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面世标志着茶学和茶道的形成,它在中国乃至世界茶文化史上占有崇高地位。嗣后裴汶的《茶述》、张又新的《煎茶水记》、苏虞的《十六汤品》、温庭筠的《采茶录》、王敷的《茶酒论》、毛文锡的《茶谱》亦从不同的侧面共同塑造唐代茶学界的辉煌成就。与此同时,大批诗人用自己饱含深情的笔,写下了数百首茶诗。这些茶诗或呕歌饮茶的美妙,或表达赐茶赠茶后的喜悦心情,或寄托对茶德的思考,凡此种种,都表达了对茶的热爱和追求。唐至五代以茶诗为中心,包括茶散文等文学着作的大量出现,为茶抹上了浓浓的文化韵味。

不仅如此,还出现了茶画。唐代着名画家阎立本《箫翼赚兰亭图》是世界最早的茶画,画中描绘了儒士与僧人共品香茗的情景。阎立本另绘有《斗茶图》,形象地表现了唐代的饮茶风俗。初唐周防的《琴啜茗图》大约是当时宫廷仕女茶道的最早表现。张莹的《明皇和乐图》是一幅宫廷帝王饮茶的图画。佚名的《宫乐图》描绘宫廷妇女集体饮茶的场面。这些画对烹茶、饮茶具体细节与场面描绘得比较具体、细腻。此外,杂着中也大量出现茶的内容。可见茶学家、诗人、文学家、画家、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都拿起自己的笔为茶文化的繁荣而辛勤耕耘。

cy260.COm小编推荐

茶诗茶叶文献


在我国数以千计的茶诗、茶词中,各种诗词体裁一应俱全,有五古、七古;有五律、七律、排律;有五绝、六绝、七绝,还有不少在诗海中所见甚少的体裁,在茶诗中同样可以找到。

寓言诗

采用寓言形式写诗,读来引人联想,发人深思。这首茶寓言诗,记载在一本清代的笔记小说上,写的是茶、酒、水的“对阵”,诗一开头,由茶对酒发话:“战退睡魔功不少,助战吟兴更堪夸。亡国败家皆因酒,待客如何只饮茶?”酒针锋相对答曰:“摇台紫府荐琼浆,息讼和亲意味长。祭礼筵席先用我,可曾说着谈黄汤。”这里说的黄汤,实则是贬指茶水。水听了茶与酒的对话,就插嘴道:“汲井烹茶归石鼎,引泉酿酒注银瓶。两家且莫争闲气,无我调和总不成!”

宝塔诗

唐代诗人元稹,官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白居易交好,常常以诗唱和,所以人称“元白”。元稹有一首宝塔诗,题名《一字至七字诗·茶》,此种体裁,不但在茶诗中颇为少见,就是在其它诗中也是不可多得的。诗曰: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回文诗

回文诗中的字句回环往复,读之都成篇章,而且意义相同。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一生写过茶诗几十首,而用回文写茶诗,也算是苏氏的一绝。在题名为《记梦回文二首并叙》诗的叙中,苏轼写道:“十二月十五日,大雪始晴,梦人以雪水烹小团茶,使美人歌以饮余,梦中为作回文诗,觉而记其一句云:乱点余花睡碧衫,意用飞燕唾花故事也。乃续之,为二绝句云。”从“叙”中可知苏东坡真是一位茶迷,意连做梦也在饮茶,怪不得他自称“爱茶人”,此事一直成为后人的趣谈。诗曰:

酡颜玉碗捧纤纤,乱点余花睡碧衫。

歌咽水云凝静院,梦惊松雪落空岩。

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

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

诗中字句,顺读倒读,都成篇章,而且意义相同。苏轼用回文诗咏茶,这在数以千计的茶诗中,实属罕见。

联句诗

联句是旧时作诗的一种方式,几个人共作一首诗,但需意思联贯,相连成章。在唐代茶诗中,有一首题为《五言月夜啜茶联句》,是由六位作者共同作成的。他们是:颜真卿,着名书画家,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官居吏部尚书,封为鲁国公,人称“颜鲁公”;陆士修,嘉兴(今属浙江省)县尉;张荐,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县)人,工文辞,任吏官修撰;李萼,赵人,官居庐州刺史;崔万,生平不详;昼,即僧皎然。诗曰:

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情言(士修)。

醒酒宜华席,留僧想独园(荐),

不须攀月桂,何假树庭萱(萼)。

御史秋风劲,尚书北斗尊(崔万)。

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原(真卿)。

不似春醪醉,何辞绿菽繁(昼)。

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士修)。

这首啜茶联句,由六人共作,其中陆士修作首尾两句,这样总共七句。作者为了别出心裁,用了许多与啜茶有关的代名词。如陆士修用“代饮”比喻以饮茶代饮酒;张荐用的“华宴”借指茶宴;颜真卿用“流华”借指饮茶。因为诗中说的是月夜啜茶,所以还用了“月桂”这个词。用联句来咏茶,这在茶诗中也是少见的。

唱和诗

在数以千计的茶诗中,皮日休和陆龟蒙的唱和诗,可谓别具一格,在咏茶诗中也属少见。

皮日休,唐代文学家,襄阳(今湖北襄樊市)人,曾任翰林学士。陆龟蒙,唐代文学家,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曾任苏湖两都从事。两人十分知己,都有爱茶雅好,经常作文和诗,因此,人称“皮陆”。他们写有《茶中杂咏》唱和诗各十首,内容包括《茶坞》、《茶人》、《茶笋》、《茶籯》、《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和《煮茶》等,对茶的史料,茶乡风情,茶农疾苦,直至茶具和煮茶都有具体的描述,可谓一份珍贵的茶叶文献。

唐代三大茶道类型与形成


唐代陆羽(733-804)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结合自身的亲身实践,著述了世界上第一部系统阐述茶的著作-《茶经》。这使他成为中国茶叶历史上最有影响的茶艺类茶道家。

细观《茶经》,基本上是一本古代茶叶的百科全书,陆羽不但研究茶的自然科学属性,还非常重视研究茶的饮用。如煎茶过程、茶具与水对茶汤质量的影响等,而近代茶叶科学研究者多研究茶树品种、栽培、加工、贮藏、茶叶内在生化物质的变化等如何把茶生产好的问题,须知好茶还须用好的沏泡方法,才能更充分地显现和领略茶的魅力。

陆羽在《茶经》中十分详尽地阐述了唐代饮茶方式的主流,对茶的采摘、制作、饮用进行了细化,其煎茶方法为:炙茶、贮茶、碾茶、罗茶、择水、烹水煎茶(一沸调盐叶,二沸时出一瓢水、环激汤心、量茶末投于汤心,待汤沸如奔涛,育华)、分茶至各茶碗,使沫饽均分。

与南北朝时期饮茶的不同,表现在由汤活改为煎茶,调味料由葱、姜改变为少量盐花,以及对影响茶汤品质各方面因素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与细化。如开始认识不同水质对茶汤质量影响,不同沸水程度对茶汤质量的影响,不同产地茶碗对茶汤汤色的影响等。这些均体现了陆羽穷究天地奥秘的执着追求精神。陆羽对茶学、茶事各方面的深入探索与宣传,为茶艺类茶道和风雅类茶道的形成尊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并使它们具有了科学性与合理性。

根据茶汤品质命茶类的茶道思想:

《茶经》“五之煮”载:“其味甘, 也,不甘而苦, 也;啜苦咽甘,茶也”,在中国茶文化史上有此光辉而灿烂的一页,令人油然而生对中国古代文明的敬仰之情。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倡导“以人为本”,提倡人文精神的现代社会,至今仍然缺少依据茶汤品质类别而分别命名的产品。依据茶汤质量分门别类地引导人们重视茶叶的炙焙、煎煮、沏泡、冲点、品饮技艺,为茶艺类茶道思想的普及奠定了基础。

民间文学中的茶俗文化


四川位于中国西南腹地,地处长江上游,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大,人口众多,除汉族之外,还有彝、藏、羌、苗、土家等,民俗现象纷繁复杂。“天府之国”核心的四川盆地,又有悠久的种茶饮茶历史,是我国栽培茶树和饮茶最早的地区之一。四川人在其农耕劳动、生产生活、衣食住行、人生礼俗,日常交往的社会活动中,产生、流行了为人们沿习和传承的民俗茶俗。

四川民俗茶俗现象丰富多样,生动有趣,四川民间文学中的古蜀神话、各种传说、故事以及民间歌谣、谚语、《竹枝词》、方言、歇后语的洋洋大观,是人民群众口头创作并世代流传的语言艺术结晶。本文仅以四川民间口头文学文艺流传的茶俗文化,作一个横截面的实录,概述四川民间文学中茶俗文化。

一、文化起源神话——神农吃茶

都江堰(即灌县)市是四川西路茶的主产区,历史悠久。在当地民众中流传着神农时,人们在树木里啃野兽肉,弄得肚皮发胀。一天,神农睡在树脚下,吃了从天上掉下来的水水,肚皮不那么胀了,他伸手捋把叶叶来嚼很涩嘴,却可消饱胀。从此就有了神农尝百草得“涩”而解毒的神话。这个反映自然天象的神话,表达了人们对神农的崇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现都江堰青城山天师洞还存有唐代石刻神农像,祠祀至今。

二、四川名茶的传说

自古以来,四川就是我国栽培茶树最早的地区,三千多年前的西周初期,就以盛产茶而著称于世。蒙顶山为蜀郡种茶的发源地,也是我国名茶的发祥地。峨眉山、青城山、鹤鸣山盛产名茶,并与宗教结缘,民间流传着很多名茶的传说。

1。“仙茶”的传说

相传西汉末年,邑人吴氏理真,在蒙顶山即上清峰,栽了七株茶树,“高不盈尺,不生不灭”。采制成茶泡饮能治百病,七株茶被人称为“仙茶”,后来取名为甘露茶,茶树历经一千多年,七株“仙茶”,在蒙顶山现存的汉碑和明清两代石碑上均有记载。

2.鹤鸣仙茶凝如鹤

地处成都平原西部边缘的大邑县,素有“七山一水两分田”的称谓,丘陵山地层层茶树似海浪,棵棵青茶绿如涓滴。

据传,道家张三丰在鹤鸣教书时,听人讲鹤鸣山的茶唯白鹤停歇过的那棵才是好茶。三丰找到歇过白鹤的茶树并打上记号,第二天采下树叶制成茶,抓一点放进碗里,用开水冲泡后,看见茶叶漫漫张开,变成一只一只象在飞的白鹤。突然从茶碗中飞出一只,变成一个童谚鹤发的老头,飘然不见了。三丰就采这棵茶树籽,种遍鹤鸣山,制成茶不献官,却把茶叶分送给山民,治好了不少人的疑难怪病。后来,老翁度张三丰成了神仙。鹤鸣山茶被朝廷饮定为贡茶。

3。雾中山茶和八功德水的传说

清朝有位皇帝,三十多岁头上长出几根白发,令御医在一年之内主其白发转青,不然,要砍头问罪。御医用尽药方,仍不见效。有天晚上,他梦见一个和尚指着西方,比着“八”字。经僧人解梦,是说西方道教圣地西蜀晋原县开化寺后山上长的茶树,制出的茶叶能除病益寿,“八”字指山那股八功德泉水。泉水泡雾山茶,皇帝喝了,白发就能转青。御医照此办理,服用后,果然白发转青。皇帝册封八功德水为神水,御定雾中山茶为贡茶。宋代诗人陆游在蜀州作官司时品尝此茶,赋诗一首“少逢重九豪华,南陌雕鞍拥钿车。今日蜀中生白发,瓦炉独式雾中茶”。明代新都学者杨升庵赞此有:一清、二冷、三香、四柔、五甘、六净、七不噎、八除病的特点,因此为名。

4。抗贡茶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位高僧来峨眉山,把茶籽种在山上,还教山民管理茶树的方法。从此,峨眉山上就有了茶树,长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茶农摘下茶叶制成香茶,紧结纤秀取名“峨蕊”,扁直形如竹叶取名“竹叶青”,游客们喝了赞不绝口。

一年,康熙游峨眉山,喝好茶,降旨每两年向皇宫进贡一次。到时百姓们不能采摘,守着茶树哭泣。一位身穿绿衣姑娘见状,说她有办法,将手中白纱巾在茶树上一绕,茶树全变成了白枝白叶,县官司派人采摘制成,康熙一见大怒。不送贡茶时,茶树又转青,又制出香茶,康熙听说,令全部砍光。等砍树人一走,百姓就给茶树除草、培土、施肥,第二年长得茂盛青翠,百姓又喝到香茶。年复一年的砍,百姓们年年培育茶树,一连砍了九年,而且还连根挖,当挖一棵老茶树时,挖一下,长得高,象一把伞,结满很多大茶果,县令叫用刀快砍,茶果象雨点往县令头上落,这拨人逃之夭夭,从此再也不敢来砍茶树,人们就叫那棵老茶树为“抗贡茶”。

三、青城茶和花茶的故事

这些故事与传说不同,不一定与历史事实有什么联系,情节多属虚构,时间也不确定,是属狭义的故事。

1。青城茶的故事

相传,唐朝时,安禄山叛军打入京城,唐明皇带妃子慌忙朝成都逃跑。故事讲述杨贵妃被逼处死后,唐明皇在梦中见到他心爱的妃子,在青城山献茶请他品尝,皇上见汤色碧绿,芽叶直立,清香扑鼻,茶水不浑不酽,闻到就觉得神清气爽,喝了周身有活气,连说好茶!梦醒后,叫随从找当地最好的茶农,连夜赶制这种茶,皇上封这为青城茶!青城茶早在唐时已是著名的茶叶产地,宋代著名的“味江茶园”就建在青城。

2。花王与茶姑的故事

四川从明代起开始制花茶,成都人喜爱喝茉莉花茶,流传着一则有关茉莉花茶的故事。相传,古时龙泉驿东山一带,从大面铺到海螺寺遍栽茉莉花。入夏,纵横几十里花香不断。一天,有人看见石经寺附近的茉莉花丛中,走出一个玉一般洁白,冰一般晶丽的一王子,被称为“人间第一香”的花中王子。

龙泉山的云雾山中,生长着茂密的茶树,每到夜晚,林中便走出一群茶姑,嘻嘻哈哈边走边笑,手拉着手结伴追赶茉莉花王。撵上后,王子热情欢迎茶姑,在她们的青丝的鬓发边插满芳香的花蕾,久香不断。后人咏叹:“茶情偏与夜相投,心事鬓边羞。薰醒半凉梦,能消几个开头?风轮浸卷,冰壶低架,香雾飕飕,更著月华相恼,木樨淡了中秋”。成都人爱饮茉莉花茶,大概和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不无关系。

四、民间茶俗歌谣

民间茶俗歌谣为人们在茶事活动中对生产生活的直接感受,其形式简短,通俗易唱,喻意颇为深刻,内容有农作歌,佛句歌、仪式丧礼歌、生活歌、情歌等。四川民间茶俗歌谣十分丰富,具有巴蜀文化的特色。

1。农作耕耘的薅秧茶歌

《送茶歌》:“大田栽秧排对排,望见幺姑送茶来。只要幺姑心肠好,二天送你大花鞋”。“青青桑叶采一篮,竹心芦根配齐全。还有大娘心一片,熬成香茶送下田”。《薅秧歌》:“太阳斜挂照胸怀,主家幺姑送茶来。又送茶来以又送酒,这些主人哪里有”。四川农村薅秧有送茶送酒送盐蛋的习俗,农民边薅边唱歌是川西坝子“吼山歌”的重要形式。

2。生活茶俗歌

反映社会底层人生活辛劳的茶俗歌谣有《茶堂馆》:“日行千里未出门,虽然为官未管民。白天银钱包包满,晚来腰间无半文”。《掺茶师》:“从早忙到晚,两腿多跑酸。这边应声喊,那边把茶掺。忙得团团转,挣不到升米钱”。两首茶俗歌谣唱出了他们艰辛和苦情。在反映家庭情感的茶歌《我要去看我的妈》:“巴山子,叶叶塔,巴心巴肝惦爹娘。圆茶盘,端茶来,方茶盘,端花来。不吃你的茶,不戴你的花,我要去看我的妈。”

3。仪式丧礼茶俗歌

仪式歌是四川歌谣中最为丰富的部分,内容最全面的是婚礼和丧礼歌,《赞采茶诗》详细记述旧时丧礼的程序礼仪。唱词:“为儿亲,去采茶。手提筐,身穿麻。山又高、路又窄,哭哭啼啼往前跨。抬头望,见乌鸦,呱呱叫,叫呱呱,叫的昌儿爹(妈)。前日里爹(妈)为儿,今日里儿为爹(妈),好似反哺乌鸦。奏乐师,实在苦,情你吹个《鸦反哺》。朝前走,过山垭,一派青松乱交加。山坡赶羊羊乱跑,好似猛雨打残花。奏乐师,不要慌,不要忙,请再奏一曲《山坡羊》。回头心胆怕,用手扳住茶树桠。思念儿亲双泪洒,盈筐雀舌,满筐龙芽,采得香茶便归家。曲曲弯弯路,重重叠叠垭。不觉红日渐西斜,急转路三忿。……忙烹茶,自吁嗟,思念儿亲泪如麻。……为采茶,上高册,顾不得山遥路远,急急忙忙往前钻!奏乐师,听得端,请吹一调《行乡子》,壮一壮孝子行颜!抬头望,望无边。岷山顶上接云霞,不怕远,来采茶,手提筐筐往上爬。……提起茶叶回家转,烹此新茶与亲餐。一路之上不敢慢,急急犹如虎下山。奏乐师,你辛苦,请你打起包包锣,擂动牛皮鼓,架起大蟒筒,吹首《下山虎》!”这首仪式丧礼歌产于都江堰。都江堰是四川产茶区,茶农一生在高山上种茶采茶非常辛苦,民间以采茶编成唱词作丧礼司仪歌,寄托生者对死者的哀思和悼念,直接反映丧礼茶俗文化的歌谣还不多见。

4.情歌茶俗歌

情歌是民歌中最有生命力和最有魅力的部分,这里叙述的茶俗情歌,其语言,感情色彩,及表现出来的民情风俗,都具有四川茶俗风情的特色,把爱情表现的大胆、泼辣、直率、热烈的有《太阳出来照红岩》:“太阳出来照红岩,情妹给我送茶来。红茶绿茶都不受,只爱情妹好人才。喝口香拉妹手!巴心巴肝难分开。在生之时同路耍,死了也要同棺材”。把爱情表现含蓄。委婉的有:《高山顶上一棵茶》:“高山顶上一棵茶,不等春来早发芽。两边发的绿叶叶,中间开的白花花。大姐讨来头上戴,二姐讨来诓娃娃。唯有三姐不去讨,手摇棉车心想他。”《望郎歌》:“八月望郎八月八,八月十五望月华。我手拿月饼来坐下,倒一杯茶香陪月华。我咬口月饼喝口茶,想起我情哥乱如麻”。“四月望郎正栽秧,小妹田间送茶汤。送茶不见情哥面,不知我郎在何方”。《渣渣落在眼睛头》:“红丝带子绿丝绸,默念情哥在心头。吃茶吃水都想你,眼泪落在茶碗头。娘问女儿哭啥子,渣渣落在眼睛头。”以茶为媒,以饮茶、送茶来表达对情人的思念和爱慕,篇篇美玉,散发着浓烈的生活气息。男女对唱的山歌情歌有:哥唱:“妹儿采茶在山腰,青苔闪了妹儿腰;有心栏腰扶一把,怎奈隔着河一条”。妹唱:“这山采茶望那山,讨得嫩叶做毛尖。哥哥不嫌味道苦,卖茶买来油盐米,娃儿大小笑哈哈。高高山上一棵茶,一对麻雀往上爬。问你麻雀爬啥子,口干舌燥想喝茶?岩上绿了枇杷茶,郎在崖下放木漂。滩陡水急穿云过差点闪断妹的腰”。枇杷茶为四川崇庆县文井江西岸山区所产,树干高十余米,树围数十厘米,史称“尤门贡茶”。这是姑娘们嬉戏唱给小伙们听的山歌情歌。

5.儿歌茶俗歌

儿歌是四川民间歌谣中的一朵鲜花,最为有趣和绚丽。《王婆婆,在卖茶》是一首儿童做游戏所唱的茶俗歌,“王婆婆,在卖茶,三个观音来吃茶。后花园,三匹马,两个童儿打一打。王婆婆,骂一骂,隔壁了幺姑说闲话”。这是一首用指头做游戏时唱的儿童茶俗歌。先将双手的大拇指中指、无名指撮在一起,各形成一个圈,然后将右手食指穿入左手圈内,将左手小指穿入右手圈内,左的食指与右手小指迭在一起,右手食指代表王婆婆,左手大拇指、中指、无名指代表三个观音,右手大指、中指、无名指代表三匹马,左手食指和右手小指代表两个童儿,左手小指代表幺姑。游戏时,边唱歌边扣相关的指头。这首茶俗儿歌,形式活泼,易唱易记,老少皆宜。

6.佛句茶俗歌

茶与佛家结缘很早,佛家在寺庙念经等佛事活动饮茶。佛句子《大路边一棵茶》:“大路边一棵茶,不等春来就发芽。问你芽儿发得这么早?烧香居士要茶”。《烧杯香茶念起来》:“初一十五庙门开,烧香居士上庙来。打开佛门迎接你,烧杯香茶念起来”。这是反映朝山居士和佛家念佛饮茶的茶俗歌。

五、茶俗谚语

谚语,川西地区称为“口前语”,四川人说话都爱讲上几句。谚语为人们流传的固定语句,简短通俗,在民间茶俗中,随处可见,衣食住行有:“平地有好花,高山有好茶”。“酒吃头杯好,茶喝二道香”。“好吃不过茶泡饭,好看不过素打扮”。“不烟酒茶,枉在世上走”。“琴棋书画诗酒花,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幸福茶俗谚语:“当家才知茶米贵,养儿方知报家恩”。自然知识气象:“早晨发露,等水烧茶;晚上烧霞,干死蜞蚂”。谈吐茶俗谚语:“冷茶冷饭吃得,冷方冷语受不得”。持家经营:“丰收万担,也要粗茶淡饭”。“粗茶淡饭布衣裳,省吃俭用过得长”。林业茶俗谚语:“向阳茶树背阴杉”。反映个人之间关系的:“人走茶凉”。“有茶有酒好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生产知识:“秋冬茶园挖得深,胜于拿锄挖黄金。”卫生知识:“不喝隔夜茶,不吃过量酒。”是非茶俗谚语:“好茶不怕细品,好事不怕细论”等等。这些反映方方面面的茶俗谚语读起来朗朗上口,其文化意蕴耐人寻味。

六、展言子(歇后语)——短文茶俗文化

四川人说话爱“展言子”,即说话时讲几句歇后语等。歇后语生动有趣,喻意贴切。地方特别的言子,指由某一地方特殊的而又为这一带人熟知的人、事、物而产生的言子,多在言子产生的地方流行。四川什邡李家碾有个茶社名为“各说各”。人们便展个言子为“李家碾的茶铺--各说各”。“铜炊壶烧开水泡茶--好喝”。“茶壶里头装汤元--有货倒不出来”。“茶壶头下挂面--难捞”。“茶铺搬家--另起炉灶”。“茶铺头的龙门阵--想到哪儿说到哪儿”等等。

七、竹枝词茶俗歌

竹枝词流行于四川等地,在唐时,由巴渝一带的民歌演变发展而来。自刘锡禹据民歌改作新词后,内容多写当地风情和男女爱情,盛行于世。此后,各代诗人写《竹枝词》的很多,也多咏当地风俗。南宁范成大也作《夔州竹枝歌》:“白头老媪簪红花,黑头女娘三髻丫。背上儿眠上山去,采桑已闲当采茶”。此茶俗歌采用四川奉节的民歌竹枝词这种形式来描写采茶的大忙季节,白头老媪与背着孩子的黑头女娘都上山采茶去了,充满了农村的生活气息。清末民初人邢锦生《竹枝词》:“萧条市井上初灯,取次停门顾客疏。生意数他茶馆好,满堂人听说评书”。四川曲艺表演地点多为茶馆,听众可边品茗边听书。清末,成都开始兴建以演戏为主的茶园,同时供应茶水点心及列饭。随后戏班纷纷以茶园作演出场地,冯家吉在《锦城竹枝词》中吟道:“梨园全部隶茶园,戏目天天列市垣。卖座价钱分几等,女宾到处最销魂”。当时茶园还专辟有女宾席,挂帘遮掩。

八、四川土话——茶谷方言

四川话像川菜一样,带有浓厚的“川味”,在四川范围内,十分通行。川味茶俗方言种种:

涩:茶。杨雄《方言》:“蜀西南人谓茶曰[上艹下“讠殳”]。”即涩。

酽:浓。酽茶解油大。

蒙蒙:膜状物。隔夜茶,起蒙蒙,不能吃。

幺师:茶堂馆。旧日称茶铺、旅店之招待员。“楼上客,楼下客,听我幺师办交涉;幺师!掺开水”。

幺店子:农村的路边小店,卖日杂用品及茶水小吃,也供行人歇脚。

栈房:旅馆。“栈房头茶水齐备,请各位银钱自理。”

呷茶:吃茶。“种田栽秧要呷茶。”

喝茶:品茗闲谈。“二天没得事,口子上喝茶。”

烹香:喷香。“茉莉花开了,烹香。”

拿烟倒茶:旧时一般待客套数。“拿烟倒茶招待客人。”

开:冲水数遍。“茶要喝三开”;付钱,“这茶钱我开了!”“才喝一开”,是指时间较短。

炊壶:茶炊,亦叫“炊炊儿”。炊壶烧的滚开水。

打围鼓:川戏清唱,又名“唱炊儿”。“茶铺头还是那堂人在打围鼓。”

讲理:在茶馆请众人评理调解。“两家都认了人在口子上茶铺头讲理。”

叶子:叶的称谓。“把水先冲进茶碗先发一下叶子。”

白:无色。“掺过几次水后茶水已无色白了。”

九、艺文茶俗

1.川剧《踏伞》

川剧是四川地方戏曲,流行于四川及邻省地区,颇具特色,深受人们喜爱。在众多的川剧剧目的唱词中又多吸收了四川民间谚语、口语,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不乏茶俗茶情。川剧《踏伞》中,书生蒋土隆为探询仕女王瑞兰是否婚配,有一段饶有趣味的对白:“大姐,可曾用过茶?”“兵荒马乱,哪来什么茶哟”。“我是问婆家下的聘茶”。显然土隆所说的茶,不过是婚聘的代称罢了。聘礼中必有茶叶,叫“下聘茶”,女方接受叫“受聘”、“受茶”。这是所谓“吃茶”,则表示这个女子已经许配人家了。

2.以《茶馆》为题材的艺文作品

四川茶馆,有茶,有座、有趣;川味、川风、川情。文学艺术家是引播茶俗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围绕四川茶馆茶俗文化,写出和画出生动有趣的众生相,反映了四川浓郁茶俗风情。

著名短篇小说《在其香居馆里》,是现代著名四川作家沙汀在抗战时期所发表的作品。《茶馆里》一文反映四川茶馆里的风俗茶俗,写到讲茶,是说人们发生了纠纷,往往在茶馆里吃茶讲理;茶客:“拿碗茶来,茶钱我给了”。堂倌提着茶壶穿堂走过,兴高采烈叫道:“让开点,看把肥脑袋烫肿!”多么形象生动的描写。

茶馆茶俗画。四川新津画家曹辉,他的茶馆茶俗画,浸透了四川民情风俗,画四川农村老百姓的生活,质朴、粗犷、乡土气十足,茶馆中的人物大众化、平民化,情趣朴实,在帆布上画的18幅四川道地的《茶馆》画,震惊巴黎画坛,十分生动地展示出四川茶馆的情态风貌,是四川茶馆茶俗文化的真实写照。可以说画中有茶,茶俗中也有画。

综上所述,文中所列举具有代表性的民俗茶俗作品,是人民群众口头文学的瑰宝,它带着泥土的芳香,集中了群众的聪明才智,质朴简明,明朗欢快,诙谐有趣,反映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些流传在民间口头文学文艺茶俗文化,具有永恒的魅力,是四川历史文化中的精碎,是四川茶文化产生形成发展的根基。

这些茶俗文化产、流行和传习属于民间并达到民间的认可,为人们所共同沿习和传承。茶俗文化一直流传于四川人民群众之中,保留着巴蜀文化的特性,透视出四川悠久的种茶、饮茶史,真实而全面地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文化心理,直接而深刻地表现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风俗习惯。

四川民间文学中的茶俗文化,是民间自然积淀起来的文化现象,是人们心态的折射,既有传承性,又有变异性,既十分古老,又打上时代前进的印记。四川茶俗文化在民间文学方面具有永久的价值,为四川茶文化增添丰富的内涵,也是研究四川茶文化形成和发展不可缺少的资料,是进行多学科研究的丰富宝藏。

四川茶俗文化是四川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俗文化的形成和茶叶的传播有直接关系,四川茶俗中的民间口头文学文艺的吟唱、传播,使饮茶在民间百姓中广为普及。四川茶文化渗透进茶俗文化、文学艺术的方方面面,四川茶俗的演进史,其实就是一部茶文化传播史。

唐代茶道


“茶道,是一种对饮茶习俗、方法的规范,通过联结友情,品味人生、观照人类社会自身,是文人茶道的特色;饮茶过程中超凡脱俗的宁静是寺院僧侣茶道的特色;体现表演性、等级性、亲和性是宫廷茶道的主要特色。因此在唐代社会中,茶道表现出阶段性、阶层性、地域性,从而成为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沿此思路,梁子认为“茶道,就是以饮茶为契机的高度艺术化的综合文化形式。通过烹茶品饮来营造一种高雅和谐的人文气氛,交流思想,激扬文思,张扬个性和自由精神,提升生活格调,揉以琴棋书画,使茶道的文化内涵更为丰满。

“形成于唐代的中国茶道,究其实质,便是生命之美的一种延伸。”茶道就是引导自己走向完成品德修养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就是人道,已升华为一种全新的、全人类都能意会、理解、破译的语言。“茶道是一种文化艺能,是茶事与文化的完美结合,是修养和教化的手段”。唐人茶道是唐代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邹明华女士等认为茶道无非包括茶道思想、程式、规则和用具等。

中国茶道形成于唐代,这是因为这几方面的因素在唐代已经基本定型”。由于陆羽的功绩,在唐代中国茶道已经基本形成。所谓茶道,“即茶中之道,既是法规,又是理念”。

“讲茶道应当是精神与物质的统一理念,与优美艺术形式的和谐一致”。“倘若只有花枝招展,或富丽堂皇,只是摆弄几个瓶子、刷子,便称之为茶道,则便是舍本逐末,大道不复具矣。

唐代煮茶讲究三沸


不过,尽管茶叶在周代就已经大量种植,但在汉代以前,茶叶是被当做一种蔬菜,跟葱、姜、橘皮等煮到一起来吃的,王建荣表示,这是茶叶的蒸煮羹饮时期,真正饮用是从魏晋南北朝才开始的。而茶文化的兴盛,则要到唐代。

唐代人讲究煮茶,首先是要制作茶饼,当时已经细分为七道工序—采、蒸、捣、拍、焙、穿、封。具体的做法是:采摘新鲜的茶叶,放入甑釜中蒸,然后把蒸过的茶叶用杵臼捣碎,再把它拍制成团饼,以炭火焙干后,用竹篾穿起来封存。

煮茶的时候,要把团饼茶拿出来,放在火上炙烤片刻,然后放入茶臼或茶碾中碾成茶末,再筛过,符合标准的茶末放在茶盒中备用。唐人是用釜来煮茶的,先在釜中装适量的水,水煮到初沸的时候,加点盐;到二沸的时候,舀出一瓢水放置在旁边,把茶末投入到水中继续煮;三沸的时候,再把舀出来的水倒回去,叫做“止沸育华”,这时茶就煮好了,再用越窑的青瓷茶盏或邢窑的白瓷茶盏盛装。王建荣表示,这其中最关键的是沸腾的程度,釜是敞口的,可以看见气泡的大小,一沸“如鱼目微有声”,二沸“如涌泉连珠”,气泡一个个连起来了;三沸为“腾波鼓浪”。

正是在这种茶道的兴起中,唐代产生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学着作—陆羽的《茶经》。而陆羽又通过理论总结,尤其是在“四之器”、“五之煮”和“六之饮”中,列出了一系列工具,制定了一整套程序,使得饮者从煎到饮的过程中,进入一种澄心静虑、怡情悦性的境界,从而使喝茶从解渴式的粗放型饮法向细煎慢啜的品饮型饮法过渡,成为一种高雅的艺术活动。

唐代人怎样喝茶?


“茶圣”陆羽是如何煮茶的?这一失传千年的唐代茶艺,经过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等方面专家近一年的科学实验,终于得到科学“复原”。

中国茶文化国际研究会副会长、著名茶专家程启坤说,陆羽煮茶法是唐代饮茶文化的主体,其成功复原就是唐代茶艺的成功复原。

据《农业考古》杂志主编陈文华介绍,中国人在散茶冲泡之前,一般都是煮茶吃。许多人曾依据《茶经》等文献中的记载复原以陆羽煮茶法为代表的唐代茶艺,但大多是以文学家的想象展开的定性研究,主要体现表演价值。此次茶叶专家们以科学实验为基础,首次对唐代饼茶和陆羽的煮茶法进行了科学的量化研究和成功实践,这在茶文化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茶是中国的“国饮”,也是世界三大软饮料之一。据考证,中国人饮茶是从鲜叶生吃咀嚼开始,后变为生叶煮饮,形成比较原始的煮茶法。唐时饮茶开始由粗放走向精工,尤以集历代茶艺精华、著有世界上第一部茶艺专著的陆羽为杰出代表。陆羽在总结前人饮茶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亲身体验,提出了煮茶的理论并付诸实践,开创了饮茶新风尚,推动了唐代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唐皇宫每年4月也举办盛大的“清明茶宴”,法门寺地宫1987年出土的13件金银茶器,就是唐代皇帝供奉的。

参与“复原”唐代茶艺研究的姚国坤说,陆羽煮茶法讲究技艺、注重情趣,要求茶、水、火、器“四合其美”。要真实地复原陆羽煮茶法,首先要用唐代的制茶工艺做出当时的饼茶。为此,研究人员根据《茶经》规定的茶叶采制时间、采摘嫩度、饼茶加工工序等,制定了采茶、摊放、蒸叶、捣碎、压模成形、穿孔、脱模、初次烘干和再烘至干的工艺流程,经过反复比较实验,制作出了9种不同规格的方、圆两型唐代饼茶。

姚国坤说,陆羽煮茶法距今已有1200余年,茶是何种煮法?除书本简单记载外,已无踪可觅。我们根据《茶经》相关内容,采用山泉水、电热能(火)、瓷饮器,经过无数次实验发现,“复原”陆羽煮茶法和唐代茶艺要把握好三个关键:一是煮茶前先要烤茶,烤茶要讲究远近、茶色和时间长度,以保证饼茶香高味正。二是碾茶要适度。在烘干饼茶冷却后,将其敲成小块,再倒入碾钵碾碎,用箩筛选出粗细适中的茶颗粒,这样煮出的茶汤清明,茶味醇正,不会生苦涩味。

“最重要的是煮茶时要掌握好火候,协调好茶、水、盐三者用量的比例关系”,姚国坤说,当水温达86摄氏度至88摄氏度发生“一沸”时,按一定比例加盐;当水汽增加,“缘边如涌珠连泉”的“二沸”时,舀出一瓢沸水待用,并用夹有节奏地向同一方向搅水,当中心出现旋涡时,按量放入茶叶,至茶水“腾波鼓浪”的“三沸”时,加进“二沸”时舀出的一瓢水止沸,随即端下煮茶锅,舀茶汤分成3至5碗。姚国坤笑着对笔者说:“此时,边品茶,边尝点心,有滋有味,真是茶乐融融,唐代茶艺的精髓也即在此了。”

唐代茶文化主要表现(四)


饮茶仪规和茶道的出现,饮茶上升到精神层面。

饮茶发展,有所规则,是从唐代开始的,这主要体现在《茶经·六之饮》中。“夫珍鲜馥烈者,其碗数三。次之者,碗数五。若坐客数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以下,不约碗数,但阙一人而已,其隽永补所阙人”。除了普通饮茶仪规外,唐代已经形成宫廷茶文化圈、文人茶文化圈、大众茶文化圈、僧侣茶文化圈,不同文化圈的人饮茶自然也就有不同的规则。

茶道的创立则是唐代饮茶文化的最高层面,即精神方面的内容,这是唐代茶文化的突出表现。陆羽创造了以“精行俭德”为中心的茶道思想,只不过没有使用“茶道”这个词而已。诗僧皎然首次提出了茶道概念,把品茶过程归纳为3个层次。卢仝又在《走笔谢孟涑议寄新茶》中生动描绘了饮茶的7个层次。刘贞亮将茶叶功效概括为10项,《茶十项》一文说:“以茶散闷气,以茶驱腥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疬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刘贞亮的茶十德比较具体,包含了茶叶对生理及精神方面的功效,其中“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4条纯粹是谈茶的精神作用。至此唐代茶道已经形成。

陆羽之前,饮茶和“瀹蔬而啜”一样,自然也就不会怎样讲究道,有道也不会大行。但陆羽通过《茶经》对如何采造茶叶,怎样烹煮,应备有哪些茶器和如何饮用一一加以总结和倡导以后,把茶叶的饮用,由单纯的防疫治病、充饥解渴,提高和发展为一门专门的技艺和学问,这时,也只有到这时,我国才开始重视和产生讲究饮茶之道。

这就是说,在《茶经》和最初的茶道中,陆羽和大家在讲究饮茶之法的同时,一开始就提到和就具有精神的一面。而这精神的一面,不是来之于其他,恰好正是从茶文化的淀积中承继过来的。

《茶经》提出的茶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换句话说,也就是要求饮茶者饮茶时要修心养性,效做这样的人。陆羽《茶经》中饮茶之道要求做精行俭德之人的这条,如溯其源,我们由《晋书》桓温和陆纳传以茶果待客和伴酒并视之为是“素业”,即可找到其根缘。当然,当时在中唐陆羽、皎然等倡导茶道之时,关于茶道文化的精神内涵,并不只是要求做“俭德”之人一点,至少从皎然的看法中——“唯有丹丘”才知茶道的“全尔真”,其内容自然是极其丰厚的。

8世纪继陆羽《茶经》之后唐朝的另一本茶书《茶述》,其对茶和茶文化特点的概括:“其性精清,其味浩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参百品而不混,越众饮而独高”这几句,对茶道在物质上如何更好愉悦人生,在精神上如何自我陶冶修养,说直接些,有点现在茶道宣扬的“和敬清寂”的韵味了。

唐代茶文化主要表现(三)


唐代出现了包括茶学专着在内的一大批茶文献、茶文学。

《茶经》面世标志着茶学和茶道的形成,它在中国乃至世界茶文化史上占有崇高地位。嗣后裴汶的《茶述》、张又新的《煎茶水记》、苏虞的《十六汤品》、温庭筠的《采茶录》、王敷的《茶酒论》、毛文锡的《茶谱》亦从不同的侧面共同塑造唐代茶学界的辉煌成就。与此同时,大批诗人用自己饱含深情的笔,写下了数百首茶诗。这些茶诗或呕歌饮茶的美妙,或表达赐茶赠茶后的喜悦心情,或寄托对茶德的思考,凡此种种,都表达了对茶的热爱和追求。唐至五代以茶诗为中心,包括茶散文等文学着作的大量出现,为茶抹上了浓浓的文化韵味。

不仅如此,还出现了茶画。唐代着名画家阎立本《箫翼赚兰亭图》是世界最早的茶画,画中描绘了儒士与僧人共品香茗的情景。阎立本另绘有《斗茶图》,形象地表现了唐代的饮茶风俗。初唐周防的《琴啜茗图》大约是当时宫廷仕女茶道的最早表现。张莹的《明皇和乐图》是一幅宫廷帝王饮茶的图画。佚名的《宫乐图》描绘宫廷妇女集体饮茶的场面。这些画对烹茶、饮茶具体细节与场面描绘得比较具体、细腻。此外,杂着中也大量出现茶的内容。可见茶学家、诗人、文学家、画家、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都拿起自己的笔为茶文化的繁荣而辛勤耕耘。

唐代人是如何饮茶


唐代茶的饮法是煮茶即烹茶、煎茶。根据《茶经》记载,唐代茶叶生产过程是“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千矣。”饮用时,先将饼茶放在火上烤炙,然后用茶碾将茶饼碾碎成粉末,再用筛子筛成细末,放到开水中去煮。煮时,水刚开,水面出现细小的水珠像鱼眼一样,并“微有声”,称为一沸。此时加入一些盐到水中调味。当锅边水泡如涌泉连珠时,为二沸,这时要用瓢舀出一瓢开水备用,以竹夹在锅中心搅拌,然后将茶末从中心倒进去。稍后锅中的条水“腾波鼓浪”,“势若奔涛溅沫”,称为三沸,此时要将刚才舀出来的那瓢水再倒进锅里,一锅茶汤就算煮好了。如果再继续烹煮,认为“水老不可食也”。最后,将煮好了的茶汤舀进碗里饮用。前三碗味道较好,后两碗较差。五碗之外,“非渴其莫之饮”。这是当时社会上较盛行的饮茶方法。

因茶叶有不同种类,所以还存在另一种方法,将饼茶舂成粉末放在茶瓶中,再用开水冲泡,而不用烹煮,这是末茶的饮用方法。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唐代茶文献与茶文学》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