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茶艺是从回族迎宾宴中的献茶技艺挖掘、整理出的茶道,茶艺中还穿插着源自回族民间的“宴席曲”等,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其表演主要是介绍茶具、鉴茶、净具温杯、配茶、摇香、沸水沏茶、敬茶、品茶等。优雅的茶道表演、动听的旋律、曼妙的舞姿,这些艺术的融合让我们体会到美的享受。

回族中的“罐罐茶”和“盖碗茶”,是回族茶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具有广泛的普遍性(生活化)和民族性。回族民间茶俗甚多,有待客敬茶、三餐泡茶、馈赠送茶、聘礼包茶、斋月散茶、节日宴茶、喜庆品茶等茶俗,而且还从选茶、赠茶、用茶、点茶、配茶、煎茶、冲茶、递茶、加水、品饮、宴请等诸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茶事礼俗。可以说回族民间茶文化内容丰富,兴旺发达,经久不衰。饮茶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盖碗茶

回族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盖碗茶”,亦称“三炮台”,民间也称其为“刮碗子茶”宁夏回族民间有谚语云:“不管有钱没钱,先刮三响盖碗。”每个回族家庭至少有两套盖碗盅子,有的多达十几套。他们喜用盖碗子饮茶,不用缸子和杯子。“客人远至,盖碗先上。”家里来了客人,宁夏回族多用盖碗茶来招待。饮茶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回族婚礼中的提亲裹包,以茶包为主,订婚时亲邻喝“定亲茶”,结婚时喝“喜宴茶”,婚后与老人喝“阖家茶”。某人干事业决心很大,也用“下茶”来形容,表示坚决,与古代“茶不移木”同出一辙。

用料:

茶叶、冰糖、多种干果(如苹果干、葡萄干、桃干、红枣、桂圆干、枸杞子、白菊花、芝麻之类,通常多达八种,故盖碗茶也有“八宝茶”之称)。

茶具:

茶碗、碗盖、碗托或盘。茶碗盛茶,碗盖保香,碗托防烫。

方法:

将茶叶与佐料放于茶碗中,揭开茶盖半遮掩,将沸腾的开水注入盅碗内,冲出一圈一圈浪花,恰似牡丹开花。随即加盖,经5分钟后开饮。喝茶时,一手提托,一手握盖,并用盖顺碗口由里向外刮几下,这样一则可拨去浮在茶汤表面的泡沫,二则使茶味与添加食物相融,刮碗子茶的名称遂由此而生。

口感:

第一泡以茶的滋味为主,主要是清香甘醇;第二泡因糖的作用,就有浓甜透香之感;第三泡开始,茶的滋味开始变淡,各种干果的味道就应时而生,具体依所添的干果而定。

罐罐茶

居住于甘肃陇中及宁夏南部山区的回族群众喜欢饮用罐罐茶,也叫“熬茶”。

茶具:

粗陶罐或金属茶壶。

用料:

热性的紧压茶或砖茯茶,盐、鲜奶、大红枣、荆芥、杏仁、核桃仁等;调料有草果、姜皮、花椒、芝麻等。

方法:

先用石臼将茶捣碎,然后将其放入粗陶罐中煮饮,有时会加一小撮盐调味,还会放些草果、姜皮、花椒等调料,使香气更浓。城市中的回族居民一般用金属茶壶来煮茶。

回族简介

回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散居全国、分布最广的民族。人口约9,820,000人(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是人口较多的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青海、河南、新疆、云南、河北、安徽、辽宁、吉林、山东等省及北京、天津等城市。回族信仰伊斯兰教,主要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三大节日。

cy260.COm小编推荐

回族八宝盖碗茶


盖碗茶也称“三泡茶”“三才碗”,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是居住在古丝绸之路上的回族和东乡族人待客的传统饮料。在甘肃及宁夏回族自治区,人们都以八宝盖碗茶招待亲友。民间叫盅子,上有盖子,下有托盘,盛水的茶碗口大底小,精致美观,而且用这种茶具泡茶,有盖可以保温,端起来喝茶又不烫手。盖碗茶具常有名人绘的山水花鸟或者避火图,连同茶托为十二式者;十二碗加十二托为二十四式,可备茶会之用。清代茶托花样繁多,有圆形、荷叶形、元宝形等等。夏天,喝盖碗茶解渴;冬天,回族群众围坐在火炉旁,烤上几片馍,吃上点馓子,"刮"几盅盖碗茶就更是别有一番滋味了。宁夏回族的人均寿命长,这主要得益于回族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其中之一就是常喝盖碗茶。

综观回族的饮茶民俗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回族十分重视饮茶的保健功效。回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注重科学配方,,借鉴、吸收、发展并总结形成了本民族饮茶养生之道。二是回族人民喜欢饮糖茶,这是回族饮茶习俗中的一个显著特点。回族不论自己平时饮茶,还是待客都要在茶叶中配以白糖或红糖、冰糖、方糖等。如果客人来了不用糖茶招待,视为对客人的不尊重、不热情。近年来,回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饮茶、品茶的习俗越来越盛,同时,为越来越多的兄弟民族所了解和吸收,对中国的茶文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回族的盖碗茶配料不一,名目繁多,根据不同的季节选用不同的茶叶。夏天以茉莉花为主,冬天以陕青茶为主,还可用"碧螺春"、"毛峰"、"毛尖"、"龙井"等等。人们还根据不同人的身体情况选配不同的茶水:如清热泄火可用冰糖窝窝茶;胃寒的人可用红糖砖茶;消食的人可用白糖清茶;需要保健可常用“八宝茶”,即除了放茶外,还放白糖、红糖、红枣、核桃仁、桂圆肉、芝麻、葡萄干、枸杞等,喝起来香甜可口,滋味独具,并有滋阴润肺、清嗓利喉之功效。一般回族家庭饮“八宝茶”,多饮用“三香茶”(茶叶、冰糖、桂圆肉);有的饮“白四品”(陕青茶、白糖、柿饼、红枣);还有的喜欢“红四品”(砖茶、红糖、红枣、果干)和“五味茶”(绿茶、山楂、芝麻、姜片、白糖)等。

回族群众泡茶很讲究,好茶还要好水泡。人们认为,雪水、泉水和流动的江河水泡出来的茶最佳。居住在黄河两岸的回族群众喜欢用甘甜的黄河水泡茶。居住在山区的回族群众冬天用雪水泡茶,夏天用雨水泡茶。因为雪水、雨水、黄河水杂质少略带甜味,泡茶不会影响茶叶本身的香味。回族泡盖碗茶,须用滚烫的开水冲一下碗,然后放入茶料盛水加盖,沁茶的时间约为二至三分钟。如果茶香而不清则是一般的茶;香而不甜是苦茶;甜而不活也不能称之为上等茶;只有鲜、爽、活的茶才是最好的茶。

回族群众把饮茶作为待客的佳品,每当开斋节、古尔邦节或举行婚礼等家里来客人时,主人会热情地给您先递上盅盖碗茶,端上些油香、馓子、花花等干果让您下茶,到回族群众家里作客,会深深地感到,回族兄弟好客大方,茶香,情更浓。

敬茶也有许多礼节,即当着客人的面,将碗盖揭开,将碗里放入茶料,然后盛水加盖,双手捧送。这样一方面是表示这盅茶不是别人喝过的余茶,另一方面是表示对客人的尊敬。如果家里来的客人较多,主人根据客人的年龄辈分和身份,分出主次,把茶先捧给主客。回族喝盖碗茶也很讲究,不能拿掉上面的盖子,也不能用嘴吹漂在上面的荷地,而是用盖子刮几下,一刮甜,二刮香,三刮茶卤变清汤。每刮一次后,把盖子盖得有点倾斜度,用嘴吸着喝。不能端起茶盅接连吞饮,也不能对着杯盏喘气饮吮,要一口一口慢地饮。

在喝茶中,如果喝完一盅还想喝,就不要把茶底喝净,要留点,这样主人会给您继续倒水。如果已经喝够了,就把茶盅的水全部喝干,用手把碗口捂一下,或从碗中捞出一颗大红枣放到嘴时,表示已喝够了,主人也就再不谦让倒茶了。由于饮茶的益处多,回族人民不仅养成了饮茶的习惯,而且走亲访友、定婚时,还喜欢送茶礼。例如回族定亲时,一般要送砖茶、细茶、桂圆、红枣、芝麻、葡萄干等,所以定亲也叫“定茶”。在回族结婚之日,除主人招待外,其它亲戚朋友协助待客叫“喝茶”,同时还有早茶、偏茶、晚茶之分。

回族的八宝盖碗茶


盖碗茶也称"三泡茶""三才碗",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是居住在古丝绸之路上的回族和东乡族人待客的传统饮料。在甘肃及宁夏回族自治区,人们都以八宝盖碗茶招待亲友。

民间叫盅子,上有盖子,下有托盘,盛水的茶碗口大底小,精致美观,而且用这种茶具泡茶,有盖可以保温,端起来喝茶又不烫手。盖碗茶具常有名人绘的山水花鸟或者避火图,连同茶托为十二式者;十二碗加十二托为二十四式,可备茶会之用。清代茶托花样繁多,有圆形、荷叶形、元宝形等等。夏天,喝盖碗茶解渴;冬天,回族群众围坐在火炉旁,烤上几片馍,吃上点馓子,"刮"几盅盖碗茶就更是别有一番滋味了。宁夏回族的人均寿命长,这主要得益于回族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其中之一就是常喝盖碗茶。综观回族的饮茶民俗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回族十分重视饮茶的保健功效。回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注重科学配方,借鉴、吸收、发展并总结形成了本民族饮茶养生之道。二是回族人民喜欢饮糖茶,这是回族饮茶习俗中的一个显着特点。回族不论自己平时饮茶,还是待客都要在茶叶中配以白糖或红糖、冰糖、方糖等。如果客人来了不用糖茶招待,视为对客人的不尊重、不热情。近年来,回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饮茶、品茶的习俗越来越盛,同时,为越来越多的兄弟民族所了解和吸收,对中国的茶文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回族的盖碗茶配料不一,红茶招商名目繁多,根据不同的季节选用不同的茶叶。夏天以茉莉花为主,冬天以陕青茶为主,还可用"碧螺春"、"毛峰"、"毛尖"、"龙井"等等。人们还根据不同人的身体情况选配不同的茶水:如清热泄火可用冰糖窝窝茶;胃寒的人可用红糖砖茶;消食的人可用白糖清茶;需要保健可常用"八宝茶",即除了放茶外,还放白糖、红糖、红枣、核桃仁、桂圆肉、芝麻、葡萄干、枸杞等,喝起来香甜可口,滋味独具,并有滋阴润肺、清嗓利喉之功效。一般回族家庭饮"八宝茶",多饮用"三香茶"(茶叶、冰糖、桂圆肉);有的饮"白四品"(陕青茶、白糖、柿饼、红枣);还有的喜欢"红四品"(砖茶、红糖、红枣、果干)和"五味茶"(绿茶、山楂、芝麻、姜片、白糖)等。

回族群众泡茶很讲究,好茶还要好水泡。人们认为,雪水、泉水和流动的江河水泡出来的茶最佳。居住在黄河两岸的回族群众喜欢用甘甜的黄河水泡茶。居住在山区的回族群众冬天用雪水泡茶,夏天用雨水泡茶。因为雪水、雨水、黄河水杂质少略带甜味,泡茶不会影响茶叶本身的香味。回族泡盖碗茶,须用滚烫的开水冲一下碗,然后放入茶料盛水加盖,沁茶的时间约为二至三分钟。如果茶香而不清则是一般的茶;香而不甜是苦茶;甜而不活也不能称之为上等茶;只有鲜、爽、活的茶才是最好的茶。

陇中人如何喝罐罐茶


世世代代居住在陇中地区的人民,素来喜饮罐罐茶的风俗。甘肃陇中的罐罐茶同与之相邻的陕西略阳民间的罐罐茶是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区别。如到陇中广大地区旅游、生活过的人们,往往会被那里风格各异的乡情民俗所吸引。就以饮茶风习而言,最令人乐道的就是那里的罐罐茶了。陇中人民喜爱的饮茶方式,也是一隆火塘、一把茶叶、一个如鸡蛋大小的陶瓦茶罐和一只(或数只)茶盅和一个茶盘,就构成了陇中罐罐茶的全部器具了。农村中在隆冬季节农事不忙时,几乎经常在生着火塘,人们坐在火塘边,一边烤火,一边喝着罐罐茶悠闲地谈天说地。而在以往那些艰苦的岁月,气候温和的季节里,一般家庭不经常生火塘,若饮茶时,先劈柴生起用黄泥土磊成的小火炉,在称作“催催”的小砂罐罐里放入茶叶,注水后放在火炉上反复熬煎,在茶汤变得浓酽、满屋飘香时,便提罐离火将茶叶汁倒入小盅里细细品饮,再往砂罐里续上水,重新入在火炉上煎第二遍茶。

陇中罐罐茶最讲究的是汤色浓酽和滋味苦涩。在民间有“能喝下粘稠吊线的茶汁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喝茶人”之说。而如今即是在民间饮罐罐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的长足进步,无论是在茶具或在茶品的选用上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许多的饮茶人也已经从烟熏火燎的火塘边解脱出来,已改用小电炉、小煤油炉熬茶,往日的小小砂陶罐,也被导热性能良好,精致美观的金属小罐所代替了;由于茶叶生产的逐年发展,茶叶新品种日益增多,加之茶叶营销市场不断扩大,全国各产茶区的名茶,已进入寻常百姓之家。在民间饮罐罐时,也趋向选用多品种、较高档次的茶叶了。这就使世代相沿的民间罐罐茶,也注入了现代茗饮文化的新时尚。

土家山寨罐罐茶


在梵净山土家山寨,南来北往的客人很多。只要走进土家吊脚楼,好客的土家人马上在火坑里烧起柴火,烧一罐清香爽口的热茶款待客人,当地人称煨罐罐茶。

长期以来,煨罐罐茶成了土家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有机会到土家山乡做客,才会品尝到回味深长的罐罐茶。很多人喝过驰名中外的西湖龙井茶、云南普洱茶、湖南古丈毛尖茶,但不一定喝过印江风味独特的罐罐茶。

煨罐罐茶的方式比较简单。土家人家火坑里昼夜不离火,不离三脚架,也离不开那个黑不溜秋的土陶罐。那便是煨茶用的茶罐,它上部有带嘴的圆口,罐底呈圆形,中间为罗汉肚形,有提耳。煨茶时,先将陶罐斟满井水,然后靠近燃着的柴火边,待水煮沸后,将茶叶放人罐内,重新开沸即可。等到茶叶沉底之后,将茶水倒人碗里,随后又倒人罐里,回冲几次,再将茶重新倒人碗里。此时的茶,色泽深黄,清香可口,回味甘甜。喝下之后不仅使人消除疲劳,振奋精神,心情舒畅,而且还可以治病。若是患伤风感冒,可把小块生姜去皮洗净用刀拍碎,放入罐内与茶叶一起煨,睡觉之前喝上半碗,次日就会大有好转。这早已成为土家人治疗伤风感冒的良方,人们把这种茶称做“姜茶”。如在刚从罐内倒出的热茶中搀入两小匙蜂蜜,还能润肺止咳,对上年纪的老人尤为有效。

有些“老茶瘾”煨罐罐茶的方法更为独特。他们将井水与茶叶一起放进茶罐,放在火边煨,不封盖子,让火焰柴灰飘进去,浮在茶罐口,形成一层薄薄的“盖子”。倒茶时,轻轻荡开“盖子”,就可享用。茶饮完后,又加井水煨。三四遍后,茶有些淡味,又抓一把茶叶放进去。如此再三,这样的罐罐茶浓度高,香味佳,但必须是茶瘾大的人才有福受用,一般人喝后泪花乱滚,还想呕吐,这就不大好了。而且柴灰飘进去,也太不卫生,所以不提倡喝这种茶。

彝家糊米罐罐香茶与百灵鸟的关系


在云南的彝族集聚地,流传着百灵从无量山百丈高崖衔来茶种为人治百病的故事,为纪念百灵鸟,客人饮茶时,少男少女总会模仿百灵鸟翩翩起舞,彝家糊米罐罐香茶的每道工序就和百灵鸟有关。

糊米罐罐香茶的烤罐要肚大口小,一般为土陶或紫砂制品。茶叶是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泡茶讲究取无量山泉水。烤茶之前先烤罐,待罐极热之时,将茶叶放入,在炭火上翻转烘烤,当茶叶焦黄时,再将烧开的水一下子冲进去,一阵清香瞬时泛了上来……这便是糊米罐罐香茶的第一道茶,名为灵鸟衔香,意为福满人间,此时,茶汤浅黄,茶味清香淳真。

糊米罐罐香茶的第二道茶叫灵生护香,意为苦尽甘来,情深意长。将陶罐放在火炭上,加入事先炒好的糯米和茶叶,边烤边抖动,让茶香米香充分溢出。此时加入无量山3000米以上的特有红豆草和少许山河坝红糖,继续抖动到一定火候时,浇入开水,再加入一小块生姜,煮两分钟即可。客人喝完第一道茶时,第二道糊米茶已经煮好,云南红糖口感清爽,红豆草解毒去邪、清肺理气,糊米入茶温暖脾胃,生姜辛辣驱寒。一碗糊米罐罐香茶,冬可暖胃,夏可清心,是大自然赐给彝族人的厚礼。

盖碗茶的五个茶礼 盖碗茶具摆放有讲究


中国的茶具据《茶经》“四之器”载,有二十五种,一般可按其选型分为碗、盏、壶、杯等几类。选择何种茶具为佳,可根据各自生活习惯、饮食起居、审美观念、所处环境,从方便适用着眼而各取所需。

盖碗茶具,有碗,有盖,有船,造型独特,制作精巧。茶碗上大下小,盖可入碗内,茶船做底承托。喝茶时盖不易滑落,有茶船为托又免烫手之苦。且只需端着茶船就可稳定重心,喝茶时又不必揭盖,只需半张半合,茶叶既不入口,茶汤又可徐徐沁出,甚是惬意。

从前盖碗茶具的摆放是有讲究的,每一种茶阵,都蕴含了各自的暗语。看似普通的盖碗茶,居然有这么多门道!解开盖碗密码,在茶席上不当一名失礼的茶客。

茶盖朝下靠茶船

茶盖朝下靠茶船

含义:堂倌,我要添水了。

用这种方式请堂倌单独为客人添水,一般只能添两次。如果你想要堂倌给自己第三次添水,那就只有等到茶馆给所有茶客统一添水时才行。

茶盖上放片树叶

茶盖上放片树叶

含义:暂时离开,莫收盖碗。

老茶馆一般是先付钱后喝茶。客人有事想暂时离开,可以在茶盖上放个小东西,火柴、石子甚至树叶都行。

茶盖朝外斜靠茶船

茶盖朝外斜靠茶船

含义:外地人,有困难。

如果外地帮会的人遇到什么困难,需要找本地帮会的人寻求帮助,就会如此摆放茶具。堂倌看到暗语后便会在茶馆里寻找,介绍双方认识。

茶盖立起放茶碗旁

茶盖立起放茶碗旁

含义:钱没带够,要赊账。

喝茶时忘了带茶钱,如有朋友在场,为了避免尴尬,可以此示意茶馆老板,先赊着茶钱,改天再补。茶馆老板也懂得,不会点破,给客人留面子。

茶盖朝上放进茶碗

茶盖朝上放进茶碗

含义:可以收桌子了。

通知茶馆老板,你喝完茶走人了。

满族盖碗茶


中国各地都有不同的茶俗,而不同的民族也有不同的茶文化,这次要说的就是满族的茶俗——盖碗茶。

满族民间农忙时日食三餐,农闲时日食二餐。主食多是小米和高梁米、粳米、干饭,喜在饭中加小豆或粑豆,如高梁米豆干饭。有的地区以玉米为主食,喜以玉米面发酵做成“酸汤子”。东北大部分地区的满族还有吃水饭的习惯,即在做好高梁米饭或玉米馇子饭后用清水过一遍,再放入清水中泡,吃时捞出,盛入碗内,清凉可口。这种吃法多在夏季。

满族的饽饽历史悠久,清代即成为宫廷主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御膳“栗子面窝窝头”,也称小窝头。满族点心萨其玛也成为全国著名糕点。较著名的还有清东陵糕点,也称清东陵大饽饽,北京小吃墩饽饽,河北承德小吃油酥饽饽,湖北荆州小吃猪油饽饽等。

北方冬天天气寒冷,没有新鲜蔬菜,满族民间常以秋冬之际腌渍的大白菜(即酸菜)为主要蔬菜。据传用腌渍的方法储存蔬菜,始于清顺治年间。用酸菜熬白肉、粉条是满族入冬以后常吃的菜肴。

满族人民爱吃猪肉,常用白煮的方法烹制。辽宁沈阳市的满族餐馆那家馆有100多年历史的,该店经营的白肉血肠,被誉为正宗的满族风味。

不同民族的茶俗都是历史发展和生活地域下,逐渐发展而成的。每一种茶俗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回族:盖碗茶与罐罐茶》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