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洱,茶是根,是魂,是普洱的历史和文化,也是普洱的产业。普洱茶作为一种文化深深融入到了普洱各民族的血脉中,融入到了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普洱,茶是大产业,茶园面积达302万亩,现代茶园164万亩、野生古茶树群落120万亩、古茶园18万亩,普洱茶就是绿水青山带来的金山银山,2017年茶产业产值231亿元。在普洱,有茶农130万人,有人种茶,有人做茶,有人分享好茶,每个领域都有一些人可以讲述他们与普洱茶的茶缘情怀。

日前,第十三届中国云南国际茶叶博览交易会在普洱举办,在短短三天以茶为媒、以茶会友的盛会中,云南网记者采访了这样一批人:他们活跃于普洱茶市场,以茶论道,以茶为生,借普洱茶的生产和营销,讲述各自的精彩故事。

有人喊她“茶妈妈”

1998年,80多个平均年龄在50岁的茶厂老工人们破产重组了澜沧古茶有限公司。

“半辈子都在做茶,不做茶了好像也没有其他技能在社会上立足了。”这是这群老茶人的心声,他们破产再创业,尽管一路走来多经磨难,但因为一颗做良心茶的初心,他们始终在坚守。

做茶很多年,有人喊她“茶妈妈“,这是澜沧古茶有限公司董事长杜春峄。20年的重组创业,一路走来的故事她历历在目。

杜春峄说,创业起步初期从第一年的14余万元到第二年34余万元,一直靠大家集资经营维持。她说自己那时每天都在想:所有的磨难都不是难,而是越磨越好,越磨越亮,等到资产达到千万的时候可能会开心的睡不着觉。

如今,澜沧古茶已经走过了最艰难的时段,在茶商界已具有了很高的美誉度。“茶妈妈”说,做茶用诚信,用爱心做茶,用细心和坚心做茶,站在消费者角度考虑,做茶者就能收获最大的财富。“人生如茶,先苦后甜,苦中有甘,苦尽甘来。”做了50多年多年茶,闻了50多年茶香,做茶于杜春峄来说就是一种坚守。

他让年轻人爱上普洱茶

传统的普洱茶冲泡从别致的茶器到润茶、分茶都有一套讲究,喝茶者大都除了品茗茶的口感之外,也从冲泡的技法中得到乐趣。但是如何让“静不下来”的年轻人群也爱上普洱茶呢?云南天士力帝泊尔生物茶有限公司贾黎辉有妙招。

他从科技创新入手,把普洱茶分流打造成为快消饮品,从饮用方式和冲泡条件方面进行改变,从而尽量去拓展年轻化的消费群体。一直以来,普洱茶都具有健康饮品的称誉,它也在逐渐成为一种养生保健品,满足亚健康人群服用的需求,帝泊尔在做的就是在保证普洱茶口感纯正和健康的同时,用科技创新的手段对普洱茶产品进行包装和冲泡方式的改良,开发便捷快捷的普洱茶,获得了快消用户的肯定,也对传统普洱茶消费群体进行了补充。

他让有机茶在海外畅销

“很多人一味追求古树茶,其实台地茶只要是有机、健康、生态的,它同样是一款好茶。”在普洱,有机生态茶已经成为一条新兴的健康产业,从种植到管理再到生产,普洱在有机普洱茶产业上要做到的就是“做出让全世界人放心的健康茶叶”。

普洱祖祥高山茶园有限公司董祖祥介绍,普洱有几百万亩的台地茶,乱、散、弱的做茶乱像已经发声改变,“数据追溯和科学管理已然成为让消费者认同和监督的最好方法,走安全、有机、绿色的茶叶生产是普洱祖祥企业最正确的发展道路,也是最长远的规划”。

如今的有机普洱茶已经打通了国外市场,欧盟、美国、日本、英国等成为主要供应市场,但与此同时国内的市场却缺乏宣传力度。因此,董祖祥有更长远的打算。“好的健康的东西就应该人人来分享,我们有什么理由把好的东西销往国外,却不供给国内消费者饮用?”

企业强强联合打造普洱茶

饮用普洱茶不分年龄,它就是一种老少皆宜的健康饮品。1729年的普洱茶集团还曾是皇家贡茶园,后来改制成国营茶厂,直到现在的重新打造,借助电商平台线上线下把普洱茶打造成为云南的品牌。

近年来,普洱茶集团与北京同仁堂企业强强联合,借助着普洱茶集团4.5万亩的基地资源、2.7万亩的古茶园优势,以及同仁堂的口碑和品牌影响力,两家企业在注重普洱茶健康效应和绿色品质的共同合作中把健康、有机的茶产品全面普及到全国。

cy260.COm小编推荐

郑炳基的普洱茶经


初闻茶香

这是一次机遇,但也是一种缘分,郑炳基如是说。

郑炳基从小爱茶,但他以前从来没做过茶叶生意。有次去云南出差,约了几个朋友喝茶。有人跟他说,现在云南的烟、药、花、矿都已经过时了,云南茶叶品质好,又缺乏行业领袖,值得关注。于是,他开始四处打听,寻找合适的机会。

2004年10月,经朋友介绍,他听说云南普洱县茶厂要改制的消息,立刻进行接洽。仅仅15天,也就是2004年10月23日,郑炳基斥资2100万,完成了对云南普洱县茶厂的收购。对于郑炳基这样大手笔的运作,有朋友说他太冲动,但郑炳基自有主张:普洱茶厂是云南历史上普洱茶生产企业的“四大家”之一,有历史渊源,又拥有自己的茶园基地,虽然在当时的生产状况并不太好,但是郑炳基认为它成为茶叶产业行业领袖的潜质不容忽视。

他笑着对记者说,当时他其实自己都不爱喝普洱茶,收购的时候随身带的还是铁观音。但是,他很清楚地知道,从此他必须用心来品尝这道飘香的普洱茶。

继尝苦涩

不爱喝普洱茶的郑炳基对这道普洱茶其实心里早有一定准备,但却不曾料到这茶会如此的苦涩。

这是一个差不多快要倒闭的国有企业,茶农大量流失,茶园满地荒芜。他进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建茶厂基地。整顿生产环境。他派人到外地聘请了有经验的茶农。用专车把他们接到普洱县来,帮他们盖好了住房让他们安心在茶园工作;为了有效控制茶叶的农残含量,他还鼓励茶农养猪积蓄农家肥用于茶园施肥。如是种种,郑炳基终于让这些茶园重焕青春。

一年后,他带着这些凝聚着自己无数心血的普洱茶亲自走市场。可是,那时的市场流行的是老茶,对他刚刚出产的新茶,不管质量如何价格多少,任郑炳基磨破嘴皮,就是不买账,甚至连代售都不肯。这让郑炳基的心跌到了谷底。2005年他计划销售80%,留存20%,但最后结果才销售30%N40%,积压整整1400吨普洱茶,整个仓库堆得满满的,也堵住了郑炳基的心。紧接着,经销商解约、员工大量辞职,资金困难,公司陷入困境,郑炳基体验到了那种苦涩的滋味,但他始终坚信,自己会等到成功的那一天。

终品甘甜

皇天不负有心人。随着云南马帮进京,媒体对的三个要素,一是不要发霉的。二是要选大厂的,第三就是不要买价格太贵的茶。文/刘云

美国商人(奥斯丁·霍吉)的普洱茶经


如何将中国茶成功引入美国市场,霍吉认为有两个因素需要考虑:“你需要考虑教育和展示,展示意味着消费者不得不尝尝。我们会给消费者提供每一种茶叶的很多知识和信息,这远远超出其他公司。”

奥斯丁·霍吉是典型的美国人,身材高大,华发偏分,跟你谈话时一直微笑,却语气坚定。

谁能想到,这个曾经的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加利福尼亚州从事软件工作的前政府人员,现在在中国重庆开了个叫“七碗茶”的茶叶企业,当起了茶老板。普洱茶是他的主要产经销产品。

与普洱茶结缘

1991年,霍吉四十岁,在加利福尼亚州政府工作。这一年,他第一次喝到了真正的茶。

霍吉的一位中国朋友是杭州农业大学的博士,他为霍吉带来了浙江产的茶叶。“我从来没有喝过那样的茶。大多数美国人没有机会喝到真正的茶,只能喝到茶包那样的商品茶。那时,美国人并不经常购买其他国家的产品,”霍吉说,“在美国,钱可以买很多东西,但却买不到真正的好茶。”

霍吉开始对茶着迷。他来到浙江金华和杭州农村,开始接触茶叶,也接触了许多茶叶生产商和政府人员。“一个高大的外国白人来到农村,很多人邀请我去吃饭,因此我在浙江建立了很多关系。”霍吉说,“人们对我很好,难以置信地友好。一天早晨,我在杭州一家商店门口,仅仅站在那里四处张望一下,就有人主动来问我是否需要帮助。这就是我对中国的印象,特别在中国农村,我被热情地接待,我和很多当地家庭、政府官员和商人一起晚餐。”

随后,霍吉去了广州。一个杂志编辑建议他去云南看看。1998年,霍吉第一次到云南昆明,还和一队人去了大理、丽江。“那时我不认识云南做茶的人,我想拍纪录片。”霍吉说。

那时,普洱茶远不像现在这么有名和受欢迎。

霍吉谈到,在昆明时,他去了一些茶商店,大多数卖绿茶和红茶,绿茶种类很多,但很少有普洱茶。“直到2001年,我在广州才更多地了解了普洱茶。”霍吉说,那儿有一家双胞胎兄弟开的普洱茶店,很多穿得像黑帮一样的人围在店周围(当时流行服装)。“我觉得像在买吗啡。我在他们那里第一次喝到了普洱茶。”

霍吉说,第一次品尝普洱茶感觉还可以,而真正对普洱茶产生浓厚兴趣是在2003年。他和一位姓江(音)的老板一起开着车,花了大约70天时间,去了浙江、福建、江西等地约见一些茶叶生产商。

此后,霍吉和一位叫小吴(音)的工作人员来到云南,被介绍认识了当地一家茶企老板胡先生和王先生。从他们这里,霍吉学到了关于普洱茶的许多知识,了解了云南很多地方。

2005年,霍吉决定在云南做一次长途旅行。他们花了很长时间,来到了勐库大叶种的优质产地小户寨。“那里的茶非常好,我们看到山上居住的茶农很穷,他们也是茶叶生产者。”

那时,一公斤毛茶7元钱,非常便宜。霍吉从胡先生那儿买了一些毛茶。

霍吉对那些茶农说,不要为了搭棚子产更多的茶叶而砍倒古树,也不要卖女孩儿,请让她们回学校上学去。

他们到哪儿,霍吉先生就帮着一起,改善当地茶农的状况。霍吉先生为小户寨的学校捐献了那时当地仅有的一台电视机。

这些本土茶农,开始都在马路牙子上卖毛茶。霍吉帮助他们建立了市场,茶农们有了一片遮风挡雨的地方。

就这样,霍吉赢得了当地茶农和茶商们的信赖,开始了他的普洱茶生意。

在美国如何卖普洱茶

霍吉想要在美国销售他所认为的“真正的茶”。

“刚开始做这个生意的时候,有很多中国人对我说,美国人是不会欣赏中国茶叶的,你在浪费钱。”霍吉说,“不过,这不是事实。因为我想,我是美国人,而且我们家几代都是美国人,我们家族可以追溯到美国建国之初。我喜欢茶,那至少会有一些美国人跟我有同样的感觉。”

霍吉很坚持自己的意见。星巴克预计,到2017年,美国人消费茶会超过咖啡。这是很大的变化。

“现在,我可以告诉你,已经有非常多的美国人对好茶有深厚的感情。”霍吉很自豪地说,“我有个客户在新泽西,他家最近被飓风袭击,我问他你还好吗,他说家里的东西都被毁坏了,但是他不能没有茶,他在电话里向我订茶。你能想象吗?”

在美国,霍吉刚开始卖普洱茶的时候,没有人听说过这种茶。那时,人们只买生普洱,而不是上好的熟普洱。现在,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对收集普洱茶感兴趣。

开始在美国做普洱茶生意,霍吉说很艰难:“因为这些茶很贵远远比美国的茶包要贵。但是一旦客户品尝了,他们就会被中国的茶文化教育,认识到茶的价值和历史,深深地被吸引。”

目前,七碗茶公司有三种方式在美国销售茶叶,一是通过零售渠道,一是通过自营茶店,还有就是网上销售。此外也做批发。“我们在全球90多个国家有客户。我们甚至从美国把茶卖回中国、韩国和马来西亚、新加坡。客户在网上订购,因为信任我们公司的品牌。”霍吉说。

霍吉自称进入美国市场的时候并不是很聪明。他在亚利桑那州的图桑开了一家茶叶店。当地是沙漠气候,平均气温高达40度,并且不富裕,是个小城市。

然而,霍吉在当地卖了很长时间的茶,质优价贵,赢得了很多顾客。“尽管这只是一个规模很小的商店,但我们在美国茶叶市场上有重要的影响力。如果我们关闭了店铺,将会有很多人难过。”

对于前两年申请破产保护的美国著名的大西洋(600558,股吧)和太平洋(601099,股吧)茶叶公司(简称“A&P”)的销售模式,霍吉并不认同。

“他们专注销售,对茶和茶具没有兴趣,对自己所做的事也不诚实。他们的商业模式就是在购物中心销售,让那些购物的人顺便,他们并不真正对研究茶叶信息有兴趣,他们只想卖出这些茶,只向零售商讲他们的故事。“因此,不是说马连道的商家要骗顾客,而是这些商家也不知道卖的茶是不是真的。这些零售商从其他人那里买了茶,其他人又从别人那儿买来,没有人关心这些信息。”“人们离来源越远,得到的信息越糟糕,这也是我们相对于中国本地公司的优势所在,”霍吉说,“特别是农村的茶农并不太相信城里人。城里人下乡,农村人感觉到来自城市的歧视时,他们是不会跟城里人建立很好的关系的。”

而霍吉说,他的另一优势在于“接地气”,能跟农村的茶商建立信任关系。

对于想要进入美国市场的中国茶叶界,霍吉建议让美国“知道”中国茶:“他们需要来中国学习如何做好茶,中国没有教西方世界关于茶叶的一切。中国可以成为世界茶叶市场的领导者,但他们没有为此做任何事。印度却给了茶产业很多支持。”

多年前,霍吉就认为中国茶叶界需要花几百万美元去纽约举办个茶论坛、宣传中国茶,就像沙特阿拉伯花了成百上亿美元在美国为沙特阿拉伯商品做促销一样。“应该向它们(印、沙)学习,因为它们知道如何花钱影响美国人。中国却没有花钱为旅游、瓷器、茶做过宣传。中国热衷于自己做很多展览和表演,但是没有多少商业人士关注这些表演。若是把钱花在纽约好的广告公司那里,效果可能就不一样。”霍吉依然如此建议。来源:国际商报

云普茶行老板卓桂周的普洱茶经


“喝生的还是熟的?”刚进云普茶行门店,卓桂周马上问记者。

“刚一路喝了太多吧。”望着他身后满墙的茶饼装饰墙记者说道。卓桂周站起来,双手叉着腰看了许久,从墙上找了一块开封过的熟饼:“2006年的,试试看。”

卓桂周掰了一片放入盖碗中,温杯、洗茶,他倒是也讲究一连洗了两道。再灌入开水时,卓桂周手机铃响便去接了一圈电话,回到茶桌前,斟出茶汤,此时的汤已经是黑红色。

“跑去接了一圈电话才出汤,这浓汤不好喝!”卓桂周嘿嘿傻笑,倒了重泡。夏天泡茶要快速出茶汤亦是茶人的技术活,但是6月的四川成都,午间闷热,90多度的热水冲下的盖碗杯尤其烫手,几次被烫到的卓桂周,甩了甩手用福鼎方言说“泡茶比卖茶难”。

卓桂周,1974年生,四川省成都市大西南茶城云普茶行的老板。大西南茶城是四川省第一个标准化茶市,卓桂周作为这个茶城第一批商户,做了七八年普洱茶,是茶城知名的福建茶商之一。

2005年,卓桂周在上海郊区种植蘑菇,行业并不是很好。这一年,他第一次喝到了真正的普洱茶,也改变了他的人生。

当时,一位上海客户卓桂周带来了云南产的普洱茶。“作为福鼎人,我是喝白茶长大的,从来没有喝过那样的普洱茶。那时,在上海的福鼎人并不经常购买其他茶类的产品。”卓桂周说。

卓桂周开始对普洱茶着迷。他带着好奇,来到云南普洱产区,开始接触茶叶,也接触了许多茶叶生产商和茶城推广公司。

一个老乡建议他去大西南茶城看看。大西南茶城是四川省第一个标准化茶市,2006年3月开始对外招商。当年3月,卓桂周第一次来到成都,和他一起来的还有30多个普洱商户,大家都租了商铺,开了自己的茶行。“那时我不认识四川、云南做茶的人,我想做家乡茶。”卓桂周说,在老家也是做福鼎白茶的,轻车熟路。

“那时,普洱茶远不像现在这么有名和受欢迎。”卓桂周谈到,在成都茶市,他去了一些茶商店,大多数卖绿茶和红茶,绿茶种类很多,但很少有普洱茶。“我决定更多地了解普洱茶。”卓桂周说,成都茶市有几家云南人开的普洱茶店,很多穿得像黑帮一样的人围在店周围(当时流行服装)。“我觉得像在买吗啡。我在他们那里第一次嗅觉到了普洱茶的商机。”

此后,卓桂周再次来到云南,被福鼎老乡介绍认识了当地一家茶企。从他们这里,卓桂周学到了关于普洱茶的许多知识,了解了云南很多地方。

就这样,卓桂周赢得了当地茶农和茶商们的信赖,开始了他的普洱茶生意。

“刚开始做这个生意的时候,有很多福建老乡对我说,四川人是不会欣赏普洱茶的,你在浪费钱。”卓桂周说,“不过,这不是事实。我喜欢茶,那至少会有一些四川人跟我有同样的感觉。”

卓桂周坚持自己的意见。他决定把主打产品定位为普洱茶。

在成都茶市,卓桂周刚开始卖普洱茶的时候,没有人听说过这种茶。那时,人们只买生普洱,而不是上好的熟普洱。现在,越来越多的四川人开始对收集普洱茶感兴趣。

开始在四川做普洱茶生意,卓桂周说很艰难:“因为这些茶很贵,远比四川的茶包要贵。但是一旦客户品尝了,他们就会被普洱的茶文化教育,认识到茶的价值和历史,深深地被吸引。”

卓桂周自称“进入四川市场的时候并不是很聪明”。因为和他一起过来开拓普洱茶市的云南人,他们都改行其他茶类或转租商铺返乡。

卓桂周在当地卖了很长时间的茶,质优价贵,赢得了很多顾客。“尽管这只是一个规模很小的商店,但我们在四川茶叶市场上有重要的影响力。如果我们关闭了店铺,将会有很多人难过。”

随着普洱茶在逐渐炒热,卓桂周的茶行也逐步发展起来。他说:“对于我们来说,茶的质量与品质是我们的生命,自己把不住品质的茶叶,不会放入市场。但是外地过来的茶商做茶叶,更多经的是‘商’。”

“道理很明白。”卓桂周道出自己的见解:“虽然普洱茶在全国很热,但是毕竟喝茶、收藏普洱茶的,对于茶叶的了解大多数一知半解,可钻的空子很多。我们对茶是一种敬重,而真正把茶当做生意来做的人,低买高卖,只要赚到钱就好,不用管品质。”

“现在普洱茶做的人多了,外地来的浙江商人、福建商人、广东商人等,慢慢也把触角深入房地产、加油站,或者各种各样来钱的生意。可能茶叶就是他们产业的一部分。”卓桂周说道:“但是对于我们来说,赚多赚少已经不是很重要,只要不砸了自己的招牌就好。”为此,卓桂周在研究茶叶上投入了很大精力。他提供每一种茶叶是谁做的、什么时候做的、具体的售货点等,并确保这些信息的真实性。“我们去了解一种茶叶,不仅仅是跟茶厂老板和销售经理谈,我们还会跟其他人谈,以确保信息来源的多元化,就像记者一样,我们需要3、4个不同来源的信息来确保信息可靠。”卓桂周说,具有保健养生功效的福鼎白茶具备了这些流行元素。

虽然,卓桂周的白茶卖得并不是很好,但他说:“现在茶叶消费档次不断提高,人们对茶叶的工艺制作、认知程度越来越深,品质好的茶叶会得到人们的认同,随之茶叶的市场也将更加广阔。我想我还会回到最初的执著,推广好家乡白茶。”

普洱茶“经营”和“投资”两者兼顾的茶商朱宁


许多想进入茶市的投资者不禁会有这样的疑问,如何经营一家茶叶店?如何在茶叶市场脱颖而出?如何使普洱茶“经营”和“投资”两者兼顾?温州益圆茶业总经理朱宁分享了自己15年的茶市经营之道。

商报记者邵卢静

经营之道:

兴趣是你事业是否成功的首要因素,其次是心态,越想着赚钱反而越赚不到,要把做茶叶生意变成一种享受;

凡事量力而行,有些人很喜欢自己打品牌,当自己还没有足够能力的时候,这条路必定走不通,借助他人力量未必不是件好事;

茶叶种类繁多,投资茶叶店需选择合适的茶种开展经营;

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进行选址,人气不是最主要的考虑因素(交通便利),主要是有足够的停车位;

要有洞察、了解和把握市场的能力,并选择合适的品牌(当然也可以自主经营品牌);

当茶叶店发展到一定规模,并有了一定的客户群时,建议设置茶吧、茶座等,多渠道经营。

专营普洱解决压货苦恼

“普洱茶就像‘银行’,白天卖茶,晚上囤茶,两样都赚钱。”一落座,朱宁就开门见山道。

朱宁从1997年就开始做茶生意,当时是什么茶种都卖,利润很薄。“比如绿茶,喝的就是一个新爽,所以像温州的早茶就要拼一个‘早’字,虽然经济效益好,但毕竟时间短。”朱宁分析说,做普洱生意却需要长期的投资眼光。

2006年,普洱茶的价值逐渐浮出市场,普洱茶的投资热潮也随之而来。“普洱茶的年份、产地、品种等因素决定其价格,一般而言,普洱茶的年份越久价格越高。”朱宁拿出计算器,简单地算了一笔账。目前市场上2011年产的出品的多款茶具外,其他的都是朱宁从各处搜集而来,为的就是满足一些要求较高顾客的需求。从明年开始,朱宁还打算将自己的直营店装修成茶吧,以茶会友,推广茶文化。当然,这同时也是他的另一种创收方式。

朱宁还鼓励茶客收藏新老茶饼,并协助其藏茶。待到客人想转手卖出茶饼,朱宁就帮助其寻找买家,“这样一来,茶客购茶的热情会高起来。”

“玩茶友”变“加盟商”拓宽加盟渠道

方俊是一名普洱茶的收藏爱好者,收藏普洱已经有四五年的时间,身边也有一票“玩”茶的好友。方俊说,开一家普洱茶店是为了“玩”友们有个喝茶聊天的地方,于是通过网上搜索,他确定了“大益”的品牌,也结缘朱宁,最终变成了朱宁的加盟商。

由此,朱宁发现发展加盟商的渠道是可以多面的,把“玩茶友”变成“加盟商”将是一种新的营销模式。比如走南闯北的客商,在外经商的温州人,普洱茶的投资者、收藏爱好者,经营其他茶种的商家,这些都是普洱茶的购买者(销售链上的“下家”),朱宁都通过努力让其了解“大益”、了解普洱,从而变成大益茶的加盟商。朱宁说,在他的50多家加盟店里,就有30多家是原本就从事茶叶经营的店家“转型”做普洱茶。

通过这样的方式,朱宁在取得云南大益茶业集团浙江区域授权不到两年的时间,轻松发展了4家直营店和50多家加盟店,加盟足迹遍及温州、丽水、义乌、台州、衢州、嘉善、宁海等地。

普洱茶第一人邓时海谈茶经


什么样的普洱茶值得收藏?什么样的普洱茶口感好?时下,普洱茶的保健功能、投资效应日益凸显,今日,被誉为中国“普洱茶第一人”的台湾师范大学邓时海教授亲临太原,向龙城普通消费者现场讲述应如何品尝、收藏普洱这种“能喝的古董”。

“喝普洱,以存放3年以上的熟茶为最佳。”邓时海表示,普洱熟茶经过发酵,较之其他茶叶,避免了苦涩、性寒的缺陷,保健功能最佳,经过3年以上的存放,又挥发了发酵时存留的异味,口感纯正。

“新普洱熟茶可作为日常保健品饮用,但说到营养价值,存放50年以上的老茶更胜一筹。”邓时海说,普洱茶存放越久,茶叶中存留的细菌越少,茶叶的PH值越高,可中和人体因过多摄入肉食而产生的酸性物质,非常适合喜欢食肉的人群。

提到日渐升温的普洱茶收藏,邓时海建议藏家,最好收藏普洱青饼(即生茶)。因为经过存放,自然发酵的普洱生茶,其价值要远高于经过人工发酵的普洱熟茶。

栾振佃:山东普洱茶经销第一人


栾振佃:山东普洱茶经销第一人

已经定居云南西双版纳的山东省茶文化协会理事栾振佃,是在济南有据可查的经销普洱茶第一人,老两口1996年在济南茶叶批发市场开的普洱茶专卖店,被业界称为“普洱茶第一店”。可就是这样一位普洱茶专家,还是被近三年来普洱茶销售的疯狂态势闪了腰。

1996年开始在济南卖普洱茶,栾振佃老人形容当时是“惨淡经营”,一年卖的普洱茶,数量还不如现在的一周。当时推广普洱茶,老两口经常遭到白眼,“你这是拿什么中药汤给我们喝呀1比较熟识的人当面这样数落,不熟的人还不知道背后说什么呢!为了生存,“第一店”无奈经销其他热门品种,当时将花茶调整到60%,普洱茶只留了40%的空,否则维持生活都是大问题。记者注意到,现在的栾氏普洱茶庄内,已经完全是普洱茶专卖了。

让“第一店”闪腰的事发生在2004年初,“普洱茶第一店”在济南卖普洱茶已有八年,但销量一直不好,老栾经常为仓库积压犯愁,压着成本不说,还占着地方。德州的一位茶商来进货,看到放在仓库角落里的一大堆普洱茶饼,就商量买一点回去自己喝。老栾一高兴,将180块六斤重的大饼子,全卖给德州这位同行,一块200元,总共3.6万元。这位同行当时没带这么多现金,老栾日后为要账还自费跑了一趟德州。“三年时间,你知道现在那些大饼子值多少钱!一块5000元我收他的,人家还不卖呢,市场价一块应在7000元至1万元之间,卖给他的那堆饼子现在起码值126万元,三年增值34倍。”说起此事,老栾觉得很是可惜。

普洱如今成首选

十年冒出千家店

茶楼一壶四百元

马鞍山路是省城有名的茶楼一条街,记者近日在这条路上调查发现,无论茶楼大小,普洱茶已经成为这些茶楼必选的推荐茶种。在一家中等规模茶楼,服务员端上一壶号称15年的陈茶,每壶价格398元,经营者称这款普洱茶现在最畅销。

记者近日在江北最大的济南茶叶市场采访发现,普洱茶标志已经成为绝大多数门头的首选标志,还有的在卖传统乌龙、龙井的基础上,纷纷腾出空间,增加普洱茶销售专柜。茶叶市场的市场管理者统计,75%以上的业户开始经营普洱茶,总数超过1000家。而1996年,济南只有1家。

“今天喝普洱了吗?”已经在济南广友茶城安家的普茗轩主人李震这样跟记者打招呼。李震因为遇到普洱茶而放弃原有职业,全心投入到确实不好把握。”一位经销商告诉记者。由于普洱茶品种繁多,造成很多茶价格没有可比性。据懂行的知情人介绍,记者在茶楼里喝的398元一壶的陈年普洱茶,在批发市场里一块茶饼(标准重七两)的售价不会超过100元,而一块饼至少可以冲20壶茶水。

迷上普洱茶


喝茶已经有些年头了,但还是对香茗茶道一直都没有太多的追求,也从来不考究茶品的类别和质量,这些都不能说明我不爱喝茶。绿茶、红茶,还有花茶,只要是随手捡到的,都会泡上一杯,只为了解渴舒疲。别人讲究的看茶色、闻茶香、品茶味,细啜名种的喝茶之道,在我这里一切从简了,只要是茶,泡到水杯中,就足矣。一切简单就好。

最早知道普洱茶,还是源于前些年的炒作,在一块黑乎乎的茶饼面前,黄金也只能甘拜下风的阵势,让我对普洱茶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于是就买了些普洱茶来泡了喝,不过是在朋友家里喝过后才买来泡。第一次喝上了普洱茶,是在朋友那里,据他声称这价值1000多元的茶饼泡制出来的,酱色的茶汤,平和的味道,让我丝毫体验不出它的价值所在,唉!估计我不会品茶吧。

一切也是要讲究机缘的,再次接触普洱茶,是因为它有减肥的功效,还有就是它的价格便宜得让人难以置信。渐渐地时间长了,喝多了,我也迷上这种与众不同的茶味道。

水是开的,茶是陈的,把茶放入杯中,倒入白开水,一股如红酒般的颜色在透明的水中蔓延,一缕一缕慢慢渗透整杯水。喝一口,一种陈润的味道在嘴中荡漾……此时,绿茶变得苦涩,红茶淡而无味,花茶让人腻烦,只剩下普洱茶了。

别的茶都是以新茶为最好,而普洱茶却是以陈茶为佳。青春的光阴逝去,这种茶的感觉完全合乎自己心的感觉。在那陈香琥珀色的普洱茶之中,享受那岁月沉淀般的心境,领悟人生岁月的那份感动。

现在我每天都会泡上一杯普洱茶,如同对待情人般,一点都不敢怠慢,世事无常,怕以后再也喝不到。过去粗犷型的饮茶方式,也随之一点点地发生着变化……先洗茶,再细细品味那不浓不淡、散发出普洱茶的醇厚芳香的茶汤,悄悄地感受着那种优雅娴静、内涵韵致的魅力。呵呵!品茶功夫在提升了,估计再些年就入茶道了。

喜欢上普洱茶,是因为它细腻有余,不显张扬,看似浓郁,饮则不腻的品质,还是人如其茶,茶如其人的感悟,我自己也说不清。但普洱茶的味道,却让我彻底地喜欢上了,再也无法与之分别。

《普洱茶记》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文学创作,在《人民文学》、《诗刊》、《十月》、《大家》、《山花》等刊物发表大量诗歌、散文、小说作品。

出版有专着《普洱茶记》、散文集《风中的群山》、《云南黄昏的秩序》和《像袋鼠一样奔跑》、《我的云南血统》、《七个人的背叛》(与人合着)、《第二届华文青年诗人奖作品集》(与人合着)等。

曾获《诗刊》“华文青年诗人奖”、第三届人民文学奖,诗歌奖、昆明市茶花奖金奖、第四届华语文学传媒人奖2005年度诗人提名等。是当下诗歌界倡导的“草根性和地域性写作”及“中间代”诗群的代表性诗人之一。

内容简介:

雷平阳先生的《普洱茶记》问世,有承接阮氏《普洱茶记》精神,而贯穿普洱茶继往开来的气势。雷氏有着敏锐的觉察能力和明辨的推理能力,以十万言之文字,珍贵图片篇幅,对现代普洱茶做出客观透澈的比较、分析、诠译及说明。往往以一位实事求是的学者态度,以正面对待一件事情、一次因果以及一个问题,提供了正确且富有建树性的结语,对普洱茶有着最深远的贡献。在雷氏《普洱茶记》着作中,提出了许多前所未知的资料,也匡正了许多本以为真实的错觉。

张顺高:普洱茶保健科学普洱茶讲座


张顺高:普洱茶保健科学普洱茶讲座

主讲人: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员、云南省农科院发展和演变,从明朝时期的"士庶所用,皆普洱茶也"到清朝时期被列为贡品,再到民国和抗战之后的逐渐衰败,为众多老科技工作者勾画出了一条普洱茶兴衰史的轨迹。演讲着重阐述了普洱茶的保健功效和功能成分,以及普洱茶的保健机理,通过介绍分析普洱茶微生物发酵变化产生的特殊成分,详细阐明了普洱茶保健的科学依据。除此之外,张顺高先生也普及了普洱茶的种植和制作的相关知识。

从事多年茶叶研究的张顺高老师总结道:"普洱茶是当今世界上最珍贵又最廉价的保健饮料,在各类茶中独占鳌头,也是今后世界上最具市场潜力的生活饮品,前途不可限量".他也希望,普洱茶能被更多的人所熟知并喜爱。

随后,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会长王树文先生现身说法,结合自身20来年喝普洱茶带来的诸多裨益,号召现场所有的老科技工作者"喝茶要喝普洱茶".在场的老科技工作者对此纷纷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许多老科技工作者积极提问,诸如怎么鉴别普洱茶的真伪,如何选购质量上乘的普洱茶,普洱茶的农药残留是否会对消费者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等等,两位老专家耐心地一一做了解答。台上台下的互动讨论此起彼伏,讲座由此推向了高潮。

讲座持续了近两个小时,到场的老科技工作者们都觉得,这样的讲座让他们受益颇丰。据悉,云南省老年科技工作协会,还将在今后陆续开展一系列类似的科普讲座。

普洱茶情缘


从接触普洱茶,到从事普洱茶,再到教学普洱茶,我一直觉得,品普洱茶不仅是一种品味,也是一种福报。我常常讲,玩普洱茶的人,必须是文雅内敛,有修养风度之人,才能真正品味普洱茶的陈香,气韵的奥妙。虽然,我等非文雅之人,但在从事普洱茶的过程中,所接触到的人士却非等闲之辈,他们似普洱茶般内敛,有劲,却并不张扬,他们似普洱茶般厚重,如一本本古典文学,越翻越有味。。。

所以人与普洱茶的缘份,往往是"普洱茶找人",不是"人找普洱茶"。举凡被普洱茶找上的人皆是有福报之人。

早年我从事其他工作,与茶几乎不着边,99年接触普洱茶后,便与普洱茶结下了不解之缘。有趣的是,第一次接触陈年普洱茶,并不知普洱茶为国之重宝,乃可以喝的古董。那时,朋友送我—块半斤重的砖块型的黑亮的东西,让我用改刀将其撬开,用开水冲泡服用,可治疗或缓解父亲的胃肠疾病。(在博文《普洱茶情缘》里有详述)。普洱茶的魅力,父亲的毅力,家人的努力,它让我的家庭光茫重见。若说普洱茶是拯救父亲的灵魂之饮,实不为过。

陈年纯正普洱茶是一种高贵,典雅,内敛的纯天然,纯生态的保健养生佳品,更承载,融合了千百年沉积下来的厚重文化。老茶的形成,必须是好茶历经岁月的痕迹,有心人的呵护,给予其良好的环境让它在天地人的博爱下成长,变化。倘若某一个环节疏忽,都无法得到如今含在口中的玉露琼浆。

在无数人的眼里,普洱茶不外乎与其它茶类一样,今年没有了,明年还可以再生,再产。不然,每年皆可出茶,但却永远不可能复制出年份。这也就是普洱茶令人玩味不腻的其中的一个奥妙,贵在变化。它汇集天地之灵气融于一体,自毛茶紧压成团后,与大自然中的空气发生谋和,而那种无声胜有声的交易,唯有知它的人知道。一天二十四小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它无时不刻的产生着万千变化,凝聚且储备了天地人所赋予它的极其丰富的能量。老普洱茶是大自然的礼赞,其灵气磁场特别的强,在天气变化之时,它会散发出与平常截然不同的香气。而这种自然的茶香让人陶醉,这也是多少年来,存茶爱好者越来越多的原因。尝试过多少次,这种香不仅年少的人喜欢,老至上百岁,少至两三岁的孩童也欢喜的要命,即喜欢香也喜欢味。一片新茶要摆置上百年而不坏,那是需要三代人的精心保管,传承方可得啊!所以,在当今的茶海里,抑或是在拍卖市场有幸得见几十上百年的古董老茶,我们又应该以什么样的眼光,什么样的态度去读它呢?

老普洱茶的药用价值极高,它不仅可治身病,还可治心病,治身病,丰富的保健养生信息足可说明一切,而治心病,融厚重的历史长河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释家文化于一体的,足以让当今浮躁的人们透过一杯自然的茶汤,冲淡都市的烦恼,寻得内心原本应有的本心,从而过得更加祥和、圆满、自在。

老普洱茶除了日常的品饮养生之外,还可成为传世之收藏。佛门将普洱茶老茶作为礼佛待友的无上佳品,国家领导将国之重宝的普洱茶作为馈赠他国的衔接友谊的赠品。。。。。。数不胜数的普洱茶佳话,我却只有一句话:喝懂普洱茶之人乃大富大贵之人!

陈年老普洱茶越来越难得。这十几年下来,因为老茶的供不应求,知道它好处的人越来越多,导致作假的人也有机可乘,这更增加了玩茶之人的玩味性.

好的老普洱茶的几大标准:一味(味道)、而质(质地)、三价位。

好的老普洱茶

观外形:条索清晰,油润,有光泽,无霉斑;

闻干香:香气纯正,无霉味,无怪异味;

开其汤:汤色红浓明亮,不浑汤,无沉淀;

品其味:入口饱满,汤稠、厚滑,有喉韵,有茶气,且气流回荡。

好茶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要辨识茶香是否正确,品茶前先用白水洗口,品茶前饮酒或食辛辣之物,都会影响品茶的质量。老普洱茶消耗量日益增加,因此价格也日益高涨。但若买到加工或作假的“老普洱茶”,再便宜也不值得。因此提醒寻茶之友谨慎分辨。我本人在“老普洱茶”里缴了不少的学费,个中滋味自知。

老普洱茶有脾气,有灵气,它可以正念清神、修心养性,引人入境的特殊功效。尤其是上品紧压老普洱茶,若用于静心,打坐,更有助于提升修炼的境界。唯有您与这位充满智慧的智者交流方可见其间真理,个中奥妙。正如一些茶友说:点好香,喝好茶、赏古玩、交好友,此乃人生最大享受。

普洱茶制作者艾田神游普洱茶


2004年2月,曾被鲁迅、许广平收藏的一块清宫普洱茶砖(重3克)在5分钟之内,便拍出了12000元的天价;同段时期,珠三角的普洱茶销量增三成以上;广东茶叶进出口公司所推出的"普洱茶世纪珍藏版"500克一盒目前售价达320元;上海茶叶协会的调查显示,香港人最爱饮普洱茶,该区市场上最好卖的茶叶排名榜首的就是---普洱茶;目前,台湾、香港追逐三十年以上的普洱茶已成为一种最高境界;仅是云南就有1300万茶农依靠普洱茶生存……就在这些年,多少饮茶发烧友、商家竞相收藏普洱茶以待升值!

普洱茶制作者艾田:神游普洱茶

作为普洱茶的产地,云南,避无可避地被推上了这个火爆市场的最前沿试炼地;作为曾获中国茶叶学会"中华杯"全国名优茶一等奖"陈香牌"普洱茶制作者,艾田,毫无准备地在良莠难辩的诸多茶行中当上了普洱茶茶庄"百茶堂"堂主,他以积累了二十多年的事茶经验,将"陈香牌"普洱茶在堂中发扬光大,将"百茶堂"做成了海内外说到当代普洱茶都会提到的一个茶人会所。

这是个把爱好作成了品牌的人。从生存到热爱

云南普洱茶从商周起,到唐代已经成为主要商品,清代入贡朝廷,声名崛起。这种原产于云南澜沧江流域思茅、版纳、临沧等地的"历史宝物"因其独特的保健作用和收藏价值在20世纪90年代再次从台湾地区刮起"热"风,吹向全国乃至世界。

普洱茶制作者艾田:神游普洱茶

这股热风渐刮之初,艾田对"普洱茶"的概念是,生存。

"我一个学化工的人,为能到城里工作选择了临沧的茶厂,跟着同事全国到处跑,就觉得云南的茶很牛,广东、浙江、上海都争着要。后来参与普洱茶制作、品普洱茶……也就为生存,为工作而做。"艾田在选择做"自由人"之前,几乎是自觉地将普洱茶划到了私人生活享受以外。

而世间没有什么是绝对的不可能。就在艾田自认为对普洱茶的态度仅仅是"解决生存问题"时,他已经不自觉地成为了一个"茶人",一个性格都被浸染尽了普洱茶气息的茶人。

普洱茶制作者艾田:神游普洱茶

所谓普洱茶气息,其实就如品它的人---厚道、敦实、内敛。这是艾田开始意识到此生热爱是什么的缘因。那时,台湾人正在络绎不绝地一波波涌向云南,涌向这个传说中普洱茶的神奇产地。普洱茶,在人气极旺的推动下,其云南市场露出灿然的黄金一角。

一个人知道了自己会毕生挚爱什么,无论这个什么是她,还是他,是金钱,还是幻觉。只要知道,都是有福了。

艾田分明在30岁那年成了个有福之人。其后他凭自己悉心研究多年得出的对普洱茶茶色、茶形、茶味、茶气、茶性、茶理、茶义、茶境、茶情的准确理解,于1994年开设"百茶堂",摆开八仙桌,全凭一张嘴---品茶道、谱茶经。这个至今已经研究制作、销售普洱茶20多年的茶界"奇人"制作的"陈香牌"普洱茶曾获"中茶杯"一等奖。

一人得神、二人得趣

艾田在他的堂中闲闲地抽着老烟,玩着一把宜兴紫砂壶,和茶友们谈到最想过的生活。"不过是有好茶喝、有好书看,足矣。"还有呢?"还有,就是在这样过日子之前,先把我办个普洱茶博物馆的梦圆了。"

其实,艾田本人就像一个活着的普洱茶历史文物。他的普洱茶知识之详尽、专业,令中国台湾地区"普洱茶王"邓时海教授为之惊叹,专门带上韩国弟子亲自到百茶堂学习切磋。众所周知,中国云南尤其是西双版纳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发源地,它为世界茶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和坚实的基础,它是世界茶叶赖以繁衍、发展的母体,是世界茶文化发生、传播的摇篮,因而它在中国乃至世界茶叶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而普洱茶却是这一茶树发源地的传统正宗名茶。作为"可以喝的古董",很少有饮料或食品具备普洱茶这种"可饮、可藏"的双重特性,"人人皆可饮,越旧价越高",新普洱茶是人人可得的日常饮料,老普洱茶却又"价等兼金",可望不可及,如果在"普洱天平"的左端是"典藏价值",是只涨不跌的"耐久财";而右端则是"饮用价值",是喝一片少一片的"消费财",那"时间"就是游走在两者之间的"砝码",随着时间砝码往左推移,这饼茶的典藏价值就越高,反之亦然,远年普洱茶所具备的典藏性类似红酒,两者一样讲究年份、出身(酒庄、茶庄),注重稀有性与保存状况。艾田就对法国人之于红酒的痴迷执着、专业专注给了很高评价,"我要像法国人做红酒一样来做普洱茶。面对前辈留下的好茶和神秘未破知的做茶技术,我总是愿意挑战这样的好茶,希望自己做的茶可以一步一步更贴近前辈留下的文化遗产精髓。"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普洱茶企话普洱茶经营之道》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