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益爱心茶室山东农业大学开业

来自云南大益爱心基金会信息,2013年6月6日,山东农业大学大益爱心茶室开业,当天下午,大益爱心基金会的曾婷老师及山东农业大学茶学博士导师张丽霞组织茶室同学交流研讨。

山农园艺学院王秀峰院长致辞

大益爱心茶室是由云南大益爱心基金会捐资建设的大学生爱心公益活动平台,通过服务学校师生,锻炼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能力,培养大学生奉献爱心、帮助他人的公益意识。截止到2013年六月初,全国共有18家高校开设了大益爱心茶室,茶室由校方管理,大学生志愿者参与运营,为学校师生提供品茗休闲、学习交流、公益资助等相关服务。

2013年6月6日,山东农业大学大益爱心茶室吉时开业。山农校友会、学工处、团委、园艺学院领导、茶学系老师、基金会工作人员、山东“益家人”欢聚祝贺。仪式开始,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王秀峰教授致辞,山农位处巍巍泰山脚下,植根齐鲁文化沃土,积淀了底蕴深厚、个性鲜明的农大文化。他寄语茶室将“登高必自”校训凝练的泰山文化、儒家文化与“惜茶爱人”精神结合,在人杰地灵的齐鲁大地传承茶道精神。大益爱心基金会大学工作部部长杨卫山表示,他希望茶室经营团队在社会实践的同时,搭建传播公益理念平台,组织校园公益活动,让更多同学懂得感恩。剪彩仪式后,山东农业大学副校长嵇景涛为茶室授牌“山东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爱心茶室内翰墨飘香,琴声悠扬。多才多艺的同学们带来陶笛演奏与书法融合,行如流水的字迹与清脆悠扬的陶笛相得益彰地搭配;古朴悠然的古筝弹奏与大益八式共同营造宁静洒脱韵味;幽默的相声曲艺和以柔克刚的太极、月光竹林的傣族舞蹈为开业仪式增添喜庆氛围。

当天下午,大益爱心基金会的曾婷老师及山东农业大学茶学博士导师张丽霞组织茶室同学交流研讨。曾老师深入讲解了大益爱心基金会的公益美学、高校茶室公益活动范例、大益八式内涵精神,为茶室同学下一步开展活动打下坚实理论基础。

山东农业大学大益爱心茶室是继宁夏大学爱心茶室之后,在中国北方高校中开设的第二所茶室,也是继云南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后,大益爱心基金会与具备专业茶学院系的高校深入合作的又一良好范例。

精选阅读

华南农业大学合和昌茶学基金成立


华南农业大学合和昌茶学基金成立

6月17日,华南农业大学“合和昌”茶学基金资助活动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顺利举行。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党委副书记赵凤、副院长汪国平、茶学系主任曹潘荣教授、勐海合和昌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广林、茶界资深人士翁传仪等嘉宾出席了签约仪式。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合和昌”茶学基金是由勐海合和昌茶业有限公司独立出资,全程赞助的针对园艺学院茶学专业本科生设立的奖学和助学基金。这项基金奖励茶学专业四个年级学习成绩最好的同学,资助茶学专业大一到大三的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同学。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院长汪国平与勐海合和昌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广林代表双方共同签订了合作协议。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党委副书记赵凤在致辞中表示,除了设立茶学基金,勐海合和昌茶业有限公司和园艺学院将在未来开展更深入的交流和合作,双方能够在就业创业、实习实践、教学科研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实现共赢。

勐海合和昌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广林发言中表示,合和昌在企业快速发展之时,深刻感受到人才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此次合和昌与华农携手设立茶学基金,希望能为茶行业的人才培养出一份微薄之力,尽一份社会责任。作为华南农业大学茶学系88届校友的茶界资深人士翁传仪先生,则在从业二十年后重返母校现身说法。翁传仪先生在发言中说到,茶行业与二十年前相比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业环境比原来好得多,已经进入一个可以做大做强的时代,一个茶企倘若真想发展壮大,真想踏踏实实地做好一个品牌,是非常需要专业人才加入的,行业的快速发展为同学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大舞台。

会上,钟广林董事长分享了超过十年的茶行业从业经验,讲述了合和昌品牌创立与不断成长的历程。据统计,中国高校中的茶学专业毕业生每年毕业后真正从事本专业工作的比例并不高。针对同学们的疑惑,钟广林董事长直言,不能再以传统眼光看茶行业。随着茶行业品牌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从传统模式迈入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模式,纷纷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品牌。而在这个过程中,必将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钟广林呼吁更多的毕业生投身到普洱茶行业中,只要专注与坚持,茶行业大有用武之地。

T20峰会 访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盛军


T20峰会访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盛军

【中国广播网尚茶频道T20专稿】:盛军,男,1962年8月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6年在日本大阪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工作,曾任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所长、党委副书记、书记,长春医药集团副总裁等职务。

2004年入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07年7月由中组部选派到我省挂职,2009年8月正式调入。现任云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正校级),并挂职担任普洱市委常委、副市长,兼任中国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国家新药评审专家等职务。

2009年,当选第三届“全球普洱茶十大杰出人物”,2010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0年入选云南省首批“百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2011年7月29日晚8时30分,普洱市国培中心茶室内,20多位来自全国各大科研院所的教授、博士齐聚一堂,就普洱茶科研攻关重点进行碰撞交流。坐在首席的一位中年专家率先发言:“……当务之急是要建立普洱茶特征因子茶褐素的定量方法,建立起速溶普洱茶的质量标准。红茶英国人说了算,绿茶日本人说了算,普洱茶的质量标准得咱中国人说了算!”

他有着亮亮的大脑门,一口浓浓的东北腔,热情洋溢且妙趣横生的表达让人兴致盎然、忍俊不禁。

他就是盛军。

因为组织科研团队证明了普洱茶降脂降糖的功效和机理,并积极推进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为普洱茶产业发展找到了新的突破点,他的名字为很多人所熟知。

事实上,盛军更大的贡献在于为人才与科技支持西部大开发开创了一种整合创新的模式。这种模式包含两层要义:搭建开放式的科研开发平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科技人才“借脑”,实现科技资源的整合利用;科研成果通过企业提早跟进,第一时间转化为市场竞争力,实现创新与创业的无缝式对接整合。人们把这种模式称为“没有围墙的研究院+跟进式科研成果转换法”。

2007年7月,盛军作为中组部选派的第三批挂职锻炼干部,从吉林长春来到云南普洱市支持西部建设。两年的挂职锻炼结束后,面对省委、省政府和普洱市委、市政府对人才的渴求,面对云南生物产业蓬勃发展的势头,面对西部大开发和桥头堡建设吹响的集结号,他选择了扎根云南。

“云南需要我,我更需要云南,被需要是一种幸福。”盛军说。

去与留的选择

【决定扎根云南后,盛军把全家人的户口迁到了云南:“云南有让人才创新的软环境,是一片让人产生创业激情和梦想的热土。我坚信留在云南是一种正确的选择。”】

这里是中国最重要的生物资源宝库,国土面积虽然占全国的4%,却拥有全国63%的高等植物、70%的中药材和59%的脊椎动物等物种资源。它的名字叫云南。

随着人类进入生物经济时代,我国进入生物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依托生物资源优势,通过人才引进和科技创新培育壮大生物产业,成为云南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

2007年,作为云南生物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普洱茶跌入了市场低谷。此时,为通过人才输入支持西部地区开发建设,中组部从中央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统一选派229名干部,重点到市县级党委、政府班子挂职,为基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所长盛军因专长于生物产业开发,被派往云南,挂职担任普洱市委常委、副市长。

普洱的茶园面积共346万亩,258万人口中,茶农和从事与茶业有关劳动的人口占到129万人。盛军到来时,这个城市正在为普洱茶产业发展艰难突围。

当时的普洱茶市场正值“江湖一片乱麻麻”。盛军对此做了形象的描述:自娱自乐型的茶文化,全民专家型的茶营销,百花齐放型的茶工艺,不确定型的茶功效。

普洱市委、市政府认为:只有走“科学普洱”的道路,通过科学的理念、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手段、科学的方法推动普洱茶科技创新,使其工艺进一步改进,产业进一步升级,功效进一步明确,普洱茶才能回归其健康养生的价值本位,普洱茶产业才会实现发展升级。这个时候的普洱,迫切需要一位科技领军人物来开创和统领局面。盛军适时出现了。

“科学普洱”的理念和构想与盛军对普洱茶产业的审视结果不谋而合,让他找到了施展本领的主战场。

普洱茶“刮油”到底是怎么回事?普洱茶到底有没有降血脂、降血糖的功效?饮用普洱茶会不会造成钙流失?……太多关于普洱茶功效的疑问需要科学的答案。盛军决定从普洱茶功效研究入手破局,并提出由6个领域15项课题组成“普洱茶科学研究行动计划”,组织专家实施科学普洱“五个一工程”,即实施一个研究计划、完成一个茶山改造、建设一个专业园区、打造一个百亿企业、带动一个千亿茶产业,对普洱茶产业进行系统化提质升级。

“普洱茶科学研究行动计划”得到了云南省和普洱市的大力支持。普洱市每年安排500万元支持盛军和科研团队开展普洱茶科学研究,在科研平台建设上给予大力支持,对引进高层次人才实行一系列收入、住房优惠政策……

2009年,省委、省政府决定,连续5年每年拿出2000万元支持盛军和他的科研团队进行普洱茶科学研究和云南特色生物资源开发研究。

2009年4月,省委组织部为助推云南生物产业发展,组织实施了“百名海外留学博士云南行”活动,来自13个国家的百余名留学博士用一星期时间考察了云南制药、食品、农业等相关行业,亲身感受到了云南生物产业蓬勃的发展势头。后来,这些博士中有不少人加入了以盛军为领军人物的“没有围墙的研究院”。

在“没有围墙的研究院”中,专门从事普洱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研究的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吕杰提起“百名留学博士云南行”时,感慨万千:“云南给予了我们最高的礼遇,省委书记、省长亲自出面欢迎我们,我从中深切感受到云南对人才的尊重和对发展的渴望,这让我备受感动,也成为我加入普洱茶科研团队的重要原因。”

省委、省政府的信任和支持,“百名留学博士云南行”活动中传递出的对人才的尊重和渴望,是红土地对盛军的强大支持,更是红土地对盛军的真诚挽留。

刚踏上红土地时,盛军暗暗告诫自己:一定不能虚度挂职的这两年,一定要沉下心来做一两件促进当地发展的大事、实事。他真的这么做了。时间在忙忙碌碌中飞快地流逝,转眼间,两年的挂职就要结束。

能不能留下?云南需要你!能不能留下?普洱需要你!想到省委领导挽留他时的语重心长,想到省政府每年2000万元科研经费中饱含的支持与信任,想到普洱市机关食堂为他新添的东北菜,盛军的心里暖暖的。

灯火通明的研究室里,由他组建的科研团队正在废寝忘食地忙碌,揭示普洱茶降血糖分子机理那一刻大家的欢呼雀跃似乎还回荡在空气中。天士力集团马上就要入驻普洱,科研成果马上就要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市场竞争力,这个时候,怎能离开?

现在云南创新创业的环境这么好,云南生物产业发展的势头这么好,西部大开发和桥头堡建设的机遇这么好,为什么不留下……

盛军选择了留下:“云南需要我,我更需要云南,被需要是一种幸福!”

决定扎根云南后,盛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全家人的户口迁到了云南:“我坚信到云南是一种正确的选择。云南有让人才创新的软环境,是一片让人产生创业激情和梦想的热土。”

内与外的融合

【盛军说:“这是一个开放的时代,我们需要专心搞科研,更需要放眼全国和远望世界,学会借力和借脑,学会小圈子与大世界的盘活与整合,才能真正享受到科技创新带来的惊喜。”】

7月30日14时,普洱市思茅区倚象镇一家路边的风味小餐馆,多吃了几片凉白肉的盛军觉得普洱茶水浓度不够,示意司机小刘拿来随身携带的帝泊洱茶珍,又加了一些进去,这才心满意足地喝起来。“边吃饭边喝普洱茶,刮油降脂的效果最好。”他说。

继证明普洱茶具有降血糖功效并揭示其降血糖的分子机理后,盛军组织科研团队又对人们传说的普洱茶刮油降脂功效展开了科学研究。刚刚参加完“百名留学博士云南行”活动,吉林大学金英花教授便受邀加入“没有围墙的研究院”,对普洱茶的刮油降脂功效进行科研攻关。两年间,除了拿出科学数据证明普洱茶有明确的降脂减肥功效,科研团队还回答了普洱茶为什么会降脂减肥,怎么样喝普洱茶、喝什么样的普洱茶才能更好地达到降脂减肥的功效。

普洱茶研究开发是“没有围墙的研究院+跟进式科研成果转换法”实战的主阵地。这种整合创新模式完全打破了地域圈界、领域界限、创新创业平行前进的惯有思维,以一种全开放、大整合的理念,把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才、科研、市场等资源都运用到云南生物产业的开拓创新中。

盛军认为,云南等西部落后地区要通过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升级,必须从加大科研开发力度、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效率两个方面重点突破。可是,在高端人才匮乏的云南,突破谈何容易?

人才是一种特殊的资源,不一定非要在时间、空间上拥有,才能为我所用。为什么不可以通过科研项目引智的方式,借助其他地方的科技资源和高端人才为云南服务?为什么不可以在科研阶段就让企业提早介入,为新产品开发、市场开拓赢得先机?按照这样的设想,盛军通过一个个具体的科研项目,把清华大学、吉林大学、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天士力集团等22家科研院所和企业的100多位博士、专家吸纳到普洱茶科学研究和产品研发中,创建了一个没有围墙的研究院。

得出普洱茶降脂降糖功效相关科研成果后,在开发普洱茶发酵成套设备、建立普洱茶质量标准的数字化、标准化普洱茶生产工艺尚在摸索阶段,他便凭借普洱茶科研成果、普洱市发展茶产业的决心、强大的科研创新平台等优势,促成了国内最大的现代中药企业、致力于树立大健康理念的天津天士力集团入驻普洱,快速将科研成果转化。盛军称其为跟进式科研成果转化法。

“有人认为创新很难创业,创业就不能创新,普洱为科技人才提供了实验平台,我们则通过理念创新探索出了"没有围墙的研究院+跟进式科研成果转换"模式,让创新和创业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盛军说,“这是一个开放的时代,我们需要专心搞科研,更需要放眼全国和远望世界,学会借力和借脑,学会小圈子与大世界的盘活与整合,才能真正享受到科技创新带来的喜悦。”

也许有人会觉得奇怪:其他地方的科研专家凭什么就会选择加入没有围墙的研究院?金英花教授认为:“在这种模式中,每个人的利益都得到了合理的保障和尊重,每个人的价值都产生了放大效应。这是一种全新、多赢的科研模式。”

不管人们还存在什么样的疑问,市场显然接受了这种全新的创新创业整合模式。如今,颇受关注和追捧的帝泊洱即溶普洱茶珍,正是盛军“没有围墙的研究院+跟进式科研成果转换法”的创新结晶。2010年,帝泊洱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眼下,项目概算总投资45亿元的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谷、普洱天士力健康医疗管理中心、高等专业医疗中心都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

当然,这种模式的实际运作远非我们所说的这般简单。很多业内人士对这种模式实施的必要条件进行了分析:要有一个核心领军人物,要有善于合作的科研团队,要有一套科学的运行机制……盛军却特别强调软环境的重要性:“只有在一个真正尊重人才、尊重科学规律的环境中,这样的想法才可能实现。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两强一堡"建设战略的实施,随着云南省委、省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下大力气引进人才,红土地会成为越来越多人才创新创业、成就梦想的舞台。”

在以这种模式为重要特征的“科学普洱”理念推动下,普洱市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企业加大了科技创新力度。卫生、规范、便捷的茶深加工产品大量现身市场,带动了云南茶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为云南打造千亿级云茶产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如果非要说我给普洱、给云南带来了什么,我认为是一种开放整合、创新创业的理念。”盛军说。

快与慢的辩证

【科研成果能快速转化为生产力,是人们对盛军和他的科研团队的普遍印象。但在科研课题调研阶段,因为过于严谨,他会让人感觉很“磨叽”,与他平日里雷厉风行的形象形成鲜明反差】

“他说要做咖啡科研开发,这才没多久,新产品已经出来了,太快了!”金英花教授对盛军和科研团队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惊叹不已。

报告会上,盛军拿出了刚刚开发出的普斯特罗咖啡供大家品鉴。与传统的咖啡果在露天大水泥池里发酵不同,普斯特罗咖啡豆是在新研制的全自动发酵机里发酵而成,发酵过程变得卫生、标准、可控,咖啡的口感也变得更加纯正。

普洱市是中国咖啡的主产区,咖啡种植面积超过全国的50%,产量占全国总产量近六成。通过细致调研发现咖啡果发酵过程是咖啡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瓶颈后,盛军便由此发力进行科技创新。

2010年5月,长春理工大学从事精密仪器设计制造的研究员杨东林被盛军“忽悠”到普洱,着手研发设计咖啡果发酵清洗机。与此同时,他组织专家对如何控制咖啡让人兴奋的功能进行研究,开发可以让人睡得香的咖啡;组织普洱市绝版木刻画家尝试用咖啡粉作画,作出了世界上第一幅咖啡水彩画;借助他的点拨,咖啡果胶被废物利用,与茶叶渣、核桃皮一起制成了包装板,用来包装茶叶,还申请了技术专利。而就在很多人还没回过神来的时候,已经有神秘企业介入产品开发,普洱普斯特罗咖啡已经出现在北京的高档会所。

“科研成果是有时效性的,不及时转化就会失去价值。”盛军说。

在“没有围墙的研究院+跟进式科研成果转换法”的整合创新模式中,科研开发和成果转化两个关键环节像是安装了加速器,“科研成果能快速转化为生产力”成为人们对盛军和他的科研团队的普遍印象。

然而,以“快”闻名的盛军也有“磨叽”的时候。

普洱茶科学研究中期报告会结束后的第二天一早,盛军便和中科院院士、植物资源和植物化学家周俊一起来到普洱市近郊的康恩贝集团铁皮石斛种植基地,对通过科研攻关推动石斛产业发展做实地调研。

石斛被誉为植物大熊猫、软黄金,随着人类健康养生的诉求日渐增强,市场对石斛产品的需求呈迅猛增长态势。普洱市的生态条件非常适合石斛生长,但因为种植技术门槛较高,面对石斛需求火爆的市场行情,绝大多数农民只能望洋兴叹。

盛军一边不厌其烦地向基地科技人员咨询石斛种植中的技术难点,一边饶有兴致地向周俊院士请教如何突破技术难点,把农民种植的风险降到最低,并不时停下脚步,仔细查看并用手机拍摄记录下很多我们看不出科研价值所在的细节,迟迟不肯离去。在专门负责为农户提供石斛种苗的普洱市民族医药研究所,他和科研人员就如何有效提高种苗成活率展开了一场专业的科研交流。

采访到中午一点半时,“听天书”的我们已是饥肠辘辘,他才意识到“人是要吃饭的”,抱歉又打趣地说:“饿了才会吃得更香。”此前,他曾几次三番深入到田间地头,了解当地群众在发展石斛种植中遇到的难题和想法。跟随盛军实地采访的几天里,每次到田间地头或生产车间调研,他都会不停地问这问那,看这看那,与他雷厉风行的形象形成鲜明反差,用东北话说,就是变得很“磨叽”。

“在试验室里一些被我们"忽略"的细小环节,在实际生产中恰恰可能是最需要突破和改进的问题,只有放慢脚步、静下心来,我们才可能发现这些问题,找准科研创新的切入点。这就好比是打靶,只有平心静气、放慢节奏,找准靶心,才能谈到快速出击、一发命中。”盛军如此解释科研创新中快与慢的辩证关系。

基于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考虑,盛军依托云南农业大学和普洱市普洱茶研究院科研资源,促成了云南省茶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10年10月在农大设立。作为中心主任,他每星期都会来这里听取科研人员和学生汇报普洱茶功效研究的新进展。扎根云南以来,他频繁奔波在农大和普洱市之间,把研究中心的新发现和普洱茶产业发展需求双向反馈对接。

离农大不远的地方,就是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1938年,植物学家蔡希陶在这里成功试种优质烟草“大金元”,为云南烟草产业发展立下了千秋功劳。70多年后,当云南把生物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时,盛军和他的科研团队从老一辈科学家手中接过了为云南生物产业发展开拓创新的大旗。

盛军一直有个梦想,那就是登上世界科学技术研究的最高领奖台。在对普洱茶研究中,他有了一项将会对人类健康作出重大贡献的重要发现。想到有朝一日自己可能会因为这个发现实现梦想,想到普洱茶产业会迈入发展的新纪元,想到和自己的父母兄弟一样纯朴善良的茶农会增加收入,他就会不由地加快脚步。

华南农业大学茶学系专家赴梧州市调研六堡茶产业


华南农业大学茶学系专家赴梧州市调研六堡茶产业

7月4~5日,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茶学系副主任张灵枝副教授带领茶学系教师一行五人到梧调研六堡茶产业发展情况。

张教授一行走访中茶

7月4日上午,张教授一行人到梧州六堡茶研究院,与研究院马士成院长及其他工作人员亲切交流。座谈会上,市六堡茶研究院院长马士成介绍了梧州市六堡茶研究院的历史沿革、工作职能及近年来六堡茶科研工作取得的突破和存在的问题。张副主任介绍了华南农业大学茶学系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和科教团队等基本情况,以及近年来华南农业大学在茶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研等方面的主要成果,并对六堡茶加工工艺机理、六堡茶茶树品种选育、茶园建设与管理、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研究与示范等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本次洽谈双方就下一步开展科研合作,特别是在六堡茶微生物菌落的鉴定与利用方面达成了初步意向。

张教授一行与马士成院长等亲切交流

专家调研组还走访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茶厂、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广西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等六堡茶重点龙头企业,并与企业负责人和技术骨干进行深入交流。

走访梧州茶厂

走访茂圣

张教授与各位茶学专家对梧州市六堡茶研究院的科研工作和我市六堡茶产业发展前景给予了充分肯定。

国艳普洱茶奖助学金助云南农业大学贫寒学子圆梦


国艳普洱茶奖助学金助云南农业大学贫寒学子圆梦

20年前种下的茶树,如今已长满山坡

签约现场

日前,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与西双版纳勐海国艳茶厂签署战略合作及国艳普洱茶奖助学金设立协议。

据悉,国艳普洱茶奖助学金将每年资助20名家庭贫寒和学业优秀的低年级学生。此外,将增设实习项目,为大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和就业机会。

西双版纳勐海国艳茶厂董事长、国艳普洱创始人董国艳在普洱茶行业奋斗17年,通过茶叶经营管理实践,把知识发挥价值,闯出一片天地,而今回报母校,设立奖助学金,帮扶更多的学子成才,令在座的同学们感动和感奋。

董国艳1995年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茶学专业,放弃了当教师、公务员的工作,怀着对茶的挚爱,踏上普洱茶的热土,从勐海茶厂技术员、审评师直至担任技术副厂长,穿梭在车间和茶园,成为名副其实的职业茶人。2004年,秉承百年茶脉,创建国艳品牌,2007年,荣获中国普洱茶十大知名企业家。

20年前,董国艳和当年的老师、同学们共同种下的茶树,如今已长满山坡。

种树育人,需要从个人到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董国艳呼吁,更多的及社会力量,一起加入进来,合力打造优质的校企合作品牌。

来自云南农大的近百名学生现场聆听了他们的老校友——西双版纳勐海国艳茶厂董事长董国艳的创业故事,引起在场学生强烈共鸣。

据悉,国艳茶厂聘请云南农大食品科学院龚加顺博士担任技术顾问,在国内普洱茶行业内成立了首家普洱茶研发小组,其中对国艳境界系列普洱茶进行了无数次试验,经过五个春夏秋冬的努力,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质监部门监测,水浸出物和茶多酚含量远远超过同类茶叶,备受台湾、香港、澳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华人华商的喜爱。

云南农大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院长龚加顺表示,学院将充分利用学科专业优势,以教授到企业授课、担任研发顾问、员工培训、课题申报、产品研发等形式与企业深度开展交流与合作,此次双赢的合作模式具有开创性的示范效果。

论茶大赛新科冠军 我从大益爱心茶室开始接触普洱茶


论茶大赛新科冠军我从大益爱心茶室开始接触普洱茶

“极致之味”2017大益论茶暨第三届职业茶道师大赛总决赛冠军终于诞生!来自北京大益皇茶会的选手周梦琳(左二)摘得桂冠,捧走30万现金大奖。来自大益茶道院的谭佩(左一)、勐海茶厂的杨平(右一)分别获得亚军和季军。

比赛于今天上午8时30分在勐海茶厂正雅堂举行。2062位报名选手经过3个月的等待,历经层层筛选与较量,“地表最强100人”茶道师团队最终诞生。百强选手们来自五湖四海,远至马来西亚、韩国等地,他们共赴云南省勐海县的总决赛现场,展开一场实力PK。

其中,北京赛区“帝都华梦战队”23人,广州赛区“芳香四溢战队”28人,西安赛区“古城新锐战队”16人,宜兴赛区“紫气东来战队”13人,昆明赛区“春华秋实战队”8人,勐海赛区“梦回茶源战队”5人,海外及台湾赛区7人。井然有序的论茶大赛现场。

韩国参赛选手朴珠贤告诉记者,在家乡寺院修行的半年中,机缘巧合之下,有幸喝到了院中僧侣从遥远的中国带回的普洱茶。出于对普洱茶的喜爱,也为了学习中国的茶道文化,他开始学习中文,希望在未来能够从事茶业相关的工作。除此之外,他还告诉记者,由于今年韩国媒体对普洱茶的宣传,现在韩国的年轻人都很热衷于饮用普洱茶,喝普洱,已经在韩国成为了一种新的时尚。

认真比赛的选手们。

此次职业茶道师总决赛由勐海集训、理论笔试、茶席设计、论茶大赛四部分组成,成绩累加后以排名计算比赛结果。上午的比赛过后,排名前60名选手名单诞生,他们也同时获得新晋三阶茶道师资格。

于10月6、7、8号举行的茶席设计比赛现场,设置在风景如画的大益庄园中。

作为占成绩比重最大的论茶大赛,共比试三轮。前两轮,由裁判长随机从30个比赛用茶中分别抽出了3款熟茶,3款生茶共6款茶品,在第一泡茶冲泡过程中,每一位参赛选手有30秒的时间审评干茶(5g样品)。待茶品出汤后,每一位选手有5分钟的时间对茶品进行闻香、察色、品味。一款茶品结束后依次进行下一款茶品,每完成3款茶品审评后,提交一次答题卡。经过两轮的角逐,60名三阶茶道师就产生了,随后这60位三阶茶道师向30万元奖金发起冲击,进行第三轮比拼。在最后一轮比赛中,裁判长从比赛茶品中随机抽选了4生、4熟茶品,选手经过观察、品茗后填写答案,最后将答题卡交与裁判。选手们在仔细辩茶。

现场气氛紧张、战况激烈。在经历全天共10个多小时的高强度比赛之后,冠亚季军与全国10强选手终于诞生了。除冠亚季军分别获得了30万元,10万元,以及5万元的现金奖励外,其余10强选手也都各获得了3万元的现金奖励。冠军周梦琳

新出炉冠军得主周梦琳是一个连同场竞技的对手们都熟知的“用功之人”,她表示自己在2010年进入大学后就从学校的大益爱心茶室接触到了普洱茶,从此开始了她的茶道之路。在未来,她希望可以成为一位称职的茶道讲师,向更多的人传播茶文化。

据了解,2017大益论茶暨第三届职业茶道师大赛总决赛的冠亚季军选手接下来将奔赴另一座梦想之城-古都西安,参加益友节西安站活动并接受颁奖,与大益茶友们一道穿越古今,寻味长安!吴总与新晋的三阶茶道师们合影。

大益爱心基金会&大益茶道院“茶道讲座” 走进武汉高校


大益爱心基金会&大益茶道院“茶道讲座”走进武汉高校

公益至美,茶蕴智慧。4月25日-27日,由云南大益爱心基金会联合大益茶道院开展的“大学茶道公益讲座”走进武汉各高校,为数百名武汉学子带来春日里的茶道盛宴。4月江城,春意盎然。武汉,这座“享有华夏文化南方之源”盛誉的城市,具有丰富历史及文化底蕴;武汉高校莘莘学子在求学之余,同样渴望中国传统文化能够深入四年大学生活。缘起如此,大益爱心基金会联合大益茶道院,特邀茶道院资深讲师王宏斌老师,为武汉体院学院、湖北大学及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的师生们献上三场主题为“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系列茶道讲座。王宏斌老师引用中国《茶经》、日本《吃茶养生记》、美国《TheempressofChina》等许多文献,从茶的作用入手,向大家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茶的历史、茶的种类、茶的价值、茶与养生的关系以及茶与世界文化。他强调说:“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和灵魂。”随后,来自武汉松迪茶苑的茶艺师向同学们展示了优美的茶艺。在品茶的环节中,同学们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王宏斌老师积极互动,现场气氛热烈。前来参加讲座的同学纷纷表示:以茶为媒,通过识茶、赏茶、饮茶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可以增进友谊、学习礼仪、品味人生。各高校负责老师表示:他们希望这种高质量的茶道讲座,能够继续在武汉各高校传播开展,将中国茶道以新颖、有趣的讲解方式深入人心,在高校落地生根、发扬壮大。

武汉体院图书馆三味书屋,书香茶韵中王老师讲课

精彩授课赢得同学们好评

做笔记记下重要知识点

嘉宾也很专注

湖大国际交流学院的学生对茶道很感兴趣

大益茶湖北市场部益友陈思表演大益八式

武汉松迪茶苑的茶艺师现场示范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的同学当场学习

大益“情系蓓蕾 书启智慧”爱心图书捐赠活动举行


大益“情系蓓蕾书启智慧”爱心图书捐赠活动举行

“把爱传出去”手语歌表演

在2012年6.1国际儿童节到来之前,由益友会策划,联动昆明11所高校的大益爱心茶室组织,与云南省携手困难群体创业服务中心(简称携手中心)合作开展了“情系蓓蕾书启智慧”爱心图书捐赠活动。

该活动通过倡导11所高校的大学生把旧书,旧教材捐赠出来,再与流通书店以同等价值换取小学生的课后读物,捐赠给携手中心,让城市弱势流动儿童享受到阅读好书的乐趣,开启心智,拓展视野。活动不仅低碳环保,让小学生看到更多新书好书,也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公益意识。

6月1日,大益爱心基金会副秘书长徐学及益友会负责人,大学生代表将1000余册小学生课外读物和4个书柜捐赠给携手中心。徐副秘书长说,书启智慧活动首先是“环保”项目,变废为宝;同时也是“开心”项目,大家在力所能及的参与过程中体会快乐。云南大学的学生代表也送上了同学们精心制作,写满祝福的海报。孩子们为大家献上精彩的手语表演和童稚歌曲,现场气氛温馨热烈。

携手中心将在6月30日前联系好一所民办学校,将这批物资送到城市弱势儿童手中,给没有图书室的学校建立大益爱心图书室。

暨南大学茶文化基地建设考察团赴大益考察交流


暨南大学茶文化基地建设考察团赴大益考察交流

随着"爱智美"三位一体大学公益项目在全国各大高校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茶道课程体系建设。为了使茶文化课程在暨南大学更为深远持久传播,2013年7月23日,由饶敏副校长带领的暨南大学茶文化课程基地建设考察团一行七人莅临云南大益爱心基金会进行交流访问。

7月23日,考察团首先访问了昆明市区最具特色的两家大益茶体验馆——昆明溢醇茶行以及云南弘益茶文化交流中心。两家体验馆不仅是经营场所,更是交流茶文化、传播茶道的平台。暨大考察团在这里对大益的文化和公益情怀有了一些初步认识。

7月24日,考察团一行来到昆明市东航投资大厦大益爱心茶室。大益茶道院的王宏斌老师首先以“道之所存无远弗届”开篇,向各位贵宾阐述了大益茶道院成立三年来所走过的发展历程以及未来发展的愿景。其中,“不行善,不足以论茶道”一句更是点明了大益职业茶道师践行公益的初衷。毕业于暨南大学的资深校友,创意&策略中心副总经理李华,介绍了大益集团所倡导的“大益大美大爱”思路及深厚的文化内蕴。他以2011年清华百年校庆定制茶为例,通过大益茶业集团与中国最高学府清华大学合作的人文案例,全面向暨大老师们展示了大益集团的品牌文化实力与大学文化的契合。

7月25日,考察团一行前往世界茶树发源地——勐海。在勐海茶厂卜金山总经理及技术中心高林瑞主任的陪同下,考察团前往巴达茶叶原料种植基地进行参观。通过工作人员的全程解说,考察团直观了解了茶叶种植及茶园基地建设。茶厂之行,也使考察团深入了解了勐海茶厂厚重的历史、一心只为做好茶的精神和专业制茶的精髓的企业文化。

本次考察交流为基金会、茶道院和暨南大学在今后的茶道学科深度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只要坚持向前,梦想就不会遥远。随着高等教育院校对茶道文化的逐步重视,茶道复兴之路,既任重道远,也值得全力探索与践行。

弘益茶艺师认真讲解大益爱心事业

参观大益集团

大益茶道院院长助理王老师阐述茶道院发展历程

饶副校长向大益爱心基金会赠字留念

茶山工作人员向饶副校长介绍茶树的相关知识

茶厂合影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大益爱心茶室山东农业大学开业》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大益茶专题。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