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大江以北,则称六安,然六安乃其郡名,其实产霍山县之大蜀山也。茶生最多,名品亦振。河南、山陕人皆用之。南方谓其能消垢腻,去积滞,亦共宝爱。顾彼山中不善制造,就于食铛大薪炒焙,未及出釜,业已焦枯,讵堪用哉。

兼以竹造巨笱,乘热便贮,虽有绿枝紫笋,辄就萎黄,仅供下食,奚堪品斗。江南之茶,唐人首称阳羡,宋人最重建州,于今贡茶两地独多。阳羡仅有其名,建茶亦二非最上,惟有武夷雨前最胜。近日所尚者,为长兴之罗齐,疑即古人顾渚紫笋也。介于山中谓之岕,罗氏隐焉故名罗。然岕故有数处,今惟洞山最佳。姚伯道云:明月之峡,厥有佳茗,是名上乘。要之,采之以时,制之尽法,无不佳者。其韵致清远,滋味甘香,清肺除烦,足称仙品。

此自一种也。若在顾渚,亦有佳者,人但以水口茶名之,全与岕别矣。若歙之松罗,吴之虎丘.钱唐之龙井,香气浓郁,并可雁行与岕颉颃。往郭次甫亟称黄山,黄山亦在歙中,然去罗远甚。往时士人皆贵天池。天池产者,饮之略多,令人胀满。自余始下其品,向多非之。近来赏音者,始信余言矣。浙之产.又曰天台之雁宕,括苍之大盘.东阳之全华.绍兴之日铸,皆与武夷相为伯仲。然虽有名茶,当晓藏制。

制造不精,收藏无法,一行出山,香味色俱减。钱塘诸山,产茶甚多。南山尽佳,北山稍劣。北山勤于用粪,茶虽易茁,气韵反薄。往时颇称睦之鸠坑,四明之朱溪,今皆不得人品。武夷之外,有泉州之清源,倘以好手制之,亦是武夷亚匹。惜多焦枯,令人意尽。楚之产曰宝庆,滇之产曰五华,此皆表表有名,犹在雁茶之上。其他名山所产,当不止此。或余未知,或名未着,故不及论。

CY260.com编辑推荐

谈《请革芽茶疏》


《请革芽茶疏》写作到现在已有四百七十周年了。这是安徽茶叶史上值得大书一笔的事。这篇文章对封建王朝的贡茶制度进行了鞭挞和暴露。

曹琥明史无传,生平不详。据疏文测之其在明正德十年到正德十三年(1515-1518年)前后署理庐州知府。此文约写于1517-1518年。

明朝是中国最黑暗、最腐收的封建王朝之一。皇帝的昏庸、皇室的穷奢极欲、太监的跋扈横行、王公贵族的贪婪诛求,把中国农民推到水深火热之中。当然亦有少数封建士大夫的明智之士看到了这种矛盾和危机。尽管他们从其本阶级利益出发,或出于忠君思想,指出了这些矛盾及其危险性。甚至做了一些缓和这些矛盾和改良措施,为民请命,被人们视做“青天大老爷”。“清官”,如海瑞、况钟者流,曹琥就是其中的一员。但是客观上却无情地暴露了当时封建社会的矛盾和丑恶,同时为后人留下了极其珍贵的史料。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封建社会的腐朽性,从而激励着我们更加珍惜和热爱今天的新社会。

疏文开宗明义第一句就点出:“为节贡奉以苏民困事。”民困乃是因贡奉太多之故也。“臣闻天之生物,本以养人,未闻以养人者、害人也。……以一人之奉而困天下之民,以养人物而诒害人之患”。矛头所向,直指至尊,把无上权威的皇帝推到贻害万民的罪魁、祸首、元凶的位子上去了。接着指出明初:“额贡芽茶风岁不过二十斤……迩年以来,贡额之外有宁王府之贡,有镇守太监之贡。是二贡者有芽茶之徵、有细茶之征……宁府正德十年之贡,取去芽茶一千二百斤,细茶六千斤”。

正德十年距明初不到一百五十年而贡茶额数竟翻了三、四百倍之多。这还仅仅是宁府一处之贡。如果加上皇帝宫贡、监守太监之贡,实征自民间的更不知是多少倍了。甚至连太守曹琥也不禁要问:“实贡朝廷者几何”,其弊可知。更有甚者,“官校临门、急如星火”致使“农夫蚕妇各失其业,奔走山谷以应诛求者、或相对而泣,或因怨而怒,殆有不可胜言者”。读至此人们不禁联想到唐文宗太和九年(835年)王涯倡“榷茶法”,民怨沸腾,激起有名的“甘露之变”。民可载舟也可覆舟。前车之辙,后车之鉴。“近日抚州守御千户所千户吴隆;赉执牌面到府,内称舍人秦钦,传奉令旨,去年进贡不敷,要得加添数目,等因在内,其令旨之有无,臣不得而知,若传奉之应否,臣不能不为之寒心也。”从而对封建王朝最神圣不可亵渎的“令旨”,也持有怀疑态度了。

该文进一步指出芽茶之贡有五害民:有失农时、民艰于食、民不聊生;官商勾结遂使“射利之家、坐索高价”致使芽茶一斤,卖银一两犹恐不得以盘剥小民;官校乘机私买私卖以鱼肉乡里,遂使朝夕盐米之小民相戒不敢入市。并指出芽茶之贡是“皆切民之深患、致祸之本源”。

与曹琥同时稍后一点陈霆在他的《两山墨谈·卷九》(书成于1539年)上写道:“六安茶为天下第一,有司包贡之余,例馈权贵于朝士之故旧者……予谪宦六安,见频岁春冻,茶产不能广,而中贵镇守者,私徽倍于宫贡,有司督责,头芽一斤至卖白金一两”山谷窭民有鬻产卖子以充者,官司视之漠然,初不为异也。故茶在六安始若利民,而今为民害则甚。”此段文字可与疏文互相参证。

《请革芽茶疏》虽写芽茶贡之弊,但就其积极因素来看是对整个贡茶制度的抨击。鞭辟入里、触目惊心。他不仅在安徽茶叶史上有其显着的地位,在全国茶叶史上也有其重要的一页。陈祖规木、朱自振两先生在所辑《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中收录了该文。

六安产茶名茶


“六安瓜片“,历史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国际著名特种绿茶。象其它中国名茶一样,“六安瓜片”生长在长江以北,靠长江边大边山北麓淠河上游的天然腹地,这里高山环抱,云雾缭绕,青山碧水,竹大成林。是“六安瓜片”的先天性条件。与其他众名茶不同的是“六安瓜片”采制技艺和加工工艺独特。采摘时间必须在“谷雨”前后十天,鲜叶必须长到“开面”时采摘,以保证茶品茶味。

早上采,下午“板片”、“去梗”、“去芽”,以“片”取胜,是我国绿茶中惟一去梗去芽的片茶。炒制时,分炒生锅、炒熟锅,拉毛火、拉小火、拉大火,竹篓装茶木炭灰,炭火猛烈,火苗盈尺,抬篮走烘,一罩即提,二、三付烘篮,交替进行,一抬一步,边烘边翻,节奏紧扣,配合默契,如跳古舞一般,次数在80次以上,直至起霜有润,清香扑鼻。用专家们的话说“实为一绝”。其外,制作“六安瓜片”的茶树,必须是当地自古以来的“小叶种”,否则就变形走味。清代康熙年间文化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所著《聪训齐语卷一》这样写到:“予少年嗜六安茶,中年饮武夷而甘,后乃知介茶之妙。此三种可以终老,其它不必问矣。介茶如名士,武夷如高士,六安如野土皆可为岁寒之交。六安尤养脾。食饱最宜。”《中国质量报告》1997年5月20日在品味全国十大名茶时称:“六安瓜片既是饮料又是良药,有消食解毒去疲劳之功效。”

地产茶主唱今年春茶大戏


春节一过,一年一度的春茶大戏又要开场了。记者近日先后咨询了多家茶场了解到,虽然当前已经采摘了部分新茶,但几乎全部被团购预订一空,基本上没有什么余量投放零售市场。另外,有关专家还认为,我市近年来茶叶质量不断提升,加之今年地产茶采摘时间明显提前,因此地产茶尤其是地产优质茶可能走俏今年春茶市场。

3日以来,我市甘露茶场、五峰茶场、五洲山茶场等茶叶基地陆地茶相继开采;而早在2月22日,也就是大年初五,下蜀、赵庄、张庙、高庙等地茶场则已经陆陆续续采摘大棚新茶了。记者了解到,今年创下了镇江春茶开采史上的最早记录。

今年春茶开采为何如此之早?市农林局园艺技术指导站站长、高级农艺师李传德表示,这既是茶叶生产发展的结果,也是暖冬气候促成。近年来,我市重点引进并大面积推广了早芽茶树品种乌牛早,目前全市已有乌牛早茶园1000余亩,该品种一般都在3月上旬开采。我市在茶叶生产中不断推广立体采摘、春后修剪、大棚覆盖、地面覆草、早施基肥、叶面追肥等技术,茶叶开采时间近年来已经逐步有所提前。而今年开采如此之早,主要还是因为罕见的暖冬气候,如2月的平均最低温度就达到4.8℃,茶树生育期因此要提前20天左右,茶芽提前萌动生长;同时,不少茶场为避免倒春寒给早熟的茶叶带来损失,积极提前组织抢采。

春茶增产难以如愿

记者从市茶叶协会了解到,日前的冷空气使我市茶叶生产遭受不小损失,未能及时采下树的芽头损失50%以上,茶农每亩减收3000元左右,虽然在冷空气来临前部分单位已将茶枝上部能采摘的芽叶进行了抢采,但由于部分茶芽尚未达到采摘标准,再加上采茶工不足、时间紧迫等因素,损失仍无法避免。

专家同时告诉记者,由于去年秋冬季干旱少雨,我市茶园冬管无法按时进行,多数茶园等雨冬管下肥,基肥普遍比往年迟施1个月左右,加之暖冬使茶树休眠期大大缩短,萌动明显提前,作为春茶产量关键的越冬芽重量和质量都不及常年。另外,今年春节较迟,多数茶场施催芽肥都在3月份,追肥时间普遍推迟与茶树生育期明显提前形成较大的反差。有的茶场是下完催芽肥就开始采春茶,肥料利用效率下降;茶芽过早萌动,抗寒能力下降,而3月上旬至4月上旬是我市“晚寒”的多发季节,晚霜冻害更易发生,早芽品种茶树受霜害威胁面积增加,因此今年春茶难以增产,特别是名特茶产量可能不如预期。

地产茶将走俏市场

李传德还指出,近年来全国茶叶消费增长速度加快,地产茶多年来一直保持产销两旺的形势。今年全球变暖,我国南方许多茶叶主产区是在春节前开采,名茶生产高峰时期恰逢春节长假,大批茶芽老在树上不能及时采摘;而且此次低温霜冻给浙江及苏南等重点茶区普遍带来较大打击,名特茶产量将会走低,因此流入我市市场的名特茶可能将有所减少。

近年来,我市大力进行良种茶改造,地产茶产品质量已明显提升,消费者也逐步对地产茶有了更多的认同感和偏爱;节后消费属于“冷淡期”,春茶市场启动明显迟缓,而今年地产茶元宵节前后就已上市,与外地茶上市的时间差也已明显缩小,不少茶商已经开始减少外地茶进货,增加地产茶销售份额。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民们片面抢早喝新茶的观念已经逐步淡化,重质量、重品牌的茶叶消费意识正在逐步增强,普通分散加工经营的无品牌、无包装的茶叶将越来越难以走出“卖难”窘境,品牌意识已经成为茶叶生产的关键所在。

张顺高:谁说普洱不产茶?


张顺高谁说普洱不产茶?

走进张顺高老师坐落在昆明北郊的小院,就像走进了一片小小的热带丛林。

高大的橡皮树宽阔的绿叶为小院带来阵阵骄阳下的凉爽,攀爬蜿蜒在院栏上的山乌龟的叶片宛如一颗颗绿野之心。仔细看看,小院中竟还有十余棵长得枝繁叶茂的小茶树。张顺高一一指点给我们看,这棵是云抗10号、那棵是由普洱古树茶培育出的小苗,另一棵叶和杆都带有点紫色的,就是人们传说中的紫鹃!小小院落,因有了这些可爱的小茶树一下子变得与众不同起来了。来自不同地方、不同气候条件下生长的茶树,能在昆明都市里生长得这样的生机勃勃,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不过,要知道院落的主人可是当年云南省茶科所所长,也许这就顺理成章了许多。

让滇茶“表里如一”

1933年出生在湖北的张顺高,自湖南农学院茶叶专业毕业后到云南茶叶科学研究所工作,他与云南茶叶结下了不解之缘。

云南得天独厚的茶树资源是每一位茶叶研究工作者梦想的天堂。在云南的茶山茶海里,张顺高1961年发现勐海巴达野生大茶树,1963年他在湖南《茶叶通讯》发表了相关的考察报告,并主编了《西双版纳文史资料茶叶专辑》。

67年代末,张顺高受命到非洲马里援建茶叶农场,任栽培组长,由于工作突出,被马里授予二等国勋。70年代张顺高又奔赴西非的上沃尔特(今布吉纳法索)考察种茶可能性,并担任该国茶树试种中国专家组组长。张顺高的夫人梁凤铭同是茶科所研究人员,在张顺高奔赴非洲的10年里,梁凤铭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独自承担起了养育儿子的重任。这对相濡以沫的茶中伉俪把一生的情感与茶紧紧交融在了一起。后来,张顺高与梁凤铭联手共同撰写了《古生态学与茶树起源传播驯化的系统猜测》等多篇论文。其中,《古生态学与茶树起源传播驯化的系统猜测》一文早在1993年4月思茅举行的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茶树遗产保护研讨会上与国内外学者专家就进行了交流,受到了茶学界的热切关注。

张顺高一直勤勤恳恳地致力于云南茶叶研究工作,走遍了云南的山山水水。一篇篇茶学论著是他心血的结晶,也是云南茶叶发展历史上一座座重要的里程碑。

谈到当下云南茶业的发展,张顺高认为,云南茶文化元素非常的丰富,但人们还没有好好完全地把它研究透;云南的茶品质很高,但缺乏文化方面的推动。针对云南茶叶在国内、国际茶叶市场一直处于低价位的问题,张顺高提出了:“让滇茶表里如一”的观点。他说:由于传统上认为云南茶叶价格就是低,以及人们对云南茶叶的文化性意识不强,造成了云南绿茶、红茶价格上不去的局面。但他同时认为,云南茶叶价格低也是一种竞争优势。而对于茶文化意识的加强,就需要加大对云南茶叶的宣传,发掘其不曾被人们认识和了解的文化内涵,让滇茶“表里如一”才能让云南这个茶叶原产地得到充分的发展。

“文化是茶的生命力”,正是这一信念促使着张顺高不断为云南茶文化的发展而努力。2000年,张顺高与张芳赐、王树文、何仕华等一群志同道合的云南茶界老专家和学者们共同创办了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2002年,促进会正式挂牌成立,举办了多项茶事活动,促进了云南民族茶文化的发展。

还普洱一个说法

2005年12月7-9日,由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中国普洱茶研究院、思茅市商务局等单位专家组成的古茶树考察鉴定组对普洱县宁洱镇白草地豹子洞、宽宏困鹿山、梅子乡永胜村罗东山的野生大茶树和古茶园进行考察。张顺高是这次考察小组的组长,组员都是云南茶叶界赫赫有名的老专家们。

古茶树生长的地方大多山高林密,有的地方就根本没有现成的路可走。车开不进,连马也爬上不去,只能自己用手抓住垂落的藤蔓一点点爬上去。下过冬雨的地面滑湿非常,稍不留神,便会滑倒。张顺高笑着告诉我们:蔡新教授滑倒过,何仕华老师也滑倒过。徒步9个小时后,来到野生茶树群落中最大的那棵茶树下时,大家不禁相视而笑了,每个人都是一身的泥和水。

经过实地调查采访,这次在梅子乡永胜村罗东山发现的野生茶树群落中的5号野生大茶树为乔木,树高14.75米,树幅14x12.8米,最粗分枝围2.34米,从叶面、叶基、叶质、叶齿、花冠、花瓣、果分析,属大理茶种。罗东山野生茶树群落茶树密度高,生态环境优越,生长旺盛,是最具典型性的野生茶树群落。经生态环境评估并与其它古茶树比较分析,树龄约为1800年,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古老的大理茶种茶树。在最靠近野生茶树群落的村庄里,考察小组还找到了当地少数民族的先民们制茶留下的痕迹。这一发现让他们惊喜万分,因为这不仅将证明普洱有着野生茶树群落,还进一步证明了当年普洱县拥有制茶的悠久历史。

在宁洱镇宽宏村困鹿山,考察小组发现了一片栽培古茶树,树龄至少有400年以上的历史。在普洱县城的清真寺里,有一棵树龄达400年的栽培型大理茶种古茶树,这是现今人们在城市里唯一能看到的古茶树。由此而知普洱县历史上不仅是普洱茶的集散地,而且是普洱茶重要的原产地之一。这对多年来流传着的“普洱是云南南部产茶区的茶叶集散地,当地其实不产茶。”的说法,是一个科学的否定。考察小组最后认为,普洱县处于茶组植物种质资源起源中心范围,普洱也是古普洱茶的原产地。

面对这“承丰壤之滋润,受甘霖之霄降”的大自然恩赐的绿色宝库,张顺高和老专家们感概万千:普洱县的野生茶树整个群落生长于原生的自然植被中,而且如此保存完好,未受人类破坏,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保护价值,是珍贵的自然遗产和生物多样性的一个活基因库,在人们发展茶叶生产的同时,应该竭尽全力地保护好它们原有的生态环境。这是一位位老茶人的肺腑之言,也是天地间矗立千年的古茶树们与人间的一次温暖对话。

2007年春,张老师和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专家一起考察昔日的皇家茶园----困鹿山古茶园。记得那一年春天干旱,茶叶发的并不好,且有采摘过度的迹象,老专家们都很心疼。

文/绿鸽子

六安产茶传说三


相传在金寨麻埠镇有个农民叫胡林,为雇主到齐云山一带采制茶叶。茶季结束时,他来到一处悬崖石壁前,那里古木纵横,人迹罕至,忽然他在石壁间发现了几株奇异的茶树,枝繁叶茂,苍翠欲滴,芽叶上密布一层白色茸毛,银光闪闪。胡林精于制茶之道,对于辨别茶树品种优劣极为内行,知道眼前的茶树是极为难得的名贵品种。于是,随即采下鲜叶,精心炒制成茶,带在身上,下山回家。

他赶路心急,便走进路旁的一家茶馆歇脚,将自己随身所带的山茶拿出来冲泡,开水一注入,只见茶杯中浮起一层白沫,恰似朵朵祥云飘动,又像金色莲花盛开。异香满屋,经久不散,举座皆惊,异口同声赞曰:“好茶!好香的茶!”后来,胡林又回到山中,去寻找他在悬崖石壁间所发现的那几株茶树,可是峰回路转,再也无处寻觅了。当地人认为这是“神茶”,不可复得。这个故事流传若干年后,有人在齐云山蝙蝠洞发现了几株茶树,相传是蝙蝠衔子所生。这几株茶树和胡林当时所描述的茶树一模一样,大家就自然而然地称其为“神茶”。据说,六安瓜片就是神茶繁衍而来的。

走访云南茶人系列集(三):谁说普洱不产茶?——张顺高


文/绿鸽子

张顺高谁说普洱不产茶?

走进张顺高老师坐落在昆明北郊的小院,就像走进了一片小小的热带丛林。

高大的橡皮树宽阔的绿叶为小院带来阵阵骄阳下的凉爽,攀爬蜿蜒在院栏上的山乌龟的叶片宛如一颗颗绿野之心。仔细看看,小院中竟还有十余棵长得枝繁叶茂的小茶树。张顺高一一指点给我们看,这棵是云抗10号、那棵是由普洱古树茶培育出的小苗,另一棵叶和杆都带有点紫色的,就是人们传说中的紫鹃!小小院落,因有了这些可爱的小茶树一下子变得与众不同起来了。来自不同地方、不同气候条件下生长的茶树,能在昆明都市里生长得这样的生机勃勃,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不过,要知道院落的主人可是当年云南省茶科所所长,也许这就顺理成章了许多。

让滇茶“表里如一”

1933年出生在湖北的张顺高,自湖南农学院茶叶专业毕业后到云南茶叶科学研究所工作,他与云南茶叶结下了不解之缘。

云南得天独厚的茶树资源是每一位茶叶研究工作者梦想的天堂。在云南的茶山茶海里,张顺高1961年发现勐海巴达野生大茶树,1963年他在湖南《茶叶通讯》发表了相关的考察报告,并主编了《西双版纳文史资料茶叶专辑》。

67年代末,张顺高受命到非洲马里援建茶叶农场,任栽培组长,由于工作突出,被马里授予二等国勋。70年代张顺高又奔赴西非的上沃尔特(今布吉纳法索)考察种茶可能性,并担任该国茶树试种中国专家组组长。张顺高的夫人梁凤铭同是茶科所研究人员,在张顺高奔赴非洲的10年里,梁凤铭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独自承担起了养育儿子的重任。这对相濡以沫的茶中伉俪把一生的情感与茶紧紧交融在了一起。后来,张顺高与梁凤铭联手共同撰写了《古生态学与茶树起源传播驯化的系统猜测》等多篇论文。其中,《古生态学与茶树起源传播驯化的系统猜测》一文早在1993年4月思茅举行的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茶树遗产保护研讨会上与国内外学者专家就进行了交流,受到了茶学界的热切关注。

张顺高一直勤勤恳恳地致力于云南茶叶研究工作,走遍了云南的山山水水。一篇篇茶学论著是他心血的结晶,也是云南茶叶发展历史上一座座重要的里程碑。

谈到当下云南茶业的发展,张顺高认为,云南茶文化元素非常的丰富,但人们还没有好好完全地把它研究透;云南的茶品质很高,但缺乏文化方面的推动。针对云南茶叶在国内、国际茶叶市场一直处于低价位的问题,张顺高提出了:“让滇茶表里如一”的观点。他说:由于传统上认为云南茶叶价格就是低,以及人们对云南茶叶的文化性意识不强,造成了云南绿茶、红茶价格上不去的局面。但他同时认为,云南茶叶价格低也是一种竞争优势。而对于茶文化意识的加强,就需要加大对云南茶叶的宣传,发掘其不曾被人们认识和了解的文化内涵,让滇茶“表里如一”才能让云南这个茶叶原产地得到充分的发展。

“文化是茶的生命力”,正是这一信念促使着张顺高不断为云南茶文化的发展而努力。2000年,张顺高与张芳赐、王树文、何仕华等一群志同道合的云南茶界老专家和学者们共同创办了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2002年,促进会正式挂牌成立,举办了多项茶事活动,促进了云南民族茶文化的发展。

还普洱一个说法

2005年12月7-9日,由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农科院树群落茶树密度高,生态环境优越,生长旺盛,是最具典型性的野生茶树群落。经生态环境评估并与其它古茶树比较分析,树龄约为1800年,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古老的大理茶种茶树。在最靠近野生茶树群落的村庄里,考察小组还找到了当地少数民族的先民们制茶留下的痕迹。这一发现让他们惊喜万分,因为这不仅将证明普洱有着野生茶树群落,还进一步证明了当年普洱县拥有制茶的悠久历史。

在宁洱镇宽宏村困鹿山,考察小组发现了一片栽培古茶树,树龄至少有400年以上的历史。在普洱县城的清真寺里,有一棵树龄达400年的栽培型大理茶种古茶树,这是现今人们在城市里唯一能看到的古茶树。由此而知普洱县历史上不仅是普洱茶的集散地,而且是普洱茶重要的原产地之一。这对多年来流传着的“普洱是云南南部产茶区的茶叶集散地,当地其实不产茶。”的说法,是一个科学的否定。考察小组最后认为,普洱县处于茶组植物种质资源起源中心范围,普洱也是古普洱茶的原产地。

面对这“承丰壤之滋润,受甘霖之霄降”的大自然恩赐的绿色宝库,张顺高和老专家们感概万千:普洱县的野生茶树整个群落生长于原生的自然植被中,而且如此保存完好,未受人类破坏,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保护价值,是珍贵的自然遗产和生物多样性的一个活基因库,在人们发展茶叶生产的同时,应该竭尽全力地保护好它们原有的生态环境。这是一位位老茶人的肺腑之言,也是天地间矗立千年的古茶树们与人间的一次温暖对话。

2007年春,张老师和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专家一起考察昔日的皇家茶园----困鹿山古茶园,在古茶树下,我抓拍下了这张照片。记得那一年春天干旱,茶叶发的并不好,且有采摘过度的迹象,老专家们都很心疼。

80年代在少数民族地区指导茶园建设。

在茶协聚会上,张老师挥毫赋诗。在他身后的老人,是昆明茶厂的老员工,也是一位事茶40多年的老茶人。

老杨说茶:出产茶叶的好地方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出产茶叶的好地方有什么共同的特征?笔者学茶、寻茶十年间,亲身探访了云南普洱茶主要产区、武夷岩茶核心种植区域、洞庭碧螺春茶核心产区、西湖龙井茶核心产区等多个中国十大名茶原产地。通过对名茶核心产区茶园、制作工艺的实地探访,笔者得出了以下三条不成熟、不完善的结论。

好茶叶生长地特征:

1、好山、好水、好的生态环境、适合的气候才能出好茶。俗话说的好,高山云雾出好茶,在笔者亲身探访过的茶山中,出产好茶的种植区都是生态环境保护很好,植被具有多样化特征,人工污染少的地方,而且好茶多产自山中,尤其是湿度较大、海拔较高的山间。2014年、2015年笔者连续两年赴云南西双版纳班章、勐宋、贺开等知名普洱茶产区探访古树茶,身在勐海县的群山峻岭原始深林中,感受不同山寨茶树生长环境的气息,对应该寨古树茶的口感特征,就会发现普洱纯料山头古树茶的香气口感特征与茶树的生长欢迎一一对应,相互印证。2017年十月的武夷山寻茶之旅中,在竹窠在小山场环境里面,通过空气中的味道就找到了竹窠肉桂茶的山场味和岩骨花香的岩韵。

2、出产好茶的地方,大多具有悠久的种茶、制茶、饮茶的历史和文化。中国的名茶产区大多具有悠久的茶文化历史,比如:武夷山茶叶的种植加工至少有1500年以上;云南出产茶叶的历史在文献上可以追溯到唐代;据说湖南种茶、饮茶的历史从战国时期就已经开始;浙江杭州的径山茶在宋代就已经远传日本。

3、出产好茶的地方,大多都创制出了鲜明地域性的制茶工艺和独特茶种。云南的普洱茶采用晒青工艺制茶;武夷岩茶采用双炒双揉、手工碳焙火的工艺制茶;桐木关正山小种红茶采用过红锅、松烟熏制的工艺制红茶;安化黑茶茯砖茶采用发花制茶工艺等等。中国的知名茶种大多具有独到的传统制茶工艺。(来源:苏州老杨说茶)

鱼茶,茶非茶


在海南的五指山,当地人普遍自制一种“鱼茶”。鱼茶,茶非茶,这是海南白沙民间对一种类似寿司食物的叫法。鱼茶是黎族苗族招待客人的主要菜肴,也是黎苗族人的风味食品。在海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市场上都会有鱼茶销售。虽然它名为茶”,实际上和我们平日里喝的红茶、绿茶等等毫无关系。

北宋诗人梅尧臣有诗《琴鱼》一首:大鱼人骑上天去,留得小鱼来按觞;吾物吾乡不须念,大官常馔有差别。

欧阳修在《和梅公议琴鱼》中对琴鱼更是赞不绝口:溪鳞佳味自可爱,何必重名备好奇。可见琴鱼虽鲜为人知,却早有佳言传世。琴鱼捕捞及制作成茶的工艺很特别。每年农历三月三前后,捕鱼人用特制的三角密网,从深涧中将琴鱼捕捞出来。趁着鲜活,马上放入一种特制的沸水中,这水是放入了盐、糖、桂皮和茶叶等调味品、香料熬制而成的汤汁。一俟鱼熟透马上再捞出来,放入篾匾上晾晒去湿,再用木炭文火烘干,制成青黑色的鱼干,这鱼干便就是琴鱼茶的茶叶了。

这种鱼干茶叶放在特制的锡罐里,可长期保存不易变型、走味,也更显得珍贵。

值得一提的是,鱼茶绝无腥腻味,这是制茶的香料汤汁把鱼的腥腻味冲掉或压住了。鱼茶冲泡时,不久鱼干便“死而复生”般地头朝上、尾朝下齐齐整整地排列开来,如在戏水,颇具观赏性。所以,品赏鱼茶是既过茶福又饱眼福。

由于琴鱼产量极为有限,所以能品到鱼茶的人确实不多。过去,琴鱼作为一种“贡品”,只有皇帝和其左右的人能享用,于是,鱼茶便蒙上了一种神秘的色彩。

在海南省通什市,当地人普遍自制一种“鱼茶”。虽然它名为“茶”,实际上和我们平日里喝的红茶、绿茶等等毫无关系。

鱼茶其实是一种特制的鱼。因食用时要用水冲泡,喝其水,食鱼肉,和泡茶的方法类似,所以“盗”用了茶名。

凡是喝过鱼茶的人都对它赞不绝口,认为堪称一绝。鱼茶的制作较为复杂,先把淡水小活鱼收拾干净,拌上盐,腌上一二个小时,然后挤干盐水,掺入凉米饭、酒曲或炒米搅匀,再装进干净的坛子里密封起来,如天气炎热,放至7天~10天即可启盖食用;如天气寒冷,则放半个月或一个月方可食用。鱼茶味酸而微咸,甘香可口,诱人食欲。

鱼干会“死而复生”般地头朝上、尾朝下齐齐整整地排列开来,如在戏水,颇具观赏性。所以,品赏鱼茶是既过茶福又饱眼福。

茶诗:茶


《茶》

如果我是一杯无味的白开水,

你是一缕碧翠的茶丝,

那么,从你进入我滚烫身体的那一刻,

你就彻底地改变了我的世界。

我惊奇地发现,

我的生命开始有了色彩,

越来越深,越来越深。

那是一种梦幻般的色彩!

你,轻轻地,缓缓地在舒展,

我,柔柔地,紧紧地将你围绕。

我听见,你在歌唱,

我看见,你在舞蹈;

那歌声,像是从天使喉咙里发出的天籁,

那舞姿,就像美丽的花儿在纵情地绽放,

啊,因为你,我的世界已经美轮美奂!

你不顾一切地在我身体里沉坠,

而我也依然默默地在你身边守护,环绕。

但渐渐,你露出了忧郁的神色。

你惊恐失去青春的容颜,

你害怕时间会磨消我的热情;

可你要知道,

我们早已相依相溶,永不分割。

终于啊,

你不再挣扎,不再彷徨,

而是恬恬地,静静地,

沉在了我的最深处。

哦,亲爱的,

我们的结局,

酿就的是一杯苦甜相溶而又芳香四溢的茶……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茶疏》产茶》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