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峰,男,汉族,1975年10月出生于山东省莒南县,华夏茶联、御青股份创始人。山东省茶行业协会副会长,山东财经大学、山东省青年干部管理学院、曲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先后被誉为建国60周年影响山东60位新鲁商、济南市十大创新人物等。

2002年马玉峰创建日照御青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至今,现已成为中国首家全产业链控制的集团化企业,2012年11月26日,依托华夏茶联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和科技支撑,成功登陆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上市,市值一亿元以上,成为中国北方茶企第一家挂牌上市企业和创新型新农业的标杆企业,为中国茶产业崛起开辟了新的模式。

如今由他创建的华夏茶联则是中国领先的智能化商业系统提供商。

以电子商务为业务重点及增长引擎,同时带动线上线下全产业链运作的茶产业综合平台企业,业已成为中国茶产业全案综合服务上,其独立开发的买商城是中国茶产业最大最专业的在线交易、服务及传播平台,更是中国茶叶全网销售的总入口,中国茶行业标杆企业和电子商务交易量最大企业。

此次访谈马玉峰还介绍了以茶产业、电子商务、软件开发、游戏动漫、云计算为两翼经营格局的产业群组,介绍了他们企业开发的中国茶产业首款基于CRM的《开心茶园》动漫游戏,这是一款利用互联网思维,思考中国茶行业消费者的体系建设的休闲体验游戏,旨在培养80后、90后新一代年轻群体在轻松互动中对中国茶文化全面的认知,并浓厚兴趣,爱上中国茶,为中国茶行业培养了更多的消费群体,全方位的为中国茶产业提供基于互联网思维创新的专业服务。

要想了解更多茶叶的相关知识,马玉峰对茶产业的认知,他的创业历程和人生思考,欢迎大家关注近期播出的《小超访谈录》。

延伸阅读

普洱是个蛋,简称茶叶蛋——杨镇瑜访谈录


普洱是个蛋,简称茶叶蛋——杨镇瑜访谈录

时间:2012年5月13日下午

采访人:青翠紫丁香

受访人:杨镇瑜

丁香:镇瑜你好。在你的新著《去边境走私风景》中,有大量关于普洱茶的描写。其中涉及到澜沧的景迈、镇沅的千家寨、勐腊的易武,都是著名的普洱茶产区。你曾在边疆生活过,能和我们说说普洱茶吗?

杨:哈哈。让我来谈普洱茶,好比让一个农民伯伯来谈卫星如何发射升空。我愿意把我知道的告诉你。我的优点一是比较帅,二是不说假话。很多时候,我宁愿不说话。

丁香:你怎么看待普洱茶价格的大起大落?

杨:在我的眼里,普洱是个蛋。简称茶叶蛋。茶叶蛋你吃过吧?经济、实惠、营养,但显得不太有档次。普洱茶价格的起伏,缘于人为的炒作。这种炒作,让茶农、茶商、消费者全面受伤。现在省外还有很多人不懂、甚至不知道普洱茶。也就是说,普洱茶被炒“夹生”了。真正的好茶与普洱爱好者之间,还缺乏有效的交流与沟通。

普洱茶的价值与价格是不等的。省外的好茶动辄几千元一市斤,至于普洱茶,你懂的。由于普洱茶门槛太低,大量家庭作坊和无良商人的存在,造成了普洱茶市场的长期鱼龙混杂。

一句话,普洱茶价格太高或太低都对市场不利。太高了拒斥消费者,太低又伤害茶农积极性。现在的市场需要理性、健康、良性的发展。就拿我自己来说吧,它的价格贵贱与我关系不大。我认准它了,没办法。

普洱茶发展的瓶颈在于缺少市场准入机制、缺少统一评价标准,在于无序竞争。这种乱象需要整合。我看到了云茶网和51普洱网在这方面做出的努力。这很好。

丁香:你认为应该如何推广。当然,这纯属个人偏好。因为我在老树生普上能看到时间的力量。朱澄老师说得很好:时间是个魔术师。他让一饼普洱从小男孩长成小伙子、青壮年,直到变成一个沉默的智者。这些死亡的、晒干的树叶依然是有生命的,而且老而弥香。外省的茶叶为小叶种茶,放满一年,就基本上可以当垃圾扔掉了。而普洱相反。这也是普洱茶的优势与迷人之处。

丁香:普洱茶为什么多销往省外呢?

杨:这叫墙内开花墙外香。云南大部分地区都产茶,而且绿色无公害,老百姓田间地头收收采采就够喝了。昆明作为省会,应该有一个庞大的普洱茶群体。但他们东走走西逛逛,亲戚朋友送一点儿,也够喝了。而省外很多城市对于普洱茶而言还是空白,大量潜在的消费群体还等待着有人来给他们上课。

如果能借助电视和网络的力量,搞一些普洱茶鉴别、收藏、品饮的普及,用最简单有效的办法,让大家了解普洱茶,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当然这要靠政府、行业和行业协会的力量,靠一两个人没用。

丁香:你认为应该怎样培育普洱茶消费人群?

杨:每人赏一个大耳朵瓜子——喝茶,喝普洱茶。这样的办法肯定简单有效,但估计警察叔叔也肯定不是吃素的。哈哈哈。喝茶的人是有福的。让那些没福的人滚一边呆着,该干嘛干嘛去。

拉拉杂杂地说了这么多,我看自己有成为某某、某某某那样的“名人”的倾向。在一个全民装叉的时代里,请原谅我的道貌岸然。谢谢。

茶艺乐园创始人:陈国义


陈国义先生是广东汕头人,出生于1948年,1950年随父亲到香港,父亲是海员,因父亲长期在外,自小时候开始,陈国义先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就很强,且善于思考,有着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充满活力、充满自信的性格,他热爱生活、热爱自然……

“茶艺乐园”就是由陈国义先生所创办,创立的时间是1988年,距今已有24年历史。其总部坐落在香港九龙深水步荔枝角长顺街11号,那是一所老房子,房子坐落在一条老街上,房子很大,房子里面很典雅,内容很丰富,就好像一个博物馆。

陈国义先生年轻的时候曾用12年的时间在夜校苦修英语,他游历过世界很多地方,他早年当过推销员,销售过英国shell自牌石油产品,瑞士国际知名企业Siber-Hegner的高档石油产品。因善于经营和管理,成绩斐然,在业内享有一定的声誉,后被英国高质石油产品ROCOL公司董事局看中,在面对该公司董事局考核时,陈国义先生凭借熟练的英语能力、过人的智慧和丰富的经验,在资金实力欠缺的情况下,仍然被英国高质石油产品ROCOL公司指定为香港的独家代理商。从此,陈国义先生在商场上获得了巨大成就。

20世纪80年代初,陈国义先生在台湾经营石油生意时,结缘于同行黄先生,黄先生十分喜爱品茶,是茶道高手。受益于黄先生的影响和点化,陈国义先生开始研究茶叶,并逐渐的喜欢上茶叶。天性使然,有一天陈国义先生突然感悟人生的意义,觉得石油产业是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污染,人们应该关爱自然,享受自然,陈国义先生不希望自己是大自然的破坏者,于是在1988年毅然放弃了赚钱的石油生意,一举投资茶叶经营。

陈国义先生在普洱茶领域有两件脍炙人口的事为人们津津乐道:

第一件事是当今玩普洱茶、收藏普洱茶和品饮普洱茶的人们都非常熟悉的“八八”青饼。其实“八八”青饼被发现、名称来历以及被市场认可,其中有着一些很有趣的故事。

根据陈国义先生讲述,在1993年的时候普洱茶并不为人们追捧,普洱茶是买方市场,做普洱茶的生意很辛苦。

当时,陈国义先生在茶商中实力十分雄厚。有一天,一位名叫陈强的先生慕名登门拜访,自称是名茶比赛中两度获得冠军,成为普洱茶界的佳话。“五谷丰收”圆茶是陈国义先生在仔细分析“八八”青饼的品饮风格,研究建国前后普洱老茶的特点之后,以多种乔木老茶树的原料精心配制而成的优质普洱茶,其采用古法压制,每饼重400克。参加香港茶博会审评的评委认为该茶芳香可口、汤醇味厚、回甘自然、生津效果好,是高山乔木茶中的上品。“五谷丰收”圆茶因为是在香港这个国际都市获得大奖,所以现在为世界各地的普洱茶爱好者收藏。

每一次喝完一泡好茶后,陈国义先生总是喜欢在海滩上、在山间小道上、在闹市的小巷里,或者一个人在静静的小房间,感受着迷人的茶香、美妙的茶味和诱人的茶色带给他的温馨和舒适。茶叶让他宁静、让他遐想、让他沉醉,他为自己选择了茶而自豪、而骄傲。

陈国义先生有两个观点发人深思:

第一个观点是做茶叶生意、喝茶和品茶可修身养性,陈国义先生说:做茶叶生意是与茶打交道,不用杀生……;品茶、喝茶时没有吃荤,没有吃肉……

第二个观点是一杯茶里一个世界,一泡茶就好像一个人的人生。

陈国义先生有两个愿望:

第一个愿望是办一个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民间茶叶博物馆,陈国义先生认为:茶叶不仅可以交易,可以以茶会友,可以解渴和品饮,它更记录了历史、记录了文化、记录了大自然和人类社会。陈国义先生希望通过茶文化的收藏和展示,让人们认识和了解中国茶,使起源于中国的茶叶能更广阔的传播世界各地,为人类造福。

第二个愿望是延续“八八”青饼和“真淳雅”号的精神,不断研究和探索普洱茶的真谛,发现和制作有品饮价值的普洱茶精品,为普洱茶爱好者、收藏者服务。最近,陈国义先生制作的“五谷丰收”普洱圆茶在2010年、2011年香港茶博会名茶比赛中两度获得冠军,成为普洱茶界的佳话。“五谷丰收”圆茶是陈国义先生在仔细分析“八八”青饼的品饮风格,研究建国前后普洱老茶的特点之后,以多种乔木老茶树的原料精心配制而成的优质普洱茶,其采用古法压制,每饼重400克。参加香港茶博会审评的评委认为该茶芳香可口、汤醇味厚、回甘自然、生津效果好,是高山乔木茶中的上品。“五谷丰收”圆茶因为是在香港这个国际都市获得大奖,所以现在为世界各地的普洱茶爱好者收藏。

每一次喝完一泡好茶后,陈国义先生总是喜欢在海滩上、在山间小道上、在闹市的小巷里,或者一个人在静静的小房间,感受着迷人的茶香、美妙的茶味和诱人的茶色带给他的温馨和舒适。茶叶让他宁静、让他遐想、让他沉醉,他为自己选择了茶而自豪、而骄傲。

陈国义先生有两个观点发人深思:

第一个观点是做茶叶生意、喝茶和品茶可修身养性,陈国义先生说:做茶叶生意是与茶打交道,不用杀生……;品茶、喝茶时没有吃荤,没有吃肉……

第二个观点是一杯茶里一个世界,一泡茶就好像一个人的人生。

陈国义先生有两个愿望:

第一个愿望是办一个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民间茶叶博物馆,陈国义先生认为:茶叶不仅可以交易,可以以茶会友,可以解渴和品饮,它更记录了历史、记录了文化、记录了大自然和人类社会。陈国义先生希望通过茶文化的收藏和展示,让人们认识和了解中国茶,使起源于中国的茶叶能更广阔的传播世界各地,为人类造福。

第二个愿望是延续“八八”青饼和“真淳雅”号的精神,不断研究和探索普洱茶的真谛,发现和制作有品饮价值的普洱茶精品,为普洱茶爱好者、收藏者服务。最近,陈国义先生制作的“五谷丰收”普洱圆茶在2010年、2011年香港茶博会名茶比赛中两度获得冠军,成为普洱茶界的佳话。“五谷丰收”圆茶是陈国义先生在仔细分析“八八”青饼的品饮风格,研究建国前后普洱老茶的特点之后,以多种乔木老茶树的原料精心配制而成的优质普洱茶,其采用古法压制,每饼重400克。参加香港茶博会审评的评委认为该茶芳香可口、汤醇味厚、回甘自然、生津效果好,是高山乔木茶中的上品。“五谷丰收”圆茶因为是在香港这个国际都市获得大奖,所以现在为世界各地的普洱茶爱好者收藏。

每一次喝完一泡好茶后,陈国义先生总是喜欢在海滩上、在山间小道上、在闹市的小巷里,或者一个人在静静的小房间,感受着迷人的茶香、美妙的茶味和诱人的茶色带给他的温馨和舒适。茶叶让他宁静、让他遐想、让他沉醉,他为自己选择了茶而自豪、而骄傲。

吴文生:南京茶叶市场创始人


福建安溪铁观音江苏省分会会长、南京茶叶市场创始人的美誉。

吴文生认为,做一行就必须钻一行,做茶也定要做行业专家。可以说,几十年了,茶叶已经深入到吴文生的骨子里,他还把几十年的茶叶经验分享给大家:

选茶

好茶在外形上主要看条索和色泽,而内质上主要看香气、滋味、汤色以及叶底。以铁观音为例,品尝时,香气要有兰花香,汤色金黄明亮,喝完了之后再看茶叶的形状,即叶底要肥厚、软、亮,达到这些标准的铁观音就是上品。实际销售过程中,不少商家往往和相当多的消费者都看重外形,茶叶的颜色越绿越好,而忽视了茶的内质,实际上这种很绿的茶叶喝起来涩嘴、麻嘴,还有点酸。所以要想卖到自己满意的好茶,不能光看外形,一定要侧重内质,先喝后买。

保存茶

市民家中已经开封的茶叶必须保存得当,才能保持茶叶原有的色、香、味。市民如果将茶叶放入冰箱保存,事先最好将茶叶包装严实。如果用石灰保存法,石灰应定期更换或晾晒。春季购买的新茶尤其是绿茶,如果保存不当,泡出来的茶水就会失去原有的颜色和口感。尤其在高温高湿的夏季,开封后的新茶更容易受潮变质。

开封后的茶叶如果所剩不多,可以放在原有容器内,摆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即可。如果所剩茶叶较多,可以用冰箱储存法或石灰储存法。

他说,用冰箱储存茶叶时,如果希望储存的时间在半年以内,可将茶叶放入包装盒内,再套上保鲜膜密封好,放入冰箱冷藏室即可。如果希望保存的时间较长,可将密封好的茶叶放入冷冻室,但冷冻再取出饮用时,最好放在常温下还原几小时,等到茶叶恢复常温再打开包装。

如果市民不嫌麻烦,还可采用石灰保存法。市民可在铁盒或瓷坛下方铺上生石灰,厚度大约为容器深度的三分之一,然后盖一层报纸隔开,再把包装好的茶叶放在里面。这种保存方法,优点是茶叶保存时间长,最长可保存茶叶1―2年时间。缺点是麻烦,因为生石灰需要定期更换或是晾晒,才能保证吸潮效果。

吴文生提醒,市民在保存茶叶时,不要将茶叶和樟脑、药品、化妆品等有强烈气味的物品摆放在一起,以免影响茶叶的香味。此外,碧螺春、龙井、雨花茶等绿茶及铁观音都可放入冰箱保存,但部分老茶叶、普洱茶不适合放入冰箱保存。

茶叶入菜

铁观音的产地安溪,老百姓经常将茶叶入菜,炒鸡蛋就是最常见的做法,可以清火去热。由于鲜茶青比较难得,市民在家制作可以选用浸泡过一到两次的茶叶。除了铁观音,绿茶也可以被用于炒制,但相比下,口感会涩一点。

做茶如做人,几十年都“泡”在茶里,塑造了他古朴而又厚重的品质,人如其名,品茶香“文“化,悟春秋人”生“——吴文生。

彭先泽:安化砖茶创始人


彭先泽(1902-1951年),安化小淹人,曾肄业于长郡中学,后转山东济宁中学毕业,1919年留学日本,先后在东京帝国大学农学实科、帝国大学农学本科攻读八年,从事水稻研究,并去朝鲜考察。

1927年回到祖国,,先后在长沙修业学校农科、江苏省淮阴农校、浙江大学农学院(任教授)等处任教八年,所编辑的《稻科学》列为浙大及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大学丛书之一。

抗日战争后,离浙返湘,任湖南省茶叶管理处副处长,负责办理茶叶贷款、监督产制、收购运销及出口结汇等工作,同时兼任省农业改进厅茶作组主任、修业农校茶科主任、安化茶场主任,1944-1966年兼克强学院教授。

抗战期间,交通断绝,西北市场砖茶奇缺,安化黑茶大量积压,彭先泽由于农学知识丰富,又热心乡梓茶叶事业,即就安化黑茶砖问题广泛调查研究,拟具体计划,力主在安化设厂就地压制砖茶。1939年12月经省府常委会通过,于是筹借经费,收购原料,在湘潭定制压制机,并选定江南坪为场址,进行压制技术、设备安装的准备工作。

数百年来,大部分安化黑茶只能作为原料,运陕西泾阳压制成砖,销售西北市场。在安化产地压制,人们认为有三不可能:一是安化水质不好,二是技术不行,三是气候湿润,容易发霉。彭氏经科学研究后,撰写《辟在安化不能压制》一文见诸报端,深得各方人士关注。1940年3月主持试制砖茶,经反复试验,终于获得成功。样砖寄重庆中茶公司检验,认为“堪合俄销”,出产2000箱,复经经济部商品检验局衡阳分处检验,以“砖茶水分和灰分均合法定标准”,并填发出口证书。

安化黑茶砖试制成功,结束了长期以来,黑茶产于安化,而成砖于泾阳制成的格局。1941年由于发展与苏换物贸易,砖茶生产归建设厅领导,更名为“湖南省黑茶砖”畅销西北各省。

1942年由中国茶叶公司与湖南省政府合办,改名为“国营中国处公司湖南砖茶厂”,厂务仍由彭氏主持,集资300百万元,茶厂扩大到9家茶行,分12个工场,压机由6部增至50部聘请复旦大学茶学系及修业农校茶科毕业生多人,充实技术力量,10月又增设酉州分厂,大量压制砖茶,在1940-1949年10年中,共产砖茶666.63万片,对战时战后的安化茶区无不裨益。

彭先泽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致力黑茶砖的研究、经营近十年,从理论探讨到技术改进,从包装设计到工具革新,从员工培训到市场开拓,历经艰苦酸辛,始终指着追求,其精神实为难能可贵。为打开西北市场。考察运输路线,1941年、1944年两度到兰州实地调查,并与甘肃、蒙古和苏联代表签订供货合同。写出了《西北万里行》,在《湖南砖茶》季刊上发表。1948年先后出版了《茶叶概论》、《安化黑茶》等著作,主编《芙蓉月刊》、《湘茶》及《安化茶叶公司丛刊》。为发展安化茶叶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共和国成立后,彭先泽任安化砖茶厂第一任厂长。1951年3月彭先泽不幸在安化白沙溪作为资本家错误处决,时年49岁,直到1983年7月才得以平反昭雪。

吴啓英:现代普洱茶创始人


云南大叶种茶,属乔木型,大部分生长在海拔1000-1400米的亚高山地带和14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这些地带多属赤红壤区,最适合茶叶生长,而且由于云南特殊的自然条件,降雨量充足,无霜期长,雾日多,茶山常年笼罩在云雾之中,“高山云雾出好茶”。故云南大叶茶具发芽早,白毫多,育芽里强,生长期长,内含成分丰富的特点。据云南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分析,云南大叶种水浸出物为48.75%,茶多酚含量为32.5%,儿茶素总量为179.34毫克/克,都远高于小叶种茶叶。

由于云南大叶种内含物质丰富,加工的晒青毛茶味道浓酽,苦涩味重,新茶尤甚,要是不太习惯的话,简单的可以说是难以入口,但人们发现,将此类茶藏放,自然陈化后,其滋味由刚烈变得醇和,香气也变得浓郁陈香,出现了一种适宜品饮的新口味。在茶马古道抵达的终点站,藏胞们将其作为酥油茶的主要原料,成为重要的日常生活用品。而在南洋、香港等经济发达地区,对此类茶品更是出现了旺盛的消费需求,香港茶楼有这样一副楹联:“普洱铁观音松涛烹雪醒诗梦;龙井碧螺春竹院迷香荡浊尘。”茶联中提及的都是中国名茶,但在香港茶人心中,首屈一指的则是云南普洱茶,香港的大小茶庄,无不以云南所产的陈年普洱茶作为招牌,炫耀于市,招徕顾客。

吴啓英先生分配到昆明茶厂工作后,脚踏实地,不断的深入到基层体验生活,到云南的各大茶区进行科学调研,丰富着自己的实践经验。伴随着工作的不断开展,有一个问题时刻困扰着她,云南拥有如此丰富的茶叶资源,但茶区人民的生活却是如此的贫困,云南茶叶的价格始终处于全国低端!如何改变这种现状,风华正茂的她渴望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工作实践中充分发挥,为茶区人民尽一份力啊!

作为茶厂的技术员,不但要了解“产”,更需要了解“销”,在对销售市场的调查中,吴先生注意到了广东、香港市场对传统普洱茶的旺盛需求,同时也看到其发展的主要障碍:传统普洱茶在自然陈化过程中形成的品质参差不齐,对贮藏的环境要求高,而且陈化的时间较长,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出现了“爷爷做茶孙子喝”的现象,如果作为商品大规模应市,几乎是不可能的。

如何突破这特殊的瓶颈?一边是茶区人民急待改变的生活和丰富的茶叶资源,一边是有着潜在的巨大的市场却又无法开展大规模的商品经济活动。怎么办?能不能将二者合二为一,极大的推动云南茶叶经济?吴先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深的思索,她将传统普洱茶的成因一遍、又一遍的进行分析,并在自己深厚的专业知识中不断的寻求这理论支持,最后创新性的提出:可以将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进行人工发酵,加速其陈化过程。1973年,带着这种想法,吴啓英先生和省茶叶公司的一些同志远赴广州,进行实地考察研究。从广州返回后,由吴啓英先生在昆明茶厂首先进行普洱熟茶研制,这是多么艰难的探索啊!没有任何可以参考的实验数据,没有可以比较的标准茶样,更没有前人的具体实践经验。吴先生从“无字句处读书”,开始了坚定的跋涉,多少次接踵而来的失败,一次又一次的重新开始,无数个不眠之夜。“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过大量、反复的科学试制,积累了不同叶质,不同数量对温度、湿度、菌群等方面的要求参数,将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吴先生原创性的发明了“普洱茶湿水渥堆技术”,于1974年再昆明茶厂试制成功普洱熟茶,极大的改善了普洱茶的品饮质量,将普洱茶漫长的发酵实践缩短为45天左右,而且每个堆子可以发酵10吨茶左右,使普洱熟茶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成为了可能。在试制和生产过程中,吴先生主持制定了《昆明茶厂普洱茶制造工艺及其品质要求》,这是普洱茶发展史上第一个有着详实理论依据和技术指标的行业标准。1975年开始,昆明茶厂以此为基础,开始了普洱熟茶的批量生产。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在公司主持下,由吴先生主要参与,拟写了《云南普洱茶制造工艺要求(试行办法)》,详细制定了普洱茶生产的质量标准,生产工艺以及各大厂家的代码(先市场上广为流传的茶号都源于此,如7581的含义为75年、8级茶,昆明茶厂出品的砖茶;7582的含义为75年、8级茶。开始了高速发展,云南茶业翻开了多姿多彩的崭新一页!

邓时海:普洱茶所承载的文化之美(”普洱茶第一人“视频访谈录)


“喝熟茶、品老茶、藏新茶。”

——邓时海

理想是否能照进现实?当下普洱茶的消费市场真相又是如何?

探寻符合普洱茶市场发展规律的良策。请看本刊专访近代”普洱茶第一人“邓时海教授。

亚太茶业内参专访于广东中山

一直以来,享有中国“普洱茶第一人”、“普洱茶王”等美誉的邓时海教授,似一座高峰,给茶友和业内更多是神秘。百闻不如一见,近日,我们赶赴广东中山,看望前辈良师之余,也就当下普洱茶的热点及发展,口口相传地请邓时海教授释疑解惑。

【本刊视频采访邓时海】

为何独选“冷”凤庆

我们好奇,为何十年前,邓时海教授不选择其他热门茶山,而选择当时并不被重视的“凤庆”。

对此,邓教授告诉我们,翻开普洱茶历史,你会发现,早期它不叫普洱茶,叫云茶。汉朝已开始有,更多的是边销茶,其实边销茶都是低档次的普洱茶。饮用时多是加入多样其它配料,如:加酥油、糖、奶等。却不知还有一条销售运送精品普洱茶的“官马大道”,这些精品普洱一般供应宫廷以及官马大道上的富贵人家,如,红楼梦里“女儿茶”就是普洱茶。邓时海总结,最好的茶事,就是“卫生自然泡好茶”!

普洱,文化深远的陈老艺术

邓时海说,普洱茶的“老”是深远艺术,茶艺使文化广大深远。“未被《茶经》收录,普洱茶学者耿耿于怀”,其实是“陆习之遗憾”。普洱型制代表了古之传统“龙团凤饼”,陆先生独漏了普洱。深与远是中华文化之最美,陆先生又漏了,普洱是文化深远的陈老艺术。

“本来文化历史流长,广博而深远,也不是一人所能齐之,吾辈尚需努力呀!”

林镇浩:岭南茶业公司创始人


作为一位与茶交往近三十载的商人,林镇浩先生对茶的感情异于常人,在他心中,茶已经不再拘泥于口味,而是一种生意之道,文化之道。就像上乘的茶往往是醇厚、不温不火一样,林镇浩先生所带领的岭南茶业公司,不求一时的暴利,而是稳打稳扎,生意之余,将茶文化传播于世。

承父业站稳市场

林镇浩先生祖籍广东汕头,其父早在1960年便创办了岭南茶业公司。至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公司在其父亲的经营下已经初具规模,并逐步在香港茶市场站稳脚,建立了口碑。虽然现在是岭南茶业的东主,但林镇浩先生一开始并非从事茶业,而是与此风马牛不相及的建筑行业。他回忆说:“那个时候父亲的年龄也大了,经营起来开始有点力不从心。所以,1980年我就回来帮助打理公司业务。一直到现在,差不多快三十年了。”

踏入茶业这条河流,林镇浩先生是出于对家族的责任,对父亲的孝道,那么能在这条河流上,轻摇方舟这么多年,其中无疑是有深厚的感情吸引着,内心的热情支撑着他。“我们潮汕人似乎天生就喜欢喝茶,或早或晚茶都不离手,不但日常的饮食离不开茶,就是客人来了,也是以茶相待。因此,我们这一带很多人从事茶叶的买卖。像我们的港九茶叶行商会的成员,基本都是经历两代或者三代,很多都是从爷爷辈起,一代接着一代。我放弃以前的行业,除了对家族的一份责任外,更主要的还是我内心比较喜欢茶文化。”

进入岭南茶业公司二、三年后,林镇浩先生的生意便迎来了一次绝佳时期。当时,正适逢乌龙茶在日本大受欢迎,林镇浩先生抓住时机,将福建等地的乌龙茶卖到日本,挖到了在商海的第一桶金。同时,林镇浩先生根据当时的形势,从1985年起,开始把香港的普洱茶推荐到台湾。他说:“当时台湾还没有普洱茶,正是我们香港的茶商第一次把普洱带到了台湾。”

可以看出,香港的茶市虽兴旺,但仅仅是一个茶业的中转站,真正的茶叶并非产自香港。林镇浩先生介绍说:“我们的货源基本来自内地,还有一部分来自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泰国、缅甸、越南等国家,香港只是将外面的茶叶运过来,加工后再转销出去。”

作为一个极为依赖外在市场供应的公司,显然,诚信是其发展的基础。林镇浩先生说:“我们的公司长期与大陆的茶厂合作,他们根据我们的需求提供货源,不同的季节会有不同的茶。大家彼此信任,我们只是偶尔过去那边看看。”按一般规律,如果极大依赖外地市场,本地市场应该是一个波动起伏的市场,因外面的一丝风吹草动都会引起本地的轩然大波。然而香港的茶市场却是一个例外,林镇浩先生解释说:“除了八十年代乌龙茶在日本开始受欢迎和前几年普洱茶大热之外,香港的茶市场一直很稳定。香港的市场经济比较成熟,加上我们茶商都会存储很多茶,将价格一直稳定在一定水平,不会出现哄抬炒作的现象。即使现在的普洱茶极受欢迎,也从未出现过太高的价格。”

言普洱品茗茶文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茶的功能的认识亦在提升,从最开始的药用、食用到现在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享受,甚至养生。正因如此,适合养生的普洱茶成为香港所有茶种类中最受欢迎的一种。之前,普洱茶便占了香港茶叶销售总量的70%以上,目前仍然占了60%。据林镇浩先生介绍,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香港茶商就从内地的华南和东南亚一带进口青毛茶,在香港加工成普洱茶,至今已经有七十多年的历史,形成了独特的工艺。

林镇浩先生指出,每年香港销售最多的是普洱、乌龙、茉莉茶。他解释说:“普洱茶经过发酵后,茶性比较温和,对于肠胃几乎没有什么刺激。与其它的很多茶,比如,乌龙茶、绿茶不同。因此,这些年,普洱很受欢迎,潮汕、福建等地方的人也喜欢普洱,现在连部分北方地区的人们也开始喜欢上普洱了。”

说到普洱茶,人们大多数会想到云南的普洱市。然而,从林镇浩先生的讲述中我们了解到,普洱市虽然是普洱茶的主要产地,但却不是普洱茶的发祥地,真正发明如何将青毛茶发酵成普洱茶方法的是香港人。当年,在香港的一家茶楼内,许许多多的茶叶都堆放在一个仓库里。突然一年夏天遇上大暴雨,负责照看的伙计忘了关天窗,导致淋湿了一部分茶叶。伙计害怕老板责骂,遂将淋湿的茶叶放在库存茶叶的最底层。等到很长一段时间之后,上层的茶叶都用完了,这些被淋湿的茶叶终于重见天日。老板发现,这批茶叶的味道特别好,遂找到伙计,询问究竟为何。伙计这时才答出当初被雨淋的事情。就在这样偶然的情况下,普洱茶的制作方法被创造了出来。

普洱茶的诞生虽然有点偶然,但是因为它味道极好,又不伤胃,传播却是必然。林镇浩介绍,上世纪五十年代,香港的大批茶师傅开始去广东等地教授当地的人们如何将青毛茶发酵成普洱,怎么调节水温,置于何种条件下。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广东师傅再到云南昆明,教授茶厂工人如何将青毛茶制成熟普洱,如何加水加温。因此,直到1980年以后,云南才有熟普洱运到香港。他笑着说:“记得2007年,我去云南参加一个活动,我就问当地的老师傅们,是不是在1973年,有广东的师傅过来教授茶艺,他们个个都点头。”

后记

看得出,茶在今日如此受到推崇,与无数传播茶文化的人是分不开的,而林镇浩先生也是其中的一位。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林镇浩先生的父亲便参与到香港港九茶叶行商会,在父亲的影响下,他也于2002年参加商会工作,并于2004年开始担任商会理事长,至2008年于任期届满退下来,现在担任副理事长。在担任理事长的几年中,他在四年内曾六次去内地交流学习,云南六大茶山已登上四大。为了能更了解茶叶生长习性,他多次登上高山,考察古树。现今,作为副理事会的林镇浩先生依然为香港茶业的发展出谋献策,他说:“我们商会的会员基本是茶商,占了香港茶叶生意百分之九十多。所以我们的责任也是很大。因此,我们每月都会召开理事会,大家参与其中,加强对行业情况相互交流,共同营建一个良好有序的茶市场。”因此,香港举办的一些茶文化方面的活动时,组织者都会请商会的领导或者会员参加。而作为对相关茶市场了解较深的一部分人,林镇浩先生与商会董事及会员都尽力帮助,提出许多意见。

除了在香港,对于内地,林镇浩先生也是极为关心,并担任广东省潮安县政协委员。前不久,林镇浩先生刚刚从河北石家庄参加一次活动回来。关于这次活动,他说:“河北省政府决定在石家庄建立茶市场,邀请我们过去提些建议。我们根据在香港的经验,积极建议他们建立一个稳定的茶市场,既有货源也有物流,所有的北方人都来这里卖茶,而不再跑到南方。”

现在,林镇浩先生除了忙碌自己的茶生意外,还担任着许多社团职务。诸如,南北行会所董事、香港汕头商会会董、香港潮商互助社会董等,虽然与茶关系不大,但他都乐在其中,正如他所言,奉献之乐就如品茶一般,怡然自得。

【人物简介】

林镇浩先生,祖籍广东汕头,1980年进入其父创办的岭南茶业公司。现任岭南茶业公司东主、广东省潮安县政协委员、香港港九茶叶行商会副理事长、香港南北行公所常务会董、香港潮安同乡会常务会董、香港汕头商会会董、香港潮商互助社会董、香港庵埠同乡会会董等。2004—2007年担任香港港九茶叶行商会理事长。文/胡焕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华夏茶联创始人马玉峰做客《小超访谈录》》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