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教父

1960年,西藏封锁,不与外商贸易,一些茶厂也开始停业。当时卢铸勋只有帮别人去发酵茶业换取微薄工资。也是这一年,卢铸勋开始新的一批茶生产,这次他用的是云南茶青,在经过60天的试验工艺后,发酵出来的茶汤色深褐明净,口感不错,鸿华公司愿意以每司担320元收购,因为第一次有普洱发酵旧茶在市场上出现,卖得异常好。

后来曾鉴问卢铸勋发酵的秘方是什么,他说,“每担茶加水20斤发热至75度,反堆数次茶约七成干,装包入仓即可。”后来曾鉴的弟弟曾启到广州加入中茶分公司做茶业发酵师傅,从此开始了在广州中茶分公司的普洱茶发酵之路。后来香港祥发咸蛋庄老板张旺燊笑卢铸勋是傻子,怎么会轻易把技术外传,还扬言,未来10年香港茶业的局面会因为此技术而改变。后来居然变成现实,以后10多年内,居然没有茶青运往香港。

1962年,卢铸勋与南天贸易公司(香港著名的茶业公司,很长一段时间里,垄断大陆到香港的所有茶业贸易,与当时的香港港九茶商自由贸易思想有矛盾冲突)的周琮到泰国了解茶业情况。在周琮引荐下,他认识了曼谷茗茶厂的杨大甲,并协助卢铸勲通过与当局交涉后,多留了一周在曼谷,向当地茶厂传授普洱茶的发酵技术。自此,泰国也开始了普洱茶的发酵技术。今天,泰国依旧在卢铸勋教授的技术下生产普洱茶。

1975年,原本要和周琮一起成立南泰昌有限公司的卢铸勲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参加。而是另外成立了裕泰贸易公司,经营茶叶茗茶厂所制的发酵普洱茶。1976年,周琮邀请卢铸勋前往云南,他没有去,而是让周琮带去发酵普洱茶的方法,之后,发酵普洱茶传到云南,云南也开始普洱茶的发酵之路。

1975年,卢铸勋制作出第一批100支同庆号茶饼,1976年运到香港,开始在三个茶庄卖。1979年前往长沙益阳茶厂指导制作发酵茶。1989年5月7日,开始做“福华号宋聘唛”共420支。1992年前往越南胡志明市指导制作发酵普洱茶。1996年转让制作同庆号技术给越南胡志明市竹桥国营企业公司林思光。

2000年,卢铸勋宣布退出江湖。

卢铸勋说,我是潮州人,为何不只推潮州茶?我终其一生,都是为世人寻找适合的茶而奔走。他对自己的这一生的总结是,“一个生长在乱世的小子”。人生格言:人生不怕苦,努力向前看,面对逆境,积极乐观。

“茶,你们聊。”卢铸勋说完,拄着拐杖就下楼去了。有人约了他周末下午打麻将。

cy260.COm小编推荐

他才是真正懂得茶趣的人


从古到今,数不清的文学家曾为茶执笔,写下饮茶的所悟与所乐。民国才子高产的年代,文人的时间多半也泡在一壶茶里。其中,有一个人,经历得起人间疾苦,也懂得享受饮茶之乐。

他,就是鲁迅,那个写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铁骨志向的鲁迅。

化笔杆为枪杆的民族英雄

那是一个被外邦凌掠的年代,懦弱、麻木、无知和病态笼罩着整个民族。学医的鲁迅深知,中国人的病光靠吃药治不好。于是,鲁迅放下手术刀,提起笔杆,用血淋淋的文字惊醒无数沉睡中的人,成为文化战线上的民族英雄。

电影《祥林嫂》剧照

民族大义前的硬汉,也可以为爱柔软

在世人眼里,鲁迅的一身铮铮铁骨让奴颜和媚骨无地自容,却鲜有人知,鲁迅也曾在爱情面前臣服。迫于家族压力,鲁迅娶了一个不识字的小脚女人朱安。对爱情无望的他,在学生许广平的热烈追求下,终于鼓起勇气,说“我可以爱!”爱情之路走得并不容易,两人依然相知相伴共度一生。

放下手中烟,便是“瘾”茶人

在生活中,鲁迅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饮茶爱好者。在北京时,他是茶楼啜茗的座上客,他在日记中经常提到,他喜欢去青云阁,在喝茶时伴吃点心,且饮且食;在广州时,他和朋友常去陶陶居、陆园、北园等茶居喝茶,还说“广州的茶清香可口,一杯在手,可以和朋友作半日谈”。

“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这是鲁迅在《喝茶》一文中写下的话,也是至今茶桌上流传度最高、被茶友奉为名言的一句茶话。

普洱茶的高级玩家

2009年,广东大厦进行了一场特别的普洱茶拍卖会:一位广东的曾先生以1.2万元人民币的价格竞得由鲁迅和徐广平收藏数年的清宫普洱茶砖。省茶文化学会一位秘书长表示,该普洱茶砖的单价高达4000元每克,创造了迄今为止国内普洱茶砖单价的最高记录。

鲁迅收藏的清宫普洱茶砖

据鲁迅的后人周海婴先生说,他认为这些清宫茶砖来历有两种可能性较大,一是鲁迅的叔叔曾在清廷担任监斩官,由宫中带出的,二是许氏家族曾为清廷官瓷的监造,与宫中关系也较密切。众所皆知,清朝时期茶农进贡的普洱都是顶级的茶叶,能够收藏到其中一二,可以说是普洱茶爱好者中的“高级玩家”了。鲁迅就是其中一个。

今年,是鲁迅诞辰135周年。时代在变迁,他的文字依然如烈日灼心,他的茶话依然温润沁人。志向当铭记,杯茶敬英雄。

张国立:“康熙爷”与他的60吨普洱茶!


张国立,国家一级演员、导演、制片人。1987年,凭借话剧《朱丽小姐》获得第4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最佳男演员奖;1995年,参演电影《混在北京》荣获第19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1996年,主演电视《康熙微服私访》夺得中国电视金鹰节最佳男演员奖。2000年参演电影《一声叹息》荣获第24届开罗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大奖。2013年凭借电影《一九四二》获得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

张国立通过他真实、细腻的演技征服了一项又一项的国内、国际大奖得到观众的认可。甚至在今年,还征服了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就是这样一个全能的“国民男演员”,却被那一丛丛的普洱所俘获。

从‘一见钟情’到‘走火入魔’

2003年间,张国立在云南昆明拍摄电视剧《挣脱》,拍戏间隙,从事茶艺推广多年的台商黄传芳先生向酷爱茶饮的张国立推介了普洱茶,这位“康熙爷”喝罢“龙心大悦”,在普洱茶的历史、传说和品评中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普洱发烧友’。张国立感叹:“全中国,云南是我最爱的地方,有看不完的美景、吃不完的美食、喝不完的好茶。”

当得知思茅地区宽宏村发现千年古茶树群,因为资金原因缺乏保护时,他表示愿意捐款终生认养一株,并将认养款通过黄先生捐给了负责此事的思茅地区科普中心负责人,成为第一个捐款认养者。捐款之后,张国立连称,没想到云南会有这么好的茶,这辈子都只会喝普洱茶了。

在宣传推广普洱茶及茶文化方面他也是不遗余力,且在行业内享有盛誉。张国立对普洱茶的感情完全可以用“走火入魔”来形容,曾在云南马帮“瑞贡京城”普洱文化北京行中购卖了十驮普洱茶,并专程从北京赶到普洱县为他的十匹马送行,还随他们走了一段路,这段路也给他自己留下了很多珍贵的回忆。

现在,张国立个人收藏的普洱茶已经接近60吨,每到一个剧组,他都为大家免费冲泡云南的普洱茶。张国立很得意地说:“受我影响爱上普洱茶的人,绝对上千了!”

因为爱而收藏,不为钱而投资

“茶就是茶,不能有太多复杂的内容。”张国立说。

自从茶在最初的饮用和烹食的功用基础上,生发出文化的功用后,它便既可以是一种精神的载体,又可以是一种境界的体现方式。普洱茶将这样一个共性特点发展到一种极致。从物质的角度说,它随着时间自然发酵,由于茶品存放的时间和环境的不同,产生了特有的陈香就有着非常丰富的层次,而且,这种久经历练,返璞归真的状态又直接体现在味觉上,因此饮用过程的感官体验则是异常微妙的。从文化的角度说,它则既有的前景是否看好时,我就说:云南的普洱茶是好东西,但是它对于我来说就是爱好而已。”

用茶传递爱心

2005年,张国立拿出自己的家藏宝贝——马背驮茶中的一饼“七子饼”,在北京进行拍卖,起价2万元。主持人姜昆话音刚落就有人出价2.8万元,接着一路飙升......当有人出到108万元时,张国立惊讶得目瞪口呆,主持人姜昆高兴得喜笑颜开,云南省茶业协会会长邹家驹和千里迢迢走到北京来的43位赶马人激动得热泪盈眶。最后,这饼茶被83号竞标者以160万元买下。这160万元全部捐助给了云南希望工程。

自那以后,张国立一直持续不断的给予云南资金上的援助。2010年“国立爱心基金”正式成立,先后共建立了10余所希望小学及希望图书室。

每次到这些小学探望,张国立内心总是暖暖的,而在这些希望小学的老师和孩子眼里,他不是什么大明星,只是一个笑容亲切、随和的大叔、伯伯、爷爷。他们没看过张国立在电视上演出的任何一部戏,也不知道这位看起来很普通的伯伯在影视界有多了不起,对他们来说,张国立更像是圣诞老人,能给他们带来很多意外的惊喜。“张爷爷来了,我们就能收到很多礼物!”这便是孩子最单纯的想法。

这些孩子就犹如刚从树上摘下的普洱茶叶,有着最纯粹的味道。希望孩子们带着最纯真的笑容长大,也希望云南的普洱茶用最传统的样子继续传承。

张国立:“康熙爷”与他的60吨普洱茶


张国立,国家一级演员、导演、制片人。1987年,凭借话剧《朱丽小姐》获得第4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最佳男演员奖;1995年,参演电影《混在北京》荣获第19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1996年,主演电视《康熙微服私访》夺得中国电视金鹰节最佳男演员奖。2000年参演电影《一声叹息》荣获第24届开罗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大奖。2013年凭借电影《一九四二》获得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

张国立通过他真实、细腻的演技征服了一项又一项的国内、国际大奖得到观众的认可。甚至在今年,还征服了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就是这样一个全能的“国民男演员”,却被那一丛丛的普洱所俘获。

从‘一见钟情’到‘走火入魔’

2003年间,张国立在云南昆明拍摄电视剧《挣脱》,拍戏间隙,从事茶艺推广多年的台商黄传芳先生向酷爱茶饮的张国立推介了普洱茶,这位“康熙爷”喝罢“龙心大悦”,在普洱茶的历史、传说和品评中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普洱发烧友’。张国立感叹:“全中国,云南是我最爱的地方,有看不完的美景、吃不完的美食、喝不完的好茶。”

当得知思茅地区宽宏村发现千年古茶树群,因为资金原因缺乏保护时,他表示愿意捐款终生认养一株,并将认养款通过黄先生捐给了负责此事的思茅地区科普中心负责人,成为第一个捐款认养者。捐款之后,张国立连称,没想到云南会有这么好的茶,这辈子都只会喝普洱茶了。

在宣传推广普洱茶及茶文化方面他也是不遗余力,且在行业内享有盛誉。张国立对普洱茶的感情完全可以用“走火入魔”来形容,曾在云南马帮“瑞贡京城”普洱文化北京行中购卖了十驮普洱茶,并专程从北京赶到普洱县为他的十匹马送行,还随他们走了一段路,这段路也给他自己留下了很多珍贵的回忆。

现在,张国立个人收藏的普洱茶已经接近60吨,每到一个剧组,他都为大家免费冲泡云南的普洱茶。张国立很得意地说:“受我影响爱上普洱茶的人,绝对上千了!”

因为爱而收藏,不为钱而投资

“茶就是茶,不能有太多复杂的内容。”张国立说。

自从茶在最初的饮用和烹食的功用基础上,生发出文化的功用后,它便既可以是一种精神的载体,又可以是一种境界的体现方式。普洱茶将这样一个共性特点发展到一种极致。从物质的角度说,它随着时间自然发酵,由于茶品存放的时间和环境的不同,产生了特有的陈香就有着非常丰富的层次,而且,这种久经历练,返璞归真的状态又直接体现在味觉上,因此饮用过程的感官体验则是异常微妙的。从文化的角度说,它则既有的前景是否看好时,我就说:云南的普洱茶是好东西,但是它对于我来说就是爱好而已。”

用茶传递爱心

2005年,张国立拿出自己的家藏宝贝——马背驮茶中的一饼“七子饼”,在北京进行拍卖,起价2万元。主持人姜昆话音刚落就有人出价2.8万元,接着一路飙升......当有人出到108万元时,张国立惊讶得目瞪口呆,主持人姜昆高兴得喜笑颜开,云南省茶业协会会长邹家驹和千里迢迢走到北京来的43位赶马人激动得热泪盈眶。最后,这饼茶被83号竞标者以160万元买下。这160万元全部捐助给了云南希望工程。

自那以后,张国立一直持续不断的给予云南资金上的援助。2010年“国立爱心基金”正式成立,先后共建立了10余所希望小学及希望图书室。

每次到这些小学探望,张国立内心总是暖暖的,而在这些希望小学的老师和孩子眼里,他不是什么大明星,只是一个笑容亲切、随和的大叔、伯伯、爷爷。他们没看过张国立在电视上演出的任何一部戏,也不知道这位看起来很普通的伯伯在影视界有多了不起,对他们来说,张国立更像是圣诞老人,能给他们带来很多意外的惊喜。“张爷爷来了,我们就能收到很多礼物!”这便是孩子最单纯的想法。

这些孩子就犹如刚从树上摘下的普洱茶叶,有着最纯粹的味道。希望孩子们带着最纯真的笑容长大,也希望云南的普洱茶用最传统的样子继续传承。

论辨茶、识茶,我只服他


自从有了茶,便有了茶界江湖。

茶界江湖中,有很多高手,诸如制茶高手、藏茶高手、售茶高手等,当然还有品茶高手。

单说品茶高手,不管是学院派还是野路子出身,不管是哪一种套路,尽皆能品能辨能识茶,还能说能写能演能出书!但是每每看过他们品茶表演之后,按照他们的套路私下揣摩练习,亲自品茶收效甚微,暗叹自己功夫下的不够,境界差得太远!

一直以来古今茶人中,能让我崇拜的也就只有茶圣陆鸿渐了,这天闲来无事翻书看,正好看到北苑茶这一段,才知道强中自有强中手:

明人曹士谟《茶事拾遗》说:“蔡君谟,善别茶,后人莫及。建安能仁院,有茶生石缝间,寺僧采造得茶八饼,号石岩白,以四饼遗君谟,以四饼密遣人送京师,遗王内翰禹玉。岁余,君谟被召还阙,访禹玉,禹玉命弟子于茶笥上,选取茶之精品者,碾待君谟。君谟捧瓯未尝,辄曰:‘此茶极似能仁石岩白,公何从得之?’禹玉未信,索茶贴稔之,乃服。”

这记载的的文字大意是:在建州能仁寺的院里,有一棵茶生长在石缝中间,它产的茶叶被称作“石岩白”,是一种稀有的优质茶的品种。寺内和尚仿照龙凤团茶的制法,制作了八饼团茶。分别馈赠给转运使蔡襄和京师的朝臣王禹玉。一年后蔡襄调任吏部侍郎,在蔡襄去拜访王禹玉时,王禹玉知道蔡襄的辨茶、识茶的工夫闻名遐迩,不敢怠慢,就命人以最好的茶——“石岩白”来招待他。蔡襄端起茶瓯先闻了闻茶的香气,然后说:“您怎么会有能仁寺的‘石岩白’?”王禹玉说:“真不愧是‘茶博士’呀,什么茶都瞒不过你。”对蔡襄的品茶工夫慨叹不已。

宋代彭乘所撰《墨客挥犀》也有一则说:“议茶者,莫敢对公(指蔡襄)发言,建茶所以名重天下,由公也。后公制小团,其品尤精于大团。一日,福唐蔡叶丞秘校召公,啜小团,坐久,复有一客至,公啜而味之曰:‘非独小团,必有大团杂之。’丞惊呼童,童曰:‘本碾二人茶,继有一客至,造不及,乃以大团兼之。’丞神服公之明审。”

这段大意:蔡襄在担任福建路转运使期间,通过制作小龙凤团茶,练就了一手品茶的本领,能辨别茶的品种、味道与优劣。据宋代学者彭乘的《墨客挥犀》记载,有一次返乡归隐的蔡叶丞邀请蔡襄到家中做客,蔡襄刚落座不久,蔡叶丞的另一旧友也随后到访。侍童在下房烹调小龙凤团茶时闻知又来了位客人,急得束手无策。因为家里仅有的两块小龙凤团茶都烹上了,恰好每人一茶瓯。现在又多出一位客人,可怎么办呢?考虑再三,他就掰了块大龙凤团茶一起烹煎。烹好后端给主人和两位客人,心里还为自己的“高招”暗暗自得。不料蔡襄在侍童端上茶瓯时就觉得茶的气味不对,啜了一口果然是夹杂了大团的小龙凤团茶,蔡襄便问道:“为什么要将大小龙凤团茶合在一起烹饮呢?”

蔡叶丞是位有身份、讲体面的人,听到蔡襄的问话,既吃惊又觉得有失面子,就唤回侍童问明缘由。侍童只好原原本本地说明了真相,蔡叶丞原谅了侍童,对蔡襄辨茶的本事是佩服得五体投地。随即向蔡襄请教是怎样分辨出大小龙凤团茶的差别?蔡襄说:“我要是吃不透大龙凤团茶的特性,怎么能研制出小龙凤团茶呢?若是二者只有八饼一斤和二十饼一斤的差别,皇上会如此青睐小龙凤茶团茶吗?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却说得在座的人无不伸出大拇指,对蔡襄表示敬佩。

蔡襄竟然有如此出神入化的辨茶本领,难怪一向严谨轻易不夸人的陈椽教授在《茶业通史》中将蔡襄誉为“中国品茶第一人”

蔡襄又是个既能“作”,又能“述”的人。欧阳修称赞蔡襄“公为文章,清道粹美”(《端明殿学士蔡公墓志铭》)。

蔡襄于皇祐年间(1049-1053年)撰成的《茶录》是一部继陆羽《茶经》之后最著名的茶学专著,为宋代艺术化的茶饮奠定了理论基础。他在序言中说,“昔陆羽《茶经》,不第建安之品;丁谓茶图(指《建安茶录》),独论采造之本,至于烹试,曾未有闻。”

《茶录》写得简明扼要,分上下两篇,上篇论茶,分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罗茶、候汤、熁盏、点茶十目,主要论述茶汤品质和烹饮方法。文中多次论及宋代的斗茶之风。斗茶,建州人称“茗战”。每年春季,新茶制成后,当地茶农、茶客以及官焙的官员,竞相比试各自的新茶,评优论劣,争新斗奇,使斗茶之风成为北苑茶区的一道亮丽风景。

蔡襄《北苑十咏》中的“试茶”一首其实说的就是斗茶的最高标准。斗茶活动无疑对茶叶的生产和煮茶技艺的进步是一个有力的推动。而蔡襄不但是这一活动的积极推动者,也是著名的斗茶能手。明人许次纾《茶疏》说:“蔡君谟诸公,皆精于茶理,居恒斗茶。”宋代江休复《江邻几杂志》也曾记载,在福建任都察使的苏才翁“尝与蔡君谟斗茶,蔡茶精,用惠山泉;苏茶劣,改用竹沥水煎,遂能取胜”。

对茶叶知识的全面普及,蔡襄不及陆羽,这方面茶圣早已让我五体投地,如果单说品茶这一项,那么精于品茶的蔡君谟只能让我顶礼膜拜了!

文:刀哥部分资料

徐连明:炒茶,成了他的生活方式


一片茶,可以是一个城市的文化江湖,可以是一个爱茶人的人生感悟,可以是一个茶商的经营之道,更可以是一个地方自然生态的倒映凝固,在桃林镇山东头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炒茶人徐连明坚守着对炒茶的热爱和痴迷,一做就是六年,将普普通通的茶叶炒成了名声显赫的“朝阳春”品牌,带领周边乡亲走上了致富路。日前,朝阳春茶叶生产合作社、超然春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徐连明对记者讲述了他的炒茶之路。

大胆承包倒闭砖厂,走上炒茶路

1月18日上午,在桃林镇超然茶叶有限公司,记者见到了正忙着给客户做茶叶订单的徐连明。徐连明告诉记者,六年前,他还是桃林镇一个普普通通的村民,一个偶然的机会,徐连明发现在当地普普通通的茶叶可能隐藏着巨大的商机。

徐连明说,那时桃林绿茶还远没有现在这么闻名,但山东半岛本来就是一块充满神奇色彩的土地,而位于诸城市东南的桃林乡更是一个充满活力,环境优美,人杰地灵,物产丰富的魅力乡镇。“桃林绿茶”叶片肥厚、嫩绿、含多种微量元素、无污染,以其独有的汤色绿、栗香高、滋味浓、耐冲泡的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有中国“北端茗茶”之誉,市场渐渐供不应求。

偶然发现桃林绿茶广受欢迎的徐连明,做了个大胆的决定。当时村中一处砖厂因为经营不善,濒临倒闭,徐连明马上筹资将即将倒闭的砖厂承包过来,改造成了炒茶厂。

当时的炒茶厂规模非常小,仅仅五六个人,经营期间也着实遇到了很多困难。但徐连明说,当时在心中有一个清清楚楚的目标,那就是打造出桃林绿茶响当当的,徐连明制定了自己的发展规划,现在自己的公司有了一定规模,下一步他将在良种培育、高档茶研制方面做大文章。一方面重点解决优化栽培配套技术体系、茶叶抗冻综合栽培技术、茶叶增产技术、茶叶配方施肥技术、茶叶无公害病虫防治等关键技术。另一方面对北方茶叶产品精深加工研究与开发,拓宽北方绿茶的开发空间,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全乡茶叶生产的发展。

玩山头,他领先老班章一千年


今天继续宋茶的话题。

有的茶友和我争论,你把宋茶说得有点玄,现在科技这么发达,肯定比古代做得更好嘛。

唉,这话逻辑不对哦。的确现在科技很发达,但这只是说明可以比古代做得更好,但是却未必做得更好,因为你压根没往这个方向努力啊。有的时候,甚至时压根不知道有这个领域,想努力却使不上劲。

不谈文化,那个欺负没文化的人;也不谈工艺,那个宋代人玩得有点太极致、太奢侈了,不好模仿;咱们来谈一个很常见的概念:山头。

山头,在普洱茶里面叫山头、在岩茶里面就叫山场。要说还是武夷的茶文化有底蕴,连着建茶的千年血脉。山场的说法更好,因为山头是个位置概念,山场是个空间概念,这里面包含的因素可就多了。

一提到山场,大家都知道是说一个小产地的概念,普洱茶里面说什么班章冰岛,岩茶说什么三坑两涧,就是这个意思吧。但是再往细里说,很多人就不明所以了。

为什么?因为这些资讯对于炒作,对于商业推广,已经差不多了。但对于对小产地的理解,对于茶品质的提升还远远不够。很多人是大聪明人,但是99.9%的精力都用在商业上了,那对山场的理解,还差的远。

我们拿出一本宋代的茶书,来看看宋人是怎么理解的。这本书就是《东溪试茶录》。是宋代的宋子安写的,宋子安在历史上没留下什么痕迹,只有这本茶书,而且这本茶书影响力也比宋徽宗《大观茶论》,蔡襄《茶录》这些名著小得多。为什么?因为专业!

太专业了受众就小了,但是不等于不重要,实际上,这本书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那些茶学名著,最关键的,就是他把山场这件事,基本讲清楚了。

古文本来对很多人就是障碍,再加上山场地名的考释十分繁琐。所以这本书很少有人去专研。没关系,我来用最简单直白的话,把他要说的几个问题,和大家介绍一下。十来分钟,你就知道山场问题的几个关键点了。

山场细分

都是老班章,其实不一样,甚至大不一样!为什么?因为山场是需要细分的。我们要探讨产地的特性,最基本的单位不是山头、山场、寨子,而是茶园。如果你不明白这一点,那是找不到好茶的。

为什么要这么细致的划分,作者说得清楚:“茶于草木为灵最矣。去亩步之间,别移其性。”什么意思,茶这种东西敏感度太高,和一般的庄稼不一样,别说差一亩,就是差几步,都有可能不一样!

是不是夸张?真正泡茶山的就知道,这个是有道理的。宋子安说的是北苑,那是给皇上喝的,所以肯定是特别讲究,一般来说还达不到那么细致。

从这个角度说,三坑两涧的划分要比老班章靠谱得多,因为范围更加明确,当然还可以再细分。

在山场和茶园之间,有一个纽带,这就是加工场所,普洱茶里面叫初制所,宋代就叫“焙”。这个和划分有关系吗?有关系,因为茶有一个特性,初加工必须就近。那一个“焙”就有一个加工的范围,可以包括几个茶园。

焙是面对市场的一个概念,有点像葡萄酒的酒庄,因为工艺上有一致性,渠道上有唯一性,是大家直接面对的,所以我们还不能绕过焙来谈茶园。但和葡萄酒不同的是,普洱茶和岩茶要面对复杂的山地环境,所以需要更加细致的区分,所以真正能对口感下结论的,还只能是基本的单位——茶园。

这本书很清楚这些问题。所以作者在叙述当中也是两条线:一条是焙的范围划分、一条是茶园的地理线。这个非常繁琐,就不具体举例子了,大家可以关注即将出版的我校注的新书。

我们要问一个问题,那茶园划分的本质是什么?仅仅是位置不同吗?

不,这里面涉及到一系列参数的问题,我们一个个来说。

品种

第一个要说的就是品种。如果品种不同,那说什么都不一样。实际上茶园有统一口感的基础也是品种单一或相似。

这方面还是说岩茶有历史传承和文化底蕴,品种分得精细,整个武夷山就有上千品种。普洱茶就太粗了。老班章是一个品种吗?当然不是!冰岛也不是!这都不用植物学专家,稍微认真看一下就知道啦,那为啥当成一个东西卖呢?因为你不懂啊!

《东溪试茶录》专门有一个章节谈品种,这就是“茶名”。这里面提到了七种茶,对于北苑附近来说,这个划分已经够用了。

有人会说,现在植物学划分得多好啊,花果叶萼能说上一大堆呢。要我说,这个不如《东溪试茶录》靠谱,因为基本用不上,而且很多划分上是一个品种,但实际上有差别。对于茶农或者茶人来说,需要的不是把这些东西贴上标签,装进抽屉,需要的是对他们来说有指导意义。

最主要的就是三点,书上都说到了

第一个是外观,这个不用那么细,要直观可区分就行了。

第二个是口感,消费者关注的不是植物分类,而是好不好喝,不同品种有不同的口感,这个联系必须要建立起来。否则分类毫无意义。

第三个是发芽时间,是早采还是晚采的品种。

当然再说细了,可以探讨不同品种的加工差异,这个就不说了。

基本上知道这些就够了。这些工作只能是茶农或茶人来完成。

顺便说一句,大树茶好还是小灌木茶好?从《东溪试茶录》的观点来看,大树茶要好的多。他里面提到一种“柑叶茶”,“树高丈余”,这个就口感来说是最好的。当然斗茶求颜色求效果的另说。

丈余就是3米多甚至更高。这种茶树今天就是大树茶,难怪梅尧臣说:“建溪茗株成大树,颇殊楚越所种茶。”,重视古树茶这件事儿,不是今天人心血来潮,有一千多年的传统呐!

土壤

除了品种,我们还要往下看、往上看。往下看,就是土壤。

土壤重要吗?非常重要,因为除了光合作用,植物的营养物质都要靠扎根的土壤来提供。不同的土壤,口感风味大不相同。在葡萄酒里面,有个词叫“风土”,这个词不错,因为比起一般的环境因素,的确,这个“土”占的比重最大。

不同山场的土壤特征差异很大。就北苑一带来说,有肥沃的土壤、有“赤埴”(赤色黏土)、“黑埴”(黑色黏土)、多石、薄土等等不同的自然状态。陆羽《茶经》中“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这个不是绝对的。

黄土要看是哪种,包括黄砂壤、黄棕壤、黄壤、黏土等等。上者生烂石也不绝对,要看海拔气候,还有加工的侧重点。从建茶的角度,加工中要去除大量物质,对茶内含物质的含量要求很高,生烂石的就很难满足要求。这些在《东溪试茶录》里面都有涉及。

除了土壤的分类,还要看土壤的条件。我们到一个地方,把手插到土壤下面,感受一下温度,你会发现,有很大区别。在自然生态较好的地方,土壤是有活力,有温度的。相对来说,植物的生长也更有天然的活力。但现在这种茶园已经越来越少了。

我们常常说伴生植物对茶园有所影响。这个《东溪试茶录》也有涉及,其实这个影响主要还不是通过气味传给茶,主要还是通过土壤。土壤的成分改变了,茶的味道自然就变了。

日照

除了土壤,在山头还要看什么?我们还要向上看,气候降水这些不用说了,因为同一个山头肯定不会有大的差异。我们还要关注的一个差异是日照。

我到一个茶山,喜欢和茶农探讨的一个问题就是,不同朝向的茶园口感的差异。这个特别明显。就是宋子安说的,差几步都不一样。差几步可能土壤差不多,但是如果正好处在山体的分界线上,那日照完全不同,真的口感就差很多。

有的人玩单株,说一棵树阳面和阴面都不一样,这个有没有道理?当然有!最简单的道理,等果子成熟的时候,我们到一个果树稍微大一点的果园,选一棵大树,阳面采一筐,阴面采一筐,你对比着吃。除非你味觉有障碍,一般都能吃出来啊。

当然玩单株这个是奢侈品,大家不太容易参与,我们还是看茶山。

是阳面还是阴面好呢?这个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方面看海拔气候,如果偏冷的地方,当然希望阳光充足一些。如果是平地坝子,本身日照足,气温高,那最好还是有点遮阴比较好。

这个只是最初步的,实际上这里面有很多有意思的道理。比如同样的日照时间,是偏上午的好?还是偏下午的好?《东溪试茶录》这方面讲得比较细。这个不是胡扯,真的不一样。我们可以用科学来注解,也可以用阴阳来解释。所谓风水,最基本的也就是这个。我偏向于风水来诠释,因为好玩儿。

那我们就可以把茶这种生命和天地运行联系起来,不管科不科学,只要在你经验范围内得到验证,就可以了。

口感地图

山场细分还有其他一些因素,篇幅所限,先大概谈这么多,我们还是要归结到一个核心问题上。

什么问题呢?我们需要把空间和口感建立联系。不管是土壤也好、朝向也好、品种也好,我们最终还是要归结到口感上。因为茶,最终还是要喝,要好喝。

那这个地图就不是枯燥的地理信息了,而是有鲜明个性的东西。对老茶客来说,武夷山的山山水水都是和味道密切相关的,提到一个地方,一个味觉记忆就被激活了。普洱茶也是一样。

前些天,品鉴一款存了几年的普洱,沉香味一入口,我就一下子回到哀牢山中段了,不仅如此,这款茶提供的信息更多。

为什么呢?因为香型的分布是基本连续的、有线索的;而不是突兀的、孤立的。当你看着勐库或者勐海的地图,你看到的不是一个个乡镇和寨子,而是一条条香型的分布带,那就不得了了。这个地图就活了。

在无量山来说,从北面的南涧到最南边的易武,在我头脑中这个分布是连续的。但是对于哀牢山,因为对墨江茶不够重视,这条线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不仅如此,那对红河、文山的茶的理解也连带着欠缺。多喝一喝墨江茶,不仅你会喜欢凤凰窝那种迷人的沉香味,更重要的是,整个红河和文山的口感地图一下子就活了,甚至对镇沅茶的理解也会有很大提升。这个更加重要!

什么叫玩山头,不是你知道几个名山,作为吹NB的资本,而是你能建立这个口感的地图!别信什么普洱茶山头“北苦南涩”、“东柔西刚”,太过廉价的知识基本没有价值。真正的口感地图是喝出来的,是丰富的,鲜活的。没有这个基础,说定制一款什么口感的茶,那都是胡扯了。

《东溪试茶录》在这方面可以说开了先河,每个茶园都和口感建立起联系,各种口感类型分布都是连续的,千年之后读起来,还是明明白白。当然可惜的是,这些茶咱们都喝不到了。

不过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了解了这个方法,那我们就可以在普洱茶、在岩茶上去建立这个口感地图。这个东西画出来是死的,只有在头脑中才是活的。

采制加工

建立起这个口感地图,还需要和采制加工联系起来,为什么呢?不同的茶加工所需要的条件不一样。有的茶压榨,需要压得透一点,这样苦味就小得多。而有的茶身子骨弱,你要这么压,就没味儿了。

这方面《东溪试茶录》也有所涉及,但是这个别的宋代茶书也有介绍,这里就不专门展开了。大家要详细了解,可以看即将出版的新书。

今天就聊到这里,希望大家有机会喝到真的茶,对的茶,从而建立起自己的口感地图。

探访茶师王顺明与他的武夷岩茶大红袍


5月初,王顺明正在观察茶叶生长。每年的谷雨到立夏,是福建武夷山茶人一年中生产最忙的时节,年逾六旬的王顺明也不例外,整天起早摸黑,从采摘到生产,从包装到市场,从冲泡到品茗,从理论到实践,他都老当益壮,忙得不亦乐乎。

王顺明是享誉中外的著名茶人和国家高级审评师,是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武夷岩茶大红袍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人,琪明茶叶创始人。他自1974年以来,一直从事以大红袍为代表的武夷岩茶管理和制作工作,并亲自管理、制作大红袍母树20余年,其旗下“琪明茶叶”系列产品是岩茶大红袍中的珍品,也是中国茶叶博物馆指定收藏的标准名茶。据了解,武夷山市有茶叶面积上万亩,茶企有一千多家,目前大部分茶叶都已经实现机械化生产,但仍有一部分人坚持用手工制茶。“不论何种工艺方式制茶,只要能确保武夷岩茶的品质,都是可取的”王顺明坚持这样认为,并为之坚守传承和努力创新。

胡适之:他是名副其实的茶博士,爱毛峰,好龙井


茅盾第一次见胡适的时候,对这位年轻人的穿着印象极为深刻:绸长衫、西式裤、黑丝袜、黄皮鞋。他评价说,“当时我确实没有见过这样中西合璧的打扮。”

张中行回忆胡适:“中等以上身材,清秀,白净。永远是‘学士头’,就是留前不留后,中间高一些。永远穿长袍,好像博士学位不是来自美国。总之,以貌取人,大家共有的印象,是个风流潇洒的本土人物。”

张爱玲透过胡适家里那杯绿茶,看到时光交错,那个穿着长袍的老者身在纽约,说着英文,却依旧像在北京的寓所一般。他身边站着江冬秀,更是一位地道的中国老妇。

胡适书法

长袍与茶,是胡适给大多数人第一印象。他也好酒,却不善饮。他反复抽烟,反复戒烟。

这位民国年间风头无二的洋博士,一生得了35个“荣誉博士”,但其生活习惯却是非常中式,确切地说是非常“徽派”,穿衣以母亲与妻子缝制为主,吃以徽派菜为主,喝茶以绿茶为主。

这一次,我们主要谈谈“茶博士”胡适。翻阅胡适日记,书信,茶生活无处不在。

“我的朋友胡适之”这样称谓,要是换成与“胡适之喝茶的日子”似乎更显得关系亲近。毕竟,见过胡适者甚多,能一起品茗论道的却很少。

胡适母校美国康奈尔大学

茶博士胡适与他的茶会

胡适(1891——1962)出身于徽州茶叶世家,出生在上海的程裕新茶栈,这个巧合大约为胡适终身嗜茶提供了一种解释。

其父胡铁花说,“余家世以贩茶为业。先曾祖考创开万和字号茶铺于江苏川沙厅城内,身自经理,藉以为生”(《胡铁花年谱》)。到胡适这一代,胡家已经经营茶叶150年有余。祖上经营的两家茶叶店养活了胡氏一家四房,也为胡家有志为学的人提供经济来源。

胡适的父亲胡铁花

胡适的自传,演讲,大都以“我是徽州人”开头。

他深爱这片土地,常以徽州土特产自居。徽州这些土特产,又以茶叶与人闻名天下。茶有黄山毛峰,人有朱熹,戴震等,徽商同样也是影响甚大的群体。

胡适最喜欢的饮食,除了茶,就是徽派火锅。梁实秋去参加胡适家吃饭,被绩溪人做的“一品火锅”排场惊到了,7层菜肴吃得感慨万千。胡适每每去上海,都会约朋友去吃徽派火锅。

中国徽菜一品锅之乡

徽商南下上海,茶叶是一盘大生意,徽菜馆也是一盘大生意。

胡适在上海读书时所作的《臧晖日记》,记录了他年轻时候与朋友瑶笙,仲实、君墨、怡荪以及老师王云五等人读书喝茶饮酒看戏的琐事。

在日记里,他看到另一个胡适,“他自己记他打牌,记他吸纸烟,记他时时痛责自己吸纸烟,时时戒烟而终不能戒;记他有一次忽然感情受冲动,几乎变成了一个基督教信徒……”

我看到的胡适,自然是与茶相关。20世纪初期的上海,茶馆酒馆林立,青年胡适常到茶馆聚会,以茶会友。

胡适现存最早照片

19岁,“余与瑶笙同行至文明雅集吃茶,坐约一时许,瑶笙送余归。道中互论诗文,甚欢。”“饭后与剑龙同出,以电车至大马路,步行至山东路口折而南,人四马路,至福安吃茶一碗始归。”

20岁,他们喝茶路上,目睹了一场火灾,束手无策。“下午五时子端来,邀至五龙日升楼吃茶,比至则仲实、君墨及二李皆在,小坐便同处,循大马路至四马路至湖北路西首,忽见一家屋上火发,火势甚烈,北风又甚猛,延烧比邻汇芳茶居及丹桂戏园、言茂园酒馆。”“下午,与桂梁外出,至青莲阁吃茶。”

上海湖心亭及茶客

偶尔,也会去找妓女喝酒,“打茶围”,他记录道:“晚课既毕,桂梁来邀外出散步。先访祥云不遇,遂至和记,适君墨亦在,小坐。同出至花瑞英家打茶围,其家欲君墨在此打牌,余亦同局。局终出门已一句种。君墨适小饮已微醺,强邀桂梁及余等至之伎者陈彩云家,其家已闭户卧矣。”

后来他们叫醒人,在陈家玩到天明,接着赶去上课。“打茶围”,就是“在妓女房里,嗑瓜子,习香烟,谈极不相干的天。”胡适强调这与自己的性情不相干,“喝茶是休息。打球打牌,都是我的玩意儿。”“在公园里闲坐喝茶,于我也不相宜。”

胡适读书照

那么胡适喜欢什么样子的饮茶方式呢?

“每日邀约二三人到寓所茶会,谈论家国之事。”胡适坦言:“此种欢会,其所受益远胜严肃之讲坛演说也。”

以茶会友可以避免许多误解,比如他约自己的红颜知己韦莲司,每每都以“茶会”名义。1914年6月5日,韦女士邀约同伴出行,胡适说,要是你们散步归来,能到我寓所玩,当烹茶相饷。后来二女过来应约,他也烹茶招待。与胡适同居的法文教员很惊诧,教员之前约女,颇受挫折。目睹胡适的“约茶”大法后,顿时脑洞大开。

胡适(左)韦莲司(右)

胡适一生都喜欢边喝茶边聊天,在给胡近仁的信中说“文人学者多嗜饮茶,可助文思”。茶助灵思,是中国文人学者,高僧大德一个悠久的传统。嗜好饮茶似乎是胡适偏好传统的一个佐证,他留美后,没有学会喝咖啡,也没有爱上可乐,偶尔会饮一点洋酒。

1910年,胡适初到美国第一学期,忙于适应环境,也不认识什么人。留美日记第一部分,都与读书有关,少有提及娱乐,别说喝茶了。1911年,等他适应环境,有了朋友,便开始娱乐生活。

从1913年起,胡适进入了学习与写作状态。

廿载忘年友,犹应念阿咸。奈何归雁返,不见故人缄。

民国三年六月,以室中读书图寄近仁适之

这一年,他的老同学好友任鸿隽到康奈尔大学读书,胡适又多一位益友。12月23日,他在日记中记载:“在假期中,寂寞无可聊赖,任叔永、杨杏佛二君在余室,因共煮茶夜话,戏联句,成七古一首,亦殊有趣,极欢始散。明日余开一茶会,邀叔永,杏佛,仲藩,钟英,元任,宪先,厘生,周仁,荷生诸君同叙,烹龙井茶,备糕饼数事和之。”

这是胡适留美日记第一次记载煮茶夜话,“淡诗或煮茗,论时每扬眦”,参加夜话的任鸿隽表达了与胡适一样的意思,“独居无聊,胡君适之煮茶相邀,与杨君杏佛三人联句七言古诗一首”。

1914年1月23,伊萨卡下了一场大雪,胡适赏完雪景,回家烹茶写诗。其《大雪放歌》后几句云:“归来烹茶还赋诗,短歌大笑忘日昳。开窗相看两不厌,清寒已足消内热。百忧一时且弃置,吾辈不可负此日。”

佳期不可负,更何况,有那么多未来影响中国的大才子聚集于此。围炉饮茶,有时候是大收获。6月29日,胡适与胡达(明复)、赵元任、周仁、秉志、章元善、过探先、金邦正、杨铨(杏佛)、任鸿隽等人围炉夜话,商议出一本《科学》月报,此乃影响中国百年之“赛先生”肇始。

适之淹博杏佛逸,中有老梅挺奇姿,我似长庚隐日月,告人光曙欲来时

室内小茶会有助思之功,公共演讲来口茶能提升。胡适在《演说之道》里说:“演说之前不要吃太饱,最好喝杯茶,或者小睡。”

胡适归国后,继续以茶会名义会友,思想交流。有些时候,没有时间写时评,就边喝茶边口述给秘书记录。没有外人时,在家也搞家庭茶会。胡适归国后事务巨忙,终日与人周旋,与旧思想交锋,得一壶茶,能舒缓自己,也能舒缓别人。

茶会重在分享,胡适举例说,“我的太太喜欢做些茶叶蛋、雪里蕻或者别的菜分送朋友,等于会作文章的人把自己的文章给人家看的心理一样。”

胡适作品《中国哲学史大纲》

1915年之后的胡适日记中,多次出现的还有“茶话会”,从形式感看来,这些活动显得正式,有官方主场之感,此后他也用“茶话会”取代“欢迎会”,“离别会”这些旧式词语。

比如梅兰芳到哥伦比亚大学茶话会,剑桥留学话会啦,旅英各界华人茶话会,胡适美归赴任北大校长茶话会,欢迎胡夫人茶话会……

那么,胡适到底喜欢什么茶呢?

他最爱的是家乡徽州的黄山毛峰与杭州的龙井。

1916年,在美国的胡适写信给母亲,要求寄点家乡土特产黄柏茶到美国,以答谢韦莲司一家对他的照顾。这一年,胡适已经到美6年,完全适应了美式生活,也找到了自己求学方向,生活也不再那么拘谨。

3月15日,他再次致信母亲,说到蜜枣已分食完,茶存有许多,可以用一年之久。他所居住之地,有小炉子,“有时喝想喝茶则用酒精灯烧水烹茶饮之。”有时有朋友相访,则与之享之。

但因为来喝茶的人太多,准备用一年的茶很快就朋友们被瓜分完。3个月后,6月19日,胡适在给母亲的信里谈到:“前寄至毛峰茶,儿饮而最喜之,至今饮他种茶,终不如此种之善。即常来往儿处之中国朋友,亦最喜此种茶,儿意烦吾母今年再寄三四斤来。”8月31日,胡适则叮嘱母亲,“毛峰茶不必多买,两三斤便够了。寄茶时,可用此次寄上的地址。”

胡适、江冬秀夫妇

胡适坚信茶可以解酒,可以消食,每每吃多了喝多了,就会泡一壶茶解之。1939年,他在给妻子的信里写道:“冬秀,十二月四日到纽约,晚上演说完后,我觉得胸口作痛,回到旅馆,我吐了几口,都是夜晚吃的甜东西。我想是不消化,叫了一壶热茶来喝,就睡了。”

当然,除了家乡徽州茶,胡适还比较喜欢杭州龙井。

留学日记里,胡适多次言及用龙井茶款待朋友。回国后,1923年,胡适多次来到龙井,有一次还是陪着蔡元培去。

传说中的十八棵龙井茶树

胡适写过一首《龙井》的现代诗:

小小的一池泉水

人道是有名的龙井

我来这里两回游览

只看见多少荒凉的前代繁华遗影

危楼一角,可望见半个西湖

想当年是处有画阁飞檐,行宫严整

到于今,一段段断碑铺路

石上依稀还认得乾隆御印

峥嵘的“一片云”上

风吹雨打,蚀净了皇帝题诗

只剩得“庚子:纪年堪认

斜阳影里,游人踏遍了山后山前

到处开着鲜红的龙爪花

装点着那瓦砾成堆的荒径

龙井茶因为乾隆的诗而天下闻名,到今天依旧是许多人喝茶之首选。

1938年,胡适再度赴美。当年年底,临近胡适生日时,他意外生病,躺在病榻上给江冬秀写信,说收到茶叶6瓶。

1939年4月23日,在美国的胡适没有茶喝了!他给江冬秀写信:“这里没有茶叶吃了,请你代买龙井茶四十斤寄来。价钱你代付,只要上等可吃的茶叶就好了,不要顶贵的。每斤装瓶,四十斤合装。写DR.HuShihChineseEmbassyWashington,D.C,装箱后可托美国通运公司运来。

同时交代,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参事陈长乐拖他代买龙井茶四十斤寄来,价钱也请江冬秀代付,也装木箱,同样运来。他写了与自己之前同一个地址,只是收件人是陈长乐。

我与同事们讨论过这个事情,在同一个地址,只需说一个总数即可,何必分开购买以及邮寄呢?他们的意见是,比如我们在同一个办公室,有人寄茶来,可能在价格以及成品上会差别。

胡博士特别交代不要买顶贵的龙井,是因为当时在上海顶级的狮峰龙井,每市斤银洋十二元,云海毛尖每市斤三元二角。当时上海一个店员的每月工资也不过三四元银洋。

胡适在6月25日收到茶。9月28日,胡适回信告诉江冬秀,“陈长乐先生还你茶叶钱法币二百二十九元两角,寄上上海中国银行汇票一张,可托基金会去取。他要我谢谢你。”按照当时的物价算,1939年,100法币可以买到1头大牛。

龙井茶

龙井茶是一个叫治平的人帮办理的,家书里胡适表达了感激之情。1940年3月20日,他致信江冬秀,“若治平能替我买好的新茶(龙井),望拖他买二十斤寄来。”寄信后第二天,他又追加了一封家书,告诉家人,有一位应小姐要去美国,可以托带。5月21日,胡适收到了带来的10瓶新龙井。

3个月他写回的家书里,还声称“茶叶还有不少”。看来胡适做大使后,交际圈扩大,应酬多,送礼也多。

7月29日,胡适收到茶叶两批,给江冬秀的信里说,“一批是你寄的,两箱共九十瓶,另红茶一盒。一批是程士范兄寄的红茶五斤,两批全收到了。”这是红茶第一次出现在胡适日记里,程士范是胡适的绩溪同乡。

胡适所送礼品,除了茶叶,还有蜜枣,刺绣等。

「民国茶范」胡适专题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茶界奇才王贵卿:是他让濒临破产的厦茶重发生机


刚刚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厦门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贵卿,依然保持着既有的沉稳和冷静,“茶叶就是生活必需品,不能当作奢侈品来卖。”他淡淡地说。

这就是王贵卿的理论。作为一家国有茶企的管理者、老茶人,他无疑是国内茶行业的旗帜性人物。

在厦茶人眼里,王贵卿获此殊荣实至名归。从当兵转业至今,王贵卿在厦茶公司一干三十多年,凭着军人的那股豪迈干劲,以及对国际国内市场趋势的精准判断,王贵卿硬是把厦茶公司从濒临倒闭的边缘拽回来,最终化腐朽为神奇,让厦茶公司的“海堤茶叶”旌旗插到了全球57个国家和地区,而今的“海堤茶叶”,已然是国内茶产业发展的一个市场风向标。

坚守茶叶安全底线坚定走大众化路线

“春节前他们代我领回来的!”指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殊特津贴证书”红本本,王贵卿语气平淡,殊不知,他已是中国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整个系统中唯一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茶人。

“他严守茶叶质量安全底线,如今已经成为国内茶产业的一个风向标。”厦门茶业协会的一位会员如此评价。

61年的积淀,而今厦茶公司的“海堤茶叶”已经漂洋过海销往全球57个国家和地区,日本和欧洲市场对食品质量安全的要求是出了名的严苛,“海堤茶叶”却最早跨入,这足以证明厦茶产品在质量安全方面的绝对可靠。

在厦门海关的记录中,厦茶公司几十年来所出口的商品,也从未有不合格案例出现。在王贵卿看来,这首先得益于厦茶公司有一批靠得住的种植基地,怎么施肥、怎么杀虫、怎么管理,厦茶公司对茶农既舍得技术也舍得花钱,从源头上把住了安全底线,这种源头监管模式,而今已成为国内茶业同行大为赞叹的成熟样板。

而王贵卿坚持的“大众化”的定位路线,在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之后,更成为国内茶叶市场中的一杆旗帜。

“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是百姓的生活必需品,就不合适卖出奢侈品的价格,就得让百姓消费得起。”王贵卿的眼中,透着坚定。

昔日挣扎在破产边缘如今持续五年增长逾20%

厦茶人替王贵卿领回“特殊津贴证书”,还二度捧回了中茶公司旗下中国土产畜产总公司颁发的“持续成长奖”。

按照规矩,参与评选的嫡系企业首先必须是连续五年,并且每年保持至少2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仅此一项条件,厦茶公司就成为唯一的入围企业。2014年,国际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厦茶公司的增速依然超过25%。

“可能很少人知道,厦茶公司实际上只是中土畜的一家‘孙公司’。”王贵卿说,“从企业的辈分上论,厦茶隶属于中土畜,中茶是中土畜的子公司。”

鲜有人知的是,今天看起来顺风顺水的厦茶公司,十一年前却挣扎在几乎破产的边缘。

“当时连员工工资都开不出来,整天有人上门要账。”厦茶公司始于1954年,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因为具备垄断性的进出口权,活得颇为滋润。进出口贸易政策放开后,厦茶公司接受改制,一家原来基本靠垄断资源生存的出口企业,突然被抛向市场,其生存能力可想而知。

对于厦茶公司来说,那是一个最好永远不再提起的伤痛。

2003年,王贵卿被推上总经理一职。上任第一年,他发布了第一号政令:总经理自己先带头降薪35%,副总经理降薪20%,其他中层干部降薪10%,愿意选择与公司共甘共苦的,来日必将加倍偿还。

破釜沉舟的气魄和胆识,让厦茶公司上上下下看到了公司重生的希望。

20吨订单一天内交货关键战役奠定今日厦茶

让厦茶公司起死回生,在厦茶人看来,王贵卿指挥的关键一役奠定天下。

厦茶公司的传统优势在茶叶出口,日本是主战场,王贵卿走马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奔赴日本。

2003年,东京一家茶饮料生产企业急需二十吨茶叶,但中国的供应商迟迟供不了货,而且要货的时间逼得很紧,然而,王贵卿冷静把握住了这一商机,几个越洋电话后,心里有数的他保证:“三天时间,20吨符合要求的茶叶安全送到你的仓库!”

当时的厦茶公司困难重重,就是正常运转中的中国企业,给人的一贯印象也是“生产效率低下”,然而,当这位负责人用疑惑的眼光对上王贵卿自信坚定的眼神后,一笔微妙而类似博弈的生意就这么谈下来了。

大洋彼岸,守在厦茶工厂的员工们,其实谁也没有把握能够按时按量地出货。那个时候,日本对中国茶叶的质量管控非常严格,这对在短时间内保质保量生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当时的物流水平不像现在发达,就算生产顺利,货物能否如期到达也无法把控。承诺了就要做到,厦茶公司内部铆足了劲,熬夜加班生产和出货。

等待就是一场煎熬,当时还在日本等待货物到岸的王贵卿,表面上不动声色,内心却始终七上八下。

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凌晨五点,20吨茶叶包装好了。通过遥控,王贵卿让司机在凌晨六点多就把商检人员直接接到厂里进行关检,紧急沟通后又让机场关检开了绿灯,凑巧得很,当天下午正好还有一趟航班飞往日本,乘客不多,够装得下20吨茶叶。下午5点,20吨茶叶提前运抵客户指定的仓库。

日方公司负责人惊呆了!

“现在说起来就像做梦,一个集装箱的货,从厦门茶厂加工封装到报检通关,并运到东京,前后只用了不到24小时的时间。”那是一场令王贵卿终生不忘的战役,以至于今天回想起来依然激动不已,觉得“有如神助”,简直不可思议,“换在今天,很难说还能够做到”。

从日本回来后,王贵卿带回了300吨订单,当年年底,日方公司又追加了800吨订单,第二年,厦茶公司从日方公司拿到的订单一口气增加到了2700吨,这个量几乎是日本当年茶叶全部进口的一半。

这一仗拯救了厦茶公司。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你喝过的宋聘同庆可能出自他手,他还发明了普洱熟茶!》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