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杂志如何谈普洱茶?

《英国营养学杂志》(BritishJournalofNutrition)杂志介绍,相对于绿茶来说,普洱茶由于地处高原,发酵工艺特色,保留了茶叶中的更多营养成分。最新研究显示,这种茶不仅能降低癌症、风湿性关节炎风险,甚至有助于减少与衰老有关的皱纹。

01、普洱抗氧化抗衰老

金斯敦大学的研究人员与英国精油品牌NYR合作,对21种植物和香草汁的健康特性进行试验。他们发现所有受试植物都对人体有益,但是令他们感到吃惊的是,普洱茶对人体的益处比其它植物都要高。西南伦敦金斯顿大学生命科学院的德克兰·诺顿教授表示,这项研究显示,普洱茶具有抗衰老的作用,而且它所含的抗氧化剂水平很高,抗氧化剂有助于预防癌症和心脏病。

这年头,长寿比什么都重要。抗衰老,就是保持年轻态呀。所以,喝普洱茶,就是喝长寿药。亲,这年头,任它股市涨跌,任它官场沉浮,喝好普洱茶,活得就是长。

02、喝普洱皮肤好好

诺顿解释说:“我们通过试验识别出可以保护皮肤结构蛋白,尤其是弹性蛋白和胶原质的植物汁液。弹性蛋白使身体自然有弹性,它有助于肺、动脉、韧带和皮肤正常发挥作用。除此以外,在你受伤时,这种蛋白质还有助于身体组织恢复正常,并能阻止皮肤下垂。”胶原质存在于人体的结缔组织内,对皮肤及它的强度和弹性非常重要。

这一点功效,美女们肯定大大地激动。喝普洱茶,可以使皮肤更嫩白更有弹性。

03、普洱古树制茶佳

茶一般分成六大类:绿茶、红茶、黄茶、白茶、青茶和黑茶。普洱茶,一般归为黑茶类,但又与黑茶有很大的区别,全世界仅中国云南南部局部地区适宜种植。普洱茶是中国的特产。普洱茶生产已有1000年左右的历史。古老的普洱茶树,茶芽叶是制茶的上好原料,最初用这种茶片生产出普洱茶。

彩云之南的普洱茶,是老天恩赐给我们的灵叶。原生态、纯天然,根本没有什么农残或稀土超标,是最适合我们中国人的饮用的天然饮料。

04、普洱茶活性非常高

研究结果显示,普洱茶阻碍了可导致弹性蛋白和胶原质分解的生化酶的活性,这两种蛋白分解可导致皮肤出现皱纹,进而引起衰老。这些生化酶和氧化剂可引发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诺顿教授说:“这些生化酶和氧化剂是正常身体代谢过程的关键性成分。然而在发炎状态下如何抑制这些成分的活性,一直是数十年来的研究课题。在我们进行的5项试验里都发现普洱茶具有非常高的活性,我们对这种结果感到非常意外。”

泰山归来不看山,普洱喝过不喝茶。茶气猛,回甘强,茶内质特别的丰富。诗云:日饮普洱大三泡,人生如此真美妙。

05、普洱茶降低发炎

普洱茶的效果令所有研究人员备感震惊。诺顿是该国最著名的炎症专家之一,他说:“我们只对少量进行了试验,这比饮料中的含量还要少。初步迹象显示,普洱茶降低了发炎风险,发炎是风湿性关节炎、一些类型的癌症和皱纹出现的一大特征。”对另外8种植物和香草进行分析,也发现它们有助于阻止弹性蛋白和胶原质分解。这种效果位于普洱茶之后的是黑角菜藻提取液,接着是猪殃殃、玫瑰、绿茶、当归、茴芹和石榴汁液。

话说老外就是牛!诺顿,致敬!喝茶,得讲科学。茶功效,得有科学依据。老外研究发现,还是比较靠谱的。腿腿发涨发酸的,全身不爽的,喝普洱茶,通透一下,就爽了!不行,喝过便知。当然,一定得有专业茶道师的指导下饮用,效果更佳。

06、普洱茶天然美容茶

NYR的技术指导波林·海利博士说:“这项研究让我们很兴奋,因为它有助于我们继续保持创新,并使我们在天然皮肤护理方面处于领先水平。把这些植物应用到我们公司的产品中,了解它们对皮肤的特殊作用,是我们进行这项实验的原因。金斯敦大学的研究项目帮助我们生产安全、高效和先进的产品,因此对我们来说,它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合作伙伴。”

在国内,普洱茶不如绿茶、乌龙茶、白茶、黑茶、红茶等更为常见。在英国,喝红茶则是非常流行的一件事,不过普洱茶也成为英国的茶品之一。

注:《英国营养学杂志》(BritishJournalofNutrition)是一家领先的国际同行评审期刊,SCI(科学引文索引)杂志。包括对人类和临床营养学、动物营养学和基础科学适用于营养研究。该杂志承认,营养科学的多学科性质,包括从营养学的研究、分子和细胞生物学以及营养基因组学等新兴领域所涉及的所有重要特色。

cy260.com小编推荐

谈谈普洱茶的要素


普洱茶有哪些要素?具体都有什么?相信很多茶友也有这样的疑问,下面我们用几分钟的时间来了解一下普洱茶的要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仅供参考。

云南十里不同天的独特气候,成就了普洱茶“一山一味”,“十山十味”。不同产区,形、色、香、质,绝无雷同的特点。

普洱茶是云南独特有。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云南茶叶丰富的内质,也是云南普洱茶独领风骚的根本所在。

悠久的历史,独有的品饮文化,创造了云南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特性。

自然的陈放,历尽风吹、雨淋、时间的催化,使云南普洱茶的内涵与口感得到升华,如同人生。这也是普洱茶的天人合一。含量极高的多种茶元素、微量元素,和较好的水溶性、释出性,让普洱茶成为健康的代名词。

丰富的内质、个性鲜明的众多香型及多变的口感,让普洱茶更能满足现代人多层次的各种品饮需求。

云南是一个边疆省份,工业产业落后,在很多茶区基本上没有一家化工企业。这也保证了云南普洱茶,无污染、纯天然的绿色品质。

再谈普洱茶的标杆


再谈普洱茶的标杆

标杆茶,一般来说是指一定历史时期中某一款或者几款在价格上对同时期或者此后不同时期茶品价格具有影响力,或者品质特征上具有典型性的茶品。因此,我们在看待“标杆”二字时还需要搞清楚,是品质特征的标杆还是市场交易价格的标杆,两者有时候交织在一起,有时候则是分开的。值得注意的是:标杆茶一般都是市场的主流产品。

因为战乱、政治等原因,普洱茶的历史是一个断代史,中间是有断裂的。号级与印级,印级与七子饼之间都是有断裂的。普洱茶因此而可以大致被分成号级茶、印级茶、七子饼茶三个历史阶段。三个历史阶段之间都存在有相当长时间的“空白点”,在这些空白时期出茶较少,留存下来有代表性的著名茶品也很少。

所谓号级茶,应该是太平洋战争爆发(1941年12月)前由云南各私人茶庄制作运至香港等地的茶。也有人认为应该是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的茶。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日军相继占领香港和缅甸,进攻云南,茶路中断,茶市凋敝,各私人茶庄出产的茶很少很少。现在我们看来,号级茶也要区分上中下品,在跻身上品号级茶的有数的几款中,宋聘号能够成为号级茶的标杆,除了品质之外,我感觉还在于它相比其他茶(如福元昌、车顺号)的存世数量要大一些,尚有一定的市场流通价值。

印级茶则是五十年代初开始,中茶公司成立后在国有体制下制作的几款茶,包括了红印、蓝印、红铁、蓝铁等。红印是印级茶的标杆没错,但更多的是市场价格的标杆而不是品质特征的标杆,因为蓝印、蓝铁与红印在品质特征上是有明显区别的。

七子饼茶应该从七十年代初开始至今,其中也有一些标杆。比如8582,比如88青饼。

茶喝到现在这个份上,说句实在话,面对一款茶,已经没有兴趣再去听人讲是什么什么唛号什么什么牌子、哪年的了,能够做的就是开汤、试茶,然后判断大致的年份与存放陈化情况,再根据不同年份不同阶段茶应有的特征来判断眼前这款茶的价值。

对于号级印级老茶,品鉴的着眼点主要在于茶气、陈香(有的称为药香)、陈韵和化感。这个阶段的茶气表现有别于中生代茶的茶气表现,有一种“力道绵绵而来”的感觉。印级茶还要注意判断一下仓储与退仓的情况。

因为仓储的原因,七子饼茶中早期的一部分,如七十年代及八十年代初期的七子黄印、雪印,已经与八十年代中后期的中生代茶有了相当大的区别。往往只有对普洱茶相当理解的发烧友才会接受这些茶,我们以前对这类茶是相当排斥的,现在也转变了观念。品鉴这类茶的着眼点在于印级茶与中生代茶之间。

而对于中生代茶(我们将八十年代中后期至2003年茶定义为中生代茶),品鉴的着眼点则更多的在于茶气(强烈而刚猛)、滋味(丰富而愉悦)、香气(持久而绵长)这三个方面。希望当时就能被一部分消费者接受,如果继续合理存放则会带来更好的表现。

至于近几年的新制生茶,我们认为这时候谈标杆有点早了,毕竟存放与转化是很关键的一环,再等等看吧。

需要意识到的是,人的口感是会随着时代随着生活节奏的改变而改变的,传统如宋聘红印的标杆示范作用会被保留,而更新的内容会增补进来,这大概就是继承与发扬吧?

普洱茶知识:浅谈普洱茶的“酸味”


普洱茶知识:浅谈普洱茶的“酸味”

滋味发酸是普洱茶品质大忌,是含有较多氢离子、PH值小于5的茶汤所表现出来的味道。

导致普洱茶“发酸”的原因主要有二:

一是茶叶里本身含有的酸味物质造成;

二是渥堆时潮水(回水、补水)过多,由于急功近利造成发酵时间短,程度偏生所致。

茶叶的酸味物质是味感呈酸性的物质的总称。主要是各种有机酸类化合物,如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抗坏血酸、没食子酸和游离的酸性氨基酸以及带微弱酸性的茶多酚类化合物等。“发酸”普洱茶中含有的乙酸(醋酸),在“渥堆发酵”中由乳酸菌代谢生成;丙酸在乳酸菌作用下也会大量产生;戊酸是普洱茶发酸的主要成分,它由微生物发酵而产生;癸酸、壬酸等的形式都和微生物作用关系密切。“渥堆发酵”时,如工艺处理不当,上述酸味物质大量形成,就会造成普洱茶“发酸”。

此外,氧气是普洱茶发酵必不可少的要素,空气中游离状态的氧气,其自身的反应性并不强,一旦与其它物质结合,氧气作用即可发生。茶叶中的多酚类、醛类、酮类、类脂、维生素C等物质的氧化分解,不论是酶促氧化还是酶促氧化,是加氧氧化还是脱羟氧化,要有氧气的参与才能完整而彻底。普洱茶渥堆水分过多,茶堆内部透气性差,缺少氧气,上述氧化作用难以完成,甚至产生无氧呼吸,各种厌氧菌、腐败菌大量产生,直接导致醇类物质大量生成,使茶品酸馊、叶底软烂而粘稠。

渥堆茶出现“酸味”是普洱茶发酵中常见的现象,通常在发酵开始后的4~5天就能明显觉查得到,表明茶堆内部已经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这是普洱茶发酵的阶段性特点。随着时间延长和发酵程度加深,很多带有刺鼻性气味的低沸点香气物质大量分解消失,“酸”气物质也在逐渐降解,缓慢消失。这一过程中,如果仅凭汤色变化而草率出堆,“酸”气物质走失不彻底,成品必然带有酸味。因此,发酵时间短,程度偏生,亦是普洱茶“发酸”的原因。

想消除普洱茶“酸味”的办法主要有三种:一是靠“干仓”长时间自然存放,慢慢走失酸味。此种办法历时较长,一般需要3~5年才能消除酸味。二是利用“湿仓”储藏,使茶叶适当受潮,然后再行“干仓”存放,如此反复几次,酸味亦能消除。这种办法耗时较短,虽降低了普洱茶的“陈韵”,但能增进甜味,较适合家庭收藏爱好者“矫正”发酸普洱茶时使用。三是进行二次渥堆发酵,其方式与常规普洱茶发酵相似,但水分宜少,茶叶含水量回潮到20%~50%即可。注意控制“渥堆”温度,适当高温有利于酸味的走失。此种办法适合生产企业对大量发酸普洱茶进行补救处理。二次发酵的普洱茶,初期水味重,汤色浓,呈红褐色,味醇和欠厚,陈韵弱。但如将其存放到“干仓”环境,随着存放时间延长,品质渐趋完善,亦能获得优异口味。

关于对普洱茶中的“酸”味,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和见解,有的说茶品中有一点酸味是正常现象,而又有其相反的看法,还有一说法是有的茶品带着特殊的酸味反而使茶汤入口更滑顺,许多陈年老茶中都会带有些酸味,众说纷纭;不知各位茶兄对普洱茶中的“酸”味有何见解请讨论。

问题有三:一、什么原因引起茶品发酸?二、带有酸味的普洱茶是否正常?三、带有酸味的普洱茶是否有存储的价值?以上的"酸味"是指在生茶上所发生的。

一是来源于土壤、环境,既所谓“山头气”,如易武地区原料的微酸,过去我一直不会形容,前日有朋友比喻是“酸梅汤”,想想蛮恰当。这属于爽口的酸。

二是来源于制作工艺,高温杀青、高温干燥的茶品,1-2年内会迅速酸化,属刺激性的酸,集中表现在后牙牙床、两颊后段的酸痛,既所谓“柠檬酸”。

三是陈化环境,干净、干燥陈化的茶,带清爽的“梅子酸”,促进舌面和口腔生津,干茶闻着也是微酸的蜜香。

四是后期作手整理的酸,如入仓茶高温退仓、或者用烘的方式处理,情形与第二类似。

稍稍补充:

1、与储藏环境的杂菌群的构成有关;

2、与茶箐的老嫩有关,一般而言,嫩叶因所含易分解糖类(单糖、双糖、尤其淀粉等)较多,同等储藏条件下,较易发酸;而老叶纤维类含量较多,难以代谢降解,相对不易发酸;

3、压制较紧的茶较易发酸,因产生的乳酸、琥珀酸等有机酸难以散逸所致。值得指出的是,少量的酸味可使茶汤爽口,人称“梅子香”。犹如干葡萄酒一般,无轻微酸。

英国茶趣闻:茶是如何传入英国的?


第一张茶叶海报

在茶叶传入英国并逐渐成为大家习惯的饮料这一段时间内曾经发生了不少冒险离奇的故事。英国记载茶叶的最早文献,当推1598年出版的《林孝登旅行记》。当时英国人称茶为Chaa。

孟岛庇尔城堡家具清单的杯碟一项,列有镀金茶杯一只,该清单编选日期为1651年11月3日。所以人们证明孟岛开始饮茶的时间应当是在1651年以前。但是根据伦敦公众记录局的考古专家的意见,镀金茶杯一项的“茶”字,应该是“银”字,所以这一项应当是镀金银杯意思才对。

根据苏格兰医生及医学作家托马斯·舒持(1690-172年)的意见,茶叶最早在英国出现,应当是在詹姆斯一世时期,也就是1601年,英国人首次航行去东印度的时间。当时,如果英国确实开始饮茶,也应该属于一种新兴的时尚,不会不被早期英国的剧作家所关注,因为剧本是最能体现一个时期的风俗与时尚。

荷兰东印度公司在1637年就已经开始从中国和日本运送大量茶叶回国,而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却不能经营同样的茶叶贸易,这点很奇怪。只是1641年时英国本土确实还不知道茶叶为何物。因当年出版的《热啤酒》一书中,记录了当时各种热饮,其中仍在引用意大利神父玛菲所著的《印度史》中的一段:“中国人经常饮用一种热饮,是一种植物,称为茶的汁液。”

英国人关于茶叶的最早记录

英国人关于茶叶的最早记录是英国东印度公司驻日本平户岛的代表R.威克汉姆致该公司澳门经理人伊顿的一封信。这封信是在1615年6月27日寄出的,大致内容是恳请伊顿给他寄一把精美的茶壶。这封信被发现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内部档案中,后保存在伦敦印度局中。由此可以证明英国人知道茶叶,最早应该是在1615年。

在当时,“TEA”字还没有出现在英文中,因此早年的英国作家是用与中国“茶”字发音相似“Ch’a”来表示。1625年《潘起斯巡礼记》一书中则是用“Chia”来表示“茶”字,书中讲道:他们(中国人和日本人)经常饮用一种叫作茶的植物粉末,以胡桃大小的数量放入瓷杯中,再加入热水冲饮。潘起斯在书中还谈到每逢中国及日本的宴会,茶是必备的饮品。

1637年英国人初次抵达东方,他们驾着四艘帆船驶入江口,虽然在澳门遭到葡萄牙人的阻挡,但他们终能依仗强大的势力继续前进。到达广州后,直接与中国商人开展贸易。当时他们是否运出茶叶,以及27年后,英国人第二次抵达澳门,有没有茶叶,都无证可考。直到1644年后,英国商人又在厦门港开创业务,而厦门港也成为近年以来英国人在中国发展的主要根据地。在这里他们取茶的福建土音te(tay),拼成t-e-a,ea读a的长音。

加威首次公开销售茶叶

茶叶输人英国最早的时间没有明确记载,可能和17世纪中叶荷、德、法各国开始输人茶叶的时期差不多。我们从伦敦一间咖啡店的海报可以看到这一点。1657年以前,伦敦有一间咖啡店,名字叫做“托马斯·加威”,简称“加威”,曾经销售茶叶,但是仅供贵族宴会使用。因为当时英国茶叶完全依赖海外,在英国又是首次公开销售,因此每磅价格达到6-10英镑之高。

加威是当时著名的咖啡店主和烟商,他所经营的生意代代相传,经久不衰,而他的这些经营场所也成为了商品交易的中心。凡是当时有名望的商界人士,都会集中在他的咖啡店里,畅饮白兰地、可可、咖啡和茶等饮料。

加威销售的茶叶以具备优良的品质和功效而闻名。当时伦教的普通市民对茶叶知识了解的很少,所以加威就从熟悉茶道的商人和旅行家处学习冲泡茶叶的方法,依法炮制。为了让经常光顾的客人们能够在家自已饮茶,他以每磅10先令至60先令的价格销售茶叶。自从制定了新的价格后,他用海报宣传茶叶的品质和功效,成为历史上关于茶叶最早并且最有效的广告。

第一张茶叶海报

在加威的海报中,对茶叶作了如下的宣传:

茶叶的功效显著,因此东方文明的古国,均以高价销售。这种饮料在那里受到广泛的欣赏,凡是去这些国家旅行的各国名人,以他们的实验和经验所得,劝导他们的国人饮茶。茶叶的主要功效在于质地温和,四季皆宜,饮品卫生、健康,有延年益寿之功效。

加威将茶叶的显著功能归纳如下:

茶叶可使人身体轻快,提神醒脑,消除脾脏障碍,对于膀胱结石和砂淋症更为有效,可以清洁肾脏和输尿管。饮用时用蜂蜜代替砂糖。可以减少呼吸困难,除去五官障碍,名目清眼,防止衰弱和肝热。治疗心脏和肠胃的衰退,增加食欲和消化能力。尤其对经常吃肉和肥胖的人作用明显。减少噩梦,增强记忆力。如果熬夜从事研究工作,可以通过多饮茶,制止过度的睡眠,而且不伤身体。一些茶叶还可以治疗发冷发热。还可以与牛奶混饮,防止肺痨。治水肿坏血,通过饮茶发汗、排尿既可以清洁血液、防止传染,也可以清洁胆脏。由于茶叶的功效很多,所以意、法、荷及其他各国的医生和名人都争先饮用。

这张海报精彩的宣传,使那些患有胃弱体胖以及排泄不畅的人们,都把茶叶看作能治百病的圣药。而加威将中国医书上有关茶叶的效用和远东传教牧师关于茶的描述,全都融合在一张海报中,可谓功不可没。

伦敦咖啡馆的茶

参阅17世纪的各种史料,英国最早把茶正式当作饮料,应当是从伦敦的咖啡馆开始的。咖啡馆原先只供应咖啡、巧克力和果汁等饮料,即使在加威销售茶叶、倡导饮茶的时候,也仅限于招待贵族和特殊的宴会上使用,直到17世纪,普通百姓都能在咖啡馆里享受这种新兴的饮料,不久饮茶的风气便在全市盛行。

伦敦各咖啡馆都闻风而动增添了茶这种新饮料。当时无论是特殊阶级、自由职业、商界或教育界人士,都非常喜欢在咖啡店聚会饮茶。但由于喝咖啡比饮茶时间早,所以这些人虽然去茶室饮茶,但是口头上仍称是去“咖啡馆”而不是去“茶室”。

咖啡馆是当时伦敦俱乐部的前身,最符合英国人的性格。因而它不久便成为了公众聚集必需的场所。无论中、上等阶级,都集会在咖啡馆饮茶或喝咖啡,讨论当天各种政治问题,因此一切的时事新闻都通过咖啡馆广为传播。

1650年,有一位来自黎巴嫩的犹太人贾克布,率先在英国开设了咖啡馆,地点位于牛津的圣彼得教区。据英国考古学家A.伍德(1632-1695年)所记载,当时沉迷于喝新饮料的人们,都在这里喝咖啡。

图为:1700年前后,一家典型的伦敦咖啡馆内景

一般人经常误会A.伍德曾经在1650年时谈到了贾克布兼售巧克力和茶叶的事。实际上,在他的著作中并没有记述。只不过许多事实证明了伍德所说的英国人喜欢这种新饮料并非凭空编造。此后不久,咖啡馆在城市的各区林立,并传播到郊区,在咖啡馆里既给人们提供茶水,也提供其他的饮料。

英国妇女开始饮茶

嗜好饮茶的葡萄牙凯瑟琳公主于1662年嫁给英王査理斯二世以后,饮茶的风气便逐渐在英国妇女中扩展开来。在英国的王后中,凯瑟琳公主可以称得上是饮茶第一人,更让人称道的是,她场年让这种温和的饮料——茶,成了宫廷流行的饮料,从而取代了葡萄酒、烧酒等烈性饮料。因为英国妇女与男子一样都有饮酒的习惯而且经常喝得头脑发热、昏迷不醒。

17世纪早期,英国人口为300万,到了后期则增加到500万人。凯瑟琳王后时期的英国,继承了伊丽莎白女王的遗风,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英国诗人E.沃勒(1606-1687年),在1662年王后出嫁的纪念日,作诗一首,恭贺王后,这是赞扬茶叶最早的英文韵诗,诗的开始写道:

花神宠秋色,嫦娥矜月桂;

月桂与秋色,难与茶媲美。

王后对茶有很深的嗜好,因此,1664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精选茶叶作为珍贵的贡品之一,当年公司的日记中曾有这样一段记录:1664年7月1日,有一艘货船从爪哇万丹抵达港岸,随即派遣工作人员上船检视,看是否有奇珍异兽或其他的珍贵物品可以作为贡品。8月22日市长了解到公司代表每次回国,都没有带回此类贡品,于是便授意公司,不妨送银匣桂子油和若干精美茶叶,希望皇上可以接受。公司方面也认为比较妥当,所以在货品总账目上9月30日的记录有下列一项

秘书J.斯坦尼墨的杂账——

赠品——银盖中国瓶6个一箱……13镑

茶二磅二盎司供皇室用……4镑5先令

1666年,阿灵顿爵士和奥斯瑞伯爵从海牙回到伦敦,在行李中带回了大量茶叶,他们在家中按照欧洲大陆最新式和最有贵族化的方式饮茶,这也极大推动了査理斯二世时期宫廷中的饮茶之风。当时,荷兰人的饮茶方式最为讲究,任何家庭都另辟一室专门用来饮茶。

阿灵顿爵士等人带回的茶叶受到了当时妇女们的欢迎,其影响足以称道。然而当时的一名慈善商人J.汉威(1712-1786年)则以反对茶叶而闻名,他发表文章攻击阿灵顿爵士等人,说他们是把茶叶从荷兰运到英国的罪魁祸首。而S.约翰(1709-1784年)博士则对J.汉威进行了批驳,他的文章受到了广泛关注,文中谈到,茶在1660年以后,政府已经开始征收茶税,况且在政府征收茶税数年以前,茶叶在伦敦早已经公开销售了。

图为:18世纪英国上流社会家庭流行用青花瓷杯喝茶

在阿灵顿爵士回国的时期,法国历史学家雷诺(1713年—1796年)谈到伦教茶叶价格昂贵,每磅达到70利弗尔(等于2镑18先令4便士),而巴黎达维亚的茶叶价格仅为三四利弗尔(等于2先令6便士)。由于伦敦茶叶价格的昂贵,茶的普及就难免受到阻碍,但是茶的价格始终居高不下。宫廷饮茶风气的盛行,引起了妇女们的加倍兴趣,所以伦敦的药房都急于增加“茶”这一项新药。1667年匹派斯在他的日记中写道:“我看到我的妻子也在自己冲茶,饮茶,她还接受了柏买先生的劝告,饮茶可以医治受寒和伤风。”(作者:舒桐,来源:楚天茶道)

浅谈普洱茶的黄片


浅谈普洱茶的黄片

什么是黄片

并没有一本教科书上专门有十分明确的关于“黄片”的定义。

通常情况下,“黄片”,仅仅是在普洱茶界的提名,并不适用于其它茶类。其次,最早的关于黄片的说法是老茶树上的老叶子,长老了颜色会泛黄,就称其为“黄片”或者“老黄片”。

我们现在统称的“黄片”,大多是指采摘茶菁的芽叶中,包含三叶及以上的大叶、老叶(一般不会超过五叶)。这些叶子由于叶质含水量相对较少,叶片相对疏松、粗大,杀青时较易失水变黄,且揉捻时又不宜成条,而被作为“黄片”拣剔出来,以保证茶叶的卖相和观感。由此可见,“黄片”事实上就是相对粗老且揉捻不成条的叶片。

黄片的品质

除了比较粗老以外,“黄片”的品质和所选茶菁的原料品质是一致的,这一点非常重要。

尤其是一些既源于名山又来自古树的“黄片”,本身原料的出身非常“高贵”,由于是被“拣剔”出来的“副产品”,价格常常会比“主产品”便宜很多倍,所以,喝起来非常划算(比如:倚邦黄片、昔归黄片、冰岛黄片)。

因为,这种高品质的“黄片”,其滋味在保留了大部分“主产品”风格的同时,滋味更加的甜滑柔醇,不苦不涩,有着另一番老成持重的淡然姿态:性情和气,态度温和,不温不火,独具韵味,故,颇得很多茶友的喜欢。

黄片的冲泡

一般要求水温要高,投茶量要大,最好是直接投进壶里煮饮,这样才可以充分展现茶的滋味。

所以,如果你比较喜欢慢时光,喜欢在阳光暧昧的午后,在阳台上静享生活的安适,煮一壶老“黄片”慢慢咂摸、伴着一段音乐、捧读一段文字,将是非常好的选择。

“老黄片”为什么如此好喝?

一般来讲,茶叶原料愈粗老,茶多糖含量愈高。等级低的茶叶中茶多糖的含量高于等级高的茶叶。“老黄片”由于茶多糖含量高,所以,滋味比较甜醇,又由于咖啡碱、茶多酚等含量相对嫩芽嫩叶较少,所以,少苦少涩,滋味温和。

茶多糖是一种酸性糖蛋白,是由茶叶中糖类、果胶、蛋白质等组成的一类复合物,并结合有大量的矿质元素,称为茶叶多糖复合物,约占茶叶干物质的20%。

茶多糖主要由葡萄糖、阿拉伯糖、木糖、岩藻糖、核糖、半乳糖等组成,是茶叶治疗糖尿病时的主要药理成分。

茶多糖对身体有好处?

降血糖作用:茶多糖与促进胰岛素分泌药物一同使用,能够增强药物的降血糖效果。

降血脂作用:茶多糖能够通过调节血液中的胆固醇以及脂肪的浓度,起到预防高血脂、动脉硬化的作用。

抗辐射作用:茶多糖具有明显的抗放射性伤害、保护造血功能的作用。

另外,茶多糖还具有增强免疫功能、抗凝血、抗血栓、降血压等功能。

黄片在存放过程中,转化比较快。原料优秀、存放得当的“黄片”,会表现出非常好的茶气、香气、醇厚度、滑润感以及独特的老茶之“药香”的品质。

所以,不要小瞧被“拣剔”出来的黄片。

浅谈普洱茶的“湿评”


湿评,主要是审评茶品内质的四个因子(香气、汤色、滋味、叶底)。

1、香气

香气是茶品冲泡后挥发出来的气味。茶品的香气受茶树品种、产地、季节、采制方法等因素影响,使得各类茶具有独特的香气风格,审评香气除辨别香型外,主要评比香气的纯异、高低和长短。

纯异纯指某种茶应有的香气,异指茶香中夹杂有其他气味。香气纯要区别三种情况,即茶类香、地域香和附加香。茶类香指茶类原有的香气,如普洱茶的陈香等;地域香即地方特有的香气如兰花香、花果香等;附加香为外源添加的香气,如茉莉花茶。异气指茶香不纯或沾染了外来气味,如烟焦味、酸馊、油味等。

高低香气高低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区别,即浓、鲜、清、纯、平、粗。所谓浓指香气高,刺激性强;鲜犹如呼吸新鲜空气,有醒神爽快感;清则清爽新鲜之感,其刺激性不强;纯指香气一般,无粗异杂味。平指香气平淡但无异杂味。粗则感觉有老叶粗气。

长短即香气的持久程度。从热嗅到冷嗅都能嗅到香气表明香气长,反之则短。

嗅香气可分为热嗅、温嗅、冷嗅三个阶段。热嗅主要是闻香气是否正常(纯异),有没有异杂味(烟、焦、酸、馊、霉);温嗅主要是判定香气的高低;冷嗅主要是看香气的持久性。香气审评最适宜的叶底温度为55℃,超过65℃时感到烫鼻,低于30℃时香气低沉,不易辨别。香气审评时,还应避免外界因素的干扰,如抽烟、涂香水、香皂洗手等都会对香气鉴别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2、汤色

茶品内含成分溶解在沸水中的溶液所呈现的色泽称为汤色,又称水色,俗称汤门或水碗。茶品汤色审评主要从色度、亮度和清浊度三方面去评比。汤色审评要及时,因为溶于热水中的多酚类物质与空气接触后很容易氧化变色。

色度:指茶汤颜色。茶汤汤色除与茶树品种和鲜叶老嫩有关外,主要是加工工艺决定了各类茶具有不同颜色的汤色。

亮度:指茶汤明暗的程度。亮表明射入茶汤的光线被吸收的少,反射出来的多,暗则相反,凡茶汤亮度好的品质亦好。

清浊度:指茶汤的透明程度,汤色透明无杂质,能透见底,清晰明了,汤色浑浊,漂浮杂质较多,浑不见底。

3、滋味

良好的味感是构成茶品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茶品不同的味感是因为茶品中呈味物质的数量与组成比例不同而已。味感有酸、甜、苦、辣、咸、鲜、涩等。我们之所以能感觉到味感是因为我们的舌头舌面上布满了味蕾,味蕾接触到茶汤后经过神经传递及大脑反应分析后呈现的不同味觉,舌头不同部分的味蕾也有不同的“分工”,如舌尖对甜味较为敏感,舌头两侧前部对咸味较为敏感,两侧后部则对酸味较为兴奋,舌心感觉鲜味和涩味,舌根则对苦味较为敏感。

品尝茶汤的滋味,适宜温度一般在50℃左右,主要按浓淡、强弱、鲜滞、爽涩、苦甜等来评定级次。审评茶滋味要区别其浓淡、强弱、鲜、爽、醇、和。

浓淡:浓指浸出的内含物丰富,有黏厚的感觉;淡则相反,内含物少,淡薄无味。强弱:强指茶汤吮入口感到刺激性或收敛性强,吐出茶汤时间内味感增强;弱则相反,入口刺激性弱,吐出茶汤中口味平淡。鲜爽:鲜似食新鲜水果感觉,爽指爽口。醇与和:醇表示茶味尚浓,回味也爽,但刺激性欠强;和表示茶滋味平淡正常。

在茶汤审评中有时会感觉不是很纯的滋味,可能与加工过程中操作不当造成,注意区分就行。

茶滋味与香气关系密切。评茶时能嗅到的各种香气,如花香、熟板栗香等,往往在评茶滋味时也能感受到。一般说香气好,茶滋味也是好的。茶香气、茶滋味鉴别有困难时可以相互辅证。

4、叶底

审评完滋味后,将叶底倒入叶底盘中,观察其嫩度、匀度和色泽。叶底的老嫩、匀杂、整碎、色泽的亮暗和叶片展开的程度等是评定茶品优次的一个重要因素。审评叶底时还应注意看叶张舒展情况,是否掺杂等,好的叶底应具备亮、嫩、厚、稍卷等几个或全部因子。

浅谈普洱茶的存放技巧


浅谈普洱茶的存放技巧

众所周知,普洱茶是越陈越香,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存放过程普洱茶在不断发生转化。今天,便来和大家聊聊如何存放普洱茶。普洱茶对存放地点并不挑剔,无论是客厅还是专有空间,只要不受阳光直射,阴凉通风,远离污染或香皂,蚊香,樟脑等气味浓厚的物品即可。

流通的空气

茶叶中富含许多微生物,流通的空气中有较多的氧份,利于其繁衍,因而可加速茶叶转化,但如果将普洱茶挂置在阳台,就会吹散茶气,饮用时就会感觉淡然无味。另外,要注意保存茶叶周围的环境不可有异味,会影响茶气本身的味道。

恒定的温度

普洱茶放置的温度应以周围环境为主,正常的室内温度以20—30度最佳,太高的温度会使茶叶加速发酵导致变酸。另外,春、夏、秋三季普洱茶的变化会比冬天变化快,存储避免直射,阴凉处为佳。

适度的湿度

普洱茶的保存分为“干仓”和“湿仓”。现在比较常见均为"干仓"存放,"干仓"就是指在干爽的环境中存放,忌湿。但是,太干燥的环境会令普洱茶的陈化变得缓慢,所以要有一定的湿气。在较为干燥的环境里,可以在存放茶叶的旁边摆放一小杯水,令空气中湿度稍微增大。但是太过潮湿的环境会导致普洱茶的快速变化,这种变化往往是"霉变",令茶叶不可饮用。湿度应人为相应控制,年平均湿度不要高于75%,由于沿海一带温暖的海洋性气侯,湿度在梅雨季节会高于75%,所以更应注意及时开窗通风,散发水份。恰当的存放方式会更利于普洱茶的转化,在时光中发酵,越陈越香,与此同时,其价值也会越来越高。

适合的储茶器皿

储藏器皿宜用陶罐,如果茶量比较多,可用陶瓮或陶缸。陶类制品有通风透气的特点,非常适合存放普洱茶。缸口也不必密封,蒙上一层牛皮纸遮挡住灰尘即可。每过3-5个月将所储之茶翻动一下,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浅谈普洱茶的苦与涩


浅谈普洱茶的苦与涩

中国茶文化内容也包含了它的苦与涩,全世界所有的茶都会有着程度不同的苦与涩味,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很多茶友们把品茶比作品味人生,品茶即能体会人生的苦与涩。茶叶的苦是与生俱来的,下面我们就来简单的说一说茶叶的苦与涩。

茶叶的苦涩来源主要为茶叶本身的多酚物质、咖啡碱、花青素、儿茶素等其他物质,在沸水冲入的时候很快就会溶解与水中,入口时产生苦涩感。云南普洱茶原料都是采用云南大叶种的茶叶制作而成,云南深山里的生态环境比非常好,无工业与其他生活污染,数百年的乔木古树皆已经饱经风雨,大山里面土壤肥沃,土壤里面的矿物质与其他营养元素比较多,茶多酚与咖啡碱含量比较丰富,所以普洱新茶刚做出来的茶叶会相对比较苦涩。这是茶叶本身的苦涩!

除了茶叶本身的元素含量导致的茶叶苦涩,在茶叶的生产过程中因为工艺的原因也会导致茶叶的苦涩味道加重,比如在茶青刚刚采摘下来的时候摊凉不够,杀青不足、揉捻过度等,很容易造成茶叶的库苦涩。

新普洱茶做出来的生茶苦涩味是肯定会有的,有些山头的原料会稍微柔和一点,有些山头的要强烈一点,无论是产地、制程上出现的苦涩都是必然的。所以不同的茶友们在品味茶叶的时候一定要寻找到合适自己的那一种苦涩,方可体会到自己独特的人生!

那么,我我们该采用什么手段来减低茶叶的苦涩呢?

苦涩味是茶叶本身自带有的本味,历来是一种不受欢迎的味道。

不管哪类茶都有苦涩味,所以人们发明了各种工艺,除了提高茶叶的香气和甜度,降低苦涩味,让茶叶更加适口也是目的之一。

以云南大叶种茶为主要原料的普洱茶,其内含物质中,茶多酚和咖啡碱的含量在所有茶叶类中首屈一指,此外普洱茶晒青干燥的方,造成新茶阶段,苦涩感更加强烈。

当然,不排除有部分茶区的古树茶天生口感协调性就好,无需在加工和冲泡上再做文章。

大部分普洱生茶,新茶阶段如果要刻意避免苦涩,只有在加工环节动手脚,比如加重萎凋,减轻揉捻、或适当闷黄,这样出来的新茶口感苦涩要弱些,且甜度有所增加,但这些人为措施提前透支了普洱茶的营养成分,对普洱茶后期的陈化效果影响极大,不建议使用。

对于普洱生茶来说,不轻易改变传统工艺的前提下,要减少苦涩味只有2个途径:一是长期存放等到它陈化到一定年限至适口为止;二是注重利用冲泡方法来调整减低其苦涩味,比如降温冲泡、快速出汤等等,但要把握好“在不过分损失香气、滋味和汤感的前提下有限的降低苦涩味”,这就需要经验和技巧赵到那个平衡点。

对于普洱熟茶来说,一般苦涩味较轻,有些轻发酵的熟茶例外,若想得到苦涩味轻的熟普,适当增加渥堆发酵的程度可以降低苦涩味,但过犹不及,同样要把握好尺度。

人们天性怕苦,从来避涩,为何又说不苦不涩不是茶?一方面,想体会一下那种苦尽甘来的感觉,这个茶叶就完全契合;另一方面,苦涩亦是判断普洱茶内含物质是否丰富的重要指标,在您不具备科学检测仪器的前提下,至少,用口亲自尝尝“普洱茶是否苦涩、苦涩化得开否”是目前最简单最实用的方法了。

浅谈普洱茶中的专家大师


浅谈普洱茶中的专家大师

专家,指具备专业技能,并依赖此类技能为生的职业人士。二指在学术、技艺等方面有专门研究或特长的人。专家有两类,一是有胆识战略专家,二是有突破能力的业务专家。普洱茶行业中的专家种类我总结为以下几种:种植管理茶树型、制茶加工型、品鉴审评型、销售忽悠型。种植管理茶树型:这类专家在普洱茶行业中是属于基础型的一类专业,经常研究管理茶种,茶树,对于普洱茶树各地非常熟悉,但是这类专家与普通的普洱茶消费者见面机会很少,要经常翻山越岭去找茶树,培育茶树种,指导茶农管理茶树等,常年接触的是茶农,这类专家决定着大批量茶农的经济以及现在未来的茶叶品种品质。代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实验师、工程师、研究员等。制茶加工型:这类专家多在茶企茶厂中。传统型的专家群体很大,因为一个普通人只要去茶厂有师傅带,在茶厂亲力亲为做几十批茶,向前辈多多请教也就成制传统茶专家了。茶膏、茶珍的专家就门槛高了,必须得会用高科技产品和高科技技术。品鉴审评型:这类专家有的是从种植管理开始转化来的,有的是从品饮茶叶来的,有的是从民间自学来的。会品鉴的专家不一定会审评,品鉴带着更多是自己的主观意识,这类专家多是品饮过很多茶叶,不代表权威性。而审评带着更多的是公平、公正。这类专家只用按照一定的术语,表达的是这款茶按一定标准出来的结果。品鉴专家说的话大家都懂,审评专家说的话大家不一定懂。销售忽悠型:这类专家多出现在普洱茶混乱时期,普洱茶没普及到的地区,多出现在商家的身份上,这类专家多是没什么实战经验,常用的手法就是讲故事,教人品鉴普洱茶。这类专家虽然也为推广普洱茶做了贡献,但这贡献也不足以弥补误导别人的错误。想抓出这类专家很容易,请教一些简单的普洱茶问题就成揪出来。比如:普洱熟茶发酸是怎么回事?普洱茶紧压茶是怎么干燥的?普洱茶的叶底能看出是古树茶吗?普洱茶味道不苦不涩是工艺中哪个环节造成的?大师指造诣深、享有盛誉的学者、专家、艺术家、棋手等。普洱茶行业中的大师目前出名的已经退隐,很多没达到大师的级别。我认为普洱茶称得上大师的,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从事茶叶种植、管理、品鉴、审评、制作、销售等不得低于5年。2、为普洱茶行业做出特殊贡献。3、有一批忠实的粉丝。普洱茶中的专家:战略型:大益集团总经理吴远之、陈升茶业总裁陈升河、同庆号茶业掌舵人、澜沧古茶掌舵人制茶型:张顺老、周炳良、李文华、天弘茶业李朝仲、普洱茶区制茶师傅、茶膏茶珍制作师傅。

浅谈普洱茶的购买价值


浅谈普洱茶的购买价值

普洱茶是一种"以陈为贵"、"越陈越香",具有自己独特风味和特色的茶。有人说普洱茶是"可入口的古董",既然是古董就会具备购买与收藏的价值,那普洱茶购买价值中哪呢?是不是在于它的收藏价值呢?

陈年普洱茶说来让人难以置信,一块只有350克、80年历史的普洱茶饼,身价已经达到38000元。在第二届广州茶文化节上,云南茶商提供的100克清代光绪年间贡品普洱茶饼,竟然以16万元的拍卖价格创下了广东茶叶拍卖价格的最高记录。其实普洱茶购买价值在于它的收藏,而收藏越久价值也就越高,所以普洱茶的购买是绝对有价值的。下面具体来看看普洱茶购买价值的几个原因:

首先,一件物品是否具有价值,既取决与它的经济价值又取决与它的文化价值,也取决与它的稀有和不可复制性,古玩、书画、奇石、美玉、邮票等等,都是如此。对好的云南普洱茶来说,回答是肯定的,它具有相当的购买与收藏价值。

第一,普洱茶不同于我国其他的茶类,在我国的六大茶类中,云南普洱茶是十分独特,它"以陈为贵"和其它茶品追求"以鲜为贵"形成强烈的反差,评判普洱茶质量的好坏和价值的高低,茶品的陈化程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标,这已经是茶叶学术界、商业界无争议的事实,也是广大消费者普遍接受和追求的一种境界。

第二,普洱茶"强烈的地域性"(2002年6月6日"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究讨论会"指出的学术定义),决定了普洱茶生产资源的不可复制性。众所周知,普洱茶是以云南境内一定区域所产的云南大叶种茶品,它有自己的不可替代、无法复制的特性。

第三,普洱茶品种资源的"排它性",注定了生产普洱茶茶树品种的唯一性,普洱茶是采用生长在云南的"云南大叶种茶树"的茶青加工出来的茶品,大叶种茶树的品种很多,只要叶面积在40-60平方厘米范围内的,都属于大叶种的范畴,但是"云南大叶种茶树"和其它的大叶种茶树的内在是区别很大的,从叶片的结构看,它们的细胞结构、表皮层、蜡质层、海绵体、石细胞等等都是不一样的;从内含物质成分来看,他们之间对人体健康、品味物质起作用的有效成分的含量是有很大差别的;云南大叶种水浸出物含量高于其他品种15%--20%,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等含量也远远高于其它品种,铸就了云南大叶种茶青加工的普洱茶品质的稀有、不可替代和耐储性。

第四,"茶文化"历来就是盛世文化的产物,世界和平和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必将进一步带动包含普洱茶在内的茶叶消费的增加,注定了云南普洱茶"大盘"走势。从普洱茶销售市场情况看,除香港,台湾等传统市场出现普洱茶收藏、投资热外,珠江三角洲普洱茶总销量已达到1.5万吨,增长达40%以上,北京。上海。大连。西安,昆明乃至全国市场正在迅速升温;国外侨销市场的需求也在高速增长,年出口贸易量已逾千吨,对美国和欧盟的出口也在迅速增加。

看了本文关于普洱茶购买价值的介绍后,有没有一种购买与收藏普洱茶的冲动呢?普洱茶价值不仅在升值这个问题上,而且越陈的普洱茶越香,这是茶友非常注意的。

浅谈普洱茶的“升值”和“省钱”


浅谈普洱茶的“升值”和“省钱”

传统的“升值”模式是这样的:某些普洱茶,你整件买了,放在自己店里,过些时间,会有人来溢价收的,每件货能赚200到400元。只是,这样的茶,要整件,不能开箱,数量越大,越便于交割。

这种模式多半是大的茶商,派给小的茶商、茶店。回收,再出货,再回收,再出货,不断循环。这种模式,07年炒得最为激烈,普洱茶行业的整体低迷,与这样的炒作有直接联系。

现在,这种模式已经为行业所唾弃,虽然,这样的“老三篇”还经常换着形式上演。

我们理解的普洱茶“升值”是这样的:新茶便宜,买来自己喝,喝一半,留一半,次年仍然这样买茶。十年下来,自己就攒下不少“自己存的老茶”。十年后,买少量的新茶,试试,留好,日常喝茶,就喝十年前买下的。有了十年的积累,就可以年年喝“自己存下的老茶”,花费当年新茶的价钱。

收益=十年老茶的价格—当年新茶的价格

当然,十年,还是八年,还是二十年,自行依据自身条件控制,喝一半,还是喝1/4,自己琢磨。

这个模式,不是“挣钱”模式,是“省钱”模式,适合经常要喝茶的茶友。

中国步入休闲型社会的步伐很快,我们过去“山吃海喝”、“笙歌洗浴”的消费模式,将向“低碳”模式转化,“茶生活”将成为更多成熟人士的终极选择。

普洱茶的升值,源自茶的妥善存放,自己细心照料好茶,与茶一起趋于成熟,感受“升值”、“成熟”的双重魅力,享受最佳“茶生活”,一大乐事啊!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英国杂志如何谈普洱茶?》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普洱茶专题。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