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城市品牌“天赐普洱世界茶源”内涵

“天赐普洱世界茶源”符合当今世界“发展绿色经济、推动绿色发展”的时代潮流,契合普洱“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的发展战略,是讲好普洱故事、唱好普洱声音、树好普洱形象,扩大普洱知名度、美誉度、关注度和提升普洱凝聚力、影响力、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对于普洱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保护作为第一政绩、稳定作为第一责任,加快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普洱城市品牌“天赐普洱世界茶源”的内涵:将普洱城市品牌提升为“天赐普洱世界茶源”,是对普洱诸多头衔的有机整合、集中概括和整体提升。其中“天赐普洱”蕴含着“天”,“世界茶源”包含着“地”,承载着普洱人民“大美和谐,天地人和”的信仰。

一、“天赐普洱”的核心要义

普洱是上苍撒落在人间的一座伊甸园,是中国乃至世界气候舒适指数最高、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空气洁净度最好、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天赐普洱”的城市品牌定位,突出了普洱地理区位、生态资源和人文历史的先天优势,彰显了普洱茶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和边地口岸文化的无穷魅力,是普洱各族人民“崇尚自然、敬畏自然、顺应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理念的真实写照。

(一)“天赐普洱”是对普洱自然生态的最好诠释。普洱地处云贵高原西南边陲,哀牢山、无量山、怒山三大山脉由北向南纵贯全境,红河、澜沧江、怒江三大水系顺势南下,流经东南亚,注入太平洋和印度洋。境内森林覆盖率达68.7%,分布着16个自然保护区,保存着全国近1/3的物种,是“生物种质基因宝库”和“云南动植物王国”的“王宫”;空气质量状况优良率保持在100%,中心城区空气中负氧离子最高浓度达每立方厘米12500多个,高出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清新空气”标准8倍以上。早在1868年,普洱就被法国的探险队惊叹为“东方的普罗旺斯”;2007年,世界旅游组织、联合国环境署、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专家团队称普洱为“世界的天堂,天堂的世界”;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文化院院长许嘉璐先生来到普洱后,对普洱这片天、地、人、茶合一的生态环境,由衷地发出了“天赐普洱”的赞叹!

(二)“天赐普洱”是对普洱地理区位的最好诠释。历史上的普洱,就是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门户,自元代起普洱茶就销往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今天的普洱,地处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中心地位,是国家桥头堡建设的“堡中堡”和“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节点。普洱境内的江城县、澜沧县、孟连县、西盟县与越南、老挝、缅甸接壤,国境线长486公里,具有“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的独特区位,是全国“一市连三国”的两个州市之一。有思茅港和勐康2个国家一类口岸,孟连国家二类口岸以及17条对外陆路通道。随着国家“桥头堡”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澜沧江——湄公河区域合作的深入、昆曼大通道的全线贯通、泛亚铁路的开工建设,普洱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更加彰显,普洱的发展迎来了一个“天赐良机”。

(三)“天赐普洱”是对普洱人文风情的最好诠释。普洱有26种民族,14种世居民族,彝、哈尼、拉祜、傣、佤5种主体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61%。普洱见诸文字的历史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中原文化、南诏文化、边地文化、佛教文化、道家文化和西方文化在这里积淀交融,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化、鲜明厚重的普洱茶文化、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和开放包容的边地口岸文化,形成独特多元的文化走廊和少数民族聚居的神秘之都。尤为可贵的是普洱的民族文化,无论是物质形态,还是精神层面,传承至今几乎没有被人为雕琢过,具有原始神秘、古朴生态、多元交融的的文化特质。目前,全市有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其中澜沧、墨江分别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哈尼族自治县,西盟是全国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境内有反映傣族历史文化的孟连宣抚司署,有被誉为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的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有传承千年的佤族木鼓节、拉祜族葫芦节等一批民族传统文化节庆,有享誉全国的《芦笙恋歌》、《阿佤人民唱新歌》、《婚誓》等一批优秀文艺精品。

(四)“天赐普洱”是对普洱资源禀赋的最好诠释。普洱素有“怀金孕宝”的美誉,土地、矿产、森林、生物、水能等资源丰富。国土面积4.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7.2个上海市、1.4个海南省、1.3个台湾省、2.1个昆明市,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州市;铁、金、铜、铅锌、钾盐等储量居全省前列;林地和热区面积居全省首位,是云南重点林区、重要商品用材林基地和林产工业基地;已知药用植物1000多种,素有“云南核心药库”之美誉;水能蕴藏量1500万千瓦,建成和在建水电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风能蕴藏量220万千瓦,是国家“西电东送”和“云电外送”的重要清洁能源基地;普洱茶、咖啡、石斛被誉为普洱“三宝”,其中咖啡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国第一,茶叶和石斛的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省第一。依托自然生态和资源环境优势,普洱初步形成了以茶叶、咖啡、生物药等为主的特色生物产业,及现代林业、水电业、休闲度假业、矿产五大产业集群。

二、“世界茶源”的核心要义

普洱是一座因茶而兴、因茶而名、因茶而荣的城市。茶文化是普洱的记忆和符号,是普洱人民共同坚守的精神家园,也是普洱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一张响亮名片。“世界茶源”的城市品牌定位,突出了普洱在中国乃至世界茶文化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普洱最大的优势、最大的品牌、最大的文化,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得到国际茶叶委员会的认定。

(一)普洱是世界茶树的起源地。南方嘉木之所以美,源于南方水土之美,是天地万物之精灵,是自然美之荟萃。普洱地处中海拔、低纬度,北回归线横贯东西,山峦起伏、溪川纵横,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具有茶树生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普洱被古生物学家认定为唯一没有受到第四纪冰川波及的地方,是名副其实的世界茶树起源的中心地带。1978年,中科院北京植物研究所和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普洱景谷盆地芒线发现了距今约3540万年的宽叶木兰化石。如今,在普洱茫茫的原始森林中,仍然生长着近120万亩野生古茶树群落和18万亩栽培型古茶园;在镇沅千家寨,生长着距今2700余年世界野生古茶树王,2001年被载入吉尼斯纪录;在澜沧景迈山,生长着距今1700余年过渡型古茶树,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过渡型古茶树。普洱不但茶树类型齐全,而且构建了从野生茶树过渡到人工栽培,以及完整的人类发现、利用和驯化茶树的文明序列。2013年5月,国际茶叶委员会正式授予普洱“世界茶源”称号,标志着普洱作为世界茶源的地位得到了全球公认,有力地证明了中国是茶的故乡,是最早发现、利用和栽培茶叶的国家。

(二)普洱是普洱茶的起源地。普洱茶兴于东汉、商于唐朝、始盛于宋、定型于明、繁荣于清。据历史记载,早在西周时期,云南普洱一带的濮族人就开始种茶。唐朝时期,普洱已是全国重要的茶叶原产地和集散地。清代雍正年间设有思茅总茶店,光绪年间思茅设立海关。据普洱布朗族的有关典籍和古歌记载,早在1800多年前,布朗族的先祖帕哎冷带领部族,在澜沧景迈山一带开始种茶。2003年8月,中国科学院项目研究指出:景迈千年万亩古茶园集生物、文化、生态、人文旅游和艺术宝库于一身,具有重大的科学、景观、文化和生产应用价值,是重要的自然和人文遗产,是世界茶文化的根和源,也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历史见证。日本茶叶专家松下智和八木洋行先生称景迈山为“人类茶文化史上的奇迹”、“世界茶文化历史自然博物馆”。目前,古茶园与茶文化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景迈山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成功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三)普洱是茶马古道的起源地。在三百多年前,普洱府奉诏贡茶,使普洱茶“享誉京华”。至今留存于北京故宫的“万寿龙团”普洱茶,在经历了岁月的尘埃和命运的沧桑后,依然保持着至尊无上的王者风范。至明清时期,从普洱起源,向国内外辐射出五条“茶马古道”:一条是经昆明到北京;一条是经西藏到尼泊尔等国;一条是经越南转至欧洲;一条是过孟连到缅甸;一条是过勐腊至老挝。这五条茶马古道是中国西南大地上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传播中国古代文明的国际大通道,与闻名遐迩的“丝绸之路”一样声名远扬。

延伸阅读

"世界茶源"在普洱 百年"茶源"之争尘埃落定


"世界茶源"在普洱百年"茶源"之争尘埃落定

茶树原产地在中国还是在印度?这在国际上争论了一个多世纪。原因是在1824年,国外一些学者在印度阿萨姆邦发现了野生茶树,从此在国际学术界就引发了“茶树发源地在印度还是在中国”的百年“茶源”之争。

直到1993年4月,“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茶树遗产保护研讨会”在思茅地区(现普洱市)举办,来自亚洲、美洲9个国家和地区的181位专家学者亲临邦崴古茶树现场考察分析,达成共识:“澜沧邦崴古茶树通过分析其染色体组型,并与云南大叶种和印度阿萨姆种的核型对比,结果发现邦崴大茶树核型的对称性比云南大叶种和印度阿萨姆种对称性更高。证明邦崴大茶树是较云南大叶种和印度阿萨姆种更原始、起源更早的茶树,是野生型向栽培型过渡的过渡型结论,以核型分析结果看是完全正确的”权威论断,从而使得这场争论有了结果。

“型过渡茶树”的概念是由以肖时英、何仕华等一批普洱市的茶叶专家提出并得到国际公认,即茶树的花、果实等繁殖器官为野生型茶树特征,根、茎、叶等营养器官为栽培型茶树特征,是野生型茶树向栽培型茶树演化的直接证据。澜沧邦崴过渡型古茶树是普洱市古代濮人早期驯化栽培成过渡型茶树存活至今的珍贵“文物”,1997年4月,国家邮电部发行的《茶》邮票一套四枚,“澜沧邦崴古茶树”上了邮票,从此澜沧邦崴过渡型古茶树名扬中外。

普洱有117.8万亩的野生茶树群落,是地球上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茶资源基因库,同时还有很多人工种植的野生型古茶树,这是人类培育、驯化古茶树的活标本。

茶树起源于何时?历史学家无从考证,却被生物学家解决了。1978年,中科院北京植物研究所和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公布了在普洱市景谷县发现的宽叶木兰化石“新种”为主体的植物群化石,在地质古生物学上被称为“第三纪景谷植物群分布区系”,是我国少见的渐新世植物群,也是唯一没有受到第三纪冰川波级的区系,目前世界上仅见于景谷盆地,距今有3540万年;在普洱市的景东县田心、景谷县煤厂、澜沧县勐滨等地发现的中华木兰化石,时代为第三纪中新世,距今有2500万年;有镇沅千家寨2700年的“世界野生茶树王”;有澜沧邦崴1700年和景东文岔1200年的过渡型古茶树;有以澜沧景迈山千年万亩古茶园为代表的18.2万亩栽培型古茶园,以及146万亩的栽培型生态茶园。

普洱成为世界唯一的一条从宽叶木兰化石--中华木兰化石--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茶类植物垂直演变完整的生物链。为此,2013国际茶业大会上普洱市被国际茶叶委员会授予“世界茶源”的称号。一个百年之久的“茶源”争议终于尘埃落定。

“世界茶源”普洱:茶产业创新发展成就辉煌


“世界茶源”普洱:茶产业创新发展成就辉煌

原题《普洱市茶产业创新发展成就辉煌》

2013国际茶业大会上普洱市被国际茶叶委员会授予“世界茶源”称号

云南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

普洱是“世界茶源”。普洱有景谷县发现距今3540万年宽叶木兰化石;有景东县田心发现距今有2500万年的中华木兰化石;有镇沅千家寨2700年的“世界野生茶树王”;有澜沧邦崴1700年的过渡型古茶树;有以澜沧景迈山千年万亩古茶园为代表的18.2万亩栽培型古茶园,以及146.6万亩的生态茶园。普洱成为世界唯一的一条从宽叶木兰化石--中华木兰化石--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茶类植物垂直演变完整的生物链。为此,2013国际茶业大会上普洱市被国际茶叶委员会授予“世界茶源”的称号。

普洱是“中国茶城、普洱茶都”,是茶马古道的源头。普洱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国梦为指导,实施“以茶名市、以茶兴市、以茶富市”战略,打造“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城市品牌和“妙曼普洱、养生天堂”的普洱国际品牌,全力打造茶产业,取得了辉煌成就。2005年全市有生态茶园面积74.2万亩,茶叶产量3.55万吨,茶叶总产值10.2亿元。2010年全市生态茶园面积达138.4万亩,比2005年增长86%;茶叶总产量5.34万吨,比2005年增长50%;茶叶总产值21.7亿元,比2005年增长112.3%。2013年全市生态茶园面积达156万亩,比2010年增长12.7%;茶叶总产量8.9万吨,比2010年增长66.7%;茶叶总产值86亿元,比2010年增长296%。

一、完善机构建设狠抓质量标准体系

普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把茶产业作为第一支柱产业重点扶持,成为全省率先在市县两级设立健全茶产业发展管理机构的州市,将发展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县(区),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分工合作,层层抓落实,各级党委、政府有一名领导分管茶产业。2010年,市委、政府将市茶产业发展办公室调整为市茶业局。成立以市委书记为组长的市茶产业领导小组,专门成立了正厅级的茶产业督导组。2010年以来,市政府累计投入茶产业扶持资金5亿多元。狠抓茶产业发展质量体系建设,促进茶产业标准化生产,邀请国内外专家授课,举办了26次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云南省普洱茶综合标准》和我市制定的《普洱茶加工技术规程》、《普洱市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规程》及普洱市有机茶认证及出口等为内容的宣贯培训班,100多个茶企业、茶叶主管部门等3000多人次茶企业生产骨干参加培训,使普洱茶生产从原料到加工、从“茶园到茶杯”的全过程做到有标准可依。国家普洱茶质检中心落户普洱,成立中国普洱茶研究院,整合云南省茶科所和普洱茶树良种场的资源,在普洱成立云南茶叶科技创新中心。

2007年下半年出现了普洱茶市场震荡,加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普洱茶市场一路下滑,持续低迷多年。普洱茶主产区积极应对,相继出台系列的政策措施。2010年以来,普洱茶进入了理性消费时代,市场逐步回暖。普洱市适时引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提倡采用古树茶、生态茶的春茶做普洱茶原料,扩大名优绿茶和红茶的生产比重,改变传统普洱茶生产方式,支持企业开发创新方便快捷的新产品,如“帝泊洱”即溶型普洱茶珍系列产品、普克茶、袋泡茶、小沱茶、养生茶、茶膏等。严把原料、加工、销售关,打击制假、贩假行为,维护了普洱茶质量与声誉。

二、创新茶园管理模式生态茶园建设效果显著

2010年,普洱市委、政府出台了《普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生态茶园建设的决定》(普发〔2010〕14号),在全国率先提出对全市茶园实施生态茶园改造,推进生态、绿色、有机茶园基地建设,优化茶树品种,恢复生物多样性,在现有茶园中每亩套种8—10株树种,创建生物多样性立体生态茶园,减少茶园病虫害。规范茶园管理,规范农资市场,禁止使用不符合标准,有残留的农药或化肥。4年来完成生物多样性立体生态茶园建设146.6万亩,树种达30个,基本做到了茶园里种的树长势喜人,为实现“远看是森林,近看是茶园”的美妙景观打下坚实基础;生态稀疏留养7.2万亩,澜沧县景迈山、墨江县米地、宁洱县会连等茶园通过生态稀疏留养,茶叶品质明显提升,价格翻了几番;规范农资市场238个,有效控制违禁农药、化肥的使用;认证有机茶面积11.8万亩,全市茶园实现了无公害生态化管理;建成了柏联、天士力、米地、茶祖、兴洋、九甲康提等6个普洱茶庄园;规范建设茶叶初制所109个,提升茶叶初级加工标准化、清洁化生产,从源头上把好第一车间原料基地关。古树普洱茶、普洱红茶价格年年走高,存新茶喝旧茶成为人们的共识,存放10来年的普洱老茶逐渐成为人们舌尖上茗品。

建立新型茶农经济联合体,组建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组建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普洱市茶产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举措,是推进茶产业跨越发展,实现茶产业规模化、科学化发展的要求。2010年起,用四年时间(2010—2013年)完成全市538个茶叶专业合作社的组建和150万亩茶园《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登记、发证工作。二维码等信息技术开始应用的普洱茶产地,成为人们追根溯源的利器。

三、重视科技研究加大科研成果转化

为了更好的破解长期以来普洱茶健康功效说法多,但缺乏系统、权威的科学数据、科学实验。2008年普洱市实施“科学普洱行动计划”,每年安排2000万元科研专项经费,以科技为支撑,创新产品,推动普洱茶产业的数字化、标准化、功效化、规模化、品牌化进程,加快普洱茶产业发展。把普洱变成没有围墙的研究院,与吉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云南农大等高校和美国、日本、长春生物科研所等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了6个领域15个课题研究,充分整合利用人才资源和科技资源,倾力开展对普洱茶内在成分及功效的科学研究。“普洱茶降血糖功效”研究成果已通过云南省科技厅科技成果鉴定,相关发现和成果已经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保护,目前多项科研成果与生产企业实现对接,成功引入天津天士力集团,开发了“帝泊洱”系列产品,几年来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0多亿元,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培育龙头企业打造普洱茶知名品牌

不断改善普洱投资环境,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引进天津天士力集团、云南柏联集团等一批省内外知名企业。重点扶持了17家龙头企业,初步形成的产业集群,云南天士力生物茶科技有限公司已经成为云南茶行业的领军企业,以打造了“帝泊洱”世界级品牌。实施名牌战略,鼓励茶企业争创名牌产品,龙生茶业、李记谷庄、澜沧古茶、普洱茶集团等一批企业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云南省著名商标等,普洱市对获得知名商标的企业进行奖励。2013年天士力、澜沧古茶、普洱茶集团、普洱茶厂等6户企业销售收入上亿元。改进传统普洱茶加工工艺,研发了普洱茶工业化生产的工艺流程。围绕茶叶良种选育推广、无公害有机茶园建设和茶叶产业链延伸,开发方便、快捷、原汁原味的普洱茶系列产品,以高、中、低档普洱茶来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扩大普洱茶消费市场。

五、加强古茶资源保护申遗之路前程似锦

普洱市古茶资源和种质资源非常丰富,被誉为世界茶资源博物馆、基因库。普洱市长期对野生茶、古茶资源进行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在保护好资源同时,也为广大茶农带来经济效益。2008年云南省宁洱县“贡茶制作技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2年9月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被批准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项目试点,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茶农业文化遗产;2012年11月云南普洱景迈山古茶园入选第三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3年5月以普洱为源头的茶马古道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013年10月云南省普洱野生茶林暨古茶园被列入《中国国家自然遗产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力争第四批入选《中国世界自然、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这些“高含金量”的荣誉有利于更好的保护资源,挖掘茶文化,创造经济价值,提升普洱国际知名度。

六、提高普洱市知名度国际盛会落幕普洱

2013年5月25日~27日,以“交流合作、文化传承、茶源寻根、共享普洱”为主题的“2013国际茶业大会、第八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和第十三届中国普洱茶节”在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举办。“两会一节”由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国际茶叶委员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及商务部外贸发展事务局、云南省商务厅、云南省普洱市人民政府等联合举办。这是国内茶行业规格最高的盛会,也是首次在地市级城市召开的国际茶业盛会。向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茶人展示普洱的茶资源、茶历史和充满民族特色的茶文化。国际茶业委员会的新老主席、世界茶叶主要生产国和消费国的行业领导、专家聚集普洱,活动主要有开幕式暨祭茶祖仪式、国际茶业大会茶产品交易会、国际茶业大会论坛、产业参观、国际茶业大会颁奖盛典(含“全球普洱茶特别贡献奖”及“普洱绿色大使”)、世界茶源寻根之旅、咖啡之夜等多项内容,是一次国际元素与普洱元素的激情碰撞,也是一次国际茶文化与特色鲜明的普洱茶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的亲密接触,更是一次全球茶人增进友谊、加强合作、共谋发展的有力牵手。

七、加强茶叶市场开拓宣传普洱茶文化

2005年以来,我市成功组织了马帮进京、百年贡茶回归等具有广泛影响的茶事活动,相继举办了13届中国普洱茶节,组织茶叶企业参加了8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博览交易会,组团赴日本、韩国、印度、斯里兰卡、马来西亚、法国及香港、澳门进行商贸交流及茶文化宣传推介活动,组织参加了上海、北京、广州、深圳、西安、厦门、济南、青岛等地举办的博览会、交易会,较好地开拓了普洱茶市场,不断扩大普洱茶的认知度。

挖掘整理茶文化,打造普洱茶文化品牌。为了更好发扬普洱茶历史文化,充分利用互联网、电视、报纸、刊物等媒介宣传和弘扬茶文化。设立茶文化论坛,开设茶文化课程,普及茶知识等,塑造良好的茶文化人文素养环境。出版发行《普洱》、《走进茶树王国》、《中国普洱茶文化》、《普洱茶品鉴》、《普洱茶文化大观》、《普洱茶连环画》《品鉴普洱》等茶文化书刊。在《普洱日报》、《普洱电视台》长期开设宣传普洱茶文化专栏,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新华网、云南电视台及日本、韩国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多次到普洱拍摄、播报。近年来《茶颂》《回到爱开始的地方》《茶一片树叶的故事》《走进茶树王国》等为代表的一批以普洱茶历史文化、多元民族文化和普洱自然风光为背景的一批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的相继拍摄、热播。邀请国内外知名普洱茶专家、文化名流共同研究、关注普洱茶,吸引众多知名学者、艺术家、明星等走进普洱、迷恋普洱、宣传普洱。

近年来,普洱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全面实施生态茶园建设工程,扶持龙头企业,抓好营销,打造品牌,做好科研成果转化。力争到2015年实现茶叶产量10万吨,总产值120亿元。围绕数字化、标准化、功效化、品牌化、规模化、国际化的目标,全面实施“科学普洱”行动计划。厚重的普洱茶在普洱“走向世界、融入世界”和建设“妙曼普洱、养生天堂”的进程中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普洱茶文化内涵的理解与品牌价值构建


普洱茶文化内涵的理解与品牌价值构建

普洱茶文化是中国茶文化的又一组成部分,不仅吸收着中华传统及现代文化的方方面面,而且与外来文化也同样交叉渗透着。这就首先要研究理清普洱茶文化的核心和内涵,还要研究清楚普洱茶文化的外延及延伸的方面,由此才能真正宏扬并用应好普洱茶文化去正确打造普洱茶品牌,推动普洱茶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近几年来,众多专家和茶人对普洱茶的文化作了不少探讨,但遗憾的是始终缺少从理论构架和文化的核心层去系统、全面而深刻地解读普洱茶文化,以致在普洱茶文化很多方面不是仍徘徊于表浅层面,就是偏离了方向,致使云南从政府到一些生产普洱茶的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在普洱茶产品生产、品牌建设上十分混乱,表现在市场推广上,不是仍然停留在农副产品上(主要是原料和低级茶产品)就是跟在时尚工业品(主要是食饮品和保健品)后面亦步亦趋,这对普洱茶的发展和品牌建设是极为不利的。因此要推动市场,打造普洱茶品牌,必须先找准普洱茶的文化内涵与品牌价值之所在!

普洱茶的文化内涵是什么呢?其实,普洱茶文化的核心内涵是云南民族茶文化。只有用云南民族文化去感悟、解读普洱茶文化,才能做好普洱茶的品牌建设。

1.对普洱茶文化内涵的理解

首先,从茶文化的总体构成看,中国茶文化,是与中国的各民族精神、民族性格、民族的文化特征相一致的。各民族茶文化既是中华民族茶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同时又是这一大的文化背景下的分支。民族茶文化是构成中华民族多元茶文化的基础,是中华民族茶文化组成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普洱茶作为中国悠久历史名茶,既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有着自已独特的地方民族文化特点。对普洱茶文化的研究,必须将之放在中华民族茶文化的前题和地方民族文化的背景中,系统地加以对比研究和分析,才能在茶文化的普遍性中找出其特殊性,从而准确而全面地把握普洱茶独特而深刻文化内涵。

作为有着独特的地方民族文化特点普洱茶,其无论在历史文化、传播和贸易文化、交通运输文化、饮茶文化、茶礼茶艺茶俗中都有着民族文化的深刻烙印,因此可以说,普洱茶文化也即云南民族茶文化,只有在云南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中去加以研究,才能使普洱茶从自然的历史中走出来并展现出其文化的真实性。普洱茶如果离开了云南的地方民族、历史性,其后果只会失去了其文化及品牌赖以产生、发展和存在的根本。

其次,从茶文化的发展看,饮茶是人们高质量的生活与休闲方式,是人类与文化密切相关的特有精神需求。茶不仅是物质的且是精神的,而精神的需要则是比物质更高一级,更无止境的,这便是人类有着对自我实现和求发展的永恒的追求。普洱茶是云南民族和地方茶文化的产物,其产品特色必须最体现其文化的本质。因此对普洱茶文化及品牌建设的理解不能仅停留在现代茶饮品感性认识上,而是应对其茶文化的精神及各方面都应有充分深刻的理性认识,只有对作为以茶为契机的云南民族综合茶文化体系(包括对云南各民族以种茶、采茶、制茶,烹茶、吃茶、品茶为核心,以语言、动作、器具、装饰为体现,以饮茶过程中的茶道精神为内涵、以茶艺茶俗为表现的一定社会的整套礼仪与特有风俗和人文精神)进行全面研究,只有从云南民族茶文化对普洱茶的根本影响方面入手方能领悟其真谛。只有将普洱茶放在云南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中去加以研究,才能理性地对普洱茶茶道精神内涵、产品特色及企业文化表现的更高层次上有所突破,走出自己的市场定位及品牌推广之路。

2.普洱茶的价值观及品牌文化特色

首先,要充分把握普洱茶的云南民族茶文化品牌价值观。云南少数民族是世界上最早发现野生茶叶并加以利用的民族,而且创造了自己的一套加工食用、贮藏、运输方法,并发展成具有各个民族特色的茶艺、茶礼和茶俗,还将茶与宗教、祭祀相联系,进一步丰富了普洱茶的文化内函。因此普洱茶文化是产生于云南悠久地方民族历史的综合性文化,有着云南各民族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情调,反映在普洱茶的品牌价值观上,最首要是追求自然、讲究质朴、向往真实的朴素价值观,并在中华各民族茶文化的影响下,同样也富含着儒家的治世机缘,隐现着佛家的淡泊节操,洋溢着道家的浪漫理想并在品茗中倡导着和敬、俭约、求真、求美的高雅精神。

其次,要充分展现普洱茶的云南民族茶文化品牌特色价值。这就是一为质朴之道,二为自然之性。普洱茶最讲究的是道法自然,崇尚简洁。道法自然,就是与自然相一致、相契合,物我两忘,发自心性。崇尚简洁即以简为德,心静如水,怡然自得,返璞归真。有自然才有普洱茶生命的体现。在云南民族茶文化中,充满了肯定自然和因之获得的生生不息的生命流动。饱受云南民族文化浸润的普洱茶,深得自然之性,一切取之自然、源于自然、归干自然的属性是无比的本真,所以凡是体现在普洱茶的采种、加工、储存、运输、饮用都须符合质朴、自然,方能为最高境界。普洱茶从生产到饮用最强调的便是在返璞归真的质朴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只有充分展现普洱茶的质朴、自然特质才有构成了普洱茶文化内涵及品牌价值之根本。

再次是普洱茶充满着云南名民族自然主义的生活气息及生命的活力。人们在饮茶用茶生活中,更关注的是茶中的味道,同时把茶的滋味感觉、心理感受和社交很好地融为一体,追求一种更具个体感觉的生活享受。所以对普洱茶来说必然追求地域品质的丰富多彩与能够"越陈越香"的品饮享受,这才是与其它茶在价值观上最根本的的区别。而不是妄想仅以一种工业化标准生产及仅追求现代速饮、保健的时尚文化价值观可以取代的。在茶艺之美方面则应表现为自由旷达,毫不造作,注重内省,不拘一格,其特点正是不僵化、无凝滞,率性而为,充满着浓郁的民族生活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富有云南各民族文化特色的茶艺,返朴归真才是其茶艺带动产品的市场推广和构筑品牌文化的实质。

3.普洱茶的文化内涵延伸及品牌价值构建

有不少专家建议发展普洱茶产业,应学习国外可乐、咖啡和国内的"娃哈哈",的确,在我国,不管是海派的城市还是充满草根气息的城市,可乐和咖啡厅早已如火蔓延,以发廊式的覆盖速度生长着。就连美式咖啡的代表作--星巴克也在中国各大城市尘埃落定。

在西式饮食文化的影响下,为学习国外可乐、咖啡、立顿红茶,有的企业在一些所谓"专家"指导下,将最具民族文化及草根气息的普洱茶有的也穿上洋外衣,赋予了速饮、调饮的港式、欧式的时尚风格,一时间大有没有"创新",便没有普洱茶的发展和生存市场的歪理成了指导普洱茶发展的"正确"思想。结果使得这些企业让几千万上亿的资金打了"水飘".

普洱茶的文化内涵延伸出的产品及市场拓展上,要牢牢把握住追求自然、讲究质朴、向往真实的根本价值观及和敬、俭约、的高雅精神,同时具追求地域品质的丰富多彩与能够"越陈越香"的收藏品饮享受及真正对人体的保健功能。由此才能与"星巴克"、立顿红茶等区别开来,走出自已的品牌及产业发展之路,而不是妄想用普洱果茶调饮、可乐与咖啡式的速溶速饮,更不是什么"愉枷"和"SP水疗"的普洱茶就可以走出市场及品牌发展之路的。

如果一定要学习国外的成功饮品,到是应该好好学习一下法国的红酒做法,因为普洱茶与法国红酒有着极为相似的文化内涵,有着从品种、原料到生产加工、仓贮及品饮、保健、收藏、增值诸多相似的特点。学习法国菊葡萄酒产业,让普洱茶在生产工艺、品质认定、品牌塑造等等向法国红酒看齐,用地方民族传统文化突出它的特点,用自然、质朴、真实彰显它的它的灵魂,用原料、工艺和口感体现它的品质;用产地和品牌表明它的身份,用年份和"越陈越香"界定它的无限价值,这样的普洱茶才是又一个承载着悠久历史,蕴涵着深厚文化的中华瑰宝,像葡萄酒那样成为世界文化。

民族歌舞《天赐普洱》 在普洱大剧院上演


民族歌舞《天赐普洱》在普洱大剧院上演

5月23日晚,民族歌舞《天赐普洱》在普洱大剧院上演,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独具特色的视听盛宴。

记者在现场看到,民族歌舞《天赐普洱》共分为《序章》、《纯净普洱》、《温情普洱》、《风情普洱》、《美丽普洱》、《真情普洱》六个部分,生动演绎了澜沧江边傣族少女婀娜多姿的身影、千年茶马古道上马帮的艰辛、来自大山深处原生态肩背鼓的撞击、深情款款的本土歌曲、热情欢快的民族节日等,从多个角度将蕴藏在普洱民间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呈现在观众眼前,充分展现了普洱的民族文化、茶文化以及马帮文化,带领观众全面走进普洱这个神秘的多民族聚居地,充分领略这颗镶嵌在千年茶林、万亩茶园中的明珠的魅力和风采。

据介绍,《天赐普洱》2013年荣获“云南省第十二届新剧目展演”新剧目大奖(一等奖),有11人获编导、音乐创作、舞美灯光、双人舞表演、服装设计共五个单项二等奖。2014年5月部分节目被选中,代表国家赴非洲坦桑尼亚、加蓬两国参加了“庆祝中坦建交50周年”以及“中加建交40周年”文化交流演出活动,并载誉而归。

出席第二届两岸四地茶文化高峰论坛暨第十四届中国普洱茶节开幕式的部分领导和嘉宾在晚会现场观看了文艺演出。

普洱茶内涵、工艺、品质与类别


“普洱茶”及其文化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苏醒,末期开始起步,至今不满20年;而其文化从蒙昧期经混乱误区逐步转向正确理念,至今尚不足10年,而且至今还处在正确与错误混淆期。带有嘲讽意味而令人遗憾的是,竭力维护半个多世纪以来的错误立场的“大腿”,还多为有头衔,有声望,知明度高的“茶专家”组成。那些坚持正确导向而扭“大腿”较劲的“胳臂”,反而是身轻言微的无名鼠辈。故而目前为止,普洱茶界尚无一部正确、真实、科学、合理、完整、系统、公认的茶业教材,也就几乎无谁是称职的专家,也就更无权威专家。本文就“普洱茶”概念及其品质与经历等内容,表明个人的拙见。

一、“普洱茶”名称和对象

“普洱茶”之名来自素来长期直接管辖六大茶山及其茶业的行政机构带驻地的“普洱”官印,普洱是明清及其以前的车里辖区的“极边地”,即北端门户或关卡,车里在此设“头目”管理“六大茶山”及其茶务。凡是依律从普洱贩出的茶品,都被加盖“普洱”官印,外地人因此而陈之为“普洱茶”。该名称所称谓的对象:据明李元阳万历间《云南通志·卷十六》、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师范《滇系》、檀萃《滇海虞衡志》、雪雨《鸿泥杂志》和《普洱府志》等证实是产于“六大茶山”。其中茶种复杂多样,包括前些年茶专家商业炒作的紫芽茶,也并非哪个专家培植出来,古茶树中就很多。它们也未必是所谓“变异”出来,谁都无依据证明先天无此茶种,故完全有可能先天就有此类和其它各品种。其品种的共同特征,除少数小叶种以外,清《思茅厅采访》和《普洱府志》记载的是“叶尖而长”,也就是中柳叶种和条尖形大叶种。当时的“普洱茶”系列品,据思茅厅催缴贡茶的《札文》内“生、熟茶芽”的记载可知,每年贡茶中有传统生茶(生晒或生晾后制作干燥的茶)及传统熟茶(炒青晾晒干或适温烘干及蒸青后晾晒干或适温烘干的茶)。其当年的复制品,据张泓《滇南新语》、阮福《普洱茶记》、《大清会典事例》、《普洱府志·卷八》等众史料所载,除独有发酵品即茶膏以外,有散装的新近蕊茶和芽茶,也有大、小规格不等的五种新近紧团茶,有七子饼、五子饼和方(砖)茶等。当时的茶膏,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载:“细茶末入竹筒中,坚塞两头,埋污泥淯中,日久取出,捣汁熬制而成。块小而润泽者为上,块大而焦枯者次之。”从末两句可知,茶沫受潮结团,发酵生热后松散,是隔绝空气的纯发酵茶,并非“霉酵”茶。其内“污泥”是习惯性语误,实际指“淤泥”。当地“熬膏”制作“纯发酵茶”的原因,并非苦涩味,而是为泡饮方便及入药所需而将茶沫变废为宝。

这些茶,在营销和消费过程中,短期销不出或消费不完,必定有存放陈化以后再消费的。又因各地气候差异,其中必有霉变者,也必有正常陈化者。故而该茶饮用史上喝过的陈旧茶,有真正的陈茶,也有霉变茶。无霉变的陈化茶,无疑属于“普洱茶”;但明显带霉变的茶,鲜活的现实已经验证,饮用以后都会使喉咙有干燥、发痒等不良反应,都不该属于正常而宜于饮用的“普洱茶”。

由于炒青晒干或晾干、或28℃~38℃适温烘干的新鲜干茶与陈茶之间无分明而确定的界线,即陈化到何样的程度分别界定为“新茶”或陈茶,无法定出其标准。而保存的实际年限,又因各地气候、各茶内含水量不同,不能衡量陈化程度;况且,饮用炒青晒干或晾干及适温烘干的新鲜茶的历史更悠久,也更普遍。因而,该茶“从生到死“都理当属于“普洱茶”,亦即炒青晒干或晾干、或28℃~38℃适温烘干的新鲜干茶,更是“普洱茶”的开初或起始祖先。其中,生晒或生晾以后制作了晒干或适温烘干的古“生茶”,是同等原料下,品味明显超过白茶和红茶,也超过多数炒青或机蒸后晒干或适温烘干之茶,即古“熟茶”(今“生茶”)。其突出优点,是甘甜、清新和鲜活。

从清末民初前后起,随“普洱茶”原料范围的逐步增大,面对某些茶区苦涩度偏高的茶,为了降低其苦涩度,以便于消费者勉强接受,商家各创妖术魔法,制成各样的茶,如所谓“人为发酵熟茶”等。但曾有人这样做也罢,那样做也罢;这样记载也罢,那样夸赞也罢,不等于都是科学合理的,未必真值得称赞和遵循!因爱财未必取之都有道,商家的行为和记录,兼有奸诈与诚信两种可能,现今也不例外。其中的许多茶,包括表面“发酵”的“熟茶”和绝大多数“老茶”,凡是泡渣杂带或全显碳黑色者,都是霉烂茶,它们也不属于正常而理当饮用的“普洱茶”,而是“普洱茶”的另类或败类!

二、“普洱茶”原本品质

当年“普洱茶”命名所针对的茶品产地“六大茶山”当时的自然生态环境,据清段永源《信征别集》等记载是“其山川深厚,故茶味浓而佳”,即森林植被深厚,生态良好。其当时的茶树群体,据《普洱府志·食货志》等记载是“其树似紫薇,无皮,曲拳而高大……多瘤如云雾状”,“曲拳”与“多瘤”都是近千年老树特征,故都是茶籽育苗为种的高大乔木老树林。比照现今当地残剩的同类环境里同类茶树所产的茶,可知都是香气浓、苦涩味微弱、滋味甘甜厚重、茶气十足、耐泡度很高的茶中极品。清段永源《信征别集》还有“以开水冲之十次仍有味”之说。当地这类茶,现喝还恨相遇晚,何须等其陈化或发酵?!多此一举!故而当年被称“普洱茶”者,是根本无须“陈化”和“发酵”就适宜新喝的!除非短期内喝不完而遗留下来。亦即富有新茶就适宜现喝的综合优良品质。即使让它陈化或人为正常发酵,也因其内的唯茶特有的甘甜味厚重而苦度很低,就以现今十几、二十年正常陈化茶的品质为依据,其苦涩度基本消失以后,陈香气味浓,纯正细腻的陈化滋味厚重,生津润喉力和发散与通气力强,亦即其富有高品质的珍藏价值。“普洱茶”的品质,不但涉及新茶的顺滑度、耐泡度、生津润喉力、香气、回甘和发散与通气力,还涉及新茶独特厚重的甘甜味和陈茶的“珍藏价值”。

新茶滋味里或轻或重总含有苦涩味,但苦涩味本身不是茶味,它俩仅是茶味的附带成份。真正的茶味,是排除明显的苦涩味以外的,包括微弱苦涩味在内的,唯茶特有的独特的综合丰富的甘甜味。“普洱茶”的“珍藏价值”就是指其苦涩味彻底消失以后,还有真正的陈香气味、纯正细腻的陈化甘甜味和生津润喉的解渴功效、以及发散与通气之药理性茶气,至少也还应有后两者或末者。这就涉及茶林所处经围度、土壤、海拔、气温、生态植被、苗类、树龄、树干、采摘、集装、初制、复制、保存等众多而复杂的因素。

三、陈茶品质与茶树情形

从普洱茶复苏至今约20年的正常陈茶充分证明,要使该陈茶苦涩度彻底消失以后还有真正纯正细腻的陈化滋味,其新鲜毛茶时的苦涩度不宜太偏重,而茶味(茶的独特甘甜味)则要尽量厚重。新鲜毛茶的唯茶特有甘甜味厚重与否、苦涩度彻底消失以后遗留的生津润喉力和发散与通气的药理性茶气强与弱,相同土壤、海拔、经围度和阳光度前提下,就看茶树根的深度、茶树龄的高低和树干高大程度及生态度。“普洱茶”陈化品质的高低,首先是苦味不能太重而唯茶特有的综合甘甜味需偏厚。茶的苦味和特有的综合甘甜味比例,除与经围度、土壤和海拔有关以外,首先与茶苗类型有关,以直播的果实苗为上,移栽果实苗为次,其余为下。其次是与生长环境有关,以森林植被良好,遮荫和透光度适当,山梁边高坡面者为上,当阳低坡面为次,其余为下。其三是与树龄有关,同片区内以高龄者为上,中龄者次之,低龄者为下。其四是与树干高大程度有关,同龄同粗度者,树干高者为上,树干中高者为次,树干低矮者为下。其五是与所在坡面的当阳度有关,其它因素等同时,位于朝北坡面及朝西北坡面而其西面与西南面山梁更高者最次。而土壤和海拔,分别以紫红杂石壤或红色杂石壤和1400米~1550米高度为优,紫红杂石壤或红色杂石壤和1100米~1400米和1550米~1600米者为次,其余者为下。因为茶树,既不适合温热地带,也不适合寒冷地带,适合凉爽地带。

四、珍藏品质与工艺

要使陈茶具有真正的陈香味,除妥善保存(不受动物损坏、气与尘染、不霉变、无粗杂异味)以外,首先采摘老嫩长短度要适当,以不带老梗与炒青黄片,一芽三叶居多者为上;以不带老梗与炒青黄片,一芽二叶居多者为次;带老梗与黄片和不带老梗黄片却一芽一叶居者为下。其次与集装技术有关,以疏松、少量、短时集装的鲜活者为上。其三是与萎晾程度有关,以叶片稍蔫者为上,以萎晾偏轻或偏重者次之,以萎晾不够和萎晾过度者更次。有人说萎晾过度者黄片多,这是谬误。“黄片”是特定的第三或第四偏老的叶片,萎晾过度致含水过低而增加的黄色叶片是比黄片偏嫩的二梭和更嫩的两片芽叶形成,因而那不是“黄片”,而是杂色片。其四是与杀青的剧烈度和熟度有关,以160℃至近200℃高温剧烈炒青但无煳沫和气味,梗和叶都纯黄绿色者为上,梗和叶都接近纯黄绿色者为次,炒过或半生而多杂色者更次。今普洱“生茶”,根本不是“晒青毛茶”,而是“炒青晒干”毛茶。其五是与揉制有关,以适当的力揉透成紧条者为上,以用力过重或未揉透而成松条者为次。其六是与干燥的方式和及时度有关,以次日内晒干者为上,以次日内适温(28℃~38℃)烘干者为次,以延时干燥者更次。其七是与复制技术有关,以气蒸8~10秒,饼偏紧而厚实,并以35℃~38℃整日内干燥者为上,以整日内晾晒干者为次,其余更次。黄片与帕卡的杀青,不宜纯炒青,宜轻煮再炒或洒水炒或蒸青。

五、珍藏价值与新茶品质

要使陈茶的香气纯正浓厚,其新鲜茶的香气就要纯正浓厚;要使陈茶滋味纯正细腻而厚重,其新鲜茶的滋味就要纯正细腻而厚重,即苦涩度偏低,特有综合甘甜味纯正厚重;要使陈茶的生津润喉力强,其新鲜茶的生津润喉力就要强;要使陈茶的发散与通气类茶气足,其新鲜茶的发散与通气类茶气就要足。茶的陈化,几乎仅降低其苦涩度,提高柔和与滑腻度,除其香气浓度会有所上升,甘甜味不会明显增添。因此,苦度偏重,特有甘甜味偏薄的茶(特别是其中的矮化、低龄茶),其苦涩度彻底消失以后,就几乎没滋味。新茶时生津润喉力就强的茶,其陈茶的生津润喉力才会强。新茶时的发散与通气力强的茶,其陈茶的发散与通气力才会强。因而除新鲜茶时香气偏浓、生津润喉力偏强、发散与通气力足者,陈化以后仍会留有陈香气味、生津润喉力和发散与通气力以外,其余者几乎概无珍藏价值。

六、普洱茶归属

因明、清茶籍所记载的湖南安化黑茶,包括进贡黑茶,都是带有苦涩味的茶。因而古代湖南的真正黑茶,是属于绿茶类,根本不存在古代的“发酵黑茶”。如今的湖南安化黑茶,是民国末期至近期几代专家偷梁换柱而与原本真正的黑茶彻底脱节,被彻底歪曲的霉烂茶。也就是说,现今的黑茶,不是当年的正常而适宜饮用的茶品。如今根本不存在正常的,理该饮用的黑茶。而所谓的“普洱‘熟茶’”,也同样无不是腐烂霉变的异常而不宜饮用的茶尸骨。所以目前根本不存在理该饮用的黑茶。而历史普洱茶中的古“熟茶”和古“生茶”及纯发酵的茶膏,都不属于黑茶。因此,普洱茶不是黑茶,是独立的茶类。

把“普洱茶”金字招牌打造成世界大品牌


把“普洱茶”金字招牌打造成世界大品牌

普洱,一张茶产品的响亮名片!

这里是“世界茶源”,是产品名称和地域名称结合得最为完美的地方。

茶:普洱的根,普洱的魂,普洱的历史和记忆。

普洱,不但茶树类型齐全,而且构成了从茶树的野生、过渡到人工栽培这一完整的人类发现、利用、驯化茶树的文明序列。

普洱,名副其实的“古茶树博览园”,中国乃至世界茶树资源的重要宝库,也是世界茶树原生地中心地带。

普洱茶以其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演绎了光辉灿烂的茶文明,为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

2013年5月,国际茶叶委员会授予普洱“世界茶源”的最高名号,有力地证明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利用和栽培茶叶的国家,标志着普洱作为“世界茶源”的地位得到了全球公认。

同时,普洱还是被人们誉为“古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的源头。早在600多年前,从普洱起源辐射出接内地、达京城、通邻国的五条“茶马古道”,被后人称作是中国西南大地上最早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传播中华文明的国际大通道;“茶马古道”更是民族融合之道、开放之道,成为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开放文明的重要历史见证。

今天,昔日的马帮铃声已渐渐远去,随着大健康产业的风生水起,历久弥新的“普洱茶”又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云茶”、“中国茶”一张靓丽的名片。

茶产业是普洱名副其实的“衣食万户”大产业,覆盖全市10个县(区),茶农130万人,占总人口的一半。农民来自茶产业的年收入占到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近20%。

近年来,普洱市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委、省政府打造“千亿云茶”战略。按照省委陈豪书记和阮成发省长的指示要求,着力破解品牌培育滞后、品牌分散、组合不够、知名度不高、号召力不强等突出问题,通过建设优质基地、强化标准建设、塑造知名品牌、培育龙头企业、完善物流体系,统筹好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流、政策链,以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品牌建设为突破口,抓品牌、抓标准、抓“互联网+”、抓融资、抓庄园,不断强化品牌、标准化、品质、大批量、影响力“五要素”,擦亮“普洱茶”金字招牌,努力把金字招牌打造成世界大品牌。

所谓“金字招牌”,就是品牌。强化品牌就是要把“金字招牌”打造成世界知名大品牌。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安全、放心的食品饮品已成为广大消费者的首选。

普洱生态良好,环境优越,生物多样性丰富,绿色是普洱最大的特色,生态是普洱最大的优势。加之我们全面禁止高消耗、高污染企业进入,严控化肥农药的使用,空气、水体、土壤基本没有受到污染,清新空气、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的自然环境,为生产包括茶叶在内的高原特色农业产品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近年来,普洱市加快推进高原特色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绿色、有机茶产业,全力打造品牌,统一“普洱”地理标识,开展普洱产品地理标识设计、认证工作,引导企业在包装上启用普洱特色的区域功能公用品牌LOGO和文字,让所有普洱出产的产品打上“普洱”的烙印。

大力实施“品牌整合”战略,以“同一区域、同一产业、同一品牌、同一商标”为目标,以普洱市与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景迈山”LOGO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引导26座古茶山茶产地范围内的企业尽快成立诚信联盟,并制定联盟标准,将众多小企业集中到一个区域龙头企业下,形成集群抱团发展,共同打造品牌、建设品牌,共享品牌红利。同时,加强品牌策划营销,采取企业自行策划、专业品牌策划公司操盘、委托分销渠道充足的企业作总代理等形式,扩大品牌营销,让产品变成商品,让商品变成品牌,用品牌吸引消费者的忠诚度。

普洱茶品牌价值开始凸显。2016年,普洱市凤凰窝名茶市场价10,800元/公斤,困鹿山古茶市场价8,600元/公斤,产值过亿的企业达到了5家(天士力帝泊洱、澜沧古茶、柏联普洱茶庄园、云南普洱茶集团、祖祥高山茶园)。

景迈山,一座令人心驰神往的“山”。山上生长着千年万亩古茶林,是目前国内所发现的古茶林中茶树面积大、历史长、保存比较完整的栽培型古茶林。国内外专家学者也因此称景迈山为“人类茶文化史上的奇迹”、“世界茶文化历史自然博物馆”。

景迈山古茶林,集生物宝库、文化宝库、金山银库、生态宝库、人文旅游宝库及艺术宝库于一身,是重要的自然和人文遗产,具有很高的历史、人文、生态、科研、品牌价值,被人们誉为是普洱茶文化的精神高地、世界茶文化的根和源。

为此,我们正在全力推动普洱景迈山古茶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担当起填补世界文化遗产中茶文化空白的神圣使命,有效捍卫中国茶文化在世界种茶、制茶及饮茶领域的主体地位,为保护全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作出应有的贡献。

今年2月7日,昆明海埂会堂召开的“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品牌建设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了“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品牌上市,这是普洱为擦亮“普洱茶”金字招牌、打造“世界的普洱”迈出的又一大步。

为打造普洱茶地域品牌,提升“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普洱市全面启动“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品牌”建设工作,构筑诚信联盟、产品标准、标志使用监控、产品检验“四条防线”,明确特定的企业、特定的产区、特定的原料、特定的工艺、特定的标志“五个特定”,使每一片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四有四可”,即:有标识、有标准、有检测、有监控;可识别、可查询、可追溯、可信任。

目前已经完成诚信联盟组建、产品标准制定、生产加工监控系统建设、产品检验等工作,即将向市场推出一款有身份证、有履历、可查询、可追溯的新型普洱茶产品。

标准化是产业体系建设最重要的技术基础,也是塑造品牌的关键。制定普洱茶标准,对茶企业内部来说,是其生产、加工、销售的准绳和检验依据,对外可以作为双边贸易和多边贸易的品质指标,对生产和贸易都起着提高和促进作用,也是让消费者能否放心的重要评价标尺。

一、建立普洱茶标准体系

抓住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对口帮扶普洱的有利时机,成立5个院士专家工作站,依托科技创新,推广运用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品牌标准体系,制定与国际接轨的茶叶生产基地、生产过程、监督管理标准,建立行业标准体系。

建立健全基地、企业、市场三方相互配套又分工负责的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健全完善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

二、推动基地建设标准化

推进生产基地标准化建设,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建设生态、绿色、有机茶园。严格实施农药销售准入机制和去向目录备查机制,推广使用生物农药,禁止在茶园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化肥,严格控制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加大物理防治,积极推行太阳能杀虫、生物农药、寄生虫、微生物等绿色防控技术及茶园整地、茶树修剪、病虫防治、大宗茶机采等关键环节的实用机具和配套技术,推广应用茶—沼—畜模式及配方施肥、肥水一体化等关键技术,建设一批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区,从源头上保证茶产品质量安全。

三、促进生产过程标准化

按照标准建设茶叶初制所,支持企业建设高标准茶叶加工生产线,配套现代化加工装备,实现清洁化、循环化、自动化加工,推进分级包装,减少散装等低附加值产品销售。加快普洱茶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贮运标准化发展。云南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帝泊洱速溶茶珍”,就是用制药的工艺生产的普洱茶产品,是对普洱茶生产标准化的新提升。

四、构建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

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建立产品质量可追溯平台,创新产品质量监管体制和方式,切实加强普洱茶产地环境监测、商标注册和农产品认证,确保普洱茶安全生产、放心消费。

品质就是产品的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形成品牌的重要支撑。提升品质不仅是顺应消费需求,更是茶产业提质增效、增加茶农收入的重要途径。我们重点做好种植、加工、流通等环节的源头控制,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的可追溯性,加强茶叶品质安全的监测。深入实施茶园立体工程、中低产茶园改造工程,大力开展有机茶园认证。截止2016年,普洱市有机茶园认证面积24万亩,力争到2020年超过30万亩。一批普洱茶产品通过欧盟、美国、日本的有机认证。积极引导企业加大投入力度,加快茶叶清洁化生产的建设步伐,实现从茶园到茶杯的全过程清洁化,确保普洱茶品质安全。

全力推动普洱茶产业全链式发展,大力发展集基地、加工、文化体验、休闲养生于一体的普洱茶庄园。鼓励科研单位和企业联合开展协助攻关,开发药物、保健品、功能食品、化妆品等精深加工新产品,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积极发展工业旅游,推动茶旅融合,全力支持云南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谷创建国家4A景区,鼓励茶企业利用生产基地、加工车间、产区景观、企业文化等相关工业因素开展旅游体验活动,让游客及消费者实地参观茶叶生产基地,现场制作茶产品,体验普洱茶文化,增强消费者对普洱茶的信心,让普洱茶产品成为健康、有机、生态、无公害的代名词,努力建成普洱茶大健康食品基地。

大批量就是规模,包括基地规模、加工规模。普洱有很多优质产品,消费者也十分认可,但由于没有形成大批量,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有效供给不足,实质是供给侧结构性矛盾问题。就茶产业而言,我们正在大力推动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形成规模效应,进而促进品牌集聚。以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加快土地流转,支持龙头企业或大户以租赁、承包、购买、合作等方式推进基地集中连片、规模经营,打破过去以户为主分散经营的“小农”格局,做大做强基地。

2016年,普洱市茶园面积296万亩(含野生古茶林)、采摘面积154.5万亩,均居云南省第一;毛茶产量10.67万吨,居全省第二;综合产值203.4亿元,居全省第一;单产69.3公斤/亩,居全省第三;亩产值2,815.5元/亩,居全省第一,规模效益初显。

我们积极推动企业整合做大规模,鼓励和支持同类企业、相关企业通过股权并购、股权置换、互相参股等方式,跨地区、跨行业优化重组,扶优扶强龙头企业,扩大规上企业数量。全力支持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云南天士力帝泊生物茶集团、龙生集团、澜沧古茶公司、云南普洱茶集团等龙头企业加快发展;鼓励大、中、小企业分工合作、联动发展,促进产业内部生产要素、上下游产品和销售渠道优化组合,打造产业集群。

影响力是开拓市场、占领市场,获得利润最大化的能力。文化是形成影响力的灵魂。普洱茶历史悠久,辐射力、穿透力强。我们深入挖掘普洱茶的历史、文化、旅游等资源,搭建茶文化传播媒介平台,丰富普洱茶产品的文化底蕴,提升品牌的文化品位,扩大普洱茶文化影响力。

普洱有丰富的茶文化资源和遗产,如景迈山茶祖历史文化及古茶园遗产,茶马古道、古镇遗址等,还有作为世界茶叶原产地的“五世同堂”的实物证据链,即宽叶木兰化石——中华木兰化石——镇沅千家寨2700年野生型古茶树——澜沧邦崴过渡型古茶树——景迈山千年万亩栽培型古茶园。

加强普洱茶文化遗产保护,加快推进景迈山古茶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鼓励茶文化文艺作品创作,推进生态文化、民族文化、边地文化与普洱茶文化有机融合。

大力弘扬茶艺茶道、“茶祖历史文化”、“茶马古道文化”等传统普洱茶文化,以景迈山古茶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契机,全力推动茶旅融合,使旅游景区景点和集中连片茶区有效衔接,打造一批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茶香的茶园、茶景、茶乡、茶村、茶街、茶馆,把最美的景、最纯的水、最好的茶融合起来,以普洱茶产业兴全域旅游以全域旅游促普洱茶产业,提升名景与名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充分发挥好云南普洱茶交易中心的作用,积极支持茶叶企业建设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拓宽普洱走向世界的新“茶马古道”,让普洱茶不仅是云南的茶、中国的茶,而且成为亚太的茶、全球华人的茶、世界的茶。(文/卫星云南省普洱市委书记,资料来源:新华网)

普洱茶品牌


一、大益普洱茶

大益普洱茶是普洱茶中著名企业——云南大益茶业集团生产的知名品牌。是普洱茶标杆和经典代表。在注册成立近20年的历史中。大益品牌为企业赢得众多荣誉和奖项。拥有众多忠实茶友。其中大益7572被誉为评判普洱熟茶的标杆。大益7542被誉为评判普洱生茶的标杆。

二、中茶普洱茶

云南中茶公司是世界五百强之一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成员企业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中国普洱茶行业最重要的企业之一。销售渠道覆盖全国。“中茶牌商标注册于1951年。是中国茶行业第一个具有影响力的茶叶品牌。“中茶出品的普洱茶韵韵陈香。款款精品。其中以“中茶第一饼“大叶青饼“易武圆茶等最受消费者赞誉。

三、下关沱茶

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云南省下关茶厂。该厂创建于1941年。位于云南最大的紧压茶加工中心和茶叶集散地——大理市。下关沱茶还是国家民委、国家经贸委等七部委指定的边销茶定点生产企业。旗下沱茶外形精巧。品质醇正。是沱茶中代表佳作。

四、老同志普洱茶

老同志普洱茶是云南海湾茶业公司旗下品牌。同时也是云南省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评选出的云南名牌产品之一。其中以老同志普洱熟茶最为出名。“老同志普洱茶自打入市场以来。产品质量稳定。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并连续3年被中国食品安全年会选为指定礼品茶。多次获得普洱茶行业评比“金奖、“银奖、“茶王等殊荣。

五、龙生普洱茶

中国普洱茶十大品牌龙生普洱茶是云南龙生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公司在经过不断的改革与发展、形成了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模式。“龙生商标被认定为“云南省著名商标。旗下普洱茶也深受普洱茶友的喜爱。其中龙生宫廷普洱在第六届中国普洱茶节质量评比中荣获“普洱茶王称号。

六、龙园号普洱茶

龙园号普洱龙园号普洱茶在市场上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和业界推崇。近几年来还为云南省ZF、西双版纳州ZF、云南省台办等各级ZF和单位制定了一批有较大影响的纪念茶。营销网点遍及全国各地。产品远销香港、台湾、东南亚、欧美等国内国际市场。

七、福村梅记普洱茶

福村梅记是全球十佳网货品牌——尚客茶业公司斥巨资倾力打造的普洱茶品牌。目前已享有网购第一品牌的美称。与其他品牌大不相同。福村梅记是一个网货品牌。以为大众提供高品质、高水准、高性价比的普洱茶为宗旨。为广大茶友提供最方便快捷的线上服务。让茶友足不出户就能享受醇正普洱茶的陈香。

八、八角亭普洱茶

八角亭普洱茶是云南唯一的国营茶厂――黎明茶厂旗下品牌。黎明茶厂现在已有几十种不同规格、不同风格的系列产品。如饼茶、砖茶、沱茶、散茶、工艺茶等。而八角亭商标则被评为云南省着名商标。八角亭牌普洱茶被认定为中国普洱茶十大知名品牌。是昆交会唯一指定用茶。在资深茶友中也极富盛名。以选料上乘。做工精细闻名遐迩。

九、郎河普洱茶

郎河普洱茶是勐海县郎河茶厂旗下品牌。郎河茶厂建于1995年。自建厂以来。茶厂聘请国内经验丰富的制茶名家。借鉴广东等地经验。充分发挥勐海本地独特的制茶工艺和发酵技术。精选勐海茶区上乘原料。在生产中注重传统加工工艺与现代技术的有机结合。在市场中成功的塑造了郎河系列优质品牌。郎河普洱茶一直以优质的品质、合理的价格、丰富的产品打动消费者。

十、福海普洱茶

福海普洱茶产自云南福海茶厂。一贯以信誉第一。质量至上为原则。为茶友提供香气纯正、口感自然的普洱茶。福海生产的熟茶产品汤色红润透亮、香气纯正自然、口感温厚醇和、条索明快秀直。福海的工艺、福海的产品使得众多的普洱茶爱好者能够品到真正普洱茶特有的味。

以上便是中国普洱茶十大知名品牌。

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品牌的普洱茶也是深爱广大茶友的喜爱。大家不妨也了解下:

十一、龙润普洱茶

龙润茶。知名的茶叶品牌。中国驰名商标。香港主板上市企业。目前是中国上市的茶类企业。龙润茶将以实现健康生活为己任。奉献出所有的真诚。全力以赴。倡导“每天都喝茶。健康中国人。透过喝茶推广健康生活。这是中国茶的新高度、新起点。

十二、同庆号普洱茶

西双版纳同庆号茶业有限公司传承同庆老号天、地、人和的精神内涵。坚持“传承再造百年同庆。坚持做“最有价值的普洱茶品牌。公司董事长邓雅然说。要让人们分享普洱茶的美好。要让他们“品同庆普洱。尝幸福味道。

十三、澜沧古茶

澜沧古茶有限公司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公司以景迈万亩古茶园为依托。拥有高产优质茶园5000多亩。茶叶初制所9个。年加工能力可达3000吨以上。是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茶叶企业。2005年普洱市人民政府确定澜沧古茶有限公司为普洱茶产业龙头企业。

十四、杨聘号

1912年。杨聘号茶庄在云南倚邦开设。在倚邦。踏出了他百年传奇的第一步。其产品深受当时人民的喜爱。远销他乡。历受欢迎。杨聘号茶叶有限公司从成立到现在的逐步壮大,成长为茶叶行业的一个有品牌、有市场的茶叶公司。

十五、合和昌

勐海合和昌茶业有限公司坐落于原生态普洱茶之乡——云南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南糯山半坡老寨。是一个独具新起点、高定位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特色茶企业。合和昌是普洱茶中的高端品牌。以拼配高品质普洱茶、合众同享为执着追求。

普洱茶城志愿者成为城市名片


普洱茶城志愿者成为城市名片

近日,普洱市思茅区人民法院法官肖云?和刚大学毕业回到家乡工作的腾仕龙宣誓加入了普洱市的中国茶城志愿者服务大队。

中国茶城志愿者服务大队成立于2008年,到今年6月,共有注册志愿者2.7万余名,占思茅城区人口的15.6%。“最近像肖云?和腾仕龙这样报名参加的人越来越多了,说明我们‘茶城志愿者’树立起了自己的口碑。”中国茶城志愿者服务大队大队长刘吉辉自豪地对记者说。

服务大队成立以来,组织茶城各类志愿者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建设和谐茶城贡献智慧和力量,在普洱市思茅城区主要开展了法律宣传服务、医疗卫生服务、禁毒防艾服务、环保宣传服务、爱心救助服务、文化艺术服务、助残志愿服务、助老志愿服务、交通志愿服务、家教志愿服务、消防宣传服务、廉政文化宣传服务等19个服务项目。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先后在思茅城区的十个社区建立了社区志愿者服务站,参与中国普洱茶节志愿服务、参与抗旱救灾志愿活动。2010年11月,中国茶城志愿者服务大队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第八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

现代农业展会 圣源品牌受宠:广西特产核心品牌圣源六堡茶广受好评


现代农业展会圣源品牌受宠

——广西特产核心品牌圣源六堡茶广受好评

第九届中国-东盟(百色)现代农业展示会于2016年11月27日至30日在百色田阳古镇隆重举行。广西梧州圣源茶业有限公司带着“好师傅”“香远”“槟榔香”等各款六堡名茶精品参加了这次展示会,展销期间受到了各方人士的欢迎,无论是品牌推广力度还是产品销售成交量均达到了理想效果。在这次由百色市人民政府、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广西区农业厅、广西区科学技术厅、广西区商务厅、广西区农垦局主办;田阳县人民政府、广西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承办的现代农业展示会上,圣源茶业由广西第一书记扶贫产业园区带队参展。参展第一天,在圣源茶业的展位,不少前来参观的百色以及广西各地市的各界人士,都普遍了解圣源茶业、认可圣源六堡茶,喜欢圣源六堡茶。而一些早已得知圣源六堡茶作为广西特产行销全国核心品牌的茶客,以及在这次农业展示会上刚刚了解到圣源的客人,在品尝了圣源六堡茶、了解圣源六堡茶产品的研制工艺和生产销售情况后,都纷纷选购圣源六堡茶。展会期间,一位当地的资深茶客韦先生还高兴地对圣源茶艺师说,他早就闻知圣源六堡茶了,这次专门带着同样喜欢喝茶的老婆一起前来品尝各款不同的圣源六堡茶产品,感觉其中的槟榔香就特别适合自己。所以,展会期间,开朗、善谈、懂茶的韦先生,一个人就选购了上千元的圣源产品。临走,还特意提出,适当的时候,要亲自到圣源公司走一趟呢。

据了解,这届农业展示会还新增了扶贫元素。以广西第一书记扶贫产业园区为牵头参展单位尚属首次,而广西第一书记扶贫产业园也是全国首家以“扶贫”为主题的产业园。展示会期间,广西第一书记扶贫产业园围绕扶贫主题集中展示相关的农产品及加工品,由其设置的36个展位,汇集了广西区内名特优新农产品及入园的涉农知名企业16家,充分凸显出第一书记扶贫产业园区积极配合党委、政府加快推进广西精准扶贫攻坚、积极带领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参加展示展销等多个亮点。

本次农业展示会共分为特装展位展示区和标准展位展示区等多个区域,参展及推广运用的新产品、新技术均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农业展示会在百色举办,有力地促进了广西与东盟各国之间农业科技的交流与合作,为进一步提升广西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普洱城市品牌“天赐普洱 世界茶源”内涵》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普洱茶品牌专题。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