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普洱熟茶的发酵程度?

普洱熟茶的发酵,首先是色泽转红转暗,引起茶汤逐渐变红;其次由于茶叶内部高分子化合物的分解转化,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水和热量,叶细胞收缩,茶叶条索变紧变细,部分高嫩度茶叶在果酸的参与下凝结为各种团块状茶叶;

然后是茶叶内的高分子化学物的降解转化和大量的二氧化碳、水及热量的形成,直接导致了茶叶减重(即制耗产生的原因),减重率达15%-20%;最后是茶叶、香气、滋味物质在微生物和湿热作用下发生巨大变化,青草味等低沸点物质消失,陈香增强,苦涩味减淡,逐渐形成普洱熟茶特有的红褐明亮,味甘甜润滑的品质特性。

喜欢喝普洱茶的人都知道,熟茶的发酵,是一个技术含量较高的环节,处理不好,将会严重影响普洱茶的品质,发酵时,毛茶一般含水量在9%-12%之间,也就是说必须增加茶叶的含水量才能进行发酵,而茶叶的含水量又必须根据茶叶的老嫩、气温、空气湿度、季节、发酵场地等不同情况来适时调整。

至于发酵的程度,在老一辈发酵师傅看来,低于7成的发酵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熟茶,超过9成的发酵属于发酵过度的范畴,所以7成熟算是轻发酵的起点,轻发酵的熟茶颜色相对浅一些,叶底呈褐色,有点类似一些十年左右生茶的叶底色泽,口感上堆味更轻,略带苦味,少了些熟茶应有的醇和顺滑,这个程度的茶就像没熟透的苹果,现喝起来生涩稚嫩,但后期转化后会保留一些更具个性化的滋味香气。

如果工艺出现偏差,发酵程度较轻,发酵程度低于7成,出现酸茶的概率就很高。而发酵程度太深,也容易损失熟茶中的有效成分,同时不利于后期的转化,所以适度发酵尤为重要。

CY260.com扩展阅读

普洱熟茶的不同发酵程度各有什么优缺点,如何鉴别?


普洱熟茶,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渥堆发酵等工艺加工而成的茶。普洱茶采用“渥堆”发酵技术,1973年始重新进行尝试,1975年人工渥堆技术在昆明茶厂正式试制成功,从此揭开了普洱茶生产的新篇章。经过渥堆发酵后的普洱茶,茶性温和,色泽褐红,滋味纯和,具有独特的陈香,是很多茶人的心头之好。

普洱熟茶的发酵,是一个认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的因素和影响,导致普洱茶熟茶的发酵后呈现的形态各异,最终导致的最直观的的就是普洱熟茶的发酵程度不一样。如何通过最终发酵出来的茶来判断普洱熟茶的发酵程度呢?

熟茶的发酵,分为三种,为重度发酵,轻度发酵,适度发酵。这三种程度各有特点,也各自有自己的优缺点:

轻度发酵

发酵程度:5-6成

叶底:呈浅褐色,与采用半发酵工艺的红茶叶底类似;

优点:极大提升了叶底的活性度,回甘也明显增强;

缺点:苦、涩味残留较多,略带杂味,陈香不够纯正;

在老一辈发酵师傅看来,低于7成的发酵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熟茶,但是现在市面上有一些小堆发酵的轻发酵熟茶,也受到一些茶友追捧。轻发酵的熟茶颜色相对浅一些,叶底呈褐色,有点类似一些十年左右生茶的叶底色泽,口感上堆味更轻,略带苦味,少了些熟茶应有的醇和顺滑,这个程度的茶就像没熟透的苹果,现喝起来生涩稚嫩,但后期转化后会保留一些更具个性化的滋味香气。市面上的轻发酵熟茶很少,基本都是些走收藏路线的高端熟茶产品,有企业曾经推出过5成左右的半发酵熟茶,但口感怪异目前仍存在争议,所以轻度发酵也一直没有得到大众的认可。

重度发酵

发酵程度:9成及以上

叶底:呈黑褐色或更深的颜色,叶底碳化较为明显;

优点:大大提高了茶汤的甜度、粘稠度和厚实感;

缺点:苦底加重,失去了活性且有炭火味所以舒适度和顺滑度欠佳;

重度发酵的熟茶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已经熟透了,没有可以转化的物质了,叶底通常呈黑褐色或者更深,碳化较为明显。虽然重度发酵可以取得一款优秀熟茶厚实顺滑,甜度尤佳的极大好处,但同时已经将茶品的生命缩短了很多倍。茶并不是永远存下去都是可以越香的,这绝对是忽悠新手的。

普洱茶能转化,源于他的内含物质包含了很多有益菌类,似于酵母菌等可使茶会进行霉变的过程,记得一定是过程,并不是结果,结果就是长毛的样子,所以普洱茶后期的自我陈化过程是需要叶片本身含有的内质依然存在才能继续转化。判断这种内质是否存在就看叶底的活性度,这个是关键中的关键,叶底活性度时间完全碳化干枯,没有任何韧性时,此茶就已经过了老年期,开始终了了。

选择普洱收藏就建议大家一定要鉴别茶品叶底的活性度。首先看叶底颜色辨别发酵的工艺,早期的熟散茶会采用重度发酵以追求现喝口感上的优势,但重度发酵的熟茶已经失去了后期转化的空间,现在很少人会选择了。

适度发酵

发酵程度:7-8成

叶底:深褐色;

优点:纯正陈香,叶底活性度较佳,汤甜粘稠厚实醇滑,回甘较好;

缺点:可以说较少,这是最良好的发酵工艺;

适度发酵是目前普遍认为最好的发酵方式,是最为理想的熟茶发酵程度。但此种发酵工艺皆是此稀罕之例,适度发酵即可取得重度发酵的厚实饱满之汤及甜度,还可取得轻度发酵中十足的叶底活性度及回甘,还兼得其纯正的陈香,又可避开重度与轻度的缺点,实为美不胜收。但好的发酵工艺就像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一样,这样的发酵工艺也是很少发酵师才具备的,因为这需要很多年的发酵经验,这种经验还得经得起考验。

市面上一些做轻发酵熟茶的茶商经常以“轻发酵的茶才具有后期转化的空间,适合收藏”为由忽悠,茶友们注意,不是轻发酵的熟茶就适合收藏,重发酵的熟茶适合现喝。决定一款熟茶后期陈化价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取决于发酵成熟度,另一方面还与原料的选用和后期储存环境密切相关。首先要严选优质原料,并从毛茶初制阶段,就对杀青揉捻的高标准的要求,再到发酵全程精确控制,以及拼配环境运筹帷幄的匠心,后面压制、包装的环节亦是细致功夫,只有做到环环相扣的用心,精益求精的态度,才能造就一款精品熟茶。

在挑选一款熟茶的时候,要从色泽、叶底、汤色,还有口感等多方面判断,千万不要听茶商的一面之词。

不同发酵程度的普洱熟茶有什么区别?


不同发酵程度的普洱熟茶有什么区别?

我们都知道普洱熟茶是经过渥堆发酵的,但是不程度的普洱熟茶的发酵程度是不一样的,每一个发酵程度的普洱熟茶都存在着很大的区别,那么,不同发酵程度的普洱熟茶有什么区别呢?下面我们来对相关内容了解看看。

普洱熟茶不同发酵程度的区别:

一、轻度发酵

在老一辈发酵师傅看来,低于7成的发酵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熟茶,超过9成的发酵属于发酵过度的范畴,所以7成熟算是轻发酵的起点,轻发酵的熟茶颜色相对浅一些,叶底呈褐色,有点类似一些十年左右生茶的叶底色泽,口感上堆味更轻,略带苦味,少了些熟茶应有的醇和顺滑,这个程度的茶就像没熟透的苹果,现喝起来生涩稚嫩,但后期转化后会保留一些更具个性化的滋味香气。

市面上的轻发酵熟茶很少,基本都是些走收藏路线的高端熟茶产品,有企业曾经推出过5成左右的半发酵熟茶,但口感怪异目前仍存在争议,所以轻度发酵也一直没有得到大众的认可。

二、重度发酵

达到9成熟或以上的熟茶就算是重度发酵,重度发酵的熟茶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已经熟透了,没有可以转化的物质了,叶底通常呈黑褐色或者更深,碳化较为明显。

重度发酵的优点是大大提高了茶汤的甜度、粘稠度和厚实感,但是失去了活性且有炭火味所以舒适度和顺滑度欠佳。早期的熟散茶会采用重度发酵以追求现喝口感上的优势,但重度发酵的熟茶已经失去了后期转化的空间,现在很少人会选择了。

三、适度发酵

适度发酵是目前普遍认为最好的发酵方式,既可取得重度发酵的厚实饱满之汤及甜度,还可取得轻度发酵中十足的叶底活性及回甘,还兼得其纯正的陈香,又可避开重度与轻度的缺点,但好的发酵工艺就像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一样,这样的发酵工艺也是很少发酵师才具备的,因为这需要很多年的发酵经验。

那么,是什么决定了熟茶的后期陈化价值?

是不是轻发酵的熟茶就适合收藏,重发酵的熟茶适合现喝呢?其实不然,决定一款熟茶后期陈化价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取决于发酵成熟度,另一方面还与原料的选用和后期储存环境密切相关。

优质的普洱熟茶是如何炼成的?

首先要严选优质原料,并从毛茶初制阶段,就对杀青揉捻的高标准的要求,再到发酵全程精确控制,以及拼配环境运筹帷幄的匠心,后面压制、包装的环节亦是细致功夫,只有做到环环相扣的用心,精益求精的态度,才能造就一款精品熟茶。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普洱茶在三个方面的发酵程度都有着很大的区别。当然,不管是哪种发酵程度的普洱熟茶,只要普洱熟茶的保健作用好,我们就可以适量的饮用来调养我们的身体健康。普洱熟茶因为是后发酵茶,所以很适合胃寒,体质寒凉的朋友饮用,因此,我们可以适量的喝普洱熟茶保健身体。

六大茶类发酵程度是如何区分的?


六大茶类发酵程度是如何区分的?

在众多的茶类划分中,运用最广泛、最权威、认知度最高的当属中国六大茶类,即绿茶、红茶、青茶、黑茶、白茶、黄茶。那么它们的发酵程度怎样的,又具体是如何划分的?下面具体来看看:1、绿茶(发酵度:0)——不发酵茶

绿茶是不发酵茶,颜色为绿,基本上跟刚刚采摘下来的鲜叶颜色保持一致。有的绿茶叶片颜色呈墨绿色,很深,但在水中泡开以后,叶片就成了嫩绿色,无半点红的地方。

【特点】清汤绿叶

【干茶】颜色为碧绿、翠绿或黄绿,久置或与热空气接触易变色

【茶汤】呈绿黄色

【原料】为嫩芽嫩叶,不适合久置

【代表茶】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等

【加工】鲜叶→杀青→揉捻→干燥

2、白茶(发酵度:5%-10%)——微发酵茶

白茶之所以叫做白茶,是因为长有很多白色的茶毫。白茶的芽心是白色的,叶面是灰绿色的,叶背是黄褐色的。这些颜色的变化都是白茶经过轻微发酵的痕迹。

【特点】绿叶红筋

【干茶】色白隐绿,外表披满白毫,茶汤呈象牙白

【原料】是福鼎大白茶种的壮芽或嫩芽

【代表茶】银针白毫、白牡丹、寿眉等

【加工】鲜叶→萎凋→干燥

3、黄茶(发酵度:10%-20%)——微发酵茶

黄茶的发酵是人工控制的,叫做“闷黄”,就像煮青菜时盖上锅盖,青菜很快就会捂黄了。

【特点】黄汤黄叶

【原料】带有茸毛的芽或芽叶

【代表茶】君山银针、黄芽等

【加工】鲜叶→杀青→揉捻→焖黄→干燥

4、青茶(发酵度:15%~70%)——半发酵茶

【特点】绿叶红边

【干茶】呈深绿色或青褐色

【茶汤】呈蜜绿色或蜜黄色

【原料】一芽两叶,枝叶连理

【代表茶】铁观音、冻顶乌龙、武夷岩茶(大红袍)、闽北水仙等

【加工】鲜叶→萎凋→摇青→杀青→揉捻→干燥

5、红茶(发酵度:70%-90%)——全发酵茶

【特点】红汤红叶

【干茶】颜色为深红色

【茶汤】呈朱红色

【原料】大、中、小叶都有。分为条形红茶和红碎茶

【代表茶】祁茶、滇红、宁红、宜红等

【加工】鲜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

6、黑茶(发酵度:随时间会变化)——后发酵茶

黑茶的发酵是最特殊的。其他茶类都是仅依靠自身的物质发酵,而黑茶的发酵还借助了外界的微生物的力量,因此发酵非常的彻底。

【干茶】呈青褐色

【汤色】橙黄或褐色

【原料】多为大叶种茶

【代表茶】青砖、六堡茶、普洱茶等

【加工】鲜叶→杀青→初揉→渥堆→复揉→干燥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了解到,每一种茶的发酵程度都不同,因此我们买茶、喝茶时一定要根据茶性选择。

如何判断熟茶发酵过度?


如何判断熟茶发酵过度?

我是小小发酵师,熟茶发酵过度并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就算是发酵正常的熟茶里面也会有部分过度,这是由于茶叶均匀性不一导致的,有的茶叶发的快,有的茶叶发的慢,比如梗发的就比较快,而芽头往往就很慢,一堆茶往往是老嫩混杂的,些许的过度难以避免。所以在一饼茶里面发现碳化叶,干硬的黑条不要见怪,那只占很少一部分,不在我们的讨论范畴。

我们讨论的是如何判断熟茶发酵大面积的过度!

叶底判断:如果叶底碳化严重,乌黑,显黑条,而且用手触摸干硬,扎手,柔韧性很差,那发酵就已然过度了。这一判断也可以适用后期陈化的熟茶,只是后发酵完毕的熟茶虽然叶底乌黑,似碳化,但是叶底的柔韧性并不差,叶底色泽也比较明亮;

汤色判断:汤色浓,偏黑,标准的酱油汤;

滋味判断:由于发酵过度,内含物被大面积消耗,茶汤的浓厚度不足,滋味偏寡偏淡,水味重,有木炭味;且茶汤有旋转漂浮的细小木炭屑,部分碳化的梗,老叶甚至直接漂浮在茶汤表层;

香气判断:有些许的焦香,但轻飘低沉,焦臭味,木炭味更重,甜香、糖香几乎没有,这样的茶铁定发过头了!

熟茶干茶和冲泡后的叶底差别较大,在这里不作为重要依据,熟茶粉自会明白这个道理,呵呵!(小小发酵师/中国普洱茶网)

普洱熟茶的发酵过程


普洱熟茶的发酵过程

熟茶的发酵,被人说得神秘而又神秘。据称工艺还国家保密呢。每有发烧友举出各种例子来证明工艺之重要性,某某厂有某某人,导致其熟茶工艺好,如何如何。并非不承认人的重要性,但我认为在发酵的过程中,三分靠人,七分靠天!

在此,复习下商品熟茶的基本工艺过程。晒青毛茶——渥堆发酵——毛堆分级——拼配(匀堆)——蒸压成型——干燥(烘干)大致说来,我可以给出自己所认为的好的商品熟茶的公式:好的商品熟茶=良好发酵后按一定配方经过匀堆拼配饼蒸压成型干燥后的熟茶。其关键内涵——选用良好的发酵毛堆。

因此,在这个阶段,前期发酵不好的堆子的茶就不选用,这个是控制产品质量的关键。假如你发了100个堆子,只有30个堆子发得比较好,那咱就用这30个堆子的来做好茶,剩下70个堆子的茶,根据具体情况或者放起来自然存放,或者依据其特点,发酵不足的做成所谓轻发酵的茶,发酵过度的,做成所谓浓熟发酵的茶,烧心的,就扔掉。所以说这个是控制产品质量的关键。

大厂因为发酵的基数大,因此可供选择的余地就大得多。不否认大厂的品质比较稳定,但这个不是建立在所谓的神秘发酵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事后的筛选处理上。大厂在发酵上的所谓优势,很大程度是建立在长期发酵形成的独特发酵环境(比如微生物)以及消费者习惯于其口感。

基于庞大的样本,大厂可以把发酵好的毛堆,按本厂的质量标准和配方进行分解处理,这个就是大厂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品种和系列。每个品种口感不同。在发酵的过程中,科学的成分相对较少,而在发酵后的筛选中,你确实可以根据你的配方和传统口感来选择茶,这就是科学性。

普洱熟茶渥堆发酵中茶多酚是如何转化的?


茶多酚是构成大叶种普洱茶最重要的成分,是三十多种酚类物质的总称,但你不要记住这么多,晓得这四种就行了:儿茶素、黄酮类物质、花青素和酚酸四大类。茶多酚是茶叶的主要活性物质,在茶汤中主要呈现苦涩的味道,茶多酚的转化产物是构成熟茶品质的重要成分,不容忽视。

在渥堆发酵中,多酚氧化酶是催化茶多酚转化的最重要的酶,也是六大酶类中的第一大氧化还原酶类,主要是由黑曲霉代谢分泌产生的,在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多酚类物质在渥堆发酵进程中发生了一系列的氧化、聚合、缩合反应,产生了大量的水溶性氧化产物,主要是茶黄素、茶红素、茶黄素,以及一些非水溶性产物,以与蛋白质结合的不溶性的大分子物质。

茶多酚随之大量减少,和原料比起来降低了50%-70%,最终导致熟茶茶多酚的含量在11%-17%之间,这导致的结果就是熟茶的苦涩度大大降低,刺激性和收敛性变小,茶性变得温和,茶汤更易入口。

具体到茶多酚的转化产物,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以及一些新的多酚化合物上。三类色素不仅构成了茶汤的颜色和叶底的色泽,还是熟茶重要的承味物质。茶黄素使茶汤偏亮,滋味刺激性强,有收敛性,含量在0.02%到0.30%,成熟度偏轻的话,茶黄素含量更高,这就是轻发酵的熟茶苦涩味较重的原因;茶红素导致汤色偏红,滋味平和,甜醇,含量在0.4%-2.3%,;茶褐素是汤色暗的主要成分,滋味平淡稍甜,是一类水溶性的非透性高聚合的褐色物质,主要组分是多糖、蛋白质核酸和多酚类物质,含量在4%-14%之间,是茶多酚转化的水溶性产物占比最大的物质,反正你知道茶多酚在渥堆发酵中最后的归宿基本是茶褐素了。

揭秘古树熟茶如何发酵?


揭秘古树熟茶如何发酵?

普洱茶从生茶到熟茶的转变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过程。就像一个烧陶瓷的窑子,什么样的料子,什么样了工艺,什么样的火候,出来什么样的惊喜。

熟茶的发酵就是生茶的一次涅槃。

什么是熟茶渥堆发酵?

熟茶渥堆发酵的实质是微生物的作用和酶的作用,是通过微生物代谢形成的胞外酶和热以及微生物自身的物质代谢等的共同作用,使茶叶的内含物质发生极为复杂的变化,形成熟茶特有的品质和口感。

从生茶发酵为熟茶大约需要三十几天到四十几天的时间,从下堆到起堆中间还需经历大约四次的翻堆,避免茶叶发酵温度太高而使茶叶碳化。

关于竹筐发酵

传统的熟茶发酵方式主要是在地面发酵,根据场地的大小,能一次性发酵几吨甚至几十吨的茶。

但是,由于古树茶的成本较高,一次性发酵几百公斤的话,在地面发酵是很难控制温度的。所以竹筐熟茶孕育而生!将生茶放进竹筐里发酵,不仅解决了少量茶叶可以发酵的问题,还使得整个发酵的过程更加的干净卫生,而且出来的产品,堆味很轻,即使刚出堆,就很适口。

1、下堆

下堆的重点是将晒青毛茶洒水加湿,水质的好坏对发酵茶品质影响很大。一般勐海地区的茶厂都抽取地下水来发酵。由于勐海地区自然条件的优越性,构成了勐海熟茶的优势。

洒水量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一般是每100公斤毛茶需要加30~50kg水。这么大的一个范围,到底是30kg还是40kg,还是50kg,就取决于经验了。所谓看茶做茶,一般嫩茶洒水要少一些,粗老的茶菁洒水较多。洒水均匀以后就盖上发酵布开始发酵了。

2、发酵与翻堆

茶洒水堆进竹筐后用发酵布盖住,让温度上升开始发酵。堆温一般需控制在50~65℃之间。

大约两周的时候翻第一次堆,接下来差不多每周进行一次翻堆,如果温度高的话就要翻得更勤。每次翻堆的过程中还需要解块,为平衡茶堆的温度、湿度,增加透气性,解散“结团”茶条。

如果温度过高,翻堆不及时,就容易引起“烧堆”,致使茶堆碳化而报废。

渥堆初期,渥堆毛茶的含水量很高,而此时的堆温却并不太高,这样的条件为细菌的生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细菌大量繁殖。

随渥堆时间的变化,细菌大量增加的同时,细菌的呼吸强度亦随之增加,堆温迅速增加。

当堆温达到一定程度时,茶叶中的各种物微生物变化达到高潮。

渥堆末期,随渥堆毛茶温度、湿度和酸度的变化,逐渐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发育,数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3、起堆

几次翻堆后,堆高继续下降,在发酵周期的第35天左右,堆子温度降为35℃左右,就可开沟,让茶冷却并干燥。

普洱茶的干燥切忌烘干、炒干和晒干,否则将会影响到普洱茶的品质。

普洱熟茶发酵度的区分


普洱熟茶发酵度的区分

普洱熟茶作为后发酵茶的典型代表,由于渥堆技术受气候、人为和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其发酵程度也分为轻发酵、重发酵和适度发酵三种不同类型。

这三种发酵类型的普洱熟茶,究竟有何区别呢?

发酵度<70%

吾家有女初长成--轻发酵

轻发酵,顾名思义,就是发酵程度比较轻的熟茶。发酵程度在70%以上属于全发酵,低于这个程度的,就是轻发酵茶。

轻发酵茶叶

在一些制茶老师傅和熟茶爱好者看来,轻发酵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普洱熟茶,因为它保留了生茶的一些显著特征——譬如回甘、生津、苦涩味,茶汤不如全发酵的熟茶那样浓醇顺滑,叶底颜色也偏浅,这些特质很像储存十年以上的老生茶。

对于一心追求熟茶浓醇顺滑口感的人来说,轻发酵茶就像未成熟的苹果,甜味不足,酸涩有余。但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有不少茶友偏偏就喜爱这样的口感,轻发酵茶的回甘、生津、喉韵都很好,而且饮后还有一丝清凉感,这也是近些年轻发酵茶越来越受欢迎的原因(相对来说,轻发酵的茶转化时间较漫长)。

适度发酵

“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用上面这番话描写了一个美貌的女子,究竟有多美,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不多不少刚刚好”。

适度发酵茶叶

适度发酵的熟茶,就像文中的这位美人一样,发酵程度不多不少刚刚好。少一分则味弱,多一分则料焦。

适度发酵茶既可取得重度发酵的厚实饱满之汤及甜度,又能兼得其纯正的陈香。适度发酵是目前被普遍认可的最佳的发酵方式,其对工艺的精湛更严谨,掌握难度技术更大,需要资深的茶人来把握。

发酵度>90%

时光如箭急--重发酵

重发酵茶是指发酵度在90%以上的熟茶,如果说轻发酵是未成熟的青苹果,适度发酵是鲜甜可口的红苹果,那么重发酵就是已经变成酒红色的熟透的苹果。

此时,茶叶中能够转化的物质已悉数用尽,叶底颜色通常呈黑褐色甚至更深。

重度发酵茶叶

类似熟透的苹果会散发出些许酒香,重发酵茶也具有自己特殊的香气——焦香,所谓的焦香,是在陈香之中所伴有的焦糖香、焦甜香。

重度发酵的优点是大大提高了茶汤的甜度、粘稠度和厚实感,但是因为活性物质的丧失殆尽,让茶汤的顺滑度有所欠缺,并且因为没有后期转化的余地了,失去了收藏的价值,所以并不是市场主流。

茶味随人,品味随心。

品茶是一个非常主观的过程,每个人都有口味上的偏好,正所谓吾之蜜糖汝之砒霜,根据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就行。茶味随人,品味随心,这也是茶的禅意之所在。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如何看待普洱熟茶的发酵程度?》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普洱茶熟茶专题。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