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茶杯的名字通常都跟它们的形有关,釉、纹饰、工艺也决定一部分,但今天要说的杯的名字是跟它们的形相联系的,多数是青花杯的杯名,有些杯名也可以用到其他的杯上,茶杯有叫杯,有叫盏,有叫碗,有时它们也可以用来喝酒。我们今天就先从这杯子的杯型开始,了解它们的名字。

1、盏:饮茶用器。敞口、斜身、深腹、圈足,体略小。宋代有黑、白、酱、青、白和青白釉茶盏,以黑釉为贵。天目杯又叫天目盏,建盏。

事实上,从宋朝开始,盏成为喝茶的专用器具,也意味着喝茶这件事开始从生活层面进入到了精神享受层面。

2、压手杯:口平坦而外撇,腹壁近于竖直,自下腹壁内收,圈足。握于手中时,微微外撇的口沿正好压合于手缘,体积大小适中,分量轻重适度,稳贴合手,故称“压手杯”。以明永乐青花压手杯最为著名。

3、撇口杯:口略往外撇,腹微敛,滚圆圈足。胎薄,胎质细润,这个形状也是最常用和最常见的,茶汤入口的圆润度高于上一个,但比较真实和正常,聚香和聚味的程度高于上一个,总体感觉比较自然和真实。

4、“折腰”杯:是用了屈身事人的典故,出自于《晋书`陶潜传》。此后,“不为五斗米折腰”成为有骨气的代称。折腰杯高度大小适中,聚香,聚味,也贴合手部曲线。

下次老板请你喝茶的时候,记得要看清楚是不是折腰杯呀。

5、六方杯:任何一个喜欢收藏汝窑口杯之人,应该对六方是没有免疫力的。形状大小适中,杯型耐看,六方形,造型挺拔,线面清爽,棱角分明,施以汝釉,用起来更加圆润。六棱流直而上翘,方中带曲。

6、莲瓣杯:施以汝釉,区别于撇口杯杯型是杯口点缀的小小莲瓣,宛如新生。古朴典雅、光润有度、实用大方。杯体开片如鱼鳞、蝉翼状,久用之后,茶色会上着于裂纹处,形成变幻莫测、美丽绝伦的花纹。

7、斗笠杯:斗笠,一种古老的挡雨遮阳的器具,至今在山村水乡仍随处可见。斗笠杯造型如蓑翁之斗笠,口部大,底足小,取其怡然自得之美,线条简洁优雅,烧成难度高,于简洁中见大智,尤显珍贵。取杯品茶,若姜尚之于渭水,于山水间心怀天下,于平凡中窥大智之道。

8、圆融杯:肚子略外鼓,口径略内收,但也比较真实和正常,但其聚香和聚味的效果明显更好一些,综合口感是最好的。

这个杯子好,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

9、方斗杯:流行于明代嘉靖时期的一种杯式,因形似方斗而得名。古时制作方形器,不似圆器那样能利用陶车的旋转,直接拉坯而成,其工艺比较特殊,需要将坯泥制成片状粘接而成。由于工艺复杂,技术局限,嘉靖时期方斗杯多不规整。清康熙时期,出现一种提梁式方斗杯。杯内有一横梁,将两侧内壁连接起来,由此加强了方斗杯在烧制过程中的强度,使器形十分规整。

这个大口杯的优点在于,茶汤入口时感觉最圆润。但是这是物理学的原理造成,由于开口大,高度低,液体的表面张力最大,而不是茶汤本身的圆润。从聚香和聚味的程度来说,这个杯子是最低的。

10、耳杯:亦称“羽觞”。酒具。系仿汉代漆制羽觞,器身呈椭圆形,两侧有对称的小耳,故名。流行于东汉至两晋、南北朝,品种有绿釉陶、青瓷等。

这种杯子已经很少见了,一双大耳真招风。

11、鸡缸杯:敞口,浅腹,卧足。杯上以斗彩绘画雌、雄鸡及雏鸡,间以山石、兰草、牡丹,故名鸡缸杯。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曾名噪一时,清代各朝都有仿造,尤以康熙、雍正时所仿最佳,几可乱真。一只杯子好几亿哦!

12、爵杯:仿青铜器造型,口沿外撇,圆腹略深,前尖后翘,下承三高足,口沿两侧有对称的立柱。明、清两代均有烧造,有青花、白釉、蓝釉及粉彩等品种。

13、高足杯:因杯身之下有高足,故名。口微撇,近底处丰满,下承高足,高足有竹节形,圆柱形、四方形等。

明、清两代均有烧造,品种有青花、斗彩等。嗯,下次谁说高脚杯是专门喝葡萄酒的,我一口茶水喷死他。

14、鸡心杯:造型为敞口,口以下内收,瘦底,圈足。因杯心下凹呈深圆涡状,底心凸起鸡心形,故名。系明代产品,永乐时景德镇窑烧制有青花鸡心杯和白釉鸡心杯两种,现均有传世品。

15、卧足杯:是明、清时期流行的一种杯式,因杯底无圈足,呈内凹的卧足而得名。有白釉、青花、五彩、粉彩、墨彩等品种。

16、罗汉杯:创作灵感来源于传统罗汉缸,以佛教十八罗汉为主题,采用纯手工拉坯制作,并独创性地将粉彩工艺手法与釉下五彩工艺相结合,使之既具有粉彩细膩,粉润、柔和的画面效果,又具有釉下五彩晶莹光亮、润泽饱满的水份感以及安全无毒、永不褪色的特性。因而是集观赏、收藏与实用为一体的艺术珍品。

17、铃铛杯:也称仰钟杯、金钟杯、磐式杯,流行于明清时期。杯口外撇,深腹,圈足,倒置似铃铛,由此而得名。

明成化、嘉靖、万历时期有白釉、斗彩、青花等品种,发展到了清康熙、雍正时则有青花、五彩等。这种杯子目前在市场上也是最多见的了。

18、马蹄杯:流行于明清。敞口,斜削腹,内凹底小平底,官窑器底大多有年款,形状倒置似马蹄。明代以回青、洒蓝、孔雀蓝、白釉等品种为常见。清代雍正年间较为流行,多作斗彩,以腹部饰四团花者为常见。

把杯子倒过来看像马蹄哦,古人想象力也确实天马行空!

19、高足碗:造型与高足杯相同,略大。元代龙泉窑、景德镇窑盛烧,明清继续烧造,品种有青釉、卵白釉、青花、釉里红等。大的叫碗,小的叫杯,瞧这字眼嚼的…所以各位别叫错了,闹笑话。

20、宫碗:口沿外撇,腹部宽深丰圆,造型端正,多为皇宫用器,故名。

明正德时烧制最为著名,有“正德碗”之称。图片上看不出来大小,事实上它比类似形状的杯子要大多了。

21、孔明碗:由两只碗粘合而成,两碗间中空,外碗底心有一孔,故称孔明碗,亦称诸葛碗。

始于北宋龙泉窑,明代景德镇有烧制。现在隔热杯的结构就是从这来的。

延伸阅读

茶具种类知多少!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茶的历史也是源远流长,国人喜欢喝茶,品茶。而茶具的种类也很多,有非常多的材质茶具,不同文化不同地域,茶具的材质也不一样。下面我们来简单说说茶具到底有哪些材质的。

玻璃质地透明,光泽夺目,外形可塑性大,形态各异,用途广泛。玻璃茶具的缺点是容易破碎,比陶瓷传热快,易烫手。用玻璃杯泡茶,茶叶在正规冲泡过程中的上下穿动、叶片逐渐舒展的情形以及吐露的茶汤颜色,均可一览无遗。

用玻璃茶具冲泡龙井、碧螺春、恩施富硒茶等绿茶,有赏心悦目之感,杯中轻露飘渺,茶芽亭亭玉立,茶在水中轻舞、浮浮沉沉,赏茶舞,别有一番情趣。

陶士器具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发明。最初是粗糙的士陶,然后逐步演变为比较坚实的硬陶,再发展为表面敷釉的釉陶。

陶器中的佼佼者首推宜兴紫砂茶具。此茶具早在北宋初期就已经崛起,逐渐成为独树一帜的优秀茶具,并在明代大为流行。紫砂茶具所用的原料紫砂陶,不同于一般陶土,陶泥具有砂性,所制作的陶器内外均不施釉。制品烧成后,主要呈现紫红色,因而被称为紫砂。

前人在使用中总结了紫砂壶的七大优点:其一,用以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蕴”,使“茶叶越发醇郁芳沁”;其二,壶经久用,即使空壶沸水注入,也有茶味;其三,茶叶不易霉馊变质;其四,耐热性能好,冬天沸水注入,无冷炸之虞,又可文火炖烧;其五,砂壶传热缓慢,使用提携不烫手;其六,壶经久用,反而光泽美观;其七,紫砂泥色多变,耐人寻味。

瓷器茶具可以说是喝茶、品茗的优选。瓷器以白为贵,能很好现实出茶汤色泽,传热、保温性也适中,在泡茶过程中能较好发挥出茶的色、香、味、形,且造型美观精巧,瓷器茶具一般适合冲泡轻发酵、重香气的茶叶,如文山包种茶、红茶。

竹木茶具:由于竹木茶具价廉物美、经济实惠,在我国历史上,广大农村,包括产茶区,很多使用竹或木碗泡茶。至于用木罐、竹罐装茶,更是随处可见。

现代人崇尚返璞归真,对可塑性强,易于加工的竹木茶具更加偏爱,如较珍贵的木材,再赋予能工巧匠雕琢,即可成为极具观赏性。用竹木材质加工的茶具有茶盘、茶碗、杯盘、茶则、茶夹、茶针、茶叶罐等。

泡一壶好茶,和喜欢的人坐在阳台上吹风晒太阳,你看着书,他看着你。然后你们拿起茶杯,共饮一壶好茶。

紫砂壶经典壶型,你知多少?


紫砂壶自古代传承至今,经由名家不断完备规整,已形成一系列经典的壶型。这些名家制作的经典壶型,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岁月沉淀,时至今日已经成为紫砂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经典中的经典。今天小编和你一起认识下面几款紫砂壶的经典壶型,你也可以收藏哦!

供春壶

供春壶:供春壶在中国紫砂壶的发展史上有其重要的地位,它是紫砂壶走向成熟并发展到高峰的开端,成为紫砂壶的一个象征。供春壶以外形似银杏树瘿状而得名,壶身作扁球形,泥质成素色,凹凸不平,古绉满身,纹理缭绕,寓象物于未识之中,大有返璞归真的意境。

石瓢壶

石瓢壶:“弱水三千,仅饮一瓢”。石瓢壶壶身呈梯形,曲线柔和流畅,造型浑厚朴拙。足为钉足,呈三角鼎立状支撑,给人以轻灵而稳重之感,充分体现出秀巧精工为上的特点。

仿古壶

仿古壶:凝炼历代紫砂壶精华而成,身扁、腹鼓、颈高、盖板平滑,母子线口盖吻合严密,钮扁圆有劲,嘴、把匀称,姿态优美,极宜品茗,为民间人士所珍爱,流传甚广。

西施壶

西施壶:言壶之形若美女西施,壶身圆润,憨态可掬,整体看似简约,实为严谨,好似浑然天成。一壶在手,满是秀气,生得沉鱼落雁,款来丰姿婀娜,是紫砂爱好者必收的经典壶型。

井栏壶

井栏壶:造型简洁,身若井栏,嵌盖平缓合体,姿态微妙,出水平稳。壶钮平整坚实,弯把简洁厚重,其造型为最早的流线型设计,端把倾注触觉舒适,属“曼生壶”式的经典之作。

鱼化龙壶

鱼化龙壶:造型构思巧妙,鱼、龙、云的装饰与壶身浑然一体。通身作海水波浪状,线条流利,简洁明快。鱼龙吐珠、神韵生动。壶盖安装的龙首伸缩自如,优美灵活。明末紫砂艺人陈仲美是“鱼化龙壶”的创造者。直到清代时期,经过邵大亨的精心设计,“鱼化龙壶”才成为一种成熟并广泛流传的经典紫砂壶壶型。

掇球壶

掇球壶:从整体造型来看似乎并不象球,但细细分解无不取之于球!壶身就是一个大球,壶盖是半个球,壶钮是一个小球,而壶嘴及壶把则是截取球上的一个弧,壶腹稍稍往上移一点,这就使壶身更显挺拔俊秀,壶肩至壶口必须有一个直挺的过度与衔接,壶口与盖的相接要有线条承载。掇球壶一身素气,光滑可鉴,完全是让简练形体来展示其美的内蕴。

梅报春壶

梅报春壶:以梅花报春为题,在挺秀饱满的壶身上,运用雕镂和捏塑等多种手法,生动地刻划了梅花不畏风霜严寒之英姿,端丽稳重,精致传神。本壶的设计者朱可心为民初紫砂名师,朱氏擅长花货造型,喜以松、竹、梅为题材,所作茗壶,皆法度谐宜,生意盎然,韵神俱佳。

竹段壶

竹段壶:.以竹为主题的经典壶型,壶身如竹段一样笔直而粗壮,给人一种踏实之感。壶嘴、把、盖钮亦取竹段,生动自然,挺拔清秀。竹自清高,壶亦清高,一直为文人所喜爱。

美人肩壶

美人肩壶:宛如古代女子端庄可爱,带点宫廷的雍容华贵,又不失大家闺秀般的妖娆。造型饱满,大方得体,以体现圆润的壶身为主,壶盖与壶身仿佛合一体,没有空隙,用手抚摸上去,能感受到它的温暖。

品茶要懂茶具,这些茶具你知多少?


现今的社会,越来越懂得享受人生,品茶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俗话说:“水为茶之母,壶是茶之父”,要想喝到一杯上好的茶,这与茶、水、火、器四者相配,都是缺一不可,喝茶应该怎样配茶具?

1.置茶器

①茶则:由茶罐中取茶置入茶壶的用具。

②茶匙:将茶叶由茶则拨入茶壶的器具。

③茶漏(斗):放于壶口上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散落壶外。

④茶荷:属多功能器具,除兼有前三者作用外,还可视茶形、断多寡、闻干香。

⑤茶擂:用于将茶荷中的长条形茶叶压断,方便投入壶中。

⑥茶仓:分装茶叶的小茶罐。

2.理茶器

①茶夹:将茶渣从壶中、杯中夹出;洗杯时可夹杯防手被烫。

②茶匙:用以置茶、挖茶渣。

③茶针:用于通壶内网。

④茶桨(簪):撇去茶沫的用具;尖端用于通壶嘴。

⑤茶刀:取、倒茶叶。

3.分茶器

①茶海(茶盅、母杯、公道杯):茶壶中的茶汤泡好后可倒入茶海,然后依人数多寡平均分配;而人数少时则倒出茶水可避免因浸泡太久而产生苦涩味。茶海上放滤网可滤去倒茶时随之流出的茶渣。

4.品茗器

①茶杯(品茗杯):用于品啜茶汤。

②闻香杯:借以保留茶香用来嗅闻鉴别。

③杯托:承放茶杯的小托盘,可避免茶汤烫手,也起美观作用。

5.涤洁器

①茶盘:用以盛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盘子。

②茶船(茶池、茶洗、壶承):盛放茶壶的器具,也用于盛接溢水及淋壶茶汤,是养壶的必须器具。

③渣方:用以盛装茶渣。

④水方(茶盂、水盂):用于盛接弃置茶水。

⑤涤方:用于放置用过后待洗的杯、盘。

⑥茶巾:主要用于干壶,可将茶壶、茶海底部残留的杂水擦干;其次用于抹净桌面水滴。

⑦容则:摆放茶则、茶匙、茶夹等器具的容器。

6.其它

①煮水器:种类繁多主要有炭炉(潮汕炉)+玉书碨、酒精炉+玻璃水壶、电热水壶、电磁炉等。选用要点为茶具配套和谐、煮水无异味。

②壶垫:纺织品。用于隔开壶与茶船,避免因碰撞而发出响声影响气氛。

③盖置:用来放置茶壶盖、水壶盖的小盘(一般以茶托代替)。

④奉茶盘:奉茶用的托盘。

⑤茶拂:置茶后用于拂去茶荷中的残存茶末。

⑥温度计:用来学习判断水温。

⑦茶巾盘:用以放置茶巾、茶拂、温度计等。

⑧香炉:喝茶焚香可增茶趣。

器带给人们的乐趣,也带来幸福感。大家更多追求一种简单、朴素、环保、精致、美、有个性、有特色的生活方式,开始不满足于机制的器的冰冷,更愿意感受工匠们手工制作带来的温度,更多地了解并追寻与自己共呜的思想,从一器具中得到更多幸福的信号。

你不知道的茶杯——下篇


除了上篇提到的十种茶杯,本篇将继续介绍十种优质的茶杯。

11、鸡缸杯:敞口,浅腹,卧足。杯上以斗彩绘画雌、雄鸡及雏鸡,间以山石、兰草、牡丹,故名鸡缸杯。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曾名噪一时,清代各朝都有仿造,尤以康熙、雍正时所仿最佳,几可乱真。一只杯子好几亿哦!

12、爵杯:仿青铜器造型,口沿外撇,圆腹略深,前尖后翘,下承三高足,口沿两侧有对称的立柱。明、清两代均有烧造,有青花、白釉、蓝釉及粉彩等品种。

13、高足杯:因杯身之下有高足,故名。口微撇,近底处丰满,下承高足,高足有竹节形,圆柱形、四方形等。

明、清两代均有烧造,品种有青花、斗彩等。嗯,下次谁说高脚杯是专门喝葡萄酒的我跟谁急!

14、鸡心杯:造型为敞口,口以下内收,瘦底,圈足。因杯心下凹呈深圆涡状,底心凸起鸡心形,故名。系明代产品,永乐时景德镇窑烧制有青花鸡心杯和白釉鸡心杯两种,现均有传世品。

15、卧足杯:是明、清时期流行的一种杯式,因杯底无圈足,呈内凹的卧足而得名。有白釉、青花、五彩、粉彩、墨彩等品种。

16、罗汉杯:创作灵感来源于传统罗汉缸,以佛教十八罗汉为主题,采用纯手工拉坯制作,并独创性地将粉彩工艺手法与釉下五彩工艺相结合,使之既具有粉彩细膩,粉润、柔和的画面效果,又具有釉下五彩晶莹光亮、润泽饱满的水份感以及安全无毒、永不褪色的特性。因而是集观赏、收藏与实用为一体的艺术珍品。

17、铃铛杯:也称仰钟杯、金钟杯、磐式杯,流行于明清时期。杯口外撇,深腹,圈足,倒置似铃铛,由此而得名。

明成化、嘉靖、万历时期有白釉、斗彩、青花等品种,发展到了清康熙、雍正时则有青花、五彩等。这种杯子目前在市场上也是最多见的了。

18、马蹄杯:流行于明清。敞口,斜削腹,内凹底小平底,官窑器底大多有年款,形状倒置似马蹄。明代以回青、洒蓝、孔雀蓝、白釉等品种为常见。清代雍正年间较为流行,多作斗彩,以腹部饰四团花者为常见。

把杯子倒过来看像马蹄哦,能想象得出来吗?

19、高足碗:造型与高足杯相同,略大。元代龙泉窑、景德镇窑盛烧,明清继续烧造,品种有青釉、卵白釉、青花、釉里红等。大的叫碗,小的叫杯,瞧这字眼嚼的...

20、宫碗:口沿外撇,腹部宽深丰圆,造型端正,多为皇宫用器,故名。

明正德时烧制最为著名,有“正德碗”之称。图片上看不出来大小,事实上它比类似形状的杯子要大多了。

喝茶高手,挑茶杯都这些有讲究!


都说“好茶得配好器”。这个“器”,除了讲泡茶器具,当然也指喝茶器具,即品茗杯。品茗杯多样的造型,能带给我们不一样的喝茶感受,所以选对、选好品茗杯的款式十分必要。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介绍10款:

1.压手杯

压手杯在茶桌上最为常见。其杯口向外微撇,腹壁接近竖直,杯的深度略小于宽度,因此重心偏下。

用起来安稳妥帖,手指正巧可以搭在杯沿之下,十分称手。

小巧的外形,十分适饮工夫茶,如凤凰单丛、武夷岩茶等。

2.铃铛杯

铃铛杯和压手杯十分相像,不过铃铛杯杯型更高,即杯的深度大于宽度,外形和铃铛相像。

铃铛杯的深底,更能聚集香气,适宜用来品饮香气细腻的茶,如普洱茶、白茶。

3.圆融杯

圆融在佛教用语中,指的是破除偏执,圆融贯通的意思。

圆融杯外形圆润,杯口微微内收,如同僧人化缘食饭的钵[bō]。杯子较有厚度,给人以稳重感。适合于滋味醇厚的茶,如熟普。

4.斗笠杯

杯口敞亮,形态为上宽下窄,外形如遮阳蔽雨的斗笠一般。

斗笠在田园诗歌、侠客影视剧中,十分常见。使用斗笠杯,能给人恬静、飘然物外的轻松感觉。

斗笠杯容量不大,散热能力强,是怕烫茶友的优选。

5.把手杯

有点类似咖啡杯,茶杯带有一个小把手,把手使得拿取更为便捷,防烫性能佳。

这类茶杯比较突破传统的茶杯造型,是为适应现代饮茶生活,而进行的一种创新尝试。

6.折腰杯

其名字,取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有保持傲骨、不趋炎附势的寓意。

折腰杯杯型高度适中,腹部的弯折造型,既便利了拿取,也有聚味、聚香的超实用价值。

7.马蹄杯

因杯子倒扣时,形如马蹄,所以取名马蹄杯。又因杯子本身为平底,使用时十分稳当,有种一马平川的豪放感。

马蹄杯的容量较大,喝茶喜欢“海饮”的茶友,可以尝试这一款。

8.葵口杯

葵口杯的杯口,呈六瓣平口形,杯的腹部带有六条棱线,棱线从杯沿向杯底延伸并收尾,整体上看,花的造型十分立体和生动。

9.竹节杯

一般呈两节的竹筒状,带有竹子本身的气节风貌。

如竹节中空,有虚怀若谷的谦虚寓意;外形挺立,有刚正不阿的正直象征;竹子不开花的品性,包含质朴的含义等等。

10.荷花杯

荷花杯杯口呈花瓣状,腹壁的外侧,有浅浅的棱线勾勒出花瓣轮廓。

人们常以荷花来譬喻美好的品德和容貌,荷花杯同样蕴含了这些美好的寓意,是女性茶友偏爱的一款。

其实品茗杯还有许多款式,本篇虽只列举了10款造型,但都是常见的、有代表性的品茗杯造型哦。

不知道看完以上内容,你有没有找到自己中意的那一款呢?

你不知道的茶杯——上篇


话说,茶杯的名字通常都跟它们的形有关,釉、纹饰、工艺也决定一部分,但今天要说的杯的名字是跟它们的形相联系的,多数是青花杯的杯名,有些杯名也可以用到其他的杯上,茶杯有叫杯,有叫盏,有叫碗,有时它们也可以用来喝酒。

1、盏:饮茶用器。敞口、斜身、深腹、圈足,体略小。宋代有黑、白、酱、青、白和青白釉茶盏,以黑釉为贵。天目杯又有叫天目盏,建盏。

事实上,从宋朝开始,盏成为喝茶的专用器具,也意味着喝茶这件事开始从生活层面进入到了精神享受层面。

2、压手杯:口平坦而外撇,腹壁近于竖直,自下腹壁内收,圈足。握于手中时,微微外撇的口沿正好压合于手缘,体积大小适中,分量轻重适度,稳贴合手,故称“压手杯”。以明永乐青花压手杯最为著名。

3、撇口杯:口略往外撇,腹微敛,滚圆圈足。胎薄,胎质细润,这个形状也是最常用和最常见的,茶汤入口的圆润度高于上一个,但比较真实和正常,聚香和聚味的程度高于上一个,总体感觉比较自然和真实。

4、“折腰”杯:是用作屈身事人的典故,出自于《晋书`陶潜传》。在此以后,“不为五斗米折腰”成为有骨气的代称。折腰杯高度大小适中,聚香,聚味,也贴合手部曲线。

5、六方杯:任何一个喜欢收藏汝窑口杯之人,应该对六方是没有免疫力的。形状大小适中,杯型耐看,六方形,造型挺拔,线面清爽,棱角分明,施以汝釉,用起来更加圆润。六棱流直而上翘,方中带曲。

6、莲瓣杯:施以汝釉,区别于撇口杯杯型是杯口点缀的小小莲瓣,宛如新生。古朴典雅、光润有度、实用大方。杯体开片如鱼鳞、蝉翼状,久用之后,茶色会上着于裂纹处,形成变幻莫测、美丽绝伦的花纹。

7、斗笠杯:斗笠,一种古老的挡雨遮阳的器具,至今在山村水乡仍随处可见。斗笠杯造型如蓑翁之斗笠,口部大,底足小,取其怡然自得之美,线条简洁优雅,烧成难度高,于简洁中见大智,尤显珍贵。取杯品茶,若姜尚之于渭水,于山水间心怀天下,于平凡中窥大智之道。

8、圆融杯:肚子略外鼓,口径略内收,但也比较真实和正常,但其聚香和聚味的效果明显更好一些,综合口感是最好的。

9、方斗杯:流行于明代嘉靖时期的一种杯式,因形似方斗而得名。古时制作方形器,不似圆器那样能利用陶车的旋转,直接拉坯而成,其工艺比较特殊,需要将坯泥制成片状粘接而成。由于工艺复杂,技术局限,嘉靖时期方斗杯多不规整。清康熙时期,出现一种提梁式方斗杯。杯内有一横梁,将两侧内壁连接起来,由此加强了方斗杯在烧制过程中的强度,使器形十分规整。

10、耳杯:亦称“羽觞”。酒具。系仿汉代漆制羽觞,器身呈椭圆形,两侧有对称的小耳,故名。流行于东汉至两晋、南北朝,品种有绿釉陶、青瓷等。

这种杯子已经很少见了,大概在古装电视剧上还能看到一些。不过,怎么长得这么像我家里的水果盘呢...

泡千两茶用什么茶杯好


泡千两茶用如意杯最佳,冲泡千两茶,宜用粗犷、大气的茶具,也可用紫砂壶、透明玻璃器皿等,泡千两茶用水一般以井水、矿泉水、纯净水为佳。

千两茶用如意杯泡:

冲泡千两茶的时候,用如意杯泡最佳,可以实现茶水分离,方面饮用。量取大约5克左右的千两茶投入到如意杯里。

往如意杯中加入100度左右的沸水,根据千两茶的粗老程度闷泡适宜的时间。如果是较嫩的茶宜多透少闷,粗老茶则多闷少透。

直接按杯口按钮,就能实现茶水分离。把如意杯中的千两茶水倒入茶杯,直接饮用即可。

千两茶的价值功能:

1、清脂肪,减肥胖茶中的多酚类及其氧化产物能溶解脂肪,促进脂类物质排出;还可活化蛋白质激酶,加速脂肪分解,降低体内脂肪的含量。因此安化黑茶被韩国人称为“瘦身茶”;日本人称为“美容茶";台湾人称为“消食茶”。

2、清肠胃,助消化茶富含膳食纤维,具有调理肠胃的功能,清肠胃;且有益生菌参与,能改善肠道微生物环境,助消化。中国民间有利用老黑茶治疗腹胀、痢疾、消化不良的传统。

3、清血管,降三高茶中富含茶黄素,能软化血管,有效清除血管壁内的粥样物质,被称为"心血管的清道夫";茶氨酸有效抑制血压升高,类黄酮物质能使血管壁松弛,增加血管的有效直径,降低血压;茶多糖具有类似胰岛素的作用,降低血糖含量;多酚类及其氧化产物能溶解脂肪,促进血管内脂类物质排出,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

4、清毒素,护肝肾茶中独特的益生菌的功能因子和多酚类氧化物、儿茶素等多种化合物成分,参与人体内新陈代谢,对人体内脏具有特殊的净化功能,吸附体内的有毒物质(酒精、重金属、体内垃圾)排出体外,能深层排毒;又对病菌有抑制用,保护肝肾。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茶杯知多少》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具资讯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3茶具资讯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