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以来,陕西商南县茶叶局技术干部在试马镇清泉、富水镇王家楼选择两块老茶园进行嫁接改种试验,邀请当地林农嫁接技术人员现场培训,详细讲解品种选择、枝条与接穗剪取、砧木处理、嫁接方法等技术,指导和帮助茶农嫁接茶树8000余株。

过去,商南县采用“控旧栽新”的方法改造低产茶园,投产周期长、花工费力、成本较高,茶农增收缓慢。为改变这一现状,该县茶叶发展局3月初派人到杨凌学习茶树嫁接新技术,回来后先在清泉、王家楼两个村进行嫁接试验。他们从准备繁育推广的王家楼50亩无性系良种茶园中,选取半木质化、生长健壮、腋芽饱满的枝条作接穗,采用劈接法进行嫁接。同时采取土壤覆盖、加盖遮阳网等保墒保湿措施,以防日晒失水,确保嫁接成功率。虽然天气有点热,但在茶园改造现场,茶叶局工作人员和“土专家”们拿着锄头、弹簧剪、嫁接刀、镙丝刀、小锯、竹条、农膜等操作工具,挥汗如雨地为茶农服务着,共同描绘着“试验田”来年丰收的新图景。

商南县茶叶局高级工程师孙学良说:“老茶园改造比新种茶园效益来得快,新种茶园一般要四年才投产,六年后才进入盛产期,而对老茶园实行嫁接改造第二年就产生效益,四年就进入盛产期。因此,茶树高接换种是改造低质品种和低产茶园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扩展阅读

苏轼善品茶、煎茶、磨茶 曾移栽百年老茶树


作为一个中国古典文人,苏轼是既好酒又好茶,这两种爱好很能代表他的性格特质。酒之张扬、豪迈,茶之清雅、闲适,在他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融合。

苏轼以好酒出名,多是因为他的诗词,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又如“料峭寒风吹酒醒,微冷”。其实,苏轼喜酒却并不善饮,有“吾少时望见酒杯而醉”之文,而对于茶,则大不一样,不仅善饮、善品,而且对于如何煎茶也很有研究。比如在《汲江煎茶》一诗中,就生动地描述了煎茶和饮茶的过程: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这首著名的茶诗,是苏东坡流放海南儋耳时所作。为了饮一盏好茶,诗人不惜在夜间摸着黑,踩着石头,临江取水。用大瓢舀水倾入瓮中,月影也跟着倒了进去……回到家中,一边生炉煎茶,一边坐听松涛。煎好之后,不顾空腹,忍不住海饮三碗,却又造成了失眠,只好坐听打更之声以盼天明。

苏轼不仅自己汲水、生火、煎茶,对于磨茶也很精通。所谓磨茶,是指盛行于中国古代的一种制茶工艺或茶道。选取春日之绿茶,在采摘前一旬到一月之间,搭棚覆盖遮阳,以增加茶之香气。采下茶叶后,再蒸茶杀青,以求得特别的口感。饮茶之时,用石磨将茶团碾细,再将筛出的茶末放进茶盏,注入滚烫的开水。

苏轼对磨茶十分看重,因此对磨茶的器具——茶磨相当讲究。在《次韵董夷仲茶磨》一诗中,他特别赞扬了四川一带出产的良磨:

岁久讲求知处所,

佳者出自衡山窟。

巴蜀石工强镌凿,

理疏性软良可咄。

好磨磨出的好茶,苏轼十分珍惜,要亲自拿去泡茶,“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雪汤生玑珠。”

苏轼对茶的热爱,是全方位的。他不仅品尝,煎茶,磨茶,甚至还能栽种茶树。在《种茶》一诗中,他描写了自己如何移栽一棵老茶树的过程。百年老茶树,已经被遗弃,但苏轼却选择了一个春雨如油的好时节,将其移到了自己的园中。在他的细心呵护下,老茶树重现活力,长出了上好的茶叶。

松间旅,其中贬居黄州时作的《寄周安孺茶》被视为他最具代表性的咏茶之作:

大哉天宇内,植物知几族?

灵品独标奇,迥超凡草木。

名从姬旦始,渐播桐君录。

赋咏谁最先?厥传惟杜育。

唐人未知好,论著始于陆。

常李亦清流,当年慕高躅。

遂使天下士,嗜此偶于俗。

……

苦畏梅润侵,暖须人气燠。

有如刚耿性,不受纤芥触。

又若廉夫心,难将微秽渎。

晴天敞虚府,石碾破轻绿。

永日遇闲宾,乳泉发新馥。

香浓夺兰露,色嫩欺秋菊。

这首长诗,不仅详述了茶的历史、茶的制作、饮茶之乐,也在茶身上寄寓了高远幽雅、不落凡尘的情怀。苏轼一生不合时宜,在政治上处于党争的夹缝之间,多次被贬、流放。但他却乐观旷达、超凡脱俗。“清风击两腋,去欲凌鸿鹄。”一盏好茶,随缘自适,苏轼不仅为后世留下了伟大的作品,自己也在艰难的外部环境下,度过了高质量的一生。

憨台商南靖种有机茶 蜜香红茶任由虫子叮咬


花一两万元买了几卡车的花生仁,做什么用?“给茶树当有机肥!”台商曾武宾此话一出,南靖船场镇坑头村的村民就乐了,纷纷打趣他是个“憨”台商。

这是发生在2008年曾武宾的茶园刚起步时的一段小插曲。但如今,这片400亩的茶园年产成品茶5000多公斤,其中蜜香红茶市场价一公斤达1200元至2000元,供不应求。再也没人敢说他“憨”了,反而时常有村民过来向他讨教“有机种茶经”。

“南靖生态好,这片海拔800-1000米的高山,用来种软枝乌龙最合适了。”曾武宾说起有机种茶来头头是道。2008年,曾在台湾做茶叶买卖十几年的曾武宾通过朋友介绍来到坑头村这块种茶“宝地”,一住就是6年多。

“我这里的茶树坚决不喷农药、激素,只用深海鱼精、花生、黄豆、蘑菇废料等有机肥,以及台湾研发的植物萃取防虫液。”曾武宾说,有些茶农为了省钱,滥用肥料、农药,对茶叶品质产生不良影响,这是很不负责任的。“虽然有机肥成本比较高,但我保证,我有用心在把好‘安全关’,用心种好茶。”曾武宾在管理茶园上有自己的一套原则。

别人承包茶园都是满山茶树,尽可能多种多产。曾武宾却坚持保留五分之二的天然灌木,一排排绿树像安全带一样把茶园分区块隔离开来,这也刚好方便他制作不同品种的茶。采收茶青时,曾武宾也绝不使用采茶机,而是纯手工采摘,尽可能保持茶叶的完整性。

同样,在后期制茶过程中,曾武宾80%的设备是由台湾引进,且每年他都会邀请台湾的专业农技人员过来,现场检测茶叶和土壤,保证茶园95%的土壤呈中性,这样更有利于茶树生长。

在一些村民看来,曾武宾有时“放任”虫子叮咬茶叶,更是不可思议。

村民们所说的“虫子”,正是让很多茶农闻之色变的小绿叶蝉。这种茶叶生产最主要的害虫,却成了曾武宾制作蜜香红茶的“秘密武器”。

“咬少了没有甜味,咬多了茶叶容易枯萎,所以要很用心去控制。”曾武宾介绍说,蜜香红茶是近几年台湾新研发的茶叶品种,它的特点是在茶树生长过程中,叶片遭小绿叶蝉叮咬(传统称之为“著涎”),从而带有独特的果香和蜜香,产量不多,但深受市场欢迎。

原本抱着“酒香不怕巷子深”想法的曾武宾,想靠着过去累积的人脉卖茶,但是销路并没有完全打开。今年,他的德利生态农场在南靖工商局的帮扶下注册成立,同时推出了“冠钧”茶叶品牌,目前产品已陆续销往北京、上海、广东以及我省各地,深受爱茶人的追捧。眼看农场办得越来越好,曾武宾索性把妻子和女儿都接到了船场镇,安家在南靖,继续他的“憨”故事。

陕西茶马古道你了解吗


茶马古道,一个像“丝绸之路”一样古老的名字,一种令人心神迷离的情结。

当电视报刊的广告充斥着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以及麦氏速溶咖啡等等最入时的各种各样饮料,我们也许无法去想像那些随着茶叶一起走过万水千山的“叮当,叮当”的铜铃声。然而,当我们再次驻足在一条古老的茶马古道上,随意将注视的眼光投向某个点,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人文景观;无论是做深入的调查研究,还是为经历一次简单的精神洗礼,都会让人梦绕魂牵。

黑茶一何美,羌马一何殊

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至清代止,历经岁月沧桑近千年。因康藏属高寒地区,海拔都在三四千米以上,糌粑、奶类、酥油、牛羊肉是藏民的主食。在高寒地区,需要摄入含热量高的脂肪,但没有蔬菜,糌粑又燥热,过多的脂肪在人体内不易分解,而茶叶既能够分解脂肪,又防止燥热,因此,藏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了喝酥油茶的高原生活习惯,但藏区不产茶。而在内地,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都需要大量的骡马,但供不应求,而藏区和川、滇边地则产良马。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即“茶马互市”便应运而生。明太祖洪武年间,上等马一匹最多换茶叶60公斤。明万历年间,则定上等马一匹换茶三十篦,中等二十,下等十五。明代文学家汤显祖在《茶马》诗中这样写道:“黑茶一何美,羌马一何殊。”

这样,藏区和川、滇边地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和川滇及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等等,在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流动不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趋繁荣,形成一条延续至今的“茶马古道”。目前公认的茶马古道有两条线路,一条是从云南茶叶主产区思茅、普洱,中间经过今天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和丽江地区、香格里拉进入西藏,直达拉萨,再到尼泊尔和印度。一条从四川雅安出发,经泸定、康定、巴塘、昌都到西藏拉萨,再到尼泊尔、印度。茶马古道虽然最早起源于南北朝时,但是在隋唐时才进入鼎盛期,北宋时代,茶马交易主要在陕甘地区,易马的茶叶就地取于川蜀,并在成都、秦州(今甘肃天水)各置榷茶和买马司。

成千上万辛勤的马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风餐露宿的艰难行程中,用清悠的铃声和奔波的马蹄声打破了千百年山林深谷的宁静,开辟了一条通往域外的经贸之路。在茶马市场交易的漫长岁月里,陕西商人在西北、西南边陲,用自己的双脚,踏出了一条崎岖绵延的茶马古道。

隐形的路标

古诗云“自昔关南春独早,清明已饮紫阳茶”。陕南的绿茶和清茶早在唐宋年间就已经成为了极品贡茶,为皇室所钟爱。早在从隋唐时期开始的以长安为起点的丝绸之路中,就已经饱含着采自川康地区的茶叶,而陕南现在名动天下的紫阳富硒茶据考证远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开始种植和生产了。陕南的茶马古道缘于丝绸之路带来的贸易大繁荣,这条道路经陕南的安康汉中而至四川的雅安经过康定而到达西藏。这一条线路即使在现在也孕含着十分秀丽而旖旎的自然风光和古朴幽静的人文环境。

许多陕西的茶商就是沿着这样一条崎岖陡峭的山路,开始了一生的漂泊。入川的陕西商人不仅开盐井,办烧坊,同时在四川南部贩茶,西南边茶贸易从明到清500年几乎被陕商垄断。康定“德泰合”茶号就是由户县牛东宋家、张家各出9000两银子办的历史最久远的茶号,有600年的历史。他们从1000两银子起家,在康定经营茶叶,后来发展到100多万两银子的资产,成百个伙计、分店遍布川北各地的大茶号。金牛道就是通往四川的主道。金牛道泛指古中原通蜀的茶马古道,据传蜀道行路艰难,开道不易,有“石牛屙金”之说,引众百姓争相开道。今陕西省宁强县仍有“石屙金”村、五丁关等地名。“金牛道”实指陕南汉中褒河古栈道至四川剑门关这段茶马古道,在这条茶马古道上留下了凝重而深厚的茶文化、茶古迹。

当我们再次走在这一条昔日古道时,显然古道经过了一番修整,较之前肯定是宽阔了许多,坡度也少了很多。但越往前走,路也越来越狭窄,渐次露出“原生态”来。那些仍然留在路面的“拐子窝”,似乎昭示着这条路就是真正的茶马古道。对于每一个马帮来说,他们能想到的只是一个“走”字,而从来不敢想哪里是终点,只有“拐子窝”是隐形的路标,指引着他们一直走进历史的沧桑,让我们这些后人多了一些凭吊和怀念。

漫漫驮茶路

当满天的星光慢慢淡去,天与山的界限渐渐清晰起来,林中银铃般的鸟声就伴随着山脊上一队队马群和人群疲惫的身影。这些就是驮茶和赶马的队伍,他们日久天长地走着,山道上留下了铁杵的痕迹,密布的石窝窝,至今仍在因荒弃而覆满青苔的石板道上隐现。

从陕南到四川要翻越高过连绵不绝的山峰,路途十分艰险。那些身背一两百斤茶包的人们,要徒步走到泸定、康定,其艰苦程度可想而知。民国时期入藏考察的刘曼卿这样描述过:“自雅至炉则万山丛脞,行旅甚难,沿途负茶包者络绎不绝,茶一包重约二十斤,壮者可负十三四包,老弱则仅四五包已足。肩荷者甚吃苦,行数武必一歇,尽日仅得二三十里。”就这样日行三四十里路,中午简单地吃点玉米粑,晚间住旅店,可以吃上一碗豆腐或豆花,便是背夫们最好的享受了。说是住店,只不过一个避风雨的栖身之所,草垫下的臭虫跳蚤是唱进民谣了的。

茶马古道历来有大路、小路之分。大路主要是骡马驮运大宗货物的通道,运输的物资除油米布糖酒外,主要是产自陕南一带的茶叶,称大路茶。即使号称大路,也十分狭窄、艰险。俗语说:“跳蚤也可以把人蹬下崖子去。”至今这些道路的残迹看来仍不免触目惊心。小路完全是用人力背运货物所走的险而近的道路。小路路面窄,不通行骡马,最初茶包只能竖着背,经整修后才能横着背。背之前将茶包一层一层重叠,用竹签贯穿,再用细篾编成背带,套在两肩上。其实直到解放前,不管大路小路都有人背茶,人称背子或背二哥。大路上骡马歇的店叫脚店,背子们住的店叫客店。数百年来,不知道有多少马帮来来往往,由北到南运进丝绸、运进百货、运进中原文化,又从南到北运出茶叶、运出药材、运出山风野俗;也不知道有多少商人、官员、墨客骚人与马帮结伴而行感受古道艰难,或在此驻足留恋,留下多少璀璨诗篇。

如今的茶马古道已经成为一条悠然轻松的旅游路线,一条充满浓郁浪漫风情的诗路。在一千多年前的茶马古道上,它的开拓与存在,无疑是穿越横断山脉的神经与血脉,是以无数双穿单鞋的脚丈量出来的绵延不绝的历程,每一个蹄印都藏着血汗交揉的沉重和希望。如今,当你看到那一块块悬崖峭壁和一幅幅图片时,那高出人头的沉重茶包,那难胜其荷的凄楚愁容与艰难步履,那途中稍歇却不能卸下重载只能勉强支撑的姿势……那种种至今难以想象的苦情,便知道这曲折蜿蜒、悠长无尽的茶马古道,完全是泪水甚至血滴在没有路的山壁上开凿出来的。

重塑茶马文化

如今,在几千年前古人开创的茶马古道上,成群结队的马帮身影不见了,清脆悠扬的驼铃声远去了,远古飘来的茶草香气也消散了,只有留印在茶马古道上的先人足迹和马蹄烙印,以及对远古千丝万缕的记忆。

然而今天,陕南仍然保存着茶叶产销良好的资源存量,陕南的紫阳、汉阴、平利、石泉、西乡、勉县、镇巴等县已形成有一定规模的茶叶生产基地。紫阳是全国第一个获得“富硒茶原产地保护称号”的茶产地,紫阳的“宦镇紫茶”,即“陕青”或“紫阳毛尖”、平利的“八仙云雾”、西乡的“午子仙豪”、勉县的“定军茶”都是在全国叫得响的名茶品牌。陕南茶叶贸易的繁兴催生了陕南以茶叶贸易为特色的市场主题文化的形成。陕南自明清以来就形成“茶马文化”的历史遗风,紫阳的“采茶节”、“对歌台”,西乡茶镇的古朴幽闲风貌,西乡的“茶文化艺术节”,汉中的铺镇古朴风貌,勉县的“定军茶风景区”,凤县的茶街风景、骆驼客饭,略阳的嘉陵晚照、栈坝遗风,都是极富历史人文价值的文化资源。如今,陕南试图以“茶马古道”为主线,将这些文化遗产整合在一起,形成珠串般富有陕南文化特色的“茶马主题市场文化”,给陕南的青山绿水赋予更加浓郁的人文色彩,使秦岭巴山的苍山滴翠与汉江嘉陵的渔舟晚唱交相辉映,使汉江夕照的自然景色与茶歌飞扬的人文景观交相唱和,烘托出一副极具吸引力的秦巴文化场景,促进陕南经济的发展。

一个地方的显赫或者一个人群的光荣,可以发表在白纸黑字之中,不过一段历史和一种记忆的生长却是记录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陕南的茶马古道文化是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财富,是陕南茶文化灵动的一颗魂灵。但愿陕南重建的茶马古道文化,能让我们回到旧小说中描写的那种歌声喧闹茶肆林立的中古情景,听着那些茶马古道上清脆悦耳的蹄声,讲一些依然鲜活在我们生活中的传奇。

茶树民俗谚语


三月三,茶出山;九月九,茶盖土。(湖南)

惊蛰过,茶脱裤。(茶脱裤指萌发。湖南)

雨前宝,雨后草。(谷雨节前的茶叶柔嫩度比谷雨节后的高。湖南)

秧到小满禾到秋,茶过立夏一夜粗。(湖南)

高山茶,叶子包干子;低山茶,干子竖叶子。(高山茶比低山茶要好。湖南)

五盖山七十二峰,峰峰有宝;一峰无宝,也有黄连甘草。(湖南南郴县)

春茶前要晴,夜夜老,小满过后茶是草,拿回只有当肥料。(湖北五峰县)

茶怕干凌。

不当东风不起虫,不当北风不受冻。

春雨多,茶挨蔸;夏雨少,发不了。要想茶叶发得好,三晴四雨最为高。

烂泥发黄,种茶兴旺。(浙江)

泥坞油油,茶树包出玩。(浙江)

高山出好茶。

岩缝里的土,骨头上的肉。山岩石缝间土壤,一般肥沃而宜茶。(湖南)

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安徽大别山茶区)

“四九”中心腊,河里冻死老母鸭。(安徽大别山茶区)

天台县严控化肥农药使用 推行茶叶绿色防控技术


经过两个小时的颠簸,记者来到位于石梁镇大同的茶园,采访这里茶园负责人陈正明。

陈正明是横岭茶叶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是天台县最早响应肥药双控茶人之一。去年,天台县肥药双控政策一出台,他就积极响应。

以前,陈正明用土办法杀虫,就是在装满水的锅上面装上灯,用柴油把水烧开,晚上灯开了,虫子都掉到水里。这种方法只能在天晴的时候用,下雨天不能用,病虫害仍有发生。现在为了确保茶叶的安全,他一狠心花了四五万元购买了11盏太阳能杀虫灯。他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太阳能杀虫灯,于是带我们去参观茶园。茶园面积不大但在山顶显得视线很开阔,基本每片区域都有一盏太阳能杀虫灯。我们跟随陈正明来到其中一盏灯前。它由三个部分组成,最上面的是太阳能电池,中间是频振波诱杀灯与高压电网,下面是装虫袋。陈正明说:这每一盏要3000多元,不仅效果很好,而且能管理近30亩范围的病虫害。他还告诉我们,茶园里除了太阳能杀虫灯外,还有另一种简单有用的黄板设施,因为小型的虫子都喜欢黄颜色亮的东西,而这个黄色的东西就是粘虫板,小虫一叮就粘牢,每天都会杀死母茶毛虫,四月份母虫一出来就杀死了,第二代很难产生,虫籽就没有了,这个粘虫板一年要换好几万片,粘的害虫数量可想而知,我们一边仔细听着陈正明的讲解,一边看着这些“神奇的武器”,这时陈正明拿出一个装虫袋,里面已经装着很多害虫的尸体,周边的老百姓也反映害虫比不用时少了很多。

陈正明说自从用了这样组合使用后就没有用过农药了,而且它相比较于传统的杀虫方式优势明显。传统的锅要火烧下雨天就不能开,而太阳能杀虫灯只要有光照就能使用,晴天有自然光,雨天阴天太阳能储存的能量又可充电。所以不管晴天雨天白天黑夜都能使用,而且是全自动的,你设置好时间,在光线暗到一定程度它就会自动亮了,效果很好。

据了解,去年天台县开始实施肥药双控,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行绿色防控技术,从农业生态系统整体出发,加强防治的生态化管理,有效控制和降低化肥农药的使用。而茶叶产业作为天台县最大的农业支柱产业,已成为这一政策的第一批实施主体。目前,该政策已被天台县委县政府作为长期的民生工程层层实施,进一步维护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为民众提供绿色健康的食品。

李远华:武夷“茶园丁”


2010年年初,作为福建省的第一位茶学博士,李远华从重点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被引进到武夷学院。从喧哗的华中重镇武汉来到怡人的山水小城武夷山,李远华在他挚爱的武夷茶园里找到了茶学实践的科学沃土,在他呼吸的武夷空气里找到了茶学的人文给养。三年间,他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让人刮目相看,又先后主持了6项国家级、省级重大科研项目,并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1篇。作为主要学科带头人之一,他还具体实施了财政部支持项目“武夷学院茶叶工程中心”的建设,使武夷学院茶学专业仅用了短短三年便跃入“国家级特色专业”行列。

2011年10月,武夷学院主办了“武夷山乌龙茶·红茶寻根之旅”,李远华向国际茶叶委员会主席米切尔及欧盟茶叶委员会主席威廉介绍了自己正在开展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VA菌根克隆技术研究,他的介绍,赢得了来宾们的赞叹。

“小城虽小,事业不小;小城虽小,空间不小。”李远华总是这样自勉,在武夷山这块茶叶的热土上,他像一个辛勤的园丁,在自己心灵与学术的茶园里默默耕耘,他收获了什么?我们来细细品味。

微空间:探微科研路,知著前沿风

“武夷茶流传了千百年,它的栽培与制作传承着许多经验性的技术,许多都是一种模糊的描述,很难予以定量化,作为科研人员就是要通过细致入微的生物技术分析,找到这些经验与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把武夷茶带上与时俱进的科学高速路。”李远华说。

在近三年的研究中,李远华采用大量先进的生物技术,比如基因克隆、定位、表达、转录普分析、分离纯化等技术,在微观层面对武夷茶的生物特性和成分开展了细致的研究,并取得了系列成果:2011年3月,他主持的“茶树叶绿素酶分离纯化和性质的初步研究”项目,荣获第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他还首次对武夷山36个品种的茶树叶绿素酶做出了深入研究,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在武夷小城要保持着对国际国内茶叶科技的大局观,并非易事。为了突破地域的界限,李远华手中有一本“先遣密码图”,那是他在多年求学、教学生涯中累积下来的国内国际知名茶学专家的联络电话以及QQ联络号,总计有100多个。在华中农业大学任教期间,李远华曾经培养了50多名研究生,这些昔日弟子也成为他了解茶业科技进展的“前哨部队”。李远华说,不仅在QQ上交流,他每个月还要和这些国内知名的茶学专家以及过去的弟子通通电话。做个有心对话者,让李远华对国际国内的茶学科技动态能探微知著,了然于胸。

农天地:田头播新绿,山间访农家

李远华对学生有句口头禅:脚上不沾泥,莫读茶学系。从事茶叶科研20多年来,田间地头一直是他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2011年,李远华被武夷学院评为首届“服务社会特别奖”,短短三年间,他先后担任了闽北6家茶企的顾问,还为闽北各地的30多家茶企提出建议100多条,并成功对接了一批全省、全市的重点茶业项目。

李远华有一个最大的乐趣就是和地道的茶农交朋友,业余时间,他都会骑上单车或者带上几个年轻教师,深入农家,了解茶农的制茶智慧。“在田间地头总有许多新的发现,往往又成为我们开展科研的新来源。”李远华感叹道,他主持的南平市科技重点项目“武夷山茶树种质资源的筛选与产业化示范”项目中,有许多一手资料就来自田野调查。去年初,李远华在寻访上梅乡九龙山茶农袁荣辉的时候,在他的茶山上发现了一株会随季节变色的茶树,李远华就带领学生对这株茶树突变的基因开展了将近两年的跟踪研究,目前已经初步确定这是一个武夷茶的新种质资源。

味世界:茶中藏百味,育苗知甘苦

去年以来,武夷学院实施了学生导师制度,李远华作为系主任尽管有许多忙碌的行政事务,但他却坚持亲自给本科生上基础课,达到了三门之多,同时还指导学生科研小组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对年轻教师,他更是全力扶持。2009年,李远华的研究生课程教学曾获得了华中农大“二十佳导师”称号,他把当年带研究生的耐心与细致劲用到了学校的年轻教师身上,通过带领他们参加自己主持的课题,在实践中提升年轻教师的整体科研水平。

“茶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两年后,你们就是闽北第一批茶叶专业的本科生,我要让你们对得起这个闽北第一这个称号。”李远华每次对第一届茶学本科生提及此话都语重心长。在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上,他总是亲力亲为。2011年4月时,第一届茶学本科生被他分配到6个茶厂实习,在实习期间李远华深入每一个茶厂,和学生一起熬夜、制茶、品茶。为了让学生掌握传统的手工制茶技术,他亲自示范,让学生领悟到了机械制茶与手工制茶之间的区别。茶学系里的茶树种质资源圃也成为李远华言传身教的生动课堂—修剪茶树,把握高度,树形优良,产量看长;挖沟施肥,勿到根部,观察树冠,选择角度……他不仅自己亲自示范这些体力活,还把动手实践所得的各种诀窍编成顺口溜,让学生在实践中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成效。

李远华还在武夷茶科研之路上跋涉,他今年还将再接再厉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茶树叶绿素酶基因的克隆与体外功能验证和表达特征研究》。其实在李远华的眼中,每一片茶叶都传达着纷繁的科学讯息,他要做的是破译其中的密码,为自己的“茶园丁”生活作出最生动的诠释。文/黄旭辉

老乌山藤条茶:云茶古代产业的活见证(3)传统种植成就了普洱古茶树


导读:藤条茶让我痛彻心扉而奋勇直追,痛了懂了通了也就忘了。2014年与包总、白马非马先生聚后,才明白它仍是空白,同探,终完善了云茶产业链上的最后一环;老乌山是我论证之主,它的广博让我无尽推演。此系列文字贺2018年4月8日“老乌山开采节”而作,为“藤条茶研讨会”而抛砖引玉。拜茶农为师、得以再现,望众人再探、重现辉煌。

本文作者查看藤条大茶树

老乌山藤条茶:

云茶古代产业的活见证


第(3)章:传统种植成就了普洱古茶树

古树茶是普洱茶复兴的中流砥柱。很多书有此类介绍,开启了我对古树茶的探求之路。再制太和甜茶时常听老辈讲“人茶相通、闻香识茶、品茗知人”。我把茶比人,用人生来解读茶树。

云南大叶种茶属乔木型茶树,自然状态下树形高大粗壮、主杆突出分枝较少、树势伸展开张、叶大芽肥叶间距长,生命力强,千年之树依旧生机勃勃,为众人之所求。认识古树茶就得先认识古茶树。

古茶树并非云南独有,普洱独存,只是社会发展太快,人为的加快了它的消亡速度,人们发现其价值之时已所剩无几。寻之,云南还有,普洱独优。且多遗边、少、老的深山古寨;现存的古茶树大多分布于滇西南海拔1800米左右山区。这里温差虽大,但季节变化不明显,特别是空气湿度及土壤水分相对变化不大,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古茶得以大量存活。还有地偏路远难行人少之地、古道老渡旁,也有留存,如今之名茶昔归。

老乌山茶区

古树犹如而立之人,必有其优。探之,古茶犹如坚持不懈的有准备之人,其性为:根深能吸,体壮能存,蓄势待发;我将从这诠释古茶树。

一、根深能吸,探及本质

乔木型树种的一般原理,树有多高根有多深。根深能及其不及、吸其不及,自养份全面充足,根吸收土壤之中的水份、营养、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等。根植土壤不同,所获不同、所得不同。着重谈谈土壤与水分。

1.土壤

植物学一般范畴的土壤简单分表层土壤、深层土壤及土壤母质等。表层土壤经亿万年的理化作用,非常适合作物生长,不同成因下的表层土壤厚度不一。深层土壤通常指土壤母质分化形成的,埋于深层、少经理化作用的土壤。土壤母质是指形成土壤的岩石等各类物质。

不同的土壤母质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土壤特性不同,生长在不同土壤中的古茶也因此不同。有性繁殖,高大粗壮的古茶不但吸收表土壤中的各种养份物质,还深入土壤深层吸收丰富的矿物质,有的还穿透深层土壤,直接吸收母质中的各种微量元素。所以古茶大树吸收自比小茶要丰富得多,所得更多。种植年代不够的有性繁殖的茶树,树不够高不够大根不够深,自不能很好的吸收矿物质微量元素。现代茶园高密度无性系繁育种植的台地茶,无主根,穿透能力不强,很难触及深层土壤。即便是年久之后,部分支撑根能触及,效果也不甚理想。加之土壤供给相当有限,更是不佳。

土壤类型复杂,成因繁多,内涵丰富,与茶的关系远比所讲复杂得多,在此不展开。它好比人的主食,吃的不同长得不同结果不同。而矿物质、微量元素就好比各种各样的调料,成就了不同的风味特色。这种由于所处地域不同、根植不同、吸收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物质,所具有代表性的香,俗称为“地域香”;古人早注意到这一现象,并指出茶的生者、适者、上者之地。

老乌山藤条茶树

2.水分

水是生命之源,生命随水而动。水分不但参与物质的合成,养分的运输,还参与植物的蒸腾作用;空气中的水份及土壤含水量,保证了茶树存活成长,历经百年而不衰。古茶树多的滇西南山河交错,垂直气候特征明显,印度洋暖湿气流顺河而入,随山而升,河谷及迎风面水气充足,降雨丰富,而进入云贵高原印度洋气流多以含水少。

海拔1800米左右的山区,土壤水份及空气湿度相对稳定,年季节变化有规可循,多少代的茶树遗传生长已适应了它的变化,适应了环境,适应了水份变化,形成一套相应的生长规律。这些年全球气候的变暖、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促使气流更加紊乱,极端气候更加明显。改变原有的规律,影响到各类作物的生长。特别是09年开始云南连续几年的干旱,使土壤深层失水严重,又得不到补充,严重影响到古茶树的生长。一个生物连生命所需之水都不够,连命都保不住又何谈产出何谈品质。这也是这些年古树茶的品质下降的原因之一。

老乌山晨雾

二、体壮能存,肚大能容

通过树根吸收、制作、合成的各种营养物质被水运送到茶树各部储存待用,并在储存过程中又融合了茶树体的木质本味,形成了不同的香型,输送到各生长部分,而蓄势待发。

不同的茶种品种,由于遗传不同物质而产生的、与生俱来的香,被称为“品种香”。茶树由于年龄的成长、树体的壮大、木质化程度的增加、岁月的沉积,所含物质又融入木质本味,形成不同的带有木头味的香,俗称为“老树香”(老枞香)。樟香、檀香、枯木香等,都属这一类型。品种香、地域香、老枞香,进一步融合形成古树韵,让人一闻一品就知何为古茶。

不同茶树品种的木本味自有别。地域香的形成也与土壤、肥力、水分含量、微生物群落极其相关。不同母质所形成的土壤所含的营养物质极其不同,形成的地域香有所不同。树龄不同、木质化不同、树体不同而形成的老枞香也不同。不同地域不同品种不同年龄的茶树风格不同,长势也不尽相同……这各种各样的物质,随着成长大量积存。又在树体内深度融合,随岁月沉淀,而更显风格。

05年认识广东茶人林老先生,他告诉我“砍头断树之古茶不能要”。我百思不得其解,经历之后才明白:“体大能容、肚大能容”。

老乌山层峦叠嶂

三、蓄势待发、顺势而为

植物都有自身的生长规律,茶也如此。它随着一年的四季转换完成了生命的一次繁衍,只是茶为叶用植物,人们刻意去弱化它春华秋实的现象,而寻求它四季枝繁叶茂。但它不可能逃离自然规律,在长期的生长中被驯化分为:春醒萌发、夏秋持续、冬眠蓄势三个阶段。

在现代茶园里,人们为追求产量,通过各种手段的积极主动补肥、补水、打药、用激素等使它萌发齐整,持续长久,而休眠减缩。但这是催出来的、是人为灌输的,并不是土地本身的承载能力,并非茶树的自身制造;茶树已轮为的工具,按人们的意志生长发展,完全背离了生命本质,失去生命的意义。

老乌山茶农

低海拔低纬度的茶生长环境好,阳光充足,水分充足微生物繁盛,生长所需的各种物质得到快速的补充,使它生长期特长,休眠期特短,千年之树也枝繁叶茂。它无需积累太多,自有供给,而且是富足的供给。加之蛋白质、氨基酸含量丰富,再加充足的光照,让它合成了众多的芳香型物质。但由于休眠期短,未能充分与茶树木本香融合或融合度不够高,未能产生沉香悠长的古茶,而是形成鲜爽为主的香,如兰香、梅香、百花香、苹果香等等。

高海拔高寒山区的茶树,由于自然条件限制,春醒晚、夏秋短、冬来早,休眠长、春发齐、秋收快,使体内物质积存丰富,融合度增加,随着春天气温的上升,茶树的苏醒,蒸腾作用的旺盛,而随春芽一起萌发,使得含有高蛋白多种氨基酸的新芽,融合地域香、老枞香、茶本香,而形成各具风格、更加悠长持久、提神醒脑、沁人心脾的古茶韵。海拔过高、环境过于恶劣,茶树所有的一切都用于生长,用于繁殖,用于保命,不会有好的产生,也不会有产量,所以高山云雾出好茶也并非是越高越好,而是一个相对范围。太高,适得其反。

本文作者与老乌山茶树王合影

百年之古茶历经风雨伤痕满身,少了青涩多了厚重,少了冲动多了醇和,没了张狂多了忍耐,兼蓄并举内敛持久,等待时机顺势而为。追求表现,不探本质,错判时局,误跟形势毁其一生;高山之茶最怕“倒春寒”,即将萌发突遇寒流,自芽而下周身被蔫,变色干枯伤及树本……小树、自难抵御。古茶、修枝弃叶,可待来春。

普洱古树茶成为当今之主流,此潮还将长存,但古茶树短期内不会倍增,如何持续开发利用、传承保护,如何逐步培养新生代古茶树就成了当务之急。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陕西商南县低产老茶园改造推行茶树嫁接试验》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