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慕名驱车来到位于通山县厦铺镇冷水坪村的九宫山有机茶业开发有限公司。在海拔750多米的太阳山麓上王山上,2800多亩的茶园一片翠绿,300多名穿红着绿的乡村妇女正在忙着采茶,一幅旖旎风光。

车行到茶场,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连忙从制茶车间出来迎接。他就是茶场老板曹可俊,被人称为“茶痴”。

“我之所以选择这深山种茶,一是我生在这山乡,热爱山乡的父老乡亲;二是这深山无污染,空气新鲜,土质肥沃,适宜种茶。”曹可俊带领我们漫步在茶场,同时打开了话匣子。

1983年,曹可俊从浙江农业大学(现浙江大学)茶学系毕业后,分配到通山县特产局上班,成了一名高级农艺师。

1993年,作为茶叶技术员,看到通山名为全省茶叶大县,可全县茶场一片荒芜,曹可俊毅然辞掉“铁饭碗”,变卖县城的住房,并向亲友借钱,到厦铺镇开发荒山野岭种茶。

瞄准市场,曹可俊一开始就打出“有机牌”,不施化肥,不打农药,利用生物肥料、生物防治、太阳能灭虫等一系列种植技术,解决了病虫害问题。几年过去,荒芜的芭茅山变成了生机勃勃的茶园。

品质有了,下一步就是如何打开市场。曹可俊坚持认为,“酒好不怕巷子深”,他创研出“九宫山牌剑春茶”先后被评为“鄂南十大名茶”金质奖、“鄂茶杯”金质奖等,并成为中国弛名商标。有了这些荣誉之后,市场大门被迅速打开。

曹可俊并没有停止钻研的步伐,为了不断开拓茶叶市场,他坚持开发名茶系列产品,抢占市场先机。

2011年,曹可俊利用深山的野生植物,刻苦攻研了“野甜茶”产品,荣获省重大科技成果奖,获得最高奖金50万元。

曹可俊的茶叶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这两年就遇到了坎:市场遇冷。怎么应对?曹可俊说,唯一的办法是打造优质品牌,争取市场需要。

“我知道品牌的重要性,但创立品牌一要资金,二要团队,单个的农业企业打品牌太难,我这‘中国弛名商标’一直缺少影响力。”曹可俊叹息道,“过去我太关注生产,对营销投入太少,导致转型困难。”

现在,曹可俊一方面采购全国最先进的制作龙井、毛尖等绿茶的机械,改进制茶工艺流程;另一方面加强产品包装、溯源检测、电商运营等,让公司走品牌化、电商化的发展路子。

曹可俊说,在市、县政府的支持下,自己每年扩大1000亩的种茶规模,争取把从林农手中流转过来的2.5万亩林地,全部打造成具有采茶、休闲、观光功能的生态茶园。

“我计划5年投资8000万元,修建品茶馆、娱乐场、观光亭、农家舍,让城里人到这深山边采茶、边观光、边游玩。”望着远方,曹可俊信心满满。

Cy260.com精选阅读

《茶痴老农文集》


《茶痴老农文集》是一部浸染着作者爱国、爱家乡,从各个侧面表达作者之文学修养和思想情操的个人文集,是一部能够展现作为一个业余草根文学作者不畏艰辛、始终如一地从事文创生涯的个人文集。

该书共分五部分,包括小说散文等17篇、诗词80余首、文论17篇和百余幅作者拍摄的摄影作品。书中所收录的作品,大部分已经分别在国家正规刊物、报纸、中国作家网、好心情原创文学网等公开发表过。此外,书中还附录了部分报刊杂志介绍和评论有关作者生平、作品及创作业绩的报道文章。

没有粉饰,没有夸张,作者正是秉持着这样的意志与胸襟,努力实践着自己的人生梦想,点点滴滴地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漫读于作者充满情感的茶文学,体会着作者充满哲理的人生感悟,啃读于作者严谨的茶学论文,一位常年徜徉山野、问道童叟而勤于采撷,耳闻鸡鸣、结伴晨星而笔耕不辍,日积月累,誓著书章以了所愿”的草根文者便清晰跃然纸上了。值此《茶痴老农文集》面世之际,愿天下所有喜茶和与茶有缘的人们给予《茶痴老农文集》以祝福吧!

“茶痴”郑惠丰


郑惠丰的茶故事讲不完,概括起来就两个字———“茶痴”。

喜欢茶的清悠、高雅,所以大学时选择了茶学,1983年9月,郑惠丰怀揣着华南农业大学茶叶专业的毕业证书,到汕头茶叶进出口公司,从此更是与茶特别是潮汕功夫茶结下不解之缘。23年来,自己与茶一样,耐得清苦,甘于寂寞,珍惜生活,爱惜“茶”业,无论在公司、茶厂、茶店,还是时下的潮汕工夫茶研究所,他从事的都是茶,特别是工夫茶的产、销、研,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茶的事业。凭着对茶文化执着的追求和深刻的理解,目前他成为汕头唯一的高级评茶师,还担任潮汕工夫茶研究所副所长。

面对红尘滚滚,周边喧嚣阵阵,23年来郑惠丰不为世俗和时尚的假象所惑,潜心于茶的事业,如一叶扁舟,荡漾于绿色的茶海,学种茶孜孜不倦,习制茶业精益求精,问茶事一丝不苟,求茶艺心无旁鹜。郑惠丰用“半斤茶叶千滴汗”的辛苦,经过遍访名师和实践锻炼,他练成自己一套绝招。对各类的茶叶,都能较为准确地评定其茶类,品种、区域、土质、海拔气候的特性及各加工环节对茶叶质量形式的影响,并确定其在市场的定位、定价。那种潮汕工夫对茶文化的理解,更是让人为之刮目。

众所周知,潮汕工夫茶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以其独特的泡制手法和浓厚的文化底蕴闻名遐迩,是潮汕民俗极具代表性的文化之一,作为工夫茶故乡的潮汕人,郑惠丰对工夫茶的总结提高,有其独特的见解,他认为,弘扬潮汕特有的茶文化,不仅要讲究烹制之法,而且对作为原料的乌龙茶,更要予以重视,这是工夫茶色、香、味的根本所在。为此郑惠丰近十年来,潜心于上等乌龙茶的研究和制作,从1996年至今每年茶季,郑惠丰坚持到高山产地茶场中买鲜叶原料制茶。每年有4至5个月的时间在产地制茶,目前,同一种鲜叶,他能够制出五六种不同风味的茶。前不久,我国茶学界泰斗张天福在一次品尝会上,喝了郑惠丰和潮汕工夫茶研究所的同事共同研制的乌龙茶后赞不绝口,还欣然提笔写下:“潮汕工夫出佳茗”。

郑惠丰曾自拟了一副春联“采闽粤灵气,弘潮汕工夫”,他说到做到,目前他已分别在福建省的安溪、武夷山以及潮安县设立铁观音、大红袍、单枞茶的实验基地,并且与母校等大专院校及科研机构挂钩,决心进一步研制出上等好茶,他和研究所的同事最大心愿就是完整地展示和弘扬家乡特有的工夫茶文化,让潮汕工夫茶的茶香飘向五湖四海,传遍四面八方。

《茶解》采茶炒茶


《茶解》中采茶炒茶的论述:

雨中采摘,则茶不香。须晴昼采,当时焙。迟则色味香俱减矣。故谷雨前后,最怕阴雨,阴雨宁不采。久雨初霁,亦须隔一两日方可,不然,必不香美。采必期于谷雨者,以太早则气未足,稍迟则气散。人夏则气暴而味苦涩矣。

采茶入箪,不宜见风日,恐耗其真液。亦不得置漆器及瓷器内。

炒茶,铛宜热;焙,铛宜温。凡炒止可一握,候铛微炙手,置茶铛中札札有声,急手炒匀。出之箕上,薄摊用扇扇冷,略加揉。再略炒,人文火铛焙干,色如翡翠。若出铛不扇,不免变色。

茶口十新鲜,膏液具足。初用武火急炒,以发其香,然火亦不宜太烈。最忌炒制半干,不于铛中焙燥而厚罨笼内,慢火烘炙。

茶炒熟后,必须揉按,揉授则脂膏熔液,少许人汤,味无不全。

铛不嫌熟,磨擦光净,反觉滑脱。若新铛则铁气暴烈,茶易焦黑。又若年久锈蚀之铛,即加磋磨亦不堪用。

炒茶用手,不惟匀适,亦足验铛之冷热。薪用巨杆,初不易燃,既不易熄,难于调适。易燃易熄,无逾松丝,冬日藏积,临时取用。

茶叶不大苦涩.惟梗苦涩而苗.日带草气。去其梗,则味自清澈.此松萝、天池法也。余谓及时急采急焙,即连梗亦不甚为害。大都头茶可连梗,人夏便须择去。

—松萝茶出休宁松萝山.僧大方所创造。其法,将茶摘去筋脉.银铫妙制。今各山悉仿其法。真伪亦难辨别。

茶无蒸法,惟岕茶用蒸。余尝欲取真岕,用炒焙法制之,不知当作何状。近闻好事者亦稍稍变其初制矣。

“茶痴”张岱的茶事


张岱实在是个茶痴,听人说了还不算,一定要亲自去看个究竟,弄个明白,否则就会留下遗憾。有如此的痴情,张岱的茶事,哪里还有不地道之说?

张岱于茶事,一是精于鉴水,二是精制茶。他的家乡有一种茶,叫做“日铸雪芽”,此茶在宋代的时候就被选为贡品,有“越州日铸茶,江南第一”的美誉。但是,到了明代,安徽的松萝茶因制法先进,在市场上迅速崛起,把“江南第一”的日铸雪芽压下去了。张岱不甘日铸雪芽没落,就招募技艺先进的人到日铸与他一道改革日铸雪芽。他们用松萝茶的制作方法,提升雪芽的品质,经过“扚法、掐法、挪法、撒法、扇法、炒法、焙法、藏法”等技艺的处理,再在茶叶里加进茉莉进行炒制,结果,他制出的雪芽“色如竹箨方解,绿粉初匀;又如山窗初曙,透纸黎光。”日铸雪芽经过张岱的改造后,名声渐大,改名为“兰雪茶”。不久之后,这“兰雪茶”就又称雄茶市,一时间,茶饮者把品兰雪茶视为一种身份和时尚。就这样,张岱把安徽的松萝茶打压下去了。为了生存,安徽的松萝茶也改名为“兰雪”了。

松萝更名兰雪,兰雪强过松萝,这真是:成也张岱,败也张岱也。

茶剧:赣南采茶戏


赣南自古盛产名茶,安远九龙山茶为清朝贡品。每年阳春三月,九州八府的茶商,云集于九龙,采购春茶。靓丽采茶女边唱采茶歌,歌声此起彼伏,一唱采茶歌,歌声此起伏,一唱众和。

茶业发展,采茶歌也不断流传与发展。早在明万历年间,《插秧采茶歌》已进入了绅吏的"大雅之堂"。据石城崖岭《熊氏大修谱》记载:"每月夕花晨,座上常满,酒半酣则率小奚唱《插秧采茶歌》,自击竹附和,声呜呜然,撼户牖。时有联唱《十二月采茶歌》。

此后,始源于同为客家人大本营-闽粤赣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粤东的采茶灯传人赣南,其与九龙茶区民间灯彩结合,演变成有简单情节与人物歌舞动作结合的采茶小戏《姐妹摘茶》。

后经改编并加入纸扇等道具,创造了《卖茶》、《板凳龙》等剧目。剧中人物演变为二量一丑,即"三角班"。继而发展到有十三场、四十多折、十余人演出的《九龙山摘茶》等茶灯戏剧,采茶灯演变成了赣南采茶戏。这种由民间歌舞发展而成的戏种,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鲜明的地方特色,以及欢快的载歌载舞的演出形式,因此获得迅速发展。

赣南采茶戏是着名的客家戏,它源于赣南一些地方的民间歌舞采茶灯。明代中后期逐步发展成为“茶灯戏”。

彩云之南茶飘香


茶叶变成货币的通道

种茶几百年的云南凤庆,光自己吃是吃不完的,茶叶要上市变成钱。在当今就是拿到自由的集贸市场上,但在几百年前得通过一条茶马古道输送出去,才能找到销售市场。不能不理一理一条“顺下线”的茶马古道,不能不理一理由这条茶马古道系着的茶史。明崇祯12年(公元1639年),年已53岁的大地理学家徐霞客,不远数千里之遥,前来云南考察。八月秋高气爽的时候,来到滇西顺宁(今凤庆县)境内,他顺着一条下关到顺宁的逶迤小路,来来回回地走着,让他感兴趣的不是这里树木茂密的山岗,不是这里水流湍急的大河,不是这里眉清目秀的山妹子,也不是这里一山对着一山对唱的山歌俚曲。一位梅姓老人用太华茶招待他,把茶放进土茶罐,在文火下泛出丝丝缕缕纯正香味,再倒入开水,一掂一抖,起起落落。

茶水倒入茶碗中,品起来苦后泛甜,清新甘醇,解暑消渴,让大地理学家不能忘怀。从凤庆县城经鲁史古镇到下关,是一条老得不能再老的茶马古道,路基大多下陷,石块踏成深坑,加上现代交通的发展,已很少有人走了。顺宁府存在的1913年以前,凤庆曾经是这一带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凤庆有此地位,是由于这里种茶历史悠久,素有茶乡之称,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茶产区之一,驰名中外的“滇红”茶就诞生在这里。因而这一地区的发展变迁,就与茶业的发展和茶马古道的变迁紧密相联。

300多年前的凤庆已形成了交易自由市场,大理、下关、丽江等地的茶商前来采购毛茶。几十匹骡马为一队的数十队马帮,来往于顺宁和下关之间,为各地茶商运输茶叶,由此带动凤庆茶业的迅速发展。凤庆茶叶的运销,是由马帮完成的。一条五六尺宽的古道,维系着凤庆与下关以至西藏的交通,源源不断地把凤庆优质茶原料送出外地。茶马古道在我的老家诗礼身边横过,老家的茶因此也得益于这一条上了年纪的路。现在,仍然可以在踏凹下去的青石板上读到逝去的马蹄声。凤庆的茶叶从“顺下线”到达大理白族自治州和丽江地区、再由香格里拉进入西藏,直达拉萨。

有的还从西藏转口印度、尼泊尔,是古代中国与南亚地区一条重要的贸易通道。我的祖辈每采三片茶叶中就有两片流进“茶马古道”。云南人不能老指着历史的辉煌过日子,茶叶要发展,茶农要生存,而且要生存得好,步入小康的道路,如今的艰难恐怕不比当年把茶叶从茶马古道上卖到外面容易!茶叶生产竞争是十分激烈的,如何提高单产、在品质上作文章,是一个新的问题。现在,云南人已经把茶叶做到国外,在西部非洲的马里共和国,一个滇西县级茶厂的老总以中国专家组长的身份,把云南茶本带到那里,接受了撒哈拉大沙漠的考验,成功地种下了一百公顷。茶是友谊的介质,又是经济的支撑点,尽管这些年咖啡的扩种,国外饮料的冲击,但在云南这片红土地上茶叶仍然是一个支柱产业。凤庆县人民政府为感谢茶叶带给茶乡人的幸福,在1991年3月5日首次举办了盛大的茶叶节,到现在已经是第十三届了。人们还在为茶叶欢歌,为茶叶庆典。

茶香:一个科研文化的永恒主题

生产茶叶的人们,也是茶文化的创造者。在凤庆县,茶在卖钱的同时,也丰富着人们的文化生活。从出生要用茶叶水替婴儿漱口到死后要用茶叶水给死人净身,从娶媳妇要用茶作首礼到客人来临要用茶当酒的习俗,是最普通的茶俗。而三道茶、苦米茶、罐罐茶又是茶文化的传承方式,一片山间的绿叶竟是这变化无穷的茶文化礼数的媒介,不能不叹服茶的神奇。当我从茶技校学成毕业,回到故乡,为老茶树动手术,给老茶园坡改梯,完成一系列的工作之后,又不得不离开茶树,到只需要握着茶杯发表茶的演说的城市,在各级茶叶机构上报的报表里感知茶的生长、茶的发展。老家的茶园,经过政策性的扶持,先后增加投入,改良品种,让老百姓已失望的产业出现蓬勃生机。与此同时,凤庆县还把茶叶深加工作为茶叶这一产业的一个重点课题加以研究,先后引进印度的CTC红碎茶系列设备,一边进鲜叶,一边出精品,再加上深厚文化底蕴的外包装,把一片土生土长的茶叶通过注册商标等形式引入市场,引入竞争机制,茶叶这一古老的产业不仅没有落伍,而且还占据着主导产业的地位。

茶在加大包装力度的同时,权威检测机构却从一些成品的茶叶中检测到了农药的残留成分,而且这个成分一直在增加,随着化肥与农药的大量投放,茶叶这一国饮当然地受到了不利的侵害。端起茶杯,面对随之泛起的芽叶,心也随之泛起许多并非杞人忧天的思考,在提高单产与增加品质的方程式上,我们当如何演算出最佳模式,寻求出一条中国茶叶生产路子,教给千千万万种茶的农民?在绿色消费之风劲吹的时代,茶农又要如何面对减污这个问题,才能回答新时代消费者提出的考卷?

茶生长在彩云之南下面的山坡,随着一场雨水长高,随着一支山歌走进机器里面,让机声重重复复地背诵。茶香,是一种永恒的气息,像春天的泥土,随便哪一场风都会让它钻入人们永恒的记忆。而茶文化植根彩云之南,并非导演在虚拟的舞台上编排出来一场临时演出。世界上没有一种饮料附加如此丰富的文化,茶文化之所以一代代传承,还因为最美的茶歌在彩云里飘荡,是动情的茶舞在茶农心里彩排。

提提宋朝的那个茶痴


提起茶,我想每个中国人都会有一堆故事和回忆。一把茶壶,几只茶盅,单是摆在那里就能让人浮想联翩。因为水里泡的是茶,而茶里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从中又衍生出许许多多的人生故事。

这些故事中,最让我难忘怀的是一千年前宋朝的一个家伙,姑且称他为茶痴吧。这个茶痴娶了个特别会烹茶的女子,两人一烹一饮,原本快乐似神仙,但后来由于茶痴不事生产,败尽家产,造成妻离子散,流落他乡。有一年茶痴遇到一个员外,员外听说他很会品茶,就叫府上的烹茶高手来一试。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宋朝是个茶消费商业化程度很高的社会,斗茶很流行,不论是茶品、茶具,还是品茶的口味、眼光等都可以拿来一较高下。结果,府上所有高手试遍,茶痴只是摇首,表示不过尔尔。员外不服气,于是让惟有自己私享的高手来烹茶,茶一入口,茶痴眼泪直流。此景让员外很是诧异,茶痴徐徐道:这茶让我想起失散多年的妻。员外更是诧异,叫出烹茶高手,正是他离散的妻子。

而更让人感慨世事变幻无常的是故事结局,你想,如此因缘际会,一千多年前的那个家伙因茶得妻、因茶败家,又因茶与前妻聚首,也该是大团圆了吧。但偏偏作者终是让他们洒泪分别,再一次生离死别,这让读者情何以堪!

这个结局让我纠结了很久,只要员外一个心软不就可以成全茶痴?后来我终于明白,这个故事来自宋人的笔记,是当时人对宋朝社会现实的据实笔录,它不是小说,可作者悲天悯人地给出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也不是宋朝的《读者》,为给人营造一个温馨的人文情怀。它只是如实记录了一个因茶而起的悲欢离合。背后是真实的社会和经济环境背景。

不过,我也不时的自我安慰,真实情况可能是:员外觉得人才难得,尤其要尊重妇女,岂可像礼物一样让来让去?又或许员外表示了:何去何从,自己决定?但终究那茶女没有跟茶痴走?又或许是茶痴已经无力再承受什么,自己悄然离去。总之,茶痴并没有留下什么茶经茶着,只留下一个因痴而丧家的教训,消失在历史的浮云中,让人唏嘘。

茶毕竟是俗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终不脱饮食男女;茶又通着大道,悟透人间沧桑之道。所谓大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茶痴的故事能让人窥知些人生真谛,也不算白来一趟了。

茶可清心


心清可茶,茶可清心;若要清心,惟有香茗。在这喧嚣的尘世间,人们最难做到的恐怕就是这“清心”二字。难怪古今圣贤、文人骚客,皆对茶赞之不绝,爱之难舍。尤其陆羽,更是对茶情有独钟,居然在1200多年前便著就了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而被世人尊奉为“茶圣”。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古往今来,芸芸众生,每家每户,概莫如是。有客造访,坐定后第一件事便是上茶。

然而,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这功利的世界上,人人都在为生存而奔波,某种程度上对生命的忽视已无法回避。我们往往容易忽视或淡漠那些生活中原本十分美好的东西,甚至错误地理解快乐与幸福的含义。紧绷的心弦听得见喘息,沉重的日子让骆驼都感到吃力。人们渴望心静、心安、心清的诉求,好似水中捞月;祈盼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愿景,恰如海市蜃楼。蓦然回首,方才意识到真正值得我们为之追求与向往的东西其实很简单,那便是我们平时极易忽视的健康的身体和自由的精神。于是,茶便成了我等放松心情的最佳载体。

据说当今著名“神探”李昌钰,每每破案前定要喝一杯妻子泡的茶,说明这茶的功效的确非同一般。它不仅能让人神清气爽,更能让人宁静致远。鉴此,我说茶可滋养人你可能不信,我说茶可清心你不可能不信。我曾想,茶之所以能够成为泱泱大国的国饮,这恐怕主要因为茶的特殊功用吧。当你感到困惑时,茶可为你解乏提神;当你感到郁闷时,茶可为你祛郁生津;当你感到忧愁时,茶可为你释怀宽心。茶的宁静淡泊,茶的自然清爽,以及茶中的禅悟与品位,更是我等崇尚的境界。足见“心清可茶,茶可清心”然非谬传。

临涣古镇茶飘香


临涣古镇茶飘香

淮北临涣镇一对夫妇苦心经营当地一家老式茶楼,称不为挣钱为的是传承茶馆文化

时下虽然已过立春,可淮北市临涣镇浍河两岸依然带着寒气。

11日清晨6点,一股寒风掠过浍河,吹进河北岸的南阁街。此时,南阁街上的许多店铺还关着门,而张秀侠已打开怡心茶楼木门,把门口的火炉生着,坐上几只已熏黑的水壶烧水,等候茶楼第一批客人。

20多家茶馆现只剩7家

13年前,张秀侠和爱人郑同川买下这个茶馆后,又借钱加盖了一层房子,并进行了仿古装修,成为临涣镇上最大一家茶馆。“怡心茶馆在这里已有三四辈人了,具体开了多少年我也不清楚。”张秀侠说,临涣茶馆的历史很久远,早在东晋、南北朝时期,临涣的茶馆是以茶摊的形式出现的。进入唐代,临涣古城出现了茶馆,如今已成为当地一种文化。

“来一壶茶!”7点多钟,一位老汉把自行车停在茶楼门口,选了茶楼门口一个石凳坐下。“好的。”张秀侠看看门外已有三三两两的行人走过,知道马上就会有更多的客人登门,她戴上塑膜手套,抓了一把茶梗放进壶里,然后来到火炉边,拎起水壶冲水泡茶。

“临涣老茶馆大都近水临街,多依家舍而设。”一位老人说,临涣由于有泡河和浍河两条河流穿境而过,是苏、鲁、豫、皖贸易往来的交通要埠,这里逐渐成为过往商贾休闲的重要场所,大家聚在一起,品茶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当地人也逐渐养成了喝茶习惯,并一直延续了下来。

“临涣镇上最多时有20多家大小茶馆,现在只有7家了。”张秀侠说,茶馆虽然少了,可喝茶的人并未见少。平时,她家的茶馆一天要接待200多位客人,如碰上逢集赶场,茶客还会更多。

“不能让这种文化消失”

中午时分,茶客们纷纷离去,张秀侠正准备去做饭,外面又来了一位骑自行车的老人。老人选了茶楼门口一个木凳坐下,面朝着南方晒着太阳。“来啦。”张秀侠边和老人打着招呼,边沏了一壶茶送过去。老人叫李传武,今年75岁,家在茶馆5里路外的村子。这些年,由于上了年纪,不再做农活,他就每天都骑着自行车来茶楼喝茶。像李传武这样的茶客有很多,他们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如一日,大清早赶来,摸着黑回去,享受着茶馆里的一种氛围、一种情趣、一种滋味。

茶客们喝茶实际上是一种习惯,喝的也是一种“粗茶”,他们喝的是六安产的茶梗,临涣人把这种低廉的茶梗叫做红茶棒。这种茶梗经临涣泉水的沏泡,雾气结顶,色艳味香,入口绵甜,回味无穷,而一旦将这种茶梗带出临涣,用其他地方的水沏泡,就喝不出在临涣的味道,大家又把这种茶叫做“棒棒茶”。

张秀侠说,开茶馆并不挣钱,还不如出去打工挣钱多,可她和爱人都认为这是一种文化,临涣的茶馆越来越少,不能让这种文化消失,他们再难也要把这种文化传承下去。(记者张涛、韩友升、张安浩)

采茶歌


《采茶歌》1

凤凰岭头春露香,青裙女儿指爪长。

渡洞穿云采茶去,日午归来不满筐。

催贡文移下官府,都管山寒芽未吐。

焙成粒粒比莲心,谁知侬比莲心苦。

《采茶歌》2

三月春风长嫩芽,村庄小妇解当家。

残灯未掩黄粱熟,枕畔呼郎起采茶。

茶乡生计即山农,压作方砖白纸封。

别有红笺书小字,西商监制自芙容。

六水三山却少田,生涯强半在西川。

锦官城里花如许,知误春归几少年。

深山春暖吐萌芽,姊妹雨前试采茶,

细叶莫争多与少,筐携落日共还家。

头遍采茶茶发芽,手提茶蓝头戴花,

姐采多来妹采少,采多采少早回家,

莫让爹妈把心挂。二遍采茶正当春,

采罢茶叶绣手巾,两边绣的茶花朵,

中间绣的采茶人,姐妹绣花用了心。

三遍采茶忙又忙,又要采茶又要插秧

去插秧来茶叶老,去采茶来秧要黄,

采茶插秧两头忙。

《采茶歌》3

采茶去,去入云山最深处。

年年常作采茶人,飞蓬双鬓衣褴褛。

采茶归去不自尝,妇女烘焙终朝忙。

须臾盛得青满筐,谁其贩者湖南商。

好茶得入朱门里,瀹以清泉味香美。

此时谁念采茶人,曾向深处憔翠死。

采茶复采茶,不如去采花。

采花虽得青钱少,插向鬓边使人好。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茶痴”曹可俊:太阳山麓茶飘香,清明时节采茶忙》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