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少君-“茶叶是养母”

骆少君现任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第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骆少君长期从事茶叶生化、品质鉴定及加工的研究,留学归国后积极开展了国际合作研究,创建了我国茶叶香气化学实验室,填补了我国茶叶香气化学及茶用香花化学研究的空白。

有着“国家高级评茶师”光荣称号的骆少君说,茶是她的养母,给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切;同时,茶又像她的孩子,她深深的爱着茶叶大家族中的每一员,茶给了她清明的眼光、自由的心胸,骆少君以“茶为国饮”为终生的使命。除外,骆少君还是一位全身写满爱心的女性,一位满身浸润着茶之灵性的女性,走近她,她会将你的拘束统统收走,留给你的是实实在在的舒心、融洽和悠悠茶香;骆少君是性情中人,一生最惬意的事就是喝茶,喝了大江南北各种茶,她曾说过“与茶共醉,笑论沉浮”。

骆少君于1942年出生在福建永安。骆少君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祖上是名门望族,爸爸是解放后第一届政协委员,妈妈是共产党员,大多亲戚是海外华侨;她笑言:“我们全家人坐在一起,就可以开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会议了,但每个人都爱喝茶,都喜欢讲茶”。于是,她在高中毕业时考入浙江农业大学茶叶专业,1965年毕业后分配到福建福州茶厂当技术员;1979年至1980年她到广州外语学院进修,1981年作为公派留学生到日本留学2年,1984年调到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闽北工作站的基地,开办高级评茶员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班。一方面是把外面的茶叶市场发展趋势信息传递到武夷山,另一方面是把武夷山做茶、经营茶、关心茶的人的行为,规范到市场必需的法制轨道上来,通过培训提升武夷茶人的自身素质,让武夷岩茶更好地保持传统工艺和品质,从而能够占领市场的最高点。

今年5月,她在武夷山尝试性地办了高级评茶员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班,共有90多人参加培训,其中有40位是武夷山各茶厂的技术骨干。这是她第一次把培训班办到茶区,可见其对武夷山的厚爱,她说,要争取在今年把基地办起来,届时全国各地的茶人都可以到这里参加培训,从而获知武夷岩茶的真韵,达到传播武夷岩茶的目的,她说,希望武夷岩茶能保持本色,重振雄风。

骆少君这样形容自己与茶的关系,茶叶是我的养母,靠它实现我的人生价值,得到了社会的认同。同时,每一种茶又都是我的孩子,不同的产地、不同的茶类,让他们各自具有独特的个性,我认真的去发现每个孩子的特点,为我所有的孩子找到比较合适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这个大家族就会越来越好;而当我跨越千山万水来到他们身边,置身于其中,我觉得是我人生中最快乐的事情了。

CY260.com编辑推荐

骆少君:融茶入人生


骆少君说:“茶是我的养母,给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切;茶又像我的孩子,让我深深爱着这个大家族中的每一员。其实对我来说,茶与人生早就融为一体,而生命的律动,也与这青山绿水间的灵物结合,化成了幽幽茶韵。”

生命中的第一杯茶

初次见到骆少君的人,总会惊讶于她的朴素,这位早就名满天下的老专家,不管到哪,都穿着一双黑棉布鞋,通身的家常打扮,就像邻家长辈。对此,骆少君自己曾经笑着说:“这样最舒服、轻松,就像喝茶一样,要的就是自然。”难怪已古稀之年的她,依旧笑容朗朗、性情纯真。说到自己干茶叶这行的原因,骆少君从不讳言:“我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几乎都是全班倒数,所以考大学那年,我是班上最后一个拿到高考录取通知书的,是浙江农学院的茶学系。一开始我还有些犹豫,因为学科不出名,但父亲一直鼓励我,说茶叶这个东西最适合干一辈子了,而且喝茶对身体也好,这么着,我才步入了茶界。”

其实说到底,是注重茶文化的家庭氛围给了年少的骆少君以信心—她的祖上是名门望族,父亲是医院院长、是建国后浙江省的首届政协常委,母亲也是共产党员,大多数亲戚都是海外华侨。小时候的骆少君感受最深的是,家里每个人都爱喝茶、爱讲茶,所以她很早就感受到了茶所带来的快乐,这样在面临人生抉择时,便自然而然皈依了“茶门”。

大学毕业后,骆少君被分配到了父亲的老家—福建,在福州茶厂当了一名技术员。就在她刚刚怀着火热的激情投入事业时,没想到却迎来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年代。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骆少君的生活陷入了困顿:父母进了牛棚、家被查抄,她自己也被下放到农村干活,日子艰涩难言。就在那个分辨不清人心的年代里,骆少君很幸运地遇上了真诚待她的当地人那些茶农和茶工,他们不仅没有慢待这个知识分子,而且尊敬她、信任她,而她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实际的种茶、制茶和评茶的技能与本领。这段经历,更坚定了骆少君扎根茶行业的决心:中国有这么质朴的茶人、有如此精深的茶文化,总有一天会长出参天的茶树,而我,就来做那育苗的人吧!

当春天又回到神州大地的时候,茶园的天空也放晴了。1981年,骆少君成了“文革”后首批政府公派日本静冈大学的留学生。留学日本的两年,她学的是“风味化学”,研究的是茶叶的香气。所以回国后,她用专业学识创建了我国的茶叶香气化学实验室,填补了我国茶叶香气化学及茶用香花化学研究的空白。骆少君十分珍惜这一切,她把全部身心都扑到了工作上。而那些各种各样的茶叶,在她眼里就像有了生命力,书写着天地的神奇。她用青春浇灌的茶树,绽开了第一枝新绿。

茶有益,茶有大益

几十年过去了,骆少君一直孜孜不倦地从事着茶叶的生产和研究工作,她主持研究的“闽75型花茶窨制联合机”、“闽76型花茶窨制联合机”、“花茶香气的研究”等课题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主持完成的“茉莉花茶工艺改革”,于1993年被国家科委列入“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并获联合国技术信息促进系统中国国家分部的“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而她从1991年起,就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作为国内最著名的高级评茶师,骆少君和茶打了一辈子交道,她这样解释喝茶的重要性:“现在很多人的生活方式不健康,结果造成很多疾病高发,而喝茶其实是一种低碳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提高免疫力,是人体去火排毒、清除体内垃圾最简单便利的方法。”说起茶的好处,骆少君滔滔不绝,“喝茶还能抗辐射,即使在高辐射的工作环境中,茶叶也可以补充维生素,维持身体机能。”

骆少君是全国政协委员,在每年“两会“期间,她除了建言献策外,还不忘做一名传播茶文化的使者――带上若干茶叶分送与会委员。这些茶有上千元一斤的好茶,也有2.6元一斤的砖茶。有人开玩笑地问她:“你怎么带这么便宜的茶?”骆少君就解释说:“这种砖茶属于黑茶,别看茶的外形不好看,价格也低,但它的保健功能却一样好,尤其对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人群,有很好的‘降三高’作用。”

每次出门,骆少君都会带些白茶在身边。她说白茶比较温和,因为它的咖啡因含量不高、刺激性不强,而且能促进肝脏排毒,有祛湿退热的功效。“白茶中的营养元素较全面,能健胃提神,使人体免疫细胞分泌的干扰素增加5倍;还有消炎杀菌的作用,如果你咽喉疼痛,就喝上几天白茶,保证效果良好!”骆少君笑着说。

很多消费者购叶时,一味追求新茶,对此骆少君却不以为然:“新茶有新茶的口味,老茶有老茶的风格,不能以新茶或陈茶来一概而论,像普洱茶就是越陈越贵。还有一些白茶、乌龙茶,也最好放一段时间,尤其是放到第二年才最好喝。绿茶和花茶中也有些品种,并非新茶才好。”骆少君记得,自己有一年参加政协会议时带了铁观音,就有位委员疑惑地问:“这么老的叶子也能喝?”面对质疑,骆少君不慌不忙地说:“这种茶香气馥郁持久,喝了就会知道。”果然,大家品尝后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近年来,在继续科研工作的同时,骆少君开始更关注保护茶叶的生态环境,也更重视茶叶的质量安全。她郑重地说:“人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受到来自空气、水、农药、电器等各个方面的污染,而且现代人的饮食结构也与过去大不相同了,饮食解毒变得尤为重要。而茶叶的解毒功能特别强,它可以和体内很多毒素结合成不溶于水的物质,将其排出体外。”骆少君强调,好茶要看工艺,更要看其地域生态环境,比如武夷岩茶,就因武夷山清新的空气、丰富的物种以及毫无杂质的山水,孕育出了丰厚而独特的岩韵,不但滋味醇厚,而且自然安全。从1967年第一次到武夷山,骆少君已记不清自己去过多少趟,她始终感叹,在国内能保存这么一块“未受污染的世界环境保护典范”,是茶叶界的福气。

茶为国饮,根在千秋

骆少君是性情中人,数十年的风雨浮沉,改变的是她的容颜,不变的是她洒脱乐天的性格。在她看来,自己一生最惬意的事就是喝茶,在家喝,在办公室也喝,喝遍了大江南北,却很少泡茶馆。而无论在家还是在单位,她都从不开空调,也不用电脑和手机。但其实,她并不排斥现代化的产品,只是觉得人应该接地气,与自然打成一片,即使不上网、不用手机,也不妨碍她对事物的判断。

20世纪90年代时,骆少君顶着各种困难,带头组建了我国茶界第一个职业技能鉴定站,办起了全国第一个茶叶职业技能培训班。她的目的只有两个,一是让原来国有茶企因转型而下岗的老工人、老技师得到社会肯定,有用武之地;二是培养当代年轻人对茶的兴趣,从中发掘学茶的苗子。结果培训班第一批只来了十几个人,来自全国不同的茶厂,许多人连路费也是茶研所出的。骆少君咬紧牙关坚持着,直到培训班结束,来自四面八方的赞誉包围了她。骆少君很清醒,她说:“我只是做了一件有使命感的中国茶人都会去做的事。事实上,我们中国的茶叶行业,仍然稀缺两种人才,一种是拥有精湛种茶技术、懂得茶叶制作工艺的高级技术人才,另一种就是国际市场营销人才。中国的茶叶行业,正在从‘销售为王’转为‘营销制胜’,但多数茶叶企业对营销的专业技能缺乏了解,特别对深度营销、价值管理、渠道建设、营销模式、销售政策、物流配送等系统过程,缺乏专业度,更缺乏整合资源、产业政策研究、融资以及资本运作方面的能力。所以要增加我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一方面要强化中国茶叶的质量体系和品牌意识;另一方面,则要培养大量的国际营销人员。”

骆少君认为,中国茶产业的希望在下一代,所以爱茶、饮茶的习惯要从小培养,要把“茶为国饮”列入国家的教育国策,也倡议各学校开设茶叶课程,对孩子们进行茶叶健康和茶文化的教育。对这一点,她首先从自己的孙子孙女抓起:“有很多学生带可乐、雪碧等碳酸饮料上学,而我的孙子、孙女上幼儿园、上小学,我就让他们带一大杯茶水。”碰上节假日,骆少君还经常在家里举行品茶比赛,哪位孙辈赢了,都能得到她特制的奖牌。在她的悉心引导下,两个外孙都成了学校中的小小“茶博士”,使周围的很多同学都喜欢上了喝茶。骆少君强调说:“要提高全民健康素质、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就需要喝茶、学茶,而这要从小做起。青少年每天喝一杯淡茶,会对健康有益。”

从风华正茂走到古稀之年,骆少君把自己的全部青春和热情都投入了茶产业,她感慨地说:“茶是我的养母,给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切;茶又像我的孩子,让我深深爱着这个大家族中的每一员。其实对我来说,茶与人生早就融为一体,而生命的律动,也与这青山绿水间的灵物结合,化成了幽幽茶韵。”文/流年

茶界名人传奇:骆少君茶是她最好的身份证


骆少君:1942年生,福建惠安人。1965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茶叶系。1981年—1983年留学日本静冈大学。中国著名的茶叶品质化学研究专家,从事茶叶生产、研究、质检40余年。曾任杭州所长时,事情多,也很烦,遇到有同事因为奖金这样的琐事来找我,我马上泡杯茶,转移对方的注意力,对方的怒火从顶峰降下来,不吵了,走了。”

当政协委员时,骆少君所在的农业组有人说茶叶价值不高,她笑笑说,无茶不贵,写写画画都得喝茶,皇帝都不可能天天喝白开水。所以骆少君认为,茶是最安全的修身养性的方式,“茶与健康受到全世界的关注,茶叶是中国能在世界上发挥作用最大的产品之一。”

骆少君希望中国的茶叶还是能坚守传统,在制茶工艺和茶树栽培上恢复传统,希望老茶人、老技师的技术能够传承,“传统的工艺经过上千年考验,为什么要断掉?茶,不是看市场需要,而是要引导市场。”

她也希望中国的茶人能坚持讲诚信,重视质量。“不是钱越赚越多就好,茶的架构要健康,茶应该是大家喝得起的。”

茶是人与植物之间的互补,骆少君非常感激茶所赋予她的——“茶如恩师,茶如慈母,为我解困,为我引路”

“喝茶是人人平等的”,这是骆少君对茶的认知。原国际茶文化会长刘丰倡导的“茶为国饮”非常重要,通过对茶内在精神的挖掘,用茶道弘扬民族文化,对外以茶为礼,以茶待客。“当‘以茶会友,以茶清正,以茶修德’成为国人自觉普遍习俗时,我们才算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饮。”她还主张让小孩从小喜欢喝茶,通过喝茶,知道和不同文化不同阶层心平气和地交流。

日常生活里,骆少君什么茶都喝,“茶的种类太多了,越到老,我觉得我对茶叶越来越不懂了,我懂得太少了,茶是学不完的。真正懂茶的人是当地的老茶农老技师,他们接地气,和茶农在一起最能学习到茶的知识。”因为要照顾母亲的身体,骆少君这两年少去茶区了,“前天我刚去龙井看茶农炒茶。”她又拿出一个小通讯本,向我推荐福建值得推荐的老茶人,“我很佩服他,你们一定要去采访他。”

骆少君对自己的生活非常满意,“体健千金难求,心富万贯家财”,“我从来不打扮,父亲说你就是你,不要模仿别人。”

4个小时的采访结束前,她在本子上给我们写留言——

“风拂雪抚,迎寒送暑。与茶共醉,笑论沉浮!高朋满座,春乐秋舒。去留随意,挥洒自如。诚信为本,传统为重,前程无量,辉煌无疆!”

前几句大概是概括她与茶的缘分,后面四句则是她对茶人的寄望吧。

临走,她要送茶,说带一点路上喝。

陈柏亭制紫砂大汉君壶


伯廷大汉君壶

伯廷大汉君壶

伯廷大汉君壶盖款

江苏南京安然

此汉君壶的体量较一般紫砂壶大了许多,通高12厘米,壶腹直径达18厘米,端在手中很有分量,泥色明净,陶刻古朴,给人敦庞沉稳之感。壶体造型简洁,腰部最阔,立面平直,俯视浑圆。两条腰线挺括周正,不偏不倚,体现出制者一流功力。壶身自腰部向上下收敛,折肩至口,折腹至底,弧线张力饱满。底有圈足,盖为平盖,桥钮、圈把,细弯流。这个壶流做得很是独特,弯曲如鸟喙。这样制作可减缓壶中茶水倾倒时的流速流量,不使茶水直冲而出,且极富个性,可谓匠心独运。

此壶前后两面均施陶刻,风格古拙。一面于披肩之上刻绘两株兰花,随壶体形状而作风中飘拂之态,摇曳生姿。另一面披肩上有钟鼎大篆体“君锡用”三字,“锡”为“赐”的通假字,“君赐用”,古代帝王常会赏赐一些珍奇玩意给有功或得宠之臣,受到君王赏赐是无上的光荣,被赏之人常作物铭刻纪念,以为传家之宝,例如在一些古代青铜器和陶器上常可见到“君锡”字样。在三个大字后有一方小名款:伯廷。下方又有金石体四字:佰廷仿古。字体刚健,如古代碑刻一般。这种陶刻手法为晚清时期紫砂艺人陈柏亭首创,行刀处不用刻划,而以刀尖啄地,刻字类似碑刻冲凿痕迹,花卉则极富生动质感,效果尤为古雅,独树一帜。

壶盖内镌一方隶书名章:陈氏柏亭。陈柏亭,号伯廷、佰廷。其人大约生活在清代咸丰、同治年间,宜兴著名陶艺家,既善制壶,又是陶刻高手,制壶尤以汉君见长,陶刻独创啄地法。其子陈少亭子承父艺,又师从卢兰芳,亦为民国时期第一流陶刻名家,与一代陶刻名师任淦庭为同门师兄弟。

可惜的是,有关陈柏亭的资料很少,我们只能通过他存世不多的紫砂作品追想其人风貌。旧时不重视对手工艺者的记录,紫砂陶人也如此,现存的古代名师记录多是因文人唱和作文而流传下来的,与历史上众多的陶艺从业者相比,有资料流传下来的百不足一,以致后人看见老紫砂器,往往不知作者身份背景,只能根据器物的质地造型装饰等特征去揣度,这类情况碰的多了,总令人感叹:多少名工烟云中。

解放后,陶艺者社会地位得到提高,有关他们的资料也开始受到重视,有所收集记录,但仍显不足,实在令人遗憾。故而今年中国紫砂博物馆、宜兴陶瓷博物馆与南京师范大学等相关单位联合开展宜兴陶瓷“口述历史”工程,计划用4到5年时间,依据“亲历、亲见、亲闻”原则,通过抢救性地采访收集龙窑遗迹资料、烧成技艺,对国大师、陶艺名家、非遗传承人和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藏家进行采访,记录下更为全面、真实和详实的宜兴紫砂历史。

陈志刚:茶叶是我的爱好


——记广州论茶西南赛区复赛12强之一

陈志刚“2012年大益嘉年华·广州论茶”西南赛区复赛12强之一,大益茶授权专营店店主,十几年与茶叶的接触中,他与大益茶结下了一份浓浓的情,用他自己的话:“那份情真是没办法用言语形容,不管以后是怎样的情况和状态,我会和大益茶一起走下去,把大益茶的生意好好做下去”。

“我为普洱茶的那份细腻与质感所吸引”,2002年陈志刚在台湾朋友的带领下涉足茶行业,“在进入茶业行业之前,我做过很多工作,但总感觉每份工作都只是挣钱讨生活,没有那种归属感,直到十年前接触茶行业,相识了普洱茶,我发现自己找到了爱好,普洱茶的历史文化底蕴、随时间渐变的细腻和质感深深吸引了我,我知道自己找到了那份工作的归属”。谈起缘何接触普洱茶,陈志刚的一言一语都能让你体会到,那种爱不单单是因为普洱茶生意给他带来了多大的物质满足,而是接触普洱给他带来了一种精神快乐。

“茶友间都知道,喝茶只能上不能下,接触过大益普洱茶,就不再愿意接受别的”,陈志刚说这就和“吃过好吃的食物,你就不愿再吃不好吃的食物”是一样的道理。随着对普洱茶行业的了解,陈志刚对大益的爱越来越浓,“那时大益在市面上就已经很出名,像7542、7572、8582这样的茶品一面市就受到众多茶人茶友追捧,那时进货渠道体制单一,只有金实茶叶市场那里有一个是个危机,但因为对大益的那份深情热爱,陈志刚选择了在整个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进入大益,现在回看,他觉得自己当时的决定很明智。谈到多年来做大益茶生意的心得,陈志刚说“以诚待客、以真心对待客人是最重要的,终端零售最关键的的就是耐心,耐心听茶友消费者的需求,用心、尽心满足他们需求”。

“和大益茶朝夕相伴,积累了自己对每款大益茶茶性的了解,泡茶时用心地去感受每一款茶的特性,将自己对每款茶茶性的认知不断融入实践,日积月累便增强了自己对每款茶之间干茶、茶汤、叶底差别的熟识”,谈到入围“2012年大益嘉年华·广州论茶”西南赛区复赛12强陈志刚这样说到。

云南普洱茶知名人:林君贤林


香港林奇苑主人,君贤先生祖籍广东潮洲,于17岁时到香港,进入茶行当学徒。他做人诚实勤奋,得到老师傅传授一手制茶手艺。林先生于1995年创立了《林奇苑茶行》经营福建乌龙茶(铁观音)为主,并专营国产各类茶类,供销香港各大茶楼酒家。普洱茶一直为港人所喜爱,因普洱茶久存不坏、越陈越香、醇滑甘甜、汤浓耐泡、暖胃消脂。故获得港人收藏兴趣。林先生于80年代初期取得宜兴紫砂壶经销权,又打开了台湾经销市场。80年后期,台湾人热切转向对普洱茶的兴趣,林先生为了台湾普洱茶爱好者的需求,便率先为茶界收集古董饼茶及印级饼茶,作为两地交流桥梁,并将产品扩销到韩国、与东南亚地区。现年75岁的林先生开拓,已是经历了半个世纪的茶人,对普洱茶之产地、质量、拼配工序等均有资深研究。他招徘覍業的經營手法廣受茶人喜愛,亦於二○○一年於溫哥華成立分店。

欢迎大家补充说明或者推荐名人,补充名人资料请评论补充。推荐名人请联系本站或者注册本站会员发帖。

“中华茶王”杜少锋的藏茶人生


“琴棋书画歌舞茶,苦涩甘甜化醇滑;五湖四海存知己,春夏秋冬抚紫砂。”此诗出自中华茶王杜少锋之手。足可谓他对品茗人生的透彻感悟。

杜少锋,享有“百年茶王”的美誉,品茶论道,快意春秋;他的茶品在上海世博会展出,争金夺魁,沪上飘香;他历数十载光阴收茶藏茶,散尽千金,坚韧不拔;他将茶从古老生活中升华出来,品味文明,感悟人生……因其对茶的痴迷,人们都称他“茶痴”、“茶圣”、“茶狂”。

品茶悟禅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之由来,相传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至唐宋饮茶之风大兴,茶圣陆羽著《茶经》传世。茶,可饮,可品,可赏,可悟……虽有好坏之分,却无阶级之别。从古至今,无论是肥马轻裘的王孙贵胄,还是清高洒脱的文人墨客,亦或是终日劳碌的市井小民,但凡爱茶者,迷恋的不仅仅是茶水的味道,更是一种惬意的生活享受。

人生如茶,苦涩甘甜。茶在中国已经不再单纯是一种饮料,它代表着一种文化,一种价值取向,表达了对情感、对生命的态度,更是一种健康长寿的养生之道。

长期的品茗修身,让茶王的心境超凡脱俗。作为一个真正喜爱和关心茶文化的人,他更注重的,是茶的“韵”之音。在品茶、藏茶的过程中,感性着一种民族的审美趣尚,浸润着一派清雅的文化氛围,涵养着一个廉净的精神境界,充溢着一缕优美茵蕴诗意,提升着一种道德的精神素质。

他的为人处世,已达到淡薄名利,四海皆兄弟之心境。每当有朋友来临,不管是高官富豪,还是寻常友人,只要走进茶王的茶室,都是有缘人,都是茶道知音。杜少锋都会给朋友们放上客人喜欢的音乐,泡壶好茶给朋友慢慢品尝,赏茶观景之余,聊聊心境故事,疏疏心中烦恼。茶香袅袅之间,让心情豁然开朗。众人常说,茶王好比一个心理治疗师。

“品茗圣境,一曰静,二曰人,三曰心。以静品茗,茗品人生;与人品茗,人茶共品;出神、出趣、出慧、出智,心为茶之初雪,茶为人之甘露;以心品茗,丝竹之声为人声,松涛之啸为人啸,篁林之幽为心幽。”茶王杜少锋通过品茶、藏茶,体味出一种人生境界,人生如茶味千种,各有千秋。世间利禄来来往往,炎凉荣辱红尘滚滚,唯有淡泊,才能宁静,才能对人生做最深入、最细致、最独到、最有价值的品味。

藏茶知性

从开辟了瑞典至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的“歌德堡号”沉船中,打捞出50多万件瓷器,370吨茶叶以及大批丝绸。让人称奇的是,深埋海底两个多世纪的茶叶,直至今日仍然可以冲饮。据有幸饮过此茶的人士称,还可以品出浓浓的茶香味来。这则新闻,勾起了人们对古茶的无限神往。英国学者李约瑟曾说:“茶是中国继火药、造纸、印刷、指南针四大发明之后,对人类的第五大贡献。”纵观中国的历史,称得上是一部茶文化的发展史,中国茶是中国文化的最大传播者。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茶早已进入世界市场,茶叶在对外贸易中长期居于支配地位。当年出国的华侨把中餐馆开遍了全世界,成为最强大、最持久、覆盖面最广的民族文化标志和品牌。中国的富庶让西方人景仰,神秘的东方文化更是让人顶礼膜拜。西方上流社会以穿中国丝绸服饰、用中国瓷器、喝中国茶为荣。

出生于收藏世家的杜少锋,自小就受祖辈的熏陶,对茶叶收藏存有深厚的兴趣。时至今日,他拥有野生古树茶及各种老茶六百多吨。其中,典藏的许多早年绝版珍品茶为业内罕有。同时,他还收藏了大量的极品野生灵芝、翡翠、红木、药酒等。他对茶叶的收藏,已是远远不能用“茶痴”二字来形容了。只要他选中的,就会倾其全力,将其买断。在茶王看来,对一个茶品的“垄断”,是对这种茶藏品的最好保护。

2010年在上海世博会期间,他将部分收藏品拿去展出,荣获金奖,并被联合国国际信息发展组织授予“中华茶王”称号。中国著名篆刻家刘友石曾为杜少锋题字“百年茶王”。

一生不可少的“六杯茶”


一碗清洗自己的心灵

每个人都需要独处,禁得住独处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人。我们需要与他人对话,但更需要多与自己对话。慎独,从来都是有识之士追求的最理想的境界。

一碗招待好友

人总需要一两个知己,朋友就是最大的财富。任何时候,你成功,需要有人共享你的喜悦,才不至于高处不胜寒;你失败,只要有真心的朋友,都可以再次东山再起。高山流水之境界,无数人追求。

一碗保持沸腾

激情,随着年龄的增大而消退。对生活失去了热情,就像一只漏了气的皮球。没有充足的气体,如何能弹跳出更长远的未来。需要有一种保持沸腾的状态,时刻保持对事情的热情。

一碗留着清醒

人生如酒,醉梦常有。世事经常把我们灌醉,我们也常为世事所迷。倘若一不小心醉了,还要留待一碗好茶来解酒。别人可以把你灌醉,但你要让自己保持清醒。

一碗集聚沉淀

一首好诗需要久品,一杯好酒需要深藏。在获得成功之前,我们总是需要积攒更多的经验和智慧。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海。唯有沉淀,才能让内涵更丰富,清香更持久。

一碗装满施予

没有金钱,我们可以有爱心;没有权利,我们可以为别人提供经验上的指导。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别人需要我们,我们也需要他人。

茶叶专家公认西双版纳是茶叶的发源地


在勐海的原始森林里还发现了有1700年树龄的原生茶树。同我们通常以为东南沿海是茶故乡的观念不一样的是,世界的茶叶专家公认,西双版纳是茶叶的发源地。

茶马古道有上千年的历史。1300多年前,唐朝文成公主嫁入西藏,在嫁妆中就有产自中原的茶叶,从此藏人养成了喝茶的习惯,由于茶叶有丰富的维生素,使肉食乳饮的藏族人的身体健康。茶进入藏人的生活,也使得藏族人口日益兴旺起来。于是藏人走出西藏高原,穿过横断山脉,来到四川、云南产茶的地方,以马匹、药材、皮毛等高原特产换回茶叶,天长日久便形成了“茶马互市”的局面。而那些连接青藏高原牧区与川、滇产茶地的无数条马帮路,便被人们习惯地称为“茶马道”了。

茶马道上运销的茶是大叶种茶,与中原汉族喝的小叶种茶不同,它叶片肥厚,营养成分丰富。在长途运销的过程中茶叶被压成“砖茶”或“砣茶”,统称“紧压茶”或称“边销茶”。边销茶中最有名的是普洱茶。普洱县实际上只是茶叶的集散地,普洱茶的真正原产地是西双版纳。古代普洱茶经热带雨林驮往普洱府集中加工后,马帮要长途跋涉三个月,经过森林、草甸、雪山、峡谷,一直来到青藏高原,有些茶叶已经发霉了,但藏族牧民却特喜欢这种霉香味。于是,制茶人就研创了发酵工艺,使普洱茶有了霉香味。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骆少君-“茶叶是养母”》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种类专题。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