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下的普洱茶营销新模式

“11月5日注定是个不平凡的日子,普洱茶作为普洱市最靓丽的一张名片,已经走过了上千年的历史,普洱是世界茶源、中国茶城、茶马古道的源头。”普洱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局局长卢寒的精彩致辞拉开了2015普洱茶拍卖会(线上线下同步竞买)的序幕。

这场拍卖会由中国茶叶拍卖交易服务有限公司(简称“中茶拍”)、普洱市茶叶协会和淘宝网拍卖平台三方联袂举办,是中茶拍首次到普洱市举行的普洱茶专场拍卖会,也是国内首次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普洱茶专场拍卖会。

这次拍卖会共有来自普洱市9家重点茶企提供的20件颇具代表性的拍卖品,囊括了普洱茶不同类型、不同年份的优质产品,有普洱生茶、熟茶、散茶和紧压茶;有获得2015普洱茶加工斗茶大赛金奖的茶品,也有2008奥运会“国礼”茶品,还有近年及储存多年的名优生普、熟普茶品,是广大普洱茶爱好者值得珍藏和品鉴的佳品。

截止目前,普洱茶的拍卖已经举办了三届,但像这样高规格、高平台、线上线下同步拍的创新形式的普洱茶专场拍卖会尚属首次。让我们通过三个“为什么”来揭开这场创下四个“首次”的普洱茶拍卖会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为什么要与中茶拍合作?

据普洱市茶叶协会秘书长朱志安介绍,中国茶叶拍卖交易服务有限公司(简称“中茶拍”)成立于2012年,是经商务部、发改委、农业部、供销合作总社等国家部委共同推荐上报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也是我国唯一一家“中”字头的茶叶拍卖的专业公司。

“能争取到中茶拍来普洱举办首次普洱茶专场拍卖会,是普洱茶协、茶企的荣幸。今后,我们还要和中茶拍进行长期的合作,力争把普洱茶的拍卖变成一种常规化、常态化,并成为普洱茶营销的重要渠道。”朱志安表示。

“中茶拍首次到普洱举行的这场普洱茶拍卖会并不是传统的”一锤子买卖“,而是通过深度研究,长远规划,具备科学配置的一个系统工程。我们通过普洱茶协与上千家茶企的普洱茶资源组合、中茶拍公司的专业拍卖平台以及‘互联网+’模式下的最有影响力的淘宝网拍卖平台四大配置,再加上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强大后盾,形成了”4+1“的完美组合,来举办这样一场别具特色的拍卖会,目的是创新普洱茶的营销模式,让普洱茶的拍卖成为普洱茶对外销售的新渠道,并争取在普洱市实现普洱茶的常态化的拍卖。”中茶拍公司副总经理吴贺春进一步阐明了这次拍卖会的重要意义。

为什么要与淘宝拍卖平台合作?

进入2015年,互联网已经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更是成为社会各界追捧的热词。普洱茶这种蕴涵悠久历史文化和传统加工工艺的产品,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茶产业升级的最大推力在于茶产业的信息化,在传统营销渠道遭遇肠梗阻的情况下,创新发展网络营销模式,进一步提升普洱茶品牌价值,促进茶产业的生产流通迈上更高台阶。

“拥有信息,掌握未来。”信息服务商将成为传播福音的先知和行业资源的超级整合者,中国淘宝网就是一个全球商品线上交易的高规格的信息平台。据悉,2014年普洱茶在淘宝网上的销售在茶类中排名第一,年销售额6个亿。

“这次拍卖会得到了中国淘宝网的大力支持,淘宝网拍卖平台专门设置了同步拍,除了现场的竞买人外,还增加了全国各地的网民积极参与进来,极大地提高了竞拍人的参与度,实现了双赢。”吴贺春说。

据淘宝网拍卖平台同步拍产品经理睿趣介绍,同步拍这个产品,对于消费者来讲,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可以随时随地去参与拍卖,还可以在同一档期参与不同的拍卖会;对于商家来讲,客户没有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客户的范围可以扩散到全国甚至全世界,并把商家现有客户的利用率提升了,原来要三选一或是四选一,只能去一家的,现在可以多场兼顾。

据悉,本场拍卖会共有51人报名参与竞拍,其中线下33人、线上18人,网上围观人员达上万人次,共有18件拍品成交。

为什么普洱茶是中国最具投资价值的茶类?

中国茶叶是中国千百年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普洱茶是中国传统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我们常用“浓醇陈香”来形容普洱茶,普洱茶好就好在一个“陈”字上,“愈陈愈香”及“陈韵”是普洱茶爱好者最为推崇的一点。普洱茶可以长期储存和越陈越香的特点,决定了其具有收藏和投资的价值。

“普洱是世界茶的发源地,是普洱茶的故乡。普洱茶作为六大茶类之一黑茶的主要代表,集悠久的历史沉淀、丰富的文化传承、优越的生态环境和传统的加工工艺为一身,其品质特征决定了其具有收藏和投资的价值。”吴贺春说。

“普洱是普洱茶的核心产区,我通过多次来普洱,实地考察当地的茶企,对普洱茶的品质十分认可。同时我也深深感受到普洱人的淳朴、热情,相信好人一定能做出好的茶产品,口感纯正、回味无穷的普洱茶深深吸引了我。今天这次拍卖会我一共拍到5件性价比很高的茶产品,感觉非常的值。”来自山西太原的张永伟满意地说。

普洱茶最大的投资价值,在于其是中国最市场化的一种茶类,即其概念的发展与完善,完全是由终端消费市场决定的,其变迁完全是建立在消费变迁与升级的基础上,每一次消费升级与变迁都会催生全新的普洱茶概念,出现全新的普洱茶空白市场,从而产生巨大的投资机会。一言以蔽之,投资普洱茶不但是投资现在,更是投资未来的n多可能。

这次普洱茶拍卖会的圆满成功,向更多的人展示了普洱茶的魅力,看到了普洱茶的投资价值,拓宽了普洱茶的营销模式,这是一个好的开端,更是一次勇敢的创新。

CY260.com扩展阅读

“创造与共享” 普洱茶集团宣布创新型营销模式


“创造与共享”普洱茶集团宣布创新型营销模式

1月6日—10日,云南普洱茶集团在普洱市宁洱县云南普洱茶集团茶厂召开2016年经销商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百多位经销商客户、跨界茶人和行业精英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上指出,2016年云南普洱茶集团将围绕“品牌重塑”与“社区商务”两大核心工作,集团营销中心品牌总监方树宏就普洱茶集团年度营销推广工作的规划与实施方法进行了介绍,针对2016年营销推广规划暨终端体验店互联网社区商务推广方案进行了现场讲解。立足品牌资产管理的同时,云南普洱茶集团将着力于互联网社区营销渠道的开拓,发展互联网社区商务方式,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消费需求为核心,以互联网为迅捷渠道的三位一体品牌推广模式。

另外,会议宣布2016年是云南普洱茶集团发展转型的战略元年,此次经销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云南普洱茶集团正式展开企业运营管理改革,开展以“创造与共享”为主题的双擎驱动营销模式的实践,并以创新型营销模式,加速推进云南普洱茶集团成为普洱茶行业新的领导者的目标。

云南普洱茶集团拥有六大自营茶园基地,包括板山皇家贡茶园、会连有机茶园、白草地有机茶园、竹山生态茶园、大黑山生态茶园、凉水箐生态茶园,均由集团全自营管理,土地面积约45000亩,茶园面积27000多亩,古茶树800亩,大茶树13217.21亩,茶树均生长于海拔1500米~2000米的高山,是茶叶综合生长条件海拔、土壤、温度、降雨等具备的首选之地,独享天地之精华。其中,板山基地古木丛生,与桫椤伴生的野生古茶树群落数不胜数(桫椤是距今约1.8亿年前侏罗纪草生植物活化石,也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为云南省拥有自营产权面积最大的企业之一。云南普洱茶集团从茶园采摘到成品加工的各环节中严格执行有机产品加工标准,设立了有机专用仓库、专用工具等,建立了健全的管理体系,以满足客户及市场的需要。产品生产全流程质量把关,品质稳定性领冠业界。

早在1729年,清政府在云南普洱茶集团现址上建立了皇家贡茶厂,与此同时,板山茶园成为清皇家贡茶园!历经近300年的历史锤炼,板山茶园成长为古六大茶山之源,成长为清代普洱府最大的贡茶主产区,更茁壮成长为云南普洱茶集团六大自营茶园基地之首,成长为第五批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

云南普洱茶企业发展新模式


云南普洱茶企业发展新模式

从2003年至今,是普洱茶迅速发展时期,云南的普洱茶生产企业和全国各地的普洱茶销售企业数量急剧增加,普洱茶市场也进入一个竞争极其激烈的混乱时代。但普洱茶企业的竞争还是处于初级阶段,大多缺乏发展战略与策略。

其中最主要表现在激烈的竞争导致了部分茶区原料价格涨幅超过100%。导致原料涨价的因素很多,主要是市场需求量大,这是导致原料上涨的核心因素。原料价格的大幅上涨必然导致成品茶的价格上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有极少数厂家在面临原料涨价的市场行情下,没能采取正确的措施,随着原料市场上涨,盲目调涨成品出厂价格,肆意在产品流通环节恶意炒作,采取降价销售、高价购回自身产品等不理智、不正确的应对措施,扰乱了普洱茶市场,阻碍了“云茶”产业化的良性发展。

而普洱茶企业要面对如今新的市场特点,市场更加自由化、国际化,产业发展更具资本化,消费模式也在信息化发展中发生了巨大改变。在这样的情况下普洱茶企业的发展需要有新的模式去适应市场的需求,从而保证“云茶”产业化的良性发展。

目前从模式上看,普洱茶企业加入B2C模式中可以分为两类,一种为整合全产业链的运营模式,从上游茶园种植采摘、加工、再到线上的产品销售和配送等服务,该模式的代表厂商为买买茶。另一种为专注线上渠道营销,通过与茶商合作的方式完成货源情况,而B2C企业主要负责网店的运营和销售工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属龙润茶,双十一当天的销售额金额约为1101万,销售商品数量在13.5万左右,在天猫双十一购物狂欢节茶叶类目销售排行榜中排名第一。

另一方面,应市场需要,普洱茶B2B平台也从信息门户向交易平台转变,以中国普洱茶交易网为代表的普洱茶专业B2B网站,为不同层次的普洱茶企业发展电商提供了绝佳的网上销售平台、品牌展示平台和供应链管理平台,并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社交化优势,快速聚拢从普洱茶企业到普洱茶爱好者的产业链,大大提升网上交易机会。

同时垂直细分的中国普洱茶交易网,立足于普洱茶原料资源,整合市场中的采购、供应和报价信息,真正让普洱茶企业、厂家、农户都能充分了解市场行情,采取正确的措施,从而减少了普洱茶市场的恶意炒作、盲目涨价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减少普洱茶销售者的成本,整合不同区域不同层次消费者对普洱茶的需求,进行合理的产品创新生产、品牌推广,促进普洱茶产业化的良性发展。

随着互联网发展、手机上网购物成熟化,云南电子商务也在随之逐渐崛起。在此形势下普洱茶产业必将借助电子商务才能求发展、求升级,云南普洱茶企业发展要转变模式,走电子商务的道路已经势不可挡。

【探索校企合作创新模式】中茶杯“营销特种兵训练营”正式启动


【探索校企合作创新模式】中茶杯“营销特种兵训练营”正式启动

昨日,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与“梧州第一学府”梧州学院正式签署校企合作协议,首次校企联合举办的大型校园活动——中茶杯“营销特种兵训练营”第一季也正式拉开了序幕。

此次合作旨在于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培养应用型人才,主要针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从市场调研、广告创意、实践营销等几个环节来考核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在实践中提高能力。通过梧州中茶所提供的实践平台,以“中茶窖藏六堡“作为品牌实践,从六堡茶市场调研分析、中茶六堡营销策划、中茶六堡线下销售等多方面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与激情,树立学生们对营销课程的新认识。

张均伟:“学以致用,学院理论与企业实践相结合”

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均伟出席活动并致辞,张总表示: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有着规范的企业管理、经验丰富的营销团队、以及完善的后续培训基地,是同学们学以致用的好地方。通过与梧州学院达成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就业的平台,真正将实习、就业、教育融合,帮助学生实现创业就业的梦想。企业需要不断吸收创新的思维和创意,张总鼓励90后的学生们尽情发挥才智,将中茶的产品结合理论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祝愿大家在比赛中取得优秀的成绩。

程道品:“让学生服务地方经济,打造六堡茶名片”

梧州学院副校长程道品教授指出,梧州学院正处在一个转型发展的深水期,校企深度合作、产学深度融合、强化高校辅地经济,能加快转型发展的步伐,对此次与梧州中茶的合作充满信心。六堡茶是梧州的地方产业支柱,同时也是广西的一张名片,中茶杯“营销特种兵训练营“让学生们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主动走出去服务地方经济,将中茶六堡的营销作为一门实践课程。程校长希望能在全校推广这种校企合作模式,让学生主动走出学校,融入社会,融入企业。

梧州学院副院长程道品代表学校与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框架书,并授予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为“科学教研实习基地”。

启动仪式上,梧州学院2012级市场营销全体学生集体宣誓:我们将会秉承团队协作的精神,发挥各自的能力和潜质,挥洒青春与汗水,冲向营销的巅峰。

贡润祥普洱茶膏创新营销模式开拓云南普洱茶发展新路


贡润祥普洱茶膏创新营销模式开拓云南普洱茶发展新路

同样一片茶叶,卖原料和卖加工品,价格有天壤之别。云南贡润茶叶有限公司凭借自主知识产权开发的贡润祥普洱茶膏,不仅把普洱茶的价值提升5倍以上,而且在短短3年时间里,销售收入由最初的数万元猛增至1.53亿元。“茶叶是云南最具优势的资源,只要愿意沉下心去做,一定是个前途无量的大产业。”这就是云南贡润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光辉9年磨一剑,开拓云南普洱茶发展新路的坚持。

“大家都认为普洱茶好,但为什么不能像"立顿"那样全球通卖?根本原因就是没有"立顿"的通用性。”这是摆在云南普洱茶企业面前真正的问题。张光辉介绍,2010年,英国立顿公司的全球茶饮市场销量达230亿元,在中国市场规模达88亿元,这个数字是国内规模茶企业销售收入的总和,这让茶叶原产地、拥有600万茶农、种茶规模全国第一的云南汗颜。

然而,创造一个能被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层次消费者都能接受的通用性普洱茶产品并非易事。

张光辉率领云南贡润茶叶有限公司团队,投入1500万元资金,引进全球领先的小分子纳米筛选技术,融合了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在茶叶萃取方面的科研成果,开创了以山泉水为介质的常温仿生浸提工艺,成为全国首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业茶膏生产企业。凭借独创的技术,贡润祥普洱茶膏实现了普洱茶饮用方式和口感的标准化,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2010年,贡润祥普洱茶膏实现销售收入5200万元,2011年则达到了1.53亿元。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云南贡润茶叶有限公司年生产235吨茶膏的项目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张光辉向记者透露,这个项目每年可以加工茶叶近5000吨,产值可达10亿元以上。

同时,云南贡润茶叶有限公司创新营销模式,很快将“贡润祥”这一品牌定位于高端茶饮。2012年博鳌亚洲论坛上,贡润祥普洱茶膏与茅台酒、蒙牛乳业、星巴克以及非食品行业的通用汽车、塔塔钢铁、韩国SK集团等国际一流企业、品牌一同闪耀在博鳌岛上。

目前,云南贡润茶叶有限公司已在北京、上海、大连、济南、昆明等全国大中城市布局了近百家极具品质感的贡润祥普洱茶膏专卖店。正当贡润祥普洱茶膏在全国市场高歌猛进并向港澳扩张之时,张光辉又开始思考如何发挥云南资源优势,发展壮大高原特色农业,“科技创新与资源优势相结合就能造就一个优质产品,再辅以市场创新,就能打造一个优势产业。”

普洱茶的“昆明模式”


普洱茶的“昆明模式”

云南,边陲蛮夷之地,以牺牲工业化、商业化,留住原生态而闻名于世。

某天,这个地方的普洱茶为工业化、商业化发达的港、台、穗所接收、所炒作的时候,却要为这样的"后工业"时代的炒作恶果"埋单"的时候,这个地方的茶农、茶人、茶商陷入了迷茫、困惑和无奈。

诚然,普洱茶产于云南,藏于香港,成名于台湾。当云南的茶农总算有一个脱贫的可能的时候,却要面临一次次的沉重的"商业炒作"鞭挞:每年至少一次,每年都不能幸免。

普洱茶,后工业时代的保健"良茶",营养学家把它比喻为"健康饮料"、"后工业时代肠胃清洁剂",社会学家把它比喻为"心灵的涤荡剂",甚至有某个国学家把普洱茶比作为"国学的载体",这些种种健康、文化的花环戴在这样一个小小的产品上,使它在起飞之前,就注定要遭遇舆论的"唾沫".

普洱茶,一个原本简简单单的茶品,由于它的独特性--越陈越香,引起了太多无良商家的贪欲,借机演绎它无限的价值,不断让普洱茶做价格的"过山车"--忽高忽低,使云南的整个茶叶种植、生产、加工无端地遭受忽高忽低价格所造成的损失,破坏茶产业长期发展的稳定性,这不是普洱茶的错,结果,"埋单"的还是普洱茶。

当现代商业社会的媒体把普洱茶塑造为"能喝的古董"、"可以喝的艺术品"的时候,穗、港、台等地的商人,把普洱茶的独特秉性演绎为投机的道具,演绎为"商业炒作"的"最佳演员",当这样的状况最终成为泡沫的时候,"埋单"的还是普洱茶。

普洱茶,当它的"魅力"回归故乡--昆明的时候,它的家人是那般的爱惜它:上至70岁的老太,下至我上初中的女儿,在每个家里、每间办公室,每个会议室,他们无论是用品茗杯,还是飘逸杯,甚至茶缸,都在认真的品饮普洱茶,感受普洱茶的品饮价值,没有去演绎它的投资特性、收藏属性,他们爱它,就喝它。

在各种会议场所、节假日,过去很习惯送各种地方特产,现在,一律为普洱茶所取代。

云南人出省走亲访友的见面礼也统统改为普洱茶。

在昆明、在玉溪、在大理、在曲靖、在楚雄,甚至在我并不富裕的家乡--师宗,2007年的春节,我就看到一间认真做普洱茶零售生意的专卖店。

在昆明,普洱茶的专卖店星罗棋布,除了金实、雄达、康乐、西苑等批发市场,更多的零售店分布在人民群众生活的每个社区、街巷,据不完全统计,昆明的普洱茶零售店已超过600家,以娱乐、喝茶为主的茶馆,70%以上以品饮普洱茶为主,已突破1000家。

总之,在昆明,超过60%的普洱茶是零售到直接消费者家里,昆明,没有"炒作"普洱茶,把普洱茶作为快速消费品营销和消费的城市,昆明,堪称NO.1!普洱茶的"昆明模式"!这,在众多营销专家的眼里,难道不就是普洱茶的最好营销方式吗?这不就是拯救普洱茶于"倒春寒"的良方吗?

普洱茶的"昆明模式"没有泡沫,当普洱茶的"昆明模式"走向全国的时候,普洱茶的产业发展就非常稳定了。

云南,朴实的民众,朴实的普洱,形成了朴实的普洱茶营销的"昆明模式",复制"昆明模式",像传教士一样,把"昆明模式"传遍各地,普洱茶自然就在人们的"胃里"、"肠里"、"心里"生根、开花、结果了。

后现代社会里,留给大众的健康方式不多了,珍惜珍惜普洱茶吧,普洱茶没有错,错的是人们营销普洱茶的方式,复制"昆明模式",回归自然流通,健康和谐,普洱人间。

普洱茶投资“易进难出” 业内人士看空“茶票”交易新模式


大益藏家:牛市是跌出来的

普洱茶投资“易进难出”,业内人士看空“茶票”交易新模式

有行家认为,大益茶价格到中秋节会有回升。南都记者 刘媚 摄

近期有传大益301批“7542”从最高位的8600元/件急速跌至5000多元/件,引发部分炒茶散客警觉。今年在市场上首度亮相的“茶票”投资工具,也因交易平淡被行家看空。业内人士提醒,与2007年普洱茶市场大起大落相比,主流品牌新茶虽不至于跌破发行价,但投资客对炒作风险仍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买5件茶“蒸发”1万多元

蔡先生是道?镇一位资深普洱茶藏家,手上囤货有数吨之多。每年新茶上市,他都会买入一些收藏,“5月份看到市场上大益‘7542’很抢手,就以每件8600元的价格入了5件。没想到最近一个多月价格一直在跌,现在跌到5000多,1万多元就这样蒸发掉了。”但据南都记者了解,大益“7542”有广州代理商开出的价格是7000元左右,东莞的代理商开价6000元左右。

与“7542”一样下跌的还有大益的其它“明星茶”。从5月末、6月初开始,大益“丹青”、“蛇饼”、“早春乔木”价格全线下滑。昨日,广州芳村某大益授权经销商最新报价,“丹青”7000多元/件、“蛇饼”1万多元/件、“早春乔木”1.8万元/件,而上半年市场最高位时,三者的价格分别达到1.8万元/件、1.6万元/件和4万元/件。

“买进来容易,现在想出手就难了”,蔡先生说,作为炒茶“散户”,自己的拿货价已转了几手,利润都被上游商家赚了。“估计短时间内很难回升至买入价,只好长线持有了。好在大益是一线品牌,放几年就值钱了”,他如此自我安慰。

大益作为普洱茶价格涨跌的风向标,此轮下跌是否已到谷底?东莞茶协秘书长高飞表示,每年5月至7月本来就是普洱茶销售的淡季,大益由于市场炒作因素,目前的情况属于高位回落,但并不至于跌破底价。当前“散户”不必急于解套,相反可逢低吸纳,“拉平”高位入货时的价格。他认为,由于市场需求强劲,中秋节至年底价格会有所回升。

“茶票”投资成交平淡

相对于大益不太明朗的市场前景,今年在普洱茶领域首次亮相的“茶票”也并不被业界看好。

今年年初,由浙江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北京东方雍和国际版权交易中心、中国茶票交易中心联合推出的全球首款茶、票、邮三合一的收藏投资产品“甲拉一号龙茶票·景迈古籽普洱茶”正式发布。该产品由茶票册和普洱茶组成,发行价为4959元/套,共发售18000套。

记者昨日查询发现,该茶票累计成交量仅109件。至昨日收盘,最新买入价5160元、卖出价5060元,市场成交平淡。

继“甲拉一号龙茶票”之后,广州国际茶叶交易中心也于今年4月推出平西唐汉典藏“茶票”,发行价2万元/套,限量发行17500套,该茶票可线上交易流通或不记名转让。

按照发布方的宣传,“茶票”引入了抵押融资、随时原价兑现以及保价机制等金融功能,是普洱茶行业的创新,“正在慢慢颠覆普洱茶行业的游戏规则”。

针对“茶票”投资工具,高飞认为,普洱茶是用于日常品饮的商品,后期仓储、转化至关重要。对投资者或藏家来说,投巨资买一张纸“茶票”远不如买一堆茶放在家里可靠,“概念炒作的成分多些,可能会存在诸多不可控的风险,所以行业对此关注度并不高。”

业内人士提醒,与2007年普洱茶市场大起大落相比,主流品牌新茶虽不至于跌破发行价,但投资客对炒作风险仍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分析

下跌出一定空间对市场更好

康远茶投资分析人士认为,现在大益“明星茶”市场处于僵持状态,交易少;没有仓位的不愿意在这个价位进场,套牢的不愿意认亏出局。假如没有下跌出一定的空间,对大益整体市场反而不是好事。底部是跌出来的,牛市也是跌出来的。假如再跌30%,投资客将敢于入市,成交量将大增,那未来大益会走出一波很多年的慢牛行情。预计:今年年底,“丹青”将跌到6000元左右,“早春乔木”跌到15000元左右,“金大益”跌到19000元,“7542-301”跌到6000元,“7742-101”将跌到10500元,“蛇饼”跌破1万元,“兔饼”跌破8000元

“普洱茶市场现状和营销模式探讨”主题演讲在成都举行


“普洱茶市场现状和营销模式探讨”主题演讲在成都举行

11月5日,由天下茶友网、瑞荣号隐茶茶庄和成都宽和茶馆共同举办的“普洱茶市场现状和营销模式探讨”主题演讲在成都宽和茶馆举行。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顾问刘荻、香港瑞荣实业贸易公司总经理陈惠芬、四川省茶艺术研究会会长何修武、著名大树茶企代表瑞荣号川渝总代理代丹、天下茶友网创始人杨健等嘉宾和众多茶企、茶友和省内主流媒体参加了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由天下茶友网创始人杨健主持,在简要介绍活动背景和主题后,进行主题演讲。会上,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顾问刘荻就普洱茶市场现状和营销模式探讨进行了深入、仔细地分析,他说,国内的普洱茶市场整体呈现为一个“乱”字,普洱茶山多,那块山火就打那块山的茶,加上部分商人的炒作,如马帮这种概念、普洱有降血脂、降血压功能、三年为茶、十年为参等等,使市场上普洱的价格虚高,普洱茶的品质让消费者失望。随着普洱茶品质提升和品牌发展,现在喝普洱茶的人越来越多,更多的人回归理性,静下心来慢慢品味普洱茶,使其市场朝良性发展。

演讲会场全景在谈到普洱茶树时,刘荻还就普洱大树茶与小树茶的区别进行了讲解。他说:大树茶的品种多数由野生种和地方特有品种转化而来,树形特征:树体高大,根系深,主干明显,分枝部位高,多数为自然生长状态,叶厚富革质,花大瓣多,种皮粗糙,世代借种子繁殖,由于树龄较大,抗性强,多数为晚生种,而且只能在特定地方环境状态下才能生长出她特有的品质。芽叶肥厚硕大,叶底油暗饱满;内含物丰富,特别是矿物质含量较高,香气高,汤质饱满,韵味重,山野气韵强,水浸出物高,茶汤饱满度和纯厚度高。而小树茶条形单薄,芽头偏小,叶色鲜绿,梗细叶薄,汤色清黄,涩比苦重,草青味重,汤质偏薄,叶底翠绿。

作为多年潜心研究普洱茶的刘荻而言,他认为普洱茶的发展正经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品质上乘,风味独特的普洱茶将赢得市场青睐。而对于绿茶大省的四川,四川茶发展的路在何方,刘荻这样说道:四川作为天府之国,人杰地灵,资源丰富,茶商企业众多,在国内绿茶中占据重要地位。四川茶要发展,必须抱团出击,整合品牌优势,茶企业联合专业策划团队打造高品质茶会,使更多茶友了解川茶,感受川茶。“今在天宽和茶馆举办的普洱茶品鉴会对于川茶来说是很好的推广渠道,经常开展这样的品鉴活动,相信川茶一定能走出四川,走向全国。”

普洱茶创新史


普洱茶创新史

现代普洱茶有四次创新浪潮: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熟茶技术创新与保健价值发现→九十年代的文化普洱崛起与投资收藏成为核驱力→2008至2014的名山地理大发现与古纯热,仓储升级、交易平台创新与中期茶崛起→2015至今的拼配茶、熟茶2.0系统创新,以及掘金消费茶时代与第三轮建仓。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出口导向技术创新,诞生了熟茶,并用保健价值重构了传统普洱茶,让其脱离了农产品与不入流的大众饮品身份,而与西方社会主流健康价值接轨。

这是第一轮创新浪潮,也是普洱茶技术研发、微生物研究、医学临床试验与小包装开发的第一次高光时刻。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玩的工艺革命、科技普洱与小包装与产品形态创新,早在三四十年前我们的前辈就玩过(虽然层次不高),因为要跟西方消费社会接轨,应日本、法国的代理商要求并在其指导下,普洱茶一夜间提升了若干段位,由土头土脸变得洋气起来。

普洱茶的第二次创新,是由港台人在90年代推动。如果说,第一次创新是熟茶与保健价值的高光时刻,那么这一次是传统制茶在当代复兴——生茶被当成号级茶、印级茶复兴的载体,打破了体制内“普洱茶是熟茶,青饼(生茶)是绿茶”之权威划法,在民间推动生茶入普,以及在保健价值的基础上,赋予普洱茶品鉴价值、收藏投资升值价值、原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四大新价值,从而开启了文化普洱的投资收藏时代。

普洱茶热于2003年登陆大陆后,2003到2007是第二轮创新热的红利放大期。也就是说,这一期间,市场不是由创新推动,而是九十年代的创新冲击波,在台湾衰退后,在大陆掀起了二次冲击波,也就是旧创新扩展到新世界。推动九十年代的创新者,在2003到2007年鲜有突破性创新,都是进一步完善原有的创新体系。这时的他们,与其说是创新者,不如说是打着启蒙主义旗号进行“人口普茶”的红利收割者。这是启蒙大师的高光时刻,以港台文化大师与勐海系技术大师为盛。新入行者,除了顶礼膜拜文化大师外,也把以前在大厂工作过的人当技术大神,疯狂追捧他们发酵的熟茶,或者重金请他们指导发熟茶堆子。

2007年市场崩盘了,旧有大师红利逻辑玩不下去了。中国人都很现实,跟你混,能赚钱你是大爷,赚不了钱,滚一边去,别挡我财路!于是大师的光荣不再,大师变大湿,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至于熟茶技术大师,在2007年已经上山追古树茶的茶界新生代眼里,我喝茶的段位已经到了古树新境界,传统熟茶已经是不入法眼的垃圾茶,那么熟茶技术大师也只能扫入遗老遗少行列。那年头,新派制茶人喝茶人,只要有人提起港台文化大师,一定是一脸鄙夷,捏着鼻子走——貌似一个个大师从湿仓中走出来,腐烂霉变大湿,臭不可闻!至于技术大师,就很惋惜地说,老茶人了,人很好,受人尊重的前辈,曾经为行业做了很多贡献,但现在太固执了,做茶舍不得用好料,粗制滥造,能做什么好茶?

这些做茶新人,也就是70后80后,进入茶行业,开始是对启蒙大师顶礼,接受大师灌顶教化,知道一些门道后,就以大师为耻,在2007年以后变成造反派,革老前辈与传统做法的命。这些革命小将推动了普洱茶的第三次创新浪潮,开启了名山古纯时代。

大师的远去,表明茶界的核心推动力由大师的个人英雄主义,进入了系统推进时期。行业的进步不再是,由少数几个人决定,而是由系统内的海量专家的微创新及系统集成决定。在大师时代,是个人大于体系,在系统进化时代,是体系大于个人。

大师走了,唯留下大湿残影,如同逝去时代的绝响。专家来了,现在每一个做茶久了的人都是专家,或砖家!以前是大师满天飞,现在是专家遍地走……

2008到2013,是普洱茶的地理大发现——山头茶淘金热,以及一浪高过一浪的名山古纯创新。2014到2016,名山古纯的创新进入尾声,曾经的创新革命小将,纷纷转型为古纯品牌掌门人,忙于收割古纯市场红利,没有多少心思搞创新。2016年起,南方传统市场古纯由盛转衰,中期茶在2015年崛起,从而将普洱茶从名山古纯时代,拖入老厂中期茶红利期。古纯时代的真正终结,是2019年。因为南方市场货不好走,新兴北方市场在给古纯续命,一直火到2018年,2019年熄火!

中期茶的创新,其实是跟古纯一起开始的,都是始于2008年。其建立在仓储与交易平台的创新——2008年以后专业仓储体系的出现,2011年中期茶交易平台的出现。来自仓储与交易的创新,推动中期茶之崛起。

2008到2014,茶界创新有主次明暗两条线,主线、明线是古纯,次线暗线是中期茶,当名山古纯大放异彩之时,中期茶在暗地里蓄积力量,等到2015年古纯深度回调之年,喷涌而出。中期茶创新推动者是广东茶商,其将南方高温高湿仓通过专业仓储技术系统升级,改造为南方自然干仓,并进行中期茶概念界定与宣传,搭建中期茶交易平台,进行商业模式创新。

2015到2018的老厂中期茶时代,是说老厂、藏家与交易平台收获了中期茶的市场红利,而老厂无疑是最大获利方,因为中期茶出自老厂(建厂十余年以上的厂,2006年以前建厂,在行业有根基),藏家藏的是老厂茶,平台卖的是老厂茶,他不红,谁红?在古纯与大益茶通吃的年代,除大厂外,老厂被贬为吃老本,不思进取,不会做好茶,只会做烂大街的大路货。那年头,老厂成为了陈旧事物的代名词,不合时宜哈,老厂日子难过!灰头土脸的老厂,正想向古纯品牌取真经,做古纯割市场韭菜之时,2015年中期茶崛起,打断了老茶的古纯新生之路,继续倚老卖老。

老可是个好东西啊,现在老字号值钱了,市场风向标由追新转为捧旧,老厂成为中期茶市场的宝,老茶人成为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活宝。

不是我不知道,而是市场变得太快……一个个不善于创新,因循守旧的老厂,却收获了中期茶的最大红利。这就是人生与社会的戏剧性,这是一幕喜剧!

奥地利学派的主将——庞巴维克倡导主观价值论。价值评价其实是很主观的一件事,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价值尺度,同一件事放在不同时代往往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普洱茶创新史中,对人事的评价,要不一飞冲天,要不落入尘埃,要不毁誉参半。复杂的人类社会,复杂的其实是人性与名利!要做到客观公正的评价何其难也……

谈创新,一定要明白创新的主线。绝大部分人很难逆天改命,随大流抓时代红利,也是不错的选择。幸运的人们啊,请抓住正在发生的市场机会:

普洱茶的第四轮创新,也就是当前正在迅速创造与发生的——2015至今的拼配茶、熟茶2.0系统创新,以及掘金消费茶时代与第三轮建仓。

拼配茶、熟茶升级,肯定意味着行业第三轮建仓,即用新理念重构仓储价值。仓储是普洱茶的时间价值放大器,进行拼配茶、熟茶升级的茶企、茶商肯定会想方设法利用仓储放大器,以达到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2015年开启的拼配茶、熟茶2.0时代,其实是山头茶与中期茶的新综合,也就是两股创新力量在新时期合流,并融汇贯通。中期茶,向山头茶学习用精挑细选的原料与精细化加工,山头茶向中期茶学习拼配、发酵与仓储变现,以及规模化生产与收获规模效益。这是普洱茶的地理价值、时间价值与规模价值交汇的产物。

古茶山开发的抓手,进入了大名山与小树茶时代。这两者都是用来解决名山古纯不能量产之问题。大名山,是名山核心产区扩张到周边产区。名山古树,进入名山小树时代,以解决高性价比优质原料的稀缺问题。至此,普洱茶由小时代进入了大时代,即围绕核心原产地(大名山)的大产业链开发时代!

熟茶与拼配茶2.0,是以名山茶的逼格、中期茶仓储与规模优势、大名山(名山及周边)小树茶的价值洼地与量产、消费端重构供应链的聚合为核心,并以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来驱动,因其体系复杂,需要专业化团队运作,故曰系统创新。

以前的创新都为单点创新,或者是简单系统创新,创新更多表现为创意宣传与短期收割打法,而不是产业链纵深布局与中长期创新战略驱动。第四轮创新,单点与简单系统创新,已经进化为价值原点思维+大产业链升级迭代布局,做的是价值原点创新重构与大体系中长期布局生意。

2019,厂家发现自己一夜之间失去了走货渠道,于是销量腰斩,过了4月份,市场就冷,连中秋都没有生意,也就是春茶季热闹一下,全年冷清。市场整体不好,是肯定的。但很大程度上是,消费者对高价茶、割韭菜的茶,用脚投了反对票,于是开发高性价比的消费茶成为当前厂商的普遍行为。还有,传统开茶店的不能适应移动互联时代,他们缺流量,又不能系统输出价值观精准吸粉,于是被网红直播打败,不知道路在何方?

4G来了,5G还远吗?脱离时代的老经销商,是否会随风而逝!

2019年,市场的核心逻辑,将由依靠经销商做市场,转向先输出价值观与培育种子消费者,有了品牌话语权与一定消费者基数,再来顺势招优质经销商,并洞悉目标消费人群的需求,用消费端的逻辑重构供应链,也就是倒做市场。倚老卖老的老厂,如不进行熟茶与拼配茶的升级,重视消费者的利益,还在为了维护经销商的暴利,而损害消费者利益,是没有前途的,其老厂中期茶红利也会迅速消失。未来是属于价值创新、系统创新者的!

揭秘普洱茶(下)


揭秘普洱茶(下)

继2月6日本报推出《揭秘普洱茶(上)》一文后,不少读者致电本报,表示自己也喝过普洱茶,通过此文了解到更多普洱茶的知识,感觉受益匪浅,希望本报继续报道更多的普洱茶方面的内容。

本期茶报将从生普与熟普不同的功效,干仓、湿仓和做仓工艺的区分以及收藏投资等诸多方面进一步解密普洱茶。

本期嘉宾

胡皓明出身制茶世家、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学院客座教授、云南茶马司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于青灵济南市茶叶行业协会普洱茶分会会长、云南双江津乔普洱济南营运中心负责人林玉云南安宁海湾茶业有限公司老同志普洱茶山东总代理马强干仓之味普洱茶山东负责人

品质与保健是否“越陈越香”关键在制茶环节

记者:上一期我们介绍了普洱茶有生普和熟普之分。这两种茶功效有何不同呢?

林玉:两种茶都有许多保健功效。生茶主要可以清理肠道,有降脂、提神、降压和减肥功效,适合年轻人群,不过生茶的活性成份较多,因此易失眠者、感冒发热者、胃溃疡患者、孕妇不宜饮用;熟茶可以降脂、降压、防治动脉硬化、预防便秘、利尿、养胃,较适合中老年人群及胃寒等人群。

记者:普洱茶生茶好还是熟茶好?

林玉:有人认为普洱生茶茶气强,耐久放,保有普洱茶最原始的韵味在里面,所以要比普洱熟茶好。可事实并不是这样,因为普洱茶的“越陈越香”品质特点是否达到的关键是在其初制的过程中,晒青或者烘青对这一品质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决定着它是否能够越放越值钱。而这个初制过程是生熟普洱都要经过的,它们所不同的就在于是否经过渥堆发酵,所以我们不能以这样的说辞来定论哪一个更好。

记者:生普和熟普哪种减肥效果更好?

于青灵:我感觉普洱生茶消炎解毒、提神醒脑作用明显;普洱熟茶的减脂效果最好,有的减肥药就是把普洱熟茶的他汀类物质提取出来,用来减肥。

选购与家庭储存

家庭存茶要远离厨卫和洗化品

记者:普洱茶的品种丰富多样,不同山头、不同茶树、不同工艺制出的普洱茶品质差异不小,消费者应该怎样选购呢?

于青灵:刚入门的消费者,一定要选品牌的茶,而且要从低档到高档慢慢品饮。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去喝,觉得顺口的就是好茶。

选购的时候,只看干茶表面肯定不行,比如茶饼,可能“撒面儿”,把表面的茶叶铺得好看,茶饼里面用碎料或比较差的原料。一定要品它的滋味,如果古树茶拼配台地茶,耐泡度和滋味的饱满度肯定不同,衰竭会很快。

建议到专卖店购买有品牌、标识齐全的产品,否则市场上鱼龙混杂,消费者自己不好辨认识别。

记者:在家里怎么存放普洱茶呢?

林玉:存放普洱茶的室温可长年保持在20~30摄氏度之间,太高的温度反而会使茶叶加速发酵变酸。不可放在有生活异味和工业异味的环境,如有单独的存放环境就更加理想,保证无异味侵扰。家庭存茶,要远离厨房、卫生间、化妆品、肥皂洗衣粉,以及吸烟环境。如果存放紧压茶,不要拆包装,如果是散茶建议最好存放在紫砂罐里。

干、湿仓与做仓工艺

有的湿仓茶冒充“陈年干仓茶”

记者:普洱茶行家常说“干仓”茶、“湿仓”茶以及“做仓工艺”,什么叫“干仓”茶和“湿仓”茶呢?

林玉:将普洱茶存放在相对湿度在80%以下的仓库里,让其缓慢自然陈化,转化为“陈香”品质,这种茶叶习惯称之为“干仓普洱茶”。而“湿仓普洱茶”是将普洱茶放入相对湿度在80%以上的湿仓库里,使其快速转化,但在转化的过程中会发生霉变的普洱茶,称为“湿仓普洱”。干仓陈化,才能越陈越香,有不良商家用湿仓茶冒充陈年干仓茶。湿仓茶,结块严重,不人为解散的话,泡到尾水也不散开,这一点,很好辨认。

记者:做仓工艺又是怎么回事呢?

胡皓明:什么叫“做仓”,这要在温度和湿度上拿出一定的技术指标,得有完整科学的手段,让普洱茶充分发酵。仓储其实是普洱茶价值链的延续。我们公司有一套在云南独有的仓储温湿度电脑控制系统,一天24小时收集温湿度,从温度和湿度基础上确定微生物浸种情况,才能准确判断储存环境是干仓还是湿仓。

记者:“干仓之味”品牌掌门人陈国义先生是“88青干仓普洱”的创始人和神话缔造者,马总作为干仓之味普洱茶山东负责人,对干仓工艺感受一定很深吧?

马强:我来讲讲“88青干仓普洱”的来由。1992年初,在香港、台湾乃至东南亚,大家只是习惯普洱熟茶的味道,不喜欢生饼的青味。香港著名茶商陈国义先生品饮了勐海茶厂1980年代末期生产的#7542普洱生茶饼后,觉得此茶芳香可口,七泡有余香,且每片价格只有7.8元人民币,比当时每斤380元的龙井便宜许多,便一口气买下数十吨这种茶,并把这批茶命名为“88青饼”,用以纪念1988年在香港自行创立的“茶艺乐园”。

经过12年干仓存放,2003年时“88青饼”口感已转化得非常好。

2003年春夏之际,SARS侵扰全国,香港属于重灾区。当时已经有四家陈国义先生创办的“茶艺乐园”连锁店面临全面亏损,存放“88青饼”的仓库和自购私有房产也面临几百万银行贷款到期要偿还。陈国义先生时常寝食不安、夜不能寐,整个企业面临生死抉择。

就在企业最艰难的时候,店里来了一对夫妻,买走一批“88青饼”。此后,台湾茶人、香港茶人、大陆茶人陆续慕名而来,不到一个月,陈先生就偿还了所有债务。而流传到市场的“88青饼”更是名声大震,台湾、广州等地的茶商大肆抢购,现今一片饼售价已高达7.8万元人民币。陈国义先生开创了“88青”的辉煌,更是开创了干仓普洱茶的辉煌。

收藏与投资

先从多方面做好功课

记者:2006年至2007年,普洱茶经历了一段热炒期,也逐渐为大众所了解,而后经过几年的沉寂,近两年又掀起新一轮价格上涨。普洱茶到底适不适合大量收藏和投资呢?

胡皓明:以我多年从事普洱茶的研究和经营来看,原料好、制作工艺精良的普洱茶才有收藏和投资价值。目前保存下来最典型和有说服力的普洱茶就是故宫里的“人头金瓜茶”。清末民国初年的时候,我们国家进行了一些商标注册,云南一些比较知名的茶号、茶庄也进行了注册,这些资料和实物都在云南省档案馆里可以看到,这就是历史渊源。有这种历史渊源和普洱茶晒青工艺以及特殊的微生物发酵工艺,普洱茶就具备了资本炒作最基本的条件。

记者:作为投资,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胡皓明:比如知道茶叶是什么时候生产、谁生产的、谁对这款茶叶负责、制作人是谁、原料是怎么收的、制作工艺是怎样的,制茶的企业和师傅是否有足够制茶经验。若想收藏和投资,必须做好这几个问题的调研,从这些方面判断有无收藏和投资的价值,并把这些信息公布出来。

记者:听说老班章、冰岛、昔归的古树普洱炒到上万元一斤了,价格还有上升空间吗?

胡皓明:这就像投资买股票,什么时候都可以进入,只是看你怎么运作、怎么投资。如果你有足够资金存冰岛普洱茶,前提条件是:第一,你必须喝过冰岛茶;第二,你对冰岛普洱茶的来龙去脉有认识,能对冰岛茶说出门道来;第三,必须通过植物专家认证;第四,品饮专家要对你的冰岛茶有品饮认定;第五,保证自己要收到真正的冰岛茶。如果什么都不了解,只知道对别人说这是冰岛茶,那就没有投资价值。而且古树茶本身就是稀缺资源,如果能严格卡上前面说的几条投资条件就有投资价值,否则就不要盲目投资。

另外,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正在做古茶园的认证工作,在没有全部认证完之前,建议收藏投资者找准品牌,而如果投资那些没有QS认证、没有品牌的小工厂,资金就可能全部打水漂。

普洱茶仓储的创新之路


普洱茶仓储的创新之路

——“透视中国普洱茶”系列研讨活动侧记

6月19日,以“透视中国普洱茶”为主题的研讨活动,在位于广东省东莞市的“双陈”普洱会所举行。云南省茶叶协会会长、著名农艺专家黄炳生和著名普洱茶专家张顺高,率云南省种茶、制茶、茶学理论专家一行10人出席了会议。

研讨会安排了一项互动内容:干仓茶和湿仓茶品饮比对。一饼是略呈霉变的湿仓茶,另一饼是在“双陈”生态仓库陈化后的干仓茶。冲泡后,茶汤同样清澈通透,茶底同样完整舒展。但冲泡前的条索却有明显区别:湿仓茶条索间界限模糊,色泽暗淡;干仓茶条索清晰,芽叶区分明显,色泽呈澄绿色。冲泡后的茶汤更是大相径庭:湿仓茶有明显霉味,难以入口;干仓茶汤香气醇正,层次丰富,回甘绵长。

在随后参观“双陈”普洱的生态仓库时,黄炳生说:“看来,我们应该考虑修订普洱茶标准了,仓储应该纳入标准。”他毕生从事农业经济管理,做过10年主管农业的副省长,对普洱茶产业和市场状况了如指掌,对2005年前后普洱茶的大起大落更是记忆犹新。

选择:艰辛的,也是光明的

东莞不产茶,但茶人们却说,东莞是中国的“藏茶之都”。有专家透露,仅普洱茶,东莞就藏了超过20万吨。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云南省茶业协会会长黄炳生告诉记者:云南全省普洱茶年产量约为8万吨。

因为没有权威统计数据,只能做以上描述性的说明了。但仅此,茶,尤其是普洱茶在东莞的地位,就可见一斑了。

陈永堂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收藏普洱茶。别人藏茶是藏新卖旧,陈永堂当时是只藏不卖。

他每年都要去云南的西双版纳,去易武、布朗、巴达、南糯……,徒步走近一座座令普洱茶人景仰的古茶山,探访一株株几百岁、上千岁的古茶树。在这里,他结识了傣族制茶专家杜琼芝、布朗族种茶专家“老茶树”曾云荣、彝族小伙于大海,还有很多基诺族、哈尼族、拉祜族、瑶族、苗族的茶农。

陈永堂的解释很简单:他要知道什么样的茶树才能长出最好的茶叶。

在东莞,他盖了三间房子,分别存放同一年份生产的同一配方的普洱茶。他在一间房子里加装了空调用来调节温湿度;另一间房子没做任何处理,顺其自然;在第三间房子里放置了适当数量的活性炭和生石灰。他要观察一年、两年、三年之后,这三间房子里存放的茶各自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陈永堂的解释依然很简单:他要知道什么样的环境才是普洱茶的最佳陈化环境。

在勐海县曼恩村的鹏程茶厂,他和厂长杜琼芝一道指导着工人,反复试验着把不同的初制原料压制成饼所需要的压力。有一款茶前后试验了9种不同的压力,历时近一年。为此,他俩曾发生争执,甚至好几天谁也不理谁。

陈永堂的解释还是很简单:压力决定了茶饼的内部松紧度和后发酵的进程,他需要最具陈化价值的压制茶。

东莞有很多人做茶生意,其中的不少人无法理解陈永堂的行为:不把藏的茶卖出去怎么赚钱呢?“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没有钱,钱都换成了茶”,陈永堂说。

曾经是躲在深山人不识,在最近的20年中普洱茶却成了茶界宠儿,投资者趋之若鹜。然而,20年的普洱茶市场也从未平静过,特别是在2005年前后的数年中,对“越陈越香”的片面宣传、理解和追求,严重扭曲了普洱茶的品质真相,也背离了普洱茶悠远厚重的文化内涵,普洱茶数度上演了大起大落的悲喜剧,不少久经历练的茶商都被疯狂的茶价搞得叫苦不迭。

然而,不论涨也罢落也罢,陈永堂却不为所动。他曾在90年代末收购了一批数量可观的高品质熟茶,2006年,这批茶的价格上涨了几十倍。周围的朋友劝他赶快出手,他笑着摇摇头。直到今天,这批称之为“90散”的熟茶依然摆放在“双陈”的陈化仓库中。

一天晚上,陈永堂亲自执壶,我们相对而坐,泡的就是“90散”。

“其实你只要到西双版纳的茶山中去看一看,就什么都明白了。做好普洱茶的原料,都来自那些几百年、上千年树龄的古茶树,每棵树每年只能采两三公斤的茶叶。资源有限,高品质普洱茶只能越来越少,不可能如市场炒得那么多。”陈永堂说。

后来,我和他一起去了易武、布朗、南糯,看到了那些在热带雨林中与其它植物杂居的老茶树。其中大都是树龄两三百年以上的,也有少数极为珍贵的千年古茶树。它们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中,应日月寒暑之变化,汲山川雨雾之精华,与其它植物构成了相互支撑、无需人工干预的生态系统。它们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弥足珍贵。

“这么难得的东西,如果我们没存放好,发霉了,不能喝了,就是暴殄天物。所以我要了解它们的生命发展规律,研究普洱茶在陈化期间的环境诉求。这就是‘双陈’理念的缘由。经过10多年的不断完善,就有了今天的‘双陈’生态仓储系统。”

两杯清茶,一片心曲。

与别人的区别在于:陈永堂不喜欢、也从不参与市场炒作,而是全身心投入普洱茶仓储理论的研究和实践,并由此追溯到种茶、制茶,将普洱茶品质的形成过程纳入到他的关注和研究范围,并在每一个环节都全力倾注心血,力求一个完美的结局。

毫无疑问,他选择了一条独特、艰辛的道路,也是一条理性、光明的道路。

理念:人文的,也是生态的

如果用科学语言定义陈永堂的“双陈”理念,应该是:在适宜普洱茶内含物质蜕变积淀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环境中,在一定的期限之内,普洱茶贮存的时间越长,就能获得更好的口感和更多的有益于健康的物质。

是为“陈化时间,陈化质量”。

有人说:哲学是科学之母。

科学认为:物质是不能凭空产生和消失的,它们的变化仅仅是存在形式和内部结构的改变。物质是永恒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和内部结构是不断变化的。

哲学认为:生命是物质的存在形态,每一次生命的终结都意味着新的生命的开始。生命是永恒的,而每一种生命形态都是有限的。

所以,生命存在的过程和形式永远是一个科学命题,也是一个哲学命题。

在和与会专家、茶友交流时陈永堂说:“茶树是普洱茶生命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它只适宜于西双版纳的大山中。采摘下来的叶片是普洱茶的另一种生命形态,萎凋、杀青、揉捻、晒干、发酵、压制等制茶工艺,虽然表现为人的主观行为,却是基于人类通过长期实践对这种特定的生命形态不断深化的理解,就此而言,传统制茶工艺流程是适宜于普洱茶青的生存环境。”

“对于普洱茶来说,陈化是一个最为漫长的生命旅程,通常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它们的环境需求是不断变化的,营造适宜于普洱茶陈化的动态环境,正是‘双陈’理念的核心内涵。虽然陈化环境的营造需要人工干预,但前提是尊重特定阶段的生命规律,而不是将人的主观意志强加给茶。”

这一番议论,不但令与会专家、茶友连呼“精彩”,就连年逾八旬、一生事茶的普洱茶学者张顺高也不禁击掌叫好:“‘双陈’的生态仓储是普洱茶的工艺创新,也是普洱茶学的理论创新。”

事实上,我们无法确定普洱茶的最长陈化年限,只能靠品饮时的直觉确认其陈化的程度。据说故宫存的金瓜贡茶陈期已近两百年,已是“汤有色,但茶味陈化、淡薄”了。

陈永堂说:“普洱茶的陈化年限总会有一个极限值。到那时,普洱茶被彻底碳化了,不再是普洱茶了。”

那么,普通家庭如何贮藏普洱茶呢?

陈永堂给出的建议是:普洱茶与其它物种相似,表现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性,所以,贮藏空间必须无杂物、杂味;春季最高温度不能超过28℃,相对湿度不能超过70%,夏季温度在33℃以下,相对湿度在75%以下,秋季温度在26-31℃之间,相对湿度在60-65%之间;千万不要把受过破坏的茶与好茶混藏。

品味历史,收藏时光。

当生活的脚步越来越急促的时候,我们应该在普洱茶的浓郁厚重中回味,体悟从大漠洪荒到现代科技文明的漫长道路上,大自然对于人类的恩赐,和人类祖先的智慧光芒给我们的启迪。

时光倏忽而逝。每一次日生月落、每一轮斗转星移都值得珍惜。我们在品饮时的每一次灵光乍现,我们珍藏的每一饼普洱茶中蕴含的日月精华,都是这一代人的享受,也是留给后人的财富。

在西双版纳的茶山中,那些百年、千年的古茶树依然枝繁叶茂,显现出强大的生命活力,年复一年地为我们奉献着它们的全部心血。

对于大自然的恩赐,陈永堂说:“我们能够回报的,唯有怀着敬畏之心,殚精竭虑,做好每一片普洱茶。

普洱茶的另类“口碑营销”


普洱茶的另类“口碑营销”

中国茶叶最常见的营销方式,用一个词语来概括的话,非“口碑营销”莫属!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贸易史,留给我们最珍贵的,便是“口碑营销”这四个字。直到今天,口碑营销还发挥着它巨大的威力,并且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关于口碑营销,古代便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等经典的总结。

酒香不怕巷子深,一语道破了口碑营销的核心精神所在,那便是“酒香”。“酒香”有两种理解,一是产品的质量必须过硬;二是产品必须受到目标消费群的喜爱。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其核心是“自夸”。“自夸”也有两层意思,一是要爱自己生产的产品,如果自己都不喜欢,又怎能得到别人的青睐;二是“有爱要大声说出来”。

“酒香不怕巷子深”是一种被动的口碑营销,消费者对产品的感受,须经过使用后才能明白,待明白过来又转告他人,再到形成“口碑”,需要一段相对漫长的时间,也需要有一定的消费者群体作为基础,才能得到很好的“口碑”效应。“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则是主动的口碑营销方式,产品的特点不必要等待消费者去发现,而是通过自己的口向消费者传播,使自己成为“口碑”的源头,从而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王婆的方式兼有诱导的成分在内,因此很受消费者的怀疑,这是正常的消费反应。

今天,“口碑营销”已经发展成了一门专业的学问,有了比较可行的操作技巧,成为营销学中的经典模式之一。现代企业在销售产品和建立品牌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考虑口碑营销所带来的效应。

今天的茶叶营销,更加依赖口碑所带来的效应。

我们知道,中国茶叶的格局,是以千千万万的手工作坊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手工作坊,仍然是现今茶行业的主要支柱。手工作坊,是出精品茶叶的地方,也是生产低端茶叶的场所。由于定位的不同,手工作坊便有了不同的生存方式,不过大多数的手工作坊,都同时使用一种模式,那就是前店后厂。

铁观音是中国茶叶营销中最成功的案例之一。来自福建安溪的铁观音,便是前店后厂模式。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安吉白茶等等,都是这种模式的实践者。普洱茶的营销,本来也是前店后厂,但普洱茶风潮到来后,这种模式被打破,从而使普洱茶整个行业提前进入了品牌塑造的行列。不过,云南的普洱茶并没有因此就造就出消费者喜爱的品牌来。究其原因,还是“前店后厂”惹的祸!只不过,这“前店”并非是云南普洱茶企业自己的店,而是铁观音的店,是西湖龙井的店,是洞庭碧螺春的店……

通过别人的店,普洱茶实现了低成本的快速扩张。仿佛一夜春风来,千店万店普洱茶!据说新世纪到来的前几年,广州芳村的茶叶店,几乎无人愿意经营普洱茶,即使有店在卖,也是将普洱茶放置于“阴暗的角落”。这是正常的现象,广州芳村的店铺,以经营铁观音为主,本来就是人家安溪人的店,凭什么要卖普洱茶?然而到了2006年,芳村无店不普洱。这种现象,在北京的马连道、上海的闸北、郑州的城北、西安的茶城等等,是一样的。普洱茶产区的手工作坊,几乎不用自己开店,便实现了渠道的占领。这在茶叶的营销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至于为什么几乎所有的茶叶店,都不惜花费力气来经营普洱茶,一句话就能解释清楚,那便是:利益驱使

口碑是一把双刃剑,有好的效果,也会带来致命的伤害。

前面谈过,“酒香不怕巷子深”与“王婆卖瓜自卖自夸”都是口碑营销的经典总结。普洱茶的狂风,几乎是在一夜之间便刮起来的,所以“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口碑效应,算是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真正管作用的,还是王婆卖瓜的方式。我们曾经分析过,普洱茶其实是缺少消费者的,购买普洱茶的目的,就是为了卖掉普洱茶,只不过在一买一卖之间,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普洱茶最好的口碑,莫过于“升值空间大,升值时间短”!在这种现象下,几乎所有的从业者,都知道这是一颗定时炸弹,但极大部分的从业者,都不知道这棵炸弹引爆的时间。在普洱茶处于上升通道时,口碑宣传相当于火上浇油。我们的印象中,还依稀记得2007年4月的某天,下关沱茶一天五次提价的盛况,也不会忘记,大益普洱茶经典的7542,卖到24000元一件的天价!

这便是口碑的作用。不过这样的口碑,并非建立在“酒香”之上,而是建立在“自夸”上,什么人在“自夸”呢?当然是手上有7542的从业者或者投机者。关于“自夸”的案例,黎明普洱茶的从业者们,贡献了精彩的一笔,值得一提。他们每天派大量的销售人员,分批到各个茶叶店进行“销售”,他们不卖产品,而是出高价向茶店老板买同一款产品。当然,茶店老板是没有他们所需要的产品的。这样的做法,传达了一个消息,那便是,黎明的某某款产品将大涨!这让我想起曾经在街头遇到的骗局,骗子A首先向受害者询问有没有某一东西,如果没有,哪里有?如有,高价收购,并留下电话地址。尔后,骗子B向受害者低价(其实已经很高)兜售骗子A所收购的东西!这样的骗术,使用的是信息的不对称。

当然,大多数的普洱茶炒作者,明知是骗术却义无反顾,只因利益巨大,吸引力太强。

抛开炒作不谈,我们再来分析普洱茶(其实是所有茶叶)的口碑营销。

圈内流传一句话:茶叶的销售是一场口水战,总是贬低别人抬高自己!

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的做法,便是现代版的王婆卖瓜,是另类的口碑营销,不仅在普洱茶界盛行,在其它茶叶类别,也不断在上演。

普洱茶之所以适合王婆卖瓜似的口碑营销,是因为普洱茶自身有太多可以让人“贬低”的条件,也有太多让人“抬高”的理由。经历过疯炒的普洱茶,留下了精华和糟粕。精华可以用来抬高身价,糟粕可以让人进行贬低。先来看看精华。

“健康功效”和“越陈越香”,是普洱茶炒作过后,沉淀下来并得到大多数人认同的精华所在。

至于糟粕,不甚枚举。诸如不卫生、口感差、拼配烂、不懂茶、无大师、境外茶青、假货泛滥等等,你不能说他没有道理无视事实,如果不指名道姓,便不存在污蔑的问题。

如今,风潮退去,普洱茶的销售进入了漫长而艰难的时期,好不容易有个消费者上门,便会出现很多茶店争抢。往前推三年,消费者到茶叶店买一片普洱茶,老板们基本上连正眼都不瞧。时过境迁,世道突变,顾客成了上帝。是上帝,当然人人争抢,争抢的法宝,便是“口碑营销”,是王婆式的口碑营销。

套用一句话:成也口碑,败也口碑。

茶叶营销模式:立顿红茶商业成功的秘密


上接《茶叶营销模式:产品、渠道、消费者,哪个是你的核心?》。七万家茶企抵不上一家立顿!这句话在行业内已经说烂了,这不是真实的,立顿红茶并没有这么神奇,可以抗衡中国七万家茶企。不过立顿的成功有目共睹,它不仅仅是在英国成功,它在全世界都成功,即使是在年产近200万吨茶叶的中国,仅从销售额来看,它也是最成功的。所以,这句话应该换成:七万家中国茶企,没有一家接近立顿红茶。为什么会这样?

我曾经在一篇《国茶学习立顿,只有死路一条》的案例分析中,列出了中国茶企和立顿不同做法,如下:1、立顿红茶产品相对单一,核心产品就一款;中国茶企产品多样化,同品质产品换个包装就变成另一个产品。2、立顿红茶的产品品质基本上是稳定的,每个批次之间保持相同风格特点;中国茶企的产品品质不稳定,每个批次之间都会有较大差别。3、立顿红茶创造了一种简单直接的品饮方法,而中国茶企总想着将喝茶这件事变成专业人士的特权,复杂无比。4、立顿红茶是全渠道的运作,几乎在所有的饮品消费市场、餐饮市场,都有其身影;而中国茶企往往只有一个渠道,无法他顾。5、在企业经营的方向上,立顿红茶始终如一的做好一个茶包;而中国茶企总是不断调整自己的经营方向,三天两头。6、立顿红茶的定位是非常精准的,那就是方便的茶饮;而国内的茶企不知道什么是定位,三句话不离“高端消费群”。7、在售价上,立顿红茶的做法是将价格做到很低,既满足消费者也设置了竞争壁垒;国内茶企反其道而行之,恨不得一款茶卖出天价,一口吃成个胖子。8、立顿红茶百年如一日的研究茶包技术,针对一个茶包倾注了大量精力;而中国茶企基本不研究技术,大多数是拿来主义,结果拿得四不像。9、立顿红茶坚持一个标准,常年贯彻执行;而中国茶企,连什么是标准都没有搞清楚,什么是好茶都争论不休,更别说生产上的标准了。

通过以上的比较,我们能很清晰的发现,中国茶企要想学习立顿,是非常困难的,不仅仅是哪一方面的问题,在整个思维中,都完全不一样。有人会说,立顿没有消费者定位,而我们很多茶企都有!我们知道,定位,关系到企业形象、产品特点、消费群等等。在我看来,国内的茶企基本上没有定位。或者说,国内茶企的定位建立在品牌创始人对行业、产品的认知上和喜好上,是为老板一个人的定位。除非老板是自己品牌的消费者,否则这样的定位很难获得消费者认同。换句话说,企业主将自己认为的好产品介绍给消费者的时候,消费者会认为,这不是他们想要的产品。

有定位的企业,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品牌定位,去设置销售渠道,找到合适的消费者,产品的设计也会考虑到消费者的喜好,购买能力等等。只要能做到这一点的,在国内的七万家茶企的竞争中,就有希望脱颖而出。消费者是品牌成功的基石,没有消费者,一切都是空谈。消费者可以有不同的群体,比如说:1、按购买能力分:高消费人群、大众消费人群、中高收入者……2、按性别分:男人、女人。3、按年龄分:老年、中年、青年、少年、儿童、婴儿……4、按工作性质分:公务员、创业者、打工者、办公室人群、体力劳动……5、按行业分:运动员、飞行员、航海、建筑、医疗……6、按需求分:休闲的、方便的、文化的、送礼的、自用的、心理需要的、生理需要的……

还有很多分类方法。可以这样说,消费者定位是品牌建设中最难的部分,当你将自己的产品定位给某一类人群的时候,你

往往会舍不得被放弃的那部分人群。所以我们会发现很多茶企将自己的包装做得非常的华丽,说是礼品装,但同时又舍不得自饮需求,所以减掉包装再卖,一个商品可以分拆卖,这算什么呢?立顿是怎么做的呢?无差别化定位。所谓无差别化定位,就是将所有的人群视为产品的消费者。

我们知道,没有一个产品是适合所有人消费的,但尽可能适合所有人消费是可以做到的。比如说,柴米油盐酱醋,还有茶。茶叶虽然不是必需品,但其是健康品,每个人的生活中,几乎都会遇到。不论是生在亚洲还是非洲、欧洲还是美洲、白人还是黑人、男人还是女人、老人还是孩子,几乎都能喝茶。所以,茶叶可以做无差别化定位。既然是无差别化定位,那么立顿需要研究的就不是消费群是谁的问题了,他们需要研究:1、在哪里消费;2、如何消费;3、对产品香气、滋味、口感等的需求共性是什么?4、愿意花多少钱消费?5、竞争壁垒如何设置?

根据这些去研究产品、设置渠道。最后,立顿就做成了全渠道,因为它的消费者无处不在,所以茶馆里有立顿红茶,办公室里有立顿红茶,飞机上有立顿红茶,会议室有立顿红茶,卖场里卖立顿红茶、超市里卖立顿红茶,到快餐店喝杯茶,喝到的还是立顿红茶!可以说,立顿红茶无处不在。中国的茶叶企业,从哪里开始学立顿呢?

福鼎白茶企业销售新模式:网上卖茶已逐渐成型


“通过开展‘电子商务’营销,网上客户激增。”福建吾要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常沙非常看好网上销售前景,买卖双方可以一对一的进行交流,针对不同买家实行个性化营销,这是传统商务很难做到的。相比线下实体店,网店面对的客户群范围更广,短时间内就可积聚大量的人气,可以把商品销售至全国乃至全世界。

近年来,福鼎白茶在全国的知名度与日俱增,呈现产销两旺的良好势头。而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孕育出一个新兴的商务营运模式——电子商务。因此福鼎市不少茶企抓准时机,转变销售模式,积极地将电子商务运用到自身的经济运作机制当中。

以吾要茶企为例,该公司早在2009年2月就“试水”电子商务,开设自己的官方网站与茶业资讯平台;2011年,又入主淘宝C店开展“电子商务”营销。据了解,通过开展电子商务销售,网上客户激增,销售量占总销额量的40%-50%。此前,外地客户若要了解茶叶行情动态、或者了解某一茶商品的品质、包装等信息,按传统商务模式客户必须到实地考察,费时费力,同时也还存在着茶叶销售范围的局限性,而电子商务的发展正好就解决了这些问题。

除了吾要,福鼎市的天丰源、芳茗、瑞达等茶企,也陆续开始在网上卖茶,许多茶企为了拓宽销售渠道,纷纷在淘宝C2C平台上开设非常个性化的茶叶小店,直接面向中国庞大的网络消费群体,把更多更好的福鼎白茶推出去,并取得了骄人的销售业绩,网上卖茶已然成为茶企销售新模式。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创新驱动下的普洱茶营销新模式》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普洱茶的茶叶专题。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