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茶,我想每个中国人都会有一堆故事和回忆。一把茶壶,几只茶盅,单是摆在那里就能让人浮想联翩。因为水里泡的是茶,而茶里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从中又衍生出许许多多的人生故事。

这些故事中,最让我难忘怀的是一千年前宋朝的一个家伙,姑且称他为茶痴吧。这个茶痴娶了个特别会烹茶的女子,两人一烹一饮,原本快乐似神仙,但后来由于茶痴不事生产,败尽家产,造成妻离子散,流落他乡。有一年茶痴遇到一个员外,员外听说他很会品茶,就叫府上的烹茶高手来一试。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宋朝是个茶消费商业化程度很高的社会,斗茶很流行,不论是茶品、茶具,还是品茶的口味、眼光等都可以拿来一较高下。结果,府上所有高手试遍,茶痴只是摇首,表示不过尔尔。员外不服气,于是让惟有自己私享的高手来烹茶,茶一入口,茶痴眼泪直流。此景让员外很是诧异,茶痴徐徐道:这茶让我想起失散多年的妻。员外更是诧异,叫出烹茶高手,正是他离散的妻子。

而更让人感慨世事变幻无常的是故事结局,你想,如此因缘际会,一千多年前的那个家伙因茶得妻、因茶败家,又因茶与前妻聚首,也该是大团圆了吧。但偏偏作者终是让他们洒泪分别,再一次生离死别,这让读者情何以堪!

这个结局让我纠结了很久,只要员外一个心软不就可以成全茶痴?后来我终于明白,这个故事来自宋人的笔记,是当时人对宋朝社会现实的据实笔录,它不是小说,可作者悲天悯人地给出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也不是宋朝的《读者》,为给人营造一个温馨的人文情怀。它只是如实记录了一个因茶而起的悲欢离合。背后是真实的社会和经济环境背景。

不过,我也不时的自我安慰,真实情况可能是:员外觉得人才难得,尤其要尊重妇女,岂可像礼物一样让来让去?又或许员外表示了:何去何从,自己决定?但终究那茶女没有跟茶痴走?又或许是茶痴已经无力再承受什么,自己悄然离去。总之,茶痴并没有留下什么茶经茶著,只留下一个因痴而丧家的教训,消失在历史的浮云中,让人唏嘘。

茶毕竟是俗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终不脱饮食男女;茶又通着大道,悟透人间沧桑之道。所谓大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茶痴的故事能让人窥知些人生真谛,也不算白来一趟了。

CY260.com编辑推荐

宋朝时期的茶俗


在南宋都城临安,终究吃茶者多,喝茶者少,遗风不灭,杭州人至今都要讲“去梅家坞吃茶去!”味道就变了。《梦粱录》里的临安,“四时卖奇茶异汤”,冬天卖的七宝擂茶,据说是用花生、芝麻、核桃、姜、杏仁、龙眼、香菜和茶擂碎煮成茶粥单卖,这般吃法,操作起来好比捣年糕,吃者好比吃八宝粥,要紧的是吃,不是喝茶汤了。宋人还喜欢弄些香料,把龙脑珍菜、菊花之类与茶在一道,茶香吃进花香,花香吃进茶香,吃进口里,吃出了一股香气,一种味道。

南宋咸淳年间,日本高僧大应禅师到了余杭径山寺,深研佛学之余,把当时流行的抹茶做法、吃法一并学会,带回了日本,慢慢发展为“茶道”。看日本人行茶道,便知抹茶是研成细末的,放入茶盏,注入沸水,茶汤浓如豆羹,小筅帚一搅,卷起千堆,待冷却后,一吃而光。南宋时虽有撮泡茶的套路,但是大家都不买账。

还有个说法,杭州早年有酒馆无茶坊,只不过富人有了聚会宴饮,会招些茶博士来来往往,热闹煞也。后来宋室南迁,汴京开茶坊的习俗南渐,茶馆在临安一家接一家地开起来,且在茶汤巷一带成了气候,成为茶馆一条街。茶馆虽然吃茶,但是点心也是重头,你看今天在杭州坐茶馆,无论青藤或门耳,那些各色吃食消闲果儿的消耗,分量不会少于茶汤。南宋的擂茶,现在无处可买,但在保留擂茶习俗的湖南乡下,待客吃一顿擂茶,是要摆上十数个碟子的,炒米、炒黄豆、炒绿豆、炒包谷……一路吃下去,好比是在吃饭了。

至于文人雅士,骚人墨客说到茶,可吃,可咏,可品,可分,就是不提“可喝”。分茶这一活计,知识分子很喜欢,说白了就是闲来无事,弄把小筅帚筅筅茶汤,由泡沫形状,茶末游移,想像出金戈铁马,杏花春雨,生离死别,聚散无常。只要胸有点墨,胡思乱想,就能成全分茶好事。

还有斗茶一节,是茶农做了新茶后的一项趣味赛,比比看,谁的茶神完气足,做得好,以便卖个好价钱。斗时一是要观汤色,色纯白表示茶质鲜嫩,颜色青、黄、灰、红,均不足取。二是要汤花匀细,紧咬盏沿,倘若咬不住,粘不牢,汤花飘零,便稍逊风骚。斗茶三局两胜,可是,茶汤入口的那股子鲜味,居然完全避而不谈。

《茶痴老农文集》


《茶痴老农文集》是一部浸染着作者爱国、爱家乡,从各个侧面表达作者之文学修养和思想情操的个人文集,是一部能够展现作为一个业余草根文学作者不畏艰辛、始终如一地从事文创生涯的个人文集。

该书共分五部分,包括小说散文等17篇、诗词80余首、文论17篇和百余幅作者拍摄的摄影作品。书中所收录的作品,大部分已经分别在国家正规刊物、报纸、中国作家网、好心情原创文学网等公开发表过。此外,书中还附录了部分报刊杂志介绍和评论有关作者生平、作品及创作业绩的报道文章。

没有粉饰,没有夸张,作者正是秉持着这样的意志与胸襟,努力实践着自己的人生梦想,点点滴滴地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漫读于作者充满情感的茶文学,体会着作者充满哲理的人生感悟,啃读于作者严谨的茶学论文,一位常年徜徉山野、问道童叟而勤于采撷,耳闻鸡鸣、结伴晨星而笔耕不辍,日积月累,誓著书章以了所愿”的草根文者便清晰跃然纸上了。值此《茶痴老农文集》面世之际,愿天下所有喜茶和与茶有缘的人们给予《茶痴老农文集》以祝福吧!

“茶痴”张岱的茶事


张岱实在是个茶痴,听人说了还不算,一定要亲自去看个究竟,弄个明白,否则就会留下遗憾。有如此的痴情,张岱的茶事,哪里还有不地道之说?

张岱于茶事,一是精于鉴水,二是精制茶。他的家乡有一种茶,叫做“日铸雪芽”,此茶在宋代的时候就被选为贡品,有“越州日铸茶,江南第一”的美誉。但是,到了明代,安徽的松萝茶因制法先进,在市场上迅速崛起,把“江南第一”的日铸雪芽压下去了。张岱不甘日铸雪芽没落,就招募技艺先进的人到日铸与他一道改革日铸雪芽。他们用松萝茶的制作方法,提升雪芽的品质,经过“扚法、掐法、挪法、撒法、扇法、炒法、焙法、藏法”等技艺的处理,再在茶叶里加进茉莉进行炒制,结果,他制出的雪芽“色如竹箨方解,绿粉初匀;又如山窗初曙,透纸黎光。”日铸雪芽经过张岱的改造后,名声渐大,改名为“兰雪茶”。不久之后,这“兰雪茶”就又称雄茶市,一时间,茶饮者把品兰雪茶视为一种身份和时尚。就这样,张岱把安徽的松萝茶打压下去了。为了生存,安徽的松萝茶也改名为“兰雪”了。

松萝更名兰雪,兰雪强过松萝,这真是:成也张岱,败也张岱也。

“茶痴”郑惠丰


郑惠丰的茶故事讲不完,概括起来就两个字———“茶痴”。

喜欢茶的清悠、高雅,所以大学时选择了茶学,1983年9月,郑惠丰怀揣着华南农业大学茶叶专业的毕业证书,到汕头茶叶进出口公司,从此更是与茶特别是潮汕功夫茶结下不解之缘。23年来,自己与茶一样,耐得清苦,甘于寂寞,珍惜生活,爱惜“茶”业,无论在公司、茶厂、茶店,还是时下的潮汕工夫茶研究所,他从事的都是茶,特别是工夫茶的产、销、研,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茶的事业。凭着对茶文化执着的追求和深刻的理解,目前他成为汕头唯一的高级评茶师,还担任潮汕工夫茶研究所副所长。

面对红尘滚滚,周边喧嚣阵阵,23年来郑惠丰不为世俗和时尚的假象所惑,潜心于茶的事业,如一叶扁舟,荡漾于绿色的茶海,学种茶孜孜不倦,习制茶业精益求精,问茶事一丝不苟,求茶艺心无旁鹜。郑惠丰用“半斤茶叶千滴汗”的辛苦,经过遍访名师和实践锻炼,他练成自己一套绝招。对各类的茶叶,都能较为准确地评定其茶类,品种、区域、土质、海拔气候的特性及各加工环节对茶叶质量形式的影响,并确定其在市场的定位、定价。那种潮汕工夫对茶文化的理解,更是让人为之刮目。

众所周知,潮汕工夫茶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以其独特的泡制手法和浓厚的文化底蕴闻名遐迩,是潮汕民俗极具代表性的文化之一,作为工夫茶故乡的潮汕人,郑惠丰对工夫茶的总结提高,有其独特的见解,他认为,弘扬潮汕特有的茶文化,不仅要讲究烹制之法,而且对作为原料的乌龙茶,更要予以重视,这是工夫茶色、香、味的根本所在。为此郑惠丰近十年来,潜心于上等乌龙茶的研究和制作,从1996年至今每年茶季,郑惠丰坚持到高山产地茶场中买鲜叶原料制茶。每年有4至5个月的时间在产地制茶,目前,同一种鲜叶,他能够制出五六种不同风味的茶。前不久,我国茶学界泰斗张天福在一次品尝会上,喝了郑惠丰和潮汕工夫茶研究所的同事共同研制的乌龙茶后赞不绝口,还欣然提笔写下:“潮汕工夫出佳茗”。

郑惠丰曾自拟了一副春联“采闽粤灵气,弘潮汕工夫”,他说到做到,目前他已分别在福建省的安溪、武夷山以及潮安县设立铁观音、大红袍、单枞茶的实验基地,并且与母校等大专院校及科研机构挂钩,决心进一步研制出上等好茶,他和研究所的同事最大心愿就是完整地展示和弘扬家乡特有的工夫茶文化,让潮汕工夫茶的茶香飘向五湖四海,传遍四面八方。

普洱茶圈里的茶痴是怎么炼成的?


纵观周围的茶痴们,有的会为了喝一款难得的好茶,尤其是老茶,不惜打飞的从一个城市飞到另一个城市;有的会为了心中理想的那口古树纯料茶不惜在茶山上蹲守一两个月;有的会在迈向茶痴的道路上情愿与过去的生活方式彻底决裂,当然,从茶痴走向茶商之路的也大有人在;有些高收入者,可以不惜重金购买大量普洱茶收藏,仓库里动辄几十上百吨的普洱茶;还有的虽是普通收入者,平日生活节俭,但是在买茶、买茶具上却绝不含糊;有的……

那么一个普洱茶的茶痴又是如何养成的呢?首先你需得在某个场合里喝到一款令人难忘的普洱茶,不是被人引导的,而是那杯茶下肚,心里那根弦就被重重拨了一下,绕梁三日。可以在一个茶会中,或者一家不起眼的茶店里,又或者是在朋友家中的一次茶聚上,而在此之前他可能虽然对茶有兴趣却苦于没有喝到过好的普洱茶,直到遇到这泡茶,不带任何的功利心。这就是所谓的茶缘吧!

一旦这茶缘结上了,便一发不可收拾,心中逐渐树立起好茶的标杆后,那便是买买买,于万千茶品中挑选能够再次拨动心弦的那款茶。买得越多就越能体会普洱茶的无穷乐趣,普洱茶恐怕是这世上最复杂的茶类了吧,分清了生茶、熟茶还有老茶,年份不同,产地不同,滋味也是千差万别,价格就更不用说了;老茶还没完全弄明白呢,又来了山头茶,云南普洱茶产区“幅员辽阔”,百山百味的古树茶,不说弄个门清,也得大方向上能辨别吧!

当你在茶痴的进阶之路上越走越深入的时候,喝茶不再仅仅局限于口腔的愉悦,还在乎泡茶以及喝茶过程的愉悦,那便是玩茶,泡茶的器皿从盖碗到紫砂壶,一把还不够,因为不同的茶要用不同的壶啊,于是朱泥、段泥、紫泥、底槽清……石瓢、西施、秦权、半月、美人肩……一把把跟着上,养壶之乐也跟上了;煮水的壶也从不锈钢随手泡到铸铁壶、银壶;喝茶的杯子也不能只用一个啊,那么多赏心悦目的杯子,根本抵挡不住诱惑嘛,于是又一个“杯具控”诞生了。

泡茶玩转了,喝茶的环境也该倒饬倒饬了,于是学着布茶席,设计茶空间;一切就绪,突然又觉得自己与这唯美空间有些格格不入了,这时候茶人服该上身了。说到这里,被说中的人请举手,好了,恭喜你已经成功晋升茶痴了!

何环珠:诚信经营的80后女“茶痴”


一位爱茶的80后女生,经营着多家茶业连锁店,并多次获得茶王赛金奖,成为众多茶业新生代的励志偶像。这位女生叫何环珠。

喜欢茶,而了解茶。2008年,何环珠开始接触安溪铁观音。因为喜欢,她到安溪茶校学习,并开始在QQ上把安溪铁观音卖遍全国。

随着茶友越来越多,开设的“惜缘”品牌也有了加盟店,何环珠投入更专注,到全国各地学茶、寻茶,去考“茶”,先到湖南长沙高桥茶叶市场,学茶叶审评,挨家挨户进行比对。后来,何环珠远赴内蒙古、浙江、安徽、云南寻找各类茶品……

每到一个地方,何环珠都乐于与当地茶商交流茶叶制作技艺,并搜集当地茶叶:“比如到台湾,他们教我台湾乌龙茶审评,我则分享安溪铁观音品评。”

凭着对茶的痴迷,何环珠还经常拜访张天福、蔡荣章、陈郁榕等茶学教授、茶界前辈,虚心请教,钻研相关普洱到新烟制的古树红茶等。若要问起她最爱什么茶,环珠的答案还是最爱家乡安溪铁观音。每次出门,环珠都会在包里放上几泡铁观音,不管走到哪里,她都会向周边的朋友介绍安溪铁观音,宣传推介安溪铁观音。

宋朝的每一个角落都有茶叶的香味


北宋的饮茶之风极为盛行,从皇宫、官府的欢宴到亲朋之间的聚会;从各种场合的迎来送往、交际应酬到人生喜庆的礼俗,无处没有茶之清风洋溢、香气飘拂,斗茶、茗战更是情趣盎然、格韵高雅。民间有茶农、百姓的世俗斗茶,寺院有佛教僧侣的禅门斗茶,官宦有诗人墨客的文士斗茶。茶文化渗透到宋朝上层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贡茶的精致、水平的高超,已经消失在普通百姓眼前,而真正传承下来的却是散茶。到了宋代中期,团茶生产虽然仍占据主导地位,但散茶的生产已经逐渐取得优势。饮茶之风开始在市井之间风靡,价格低廉的散茶在民间大受欢迎,茶肆开始在城镇大规模普及。“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以及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都描述有当时汴河两岸茶坊生意兴隆的繁荣景象。”王东说,“当时的开封城内遍布茶庄、茶肆、茶馆。”

在北宋大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既有挂着招牌的茶肆,也有边喝茶边看杂技表演的市民。这些市井百态的记录,真实表达出北宋时期民间茶肆已经成为普通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宋朝除了一般的茶肆之外,还出现了晨开晓歇和专供夜游的特殊茶肆。

茶肆的人气之盛也使很多其他行业纷纷以开茶肆的名义拉拢生意。《梦粱录》中记载:“大街有三五家开茶肆,楼上专安著伎女,名曰花茶坊。如市西坊南潘节干、俞七郎茶坊,保佑坊北朱骷髅茶坊,太平坊郭四郎茶坊,太平坊北首张七相干茶坊,盖此五处多有吵闹,非君子驻足之地。”茶肆之盛,是饮茶之风民间盛行的见证,宋代的饮茶之风可谓渗透到了百姓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宋朝的茶道:烧水泡茶有讲究 用瓷碗喝茶成风


核心提示:宋朝茶瓶是瓷的,茶碗有时候也用瓷。后来出了一个叫卢廙的茶道高手,开启了宋朝用瓷碗喝茶的风气。

宋代的斗茶文化资料图

文章摘自:中国新闻网,作者:李开周,原题为《宋朝的茶道:用瓷碗喝茶成风》。

唐朝人喝茶全是煮:先用茶碾子把茶砖碾碎,碾成粉面状的茶末,再用茶罗把茶末过滤一下,然后把茶末投放到滚水里,像煮饺子一样煮上三滚,最后喝那一锅茶汤。

宋朝人喝茶,比唐朝有所改进,他们用小勺把茶末分到几个碗里,冲入滚水,一边冲一边搅,快速搅动,让茶末跟滚水充分混合,这叫“点茶”。点好的茶汤上面还会泛出一层乳白色的泡沫,好像卡布奇诺咖啡。

在宋朝的茶道中,烧水是很关键的一步。宋朝人点茶一般不用铁锅烧水,而用瓷瓶烧水。烧水的瓷瓶是特制的,宋朝人叫它“砂瓶”,耐高温,可以直接架在炭火上烤,砂瓶里装大半瓶水,一会儿就烧开了。由于瓶壁是不透明的,所以看不见水开,只能听声。听声辨水,是宋朝茶艺界的绝活儿。

宋朝茶瓶是瓷的,茶碗有时候也用瓷。早在唐朝,上流社会鄙视瓷器,喝茶用铜碗、银碗或者金碗,甚至用铁碗,拒绝用瓷碗。后来出了一个叫卢廙的茶道高手,他说金银太贵重,铜铁太俗气,这些金属茶碗还都有腥味儿,影响茶汤的口感和成色,只有瓷碗才是压倒一切的理想茶具(参见苏廙《仙芽传》,该书已散佚,今存于《说郛》)。卢廙的见解非常科学,开启了宋朝用瓷碗喝茶的风气。

宋朝已经可以烧造紫砂茶具了,但是紫砂并不被宋朝士大夫喜欢,一是因为紫砂透气性太强,茶汤很容易渗透进去,喝完茶不容易刷干净(现在流行紫砂壶,人们常说茶能养壶,其实就是指紫砂的细孔里填充了茶叶渣子,既不卫生,又会影响下一道茶的表现);二是因为紫砂天然有一种土腥味儿。

唐人煮茶,今人冲茶,宋人点茶。点茶无需茶壶,故此宋朝并不生产茶壶,只烧造茶碗。茶碗又分很多种,南宋景德镇烧造的茶碗属于影青瓷,胎很薄,釉很白,半透明,很好看,但是这种茶碗并不受欢迎。宋朝人最喜欢的茶碗是建州窑出产的小黑碗,胎特别厚,造型古朴,看起来很笨重,但是耐高温,导热慢,适合点茶。

现代人喝茶,多用玻璃杯、紫砂杯和白瓷杯,宋朝人则喜欢用黑瓷碗。因为宋朝最好的茶汤都是乳白色的,只有用黑碗才能凸显茶汤的乳白。如果用白瓷碗、白瓷杯或者透明的玻璃杯,你就分不出哪是杯子哪是茶了。

茶诗中画 宋朝古茶艺为何如此出名


茶兴于唐,盛于宋。在宋朝,喝茶是当时必不可少的一项消遣活动,无论何时,总是要聚在一起来喝一杯茶。这个时候,吟诗作赋、笔墨丹青是少不了的,所以不知不觉之中茶与诗画就牵扯在了一起。当诗画融于茶中,使得茶文化又有了更深的内涵,宋朝的分茶法,就将它们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宋朝的分茶法有别于现代人常说的“分茶”,宋朝的分茶不像现在我们理解的那样,将茶均匀地倒给客人。分茶,是宋朝流行的一种茶道,是一种表现力极强的古茶艺。分茶,是要将茶汤分开,让汤花在瞬间展示出美丽多变的图案,这个对茶艺人有着很高的要求。通常汤花的形象可以通过“搅”或“点”来实现,用勺子或筷子飞快地搅动茶水,在提起勺子、筷子的那一刻,茶汤变幻莫测,先凸起,再慢慢向周围散开,再一搅动,茶汤表面悠然出现一幅画。

“点”就是注茶,用手提壶,将沸水由上而下注入盛有茶末的杯内,让其在注水过程中变幻出不同的景象。汤面的景象受注水高低、手势以及壶嘴造型的影响,这就要考验茶艺人的功力了。

分茶,还有一个雅致的名字:水丹青。它是用泡沫来表现字画,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展现方式,它使得中国字画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从固体到液体,是一个质的飞跃,这其中蕴含的艺术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分茶,看茶汤呈现出的水墨壁画,犹如在看百态人生,一笔一划无不是在勾画自己的人生,浓墨重彩,转瞬间就为人生画下了一幅美丽的风景。饮茶,吟诗作画,赏茶艺,体会茶中传达的与世无争,让内心回归宁静。

茶痴博士揭国良 只因为热爱


在黄山工业园区黄山华绿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谈起揭国良,大家都说:“碰上工作,他就是个工作狂;撇开工作,他就是个热衷公益的大男孩。”

揭国良,今年33岁,浙江大学茶学博士,现任黄山华绿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研发销售总监。2008年,揭国良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大城市的优越环境,选择了黄山区,一呆就是7年。他到企业后,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全身心投入技术攻关中。几年来,他牵头或参与了茶系列功效成分综合提取新工艺研究、太平猴魁电热一次成形新工艺应用及连续化生产线研发等试验研究。

说起刚到黄山区的时候,那是2008年的夏天,因为做实验的物品都是茶叶、红枣等一些易变质物品,不能隔夜,揭国良常常通宵泡在实验室,有的时候和团队一起,有的时候只有独自一人,非常辛苦。后来因职务变动,他需要经常外出参加各类展会或者拜访客户,但还是喜欢隔三差五地就去实验室,和科研团队一起攻关。揭国良对工作非常严谨,常对员工说:“日常拿出的报告和数据必须是建立在扎扎实实的分析、检测的基础上,不能照搬书本知识,我们从事的是食品行业,安全是首位,身为科研人员要做的是对产品品质的绝对掌控。”

他非常痴爱茶,连自己儿子都取名为尚茗。为了大山里新鲜的茶叶,他放弃了很多外面单位抛来的橄榄枝,连办公桌上摆放的都是研发的各类茶粉、茶饮料,逢人谈话三句不离本行。“在我眼中,他就是个工作狂。你有过半夜收到老板的工作邮件的经历吗?”销售团队成员之一的邵丽这样形容眼中的揭国良。今年3月初,揭国良出差去上海拜访客户,返程时选择了火车,到达合肥已是凌晨。他没有歇息,而是马不停蹄地赶回黄山区。第二天早上,同事看见他时都很淡定,因为这样的事情,不是第一次。他说:“每次拜访客户后,都会得到很多意见和建议,这些都需要我们马上分析研究,拿出对策,第一时间让客户感受到我们的专业和态度。”

他不仅是个工作狂,还非常热爱公益。2014年,黄山区团委发起“倾心微公益点亮七彩梦”爱心助学活动。他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认领了两个孩子的梦想并及时送上了孩子心仪已久的书本,还发动自己的研发团队全部参与到活动中去,最终,完成了11个孩子的“微梦想”。事后,笔者与之交谈,究其热衷公益的原因,他本人表述,这或许就是骨子里的一种情结,无关乎功利和名誉,只因为热爱。

7年来,他取得了不俗的工作成绩,同时他自己也获得了黄山市首批青年科技创新人才、黄山区第六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黄山市第二届五四青年奖章、黄山区“最美青工”等荣誉。

中原茶仙子彭静的茶事业之路 “六如茶痴”的关门弟子


“六如茶痴”的关门弟子,中原茶仙子文化工作室的掌门人。谁也不会把这两重身份跟一个正值花信年华的小女子联系到一起,然而万万没想到,我们这次要拜访的一位茶艺与茶道兼修的大师级人物,却正是这样一位看上去很娟秀很温婉的信阳女孩,她就是彭静,也是信阳呈祥茶仙茶文化有限公司的负责人。

中原茶仙子彭静的茶事业之路“六如茶痴”的关门弟子

一个30岁不到的女孩,却有着数不清的头衔和桂冠。中原茶仙子,国家级高级茶艺师,国家级高级评茶师,河南省的责任感。

在彭静看来,茶艺应该是简单的、可复制的。正是基于这些,她开班办学,让更多的人感受茶艺之美,享受健康的生活方式。以茶养

生,以道养心,把茶艺和茶道融为一体。

听说“茶仙子”在信阳开班办学,信阳师院与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都表示欢迎,并和工作室签订了合作协议。职业技术学院的吴院长说:“茶文化进校园,不但能够充实空乘学员的文化内涵,而且也能推动信阳茶文化的普及,我们是非常支持的。”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八大“茶痴”


自古古人做痴人,不乏情痴,路痴。当然茶界当中也有茶痴。在我国历史上对于茶叶的爱慕到痴的境界便有这么八位。今日小编就为大家来介绍一下史上最有名的八大茶痴。

1、陆羽

陆羽被称为“考察茶事”,游历巴川蜀峡,一路上他逢山驻马采茶,遇泉下鞍辨水,目不暇接,口不暇访,笔不暇录。经过长年的积累,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得以面世,陆羽也被世人尊为“茶圣”。

2、卢仝

卢仝嗜茶成癖,他的“七碗茶诗”被人千载传唱。后流传到日本,并深深影响了日本的茶道。此外卢仝还著有《茶谱》,世人尊称其为“茶仙”。

3、皮日休

晚唐著名文学家,精通茶事,善写茶诗,他自制了一套精美的“袭美茶具”,写过《茶中杂咏》,为今人了解唐代茶园、茶舍、茶农、茶具以及茶业的种植、焙制、烹饮情况,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

4、李清照

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与丈夫都是茶道中人,他们旅居青州时常以茶为戏:“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一边饮茶,一边记忆学习,此乃“饮茶助学”也。

5、张岱

明末人,曾戏谑地自称“茶淫枯虐”。他曾联合乡人,对家乡一款没落的贡茶进行改造,使得此茶名声大噪,并更名为“兰雪茶”,后重新雄踞江南第一名茶的宝座。

6、乾隆

曾六下江南,微服私访的同时也饮遍了江南的名茶。乾隆一生嗜茶,到了晚年,更是到了病茶的地步。85岁高龄时,乾隆欲退隐让位,有大臣劝道:“国不可一日无君!”乾隆回曰:“君不可一日无茶也!”

7、蒲松龄

蒲松龄久居乡间,知识渊博,他自制了菊桑茶,具有补肾、抗衰老的药效。他在家乡设了一个茅草茶寮,为过往行人义务供茶,饮茶者不需付茶钱,只需口传故事和传说。这些用茶换来的故事,后来成为《聊斋志异》中490多篇文言体小说的素材来源。

8、汪士慎

“扬州八怪”之一的汪士慎是“八怪”中与茶结缘最深的一位。他一生品茶无数,对各种茶叶的形状和味道了如指掌,闭着眼睛品茶都能说出茶叶的产地,甚至是几时采摘的茶叶。他有个癖好,煮茶的水只取三种,分别是山泉、雪水和花须水。他从不喝泡茶,而是用专门的茶具煎茶。

“茶痴”曹可俊:太阳山麓茶飘香,清明时节采茶忙


近日,笔者慕名驱车来到位于通山县厦铺镇冷水坪村的九宫山有机茶业开发有限公司。在海拔750多米的太阳山麓上王山上,2800多亩的茶园一片翠绿,300多名穿红着绿的乡村妇女正在忙着采茶,一幅旖旎风光。

车行到茶场,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连忙从制茶车间出来迎接。他就是茶场老板曹可俊,被人称为“茶痴”。

“我之所以选择这深山种茶,一是我生在这山乡,热爱山乡的父老乡亲;二是这深山无污染,空气新鲜,土质肥沃,适宜种茶。”曹可俊带领我们漫步在茶场,同时打开了话匣子。

1983年,曹可俊从浙江农业大学(现浙江大学)茶学系毕业后,分配到通山县特产局上班,成了一名高级农艺师。

1993年,作为茶叶技术员,看到通山名为全省茶叶大县,可全县茶场一片荒芜,曹可俊毅然辞掉“铁饭碗”,变卖县城的住房,并向亲友借钱,到厦铺镇开发荒山野岭种茶。

瞄准市场,曹可俊一开始就打出“有机牌”,不施化肥,不打农药,利用生物肥料、生物防治、太阳能灭虫等一系列种植技术,解决了病虫害问题。几年过去,荒芜的芭茅山变成了生机勃勃的茶园。

品质有了,下一步就是如何打开市场。曹可俊坚持认为,“酒好不怕巷子深”,他创研出“九宫山牌剑春茶”先后被评为“鄂南十大名茶”金质奖、“鄂茶杯”金质奖等,并成为中国弛名商标。有了这些荣誉之后,市场大门被迅速打开。

曹可俊并没有停止钻研的步伐,为了不断开拓茶叶市场,他坚持开发名茶系列产品,抢占市场先机。

2011年,曹可俊利用深山的野生植物,刻苦攻研了“野甜茶”产品,荣获省重大科技成果奖,获得最高奖金50万元。

曹可俊的茶叶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这两年就遇到了坎:市场遇冷。怎么应对?曹可俊说,唯一的办法是打造优质品牌,争取市场需要。

“我知道品牌的重要性,但创立品牌一要资金,二要团队,单个的农业企业打品牌太难,我这‘中国弛名商标’一直缺少影响力。”曹可俊叹息道,“过去我太关注生产,对营销投入太少,导致转型困难。”

现在,曹可俊一方面采购全国最先进的制作龙井、毛尖等绿茶的机械,改进制茶工艺流程;另一方面加强产品包装、溯源检测、电商运营等,让公司走品牌化、电商化的发展路子。

曹可俊说,在市、县政府的支持下,自己每年扩大1000亩的种茶规模,争取把从林农手中流转过来的2.5万亩林地,全部打造成具有采茶、休闲、观光功能的生态茶园。

“我计划5年投资8000万元,修建品茶馆、娱乐场、观光亭、农家舍,让城里人到这深山边采茶、边观光、边游玩。”望着远方,曹可俊信心满满。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宋朝茶痴的别离之恨》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