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观自在茶业为黄良首创,因妻子子鸿的巧思,如今独具风格。黄良外表敦厚,在收茶、制茶时却另有一副不容套近乎的样子,子鸿擅诗画,观自在旗下以花卉为名的丹青系列,都出自子鸿手绘。

和黄良、子鸿夫妇的采访最终约在西双版纳,一个茶山脚下的古茶园中。来之前,接到子鸿贴心短信,提醒我们不要忘记带御寒衣物,茶山上的夜晚凉得透人心脾。为了取暖,茶园主人在山庄的空旷之地燃起篝火,再扔几个番薯、芭乐,静待火苗将其慢慢吞没,只听噼啪之声在空旷的茶园回荡。

所有人默然地围坐篝火边,想着各自心事。这时节正是茶人收秋茶的时光,去年雨季绵长,子鸿在博客上抱怨秋茶滋味寡淡,品尝后都不理想,于是提前结束采收。夫妇俩索性做起潇洒闲人,寻山间美味,访隐世古刹,看农家土窑烧陶,或学古法造纸,一路玩回昆明,算算已过了月余。“每年茶季的奔忙就像是修行,且远且行,兀自沉湎其中。世间无常,不过倏忽易逝。”子鸿在博客里这样感慨。于茶而论,山水风土,雨露阳光,都对茶有微妙的影响,有时仅是错了一场雨水,或几日阳光,茶味却已显出云泥之别。于是,茶之于茶人,就是大自然的造化,无法以人力改变,唯有恭敬顺从。

开创昆明观自在茶业的黄氏夫妇,是一对云南本地茶人,却又不是云南茶人的典型代表,本地茶商至今依然以走量的大宗生意为主,像观自在这样走个性化发展,肯花心思构思产品的茶人凤毛麟角。也正因如此,观自在销售额并不大,但这家店在云南茶圈却一直是被谈论的话题,“现在不是主流,未来也很难做大。”台湾茶人石昆牧曾这样评论,但这恰恰又是他最欣赏观自在的地方,“在这个越来越功利的圈子里,许多人都想要赚快钱,赚多钱,唯有这两人,一味沉浸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中,没有别的想法。”

观自在之道

黄氏夫妇长得很有夫妻相,都是圆圆面孔,笑眯眯的眼睛。如果普洱茶圈是一个江湖,黄良和子鸿就是江湖中的郭靖和黄蓉。他们一个憨厚,负责收茶、制茶;一个灵动,负责产品策划,品牌推广,两个人一起,正好构成了观自在茶业的根骨与气质。

黄良是观自在的主人、创始者以及核心价值所在。“黄粱美梦”是他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方式。如果不说,你很难看出这是一个当过兵的人,无论走路、泡茶,他总是一副慢腾腾、笃悠悠的腔调,连转个身都要比别人慢一拍。我们采访时,多数时间是子鸿一人在说,黄良陪坐一旁,笑眯眯听老婆讲话,有的时候,会默默从随身的铁罐里拿一块小茶砖出来嚼一口。

黄良品茶更习惯生嚼,这或许与他长期收茶、做茶有关。每次在茶山上收茶,靠的都是现嚼,“好的茶叶,滋味先苦后甘,回味绵长”。他领我们去山上的古茶园,从古树上随手拈一片嫩芽,指给我们看叶上的细幼绒毛,这就是野生古树茶与台地茶在外观上的区别。黄良告诉我们,有经验的茶人,只要摸一下就大约知道茶叶的底细,“野生古树茶手感软糯绵密,台地茶则是粗硬的。”再放在嘴里抿一下,一股清苦便迅速地占领了整个口腔。

目前观自在茶业旗下所有系列均是自制,这意味着身为茶人,黄良肩负着要为每季产品确定基调的重责。对一个茶人来说,春秋两季宛若一场战争,能否收到好茶关乎接下来产品的调性,比拼的是茶人的财力、人脉,更重要的是对茶的品味和理解力。

黄良自诩“老牛”,一年中总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在茶山上,他对于茶山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尤其是到了春茶上市的季节,“三月里,花儿都开了,溪水淙淙流动,动物也出来了,满山都是生的气息。”他一边带我们在茶园走,一边眯着眼手舞足蹈。

“我不能保证每次收到的茶都是最好的,但起码让我可以保证,我们推出的茶全都是凭着我的良心做的。”他这样说,而妻子子鸿则说,“老牛腿上的累累疤痕,就是一个个收茶的勋章。”

但这个外表敦厚,看上去老实、好相处的家伙,私底下有倔犟如牛的一面。勐海斯麻哩茶厂,是观自在在勐海县的生产基地。我们去的那天,工人正有条不紊地制作2013年最后一批秋茶,黄良每天抽空要到厂里走一圈,看看新做的茶饼,与厂长叮嘱几句,他喜欢将饼压得稍松,开片的时候尽量保证条索完整。

“我在这里做茶多年,在业界小有名气,但黄良算是很挑剔的客户。”厂长感慨说,黄良对品质要求极高,也不容易套近乎,“他第一次来我们这里做饼,就提出要求,不要来约我吃饭,不要来约我打牌,不要陪同,我喜欢自己看,有问题我会问负责人。”

黄良,1998年退伍,之后到昆明发展。初到昆明,他看到有很多人喝茶,再加上自己的老家正在版纳茶区,便尝试着在茶城租了一个十平米的小铺,做起了茶生意。至于店名,则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无意中读到心经,觉得与自己心境颇为贴切,便信手拈来。

从小在茶区长大,“昆明的大大小小茶城、茶铺和茶馆,没有我不知道的。”黄良说。在早期资金有限,客源有限的情况下,观自在的发展全靠黄良骑着一辆26寸自行车,一家一家去跑,上门推销。有的时候,只是为了几斤茶叶,他需上门好几次与店家接洽。辛苦是必然的,但这样也积累出良好的信誉。“如果有人不想喝拼配(经典普洱),要我推荐纯料茶饼,那我肯定推荐‘观自在’。”茶人石昆牧这样说。

石昆牧的博客上,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2005年,他去茶城,在观自在店里看到一款新茶,凭外观判断像是易武栽培野生茶,喝下去发现是台地茶。石昆牧故意询了个价,夫妇俩直言不讳,就是台地茶,售价也只有42元一公斤。当时易武野生茶和台地茶价格相差五倍。石昆牧听后大笑,如果是别的茶商肯定直接当野生茶卖了。黄良连连摆手说,绝对不可以,卖出去时一定要跟茶商、消费者交代清楚。

观自在经营之初,黄良只是从大理、下关拿货来卖,后来才慢慢从家乡茶农那里收毛茶,之后有了自己做茶的想法。他买书自学,四处搜集资料,从最基本的茶业知识学起,然后又去各个茶区,了解茶叶的制作、加工步骤。

他也在那段日子认识了石昆牧。后者向我们回忆,那时做普洱茶的人闲暇都泡在各大普洱论坛上,互相提问、争辩,黄良则是其中“非常有趣的一个人,固执起来像一头牛,只要是他认定的,就一定是要激辩到底。”也正是通过论坛,石昆牧对黄良产生浓厚兴趣,2004年他去昆明茶城,特别找到观自在店铺。作为台湾茶人,石昆牧对这对小夫妻的商业思维颇不苟同,“他们开了一个小店,堆了满满的茶饼,做一斤茶才赚几块钱的生意,我跟他们说市场推广,他俩看着我说,石老师,我们是云南人。”因为缺少资金,他们一直没有真正融入昆明主流茶商行列。

2005年春,黄良在茶山给子鸿打电话,一种产自老曼娥山头的茶叶给他留下极深印象:先是极苦,然后慢慢变甜。子鸿听着心头一动,几乎立时想到陆游的《咏梅》,于是将新款茶饼命名“香如故”。她又搬出笔墨,在茶饼的外包装棉纸上画上一株梅花。

“香如故”的推出,算是观自在触及茶品定位和商业推广的开始,它后来不仅成为观自在旗下的高端产品,还成为标签式的一个系列,而“香如故”风格的延续,最终使观自在成为云南本土最具有文人气质的;纯料,拼配;春茶,秋茶;台地,野生古树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他们的高端“丹青系列”,每款作品上都有子鸿的手绘。“丹青系列”原料均来自三百年以上产自易武、景迈和班章地区的古茶树。根据不同山头,子鸿分别给每款产品取名,比如用产自景迈山头的茶叶,香气高、口感清甜,于是将之比作夏日里亭亭盛开的荷花,取名“清劲莲韵”;产自易武正山三百年古树的茶叶,甜柔绵稠,蜜香浓郁,让人想到冬日供养在暖房里的水仙,取名“凌波清带”。而“香如故”则是该系列中唯一的拼配作品,老班章的霸气,老曼娥的清苦回甘,单独制成茶品,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却成了观自在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认同他们的路线,其中最直接的反对便来自黄良的弟弟、“永聘号”主人。在云南茶圈,黄家三兄妹都做与茶有关的生意,却各有专攻,除了黄良外,弟弟的“永聘号”是云南具有知名度的普洱茶经销商之一;小妹则做茶具生意,现已是业内龙头。“相比家族其他人,我们生意规模最小。”子鸿说。

“吃力不讨好”是弟弟对观自在的评论,对此,黄良总是笑笑,并不多加解释。“我们还是觉得应该坚持现在的路线。”子鸿说。按照惯例,茶商最忌讳将访客带至自己收购茶料的山头,“这样,别人就知道我们的货源了。”但他们却对此全不在意,对于观自在来说,最宝贵的资产,应该就是黄氏夫妇本身吧。

文:网络Admin

扩展阅读

昆明九道茶


昆明九道茶主要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以云南昆明一带最为时尚。泡九道茶一般以普洱茶最为常见,多用于家庭接待宾客,所以,又称迎客茶,温文尔雅是饮九道茶的基本方式。因饮茶有九道程序,故名“九道茶”。

一是赏茶:将珍品普洱茶置于小盘,请宾客观形、察色、闻香,并简述普洱茶的文化特点,激发宾客的饮茶情趣。

二是洁具:迎客茶以选用紫砂茶具为上,通常茶壶茶杯、茶盘一色配套。多用开水冲洗,这样既可提高茶具温度,以利茶汁浸出;又可清洁茶具。

三是置茶:一般视壶大小,按1克茶泡50-60毫升开水比例将普洱茶投入壶中待泡。

四是泡茶:用刚沸的开水迅速冲入壶内,至3-4分满。

五是浸茶:冲泡后,立即加盖,稍加摇动,再静置5分钟左右,使茶中可溶物溶解于水。

六是匀茶:启盖后,再向壶内冲入开水,待茶汤浓淡相宜为止。

七是斟茶:将壶中茶汤,分别斟入半圆形排列的茶杯中,从左到右,来回斟茶,使各杯茶汤浓淡一致,至八分满为止。

八是敬茶:由主人手捧茶盘,按长幼辈份,依次敬茶示礼。

九是品茶:一般是先闻茶香清心,继而将茶汤徐徐送入口中,细细品味,以享饮茶之乐。

把玩紫砂壶:远观近玩


随着历史的发展,饮茶习俗、茶类的加工方法都发生了变化,作为饮茶的专用工具,茶具也发生着改变,但是紫砂茶具以其自然纯朴的风格始终占据着茶具界的一席之地,这与紫砂茶具的质地适合泡茶有关。

紫砂茶具有三大特点,即“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暑不易馊”。另外紫砂茶具随着功能的增多,也成为了搭配中式装修风格最好的装饰品。

再加上文化人的加入,壶的文化品位更是得到了提升。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他的作品线条流畅,质感温润,能表现出相当浑厚的气势,他的壶在同时代人中是出类拔萃的。历史造就了他,把他的壶炒到几十万元、几百万元一把。

洗去这些商品大潮的泡沫,我们再来看紫砂壶就宁静了。

紫砂确实是我国的一宝,物以稀为贵,传说女娲用五色泥补天,看来就是这紫砂泥了。因为它真有五色,泥中又有砂粒,做成壶,细砂、粗砂,能恰到好处地表达壶的种种不同质感,这就比瓷器单一的细腻丰富多了。泥当然也有好差之分,但不主要,主要还在于形态的设计,要匠心独运,做工要精致,才能从千千万万的庸俗之中脱颖而出。上品的壶,泥质纯熟,线条流畅,造型独步,观赏它需要平心静气,慢慢体会,这时你才会领悟到壶的个中三昧。它静谧、平和、含蓄而又委婉,一丝不苟又恰到好处,没有张扬,却有内心的独白。这不是泥坨,而是有物形的精灵,承载着传统,又能融合时尚。

把玩紫砂壶,由观赏到摩挲到拥有,紫砂壶带给人的美感体验是多层次的,这是很多紫砂壶爱好者不惜重金求购珍品紫砂壶的原因所在。当然,珍品紫砂壶本身具有保值和增值的收藏与投资价值,也是很多紫砂壶爱好者愿意一次次购买珍品紫砂壶的一个重要原因。

观赏紫砂壶就像欣赏树桩盆景,千年风云,万里江山都浓缩在尺寸之间,再虬枝苍劲,那几片绿叶分明向你报送春的气息。盆景只能观,不能玩,紫砂壶既能远观,也能近玩。把玩紫砂壶就像把玩白玉,它滋润、可人、含蓄、内敛,尽可肌肤相亲,默默承载万千恩爱,让人进入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上乘境界。

昆明的迎客九道茶


昆明九道茶主要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以云南昆明一带最为时尚。泡九道茶一般以普洱茶最为常见,多用于家庭接待宾客,所以,又称迎客茶,温文尔雅是饮九道茶的基本方式。因饮茶有九道程序,故名"九道茶"。

昆明的迎客九道茶

一是赏茶:将珍品普洱茶置于小盘,请宾客观形、察色、闻香,并简述普洱茶的文化特点,激发宾客的饮茶情趣。

二是洁具:迎客茶以选用紫砂茶具为上,通常茶壶茶杯、茶盘一色配套。多用开水冲洗,这样既可提高茶具温度,以利茶汁浸出;又可清洁茶具。

三是置茶:一般视壶大小,按1克茶泡50-60毫升开水比例将普洱茶投入壶中待泡。

四是泡茶:用刚沸的开水迅速冲入壶内,至3-4分满。

五是浸茶:冲泡后,立即加盖,稍加摇动,再静置5分钟左右,使茶中可溶物溶解于水。

六是匀茶:启盖后,再向壶内冲入开水,待茶汤浓淡相宜为止。

七是斟茶:将壶中茶汤,分别斟入半圆形排列的茶杯中,从左到右,来回斟茶,使各杯茶汤浓淡一致,至八分满为止。

八是敬茶:由主人手捧茶盘,按长幼辈份,依次敬茶示礼。

九是品茶:一般是先闻茶香清心,继而将茶汤徐徐送入口中,细细品味,以享饮茶之乐。

半盏清茶 观浮沉人生


人生沉浮,如一盏茶水。苦如茶,香亦如茶。

8月7日讯:一杯清茶在手,享受到幻术般的芬芳与风雅之时,又慢慢地从中感悟到许多。一片茶叶,看起来是那细小纤弱,那样的无足轻重,却又是那样的微妙。当它放进杯中,一旦与水融合,便释放出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贡献出全部精华。虽说没有茶叶便不会有诱人的清香,但此时此刻,人们所欣赏,所关注,所品位的已经不再是那片片茶叶,而是这杯中之水了。这一切又何尝不像人的一生!在茫茫人海之中,每个人都宛如一片茶叶,或早或晚要溶入这变化纷纭的大千世界。在融合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要从生到死,贡献出自己的一生,走完自己人生的历程。

我认为,品茶之中体味到的感受,最为贴切的就是一杯清茶那种淡淡的滋味。浅尝最为甘美,也最为持久,凡事过度反觉乏味。正所谓:过犹不及。如果穷极逸乐,因一切甘甜已经遍尝,便会有茫然无措感觉,就会像浆酒霍肉之徒,就算眼前堆满山珍海味,也不会有任何胃口。世间利禄来来往往,红尘滚滚炎凉荣辱,惟有淡泊,才能宁静,才能对人生做最深入、最独到、最有价值的品味,这一切又与品茶何其相似!茶,惟其苦涩,才能醒脑提神。

一个人在茶中有品味,自然对生活有感悟;对生活有感悟自然对情感有真诚;对生命自然会热爱,而对生命热爱者必然有操守。或许正是如此,中华民族才会有如此深厚的茶文化吧!也是如此,惟有茶能给我宁静给清冽给我平实,也惟有茶才能给我人生的哲思。

茶中人生,哲理悠悠。朋友,不知你以为然否?

人生沉浮,如一盏茶水。苦如茶,香亦如茶。

岁月匆匆,白驹过隙。细想前尘的往事,青春的韶华,虽被生活荡涤的毫无色彩,却也残香依然。一如盏清茶,经过了滚热的水的浇灌,才能散发幽幽的芬芳。

人生百载,恍如梦幻。或富贵至极,或穷困潦倒,总是无法超脱在繁纷杂芜的尘世之外,世俗的虚幻的名利,任凭物欲的横流,人都有失去自我的时候。无法真正的做到,无欲无求,洒脱自然在喧嚣混沌的尘世间,渐渐的失去我们身上仅有一点宁静和纯真。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有八九。世事的纷扰,人间沧桑,有谁真正的想过,我们需要的是什么?古语说:懂茶者,必是“精行俭德之人”。所以,懂茶之人,必懂人生!

对于茶,我们都会喝,这里暂且不论茶道。想说的是沏茶之水,即水温不相同,沏出的茶香就会不同。茶在杯盏中的沉浮之间,如人生之经历风霜雪雨,所以,人生的坎坷艰辛,如杯中之茶,经火热之水浸泡,开始饮,虽苦涩无甘,但后味却清香宜人,杯盏之中余香仍留,耐人寻味。

古之茶经,常与禅相通,相通在于禅理,故有“禅茶”之说。不知哪位大师所讲:“茶意即禅意,舍禅意即无茶意,亦即不知茶味”。关于,茶中自有的禅意,我自是不懂其理,也不敢妄说!

怎样从小小的茶壶中去感悟人生的挫折,如何从清淡的茶水里去品位人生哲理?也许,只有自己用心慢慢的体会了!

茶,喝的是一种心境,品的是一种情调。在沉沉浮浮中,选择了清淡和超然,一种简单而优雅的生活态度。擎一盏清茶,任幽香冲去了浮尘,沉淀了思绪,心情,悠静才可长远。

半盏清茶,观浮沉人生。

一颗静心,看清凉世界!

安溪茶商 探寻经营之道


茶者,雅称茗,中华文化之精神也;商者,惯称贾,亦属商财之博大文化。茶道商道,交融贯通,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商者为茶,更深悟其中道理。茶商,作为一个独特的商业群体,在中国历史上,早已经名满天下了,他们纵横南北,其势犹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

他们涉闽广,赴苏杭,驾西安,轶津京。茶商有一句格言:玩龙玩虎不如玩茶。很难想象,茶树上极小极单纯的那一个嫩芽尖,一片不起眼的小青叶,竟构成了贯通古今中国历史,广为五洲百国接受的一种文化现象。而今这种文化不仅没有因时代的变迁而没落,反而与现代商业结合得越发紧密。如今,“国饮”不仅是一种高雅深邃的文化,更是一种蓬勃发展的特色产业。

走近茶商,听茶商论茶道商道,犹如品味名茗,口味无穷,意味亦深远。

说起茶商,就不得不提到中国茶都——安溪。安溪是福建省泉州市辖县,中国茶叶基地之一。安溪茶园面积约0.67万公顷,居全省各县市首位。盛产乌龙茶,其珍品“铁观音”远销30多国家和地区。作为最大的茶叶原产地之一,茶商当然非常之多。钟顺玉和王贵生就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两个人物。

经营要诚信,茶叶看质量

“现在的茶叶市场更加注重品质和服务以及品牌。”这是王先生一直挂在嘴边的话,这一点无论是对市场还是对消费者来说,他们首要关注的确实是茶叶的品质,茶叶经营之道,首先就是要注意消费者的需求是什么。今年的茶行业形势良好,但茶商之间的竞争还是异常激烈的,王先生觉得他的最大优势是诚信经营,优质服务,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需要这些因素。

“对于客户,最重要的还是诚信,价格和服务,只要做的好,老客户能稳定,新客户也能不断增加。”当问及王先生关于客户的问题时,王先生如是说。就算对于网络销售,他也要做到诚信服务。目前王先生的客户群中,价格位于200-800元之间,属于消清香型的茶叶比较受欢迎,每个季度的销售量都很大,这都是诚信服务,茶叶质量优异给王先生的生意带来的丰厚收获。

茶马古道看安化茶商


在北纬25至30度的雪峰山麓和资江沿岸,漫山遍野生长着生机盎然的茶树。这些茶园的茶叶,绝大多数被加工成“湘黑茶”。成品“湘黑茶”,色泽油黑,汤色橙黄如琥珀,口感浓醇。益阳湘黑茶专家周奎说,据史料记载,在公元10世纪前后,以牛羊肉等为主食的边疆兄弟民族,就发现长期饮用“湘黑茶”能分解脂肪,促进消化,防止燥热。

旺盛的“边销”需求在今益阳市安化县境内产生了官方的“茶马司”,益阳成为“茶马互市”的主要茶叶生产基地。“湘黑茶”由马帮携带,从湖南入四川,沿“茶马古道”输往西藏、新疆或内蒙,进而销往尼泊尔、印度和中亚、远东。据史料记载,湘乡县盛产红茶。民国年间极盛时,双峰境内已有茶园27000亩,产茶785吨,其中外销的红茶433.5吨。咸丰年间以后,海禁大开,中西互市,红茶内销和外销市场巨大,一个以茶为业的商人群体应运而生。

较早成名的红茶商人是刘麟郊。他是双峰县三塘铺镇胜云村人,清太学生。咸丰年间,刘麟郊在战火纷飞中,经商于湘潭、汉口等地商埠,数年之间即成巨富。在清末民初大约半个世纪的时间内,以双峰人为代表的茶商驰骋商场,纵横海内外,形成了一个联结紧密的商业集团。当地依靠茶业发家致富、家财累计百万银元以上的商人先后有数十人之多安化洞市高城马帮,是清末以来中国南方最大的马帮。因安化黑茶的特殊历史地位,造就了安化茶马古道的特殊意义。

茶马古道上的安化黄沙坪古镇,明清时期茶叶从业人员达4万多人,茶号80多家,对岸资江一河相隔的唐市镇,茶叶从业人员上万人,茶号20多家,当时中国黑茶的70%产自这两个茶叶古镇。而当时茶叶等商品的最便利的运输工具是马匹。从资水的唐家观,经江南、陈王、洞市,至新化,为了方便马帮运输茶叶等商品,安化茶商集资修建了数百里的青石板茶马专道

传奇茶商——龙尧夫


龙尧夫的传奇人生是与茶叶分不开的,与茶叶巷、茶叶之间的故事具有神秘的传奇色彩,同时也是石阡茶叶铸就的一代茶商巨富,也更让关心石阡茶叶发展的人们内心激动不已。龙尧夫传奇人生是他的儿子现年67岁的老人龙正刚告诉我们的。

龙尧夫家有7兄弟,在他13岁时由于家道中落小小年纪就被迫分了家。为了生存,龙尧夫跟着别人往返于石阡与湖南常德之间学做生意,

渐渐的他也有了一些从商的经验,便从一个叫凌湘廷的朋友那里借了100块大洋,从石阡带桐油、五倍子、牛干巴等土特产途经龙田、洪江销到湖南的常德,然后

再从常德购买石阡老百姓所紧缺的生活用品回石阡倒卖,这么一来一往,聪明的他走一路学一路,没多长时间,他掌握到了一些做生意的小窍门,内心也开始蠢蠢欲

动,想把生意做大。在石阡与常德来来回回的捣腾中,龙尧夫发现石阡的茶叶虽然在本地不值钱,但在湖南等地却可以卖上高价,其价格甚至是石阡十几倍、好一点

的茶叶甚至可以赚几十倍。有了一定经商经验的他,及时准确的抓住了这一商机,迅速果断的做出决定专做茶叶销售这一项生意。

他先从石阡坪山、五德新华、地印等地茶农手中收购大量加工粗糙的茶叶回来,自己再进行精加工,自己进行品尝、研究,按品质分类,让

收购回来的茶叶最大限度的卖出好价钱,并把茶叶分成坪山茶、毛尖、就慢慢的树立起来了。他当时的销售量和产量是我一

直想要知道的,由于现在考证不了他的具体数量,只是从龙正刚那里听说,那时他家有30多个长工每天制作和加工茶叶,在龙正刚模糊的记忆里,他家的茶叶都堆

成了山,并且现在的中医院和糖烟酒公司那一带都是他家的厂房,可见规模确实不容小视。

由于龙尧夫去世较早,关于他的茶叶王国的故事,龙正刚只是从他母亲那里听来断断续续的一些情节,也给我们留下了不小遗憾,同时也引起了我继续寻找下去的动力。

由茶马古道看安化茶商


在北纬25至30度的雪峰山麓和资江沿岸,漫山遍野生长着生机盎然的茶树。这些茶园的茶叶,绝大多数被加工成“湘黑茶”。成品“湘黑茶”,色泽油黑,汤色橙黄如琥珀,口感浓醇。益阳湘黑茶专家周奎说,据史料记载,在公元10世纪前后,以牛羊肉等为主食的边疆兄弟民族,就发现长期饮用“湘黑茶”能分解脂肪,促进消化,防止燥热。旺盛的“边销”需求在今益阳市安化县境内产生了官方的“茶马司”,益阳成为“茶马互市”的主要茶叶生产基地。“湘黑茶”由马帮携带,从湖南入四川,沿“茶马古道”输往西藏、新疆或内蒙,进而销往尼泊尔、印度和中亚、远东。

据史料记载,湘乡县(原湘乡包括今湘乡市、双峰县等地)盛产红茶。民国年间极盛时,双峰境内已有茶园27000亩,产茶785吨,其中外销的红茶433.5吨。咸丰年间以后,海禁大开,中西互市,红茶内销和外销市场巨大,一个以茶为业的商人群体应运而生。较早成名的红茶商人是刘麟郊。他是双峰县三塘铺镇胜云村人,清太学生。咸丰年间,刘麟郊在战火纷飞中,经商于湘潭、汉口等地商埠,数年之间即成巨富。

在清末民初大约半个世纪的时间内,以双峰人为代表的茶商驰骋商场,纵横海内外,形成了一个联结紧密的商业集团。当地依靠茶业发家致富、家财累计百万银元以上的商人先后有数十人之多安化洞市高城马帮,是清末以来中国南方最大的马帮。因安化黑茶的特殊历史地位,造就了安化茶马古道的特殊意义。茶马古道上的安化黄沙坪古镇,明清时期茶叶从业人员达4万多人,茶号80多家,对岸资江一河相隔的唐市镇,茶叶从业人员上万人,茶号20多家,当时中国黑茶的70%产自这两个茶叶古镇。而当时茶叶等商品的最便利的运输工具是马匹。从资水的唐家观,经江南、陈王、洞市,至新化,为了方便马帮运输茶叶等商品,安化茶商集资修建了数百里的青石板茶马专道。

闲观叶落地,静坐一杯茶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据说在唐朝,曾有一个秘密的诗会与茶会,由三个至友组成,一是写《茶经》的陆羽,他的思想是儒家,一是出家人皎然,他的诗空阔透明,是佛家,一是女道士李治,才貌双绝,是道家,这代表儒、释、道文化的三个人,品茶写诗,创造了唐代茶道的格局。历史上,各家各派的思想与生活,经常无法相容,唯有茶,齐家治国的人爱之,解脱生死的人爱之,羽化登仙的人也爱之。可见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早已超出了文化的范畴,融入到了普通百姓人家的日常生活。

现代人对普洱茶很讲究,认为普洱茶是“现代城市人病”最好的“保健品”,诸如:高血脂、肥胖、精神烦躁、情绪不安。普洱茶能“治病“不仅从生理上,更从心理上安抚“城市人”。“城市人”离开大自然的时间太长了,渴望回到山里去,但有许多人做不到,只好借一杯普洱茶抒发回归山里、回归农村的情怀。尤其是白领的中年人,这种需要更强烈。普洱茶的独特文化特征、品饮特征,目前还没有替代品。当然喝茶要喝纯正的茶,现在社会上假茶太多了,喝野生茶对身体有益,喝假茶有害身体,喝茶要识别真假很重要。

品茶就是感悟人生,享受生活。有诗说:“闲观叶落地,静坐一杯茶”这是人生的享受和感悟。在休闲时刻,一壶清茶,几缕书香,这便是独处时的至上幸福,更是禅意人生的美妙享受了。

在这个浮躁喧闹的时代里,现代人有着太多的诱惑。人们的心里总是装满了欲望和追求,急功近利,骚动不安,难以停下脚步反观一下自己的内心,喝茶能够清洗人的内心,而享有清静的生活方是内心深处幸福和安宁的真正源泉。当今的时代,是一个形形色色的诱惑增多和我执的思想浪潮甚乱的时代。能在诱惑中保持一份清醒和宁静,能在平淡的生活中陶冶自己,是需要一种良好的清净的心态的。因此,一个人能够长期享用清净,静下心来喝杯茶,品赏甘味茶香,其乐无穷,滋润心田的禅茶就必须有很高的品格修养,也是难得的福分。没有清净的人格,决没有享用清净的福分,更体会不到清净的妙处。因为对于缺乏修为的人来说,过清净的日子不是享福,而是“苦忍”,苦忍不住必定要生出很多烦恼来,佛教讲“苦、集、灭、道”四谛以苦为首。人生有多少苦呢?佛以为,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等等,总而言之,凡是构成人类存在的所有物质以及人类生存过程中精神因素都可以给人带来“苦恼”,佛法求的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参禅即是要看破生死,达到大彻大悟,求得对“苦”的解脱。茶性也苦。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情则上清矣”从茶的苦后回甘,苦中有甘的特性,佛家可以产生多种联想,帮助修习佛法的人在品茶时,品味人生,参破“苦谛”。

然而,人生的苦恼,归根结底是因为“放不下”。所以,佛教修行特别强调“放下”。近代高僧虚云法师说:“行须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则徒劳无益。”放下一切是放什么呢?佛教讲:“放下”,并不是枯木死灰,并不是逃避责任,缺乏承担。而是枯木逢春,枯木生花。消除幻想以后,更要让自己智慧的心,大爱的心活过来,去帮助大家服务大众。总之,身心世界都要放下。放下了一切,人自然轻松无比,看世界天蓝海碧,山清水秀,日丽风和,月明星朗。品茶也强调“放”,放下手头工作,偷得浮生半日闲,放松一下自己紧绷的神经,放松一下自己内心的牵挂。

自古以来禅与茶便结下了不解之缘。佛教认为:茶有三德,即“坐禅时通夜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茶且不发。”有助提神醒脑、清心养性、参禅入定,这也许是佛教倡茶的原因之一。事实上在魏晋甚至更早的时候,茶叶就已成为我国僧道修行修炼时常用的饮料了。唐代《封氏闻见录》记载:“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伽,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

饮茶与佛教的结合,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了茶文化的发展,而有种种利生功用的茶叶渐渐成为僧人修行不可或缺的助道之物。唐代百丈禅师创《清规》,设丛林规矩,其中多处提到“茶”,如“茶鼓”(击此鼓召集大众饮茶说法)、“打茶”(参禅一炷香后供僧人饮茶稍事休息)、“奠茶”(供养佛菩萨)、“普茶”(请全寺僧众饮茶)等,又有“茶头”、“茶堂”、“施茶僧”等名目。所以说:佛教寺院中茶道与禅道确实是密不可分的事例。可见茶意可通禅的缘故,这就是茶禅的形成。

禅,梵语禅那,译为静虑。静,就是指内心的清净安宁,是禅的本质内容。佛教在茶中溶进“清静”思想,通过“和静怡真”,把“静”作为达到心斋坐忘,涤除玄鉴。可以说,静坐静虑是历代禅师们参悟佛理的重要课程。在静坐静虑中,人难免疲劳发困,这时候,能提神益思克服睡意的只有茶,茶便成了禅者最好的“朋友”。佛教强调“常乐我静”。人生有静的修养就能明白一切事理,禅也是要求人们通过静虑,从平凡的小事中去契悟大道。茶道与佛教之间找到了越来越多的思想内涵方面的共通之处。

自古以来僧人多爱茶、嗜茶,并以茶为修身静虑之侣。我国有“自古名寺出名茶”的说法。郑板桥有一副对联写得很妙:“从来名士能萍水,自古高僧爱饮茶。”而“茶道”二字也首先由禅僧提出,他们把饮茶从技艺提高到精神的高度。

在寺院崇尚饮茶、种茶的同时,将饮茶与佛学哲理、人生观念融为一体,“茶佛不分家”、“茶禅一体”、“茶禅一味”由此产生。茶与佛有相通之道,均在主体感受,非深味而不可。饮茶需心平气静,讲究井然有序地啜饮,以求环境与心境的宁静、清净、安逸。品茶是参禅的前奏,参禅是品茶的目的,茶中有禅,禅借茶悟,二位一体,水乳交融。茶禅共同追求的是精神境界的提纯和升华。茶道的本质确实是从日常生活琐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禅也是要求人们通过静虑,从平凡的小事中去契悟大道。茶圣陆羽就是用自己对五味人生的感悟,以茶入道,终于禅机感应,觉悟成圣。一部《茶经》将茶事上升为茶学茶道完成了物质与精神的和谐统一。可见入道处绝非只在空门,平常心是道,有了“自然”的心境便是得了禅之真谛。

古德云:“茶道的根本在于清心,这也是禅道的中心。”总之,自唐宋以来,禅提升了饮茶的品位与境界,茶涤除了人心灵的暗昧,有助于禅心的体悟,禅茶一味,才是茶道的精髓之所在。

“禅茶一味”的意境,要真正理解,全靠自己去体会。因此:禅茶合一,能磨练自己的心性提升内心的涵养,达到更高的境界。这种体会可以通过茶事实践去感受。也可以通过对茶诗的品位去参悟。“禅茶一味”的意境对体悟人生有一定帮助。七碗受之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您能从“禅”中闻到“茶”香,能从“茶”中品出“禅”味么?

在学佛中首先要有包容心,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能包容“酸、甜、苦、辣”香味。喝茶品茶犹如禅茶一样,能体悟人生的,酸甜苦辣香味,一切都能包容。“包容”则如弥勒佛一样“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饮茶犹如品味人生一样,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参禅打坐就是在静虑思考人生,通过品茶参禅,体悟人生、净化心灵、启迪智慧。

好茶,不论遇到什么人,都能释放生命的滋味;不论处贵处贱、顺遇或横逆,都不改自己的香、自己的本色。朋友们,浮生若茶,喝一杯禅茶,但愿您能体悟人生的真谛。

观唐伯虎茶画 体会其中的茶艺思想


唐伯虎一生作过不少画,茶画是他画作中重要的一部分。唐伯虎的茶画,也是明代茶画的一绝。

明代的茶艺思想,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哲学思想加深,主张契合自然,茶与山水、天地、宇宙交融;二是民间俗饮不断发展,茶人友爱、和谐的思想深深影响各阶层民众。茶画,作为茶文化的重要部分,当然离不开上述特征。

唐寅《事茗图》

风流才子唐伯虎,是明代著名的文人,诗词书画,样样精绝,他的画充满了浪漫的情调与豪放的风格,但又不是放荡不羁。唐伯虎一生爱茶,与茶结下不解之缘。他爱茶,喝茶写茶画茶,《事茗图》是他茶画中一幅体现明代茶文化的名作。画中,他用自己熟练的山水人物画法,勾勒出高山流水,巨石苍松,飞泉急瀑。这些景色,或远或近,或显或隐,近者清晰,远者朦胧,既有清晰之美,又有朦胧之韵。在画的正中,一条溪水弯曲汩汩流过,在溪的左岸,几间房屋隐于松、竹林中,房下是流水,房上是云雾缭绕。此景,让人一看,宛如世外桃源。房中,门户大开,一人正在就读,案头置有茶壶,茶盏,品茶就读之意韵荡然飘出。屋外右边,一老者手持竹杖,行在小桥中,身后跟着小童,小童手中抱着古琴……也许,这又是一个契合自然的茶人。此画左边,唐伯虎自作题诗:“日常何所事?茗碗自矜持。料得南窗下,清风满鬓丝。”有人说,这是唐伯虎心隐山林品茶就读的生活画,也有人说,这是明代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文人雅仕隐居图。《事茗图》,不管是画还是书,都是明代佳品。

如果说,《事茗图》是一种朦胧的意境韵味美,那么,唐伯虎的另一幅茶画《品茶图》,则是清晰美。《品茶图》宛如一幅特写镜头的画。画中一位雅士稳坐于旷野之中,松树之下,他的身边放着茶杯,边品茶边听琴女弹琴。琴女坐姿雅美,弹琴情入曲境,茶童在石后煮茶。此画,人物的画面较大,人物的表情清晰可见。

从唐伯虎的这两幅茶画中,可以看到,他的茶画作品,是与明代的茶文化特点紧紧相连的。上面说过,明代的茶艺思想,主张契合自然,茶与山水,天地,宇宙交融。茶人友爱,和谐共饮。这些意韵,在两幅茶画中都得到很好地反映。

为什么明代的茶文化主张契合自然?这是有历史原因的。明代开基皇帝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是明代茶文化的主导与发展者,是自然派茶人的主要代表。在政治上,他失了意后,十分厌恶宫廷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因而,他走向了人生的另一面,隐逸。他在隐逸的道路上,创出了自然派茶道。在他的影响下,不少失意的文人,开始步入并留恋起此道来。

唐伯虎的茶画,是明代的绝品,在中国茶画中,占有相当的地位。(心田)

宋代茶商与护城之战


北宋后期,由于统治阶级昏庸无能,加上边境吃紧,朝廷赔偿给西夏、辽、金等国的银子多,迫使各地征敛无度,使得民怨沸腾,一些地方官又大发国难财,大肆收刮民脂民膏,于是四处起义,烽火连天。

公元1121年,一支农民起义军进入开州境,先是攻克临江市,然后对县城虎视眈眈。这个时候,开州知县是虞公著,此时来开已两年,由于清正廉明,又鼓励生产,官民关系相处得很和睦。虞公著得到禀报后,十分焦心,因为当时开州守备的兵丁不过数百人,还不及农民军的三成,包括虞公著的属僚们,个个都胆战心惊。城内民众也慌乱了,准备逃跑。

面对这种情况,虞公著一改往日文官形象,穿上盔甲,一副行伍打扮,与守备武将商议,四门分派人手,准备好滚石、檑木等,并责令铁匠铺加紧制造弓箭等军备,一切停当,准备亲自上城门督战。众军看知县如此,也便个个奋力向前,御敌决心很大。

不日,农民军来到开州城下,以被胜利冲昏头脑的义军事前也进行了侦察,获知城中不过近百余名守军,在人数上义军占有绝对优势,加上他们看见城上也不过稀稀拉拉有几面旗帜,不多的几个守城军在走来走去,所以他们刚到城下,就发起了攻击。兵临城下,说时迟,那时快,突然从城墙里冒出无数人来,滚石、檑木如雨点一样下来,义军还没有回过头来,便已经死伤无数,这个小小的埋伏,让义军大吃一惊。

义军暂时退下,在城外驻扎下来。虞公著清点人数,也有不少伤亡。这个时候,补充兵源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目前的兵力,最多只能进行防御战,根本不可能进行反击战,和义军的旷日持久的消耗,肯定城内军要吃亏,而外地的援军又比较遥远,在短时间内根本没有办法抵达,况且各地都自顾不暇,要来援军,谈何容易。

必须要进行反击,才能让地方安宁。虞公著贴出告示,希望城里居民能来参军作战,一般居民也要配合作战,现在整个开州城必须是全民皆兵,才可能赢得这一场战争。

这个时候,有一个外地商人来到虞公著的府邸,他说自己是开州城的茶商代表,由于正是产茶季节,开州城里有三百多茶商云集,加上他们带来的“伙计”(帮工),人数上千人,纷纷要求作战。虞公著大喜,马上来到茶商们的会所,看到茶商们正自己准备刀枪,自配软甲。原来,这些茶商虽为商人,但处乱世,也常自备兵器,以防不测。虞公著速派一名副将,带领这些由茶商临时组建的军队,连夜进行一些作战训练。

义军没有知觉的是,这支临时组建的部队成了他们真正的克星。一方面,他们并不知道有了这样一支队伍,另外,这支队伍出于对自身安全和个人利益的考虑,比真正的军队还要卖力。茶商们知道,一旦城池破了,他们这些身带巨款的商人是义军首先要“处理”的对象。

随后,又与义军的消耗战打了两天,双方各有伤亡,一攻一守也看不出谁有胜负,但虞公著一直不让茶商们参战,茶商们甚为不解,虞公著每日只叫他们加紧训练,说成败就在他们了。

相持久两天了,义军的防范也没有原来那么紧了,在他们看来,城里最多就是守着。

虞公著见时机成熟,是夜,在义军正处在睡梦中时,突然,开州城门洞开,火光冲天,杀声撼地,一支千余人的军队对义军发起了攻击,这就是由茶商们临时组建的军队。

由于义军没有充分的准备,茶商们的军队一到,义军被迅速冲乱,首尾不能相顾,只好四处撤退,茶商们一鼓作气,乘胜追击,义军死伤十之八九。

而更为奇妙的是,整个茶商们除了少数人受伤,无一人阵亡,原来这些茶商久走江湖,大多有一点拳脚。

护城胜利后,虞公著为茶商们举行了盛大的庆功会,全城百姓,无不感恩戴德。这就是开县历史上有名的“茶商护城之战”(清乾隆《开县志》有载)。从史料可以看出,宋代时开县产茶之盛,质量之好,名气之大,当时集结在开县的茶商何其之多,虞公著能在短短时日内,募集到茶商三百“拒贼”,足见当时开县茶业产销之盛况。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昆明观自在茶业:茶商夫妇》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