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讯:故 事

春暖花开,又到了春茶飘香的季节。雷山县大大小小的茶场里,采茶女工们忙碌的身影构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4月6日,60岁的张化珍出现在雷山县科委茶场,头戴斗笠,腰系竹篓,开始了今年的采茶之旅。

“做采茶工有四五年咯,好多茶场都采过,今天是今年第一天上工。”跟随儿女居住在雷山县城的张化珍老人,平日在家含饴弄孙,每年的3月至6月,她又有另一个“身份”――采茶工。

在雷山县,像张化珍老人一样的采茶工已形成一个庞大的群体。每逢茗香四溢的季节,她们从县城或各个乡镇赶来,转战一个个茶场。

“采茶需要赶时节,每年雷山县都需要大批采茶工,有的茶场甚至要到临近县市去聘请。”雷山县茶叶发展局副局长吴光仕告诉记者,由于采茶是一个细致活,又具有季节性,采茶工大部分是留守妇女或闲散老人。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个比较固定的群体。

天麻麻亮时,张化珍老人就会乘坐茶场主人安排的面包车来到茶场,直至天黑才会收工回家。

“中午随便吃点便当。”采了大半天的茶,张化珍老人的手已被汁液染成黑色,与竹篓里鲜翠欲滴的嫩芽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

今天,老人的运气也不错,碰到了好几个来自老家永乐镇的同乡。大家偶尔聊上几句,有时兴致一来还会唱起歌来,欢声笑语在一片清香中荡漾开来。

“采茶很辛苦,但也甜得很,有收入,能结识朋友,还能在山上呼吸新鲜空气。”采茶工人们介绍,采一斤新鲜茶青能收入25元,一天最少也能得100元左右,一个采茶季大部分都有几千到上万元的收入。

“在家闲着也闲着,出来活动一下还有不错的收入。”老家在雷山县方祥乡的毛昌英老人已经62岁了,一直跟随子女在县城生活,今年也加入了采茶工的行列。“昨天采了4斤多,收入100多元,今天估计也差不了,欢喜得很。”

延伸阅读

茶,到底为“喝”还是为“吃”?


骚人墨客说到茶,可吃,可咏,可品,可分,就是不提“可喝”

有人认为喝茶,要削尽繁枝,有好茶,老老实实吃上一杯,何必让茶道茶文化一类叠床架屋,弄得一杯茶也吃不安呢?

可是,在南宋都城临安,终究吃茶者多,喝茶者少,遗风不灭,杭州人至今都要讲“去梅家坞吃茶去!”味道就变了。《梦粱录》里的临安,“四时卖奇茶异汤”,冬天卖的七宝擂茶,据说是用花生、芝麻、核桃、姜、杏仁、龙眼、香菜和茶擂碎煮成茶粥单卖,这般吃法,操作起来好比捣年糕,吃者好比吃八宝粥,要紧的是吃,不是喝茶汤了。宋人还喜欢弄些香料,把龙脑珍菜、菊花之类与茶在一道,茶香吃进花香,花香吃进茶香,吃进口里,吃出了一股香气,一种味道。

南宋咸淳年间,日本高僧大应禅师到了余杭径山寺,深研佛学之余,把当时流行的抹茶做法、吃法一并学会,带回了日本,慢慢发展为“茶道”。看日本人行茶道,便知抹茶是研成细末的,放入茶盏,注入沸水,茶汤浓如豆羹,小筅帚一搅,卷起千堆,待冷却后,一吃而光。南宋时虽有撮泡茶的套路,但是大家都不买账。

还有个说法,杭州早年有酒馆无茶坊,只不过富人有了聚会宴饮,会招些茶博士来来往往,热闹煞也。后来宋室南迁,汴京开茶坊的习俗南渐,茶馆在临安一家接一家地开起来,且在茶汤巷一带成了气候,成为茶馆一条街。茶馆虽然吃茶,但是点心也是重头,你看今天在杭州坐茶馆,无论青藤或门耳,那些各色吃食消闲果儿的消耗,分量不会少于茶汤。南宋的擂茶,现在无处可买,但在保留擂茶习俗的湖南乡下,待客吃一顿擂茶,是要摆上十数个碟子的,炒米、炒黄豆、炒绿豆、炒包谷……一路吃下去,好比是在吃饭了。

至于文人雅士,骚人墨客说到茶,可吃,可咏,可品,可分,就是不提“可喝”。分茶这一活计,知识分子很喜欢,说白了就是闲来无事,弄把小筅帚筅筅茶汤,由泡沫形状,茶末游移,想像出金戈铁马,杏花春雨,生离死别,聚散无常。只要胸有点墨,胡思乱想,就能成全分茶好事。

还有斗茶一节,是茶农做了新茶后的一项趣味赛,比比看,谁的茶神完气足,做得好,以便卖个好价钱。

斗茶

壹要观汤色,色纯白表示茶质鲜嫩,颜色青、黄、灰、红,均不足取。

贰要汤花匀细,紧咬盏沿,倘若咬不住,粘不牢,汤花飘零,便稍逊风骚。

斗茶三局两胜,可是,茶汤入口的那股子鲜味,居然完全避而不谈。这些南宋人士呵,他们的想法,真有些怪呢,有了他们的积习与遗风,杭州人喜说吃茶,不说喝茶,也就不足为怪了。

为茶类寻根,为普洱正名——张宏达的普洱茶研究


1823年有一个英国军人,叫勃鲁(R.BRUCE),他在印度与中国交界地域阿萨姆(ASSAM)的沙地耶(SADIYA)山中发现类似野生的大茶树。第二年(1824)勃鲁的哥哥勃鲁士(C.BRUCE)也发现同样的大茶树。当时的东印度公司(“立顿”的前身)垄断全球茶叶贸易的原料,主要采购的是印度茶叶,他们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率先提出了茶树的原产地在印度的论调。而英国人郝经生(J.Hutchinson)更是错误地提出认为茶树是印度原产,还说中国人在很早以前深入印度,把茶树种子带回中国,由此引发了一些专家对中国到底是不是茶树原产地的争议。

这种争议延续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才发生了历史性转折。这种转折是被张宏达先生的研究改变的,他开始了一项令世界植物界刮目相看、为之一振的科研计划——探究阿萨姆。张宏达先后入云南、进贵州、奔四川、到广西,在各个茶山区做调研。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张宏达先生的研究结出了硕果,改变和重新确立了茶种学研究的科学版图。

张宏达先生指出,印度本身没有发现过野树,可能在17世纪前后,印度的阿萨姆有当地的掸族人从中国带回了茶树,开辟了茶园,由此逐渐发展起印度的植茶事业。

张宏达先生又从理论上证明,在中国分布的茶树有完整的系统发育体系,提出茶树、种茶、栽茶、制茶都不可能起源于印度。张教授的这一理论得到了国际学界的认可,后来人们从茶树的DNA测序也证明中国茶树植物具有最多的遗传多样,充分表明茶树是中国的原产。

张宏达教授还进一步指出,认为普洱茶野生种分布于阿萨姆—缅甸—中南半岛—中国南部的提法,也是不准确的。为更正这个历史错误,张宏达教授几度深入实地考察研究,在云南滇南部少数民族产茶居住区,终于发现和确定阿萨姆茶是为独立种,它和中国茶完全没有从属关系,且阿萨姆种是普洱茶原种,断定了印度阿萨姆种茶树原自云南西南部,并把阿萨姆种改名为普洱茶种,作为世界茶树原种,并得到了国家茶学界的广泛认可。

从张宏达研究的课题中,更加证实了中国不仅仅是茶树的发源地,而且茶树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尤其是云南,它是我国茶组植物分类研究中所占比例种类最高,分布最广的省份。

孙春辉:为茶,袖手天下


时当金秋,暗香浮动。

茗战。

广州城一夜间成了普洱茶的江湖,是日,品茗高手均汇聚于此,只有一个目的:一决高下。

群雄争霸,风起云涌。

孙春辉显然是特别的一个。他不太喜欢说话,但散发着超越同龄人的镇定与自若,看不出锋芒。他总是一个人对着茶左闻右嗅,好像这江湖只剩他一人与茶独舞,别无他物。倒是很多人都说他不简单,身怀绝技!

不错,他的过人之处就是他品鉴茶的不二之法——定时定量。

有人说过,时间用在哪是看得见的。早在5年前,他就接触过各种茶,虽说不上精通,但自有一番见地。他泡茶习惯定时定量,每次泡茶都会称分量,冲泡时间都会固定,总是那么一丝不苟。由于看电视时对一见钟情,从此便“术业有专攻”起来。

当问起何以对大益茶有如此高超的了解和品评技艺时,他又只有四字:“多看多喝。”话不多,显然他很有斗志。

倒是句实在话,任何人确实只要“多看多喝”,都可以无师自通,可关键是这条路不是每个人都能坚持,尤其还是每次冲泡都要“定时定量”,大概那兴趣和耐心都被这“定”字磨尽了。

喝茶猜名,这种赛事本身有很多问题时很难克服的,因为就算是同一款茶,由于存放时间和条件的影响,有时确实会相识相见却不敢相认。

当被问及怎么看待这些问题时,他居然只说了句:“这倒是没什么影响。”他确实话不多,这显然很有斗志。

因为他只专注于他的茶。

他重视这场斗茶,除了他的泡茶原则之外,同样的茶品会反复喝,并且按照比赛的标准来,对水的要求也颇为讲究,他深知水对茶的色泽,滋味起着跟关键的作用。

被问到对接下来的比赛有何期待时,他心念一动,不禁展颜一笑,道:“期待宝马!但关键是在比赛中学习进步。”

也有人说过他这样的泡茶法得不到那种闲适自在的韵味,但他完全享受这种程式化带来的满足,但又不完全受程式化的约束,如果那样,茶就会失去生命力,这个度是要灵活掌握的。

他爱茶的境界是:“从心所欲不逾矩”。

据悉,孙春辉有个挺不错的背景,若子承父业想必也会有另一番作为,可人生有时真的像极了盒子里的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会有多美妙,而人也只有追求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才会安心,安心才会开心。

茶,依旧令人心脾神骨皆请。这场茗战,永远没有输家,赢,不过是对自己能力的肯定。

而真正的较量,应该是

谁愿为茶,袖手天下。

“斗茶”为博取帝王欢心


相信大家一定都听过“斗牛”、“斗鸡”、“斗蟋蟀”;但也大家大多数都没听过“斗茶”吧。究竟什么叫“斗茶”?斗茶起源于何时何地?有哪些人喜爱斗茶?又都斗些什么名堂?

斗茶之兴当与贡茶有关

斗茶,又称为“茗战”。简单地说,就是品茗比赛,是将对茶叶质量的评比当作一场战斗,这是古人用来比较茶叶优劣的一个专用名词。宋人唐庚《斗茶记》说:“政和二年三月壬戌,二三君子相与斗茶于寄傲斋,予为取龙塘水烹之第其品,以某为上,某次之。”政和是宋徽宗的年号,于是有人以为斗茶起自徽宗时,这种说法稍嫌武断,因为一种风气的形成不是说产生就能产生的,一定有它形成的历史背景。

事实上斗茶的产生,据考证当与贡茶有很大的关系,贡茶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一千多年,但是正式列为茶政的一个项目,则是从唐代开始。当时一些权贵为博取帝王的欢心,于是争相献上优质茶品,无不千方百计的竞相搜求各地名茶,既是贡奉天子的东西,好坏优劣当然是很重要的,因此一定要先行比试茶叶的好坏,斗茶风气就逐渐盛行起来,据此推论斗茶应始于唐末五代时期,而大盛于宋代。

宋代斗茶之风大盛

北宋大儒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云:“北苑将斯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鼎磨云外首先铜,瓶携江上中泠水。黄金碾畔绿尘飞,紫玉瓯心雪涛起。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其间品第胡可欺,十目视而十手指。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这首诗中把斗茶的原因和比赛的情形都描述得十分清楚,特别是最后两句“胜若登先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把斗赢者的得意神态和斗败者的羞赧之状写得入木三分,由此可见当时的人对斗茶的着迷程度了。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有甚焉!”饮茶既为朝廷所提倡,全国产量迅速增加,民间饮茶之风也比唐代更盛,于是斗茶由从制茶者间走入卖茶者当中。宋人刘松年所画的《茗园赌市图》便是描写市井小民斗茶的情形。图中有老人、有妇人、有儿童,也有挑夫、贩夫。斗茶者携有全套的器具,一边品尝一边自豪地炫耀自己的茶品。

文人斗茶极为讲究

民间斗茶之风既起,文人自也不甘落后,文人们往往相约三五知己,选一个精致雅洁的场所,在花木扶疏的庭院中,各自取出所藏的精致茶品,轮流品尝,决出名次,以分高下。当时连寺院里的和尚们也都乐于此道,清人郑板桥有诗云:“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可见斗茶除了茶品好坏之外,更注重闲逸与精神素质,是一种性灵上互相引发与交流。

后来连皇帝也加入了斗茶的阵容,宋徽宗赵佶对茶尤有研究,并写成一册专着,题名《大观茶论》,书中分列二十余目,对茶的产制、烹试和品质等方面都作了详细的叙述。皇帝亲撰茶叶专着,这在中外历史倒还是头一遭。

斗茶的评比内容

究竟斗茶都斗些什么内容呢?由宋人蔡襄的《茶录》可略知一二,斗茶之风很早便由贡茶之地──建安兴起,蔡襄称之为“试茶”,建安北苑诸山,官私茶焙之数达一千三百三十六种,制茶者造出茶来,自然首先要自己比较高下,于是相聚而品评。《茶录》中提到:“凡欲点茶,先须熁盏令热,冷则茶不浮。”“钞茶先注汤,调令极匀,又添注入,环回击拂,汤上盏可四分则止,视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绝佳,建安斗试,以水痕先没者为负,耐久者为胜。”

蔡襄是品茶专家,以为斗茶不仅是“斗”茶味的色香味,茶盏上不粘附茶水痕迹者才是上品。此外唐庚在所撰《斗茶记》中记载的也提到:“二三人聚集一起,煮水烹茶,对斗品论长道短,决出品次。”书中还谈到:“不问团铸,茶贵在新;水不问江井,要之贵活。”新茶配活水,相得益彰,这是很符合科学道理的。《江邻几杂志》中记载了一则蔡襄与苏舜元斗茶的情形:

“苏才翁尝与蔡君谟斗茶,蔡茶水用惠山泉,苏茶小劣,改用竹沥水煎,遂能取胜。”故事里提到虽然苏舜元的茶叶不如蔡襄的好,但他因为用了天台山的“竹沥水”煎茶,才胜过蔡襄。 

斗茶虽起于建安一带,但由于它的技巧性强,趣味性浓,所以很快地被文人士大夫所吸收,在工具、材料、斗法上,都不厌其精,不厌其巧。而斗茶时所出现的白色汤花与黑色兔毫建盏争辉的外观景象,茶味的芳香随茶汤注到心头的内在感受,不仅能给人以物质上的享受,更重要的是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斗茶包括斗香和斗味,由于都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评比,所以茶的品第高下自有公正评价。

今日茶叶评比 实斗茶遗绪

这些年来,全省及各产茶省区所举办的名茶评比会,其实就是古代斗茶的一种延续。一般角逐时,各地将做工精细,品质最佳的茶叶带到会场,组成一个由各方公认的评茶大师组成评委会,将各地选送的茶叶密码编号,评委会成员依次先观外形、色泽,再逐一开汤审评,闻香品味;然后用手揉摸叶底,评估老嫩。总之,要对色、香、味、形四个茶叶品质构成因子当场逐一示牌打分,最后按高分到低分揭晓,排列名次。也有的采用专家评定和群众评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分双方各按50%计算,然后按总分多少对号入座。

所以,斗茶也可以说是一种茶叶品质的评比方式,它与以精神享受为目的的茶宴内涵是有区别的。不过,对今人而言,斗茶对创制和发掘名茶,对促进茶叶学和茶艺的发展,以及茶叶品质的提升,无疑地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更充实、丰富了品茗艺术的内容。

水为茶之母:雨雪入茶


陆羽《茶经》中曰:“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捡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即“泉水”、“江水”、“井水”,这三种水最为常见。《红楼梦》中提到的雨水和雪水,在古代的典籍中也多有记载。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晚起》诗句:“融雪兼香茗”,唐代陆龟蒙《煮茶》诗中有:“闲来松间坐,看煮松上雪。”的诗句,宋代苏轼《记梦回文二首并叙》诗前“叙”中曰:“梦文以雪煮小团茶。”等等。为何曹雪芹在运用茶文化用水时而不多言陆羽的“三水”,而唯独在雨雪上下工夫呢?这其中恐有三点原因:

1、北方地理气候的客观原因所至。北方多干旱天气,河流水质不佳,山泉较少。井水中,好水也不多,北京故宫里的“大庖井”水质不错,但那是皇上专用的,管理甚严,小说中也不可能选用。

2、雨雪水是“天泉”,古代的自然环境比现代好,食用雨雪水是生活中的常识现象。如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有茶联:“白菜青盐粯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描写的就是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的真情实景,这里的“天水”指的就是雨雪水。对于雨水,其品质一般因季节而异,秋季天高气爽,尘埃少,雨水清洌,泡茶滋味爽口回甘;梅雨季节,和风细雨微生物易滋生,泡茶品质较次;夏季雷阵雨,常般飞砂走石,水质不净,泡茶茶汤易浑浊,不宜饮用。所以在小说中,当妙玉约宝钗、黛玉去吃“梯己茶”时,黛玉问妙玉:“这也是旧年的雨水?”妙玉回答:“这是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隔年的雨水,那有这样的轻浮,如何吃得?”而古人对贮水也颇有研究:要贮水得法。如明代熊明遇在《罗岕茶记》中指出:“养水须置石子于瓮……”明代罗癝在《茶解》中曰:“大瓮满贮,投伏龙肝一块,即灶中心干土也,乘热投之。贮水瓮预置于阴庭,覆以纱帛,使昼挹天光,夜承星露,则英华不散,灵气常存。假令压以木石,封以纸箬,暴于日中,则内闭其气,外耗其精,水神敝矣,水味败矣。”在小说中,也可见曹雪芹对贮水之法也颇有研究。

3、自然界的水有软硬之分,雨雪水属软水。软水中含有的其他溶质少,茶叶的有效成份的溶解度高,用其泡茶,则茶汤明亮,香气高纯,滋味鲜爽,茶味也浓;而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和矿物质,茶叶中的有效成份的溶解度低,故茶味淡,若水中的铁离子含量过高,茶汤就会变成黑褐色,甚至会浮起一层“锈油”,简直无法饮用。所以对古代北方来说,雪水、雨水被视为茶之良母便是自然了。

为茶而生的女子——茶为媒联盟副秘书长王海蕙专访


文|戴维欧

秋高气爽、微风扑面的季节,有太多思绪,太多情感等着用合适的办法传达。

然而还会有些许人,他们会静坐沉思,点一盏青灯,布置一张简约的茶席,试图用茶汤温热心底的寒凉。

这样的人,都是淡然温柔的,像是她手中一握的茶杯,古朴而生动。

今天专访的,就是这样一个女子。

当你坐在她身旁的时候,就会被婉约的茶香团团包围,能够听闻她的话语,就能觉得心境开阔。

王海霞,别名王海蕙,茶为媒联盟副秘书长,茶为媒(北京)文化股份有限公司高级茶艺师,台湾中华茶艺大师范增平的弟子。虽来自帝都却胜似婉约水乡的伊人。

“人本天地一悠然,如同行于草木间。用一份淡然的心,静品一盏茶的心意。”这是她品凤凰单从时常常提起说起的话。

这个为茶而生,气息文艺的女子爱茶与爱中国传统文化已到爱了骨子里,好清静的她一直以传播禅意茶道为任……

茶,让人柔软而坚定

沏好一壶清茶,她淡然的解释着这个问题。

茶是灵动的知性的有生命的,茶是包容的,茶是中华的传统,是华人精神最好的传承,

坐下来,静心的泡杯茶,用心与之对话,细品个中滋味,若遇懂的人分享,便是如知音般神往但无所求!心静则尽显茶性,传递的是最美的姿态,品味的是最静心的茶汤,若是心燥不安冲泡的茶汤,品茶之人是皆有感受的,茶之汤也会暗淡得味浅且略涩的,所以,茶是有生命的,要与懂的人分享才更有生命力!

禅茶一味,是茶的禅意,以茶悟道修心而行,感知生命,让心在品茶修行中寻得意义。正因为茶传递的缘拉近了人与人心的距离,所以特别喜欢“茶为媒”这个名字。自从有缘入职茶为媒(北京)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后,参与了茶为媒杂志的编辑出版,见证了茶为媒茶器京东专营店的上线,负责策划了多场主题茶会,因工作需要更体会到茶产生的缘份无比奇妙,也因此更认同公司独特的企业文化:“以茶为媒”是我们的工作方式,“以茶会友”是我们的待客之道,“以茶悟道”是我们的艺术追求。

茶是包容的,任何人沾染上了茶都会有所改变,茶农少了份粗俗,商人也多了份儒雅,恋上茶会让人的心变得柔软而坚定,大气而包容……

搭建平台,让茶成为最好的纽带

记得被茶为媒联盟触动,是由于他们在联盟介绍里引用的一个故事:有人和上帝讨论天堂和地狱的问题。上帝对他说:“来吧!我让你看看什么是地狱。”他们走进一个房间。一群人围着一大锅肉汤,但每个人看上去一脸饿相,瘦骨伶仃。他们每个人都有一只可以够到锅里的汤勺,但汤勺的柄比他们的手臂还长,自己没法把汤送进嘴里。有肉汤喝不到肚子。只能望“汤”兴叹,无可奈何。“来吧!我再让你看看天堂。”上帝把这个人领到另一个房间。这里的一切和刚才那个房间没什么不同,一锅汤、一群人、一样的长柄汤勺,但大家都身宽体胖,正在快乐地歌唱着幸福。

“为什么?为什么地狱的人喝不到肉汤,而天堂的人却能喝到?”上帝微笑着说:“很简单,在这儿,他们都会喂别人。”

是的,在激烈甚至恶性竞争的时代,多少人只顾着抢别人的东西来满足自己的私欲。谁想着去喂人呢?

茶通“儒释道”三教,源远流长、雅俗共赏、老少皆宜。因此,茶是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民族间最好的桥梁纽带!

她说:“器为茶之父,在茶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的同时,很多人往往忽略了茶器的价值和作用。为了唤醒消费者对茶器的重视,我在八九月份连续组织了八九场的茶器鉴赏沙龙。有涉及古茶器鉴赏的,也有专门针对青花瓷、建盏、汝窑作主题介绍的,既有单独在公司举办的,也有联合绿雪芽、彼岸书店、问鼎等企业联合举办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得到很多人的支持和认同。”我们正在带领更多的联盟会员及茶友,组织更多的传承交流性品鉴活动,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虽然活动具有很好的反响,但她却说是完全公益免费参加。“当看到大家因茶因器而互相结缘,并彼此互动感动的时候,我都由衷地感到高兴。”在她看来,人与人之间,在没有直接私益的时候是最自然的,正如那杯清纯随和的茶。

她还说,虽然有时候感觉很忙碌很累,但想想最初设想的那份“岁月静好如初遇”就一笑而过了。

她认为茶是最好的媒介,以茶为媒,以茶结缘,用茶为载体搭建平台,让心与心的距离拉近,让彼此间变得如茶一般包容。这是她热心投入于茶的动力所在。“茶为媒联盟是茶人的平台,在创造价值的同时推动茶文化传承、促进大家交流发展。这是件美好的事业。”

憧憬:让更多人学会分享共赢

“你对未来有什么憧憬吗?”。任何人在回答类似的问题时都在泛泛的侃侃而谈,可她仅是品了一口茶,目光坚定的回答:以茶为媒,以器为约,通过活动结缘更多的人走进联盟,从而让大家在平台展示各自的风采,实现资源共享,互惠共赢。这是我以后的职责,也是我所要实现的理想。我会让茶文化的内涵通过平台得以最佳呈现,让每个人深入明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也是我最大的希冀。

特别是组织几场茶器鉴赏活动后,她更深的了解了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最好的精神食粮!在其中,她收获能力,收获知识,更收获了以茶为媒的更大更广阔的平台!

听到这些简明扼要的回答,我的采访也随之结束,却开始感慨万分。有些人一生多变,而有些人自年幼无知到岁月苍老的过程中只会有一个不变的追求。有的人会因现实的种种将这个追求深埋于心,甚至就这么悄然忘记自己最真挚的梦想为何物。可是还会有人,一旦坚守便是一生。因为这些人会觉得,如若会在遗憾满满中选择弃之不理,不如在开始时就选择放弃。

所以,这样懂得坚守的人天生就被造物者赋予了使命与光环。

蕙质兰心,哪怕桑田沧海、从容不变。

哪怕她仅是个女子,可她做到的是,茶之道的传播,时刻带着的,是茶人们共同的喜好和希望。

简伯华:我为茶狂


这就是“狂人”简伯华。他品性中的“狂”,既是拓荒者的狂野,又是对茶叶的深深之爱。他骨子里透出的精神,就像茶一样韵高致静,却沉稳醇厚、深重绵长。

一辆破自行车拖出的“皇冠”

简伯华是湖南怡清源茶业有限公司的掌门人,是一个集内敛与狂放、淡泊与狂热、低调与狂野于一身的人,也是一个真性情的企业家。他的口头禅是“老子不信邪”,语气中有一种傲狂,骨子里散发出来的,却是面对困难时的坚韧和无所畏惧的凛然。他的“狂”,有如王羲之的狂草字体,收放自如、自有章法,所以在茶业界圈内圈外,简伯华有两个别号,一为“茗风逸士”,一为“茶癫子”。这一雅一俗,相映成趣,雅得高洁,俗得张扬。

不信邪的简伯华从来就是个不安分的人。1992年,他辞去了长沙卷烟厂原烟科长的职务,决定单枪匹马闯荡茶叶市场。很多人为他这个决定扼腕叹惜,但他却坚信,只要开始,就是一次壮丽的旅程。

很多年后,事业成功的简伯华自喻为“三农”:出身农家,毕业农大,干的农业。可创业之初,他却是个“三无人员”:无品牌、无市场、无资金。1993年4月,简伯华第一次到石家庄考察市场,下火车后就被两个地痞敲诈了。后来他租了个60多平方米的破门面,创办了永兴茶庄。这既是门店,又是仓库、宿舍和厨房,他还花50元买了部破自行车联系业务和送货。后来,他决定把产品打进石家庄市最大的商场—人民商场,可好不容易见到经理,对方却连他的名片都不接。不服输的简伯华把心一横:老子不信邪!他就这样骑着这辆破自行车,迎着凛冽的寒风,穿行在茫茫人海中,寻找新的客户。后来他戏称,就是这部破自行车,拖出了一个新世界。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简伯华终于在石家庄及周边地区打开了销售局面,但小有收获的他并不满足。就在1996年,他回到长沙,在高桥大市场开了3个门面,茶叶生意越做越大。1999年,简伯华创立了湖南省怡清源茶业有限公司,从那时候开始,他的连锁网络便以每年100家左右的速度扩增。不信邪的简伯华,硬是从一个破旧的小门面开始,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波澜壮阔。

当其他茶叶企业还在用传统的营销模式经营时,不信邪的简伯华却在2007年玩起了网络营销。虽然在头几个月,怡清源的网店几乎门可罗雀,但简伯华就是“不信这个邪”。终于到了2008年年底,怡清源用一笔一笔实打实的成交额换回了一顶宝贵的“皇冠”。而截止到目前,怡清源淘宝旗舰店CTOC店铺的会员数已经超过10万名,日销售额一直稳定在数万元左右。曾经连电脑打字都不会的简伯华,一不当心,居然鼓捣成了网络营销专家。

黑马速度成就黑茶世家

“制茶精工人不见,用心良苦天有知。”简伯华书写的这副对联,是他专心做茶、专注于茶、专业制茶的生动写照。他为企业的发展,倾注了自己的全部精力,而他百折不挠、用心做茶的那份痴狂让人动容,更使得“怡清源”的成长速度令人瞠目结舌。

2000年,怡清源在长沙市开起了最早的一家专卖店。此后,便以每年新开20多家专卖店的速度迅速扩张。就在省内茶企业还热衷在家门口打价格战时,怡清源又放眼四海,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摆棋布子,同时触角随即伸及附近的二线城市如石家庄、沈阳、济南等地。到2006年时,怡清源更是把专卖店开到了英国伦敦。怡清源激活了湖湘茶业这塘原本平静的池水,形成了业界轰动的“怡清源现象”,简伯华甚至放出“狂言”:“怡清源是在竞争中长成的,从来就不怕竞争。”

2007年,怡清源投资5000多万元在湖南安化建立了怡清源黑茶厂。而其实进入安化后,简伯华并没大张旗鼓,很多人都在纳闷:这家企业到底想干什么?简伯华只说了一句:“我们做出来以后,大家都会知道。”之后他便招揽了安化黑茶界最顶尖的专业技术人员,成功推广已停产的安化千两茶,引起国内茶产业界的广泛关注。他还不断推出“黑玫瑰”、“野尖”黑茶等新产品,难怪连益阳市委书记马勇都称赞他:“为人低调,做事有道。”

简伯华认为,产品研发就如同给企业的营销人员造核武器,为此他成立了怡清源科技中心,旗下科研团队集合了如湖南农大博导刘仲华、我国最著名的女茶叶专家之一张流梅等一大批顶级专家。在这些专家的带领下,怡清源开发了多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如“黑玫瑰”茶是中国第一款女性生态保健美容茶,有活血美容、排毒养颜的功效,获四项国家专利,被称为“杯中的美容院”;而以野生茶树品种研发的“野尖”黑茶,能降脂降血压,是现代富贵病的克星;另外像“野针王”是罕见的优质地方特色产品,是中国高档绿茶中的至尊,曾被胡锦涛总书记作为国礼送给俄罗斯时任总统普京。就这样,十多年前白手起家、默默无闻的怡情源,到今天已成长为湖南茶业界名头最响和最富竞争力的企业,在省内茶行业中第一个拿到“中国驰名商标”,每出一款产品都被市场热捧。强大的产品开发能力,已成为怡清源领跑于前的不竭动力。

“不做别的,一切只为茶。”这是简伯华一直坚持的信条。现在,怡清源茶业已拥有中国茶叶知名企业、全国百家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全国新农村建设百强示范企业、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诸多荣誉。在2009年首届中国黑茶文化节上,怡清源野尖黑茶更荣获“万人斗茶大赛”金奖,从此奠定了怡清源安化黑茶的品牌地位。湖南省茶业协会会长曹文成对此评论说:“简伯华是引领湘茶发展的灵魂人物。”

大道怡清源,文化在潇湘

商业成功的简伯华,骨子里却有着另一面:他用传统茶文化抵抗现代文明的浮躁,他全程声援过“祥和中国节”申遗活动,他还深深信守一种叫“道义”的承诺。热爱茶的简伯华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他认为,从神农尝百草发现茶到今天,茶的演变、发展始终与中华文明的历程息息相关,茶产业属于半文化产业,所以茶叶企业必须借助文化打天下,文化才是财富增长的最佳推手。

2000年,长沙市解放西路上的第一家酒吧开业,简伯华也把怡清源茶馆开到了这条“酒吧一条街”上。在这个夹杂着过多酒精、荷尔蒙、欲望与冲动的地方,清雅幽静的怡清源茶坊显得有些落寞。但简伯华却不这么认为:“长沙这座城市太过浮躁,我想看看传统的茶文化能否抵挡得住这种浮躁。”10年后的今天,解放西路上那些喧闹一时的声色场所几乎消失殆尽,而简伯华的怡清源茶坊不仅安之若素,甚至还开到了英国伦敦和伯明翰等地。

2009年,简伯华弄了个大手笔,在安化市黄沙坪投资5000多万元建造了一个全国一流的黑茶加工厂和世界最具特色的黑茶文化主题宾馆—茶马驿馆。在这个安化黑茶的文化大观园里,你可以听到嘹亮的千两茶号子,可以看到穿越古今的古老制茶工具,可以闻到历久弥香的黑茶香气,可以感受到高城马帮的万丈豪情,还可以触摸到安化黑茶千年来的历史脉络……黑茶的文化内涵,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简伯华甚至亲自为茶马驿馆题咏:“堂引南岳紫气,亭对世外桃源。廊听洞庭波涌,涛声依旧;阁揽武陵神峻,山高水远……”

简伯华还组建了怡清源茶文化艺术团,创作了一系列的怡清源茶歌舞和画节目。怡清源茶文化艺术团是湖南省唯一的茶艺专业艺术团,也是湖南省第一家经政府劳动部门批准成立的茶艺培训中心,其独创的“潇湘八景”等茶艺表演,多次荣获湖南省茶艺、茶道大赛冠军,并代表中国赴韩、日等国进行文化交流,被外界誉为“茶道潇湘第一家”。

2010年8月1日,“祥和中国节”第一季—我们的节日系列推广活动暨炎黄子孙倡议申遗大行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新闻发布会。简伯华在会上发出慷慨激昂的宣言:“中国人要过中国节,中国节要有中国味。中国的传统节日大都与茶有关,所以作为此次活动的声援团团长,我感到责任重大。”在这场激荡人心的年度文化事件中,简伯华全程声援,表现出了一个民族企业家的道德良知和社会担当。他的这份“狂”,恰恰印证了湘人“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精神特质。

这就是“狂人”简伯华。他品性中的“狂”,既是拓荒者的狂野,又是对茶叶的深深之爱。他骨子里透出的精神,就像茶一样韵高致静,却沉稳醇厚、深重绵长。文/陶青楠

书为国粹 茶乃国饮


茶香字美,品茶赏字相得益彰。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书法作为中国文化中独特的视觉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如今,茶道与书法成为了传统文化中人们喜爱的艺术。铁观音被发现于古老茶乡安溪,本身就是物竞天择的结果,几百年来,安溪铁观音秉承天、地、人、种四者有机融合,体现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社会与自然和谐共融。安溪铁观音,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乌龙茶类的代表、作为中国茶文化的一支奇葩,其独具的观音铁韵,清香雅韵,独领风骚于茶叶界,“七泡余香溪月露满心喜乐岭云涛”更是泛出了安溪铁观音和谐健康新生活的写真。

茶道书法交相辉映

中国着名书法教育学家周抚民先生,出生于素有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举世闻名的古都西安。他以博大的襟怀,坦然面对逆境,经受文革的洗礼,十年磨一剑,他一手的狂草,笔惊风雨,纸荡云烟,把中国书法融诗文风韵及喜怒哀乐之情于一炉。老师如竹、如梅、如松的人格魅力,视书法教育为神圣,设馆授徒,传播中华书法,通过对数千名成人和中小学生为期二十多年的实验而创立的“学书当从大字始”学说,为中央教科所列为实验选题,老师高足遍布海内外,使万千弟子皆受恩。

中国文化“和为贵”的价值观,正是通过中国书法成为世界艺术之林中的独响,周老师的品德力量渗透在自己的书法艺术里,他的真诚、他的善良、他的博爱、他的严于律己成就了只有他自己才可以造就的书法艺术。更重要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与中国茶文化相辉映,与中华民族精神融为一体。

2012年四月,周抚民老师带着对茶道艺术的向往和安溪铁观音的独特情谊与厚爱,特别是和安溪珍田阁茶厂苏志勇多年的忘年之交的特殊情谊,来到了闻名海内外的安溪中国茶都共品论茶道与书道。安溪珍田阁茶庄苏志勇与周抚民因茶结缘不仅是因为爱茶,更是因为二者都有着一颗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公益之心。

国饮国粹交融渗透

茶叶最早以药用为主,到三国、两晋时期,饮茶之风渐盛,尤其是文人雅士品茶、论茶,逐渐将饮茶融入他们的艺术活动,与诗词书画等艺术形式相互渗透,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到唐以后,出现了茶宴、茶会等文化形式。文人雅士在品茶之余,或把卷清谈,说古论今,或吟诗作赋,欣然命笔,或挥毫泼墨,寄情书画。茶的功能也由实用上升到了一种精神的享受和审美的需要。茶与中国传统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茶被世人誉为“国饮”,书法被视为“国粹”。在茶和书法的发展过程中,它们相互影响,相互融台,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品茶和书法同为文人雅事,在大的人文环境中,势必会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气质等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很多茶人本身又是书法家,二者在操作要求、思想观念上必然会相互渗透,息息相通。共品饮、达升华,正是因为如此,周老师将书法视为一门富有感情的艺术,将感情融入笔端,每书一笔,都透着其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真诚的情感,特别是边品味着安溪铁观音时,在小茶杯中透视茶里乾坤,悠然自得的心境改变着环境,就像一个观自在书者追求着书法艺术的理想境界——和谐。高级评茶师苏志勇认为基于这种书道与茶道、书法与茶韵相结合的文化将成为安溪县珍田阁茶庄发展的动向。

戒骄戒躁志者风骨

周抚民出身书香门第,家学渊源,六岁起习书,但在文革期间因为出身连累,他也驮过煤炭,背过青砖,屡遭批斗打击,不得已搁置墨宝。周抚民圆浑厚实的笔墨,宁静淡泊的情怀,仿佛总是陶醉在“得之于心的山山水水”中,山水相连,显示出大自然的节奏与和谐,呈现书者心灵与自然合一的形态。而苏志勇出身于贫困的农民家庭,从小生活在山沟沟里,直到17岁那年带着对新生活的向往,毅然从军,在部队的两年里,狠抓实打,锻就了钢铁人生。2000年复员后,到厦门成为了一个普通的打工者。然而他却每时每刻都在思索着自己的未来,都在牵挂着珍田——那个山坳里贫穷的家乡。2006年,就毅然决然的做出了回家“创业”的打算,终于在乡贤苏兴茂老师的带领下和安溪县茶叶协会支持鼓励下组建了福建省首个茶叶专在业合作社---珍田茶业合作社,为家乡人民的共同富裕,走出一条致富的道路。

书法艺术同茶文化一样发源于中国,璀璨于东方,成为东方文明的主要象征。而书法则以其汉文化特有的艺术形式,保留着华夏民族几千年文明发展的信息。它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活化石之一,也是一种生命的、情感的显现。它的产生、发展之游历,在我们眼前闪耀着汉民族独特的浪漫情怀。无论是晋人之风流,唐人之严谨,宋人之豪逸,还是元人之超迈,都给我们留下了古代文人一散怀抱之情趣。当周老师和苏志勇见面的那一刻起,“忘年之交”已经把一个来自80后闽南汉子和一个来自西北的学者深深牵在一起。

超越是书法艺术的生命力,也是周抚民老师在书法艺术上的创新和探索。他为安溪珍田阁茶厂苏志勇挥笔“龙”的书法艺术,字可谓是书坛一绝,灵动活泼、神韵充盈,用浓墨执笔,绘成躯体,刚柔并济,凝练传神,气魄宏大,充满了无穷的力量。当然,周抚民老师的书法“和谐”不是简单的线条均衡分割,状如算子的等量排列,而是通过参差错落、救差补缺、调轻配重、浓淡相间等艺术手段的运用。其成为中国文化精髓的代表,一点一画,互相牵制,互为生发,彼此衬托;一字一行,小大参错,牝牡相衔,彼此渲染,使得书法艺术的中和之美得到了完美体现,便尊称他为老师。

品茶泼墨行云流水

一壶清茶沁心脾,茶与书法有很多相似之处,源远流长,变化千端。茶饮具有清新、雅逸的天然特性,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修炼身心,这与“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周抚民老师在品饮安溪珍田阁茶厂传统正味铁观音后,以一种浪人情怀,“以茶代酒”、“吃茶去”“茶禅一味”“以茶会友”感悟生活,领悟生命的意义写下“吟竹诗含翠,画梅笔带香”让铁观音茶乡人谬赞。

安溪铁观音素有清香和浓香之分。清香铁观音属于流行性的轻发酵茶叶,“清汤绿水”就是清香型铁观音最具的代表性了也是适合市场口感的茶叶,其叶中的水份保持也较多一点,口感属于轻淡型的。而浓香铁观音茶要求的半发酵时间较长较重的,冲泡之后的茶汤颜色也比较浓,喝起来的感觉是醇厚甘爽。他们各自采用不同的茶叶加工方法所制的成品具有不同的香气特征。当然,安溪铁观音的加工方法综合了红茶与绿茶加工方法的优点,兼有半发酵与炒制的过程,成茶带有花香、果香,一般称之为“制造香”。周抚民老师在品味安溪珍田阁茶厂高品位“皇赐”清香铁观音和浓香“珍田阁”铁观音后,就把书法家的静寂的心态进入创作了灵感,去除一切杂念,意守胸中之气。

心灵自然天人合一

“酒壮英雄胆,茶助文人思”,茶能触发文人创作激情,提高创作效果。但是,茶与书法的联系,更本质的是在于两者有着共同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和艺术特性,两者以不同的形式,表现了共同的民族文化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将两者永远地联结了起来。书法大家颜真卿在《春夜啜茶联句》诗中有云:“泛花邀座客,代饮引清言。”表现的是当时文人墨客相约同饮、品茗谈艺的饮茶风尚。清幽雅致的客观环境,它往往令人神清气爽,怡然自得,中国着名书法教育家周抚民老师远在古都西安,为了身心在茶香和墨香中陶醉和徜徉,不辞劳辛,千里迢迢奔赴铁观音故乡安溪采风。而对于对书家来说,要以静寂的心态进入创作,去除一切杂念,意守胸中之气,周老师在安溪珍田阁茶厂苏志勇的陪同下品茶论道,以“以茶代酒”、“陆纳杖侄”“以茶会友”等佳话及茶与佛教结合而逐渐显现出朴素、廉洁、宁静、清雅、淡泊、去欲、和睦、互敬而共勉,体现了茶与书法的共同美。就像周抚民老师为珍田阁茶厂写的“气腹韵味,浓香持久”一样,安溪铁观音和书法因为茶香和墨香清香宜人、荡气回肠。

书为国粹,茶乃国饮。安溪铁观音茶是从大自然中走出来的,书法是“师法自然”的。茶从种植、炮制、包装、饮用,带着自然生态的本真,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蕴,产生了茶道、茶艺,发扬光大了中国传统文化;书法的笔墨纸砚都是自然天成和手工制作的,在书写以后,使中国文化得到升华。两者都渗透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而且互相关联影响。不禁又想到林语堂说的另一句话,“个性的培植是道德的,也是美术的,当中需要学问和雅韵。”试想,茶文化当中如果没有书法和它连接的中国文化的浸润,茶文化也不成其茶文化。同样,书法锤炼犹如泡茶之过程,需慢慢品才有味道。一杯清茶,半本手书,尚能感悟人生。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采茶工:为茶辛苦为茶甜》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