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广州益武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广韬

广州益武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广韬。

2014年茶业展会在前进与思索中落幕,放眼全国市场,茶业展会已经明显出现两极分化。与盛大而专业的广深,规模均有所增加。广州春季:面积3.5万㎡,参展企业近500家。2013年分别为近3.5万㎡、450家;天津展会:面积1.3万㎡,参展企业近200家。2013年分别为1.1万㎡、150多家;广州秋季:面积7万㎡,参展企业750家。2013年分别为5万㎡、630家。

茶周刊:贵公司怎样看待今年茶业展会市场的形势?为确保展会的成功又进行了哪些创新与推广?

李广韬:2014年国内茶专题的展会还在增加,在舆论界和茶商内部都开始对其进行反思。总的来说,展会对行业的发展和文化的推动主要还是正面的。中国茶文化的热度不减,各种活动还会不断增加,这是好事,但是不是都以“文化节”,“博览会”的形式开展,要反思。太多同质的活动,企业和观众都累了,反而不好。去年益武展览尝试在两届展会期间办了多场的“时光茗赏会”和“无界茶会”,这种小而精的雅聚,也起到很好的作用,得到了不小的反响。

近两年中国茶业界有两个特征:一是企业对自我品牌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新品牌不断涌现。同时由于进入品牌运作阶段,企业对营销渠道的建设、维护也越来越重视。二是茶企业普遍在文化营销上投入的比重增加,各出奇谋,形成百花齐放,令整个中国茶文化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广州茶博会一直是茶企一年当中最为期待的展会,一来他们希望在展会中展示出自己最新的理念,同时也希望在展会中看出行业发展的端倪。2014年我们最重要的一个举措就是,鼓励企业以各种形式参与、合办、独办各种文化与营销的活动。为此我们在开展前特意增加一个展馆专门用于举办大会和企业的各种活动。一方面为品牌企业提供了更大的施展空间,另一方面也令广州茶博会能更全面地展示茶行业和茶文化的最新成果。

茶周刊:从去年展会的实操中,贵公司感受到目前茶企业在市场营销方面、或者具体到如何与展会对接方面,还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提升哪些能力?

李广韬:中国茶业企业之间的营销水平和对茶叶营销的理解差异很大,但总体上是不断地在进步。如果说还有待提升的话,主要是要解决如何在产品和营销之间的投入取得平衡。我们感到最头疼的是有好茶的企业不舍投入做宣传;而有些企业投入很大搞营销,但对产品的质量把控又不完善。所以产品又好、宣传又能恰到好处的企业在茶博会上是最受欢迎的。

如何在展会宣传做到恰到好处呢?希望企业在展会营销策划的过程中能加强与主办方的沟通,会有利于企业对自己的准确定位,对自己的产品情况作出客观的判定,在展会上找到最准确的营销方案。去年川红集团、勐乐山、合和昌等企业就是在展会前与我们反复沟通交流后形成展会营销方案,在展会上就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茶周刊:对2015年茶业展会的形势益武公司有哪些基本判断?

李广韬:茶展会经过几年的爆炸式增长,2015年无论举办、参展,还是观众都会越来越理性,选择性越来越强,这会导致一些小型的茶展出现困难。但好的品牌还会继续增长,因为行业的总量还在增长,这一波由南往北的喝茶风正转变为一种全国性的时尚生活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未来的发展空间还相当大。

茶周刊:今年贵公司的茶业展会计划如何?围绕服务市场和企业将有哪些新的突破和创新?

李广韬:今年我公司的展会计划基本上和去年是一样的,展会数量不变,质量要再上一层楼。展会是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通过这些年的积累,有大量的企业和观众使用了我们的平台,也留下了丰富的资源。如何用好这些资源为行业、为茶文化推动多做一些事情,是我们一直在想的问题。

2015年我们首先要把茶博会做得更精彩。同时我们要把这个平台做大,这并不意味着增加多少展位和面积,而是要让这个产业相关的企业甚至个人都有适当的展示、交流的机会。比如茶文化专家学者、媒体人;比如茶的培训机构、科研单位甚至艺术机构都应该在茶博会上有交流展示的机会。我们希望把行业相关的方方面面都服务得舒舒服服,大家都喜欢这个平台,用好这个平台,共同为中国的茶业行业的发展作贡献,共同为中华茶文化的伟大复兴作贡献。

延伸阅读

如何看紫砂壶


大家平时看壶,一般都只注意有形的地方,而对于壶形留下的空间,通常不太在意,而对于做壶人来说,壶留下空间的部分,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因为我们正是根据这部分空间的形状来确定壶的曲线、部位布置的。从前做壶人的泥橙(工作台),都是面窗而置,以便于在做壶时观察壶坯的剪影,看壶留下的空间部分。

老子云:三十辐共一毂(音[gǔ]),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译文: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中国人对于虚、无处的理解真是高妙。

为了让大家看得清楚,我还是把大亨仿古来举例。在这张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其实是“无”的地方的形状,决定了这把壶的造型,这大概也就是古人所说的“计白当黑”吧。

《墨皇本圣教序》很长一段时间在清代收藏家崇恩手里,崇恩极为珍爱,这从其碑文旁的批注和题跋中都有明显的反映。

其中有一段话,我觉得他虽然是讲的书法碑帖,但对于我们欣赏紫砂壶也不无帮助。他在碑帖旁写道:

“明窗几净,扫地焚香,拭目谛观,澄心静玩。先看其大略,以领会全神。次看其结体,以求其明意运笔妙处。旋即逐字看、逐笔看,无一点一画轻易放过,情思微倦,即闭目危坐,以养灵光,少息再看,则必又有一番境界引人入胜,层出不穷,久而久之,右军当于纸上相告盖不翅耳。”

审美活动是有次序的,先看什么,次看什么,再看什么。常看到购壶者抓起一把壶来,先摇口盖紧松,再看嘴滴把在不在一线,而不先观精神紧要处。要这样挑壶,超市里的金属制品个个比紫砂壶好。

崇恩的这段话应该是我们欣赏紫砂壶及其它艺术品很好的一个启发。

茶马古道看安化茶商


在北纬25至30度的雪峰山麓和资江沿岸,漫山遍野生长着生机盎然的茶树。这些茶园的茶叶,绝大多数被加工成“湘黑茶”。成品“湘黑茶”,色泽油黑,汤色橙黄如琥珀,口感浓醇。益阳湘黑茶专家周奎说,据史料记载,在公元10世纪前后,以牛羊肉等为主食的边疆兄弟民族,就发现长期饮用“湘黑茶”能分解脂肪,促进消化,防止燥热。

旺盛的“边销”需求在今益阳市安化县境内产生了官方的“茶马司”,益阳成为“茶马互市”的主要茶叶生产基地。“湘黑茶”由马帮携带,从湖南入四川,沿“茶马古道”输往西藏、新疆或内蒙,进而销往尼泊尔、印度和中亚、远东。据史料记载,湘乡县盛产红茶。民国年间极盛时,双峰境内已有茶园27000亩,产茶785吨,其中外销的红茶433.5吨。咸丰年间以后,海禁大开,中西互市,红茶内销和外销市场巨大,一个以茶为业的商人群体应运而生。

较早成名的红茶商人是刘麟郊。他是双峰县三塘铺镇胜云村人,清太学生。咸丰年间,刘麟郊在战火纷飞中,经商于湘潭、汉口等地商埠,数年之间即成巨富。在清末民初大约半个世纪的时间内,以双峰人为代表的茶商驰骋商场,纵横海内外,形成了一个联结紧密的商业集团。当地依靠茶业发家致富、家财累计百万银元以上的商人先后有数十人之多安化洞市高城马帮,是清末以来中国南方最大的马帮。因安化黑茶的特殊历史地位,造就了安化茶马古道的特殊意义。

茶马古道上的安化黄沙坪古镇,明清时期茶叶从业人员达4万多人,茶号80多家,对岸资江一河相隔的唐市镇,茶叶从业人员上万人,茶号20多家,当时中国黑茶的70%产自这两个茶叶古镇。而当时茶叶等商品的最便利的运输工具是马匹。从资水的唐家观,经江南、陈王、洞市,至新化,为了方便马帮运输茶叶等商品,安化茶商集资修建了数百里的青石板茶马专道

由茶马古道看安化茶商


在北纬25至30度的雪峰山麓和资江沿岸,漫山遍野生长着生机盎然的茶树。这些茶园的茶叶,绝大多数被加工成“湘黑茶”。成品“湘黑茶”,色泽油黑,汤色橙黄如琥珀,口感浓醇。益阳湘黑茶专家周奎说,据史料记载,在公元10世纪前后,以牛羊肉等为主食的边疆兄弟民族,就发现长期饮用“湘黑茶”能分解脂肪,促进消化,防止燥热。旺盛的“边销”需求在今益阳市安化县境内产生了官方的“茶马司”,益阳成为“茶马互市”的主要茶叶生产基地。“湘黑茶”由马帮携带,从湖南入四川,沿“茶马古道”输往西藏、新疆或内蒙,进而销往尼泊尔、印度和中亚、远东。

据史料记载,湘乡县(原湘乡包括今湘乡市、双峰县等地)盛产红茶。民国年间极盛时,双峰境内已有茶园27000亩,产茶785吨,其中外销的红茶433.5吨。咸丰年间以后,海禁大开,中西互市,红茶内销和外销市场巨大,一个以茶为业的商人群体应运而生。较早成名的红茶商人是刘麟郊。他是双峰县三塘铺镇胜云村人,清太学生。咸丰年间,刘麟郊在战火纷飞中,经商于湘潭、汉口等地商埠,数年之间即成巨富。

在清末民初大约半个世纪的时间内,以双峰人为代表的茶商驰骋商场,纵横海内外,形成了一个联结紧密的商业集团。当地依靠茶业发家致富、家财累计百万银元以上的商人先后有数十人之多安化洞市高城马帮,是清末以来中国南方最大的马帮。因安化黑茶的特殊历史地位,造就了安化茶马古道的特殊意义。茶马古道上的安化黄沙坪古镇,明清时期茶叶从业人员达4万多人,茶号80多家,对岸资江一河相隔的唐市镇,茶叶从业人员上万人,茶号20多家,当时中国黑茶的70%产自这两个茶叶古镇。而当时茶叶等商品的最便利的运输工具是马匹。从资水的唐家观,经江南、陈王、洞市,至新化,为了方便马帮运输茶叶等商品,安化茶商集资修建了数百里的青石板茶马专道。

茶马古道上看动人山水


从遥远的、开放的唐代,直到19世纪五六十年代滇藏、川藏公路修通,一直存在着一条鲜为人知的道路,它由中国大西南横断山脉东侧的云南和四川的茶叶产地出发,以人背马驮这种最原始的运载方式,穿越横断山脉以及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雅砻江等大江大河向西延伸,蛛网般覆盖了中国最大的两个高原,最后通向喜马拉雅山南部的南亚次大陆。随着茶文化和藏传佛教的兴起和传播,随着茶马互市的开展,这条道路便成了名副其实的茶马古道。

1000多年来,茶马古道将云南、四川的茶叶输送到藏区,又将雪域的山货特产运到内地,抗日战争期间它更成为中国惟一的对外交通道路。就在民间运输的同时,这条遥远而无比艰险的道路更成为宗教文化以及沿途20多个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交流的走廊。它不仅是连接汉藏等多民族的经济文化纽带,也成了人类为生存所激发的非凡勇气和所作出的超常努力的象征。

不管这个世界在发生着什么,由于不可思议的僻远艰险,茶马古道上有三样东西似乎还在坚韧地存在着:一个是沿途的苍茫大地、山川湖泊、蓝天白云;一个是与藏民生命生活融为一体的宗教;一个是藏民的善良、纯朴和美好。我觉得,藏民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强烈的宗教感情似乎就来自藏区的大自然本身,相辅相成,那样的宗教感情又成全了他们的善良、纯朴和美好。

在茶马古道沿途,有着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壮丽最动人的山水。那是一种惊心动魄的苍茫和旷世的沉寂。有时世界静得出奇,周围的大山全都沉默不语。它们以一毛不生而令人震惊。那种苍凉的美、严酷的美轻易就把人带入史前时代。夏季的雨水汪洋恣肆,冬季的雪水清碧如玉。它们从无数大山上奔泻而下,那水流漫漫涣涣,迅速汇聚成溪流,又很快流淌到无数的大江和河流中。远山显露出它们强劲而优美的山脊,它们是那么峻秀,又充满了张力。蓝蓝的山岚,使它们显得英姿勃发,十分年轻。如果说山脉架起了西藏的骨骼,那这些江河就是西藏的血脉,它们奔涌流动,为高原注入了生命的活力,为高原带来了蓬勃的生机。

除却大山大川,茶马古道沿途有的是极富灵性的石头和无比奇妙的云,以及超凡脱俗的天光。那些历尽沧桑的石头,那亿万年来不老的蓝天,那一逝不再、永不重复的云,那似乎来自极地或外太空的光芒,它们组合成的色彩令人激动不已。而如果在晴天的晨曦中和晚霞里走过西藏的大地,你一定会为那种剔透明朗的光泽所震慑。只要看到一眼,只要沐浴一次,人生便因之而生辉。

在茶马古道一路,我们经常目睹前往圣城拉萨的虔诚的朝圣者,他们在崎岖蜿蜒的山道上踽踽而行,有的更将全身匍匐在地,磕着等身长头前往心目中具有极神圣意义的拉萨,他们磕得四肢溃烂,面额鲜血淋漓,但眼睛的虹彩中却充溢着宁和而确凿的信仰之光。

在茶马古道沿途,同时也是转经朝圣道路的沿途,一些民间艺术家们于过去漫长的时日中,在路边的岩石上、玛尼堆上绘制和雕刻了无数的经文咒语、佛陀、菩萨和许多高僧的形象,还有一些神灵的动物形象,如鱼、蛇、猫等等,当然也有一些被视为神异物的形象,如海螺、日月星辰。那些或粗糙或精美的造像为古道那漫长的旅途增添了一份神圣和庄严,也为那遥远的地平线增添了几许神秘。这就是茶马古道。

茶世界看清醒格局,酒世界看糊涂圈子


让你浮躁的心态平稳下来

让你矜持的神情放松开来

让你慢慢嗅到飘逸的茶香

怡悦的心情渗透每个细胞

懂不懂酒,都可以喝的烂醉如泥;

懂不懂茶,分得出境界层次高低。

喝茶聊的是境界,思的是人生

喝酒讲的是大话,吹的是牛皮

格局越聊越开阔

牛皮越吹越落魄

喝茶越喝越清醒

喝酒越喝越糊涂

思路越理越清晰

思维越喝越麻痹

喝茶之前想的是做生意

喝酒之前想的是占便宜

生意越做越红火

便宜越占越堕落

开心的时候泡一壶茶与友共饮

郁闷的时候拎一瓶酒墙角独酌

人越开心天越阔

心越郁闷路越窄

茶不醒人人自醒

酒不醉人人自醉

想喝茶,你是想静静,静静的思考

想喝酒,你是想昏昏,昏昏的沉睡

酒局中口沫横飞,强行劝酒

即使谈成生意,却也输掉了人格!

茶桌上温文尔雅,细细品味

即使生意不成,但还是交了朋友!

茶越喝越健康,小院里茶友越聚越多!

酒越喝越虚弱,医院里病友可凑半桌!

喝茶,喝的是一种心境

是浮华后面安静的修行!

喝酒,喝的是一种心情

是空虚背后浮躁的寂寞!

正所谓

万丈红尘三杯酒

千秋大业一壶茶

昆明观自在茶业:茶商夫妇


昆明观自在茶业为黄良首创,因妻子子鸿的巧思,如今独具风格。黄良外表敦厚,在收茶、制茶时却另有一副不容套近乎的样子,子鸿擅诗画,观自在旗下以花卉为名的丹青系列,都出自子鸿手绘。

和黄良、子鸿夫妇的采访最终约在西双版纳,一个茶山脚下的古茶园中。来之前,接到子鸿贴心短信,提醒我们不要忘记带御寒衣物,茶山上的夜晚凉得透人心脾。为了取暖,茶园主人在山庄的空旷之地燃起篝火,再扔几个番薯、芭乐,静待火苗将其慢慢吞没,只听噼啪之声在空旷的茶园回荡。

所有人默然地围坐篝火边,想着各自心事。这时节正是茶人收秋茶的时光,去年雨季绵长,子鸿在博客上抱怨秋茶滋味寡淡,品尝后都不理想,于是提前结束采收。夫妇俩索性做起潇洒闲人,寻山间美味,访隐世古刹,看农家土窑烧陶,或学古法造纸,一路玩回昆明,算算已过了月余。“每年茶季的奔忙就像是修行,且远且行,兀自沉湎其中。世间无常,不过倏忽易逝。”子鸿在博客里这样感慨。于茶而论,山水风土,雨露阳光,都对茶有微妙的影响,有时仅是错了一场雨水,或几日阳光,茶味却已显出云泥之别。于是,茶之于茶人,就是大自然的造化,无法以人力改变,唯有恭敬顺从。

开创昆明观自在茶业的黄氏夫妇,是一对云南本地茶人,却又不是云南茶人的典型代表,本地茶商至今依然以走量的大宗生意为主,像观自在这样走个性化发展,肯花心思构思产品的茶人凤毛麟角。也正因如此,观自在销售额并不大,但这家店在云南茶圈却一直是被谈论的话题,“现在不是主流,未来也很难做大。”台湾茶人石昆牧曾这样评论,但这恰恰又是他最欣赏观自在的地方,“在这个越来越功利的圈子里,许多人都想要赚快钱,赚多钱,唯有这两人,一味沉浸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中,没有别的想法。”

观自在之道

黄氏夫妇长得很有夫妻相,都是圆圆面孔,笑眯眯的眼睛。如果普洱茶圈是一个江湖,黄良和子鸿就是江湖中的郭靖和黄蓉。他们一个憨厚,负责收茶、制茶;一个灵动,负责产品策划,品牌推广,两个人一起,正好构成了观自在茶业的根骨与气质。

黄良是观自在的主人、创始者以及核心价值所在。“黄粱美梦”是他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方式。如果不说,你很难看出这是一个当过兵的人,无论走路、泡茶,他总是一副慢腾腾、笃悠悠的腔调,连转个身都要比别人慢一拍。我们采访时,多数时间是子鸿一人在说,黄良陪坐一旁,笑眯眯听老婆讲话,有的时候,会默默从随身的铁罐里拿一块小茶砖出来嚼一口。

黄良品茶更习惯生嚼,这或许与他长期收茶、做茶有关。每次在茶山上收茶,靠的都是现嚼,“好的茶叶,滋味先苦后甘,回味绵长”。他领我们去山上的古茶园,从古树上随手拈一片嫩芽,指给我们看叶上的细幼绒毛,这就是野生古树茶与台地茶在外观上的区别。黄良告诉我们,有经验的茶人,只要摸一下就大约知道茶叶的底细,“野生古树茶手感软糯绵密,台地茶则是粗硬的。”再放在嘴里抿一下,一股清苦便迅速地占领了整个口腔。

目前观自在茶业旗下所有系列均是自制,这意味着身为茶人,黄良肩负着要为每季产品确定基调的重责。对一个茶人来说,春秋两季宛若一场战争,能否收到好茶关乎接下来产品的调性,比拼的是茶人的财力、人脉,更重要的是对茶的品味和理解力。

黄良自诩“老牛”,一年中总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在茶山上,他对于茶山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尤其是到了春茶上市的季节,“三月里,花儿都开了,溪水淙淙流动,动物也出来了,满山都是生的气息。”他一边带我们在茶园走,一边眯着眼手舞足蹈。

“我不能保证每次收到的茶都是最好的,但起码让我可以保证,我们推出的茶全都是凭着我的良心做的。”他这样说,而妻子子鸿则说,“老牛腿上的累累疤痕,就是一个个收茶的勋章。”

但这个外表敦厚,看上去老实、好相处的家伙,私底下有倔犟如牛的一面。勐海斯麻哩茶厂,是观自在在勐海县的生产基地。我们去的那天,工人正有条不紊地制作2013年最后一批秋茶,黄良每天抽空要到厂里走一圈,看看新做的茶饼,与厂长叮嘱几句,他喜欢将饼压得稍松,开片的时候尽量保证条索完整。

“我在这里做茶多年,在业界小有名气,但黄良算是很挑剔的客户。”厂长感慨说,黄良对品质要求极高,也不容易套近乎,“他第一次来我们这里做饼,就提出要求,不要来约我吃饭,不要来约我打牌,不要陪同,我喜欢自己看,有问题我会问负责人。”

黄良,1998年退伍,之后到昆明发展。初到昆明,他看到有很多人喝茶,再加上自己的老家正在版纳茶区,便尝试着在茶城租了一个十平米的小铺,做起了茶生意。至于店名,则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无意中读到心经,觉得与自己心境颇为贴切,便信手拈来。

从小在茶区长大,“昆明的大大小小茶城、茶铺和茶馆,没有我不知道的。”黄良说。在早期资金有限,客源有限的情况下,观自在的发展全靠黄良骑着一辆26寸自行车,一家一家去跑,上门推销。有的时候,只是为了几斤茶叶,他需上门好几次与店家接洽。辛苦是必然的,但这样也积累出良好的信誉。“如果有人不想喝拼配(经典普洱),要我推荐纯料茶饼,那我肯定推荐‘观自在’。”茶人石昆牧这样说。

石昆牧的博客上,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2005年,他去茶城,在观自在店里看到一款新茶,凭外观判断像是易武栽培野生茶,喝下去发现是台地茶。石昆牧故意询了个价,夫妇俩直言不讳,就是台地茶,售价也只有42元一公斤。当时易武野生茶和台地茶价格相差五倍。石昆牧听后大笑,如果是别的茶商肯定直接当野生茶卖了。黄良连连摆手说,绝对不可以,卖出去时一定要跟茶商、消费者交代清楚。

观自在经营之初,黄良只是从大理、下关拿货来卖,后来才慢慢从家乡茶农那里收毛茶,之后有了自己做茶的想法。他买书自学,四处搜集资料,从最基本的茶业知识学起,然后又去各个茶区,了解茶叶的制作、加工步骤。

他也在那段日子认识了石昆牧。后者向我们回忆,那时做普洱茶的人闲暇都泡在各大普洱论坛上,互相提问、争辩,黄良则是其中“非常有趣的一个人,固执起来像一头牛,只要是他认定的,就一定是要激辩到底。”也正是通过论坛,石昆牧对黄良产生浓厚兴趣,2004年他去昆明茶城,特别找到观自在店铺。作为台湾茶人,石昆牧对这对小夫妻的商业思维颇不苟同,“他们开了一个小店,堆了满满的茶饼,做一斤茶才赚几块钱的生意,我跟他们说市场推广,他俩看着我说,石老师,我们是云南人。”因为缺少资金,他们一直没有真正融入昆明主流茶商行列。

2005年春,黄良在茶山给子鸿打电话,一种产自老曼娥山头的茶叶给他留下极深印象:先是极苦,然后慢慢变甜。子鸿听着心头一动,几乎立时想到陆游的《咏梅》,于是将新款茶饼命名“香如故”。她又搬出笔墨,在茶饼的外包装棉纸上画上一株梅花。

“香如故”的推出,算是观自在触及茶品定位和商业推广的开始,它后来不仅成为观自在旗下的高端产品,还成为标签式的一个系列,而“香如故”风格的延续,最终使观自在成为云南本土最具有文人气质的;纯料,拼配;春茶,秋茶;台地,野生古树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他们的高端“丹青系列”,每款作品上都有子鸿的手绘。“丹青系列”原料均来自三百年以上产自易武、景迈和班章地区的古茶树。根据不同山头,子鸿分别给每款产品取名,比如用产自景迈山头的茶叶,香气高、口感清甜,于是将之比作夏日里亭亭盛开的荷花,取名“清劲莲韵”;产自易武正山三百年古树的茶叶,甜柔绵稠,蜜香浓郁,让人想到冬日供养在暖房里的水仙,取名“凌波清带”。而“香如故”则是该系列中唯一的拼配作品,老班章的霸气,老曼娥的清苦回甘,单独制成茶品,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却成了观自在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认同他们的路线,其中最直接的反对便来自黄良的弟弟、“永聘号”主人。在云南茶圈,黄家三兄妹都做与茶有关的生意,却各有专攻,除了黄良外,弟弟的“永聘号”是云南具有知名度的普洱茶经销商之一;小妹则做茶具生意,现已是业内龙头。“相比家族其他人,我们生意规模最小。”子鸿说。

“吃力不讨好”是弟弟对观自在的评论,对此,黄良总是笑笑,并不多加解释。“我们还是觉得应该坚持现在的路线。”子鸿说。按照惯例,茶商最忌讳将访客带至自己收购茶料的山头,“这样,别人就知道我们的货源了。”但他们却对此全不在意,对于观自在来说,最宝贵的资产,应该就是黄氏夫妇本身吧。

文:网络Admin

狠抓茶业质量——采访做茶人


奇苑茶业总经理徐茂兴:高铁开通,肯定对茶业质量安全提出更高要求。茶业质量安全卫生是茶产业发展的生命线,是事关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大事。因此对茶叶无公害生产要高度重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严把源头,建立生产基地和结合生产季节开展技术培训,确保茶叶生产用药安全,同时大力推进无公害产地认证和市场准入认证。要推行质量可追溯体系——按照生产可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溯的基本要求,对基地实施质量管控,从源头控制茶叶质量安全,保证茶园种植的规范化、生态化,并最终形成茶叶质量的前期保障和后期问责机制。我们奇苑公司茶园基地一律下豆饼肥或茶仔饼肥,以改善土质,在景区内茶园基地四周从不扩大开发茶园,以保持茶园生态。

富泉茶叶厂厂长黄廷富:武夷山一定要紧紧围绕“生态、健康、安全”的目标来做茶。茶叶的加工工序,要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武夷茶制作过程要求更高,除了温度,湿度外,对生产环境、水质、酵种都有严格的标准。目前我们已建立了独有的质量管控体系,它涵盖了茶树种植、鲜叶采收、车间卫生、鲜叶摊凉、鲜叶杀青、鲜叶揉捻、茶叶渥闷、茶叶干燥、晒青毛茶存储、运输、筛分、拣剔、发酵、茶叶压制、包装、运输等生产流程,严把质量关,每一道流程都有专人监控记录备案,如一款茶品出现质量问题,都可以追溯到源头。

星村镇茶农田见秀:我们厂是严格按茶叶食品安全QS的要求进行管理和生产的,管理很细,要求很严。如工作时不得戴首饰、手表,不得化妆;进入车间时要洗手、消毒并穿工作服、帽、鞋;工作帽、服集中管理,统一清洗、消毒,统一发放。不同卫生要求的区域或岗位的人员要穿戴不同颜色或标志的工作服、帽,以便区别。车间门窗结构严密,保证操作人员手的清洗消毒,保持洗手间设施的清洁;防止润滑剂、燃料、清洗消毒用品及其它污染物对食品造成安全危害;在加工过程中,对制品要按等级、规格存放并标识;落地茶和废弃物要分别在指定地点用有明显标志的专用容器分别收集盛装,并及时处理。(蔡锦生刘小林张熠丰整理)

中国茶业重心的不断转移


顾炎武曾道:“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认为饮茶是秦统一巴蜀之后才开始传播开来,肯定了中国和世界的茶叶文化,最初是在巴蜀发展起来的。这一说法,现已被绝大多数学者认同。

巴蜀产茶,可追溯到战国时期或更早,巴蜀已形成一定规模的茶区,并以茶为贡品。

关于巴蜀茶业在中国早期茶业史上的突出地位,直到西汉成帝时王褒的《童约》,才始见诸记载,内有“烹荼尽具”及“武阳买茶”两句。前者反映成都一带,西汉时不仅饮茶成风,而且出现了专门用具﹔从后一句可以看出,茶叶已经商品化,出现了如“武阳”一类的茶叶市场。西汉时,成都不但已形成为中国茶叶的一个消费中心,由后来的文献记载看,很可能也已形成了最早的茶叶集散中心。不仅仅是在秦之前,秦汉乃至西晋,巴蜀仍是中国茶叶生产和技术的重要中心。

秦汉时期,茶业随巴蜀与各地经济文化而传播。首先向东部、南部传播,如湖南茶陵的命名,就是一个佐证。茶陵是西汉时设的一个县,以其地出茶而名。茶陵邻近江西、广东边界,表明西汉时期茶的生产已经传到了湘、粤、赣毗邻地区。三国、西晋阶段,随荆楚茶业和茶叶文化在全国传播的日益发展,也由于地理上的有利条件和较好的经济文化水平,长江中游或华中地区,在中国茶文化传播上的地位,逐渐取代巴蜀而明显重要起来。

三国时,孙吴据有东南半壁江山,这一地区,也是这时中国茶业传播和发展的主要区域。此时,南方栽种茶树的规模和范围有很大的发展,而茶的饮用,也流传到了北方高门豪族。西晋时长江中游茶业的发展,还可从西晋时期《荆州土记》得到佐证。其载曰“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说明荆汉地区茶业的明显发展,巴蜀独冠全国的优势,似已不复存在。

南渡西晋之后,北方豪门过江侨居,建康(南京)成为中国南方的政治中心。这一时期,由于上层社会崇茶之风盛行,使得南方尤其是江东饮茶和茶叶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中国茶业向东南推进。这一时期,中国东南植茶,由浙西进而扩展到了现今温州、宁波沿海一线。不仅如此,如《桐君录》所载,「西阳、武昌、晋陵皆出好茗」,晋陵即常州,其茶出宜兴。表明东晋和南朝时,长江下游宜兴一带的茶业,也著名起来。三国两晋之后,茶业重心东移的趋势,更加明显化了。

六朝以前,茶在南方的生产和饮用,已有一定发展,但北方饮者还不多。及至唐朝中后期,如《膳夫经手录》所载「今关西、山东,闾阎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犹得,不得一日无茶」。中原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都嗜茶成俗,于是南方茶的生产,随之空前蓬勃发展了起来。尤其是与北方交通便利的江南、淮南茶区,茶的生产更是得到了格外发展。唐代中叶后,长江中下游茶区,不仅茶产量大幅度提高,就是制茶技术,也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湖州紫笋和常州阳羡茶成为了贡茶就是集中体现。茶叶生产和技术的中心,已经转移到了长江中游和下游,江南茶叶生产,集一时之盛。当时史料记载,安徽祁门周围,千里之内,各地种茶,山无遗土,业于茶者十之七八。同时由于贡茶设置在江南,大大促进了江南制茶技术的提高,也带动了全国各茶区的生产和发展。由《茶经》和唐代其它文献记载来看,这时期茶叶产区已遍及今之四川、陕西、湖北、云南、广西、贵州、湖南、广东、福建、江西、浙江、江苏、安徽、河南等十四个省区,几乎达到了与中国近代茶区约略相当的局面。

从五代和宋朝初年起,全国气候由暖转寒,致使中国南方南部的茶业,较北部更加迅速发展了起来,并逐渐取代长江中下游茶区,成为茶业的重心。主要表现在贡茶从顾渚紫笋改为福建建安茶,唐时还不曾形成气候的闵南和岭南一带的茶业,明显地活跃和发展起来。

宋朝茶业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气候的变化,长江一带早春气温较低,茶树发芽推迟,不能保证茶叶在清明前贡到京都。福建气候较暖,如欧阳修所说「建安三千里,京师三月尝新茶」。作为贡茶,建安茶的采制,必然精益求精,名声也愈来愈大,成为中国团茶、饼茶制作的主要技术中心,带动了闵南、岭南茶区的崛起和发展。由此可见,到了宋代,茶已传播到全国各地。宋朝的茶区,基本上已与现代茶区范围相符,明清以后,茶区基本稳定,茶业的发展主要是体现在茶叶制法和各茶类兴衰演变。

梅相靖:茶业能人致富乡邻


走进福鼎点头柏柳村,弯弯曲曲的山路两边,放眼望去,满眼都是鲜嫩的绿色,空气里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茶香,制茶高手梅相靖就住在村里。今年66岁的梅相靖,出身在茶业世家,其先祖梅伯珍是福鼎茶业老行家,福建茶商名人,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将福鼎白茶推向世界各国,在茶商界有“梅占魁”之尊称。梅相靖从小继承父辈梅毓芳、梅毓厚、梅毓淮学习培育茶苗、出产茶叶。

当过村干部,干过多年的农活,对茶叶情有独钟的梅相靖,几年来,致力于发展茶业,经过一番艰苦创业、艰辛探索,他的外号“茶仙”已早已被省内外广大茶商、群众所了解熟悉,他的茶苗质优价高,总是足不出门即被茶商抢购一空,他成了点头远近闻名的种茶制茶能人。

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梅相靖和其他村民一样,家里的主要收入靠种田为生,一年辛苦下来赚不了多少钱,但他不甘心,寻思着如何致富,于是就和父亲偷着种茶,年手制白茶数担,托人带到外省卖。当时,全村的茶叶总面积也不过四五十亩,茶站的收购每公斤价仅0.8元左右,而在广东,却卖了20多元。广东的茶人说,你们福鼎点头有这样的好茶,不能拿出来卖真是可惜。

从此,梅相靖开始努力研究培植茶苗,制茶,在原有育苗基地的基础上,选择新品种试点试种,加强育苗基地新品种茶树的繁育以及开发,并学会了从栽种、采摘、摊青、杀青,到揉捻、理条、晒干的茶叶种植和加工技术,把古老的白茶制茶工艺提高到一个新的极致,其白茶制作技艺2010年被确定为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他也光荣地被确认为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近几年,每到产茶季节,梅相靖就成为大忙人,茶农争着请他去帮助培植茶苗,他的足迹走遍福鼎所有产茶的乡村,他讲授过制茶技术的地方,茶农据此培植出来的茶苗、制出的茶叶价格总是大幅上扬。在茶乡点头,像梅相靖这样的种苗、制茶能手一天天地多了起来,茶园面积达到8万多亩,仅点头镇每年销往中西部茶苗近80吨,春茶茶青量约1500吨,每公斤售价50-75元,茶农收入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日子犹如倒吃甘蔗节节甜。

杨普龙:一书在手,看尽西双版纳古茶山


历经作者无数次的修改和出版社的数审数校,由勐海国艳茶厂董事长董国艳、总经理周昆和云南茶文化人杨普龙合著的《西双版纳古茶再探源》一书终于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内页蒙肯纸全彩印刷,四封特种香草纸,古朴典雅,书茶俱香。海量高清大图,均来自现场。)

看得见的,是放在眼前的这本书;看不见的,是我们丈量的脚步。在去年前年的大部分时间,以及之前更长的时间里,我们一直行走在茶山的路上。我们一直在为普洱茶奔走,无论是源头的把控,还是奉献在茶友们面前的那杯醇厚香浓的普洱茶,以及茶文化的传播推广,我们一直不遗余力。

在普洱茶市场一片繁荣的当下,很多准备入行的或者准备爱上普洱的朋友,总是为各种纷繁复杂的资讯所干扰。于是,我们就有了这个想法,为普洱茶发烧友们,尤其是喜欢西双版纳的茶友们,奉上一本经得住考验,尽量靠近事实或者无限接近事实的茶书。而要做到这些,就要亲身的实践。实践从哪里来?抵达现场!用脚步丈量!循着先辈先贤们的足迹,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或者视野。故有“再探源”一说。

我们上路了,我们踏遍了西双版纳的山山水水,走遍了村村寨寨,亲历了每一个有古树茶的地方。去探寻那里的古茶树,去探寻那里的少数民族在古树茶热潮下的生存状态,去发现那些重山叠嶂里的幽微之地。

前辈们历有著述的地方,我们换个角度。他们未到的地方,是我们挖掘的重点。我们在不忽视已经声名大噪的古茶山的同时,更重视那些被忽视,被弱化的古茶山。我们更愿意去丈量那些人迹罕至,藏在深山人未识的地方。其实恰恰是那些地方,拥有更佳的植被和生态环境,拥有遗世清标的古茶,拥有远离凡世的人间仙境。那些地方,依然落后而贫穷,依然民风古朴且纯净。我们发掘出来,希望更多的茶商茶友寻香而去。我们想说,山外还有山,茶中还有茶。欲知详情?请看本书吧!

最后,关于本书,我们承认,我们只是做了一小部分的工作,或者只是选取了某一个视觉,某一个切入点。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观察事物的角度和视野,我们力求把我们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经历的,客观的记录下来。评判,留待读者!我们也希望更多的茶友加入的大军,继续完成更多角度更广宽度的著述,或者传播。无他,因为我们都是普洱中人,都可以也应该有义务为普洱茶产业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伫立潮头 看2015茶业展会》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