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堡茶产品质量安全的监控

为适应市场品饮的需求,六堡茶产品已开始从传统单一形态向多样化转变,除了传统的大竹篓包装六堡茶畅销外,散茶、砖茶、饼茶、沱茶等多种产品形态六堡茶,袋泡茶、茶膏、茶精、速溶产品等六堡茶深加工产品,小竹篓、纸罐、藤篓、纸绳篓等生态包装以及坭兴陶罐、锡罐、青花瓷等礼品包装的六堡茶同样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由于六堡茶是梧州市传统的出口产品,2009年以来,列入《广西出口植物源性食品安全风险监控实施方案》的监控对象。根据监控方案要求,每年从加工厂、出口货柜分别抽样代表性样品,送到国家指定的认可实验室检测,检测农药残留项目22~25项、重金属2~5项。检测结果表明,多年来抽取的样品检测结果全部合格,这标志着梧州市出口的六堡茶连续多年安全风险监控全部合格。其原因是国家对出口茶叶实施出口植物源性食品原料基地检验检疫备案制度,要求对出口茶叶生产企业在选择茶叶原料基地时先进行水、土壤检测合格,并建立农药及化肥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农药及化肥的使用。另外,国家对出口茶叶生产企业必须从取得出口植物源性食品原料种植基地检验检疫备案证书的基地采购原料,并且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与卫生。再者,梧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检测中心、梧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梧州市食品药品监督局、梧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部门都加大对六堡茶的质量安全监控力度,不定期进行抽检,确保了六堡茶质量安全。

在内销产品方面,梧州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求六堡茶生产企业严格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关于批准对昌平草莓、富岗苹果、店子长红枣、从化荔枝蜜、六堡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以及相关六堡茶标准执行相关质量技术标准,以保证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和特色。(本文节选自《六堡茶大观》)

CY260.com扩展阅读

走访广西黑茶(六堡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走访广西黑茶(六堡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在广西黑茶(六堡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实验室,检验人员吴婕正对企业送检的六堡茶样品进行检验。“精制六堡茶成品应当品质正常,无污染、无劣质、无异变,且无添加任何非食用物质和食品添加剂。”吴婕说。

近年来,我市六堡茶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结构不断优化,品牌价值、知名度和美誉度日渐提升,其中产品质量保障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市质检所基础上筹建的广西黑茶(六堡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成立于2013年,是目前广西唯一的自治区级黑茶检测中心,负责六堡茶监督检验、风险监控检测、标准制修订、科学研究、技术咨询、产品质量评价等业务。检测中心现有专业技术人员32人,实验室面积达到3000平方米。

记者近日专门走访了广西黑茶(六堡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看到中心内设置有样品室、试剂室、天平室、评茶室、大型仪器室等,并配备相应的专业仪器设备。“虽然凭观察可以大致判断六堡茶的质量,但要得到科学、准确、有说服力的结果,运用专业设备仪器和科学方法检测是必不可少的。这是一台气质联用仪,就是专门用于检测茶叶农药残留物质的。”吴婕介绍。目前,六堡茶质检主要依据GB/T32719.4-2016《黑茶第4部分:六堡茶》以及GB2763-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共有34个检验项目。

据悉,检验中心围绕我市发展六堡茶产业,努力打造公共检测技术服务平台,业务覆盖全市获证企业。去年,检验中心业务量同比增长16.3%,业务收入增长58.2%,共为市内50家六堡茶生产企业的200多批次六堡茶样品提供权威的检验服务,有效规范行业产品质量。

检测中心成立几年来,在相关专业领域的科研开发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先后承担三项市级科研课题,制定六堡茶有关标准六个,目前正承担着两项科研项目。检测中心负责人介绍,今年将继续完善检测仪器设备配置,并为全市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六堡茶生产企业免费进行毛茶和产品质量抽检,促进六堡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梧州日报记者柳双通讯员麦丰)

普洱市完善生产加工各环节监管 构建普洱茶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普洱市完善生产加工各环节监管构建普洱茶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开展生态茶园改造、推广太阳能集热制茶、制定古树茶识别标准……近年来,普洱市多措并举,完善普洱茶生产加工各环节的全程监管,构建起普洱茶“从叶子到杯子”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推动普洱茶提质增效。今年普洱市预计实现毛茶产量10.8万吨,实现茶产业综合产值203亿元,同比增长10.5%。

清晨薄雾笼罩下的思茅区整碗村的祖祥高山茶园,3000亩基地里套种了香樟、山胡椒、香椿等覆阴树种,生物多样性是这片茶园最吸引人之处。“不打农药,不使用化肥,我这里的茶叶九成出口国外。”负责人董祖祥自豪地说,茶园已经获得了中国、美国、日本和欧盟的有机认证,并辐射带动周边茶农的1万亩茶园开展有机茶园建设,今年已出口的茶叶中半数为普洱茶订单,实现销售收入1亿多元。

从源头抓好普洱茶产品质量安全,普洱市积极开展生态茶园改造,推广有机标准体系,加快茶产品有机认证步伐。今年,全市共举办了20次有机生产专项培训。目前,全市进入转换期茶园面积23.7万亩,已取得有机认证的茶园面积达5.7万亩。

普洱市以规划引领、示范带动、财政补助等举措,大力推广应用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实现普洱茶生产加工环节全程“无烟化生产”。2013年,云南茶祖茶业有限公司自主开发太阳能中高温蒸汽压制系统与太阳能恒温烘干系统,成为国内首家将太阳能运用到普洱茶烘烤加工过程的茶企。太阳能无污染、零排放、低成本的优势得到市场认可,已有3家企业完成车间改造升级,全市普洱茶生产正逐步告别锅炉燃煤,迈入绿色清洁生产新阶段。

普洱市大力推行普洱茶标准化生产。制定云南省地方标准《普洱茶贮存指南》《固态速溶普洱茶》,以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为试点,制定了《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联盟企业标准、建立古树普洱茶质量追溯系统,带动全市其他25座古茶山和其他茶园推行标准化生产。(云报全媒体记者沈浩)

出口六堡茶质量安全有保障


出口六堡茶质量安全有保障

(梧州检验检疫局郭弢副局长(右3)带领食品监管人员深入出口食品生产企业检查食品安全隐患,图为正在检查梧州茶厂的产品安全监控记录情况)

(梧州检验检疫局郭弢副局长(右1)带领食品监管人员深入出口食品生产企业检查食品安全隐患,图为正在检查广西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的产品安全监控记录情况)

近日,梧州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组织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对辖区内3家出口六堡茶生产企业进行食品安全专项检查,结果均未发现农药残留、稀土、有害重金属等项目超标准现象,其六堡茶产品质量安全是有保障的。

至2014年底,梧州辖区内获得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资格的六堡茶生产企业为梧州茶厂、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广西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3家。按照出口食品管理规定,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其出口产品的原料必须来自获得出口备案的原料基地,并且供货方必须提供由当地检验检疫部门出具的原料供货证明,出口生产企业才能收购其原料。现场检查证实,这3家企业均严格执行上述规定,作为企业自控,企业日常还坚持抽取毛茶原料或成品样品委托具有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资格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批次检测率达百分百,检测项目包括农药残留、稀土、有害重金属等,均没有发现超标现象;其中一家企业在今年1-4月已经送检达10批次。同时,在出口六堡茶的检验中也未发现不符合输往国家或地区规定的情况。检查情况表明,这三家企业对内销产品也同样重视质量安全,其原料均来自长期合作的定点供应商,坚持抽样检测合格后才收购原料。

据了解,这3家企业有如下共同之处:一是企业领导的质量安全意识比较强、管理团队素质比较高;二是企业建立有多种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并运行有效;三是重视对产品质量安全监控方面的资金投入。所有这些努力不仅保证了六堡茶产品的质量安全,还为自身赢得了信誉。

借安溪经验 保六堡茶质量安全


借安溪经验保六堡茶质量安全

为落实好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危朝安的指示精神,梧州市组织了由梧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梧州市农业局、蝶山区人民政府、梧州市六堡茶研究院、蝶山区农林水利局、梧州市六堡茶协会等相关单位人员组成梧州市茶产业考察团。8月23-24日,带着自治区党委的关怀,带着梧州市委市政府的嘱托,梧州市茶产业考察团一行9人在团长覃柱材的带领下到福建安溪取经,学习如何保护茶叶质量安全。

泉州市农业局局长曾焕楷向梧州茶产业考察团介绍了泉州市特别是安溪县的茶产业发展情况,泉州市农业局副局长何长龙陪同考察团深入安溪县考察了安溪茶叶市场、茶叶企业、茶叶专业合作社、农资公司及农资监管平台建设等情况。考察团与何长龙副局长、安溪县农业与茶果局茶叶专家及茶叶企业、茶叶专业合作社、农资公司、农资监管平台等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探讨如何保茶叶质量安全。

通过安溪取经,学习安溪县利用茶叶追溯系统及农资监管平台保茶叶质量安全的先进经验,我市茶产业考察团增长了见闻,更加坚定了保六堡茶质量安全,做强做大六堡茶产业的决心。

三年安全监控合格,优质六堡茶促进出口


保质量促出口,六堡茶安全监控连续三年合格

近日,梧州检验检疫局收到相关实验室反馈的检测结果,证实今年抽取的5个出口六堡茶代表性样品,规定检测的22项农药残留及2项重金属项目全部合格。这标志着我市出口的六堡茶连续3年安全风险监控全部合格。

六堡茶是我市传统的出口产品。目前,取得出口备案资格的企业为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梧州茶厂,其茶叶原料基地取得备案的面积达14000多亩。2009年以来,六堡茶列入《广西出口植物源性食品安全风险监控实施方案》的监控对象,每年的监控方案均要求从加工厂、出口货柜分别抽样代表性样品5个,送到国家指定的认可实验室检测,检测农药残留项目22~25项、重金属2~5项。统计结果表明,三年来抽取的15个样品检的测结果全部合格。

据分析,六堡茶安全风险监控之所以全部合格,并非偶然,其原因是国家对出口茶叶实施了“出口植物源性食品原料种植基地检验检疫备案”制度,该制度要求出口茶叶生产企业在选择茶叶原料基地时先进行水、土壤检测合格,并建立农药及化肥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农药及化肥的使用。另外,国家对出口茶叶生产企业实行“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备案制度”,该制度规定出口生产企业必须从取得“出口植物源性食品原料种植基地检验检疫备案证书”的基地采购原料,并且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与卫生。

苍梧六堡茶质量安全管理推行标准化生产


苍梧六堡茶质量安全管理推行标准化生产

苍梧县高度重视六堡茶质量安全工作,狠抓措施落实,将农业龙头企业、茶青和茶叶产品流通市场作为六堡茶产业质量安全工作的重点,认真研究制订工作方案,取得了显著成效,到目前为止未发现茶叶有农药超标现象,保障了茶叶生产正常进行。

为保证六堡茶等农产品质量安全,苍梧县农业局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定期、不定期派出技术人员到主要产地采样检测茶叶农药残留。该县注重加强茶叶质量安全舆论宣传,提高质量安全意识,加强对生产经营者的茶叶安全生产知识、科学种植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与公德教育。切实搞好对农民的教育培训,采取科技下乡、举办科普讲座、发放“明白纸”、举行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加大对茶农的教育培训力度,真正使茶农掌握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提高进行标准化生产的自觉性。

为进一步做好茶叶质量安全工作,苍梧县制定了《苍梧县无公害六堡茶生产管理办法》,同时切实抓好标准化基地和无公害茶叶基地建设。以基地为依托,采取基地加农户的合作社模式,加快规模化生产,提高组织化程度,在新发展的标准化基地做到“五统一”,即统一管理、统一施肥、统一用药、统一采摘、统一加工,确保茶叶质量稳定,形成茶叶质量优势。农业局对相关企业和主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层层落实责任,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生产、用药、采收的过程指导,严格按照标准化要求组织生产。近年来,县农业局先后组织相关企业(合作社)做好产品质量认证,至今已有7家企业(合作社)取得有机产品认证,认证基地1500多亩,年产有机茶31.2吨。

2012年上半年该县新植六堡茶3000亩,目前,全县六堡茶种植面积达到4.1万亩,成立了六堡茶专业合作社39家,茶叶加工企业9家,茶叶加工小作坊60余户,茶园种植面积列梧州全市第一位,基本形成以六堡镇为中心的名优六堡茶产业带。据统计,2011年该县六堡茶产业产值达21.6亿多元,六堡茶已成为该县种植业的重要产业。

六堡茶的品质特色


质量特色

一、感官特色

外形条索紧结、色泽黑褐,有光泽,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纯陈,滋味浓醇甘爽,显槟榔香味,叶底红褐或黑褐色,简而言之具有“红、浓、醇、陈”等特点。

级别外形

内质

条索整碎色泽净度香气滋味汤色叶底特级紧细、圆直匀整黑褐,黑,油润净陈香纯正陈,醇厚深红,明亮褐,黑褐,细嫩柔软,明亮一级紧结、尚圆直匀整黑褐,黑,油润净陈香纯正陈,尚醇厚深红,明亮褐,黑褐,尚细嫩柔软,明亮二级尚紧结,尚圆较匀整黑褐,黑,尚油润净,稍含嫩茎陈香纯正陈,浓醇尚深红,明亮褐,黑褐,柔软,明亮三级粗实、紧卷较匀整黑褐,黑,尚油润净,有嫩茎陈香纯正陈,尚浓醇红,明亮褐,黑褐,尚柔软,明亮四级粗实尚匀整黑褐,黑,尚润净,有茎陈香纯正陈,醇正红,明亮褐,黑褐,稍硬,明亮

二、理化指标

1、特级至一级,含梗≤3.0%,水浸出物(干态)≥33.5%。

2、二级至三级,含梗≤6.5%,水浸出物(干态)≥30.0%。

3、四级,含梗≤10.0%,水浸出物(干态)≥28.0%。

三、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

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六堡茶质量特色先容


六堡茶质量特色

一、六堡茶感官特色

形状条索紧结、色泽黑褐,有光泽,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纯陈,滋味浓醇甘爽,显槟榔香味,叶底红褐或黑褐色,简而言之具有“红、浓、醇、陈”等特点。

级别外形内质条索整碎色泽净度香气滋味汤色叶底特级紧细、圆直匀整黑褐,黑,油润净陈香纯正陈,醇厚深红,明亮褐,黑褐,细嫩柔软,明亮

一级紧结、尚圆直匀整黑褐,黑,油润净陈香纯正陈,尚醇厚深红,明亮褐,黑褐,尚细嫩柔软,明亮

二级尚紧结,尚圆较匀整黑褐,黑,尚油润净,稍含嫩茎陈香纯正陈,浓醇尚深红,明亮褐,黑褐,柔软,明亮

三级粗实、紧卷较匀整黑褐,黑,尚油润净,有嫩茎陈香纯正陈,尚浓醇红,明亮褐,黑褐,尚柔软,明亮

四级粗实尚匀整黑褐,黑,尚润净,有茎陈香纯正陈,醇正红,明亮褐,黑褐,稍硬,明亮

二、六堡茶理化指标

1、特级至一级,含梗≤3.0%,水浸出物(干态)≥33.5%。

2、二级至三级,含梗≤6.5%,水浸出物(干态)≥30.0%。

3、四级,含梗≤10.0%,水浸出物(干态)≥28.0%。

三、六堡茶平安及其他质量手艺要求

产物平安及其他质量手艺要求必须相符国家相关规定.

梧州市实施六堡茶质量安全监管联席会议制度


梧州市实施六堡茶质量安全监管联席会议制度

近日,梧州市实施《梧州市六堡茶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联席会议制度》,从种植源环节、生产加工环节、市场流通环节等各个方面,切实加强对六堡茶质量的监管。六堡茶是梧州市传统名优特产,亦是中国历史名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知名度。目前,梧州市有六堡茶生产企业34家,年产量达9700多吨,年销量逐年攀升。但当前梧州市六堡茶部分产品质量水平参差不齐。因此,为加强对六堡茶产品质量的监管,确保梧州市六堡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梧州市建立并实施六堡茶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联席会议制度。据了解,梧州市农业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质监局、梧州检验检疫局被列入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主要工作职责是监管全市六堡茶生产加工企业生产的六堡茶质量,确保茶产品达到安全标准。此外,各成员单位还将分别履行六堡茶生产加工许可、监督管理六堡茶产品防伪、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生产标准建设,以及六堡茶生产企业申请办理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使用的咨询、指导整改、初审、上报、后续监管等职责。

六堡茶安全不容置疑


六堡茶安全不容置疑

有关机构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沤堆工艺做出的六堡茶符合Ny/T288-2002《绿色食品茶叶》、NY519602002《有机茶》及欧盟现行法规的规定,六堡茶安全不容置疑。

很多茶友心存疑虑

记得在普洱茶刚兴起的时候,一开始人们对熟茶认识多些,对生茶认识甚少,有的甚至不知道如何区分。人们也往往多消费普洱熟茶,而且,大多数普通茶友对熟茶的沤堆工艺更是不甚了了。某天,在论坛上有人发了个帖子,标题很吓人,又是“揭秘”又是“震惊”等很是吸引人,发了几张熟茶沤堆车间沤堆的图片。一时间,群情汹涌,也迅速转贴到其他的一些茶论坛,引起各个茶叶论坛不小的震动。“这些沤出长长白毛的茶能喝吗?”跟帖的某些人赌咒发誓从此不喝普洱熟茶,也有的是强烈谴责,大声咒骂厂家昧着良心。不过,确实也从此发端,很多人开始注意普洱生茶,也逐步有更多人加入到喝生茶的行列中。

很多茶友对熟茶工艺了解不多,有很多人也没到过沤堆车间,没亲眼看到过熟茶沤堆的过程,但也有很多通过图片、书籍等了解到熟茶的沤堆工艺。很多人难免心里有这样的疑问,喝这些经过沤堆的黑茶安全吗?在网络上存有这样疑虑的茶友网友不在少数,也有部分网友,干脆只喝生茶了。

普洱标准中称作“熟成”

谈起普洱熟茶的的沤堆,我们梧州六堡茶也有类似的工艺,到底安全与否,所以很有探讨研究的必要。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普洱茶(NY/799-2004)的标准文本中,除了一系列规范性的名称,产品分类、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卫生指标、检验规则与方法以外,在范围、术语和定义等项里,据参与该标准制定的西南大学茶叶研究所刘勤晋记述,经过反复调研和深思熟虑,特别在NY/799-2004标准制定过程中,提出了“熟成”这一概念。

刘勤晋认为,所谓“熟成”(英文AGING),乃食品加工专用术语。泛指面包发酵、酒类的陈化及肉类之适当冷藏。均用于食品品质改善的各种目的。如葡萄酒经过熟成后其乙醇氧化作用显著加强,酯类成分增加,酒香味更加醇厚可口。

普洱茶等黑茶的自然贮藏和人工沤堆实质也是一个促使茶叶自身氧化的过程。前者需要更长的时间,而后者因人工控制原因,而使茶叶发生氧化之时间大为缩短。其结果都是由于茶叶自身残余酶或外源酶的催化和水热辅助作用下,茶叶中以儿茶素为代表的多酚类氧化聚合,产生大量色素,并分解成简单的没食子酸等。由此可见,人工沤堆作为黑茶的一项成熟工艺在标准中确认并在业界内广泛应用。

发酵食品由来已久

一直以来,在中国传统食品加工中,利用益生菌促进食品发酵以改善食品风味和提高营养价值应用十分普遍。很多大众喜欢的食品都是属于发酵类食品,常见的有谷物发酵制品、豆类发酵制品、乳类发酵制品等多种。而茶叶制造过程利用这一发酵技术早于元代已有记载。如四川边茶的“做色”、“发汗”,福建小种红茶的“渥红”,云南饼茶的“潮水”等,都是这一沤堆技术的另一种名称。

据很多资料记载,六堡茶初制渥堆方法和精制过程中的沤堆工艺都是属于发酵过程,通过湿热作用,破坏叶绿素,促进内含物质转化,苦涩味减除,汤色加深,滋味变醇,叶底颜色转变。

据现有的研究表明,沤堆工艺,是酶、微生物在一定的湿度温度下综合作用,发生一系列复杂化学变化,引起叶内物质的相互转化,特别是多酚类的自动氧化的结果,从而形成茶品独特的品质特征。

有研究者认为,由于茶坯内含物质发生激烈的化学变化,产生热能,且堆内大量嗜热菌的繁殖也释放大量热量,使堆温不断升高,又进一步促进了茶内多酚化合物在湿热条件下的非酶促自动氧化,产生茶黄素、茶红素等多种化合物,而使叶底和汤色从绿转黄,从黄转红,而茶内不溶于水的多糖成分在微生物水分酶的作用下分解为可溶的双糖、单糖,且茶内具较强苦涩味的酯型类黄酮化合物在微生物和湿热环境的共同作用下进行氧化缩合、异构化等变化,使其含量降低,使茶汤从原来的苦涩向醇厚甜滑转变。

做茶人并非不喝茶

部分茶友流传着这么个说法:“做茶的人不喝茶。”这种说法,甚至更多用于发酵茶,说什么“茶厂的老工人自己都不敢喝自己做的茶。”对这个说法,笔者此怀疑态度。

最早听到这种说法,解释者说的是绿茶,说是制作的时候“用脚踩茶”,不过,据我了解,现在制作过程大量运用制茶机械,揉捻机两千多一台,效率高出许多倍,用脚揉捻的可能性很少了,便一笑置之。之后也听到有说到是因沤堆过程,之前也参观过一些沤堆车间,看过一些沤堆车间图片。只是平日,跟一些从事过沤堆制茶的茶人们喝茶,也有一些是茶厂的职工和管理人员,却没发现他们因此而“不喝茶”,很多还颇有心得呢。

记得在2008年梧州茶厂55周年厂庆的时候,本报记者还专门采访了该厂一位百岁老职工,他的长寿秘诀就是每天都喝杯六堡茶,可见所谓的“做茶不喝茶”应是个别现象。

笔者也参观过一些制茶生产线,对沤堆工艺制作出来的六堡茶的卫生状况还是放心的,不过,没有试验数据支持,终究是心里没底。

用实验数据来说话

前几天,在与茶友吴平先生采访中,吴先生说起前段时间相关单位在六堡茶的广西地方标准《DB45/T581-2009六堡茶》所做的试验过程中,对许多送检的六堡茶样本做了一些安全性的试验,试验的结果非常令人满意。

据吴平先生向笔者展示的一份试验报告中显示:“3个六堡茶毛茶及4个精制成品茶的28个农残项目结果全部为未检测,全部符合GB2763-2005《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规定要求,并且符合Ny/T288-2002《绿色食品茶叶》、NY519602002《有机茶》及欧盟现行法规的规定,以上结果表明,六堡茶及其毛茶是很少受到化学污染物的污染;另外,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全部为无毒,这表明六堡茶是十分安全的食品。”

另据吴先生介绍,在一项六堡茶成品茶微生物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这次所检测的所有样品中,致病菌项目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未检出,可以说,就抽样送检的六堡茶样品检测结果而言,六堡茶是非常安全的食品了。而且在对四个厂家的毛茶及精制茶共26个样品的铅检测结果在0.29%~2.55%之间,均符合GB2762-2005标准中的限量(≤5mg/kg)的规定,结果令人非常满意。

有了这些检测数据的支持,解除了对网络上茶友对沤堆工艺所制出的茶安全性的担心,笔者认为,只要生产厂家把好原料关,严格按照生产规程和卫生标准进行生产,沤堆工艺所做出的茶完全是可以放心饮用的。

平时喜欢喝茶,也喜欢上网,顺理成章,也喜欢上论茶的网。

各个大的茶网,基本常去。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茶友们对茶的认识差别往往非常大,很多是初学茶者、不懂茶者,但也不乏专业人士,如一些茶厂的技术人员,资深的茶人,甚至有些是茶学研究学者。由此,网络站上评论茶观点也丰富多彩起来,固然有初学者一个普通茶爱好者的角度,也有业界人士从营销拓展的角度,更有茶叶研究人士从种植、工艺、历史、品质等方面的专业意见,从中获益不浅。

不过,网络终究是网络,哪个是信口胡言,哪个是真知灼见,还得靠自己去分辨。

六堡茶茶的品质特性


六堡茶,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六堡茶属黑茶类,选用苍梧县群体种、广西大中叶种及其分离、选育的品种、品系茶树的鲜叶为原料,按特定的工艺进行加工,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黑茶。喝过六堡茶的人都会对它的“中国红”情有独钟,六堡茶业界认为,必须以“中国红”的文化韵味和民族特色为准则,使六堡茶走上复兴之路。

2011年03月1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六堡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子衬托着嫩嫩的叶芽,形状优美,好似牡丹蓓蕾初放,十分恬淡高雅。茶汤清澈呈杏黄色,茶味甘醇清新。

六堡茶属山茶科常绿灌木,叶呈长椭圆披针形,叶色褐黑光润,间有黄花点,叶底红褐。六堡茶素以“红、浓、陈、醇”四绝著称。其条索长整紧结,汤色红浓,香气陈厚,滋味甘醇可口。正统应带松烟和槟榔味,叶底铜褐色。

六堡茶的制作是采用当地的大叶种茶树的鲜叶作为原料,采摘标准是成熟新梢的一芽二三叶或一芽三四叶,经杀青、揉捻、渥堆、复揉、干燥5道工序制成。杀青特点是低温杀青;揉捻则是以整形为主,细胞破碎为辅;渥堆是形成六堡茶独特品质的关键性工序,其目的是通过渥堆湿热作用,促进内含物质的变化,减掉苦涩味,使滋味变醇,消除青臭气,并使叶色变为深黄褐青。渥堆时期,掌握到出现黏汁,发出特有的醇香,即为适度,所以属于后发酵茶。

六堡茶中之篓茶,乃是用竹篓包装的六堡紧压茶叶。将毛茶经过蒸揉后,装篓压实,然后放置阴干处,晾贮几个月通过后发酵使茶紧结成块,即可形成有独特醇、陈香味的六堡篓茶。传统的竹篓包装,有利于茶叶贮存时内含物质继续转化,使滋味变醇、汤色加深、陈香显露。用六堡散茶蒸制、压模,可制成六堡饼茶、六堡砖茶、六堡沱茶等。

六堡茶,红、浓、陈、醇,有独特槟榔香气、越陈越佳,属黑茶类,采摘一芽二三叶,经摊青、杀青、揉捻、沤堆、干燥等工艺制成,分特级和一至六级,原产、主产于中国广西梧州六堡镇。

六堡茶属于温性茶,除了具有其它茶类所共有的保健作用外,更具有消暑祛湿、明目清心、帮助消化的功效。既可饱食之后饮之助消化,亦可以空腹饮之清肠胃。在闷热的天气里,饮用六堡茶清凉祛暑、倍感舒畅。六堡茶在晾置陈化后,茶中便可见到有许多金黄色“金花”,这是有益品质的黄霉菌,它能分泌淀粉酶和氧化酶,可催化茶叶中的淀粉转化为单糖,催化多酚类化合物氧化,使茶叶汤色变棕红,消除粗青味。

六堡茶宜久藏,越陈越好,因为久藏的茶叶有“发金花”,即生有金黄霉菌(学名为冠突曲霉菌)。因金黄霉菌能分泌多种酶,促使茶叶内含的各种物质加速转化,形成特殊风味。陈年的老六堡,在30—50年左右,色泽黑褐油润,会有槟榔、松烟香味,清爽醇厚,味中有甜、汤色澄明。据化学分析,茶叶含咖啡碱、茶碱和挥发油等特质,有兴奋大脑、心脏和健脾胃的功能。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六堡茶产品质量安全的监控》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六堡茶专题。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