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年大红袍在制作工艺上与大红袍主要差别在于烘培程度,陈年大红袍茶汤更加的醇滑而且韵味强,并且喝了不上火。然而陈年大红袍虽好,如何存放成为爱茶人士关心的焦点。

清香型大红袍不宜存放过久

清香型的大红袍茶叶由于轻发酵轻焙火,虽然香气很好,但存放时间久了会出现“返青”的现象,原有的香气变成青涩的陈味。因此不适宜久存,建议当年之内喝完较好。

陈年大红袍贮存方式

陈年大红袍的存储方式相当讲究,首先要挑选优质的精制茶密封储藏。在武夷山一般从第二年起,年年焙火后再密封储存(也有根据不同情况两三年一复焙的),以去除其水份及表面的杂味,五年后则隔年焙火,二十年后不复焙火,在阴凉通风,干燥无异味的环境下密封保存即可。

其次,每次焙火后最好用内膜两层的木箱装箱以蜡封口,再放入米仓内储存。而如果是在北方较干燥的地方存放,则完全可以不复焙(密封得当的情况下),这样存放的陈年岩茶会更具风韵!为什么我泡的陈年老茶茶味会酸,这是朋友送得十年陈茶

恩,会的,陈茶在不同时期都会转化的,复焙后酸味就会减弱了,或者是继续陈放,继续转化些许时间后,也会减弱的

2015-2-120:58

只爱正岩

这个情况我也曾遇见过,而且酸味很强烈;后来摆一段时间后,酸味又不明显了,很奇怪的说~

2015-2-215:25

岩瘾

和个人的味觉也有关系,我就对酸特别敏感,大家一起喝的时候,只有我能喝出酸味!

2015-2-216:07

地球超人

常有的现象,尤其是轻焙火的茶,估计是茶叶或空气里的水分与茶叶里的碳水化合物产生化学作用,象酿醋的原理一样,但有待验证。

2015-2-219:39

清河猷熹

陈茶有酸味是正常的,但也不是所有陈茶都有酸味。导致酸味产生的因素很多,要看具体情况!

2015-2-222:03

竹影

同意。但如果不太严重,或不导致不舒服,我觉得还可以被接受。

2015-2-223:38

清河猷熹

是不是置茶量比较多?我口感重,泡陈茶的时候,置茶量多了,就有感觉到隐约的酸。但稍微减少少许(投茶量10克),就感觉不到那酸了

2015-2-314:02

盈盈一水

听说水温高些,泡之前靠壶的温度烘下茶叶(可行不?)也许会好些,嘿嘿

“水烘法”

所谓“水烘法”也只是一种泡茶的方式而已,随便取了这么一个名称。其基本方法如下:

一、选择一把壶型合适的紫砂壶。这里的所谓“合适”指的是盖沿和通气孔不容易进水。我们一般选用梨形壶。

二、根据喝茶人数、壶的大小确定投茶量,并对干茶作适当的预处理,尽可能在不破坏茶形的前提下把茶块处理得小一点、薄一点,便于出效果(如果此前干茶已醒过就更好)。

三、烧水烫壶。我们一般用电磁炉配较厚重的铁壶烧水,保证沸点能够达到100度。

四、投茶入壶。

五、盖上壶盖后用开水淋壶,水柱在壶身上缓慢游走,心里可以默默数圈,一次淋壶十圈大概就差不多了。

六、等壶盖和壶身的水干后打开壶子,嗅一下,应该有些杂味,很正常的,老茶毕竟放置多年了。小心拿起壶(注意:这时候壶温很高的),颠几下,让茶翻下身,利于杂味散发。

七、盖上壶盖,重复上面第五、六的动作,杂味会轻一些;如此重复,一般淋壶三至四遍就差不多了。

八、注水入壶,洗茶一遍。

这样泡出来的茶往往就比较好喝些,大家不妨试试。

需要说明的是:

1、“水烘法”的本质是快速醒茶,激发茶性,驱除杂味,一般适用于干仓或者轻微受潮的老茶,不适用于严重湿仓的茶(如果严重湿仓的茶也能泡好那我就成神仙了,湿仓大师们该感谢我了)。

2、我们比较过水烘与火烘的区别,认为水烘的温度更适合茶。

3、如果在水烘过程中有少许漏水也没有关系,把水倒出后继续水烘。

4、这种方法确实挺费水的,所以可用自来水烧开后淋壶,省下农夫山泉泡茶。也可以把壶放在小盆里,淋过壶的热水可以重复利用。

2015-2-314:20

天水茶

靠冲泡前的壶温烘茶,能起到醒茶的作用。但要想起到烘焙作用,基本不可能

正如猷熹兄所说,茶变酸是个发酵过程,发生后原则上说是无法消除的,复焙可以增加火功香以部分覆盖酸味,另外在走水时部分酸性物质也会随水份蒸发,会减少酸性物质的绝对含量,所以复焙可以减轻酸味,但不可能消除酸味。壶泡可能是由于紫砂的透气性和吸附性吸收了部分酸味,从而达到减轻酸味的效果。

呵呵,以上是个人的看法,请大家指正!

2015-2-322:05

竹影

哦,看来改天试下壶泡

2015-2-322:17

盈盈一水

赞同竹子观点!

2015-2-322:23

只爱正岩

置茶量多,酸性物质自然就多,所以能感觉到。当然这是对有酸味的茶而言。

也许经过发酵的茶都会有一定的酸味,只是含量微小时感觉不出来而已,这个有待科学验证

2015-2-322:26

竹影

试着用壶泡.

2015-2-410:21

凝香千盏

带酸味的茶是否与茶的品种和质量有关系呢?

好象一些新的茶也有酸味的.

2015-4-314:48

茶乐轩

有发酵过程的茶难免会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氧化,产生有机酸。产生的有机酸多少跟制作工艺、生产环境,温湿度等因素有关。当有机酸的数量达到一定的阈值时,人便可以感觉出来。足火茶汤中的酸表现并不十分明显,除非已经酸到一定程度,而在杯盖上或者壶盖上的表现相对明显一些。

2015-4-316:58

竹影

我一般用简单办法,在微波炉里开小火30秒,马上摊凉。再开中火30秒,趁热冲泡。

2015-4-502:27

ccf-tnt

铁观音用壶泡,感觉酸味是小一点。

是不是茶山呈碱性,中和了一部分酸???

请教高手了

2015-4-502:41

ccf-tnt

醋的沸点小于60度,在高温条件下容易挥发。

2015-4-503:00

ccf-tnt

ccf-tnt兄说的不对,醋的沸点不是60度。醋是一种混合物,其主要成份是醋酸(也叫乙酸),食醋中乙酸的含量在3%-6%左右,乙酸的沸点为117.9℃。为什么会有醋的沸点是60度的说法呢?那是因为60度时,食醋在油锅中会起泡,但这不是沸腾,一些江湖术士会利用这一特性,表演所谓的油锅取物。有人测得这时的温度在60度左右,所以就错误的理解醋的沸点是60度。

另外,作为混合物,食醋是谈不上有沸点的,因为混合的成份不是唯一的,“沸点”会随着成份改变而变化,而我们是不能说食醋有多个沸点的。

其次,醋酸在沸点下完全蒸发也不容易。道理就象我们烧水,一个大气压下,水在100度沸腾,但要其完全蒸发也需要时间。

再者,我们并不能肯定造成茶叶酸味的有机酸就只有醋酸。

2015-4-511:50

竹影

我用过水烘法,是泡普洱茶的时候.味道的确会纯一点.但岩茶没试过,不知道如何.

2015-4-523:58

含玉养心

我说我喝的梅战,水仙,大红袍怎么有酸味呢,明白了.

2015-4-1711:07

烟雨漓江

正常现象吧

2015-4-1712:09

海波

欢迎烟雨漓江茶友!

请喝南苑茶

2015-4-1712:10

竹影

恩,过段时间再喝又会不一样了

2015-4-1718:16

只爱正岩

得找原因!

2015-4-1718:24

岩芯

东西放久了就是会变化啊化学反应呵呵

2015-4-2322:02

Bert

赞成。

2015-4-2322:27

听涛

岩茶喝后,比如晚上20点喝完至23点睡觉时都感觉口腔中有微酸,不知什么原因?

2015-4-2409:02

黄先生

我之前喝的岩茶不是陈茶是当年的新茶,经常也会感觉到一点酸感,这个不知又是为何?

2015-12-1917:11

言茶

我在喝水仙时碰到过,而且是当年新茶的,如果用家中的电烤炉复焙行不行?温度是多少度为宜?

2015-12-2014:23

zzzyyy

没这样做过,也不了解,等达人来回答了...

2015-12-2109:59

言茶

有時老茶轉換會有酸梅湯的滋味,這是相當迷人的,並非茶放不好,這種酸是化的開的

2015-1-519:04

老茶古

電烤爐必須是沒有雜味,且是利用其餘溫,而不是新開的火紅溫度,否則茶烤焦了,損失更慘重

2015-1-519:06

老茶古

喝到酸,就说明你喝的是老茶了,自己喜欢就好了!

2015-1-519:25

烟枪

学习中。

2015-1-612:16

waimoya

“這是相當迷人的”呵呵,没这样想过,这想法本身就相当迷人了,谢谢指点。

2015-1-615:22

zzzyyy

实验过微波炉除岩茶酸味,酸味弱了香味也淡了不少

2015-1-615:59

snidt

慎用微波炉,它会破坏茶中有的益成份,并可能将蛋白质转化成致癌物。

陈茶出现酸味是常见的,关键是伴随酸味出现的是否还有其它味道?如果有霉味和杂味,说明保管不善,得视情况另行处置;如果只有酸味,那倒是不影响的,朋友中还有人偏爱这种陈酸。

2015-1-617:23

兰衣

CY260.com扩展阅读

大红袍茶叶特征 大红袍茶叶种植环境


气候温和,冬暖夏凉,年平均温度在18~18.5℃之间;雨量充沛,年雨量2000mm左右。山峰岩壑之间,有幽涧流泉,山间常年云雾弥漫,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0%

左右。正如沈涵《谢王适庵惠武夷茶诗》云:“香含玉女峰头露,润滞珠帘洞口云”。茶园大部分在岩壑幽涧之中,四周皆有山峦为屏障,日照较短,更无风害。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出岩茶独特的韵味。

武夷山之地质,属白垩纪武夷层,下部为石英斑岩,中部为砾岩、红砂岩、页岩、凝灰岩及火山砾岩五者相间成层。茶园土壤之成土母岩,绝大部分为火山砾岩、红沙岩及页岩组成。《茶经》称茶山之土“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武夷茶园土壤系烂石或砾壤。明代徐火勃《茶考》所述“武夷山中土气宜茶”。

适宜的土壤,造就出岩茶的优良内质。碧水丹山,峭峰深壑,高山幽泉,烂石砾壤,迷雾沛雨,早阳多阴,“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武夷岩茶独享大自然之惠泽,它奉献给人们以独特的“花香岩骨”,使同属自叹不如。

武夷岩茶可分为岩茶与洲茶。在山者为岩茶,是上品;在麓者为洲茶,次之。从品种上分,它包括吕仙茶、洞宾茶、水仙、大红袍、武夷奇种、肉桂、白鸡冠、乌龙等,多随茶树产地、生态、形状或色香味特征取名。

武夷岩茶属“叶红镶边”半发酵茶,它的特点以清人梁章锯概括得最为简练,即“甘、清、香”字(见《归田琐记》)。其条形壮结、匀整,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茶汤呈深橙黄色,清澈艳丽;叶底软亮,叶缘朱红,叶心淡绿带黄;兼有红茶的甘醇、绿茶的清香;茶性和而不寒,久藏不坏,香久益清,味久益醇。泡饮时常用小壶小杯,因其香味浓郁,冲泡五六次后余韵犹存。这种茶最适宜泡工夫茶,因而十分走俏,其品质独特,18世纪传入欧洲后,倍受当地群众的喜爱,还曾有“病之药”誉。

当代书法家张燕生先生曾为武夷山大红袍吟赋题写:“绿叶镶边兮红袍罩身,善缘接善兮一泡心宁”,这应该是对大红袍“禅茶一味”的品质特征的精炼概括。大红袍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典型的叶片有绿叶红镶边之美感。大红袍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大红袍很耐冲泡,冲泡七、八次仍有香味。品饮“大红袍”茶,必须按“工夫茶”小壶小杯细品慢饮的程式,才能真正品尝到岩茶之颠的禅茶韵味。注重活、甘、清、香。

上品大红袍

从几个方面来观察: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冲泡次数和叶底等多个方面。其中以香气和滋味这两方面为重点。

香气:香气清爽,吸入后,深呼一口气从鼻中出,若能闻到幽幽香气的,其香品为上。熟香型(足焙火)的茶以果香以及奶油香为上。清香型(轻焙火)的茶以花香及蜜桃香为上。

滋味:入口甘爽滑顺者美,苦、涩、麻、酸者劣。茶水无质感,淡薄者为下品。苦涩味的轻重往往决定岩茶品质高低。冲泡次数,通常为八泡左右,超过八泡以上者更优。好的茶有“七泡八泡有余香,九泡十泡余味存。”的说法。

外形:干茶的外形色泽也可以作为品质鉴别的参考。通常要求外形匀整,条索紧结壮实,稍扭曲,色泽油润带宝色。陈茶则色泽灰褐。条形不完整或碎茶多的就差了。另外,茶叶的叶底也可以作为茶叶品质的参考,应软亮匀齐,叶底红边明显。

优质茶应具备:无明显苦涩,有质感(口中茶水感觉黏,有稠度),润滑,回甘显,回味足(初学者不易把握这一岩韵的特点)。

烘干大红袍和冰冻大红袍香气研究


通过SDE提取烘干大红袍和冰冻大红袍的香气成分,采用GC和GC-MS分析两者香气总量和各成分含量差异,结果表明两者香气总量差距不大但是很多成分在含量上有较大的不同,烘干大红袍中吡嗪类化合物、芳樟醇要远大于冰冻大红袍中的含量,而α-法呢烯、香叶醇、橙花叔醇等含量要远低于冰冻大红袍;两者都有高含量的其他乌龙茶含量较低的苯甲醛;两者香气成分含量的差异导致两者香型不同,烘干大红袍浓、涩、高香,而冰冻大红袍花香浓郁、持久、滋味鲜爽.

冰冻茶是近年来茶叶行业中发展出来的一个新品种,冰冻茶的工艺流程是:采青-晒青-晾青-摇青-杀青-揉捻-摊凉结块-包装冰冻储藏,省去了初焙、复焙、分拣等工序,能最大限度的保存其自然花香味[1].但是,烘焙在茶叶香气产生中还发挥4种作用:脱水糖化作用(熟化)、异构化作用、氧化作用及后熟作用,因此通过这些作用可使茶叶产生其他一些香气[2].大红袍是乌龙茶中名贵的一个品种,通过对烘干大红袍和冰冻大红袍香气成分的提取与分析,来比较在烘焙过程中茶叶香气成分发生的变化,从而其香型也有所不同.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

武夷山永生茶叶有限公司2008年提供的同一批次烘干大红袍和冰冻大红袍.

1.2香气成分的提取

分别取样品(干茶20g,冰茶50g)和500mL去离子水于1000mL圆底烧瓶中置于同时蒸馏提取(SDE)装置,用电热套加热.另一侧1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重蒸乙醚50mL,用50℃水浴加热.待样品沸腾且冷凝管有回流液出现时,保持沸腾计时1.5h.停止加热后在乙醚溶液中加入内标(癸酸乙酯的乙酸乙酯溶液5mg•mL-1)100μL,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脱水,蒸馏浓缩去除大部分乙醚溶剂后的香气挥发油用于GC和GC-MS分析.

1.4定性和定量分析

定性:采用NIST谱库对质谱图进行检索结合保留指数[3]进行定性分析,主要香气成分也与标准品对照鉴定.

定量:依据GC-FID的峰面积,利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香气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用内标法计算在每克样品中的含量(μg•g-1).

2结果与讨论

香气分析结果见表1,根据内标法定量确定出两个样品挥发油总量,大红袍是105mg/100g,大红袍冰茶是108mg/100g,均是以干量计算.通过计算结果看出两者的含量在同一水平,说明在加热干燥的过程中虽然有部分香气会挥发但也有香气生成.

烘干大红袍和冰冻大红袍均有较高含量的被认为是乌龙茶的特征香气成分[4-5]如:橙花叔醇、α-法呢烯、芳樟醇及其氧化物、香叶醇、3,7-二甲基-1,5,7-辛三烯-3-醇、茉莉内酯和茉莉酮酸甲酯等.但根据分析发现两个样品中均含有较高含量(分别是21.96%和11.16%)的苯乙醛,而在已经研究的其他乌龙茶中苯乙醛的含量要远远低于大红袍中的含量.苗爱清等[6-7]研究的岭头单丛茶中苯乙醛含量0.18%,金萱乌龙茶中苯乙醛含量0.14%,戴素贤等[8]研究的7种高香型乌龙茶中苯乙醛含量均小于2.5%.因此可以认定较高含量的苯乙醛为大红袍的特征香气成分.在茶叶香气产生机理中,氨基酸脱羧和氧化脱氨会产生相应的醛,在茶叶加工过程中由于加热和氧的作用,氨基酸的一部分会发生这种反应,大红袍中苯乙醛来源途径之一就是苯丙氨酸生成苯乙醛[9].也可能说明大红袍中苯丙氨酸的含量较其他乌龙茶的高.烘干大红袍中苯乙醛的含量将近是冰冻大红袍中的两倍.乌龙茶由于叶质较为肥厚,烘焙温度低、时间较长[10],经过烘焙程序后苯乙醛含量增高,说明烘焙加热过程有利于苯乙醛的生成.

烘干大红袍中2-戊基呋喃、2,5-二甲基吡嗪、乙基吡嗪、2-乙基-5-甲基吡嗪、乙酰基呋喃等含量远大于冰冻大红袍中的含量.这些烘烤香物质可能是在茶叶干燥过程中氨基酸和糖类、儿茶素等在热作用下产生的[11].原利男等将茶叶的主要氨基酸-茶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精氨酸、丝氨酸和葡萄糖、木糖以及儿茶素按一定比例在绿茶的烘干条件下加热处理,产生了呋喃、吡咯、吡嗪、苯酚及这几种成分的甲基、乙基、羟基、醛基、乙酰基衍生物和乙酸等.这说明高温烘焙过程有利于一些烘烤香的物质生成.

烘干大红袍中α-法呢烯、香叶醇和橙花叔醇含量都比冰冻大红袍中的低,这很有可能是在干燥过程中造成的部分香气物质挥发损失.但芳樟醇含量烘焙后大于烘焙前的,这和胡海涛等研究结果是一致的[12].糖苷类香气前驱体在糖苷类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香气化合物,笔者在水仙种或毛蟹种鲜叶中分离鉴定出芳樟醇的前驱体β-primeveroside[13],可能由于杀青过程中一些糖苷酶没有完全失活,所以在烘焙过程中由于酶促作用使芳樟醇的含量增加.笔者在提取乌龙茶香气后,再使样品溶于水中加入粗酶,仍有大量的芳樟醇产生,这也说明了芳樟醇在乌龙茶成品中有部分以键合态存在,通过缓慢烘焙干燥可使芳樟醇释放出来,含量增加.

通过以上分析比较可以看出,两种制作工艺的大红袍香气总量在同一级别,其具体的香气成分含量有所区别,虽然烘焙干燥过程中损失了部分花香型香气但在此过程中由于加热和氧化或酶促等作用又产生了部分花果型及烘焙型香气成分.低温长焙能产生多种具高香的萜烯类化合物,从而构成乌龙茶的优雅香气[14],传统制法茶叶则保持了乌龙茶特有的浓、涩、高香[15].冰冻茶的香气显著特点是花香浓郁、持久、滋味鲜爽,口味比较适合饮用花茶和绿茶的习惯,因此两种制作工艺得出的茶叶滋味各有千秋.

大红袍茶艺 大红袍泡茶的步骤介绍


大红袍经常被误认为是一种红茶,但事实上大红袍是武夷岩茶,属于乌龙茶的一种,虽然母株大红袍的茶叶现在是喝不到了,好在还有从母株移植成功的大红袍可以饮用,那怎样冲泡大红袍呢?下面是关于大红袍泡茶的步骤介绍。

大红袍茶艺的泡茶步骤一:备器

对于所有的乌龙茶来说,基本上都适合盖碗和紫砂壶冲泡。

大红袍茶艺的泡茶步骤二:洁具

对于大红袍来说,这一环节非常重要,首先是必须把盖碗或紫砂壶内外冲洗干净,而且必须热透。

大红袍茶艺的泡茶步骤三:赏茶

无论是冲泡者还是品饮者此时都应该认真地看看这个茶的外形,色泽,包括干茶的香气。当然,此时香气还没办法很好地表现出来。那么通过下面的步骤,就可以闻到大红袍的香气了。

大红袍茶艺的泡茶步骤四:置茶

置茶时,动作要快,尽可能地保茶壶的温度。

大红袍茶艺的泡茶步骤五:洗茶

大红袍的外形并没有像铁观音那么紧结,所以这个洗茶可以简单点。入水之后,马上把洗茶水倒出来。不建议直接倒入公道杯中,然后倒到品茗杯的做法。

大红袍茶艺的泡茶步骤六:冲泡

在大红袍的冲泡中,高冲非常重要。高冲时,最好让茶叶能在盖碗翻滚。冲水后,大约十五秒就能倒茶。

大红袍茶艺的泡茶步骤七:出汤

大红袍泡茶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先是放松,然而抱着愉快,喜悦,以一种和老友重逢的感觉去感受,行云流水般拿起盖碗,出汤。

大红袍茶艺的泡茶步骤八:分杯

把茶汤均匀地倒入各闻香杯中,不用公道杯,直接倒入闻香杯中,第一泡倒1/3,第二泡依旧,第三泡倒满。

大红袍茶艺的泡茶步骤九:闻香

因为大红袍高香,所以在冲泡过程中,会有满室的香气萦绕。将品茗杯、闻香杯一起放在客人面前。把闻香杯中的茶,倒入品茗杯中,双手搓动闻香杯。微微摆闭上眼睛,深呼吸。

大红袍茶艺的泡茶步骤十:品茶

因为大红袍名气很大,所以很多人喝茶都会有点太着急。这时候,其实还是要保持心情平和,有欣赏,玩味之感,缓缓吸入茶汤,慢慢体味,徐徐咽下。稍静,感受喉头及下腹的感受。

按照这样泡茶的步骤,冲泡出来的大红袍香气四溢,喝下去会感觉到喉头下部及腹部都有花香的甘甜,这就是大红袍的魅力所在。

“大红袍”的由来 2020“大红袍”的由来


关于这一美名的由来,民间广为流传着美妙动人的传说。

1、大红袍茶树生长在悬崖绝壁上,人莫能登,每年采茶时,寺僧以果为饵,驯猴子采之,所以有人称之为“猴采茶”。

2、大红袍茶树高十丈,叶大如掌,生长在峭壁上,风吹叶坠,寺僧拾制为茶,能治百病。3、大红袍茶树为神仙所栽,寺僧每于元旦焚香虔诚礼拜,泡少许供佛前,茶能自顾,有窃之者立即腹痛,非育之勿能愈,盖以为神仙所栽。

4、大红袍茶树受过皇封,御赐其名,当地县令于每年春季皆亲临九龙窠,将身披红袍脱下盖在茶树上,然后顶礼朝拜,在香烟缭绕中众人齐声高喊:茶发芽!茶发芽!待红袍揭下时茶树果然发芽!茶芽红艳如染。

5、勘婆婆的神茶

很早很早以前,武夷山慧苑岩住有一位勤劳善良的老婆婆,在大灾年间,有一天遇见一位病危的白发老人急忙扶着老人进屋,把自己当饭吃的野菜汤送到老人手里救活了老人,老人感恩,遂送了一龙头拐杖给老婆婆,又从口袋摸出二粒种子,交代用拐杖在地里挖个坑,种下种子盖好土,落些水而后老人飘然腾空而去老婆婆依照老人的话,把种子种好,不久果真长出了茶树,人们惊叹为神仙所赐的神茶后来却被当官的知道,可因没能采到、喝到神仙茶恼羞成怒,把茶树连根铲除老婆婆为此哭了、病倒了,有一天老婆婆拄着拐杖刚出门,就看见几个男人正扛着·树根走过来,老婆婆把拐杖放在树根上,谁知龙头拐杖忽然变成了一片红云,载着那树根在空中打了三个圈,冉冉飞去,飞进了九龙窠,落在半山腰第二年长出了茶树以后茶树发了,长成三株。这就是最早的三株大红袍的来历。

6、御封贡茶

某朝某皇后生病,久治未愈,太子遵母命到民间寻找仙草秘方,途中遇一老汉跌倒树下险遭猛虎之类,巧遇太子勇猛相救二人彼此叙述原由,老汉为报救命之恩,陪太子直往武夷山九龙窠采下茶树叶子用布包好飞速下山,太子日夜兼程催马直奔京城,将采来的茶叶煮汤给母后喝下,病情日见好转,连喝几天,母后病痊愈,皇帝大喜,连下二道圣旨:一是赐大红袍一件,每年寒冬为茶树御寒,二是封老人为护树将军,世代袭职,每年采制进贡,自此武夷山就把这三株茶树称为大红袍。

7、贡茶珍品

说某年有位秀才进京赶考,路过武夷山时病倒在路上,巧遇天心寺老方丈下山化缘,便叫入把他抬回寺中,见他脸色苍白,体瘦腹胀,就将九龙窠采制的茶叶用沸水冲泡给秀才喝,连喝几碗,就觉得腹胀减退,如此几天基本康复,秀才便拜别方丈说:“方丈见义相救,小生若今科得中,定重返故地谢恩。”不久秀才果然高中状元,并蒙皇帝恩准直奔武夷山天心寺,拜见方丈道:“本官特地来报方丈大恩大德。”方丈说:“这不是什么灵丹仙草,而是九龙窠的茶叶,状元深信神茶能治病,意欲带些回京进贡皇上,此时正值春茶开采季节,老方丈帮助状元了却心愿,带领大小和尚采茶制茶,并用锡罐装好茶叶由状元带回京师,此后状元派人把天心寺庙整修一新。谁知状元回到朝中,又遇上皇后得病,百医无效,状元便取出那罐茶叶献上,皇后饮后身体渐康,皇上大喜,赐红袍一件,命状元亲自前往九龙窠披在茶树上以示龙恩,同时派入看营,年年采制,悉数进贡,不得私匿,从此,这三株大红袍就成为贡茶,朝代有更迭,但看守大红袍的人从未间断过。”

大红袍知识


大红袍产于福建武夷岩,属于闽北乌龙茶,是一种半发酵茶;也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是我国特种名茶。大红袍的历史悠久,早在明朝时就被当成贡品专供皇家享受;因其长在绝壁上,采摘困难且数量稀少,因此被称为“珍品”。

大红袍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典型的叶片有绿叶红镶边之美感;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而且很耐冲泡,冲泡七、八次仍有香味;品饮“大红袍”茶,必须按“工夫茶”小壶小杯细品慢饮的程式,才能真正品尝到岩茶之颠的韵味。

大红袍也有“三节色”、“蛤蟆背”和“三红七青”之说:

“三节色”:指干茶的特点;干茶的头部呈乌褐色,尾部呈浅红色等三种色彩;因此“三节色”是武夷岩茶的典型特征。

“蛤蟆背”:是体现茶叶传统焙火火攻的特征之一;一般有蛤蟆背的岩茶,是传统型的岩茶,在经过较长时间的焙火后,局部受热膨胀,在茶叶表面鼓起了小泡点;干茶较难发现,一般炒年糕叶底上比较容易观察到。

“三红七青”是指茶的发酵度;在观察岩茶的叶底时,可以发现叶片周边是红色的,中间是青色的,三分红边七分青叶,亦称“绿叶红镶边”。

大红袍的采摘标准为新梢芽叶生育交成熟(开面三四叶),无叶面水、无破损、新鲜、均匀一致。鲜叶不可过嫩,过嫩则成茶香气低、味苦涩;也不可过老,过老则滋味淡薄,香气粗劣;而且应尽量避免在雨天采和带露水采。

大红袍的制作工艺结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工艺,是工序最多、技术要求最高、最复杂的茶类;其制作工艺为:萎凋—做青—杀青—揉捻—走水焙—烘干—毛茶。

萎凋:萎凋是鲜叶丧失水分的过程;其此过程对大红袍香型的形成和能否有醇厚的滋味关系极大;其中日光萎凋是最好的萎凋方式;萎凋时,将鲜叶置于谷席、布垫等萎凋器上,摊叶厚度1-2kg/m2。

做青:做青是形成大红袍品质的重要阶段,是一个继续萎凋和发酵相结合的过程,其技术性极强,一方面促使多酚类化合物发生酶性氧化,另一方面又要限制其进行速度;做青时要以特有的手势摇青;首先将水筛中的凉青叶不断滚动回旋和上下翻动,通过叶缘碰撞、摩擦、挤压而引起叶缘组织损伤,促进叶内含物质氧化与转化;其次静置,使梗叶中水分重新均匀分布,然后再摇,摇后再静置,如此重复7~8次,逐步形成其特有的品质特征;做青在岩茶制作中占有特殊地位,费时最长,一般需要8~12h。

杀青:杀青是结束做青工序的标志,是固定毛茶品质和做青质量的主要因素;主要采取高温破坏茶青中的酶活性,防止做青叶的继续氧化,同时使做青叶失去部分水分呈热软态,为后道揉捻工序提供基础条件;杀青火候需要掌握前中期旺火高温,后期低火低温出锅。

揉捻:揉捻是形成武夷岩茶外形和影响茶叶制率的主要因素;揉捻时应做到:杀青叶需快速盛进揉捻机乘热揉捻,以便达到最佳效果;装茶量需达揉捻机盛茶桶高1/2以上至满桶;揉捻过程掌握先轻压1-2次,即采用轻-重-轻,以利桶内茶叶的自动翻拌和整形;初揉后即可投入锅中复炒,使茶条回软利于复揉,又补充杀青之不足;复揉20余下即可进行“走水焙”。

走水焙:岩茶“走水焙”在一个密闭的焙间中用培笼进行;在各个不同温度(90-120℃)的焙窟上以“流水法”操作;使复揉叶经历高、低、高不同温度的烘焙,达六七成干下焙;整个过程10多分钟。

簸扇、凉索与拣剐:走水焙下焙后,簸扇去片末,然后摊凉5-6h,以增进后熟作用,使滋味醇和、色泽沙黄而浦润。

炖火与趁热装箱:拣剔后的茶条先以90-100℃的培温复焙1-2h,再改用70-90℃低温“文火慢炖”。

大红袍有着辉煌的历史进程:

1、2001年,“武夷山大红袍”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成功;

2、2006年,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作为全国唯一类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开始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3、2006年,大红袍被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授予指定用茶,并成为我省获“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的唯一茶产品;

4、2007年,大红袍绝品作为首份现代茶样品入藏国家博物馆;

5、2008年,“武夷山大红袍”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认定为省着名商标;

6、2010年1月21日,“武夷山大红袍”被国家工商总局新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大红袍作为我国特种名茶,经现代国内外科学研究证实,大红袍除了与一般茶叶具有消除疲劳、生津利尿、提神益思、解毒防病、消食去腻、减肥健美等保健功能外,还突出表现在防癌症、降血脂、抗衰老等特殊功效;具体功效如下:

1、大红袍能兴奋神经中枢、强化心搏、促进发汗、利尿,从而达到消除疲劳的效果;而且在夏天饮用大红袍,茶中的多酚类、醣类、氨基酸、果胶等能起到止渴消暑的功效。

2、饮用大红袍可以使血中维生素C含量持较高水平,尿中维生素C排出量减少,而维生素C的抗衰老作用早已被研究证明。所以,饮用大红袍具有增强人体抗衰老的功能。

3、大红袍中的咖啡碱和芳香物质有利于排除体内的乳酸、尿酸(与痛风有关)、过多的盐分(与高血压有关)、有害物等,并且能够缓和心脏病或肾炎造成的水肿。

4、饮用大红袍还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止红细胞集聚,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增加血液流动性,从而改善微循环;同时,大红袍还有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

大红袍的简介 2020大红袍的简介


大红袍,名枞茶树,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高岩峭壁上,岩壁上至今仍保留着1927年天心寺和尚所作的“大红袍”石刻,这里日照短,多反射光,昼夜温差大,岩顶终年有细泉浸润流滴。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大红袍的特异品质,大红袍茶树现有6株,都是灌木茶丛,叶质较厚,芽头微微泛红,阳光照射茶树和岩石时,岩光反射,红灿灿十分显目。关于“大红袍”的来历,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呢,传说天心寺和尚用九龙窠岩壁上的茶树芽叶制成的茶叶治好了一位皇官的疾病,这位皇官将身上穿的红袍盖在茶树上以表感谢之情,红袍将茶树染红了,“大红袍”茶名由此而来。

“大红袍”茶树现经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的试验,采取无性繁殖的技术已获成功,经繁育种植,已能批量生产。“大红袍”茶的采制技术与其他岩茶相类似,只不过更加精细而已。每年春天,采摘3—4叶开面新梢,经晒青、凉青、做青、炒青、初揉、复炒、复揉、走水焙、簸拣、摊凉、拣剔、复焙、再簸拣、补火而制成。

“大红袍”的品质特征是: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典型的叶片有绿叶红镶边之美感。大红袍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大红袍很耐冲泡,冲泡七、八次仍有香味。品饮“大红袍”茶,必须按“工夫茶”小壶小杯细品慢饮的程式,才能真正品尝到岩茶之颠的韵味。

大红袍的来历:传说古时,有一穷秀才上京赶考,路过武夷山时,病倒在路上,幸被天心庙老方丈看见,泡了一碗茶给他喝,果然病就好了,后来秀才金榜题名,中了状元,还被招为东床驸马。一个春日,状元来到武夷山谢恩,在老方丈的陪同下,前呼后拥,到了九龙窠,但见峭壁上长着三株高大的茶树,枝叶繁茂,吐着一簇簇嫩芽,在阳光下闪着紫红色的光泽,煞是可爱。老方丈说,去年你犯鼓胀病,就是用这种茶叶泡茶治好。很早以前,每逢春日茶树发芽时,就鸣鼓召集群猴,穿上红衣裤,爬上绝壁采下茶叶,炒制后收藏,可以治百病。状元听了要求采制一盒进贡皇上。第二天,庙内烧香点烛、击鼓鸣钟,召来大小和尚,向九龙窠进发。众人来到茶树下焚香礼拜,齐声高喊“茶发芽!”然后采下芽叶,精工制作,装入锡盒。状元带了茶进京后,正遇皇后肚疼鼓胀,卧床不起。状元立即献茶让皇后服下,果然茶到病除。皇上大喜,将一件大红袍交给状元,让他代表自己去武夷山封赏。一路上礼炮轰响,火烛通明,到了九龙窠,状元命一樵夫爬上半山腰,将皇上赐的大红袍披在茶树上,以示皇恩。说也奇怪,等掀开大红袍时,三株茶树的芽叶在阳光下闪出红光,众人说这是大红袍染红的。后来,人们就把这三株茶树叫做“大红袍”了。有人还在石壁上刻了“大红袍”三个大字。从此大红袍就成了年年岁岁的贡茶。冲泡7-8次,尚不失原茶真味和桂花香。饮后体会:滋味醇和,有桂花香味。

大红袍茶叶饮用方法 大红袍茶叶的保存方法


由于大红袍茶叶吸附性强,又易吸收异味,在加上茶叶的香味成分大都是经过在加工而形成的,所以较不稳定,极容易自然发散或氧化变质,因此建议消费者在保存拆封过的茶叶时使用以下几种方法:

1、利用干燥箱贮存:因为干燥箱温度稳定,也隔绝空气,将茶叶放在干燥箱中贮存不会潮湿或氧化。

2、利用热水瓶贮存:将热水瓶整理干净,再将要贮存存的茶叶倒入瓶内,塞紧塞子存放。

3、利用冰箱贮存:要维持茶叶的新鲜与香味,最好低温贮存,尤其是较细嫩的茶叶如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更要冷藏。必须注意的是,保存茶叶的冰箱必须卫生、清洁、无异味,更不能保存茶叶以外的东西。

4、利用罐子贮存:先用小罐子分装少量茶叶,以便随时取用,其余的茶叶则用大罐子密封起来贮存。

综上所述,大红袍保存最好不要使用玻璃罐、瓷罐、木盒或药罐,因为这些器具具有透光、不防潮、易碎的缺点。最好使用干燥的罐子或冰箱保存。

冲泡方法

1.投茶量约为茶器之二分一左右。

2.茶壶及茶杯用100℃之沸水冲洗后,将茶叶放入壶中,再冲入100℃之沸水,将茶叶冲洗一次。

3.用100℃沸水高冲注入壶内,

大红袍具体功效


大红袍作为我国特种名茶,经现代国内外科学研究证实,大红袍除了与一般茶叶具有消除疲劳、生津利尿、提神益思、解毒防病、消食去腻、减肥健美等保健功能外,还突出表现在防癌症、降血脂、抗衰老等特殊功效;具体功效如下:

1、大红袍能兴奋神经中枢、强化心搏、促进发汗、利尿,从而达到消除疲劳的效果;而且在夏天饮用大红袍,茶中的多酚类、醣类、氨基酸、果胶等能起到止渴消暑的功效。

2、饮用大红袍可以使血中维生素C含量持较高水平,尿中维生素C排出量减少,而维生素C的抗衰老作用早已被研究证明。所以,饮用大红袍具有增强人体抗衰老的功能。

3、大红袍中的咖啡碱和芳香物质有利于排除体内的乳酸、尿酸(与痛风有关)、过多的盐分(与高血压有关)、有害物等,并且能够缓和心脏病或肾炎造成的水肿。

4、饮用大红袍还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止红细胞集聚,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增加血液流动性,从而改善微循环;同时,大红袍还有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

如何简单区分老丛、肉桂、大红袍


喝茶时常说茶好茶坏,有时候一款茶的好坏已经不是最重要的,更加重要的是茶给人们生活所营造的精神与文化氛围,让人以茶为光照,在动与静之中寻找心灵世界的体验。但是,就算是以茶为媒,茶味佳美是好的,不仅引导人渐入佳境,而且在识茶之人的手中,更是可以升华人的内心世界的认识:品茶悟人生,点化人生。另外,同样一款茶,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感受不同,趋同之处,有可能就是这款茶的个性。而人的喜好不同,评价标准不同,因此,茶只能说风格不同,就像人没有绝对的好坏,茶也没有绝对的好坏。以下介绍在武夷山经常冲泡的几款茶:

1.老丛,干看条索壮大,紧结中。干闻青苔感,炒豆香交织显锐。1至3泡,青苔感明显,有鲜微腥之青苔味,清凉甘甜;4至9泡,茶汤更加感觉清甜润活,期间兰花香为主,逐渐转入粽叶香为主;10泡至20泡兰花香或者甜花香逐渐转为熟粽叶香和青粽叶香,此时要适当延长冲泡时间。就算水色淡,仍然有浓浓的饮糯米汤的感觉,所谓古人言:水色淡而味仍存,曰厚。冲泡过程,茶汤颜色由金黄色转化成深金黄色(4到9泡),又转成金黄色(10至15泡),浅黄色(15泡以后)。茶汤混合在玻璃杯中似金黄色果冻或凝膏油亮。汤水入口感觉甘甜润滑,清凉回甘,饮后精神为之一振,如洗身心。

2.肉桂,干看条索壮结(和一般肉桂条索紧细有所不同)。干闻有浓厚桂圆香。冲泡和老丛比较,有更深的汤色,更浓厚的味道,也有明显的青苔感或者木质感。有人说,这款肉桂初饮似水仙,因为茶汤甘甜润滑有青苔感或者木质感,3,5泡以后才感觉到更像肉桂,10泡以后感觉跟水仙有趋同现象,事实上是一款有老丛水仙的厚度的肉桂,主要体现为甘甜耐泡,肉桂特征显,茶味足。喜好肉桂的人会喜欢这款肉桂不同于一般肉桂的深沉含蓄,自内而外的款款深情。注视杯中明艳的汤色,感受茶香茶味,饮后,让人有经历沧海桑田的感觉。

3.大红袍,干看条索壮结,干闻奶香,米香显锐。大红袍和前两款茶比较,是更具鲜爽度和活力,茶香茶味茶韵更加具有变化感,给人活力四射的感觉。此时,就算前两款茶,让您有历尽沧桑的感觉,但总体还有一个始终如一的味外之味在其中;而大红袍,让您无法预期他的变化,他的香气和味道是复合的,美好的,茶汤也是也是更加有空间感的,明艳的,酥酥的,绵柔的,甜甜的,有张力的……似乎像是一位中年人,但他又光彩照人,明艳夺目或活力四射,让您无法预知他的准确年龄。大红袍有另类的沧桑感。

大红袍怎么泡


通常大红袍的泡法有壶泡法和杯泡法两种,人多时宜用壶泡,人少宜杯泡。浸泡时间,依照泡饮者的习惯和爱好,应适当调节茶量、水量、且清温度水冲泡和适宜品饮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茶量:以容器(壶或盖杯)大小而定,一般为容器量的半数量。

水量:以茶量为准,一般一克茶叶20-25毫升水。

水温:应达初沸98摄氏度以上,特别是第一次冲泡。

浸泡时间:第一次以1分钟,第二次1.5分钟,第三次2分钟较适宜,优质武夷岩茶可以冲泡六次以上。

大红袍冲泡方法:应注意沸水高冲,到略高于容器面、刮去壶、杯表面泡沫、净盖后盖好分杯应低斟,可减少茶香飘逸。

品饮方法:品茶应先看水色是否清沏艳丽。橙黄或深橙黄色,水色是否三层分明,以表面有“金圈”者为优,再闻其香,香要清纯无杂气而幽香为佳,三品其味,徐徐入口领略水香是否一致。

二泡:应重点放在茶味上,茶味是否醇厚,有否有较低明显的苦涩味或杂味,茶汤虽吞下而口腔似有物留下,较原来有沉的感觉。

三泡:应重点放在韵字上下功夫,茶汤在口腔中是否有鲜爽感,有一种天然韵味,在喉头有润滑爽口之快感,还未想将茶汤吞下时有滑溜而下喉之感,武夷岩休十分讲究“岩骨”喉韵咀底,杯底香,(杯中水饮完后闻杯底香等)品茶是一种精神感应,高层次的文化享受。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陈年大红袍如何存放》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大红袍茶叶专题。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