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方:不尽的旅程

瘦瘦的胡明方很有一股韧劲,决定了要做的事情就一定要完成,不管会有多少困难。m.cy260.COm

1993年8月,胡明方最初的想法是骑自行车游历整个云南省,离开昆明,到了那些贫困的山区,看到很多地方农民穷得连被子都没得盖,更别说让孩子们上学读书了,胡明方被深深震撼了,他想起了“希望工程”,他想为失学孩子做些什么。

难度可想而知。

每到一个县,每到一个单位,他就开始宣传“希望工程”,希望人们能资助那些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但很多的时候,人们不信任他,因为他没有任何凭证,人们以为他是在骗钱。幸好他那一颗诚挚的心最终打动了善良的人们,他很执着,况且他也从不让那些捐款从他的手上经过。如果哪个县有“希望工程”办公室,他就让人们直接把钱捐到那儿,如果没有,他就让人们把钱汇至云南团省委的“希望工程”办公室

为了跑完全省127个县(区),他在县城里打过小工,在西双版纳种过西瓜;他的自行车被偷过;他遇见过泥石流。18000余公里的行程,他终于用1年琴3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这次艰难的“希望工程云南行”也使他收集了大最的资料,最终义务募捐近1O万元。

Cy260.com精选阅读

胡明方:“希望工程”云南行


胡明方:“希望工程”云南行

王咏刚

1993年8月16日,深圳莱英达昆明商业大厦前,胡明方―一个27岁的青年志愿者,告别了前来送行的热闹的人群,骑着莱英达赠送的“中华”自行车,开始了他为云南“希望工程”募捐的万里行程。

一年多后的1994年6月14日,鹿城楚雄。共青团楚雄州委和莱英达楚雄民贸大厦以极其隆重的方式迎接已走过13个地州83个县、行程9454公里、募捐6万多元的胡明方的到来。

黝黑瘦小的胡明方胸系红领巾,骑车绕城一周。所到之处,沿街群众投之以敬佩的目光和热烈的掌声……鲜花,掌声,此时的胡明方表情依然那么平淡,整个思绪似乎沉浸在那一个个带着渴求的目光的乡村失学孩子的脸上……

同伴离去,他连夜摸黑往前走

胡明方,985年从湖南独自一人来到昆明,做过多种职业,起初对“希望工程”一无所知。1993年6、7月间,他所在的北京警通公司举行为“希望工程”义卖,他开始对“希望工程”有所了解,并与云南实施“希望工程”领导小组的同志成了朋友。接触中,云南省贫困地区许多失学孩子的苦涩情景越来越撞击着胡明方那颗少年时亦曾因家庭困难而“艰辛”过的敏感的心。经过几天几夜的苦苦思索,他丢开了警通公司云南办事处舒适的办公座位,在实施“希望工程”领导小组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踏上了走遍云南为“希望工程”芬捐的万里旅程。

走遍云南?谈何容易。即便是土生土长的高原人,又有几个走过,何况是在缺少食宿保障下“马不停蹄”般地行进。

“云南的天,云南的路,云南的山令人休”。原先还有个河南青年与胡明方同行,当他们从文山、红河到达墨江时,河南青年终于忍不住向胡明方提出了回返。人各有志,胡明方默默地掏出剩下的几个钱,与同伴共饮了最后的一杯酒,抱头惜别,然后毅然踏车顺思茅方向摸黑而去。

一天、两天,一月、两月,一县、一州。顶烈日,冒大雨,风餐露宿,饱一顿饿一顿,蚊虫叮咬,黑夜兽叫。日子一天天过去,胡明方随身携带的两段10多米长的黄布横幅上,渐渐填满了捐赠留言。各地热心的单位、企业,除了写上鼓励、真情,一百、两百、一千、两千,以实际行动来救助失学孩子。截止6月14日到楚雄时,横幅上已留下上千家捐赠单位的留言,胡明方那张云南地图上,己盖有83个县市的区域公章。而募捐到的6万多元钱,胡明方从未经手一分。每到一地,他就到各机关单位、企业去发动捐赠,谈好后,转告各地团委组织带着收据去收取,或让捐赠单位将赠款汇寄省实施“希望工程”办公室。“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年多来,胡明方不辞辛劳跋山涉水,全身脱了四五次皮,以自己的行动、真诚的宣传呼唤出一颗颗关心爱护下一代的同情心,表达出一个共同的强烈愿望“救救孩子”!

山里的孩子送出他十多公里时,他流泪了“如果说,刚出来的时候我有时还会对自己的行动感到沾沾自喜的话,那我现在每天的感受中,只有了苦涩、沉甸。这一年多来的所见所闻,使我几乎每一天都感到震动。”在楚雄,胡明方淡淡地这样说。

出发前,胡明方原打算只去80多个贫困县,可一走下来,他发觉在广大农村,贫困县与非贫困县却无多大差别,“失学的孩子一样不少。”于是,他决心走遍全省各地,去看看更多的失学孩子。

在许多贫困乡村,胡明方看到了半数以上的适龄儿童家境贫穷无法上学。在海拔3000米的维西县康普乡,他看到“包谷把把盐巴茶,老婆孩子一火塘”就是当地的理想生活,一个5口之家,年人均粮食不到40公斤,一位民办教师领到的月津贴不到10元钱,许多有三四个适学孩子的人家,每天轮着让一个孩子去上学―认为都不去上学老师就没饭吃,以此支持老师……贫穷、愚昧,归根结底还是个“穷”!一路上,胡明方力所能及自己掏钱买了些铅笔、作业本发给那些贫穷的孩子,就连他离昆带去的六、七套衣服,到楚雄时送得也只剩下在身上的那套。“看到那些孩子,你会情不自禁想起为他们多做点事。”然而,面对众多的失学孩子,胡明方时常感到白己的内疚,自己的无能为力。

一年多的日日夜夜,胡明方品尝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也忍受了一些人对他的种种不理解。他曾被人当成“盲流”推销员甚至“骗子”而被拒之门外,遭过白眼。然而,更多感受到的,还是人们的善良与友爱。

在边境一线,边防哨所的武警官兵为他让铺让饭,为他开证明;火塘边、茅草屋,素不相识的老乡把他迎到家,端上平日舍不得吃的米饭、腊肉。在景洪宾馆,赶了几天路程的他疲惫地靠在大堂沙发上,请求住一夜,经理慷慨地打开标准客房,免费让他愿吃住几天,就吃住几天,所到之处畅通无阻。在中甸,东竹林寺喇嘛仲巴白马塔清为他的精神所感动,赠言:“尊敬的远方朋友胡明方,我只有一个目的,希望推动我们古老的民族走向新的文明。”并为他在藏区活动方便开具了藏文“路条”,许多藏胞向他献上了洁白的“哈达”;在澜沧县,曾当过小学老师的县百货公司经理杨新华为他的行为所感动,除捐赠给“希望工程”一笔款项外,硬塞了一百元钱在他手中让他买点营养品。第二天,他把这一百元汇寄给了“希望工程”办公室;4月底,当他翻越白茫雪山风雪娅口到达奔子栏乡时,闻讯的几十名藏胞在风雪中等候了他4个多小时;每离开一个地方,许多孩子和各个单位的青年人都自发来为他送行。在庐水县鲁掌完小,600多小学生列队打着“叔叔祝你一路平安”的布标从山头送他到山腰1o多里外,他流下了抑制不住的眼泪……

他觉得,人们越理解他,就越显示出“希望工程”的艰巨和失学孩子“想读书”的深切呼唤。

云南普洱茶知名人:张顺高


张顺高,湖北五峰人,1933年生,土家族,1960年毕业于湖南农学院茶叶专业,自愿赴边到云南茶叶科学研究所工作,1961年考察发现勐海巴达野生大茶树,1963年在湖南《茶叶通讯》发表考察报告。主编过《西双版纳文史资料茶叶专辑》。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第二任所长,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副研究员,中华茶人联谊会荣誉理事、云南省茶叶学会(1981~1997)副理事长、云南省茶业协会荣誉理事,西双版纳州茶业协会顾问,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

1992年10月,他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思茅地区澜沧邦崴大茶树考察论证会。1993年4月,他出席在思茅举行的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茶树遗产保护研讨会,任组委会委员,会上交流了他与梁凤铭副研究员合写的论文《古生态学与茶树起源传播驯化的系统猜测》,被收入《中国研究》一书。1996年11月中旬,他作为专家组副组长,参与了“哀牢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云南省镇沅千家寨野生古茶树考察论证会”,提出了“净光合值法”类推测算出了千家寨古茶树树龄。

欢迎大家补充说明或者推荐名人,补充名人资料请评论补充。推荐名人请联系本站或者注册本站会员发帖。

云南普洱茶知名人:苏芳华


中国土产畜产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高级工程师、云南省茶叶商会副会长、云南省更名为云南省茶业协会,他任秘书长。2000年,在他积极奔波参与下,云南茶叶批发市场正式建成,结束了产茶大省的省会昆明没有茶叶批发市场的历史。2001年,他提议在云南茶叶批发市场举办“中国云南首届春茶交易会”,取得圆满成功。他先后主持举办了三届“云茶杯”名优茶评比,推动了名优茶的生产。由于他的卓越贡献,2001年6月,经省科协推荐,当选为中国科协“六大”代表,光荣出席了“中国科协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为全国茶界仅有的三名代表之一,受到江泽民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留念。

参编或主编的著作有《中国茶经》、《中国名优茶选集》、《世界茶叶100年》、《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经营史录》、《茶树原产地——云南》、《中国茶叶五千年》、《中国茶叶大辞典》等,是《中国名茶志》(云南卷)主编。主编《茶文化学》、《茶的故乡——云南》、《茶叶生产技术》教材、《云南茶叶发展论坛》、《2002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欢迎大家补充说明或者推荐名人,补充名人资料请评论补充。推荐名人请联系本站或者注册本站会员发帖。

云南普洱茶知名人:艾田


艾田爱茶,几十年如一日地爱,堪称当今云南茶界一大神人。凭着自己悉心研究多年得出的对普洱茶茶色、茶形、茶味、茶气、茶性、茶理、茶义、茶境、茶情的准确理解,于1994年开设“百茶堂”。由他制作的“陈香”普洱茶荣获中国“中华杯”全国名优茶一等奖。艾田懂茶识茶,艾老师之名,当之无愧,他的普洱“茶经”曾令台湾“普洱茶王”邓时海教授为之惊叹,并由此结下深厚友谊;他的茶艺引来了无数中外爱茶人前来拜师学艺,门中数十弟子个个是品普洱的高手;他的百茶堂令无数鉴茶、品茶、购茶学茶者神往不已。

静、直、和、清、敬,是茶友总结艾田做人之德。在创出品牌后,甘于静守一堂,把售茶的所有利润统统买成自己喜欢的各种普洱好茶收集,或取出给来品茶的朋友分享。好茶润出了艾老师的淡泊个性,也滋养了茶人的才情才艺,艾老师不仅是个茶专家,还写得一手好文章,百茶堂中那一枚枚盖在茶堂出品的茶包上的各式押印均出自艾老师之手。

欢迎大家补充说明或者推荐名人,补充名人资料请评论补充。推荐名人请联系本站或者注册本站会员发帖。

云南普洱茶知名人:邱辉


邱辉,原名邱维藩,字辉,男,云南昆明人,1929年5月生。1947年考入云南大学农学院森林系。1949年5月参加革命,中共党员。自参加工作以来,历任滇桂黔边纵第九支队政工队员、边纵四期干校政干班学员、武工队长、指导员、原普洱专署(今思茅市)建设科农林股长。1952年,先后任中茶普洱支公司股长、思茅行署外贸局茶叶科科长,行署茶叶领导小组副组长、行署茶办主要负责人。1995年12月离休,离休后至今继续在云南茶界发挥余热。

50年代中期,邱辉与同仁一道,组建茶区基层收购站(组),积极开展收购运销,深入茶山宣传,组织茶农垦复茶园,促进茶叶生产迅速恢复。他参与组织研制了第一台手摇、畜力和水力揉茶机,后推广应用传动、电机揉茶机,建立第一座节能土烘房和使用烘干机,促进从手工艺揉制到机械加工的转变。

撰写发表大量论文和其它相关文章:《论思茅地区茶叶生产区划》、《关于加速发展普洱茶生产若干问题的意见》、《茶叶技术培训教材》(主编)、《思茅地区树植物群落在茶树起源进化中的地位》等。

欢迎大家补充说明或者推荐名人,补充名人资料请评论补充。推荐名人请联系本站或者注册本站会员发帖。

云南普洱茶知名人:邓时海


邓时海(1941年11月15日-),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台湾“中国普洱茶学会”创会会长,著名学者,被业内誉称为中国“普洱茶第一人”。台湾是大茶艺社创社,杨式太极武艺第六代传人。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紫砂壶炒作泡沫爆破,在穷途末路之际,邓时海转行卖茶。1992年,邓时海在香港向陈姓茶商买了一批号级普洱茶回台湾,开始时无人问津,更有人指他的茶乃假茶,有害健康,生意就搁着了。他去香港跟陈某交涉,并要求退货,但货主说钱早已用完且手头甚紧,让他把茶运回香港寄卖,清货后才换钱给他。假茶市场的人三教九流,邓时海怎会把货交给他人寄卖。回台湾后突然灵机一动,倒不如写一本书说茶。其时,邓时海很早就接触到了普洱茶,而且一开始就是宋聘同兴,一生惟茶是命。1995年,当普洱茶对海峡两岸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来说还仅仅是水中月雾中花的时候,邓时海出版了他那本后来被公认为普洱茶圣经的巨著——《普洱茶》,被研究、销售普洱茶的人视为必读之书。《普洱茶》的出版,让许多台湾茶人和有钱有闲的人转向品饮、收藏普洱茶,进而带动了韩国、泰国的。此后,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吹起了普洱茶流行风,并逐渐影响到长江三角洲地区。

欢迎大家补充说明或者推荐名人,补充名人资料请评论补充。推荐名人请联系本站或者注册本站会员发帖。

云南普洱茶知名人:朱卫东


“壶里乾坤大,杯中日月长。”到双江喝茶不喝双江沙河精制茶厂的“东半山”系列朱氏普洱茶,你等于没有喝到好茶,更没有品尝到双江的味道,就像到了北京你不去长城等于没到北京一样。双江,秘境临沧里一个太阳转身的地方,一个汉子,怀着对普洱茶的一颗赤诚之心,从一个种茶人,一路走来,一蓑烟雨,八千里路云和月,终成境界。

1987年,朱卫东在澜沧供销社走上了种茶之路,四年的种茶路让他了解了普洱茶,爱上了普洱茶,并在心中暗暗许下此生定与普洱茶结缘,一定要在普洱茶树上结出自己的事业之果。四年的种茶中,一个学习的机会让他不仅会种茶,更让他学到了制茶的技术。到精制普洱茶历史最老的学习,让他初步掌握了制茶技术。“老朱”以驰名中外的勐库大叶种茶为原料,采用传统的普洱茶工艺,经过层层质量把关,生产出了远近闻名的东半山系列品种。2006年,朱卫东的双江沙河乡精制茶厂顺利通过国家食品生产许可证核查,并取得QS市场准入资格,为普洱茶的研究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茶文化传播机构的王美津博士,在参观访问茶厂时结识了这位“嗜茶无度”饱经风霜的制茶汉子,在品尝了老朱亲手泡就的普洱茶后饶有兴味地在他的居室的墙壁上留下了“吃茶无度”的题字,并附题“双江朱卫东制茶一流”的赞誉。

欢迎大家补充说明或者推荐名人,补充名人资料请评论补充。推荐名人请联系本站或者注册本站会员发帖。

云南普洱茶知名人:曾云荣


曾云荣,男,拉祜族。1942年9月生。长期担任主产茶县勐海县茶叶办公室主任,农业推广研究员。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理事、中华茶人联谊会理事、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云南省茶叶协会顾问、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顾问、云南省茶叶商会副会长、西双版纳州茶叶协会常务副会长。

自1961年从大理农校茶叶专业班毕业以来,一直从事茶叶种植、加工,现已47年。在茶叶事业上成绩卓著,贡献良多,享誉国内外。

1969—1972年,被派往西非马里共和国法拉果茶场从事育苗工作,先后扦插育苗500多万株,满足了80公顷茶园的定植苗木。

1974年开始,蹲点勐海基层,推广密植种植技术,到2006年全县茶园面积达24万亩。

与此同时又对低产茶园进行改造试验,15年完成10万亩低产茶园改造,茶叶产量翻番,1999年勐海跃居全省第一产茶大县。

2006年全县茶叶产量达21万担,其中有曾云荣的辛勤与汗水。

1982年种植茶樟间作试验164亩,到2006年全县茶樟间作已推广7000多亩,恢复古老茶樟园20000亩。

1992年后在勐宋建立茶树良种场,先后引进国家级、省级及选育地方良种27个,面积723亩,作为茶树母本示范茶园,全县推广良种茶树20000亩。

1995年挖掘、整理、搜集、宣传民族茶文化,并带团在北京第一届国际茶文化节,昆明第三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上展示布朗族酸茶、基诺族凉拌茶、傣族竹筒茶、哈尼族火罐茶等民族茶俗茶艺,为少数民族茶文化传承与发展作贡献。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受缅甸第四特区政府邀请,带领技术人员于“世界第一毒区”的金三角地区,试种茶叶123.4亩,带动当地发展茶园万余亩,同时带动发展水稻、甘蔗、橡胶、西瓜等农作物,有效的替代了罂粟种植,达到消除毒源发展当地经济的最终目的。该项工程已获两国政府和有关专家验收,并被联合国和中国政府定为“绿色禁毒工程”、“中国勐海禁毒模式”,受到“金三角”地区广大群众的认可和高度赞扬。

2004年组织普查西双版州的古茶树、古茶园,最终查实全州古茶树分布有13万亩,其中有82234亩为生产古茶园。

在总结经验和科技成果方面,做了“无性系良种茶园丰产技术研究”“低产茶园改造”“茶樟间作”“茶园综合技术栽培试验示范”等研究课题,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星火三等奖。并先后撰写了:《发展茶樟间作园,振兴勐海茶业》、《缅甸掸邦东部的春天》、《澜沧江西岸古六大茶山》、《》、《茶王之星———南糯山》、《普洱茶区域及保护》等茶文章,在《云南茶叶》、《普洱茶论文专辑》、《国际茶叶周刊》、《韩国茶学报》、《缅甸星光报》等刊物上发表。

曾云荣47年的茶叶工作中,为古老茶区———勐海的茶叶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赢得了广大茶农的信任,同时也获得了相应的荣誉:

1992年评为“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994年评为“云南省劳动模范”,1995年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2000年度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2年荣获“全国人文科学优秀专家学者”称号和“西双版纳科技带头人”,2007年4月,被第八届中国普洱茶叶节评为第二届普洱茶十大杰出人物之一,获“茶马”奖。

六旬有余的曾云荣先生,现还以自己丰富的经验、旺盛的精力,不懈地为普洱茶的种植、生产、加工和文化宣传等。

云南普洱茶知名人:王树文


为人处事质朴谦和的王树文,很难让人把他与什么“创意”、“奇思妙想”等词连在一起,但却永远不能忽略王树文,不能忽略他几项非常重要的创意和奇思妙想。

这有两个基本原因,一是他的内秀,爱读书,喜艺术,培养了他被人由于质朴谦虚而忽略的内秀;第二个原因更重要,发自他事茶爱茶的心性之真;

1989年初夏,发起云南11位书法家书写不同风格的“茶”字108个,寓意茶寿,深得社会欢迎,甚至到了现在,这“百八滇茶万里香”更成了茶文化的象征符号之一;

组建了“云茶苑”民族茶艺表演队,亚运会期间领队在首都表演,轰动京城茶界;随后到全国各地、世界各地表演,让更多的人注意到形式美丽和内涵丰富的云南民族茶文化;

巴达山大茶树不幸遭到雷劈,劈断十多米,王树文费尽心力从当地运回一段树干,使之免遭柴薪之用。这段古茶木,王树文请剑川木雕高手雕成神农之像。以古茶树为奉祀茶祖之用,茶心茶想,令人感念;

最早有意识地系统性收集整理云南民族饮茶习俗,并且对很多茶俗作了命名:如基诺族的凉拌茶、傣族的竹筒茶、纳西族的龙虎斗等,开研究的另一领域。

欢迎大家补充说明或者推荐名人,补充名人资料请评论补充。推荐名人请联系本站或者注册本站会员发帖。

云南普洱茶知名人:史军超


史军超,男,1946年生于云南省红河县,哈尼族,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特聘“世界文化遗产中国专家组”成员。从事民族文化研究工作三十年,出版学术专著十余部,学术论文百余篇。两次获得中国图书奖。是“红河哈尼梯田”申报世界遗产的提出、论证人及专家组组长,是“思茅、西双版纳、临沧世界茶树原产地及普洱茶”申报世界遗产的提出人及课题组组长。

他认为,普洱茶申报“双遗产”,其内涵不仅包含了世界茶树原产地所依据的古地质、古生物、古气候,茶树对土壤、气候的物理、化学条件所需要的自然系统,以及所包含的诸要素,如民族、历史、文化、工艺、商贸等,及所体现的地球史、茶属史的自然演化过程和人与自然高度融合的可持续发展的内容,而且必将极大地提升普洱茶的经济价值,同时也将保护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发源于云南的大叶种茶树。

欢迎大家补充说明或者推荐名人,补充名人资料请评论补充。推荐名人请联系本站或者注册本站会员发帖。

云南普洱茶知名人:段国成


段国成,生于1955年,云县涌宝镇人。1979年至1986年在云县茶厂成品车间工作,历任车间副主任、主任,半成品组组长,精通茶叶筛制和审评。1990年至1997年任茶厂副厂长、厂长,熟悉茶厂综合管理和营销。1997年至2002年任临沧双银茶叶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研制出CTC绿碎茶,已申报专利。2003年任云南临沧交通运输集团云县天龙公司总经理。2004至今任云县嘉木茶业制品有限责任公司任董事长。

2002年3月,他提出了在茶房乡境内创办“嘉木茶业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的项目论证,并毛遂自荐担任法人代表,负责整个项目的实施。功夫不负有心人,段国成宏观上的远见卓识,微观上的慎密思考,项目论证获得一致通过。2002年5月奠基开工,2003年4月投产。

茶厂建好了,选择什么样的设备的问题又摆在了段国成面前。于是,他给股东们出了这一个考题:“选什么样的设备为宜?”股东们面面相觑,最后请他拿主意。段国成提出3点建议:“一、嘉木必须选购国际上目前最先进的CTC红碎茶生产线一条,保证24小时加工生产14万斤鲜叶。二、必须配备有传统制茶工艺和现代制茶工艺相配套的机械3套。三、必须在临沧地区首家采用蒸气杀青和烘干工艺相结合的设备。”嘉木公司形成“公司+基地+农户”,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模式,创新经营思路,采取“利益共享和利益的二次分配”的办法,积极争取政策扶持,公司给予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各部门合力攻坚,实行定单收购,分户管理,做得越好公司越扶持等措施,推动云县近10万亩茶园低改高或高优生态茶园建设,今年又在野鸭塘茶园发展了1000余亩高优生态茶园。

欢迎大家补充说明或者推荐名人,补充名人资料请评论补充。推荐名人请联系本站或者注册本站会员发帖。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普洱茶名人:胡明方》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