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科学家发现,和用沸水泡茶相比用茶壶煮茶可以让茶叶释放出更多的抗癌物质,抗癌效果更好。

研究表明,茶叶在壶中煮沸5分钟,可以吸收有害物质的抗氧化剂的浓度达到高峰,饮用在壶中煮制5分钟的茶水一小时后,血液中的抗氧化剂水平上升了45%。研究还发现茶叶在壶中泡制更长时间并不会产生更多的有益成分,反而会减少;如果向茶水中添加牛奶,并不会影响茶的抗氧化剂成分。煮茶虽好,但不是所有的茶都适合煮。煮茶,一般选用年份较长的茶叶比较适合用煮的方式品饮,比如黑茶、普洱、陈年铁观音等。

黑茶:黑茶属于后发酵茶,因其采用的原料比较粗老,且加工的过程需要较长时间的堆积发酵,故而陈香浓郁,滋味醇厚,茶汤多呈深褐色。

黑茶可冲泡也可煎煮,用铁壶煮可利用茶具良好的吸附性消除一些茶叶发酵和存放时形成的杂味,使黑茶的陈香更为突出。此外,铁质茶具的粗犷、大气搭配黑茶,淳朴凝重,更符合黑茶深厚的陈韵。

绿茶:“清汤绿叶,滋味收敛性强”是我国绿茶的特点,对茶具的要求也最讲究变化。

泡茶水温的因茶而定。高级绿茶,特别是芽叶细嫩的绿茶在冲泡,水温控制在80℃~90℃左右。水温太高容易破坏茶中维生素C,咖啡碱容易析出,导致茶汤变黄,味道较苦,所以芽叶细嫩的绿茶不宜煮。

延伸阅读

手上的紫砂壶,还在纠结泡什么茶吗?


宜兴的独特材质——紫砂,造就了我们广大的能工佳匠,造就了宜兴这个陶都名片。他们创造的宝贵财富和一件件留存于世的精美工艺品,就是工艺的证明、品质的证明。所以说——紫砂是一种特质、紫砂是一门工艺、紫砂是一种品质、紫砂是一门道德!

紫砂壶,首先它是一个壶,泡茶用的,是为茶而服务,因为大家有喝茶的这么一个需要,才诞生了壶。

很多朋友会问,这个壶适合泡什么茶。其实,紫砂壶的适茶性非常好,不要让壶而委屈了茶叶,一听商家说这把壶适合泡铁观音,而自己喜欢喝熟普,看着这把壶款式喜欢,买来,去强迫自己喝不喜欢的铁观音,最后反而会降低了对这把壶的喜爱,越玩越不得劲。

这把壶你完全可以用来泡熟普,针对这个问题,紫砂壶泥料,紫泥、段泥、红泥,除去一些淡色难养的泥料,紫砂泥料的适茶性是很广的,本身就是为茶而服务的,你平时爱喝什么茶,完全可以泡什么茶,不要被壶给拘束了。

对于不同的器型和泥料的适茶性,这个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不同的感受,但其实差别真的非常小,如果你刚接触紫砂壶,不建议在这上面花费太大的精力,可以选自己喜欢的、中意的壶型,适合的容量,放心的先玩起来,至于个中的泡茶问题,都是自己在使用中逐渐体会来的,这才是玩。

泡茶过程中,不要让别人把思想强加于你的身上,这样,你走的永远是别人的路,这些都是很理论的东西,自己实践出来的才是最适合自己的,比如,你喝什么茶,想要多大容量,什么壶型更趁手,壶口大小,出水快慢,慢慢调整,就能泡出好茶来了。(来源:紫砂壶百科全书,

铁壶煮茶的技巧


煮茶,多见于西北地区和少数民族。将茶置于壶中用水烹煮,至茶水呈深褐色,入口不涩不苦为佳。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喝茶,都是以沏茶为主。此方式不仅保留茶的香,且方便观看。铁观音、绿茶这类轻发酵的茶叶,沸水冲泡为佳,不宜烹煮。陈年老茶,如老普洱,陈年铁观音,陈年岩茶等烹煮更利于激发其浓郁的茶香。如何用铁壶煮茶?煮出来的茶又如何呢?

经常有人泡老茶的时候,沏泡完一泡就扔掉了,实在有点可惜。如何想真正地“榨干”老茶?那最好用铁壶煮茶了啦!以一泡九十年代的陈年铁观音为例:

第一步、将老茶从壶中用茶勺抠出,置于茶荷中。

第二步、用茶夹夹出放入茶包袋,并用温水简单冲洗一下。如果茶直接放入铁壶煮,茶渣四处扩散,煮完处理起来相当烦人。

第三步、将铁壶中的水烧到温水(约50度),扔入茶包。注意水量不宜过多,八分满即可。

第四步、水沸后一分钟即可出汤。如果发现茶汤太淡,可再煮30秒。煮太久则水太老,影响口感。

第五步、喝茶,这个相信不用介绍了。哈哈。现在就可以伴着这袅袅轻雾,细细品味这顺滑甘甜的茶汤了。

茶具的材质你了解吗?


现代人所说的“茶器”,多是指茶壶、茶杯、茶勺等这类饮茶器具。事实上,在茶人与艺术家的通力合作下,现代茶具在材质突破方面,有着令人欣喜的发展。

现代茶具从生产地区来分,有福建德化、江西景德镇、江苏宜兴、台湾地区,以及日本、韩国等不同生产地。从茶器风格来看,日本和韩国更倾向喜欢自然素雅的风格,中国则更喜欢富贵精致的风格。传统茶器主流材质依然是陶土、瓷器、漆器、玻璃和金属,竹木材质的茶器已不多见。

陶土茶具中的佼佼者首推紫砂茶具,作为最传统的茶器用料,紫砂因其烧结密致,胎质细腻,既不渗漏,又有肉眼看不见的气孔,经久使用,还能汲附茶汁,蕴蓄茶味等特点,依然是现代茶器选用的主流材质。

瓷器茶具中的白瓷茶具,以景德镇茶具最为著名,其他如湖南醴陵、河北唐山、安徽祁门的茶具也各具特色。青瓷茶具,宋朝时五大名窑之一的浙江龙泉哥窑为鼎盛时期,生产各类青瓷器,包括茶壶、茶碗、茶盏、茶杯、茶盘等。黑瓷茶具,则以福建建阳建窑出产的建盏最为著名。

漆器茶具始于清代,主要产于福建福州一带。福州生产的漆器茶具传统上有“宝砂闪光”、“金丝玛瑙”、“釉变金丝”、“仿古瓷”、“雕填”等品种,创造了红如宝石的“赤金砂”和“暗花”等新工艺以后,更加鲜丽夺目。

在现代,玻璃器皿有了较大发展。玻璃质地透明,外形可塑性大,形态各异,用途广泛。玻璃杯泡茶,茶汤的鲜艳色泽,茶叶的细嫩柔软,茶叶在整个冲泡过程中的上下穿动,叶片的逐渐舒展等,可以一览无余,可说是一种动态的艺术欣赏。

金属茶具,主要是用金、银、铜、锡等金属制作的茶具,尤其是锡作为贮茶器具材料有较大的优越性。

竹木茶具价廉物美、经济实惠,在广大农村包括产茶区,都曾大范围使用竹或木碗泡茶,但现代已很少采用。

煮茶利器:日本老铁壶


在过去的一两百年里,铁壶在日本非常普及,几乎每家每户都会使用铁壶,而制作精美的铁壶还经常作为高贵的礼物在亲朋好友间赠送。在众多制作铁壶的名作坊中“龙文堂”以铜盖闻名,在日本甚至有人只收藏铜盖。遗憾的是由于老铁壶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时许多铁壶被人为破坏,加之许多老铁壶在使用过程中保养不当也造成日本老铁壶的存世数量大减,所以能够保持到现在的完好铁壶实属稀有。这也是造成在中国收藏界,日本铁壶的价格被炒到不可置信地步的重要原因。

养生之壶

老铁壶现今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煮茶利器。使用铁壶煮过的水能够释放出二价铁离子,形成山泉效应,使水更加口感厚实、饱满顺滑。使用此水品饮好茶,可有效去除茶中的霉味,能够大大提升口感,锦上添花。饮用老铁壶煮的水可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日本岩手大学教育学院的及川桂子教授曾经对此做过研究,在使用铁器的人群中,绝大多数无贫血及缺乏铁质的现象,证实了使用铁制品确实能适时补充铁质,预防贫血。日本许多老人和儿童都在饮用铁壶煮的水,可谓老少皆宜。

此外,老铁壶能够提高水温,而且蓄热能力强。一般情况下用老铁壶烧水可以达到97度,甚至100度以上;而一般不锈钢随手泡只能达到93度。高温可以充分软化水质,特别适合泡老茶或煮茶使用。尤其是普洱老茶,因为普洱只有采用足够的高温水,才能淋漓尽致的将其内质陈香和茶韵发挥出来,激发和提升茶的香气。在我国广东,气温低于摄氏10度以下的日子不多,但随着普洱茶陈茶的广受欢迎,老铁壶也随即兴起。而北京的气候非常适合使用老铁壶,尤其是低温干燥的冬季,使用老铁壶泡茶,能够明显提升茶汤的口感,品茶暖身两相宜。

辗转周折终成爱宠

说起老铁壶的兴起还颇有意思,由于近年来日本主张向西方学习,忽略了老铁壶的价值,于是将老铁壶成斤卖到台湾,随即流往大陆。当老铁壶落到一些专家手里的时候,反而被认为是返璞归真的好东西,经过鉴定、拍卖之后,价格一路走高。如今这个现象又回流到日本,使日本开始重视自己本国的老铁壶文化。老铁壶费了一番周折,终于实至名归。

养壶贵在融为一体,日本江户时期的品茶高手,将烧水时壶中的响声分为盲汤、蟹眼、鱼目三个过程,以此辨别水的温度,或者看着从壶嘴冒出的水汽形状辨别水的状态。在其眼中,老铁壶已经不只是一个普通的煮茶工具,更是一个值得琢磨与爱护的宝物。然而,最好的养护老铁壶方式并不是用尽各种办法将他华丽武装,对待老铁壶,应像接触喜爱的人一样,静静的用心去品味,尝试了解它的特性与习惯,细心呵护。平日里经常将它放在掌中把玩,每天与它交流,久而久之,老铁壶定能散发出可人的光泽。

两年身价疯涨十倍

日本老铁壶经过釜师们不懈努力,打造出数万款的经典铁壶,为当今铁壶收藏爱好者留下了一大笔珍品宝物。老铁壶的不可再造性和它的稀有性,决定了它具备很大的增值空间。越是精品极品壶升值空间越大,近几年更是一发不可收拾。西泠印社茶事部专家李东溟说道:“两年前3000-8000元还可以买到一把品相不错的老铁壶,而现在却要几万才能买到,相当于短短两年涨了十倍的价格。2010年一把大国寿朗的“兰雅菊盛——雕兰图锉金菊梁孔雀石摘钮铁壶”在西泠秋拍中已95.2万元轻松易主,成为现今最贵的日本老铁壶。由此可以预言,下一次拍卖一定会有过百万的铁壶现身。”

目前一把安之介、藏六、波多野正平、大国寿朗、梅泉的精品手工制作铁壶身价都要高达10几万元以上。光重的壶由于传世仅有数把,以致价格近百万元;高木治良兵卫、明越唱晴、中川净益、角谷一圭、长野垤志、上田照房、雨宫宗、雨宫宗兵卫等釜师的精品壶也需人民币五、六万元以上方可得到。一些著名釜师的极品铁壶甚至身价已接近百万。西泠、嘉德等拍卖行的铁壶拍卖更是为铁壶身价的飙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传世佳壶当然价值不菲,但是铁壶原本产于中国,却在日本发扬光大,如今又高价回到中国,这难免让中国铁壶有些尴尬。我们相信,只要国产铁壶用百分百的心思打造本土的煮茶铁器,终有一日也会成为绝世之作。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你还在煮茶吗?》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具资讯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具资讯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