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然不但是一代诗僧,还是一代茶僧。

他精研过茶学,他曾经写过一篇《茶诀》。《吴兴志》卷十七称皎然“有《茶诀》一篇”。虽然,《茶诀》未明言撰写时间,但它很可能与陆羽《茶经》的问世时间相去不远。唐代很多典籍引用过《茶诀》,比如《百丈清规》、《禅林清规》、《五灯会元》等。可惜《茶诀》后来失传了,后人只能通过皎然的茶诗窥见其茶道见解的蛛丝马迹。

皎然画像

皎然精通茶事,并以诗歌的形式首次提出了“茶道”之说。唐代禅宗重视以茶助禅。皎然才高八斗,又是名寺高僧住持,无论在慧根、觉悟、心性上皆超然尘外,对茶禅之道有独到的见解。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一诗中,他将“茶饮”提升至“悟道”的高度: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陆羽和皎然

皎然的茶诗提出了“茶道”审美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是饮茶的实用层面,陆羽《茶经•一之源》写道:“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饮茶可以助人驱除昏寐,使人神清气爽,具有提神益思的功用。

第二重是饮茶的养性层面。陆羽《茶经》认为茶叶“野者上,园者次”,上乘的茶叶采自远离喧嚣的深山。茶性本洁,未受俗尘市井之欲性污染。饮茶可以帮助茶人驱除心魔,灭除杂念,乃至清正元气,守元求真。

第三重是饮茶的明道层面。茶可以载道,饮茶是茶人抵达“道”之妙境的一种途径。茶之真味乃是通过对茶叶精心的焙制,水品的择选,火候的妙炆,茶器的雅赏,茶人的清心,多重因素相互作用,方能品味茶叶之“道”。品茶之真味,正如拨开尘世的乌云密障,体悟宇宙万有及众生的本体。于是,茶味便有了禅的意境,品茗之事也上升到体悟人生真谛,乃至修身得道的高境了。

皎然是茶道重要的倡导者与开拓者。在另一首诗《饮茶歌送郑容》中,他也表达了饮茶能得道升仙的修道观念:

丹丘羽人轻玉食,采茶饮之生羽翼。名藏仙府世空知,骨化云宫人不识。云山童子调金铛,楚人茶经虚得名。霜天半夜芳草折,烂漫缃花啜又生。赏君此茶祛我疾,使人胸中荡忧栗。

这首诗表达了皎然对丹丘子不食人间烟火,采茶饮用而生羽,进而羽化升仙的赞美。同时,皎然感叹真正懂得茶之真道的仙人不为世人所知,可谓“名藏仙府世空知,骨化云宫人不识”。当然,皎然在诗中似乎也批评了陆羽的《茶经》停留在茶学的实用层面,并没有往茶饮的灵魂境界深进一步。

皎然对茶道的喜好和悟性与他的宗教修为有关。皎然修道,内外兼精,诸家皆备:他在佛家和道家之间游弋,最终归于佛门;在修佛的过程中,又兼修律宗和禅宗,而最后选择了禅宗;在禅宗之间,他出入南北而又归宗北秀。

在佛门内外,皎然时禅时诗,用心孰多,恐怕连他自己也难以说清楚。作为一个僧人,他总是不满于做一个普通的诗人,还是以明心悟道为最终目标,想“脱却文字累,免为外物撄”(《答苏州韦应物郎中》)。但他最终以诗论闻名于世,并没在禅学领域成为一代宗显,这或许可以看出他的道心并没有湮没其诗心。

尽管皎然多才多艺,游心于茶道,更写过《茶诀》,但他或许生怕因受“小术”之累而耽误了修禅证心的大事,故而没有在茶道研修上继续走远?

扩展阅读

茶道精神


中国古代的士和茶有不解之缘,可以说没有古代的士便无中国茶道。

清:即清洁、清廉、清静及清寂之清。茶艺的真谛,不仅求事物外表之清洁,更须求心境之清寂、宁静、明廉、知耻在静寂的境界中,饮水清见底之纯洁茶汤,方能体味饮茶之奥妙。

敬:敬者万物之本,无敌之道也。敬乃对人尊敬,对己谨慎,朱子说:主一无适,即言敬之态度应专诚一意,其显现于形表者为诚恳之仪态,无轻藐虚伪之意,敬与和相辅,勿论宾主,一举一动,均佁有能敬能和之心情,不流凡俗,一切烦思杂虑,由之尽涤,茶味所生,宾主之心归于一体。

怡:据说文解字注『怡者和也、悦也、桨也。可见怡字含意广博。调和之意味,在于形式与方法,悦桨之意味,在于精神与情感,饮茶啜苦咽甘,启发生活情趣,培养宽阔胸襟与远大眼光。使人我之间的纷争,消弭于形,怡悦的精神,在于不矫饰自负,处身于温和之中,养成谦恭之行为。

真:真理之真,真知之真,至善即是真理与真知结合的总体。至善的境界,是存天性,去物欲,不为利害所诱,格物致知,精益求精,换言之,用科学方法,求得一切事物的至诚,饮茶的真谛,在于启发智能与良知,使人人在日常生活中澹泊明志,俭德行事,臻于真、善、美的境界。

日本茶道的美学


茶道,在多数人眼中,只是由宗教仪式演化而来的一种特殊的饮茶方式,但当人们探索其历史时,便会发现茶道中蕴涵着日本传统审美观,尤其是其中不同于人们观念中的日本审美范式,反映了与日本“物哀”美学不同的审美思维。

在日本美术评论家冈仓天心的《茶之书》中,面向当时对只知暴力的日本的西方社会,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日本茶道的历史、形式、器具、哲学、美学乃至茶人人生的内容,集中体现了他对于茶道艺术的认识及热爱。我曾以为茶道因为其独特的形式与装饰得以广泛传播与传承,但读完此书却感受到了一种不同:是茶道内在的美学与文化精神,才使其历史悠久仍焕发生机、很早就作为文化符号却经久不衰。茶道美学思想影响着日本茶人、美术家与普通人的生命,自上而下地影响着日本日常生活各个方面。正如书扉页上所说,“日本‘武士道’是‘死的艺术’,而‘茶道’则是日本人孜孜以求的‘生的艺术’”,冈仓天心将茶事与茶人的生命观相联系,探索在茶道中他们如何展现艺术、如何完善生命,将大多数人眼中的世俗饮馔之事提升到一种纯粹而唯美的信仰——从一个美学的角度,向西方人、以及正积极“脱亚入欧”的日本人,呼唤传统哲学与美学的精神回归。

日本现代禅学研究者伊藤古鉴曾着《茶与禅》对茶道进行分析,他认为茶道作为一门艺术包含几个层次:茶道技巧,茶事礼法,以及茶事中的“道”。茶道中的美学即隐藏在这三者之中,其精要便是“和静清寂”。茶道技巧,即茶人如何点茶、如何调制、如何饮茶、如何挑选组合茶具、如何摆放花与挂轴等形式;茶礼,即主客之间相敬之礼,体现在主人如何打扫布置、根据季节及茶会目的来准备、礼尚往来中;茶“道”,便是茶人如何最终通过多年茶道训练,通达茶道艺术的奥义,以启迪自身的长期过程。

茶道精神真谛


清:即清洁、清廉、清静及清寂之清。“茶艺”的真谛,不仅求事物外表之清洁,更须求心境之清寂、宁静、明廉、知耻在静寂的境界中,饮水清见底之纯洁茶汤,方能体味“饮茶”之奥妙。

敬:敬者万物之本,无敌之道也。敬乃对人尊敬,对己谨慎,朱子说:“主一无适”,即言敬之态度应专诚一意,其显现于形表者为诚恳之仪态,无轻藐虚伪之意,敬与和相辅,勿论宾主,一举一动,均佁有“能敬能和”之心情,不流凡俗,一切烦思杂虑,由之尽涤,茶味所生,宾主之心归于一体。

怡:据说文解字注“怡者和也、悦也、桨也”。可见“怡”字含意广博。调和之意味,在于形式与方法,悦桨之意味,在于精神与情感,饮茶啜苦咽甘,启发生活情趣,培养宽阔胸襟与远大眼光。使人我之间的纷争,消弭于形,怡悦的精神,在于不矫饰自负,处身于温和之中,养成谦恭之行为。

真:真理之真,真知之真,至善即是真理与真知结合的总体。至善的境界,是存天性,去物欲,不为利害所诱,格物致知,精益求精,换言之,用科学方法,求得一切事物的至诚,饮茶的真谛,在于启发智能与良知,使人人在日常生活中澹泊明志,俭德行事,臻于真、善、美的境界。

人间紫砂之三:把握紫砂器的精神维度


紫砂壶显著向外拓展的部分,除了壶嘴,还有壶把。

常见的壶把大致有端把、横把、提梁几种。

端把是茶壶之常见把式:有两支点,也有多支点。两支点多见于光器,轮廓像人耳朵,俗称“耳把”,也叫“圈把”,亦称“环把”,也有称“圜把”。端把与壶流对称、均势,置于壶肩至壶腹下端,高点与壶口、壶流的高点呈水平。为与壶流在视觉上达成有机平衡,把上或会有飞扣,把下端或延伸出“耳垂”。通常端把是“正耳”模样,也有反弹琵琶者——“倒耳”,此种叫“倒把”。有款深受壶友喜欢的光器壶——倒把西施壶,便以此命名。

横把壶之把,也叫“柄”、“执”。为与壶流成90度角的壶体上安装的柄。此形制在日式茶壶上常见。我日常泡绿茶的一把日本瓷器壶便为此种样式。壶流在一侧向外伸张,人端壶而立,壶柄直指人心处,确有“执意”之意。此种壶把,叫“执”确实更为准确。此形制壶把,多为较粗的管状手柄,与鸭嘴样式的流相配合使用比较多见。把的位置设置,从力学上讲,正是在出汤时身筒旋转的中轴上,便于省力并大幅度倾倒和压迫茶汁蓬勃外溢。日本茶道,喜席地坐而论道,横把茶壶,为“当家菜”。

横把紫砂壶有一经典款做得相当飘逸,名曰唐羽壶。就此字面便能凑出个画面:像在唐朝,似羽化成仙。唐羽壶的横把飞泻向外伸张的样子,确有敦煌飞天甩袖的意趣,自信而高傲。

提梁把,为紫砂壶艺术形态在空间上取势的显著形制。此种也叫“提”,这是就受力关节处而言。一般放置在壶肩上或者护壁侧与水平面相垂直,在壶流纵切面上。

从位置上分为提梁和提壁。提梁,指的是从壶身筒肩部起提,连接位置在壶的肩膀上;提壁,说的是从身筒的侧壁起提。在装饰上有素提和花提,前者指提身光素无装饰;后者指提身有装饰。形态上有绞提、单提、双提和叉提之分。绞提为数根细提绞合而成;单提为干净利落一根提梁;双提为并列分置的两根提梁;叉提为单提在后,双提在前的提梁。在材质上,又可归结为硬提梁和软提梁。硬者,指壶的提梁材质与壶身的材质属性基本一致(也有例外,如徐达明的红木提梁系列)。软者,俗称“活络提”,壶提的材质与壶身材质不一致,可活动,像常见水铫子“提”一般。洋筒壶便是这种提梁典范形制。

现藏于天津艺术博物馆的“天鸡壶”,是清代紫砂巨匠陈鸣远一件传世力作。此壶通体呈紫棠色,紫中泛红,色泽凝重,光滑润泽。圆形盖、平顶,中心饰阴阳鱼,周围饰五朵凸起的祥云,盖周围饰云雷纹。壶身直口,长颈,鼓肩。肩一侧与口之间设鸡首形流,对侧饰兽首衔环为把,为借鉴青铜工艺。颈上端饰莲瓣纹,肩部饰一圈绳纹。腹刻铭:“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为庾子山(庾信,南北朝著名文学家)句。诗因酒而写,兴亦随酒而来。著名陶瓷学者宋伯胤著文:“陈鸣远所作的天鸡壶是一件酒具,并不是茶壶。”《阳羡名陶录》作者吴骞所写“陈远(鸣远)天鸡酒壶赞”更为了然,但被很多人忽视。

紫砂壶把,古称鋬。鋬,即是器物上用手提起的部分。天鸡壶把,是典型鋬之一种。吴骞评价天鸡壶“制作精雅,真堪与三代古器并列。”天鸡壶收藏在天津,这也很有意思。

如果一把好壶的壶嘴所指向的是一件紫砂器的精神维度,那壶把所把握、归结的,恰恰是一把好壶的气宇。手握其上,人与壶,气宇相合。安安然,无它。

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


1、台湾中华茶艺协会第二届大会通过的茶艺基本精神是“清、敬、怡、真”。台湾教授吴振铎解释:“清”是指“情洁”、“清廉”、“清静”、“清寂”。茶艺的真谛不仅要求事物外表之清,更需要心境清寂、宁静、明廉、知耻。“敬”是万物之本,敬乃尊重他人,对己谨慎。“怡”是欢乐怡悦。“真”是真理之真,真知之真。饮茶的真谛,在于启发智慧与良知,诗人生活的淡泊明志、俭德行事。臻于真、善、美的境界。

2、我国大陆学者对茶道的基本精神有不同的理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事茶业界泰斗庄晚芳教授提出的“廉、美、和、敬”。庄老解释为:“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

3、“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认为“和、静、怡、真”应作为中国茶道的四谛。因为,“和”是中国这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事茶道的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怡”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终极追求。

内修外行的茶道精神


茶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透过茶道老师张文慧娓娓道来二十多年来与茶共处的生活禅,让我们一窥茶道生活面的精神。“茶道”并不是一种古板的贵族式教条,离开茶桌,茶道延伸进入日常生活,从内在气质的涵养修行,展现于外与人的和谐互动,在在让人如沐春风。

从学茶道中她懂得恭敬别人,茶道里头有规矩与许多小细节要注意,规矩养成后做任何事情自然有节有度。如淮南子上所载“非规矩,不能定方圆;非准绳,不能定平直”。要塑造人格一样需要规矩,才能内修外行,甚至让接触你的每个人都有如沐春风的感觉,而人们也都会想跟这样的人在一起。

就外在而言,张文慧老师发现自己对很多事情的兴趣不如对茶道来的高。有时候工作太累很想要休息,好不容易放一天假,会想说应该好好玩乐一下,但她发现自己只要到陶艺店观赏艺品心情就会很好,生活上的满足感变高了,疲累的时候有一杯热茶,就会觉得够好了。心情不好的时候,选一种适合现在心情的茶叶与茶具,透过其间思维,烦乱的心就会恢复平稳。很多人的心情会太好或太不好,不知不觉间做出伤害自己也伤害别人的事,而茶道能在生活中扮演一种平和心力的角色。

茶道精神可以延伸到生活每一个细节,当内涵融入生活面后,感觉会很不一样,像张文慧老师本身改变很多,她表示自己变的拥有一种主动、积极想要为别人付出的精神,变的愈来愈细腻,会更多思考别人需要什么,把自己放下。她以前觉得人好难懂,不知道这个人在想什么?也不知道怎么互动比较好?甚至有与人互动的困难,相信这也是现代人普遍会有的心情,因为很多人都太在意自己,不懂得为别人付出。

茶很奇妙,虽然是同样的茶叶,但第一泡的温度、第二泡的温度都不一样,学茶的人要研究方法。现在跟人互动时张老师都会想,连茶每一泡温度都得不一样,那面对不同的人怎么可能都用同一种方法?如果想要茶好喝,一定要观察需要怎样的温度?当中充满无限禅意。同样的茶现在泡与明天泡就不一样,泡茶前要先观察,再去做。跟人互动也是,先观察,设身处地了解对方的状态,才知道怎样与之互动。

茶道像个生活导师,传之规矩、授之礼仪,让人心定气和,简单中自有快乐满足。

我们所倡言的,是茶道精神


■明建窑茶盏及剔红云纹盏托雅昌供图

东晋时期,敦煌人单道开在临漳县的昭德寺修行。据说他在室内打坐时,不怕寒暑,昼夜不眠,诵经四十余万言,“日服镇守药数丸,大如梧子,药有松蜜、姜桂、获荃之气,时复饮茶苏一二升而己”。每天吃的有食物和药物,而喝的只是茶苏。有人认为,“茶苏”是茶和紫苏调制的饮料,能够起到提神少睡、防止睡眠的作用。

这条记载说明,寺院打坐已开始用茶。单道开饮茶,是与其它药物同时服用,是与道家服饮之术相类似的,可见当时的佛教还是受道教药石观念影响。但单道开打坐昼夜不眠,因此其饮茶除了养生保健,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即提神破睡,此时,茶在坐禅中的功效已开始被认识。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与茶的缘分就越来越深,禅与茶的融合也愈加广泛和深入。从坐禅饮茶、以茶止睡解渴到寺院大规模地种茶,从以茶待客到以茶汤供养诸佛祖师,将茶引入庄严的宗教仪轨中,茶己经成为僧侣参禅悟道、寺院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唐代不仅是真正意义上的茶文化的发源时期,同时也是瓷器从纯粹的“器用”走向“审美”的蜕变起点。人们对茶的追求不但在器物上,精神上也随之形成。“茶烟袅袅笼禅榻”的中国饮茶文化更随之传入周边小的国家。

今天,言及饮茶,我们常说禅茶一味,而我们所言的应是一种茶道精神,这亦是真正的内涵所在。

■统筹:李世云■采编:潘玮倩陈福香梁志钦曾贵真实习生:梁婉莹冷师师陈雪梅卢远芳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皎然,中华茶道美学的精神维度》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