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存世稀少的紫玉金砂壶居然在杭州有一把,而且还是邵友兰款的,这件藏品保存完好,太不容易了。”在今年五月的杭城某民间鉴宝活动中,老张的这把壶第一次亮相,鉴宝专家端详良久,给出了紫玉金砂壶的结论,这让现场识货的藏家们万分激动,而此时对紫砂壶知之不多的老张却傻眼了。老张来自收藏之家,他自幼喜爱古玩,现已成为杭城资深的民间藏家,他甚爱瓷器、玉器和青铜器,却对紫砂壶并不关注,于是,家里的这把紫砂壶被他随意地收在鞋盒后,堆在储藏室内,老张也忘记了它的存在。直到近期搬家,紫砂壶终于被发现了。

恰逢杭城有民间鉴宝活动,老张报名参加了,带上了精选的两件瓷器和这把紫砂壶,结果,只有紫砂壶入围评选,成为一百件收藏精品之一。

“邵友兰为清道光年间人,是当时的制壶名家之一,也是当代紫砂大师顾景舟先生祖母的前辈人。邵友兰善做仿古器型,尤以"配泥精致,质坚如玉为一绝"。邵友兰制作了许多精美的紫砂器,为后人所喜爱。”自紫玉金砂壶入围后,老张自学了许多紫砂壶的知识,也收获了不少藏壶心得。Cy260.CoM

我们仔细端详这把“邵友兰款双环直筒紫玉金砂壶”,壶高为16.65厘米,盖口外径为9.2厘米,盖口内径为5.8厘米,壶嘴至壶柄长为15.8厘米,壶钮双环单圈直径为1.9厘米。轻敲壶身,发出如敲打玉器一般的声音,能感受到壶的质地较硬。端起壶,感觉壶总体比较重。

此壶造型简单古朴,整体比例十分协调,壶嘴、壶身、壶柄成一条直线。其壶身为直筒,并无纹饰,长柄直流,执握舒适。壶身“色不艳、质不腻”,上面呈现出油润的光亮,包浆很自然。

开合壶口盖,口盖密合严谨。打开壶口盖,壶口盖背面刻有“友蘭”二字。我们将电筒光束照进壶内,惊喜出现,浅棕色的壶内身上,隐在泥中的金砂和金丝历历在目,十分美丽。再看壶底,壶底正中有烙印,为带边的方章“聚陶监制”。

品壶现场藏友问老张,是否要将紫玉金砂壶作为传家宝代代相传,“我还是比较喜爱瓷器、玉器和青铜器,如有爱壶之人喜爱此壶,我愿意让之。”老张回答道。

Cy260.com精选阅读

紫砂:紫玉生香诗情来


紫砂

◆闵学平

究竟是宜兴让紫砂出了名,还是宜兴的能工巧匠让紫砂出了名,抑或是紫砂造就了宜兴的能工巧匠,更是让宜兴出了名,谁也考证不清了吧!自明代以来,紫砂界人才辈出,艺人们在继承传统的时候,更是追求创新,融入新的元素,注入自己的情感,让每一把壶都有其独特之处。

刘梅仙,生于陶都丁山,长于陶都丁山,从小喜欢紫砂壶艺,八十年代初便开始学习制壶技艺。期间得到舅舅马金旺以及徐汉棠等多位大师的悉心指导,把传统和现代制作工艺融会贯通,更好地处理紫砂造型的各种比例及形式变化。用她自己的话说方法有二:一种是用重复的方法,是在统一中求变化;另一种是对比的方法,是在变化中求统一。日积月累,技艺精湛,作品深得藏家喜爱。

现供职于宜兴紫砂工艺厂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师刘梅仙就是这样在她的每件作品上都独具匠心,同样的题材,同样的泥土,在她的手中总能表现出不一样的形式,让人不由自主地眼前一亮。她的“荷花乳香壶”(见图)圆润饱满,灵动雅韵。壶型如母亲饱满的乳房,充盈着香甜的乳汁,让人的思绪,一下子似乎又回到母亲那温暖的怀抱。壶身捏塑的泥绘荷花不仅高洁美丽,且寓意吉祥,带着些许禅意,与飞旋的蜻蜓让壶显得更加灵动、飘逸而又圣洁、典雅。整把壶造型简练端庄,给人以温馨之感。

第一眼见到她的“仙桃壶”,立马让我想起了中国神话故事中王母的蟠桃园中的蟠桃。西王母诞辰,以蟠桃宴请众仙,孙悟空偷吃蟠桃的故事深入人心。杜甫也曾有诗云: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因此,“桃”自古以来被寓“福、寿”吉祥之意!细观“仙桃壶”壶身用硕大丰满的寿桃为主体,圆润有气度;盖上竖一小桃、折枝为钮、盖面又贴一桃叶;壶嘴处也以折枝、小桃、桃叶加以修饰;卷曲树枝为把,枝干苍劲有力,枝节老练干脆,毫无雕琢之气。

紫砂是一种传统文化,所以对于紫砂的创作而言,传承与开拓,两者缺一不可。刘梅仙在对紫砂艺术的追求道路上,孜孜不倦,每件作品注入她的智慧、心血。

每一种相遇都是一种缘分,不管人与人,还是人与物,而刘梅仙与紫砂相遇,也是一种缘,结了壶缘。岁月的长河,静静的时光,一间屋子,一个人,一张泥凳,一捧五色土,一颗智慧的心,一双灵巧的手,不惊不扰,从容淡定,在紫砂的世界里追求着自己想要追求的东西!

购买紫砂壶的壶友们注意


第一、买壶不能只认职称、名气、证书类。不可否认,确实有一些紫砂壶的工艺师通过一些所谓的职称,来抬高紫砂壶的价格。例如:一个紫砂壶的作者,看起来职称挺高,但细一打听,他的职称评选并非在宜兴本地,而是在一个北方的偏远城市;还有一些机构的聘用高级美术师,这种所谓的职称并不等同于国家职称;某些有职称的人,并不一定会做壶或做壶好,这不是堂主瞎扯蛋,这确实是一个现实问题。

第二,买壶不能只盯着被炒作得很厉害的壶。以概念吸引人的炒作壶,其中存在广告效应,偏离了壶本身的价值;另外,一些造型过于怪异的时髦壶,投资者也要慎重。这类壶大部分的价值在于“名”,且大多数只能图一时的风光,这类壶适合为了“赚钱而藏壶”的朋友;而真正的能流芳百世的好壶是泥料和做工优良的,这类壶适合“爱壶而藏壶”的朋友。

第三、代工壶问题。一些名家做不过来,找人代劳。因为好的紫砂壶工艺师一个月通常只能做四五把壶,冬天还有两个月无法开工,再加上壶的破损率,一年做出几十把就不错了。可现在一些名家,一出手就带出200把紫砂壶。而代工壶和考试的枪手不同,枪手的水平都是高过雇主的,而做紫砂壶的代工手艺大都是不如本人的。最后,吃亏的就是购买代工壶的人。

第四、假壶卖真价。所以,不能看紫砂壶的价格高,就一定认定壶假不了。假壶大致有以下几种:

(1)、假作者假落款:特指上面提到的代工壶及仿名人的壶。买紫砂壶壶不能只看款儿,现在假的印章也不少。

(2)、假泥料:特指化工料的壶与天然的紫砂壶。比如高档的绿泥壶,朱砂壶,已经很少很少了,但是市场上还是处处可见。所以买紫砂壶不能只追求色彩艳丽和壶身的光亮。天然的紫砂壶与化工料的壶有几大区别:首先,天然紫砂壶腥味少,泡几壶之后基本消失,但是一般化工料的壶有腥味,而且很难消除。第二,天然紫砂壶颜色不会太鲜艳,而且给人感觉更古朴,但是许多化工料的壶经过色素加工,颜色会更加鲜艳。第三,天然紫砂壶手感丰富,有细砂的痕迹。而为了让壶身光亮,有些JS还会打蜡在上面,误导消费者。为了做旧,以凸现紫砂壶的历史价值,在上面擦鞋油等。

(3)、手工假:特指非手工壶却被介绍成全手工壶,以抬高壶的档次。尤其是刚入门的朋友,建议少买高价壶。

第五、获奖壶问题。所谓的获奖壶,这是由近年来的“会展经济”带动起来的。收藏者购买的壶不一定就是那次展会上获奖的那把壶;而且一些会展评奖中含有水份。因此,投资者购买要理性、慎重。

邵宛芳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云南农业大学龙润普洱茶学院院长

邵宛芳教授、硕士生导师

茶叶感官审评与检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1982年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茶学专业,并留校任教至今。1988年于云南农业大学研究生班毕业;1993年-1994年作为访问学者在英国SURRSY大学研修一年。

从业至今,主持了国家科技支撑、农业部、省政府、省科技厅等科研项目12项,研究领域涉及普洱茶的发展历史、种质资源、加工工艺、生化成分、品质特性、保健功效及安全性评价研究等诸多领域,并获得了一些突破性的研究成果。曾获农业部“先进个人”;云南省“三?八”红旗手;第二届“全球普洱茶十大杰出人物奖”;2008年云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联合国计划开发署“2007年度UNDP项目优秀科技特派员”奖;2008年获首届国际十大杰出贡献茶人“陆羽奖”;云南农业大学第四届伍达观“优秀教师”等奖项。

谢友忠:新型职业农民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里提出,要大规模开展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为核心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

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那么就桂林来说,新型职业农民到底是什么样的?他们身上有什么特点?近日,记者采访了龙胜的谢友忠和阳朔的赖玉梅两位种植大户,试图从他们身上感受新型职业农民的特征。

如果不是开春后的那一场雪,气候变冷,冻坏了部分春茶,对于龙胜各族自治县马堤乡里市村委努丹村的谢友忠来说,这几天已经进入了他一年中最忙碌的季节。10年前偶然一次打工的经历,彻底改变了他及家人今后的生活,让他从一名普通的打工者成为马堤乡的致富能手。他为什么能找到致富的门路?坐在谢友忠家木楼上的火塘边,他跟记者聊了起来。

一次“有预谋”的打工

事情还得从2003年说起,那时谢友忠在广东潮州的一家工厂做电工。偶尔听在一起干活的朋友说附近一家茶场的老板种茶叶效益不错。谢友忠听了非常感兴趣,于是专门去茶场打工,做些采茶叶、烧火之类的活。在茶场,谢友忠发现茶场生产的好茶叶每斤可以卖到数千元,甚至更高,即便是普通的茶叶每斤也能卖到几十块钱。种茶叶用的地大部分是山上的丘陵地,茶叶耐旱,又不和水田争地,这跟老家努丹村山地丘陵多水田少的情况很相似,谢友忠心想:“回老家种茶也许能够得到钱。”

努丹村离马堤乡有20多公里,是一个传统的高山苗族寨子,村里面的人都喝油茶,种的都只是打油茶的茶树。即便是在龙胜,谢友忠也只是听人说过在和平乡有人种茶。

到了2004年,村里选举换届,谢友忠被选为村委会主任,加上已经40多岁了,他就回到村里准备开始种茶。妻子开始不是很理解,觉得从未种过茶怎么敢种?但在谢友忠的坚持下,妻子只得跟他开始上山开荒种起茶叶来。

历经波折,如今种茶年收入40万

里市村有个人在桂林的广西茶业科学研究所租房住,认识了所里的农艺师周玉秀和原所长韩志福。听说谢友忠要种茶叶,他把这两个专家介绍给了谢友忠。专家从所里给谢友忠代购了一批茶叶苗,同时指导他如何护理,怎样炒茶等。又告诉他柳州三江也是搞茶叶种植生产交易的,可以去那学习参观,学习技术和了解市场。谢友忠一边开荒种茶,一边从电视上、书刊上了解种茶的相关知识,慢慢地摸索,自己学会了扦插育苗。

谢友忠的脑子一向比较活一些,能折腾,在村里小有名气。有几户村民看到谢友忠种茶,觉得应该能得钱,也就跟着种了起来。到2006年,茶叶开始有了一点收益。然而,到了2007、2008年,市场波动大,一斤茶叶只卖到十几块钱,有人就打起了退堂鼓。谢友忠自己也进退两难,“有点撑不下去了,力不从心。”到底是种还是不种?茶科所的专家鼓励他说,市场波动是正常的,慢慢地就会好的,你要坚持先把规模慢慢做大。谢友忠硬着头皮继续开荒种茶,到了2009年,茶叶的价格果然慢慢提高了。

渐渐地,谢友忠把村里周边4个荒芜的小山头开辟为60多亩的茶园。当初跟他一起种茶后来又退出的村民,也把茶园承包给谢友忠让他代管,谢友忠一共已有百亩茶园了。随着市场的发展,这两年他种的茶叶供不应求。今年还没有到采摘季节,已经有好多商家打来电话要求全部买了。谢友忠种的茶,其中价钱最高的春茶每斤已经能卖到200多元了。这两年,他的茶平均年产量在5吨左右,均价为每斤40元,年收入都超过了40万。因为经济效益好,谢友忠在广东打工的小儿子已经回家来帮助家里种茶。随着茶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儿子也将回来。每到茶园忙碌的季节,谢友忠都要雇佣村里20多人来帮忙,每人每天的报酬从70到100元不等。

种茶之前的经历,为他的致富埋下“伏笔”

里市村委有200多户,1900多人,每人只有几分水田,其他都是山场,这几年在外打工的很多。努丹村四面环山,交通闭塞,几乎是与世隔绝。即便是现在,村里人要赶圩,大多时候要步行16里路,走路得花1个多小时,去一趟县城就更远了。谢友忠靠种地实现年收入40万,这在马堤乡是很罕见的,为什么他能找到致富的门路?记者发现,这跟他之前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3月14日,记者跟马堤乡的小杨在芙蓉圩见到他的时候,见他衣着整洁,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身材颀长,像个乡里的干部。他手里拿着一个大塑料袋,里面装的好像是书本,记者打开一看,果然是书,是中国茶叶杂志。谢友忠告诉记者,是茶科所的专家告诉他,从杂志上可以了解最近的茶叶市场的行情、动态以及相关的种植技术等等。

一聊起读书,谢友忠眼睛好像放出了光。到了家里,他从卧室给记者找来几箱书籍,除了种茶叶的书籍,还有很多是机电方面的书。看到上面有很多复杂的公式、线路示意图,记者禁不住地问:“你能看得懂么?”

“基本都能看得懂,我是搞机电维修的!”谢友忠笑着说。

谢友忠的父亲早些年毕业于当时的桂林师范学校,此后一直在马堤乡里任教。上世纪70年代,谢友忠高中毕业,是那个时候村里为数不多受过较高层次教育的人,受父亲的影响,谢友忠一直就比较喜欢读书。高中毕业后,他学习木工帮助乡里的人装修房子。

到了1987年,已经是两个孩子父亲的谢友忠偶然看到了外地一份培训机电维修的招生简章。常年坚持读书学习的谢友忠也去参加了培训。回来后,恰逢村里的变压器坏了。村里人听说谢友忠去外面学习机电修理了就让他试一试,结果修好了。大家都相信谢友忠能修理机电,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很多人请谢友忠去维修机电,他便以此为生。到了1998年,朋友介绍他到广东做电工。此后才有了到茶场打工,回乡种茶,创出一番事业来的经历。

记者手记

爱读书善读书,让他把握了致富的机会

这些年,谢友忠靠种茶叶致了富,引起了县里和乡里的关注,他从打工到种茶的经历被人们广泛提及,带着传奇色彩。然而,其实,他种茶致富和之前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谢友忠跟记者聊起致富经的时候轻描淡写地说:“只不过是多读了一点点书罢了。”正是因为“多读了一点点书”,让他开阔了视野外出学习机电修理技术;又因为有了修理技术,让那个时候很多村民还足不出户的时候,谢友忠已经走遍了龙胜周边,又到了广东,开阔了他的视野。直到接触到种茶的信息后,开始他“有预谋的打工”,翻开了他人生新的一页。

很多事情看起来很偶然,但这之中往往蕴含着必然。马堤乡在外务工的人员那么多,为什么让谢友忠把机会给把握住了?最起码有一点不可忽视:就是爱读书、善于读书让谢友忠不断思考,不断开拓新的路子。这,或许是新型职业农民身上的重要特征。

邵娟:以茶会友,打造高端雅趣会所


一盘香,置于香炉,轻烟丝丝缕缕,袅袅娜娜,心随烟散;一盏茶,置于案头,薄雾朦朦胧胧,氤氤氲氲,茶香沁人。在杭州市丽水路320号的如月会,一位身着白色长衫,轻柔温婉的女子正低头沏茶,白皙的面孔上看不到任何粉饰,手腕上蓝色的串珠成为她全身的点缀。

邂逅“帝皇菊”

她叫邵娟,一名文化创客。2015年前的她,还是叱咤于商业地产的女强人,伴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业之歌,她把那颗激流勇进的心逐渐沉淀在一杯“帝皇菊”中,成为一名“以茶会友”的文化创客。

邵娟本是房产公司经理,常常在商业洽谈和好友相聚时,感受过茶道的魅力。后来,随着阅历不断积累,对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恰逢,她在一次游玩中发现亲友有一块上等的“帝皇菊”种植基地。将“帝皇菊”冲泡后,其口感无出其右。从此,她对“帝皇菊”的那份独钟,加之对茶的偏爱,让她对茶道文化的传承有了一种恋恋不舍之情。

于是,她辞去工作,全身心想开一家自己的公司。既然是做茶,邵娟想过很多经营模式。她发现,目前品质过硬的“帝皇菊”不仅没有打开高端的销费市场,还因其功效未能深入大家心中。

商海转茶道

经过深思熟虑,邵娟从自己的名字“娟”字中突发奇想,开办起今天的“如月会”。“在这里,我们可以畅所欲言,没有任何掩饰和虚伪。”邵娟以此作为创业初衷,开始忙碌起来。

做过地产营销的邵娟对产品品牌有着强烈的意识。她知道,现如今任何产品得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同时,像两岸咖啡等一些商务西式咖啡店,也逐渐引进传统的茶饮,这对她这样一个单纯做茶叶的会所来讲,势必造成压力。

为此,邵娟将“如月会”定位成一个集高端商务洽谈和以茶交友于一体的会所。“现在的人太过于急功近利,需要一个安静舒心的地方放松,而中国的茶道就是以修心惠人。”邵娟说。

谈起茶文化,邵娟已经有了丰富的知识。她说,茶文化就是要遵循一定的自然法则,让人的意志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这叫天人合一。

“翻开悠悠茶史,我们看到唐代茶人的‘造、别、器、火、水、炙、末、煮、饮’;宋代有‘三点与三不点’品茶。而中国茶道的宗旨是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邵娟说,按照茶道宗旨,会所里自然少不了形态各异的茶具。

为了将茶做到顾客心里,邵娟还亲自学习茶道,并邀请专业老师为爱茶之人授业解惑。同时,在聚集了优良源头的六大茶后,她认为,人都有爱屋及乌的特性。爱茶者,必定有喜爱与茶有关的衍生品。

于是,她结合茶文化,设计出只有在如月会才能看到的茶服。

她的眼里,爱茶之人,或穿着立领的长衫长裙,或松身或开衩,她们虽然把自己的身体隐藏得完好,但在低头垂腰时,身体在衣裙的掩盖下,不经意展现出的线条,才能恰到好处的展现爱茶人的气质。因此,她将这些传统的设计元素运用到作品中,也从一些文化符号上撷取灵感,这样使如月会的茶服,不仅凝聚着茶文化的精华,还蕴藏着东方女性的美。

茶文化的使者

当然,古人有五道之说,品茗、闻香、赏花、抚琴、习字均为道。所以,在如月会,邵娟又将闻香和品茗相结合,为香友、茶友奉上“真馨天然香”和“帝皇菊”等香茶圣品。

“茶的茶香来自茶杯,香的香气在空气中,品茶前半个小时点上一炷香,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是一种十分美妙的享受。”邵娟说,茶香联手是大势所趋,香道可以进一步提升茶道的内涵,茶道反过来也能进一步推动香道的发展。

如今的如月会,不仅定制茶服,还逐渐退出私房茶和与茶有关的串珠。同时,在五道之说的内涵中,如月会又推出司香师、茶艺师课程,让更多的人通过交流生发兴趣,由兴趣通向优雅健康的爱好。

对于如月会的未来,邵娟总是娓娓道来,“开设主营品香、点茶的会所,我觉得在现今正当其时。一方面是茶文化流行日久,香文化复兴、方兴未艾,香文化与茶文化的融合与撞击,必然产生新的创意文化模式。”

紫霞仙子和她的养生秘密


最近,朱茵好事不断,不仅马上要和黄贯中结婚,而且即将荣升为妈妈。曾被选为“男性眼中最令人心动的女人”的她,现在年过40,依然保养得当。朱茵透露,她的保养秘诀就是喝茶。她认为,喝茶能够让人越活越年轻,更重要的是,喝茶能够调理肠胃,帮助人体内排除毒素。而一些天然的花草茶不仅能够放松身心,还能很好的调理肠胃,帮助体内排除垃圾,促进自己的新陈代谢。她还建议,在喝茶的同时最好能够加强身体上的锻炼,每天按时做一些诸如俯卧撑之类的简单运动,也是一种非常不错的养生方法。

朱茵爱喝茶。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提倡的传统养生方法。喝茶,让人心神宁静,在心浮气躁、快节奏的当今,这的确是一种有效缓解疲劳和压力的方式。女人如花,女性喝花茶,有助于容颜娇美。比如玫瑰花茶,枸杞子茶,红枣桂圆茶等、美容养颜、补铁养血、温经通络。另外,喝茶,还补充了大量的水分,女人是水做的,细嫩的皮肤离不开水分的补给。每天喝茶,摄入足够的水分,能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利于排除体内毒素。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喝茶虽好,但还要根据体质来选茶,你的体质寒凉,就不太适合喝绿茶;你的体质燥热,就不适合喝温热性质的茶,比如桂圆茶等。所以,喝茶还要注意茶的性味和宜忌。而孕妇选茶,最好咨询一下医生。普通人喝茶再加上运动,内外一起排毒,效果会更好。

访北京非常友普茶楼


茶馆主人高剑飞。

一层的江南园林风格。

优雅的包间。

收藏的都出自宜兴,这是自古以来的共识,正因此非常友普的主人高剑飞深深热爱着宜兴紫砂壶。而他收藏经营的,主要包括名家壶和原宜兴紫砂一厂生产的老一厂紫砂壶。

为什么收藏一厂老壶呢?高剑飞有自己的道理:“我们现在说的‘老一厂’,是原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的俗名,而‘一厂老壶’,一般界定在20世纪80年代直至90年代末的、由现已封矿的黄龙山4号井泥制作的紫砂壶。这些壶泥料上乘、造型典雅、做工老道、装饰美观、窑火适宜,用来沏茶是一种享受。这些一厂老壶有着做工上的多元状态,看似“粗工”却远比今日多数借助模具、机械加工出来的细工壶,更符合传统意义上的宜兴紫砂壶。可以说一厂老壶,就是现代的‘官窑’,值得我们珍藏并保护。”

如今非常友普收藏的紫砂壶里,有5000多把来自宜兴老一厂,其中名家壶1000多把,成为今日北京最大的一厂老壶收藏馆,吸引了许多紫砂圈的朋友关注。所以这些宝贝常常被有备而来的茶客请走,而高剑飞只要与对方谈得投机,就以友情价出让。“收壶玩壶,讲的是个缘分,好东西到了珍惜它的人手里,我也算做了件有意义的事。”高剑飞洒脱地说。

文化茶雅士居

非常友普汇聚了种类丰富的茶品,但最具特色的还要数普洱茶。作为云南“六大茶山”公司的北京总经销,茶楼珍藏了许多10年以上的普洱茶,甚至还有一些产于20世纪50年代的中茶红印圆茶,这使得非常友普在京城普洱圈有着专业口碑。别具匠心的高剑飞还在茶楼开业之初,特别定制了属于自己的普洱茶——“爱莲说”茶饼,这款茶现已成为茶楼的纪念章。

非常友普茶楼的位置其实不算显眼,但这丝毫不妨碍它的人气,因为这里常举行各种主题和形式的茶友会,只要感兴趣皆可报名参加,同时还会有一些主题讲座,由茶楼请相关专家来进行。此外热情的主人还在新浪开了博客、微博,随时和茶友保持互动,他博客上的“飞说普洱”专栏,吸引着数千粉丝的注意。

作为一家文化茶楼,茶艺表演自然重要,非常友普的茶艺表演突出4个特点:精、清、净、美。精,包括精通、熟练茶艺表演,精通选茶、置具、选水、贮茶,熟练各道沏泡程序;清,包括人、水、环境之清爽,要通过饮茶活动使人清醒头脑,消除人们心灵的烦恼;净,包括人、衣着、环境、茶、茶器、水等方面的洁净,使人由内而外达到净化身心的效果;美,则指一切表演形式符合茶道自然,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

茶有形,茶亦无形。在冬日午后的融融暖阳里,走进非常友普,沏上一壶普洱,你一定会感受到,这有味且有情的人生。

北京圣唐古驿设计事务所点评:

茶楼一层设有收藏区与半开放式茶座,设计师别具匠心地将江南园林移至室内,利用拱门,加上绿植,结合以潺潺的流水,营造出一幅园林之景。值得一提的是茶楼内多样的灯饰造型,设计师不拘泥于传统或单一的灯具造型,大胆地运用灯笼、油纸伞、莲花灯中式元素,使清幽的环境更添灵动之感。收藏区内,5000多把出自宜兴老一厂的紫砂壶,陈列在木质展柜中,暖色系灯光将紫砂的细腻与温婉展现得淋漓尽致。半开放式茶座,以木栏为隔断,配以红色纱帐,结合古朴的红纹桌饰与坐垫,形成了以中国红为主色调的设计风格,置身其间仿佛又能看到那“小轩窗,正梳妆”的美景。

茶楼2层设有7间雅室,分别以“吃茶去”、“七碗茶”、“清心”、“嘉木”、“爱莲”、“味最酽”和“供春”为名。可见茶楼主人是个爱莲之人,不仅雅间以“爱莲”为名,定制的普洱茶饼也命名为“爱莲说”。雅间各有特色,却又都以简洁的中式设计为基调,清新古朴的室内环境,与窗外葱郁的植被融为一体。

本报记者周滨/文滕键/图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稀少的邵友兰款紫玉金砂壶现世》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