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恋都市恋山村。陶冶情操,亲吻大自然是她最大的幸福。她投入近四百万元为冰岛山村百姓走上致富路,创造了条件。

她深爱冰岛的民族百姓,百姓们更热爱她。她请教授专家为冰岛古茶树把脉问诊,让古茶树吐翠发新芽。

知道于翔的名字,纯属偶然的机缘。了解于翔的情况,是从冰岛村的百姓口中。她,一个三十多岁,心灵美好,品行高洁的女人。她热烈而纯真,对我们百姓疼爱有加;她爱我们,我们更爱她。

情系云南山河美cY260.COm

阳春三月,我们在冰岛村见到了于翔,她高窕的身材,保养极好的雪白肌肤扎实着眼,她身着考究,举止娴静,楚楚动人。

2006年,生性好奇爱动的于翔,同丈夫一起南下云南旅游,深深爱上了云南这块红土地。她说:“昆明是人居的好地方,这里不仅气候好,人也好。如能在这里买个房子住下就好了”,他对老公吐露了自己的心迹,同时说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

回到老家郑州,他们特留意云南的一切,留意之间,他们发现街上的云南茶庄增加了许多个,不少茶庄冠以“

扩展阅读

禅,与茶结下不解之缘


禅,与茶结下不解之缘

佛教在中国兴起以后,由于坐禅需要,与茶结下不解之缘,并为茶文化在中国和全世界传播作出重要贡献,其核心是“茶禅一味”的理念。

禅,梵语作“禅那”,意为坐禅、静虑。南天竺僧达摩,自称为南天竺禅第二十八祖,梁武帝时来中国。当时南朝佛教重义理,达摩在南朝难以立足,便到北方传播禅学,北方禅教逐渐发展起来。禅宗主张坐禅修行的方法“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就是说,心里清静,没有烦恼,此心即佛。这种办法实际与道家打坐炼丹接近,也有利于养生;与儒家注重内心修养也接近,有利于净化自己的思想。禅宗在中国传到第五代弘忍,门徒达五千多人。弘忍想选继承人,门人推崇神秀,神秀作偈语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弘忍说:“你到了佛门门口,还没入门,再去想来。”有一位舂米的行者慧能出来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染尘埃。”这从空无的观点看,当然十分彻底。于是慧能成为第六世中国禅宗传人。神秀不让,慧能逃到南方,从此禅宗分为南北两派,中唐以后,士大夫朋党之争激烈,禅宗给苦闷的士人指出一条寻求解除苦恼的办法,又可以不必举行什么宗教仪式,作个自由自在的佛教信徒,所以知识阶级的文人墨客也推崇起佛教来。而这样一来,佛与茶终于找到了相通之处。

唐代茶文化所以得到迅猛发展与禅宗有很大关系,这是因为禅宗主张圆通,能与其他中国传统文化相协调,从而在茶文化发展中相互配合。

茶歌、茶舞之缘


茶歌、茶舞和诗词一样,是由茶叶生产、饮用这一主体文化派生出来的一种茶文化现象。它们的出现,不只是在我国歌、舞、发展上,也是我国茶叶生产和饮用成为社会生产、生活内容以后所见。

茶叶成为歌咏的内容,最早见于西晋的孙楚《出歌》,其称“姜桂茶出巴蜀”,这里所“茶”,就是指茶。至于专门咏歌茶叶的茶歌,从皮日休《茶中杂咏序》“昔晋杜育有赋,季疵有茶枳”的记述中,得知的最早茶枳,是陆羽的六羡茶歌:“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此外,有关唐代中期的茶枳,在《全唐诗》中还能找到如姣然《茶歌》、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等几首。

茶歌的另一种来源,是由民谣经文人的整理配曲再返回民间。如明清时杭州富阳一流传的《贡茶鲫鱼歌》。这首歌,是正德九年(1514)按察检事韩邦奇根据《富阳谣》改编为歌的。其歌词曰:“富阳山之茶,富阳江之鱼,茶香破我家,鱼肥卖我儿。采茶妇,捕鱼夫,官府拷掠无完肤,皇天本圣仁,此地一何辜?鱼兮不出另县,茶兮不出别都,富阳山何日摧?富阳江何日枯?山摧茶已死,江枯鱼亦无,山不摧江不枯,吾民何以苏!”歌词通过一连串的问句,唱出了富阳地区采办贡茶和捕捉贡鱼,百姓遭受的侵扰和痛苦。后来,韩邦奇也因为反对贡茶触犯皇上,以“怨谤阻绝进贡”罪,被押囚京城多年。

唐伯虎与茶的不解之缘


去苏州旅游观光者大多冲着其充满江南特色的古典园林,不经意中往往会把江南才子唐寅故居遗址给遗漏了。

说起唐伯虎,可谓妇孺皆知。“唐伯虎点秋香”、“三笑”、“三约牡丹亭”在民间广为流传,然而人们更多知道他的是“风流才子”的一面。

唐伯虎是姑苏趋里人,生于明成化6年庚寅年(1470年),故名唐寅,因排行老大,又称唐伯虎。史书记载,他出身于一个小商人家庭,父亲唐广德因家道中落在姑苏吴趋坊皋桥开酒店,当时文徵明父亲文林去酒店喝酒,见唐寅才学过人,决定让唐寅与文徵明一起拜吴门画派创始人沈周为师。从此唐寅的绘画天赋得到了充分展现。后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称为明四家,与文徵明、祝枝山、徐祯卿合称为吴中四杰。他的画风纤柔委婉、清隽生动,

尤擅长山水仕女画,而且兼善书法,诗文俱佳。唐寅家住今苏州城北桃花坞,故自称桃花坞主,曾作《桃花庵歌》,自比采花仙人。他自幼性格不羁,称已为“江南第一风流才子”。29岁时中乡试第一,人称唐解元。会试时因牵涉科场舞弊案而被革黜,就此唐寅绝意仕途,游历名山大川,致力绘画。正德9年(1514年)他被明宗室宁王以重金征聘到南昌,后发现身陷宁王政治阴谋之中,遂佯装疯癫,脱身回归故里,直到嘉靖3年(1524年)去世,死后葬在桃花坞北。嘉靖26年迁葬到横塘镇王家村。1955年重新作了整修。动乱期间墓地遭毁坏,后又修复。

尽管当年唐家在皋桥开的酒店已不复存在,唐寅故居也仅存遗址,但与唐伯虎有关的地名,在今天苏州地图上还能找到不少,如桃花坞大街、桃花坞桥弄、唐寅坟巷等,唐寅墓和唐寅读书处----准堤庵更是列为苏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纳入苏州市旅游路线。唐寅墓是一规模较大的园林建筑群,包括闲来草堂、六如堂、梦墨堂、墓区、神道、牌坊。整个墓地错落有致,恬静中透出几分风雅。墓碑上刻有“唐解元之墓”。闲来草堂后辟为茶室。唐寅一生爱茶,与茶结下不解之缘,曾写过不少茶诗,留下《琴士图》、《品茶图》、《事茗图》等茶画佳作。他的茶画意境优美,在描绘世外桃源、水中蓬莱景色的同时,给人带来自然生机和文化希冀。梦墨堂陈列唐寅的生平事迹。关于“梦墨”两字还有一段故事,一晚,唐寅梦见武夷山九鲤祠仙女赠其宝墨万锭,从此感到下笔有神助,于是在桃花坞建了梦墨亭。六如堂取自唐寅晚年佛名六如。唐寅读书处即昔日桃花坞旧址,修复后成为一处充满江南才子书卷气的景观。因此,在饱鉴苏州园林名胜之余,去唐寅墓和唐寅读书处一游,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明太祖与灵山茶之缘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因当过和尚,特别是在家乡皇觉寺当和尚,曾受世人的歧视。当上皇帝后对和尚、秃、光头、贼等字眼讳莫如深。曾下令让全国一半和尚还俗,可是独对罗山县的灵山寺另眼相看,亲临降香,拨巨款进行修缮,亲封陈大同为金碧禅寺并任主持僧,赐半副辇驾,亲笔题写“圣寿禅寺”横匾这当中的奥妙是什么?在灵山方圆几百里流传着一个关于朱元璋三上灵山寺赞美灵山茶的神奇而动人的传说。

朱元璋是濠州(今安徽凤阳)人,兄弟姊妹五人,他排行老五。在他17岁那年,父母和3个哥哥因遇上灾荒和瘟疫相继死去,姐姐出嫁。贫穷到极点的朱元璋只好到皇觉寺去当和尚,寺庙虽然以济善为本,但也因朱元璋赤贫,在寺庙里只当个仆人,整日打水扫地。后来庙里也缺粮断炊,老和尚只好让他芒鞋托钵到淮西一带(今信阳一带)化缘。当时官场腐败,“盗贼”横行,他如同飘萍一样到处流浪。第二年农历三月初一来到了灵山寺,灵山寺和尚对他还算不错,不管白天化缘有无收获,都让他吃好穿暖,在这里第一次喝到了灵山茶。云游7年,有4年是在灵山寺度过的,身体也慢慢壮实起来。24岁时天下已经大乱,胸怀大志的朱元璋又回到濠州。他的好友汤和劝他参加起义军,正欲去寺庙占卦,不料寺庙起火,走投无路,于农历闰三月初一加入郭子兴的起义队伍。

由于他身强力壮,作战勇敢,很快得到提拔,同时郭子兴将义女马氏嫁他为妻。郭死后不久,他便成了起义军队伍的首领。

在转战江淮时,又是农历三月初一,吃了败仗,幸好离灵山不远,他便只身逃往灵山寺。因他穿一身戎装,与和尚又分离几年,和尚们看见他,似曾相识,但又不敢贸然相认,只得不厌其烦地问他姓甚何名,朱元璋此时哪里敢透露真名实姓,见问得不耐烦,提笔在寺庙的墙上题诗一首:

战罢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

山僧不识英雄主,只管叨叨问姓名。

这首诗向和尚们说明了他就是当年的朱元璋,现是义军首领,和尚们一看心里都明白了。于是以礼相待,赶忙准备饭菜,敬上一杯灵山茶。和尚们看他身上还有几处刀伤,便按医书上介绍的方法,用九龙潭中水,浸泡灵山茶,替朱元理擦洗伤口。说也奇怪,朱元璋在连续擦洗后,疼痛逐渐消失,经过一夜的休息,伤口全部痊愈。第二天清晨,由和尚指点从马放沟到天花板桥投奔自己的主力部队去了。

当上皇帝的第三年,想起自己能有今天,应该好好感谢灵山寺的菩萨保佑,因灵山寺曾使他体魄强壮,吃败仗遇难时又得到庇护和茶水治伤,他虽然因当过和尚这段不光彩的经历而痛恨寺庙,并下令让全国一半和尚还俗,但灵山寺应该特殊。又一想,我如今是天子,我当年题的诗不知和尚们保存没有,如果保存下来了,寺里的和尚更要优待。他曾想:或许菩萨真的能保佑。为了巩固帝业,他决心亲往灵山降香。于是派一使者先到灵山调查那首诗的情况,并对那使者交待:“如果那首诗还保存着,立即回应天府禀报,那首诗如果被毁无存,将当年毁诗和尚和主持僧一并押进京城。”使者接旨后很快来到灵山。原来朱元璋题诗后,和尚们怕元军过来找麻烦,赶快用暗红色石灰涂抹一层,搜捕朱元璋的人没有搜到,更没有见到题诗,灵山寺也就在兵荒马乱中相安无事。但当年参与涂抹的和尚听使者的来意后一个个都吓跑了。唯有一个有才华的和尚陈大同未走,他吩咐其他和尚赶快又用水冲去表层暗红色的灰层,隐隐约约地露出原来题诗的痕迹。并指着这些痕迹向使者介绍:“朱洪武皇上的题诗是天子题诗,我们这个小庙岂敢保留,就是留下来鬼神也要犯愁,所以我们才施以法水,涂抹一层予以保护,但仍然盖不住天子的旨意,所以至今还有痕迹像龙泉冲牛一样。”

使者查清情况后,立即赶回京城向朱元璋汇报,这就更加坚定了朱元璋亲往灵山寺降香的决心。于是向所辖的府、州、县发出圣旨,各级地方官员依旨作了迎接准备。罗山县令还专门去灵山向老和尚打听朱元璋的饮食爱好,和尚们也准备好朱元璋爱饮的灵山茶。

选个什么日子到灵山,他历数前两次日子,均是三月初一,而且起兵讨元也是三月初一,三月初一,洪武发迹。便决定仍在三月初一上灵山。

洪武三年,为了不让世人留下他求菩萨保佑江山的话柄,只带几个心腹秘密前来。三月初一,朱元璋第三次来到灵山寺,这次降香与前二次自然不同,不吃斋饭,而是山珍海味。和尚们拿出灵山一枪一旗的灵山茶,这茶是朱元璋过去未曾见过,更没曾喝过的。当汝宁府派来的巧厨师精心地用九龙潭中的泉水沏泡好灵山茶送到朱元璋面前时,朱元璋打开茶杯盖,一股沁人肺腑的清香直扑口鼻,未曾入口,便产生了一种飘飘然欲仙之感,一口茶进去,舌尖首先有一种浓郁的醇厚之味。朱元璋虽说当了皇帝,有天下各种贡茶,但此时只觉得哪一种名茶也赶不上灵山茶。一杯茶没喝完便对身边的说:“这杯茶是哪位官员沏泡的,给他连升三级官”。跟随他的一个贴心师爷忙说:“那是汝宁府派来的厨师沏泡的”。意思是他不是什么官员,无法升官。朱元璋也听出了那位师爷的意思。但这杯清香甘甜的茶水使他兴奋得无法克制,再次传旨:“他是厨师也要升三级官”。那位师爷只好照办。一边嘟哝着发牢骚:“十年寒窗苦,何如一盏茶。”

朱元璋一听这位师爷的嘟哝,知其因为没有给他这位有才者连升过三级官有意见,便对他说:“你刚才像是吟诗,只吟了前半部分,我来给你续上后半部分:‘他才不如你,你命不如他。’”

就这样,那位厨师连升了三级官。朱元璋降香后即下旨拨一笔巨款,将灵山寺原来的三层殿修成七层大殿,外带厢房。亲笔写下“圣寿禅寺”横匾,封陈大同为金丘峰禅师任主持僧,赐他半副辇驾到京城免费游览。并命州县要在灵山一带大种茶叶,每年贡必须是一枪一旗的灵山茶。从那以后灵山周围大种其茶,当地不少山因种茶改为茶山(彭新)、茶沟(李家寨)、茶坡等。明朝修的《河南通志》载有河南地方唯一名茶:“罗山茶产在汝宁府信阳州。”明代灵山茶在淮南独占鳌头,与朱元璋的提倡不无关系。

乾隆皇帝与茶的不解之缘


清代乾隆皇帝弘历,在位当政六十年,终年八十八岁,这一寿龄既使在现在也是高寿的了,而在中国古代的帝王中更是名列第一的。

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乾隆与茶的故事,涉及到种茶、饮茶、取水、茶名、茶诗等等与茶相关的方方面面。相传,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到杭州,曾四度到过西湖茶区。他在龙井狮子峰胡公庙前饮龙井茶时,赞赏茶叶香清味醇,遂封庙前十八棵茶树为“御茶”,并派专人看管,年年岁岁采制进贡到宫中,当然茶客就是他本人,“御茶”至今遗址尚存。乾隆十六年,即1725年,他第一次南巡到杭州,在天竺观看了茶叶采制的过程,颇有感受,写了《观采茶作歌》,其中有“地炉微火徐徐添,乾釜柔风旋旋炒。慢炒细焙有次第,辛苦功夫殊不少”的诗句。皇帝能够在观察中体知茶农的辛苦与制茶的不易,也算是难能可贵。

乾隆在茶事中,以帝王之尊,穷奢极欲,倍求精工,什么排场都可以做得到。他首倡在重华宫举行的茶宴,豪华隆重,极为讲究。据徐珂《清稗类钞》记载:“乾隆中,元旦后三日,钦点王公大臣之能诗者,宴会于重华宫,演剧赐茶,命仿柏梁体联句,以记其盛,复当席御诗二章,命诸臣和之,岁以为常。”他还规定,凡举行宴会,必须茶在酒前,这对于极为重视先后顺序的国人来说其意义是很大的。

乾隆皇帝不是死在任上的,而是“知老让位”的。传说在他决定让出皇位给十五子时(即后来的道光皇帝),一位老臣不无惋惜地劝谏道:“国不可一日无君呵一生好品茶乾隆帝却端起御案上的一杯茶,说:“君不可一日无茶。”这也许是幽默玩笑之语,也许是“我应该退休闲饮”之意,或者是兼而有之。

乾隆六十年(1796年,他是在这一年让位的)举行的千叟宴,设宴八百桌,被誉为“万古未有之盛法”。与宴者三千零五十六人,赋诗三千余首,参宴者肯定都是当时的非一般人,却似乎没有留下什么名章佳句。

对品茶鉴水,乾隆独有所好。他品尝洞庭中产的“君山银针”后赞誉不绝,令当地每年进贡十八斤。他还赐名福建安溪为“铁观音”,从此安溪茶声名大振,至今不衰。

乾隆晚年退位后仍嗜茶如命,在北海镜清斋内专设“焙茶坞”,悠闲品尝。他在世八十八年,为中国历代皇帝中之寿魁,其长寿当与之不无关系。当然他身为皇帝,使用的延年益寿之术肯定很多,喝茶是他养生之一法。

中国古代的许多防老术效果并不好,一些“丹药”之类更是弊多益少,唯有饮茶可能是唯一能够长年不厌、裨益多多的嗜好。

傣族与竹子的不解之缘—竹筒茶


居住在澜沧江畔,孔雀之乡。风尾竹下。竹楼之上的傣族,喜欢饮用“竹筒茶”,傣族语“腊跺”。这是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饮茶方式。竹筒香茶是傣族人们别具风味的一种茶饮料。傣族世代生活在我国云南的南部和西南部地区,以西双版纳最为集中,这是一个能歌善舞而又热情好客的民族。傣族和竹子自古以来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们爱竹、用竹,擅长竹编工艺。在傣族地区,人们的生活用具大至房屋、床、桌、柜、席,小至帽、盒、篮,到处都能看到竹的影子。除了这些以外,还有竹筒茶、竹筒饭等,竹子渗入了傣族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们对竹的喜爱,不仅在于它虚怀若谷的君子性格,也在于以它为载体的风味美食。以竹筒茶为例,它总能给我们以“水净、竹青、茶自清”的心境感受。常用来加工竹筒茶的有香竹、甜竹两种,香竹又叫糯竹,皮薄内空,节间长,一般30-40厘米,竹膜清香浓郁,是做竹筒香茶的首选。

傣族景迈生态竹筒茶,就是采用景迈春茶和勐海香竹制作,将毛茶压制到竹筒里慢慢烤火,边烤边压。鲜竹水分多,明火烤制后渗出的鲜竹沥被茶吸收,隔着竹壳慢慢焙干,茶性易染,吸收了竹子清香,竹子里渗出的鲜竹沥也完整的保留在茶里,虽然效率很慢,但是能将竹香、茶香完美融合,展现云南竹筒茶的精粹。

傣族景迈生态竹筒茶,取材天然手法传统,是耗时耗力的手作生态精品。外形大方精美,白毫多,汤色明黄透亮,滋味鲜爽甜润,回甘持久韵长,馥郁的茶香和独特的竹香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傣族喝的竹筒香茶,其制作和烤煮方法,甚为奇特,一般可分为五道程序,现分述如下。

装茶:就是将采摘细嫩、再经初加工而成的毛茶,放在生长期为一年左右的嫩香竹筒中,分层陆续装实。

烤茶:将装有茶叶的竹筒,放在火塘边烘烤,为使筒内茶叶受热均匀,通常每隔4-5分钟应翻滚竹筒一次。待竹筒色泽由绿转黄时,筒内茶叶也已达到烘烤适宜,即可停止烘烤。

取茶:待茶叶烘烤完毕,用刀劈开竹筒,就成为清香扑鼻,形似长筒的竹筒香茶。

泡茶:分取适量竹筒香茶,置于碗中,用刚沸腾的开水冲泡,经3-5分钟,即可饮用。

喝茶:竹筒香茶喝起来,既有茶的醇厚高香,又有竹的浓郁清香,所以,喝起来有耳目一新之感,难怪傣族同胞,不分男女老少,人人都爱喝竹筒香茶。

竹筒茶既有茶的醇厚滋味,又有竹的浓郁清香,其色金黄透亮,饮起来有耳目一新之感,具有生津止渴,健体美容之效,是一道傣族同胞敬奉宾客的礼仪茶饮。令人不禁想起曼生壶铭里的句子:"内清明,外直方,吾与尔偕藏'。内外兼修,傣族的竹筒茶。

茶禅佛之不解缘


茶禅佛之不解缘

“自古名山僧建多”。天下山水多矣,美景所在多矣,然而成为人文名胜的,与佛家有关联者,却要占十之六七。佛教传入中国二千余年,给中华文化增添了绚丽的光彩,注入了丰富的内容。其中“名寺名山产名茶”,茶文化则是伴随佛文化而四海飘香的一支奇葩。

茶,中土古已有之,是被看作药的一种。直到佛教传入之后,出于坐禅修行的需要,茶的功能才得到更深刻的认识和更广泛的应用。“茶圣”陆羽在佛寺中长大,深谙茶性,始著《茶经》,既成就了茶文化在中国文化主流中的地位,也表明茶文化与佛文化、禅文化有不解之缘。

坐禅时吃茶,是为了不昏沉、不迷惘;吃了茶坐禅,是为了明心见性。只有不昏沉、不迷惘,才能明心见性;只有明心见性,才能不昏沉、不迷惘。看起来,佛家说“茶禅一味”,实在是有来头的。也正因为如此,“茶”与“道”竟水乳交融,打成一片,合称“茶道”。时下有所谓“茶艺”者,弃道而从艺,总让人感到表演色彩太浓,尚不得茶之本色三昧也。

吃茶而悟禅,吃茶而成佛,并不是天方夜谈。河北赵州有位佛家大祖师,人们问他如何成佛,他常常只有三个字:“吃茶去!”因此说从吃茶到悟禅而成佛,并非遥远。关键在自家的体会。当然,茶也须是那好茶。

如何才是好茶?好茶须来自净土,净土当首推名寺名山。佛国净土,都是生态环境得到悉心保护的地方,远离尘世的污染,那里的“佛茶”、“禅茶”,且不谈其“道”,仅就其“质”而言,也应是令人放心的。即便未必想成佛的人们,品上一盏“禅茶”,洗心涤虑,也是人生一件快事吧?

兴之所致,拈韵奉哂:

茶禅一味古德训,康健安宁世所珍。

千载佛门崇净土,有机二字悟道心。

林经翔:深山寻普洱古茶树


图为:林经翔站在千年过度型野茶树下

据马来西亚《光华日报》报道,一次偶然,叶可达20公斤,但因茶叶水份多,一般产出的晒青茶大约只剩5至5.5公斤,过渡型野茶无法量采,价位高,制成茶饼要推广并不容易,或许单看价码就经叫人咋舌。

所以,他表示,过渡型野茶无法普遍化,而他的做法,就是通过“体验”的方法,以小包装散茶出售,让大家都能够在能力范围负担的情况下,让茶友有机会品一品这千年珍品,也算无憾今生了。

外观判断3种古茶树

林经翔说,古茶树可分为3种,第一是深山原始野茶,也是最古老的茶树,生长在海拔2000至2500公尺之间,由于它自然生长无人管理,树身长势直上云霄,主干和旁支分明,树身粗大而且壮硕。

“另外两种则是过渡型野茶与百年乔木古树茶,两者主要生长在海拔1500至2000公尺之间。过渡型野茶树是部落祖先古时种遗至今,经过进化的茶种,主干一般在下方开始分叉往上长;而百年乔木古树茶则比较像自家栽种型的(困鹿山古茶园的就是一个例子),当初考虑到方便采摘而稍加矮化处理,后因继续生长而形成上端开展的形态。”

除了“长相”,林经翔说,千年的过渡型野茶与百年乔木古树茶的茶叶也有不同,前者较为光滑油亮,所含的微量元素最高,分子结构最细,泡出来的茶汤晶莹剔透、细腻柔滑、香味醇厚毫无苦涩味,令人回味。

李伟:找寻普洱茶之根


对于做茶,他的看法小众而坚定,“只有大格局,才会有大未来。”信步则道茶舍之内,恍惚有西双版纳古六大茶山再现的神奇悠远。奢华,褪成了背景色,绿植小径之中,茶香环绕,悠悠古乐,余音绕梁;安静,置一席于天地间,煮水,泡茶;呼吸之间飞跃山水,投身于古六大茶山的碧绿山野。这就是不得不来则道茶舍的缘由。

在云南则道茶业有限公司(下称则道茶业)董事长李伟的认知中,品茶可以很简单:一人、一盏、一只小巧的紫砂足矣,也可以很热闹,呼朋引伴,一同分享那一盖碗的天地精华。对于做茶,他的看法小众而坚定,“只有大格局,才会有大未来。”

2011年,则道茶业正式成立。当时李伟便释放了一条信息:他做的茶,将要“以正视听”,跳出茶文化的桎梏,走自己的品牌。藉此,“生命之叶”由此诞生。

北纬21度,海拔1280米,这里是北回归线唯一幸存的神奇绿洲西双版纳,这里也是最适合大叶种茶树生长的核心产茶区。

绵延3000公里,持续数百年兴衰,这里是的昔日风采。

一个企业兴建一座普洱茶博物馆,意欲何为.李伟的答案是,要在这里寻找到普洱茶的根。

“我希望生命之叶能成为我一生事业的终点,今后的半辈子,我就想做好这一件事。”褪去年轻闯荡创业的光环,李伟对茶的情感和眷念愈久、愈真、愈醇。

李伟:寻普洱茶之根


对于做茶,他的看法小众而坚定,“只有大格局,才会有大未来。”

信步则道茶舍之内,恍惚有西双版纳古六大茶山再现的神奇悠远。

奢华,褪成了背景色,绿植小径之中,茶香环绕,悠悠古乐,余音绕梁;安静,置一席于天地间,煮水,泡茶;呼吸之间飞跃山水,投身于古六大茶山的碧绿山野。这就是不得不来则道茶舍的缘由。

在云南则道茶业有限公司(下称则道茶业)董事长李伟的认知中,品茶可以很简单:一人、一盏、一只小巧的紫砂足矣,也可以很热闹,呼朋引伴,一同分享那一盖碗的天地精华。对于做茶,他的看法小众而坚定,“只有大格局,才会有大未来。”

2011年,则道茶业正式成立。当时李伟便释放了一条信息:他做的茶,将要“以正视听”,跳出茶文化的桎梏,走自己的品牌。藉此,“生命之叶”由此诞生。

北纬21度,海拔1280米,这里是北回归线唯一幸存的神奇绿洲西双版纳,这里也是最适合大叶种茶树生长的核心产茶区。

绵延3000公里,持续数百年兴衰,这里是的昔日风采。

李伟——找寻普洱茶之根


对于做茶,他的看法小众而坚定,“只有大格局,才会有大未来。”

信步则道茶舍之内,恍惚有西双版纳古六大茶山再现的神奇悠远。

奢华,褪成了背景色,绿植小径之中,茶香环绕,悠悠古乐,余音绕梁;安静,置一席于天地间,煮水,泡茶;呼吸之间飞跃山水,投身于古六大茶山的碧绿山野。这就是不得不来则道茶舍的缘由。

在云南则道茶业有限公司(下称则道茶业)董事长李伟的认知中,品茶可以很简单:一人、一盏、一只小巧的紫砂足矣,也可以很热闹,呼朋引伴,一同分享那一盖碗的天地精华。对于做茶,他的看法小众而坚定,“只有大格局,才会有大未来。”

2011年,则道茶业正式成立。当时李伟便释放了一条信息:他做的茶,将要“以正视听”,跳出茶文化的桎梏,走自己的品牌。藉此,“生命之叶”由此诞生。

北纬21度,海拔1280米,这里是北回归线唯一幸存的神奇绿洲西双版纳,这里也是最适合大叶种茶树生长的核心产茶区。

绵延3000公里,持续数百年兴衰,这里是茶马古道的源头,倚邦、莽枝、蛮砖、革登、攸乐、漫撒……这里还是古六大茶山腹地,更是御用贡茶的核心产区。

曼松20000亩纯天然高山生态茶园,标志着则道茶业重塑曼松贡茶辉煌的起点。生命之叶·普洱、生命之叶·古树红茶皆诞生于此。

当时光流转了200多年之后,如今的曼松贡茶似乎成了湮灭于历史之中的尘封往事。李伟与曼松古茶,正是结缘于此际遇。

当年,李伟来到茶山,这里的古茶树正要被当地村民砍伐,古茶树栖息之地将被改造成橡胶园。他不忍让这样辉煌的贡茶历史湮没无闻,更在心中立下一个信念,“一定要让曼松贡茶恢复它往日的辉煌。”

2007年,则道茶业开始对曼松王子山、背阴山进行万亩曼松贡茶园的恢复。目前,被挂牌保护的古茶树已有327株,平均树龄大于300年。

此外,则道茶业筹备中的腊罗吉地·曼松天堂还将让200多年前的贡茶园再现世间。

李伟介绍,生命之叶·普洱、生命之叶·古树红茶甄选曼松及古六大茶山的高山古树茶原料,恪守“七选八弃”原则。“师承纯古法工艺,研发最细腻口感,将天赐好茶的精华转化为入口难忘的享受。”

“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李伟一直在践行他的行事准则。目前,则道茶业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普洱茶全产业链精致型企业,注册资本达1.08亿元,投资2亿多元。

同时,除去拥有位于西双版纳倚邦曼松茶山的20000亩纯天然高山生态茶园,则道茶业的植株规模、古茶树数量、原叶产量都居国内第一。

“公司在古六大茶山拥有11个普洱茶初制所、10条纯手工古法精制生产线,传统加工工艺制茶能力也是国内第一,已经成为普洱茶行业内唯一实现从树头到口头全程可追溯的企业。”

让李伟感到自豪的是,则道茶业正逐渐成为普洱茶现代化、科学化、高端化的品牌标杆。其与云南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达成了战略合作,在“万茶之首”紫娟的采撷精制领域为国内唯一。

公司还采用“现代普洱熟茶鼻祖”吴启英先生的独创工艺,在普洱熟茶工艺领域独占鳌头。除此之外,还与云南农业大学、中国茶叶博物馆等多个权威机构进行了全面合作。

更让人意外的是,李伟还把“生命之叶”的历史文化搬进了博物馆。

“则道茶业斥资2000余万元在昆明打造了国内最大的普洱茶文化博览中心—普洱茶谷,其中则道茶博馆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的普洱茶专业挂牌博物馆。”

漫步在4000多平米的普洱茶藏储文化博览馆“天窖”,一口口“戴”着尖尖的草帽的大缸顺序排列,其一眼忘不到尽头的数目让人震撼。

正是这个则道茶业的“天窖”,开启了仿生数控藏储普洱茶的先河,也开创了普洱茶仓储陈化标准。

在馆内,光绪皇帝御赐的福庇西南匾额,雄浑端庄,诉说着此地普洱茶之于清帝国的重要;用以规范茶叶交易的古旧石碑,漫漶的字迹记录着百年前普洱茶交易的繁盛。

生长千年的茶树枝干,虽然已经褪去了生命的绿色,留下的年轮却告诉世人生命之叶的力量;世界上最大的金瓜贡茶,不是为了肤浅的炫耀,只是为了重现金瓜贡茶的昔日风采。

一个企业兴建一座普洱茶博物馆,意欲何为?李伟的答案是,要在这里寻找到普洱茶的根。

“我希望生命之叶能成为我一生事业的终点,今后的半辈子,我就想做好这一件事。”褪去年轻闯荡创业的光环,李伟对茶的情感和眷念愈久、愈真、愈醇。

禅于悟 茶于雅 雅俗同归


禅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神在人生日用的落实与升华。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文化的精神集中体现在一个“正”字上,道家文化体现在一个“清”字上,佛家集中在一个“和”字上。也就是说,儒家主正气,道家主清气,佛家主和气。那么,作为中国茶文化的精神是什么呢?我想,一个“雅”字可以体现。古今茶人无不以品茗谈心为雅事,以茶人啜客为雅士。

“正·清·和·雅”四个字、四种气,大致可以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作为禅与茶相结合而形成的“禅茶文化”,既有儒家的正气,道家的清气,佛家的和气,更有茶文化本身的雅气。正、清、和、雅的综合,完整地体现了禅茶文化的根本精神。

禅的精神在于悟,茶的精神在于雅。悟的反面是迷,雅的反面是俗。由迷到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俗到雅也是一个持久修养的过程。禅茶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心性修养形式,其目的就是在于通过强化当下之觉照,实现从迷到悟、从俗到雅的转化。一念迷失,禅是禅,茶是茶;清者清,浊者浊;雅是雅,俗是俗。一念觉悟,茶即禅,禅即茶;清化浊,浊变清;雅化俗,俗化雅。

禅茶文化的精神是“正·清·和·雅”,这一种精神决定了禅茶文化具有一种不同于哲学和伦理学的社会化育功能。禅茶文化离不开人文关怀,离不开人生日用,离不开禅的关照与感悟,离不开茶的精清、淡洁、涤烦、致和修养功夫。从这个角度来看,将禅茶文化的功能定位在“感恩、包容、分享、结缘”这八个字上,最为恰当;既理事圆融,又雅俗同归,具有在人生日用事中普遍落实和操作的现实意义。

感恩——用感恩的心态喝这杯茶,这杯茶就不仅仅是一碗茶汤,而在其中充满人文精神,充满了天地万物和谐相处、相互成就、共融共济、同体不二的精神,化解戾气,发扬正气,成就和气。

包容——用分享的心态来喝这杯茶,人间的恩恩怨怨都会像片片茶叶一样,把芳香甘美溶化到洁净的淡水中,变成有益于优化彼此身心气质的醍醐甘露,人间的正气和气就会在把盏相敬中得到落实。

分享——用分享的心态来喝这杯茶,培养我们推己及人的仁爱胸怀,想到人间还有诸多苦痛,想到社会还有种种缺陷,每个人都有责任把爱奉献给对方,少一点私欲,多一分公心;少一点冷漠,多一份爱。

结缘——用结缘的心态来喝这杯茶,以茶汤的至味,同所有人结茶缘,结善缘,结法缘,结佛缘,让法的智慧,佛的慈悲,茶的香洁,善的和谐,净化人生,祥和社会。

禅茶文化的精神“正·清·和·雅”;禅茶文化的功能“感恩、包容、分享、结缘”。将正气融入感恩中,将清气融入包容中,将和气融入分享中,将雅气融入结缘中;在弘扬禅茶文化的精神和落实禅茶文化,发挥禅茶文化凝集人心、化解矛盾、优化自身素质、和谐自他关系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弘扬禅茶文化的根本社会价值所在。

孔子与普洱茶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普洱茶是中国茶中特殊的名牌品种。两者之间似乎联系不上。但仔细分析起来,它们之间却有着内在联系,值得论述一番。

一、孔子与茶文化

中华文化光辉灿烂,百花争妍。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最引人注目的、最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是每个中国人都熟知的孔夫子。孔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中华传统文化包括精神的、物质的各个方面。在物质文化中,自古以来百姓们“开门七件事:米、面、油、盐、酱、醋、茶”。在每日必备的七件事所包括的食物、佐料和饮料中,茶是饮料中唯一的一项。种茶、制茶、品茶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项大事,自然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国茶的历史由来已久,陆羽《茶经》中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可知远在大约公元3000年前,中国人已发现茶。茶这种饮料一经发现,便显示出它特有的功能。《神农本草经》记“神农尝百草”的神话,搜集了自古以来劳动人民所积累的药物知识编辑而成一部药物学的书,(古时茶也叫茶,槚、茗、荈等)它说明我国利用茶叶治病的历史至少有4000年。其实在先秦古籍《诗》、《书》、《礼记》、《尔雅》等书中,已有多处记载有关茶的资料。如果这些记载还不太直接的话,笔者最近在古籍中找到更确切的记载。明版《兖州府志》记:“蒲园:在城东门外。季文子所树六槚(茶)处也。襄公十九年,享晋国六卿于蒲园,赐之王命之服。”依此查到《左传》襄公十九年记:“(鲁)公享晋六卿于蒲园,赐之三命之服,军尉、司马、司空、舆尉、侯奄,皆官一命之服。”

季文子是鲁国的当政大夫,多年来在鲁国专权,经济实力强大,他家中能有一座大花园(蒲园),很有可能这座大花园里不但能种下六棵大茶树(槚),还能在树下召开过一次大型的国际会议,会后依照不同地位给予各种赏赐。可知此树已长大成材,种植时间至少也要提前几十年或百余年。这一时间早于孔子几十年,又在孔子的故乡,这种茶树之叶可饮,由此可推知孔子曾饮过茶。再往后看,今日山东曲阜衍圣公府(孔府)后花园东北部有一棵树,多年来被人们称作“茶树”,每年将其叶采摘下来晒干后,府内上下饮用,可知孔子后裔多年来也有饮茶的习惯。

孔子饮过家乡的茶,他对中国各地,尤其少数民族地区的茶是什么态度呢?这可从他的民族观中看出端倪。

哲人孔子不但创立了一套学说,还提出过一套治世的方案和主张,其基本内容是用协凋、稳定的方式达到社会和谐、发展的目的。治理一个国家如此,对待少数民族的态度及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也是如此。当时鲁国周围及全国各地散居着许多少数民族,孔子都主张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他主张“四海之内皆兄弟”,承认各族的存在;他认为“先进于礼乐”的人,即使是来自农村的、来自边远地区的“野人”,也要向人家学习;他推崇泰伯

的“至德”,认为少数民族中也有佼佼者;他要“乘桴浮于海”,主张各族之间加强联系,平等交流。当时中原称作华夏族,对四周少数民族的称呼也各自突出其特点,并无诬蔑之意。如东夷之“夷”,似一人背弓,说明古时东部人发现弓箭,开始狩猎经济,走在文明前列;西戎之“戎”,是一件兵器,体现西部人在向自然与人世间斗争中勇武的性格;北狄的“狄”字是指一种有力的鹿,亦示捕猎动物为北方的特点。至于南方的“蛮”字,采取自《诗经》。《诗·小雅·绵蛮》之序记“绵蛮,微臣刺乱也。大臣不用仁心,遗忘微贱,不肯饮食教载之,故作是诗也”。此诗是对那些不关心群众的大臣们的讽刺之作。用一种很可爱的小鸟飞到山丘上当作比喻来说明此事。《山海经》记“崇吾山有焉,其状如凫,一翼一目,名曰蛮蛮。”《周礼·夏官·大司马》疏:“蛮者縻也。縻系之以政教也。”可知蛮字系依一种小鸟的代称,并无诬蔑之意。公认为阐发孔子,儒家思想的《礼记》之《王制》篇,在记述东、西、南、北四方少数民族的特点后,又记“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很明确地提出各族的日常生活、日用器具、民间习俗各自不同,应尊重他们、理解他们。由于五方(中国及四方)之民居地各异,相互交往不多,“言语不通,嗜欲不同”,就要想方设法让他们之间达到互相交往、加强联络,以“达其志,通其俗”,共同发展。《王制》中的“和味”如果与云南的普洱茶联系起来,也应该有一种大时空文化的贯通。

综上所述,孔子与普洱茶不是没有关系,将两者联系起来论述,是有道理的。

二、普洱茶与的产地普洱县出发,经大理、丽江、迪庆、德钦到达昌都;一条是由雅安出发,经沪定、康定、巴塘,到达昌都。两条古都从昌都会合后,再抵波密和拉萨,然后辐射到藏南的泽当及后藏的江孜、亚东等地。今天,随着社会进步,交通发达,公路及航线均可由昆明到达西藏,但当年“铁杵之击地,青石道上犹有坑窝如阵;而重负之压肩,二郎山中风雨玄黄……”的说法,仍然留在历史记载中。茶马古道体现出藏族与汉族、白族等民族的团结。尤其在今雅安蒙顶山山脚的名山县新店镇中,还保留着当年的“茶马司”。这个自宋朝以来就管理茶马交易的机构,仍然铭记着当年茶马古道的辉煌,人们至此还能闻到普洱茶的余香。

三、孔子与普洱茶

茶与咖啡,可可并称为世界三大无酒精成份的饮料,但茶的功效却更大些。古时许多书上说到茶的功能。如《神农·食经》记:“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华佗《食论》中记:“苦茶久食益意思”。陶弘景《杂录》记:“苦茶,轻身换骨”。《本草》之《木部》记:“茗(苦茶),味甘苦,微寒,无毒。主瘘疮,利小便,去痰渴热,令人少睡。秋采之苦,主下气消食。”《本草》之《茶部》记:“苦菜,一名荼……令人不眠(即可使神经兴奋)”。茶还可以治病。《枕中方》记:“疗积年瘘,苦荼、蜈蚣并炙,令香熟,等分,捣筛,煮干草汤洗,以敷之”。《孺子方》记:“疗小儿无故,惊蹶,以苦茶、葱须煮服之”。甚至宋人王安石论民不可一日无茶。他在《议茶法》中说:“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而今官场所出,皆粗恶不可食。故民之所食,大率皆私贩者。夫奈民之所苦而使得食,则严刑竣法所不能止者,故鞭扑流徒之罪未尝少而私贩,私市者亦未尝绝于道路也。”王安石把整顿茶市场当作其推行新法的重要措施之一。今日学者文怀沙对茶又发高论,他说:“当今世界,有两种文化,一种是清醒的文化,一种是糊涂的文化。糊涂文化的代表是酒,清醒文化的代表是茶。郑板桥题过‘难得糊涂’,我说难得清醒。酒是糊涂的文化,如何能为大众所接受呢?因为人总是生活在矛盾之中,为了逃避矛盾的困扰,不得不有意使自己置身于糊涂的心态中来解脱痛苦。然而人总不能永远处于糊涂的状态,更多的时候需要清醒,这就需要借助于茶。……茶使人清醒,使人理智,使人文明……正是因为这个道理,生活在商品社会,人们生活、工作中的种种矛盾更多更复杂,更需要清醒。”

确实茶是人们强身健体、益智祛病的理想饮料,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刘枫曾撰文《倡导茶为国饮》。文中说:近年来人们评国花、国鸟,却未评“国饮”。“可能茶作为中国的代表饮料,太理所当然了,以至于无需评比。”“如果从茶发乎神农氏算起,那五千多年来,茶已深深地融入每个人的生活。开门七件事,米面油盐酱醋茶,你可能缺米少油,但你不可能没有茶。几千年的饮茶史,造就了茶为中国第一饮料的地位。……在新世纪,

茶的价值又得到新的发展。‘万药之本’随着科学的发展,得到新的印证。饮茶已成为世界公认的长寿之道。对茶的开发,已超出饮食本身的范畴,而与现代医学、生物学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更重要的是,饮茶,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一种新世纪的健康社会主流方式。”

儒家思想的缔造者孔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而且是特殊的,在同类事物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一种,当然应该打上孔子牌。孔子主张“礼”,饮茶是一种礼仪行为,历代人们饮茶均按礼行事,依礼敬茶待客,茶道是一种礼仪行为。孔子主张“仁”,就是“爱人”、“敬人”,正确处理各个方面的人际关系。通过饮茶正好贯彻这种“泛爱众”“恭、宽、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的行为,一种博爱精神。孔子主张中庸,做事恰到好处,茶正是一种对人无刺激又使人兴奋的清醒饮料。孔子的思想的核心是“和”,通过饮茶更可使人身心得到和谐,人与人之间致和。总之,中国茶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从未离开过先哲的和、合之道。饮食专家王赛时曾说:“我们可以借用历史的光环,照耀传统文化的每一片园地。”茶文化这片悠久、庞大又极具中国特色的园地,当然需要先哲思想的光环照耀,孔子与茶,一个精神概念,一个物质概念,得以结合,相得益彰。饮茶不仅是一种味觉享受,也体现一种高尚的生活情趣,饮茶不仅是一般的家常日用必需,也是一种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特点的生活方式。同样,在经济全球化的新世纪,在市场化的今天,饮茶不仅是一值得提倡的良好时尚,也是一种体现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利用茶德来促进中西交流,都十分得体。普洱茶是茶中极品,不论从物品的质量上,还是从历史的传承上,都非一般茶品可比,它可以说是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饮品,因而和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哲人孔子结合起来,打出孔子与普洱茶的优秀品牌不正是顺理成章吗?文/骆承烈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于翔与普洱茶之缘》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3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