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学庆代表:擦亮城市“茗”片促农增收致富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创建。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广西梧州市市长朱学庆深表赞同,与记者打开了话匣子。

朱学庆介绍,“南方有嘉木,好茶出苍梧”。六堡茶是中国历史名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因其原产于广西苍梧县六堡乡而得名。清朝嘉庆年间,六堡茶就以“红、浓、陈、醇”四绝及独具槟榔香味而位列全国24名茶之一。长期以来,六堡茶一直作为中国传统出口茶品远销东南亚和港澳地区,成为著名的“侨销茶”,市场属于典型的“墙内开花墙外香”。

朱学庆说,近年来,六堡茶发展势头喜人。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广西“双核驱动”战略的实施,“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国家黑茶消费需求量逐渐增加,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茶文化内涵的不断追求,使六堡茶以其独特的品质特征受到人们的热捧,从而为六堡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

作为横跨一二三产的特色优势产业,六堡茶对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经济增长起到了带动作用。目前,六堡茶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梧州乃至于广西茶叶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对当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在政府、行业组织、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梧州六堡茶产业已经呈现优势集聚的态势,形成了梧州市区产业发展集聚中心、六堡镇原产地集聚中心,以及各县(市、区)产业小聚集发展的产业区域格局。

据了解,去年12月,梧州整合优势资源,联手龙头茶企,成立国有企业控股的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实现六堡茶产业抱团发展。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模式,力争打造成广西乃至全国重要的龙头茶业企业集团,不断支撑和引领六堡茶产业做大做强。

为推动六堡茶产业做大做强,梧州市委、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编制了《梧州市六堡茶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5年)》。规划以六堡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方向,实现百亿元产业目标,并结合精准扶贫、“美丽广西”建设促进六堡茶“接二连三”,增加茶农收入,使产业开发成为惠民工程、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据介绍,六堡茶产业基础雄厚。目前六堡茶生产企业达50家,从业人员4500多人;2016年六堡茶产量超1.2万吨,同比增长11.6%;产值达12.8亿元以上,同比增长16.4%;创税超2700万元,产品畅销国内各省市及港澳、东南亚、日本、欧美等国家和地区。茶园面积持续扩大,产业集群也初步形成。六堡茶品牌价值达15.79亿元,在黑茶类列第3位,全国排第28位。公共品牌有效提升,提高了产业竞争力。

朱学庆建议,六堡茶正迎来最好的发展时期,请国家相关部门重点关注该产业发展,在产业规划、扶持政策、品牌影响及产业融合等方面予以支持。梧州也把发展壮大六堡茶产业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全面提高六堡茶产业化发展水平,加快形成比较优势,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cy260.com小编推荐

朱学庆到部分六堡茶企业调研产业发展工作


朱学庆到部分六堡茶企业调研产业发展工作

3月25日下午,梧州市市长朱学庆到梧州部分六堡茶企业开展工作调研,并主持召开六堡茶产业发展座谈会,研究部署茶产业发展有关工作。

朱学庆先后到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梧州圣源茶业有限公司、梧州市天誉茶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实地调研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考察了解六堡茶加工制作、陈化仓储、微生物实验、营销推广等工作,听取企业负责人就六堡茶历史文化传承、培育种植、品牌宣传等方面的情况介绍,并协调解决影响企业生产发展的问题。朱学庆说,近年来梧州市高度重视六堡茶产业发展,出台实施了一系列扶持六堡茶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有效促进了六堡茶产业和重点茶企的发展壮大,六堡茶产业规模、品牌效应和产品价值稳步上升。

在随后召开的六堡茶产业发展座谈会上,梧州茶厂、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广西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等重点茶企负责人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围绕六堡茶产业发展、制约瓶颈等进行发言,提出了许多助推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朱学庆认真听取发言,详细记录要点,不时插话询问,与企业家们共谋发展、共解难题。朱学庆指出,六堡茶是梧州市的优势特色产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与云南普洱、安化黑茶等相比,六堡茶在历史底蕴和茶叶品质上与它们不相上下,但在规模、产值、品牌、知名度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当前,梧州六堡茶产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加快六堡茶产业化发展的工作部署,高度重视、抢抓机遇、挖掘潜力,多措并举促进六堡茶产业发展,六堡茶企尤其是龙头企业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共同努力、形成共识、抱团发展,合力推动六堡茶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朱学庆强调,政府及各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在政策制定、资金投入、龙头企业培育、品牌宣传、文化挖掘等方面出台更有力的扶持措施,夯实六堡茶产业发展基础。要进一步扩大六堡茶种植面积,力争在“十三五”用五年时间,使六堡茶种植面积比现有面积翻一番,产业综合产值超100亿元,同时抓好六堡茶核心种植区建设、标准化种植、优质品种保护等工作,整体提升六堡茶产业水平。要共同培育好六堡茶的文化品牌,围绕六堡茶历史文化元素、健康养生功能等,加强市场调研,强化标准建设、抓好品牌营造,不断提高六堡茶的知名度。要创新融资和营销模式,充分运用现代品牌策划营销手段,在模式、技术、形式上创新六堡茶公共品牌宣传,借助社会资本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利用“互联网+”和电商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营销,全力打响六堡茶品牌。益阳市副市长荣志晓参加了座谈会。

朱学庆到中国东盟博览会梧州企业展区参观


朱学庆到中国-东盟博览会梧州企业展区参观

9月17日上午,在中国-东盟博览会广西展览馆分会场,市长朱学庆到广西芊河茶业发展有限公司展位了解企业参展情况。李鸿荣摄

9月17日,梧州市市长朱学庆分别到第十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广西展览馆分会场和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主会场的梧州企业展区参观指导,鼓励企业发挥品牌优势,充分利用这一国际会展平台,广交朋友寻求合作商机,不断扩大市场空间。

当天上午,朱学庆冒雨来到广西展览馆茶业展区,向梧州茶厂、茂圣茶业公司、芊河茶业公司的负责人详细了解产品包装、市场营销和展销情况。他指出,六堡茶相继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产品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正逐步提升,已成为梧州的一张名片。希望六堡茶企业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这一国际会展平台,创新产品包装样式,加大对产品的宣传力度,在更宽领域寻求发展商机。同时,注重发挥六堡茶品牌效应,加强与东盟各国商会、知名企业的合作,加快六堡茶“走出去”的步伐,不断提升六堡茶的国际影响力。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六堡茶企业的扶持力度,解决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促进企业发展壮大,并精心组织六堡茶企业依托各种展会平台,拓宽产品销售渠道,提升六堡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随后,朱学庆来到梧州神冠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展区,了解企业的食品、药品生产销售情况,鼓励企业发挥自身技术优势,整合自身优势资源,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拓展集团业务,不断增强集团公司的综合实力,提升相关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话语权。同时,要利用好会展平台,加强与相关联集团和企业的合作,以此拓宽企业发展空间,不断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推动集团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

当天,朱学庆还来到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主会场,了解梧州港德硬质合金制造有限公司、梧州新华电池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产品销售和技术研发情况。

市领导周鑫泉、姜云飞,市政府党组成员、市粤桂办主任徐文伟一同参观。

“安化茗片”凭什么一泡走红?


“安化茗片”凭什么一泡走红?

2017年的端午节,除了粽子的浓香,龙舟的鼓声,让爱茶人久久回味的莫过于白沙溪新上市的“安化茗片”了。上市一周时间,每天上百件新品即出即走一件不留卖光。为满足市场的火爆需求,白沙溪茶厂加班加点赶货的节奏也是热火朝天啦!

”安化茗片”为什么一泡走红?

看过、品过产品实物的消费者,无不惊喜点赞!大家纷纷在朋友圈留言点评“安化茗片”给人的感觉:一是颜值担当,连赠品都是十分精致,于细微处尽显大品牌风范。二是口感很棒,茗士醇香甘甜、气韵饱满,茗媛花香甜爽,茶味和美,最令茶客认可的是,“安化茗片”在冲泡后能保留完整的叶底,叶片展示匀齐而有弹性,白沙溪独到的“大仓发酵”工艺技术,使产品真正做到了“烹之无滓”。三是同比性价比高,相比市面上同类型薄片产品,白沙溪“安化茗片”除包装精美外,产品净含量要重很多,且原料高端,如“茗士”中拼配的“毫”价值数千元一斤……

据白沙溪“安化茗片”策划运营方大茶帮贺总介绍:“安化茗片”以五大创新,不仅赢得了消费者的普遍青睐,同时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爱茶人和跨品牌的经销商参与了分销。

一、工艺品质创新:安化黑茶工艺大师肖益平先生亲自参与研发,完美拼配使“安化茗片”之“茗士”“茗媛”“大茗星”三款产品分别呈现出独到的口感风味;

二、消费体验创新:生活茶的迷你形态与个性概念,生活茶的时尚体验与消费主张,生活茶的配套创意茶具与配套营销服务,形成全元素的时尚生活黑茶体验。

三、品牌概念创新:“安化茗片”无意中与“薄片茶”形成概念冲突,引发市场关注。“茗媛”“茗士”的人格化概念与身份化认同,让产品更有亲和力,而“黑茶小罐”的包装设计更是尽显产品高端大气与时尚流行。湖南农大刘仲华教授为“安化茗片”亲笔题词的“黑茶养生,一片OK”的主题广告语,更是引发了众多追求简单品茶与时尚养生消费者的心灵共鸣。

四、营销模式创新:互联网思维下的超级产品加超级创意,借助天网、地网、人网的“三网合一”推广模式,极大增强了新品爆光率和市场占有率。

五、商业模式创新:白沙溪首款全国众筹产品,不仅强化了渠道经销商的作用,更通过社会资源的参与,实现“圈外画圈”的营销效果。

白沙溪“安化茗片”创意生活小茶,向世人呈现的是一种“小时代、大健康、雅生活”的消费理念;它以“有品味,更简单”的时尚诉求让天下爱茶人“越喝越健康,越来越时尚”!它以第一品牌出品、二大概念支撑、三种口感风格、四大品质卖点,五大营销保障,力争打造白沙溪销售过千万的战略单品。是白沙溪面对市场新环境,引爆消费新需求的鼎新之作。

广西梧州市市长朱学庆到部分六堡茶企业调研产


3月25日下午,梧州市市长朱学庆到梧州部分六堡茶企业开展工作调研,并主持召开六堡茶产业发展座谈会,研究部署茶产业发展有关工作。

朱学庆先后到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梧州圣源茶业有限公司、梧州市天誉茶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实地调研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考察了解六堡茶加工制作、陈化仓储、微生物实验、营销推广等工作,听取企业负责人就六堡茶历史文化传承、培育种植、品牌宣传等方面的情况介绍,并协调解决影响企业生产发展的问题。朱学庆说,近年来梧州市高度重视六堡茶产业发展,出台实施了一系列扶持六堡茶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有效促进了六堡茶产业和重点茶企的发展壮大,六堡茶产业规模、品牌效应和产品价值稳步上升。

在随后召开的六堡茶产业发展座谈会上,梧州茶厂、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广西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等重点茶企负责人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围绕六堡茶产业发展、制约瓶颈等进行发言,提出了许多助推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朱学庆认真听取发言,详细记录要点,不时插话询问,与企业家们共谋发展、共解难题。

朱学庆指出,六堡茶是梧州市的优势特色产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与云南普洱、安化黑茶等相比,六堡茶在历史底蕴和茶叶品质上与它们不相上下,但在规模、产值、品牌、知名度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当前,梧州六堡茶产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加快六堡茶产业化发展的工作部署,高度重视、抢抓机遇、挖掘潜力,多措并举促进六堡茶产业发展,六堡茶企尤其是龙头企业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共同努力、形成共识、抱团发展,合力推动六堡茶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朱学庆强调,政府及各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在政策制定、资金投入、龙头企业培育、品牌宣传、文化挖掘等方面出台更有力的扶持措施,夯实六堡茶产业发展基础。要进一步扩大六堡茶种植面积,力争在“十三五”用五年时间,使六堡茶种植面积比现有面积翻一番,产业综合产值超100亿元,同时抓好六堡茶核心种植区建设、标准化种植、优质品种保护等工作,整体提升六堡茶产业水平。要共同培育好六堡茶的文化品牌,围绕六堡茶历史文化元素、健康养生功能等,加强市场调研,强化标准建设、抓好品牌营造,不断提高六堡茶的知名度。要创新融资和营销模式,充分运用现代品牌策划营销手段,在模式、技术、形式上创新六堡茶公共品牌宣传,借助社会资本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利用“互联网+”和电商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营销,全力打响六堡茶品牌。副市长荣志晓参加了座谈会。三三三精品推荐三三三江苏大闸蟹产地直

朱学庆:梧台合作天时地利 冀携手打造六堡茶产业


朱学庆:梧台合作天时地利冀携手打造六堡茶产业

7月15日,广西梧州市长朱学庆在2016年桂台(梧州)茶产业创新发展研讨会暨茶叶交易会上致辞。中新社记者黄艳梅摄7月15日,广西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刘君、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梧州市长朱学庆等嘉宾参观桂台茶叶交易会。中新社记者黄艳梅摄

广西梧州市市长朱学庆15日表示,梧州市正全力做强做大具有千年传承历史的六堡茶产业,当地希望携手台湾,利用“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六堡茶产业体系,共创新型互利、合作共赢。

7月15日至17日,2016年桂台(梧州)茶产业创新发展研讨会暨茶叶交易会在梧州举行。大会以“缘聚西江、茶和两岸”为主题,两岸政商界人士、茶业界专家共同研讨茶产业发展与品牌建设,深化两岸茶产业交流与合作。

朱学庆在开幕式上致辞称,梧州自古就是岭南重镇,有着4100多年的文明史和近2200年的建城史,是岭南文化和珠江西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中国西部大开发12个省份中最靠近粤港澳的地级市,是国家东西部政策和民族政策的“交集区”和“叠加区”,具有承东启西的独特区位优势。

梧州山清水秀生态美,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5.8%,在全国地级城市中名列前茅;江河水质达标率和空气质量优良率常年保持100%,是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更是一座适宜人居、健康长寿的绿城水都。

朱学庆称,当前,梧州正迎来百年不遇的发展机遇,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广西大力实施“双核驱动”战略、两广经济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等,使得梧州的地位和作用凸显,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在刚刚过去的“十二五”期间,梧州地区生产总值由579亿元迈上1000亿元台阶,年均增长1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1.9万元增加到3.6万元,总体进入中等收入阶段;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7.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7%。预计今年上半年,梧州GDP、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增速分别达到8.0%、9.5%和14.6%,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态势。

他说,梧州独特的历史文化、生态气候,孕育出宜商、宜业、宜居的优越环境,也孕育出传承千年、深受市场欢迎的历史文化名茶——六堡茶。近年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下,梧州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快六堡茶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推进六堡茶产业的“基地规模化、加工园区化、产品标准化、品牌国际化、文化普及化”建设,全力做强做大六堡茶产业。

目前,梧州市茶园面积达7.5万亩,从业人员4500多人,六堡茶年产量超11200吨,产值超11亿元,产品畅销港澳台、东南亚、日本、欧美等国家和地区,成为驰名中外的茶叶品牌。梧州六堡茶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市场体系、标准化体系也在逐步完善,品牌效应日益突显,目前六堡茶品牌价值达15.8亿元人民币,位居黑茶品牌排行榜第3位。

朱学庆称,梧州是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最早的交接点,台湾也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起点城市。梧台两地应紧密携手,抢抓“一带一路”机遇,将台湾富裕的资金、发达的技术、先进的管理,与梧州丰富的资源、广阔的市场、巨大的潜力结合起来,共创新型互利、共赢合作。

事实上,近年来,梧州与台湾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紧紧围绕两地民众普遍关心的经贸、文化、教育等议题深入探讨和交流,寻求合作,有力促进了两地人员往来、机遇共享,增进了两地人民的福祉。截至2015年,梧州累计批准台商规模以上投资企业136家,累计合同台资18048.5万美元,实际利用台资18795.6万美元。

“当前,广西正发挥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的独特区位优势,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开放发展,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为梧州与台湾深化合作提供了难得机遇和无限商机。”他说。

茶因人聚,人结茶缘。在推动茶产业融合发展方面,朱学庆称,梧州与台湾同处北回归线区域,气候地理条件相似,茶叶种植两地皆宜,合作天时地利。建议双方在茶苗良种繁育、茶农组织等方面进行务实合作,因地制宜地将台湾先进的有机茶园、生态茶园、精致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引入梧州,将台湾精致农业的先进管理延伸至六堡茶育苗、茶园管理、品牌培育等环节,不断做优六堡茶产业结构,形成茶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六堡茶产业体系。

他同时建议双方继续探索茶产业合作的新领域、新方式、新途径,推动建立长期有效的茶产业合作发展平台,推进两地在茶叶新品种推广、新产品研发和新技术交流,以及茶产品产销对接等方面开展多层次宽领域合作。(中新网梧州/黄艳梅)

云南:山寨汉子建设把那杏生态园带动茶农增收致富


云南:山寨汉子建设把那杏生态园带动茶农增收致富

谭正武(左一)向游客介绍单芽茶。

45岁的谭正武在临沧市临翔区马台乡那杏村种植高优生态茶园、核桃园,加工特色单叶茶,还把生意做到浙江、广东等沿海城市,带动了1800多户茶农走上增收致富路。

那杏村地处澜沧江峡谷群山中,土地高寒贫瘠。笔者近日来到那杏有机生态园,却见这里绿意盎然,茶园百亩连片、层峦叠翠;核桃林枝繁叶茂、硕果累累。马台乡负责人介绍,这片集生产与加工的有机生态园是全乡最早创建的家庭农场。

农场主谭正武聊起了他的创业历程。他说:“我以前专做毛茶生意,收购当地的茶叶后销售到广通、昆明等地,在此期间接触了许多沿海的商家,获得过较好的经济效益。然而,一场茶叶大战过后,市场走入低谷,许多做茶叶生意的人亏怕了,洗手不干了。我也开始另寻商机,再创新业。”

凭着多年在茶叶市场摸爬滚打的经验,谭正武到沿海茶叶市场调查、咨询,搜集有关资料,多方论证。最终,一个创业方案终于在全家6人中达成共识,那就是创办单芽茶加工厂,创建有机生态园。

“要感谢乡政府、村委会帮助我流转了这1300多亩土地。”谭正武说,他生于大山,所以决心要把自己的知识奉献给家乡这片热土,让荒野披上绿装,让瘠土结出硕果,让马台乡茶农走上科技种茶脱贫致富路。他多方筹集资金60万元,购进茶叶加工机械,创办起了茶叶加工厂。又将从村委会流转来的200亩杂草丛生的衰败茶园进行改造,每年投入4万多元从各个牧场、养殖场购来畜禽有机肥施入茶园。10年下来,谭正武已拥有有机茶园360亩,优质核桃园1000亩,辐射带动了周边2000户农家发展。

“什么叫单芽茶?就是每季茶叶萌发时只采一芽二叶中的一芽,确保鲜叶顶尖质量。为保证采茶质量,我培训了上百名能手,采下单芽茶再交售到加工厂。”谭正武介绍说,他的360亩茶园每年只生产2吨单芽茶,年收入360万元。由于产品供不应求,还要到邻近乡村订购,带动了周边1800多户的6000多亩茶园发展。“我每年生产加工20吨单芽绿茶,30吨单芽红茶,50吨单芽黑茶,产品定点供应浙江义乌、广州的两家客商。”

谭正武对未来有更多的打算,他说:“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家庭农场这一生产形式,使我对今后的发展更有信心了。我要把那杏生态园建成一个机械化程度高、食品安全有保障的现代化生态庄园,带动更多的乡亲致富。”

产业融合促云茶增值


产业融合促云茶增值

数据显示,2017年云南省茶叶种植面积620余万亩,同比增1.56%;产量387万吨,同比增3.2%;综合产值达740多亿元,同比增10.1%,为打造“千亿云茶”产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云南茶企拥有全国唯一一家央企和一家国企,其余多数茶企发展还处于小农经济时代,几千个茶企标准化、品牌化程度低,同质化突出,源头的质量把控缺位,名茶名山很多,但名牌却很少,整体处在低价运营。”业内人士认为,云南茶企需要结合自身特点,突破原有格局,扩大茶产业链才能形成大市场,实现跨越大发展。

溯源“身份证”为闯市场护航

“中国茶叶产量每年过剩30万吨,因产能过剩,全球的茶产业都在低价位运行,10年间茶叶均价3美元1公斤。茶叶是可再生资源,对云茶而言,去产能不能不种茶,必须把茶叶消费或者转化,用生产高质量产品开拓市场,拉动消费,而转化需要产业链不断延伸。”谈到云茶发展,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会长陈勋儒表示,首先急需正确认清茶叶产能过剩的严峻形势,云茶要解决面临的问题,就要在新时代焕发新思路。

2017年6月,针对行业无标准和普洱茶安全性等市场乱象和问题,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和云南省认证认可协会共同组建的“云南茶叶评价检测溯源中心”成立,为茶企提供专业化、本地化、一站式的云茶保荐服务。同年9月,国际质量科学院院士、中国防伪行业协会理事长刘卓慧来到昆明为“全国产品防伪溯源验证公共平台”全国首家省级工作站—云南工作站挂牌。平台采用先进的防伪溯源技术,对云茶产品从种植、加工、储存、流通全过程进行认证和审核,赋予每件茶产品唯一的溯源码,有此“身份证”的产品可在平台上线和验证,并保荐到溯源优选等电子商城交易推广。

溯源平台不仅为茶农茶企与消费者建立起便捷的流通渠道,还向消费者传递信任放心消费,向政府监管部门提供制假售假、侵权等打假信息,实现云茶一二三产业链有机整合。

健康多元化还原茶本真

从事30多年茶叶健康与深加工研究的浙江大学茶学系系主任、博导屠幼英曾多次来到云南,在跑遍全国茶产区后,她表示云茶氨基酸普遍偏高,茶多酚和生物碱含量高,好喝是第一感受,根据科学研究得出结论,云茶作为原料可以做成多样化和多功能的保健品。

早在1999年,屠幼英带领学生撰写的第一篇硕士论文,内容即为少数民族喝茶可以有效改善人的肠胃道菌群,茶叶对健康有较大的帮助。她表示,喝茶的习惯养成后,将改善当代人的健康状况,在她看来,云茶未来空间还很大。

“云茶从地理资源,到产品品质都很好,去年云南茶叶种植面积从全国第一变成了第二,茶产业做大做强,面积不是赢得市场的唯一参数,质量和特色才能够进行放大。如何引进外来资本,包容新理念,找到行业痛点才是关键。”屠幼英表示,普洱茶和红茶在茶叶大省浙江已经有较大的市场,如何继续深挖市场,可以将更多的科研成果进行有效转换。传统的茶企很难做到上亿元的销售额,但是茶的衍生产业每年都有几千万的增长,云茶应该积极推动茶叶科学研究和茶文化推广,茶叶深加工及茶饮料、茶保健品、茶日化品等茶叶衍生产品,开发新产品及功能性成分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茶产业多元化发展还原出茶的健康基因。

茶+三产联动放大效应

“拥有不近不远的茶小镇、住着不高不矮的茶空间、吃着不咸不淡的茶餐、干着不重不轻的茶活、泡着不冷不热的茶浴、过着不紧不慢的茶生活。”——屠幼英勾勒出了以“茶”贯之的大健康生活场景。

“茶慢慢喝很解渴,而饮料一股脑喝了,还是觉得渴。”9岁的乔谱霖正专注地泡着茶。在屠幼英看来他是“茶二代”,还在读小学的他受母亲影响,进入弘益大学堂学茶,从此爱闹的他学会了安静泡茶喝茶。

“3年来,弘益大学堂培训出3000多名学员,80%的生源来自世界各地。弘益大学堂开展的茶艺培训、花艺教育、香养香疗已成为茶产业的有力补充。”云南省青联委员、弘益系茶文化品牌创始人李乐骏表示,茶产业的第一产业链是农业,解决种植;第二产业链是工业,解决好喝;第三产业链是流通,解决多喝,当一二三产融合后,解决了能喝、好喝和多喝。如今茶产业将多一个维度,就是基于茶的精神产品的再开发,包括文化知识、高端服务和信息产业。

据介绍,早在春节放假前两周,掩映在万亩古茶林间的民宿“景迈人家”节日期间的客房早被预订一空。春节期间,来自世界各地朋友可在“景迈人家”茶厂体验区,通过普洱茶制作全过程带来的奇妙之旅。

澜沧县各级政府带领农户积极探索推进云茶庄园经济发展,使云茶种植、加工、销售、茶文化、旅游、科研等融为一体,创造符合于当地民风民俗的立体式、多样化茶园新经济。在弘扬“茶马古道”茶文化的同时,建立普洱茶文化精品旅游线路,促进茶+旅游发展。

经常到国外和省外学习的仙贡对厂房的升级改造有着信心,“云南原生态+原住民等优质资源是云茶发展的资本,在做好茶叶的基础上,茶旅融合等差异化将能够更好促进产业发展。”仙贡介绍,早年村民制茶工艺不佳,加上产量过剩,20公斤茶只能卖500元,通过技改提高品质后,现在2.5公斤茶可以卖500元。从种植到制作,从管理到品质,茶叶从量到质的变化,让种茶为生的父老乡亲的生活有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极眼国际形势,放眼国内市场,着眼云茶优势,以提质增效为核心,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茶农增收为目标,大力推进茶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在此基础上构建茶产业、茶生态、茶旅游和茶文化互融共进、协调发展的现代茶产业体系,更好实现云茶的价值,使得青山绿水不断增值为金山银山。

“茶文化”点亮临沧城市魅力


“茶文化”点亮临沧城市魅力

茶马古道临沧市委宣传部供图

“只知饮酒能醉人,名茶胜酒醉十分;澜沧江水煮香茗,主人情意暖三分;一杯未尽我醉倒,醉他三年还不醒。”这是诗人李尧写给茶乡临沧凤庆的一首诗。

临沧,因临澜沧江而得名,是“太阳转身”和“两洋(太平洋与印度洋)分水”的神奇地方,是世界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世界茶树重要的地理起源中心和栽培起源中心,也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地区。

茶树临沧市委宣传部供图

临沧,地处北回归线,四季如春,年平均气温17.5℃,是世界上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方。因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被中国气候学家吕炯称为“世界少有的生物优生地”。1982年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考察临沧后,提出在临沧建立世界第一流大茶园构想。目前,这一设想在临沧正在变为现实。

这座茶城,是普洱茶的原产地,滇红茶、大叶种蒸青绿茶的诞生地,是中国最大的产茶市,是世界著名的“天下茶尊”“红茶之都”和“天下茶仓”。2014年荣获中国茶品牌“金芽奖”、唯一的“中国最具茶文化魅力城市品牌”奖,被公认为是中国最具茶文化魅力城市。

澜沧江临沧市委宣传部供图

据了解,距今3000多年的临沧古代濮人(今布朗族、拉祜族、德昂族、佤族的祖先)是世界上最早懂得种茶、制茶、用茶的民族。他们不仅种茶、制茶、饮茶,而且知茶、爱茶、敬茶。临沧境内的茶文化历史遗迹更是不胜枚举,从历史久远的茶马古道,到保存完好的茶马古镇;从诸葛兴茶的传说,到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临沧之行月下品太华茶的记载……因茶文化底蕴深厚,并有着“秘境临沧”的美誉,丰富多彩的民族茶文化,临沧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专家、学者、文人、墨客。

澜沧江临沧市委宣传部供图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魅力无穷的临沧茶文化。临沧市凤庆县香竹箐栽培型古茶树王,其年代久远可追溯到周武王时期,被称为“茶之祖母”“茶树之王”;双江县勐库镇冰岛村的冰岛古茶园,最早记载于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是云南大叶种茶发源地;云县白莺山古茶园记录了茶树从野生到栽培完整驯化的进程,被誉为“茶树自然历史博物馆”。

以茶兴市、由茶兴贸,伴随着茶叶交易而开拓的临沧茶马古道在全市、县(区)都有分布。历史上,在茶马古道最繁忙时期,有2000多匹骡马常年穿越在这些茶马古道上驮运茶叶,驮起茶乡的希望,驮起茶叶的希望。

古茶树临沧市委宣传部供图

新中国成立以来,临沧茶叶产业快速发展,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大幅增加。如今,临沧全市茶园种植面积达150万亩,其中拥有百年以上古茶树的古茶园11万亩,茶叶总产量达13.6万吨,成为了中国最大的产茶市、最大的红茶生产基地和普洱茶原料基地。

茶已成为了临沧的特色、元素及符号和形象。天下茶尊、中国红茶之都、中国最具茶文化魅力城市、临沧普洱茶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国滇红茶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勐库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一座城市的文化魅力,被“茶”点亮。

依托巨大的茶叶资源优势,围绕把临沧建设成为全球重要的茶叶产业中心,成为世界闻名的“红茶之都·天下茶仓”和世人敬仰的“天下茶尊”战略目标,临沧致力于做强做大“临沧茶”,叫响临沧地域品牌。

未来,临沧将以建设世界一流生态茶园优质基地为基础,以确保品质安全为底线,以培育扶强龙头企业为抓手,以园区聚集整合提升为关键,推进茶叶产业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国际化发展,把茶叶产业建设成为促进精准脱贫,实现乡村振兴,促进三产融合,打造临沧城市名片,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优势产业。

婺源茗眉茶叶历史


婺源境内群山高耸,山涧汩流,气候温润,雨量充沛,四季云雾缭绕,寒署温度分明,加上土层较厚,土壤肥沃,特别适合茶树生长喜温、耐湿、好雾的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早在唐代以前,人们就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发展茶叶生产。

婺源茶树大多生长在高山深谷中,饱受雾露的滋润,萌发的芽叶厚嫩柔软,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制成的绿茶香气馥郁,滋味醇厚,具有“叶绿、汤清、香浓、味醇”等优点。

唐代陆羽所著《茶经》中,有歙州(当时婺源属歙州)茶“生婺源山谷”的记载。唐大中十年,朝廷膳夫杨华撰《膳夫经手录》中记载:“婺源方茶,置制精好,不杂木叶,自梁、宋、燕、并间,人皆尚之,”。南唐都置制使刘津撰《婺源诸县都不得置制新城记》中,称“婺源茶货实多”。

宋朝,婺源产制的茶叶已出类拔萃。《宋史食货》中对茶叶有毗陵之阳羡,绍兴之日铸,婺源之谢源,隆兴之黄龙、双井,皆绝品也“的记载。明朝,婺源茶叶受到朝廷赞赏,被列为贡品。至清乾隆间,婺源茶叶被列为中国外贸出口的主要物资之一,并开始精制外销获得了国际茶界的赞誉。美国威廉*乌克斯在所著《茶叶全书》中,称赞婺源茶不独为路庄绿茶中之上品,且为中国绿茶品质之最优者。其特征在于叶质柔软细嫩而光滑,水色澄清而滋润。”

清代中叶,是婺源绿茶外销盛期,茶叶产量较高。据民国史料记载:“在昔茶叶繁荣时期,每年产茶约五万担。清朝末年至民国期间,因“洋茶生产日多,华茶不能直接运销,而由洋商购去掺以洋茶,以伪乱真,使华茶声誉不振,”,婺源绿茶生产由此而逐渐衰落。

解放后,茶叶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1976年年产茶叶5万担,跨入全国茶叶出口基地县行列。1986年年产茶叶8.7万担,超过了历史上最高年产量。

安溪不再“唯茶是农”


我家有退改5亩低产茶园,种上良种花生,亩增收8500元,收入比过去高出好多。福建省安溪县西坪镇留山村村民潘良才告诉记者。

独木不成林。留山村花生种植业的发展只是安溪县农业结构调整的一个缩影。安溪是茶叶大县,但唯茶是农,农业结构隐藏着巨大的经营风险。如何才能摆脱这样的窘境,一直困扰着当地的干部和百姓。

莫道地不生金。只要结构调优,照样流金淌银。安溪县委书记高向荣说,近年来,该县因地制宜,调优农业结构,闯出了一条工业与农业、田间与车间、企业与市场、产业与项目有效对接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为农民开启了一片增收致富的新天地。

安溪县龙门镇的桂林和观山等村都处于丘陵地带,海拔也较高,气候非常适宜种植茭白,村民种植茭白的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于是,龙门镇积极鼓励和扶持当地农民发展茭白种植,并大获成功。

全村现在种植茭白1500多亩,村民们都脱贫致富了,往后发展前景还大得很。茭农林布袋说,商家都跑到基地来订购,由于供不应求,有一次我们还忍痛推掉了1万斤的订单。

如今,桂白牌茭白成为泉州市名优蔬菜,进入大超市、大农贸市场,前几年还成为全国农运会指定专用绿色食品。

龙门镇党委书记李树明表示,目前全镇种植茭白6000多亩,年可增收近1亿元,瞄准市场找路子、挖掘特色树牌子、连接市场赚票子,茭农们牵住了增收的牛鼻子。

在湖头镇,过去农民大量种植铁观音,但由于海拔低,茶叶不仅产量低,品质也缺乏竞争力。湖头镇因势利导,引导农民退出低产茶园,发展米粉加工。

我们有自己的特色产品,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米粉不愁销路。湖头镇福寿村的陈实碧信心满满。

湖头镇宏福米粉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樟加对记者说,目前全镇共有米粉加工户2000多户,从业人员1万多人,年产量近3万吨,行业产值3亿多元。

湖头米粉制作受传统条件制约,整个产业星星多、月亮少,品牌知名度不高。湖头镇镇长李瑞谦认为,要想做大、做好米粉产业,就必须走品牌经营之路。

随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标准的实施,湖头米粉依托精细的分工,流水线式作业,标准化、规范化生产,产量大幅提升,突破了缺量瓶颈,打造出一批龙头企业。同时,对传统的米粉包装进行设计改良,让湖头米粉不仅成为美味佳肴,还成为馈赠佳品。

位于安溪县长坑乡的山格村是安溪县著名的淮山村。在陈连德的淮山地里,老陈讲起他的淮山经:以前村民基本种茶,2008年开始,政府对现代农业的号召和扶持把他的致富梦给唤醒了。两年前,他种了3亩淮山,每亩纯收入3万元,全村淮山产业人均收入达8000多元。

淮山是一种很好的食材,通过与传统工艺的结合,以其为主要原材料,委托专业的食品生产厂家制作成米粉、面线等食品,这是深受消费者认可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化模式。安溪县长坑乡党委书记陈鲜明表示,他们新推出的淮山系列加工产品,很受消费者青睐。

高向荣表示,当前我国农业生产面临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封顶、生产成本地板抬升等新挑战,安溪县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齐科技短板,提高农产品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了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

青岩茗翠功效与禁忌


青岩茗翠产于安徽省潜山县天柱山一带,属绿茶类。天柱剑毫以其优异的品质、独特的风格、峻峭的外表已跻身于全国名茶之列,因其外形扁平如宝剑而得名。那么天柱剑毫功效与禁忌有哪些呢?

青岩茗翠功效

功效1、强心解痉作用

咖啡碱具有强心、解痉、松弛平滑肌的功效,能解除支气管痉挛,促进血液循环,是治疗支气管哮喘、止咳化痰、心肌梗塞的良好辅助药物。

功效2、抗辐射作用

绿茶类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够抵抗电脑及手机等电子产品对人体所发出的辐射伤害。这是由于青岩茗翠中含有的茶多酚及氧化物能够吸收放射性物质的能力。饮茶减少了血多因辐射而引发的一些病症。

功效3、兴奋作用

青岩茗翠茶叶的咖啡碱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帮助人们振奋精神、增进思维、消除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功效4、利尿作用

青岩茗翠茶叶中的咖啡碱和茶碱具有利尿作用,用于治疗水肿、水滞瘤。利用红茶糖水的解毒、利尿作用能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功效5、抗菌

青岩茗翠富含茶多酚和鞣酸,这些成分能够凝固细菌的蛋白质,杀死细菌。若外伤破皮,使用一些浓青岩茗翠水冲洗患处,能起到消炎、杀菌之效。对于口腔发炎、咽喉肿痛等症,也有一定的治疗功效哦。

功效6、减肥

青岩茗翠含有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和芳香类物质等多种化合物,对蛋白质、脂肪等有较好的分解作用,有利于促进脂肪代谢功能,常饮能起到较好的减肥作用。

青岩茗翠禁忌

禁忌1、肠胃不好的少喝新鲜青岩茗翠。青岩茗翠是不发酵茶,多酚类和酶类物质丰富,凉性较强。新茶时间短,有些物质尚未氧化,用以造成肠胃刺激,导致胃溃疡等疾病,如果能等待一定时间的氧化作用,就能减少对肠胃的刺激。

禁忌2、头泡茶不要喝。在茶叶制作过程中,灰尘颗粒、农药残留难免存在,饮茶第一步经过洗茶的步骤,倒掉,不仅能洗茶,还能有洗茶的作用。

禁忌3:贫血之人少喝青岩茗翠。青岩茗翠中富含鞣酸物质,而鞣酸物质能够阻碍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造成缺铁性贫血。一般来说不会有多大的影响,但是贫血之人要少喝绿茶,以免加重贫血状况。

禁忌4、便秘之人不能多饮用青岩茗翠。适当饮用青岩茗翠对消化、排便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但过量饮用青岩茗翠反而会加重便秘的情况。这是因为茶叶中的元素与食物中的蛋白质结合后成为不易消化的物质,影响肠动力的工作,致使大便脱水、干涩,加重便秘。

禁忌5、服药期间不要喝青岩茗翠。青岩茗翠中含有大量的鞣酸物质和单宁酸,可能回合药物发生反应减弱药性,影响药物的发挥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服用药物用清水服用,不要用茶水。

禁忌6、胃寒者少喝青岩茗翠。青岩茗翠作为未发酵茶的属性不如全发酵茶红茶那样养胃,饮用不当还会刺激肠胃。因此,胃寒者切记少喝青岩茗翠。

另外对于老人来说,不要喝太多的青岩茗翠,尤其是高血压的人,喝太多的青岩茗翠,对于老人来说可能在导致血压升高,还有心力衰竭的危险,尤其是浓茶,更加是不要喝了,大量的喝入浓茶,可能会导致心脏的超负荷,所以对于青岩茗翠来说喝的时候一定要适量。

所以对于青岩茗翠来说,适当的饮用对身体是很好的,大人小孩都是可以的,但是物极必反,所以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亮,最好是不要喝浓茶,毕竟浓茶喝多了对身体不好,会导致失眠,精神不佳的问题,这样就白白辜负了这么的好的茶叶。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朱学庆代表:擦亮城市“茗”片促农增收致富》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白茶代表茶专题。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