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开壶”就是指把新壶在使用前进行一系列的处理,行家叫“开壶”,他的目的是为了除去泥料的土腥味,将壶内残留的砂粒清除,更好的疏通紫砂的双向气孔,更利于泡茶发茶真性真味,也为把玩怡养舒爽心情。

开壶之法,众说纷纭,有豆腐煮,甘蔗煮,茶汤煮,清水煮,亦有加香蕉皮煮,加玛瑙水晶煮,加橘子肉煮,就差没有加味精酱油煮---诸多法门,据说各有效果(茶百科本人都没有试过,不确定效果)。众壶友竞相仿效,开壶开的不亦乐乎,开壶后,让茶汁第一次充分滋润爱壶,所以很多爱壶人士觉得开壶是万不可缺的程序。

昨晚去见一个玩紫砂壶的朋友,聊至夜里近十点,专门问他对开壶的看法。他说“那些开壶的玩法,不能说不好,只是一个阶段干一个阶段的事,自己当年开始了解壶、接触壶时也都玩过很多开壶方法。后来,当壶多了,哪还有那门子心思捣鼓半天开壶,清水冲冲,温水洗洗,然后就开始泡茶使用了,只是前两三次泡茶不喝。如此,你看,我这么多壶,一样用的温润喜人。壶在用在养,不刻意。”

越发觉得友说的有道理,“无为而无不为”,很顺乎这几天读老子《道德经》,“如能顺任自然不妄为那就没有什么事情办不好的了”。

让我们先来了解下盛传的开壶秘笈,都不是茶百科本人所创,也没有一一试之开壶,请慎重阅读理解使用下面三个开壶方法原文:

一:浇淋法

1、清理污渍:将壶里壶外、壶配件清理干净,后冲淋热水,可兼具去霉、消毒与暖壶三种功效。

2、开始泡茶:趁热擦拭壶身泡茶时,因水温极高,茶壶本身的细孔会略微扩张,水气会呈现在茶壶表面。此时,可用一条干净的细棉巾,分别在前面几泡的浸泡时间内,分几次把整个壶身拭遍或者持软毛牙刷沾上牙膏,将全壶内外彻底刷上几遍后,以热水冲去泡沫,即可去除土味。这种方法可利用热水的温度,使壶身变得更加亮润。

3、反复冲泡:前几泡冲倒掉,不宜饮用。冲倒数泡后紫砂壶的火气都几乎除尽,接下来就是日常保养啦!

浇淋法的优点是简单方便,在茶桌上即可操作,不必“动鼎动灶”。

二、水煮法

水煮法运用于泥土味重的紫砂壶,水煮法的步骤比较复杂。

1、热身:清水煮壶

首先彻底清理紫砂壶的污渍(包括遗留的金沙、沙粉等),用沸水内外冲洗一次,然后干净的壶巾沾清水细细擦净,然后待壶自然风干。然后将茶壶放进没有油渍的煲,加3倍高度的水(清水的量以淹过壶1寸许即可)煮一小时,这样茶壶的泥土味及火气都会去掉。

2、降火:豆腐煮壶

将壶捞出来后,待壶体及茶配件自然冷却至常温之后,将豆腐放进茶壶内(建议用老豆腐因为吸附性强),填装时稍微压紧,避免豆腐在水煮沸之后跑出壶体。填装完毕后,放入冷水内,加热至沸腾,大概煮1小时直至厨房内充满豆腐香气后,再等待约5~10分钟即可。

因为豆腐所含的石膏有降火的功效,此步骤目的就是去紫砂壶的火气(因为窑烧的关系,有人认为壶的“火气”很大,在正常使用之前,应该给紫砂壶降火清火),而且可以将茶壶残余的物质分解。

3、滋润:甘蔗煮壶

将豆腐煮好的紫砂壶捞出来,用清水洗净,自然冷却到常温。将甘蔗切开后,放在煲内(没有甘蔗,可以放些糖),然后再煮1小时,直至空气弥漫甘蔗香味5~10分钟即可。甘蔗的天然糖分,能够让茶壶得到前所未有的滋润。

4、重生:茶叶定味

确定你以后要用此茶壶泡的茶,一把壶只泡一种茶叶(原因下面会注释),重新在锅内加入冷水一同放上选定的茶叶和壶,再次煮沸,等空气弥漫茶叶香味后约10分钟,将壶捞出,用锅内的茶叶稍稍用力去摩擦壶体和壶盖数分钟,最后用温水把壶洗干净即可。

此步骤的目的就是“定味”,确定今后该壶所泡的茶种类。这样茶壶便不再是“了无生气”的死物,脱胎换骨后,吸收了茶叶精华,第一泡茶已经能够令茶人齿颊留香。

三、据说是秘笈开壶之法

具体方法,亦是煮壶法,但所用材料与常规的方法不同。程序如下:

1,先用清水洗净新买之壶,接着以清水煮壶,水开后,持续10-20分钟,待其自然冷却,捞出壶。倒掉水,然后进入下个程序。最好用面纱布分别包扎身筒和盖子,防止身筒和盖子在水沸腾时搅动造成碰伤。

2,以“猫须草”(药店有售,很便宜,即“化石草”,平时治疗各类结石的中药)10-15g,荔枝壳3到5个,鲜毛竹叶5-8片。以棉纱布包扎后以清水煮之,开水3-5分钟后待其冷却后,再放进爱壶,同煮,30分钟,期间水量减少后需立即添加,务必使水漫过壶体。如果是红泥朱泥壶,最好加柳叶5-8片,与竹叶同时煮,效果更佳。冷却后,捞出爱壶。进入下一个程序。荔枝壳以新鲜为佳,季节不对时,用“干荔枝”的壳也行。

3,换上清水,以半个苹果,敲碎,或切成小豆丁大小,与壶同煮,水开20分钟,加入针对此壶泡的茶叶20g,继续煮起码30分钟,越长越好,最好煮一个小时,期间水量减少即添加。待其自然冷却,捞出壶,白开水冲淋干净,即可开始泡茶。

原作者的解释:

1,关于煮壶,可以促使紫砂壶的气孔张开,排出泥土等杂质。因为新壶经过多人之手,煮下可以杀菌消毒,亦可溶解出原先已经吸收到胎体里面的手上油脂。

2,化石草,可以去除脏污,亦可及时排出紫砂气孔内的脏污,君不见结石病人常喝此药汤,可以溶解人体的各类结石,何况紫砂内部的些许未烧结的泥土乎。其性平凉,适于去除新壶之火气。竹叶亦是清火之药,去火也,亦可帮助提升化石草之去污之效,杨柳叶,西湖边最多,杭州的壶友福气好,真羡慕!本草记载柳叶的功效:清热,透疹,解火毒。红泥和朱泥相对胎质密实,去火不易,若以柳叶攻之,方有特效。当然,其他泥料,亦可用柳叶,只不过柳叶不常有,秋冬难觅,有兴趣的壶友,可以在春天时采摘阴干备用。以此法去火,其效果远远大于豆腐的平凉之性,或者说豆腐本是平性之物,何来去新壶火气之功?世人以讹传讹,甚至有写书人把它写入书中,后人见此书,便以为经典以此奉行,豆腐便成了开壶的妙方。呜呼哀哉!至于荔枝壳(或含肉),其在此配方里其什么作用,高人好像没有指点。

3,苹果,本草记载,味甘;酸;性凉。亦可去火气,其甘酸之味,可以去除上述中药的药气药味,亦可化掉紫砂壶的内外脏污、泥土气,苹果之甘味,因为还有其他多种矿物质和有机物质共同作用,其开壶之效果要远远高于甘蔗,哈哈,用甘蔗开之,不如直接加白糖红糖,此乃甘蔗的精华也。而且苹果可以促使壶在以后的泡养中更加快速出效果。苹果之柔和之酸性,对于融化和清除一些特别的脏污尤其是一些重金属物质,有特效。

4,至于用茶叶茶汤煮壶的原理,不说,大家都早已接受,不再重复啰嗦。感觉这样开了的壶,泡出的茶汤口感醇厚鲜爽,真正发挥了紫砂壶泡茶好喝的作用。而且,茶壶润泽特有质感。开前和开后,壶壶马上容光焕发,可以说是立竿见影。

据说如此这般,一把爱壶已经开好,此时的壶壶,其性能在以后的泡茶时将会充分发挥,双重透气性亦得以展现,侍茶性更佳。其壶表将会更加润泽,泡养效果将会事半功倍,更容易出现美妙的包浆。但不知壶友你会什么想法与感觉?茶百科本人认为,估计很少有友敢会照此乐意试自己的爱壶吧?

最后再来看看徐秀棠大师的说法

徐秀棠与山谷著《紫砂入门十讲》之“茶壶的使用和保养方法”中提到新壶初养,“新壶购置回来后,可用细砂布稍加磨擦,千万不能用粗砂布打磨,以防伤害表皮。先用水或布洗拭去表面的尘灰和内里的陶屑,然后放入较浓的茶叶水锅里,或者连同茶叶,小火煮沸,沸后不久即可熄火,用余热焖壶直到茶水稍凉,再点火煮沸,如此再三,可使新壶土味尽去,也使新壶如初次受到滋养。待完成此工序后,取出新壶自然晾干,使可沏茶使用。但这也并不是必要的程序,其实新壶到手,洗净后用开水泡上两次,即可沏茶。”

徐老师虽然详细的说明了水煮开壶之法,但也特意点明“但这也并不是必要的程序”。因此,我们还有什么可以纠结的呢?

开壶用壶养壶,自然而然,无为无不为,此为大道。

Cy260.com精选阅读

紫砂壶传统的开壶方法介绍


一、清水煮壶。此步骤之前,请用温水和软布仔细擦洗壶身。放凉后,放入清水中,慢慢煮沸。让其在沸水中煮上5-10分钟~

二、将壶从沸水中捞出,放在一边自然凉快,等到没有热度的时候,填装豆腐,以老豆腐为妙。

三、填装时,稍微压紧,以免水沸腾后,豆腐全部跑出壶身外面。将装好豆腐的壶,放入清水内(冷水下锅),慢慢使其沸腾,沸腾后继续加热至厨房内充满豆腐的香气后5-10分钟~此步骤的目的:因为窑烧的关系,有人认为壶的“火气”很大,在正常使用之前,应该给壶降火清火。

四、将和豆腐煮好的壶捞出,用热水洗净。自然凉快至没有热度。将甘蔗头,注意是甘蔗头,由于小弟实在是没有勇气在卖水果处捡甘蔗头头,所以买了一根很多结疤的甘蔗来代替。将其劈好,放入清水里(冷水),和壶同煮。火候同上步:沸腾后,等到满厨房都是甘蔗香气后,在让其沸腾5-10分钟。

五、将和甘蔗煮好的壶,捞出,自然凉快至没有热度。将你最好的茶叶拿来,如果这个壶今后是泡普洱,就拿普洱来;如果今后是泡绿茶或铁观音,请用铁观音,将锅里重新加入冷水,将壶和茶叶一起下锅开煮,使其沸腾后,让厨房内充满香气后10分钟或更长时间,将起捞出,放置一旁,将锅内的茶叶捞出,用此茶叶稍稍用力摩擦壶身及壶盖数分钟。最后用温水将壶洗净即可。此步骤的目的:定味。所以推荐用你最好的茶叶,最好是用什么类型的茶定的味,今后就用来泡什么茶。

好了,到这里开壶的工作就完成了。这就是完工的壶。

紫砂壶知壶与识壶


按步就班玩出专业与感情,我们华夏民族5千多年所传承的东西,其艺术内涵博大精深,在这一领域中你有多大的素养,就会喜爱什么样的东西,就会有什么层次。从外行到内行,从不懂到懂,从玩假的慢慢看到真的,有句普通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同一张画,一张画的好,另一张画的不好,可是摆在一起,好的就突出了。

紫砂壶知壶

要知历史,介绍紫砂壶目前情况首先要了解紫砂壶历史,即紫砂工艺历史、发展史,以及工艺构成。紫砂是优秀民族传承,从茶文化发展而出,明代起为实用品,对于何谓时大彬、徐友泉、李仲芳等等老一辈的紫砂艺人,应该研究了解,加之理解,从理性到感性,再由感性及理性的充分认识。

知现在、了解现代,此单指宜兴紫砂壶。华夏民族文化代代相传、师传徒承。可以更进一步了解现在,此外我们作品的造型艺术有时代性,不能、将明朝的搬到21世纪来,也不可以一代十,以点带面的简单领会,因为时代是在不断发展和前进的。

是知人,何以要知人,这个作者做的壶是雕塑,还是光、素,要知“人”的艺术品、艺术道德及声誉,要从那方面得知呢?不是靠宣传,也不可一味的垂青所谓的名人效应。众所周知,真正的艺术品是放在桌面上,群众来抬轿,民众最有鉴定的资格,是经得起推敲的。

紫砂壶知壶

识壶方面,何谓真?假?好?坏?,壶从大众化到高最层次艺术品,其中分二个层次,一是一般群众普及层次,另一个是高文化水平层次,取决于各阶层不同人士的对紫砂艺术地领会与理解。

谈识壶非一言两语说得明白,总括地说无非是两个字,一是“理”,一是“趣”,所谓的(理)即是实用性的体现,在使用中是否合理;所谓的(趣)即是否有趣也就是艺术性的体现,是否具有观赏收藏价值。

第—是合理:当然,除了对于泥料要有相应的或更深入地了解和理解以外,壶最主要的是用来泡茶的,泡茶拿起来舒不舒服为第一要紧,第二是泡茶叶、冲开水时方不方便,倒起来流畅与否,用起来舒不舒服,若产生一点点不舒服的地方,那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实用品。

适用是理,还包括用完之后,茶叶倒掉方不方便,洗刷方不方便;这都是适用的理,合理与否要看其符合要求,若不合理也无所谓的欣赏,是找麻烦、找不痛快,这个茶壶就可以不要了,用杯子好了,也就不要欣赏茶壶了。还是应该选一个适合自己用的壶,这样就会愈用愈有感情。

第二是有趣:趣味,就是美,漂不漂亮,喜不喜爱这个造型,你喜欢梅花的、松干的、镶银等花货类,还是喜欢几何形的光素类,这要根据个人的欣赏角度。个人的欣赏水准及底蕴,直接影响到所选壶的状态,如明朝家具较简略些、清朝家具较复杂,所以造型也有它的时代性。过去敦煌的雕塑、石刻、壁画是历史遗留下来,依然令后人叹为观止,这是有她的艺术独到性和历史性所致。

艺术是来自生活而高于生活,壶基本上也是一样,总结出这个趣与这个理,你就会愈有趣愈爱它,这是发自真心去爱她,和紫砂壶去用感情沟通达到情感释放,人壶合一,这就是你最好的紫砂壶。从我有个圆的倒又想要个方的,有个方的就想要其她类的,日久天长这样你就会顺其自然变成紫砂行家里手。

紫砂壶经典壶型:文旦壶


文旦壶创于明末清初,形与西施、贵妃壶相近,后两者为清中、清末所创,重玲珑娇秀,前者则重古拙,这也与当时艺术审美注重相关,“文旦”文字释义为:“文”指柔和、外表、容态;“旦”指戏曲中扮演女性的角色。

文旦壶曾有一老壶铭:何必凤凰夸御茗,浣女词前落日尘,松竹开三迳,花落鸟啼水自流。亦有书记载:文旦“果之美味,江浦之橘,云梦之柚。”那么由此可知,文旦壶在这里的创意又似乎是水果柚的仿生器,文旦柚,金黄色,食之清甜甘酸,金黄色本身就是一种艳丽的颜色,而那成熟的果实清甜甘酸的滋味,就像女人的情感,含蓄而绵长。在这里,一把紫砂壶的仿生态,也充分体现了古代女性化的柔美与雅丽。

现文旦、西施、贵妃变化很多,每个陶手都以自己的方法演绎而成,高矮肥瘦,自然壶名也让人有点难以分辨。清代文人吴梅鼎曾经称赞文旦壶说:“至于摹形象体,殚精毕异;韵敌美人(美人肩),格高西子(西施乳)。”是啊,在文人的眼中,文旦壶的韵味风格堪比美人之肩,柔若无骨;又似西施那动人的曲线,丰神绰约,俊俏天成。

紫砂壶经典壶型:如意壶


“如意”一种象征祥瑞的器物,用金、玉、竹、骨等制作,头灵芝形或云形,柄微曲,供指划用或玩赏。历来如意就被各大家所喜爱而用于制壶,以此抒发自己的情感,寓情于形,寄情于景,传递自己的祝福。

正传统的“如意壶”端正秀美,既古朴醇厚,又简约时尚,是紫砂壶的一种经典壶型。"如意壶"飞起的壶把与昂起的壶嘴相对称,形成了流畅的线条,方中带圆的壶身显的大气美观,深受壶友的喜爱。

"如意"是吉祥的化身,一直深受大众欢迎。如意壶在传统的壶型上有所变化,气势非凡,结构比例十分完美,尤其是如意纹饰,轻盈灵动,整壶制作难度较高,而此壶既具小品之细腻,又有大品之霸气,把握有度,堪称精品。

最初制造如意壶的为清乾隆年间的邵茂林,宜兴川埠邵氏宗族为制壶世家,壶艺名声卓著,有“邵家壶”之称。最初此壶是为迎合富商、市民情趣而选的款式,但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被其所折射的人文历史背景和蕴含的传统文化所吸引,如意壶也越发受到欢迎。

壶言壶语:用心解读紫砂壶


爱壶人有好多种,有的喜欢收藏名家壶,有的喜欢收藏文人壶,大部分则纯粹是为了泡茶,因为爱茶,爱屋及乌,渐渐迷上了紫砂壶。都说一把好壶在手,很能涵养一个人的精气神儿。闲暇时,一一拿出来,捧在手心里把玩一番,给平淡的生活增添了几分雅趣。

大伙养壶的方法可谓百花齐放、各有千秋,而每种方法的背后,都是一把独一无二的紫砂壶。

有人说,喝茶养壶都是修身养性的雅事,心境平和才好,别一喝茶就抱着茶壶死命擦,拿个小刷子不停刷,茶水猛往壶上淋,口里还不停念着:“人勤壶不懒,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着实有伤大雅。

养壶,羡慕的当是那些懂得享受“慢”的人。当茶水渐渐沁淋过壶身,韵香氤氲中大有美人出浴的感觉,待到“壶美人”出浴,晶莹剔透喜煞个人儿。温壶、润茶、出汤,一气呵成的美不言而喻,尝到了甘洌香甜的茶汤,也养出了内敛厚朴的紫砂。

紫砂壶,是茶的知己,茶人的知音。当你用一颗心试着解读它,一把壶也就有了生命。紫砂承载了多少茶人的情怀,一把紫砂壶的历史,就是一部茶人把玩的寄情史。

紫砂壶的淘壶妙招


随着茶壶收藏风气的盛行,紫砂壶的投资价值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其市场价格也不断上涨,但随之而来的是仿制品也大量出现。收藏紫砂壶,一定要多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紫砂艺术收藏注意一下六点。

一、宜兴紫砂泥才是正宗土

过去人们认为用紫砂壶泡茶最好,不失茶的原味。因为宜兴的紫砂泥料烧制后具有双重气孔结构,吸水率高,具有一般陶瓷器皿所缺乏的透气性。但是现在陶艺普及,不少人将紫砂泥料误认为就是一般紫色土或配制出来的“紫砂泥”,用这种原料做出来的“紫砂壶”显然在泡茶功能上是没有优势的。

二、艺术价值比“老”更重要

许多人以为紫砂壶越老越好,专门藏旧壶、老壶。市面上有两种造假方法,一是将泥料的表面作旧,方法是擦皮鞋油,像人手经常摸的样子,看上去有古旧感,或者用强酸腐蚀作旧;二是将紫砂壶涂上白水泥用水去泡,做成出土效果。其实,衡量一把紫砂壶收藏价值高低的关键还是看艺术价值,并非一定是越老越好。

三、染色紫砂不宜泡茶

宜兴紫砂由于其矿区、矿层分布不同,其天然色泽多达几十种,非常奇妙。天然紫砂泥质有红泥,或称朱砂泥、紫泥、本山绿泥(呈米黄色)、天青泥(堪称泥中黄金,出矿时呈绿颜色,十分难得)和调砂泥等。但现在不少制壶者为了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在陶土里随意添加化学原料,最后制作出来的壶色彩虽艳,但泡茶就会有异味,其价值反而不高。

四、买壶先识造壶者

除了看壶本身,如果条件许可,先跟制壶者交朋友可谓买好壶的一条蹊径。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鲍志强表示:“现在很多藏家对紫砂的了解不够,交了很多学费。要藏紫砂壶,先要从了解作者入手,特别是在高仿壶的仿真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认识每位大师的制壶特点,才不至于枉交学费。”

五、从细节把握是否为好壶

瓷库中国专家提醒,看壶身和壶口内里淤泥的地方,在上片子和假底处会留有模具印子。另外看壶把,是否有模型的接头,像仿古与莲子这种壶把末端有飞起的部分,通常这些小地方会被忽略处理。

六、手工有时只是噱头

全手工紫砂壶与普通制壶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有用磨具来使壶身、嘴、把成型。相对于磨具成型来说,全手工制壶确实有一定难度,没有一定资历的制壶者是不会通过全手工制作出一把好壶的。可以说,半手工用模具做出来的壶每一把都完全相同。而全手工制壶,仔细观察会发现有细微的差别。每一把全手工的壶就像是为买壶人量身定做的,真正做到“仅此一把”。

紫砂壶经典壶型之葫芦壶


葫芦壶是紫砂壶中常见的一种经典壶型,之所以常见和经典,这是由于葫芦是中华民族最原始的吉祥物之一,而且又有“福禄”的吉祥寓意,人们常用其来辟邪和招宝,意蕴丰厚。

葫芦壶属于曼生十八式中的一款,深得艺人们的喜爱,更是玩家的收藏佳品。

据记载,曼生小时候家境贫寒,读书十分用功,数十年寒窗苦读,终于考取功名。为官之后,清正廉洁,两袖清风,自家的亲戚大多都是贫苦人家。一天,他一远房外甥来看望曼生,竟然拿一担青葫芦作为礼物。曼生不觉得礼物单薄,对外甥热情款待。那外甥虽然家境清贫,但是喜爱读书,临走之际,说道:“区区葫芦不足为礼,送福送禄与舅,恭贺亲舅福、禄双全。”曼生很是喜欢,接连感谢。在外甥走后,曼生拿着葫芦一个个的看,觉得很可爱,就随便拿了一个,放在桌子上参照画画,画完之后,越看越有趣,又将紫砂壶形,按照葫芦样式,重新描绘出来。

本来就是随手描绘,那想到一画成真,尤其是壶钮上的小环,更是点睛之笔,曼生大喜,就将此壶名为葫芦壶,有“福禄”双全的美意。

此壶在壶钮置一小环,最为特别,尤其是轻轻把玩,叮当之音不绝,有如曼生细语送福,可谓情通古今,情趣盎然,壶似葫芦,情寄相思。

其壶质地细柔,造型古朴,典雅迷人,观此壶有沉着之气,不仅意味淳厚,气势沉雄;也矫健劲朗,沉中蕴清,壶钮小环,盎然生情,精雕细琢,巧夺天工。曼生以葫芦形意茗壶,吉祥雅趣显矣。

现如今,时下最珍藏的便是杨彭年制的套环钮葫芦壶,这款壶器身洒冷金斑,壶体设计新颖。造型呈葫芦状,壶流短直而微向上翘,把成半环形,盖顶设有套环钮装饰。整器形制的线条以浑圆为主,十分流畅。壶腹阴刻行书铭文:“为惠施,为张苍,取满腹,无湖江。”署“曼生铭”。把梢下有“彭年”方印,壶底钤“阿曼陀室”方印。此乃陈曼生、杨彭年两人默契配合所制之壶,可谓珠联璧合,“壶依字传,字随壶贵”,为鉴赏家视为钟爱的“曼生壶”。

收藏紫砂壶谨防三误区


紫砂壶是民间收藏的大项,其投资收藏古已有之,但明清时期主要以收藏为主。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紫砂壶投资价值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其市场价格与日俱增,如在2010年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上,一件1948年由顾景舟制作、吴湖帆书画的“相明石瓢壶”以1232万元的天价成交。但市面上紫砂壶仿制品也大量出现,据报载,曾有一位马来西亚的紫砂藏家,家中紫砂藏品近千件,但“其中真正的艺术品也就几十件而已”。对于广大收藏爱好者来讲,在投资收藏紫砂壶时,应注意挑选精品、真品,要搭准市场脉搏。一些名家制作的紫砂壶很有收藏价值,尤其是紫砂大师的作品,一直稳中有升,而大量地摊上的紫砂壶,大多是赝品或粗制滥造的,没什么收藏价值可言。收藏紫砂壶,要多看早期真品和精品,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以防陷入紫砂壶收藏“三误区”。

一是“土”的误区,过去人们认为用紫砂壶泡茶最好,不失茶的原味。因为宜兴的紫砂泥料烧制后具有双重气孔结构,吸水率高,具有一般陶瓷器皿所缺乏的透气性。现在陶艺普及,不少人将紫砂泥料误认为就是一般紫色土或配制出来的“紫砂泥”,用这种原料做出来的“紫砂壶”显然在泡茶功能上是没有优势的。针对这一现象,宜兴地区已对当地的紫砂泥料开产进行资源保护,实施从2005年起三年内禁产的保护性措施。

二是“老”的误区,许多人以为紫砂壶越老越好,专门藏旧壶、老壶。市面上有两种造假方法,一是将泥料的表面作旧,方法是擦皮鞋油,像人手经常摸的样子,看上去有古旧感,或者用强酸腐蚀作旧;二是将紫砂壶涂上白水泥用水去泡,做成出土效果。其实,衡量一把紫砂壶收藏价值高低的关键还是看艺术价值,并非一定是越老越好。

三是“色”的误区,宜兴紫砂泥由于其矿区、矿层分布不同,其天然色泽多达几十种,非常奇妙。天然紫砂泥质有红泥,或称朱砂泥、紫泥、本山绿泥(呈米黄色)、天青泥(堪称泥中黄金,出矿时呈绿颜色,十分难得)和调砂泥等。但现在不少制壶者为了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在陶土里随意添加化学原料,最后制作出来的壶色彩虽艳,但泡茶就会有异味,其价值反而不高。

紫砂壶精品之传炉壶


瓷库中国讯传炉壶,式度端庄,风格雅致,隐隐然有古风韵,堪称佳品。传炉壶由来已久,在市面上去极少见,那么传炉壶有怎样的来历和特点呢?

传炉壶的来历似乎难以考据,但就作者的见解来说可能性有二。首先传炉为古代道家炼丹所用之丹炉。葛洪是东晋时期著名的道教领袖,游尽天下名山,与丹术,医道颇有心得。至麻姑神功泉(江西抚州南城)觉得泉水清冽脱俗,于是传炉炼丹,留恋泉石之间,至今,葛洪仙井遗迹犹在。麻姑泉酿酒又称寿酒,洪祖以其水炼丹求寿成仙,而人寿之极致又称茶寿。今以阳羡紫砂壶,仿传炉之型,饮茶延年。真乃切情,切意。其次,古时还有“金殿传胪(炉)”一说,明清时代在殿试后两天,皇帝召见新科进士。考取的进士们身着公服,头戴三枝九叶冠,恭立于安门前听候传呼,然后与王公百宫一起进太和殿分列左右,肃立恭听宣读考取进士的姓名、名次。这就是“金殿传胪”。“胪”有陈列的意思,“传胪”就是依次唱名传呼,进殿晋见皇帝。因古时候紫砂壶是士大夫阶层的雅玩,将壶名取为传炉,应有取其谐音后又取意自勉吧。那么传炉壶有哪些独特的特点呢?

老子曰“大象无形,大巧不工”。金砂认为制壶赏壶,到了极致就是看其气度,观其神韵。至于细节的处理到显得不过尔尔。传炉壶的特点正是如此!传炉壶有着青铜器般的威严与稳重,它古朴典雅,曲线强劲有力,浑厚端正。是方中有圆,圆中寓方的典范,要想做得比例恰当、珠圆玉润,骨肉廷均实属不易。自古以来宜兴众多制壶艺人均有制作,但都公认传炉壶最为难做,这也是此壶市面上比较少见的原因之一。就其形式来说传炉为传统壶型,至清末曾改为四方传炉,可为历久弥新。

四方传炉壶为清末创新品种,壶多以紫砂为材,泥质润泽细腻,坚致细密。茶壶方唇,壶盖上隆,中设提钮,短颈,鼓腹,下设四乳丁足,前侧流嘴呈三弯式,后设圆把。传炉壶式方中有圆,挺匀有力,堪为壶中佳作。

现存最有名的四方传炉壶当属原藏于开四海家中,于1937年由清末民初壶艺名家俞国良用“大红袍”泥料做制的一把。此壶方圆相济,挺匀有力,色泽红艳,光彩照人,是传炉壶式的经典之作。还有现藏于香港茶具文物馆的传炉壶,为清末两江总督端方在宜兴定制,具手法来看也应为俞国良所作。只不过在传统的基础上稍加改进,盖为桥扭。(编辑:杨哲)

紫砂壶鉴藏之文旦壶


文旦壶创于明未清初,形与西施、贵妃壶相近,后两者为清中末后所创,重玲珑娇秀,前者则重古拙,这也与当时艺术审美注重相关,“文旦”文字释义为:“文”指柔和、外表、容态;“旦”指戏曲中扮演女性的角色。

文旦壶曾一老壶铭:何必凤凰夸御茗,浣女词前落日尘,松竹开三迳,花落鸟啼水自流。亦有书记载:文旦“果之美味,江浦之橘,云梦之柚。”那么由此可知,文旦壶在这里的创意又似乎是水果柚的仿生器,文旦柚,金黄色,食之清甜甘酸,金黄色本身就是一种艳丽的颜色,而那成熟的果实清甜甘酸的滋味,就象女人的情感,含蓄而绵长。在这里,一把紫砂壶的仿生态,也充分体现了古代女性化的柔美与雅丽。

现文旦、西施、贵妃变化很多,每个陶手都以自己的方法在演绎而成,高矮肥瘦,自然壶名也让人有点难以分辩。清代文人吴梅鼎曾经称赞文旦壶说:“至于摹形象体,殚精毕异;韵敌美人(美人肩),格高西子(西施乳)。”是啊,在文人的眼中,文旦壶的韵味风格堪比美人之肩,柔若无骨;又似西施那动人的曲线,丰神绰约,俊俏天成。

紫砂壶:“养壶”也是养气质


紫砂壶

紫砂之韵

如果“养壶”方式得当,就能养出晶莹剔透、珠圆玉润的艺术效果。

在李青云(化名)的记忆里,已过世的父亲的书桌上曾经有个看似普通但是孩子们却不能去触碰的东西——一把小小的紫砂壶。

“常见他在书房里把玩这只紫砂壶,一只手托着,另一只手细细摩挲,那眼神,仿若细心呵护一个娇弱的情人。”如今在上海经营一家紫砂壶店的李青云对《国际金融报》回忆道。而他与紫砂壶的不解之缘也正是受到父亲的影响。

在爱茶之人的眼里,紫砂壶作为皿中儒者,集古代诗书画印之粹,既有宋词大家闺秀的委婉清丽,也有元曲小家碧玉的兰心蕙质。

“古朴淳厚,不媚不俗。”只有真正触碰紫砂壶文化,你才会发现,研究赏玩紫砂壶,何尝不是一种乐趣。

紫砂之源

自明朝起,紫砂壶渐流行于世,明代有名的金沙寺僧与供春也成为人们记忆中较早开始制壶的人。

那么在明朝以前呢?为文人们所喜欢的紫砂壶的起源又有怎样的传奇?

其实,当代对紫砂壶的起源一直有所争论,有人直接引用明朝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书中记载,金沙寺僧是紫砂壶的创始人。而1976年,宜兴羊角山紫砂古窑址的发现,证实了宜兴紫砂宋代已有。但经研究分析,羊角山出现的壶身与宋代点茶所用的器具大相径庭,紫砂壶并不适合点茶之用。不过,又有人以宋人的诗词为证,指出宋代便已有了紫砂壶。

首先,被人提起的是北宋欧阳修的一首诗,名为《和梅公仪常茶》。在古代,“常”与“尝”是通假词,所以这首诗明写的就是品茶,那么品茶的器具又是什么呢?

细读此诗,只见诗中写到,“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清。”

正如诗中描述的,“瓯”在这里就是喝茶的容器。那么紫瓯,是不是我们认为的紫砂做的容器?

与此同时,与欧阳修同朝为官,并作为其诗友的梅尧臣也有一首与紫砂壶相关的诗《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

题目中的蔡君谟便是北宋著名茶叶鉴别专家蔡襄,曾监制北苑贡茶,创制了小团茶。在这里,他赠茶给梅尧臣,梅便写了这么一首诗来感谢蔡襄的赠茶之举。“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明确说了用紫泥做的容器泡了蔡襄寄的茶。

有人质疑,这诗中提到的紫泥真的就是紫砂泥吗?单从字面上理解,似乎也无法说明紫泥新品便是紫砂。

热爱紫砂壶文化的艺术家们并没有放弃探索,一条新的线索逐渐浮出水面。似乎宋朝的苏东坡和紫砂壶有些渊源,一般的宜兴人都知道蜀山上的东坡书院,蜀山便是苏轼在宜兴谪居讲学时所居住的山,蜀山的名字也是苏东坡起的。

极为巧合的是,蜀山位置就在紫砂壶发源地丁山的境内,居丁山东北方向。

有历史文献指出,丁山人因地制宜,把紫砂做成一些型器以供日常生活所用,平时便用紫砂器来品茶。苏东坡入乡随俗,也用那紫砂器来品茗,茶自然是阳羡雪芽,水是金沙清泉,松风竹炉,提壶相呼,壶当然是苏东坡亲手设计的三足提梁壶,后人都称之为东坡提梁壶。

追溯到这里,线索清晰明了,东坡提梁壶的造型和苏轼诗“松风竹炉,提壶相呼”是历史长河中抹不去的痕迹。

然而,提到紫砂壶,就不能不说到宜兴。

“其实全世界只有一把紫砂壶,它的名字就叫宜兴。”紫砂壶名家周胜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自豪地说。

这并不是夸大其词,日本人奥兰田说过:“自沏茶之法兴,阳羡砂壶始名于天下。”并且“争购竟求,不惜白金、二百金,必获而百己。”

明代李渔也言:“茗注莫妙于砂,壶之者又莫过于阳羡,较茶必用宜壶。”他称颂宜兴紫砂壶是最理想的茶器。宜兴紫砂壶的出名,也正是从明代正德年间开始。

除去厚重的历史渊源,宜兴紫砂壶的工艺和原料也是壶中精品。

记者了解到,宜兴紫砂壶用泥,由于烧制时的温差,则色泽变化多端,素有“五色土”之誉。或周正、或生猛、或笃厚、或纤细……无论粗犷中透着古朴,还是简朴中蕴涵灵巧,无不风姿绰约,走进了文人书斋数百年。

紫砂与文人

一把小小的茶壶包容了诗、书、画、印等文化艺术,也就无怪乎文人雅士对它宠爱有加,并赞它“温润如君子,豪迈如丈夫,风流如词客,飘逸如仙子,廉洁如高士……”

明代著名书画家、诗人徐渭在《某伯子惠虎丘茗谢之》中写道:虎丘春茗妙烘蒸,七碗何愁不上升。青箬旧封题谷雨,紫砂新罐买宜兴。却从梅月横三弄,细搅松风灺一灯。合向吴侬彤管说,好将书上玉壶冰。

明代著名文人文徵明也不甘示弱,在《是夜酌泉试宜兴大本所寄茶》这样写道:醉思雪乳不能眠,活火砂瓶夜自煎。白绢旋开阳羡月,竹符新调惠山泉。地罐残雪贫陶谷,破屋清风病玉川。莫道年来尘满腹,小窗寒梦已醒然。

诗词中不难看出,文人们把茶与紫砂作为生活中最美妙的东西,他们的生活因为拥有这些东西而更有品位。

苏东坡则以实际行动体现自己对紫砂与茶的喜爱,时常“砖炉石铫行相随”,不管走到哪里,都带着砖炉、石铫,兴致来了,随时架火烧茶。

明代万历之后,紫砂工艺进入了一个繁荣期,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文人的参与。当时,许多文人的闲适小品里以及流传至今的评话小说中,谈到茶事的,无不提及紫砂茗壶。紫砂壶之所以赢得文人的交口称赞,因为它的使用,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正合乎茶事的要求。

正由于经士大夫的一再提倡,紫砂壶的技艺创作和文人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

时大彬之与娄东诸名士,徐友泉之与宜兴吴氏,蒋伯苓之与陈眉公,都可以说交谊深厚。而陈鸣远的游踵所至,更为文人学士争相延揽,如桐乡汪氏昆仲,海盐张涉园昆仲,海宁杨忠讷、曹廉让、马思赞等,都曾设馆相待。然这辈名流和壶手一起,或则谈壶论艺,对紫砂创作多所提示;或则以书画诗词,参加了部分的创作活动。此间创作的作品,都被后人推为“名工名士,允称双绝”的无上妙品。

值得一提的是,乾隆至嘉庆年间,出现了具有很高文化品位的“曼生壶”,这种壶的制作者陈曼生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下海做壶的文人。

作为“西泠八大家”之一,陈曼生诗书画印样样精通,他长期担任溧阳县知县,因为对紫砂壶太过痴迷,找到紫砂艺人杨彭年、杨宝年、杨凤年兄妹三人联合开发紫砂新品。陈曼生负责设计与篆刻,杨家三兄妹负责烧制,双方优势互补,“曼生壶”就此名扬天下。

清乾隆至嘉庆年间,宜兴紫砂名艺人杨彭年,善制茗壶,浑朴雅致,首创捏嘴不用模子和掇暗嘴之工艺,虽随意制成,亦有天然之致。他又善铭刻、工隶书,追求金石味。杨彭年与当时名人雅士陈鸿寿(曼生)、瞿应绍(子冶)、朱坚(石梅)、邓奎(符生)、郭麟(祥伯、频伽)等合作镌刻书画,技艺成熟,至善尽美。世称“彭年壶”、“彭年曼生壶”、“彭年石瓢壶”,声名极盛,对后世影响颇大。

在后世看来,文人爱紫砂壶,是因为后者能给他们带来的一种心灵上的寄托,以情融壶,更能引起文人的共鸣。或潇洒豪放,或婉约细致,紫砂壶成为了文人们灵魂的归宿。

壶与匠心

正因为紫砂壶与文人的不解之缘,所以在爱壶者的眼里,它温润高雅,极具灵性。

“我们在拥有一把名贵的紫砂壶的时候,也要看懂它的灵魂。”李青云在爱上紫砂壶之后,彻底体会到父亲当年的情感。

是的,紫砂壶之妙不仅器型之美,时代久远所蕴藉的岁月沧桑,是一个工匠无法营造的人文情怀。

在历史造就了时大彬、陈鸣远、陈曼生、顾景舟、蒋蓉这些大家的同时,也造就了独一无二的紫砂文化。

提到那些制壶大师们,我们发现,他们无所谓职称,却将壶做得如此文化;他们无所谓身价,或穷得只剩两把壶。也正是因为它如此民间,才最具生命力,最终演化成历史文化的积淀,成为一个时代的独特的文化风景。

业内有一种有意思的说法,人讲面子,壶讲造型。人活一张脸,壶活一股气。

人存正气,壶涵茶香。每把壶肚里都蓄着一口气,有人这样评价一把壶:上品乃是虚静之气,如空谷幽兰、德馨怡人;中品乃是平庸之气,虽八面玲珑,却了无个性;下品乃是混浊之气,断然是苟且敷衍、猥琐不堪。

可见,做人与做壶都要用心在里面,存善心得善果,修善心,结善缘。换算到一把壶身上,泡的是好茶,通体透香,是糟粕,则破了壶的金身,惹得一身腐败气。

每一个做壶的工匠也都知道:做壶做到最后,就是做人,一个没有婉约之心的人,他的壶是没有内容的,一个没有耐心的人,他的壶是不细腻的,一个没有善心的人,他的壶只会糟蹋一匙好茶。

工艺美术大师蒋蓉曾说过,壶是人做的,壶与人又有不少相似之处,用心观察,你会发现同样造型的壶,不同的人做,就会产生不同的韵味,有高雅粗俗之分,有霸道儒雅之分。

“做壶是做艺,做艺如做人,需要全身心投入,要认真做人、认真做艺,不要把造型、做工勉强带得过的壶给人,不要看今天带得过去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人会评价这把壶,也会评价做壶人的艺品。”对于做壶,蒋蓉有自己的原则。

在周胜平看来,这就是“匠心”了,做壶的人,就是匠人,要做一把好壶,不只是会这种技术工艺就行,这样只是做出壶的“形”。“做壶时候投入的情感,那一刻产生的灵气,做壶之人的道德、人品都会体现在他的作品上。匠心不佳,自然难做好壶。”周胜平说。

其实往大了说,一把壶往往体现了一个人,壶要心中有日月,人要心中有天地。要创造出一把好壶,就必须胸怀乾坤,德艺双馨,才能具备合格的“匠心”。

养壶即养心

了解紫砂壶之后,才能去做一个好的收藏家。但是收藏紫砂壶,也是门高深的学问。

这里的收藏,可不是摆在架子上,或“藏”在柜子里,一名真正的紫砂壶爱好者会隔段时间就挨个地把自己的心爱之物拿出来观赏把玩。因为紫砂壶重在养,如果不养,即使是名家之作,也还停留在凡胎的阶段,变不成“仙器”。

周胜平告诉记者,这样“养壶”的目的在于使其更能够涵香纳味,并使壶焕发出本身浑朴的光泽。

其实,一把新的紫砂壶从泡第一壶茶的时候就开始与它的主人结缘了,主人要细心地呵护它。如果“养壶”的方式得当,就能养出晶莹剔透、珠圆玉润的最佳艺术效果。

“这就和养玉一样,你每天的摩挲它,每天用好茶去浸泡,紫砂壶就会越发的晶莹剔透。你就会越喜欢它,它也会因为你的照顾变得越美。”周胜平告诉记者。

当然,想养好壶,首先要尽量选择质地上乘的紫砂壶,那些低劣、残缺之壶养得再好,终究也是残缺。不仅如此,“养壶”还有外养与内养之说,只有内修外养,兼收并蓄,才能养出好壶。外养就是要勤泡茶、勤擦拭。泡茶时,壶的温度较高,壶壁上的细孔会略微扩张,此时要用细纱布擦拭氤氲的水汽,让茶油顺热吸附于壶壁之中,久而久之,壶壁就逐渐生辉了。内养的关键是一壶不事二茶,因为紫砂壶有特殊的气孔结构,善于吸收茶汤,一把不事二茶的茶壶冲泡出来的茶汤才能保持原汁原味的茶来,否则,相互混杂,几无个性可言,养出来的壶品性也不见得高雅。

仔细琢磨,你会发现,“养壶”其实也有人生哲学暗含其中。因为,“养壶”心急不得,不可一蹴而就,不然的话就会事倍功半,不得其所。

总之,养壶更像养心,真正爱惜茶壶的人,会定时地将他在不同时期收获的壶儿挨着个儿沏茶——以精心挑选的不同香味的茶叶,配合不同温度的水,去养壶之色泽,养壶之香气。

成大爷是紫砂壶的发烧友,他喜欢来李青云的店里和朋友一起赏玩紫砂壶。

他对记者炫耀他手中的养了8年的宜兴紫砂壶,壶身摸上去温润如玉。“我们养壶,壶不是盛茶用的,茶水也是倒掉不喝。所以,那茶是为了养壶的性情,是去浇灌壶,滋润壶。你看看,过了8年,它才有这样美丽的壶身。”

由此可见,收藏茶壶到了“养壶”的境地,除了要有钱,还得要有闲;除了要有闲,更得要有心。如此长年养壶,养到后来,养的不仅是壶的气质,更是养壶人自己的气度了。

如此说来,“养壶”也是养气质,洗壶便是洗性情。人们何尝不能用养壶的心情去过日子?用岁月做茶,悠然度过岁月的同时也让岁月蕴养自己呢?哪怕到最后,岁月流逝如倒掉的茶,我仍如壶,有着带不走的温润剔透。

重收藏,轻买卖

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对紫砂壶的收藏热情高涨,中国人对紫砂价值的认可和尊崇也是由来已久。

在2002年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一件清乾隆剔红饕餮夔龙纹紫砂壶以147.7万港元成交。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拍卖会上,吕尧臣的小石冷泉套壶拍卖成交价为60万元人民币。在某春拍中国古董珍玩夜场上,顾景舟的“寒汀石瓢壶”更是以1495万元的天价成交,刷新了其单把紫砂壶的纪录。

一把壶价值何以如此之高?

中国艺术研究院紫砂艺术教授堵江华对媒体表示,对紫砂的追捧要从它所承载的历史说起。在民国到抗日战争时期、紫砂行业极度萧条之际,以顾景舟、朱可心等“紫砂七老”为代表的一批老紫砂艺人为紫砂的传承起了巨大作用,其作品承载了那个年代的艺人文人群体对紫砂的情感和他们对快乐、自由的期望。

到上世纪90年代初,一些艺术造诣较高的紫砂名家的作品达到数万元至数十万元的市场价位,而壶艺泰斗顾景舟的单件作品已超过百万元的价格。与整个艺术品发展的大环境相比,紫砂艺术品的整体市场发展应该说还处在价值发现的过程中。

“人常说紫砂有魂。我想这主要是因为,紫砂是真正能够融入人们生活的艺术,也是最能让人品味和感受的艺术。”堵江华说。

周胜平告诉记者,随着紫砂泥逐步变得稀有,紫砂壶收藏价值更为珍贵,价格必然不断上升。

记者也从收藏市场上了解到,如今,明清时期的紫砂壶价格一般上万元,明代名家名作可达10万-15万元,清代名作也要5万-10万元。国内最贵的紫砂壶是清朝制壶大家邵大亨的作品“龙头一捆竹”,市价达40万美元。

由于明清紫砂大师供春、时大彬、陈鸣远、陈曼生、杨彭年、杨凤年的作品十分难得,因此给现当代紫砂大师如顾景舟、朱可心、蒋蓉等大师的作品留下了升值空间。如已于1996年去世的顾景舟,其茶壶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价格才380元一把,如今它的价位已在数百万元了。此外,蒋蓉等人的作品价位一般也在300万元左右。

“如今,匠人艺师的壶价水涨船高,需求旺盛,名家作品更是一壶难求。”周胜平指出,在紫砂发展史上,从未有过如此的繁荣兴盛,如今应该算是进入了紫砂壶收藏的高潮。

“而且紫砂壶的收藏价值是随着时间体现的,或许你现在买入的作品,它的工艺各方面不错,而作家籍籍无名,买入价不会很高。但日后,若是这位作家成为了大师,那么,这把壶的价格便会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上涨。这与字画收藏是一样的道理。”周胜平说。

有投资机构表示,就其目前的市场地位和前景分析,现在的紫砂壶价格处于增长期,长期前景非常看好,不断创出的拍卖天价就是最好、最有利的说明。

“不妨选择作品不错,职称还有明显晋升空间,投资潜力不错的实力派工艺师作品收藏投资。”一位投资者告诉记者,与此同时,收藏紫砂壶同样要保持谨慎态度,收藏的目的性要明确,格调要高雅,要懂得辨别壶的质量的好次。

在紫砂壶爱好者的眼里,紫砂壶的收藏则重在“藏”而非“卖”,不能将紫砂壶的价值与它卖多少钱画等号。

在周胜平看来,衡量紫砂壶的价值,首当其冲是它的艺术价值,就是作品本身的造型工艺,以及它的美观度、感染力等。接着便是它的社会价值,包括作者的名气,修养,德行等。最后才是市场价值,即作品在市场经济中的认可度、接受度。

“总之,一件好的紫砂艺术品,应该是技术和艺术完美统一。我们赏玩收藏紫砂壶,也要有自己的品位和灵魂,无需一味地追捧名家。一把好壶是可以让使用者忘记价格,忘记它是否出身名门,而专心去体会‘茶事’的乐趣。”每日“养壶”的李青云一边煮茶,一边对记者如是说。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无为无不为:三种紫砂壶开壶秘笈》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