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标准1

曾经在电视上看到过一个所谓的“专家”如是传授经验,说紫砂壶盖取下,倒扣桌面上,壶嘴、壶口、壶把三点是在同一水平上就是好壶。

这个观点误导了很多壶友,这个跟壶嘴壶把的高度有关,跟壶好不好没有半点关系,如果按这个标准来选紫砂壶,很多有实力的制壶艺人,还有大师都该下岗。切莫被所谓的砖家误导!

为何有的壶取下口盖倒扣会不平?

与器形也有很大的关系,为了考虑茶壶的实用性,有的茶壶壶嘴会高于壶口,因为壶嘴做的太低,壶里注入水还未满,水已经通过壶嘴留出。你想过没有,提梁壶如何倒扣?

总而言之,三山不能都要求齐平,是从实用和审美两方面考虑的:有些壶流把比壶口高一点更好看,大部分壶如果流把与壶口都完全齐平,泡茶时可能会从壶口溢出,这样就不实用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必须有意识把壶的流安装超高一点。这个跟壶好不好没任何关系。

错误标准2

有些壶友,特别是一些新壶友对壶的三点一线非常在意,有的可以说已经到了苛刻的地步了,要知道只要是真正手工做的有那么精准么?能做到像自动化机器那么精确么,当然我不否认有这种壶,但不可能把把都是。手工制作的壶不会绝对的笔直,只能说完全是靠做壶艺人目测尽量笔直。如果用尺子等专业测量工具测量是否三点一线,是不合理的。手工制作的壶不像现代化机器下的产品,可以量化的。有些壶友却以此为标准严格要求用直尺测量相差半毫米就认为壶三点不在一线,太过于钻牛角尖,有过而无不及,做紫砂壶的师傅都要气得吐血。手工制作有个半毫米偏差很正常。

错误标准3

有的老玩家认为倒茶时茶水一丁点都不允许有顺着壶嘴往下流。流涎严重是不能允许的,但是过于偏激就有点钻牛角尖了,很多壶因为整把壶的造型而决定了壶嘴不可能做到毫不流涎(比如石瓢,水平),还有方器和筋囊器,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所以要综合而论,不要因为一丁点的流涎就认为是壶做得不好,那样的话做紫砂壶师傅都得改行。

错误标准4

倒茶时茶汤不能从壶口流出,实际上很多紫砂壶都做不到这点;符合这个标准的不等于就是一把好壶;稍有流涎的也不等于是劣壶;

这里除了跟个人使用习惯有关外(有些朋友出茶时候,壶身直接倾斜90度,这样所有的水都压向口盖,口盖不流水的概率很小),还与壶型不同有相当关系。

错误标准5

有些朋友相当在意壶盖与紫砂壶身之间的间隙,选紫砂壶的时候总要左右晃一下壶盖,要是能晃动的距离大一丁点马上否定这把壶的价值,总希望壶盖盖上是纹丝不动的。每个人制壶的思路和理念不同,有时候还要考虑实用性。现在有整口工艺,在一次烧成后进行整口再烧二变,要做到扣盖紧密,绝非难事。口盖紧密度太好的话,如果有茶叶卡在其中,有时候很难把壶盖拿出,稍有不慎还会把壶盖打烂。

错误标准6

认为通过按压透气孔来控制茶汤的流出与停止,能做到收放自如就是好壶。这个是很多壶友所追求的。实际使用当中却很少有人以按压透气孔来控制茶汤的收放,使用起来是相当的不自如,而有相当的壶是按压不到气孔的,比如牛盖壶根本无法按住气孔。而市场上很多价格在几十块的紫砂壶只要整口后壶盖和壶身的紧密度较好,都可以做到上述要求,而像石瓢,哪怕是顾景舟做的石瓢就没办法按到气孔,也就做不到上述的要求。

错误标准7

用开水淋壶,觉得干得快的泥料就好。这种做法广为流传,许多壶友都非常相信,那么是否是正确的,依据又是说什么呢?今天我们来说说这个问题。首先给大家分析一下,热水浇淋到壶表面,壶的吸水性好,自然就干的快;另外如果不易在壶身挂水,自然也干得快。我们先说不挂水,这取决于几个因素,我们主要说三个。

壶型与水干快慢是有关的。举例来说,西施等壶型,在壶表面并不会形成积水,相对来水肯定是干的比较快的,而像仿古这类壶身线条比较平缓的,流水自然也较慢,干的就比较慢。

第二个因素紫砂壶的烧结度。如果烧结度、结晶度比较高,那么壶的瓷化程度也就越高。朱泥就是很好的例子,表面细腻,这类水也就容易从壶表滑落,自然也是干的快。

第三个因素紫砂壶是否进行后处理。如果壶经过抛光、打蜡等工序处理,那么自然壶表面也是非常光滑,不易挂水,干的就快。

错误标准8

认为全手工紫砂壶一定比半手工壶好,全手工制作是传统工艺,非常考验作者功力,而半手工成型的紫砂壶也精品不断(如汪寅仙曲壶)。不管全手工成型工艺还是半手工成型工艺,关键要看这个壶做出来的整体品质究竟如何,成型工艺只是作为评判紫砂壶品质的其中的一个要素,因为还要结合泥料,造型,做工。装饰等因素综合起来评判。

希望大家看完上面总结的八个错误标准,在购买紫砂壶的时候能以客观实际的要求和标准去重新审视一把紫砂壶。(来源:紫砂文化馆,

扩展阅读

这些选壶经验是不靠谱的?


曾经在电视上看到过一个所谓的“专家”如是传授经验,说紫砂壶盖取下,倒扣桌面上,壶嘴、壶口、壶把三点是在同一水平上就是好壶(误导了很多壶友,这个跟壶嘴壶把的高度有关,跟壶好不好没有半毛钱关系),如果按这个标准来选紫砂壶,很多国家级工艺师,还有国大师都该下岗。切莫被所谓的专家误导。

关于三点一线这个问题,有些朋友以此为标准严格要求用直尺测量相差半毫米就认为壶三点不在一线,太过于钻牛角尖,有过而无不及,做紫砂壶的师傅都要气得吐血,手工制作有点偏差很正常,讲究的是大架构的平衡,纯正原矿朱泥要想绝对不偏,几乎不可能,那也失去了纯手工的意义。

倒茶时茶汤不能从壶口流出,实际上很多紫砂壶都做不到这点;符合这个标准的不等于就是一把好壶;稍有流涎的也不等于是劣壶;这里除了跟个人使用习惯有关外(有些朋友出茶时候,壶身直接倾斜90度,这样所有的水都压向口盖,口盖不流水的概率很小),还与壶型不同有相当关系。

认为倒茶时茶水一丁点都不允许有顺着壶嘴往下流。流涎严重是不能允许的,但是过于偏激就有点钻牛角尖了,很多壶因为整把壶的造型而决定了壶嘴不可能做到毫不流涎(比如石瓢,水平),要综合而论,不要因为一丁点的流涎而毙掉,那样的话做紫砂壶师傅都得改行。

有些朋友相当在意子口与紫砂壶口的间隙,选紫砂壶的时候总要左右晃一下壶盖,要是能晃动的距离大一丁点马上否定这把壶的价值,总希望壶盖盖上是纹丝不动的。子口与壶口要是一点间隙都没有,想想看会不会好用?只要有一丁点的茶叶挡在壶口,壶盖就合不上了,要取下盖子也是恼人的事情。

认为通过按压透气孔来控制茶汤的流出与停止,能做到收放自如就是好壶。这个是很多壶友所追求的,实际使用当中却很少有人以按压透气孔来控制茶汤的收放,使用起来是相当的不自如,而有相当的壶是按压不到气孔的,比如石瓢根本无法按住气孔。

认为全手工紫砂壶比半手工壶好,全手工制作是传统工艺,非常考验作者功力,而半手工成型的紫砂壶也精品不断;不能以片言只语而论。

关于铁壶的一些传说


铁壶起源于日本岩手县,第一个发明铁壶的人是江户时期的小泉仁左卫门清尊,第一个发明用失蜡法铸造铁壶的人是江户末期安之介。中国古代史上没有出现过铁壶这种器具,中国任何一个博物馆都没有这种器具的收藏,中国出现铁壶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事情,主要产地在浙江广东两省,为欧美市场代工的泡茶壶。

但是,铁壶的原型叫釜,在唐代随茶道一起传到日本。

一直以来,一些销售日本铁壶的商人有一种说法,日本的铁壶用的是“砂铁”,那么什么是砂铁呢?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五金》:“北京、遵化和山西临汾都是盛产“砂铁”的主要地区。至于“砂铁”,一挖开表土层就可以找到,把它取出来后进行淘洗,再入炉冶炼。这样熔炼出来的铁跟来自“土锭铁”的完全是一种品质。”笔者问过中日多个冶炼专家,他们对“砂铁”的也不知所云。日本的高冈,山形,盛岗造壶商人说,“砂铁”是来自河床的铁矿石。也就是说,“砂铁”只是一种铁矿石,经过冶炼后形成的也是生铁。生铁品质的好坏取决于铁矿石和冶炼技术。日本的环境保护法规定,禁止从河床采砂,那么现今流入中国的大批的“砂铁”壶,到底是什么呢?

其实一把铁壶的微量元素大体有碳、硅、锰、磷、硫五种,含硫量越少,对人身体的危害越少。日本的铁壶也不例外,无论是美国,欧洲,还是日本,都做不出不含硫的铁壶,只是含量多少的问题。

日本老铁壶有一个普遍的说法:“日本老铁壶铁质纯净,不含有害成分”。大家知道,有收藏价值的日本老壶,其年龄都有100多岁了,你相信100年前日本的冶炼技术比现在的中国的冶炼技术高吗?你相信100年前日本有技术能检测出铁壶里的有害成分吗?你知道你的老铁壶在这100年里都干过什么吗?商业的宣传应该有度,不能一味的追求利益忘了道义!

喝茶人,需要一些茶桌配置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饮茶。既是一种传统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追求。

那么茶桌上,要备齐哪些东西呢?今天就和大家聊聊。

茶桌必备紫砂壶

紫砂壶被称为茶器之首,最宜泡茶。

盛茶既不会渗漏,又有良好的透气性,泡茶不失原味。

香不涣散,得茶之真香真味,利茶发茶。

公道杯、壶

如今公道杯多用于分茶,满足喝茶功效之需要。

比如铁观音、乌龙茶泡入紫砂壶里,每次都要将茶汤滤干倒出,这就需要一个承装茶汤的容器;

一壶普洱茶,前几泡的与后面倒出的茶水浓度是有明显差别,如果有另外一个容器能够承装茶水就能够把前后茶水充分混合,而公道杯就能够起到这个作用。

此外,把茶水倒入公道杯里可以尽快降低茶水的温度,也能使细微茶叶末沉淀,保证分到每位友人杯中的茶汤都清澈见底。

主人杯、客杯

主人杯,顾名思义就是自己的品茗杯,自用的主人杯可体现出个人品味及性格等。

客杯则是于招待客人的杯子,多选用款式、材质皆相同的,白瓷、青瓷紫砂类等。

茶盘

湿泡茶海、干泡壶承

茶盘就是盛放茶壶、茶杯、茶道组、茶宠乃至茶食的浅底器皿。

款式有单层也有双层的:单层一般是以一根塑料管连接至茶桶排水,双层的一般以抽屉形式出现,可盛废水再倾倒。

湿泡多用茶海,比较宽大,可直接浇淋。

干泡台则是一块小小的壶承,款式多样,但都较小,多为单层。

茶漏

能有效过滤茶汤中残留茶末,保持茶汤口感润滑、色泽透亮,极大提升品茶乐趣。

茶巾

茶桌上必备,用以擦干茶具,保持清洁、干爽。

注:与擦桌面洒出茶水的毛巾要区分,切不可混用。

茶叶罐

存茶、醒茶之用,便取便存,茶桌必备。

如是茶饼、橘普等则要备茶刀,用以分茶

茶桌选备:

茶宠

茶宠为茶案上赏玩之物,年长日久会变得温润可人,茶香四溢,深得品茗人的宠爱。

菖蒲盆景

菖蒲是历代文人雅士的案头标配,素有文人草之称。寒泉自换菖蒲水,活火闲煎橄榄茶。

茶道六君子

茶道六君子指的是:

茶匙、茶针、茶漏、茶夹、茶则、茶桶

一般多为茶艺中用到,如果平时对喝茶比较讲究也可配齐。

注:其中的茶漏个人认为是必备的

香插

饮茶、焚香,敛神静心,也是极为有意境的。

水盂

必备的茶器是不可少的,选备的也多为茶具、赏玩之物。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紫砂圈一些不靠谱的选壶标准!》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具资讯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具资讯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