之道的,弹琴之后,内心是快乐的,精神是满足的,心情是舒畅的。古琴大家吴兆基先生曾说,弹琴是用“气”弹,而非“力”弹,细细思来颇有味道。也许就是因为顺应了自然大道,历来的琴家多是长寿者。我的老师吴炯先生说,他常常于冬季夜深在阳台弹琴,身上并未着厚衣,然弹多曲,竟也能全身有微汗,我思之可能是因先生弹琴已气脉通达,人与琴相合所至吧。

中国茶道讲究简约、怡畅、旷达、自然。中国茶艺也是自然怡畅,如行云流水而不拘泥于过多的繁文缛节。虽然各类茶的泡法丰富多彩,加上不同的茶具、茶俗,泡法千姿百态,学习者也难以穷尽。但我总想,无论茶艺的动作如何设计,如何变化,其围绕中国茶道的核心是不变的,茶艺的过程与结果应是艺茶者心情舒畅的吃茶、思悟、静心、修养。泡茶动作的简约不是随便,茶艺中要处处体现出人性的关怀,对茶友的真诚与惜缘,对茶、茶具的爱惜与尊重。自自然然地泡茶,而不要让观者“作呕”:当下有些过于艺术化的茶艺表演,已经失去了弘扬茶文化的本义;而仅仅只会动作娴熟地泡茶而不知用心体悟茶道之理者也不在少数,这一切都需要茶艺从业者用心面对。尊重茶,泡好每一杯茶,惜水,惜茶,惜光阴。

学琴的时日在渐渐地增长,我对琴道与茶道的思索也在不断地增长,自然的弹琴和自然的泡茶,一定会让一颗久居在都市里不自然的心,柔软和自然起来,一切都将随着我们继承远古流传下来的文化血脉而不断承传……

茶味人生


茶,自在。一株茶树,简简单单,只要有立身之地,就什么也不会计较,山坡上、田埂边、岩缝里自在生长,而且往往“高山云雾出好茶”,鲜见有人将茶树当盆景来伺候。一片茶叶,朴朴实实,尽采山川风露之精华,率先绽放鲜嫩之新叶,即使让人采摘殆尽,也无怨无悔。一座茶园,密密匝匝,树与树、枝与枝、叶与叶互帮互衬,从不你争我夺,宛若一堵绿色城墙,又像一支整齐的队伍。正因为茶树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人们在享受茶的无穷意蕴时,有谁牵挂过茶树呢?《庄子》里边讲,“相忘以生”、“忘适之适”。茶悠然自处、恬然自适,答案就在“忘”字。脱离了名缰利锁,活出了率性真实,故能圆融自在。

常言“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事是市井瓦肆、寻常巷陌、乡间村野的百姓生活,素来不离人间烟火,俗得不能再俗,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粗茶淡饭,“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这既是俭之所在,也是人之常情。在开门要办的七大俗事中,茶尽管排在最末,实际上又占据首要的位置。除了老话讲的“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茶其实是口腹之欲满足后的更高层次需求。窘可“大碗茶”,闲则细品茗。如若衣食足,便有闲工夫喝茶。可见,茶与人息息相关,既是日用必备,也是精神追求。

人固不能免俗,然人皆有雅致。一碗茶不仅折射俗世生活,而且映照精神世界,承载文化景观。相传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所以,古人把茶称作“嘉木”、“瑞草”、“仙茗”,是要“贡五侯宅,奉帝王家”的。过去民间进贡茶,“时新献入,一世荣华”。这说明,茶的出身其实是蛮高贵的。而在文士眼里,“琴棋书画诗酒茶”七大宝,茶是贯通其他六艺的,古诗词中常见有“听琴煮茗送残春”、“茶烟一榻拥书眠”、“诗清只为饮茶多”、“舌底朝朝茶味,眼前处处诗题”、“堂空响棋子,盏小聚茶香”等等之类的吟咏。不仅如此,茶还是状物感怀、抒发胸中块垒的仰赖之物。据说,东晋志士刘琨每“闻鸡起舞”必先饮茶,原因即在“体中溃闷,常仰真茶”。至于佛门寺庙,种茶、制茶、饮茶之风向来盛行,东晋时名僧慧远就曾在庐山植茶,敦煌行人单道开以饮茶苏助修,故有“禅茶一味”之说,意思是品茶如同参禅。到了唐代,喝茶蔚然成风,出现了茶圣陆羽写的《茶经》。自兹,茶作为一种文化广泛渗透到社会各方面,制茶法有唐饼茶、宋团茶、明叶茶、清工夫茶,饮茶法从唐煮茶、宋点茶、明泡茶而清沏茶,由此又产生茶具、茶厂、茶行、茶室、茶馆、茶经、茶书、茶画、茶道。茶由药用而食用、而饮用、而艺用、而禅用,这就有了艺术身段和文化意蕴。茶还是茶吗?不是,而是文化。茶溶于水,茶亦融入文明。古代中国不仅“以茶治边”,还借由丝绸之路、茶马古道把茶叶运往境外,茶在诸多重大事件中串演了文化使者、政治筹码的关键角色。由是观之,茶出入雅俗之间,无俗即无雅,其雅亦若俗,此间意蕴,尽显茶之本真。

世人都讲“最是知己便是茶”,苏东坡也有诗云“从来佳茗似佳人”。茶是人格化的“知己”、“佳人”,是助人排忧解愁的心爱之物。饮茶与其说是孤苦无助的内心独白,不如说是从容淡定的心灵对话,人道沧桑、万般心事都收纳于它的浮浮沉沉之中。因此,茶性蕴含茶德,茶德可悟茶道。何以见得?一曰隐忍。从采摘,杀青,揉捻,到焙火,最终还要经受沸水的考验,哪个环节不是百般蹂躏,万般折磨。茶始终隐忍,不忘初心,越是揉捻越能浓缩生命的精华,一遇沸水反能散发奉献的清香,为众生解渴、排毒、提神、怡情、静心、养性,从不讲求回报,可以说是“证得涅槃、普渡众生”。人生之修亦如是,只有历经栉风沐雨的砥砺,才能释放出人生的一脉幽香。古代的禅僧礼佛前必先吃茶,居士修行先要“焚香”“煮茗”,都喜欢把日子浸泡在茶里,为的是过滤杂念、悟出菩提。坐禅、参禅的背后,下的正是一番隐忍的功夫。佛学大师赵朴初说,“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禅师从一片茶叶悟出许多佛法,涵养出云水禅心,难怪“无僧不爱茶,有寺必有茶”。次为贞洁。据《茶经》载,煮茶对水的要求最高,“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也有诗言茶“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竹灶烟轻香不变,石泉水活味逾新”,都讲的是煮茶重水品,须是纯净、不受污染的活水,表明茶质玉洁不染、不容浊物。在古代婚俗中,之所以流行以茶叶作聘礼,就是因为“茶性不移”,象征男女爱情的专一和坚贞。再则清和。采茶讲时令,煮茶重火候,茶汤求均匀,水质决优劣,体现了和美、清静的自然法则。“欲达茶道通玄境,除却静字无妙法”。茶使人从杯盏中得到豁达、平和、恬淡,对清心修行、澄心静虑大有裨益。唐代有人把饮茶的好处提炼为“十德”,即散郁气、驱睡气、养生气、除病气、利礼仁、表敬意、尝滋味、养身体、可行道、可养志。照此说来,这“十德”既是茶性、茶品,也是茶德、茶道。

茶有浓淡、有冷暖,亦有悲欢、有情怀。有人说,喝咖啡的潇洒,喝酒的狂放,喝茶的含蓄。是的,茶没有咖啡苦,没有白酒烈,有的是本色滋味。杯盏之间,缕缕芬芳扑鼻而来,似空谷幽兰,又如桂香来袭。啜一小口,神清气爽;再啜一小口,沁人心脾;细细品茗,荡气回肠,正如古人所说“细啜襟灵爽,微吟齿颊香”。很多时候,煮茶品茗更像是面对人生。饮茶不过拿起、放下两个简单的动作,过于执念于色、香、味、形,则难免举放失宜。人生的得失、宠辱、进退、甘苦,更应拿得起、放得下,很多事不能纠结于心、一味执着。茶香氤氲的日子最为悠闲,“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或夜对明月,或晨伴朝霞,水是沸的,心是静的,“心注一境”,宁静致远。如是,三五个友人围坐香樟院落,打来深山老泉,煮茶论道,畅谈古今,吟诗作对,泼墨挥毫,正如有联所云“说地谈天,且以烹茶寻雅趣;怡情悦性,还从赏月借春风”,其情其景,品的还是茶吗?分明品的是一种心情、一种缘分、一种氛围、一种精神状态。

人生如茶,茶如人生。茶在开水中浮沉,人在社会中沉浮。品茶就是品人生。茶要细细品味才有滋有味,人生也是这样。茶浮茶沉、茶暖茶凉、茶盈茶虚、茶浓茶淡,都是人生滋味。有此心境,何来人走茶凉、茶尽杯空的感叹。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

赵波:聊茶记,普洱茶PK功夫茶


喜欢,和老朋友一起喝茶聊天。

也喜欢,和陌生人一起品茗闲聊。

正如平日里听歌。

有时候,喜欢单曲循环,一遍一遍品味熟悉的旋律和声音。

有时候,喜欢随机播放,听一听各种知道或不知道、喜欢或不喜欢的歌曲,感动于偶然发现的意外惊喜。

那些突然蹦出的好听的新歌,就像生活中偶然相遇的新朋友。

这些突然出现的有缘人,说着一口带着各地乡音的普通话,讲着天南海北的事,就像在封闭的墙上突然凿了一扇窗,窗外是五湖四海的风景。

这位朋友来自广东,汕头人。

云南人遇见广东人,话题自然就聊到了普洱茶和功夫茶。

普洱茶流行的原因,我认为一个是健康,一个是品味,朋友说。

我点头赞成。身边喝普洱茶的朋友,大致分属两大门派。

“实用派”看中。每次喝茶,都是三个人。”

“为什么是三个人?”我更好奇了,如果两个朋友见面,刚好找不到第三个人,难道就不能喝茶了吗?喝功夫茶和打麻将一样,必须人数够了才能进行吗?

“因为只有三个杯子。”

“那人不够或人多了怎么办?”

“哎呀,反正我们那里的习惯,就是三个人一起喝。一边喝茶,一边吹牛。”

朋友来自汕头潮阳区,说起话来一口地道的广东腔。来自功夫茶发源地的人,却说不清楚功夫茶的名堂,哈哈,真有意思。

不过他接下来的话,却立马让我羞愧难当。

“泡功夫茶很有讲究。先用茶壶从空中转一圈,把茶水冲到三个杯子里面,这叫‘关公巡城’。然后把茶壶在每个杯子上点一下,把剩余茶水倒完,这叫‘韩信三点兵’。”

好个“关公巡城”、“韩信三点兵”!

简短的几个字,既形象生动的勾绘出泡制功夫茶的动作要领,又巧妙的传递出潮州人对历史人物的喜好和豪放爽朗的个性!

“可以用红酒杯来鉴赏普洱茶的汤色。”“云南的普洱茶都是大叶种茶。好的普洱茶冲泡完后,展开茶渣,还是一片完整的叶子了。”“普洱茶是地道的时间味道,玩的是茶叶里面微生物转化的灵感。”……

对于普洱茶,根据多年的耳濡目染,我也可以滔滔不绝讲出很多,但是很失败,我在大脑里百度了很多遍,也搜索不到“关公巡城”、“韩信三点兵”这样绝妙的典故和词语!

刚刚还在嘲笑潮汕人不懂功夫茶,现在轮到我脸红了。

云南人讲不出自家普洱茶的典故和妙语。

普洱茶,是云南的特产,是云南的骄傲。外地人一讲起云南,就会想到普洱茶。可惜身边还是有很多像我一样对普洱茶知之甚少的云南人。喜欢普洱茶的人中,中年人偏多,年轻人偏少。普洱茶的厂家很多,能让人一说到普洱茶就能想起来的品牌却不多。普洱茶有优雅的身形、温润的口感、最具中国风的古典气质,却缺少中国风的典故和诗文。这也许是普洱茶传播过程中的一个缺憾吧。

普洱茶,云南人尚欠你一句好诗文!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赵州茶平常味》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