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jiv(左)的公司每年出口至中国的红茶约200吨。香港文汇报记者罗斯摄

讯:昨日,中国—南亚博览会(以下简称南博会)在云南昆明开幕,来自印度的茶商RajivLochan向本报记者讲述了一段关于中印茶缘的故事,道出两国近百年来生意往来的不易,但随着李克强倡建中印缅孟经济走廊,中国南亚合作将迎来民间经贸发展的黄金时代。

Rajiv名片上的2个中文字“老罗”是他的中国名字,他对本报记者讲述了一个从香港开始的印度茶故事,故事中有昔日中印民间做生意的不容易,有LochanTeaLimited甚至是印度茶树种植史的源起。

乔装清官中国“偷茶”

“1848年,因为两国相近却不熟悉,我的先辈罗伯特.福琼只能乔装成满清官员,绕道香港出发,并找到了两位中国‘苦力’随同,他们知道哪里能找到好的茶株。”Rajiv说,起行后,罗伯特来到了当时的江南省(现在的江苏、安徽、上海等地区),到达了怀宁县(中国绿茶生产的起源地)和安徽省松罗,搜集到了能生产最好绿茶茶叶植株。之后,从广东乘船抵达福建,并受到了当地佛教僧人的招待,在那里罗伯特喝到了他所喝过的最好的茶叶。为了能从武夷山上“偷到”上好的茶株,罗伯特甚至派遣他的两位中国苦力前往并承诺如果成功,将给予他们丰厚的奖励。

Rajiv称,1849年10月到11月,罗伯特将搜集到的茶株运回了印度,使之在加尔各答的植物园中安家,并种植在印北的萨哈普尔茶园中,成为第一批的印度茶。

记者后来获悉,80年代,2位日本科学家通过对茶树细胞染色体的分析表明,中国和印度茶种染色体的数目相同,在细胞遗传学上被认为没有差异。专家称茶的传播是以四川、云南为中心,往南推移,并向乔木化、大叶型发展。

期待在“高速贸易”中赚大钱

一直期待着中印关系进入“好生意时代”的Rajiv说,目前,中国是印度第二大的贸易伙伴,而印度是中国在南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去年的贸易额已达665亿美元。

“今天,我把印度产的大吉岭红茶带到中国,每年出口至中国的红茶约200吨。同时,把云南滇红的原料进口到印度进行拼配,就是希望能在每年增长超过26%的中国与南亚『贸易高速度』中赚大钱,同时也延续中国茶与印度茶的这种缘分。”

Rajiv说,印度有媒体将中国总理的访问称做“一个绝佳机会”,呼吁政府不要用陈旧的理念解决21世纪的双边问题。中方率领的投资促进团队,是印度有史以来接待的最大规模的商务代表团之一,这说明中国非常重视两国贸易问题。

加深彼此了解助拓民间生意

4月底,南亚问题专家、云南省社科院院长任佳出行印度时发现,两国间的“民间生意”因中印缅三国间官方协议迟迟未达成,中国商品只能换了包装变成“缅甸制造”、“日本制造”再卖到印度。

“相互了解是民间生意的基础。”任佳表示,相较于外交、军事等领域,云南举行的南博会更着力于拓展民众间的交往,让各国民众对他国有更深的了解和认知。为此,云南方面把“中国-南亚国家智库论坛”的主题确立为打造中国与南亚各国的信息交流平台,并确定了经贸合作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互联互通、国际人文合作与交流等三个论坛话题。

云南省南亚研究所副研究员郭穗彦说,中国与南亚之间虽然贸易额增速很快,但了解程度还远远停留在一些简单渠道,双方贸易额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领域还应进一步拓宽。(原题《一段茶缘道艰辛印商畅谈生意经》)

扩展阅读

尹俊:茶旅游打开普洱茶生意经


尹俊于1992年大学毕业后分到昆明的一家证券公司工作,1995年从昆明来到上海,出任云南某证券公司上海分公司的总经理,年薪6位数以上。2002年,证券市场熊气弥漫,尹俊离开上海回昆明休整,一位多年世交、堪称普洱茶权威的长辈找到了他,极力劝说他做普洱茶生意。虽然没多少兴趣,尹俊碍于情面开始试试水。

小试牛刀遭遇挫折

准备做普洱茶生意后,尹俊跟着长辈,用半年的时间几乎跑遍了云南所有的茶商。他学会了区分野生茶和台地茶;学会了识别春茶、夏茶和秋茶,懂得了春茶、秋茶的价格要比夏茶高出30%左右。

2005年1月,满怀信心的尹俊回上海创业,在浦东联洋社区附近开了一家茶庄,专门经营普洱茶。这个店面足有250多平方米,除了一楼的店铺,二楼还有专门的茶室,供顾客一起喝茶、品茶用。尹俊之所以选择此地,是因为他觉得附近居民素质较高,多属有一定消费能力的年轻白领。但没想到,茶庄的生意并不好做,因为很多人对普洱茶都十分陌生。他不明白,在海纳百川的大上海,英国红茶、哥伦比亚咖啡有人喜爱,偏偏云南普洱茶少人问津。尹俊遇到了大凡创业者都会遇到的难题:“客户在哪呢?”

一边是连续几个月门可罗雀的250多平方米的店面,一边是每个月6万元的租金,他着实感受到了创业的压力。

有一天,几名自称普洱茶“老法师”的人,被朋友从浦西介绍到浦东尹俊的茶庄。几个“老法师”也算有素养,说话比较客气,对于茶庄的环境也表示认可。尹俊自然不敢怠慢,立即端上“95枣香砖”(普洱茶的一种)。没想到,“老法师”喝了几口后连连摇头,纷纷表示了不屑和轻视。看到这个场景,尹俊狠心打开一块价值数万元的“紫天砖”,重新端到几个茶友面前。这个茶还可以喝喝!”听到这个评价,尹俊几乎晕过去了,一怒之下将他们赶走了。

小试牛刀即遇挫折,一般人遇此冷清,或许会惊慌失措,怀疑自己原先的判断,从而选择激流勇退,认输出局;或许会被动守望,靠坚韧的意志熬过创业初期的寂寞。尹俊却不同。他选择主动出击,培育市场、开发市场。他连出四招,迅速建立信誉,聚集人气,培养客户,很快便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茶旅游”打出一片天

尹俊开始思考,怎样才能赢得茶友的信赖,怎样才能吸引和笼络茶客,怎样才能开拓市场、把自己的经营品牌打出去。

尹俊注意到,不少茶友对茶的质量表示不信任,往往都要他解释半天。“如果能看看生产过程,我们就放心多了!”一位茶友不经心的话引起了尹俊的注意。是呀,随着普洱茶身价的猛涨,市场上鱼龙混杂,部分茶商以次充好蒙骗茶友的事情时有发生,甚至出现猪圈发酵普洱茶的丑闻。尹俊分析了普洱茶市场鱼龙混杂的局面,决定先要做出诚信的品牌,来赢得茶客的信任。“如果我能带领他们看看茶厂,那不是效果会很好吗!”由此,尹俊萌发了组织“普洱茶之旅”的想法。

2005年8月,第一个“普洱茶之旅”的旅游团诞生了。尹俊带领11名茶友飞赴云南芒市,组织现场观看普洱茶的原料采摘、加工制作等,这一招打消了老茶客的顾虑,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旅游回来之后不但销量大增,而且茶友之间的“口碑效应”也达到效果,很多茶友慕名而来,销售业绩一举扭亏为盈,每个月的营业额迅速达到10万元。

尝到甜头的尹俊,于今年5月份再次组织了“普洱茶之旅”。

“组合拳”聚拢新老客户

有了“旅游”带来的效应,尹俊的创新热情更高了。他推出一系列促销活动。

首先,从去年开始,尹俊也引进了会员制。按照他的要求,如果茶友购满5000元的茶叶,那会自动成为其会员。当然,会员享受一定的服务,比如再购买时会有相应的优惠措施;如果有好茶到货,也会优先向会员推荐。另外,“普洱茶之旅”的参加人员也主要从会员中选拔。

其次,尹俊开办了普洱茶讲座。毕竟大多数上海市民对于远在云南的普洱茶还十分陌生,尹俊便从云南搬来“老法师”办讲座,为茶友传授、普及普洱茶的基础知识,让大家在品茶的同时,了解普洱茶的历史文化。古老的,热情的少数民族朋友,都让追求新鲜时尚的上海人兴奋不已。这一招,吸引了一批年轻的新茶客。

再次,品茗会也是重要的活动。每逢新货、好货来临,尹俊总会聚拢茶友,开办一次品茗会,让茶客们相聚一堂,品茗聊天。因为档次较高,多以会员为主。尹俊筹办的一次品茗会,人数达到50人以上,品尝市价上万元的一块“紫天砖”。这一招,拉近了买卖双方的心理距离,更用“温柔圈套”将茶客们牢牢拴住。

通过一系列的推广活动,尹俊的茶庄声名鹊起,慕名而来的茶友络绎不绝。几乎从上午10时开门,就有茶友来喝茶了,每周固定前来的回头客非常多,目前营业额每月达到了15万元,利润在2万元左右。尹俊计划,在上海再开3家新店,业务尽快向南京、杭州、宁波、合肥等地扩展。文/黄美姣,该文是一篇旧文,仅供参考。

茶叶店的生意经:营造氛围茶香更浓


不大的店面里,古朴的茶桌摆在正中。店主茶道功夫娴熟,在流淌的音乐中,冲出一壶汤色杏黄的茶水,优雅地倒入精致的茶盅。顿时,浓浓的茶香沁人心脾。给客人沏完茶,许小姐同记者聊起她的茶道人生。

选对茶叶经营品牌

开茶店之前,许小姐一直在汉口一家茶行从事销售工作。今年3月底,陆羽茶都开市之后,她认为市场环境不错,便和妹妹一起投资几万元开起这家20平方米左右的茶店。“开茶店最重要的就是选对茶叶品牌。”许小姐告诉记者,她经营的是现在行情不错的福音山珍稀养,上甘茶、青钱柳、虫屎茶。“对于刚开的店来说,先选几个市场行情好的茶品试卖,然后再慢慢转型专门经营其中的一种,风险可大大降低。”许小姐说。

在茶叶档次定位上,她了解到,目前武汉的茶市还是以中档茶销售为主,不过低档的大路茶也比较好卖。考虑到做低档茶只能做批发,不利于茶店打招牌,于是,许小姐一门心思做好中高档茶叶销售。于是,她加盟了福音山茶。由于市场定位明确,她很快就打开了市场。

营造氛围茶香更浓

真正喜欢喝茶的人一般都比较讲究,强调茶与器的默契、环境与气氛的协调,冲泡时讲究技法,品饮时讲究章法。基于此,茶叶销售店主也必须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的茶文化涵养。“为了将茶店开出文化品位来,我想到了茶艺表演。为了具备一流的茶艺,我专门到杭州去学习了几个月。”许小姐说,好茶加上好的茶艺展示,顾客来此喝茶自然赏心悦目。熟人们闲暇想品茶,很容易就想到我的店子环境不错,品茶聊天时很放松。

许小姐在店后面开了几间包间,客人来得多了便将他们引进包间,可以打打牌、聊聊天。“在包间里,我的茶是按壶卖的。一壶茶从40元到100多元不等,中档的80元一壶,最受欢迎。”许小姐说。据了解,在茶包间卖茶,纯利可以达到20%以上。

许小姐说,她之所以做茶叶销售,原因是她也喜欢喝茶。茶叶是她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她平时喜欢在工作之余,沏上一壶好茶,与老顾客分享,平添一分清闲与快乐。

太平猴魁与巴拿马万国博览会


新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都着眼于经济的发展。1912年2月,美国政府就宣布,为庆祝巴拿马运河即将开通(巴拿马运河区当时由美国代管),定于1915年2月在西海岸的旧金山市举办博览会,欢迎世界各国踊跃参展。巴拿马博览会的全称是: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也是史无前例的全球性经济盛会。中国参赛,各省逐级征集参赛展品,经法地著名乡绅刘敬之和苏锡岱先生的推荐,安徽省太平县政府申报的太平猴魁被入选参赛,且荣获最高奖章即一等金质,使深藏大山的茶叶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历史名茶。

美国政府于1913年5月2日承认北京袁世凯政府,是西方列强中最早承认的。当时的美国政府比较重视中美关系,1914年3月派劝导员爱旦穆到中国,游说中国派代表团参展。3月26日爱旦穆抵达上海,4月4日得到袁世凯召见。虽说当时国内政局动荡,北京政府还是将此事作为中国走向国际舞台的一件大事。北京政府立即成立农商部全权办理此事,专门成立筹备巴拿马赛会事务局,各省相应成立筹备巴拿马赛会出口协会,制定章程,征集物品。物品大致分为教育、工矿、农业、食品、工艺美术、园艺等,征集范围从工矿企业、学校、机关直到普通农民。为了提高各地征集人员的积极性,事务局还颁发《办理各处赴美赛会人员奖励章程》,规定“凡各处办理出品人员征集出品赴美能得到大奖章3种以上,由本局呈报农商部转呈大总统分别核给各等勋章;能得金牌10种以上或银牌20种以上、铜牌40种以上、奖状50种以上者,由本局呈请农商部分别给各项褒奖以示奖励”;“凡办理出品人员赴美赛如能改良国际商品、倡导海外贸易确有成绩著述者,由本局查实呈请农商部转呈大总统核奖各等勋章”。1914年6月16日,农商部特地派员分三路前往各省审查,中路赴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由于措施得力,全国共有19个省征集参赛品十多万件,两个月之内陆续齐集。时至1914年冬,所有参赛品的甄别、分类、编号、打包等工作均已完成。

精心布置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定于1915年春开幕,由于中国路途遥远,且所运物品数量庞大,类别繁复,到美国后尚要应付报关、点验、布置展场等诸多事情,因此1914年冬即出发。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不久,作为中立国的中国所受战争影响还不大,由美国太平洋邮船公司船只从上海装运,20多天后顺利抵达旧金山。在各国参展品陆续抵达目的地后,有约一个月的时间布置会场。除主办国美国外,30个参赛国中,以中国和日本的参赛展品最多,因此都得到5万平方英尺(相当于5400平方米)的场地。中国是一个贫穷的国家,虽然有意在此次赛会一显身手,但只得到24万美元的参赛经费,这些经费包括大宗场馆建筑、转运、陈列装饰、保险、报关等一切与参赛有关的支出。但是以赴赛监督陈琪为首的40多名工作人员没有气馁,他们精心设计,将中国展品分为9个陈列馆展出。另外还仿照中国传统宫廷建筑风格搭建了中华政府馆,分为正馆、东西偏馆、亭、塔、牌楼六部分,雕梁画栋,飞檐拱壁。丝绸、茶叶、瓷器等为国争光,但缺少制造和电气业,参展经验也不丰富。经过近一个月的紧张忙碌,中国展馆比其他展馆提前开幕。1915年2月20日正午12时,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在旧金山隆重开幕。旧金山市市长在开幕式上发表演讲,美国总统威尔逊到会致贺词。美国副总统马歇尔及前总统罗斯福等国家政要亲临会场助兴。博览会开幕的第一天,参观者如潮水涌动,络绎不绝地进入展馆,人数超过20万。受对古老中国的神秘、好奇感的驱使,当天到中国馆参观的人数达8万人之多,其中包括美国总统、副总统和前总统,以及各部门的高级官员。

中国馆地处博览会中心地带,前为馆区大道,与纽约市馆和伊利那省馆相对,左临加拿大馆,右邻阿根廷馆,后距暹罗馆百步,东折数十步即为美术馆的西门。因此,中国馆每天都是人头攒动、熙熙攘攘。金发碧眼的白人,浑身上下如炭一般的黑人,满脸大胡子的印度人等等,各色人种应有尽有。总之,这个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种都汇集到了这里,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长得丑陋至极和漂亮得让人眩目的,他们都兴高采烈,充满好奇,来了一茬又一茬。太平猴魁展位围着很多观众,因茶叶个头很大,整齐碧绿,引起洋人的极大兴趣。展台主持人冲泡一杯杯茶水供观众品尝,讲解员则飞快用英语做着介绍,鲜灵高爽的中国绿赢得一片称赞。一个金发老妇人饶有兴趣地询问着太平猴魁的制作过程,最后老妇人高兴地买走了一大包茶叶。

讯:清帝溥仪于1912年2月12日退位,统治中国268年的清王朝宣告结束。在孙中山和南京临时政府经济政策的激励下,全国工商界投资实业得以复兴,加之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中国带来了工商业发展的有利环境,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第一次发展高潮正式形成。

大连紫砂艺术品博览会活动精彩纷呈


11月3日,"2011大连秋茶暨紫砂艺术品博览会"在星海会展中心东厅启幕,为滨城茶友和紫砂收藏爱好者搭建了一个品茶、鉴茶、购茶的绝佳平台。

云南、湖南、福建、安徽、浙江、江苏和台湾地区等原产地知名茶叶产商及经销商,给滨城茶友带来了秋季新茶以及不同年代的陈年老茶--云南普洱茶、湖南安化黑茶、武夷山岩茶、高山乌龙茶等。同时,宜兴紫砂壶、景德镇瓷器、台湾的汝窑和老铁壶等众多茶器具也缤纷亮相。还有根雕茶台、茶盘等工艺品齐聚展会,带来异乡的茶韵风情。紫阁茗香、韵宝斋、怡来香、特艺坊……一个个韵味十足的名字,仿佛散发着氤氲的茶香;中国茶叶、湘想经典、金骏眉、大红袍等,则洋溢着浓郁的地域风情。

紫砂艺术家作品云集,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毛国强及宜兴紫砂艺术家们特地组团来连参展并参与,使紫砂迷入场即可放心竞购获奖作品。由此,本届茶博会也成为紫砂作品的展示台、优秀紫砂作品的荟萃园、弘扬紫砂艺术文化的大舞台。

此外,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紫砂艺术评选,组委会与《大连晚报》联办的"茶马古道、茶乡风情、茶与健康"有奖知识问答及抽奖,现场品茶和茶艺表演等,都让人深深陶醉于茶韵风情之中。在清雅的茗香中坐下细细品味,那沁人心脾的醇香让您美不胜"受".

潍坊:茶商叶仙红的“茶叶经”


初次接触叶仙红的人都会被她干脆豪爽的性格感染,不会想到眼前这个“女汉子”其实是个南方人。作为一名军人家属,她十几年前来到潍坊,凭借自己的勤劳和汗水,从一名打工妹成长为女老板。

刚来潍坊的时候,叶仙红在培训学校和网络公司打过工,后来因为照顾孩子辞职在家。有什么办法既能照顾孩子又能自己干点事?她思虑再三,觉得老家松阳是茶叶的主产地,自己耳濡目染也学了不少茶经,可以在这上面做点文章。经过一番市场调查后,她于2009年在城区一家茶城开了自己的茶庄。

茶庄开始生意并不顺利,叶仙红没有消沉,而是带着自己设计印制的名片、宣传页和茶叶样品去跑市场,经过几个月的努力,陆陆续续地开始有客户打电话了。

都说买的没有卖的精,叶仙红却有自己的原则:“做生意得先做人,要是不讲诚信,茶叶品质不好,人家跟你打一次交道就再也不会来了。”一次,有位客户想买一斤六百元的茶叶,她了解情况后说,有种价格四百元的茶叶外观和品质上与六百元的差不多,如果自己喝的话,这种性价比更高,客户愉快地听从了她的建议。但是因为疏忽大意,客户留下六百元就走了。等忙完后,叶仙红发现客户拿的是四百元一斤的茶叶,就赶紧给客户打电话,并将二百元钱还给了对方。

“做生意就得讲诚信,咱不能做损人利己的事。”叶仙红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凤冈老茶农的“有机经”:茶叶泡水 诚信可不能“泡汤”


“茶品就是人品。不要认为我们农民只看得到眼前的利益。要想把茶树当成摇钱树,得有长远眼光,我们懂。”老茶农陈世民这样说。

陈世民今年63岁,几十年练就了不凡的制茶手艺,在当地很有名气。记者在贵州最大的“富锌富硒有机茶生产基地”凤冈县永安镇蹲点采访发现,老陈对食品质量安全有独到的见解,种茶、制茶处处不离“有机”二字。

陈世民所在的永安镇田坝村森林覆盖率85%,全村2000多户近万人,人均2亩茶。“产业生态化”战略使生态效益有效地转化为经济效益,当地村民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一多半农户有私家车。用村民的话说,他们是“提前小康了”。

“你们看,汤色绿、叶底绿、外形绿,口感清爽。有机茶与普通茶当然大不一样咯。”坐在老陈家门前桂花树环绕的院坝里,老茶农亲手泡了几杯新茶,向记者谈起自己的“茶道”。

说起过去,老陈直摇头。田坝村缺水,“家家户户种苞谷,风调雨顺亩产也只有三四百斤。那时候日子穷得没法说。”

“田坝的变化从种茶开始。”老陈回忆说,以前他们不知道脚下的土地富含锌硒等微量元素,种庄稼不行,种有机茶却很合适。20多年前政府发现了这一优势,倡导因地制宜发展茶产业,为村民免费提供茶树种苗。老陈决心大,全家6口人的近20亩责任田全部种了茶。

发展有机生态茶产业,使田坝村一跃成为全县“首富之区”。如今的田坝,山上有茶,林茶相间,村在茶园,满目翠绿,有中国西部“茶海之心”的美誉。“茶旅一体化”战略又进一步延长了茶业产业链,茶园观光旅游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村里40多家生态茶庄旅店生意红火,节假日期间常常一房难求。

田坝锌硒有机茶声名鹊起,靠的是什么?陈世民搬起指头:“一是有特色,二是政府支持和引导,三是质量过得硬。”

对当地政府的扶持,老陈非常感激。凤冈县积极打造“锌硒有机茶”品牌,还千方百计引导茶农开拓市场,举办茶文化节把客商请进来,带领茶农走出去到山东、广东等地开展系列推介活动。从老陈家茶厂每年进几十上百万元茶叶的固定大户,几乎都是在政府搭台的活动中联系上的。“以前我们哪晓得市场是怎么回事?全靠政府牵线搭桥。”

“最关键的,还是质量安全。”老陈一字一顿地说,“你们不知道吧?种有机茶要求很高,不能用农药、化肥,只能用粘虫板和杀虫灯物理除虫害,更不能用催芽素之类的东西,规矩多得很。这些限制影响产量,但能保证质量。”

正在当地巡查的凤冈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王瑞华也加入了与老茶农的“茶道”话题。他告诉记者,当地建立了一整套“从田间到茶杯”的质量控制体系,按照“猪-沼-茶-林”循环模式,茶园使用沼液、沼渣和农家肥,化学农药被严格禁止使用,对于农药残留和重金属的检测还设置了高于国家标准的地方标准。

王瑞华介绍说,风冈锌硒有机茶不仅在国内名声越来越大,而且打开了海外市场。田坝“贵茶有限公司”的产品通过欧盟463项食品安全指标的严格检测,2012年开始出口欧洲,去年出口增加到100吨,近期还开拓了美国、加拿大和俄罗斯市场,订单超过200吨。

靠着政府坚持不懈的监管和引导,如今,“看长远、保质量、重品质”已成为田坝乃至整个凤冈茶区茶农的共识。

从傍晚聊至深夜,月光照在陈世民谈兴未尽的脸上。院坝不远处就是他家的茶叶加工厂,30多台制茶机器还在不停地运转。“订单接不完,最近家家户户都忙着呢。”这位与茶打了几十年交道的老茶农坦诚地说:“茶叶泡水,诚信可不能‘泡汤’,一句话,就是种干净茶、挣干净钱、做干净人。”

世界茶源地是中国还是印度?


1957年,勐海县南糯山村民发现在南糯茶山半老寨的半山密林中,有两棵古茶树特别大,直径1米多明显比周围的古茶树粗壮、高大。当时的云南省茶叶研究所立即派出专家组,发现在一片密林中的古茶树群落中,这两棵巨大的古茶树确实罕见,为此,还特邀了当时的苏联专家一起鉴定。

起初,大家采取年轮鉴定的方式,将两棵巨型古茶树中的一棵齐根锯断。没想到的是,古茶树锯开后,根本无法从其紊乱的年轮上鉴定出其树龄。专家组经过多次协调,在附近的村寨走访征询鉴定这两棵古茶树的办法。半坡寨的一名哈尼族老人介绍说,根据族谱记载,这里的哈尼族村民从元江渡过澜沧江迁移到此之前,南糯山就有原住的璞人(布朗族居民)在这一带种植茶叶。后来,哈尼族迁入后也一直保持着种植茶叶的生产方式。而这些森林中的古茶树,很多是在哈尼族的祖先迁入前就已经存在了。

专家组根据哈尼族父子连名的习俗,通过族谱推算法,推算出从南糯山哈尼族的第一代沙归至1957年,这里的哈尼族居民已经足足繁衍了55代,由于哈尼族的婚育年龄一般在18至20岁左右,以此计算,时间至少也在1000年左右。最终,专家根据哈尼族老人“这两棵大茶树是祖先沙归栽下的”说法,参加鉴定的中苏专家最终得出了一个较为保守的结论:目前这棵还存活的巨型古茶树,树龄至少在800年以上。

1957年,勐海南糯山树龄800年以上的栽培型“茶树王”被发现后证明了中国和被认为是“世界茶源地”的印度一样,800年前就有了栽培茶叶的历史。而那时,与有野生茶树存活的印度相比,中国还不能证明就是茶叶的故乡。

在中国茶叶界专家们不懈的努力下,树龄逾1700年的野生茶树王,于1961年在勐海县巴达山的原始森林中被发现。世界茶叶发展变迁的历史由此得以正本清源——中国云南境内的澜沧江中下游地区,才是真正的世界茶叶源产地。

1992年,树龄1000年左右的过渡型茶树王,又在普洱市澜沧县的邦威茶山被发现,从而使得茶叶在中国由野生过渡到栽培型的历史,得到完整的呈现。

三棵“茶树王”的陆续现身,让勐海和澜沧两地,成为了国内外茶人朝拜“茶祖”的圣地。也证明了中国才是茶叶的发源地,而不是印度。

镇沅苦聪人“罗厚有”把普洱茶生意做到大城市


经营普洱茶生意的拉祜族苦聪人罗厚有是个大忙人,一个星期内连着接待了5批来自省外的客户。“都是来看茶、谈生意的。”考察完他的加工车间和茶树基地后,几个客户下了订单。

罗厚有生长在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的一个苦聪人山村,“小时候在大山里,住的是几根树杈支撑的茅草房,白天跟爷爷在茶林里跑,晚上就经常坐在火塘边用茶罐烤茶喝。”长大后在大城市里闯荡,一次有人请他喝据说很贵的茶,他却觉得味道还比不上老家的茶,于是萌生了把家乡茶叶卖到大城市的梦想。

从背着茶叶到处推销,到注册成立公司,再到建立自己的原料基地和加工厂,不懈的努力已让他的梦想逐渐成真,他的茶在上海、北京、广州、哈尔滨等地都有很好的销量。

2007年,依靠国家的帮扶政策,罗厚有的老家从大山里搬到了离镇沅县城8公里的苦聪新村,家乡人都住上了砖瓦房。他特意把公司的生产车间设在这里,招聘的大部分员工都是搬迁来的苦聪人。罗厚有动情地说:“政府和社会各界为帮扶苦聪人做了非常多的工作,我也要尽一份力。”

生意越做越红火,罗厚有的梦想却未停止。“现在我的梦想就是继续提高茶叶的质量,把产业做强做大。”面对未来,罗厚有信心满满。(原题《做大家乡茶业》)(云南日报)

罗明刚:种的不只是茶叶是责任


30多岁的罗明刚看上去很精神,给人以诚实、肯干的印象。从2007年开始创业至今,在短短的三年多时间里,罗明刚已小有成就:率先在凤冈县创办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拥有自办茶叶基地1200亩和一个占地近1000平方米的茶叶加工厂;创办了茶叶品牌“娄山春”,一举获得了第五届“中绿杯”中国名优绿茶评比金奖和首届“国饮杯”全国茶叶评比特等奖。其中,娄山春牌娄山凤冠还入选上海世博会;2010年,娄山春牌凤冈锌硒茶获评贵州三大名茶称号;同年,娄山春,完善了企业的所有手续,并建立健全了相关规章制度;向国家商标总局申请注册了“娄山春”茶叶商标。该商标于2010年3月正式获准通过;从2008年春开始,罗明刚就派人出去学习茶叶加工、销售,他自己也亲自到外地学习明前翠芽的制作工艺。2010年3月,他的茶叶加工厂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紧接着,罗明刚完成了直销部建设和企业网站建设等事宜。

为了保证茶叶品质,罗明刚在选地、种植、管护等每一个细节上都非常重视,也正如他说的:从低处着力。他坚持“高山云雾出好茶”的原理,选择海拔900米以上的土地,选择生态环境复杂、植被丰富、远离污染的地方种植茶叶,并严格按照50公分的深度开挖种植沟,坚持施用有机肥,实施人工除草。

“作为一名农村党员,我想和乡亲们一起,共同创业,共同致富。目前,除种茶之外,我实在想不出更好的法子将乡亲们与我捆挷在一起了。”罗明刚说,“茶叶从种植、管护、采摘、加工再到销售,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且对文化、年龄要求不高,这无疑为留守在家的老人、妇女和儿童创造了一个难得的就业机会”。如今,罗明刚的合作社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已吸引农民股东110人,解决季节性就业岗位1000多个,每年仅农民工工资支出就在40万元以上。此外,罗明刚所经营的合作社还带动了包装、销售、流通、农资、养殖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罗明刚种的不只是茶叶,种下的是一个共产党员对乡亲们的责任!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中国—南亚博览会:印度茶商(老罗)畅谈茶叶生意经(图)》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种类专题。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