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红梗、红叶是怎么产生的?对普洱茶品质有影响吗?

经常喝普洱茶的人都会发现叶底有时候会出现红梗、红叶,这是怎么回事呢?是茶叶质量问题吗?对身体健康会不会有影响呢?其实不然,根据自身经验,笔者总结了以下4个主要原因:

1、原料品种特殊

云南紫娟茶就是属于特殊的品种,鲜叶自然呈紫红色(因花青素含量比一般的茶树品种高而使鲜叶呈现出紫红色),制出来的普洱茶叶底自然带有红梗、红叶,但是不影响茶品品质和品饮口感。

(图为:紫娟茶鲜叶,来源:网络)

2、采摘的茶青没及时炒制

植物和人一样都是需要呼吸的,呼吸分为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茶鲜叶虽然被摘了下来,与母体分离,但是仍具有生命特征,尤其是当鲜叶大量堆积在一起的时候,由于空间密集狭小,叶片缺氧,鲜叶无氧呼吸占据了主要地位,在这个过程中,叶肉细胞会消耗能量释放出热能,促进了茶鲜叶中的多酚氧化酶的活跃性,从而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主要以鲜叶中多酚类物质氧化为主,造成红梗、红叶。所以,摘下来的茶鲜叶一定要及时加工,不要堆积太久。

我们都知道,好茶需要好原料,然而已经产生红梗或者红叶的茶青质量已经有所下降,所以对成品茶的品质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换个角度来说,普洱茶一度被追捧,古树茶占据了很大的功劳,然而这些古树茶大多生长在偏僻的环境之中,茶农常常需要徒步才能去到茶园,所以,在普洱茶圈子中,有人甚至把普洱茶叶底的红梗或者红叶作为辨别古树茶真假的一个参考项目,比如说大名鼎鼎的弯弓,弯弓是一个古茶园的名字,是丁家寨最出名的茶园,从寨子里到弯弓茶园大概要走3、4个小时,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及时炒制茶青是基本不可能的。

(图为:南茗佳人弯弓)

3、机械损伤

机械损伤也是造成普洱茶叶底红梗或者红叶的原因之一,大致分为两种:茶鲜叶与茶篓之间的摩擦;采摘过程中指甲掐伤茶青。机械损伤造成的红梗、红叶不影响普洱茶成品品质和品饮口感。

4、杀青

杀青的目的在于迅速使茶鲜叶中的酶失去活性,制止多酚类物质氧化,并散失大部分水分。其中,需要掌握好温度、时间、投叶量等因素,才能真正地做到杀青杀足杀透,尤其是温度。

(1)杀青温度低

杀青要掌握“高温杀青”的原则。一般而言,要求锅温不小于200℃,目的是使茶鲜叶温度迅速上升至70℃,让多酚氧化酶失活并散失大部分水分,所以,当杀青温度过低时,就为多酚氧化酶提供了相应的湿热环境,致使茶鲜叶中的多酚类物质氧化,从而产生红梗、红叶。

(2)、杀青没杀透

杀青没杀透与时间、投叶量等关系密切,杀青没杀透很容易导致茶鲜叶中的多酚氧化酶没有完全失活,从而产生红梗和红叶。化学原理与杀青温度低造成的红梗、红叶一致。

(3)、杀青过程中“闷”的时间多,抛的时间少

在杀青过程中,除了要掌握“高温杀青”的原则之外,还应做到“多抛少闷”,即多抛炒,少闷叶,只有这样才能让茶鲜叶中的水分迅速散失,从而间接破坏多酚类物质氧化的前提条件,如果闷的时间过多,则水分不易散发,容易造成红梗、红叶。

(4)、手工制的晒青毛茶易出现杀青不匀,也会出现红叶

现如今,普洱茶的初制(毛茶)形式仍是以个体茶农为主,在鲜叶采收的旺季难免忙碌,鲜叶需要一锅一锅的炒,特别辛苦。这时候杀青要特别注意投叶量的问题,若是投叶量过大,很容易出现杀青不均匀的情况,从而造成红梗、红叶。此外,杀青时间也需要格外注意。

总而言之,造成普洱茶叶底红梗、红叶的大部分原因是制作工艺上的失误,但并不会影响品饮的健康,这只是茶鲜叶中多酚类物质氧化的结果。当然,这是在成品茶质量合格的前提下。对口感而言,有一定细微的影响,但这并不是影响普洱茶口感的唯一因素,我们都知道除了原料、工艺之外,后期的仓储条件也至关重要。

CY260.com扩展阅读

陈化时间对普洱生茶有影响吗?


陈化时间对普洱生茶有影响吗?

普洱茶与其他茶类相比,特别耐泡、特别耐贮藏,它的这种特性表现在经过一定时间的贮藏,其品质便得到提高,价格口感上也有一定的升级空间。

普洱茶生茶“陈化”的原理,是茶叶内的茶多酚在一定温度条件下,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发生非酶促自动氧化,进行与其它物质聚合,形成黄褐色集合物,是普洱茶生茶汤色加深,直至变为黄褐色的过程。

氨基酸不但是茶汤滋味的重要物质之一,而且也对茶汤色泽有较明显的影响,它的含量与茶叶品质呈现正相关。贮藏过程中氨基酸变化呈波浪开曲线,贮藏后氨基酸总量明显下降,其组成及比例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糖类物质对普洱茶品质有重要的影响。随着贮藏时间,热化学作用使茶叶内源物质发生改变,同时此温度下微生物的活动,分泌各种水解酶,使各种高分子不溶性物质分解为小分子可溶性物质,如果胶等,从而提高了茶汤中可溶性总糖含量。

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均增加。

茶叶香气是决定茶叶品质的重要因子,茶叶中芳香物质是多种物质组合的混合体。贮藏一段时间有很多香气物质消失了,但又检测出之前没有检测出的香气物质。对于普洱生茶而言,在35度以下贮藏有利提高普洱生茶的香气品质。

因此,在良好的仓储条件,品质优异的普洱生茶,存放时间相对久一些,是有利于后期最佳品饮体验的。但是普洱茶的存放并不意味着“越久越好”,一般在10至20年,其口感便能达到最佳。

同时,有很多新茶友会问:普洱生茶存放久了会变成熟茶吗?

不会的,普洱生茶陈放多久都不会变成熟茶,熟茶是工艺不是岁月。存放时间的长短,与生茶能否转化成熟茶无关。

陈化时间对普洱生茶有影响吗?这个问题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新的生茶在口感上都是体现最初的味道;而新生茶存放几年后,茶叶随着时间的存放起到了一个陈化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茶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口感还是升值空间,都随着时间在改变。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普洱茶的茶梗对品质的积极作用


普洱茶依外型来看就有分好多种,有紧茶、散茶、沱茶等,而这些茶一眼看上去都像没有茶梗一样。由于茶梗影响了茶叶的美观,于是人们往往忽视了茶梗的优点,却不知道普洱茶茶梗的功效有多少,对茶叶的品质有多重要,总是对茶梗总是不屑一顾。

都说普洱茶耐泡,泡了七泡之后汤色还是浓厚,殊不知普洱耐泡的原因都是因为茶梗的关系。

茶梗中含有相当数量的香气物质,茶叶香气由第一叶至第三叶逐渐下降,而茶梗的香气最高。茶叶香气物质主要在茶梗和嫩叶的主脉中,而且嫩梗中的氨基酸高于嫩叶。茎梗中的维管束是养分和香气的主要输导组织,所含物质大部分是水溶性的,茶叶在加工过程中,香气从梗中随水分蒸发转移到叶中,这些物质转移到叶片后与叶片的有效物质结合转化形成更高更浓的香味品质。

饼茶中压制一定的茶梗,更有利于后期的转化?

其实茶梗所泡出来的茶汤与普洱茶所泡出来的茶汤是一样的,普洱茶“陈化”的原理,是茶叶内的茶多酚在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发生非酶促自动氧化,进而与其它物质聚合,形成黄褐色聚合物,使普洱生茶汤色逐渐加深,直至变为黄褐色的过程。茶梗在茶饼中可以让茶饼,更充分的和空气接触,因为更有利于后期的转化。

普洱茶叶底有红梗是怎么回事?


普洱茶叶底有红梗是怎么回事?

有茶友说普洱茶叶底有红梗,这是不是品质的表现?到底好不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下这个问题。普洱茶叶底红梗、红叶产生有哪几方面的原因呢?

1、红梗其中一种,长在树上就红,也就是紫茶或者紫芽。这是茶树品种本身造成的。

2、早晨采摘的茶叶没有来得及摊凉,悟着热量大,烧热了叶片;这是普洱茶的萎调工艺问题,在寻茶过程中,一些树龄很大,茶叶品质极好的古茶园距离茶农家很远,大清早上山采茶,采完茶后回家要步行2,3个小时,无法及时萎调而出现红梗,实属无奈,深山里的古茶园,不可能每个古茶园现场都做萎调槽,对茶农来说,投资太大,因此现在暂时没办法解决因采茶路程遥远而无法及时萎调的问题,茶本身是好茶,可由于这些客观原因而形成的瑕疵,无法避免。

3、茶叶在杀青揉捻时水份揉得不干净,所以水份滞留在茶叶中晒干后显红叶红梗;这个原因还是可以归属为第二点,萎调工序做得不够到位或根本来不及做萎调使得杀青时叶片和叶梗的含水量过多。从茶叶采摘后到进行萎调,间隔时间过长,茶叶被捂到后再进行萎调造成杀青揉捻后红梗红叶比较多。

4、纯手工制作的毛茶,容易出现杀青不匀或摊晾不当而产生红梗红叶的现象,机器杀青揉捻制作的毛茶不易产生红梗红叶的现象,但纯手工制作的普洱茶,口感更加有活力,机器制茶,茶品口感活力不足,略显呆板。

因此,评判一款普洱生茶品质好坏要用一系列的综合指标来作为参考,而不要以综合指标的其中一项或几项来评判。普洱茶叶底的红梗并不是决定一款普洱茶好坏的标准。(丸子,普洱茶吧)

普洱生茶为什么会出现红梗红叶?


普洱生茶为什么会出现红梗红叶?

普洱生茶的茶友们来说,红梗红叶的存在并不见怪。普洱生茶制作工艺接近于绿茶,而红梗或红叶是属于发酵程度较高的特征,这显然不符合普洱茶的品质特点。那么,是否红梗红叶出现在普洱茶中意味着茶叶品质不佳呢?事实上,还需要根据茶叶具体的表现进行判断,而不能全盘否定红梗或红叶的存在。

每个人对茶的口感要求都不一样,不能因为红梗或红叶的存在就断定茶的品质的不佳的,具体原因还是得具体分析。

事出有因:红梗红叶形成

普洱茶中出现红梗或红叶的原因有许多种可能,但主要是集中在采摘、生产制作以及后期仓储等环节。

首先是采摘环节。茶叶的变红变深,主要是内含物质与氧气结合不断发生变化的结果。一般来说,鲜叶在采摘之后会进入萎凋环节,通过摊放的方式让鲜叶流失部分的水分。倘若采摘之后,鲜叶因密度过大或路途遥远,没有及时萎凋走水,鲜叶很容易就出现红边的现象。

其次是杀青环节。鲜叶在采摘、萎凋完成之后,就进入杀青环节。如果杀青过程中,温度不够或者时间不够长,导致鲜叶中的活性酶没有完全钝化,那么鲜叶会继续发酵,从而出现红梗或者红叶。

再者是仓储环节。成品之后的普洱茶,品质较为稳定,茶叶在自然陈化中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愈加温和丰富。自然仓储的普洱茶,内含物质会逐渐转化,口味丰富独特,有着充足的生命力。而仓储不当的茶叶,温湿度等要素无法合理控制,尤其是湿度过大时,茶叶容易发生剧烈的变化,从而加快了茶叶的自然发酵,使得茶叶汤色更浓、叶底色泽更深,红变的现象明显。

红梗和红叶的存在,茶友应当全面、客观地分析茶叶的综合品质,而不能因为红梗和红叶的存在,就一票否决掉茶叶的价值。

光照情况对普洱茶品质的直接影响


光照情况对普洱茶品质的直接影响

茶树生物产量的90%~95%是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碳水化合物构成,所以,光照情况对普洱茶品质有非常直接的影响。

一、光的波长

红外线端使新梢生长变缓,叶面减小,叶片变厚,滋味厚重。紫外线端使新梢生长加快,叶面增大,叶片薄而柔软,含水量提高,氨基酸和茶多酚含量下降,滋味鲜爽。云南地处高原,较平原地区光的波段更加完整,特别是紫外线丰富而强烈,所以云南的茶树叶片较大而厚,滋味浓酽,甘甜生津。

二、光照强度

光照程度是物体被照明的程度,也即物体表面所得到的光通量与被照面积之比,单位是Ix(l勒克斯是l流明的光通量均匀照射在l平方米面积上所产生的照度)或英尺烛光(1英尺烛光是1流明的光通量均匀照射在1平方英尺面积上所产生的照度),1英尺烛光=10.761x。光照强度的测量用照度计。

光合作用的效率与光照强度有关。普洱茶产区处于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光照强度足够并且有富裕。比之光照强度过高的茶树,光照强度适中的茶树芽叶中带来涩味的茶多酚会有所下降,而带来醇厚和鲜爽口感的各类氨基酸有所上升。

三、光照时长

光照时间对茶树的生长周期有很大影响,日照时间越长,生长周期越长。云南茶树一年可以有春、夏、秋三季可持续生长供人采摘,与充足的日照时间有直接的关系。

除去原料 还有哪些因素对普洱茶的陈化过程有影响?


除去原料还有哪些因素对普洱茶的陈化过程有影响?

在普洱茶的陈化过程中,除却原料自身的原因外,周围的含氧量、异味、温度、湿度等因素对普洱茶整体的陈化表现也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水分

茶叶含水量茶叶含水量是影响品质变化的首要因子,含水量越高,对品质不利的变化速率越大。陈化过程是非酶促氧化过程,水的介质作用仍然十分重要。所以,应保持10%左右的水分。

湿度

湿度是普洱茶品质形成的重要因子。良好普洱茶品质的形成需年平均湿度控制在75%以下。所以普洱茶的陈化更应注意及时开窗通风,散发水份。

温度

普洱茶的陈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故温度不可太高或太低,最好保持在25℃—30℃之间,太高的温度会使茶叶氧化加速,有效物质减少,影响普洱茶的品质。

光照

光照能使茶叶内部的某些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因光线中的红外线会使茶叶升温,紫外线会引起光化作用,当茶叶受日光照射后,其色泽、滋味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失去其原有风味和鲜度。所以,普洱茶陈化必须避免光线直接照射,一定要避光。

空气清洁的空气有利于普洱茶品质的形成和保持,因此陈化普洱茶的环境非常重要;流通的空气中有较多的氧份,有利于茶叶中一些微生物的繁衍,因而可加速普洱茶良好品质的形成。

茶叶是一个多孔的疏松体,富含高分子的棕榈酸和萜烯类物质,这些物理和化学特性使茶叶极易吸收异味,因此,在普洱茶陈化室内不能存放其他有异味的物质,诸如香皂、棒脑、油漆、香烟等;普洱茶陈化周围环境也不能有异味,否则茶叶会吸附异味而变质,还要注意必要的通风换气。

注水方式对普洱茶茶汤品质的影响


注水方式对普洱茶茶汤品质的影响

注水和出汤的方式是对茶的品质影响最大的软性因素,也是泡茶过程中唯一需要人工完全控制的环节,当然也是最容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环节。注水方式主要关乎以下变量:

注水的快慢

主要影响到浸泡过程中水温的高低,且顺便影响到水流的急缓,除了跟茶汤滋味的浓淡相关以外,也影响到汤感和香气的协调性。

水流的急缓

主要影响到滋味和香气和汤感之间的协调关系,急的水流令茶叶旋动,茶和水在接触第一时间的相对高温下浸出融合度高,且和空气摩擦程度增加,令香气高扬,茶汤的厚度和软度则会相应下降。而缓慢的水流则令茶保持相对的静止,接触水的茶底缓慢的溶出,在出汤的时候再一次在较低温度下融合,令茶汤的厚度和软度上升,层次感加强,同时令茶汤的香气下降。

水线的走势

主要关系到茶底和水流的动静比例以及茶底接触水的均匀程度,通常在泡普洱茶的时候,有意控制注水方式的人们常用以下的四种方式:

螺旋形注水:这样的水线令盖碗的边缘部分以及面上的茶底都能直接接触到注入的水,令茶水在注水的第一时间溶合度增加。

2.环圈注水:这样的水线令茶的边缘部分能在第一时间接触到水而面上中间部分的茶则主要靠水位上涨后才能接触到水,茶水在注水的第一时间溶合度稍欠。

3.单边定点注水:这样的注水方式,令茶仅有一边能够接触到水,茶水在注水的第一时间溶合度较差,单边定点注水的点若在盖碗壁上则相对于在盖碗和茶底之间的点要融合得稍好一些。

4.正中定点注水:正中定点的注水方式是一种较为极端的方式,通常和较细的水线和长时间的缓慢注水搭配使用,令茶底只有中间的一小部份能够和水线直接接触,其它则统统在一种极其缓慢的节奏下溶出,令茶在注水的第一时间的溶合度达到最差,茶汤的层次感也最明显。很多有发酵现象的茶会因此出现滋味过于凝聚,和茶汤分离的情况。

普洱茶膏是如何产生的你知道吗?


普洱茶膏是如何产生的你知道吗?

其实,只要注意中国茶叶发展历史,尤其是制茶工艺演化历史,就可以看出,普洱茶膏是在借鉴唐朝与宋朝制作茶膏的工艺的基础上演化而来,也是唐宋茶膏的延续。1、茶膏的雏形始于唐朝。

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唐代是我国茶业和茶叶文化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时代,史称“茶兴于唐”。陆羽作《茶经》、建立茶政收税、茶马贸易、民贡与官贡茶品的出现,都标志着茶业在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这期间,茶膏也做为贡品悄然出现,所不同的只是以民贡方式出现。

唐代的贡茶分为民贡与官焙两种;所谓民贡是由地方官吏将上等的好茶主动向朝廷进献,属于土贡性质,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庐江郡(今安徽合肥、六安一带)在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也是唐王朝建立后的第三年,向朝廷进贡茶叶,这在唐代尚属首次;而官焙是朝廷直接设立贡茶院,官营督造,专业制作贡茶。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唐朝在湖州长兴与常洲宜兴交界的顾渚山建立顾渚贡茶院。

茶膏则是沿着民贡这条线浮上水面的。据吴任臣《十国春秋》记载,早在南唐闽康宗通文二年(公元937年),就有贡品茶膏进献,即“贡建洲茶膏,制以异味,胶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凡八枚”。从这段文字中,我们不难发现:第一,“茶膏”字样正式出现;第二,外部用金丝芽装扮,显示贵重;第三,数量极少,只有八枚,而不象其它贡茶以多少担计算。凸显珍贵。

因此,茶膏一亮相,就具备一种显赫的身份,是其它贡茶所不能比拟的。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尊贵,使它在贡茶中处于上品,被纳入史书的记载之中。

那么,唐代的茶膏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

我们在仔细研究陆羽的《茶经》及唐代的制茶工艺后,可以做一个初步判断:茶膏的出现与唐代作饼制茶工艺有直接的关系。

蒸青作饼的制茶工艺在唐代已经逐渐完善,这种陈茶制作方法是唐代乃至以后的宋代茶叶加工的主流。陆羽在《茶经》中对这种制茶工艺归纳为十四个字,即“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这里的“蒸、捣、拍”三个工序极易将茶叶中的部分茶汁与纤维物质分离,在空气氧化作用下,出现膏化现象。陆羽老先先在他所处的年代已经发现这一现象,并在《茶经》中多次提到“膏”字,如“畏流其膏”、“出膏者光”、“含膏者皱”等文字。

而且陆羽认为,真正的好茶一定是“含膏者皱”的外形,这里指的“皱”,是含膏的表现,即外形褶皱,茶汁流失少、茶味浓。《茶经》中列为第一位的好茶“胡靴”,就是“含膏者皱”的代表。

但是,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虽然陆羽在制作饼茶中发现了茶汁溢出后出现“膏化”现象,并认为这个“膏”是茶叶中的好东西,但他没有将茶汁与茶叶中的纤维物质彻底分离,而只是让“膏”仍然保持在茶饼的表面,与真正意义上的“茶膏”还有一定的距离。

即使后来出现民贡的“茶膏”,都没有脱离茶叶的原始形态,都属于“含膏”的性质。唐代《国史补》记载唐代官贡茶品有十几亇品目,其中“岳洲邕湖含膏”就列其中。

杀青对普洱茶的影响有多大?


杀青对普洱茶的影响有多大?

杀青,普洱茶晒青工艺中最具表现力环节

普洱茶制作工序之一杀青,对普洱茶成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曾在2016年专题《实战普洱茶》中,记录勐库十三先生大部分制茶师傅的制茶手法,其中就提到杀青过程,所用时间等。

在2017年《制茶千山,无一叶不古法》文章中,更是参考勐库制茶师傅杀青工艺,详细分解过“杀青”工艺具体步骤,及其动作要领。

为此有人表述:“普洱茶制作工序中,杀青时最具表现力的一个环节”。

普洱茶制作工艺?其一工序杀青只为“钝化”酶活性?

普洱制作流程:采摘,摊晾,杀青,揉捻,晒干,蒸压,干燥,包装。其中,生茶,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直接压制而成;熟茶,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加水渥堆发酵后制成。

杀青时普洱茶初制工序之一,有手工杀青、机械杀青之分。目的在于,通过高温破坏,钝化鲜叶中氧化酶活性,抑制茶鲜叶中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作用,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得茶叶变软,而便于揉捻成型,同时发出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形成。

提炼分析,杀青要达到目的,即:

1.化学变化:破坏茶鲜叶细胞组织,使得鲜叶内含物质迅速转化;

2.物理变化:蒸发散失茶鲜叶中水分,使得茶叶变柔软,方便揉捻,及其散发茶叶中青臭味,达到提香功效;

有分手工、机械之分的杀青,杀青不足、过度各有什么弊端?

上述所写普洱茶经过摊晾之后,需进行杀青工序。为提高效率和标准化,还从单一手工杀青,逐步到机械杀青。

依据古法之说,优秀制茶师傅,纯手用铁锅手工杀青,闷抖结合,使茶叶失水均匀,高温快速钝化酶活性,制止多酚氧化,对把握杀青温度、时间堪称炉火纯青。所持茶品,可很好保持茶叶内营养物质,促进茶叶后期良好香气形成。

其中,杀青不足,导致新茶有青味,影响茶汤香气和滋味。即使后期拜访中,青味会逐步消失,但杀青不足的微生物依旧会活动存在,茶品内质稳定性可能会发生质变、出现酸味,或者滋味不适等问题。

反之杀青过重,新茶会出现焦味,甚至焦味明显苦味,茶汤和香气都会过于浓郁,非常影响茶叶品质。而且存放过程中,内含物质由于微生物存量小,内质转化收到影响,所产生焦味一部分会变成烟熏味,茶叶后期保存价值降低。

17个影响普洱茶品质的因素


17个影响普洱茶品质的因素

喝茶不仅仅身体需要水分,也不仅仅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习惯;现在喝茶是一种保键养生的简便方式,更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在快节奏的生活下,生活与工作压力让人无法放松、无法内心平静,而品茶是一种慢节奏的享受,更能让你内心得以平静。而茶友对茶的品质要求相当高,普洱茶是当下热门茶品,很多人都选择这种具有独特保键功效的茶,那普洱茶品质如何呢?有人说普洱茶品质相当不错,无论是从原料还是产地上来讲都占据优势,是真的吗?下面为大家介绍17个影响普洱茶品质的因素,希望能避免的尽量避免,这样有利于提升茶品质。茶叶品质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因素,茶叶成分、制作方法、栽培都会间接或直接的影响茶叶品质。影响普洱茶品质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17个方面:

1、茶种。茶叶种类不同,其成份及其比例、气味、滋味、形状、色泽都会有别。如大叶茶和小叶茶有别,龙井茶与乌龙茶有别等。六大茶山茶种除了大叶茶、中叶茶、柳叶茶、小叶茶、红茶、紫茶外,还有椭叶茶和嫩红茶等。

2、土壤。唐代陆羽的《茶经》载:“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清代《普洱府志》“物产”部分载:“其余小山甚多而以蛮松产者为上。大约茶性所宜,总以产红土带沙石之阪者多清芬耳”。土壤是影响普洱茶品质的因素之一,早在清代阮福《普洱茶记》也载:“又云茶产六山,气味随土性而异,生于赤土或土中杂石者最佳,消食、散寒、解毒。”即使是同种类的茶,其所生长的土壤不同,其成份及其比例、气味、滋味、色泽也会有别。

3、气候。生长在同类土壤的同种茶,所处的气候不同,其茶质也不同。而气候又受所处的纬度与海拔的影响,相同的土壤与纬度下,生长在海拔较高地带茶的质量,优于生长在海拔较低地带的同种茶的质量。“古六大茶山”所处经纬度范围内的茶,其苦涩味普遍平衡而适中,而且耐泡。

4、其树型与生长的自然度。同山坡、同树龄的同种茶,受修剪成灌木者和散放而自由生长的乔木者,其茶所含的成份及其比例、气味、滋味、色泽也有别。有性繁殖的茶苗,本性是乔木;无性繁殖的茶苗,本性是灌木。

5、生长地之背阴与当阳程度。其它因素相同,则当阳者的比背阴者优良。对此,陆羽的《茶经》卷上就载:“阴山坡谷者,不堪采性凝滞,结瘕疾。”

6、栽培管理方式及养分种类。密度稀、与其它多种树木自然和谐地杂生者,自然养分充足,其生长与抽芽健壮;密度大又不与其它多种树木杂生,确与草莽杂生者,往往营养不足而引起所抽之芽的病态,甚至多虫。对此,陆羽的《茶经》卷上就载:“野者上,园者次。”

7、树龄。茶树的年龄也是影响普洱茶品质的因素之一,在清代《普洱府志》“物产”部分载:“茶之嫩老又则别之”。同山坡、同树种和树型、栽培管理方式及养分都相同的高龄老树茶之味,比低龄嫩树茶纯厚又甘甜,也更耐泡;而低龄嫩树茶味,比高龄老树茶苦涩。

8、采摘时节。晴天采者比阴天采者优良;阴天采者比雨天采者优良。陆羽的《茶经》卷上就载:“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晴,采之。”其它因素相同的条件下,春茶的色泽、茶味都比谷花茶(即秋茶)优良,谷花茶又比小满茶(即夏茶)优良。

9、生态性,包括茶树所吸收的养分的生态性及茶树保健的生态性。其它因素相同的条件下,自然地与其它杂木混居,完全以多种腐殖质组成的有机肥为养分,或人工施放畜肥或绿肥者的先天茶质,远比施放化肥者优良。全靠鸟类、寄生蜂蝶等虫敌除虫,加上边采边修叶,不喷洒点滴农药也能够健壮生长抽芽者的茶质,远比因生态失衡而多虫,不得不喷洒农药者优良。

10、是采摘的老嫩长短与健康程度。其它因素相同的茶,采得越嫩而短,其形状、色泽等越理想,但其涩味越重而且更不耐泡;采得越老而长,其形状、色泽等越差,但其味越纯厚,尤其是其甘甜味和香气越浓而且更耐泡。因而茶尖采摘的老嫩长短要适当,一般以一芽二叶为宜,能兼顾滋味与外观。

11、是茶林及其周围的气味,茶林及其周围有芳香者,其茶叶气味尤佳;茶林及其周围有异味者,其气味劣。故茶林周围不宜种橡胶。

12、杀青与揉作技术。杀青方式分为农家的手工炒青、毛茶厂的蒸青、烘青和晒青4种。杀青程度与杀青温度和杀青时间的长短有关。杀青不熟,不仅所加工成的干毛茶形状、色泽差,茶汤带绿色,其味还会带有生气味。杀青过甚,色黑且不易抖散,甚至炒焦而带糊味,故宜在适温下延长炒青时间。

13、干燥的方式、及时程度及其场所的卫生状况。茶的干燥方式主要有晒干、烘干和烤干3种。晒干者远比烘干者理想;烘干又比烤干者理想;及时干燥者比延时干燥者理想,但隔日干燥者比当日及次日干燥者陈化快。有烟的火烤干者会使茶带上烟臭味;3日后的延时烤干者会带上馊味或酸味。烘干室温不宜偏高,约32℃至36℃左右为宜。

14、选料与制作标准。选料与制作要求越高,成品质量越优。选料包括收购何种毛料和筛选时选取何料。制作要求包括筛选、配料、蒸压、干燥、包装等工序。筛选是关键而又艰苦的工序,低要求者只须基本拣尽黄片与渣滓,筛尽碎沫;高要求者除此以外,还须拣尽因受闷或杀青不匀等造成的色黑而无光泽者、色杂者、色褐者、色黄者、色红者、色绿者以及发霉者、疙瘩茶、碎片、老梗等。茶饼的薄厚应基本匀称,松紧适度,窝深,周边光滑。

15、加工与再干燥环境。加工与干燥是影响普洱茶品质的因素,也属于后天因素,厂房内外无污染者的质量较优。

16、储存环境。其它因素相同的茶,保存在透气而避风、透光而避晒、温热避烤、干湿适度又无任何污染的场地而无霉烂者的质量,比保存在闷气或吹风、暴晒或阴暗、寒冷潮湿又有污染的场地而有霉烂者优良。气温和湿度分别宜为约24℃至36℃之间和50%至65%之间。

17、发酵的种类与单纯度。目前为止,发酵总的分为人工发酵和自然发酵两类。其中人工发酵分为毛茶前发酵和成品后发酵,自然发酵除了成品后发酵,还有成品前发酵,即妥善保存毛茶以使之自然适度发酵后再压成饼。相同条件下,前者的速度比后者快。其中自然发酵者往往比人工发酵者的质量优良,饮用也更安全;而两者中纯发酵而不发霉者的质量,又远比有霉烂者优良。

这就是17个影响普洱茶品质的因素,当中有些是可以尽量避免的。茶叶品质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其茶价值,同样也影响其口感与滋味。品茶之人对茶汤的颜色、茶气、茶性、茶香有着高标准,都希望品尝的茶在口感上略胜一畴。而口感的好坏、外形的美观与茶叶制作过程、茶叶原材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好茶必须有好的原材料。

普洱茶的烟味是怎样产生的,带烟味的普洱茶是好照旧坏? ...


普洱茶优质的质料、精深的制茶工艺和后期精良的存储情况,决定着普洱茶在后期光阴流逝中举行的丰富转化,给无数爱茶之人显现出别样的风味。在转化过程中,普洱茶的很多变革都是不可预知的,好比独特的茶香、醇厚饱满的口感等。

幽幽一泡普洱茶入喉,鲜爽纯净,清香甘甜的滋味向来被爱茶之人看做上品,此乃茶气端庄舒服的体现。可有些茶汤在鲜爽之中,又尝到一股来源不明的烟味,这种感觉恰似一幅秀色可餐的风景画中,突兀的出现几笔不和谐的勾勒,让人不由微微皱眉。

部门普洱生茶茶汤里带有烟味,严峻的乃至干毛茶或茶饼都能闻出烟味来,普洱茶中的烟味是怎样产生的呢?

各人都知道,普洱茶生茶是颠末采摘、晾晒、达成、阳光晾晒、蒸压成型、天然晾干、包装一系列制茶工艺制成的茶品。

烟味茶从前常见于云南茶农家的一些散料当中。由于云南产区其时经济相对落伍,茶农将采摘的鲜叶晾晒后,通常用柴火铁锅达成,在达成过程中,有的灶台和铁锅的缝隙较大,柴火的烟味到处飘扬,而茶的吸附性极强,茶叶将柴火产生的烟味吸附,在制成茶品后,柴火的烟味依然残留在茶中。

再就是普洱茶经达成与揉捻后,还要举行阳光晾晒干燥,在干燥之时碰到雨天,无法晾晒,而茶叶假如不立刻干燥就会捂坏,必要尽快完成干燥,云南家家都有的火塘则成为了最佳选择,将茶叶放在火塘边,一边生火做饭一边烘干茶叶,这种大略制茶工艺,不免让茶叶吸附大量的烟味。

另有的茶农家住的是木制阁楼,一楼有火塘等办法用于一样平常的烧水做饭,二楼则用来蕴藏茶叶,烟气上行天然也会给茶叶带来或浓或淡的烟味。

带烟味的普洱茶是好照旧坏呢?显然,烟味也是可以分出优劣的。糟糕的烟味经常带着焦糊的气味,在热水的蒸腾下,给人一种呛人的不悦之感,也间接阐明制茶过程达成过分的题目,以是,如许的烟味茶喝起来燥感十足,品饮代价较低。

有人以为,普洱茶的烟香来自于陈化过程中,茶叶中的多种内含物质与氛围打仗发生转化后,天生的独特香气,尤其是在干仓存储的情况中。

有些生茶在新茶阶段晒青气足,香气清香高扬,并无烟味,但陈化3-4年后,会产生烟香,而且这种烟香有别于柴火的烟味,是一种很天然的香气。同时会带有阶段性的出现和消散的特点,好比这几个月茶品出现烟香,但半年后再喝又没有了,到来岁烟香又会出现。如许的烟香是干净纯粹的、可以或许溶于茶汤的,闻起来令人产生愉悦感的。

而在部门普洱茶中,烟味则是它标记性的一种口感。但它的烟味与其说像烟火味,实在它更像一种淡淡的烟草味。这跟它的制茶工艺有着密不可分的接洽,以烟味作为一种特色来打造,它的茶气是不会被烟气所掩饰的,故而与茶味的清香相得益彰,别有一番风味。

普洱茶的烟味是如何产生的?带烟味的普洱茶是好还是坏?


普洱茶的烟味是如何产生的?带烟味的普洱茶是好还是坏?

普洱茶优质的原料、精湛的制茶工艺和后期良好的存储环境,决定着普洱茶在后期岁月流逝中进行的丰富转化,给无数爱茶之人展现出别样的风味。

在转化过程中,普洱茶的许多变化都是不可预知的,比如独特的茶香、醇厚饱满的口感等。

幽幽一泡普洱茶入喉,鲜爽纯净,清香甘甜的滋味向来被爱茶之人看做上品,此乃茶气端庄舒适的表现。

可有些茶汤在鲜爽之中,又尝到一股来历不明的烟味,这种感觉好似一幅秀色可餐的风景画中,突兀的出现几笔不协调的勾勒,让人不由微微皱眉。

部分普洱生茶茶汤里带有烟味,严重的甚至干毛茶或茶饼都能闻出烟味来,普洱茶中的烟味是如何产生的呢?

大家都知道,普洱茶生茶是经过采摘、晾晒、杀青、阳光晾晒、蒸压成型、自然晾干、包装一系列制茶工艺制成的茶品。

烟味茶以前常见于云南茶农家的一些散料当中。

由于云南产区当时经济相对落后,茶农将采摘的鲜叶晾晒后,通常用柴火铁锅杀青,在杀青过程中,有的灶台和铁锅的缝隙较大,柴火的烟味四处飘荡,而茶的吸附性极强,茶叶将柴火产生的烟味吸附,在制成茶品后,柴火的烟味依然残留在茶中。

再就是普洱茶经杀青与揉捻后,还要进行阳光晾晒干燥,在干燥之时遇到雨天,无法晾晒,而茶叶如果不马上干燥就会捂坏,需要尽快完成干燥,云南家家都有的火塘则成为了最佳选择,将茶叶放在火塘边,一边生火做饭一边烘干茶叶,这种简陋制茶工艺,难免让茶叶吸附大量的烟味。

还有的茶农家住的是木制阁楼,一楼有火塘等设施用于日常的烧水做饭,二楼则用来储藏茶叶,烟气上行自然也会给茶叶带来或浓或淡的烟味。

带烟味的普洱茶是好还是坏呢?

显然,烟味也是可以分出好坏的。

糟糕的烟味常常带着焦糊的气息,在热水的蒸腾下,给人一种呛人的不悦之感,也间接说明制茶过程杀青过度的问题,所以,这样的烟味茶喝起来燥感十足,品饮价值较低。

有人认为,普洱茶的烟香来自于陈化过程中,茶叶中的多种内含物质与空气接触发生转化后,生成的独特香气,尤其是在干仓存储的环境中。

有些生茶在新茶阶段晒青气足,香气清香高扬,并无烟味,但陈化3-4年后,会产生烟香,而且这种烟香有别于柴火的烟味,是一种很自然的香气。

同时会带有阶段性的出现和消失的特点,比如这几个月茶品出现烟香,但半年后再喝又没有了,到明年烟香又会出现。

这样的烟香是干净纯粹的、能够溶于茶汤的,闻起来令人产生愉悦感的。

而在部分普洱茶中,烟味则是它标志性的一种口感。

但它的烟味与其说像烟火味,其实它更像一种淡淡的烟草味。

这跟它的制茶工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以烟味作为一种特色来打造,它的茶气是不会被烟气所掩盖的,故而与茶味的清香相得益彰,别有一番风味。

普洱茶研究:普洱茶对大鼠钙磷吸收利用的影响


普洱茶研究:普洱茶对大鼠钙磷吸收利用的影响

普洱茶对大鼠钙磷吸收利用的影响

饶 华1,曹振辉1,刘二伟1,文生萍1,顾丰颖2,柴 艳1,陈保定1,葛长荣1,贾俊静133

(1.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重点试验室,云南昆明650201;

2.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201)

摘要:试验采用6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普洱茶低剂量组、普洱茶中剂量和高剂量组,每组16只,分别饮用纯净水、015,2和4g/(kgBW)的普洱茶茶汤。进行8周的饲养试验,在第28d和第56d每组分别屠宰8只,测定饲料、血浆、骨骼和粪中钙、磷含量,并计算钙、磷的表观消化率,研究普洱茶对大鼠钙磷吸收利用的影响。试验结果为:第28d,中剂量组骨中钙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P

关键词:普洱茶;大鼠;血钙;粪钙;骨钙;钙吸收利用

中图分类号:R155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0X(2008)05-0644-04

收稿日期:2007-12-03修回日期:2008-04-2133通讯作者 E-mail:junjingli2003@yahoo1com1cn

基金项目:云南省自然基金项目(2007C280M);云南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科研启动经费资助(A2002107)

论文正文

普洱茶是极具云南地方特色的传统名茶,是以云南大叶种制成的晒青毛茶为原料,经潮水、渥堆、陈化及干燥等特殊工序加工而成的后发酵茶[1]。目前,由于普洱茶独特的品质形成机理、文化内涵以及营养保健作用,在国内外市场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2]。茶是世界四大无酒精饮料之一,是中国的传统饮品。国内曾有人提出普洱茶的饮用导致骨骼中钙流失的问题,但尚未见普洱茶对钙磷代谢影响的系统的研究报道。因此,本试验以SD大鼠为试验对象,研究不同剂量普洱茶对大鼠钙、磷代谢的影响,为进一步评价普洱茶的保健功效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1 试验动物和设计

本试验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由昆明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64只,预饲7d后(体重为240g左右)随机分为对照组、普洱茶低剂量组、中剂量和高剂量组,每组16只,饲养周期为8周,自由采食,在第4周和第8周禁食12h后早8∶00每组分别屠宰8只。单笼饲养,每天定时通风,严格控制大鼠饲养室的湿度和温度,温度控制在(22±2)℃,湿度控制在(60±5)%。饲喂大鼠日粮配方参照NRC(1994)实验大鼠营养需要量配制。主要营养成分:代谢能(ME)1513MJ/kg、粗蛋白(CP)2310%、钙(Ca)019%、总磷(P)017%。在饲养期内每天晚上11∶00向各组大鼠提供不同剂量普洱茶汤20mL。

112 普洱茶茶汤的制备及添加剂量的确定

以云南西双版纳勐海郎河茶厂2005年生产的七子饼为材料,经烘干、磨碎制备成茶粉,按1∶20,1∶20,1∶10的茶水比用沸水分别浸提3次,每次10min,然后过滤;合并以上3次滤液,旋转蒸发仪浓缩至试验所需的浓度。分装、密封,-4℃冰箱保存备用,临用前解冻。

根据日本东京桑野推荐成人每日茶剂量为011g/(kgBW)[3],本试验普洱茶低、中、高剂量组浓度分别为015g/(kgBW),2g/(kgBW)和4g/(kgBW),对照组:正常饮用纯净水。

113 方法

11311 血钙、血磷的测定

采用摘除眼球取血方法,收集血样,制备成血浆。血液中钙、磷的测定采用BC-3000型血液自动分析仪测定血清中钙磷含量。分析所用试剂盒购自于长春汇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1312 骨钙、骨磷的测定

取大鼠的股骨,剔除肌肉和筋膜,将其置于马福炉中灰化后称重。采用高锰酸钾滴定法和钼黄比色法测定骨骼中钙和磷含量。

11313 粪钙、粪磷的测定

屠宰前,连续4d收集每只受试动物的全部粪便,准确记录饲料消耗量。采用高锰酸钾滴定法和钼黄比色法测定粪便中钙和磷含量,并计算钙、磷表观消化率。钙利用率=(吸收钙/摄入钙量)×100%;吸收钙=摄入钙量-粪钙;摄入钙量=消耗饲料量×饲料中含钙量

114 数据处理方法

各处理组数据以Mean±SD表示,并采用SPSS1310统计软件进行Duncan多重比较,显著性水平为P

2 结果与分析

211 普洱茶对SD大鼠血浆中钙、磷含量的影响

第28d,56d不同剂量普洱茶组SD大鼠血浆中钙和磷测定结果见表1。结果显示在第28d血浆中钙和磷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0105)。与对照组相比,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第56d血浆中血钙的含量分别将低511%(P0105);各处理组间血磷含量无显著差异。

212 普洱茶对SD大鼠股骨中钙、磷含量的影响

第28d,56d不同剂量普洱茶组SD大鼠股骨中钙、磷的含量测定结果见表2,结果显示第28d中剂量组大鼠骨骼中钙含量与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相比分别升高22.14%(P0105)。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骨磷的含量低于对照组17.14%(P0105)和1612%(P

213 普洱茶对SD大鼠粪便中钙、磷的含量的影响

第4,8周自由饮用不同剂量普洱茶SD大鼠粪便中钙和磷的含量测定结果见表3,结果显示4周大鼠粪便中的钙、磷的含量各处理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105)。第8周低剂量、中剂量组粪钙含量分别高于对照组618%和210%,无显著差异(P>0105);其中低剂量组粪中钙的含量显著高于高剂量组715%(P0105)。

214 普洱茶对SD大鼠钙、磷利用率的影响

第4、8周对饮用不同剂量普洱茶对SD大鼠钙、磷利用率影响见表4,结果显示第4周各饮茶组大鼠对钙、磷的利用率无显著性差异(P>0105)。第8周低、中、高剂量饮茶组大鼠对钙利用率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了5218%(P0105)。

3 讨论

正常生理状态下,含钙日粮进入动物机体后,主要由肠吸收,钙在肠中通过经细胞和旁细胞两条途径被吸收[4]。研究表明:低钙摄入时肠钙吸收减少,血钙倾向降低;反之,高钙摄入时肠钙吸收增加,血钙倾向升高。本试验是以相同营养水平日粮供给各处理组大鼠,且处理组日粮摄入量一致,大鼠连续自由饮用中、低剂量普洱茶56d后,血浆中钙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低剂量组粪中钙的含量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和高剂量组,这与低剂量组日粮中钙的利用率显著的低于其它试验组的结果相一致。本研究表明低剂量茶组降低了日粮中的钙在吸收利用,使进入血液中的钙离子减少导致血钙浓度降低。这可能与茶汤中茶碱利尿作用促进钙的排出。同时可能是与茶中的多酚类物质有关,已有研究表明茶中茶多酚对金属离子有吸附和增熔现象,茶多酚分子内有多个邻位酚羟基,可作为多基配体与一个中心金属离子络合,形成环状的螯和物而产生沉淀[5],有研究表明在水中钙离子的浓度能明显影响的茶汤的强度,在含钙离子的水中加入茶多酚后钙离子的浓度明显降低,并形成沉淀[6]。当大鼠饮茶后,其中的多酚化合物与日粮中的钙离子络合并生成沉淀,形成了不能被肠道吸收的而排出体外。从以上的分析看高剂量组血浆中钙水平应该低于对照组,而实际上血钙水平两组之间没有差异。这可能与高剂量组中含有大量的咖啡因和茶碱促进了血浆中白蛋白的分解[7~9],使白蛋白与钙结合减少,增加了离子钙水平。高剂量茶茶汤中大量的咖啡因和茶碱的利尿作用[10,11],促使滤过的游离钙增多,减少了粪中钙的排出,提高了日粮中钙的表观利用率。本研究结果显示第28d中剂量组和56d的低剂量组,骨钙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经过一定时间的自由饮用普洱茶,促进钙离子沉积于成骨细胞中,从而促使骨骼矿化。有报道[12]认为普洱茶的水溶性氟在180172~229183mg/kg之间,而氟含量≤300mg/kg的普洱茶里所含的氟化物、咖啡因等成分,可以促进钙、磷在骨质上沉积,有利于骨化,增加骨的强度。其具体的作用环节和作用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4 结论

本文研究了不同剂量普洱茶对SD大鼠钙磷代谢发现:饮用低剂量普洱茶抑制了日粮中钙有效利用和吸收,研究表明这可能是由于普洱茶中主要成分多酚类对钙离子络合作用的影响。同时显示普洱茶的饮用对骨骼矿化有一定的影响,具体作用机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本研究这对矿物质营养与普洱茶的保健作用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红杰.普洱茶的品质特点及健身作用[J].农牧产品开发,1997,(2):147-156.

[2]吕海鹏,谷记平,林智,等.普洱茶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茶叶科学,2007,27(1):8-18.

[3]于守洋.中国保健食品的进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4]姚高琼.钙吸收机制及影响因素[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4,26(4):160-161.

[5]梁靖,陈留记,杨贤强,等.茶多酚的络合作用研究进展[J].茶叶,2003,29(2):72-74.

[6]张凯农,肖纯.茶多酚对钙镁元素水溶性的影响[J].茶叶科学技术,1995,(2):14-16.

[7]黄绍华,严慧如,沈玲霞.菊糖对大鼠钙吸收利用的影响[J].食品工业,2006,(5):53-54.

[8]金世鑫.钙磷代谢疾病[J].中国骨质疏松杂,2001,(4):360-366.

[9]张红梅,王彦卿,张根成,等.荧光光谱法研究茶碱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J].应用化学,2006,(8):866-870.

[10]刘立志,孙殿军,高彦辉,等.高海拔饮茶型氟中毒大鼠血清钙磷水平及碱性磷酸酶活性观察[J].中国地方病杂志,2005,(1):9-10.

[11]卞伟,卫艳丽,王亚萍,等.荧光法研究咖啡因和茶碱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6,(3):505-508.

[12]赵宏斌,李林芝.云南省基诺族乡60岁及以上基诺族人群中髋部骨折患病率及其原因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7):976-977.

由于排版不便,文章中的表格一律省略

普洱茶中的烟味,原来是这样产生的


普洱茶中的烟味,原来是这样产生的

很多茶友在品鉴普洱时会感觉到烟味,并不习惯这股味道,只有在最后几泡才感觉到退去。

烟味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因素,有工艺方面,也有人为的贮存方面。但是从很多茶友的经验上来看,产生烟味的因素主要有两个。

1、产茶季节本身的因素

烟味茶,在雨季茶中可以说普遍存在。夏季连续几个月的下雨,雨水也给茶园带来生机,茶叶长得又肥又快。因此,雨季经常是冒雨采茶或是雨水根本不干就得采茶。可以说,自然的雨水是烟味的主要来源。

2、加工制程中的原因

云南的好多产茶区,经济落后,加工条件有限,在杀青时候烟气往锅里灌,也会造成有烟味。茶比较容易吸收异味,特别是在雨季天,烟气较重。

随着陈放的时间越来越久,烟味也会随之退去。到了一定时间,茶叶的烟味退却以后,茶会更加好喝。但是,也有老茶友会说,带有烟熏味的茶可以综合新制生茶中的部分寒气。

单从品饮感受而言,烟味的存在因人而异,有些茶友对于烟味并不排斥,甚至还会觉得是某种标志。对于介意烟味的茶友,可以在冲泡时候进行一些调整来规避。在冲泡的时候尽量用温度高一些的水,可以适当驱散部分烟味。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普洱茶的红梗、红叶是怎么产生的?对普洱茶品质有影响吗?》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普洱茶的茶叶专题。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