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厦门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贵卿,依然保持着既有的沉稳和冷静,“茶叶就是生活必需品,不能当作奢侈品来卖。”他淡淡地说。这就是王贵卿的理论。作为一家国有茶企的管理者、老茶人,他无疑是国内茶行业的旗帜性人物。

在厦茶人眼里,王贵卿获此殊荣实至名归。从当兵转业至今,王贵卿在厦茶公司一干三十多年,凭着军人的那股豪迈干劲,以及对国际国内市场趋势的精准判断,王贵卿硬是把厦茶公司从濒临倒闭的边缘拽回来,最终化腐朽为神奇,让厦茶公司的“海堤茶叶”旌旗插到了全球57个国家和地区,而今的“海堤茶叶”,已然是国内茶产业发展的一个市场风向标。

坚守茶叶安全底线坚定走大众化路线

“春节前他们代我领回来的!”指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殊特津贴证书”红本本,王贵卿语气平淡,殊不知,他已是中国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整个系统中唯一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茶人。

“他严守茶叶质量安全底线,如今已经成为国内茶产业的一个风向标。”厦门茶业协会的一位会员如此评价。

61年的积淀,而今厦茶公司的“海堤茶叶”已经漂洋过海销往全球57个国家和地区,日本和欧洲市场对食品质量安全的要求是出了名的严苛,“海堤茶叶”却最早跨入,这足以证明厦茶产品在质量安全方面的绝对可靠。

在厦门海关的记录中,厦茶公司几十年来所出口的商品,也从未有不合格案例出现。在王贵卿看来,这首先得益于厦茶公司有一批靠得住的种植基地,怎么施肥、怎么杀虫、怎么管理,厦茶公司对茶农既舍得技术也舍得花钱,从源头上把住了安全底线,这种源头监管模式,而今已成为国内茶业同行大为赞叹的成熟样板。

而王贵卿坚持的“大众化”的定位路线,在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之后,更成为国内茶叶市场中的一杆旗帜。

“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是百姓的生活必需品,就不合适卖出奢侈品的价格,就得让百姓消费得起。”王贵卿的眼中,透着坚定。

昔日挣扎在破产边缘如今持续五年增长逾20%

厦茶人替王贵卿领回“特殊津贴证书”,还二度捧回了中茶公司旗下中国土产畜产总公司颁发的“持续成长奖”。

按照规矩,参与评选的嫡系企业首先必须是连续五年,并且每年保持至少2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仅此一项条件,厦茶公司就成为唯一的入围企业。2014年,国际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厦茶公司的增速依然超过25%。

“可能很少人知道,厦茶公司实际上只是中土畜的一家‘孙公司’。”王贵卿说,“从企业的辈分上论,厦茶隶属于中土畜,中茶是中土畜的子公司。”

鲜有人知的是,今天看起来顺风顺水的厦茶公司,十一年前却挣扎在几乎破产的边缘。

“当时连员工工资都开不出来,整天有人上门要账。”厦茶公司始于1954年,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因为具备垄断性的进出口权,活得颇为滋润。进出口贸易政策放开后,厦茶公司接受改制,一家原来基本靠垄断资源生存的出口企业,突然被抛向市场,其生存能力可想而知。

对于厦茶公司来说,那是一个最好永远不再提起的伤痛。

2003年,王贵卿被推上总经理一职。上任第一年,他发布了第一号政令:总经理自己先带头降薪35%,副总经理降薪20%,其他中层干部降薪10%,愿意选择与公司共甘共苦的,来日必将加倍偿还。

破釜沉舟的气魄和胆识,让厦茶公司上上下下看到了公司重生的希望。

20吨订单一天内交货关键战役奠定今日厦茶cY260.cOm

让厦茶公司起死回生,在厦茶人看来,王贵卿指挥的关键一役奠定天下。

厦茶公司的传统优势在茶叶出口,日本是主战场,王贵卿走马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奔赴日本。

2003年,东京一家茶饮料生产企业急需二十吨茶叶,但中国的供应商迟迟供不了货,而且要货的时间逼得很紧,然而,王贵卿冷静把握住了这一商机,几个越洋电话后,心里有数的他保证:“三天时间,20吨符合要求的茶叶安全送到你的仓库!”

当时的厦茶公司困难重重,就是正常运转中的中国企业,给人的一贯印象也是“生产效率低下”,然而,当这位负责人用疑惑的眼光对上王贵卿自信坚定的眼神后,一笔微妙而类似博弈的生意就这么谈下来了。

大洋彼岸,守在厦茶工厂的员工们,其实谁也没有把握能够按时按量地出货。那个时候,日本对中国茶叶的质量管控非常严格,这对在短时间内保质保量生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当时的物流水平不像现在发达,就算生产顺利,货物能否如期到达也无法把控。承诺了就要做到,厦茶公司内部铆足了劲,熬夜加班生产和出货。

等待就是一场煎熬,当时还在日本等待货物到岸的王贵卿,表面上不动声色,内心却始终七上八下。

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凌晨五点,20吨茶叶包装好了。通过遥控,王贵卿让司机在凌晨六点多就把商检人员直接接到厂里进行关检,紧急沟通后又让机场关检开了绿灯,凑巧得很,当天下午正好还有一趟航班飞往日本,乘客不多,够装得下20吨茶叶。下午5点,20吨茶叶提前运抵客户指定的仓库。

日方公司负责人惊呆了!

“现在说起来就像做梦,一个集装箱的货,从厦门茶厂加工封装到报检通关,并运到东京,前后只用了不到24小时的时间。”那是一场令王贵卿终生不忘的战役,以至于今天回想起来依然激动不已,觉得“有如神助”,简直不可思议,“换在今天,很难说还能够做到”。

从日本回来后,王贵卿带回了300吨订单,当年年底,日方公司又追加了800吨订单,第二年,厦茶公司从日方公司拿到的订单一口气增加到了2700吨,这个量几乎是日本当年茶叶全部进口的一半。

这一仗拯救了厦茶公司。

延伸阅读

吴疆:茶界怪象,越贵的茶越难喝


正常而言,茶越老越贵,则越好喝。旧茶更贵,符合经济规律,但是,左右价格成长的因素很多,时间要素,仅仅是其中一环。

旧茶价格膨胀,取决于通货膨胀,这是一般的价值规律,由长期上行的经济规律所决定,如此,成本则一直在增加。

诚然,主导旧茶上涨的因素很多,诸如毛料选择,初制及精制的工艺高低,仓储加工工艺的水平等等。如若皆属正常,还得受到品牌因素之左右。

旧茶更好喝是导致价格上涨另一主要因素。普洱是后熟工艺茶品,岁月之转换,茶体内含物质也随之转化,随之柔和,随之甘醇。

然而,事实上,我们很难遇到越贵的茶越好喝的情况,而是,越贵的茶越难喝。

市场上旧茶的营销体系,让人匪夷所思。

最近从东北到了深圳,这间歇抽空去了东莞一次。正常来说,华南区域是普洱茶的前沿阵地,喝茶的理念应该比较正确,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无论是东北还是华南,大家都还是按照前期港台茶商定义的老茶去理解茶,市场出现的情况则千奇百怪。

我在2003年开始接触普洱,当时的茶叶尚属正常,消费的层次比较清晰,青砖、青饼、青沱、熟饼、熟砖、熟沱,各有消费群体,而且,当时的市场由于都是云南省茶叶进出口体系,无论是勐海茶厂的经营部,还是下关茶厂,普洱县茶厂的办事处,都是一样的理念,熟茶才是普洱茶。市场也没有争论,不过是根据自己喜欢,选择不同的茶品。

当时的市场不大,圈子极小,存茶随意,然而,实际可以选择也无非是三大厂的茶品,港仓茶并没有开始回流,直到2005年才有所改变,但是,市场绝大部分既不知道台湾大师,也不知道市场会流行百年老茶这一说。

经过两年的助推,2008年,云南开始流行喝超级古董老茶,我去思茅采访,某普洱茶企业家每天带我去一家茶室品鉴,茶室位于思茅市区中心,就两间房两张桌子,每泡20克,收费一万元起跳,品鉴的茶都是至少50年代往上走,这在当时的思茅属于天价,尤其是与当时茶产业一派衰败的景象对比,更是强烈。然而,领导喜茶,所以,每晚茶桌皆需预定。

我第一次喝百年老茶,差点一口吐出来,那种浓烈的六六粉味道,扑鼻扑面而来,非常霸道占满人的口腔、鼻腔,但是,眼见旁座的达官贵人皆正襟危坐,如饮宫廷玉液,一瞬间,觉得自己的判断是否有误?

时至今日,我都记得自己第一次饮用所谓百年老茶的那种感受,也清晰地记得那种仓味、霉味、陈香叠加结合而产生出的一种强烈而尖锐的味道,让人印象深刻。其后的一周,我都泡在这种强烈而古怪的味道里,乃至于我返回昆明后再去品尝其他的任何茶品,皆无味。

喝茶本就是一种习惯。

习惯喝中小叶种绿茶的,喜欢龙井的上扬的香气,而习惯喝老茶的群体,则喜欢内敛、溶于茶汤的陈香,这是完全不同的习惯。同样道理,喝仓味茶也一样是一种习惯,长期品饮仓味茶、霉味茶,则认为单独陈香的自然香气不够味。

当时的云南上下皆流行这种六六粉味道的老茶,甚至zf定制茶也专门拉到深圳去存放出这种味道,我也一度误解广东仓原来就是这种味。后来始知,原来该企业家之前在深圳的某茶叶公司工作过,是一个普通职员,与港商的交流中只言片语听得一些仓储方法,自认为就是仓储理论,于是,所有茶皆按照出六六粉味道的标准存放制造,而领导也不懂,认为该味就是老茶味,于是,向天下推广,天下老茶于是皆六六粉味,这种影响时至今日仍然控制着顶级老茶市场的口味。

然而,市场在逐渐清醒之后,认识到霉味就是霉味,刺鼻味就是刺鼻味,哪里有自然的陈香味那么舒服?

应该说,云南是最先清醒认识到这种茶的危险之处的,一是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的职工其实是清楚普洱茶的滋味香气到底为何物的。二是,云南毕竟是产区,鲜叶到初制到渥堆,其间散发的不同香气,其实可以倒退市场演化的各种香气。

然而,产区之外的市场却远非如此。

这次去深圳,发现很多茶友从普洱内地热一开始即品鉴,几乎与云南同步。所有市场的逻辑都是领导喝,则余属皆喝,进而推导于市场。常理而言,品饮时间越长,喝茶的种类越多,越能清楚茶叶内含的物质,以及滋味香气的变化,但是,反应在普洱老茶的身上,却不是这么一回事。

一个朋友的老茶说是60年代,我当时就指出不太可能有,因为当时云南并无生产记录,至少,圆茶的生产记录当时是没有的,这也是当时运动不断的历史大背景所决定的。

在深圳,无论是走到哪个会所,茶友谈论的仍然是那几个熟悉的港台大师,这些人的西洋镜其实早在云南被拆穿,然而,紧靠香港位处普洱茶最大消费地的消费者仍然毫不知情,这让人匪夷所思。

一个普洱茶收藏家港商胆大包天,甚至吹牛自己随国家领导人周游列国,其理由是该君收藏了一把古琴是国宝,弹奏的人要带国宝去演奏,该君也随行。这样的故事如果是在北京吹,估计当场就会有人打电话核实,然而,在远至边疆的区域,这样的故事可以成为一种传奇,可以佐证这样的收藏家的茶品。

同样是该君,在2007年的普洱茶杂志上号称:只藏茶而不卖茶。然而,现在全国到处不遗余力到处贩卖百年老茶。邓时海在该期杂志上说自己是普洱茶的耶稣,该君是上帝。我不知道后来人看到这样一篇堂而皇之刊登在国家正规官媒的文章会怎么想,难道大师都是需要极度膨胀极度狂妄,胡言乱语,才能写就普洱天价老茶这一篇“狂人日记”?

我们的社会,假茶认真茶,假人认真人,已经成为了一种体系,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也许,这才是当前普洱茶的文化。

在一系列无关茶品的行销运动中,大家谈论的是喝茶的达官贵人,谈论的是老茶的天价,谈论的是老茶流转的传奇,一个敢把银行的保安也称为银行家的群体,有什么不敢干?所有谈论的,有茶品有任何关系?

无论多老的茶,茶不好喝,还有任何价值吗?

茶界泰斗张天福


在我国茶叶界,有一位备受尊敬、众口皆碑的老人,他的名字已载入了《中国当代名人录》和《国际名人传记辞典》,他就是为我国茶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93岁高龄的福建省五届政协常委会委员张天福教授。

一生以茶为伴

张天福教授毕生从事茶叶事业,1932年,他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1935年在福建福安创办了福建省第一所茶叶科研所,并创办了福安茶校,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一批茶业技术骨干。之后在福建省崇安创建了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集茶叶生产、科研、推广、销售于一体的福建示范茶厂,建立4000多亩新式茶园,实行生产与科研相结合,开展茶树品种、施肥、植保、生化分析等试验项目,为福建的茶叶生产及科研做了有益的探索。1941年,他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揉茶机——“9·18”揉茶机,解决了过去一向用脚揉茶既不卫生又损品质的问题,中国机械化制茶也由此拉开“帷幕”。

50年代起,张天福主要从事茶叶生产、收购和技术指导工作。他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在老茶园改造、新茶园种植、良种苗繁殖等方面不遗余力。他提出的“揉层茶园表土回沟条垦法”,解决了山地茶园水土流失与利用表土回沟提高茶园肥力的问题,为茶叶丰产打下物质基础。1957年,张天福被错划为“右派”,直至1980年平反。然而,在这23年的逆境中,他仍然坚守在茶叶岗位上,福建全省的茶区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1980年,70岁的张老从省农业厅退休,他没有在家安享天年,却接受了省科委下达的重点攻关课题——乌龙茶做青工艺与设备研究,回到了半个世纪前工作过的茶叶改良场(现为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众所周知,福建安溪是全国闻名的乌龙茶故乡,“铁观音”等品种更是享誉海内外。被称为“绿叶红镶边”的乌龙茶,要经过晒青、做青、炒青、揉捻、散包、烘焙等十几道工序加工才能制成,其中做青工艺至关重要。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6年的研究,张老带领科研人员做了几千次实验,掌握了两千多个数据,终于在1989年攻克了几百年来乌龙茶加工在温湿度上“靠天吃饭”的历史难题,基本实现了乌龙茶做青工艺的机械化、自动化生产,对稳定和提高乌龙茶品质、提高经济效益做出了重要贡献。1991年,张老的这一科研成果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值得一提的是:为普及推广茶叶科研成果,从1934年发表《台湾之茶业》起,张老先后发表论文、著作六十余篇。文章理论联系实际,侧重实践经验,针对时弊提出鲜明的观点和具体措施。他在80年代主编出版的《福建乌龙茶》一书,荣获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为我国的茶事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至今,张老仍精力旺盛,热心参与茶事活动,积极弘扬我国的茶文化。

茶礼四字真言

张老对中外茶文化有着深入的研究,宋徽宗赵佶撰写过一本《大观茶论》,张老认为书中评价福建的北苑茶“致清导和”、“韵高致静”,即将饮茶提高到修身养性的思想境界。

日本茶道的内涵为和、敬、清、寂四个字;韩国将品茶称之为茶礼,奉行和、敬、俭、真;我国台湾称其为茶艺,提倡和、敬、怡、真。虽然称呼不同,但大体可概括为:平和、恭敬、俭朴、安静。张老认为中国的茶礼可用俭、清、和、静四字表述。中国传统的礼仪中包含着丰富的茶文化内容,如以茶敬客、以茶联谊、以茶为祭、以茶为礼等,成为东方文明的重要象征。简言之,茶尚俭,就是节俭朴素;茶贵清,就是清正廉洁;茶导和,就是和睦处世;茶致静,就是恬淡致静。这四个字是中华民族历史提倡的一种高尚品性和处世哲学。当今虽然经济高速发展进入现代化社会,但崇尚安宁、返朴归真永远是人的天性。[page_break]

张老是这样提倡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一生生活俭朴,淡泊名利,待人诚恳,勤俭办事,讲求实效。在他的书房兼卧室里,有一寿字条幅,下注:“智者乐、仁者寿”。这是他80诞辰时他的学生书赠的贺礼。它概括了张老的淡泊的人生态度。

饮茶养生长寿

“喝茶!茶就是我的生命。”这是张老的养生之道。张老每日都离不开茶,每月约喝1斤茶,数十年如一日。张老认为,茶叶中含几百种成分,具有营养、调节生理功能和多方面的保健、药理作用。其中虽也有极微量致癌物质亚硝氨,但茶叶中的茶多酚、维生素C、维生素E都会抑制亚硝氨的形成。茶叶中还有一种成分叫做“茶单宁”,它有收敛作用,有止血、止泻和杀菌功能,可增强人的抵抗力。茶单宁还具有把侵害人体的放射性物质吸收后再排出的奇妙功用。所以饮茶有百益而无一害。

经常有人问张老喝什么茶好,隔夜茶能不能喝。张老的说法是:茶的养生益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今日喝茶,明日就能见效的,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你爱喝什么茶,什么茶就好。茶水不存在隔夜不隔夜的问题,只是放置时间长短而已。时间过长、泡茶的水温不够或对着壶嘴喝茶,都会造成细菌繁殖,到了第二天茶水出现馊味,那就不能喝了。

水是茶之母,明朝有爱茶人提出,茶性必发于水,八分茶遇十分水,茶水达十分;而八分水沏十分茶,茶水只能是八分。由此可以看出水对茶的重要作用。张老对冲茶用水非常讲究,凡有客来,一律用取自福州鼓山喝水岩的龙泉水。他说,用山泉水泡茶,茶汤甘冽,用普通自来水冲泡,香低、味淡、汤浑。至于水温,要因茶而定。高档、名贵绿茶,宜用80度开水冲泡,以免烫伤茶叶,损害茶香风味。乌龙茶因茶量多,所以应采用沸水冲泡,效果才好。饮茶时用的茶具配置也很重要:绿茶、红茶应使用玻璃瓷具冲泡;花茶适用盖碗,既不烫手又可防止花香散失;乌龙茶通常使用泥壶,人们在品茶时更注重茶具的造型和出处。

爱茶情有独钟

随着改革开放大门的敞开,国外各种饮料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各种品牌的可乐、果汁、咖啡、酒水也占领了宴会厅、饭馆、商店。张老对此自有他的看法。他认为任何人工合成饮料均不及茶叶这种天然的饮料。他独钟情于“铁观音”、“鼓山水”,是因为品茶集解渴、保健、陶冶情操于一身。从我国茶叶资源的优势、悠久的制茶历史和茶叶深加工与综合利用上挖掘,张老非常看好茶叶市场:茶的作用分析现在已深入到医疗保健研究阶段,茶不仅为中华的“国饮”,也将成为精神文明的纽带。

时下,有一种“回归自然”之说。其实,饮茶本身就是“饮自然之精华入腹”。张老描述得细腻:喝绿茶、花茶,求纤巧之态,鲜嫩而又芬芳的气味;饮红茶,喜红艳明亮的汤色;品白茶,重嫩芽的毫香;而用乌龙茶,则为体会醇厚茶汤中的韵味。

这样带着深厚感情,徐徐体贴茶,才能感受茶之妙不可言处。这种难解难分的茶与情,也充分显示茶之境界之高深。在真正的茶人眼里,茶有无限美。难怪有专家预言:茶叶将成为21世纪的世界饮料“大王”。这不正与张老不谋而合吗?

紫砂界“职称”泛滥


近来,宜兴紫砂从业人员石先生几乎每隔一两天就会接到相关机构邀请他评定“职称”的电话,不堪其扰。在紫砂界,职称等级上升伴随着作品价格的提高已经成为一种风气,这造成紫砂界“职称”又滥又乱。

在有了技术职称头衔、作品就能卖出好价钱的诱导下,相当一部分从业人员精力不是放在专业上,而是如何能搞到职称上,真正默默无闻的民间工艺传承者却无心也无力去随波逐流。不少业内人士呼吁,民间传统工艺从业人员的技术职称评审应该进行创新,切合实际,让宜兴紫砂早日走出职称“迷途”。

紫砂界“职称”泛滥

目前,宜兴地区从事紫砂及相关产业的人不下20万,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丁蜀镇紫砂村、西望村以及双桥村一带。近日,记者走进双桥村的一家紫砂店,老板顾女士随即倒茶欢迎,询问是否买壶,并从抽屉里拿出人社部门颁发的“助理工艺美术师”职称证书。顾女士介绍,评价一件紫砂作品,要看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做壶者的职称是敲门砖,买卖双方通常在职称的基础上综合泥料、做工等因素进行议价。虽然高职称不一定会卖出高价格,不过顾女士表示,从行情来看,一个从业人员职称上升,壶价一定会随之提高甚至翻番。

宜兴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分析,除了少数行家之外,大多数爱好者很难对紫砂壶的价值进行判断,只得以做壶者的技术职称作为重要依据,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唯职称论”的怪现象。

据不完全统计,在宜兴紫砂界,除了人社部门通过严格考试等程序颁发的技术职称之外,还活跃着上百种各类社团、行业协会颁发的“职称”。记者发现,在紫砂村等地,从业人员持有诸如“中国国家人才网”、“商业技能鉴定与饮食服务发展中心”等颁发的各类“职称”,名目繁多。陶瓷行业协会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前不久,某机构给当地20多位紫砂从业人员颁发了所谓的“大师”荣誉称号,给市场秩序造成了很大混乱。

底层从业者“作嫁衣”

近年来,陶瓷行业协会每年都会向社会公布紫砂从业人员技术职称和荣誉称号完全名单,今年还首次公布了省级和国家级陶艺大师完全名单,以引导行业秩序。不过史俊棠说,目前紫砂界为了名利拼命追逐职称、荣誉称号的潮流对民间工艺的传承发展大为不利,静心做壶授徒的人少了,很多底层没有职称的艺人有水平却只能“为他人作嫁衣”。

在丁蜀镇双桥村周边,随处可见挨家挨户的紫砂作坊。一位姓胡的老师傅告诉记者,他今年50多岁,小学毕业,从事紫砂壶制作约有八九年时间,没有职称,一把壶顶多三五百元。记者询问为什么没去考职称,胡师傅表示,考职称学历等方面都有要求,考文凭要花很多时间,养家糊口压力不小,没有这方面的精力。

除了零售,胡师傅承认常为有职称的人代工,在他的工作室里,有好几把做出来敲了别人的章或附带别人作品证明的壶。目前在紫砂界,取得职称后自己不做壶而找别人代工敲上自己的章、附上自己的职称证明,已成为一种典型的投机取巧做法。史俊棠说,目前代工现象已引起市场警惕,相信在市场日趋理性的当下,代工壶终究经不起市场的检验。

职称评定亟须创新

宜兴人社部门相关人士介绍,近年来对紫砂职称的评定越来越严格,监管力度也逐年加大。不过,很多陶艺人认为,目前的民间工艺行业职称评审体系下,艺人常常冠以“研究员级”高工之类称号,很不符合实际。许多紫砂艺人为了评定或晋升技术职称设法发表论文,去年还发生了两位壶艺人为评高级职称抄袭他人论文遭起诉的事;底层工艺者和一些不愿意追逐职称的实力派长期被排除在主流紫砂圈之外。

史俊棠建议,政府部门完全可以从民间工艺从业人员的职称评审中退出,让每个传统工艺的行业组织去发现推荐,权威的中介机构参与,社会监督评价。职称和荣誉称号的评定应该立足于解决好技艺传承的问题,鼓励优秀传承人并从中选拔各级大师,一个行业中最高级别的大师一位就好,不能过多过滥。

有的紫砂艺人在获得相关职称或荣誉称号前,取得了一定的艺术成就,而当上“高工”或“大师”之后再无艺术突破。省陶瓷艺术大师、范家壶庄创办人范伟群认为,评职称本意是好的,但不能趋之若鹜和一评了事,无论是各级职称还是大师的荣誉称号,都要经得起时间检验,不断超越自己,并在行业内起到引领作用。“真正令人信服的‘职称’和‘大师’不是几位权威人士或某个政府机构可以认定的。”

宛皖专栏:茶界票友


老师戏称我为“茶界票友”。好喜欢这个称呼。爱茶之人,以茶会友。懂茶如此,不懂如此,一知半解亦如此。可以有一种爱好,年深日久,是一种福气!可以有一种爱好,陶冶情操,是一种幸运。

茶,清静的世界。我不去追求茶文化的博大精深,那是一种境界,极高!所以我只爱茶给我的清静。心要静!乱了心境,就是失去自己,失去世界,失去美好。

茶字:是人在草木中。即与草木融为一体的茶人。俗语说:天下茶人是一家。那天去茶叶市场配茶具,老板极热情地拿出私人珍藏版清香型铁观音与大红袍请我品尝。素昧平生,谈天说地,好不快活。闲聊中,老板戏言:我女儿也在开茶庄,如果你没事做,不如去她那里。在茶人心中都享有盛誉。

我都喜爱,却都不是我的最爱。我的最爱是:安溪清香型铁观音。它的香气、汤色、口感都让我为之倾心。

泡茶,也是极讲究的事情。撮一泡茶往杯中一放,水冲,豪饮,是一种方式。小壶、小碗、小盅、小杯,细细品味,慢慢嘬饮,是另一种方式。没有对错,只有喜好。泡茶三要素要牢记于心:投茶量、水温、冲泡时间。每种茶习性不同、方式不同、内涵也不同。

做一个“茶界票友”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乞丐小伙10年变“茶王”


“无论是做人,还是企业的发展,一靠诚信,二靠创新,我就是拥有这两个法宝,同国内的大型百货公司,比如沃尔玛、乐购、家乐福这样的超市建立起了合作关系,他们的超市开到哪,新恒宝茶叶超市店中店就铺到哪。”柯宝林今年37岁,他的新恒宝茶叶有限公司现在已经在东北开设了几百家茶叶连锁店。短短10年时间,一位曾讨过饭、睡过马路的贫苦农民家的孩子何以创造出这样惊人的业绩?昨天,在沈阳新恒宝茶人会馆,记者采访了这位传说中的茶叶王子柯宝林。留着板寸头,身穿白色休闲服的柯宝林一口闽南口音,十余年的沈阳生活,让这位来自福建省的老板有着东北汉的豪爽与热情,谈吐间又时常流露出农民的憨厚与朴实。

首次创业亏掉全部老本创业感言:“大不了从头再来。”1992年,柯宝林与3个朋友合伙做茶叶生意,为了不与北京的师傅抢市场,他们决定去打天津市场。对天津市场几个月的了解后,柯宝林大胆做出选择,弃天津进攻沈阳市场,“去天津我看到的只是一个城市,去沈阳我可以纵览东三省。”1992年,初到沈阳,柯宝林还是简单地签几个订单,福建和沈阳两头跑,帮茶厂做推销,从中赚点差价。但顺利的几次合作后,柯宝林觉得东北人的憨厚豪爽与自己的性格很适合,不用签合同就能做生意。他决心扎根沈阳,坐稳东北市场,1994年,柯宝林在沈阳安家落户。与其他茶商不同的是,柯宝林将目光投向了国有企业、茶叶公司、商场。“刚开始也是走街串户,但小茶庄可能几个月、几年就停业了,国有企业、老字号有诚信。当时的定位就是商业城这样的国有百货公司。”想拢住这些老字号企业的心,不仅茶叶质量要过硬,产品包装的创新也是个关键。通过代销形式与老字号合作,柯宝林的事业蒸蒸日上。1996年年底,茶叶市场低迷,柯宝林的茶叶生意濒临危机。几个沈阳员工自发从亲朋好友家凑了10万元,支持柯宝林继续做下去。是什么让月工资200多元的员工,短时间内借了10万元给柯宝林?“大家都很信任我,认为我的茶叶生意有潜力,有市场。”憨厚的柯宝林笑笑说。

做超市店中店做大企业讨饭孩子成茶叶推销员创业感言:做事要扎实,动脑筋把每一件事做好。创业感言:新事物里往往有新商机。1970年,柯宝林出生在铁观音茶叶的产地福建省安溪县一户农民家庭,有兄弟姐妹10人,生活窘迫的家庭造就了为了生存而奔波劳碌的一家。11岁时,读完小学一年级,小宝林走出山沟,到广东、福建一带闯荡。由于年纪小、个头矮、势单力薄,找活做时常常被人冷落,捡垃圾、讨饭吃、睡马路、打杂工、做搬运……少年时的小宝林练就了生存的本事。17岁那年,柯宝林遇到了在某茶叶进出口公司工作的关老师。几个小时的启蒙式的聊天让柯宝林茅塞顿开,在关老师的茶叶店里,一向不善与人交谈的柯宝林滔滔不绝说了几个小时,讲述了自己与家里兄弟姐妹的打工生活和茶叶之乡的故事。“你来自茶叶的家乡,为什么不卖茶,为什么要卖苦力?”清华大学毕业的关老师不仅知识渊博而且平易近人,一席话惊醒了闯世多年只为讨口饭吃的小宝林。在关老师的引荐下,柯宝林来到了某茶叶厂打杂。机遇永远青睐有准备的人。在茶叶厂,柯宝林主要负责仓库茶叶的摆放工作,枯燥的工作,柯宝林却做的井然有序。品质、价格不同的茶叶储存的有条有理。“闭着眼睛我就能在库房找到要找的茶叶在什么位置。”凭着这样的工作态度,不到一年,柯宝林的工作得到了老板的赏识,被提拔到茶叶车间。在茶叶车间,柯宝林开始真正接触到茶叶的制作技术,茶叶烘焙工作主要是对火候的掌握。而烘焙工作要长时间作业,许多学徒忍受不住车间内闷热、滚烫的烘干炉,柯宝林却丝毫没有偷懒,“得时常注意火候的变化,不同的茶叶火候的掌握也不同,60°C、80°C、150°C、180°C都不等。我很喜欢茶叶的香气,而且能学技术,苦点累点不算什么。”勤奋的柯宝林踏实的工作干劲赢得了领导的认可,在茶叶车间工作了一年后,柯宝林被调到茶叶店做营业员,开始推销茶叶。因为不善于与人沟通,柯宝林开始根本卖不出去货。自己明明是对茶叶有感情,喜欢把茶叶介绍给别人,怎么到了顾客面前却口吃起来,不服输的柯宝林开始对着镜子,自己跟自己讲,这是什么茶,它的茶文化是怎样的。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的柯宝林胆子大了起来。1997年,柯宝林创办了品牌基地恒宝茶叶有限公司,在沈阳东亚商场(现兴隆大家庭)内开了第一家连锁专卖店,将10万元救火钱全部投资了进去,第一年销售额达到100多万,这在整个茶叶市场低迷的背景下简直是个奇迹。随后,柯宝林以10%的股份加入福建一家茶厂,有了茶源,加上多年的销售经验和广泛的销售渠道,在做连锁的同时,柯宝林做起了茶叶出口生意。1999年,超市卖场在全国广泛兴起。将茶叶店引进到超市卖场,那时,超市在中国毕竟还是新生事物,许多茶叶商还不敢涉足这一领域,更不要说在超市内开店中店。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的柯宝林凭借其多年的营销经验和过人的胆识预测到,此领域必将成为经济消费的宝地。随后的几年,柯宝林打出“新恒宝”品牌,将茶叶店陆续开进新建起的各大超市。目前,“新恒宝”在全国以超市为依托开的店中店达到了上百家,包揽了包括沃尔玛、乐购、大商集团等超市商场在全国各城市的店铺。“他们的超市开到哪,新恒宝茶叶超市店中店就铺到哪。”业内人士都清楚,想进各大超市开店中店不是件容易的事,在产品质量、服务上过硬才能赢得超市商家的青睐,柯宝林以其十几年的诚实做事,诚信做人,铸就了“新恒宝”在超市的稳定地盘。“有了信誉,合同签不签都是次要的。我答应的我一定要做到,做不到的我也要诚实地说出来。”开拓北京市场当上经理创业感言:推销成功,积累了自信,工作更有劲头。

创业感言:企业的发展靠诚信、创新。1989年,柯宝林被公司派到北京做茶叶推销。为了多走几个地方推销,柯宝林骑自行车,后面驮着两箱铁观音穿梭在北京的四合院、茶叶店、茶货铺、酒店、马路……“每天都得骑140公里,当时北京人还不认铁观音,大多都喝花茶。北京人说,怎么把树叶卖给我们,喝起来像中药似的。”人们的消费观念不转变,给铁观音的推销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操着一口闽南话的柯宝林在北京的推销举步维艰。柯宝林以他对茶文化的了解,不仅卖好茶,还传授沏茶泡茶技巧,重要的是诚信打动了所有的人。人们不愿意拒绝这位热情、憨厚的闽南小伙。在推销过程中,柯宝林觉得与人沟通是件很快乐的事,何况介绍的是自己喜欢的茶文化。“一天如果能卖一两,都觉得有很大的成就。既与别人沟通了,在讲解中与茶叶的感情也越来越深了。”柯宝林渐渐喜欢上了茶叶推销工作。初到北京,由于没有社会经验,憨厚老实的柯宝林被一买家骗走了3000元的茶叶,但他始终把受到的挫折当做是花钱买到的经验,不要过分相信他人。从哪跌倒就从哪爬起来,是柯宝林的一个习惯。也就是这样,在茶叶厂三年没拿工资的柯宝林始终没有放弃茶叶推销工作。从业务员一直到业务经理,成为了一个企业的管理者。柯宝林说,坚持很重要。家乡人都会种茶、采茶、加工茶,但始终没有好的销路,那个年代也没人会想到走出山沟自己推销茶叶可以卖个好价钱。柯宝林说,直到1989年来北京,家乡人仍旧是这个观念。柯宝林介绍说,今后不仅要把目光放在超市商场的店中店上,还要建街边社区店、形象店,提供集中的品牌环境。不仅要销售茶叶,还要把茶文化带进每一个城市。“企业的文化与销售是同步的,有了文化的企业,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新恒宝将以茶叶销售、茶艺表演、茶文化、茶餐等表现形式,做一个体现中华茶文化的企业。“现在出现茶叶饭店,但我们是做茶叶销售的,我们知道茶叶的营养价值,为什么不把茶餐这一绿色消费融入到企业的文化中。”就是带着这样的茶叶文化发展新思路,2007年1月,一个融会茶叶销售、品茶、茶餐、茶艺表演的大型旗舰店在沈阳落成了。诚信、创新、发展,柯宝林在他的茶叶之旅中又迈进了一步。

王琼与和静茶修


在人群中,远远地看她一眼,便被吸引了过去,再也离不开。像个小孩一样缠着她,或者就静坐在她身边,看她泡茶。也或者,什么都不做,只是想坐在她身边。也或许,只要远远地看到她,就够了。

琼,玉之美者。

毫无疑问,王琼是美的,她的美,那样安静而不动声色,却如一杯好茶,散发出江南流水般的清雅。而王琼自己,经常笑着说:“感谢茶让我拥抱生活,使我于安静中悟出人生真谛。”

创业纪

1996年的秋天,对王琼来说,有着非一般的意义:她亲手推开了沈阳和平区十纬路7号的大门,宣布和静园茶楼开张。而这时候的王琼,心里有着颇多忐忑,因为她是在一片反对声中建起了这座茶楼,许多亲友在知道她为此倾尽全部身家后,纷纷报之以不理解的目光:“什么?你胆也太大了,这沈阳哪是开茶楼的地?这钱不得打水漂吗?”

的确,在20世纪90年代时,在沈阳市乃至整个东三省,都找不出一家像样的茶馆,市民们通常的休闲方式,是喝酒打牌、泡夜总会、唱卡拉OK和蹦迪,整个城市的休闲氛围,都浮躁不安,更何况王琼自己,根本就没有经营茶楼的经验,她连茶叶去哪买都不知道。

可这时候的王琼,心里却有一个念头:“正因为市场一片空白,才说明发展空间广阔,何况喝茶是安静而美好的事,如果我喜欢,肯定也会有更多人喜欢。”

于是,她毅然顶着种种压力,开始了和静园的经营。说实话,在茶楼开张的头一年里,王琼一直为自己捏着一把汗,因为她对这一行完全是门外汉,可以说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明白,也不知道明天会面临什么问题。

回想起当初的手忙脚乱,王琼笑着说:“现在别人做企业,都要先做市场调查,设计什么愿景、规划的,我们那时根本就没有这些想法,走一步算一步,走哪算哪,可以说无知者无畏。”

为了沈阳人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和静园,王琼一度做广告花了很多钱,可没有一点回应,因为许多读者和观众甚至不知道茶艺馆是干什么的,再加上东北本来也不产茶,多数人都没有喝茶的习惯。

王琼坐在茶楼里,看着周边的歌厅生意红火,真觉得自己另辟蹊径太辛苦了。但她转念一想,茶楼本身是种文化生意,最关键之处是要把茶中蕴含的文化和精神发扬光大,打动那些相对高素质的顾客前来,才是发展之道。

当城市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高度的时候,人们在精神上就会有更深层次的需求,王琼有信心,这样的顾客只要来过和静园一次,他就肯定还会来第二、第三次……

果不其然,当外界对地处沈阳闹市区的这家茶楼,从陌生到好奇到尝试再到喜爱时,和静园已经稳步跨入成长期,原来持怀疑态度的人们,纷纷放下了成见。更有跟风者,亦步亦趋抄袭和静园的经营模式,结果一夜之间,沈阳如雨后春笋般开出了二十多家茶楼,最近者抬头便可相视。

说到这里时,王琼喝一口茶,淡淡摇头:“其实他们不明白,其他像环境、装修、定价这些显在的因素,都可以复制,但是一个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服务精神,你是没办法直接粘贴过来的。我在建立和静园经营模式上所花的心血,是别人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因为自己不懂茶,我就要学茶,然后不但要懂,还要热爱它始终保持学习的姿态,这样才站稳了脚跟。如果一个经营者心里没有茶,只是为了赚钱想要开茶楼,那我觉得是不会成功的,一个人怎么可能做好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呢?”

事实也的确如此,那些因和静园的成功而一窝蜂兴起的沈阳茶馆,开张不到三年就先后落寞地离去,完全验证了王琼的理念——企业经营是一项系统工程,经营者的文化素质和见识水平,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它最后的结局。任何的成功背后,都没有捷径可走。

拓业纪

2009年时,王琼已经拥有了国内茶界诸多项的第一:创办东北第一家高级茶艺馆、创立中国第一份茶人月报——《和静园茶人报》、开设电台首档茶艺谈话类节目《和静园茶人时间》并任主持人、出版中国首部茶散文集《白云流霞》、创立中国首家茶人基金——和静园茶人基金……

这些成绩的背后,是王琼日复一日的忙碌和坚持,而岁月流逝,反而使她更美了,许多初次见到她的人,都不敢相信,这个姿容静好像一株青青茶树的女子,已经有了一个和自己差不多高的女儿。

这时候的王琼,正筹建自己位于北京百子湾苹果社区的新店——北京和静园茶人会馆,整个茶楼的面积是2400平方米,投资比当年的沈阳和静园翻了数番。而这一地段属于艺术区,平时人流量远不如CBD、三里屯之类的商业中心区,因此许多人又有担心:“在这里开高档茶楼,能行吗”

王琼不语,她用实际结果证明自己的眼光:自会馆开业以来,一直高朋满座、欢声不断,许多人因慕和静园的雅致而来,来了之后就再也离不开了,然后一传十、十传百,成为北京城不用打广告却生意最好的茶楼。

王琼自己知道,这一切都不是偶然的结果。在和静园,她每天要工作十多个小时,连茶楼内各处灯泡的损坏频率都一清二楚;对所有的员工,她会关心他们的心情、想法,并适时地加以鼓励和帮助。

“我们是服务行业,服务的好坏,决定着企业的成败,而服务体现在哪里?就在我们的员工端茶、倒水、走路、说话甚至无意中眼神流露的一点一滴里。”而对于自己的选址,王琼认为,这个地段的合适之处在于,它既不远离闹市又有独立安静的空间,是那些渴望暂时回归自然的高端人群,最理想的休闲场所。

和静园的很多员工都是女孩,对于她们,王琼有着像对自己女儿般的爱惜:她不厌其烦地为这些出身农村、以前从来没出过远门的孩子,讲授自己的茶艺和茶道理念,希望她们成为“文化美女”。

“这个时代有像化妆、PS等等外在的技术手段,所以漂亮女孩满大街都是。但是美女不一样,美女既有东方女性的优雅和智慧,又有天然的外表,她的美没有替代性,而且永不过时、不会老去,她会因文化和智慧最终幸福。”

王琼如是说,所以她耐心地用每一天,来熏陶教育这些孩子,让她们读书、听音乐、欣赏艺术品……这些初入社会的年轻女孩,曾经的浮躁被一扫而空,而使整个和静园茶人会馆的空气里,都溢满茶香。

在王琼看来,自己并不是一个天生的企业家,只是热爱学习并恰巧踏入了自己钟爱的事业,才有今天在别人眼里看来的成功。“我是接触茶以后,发现再也离不开它了,生活里每时每刻,都有茶的陪伴,我才能内心充盈,有脚踏实地的感觉。”这就难怪出现在我们视野中的王琼,尽管忙得分身乏术,却永远都以她恬淡的笑容,笑对每一时刻。

生活纪

有种传统观念认为,一个女人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必然就要忽略家庭。在王琼看来,这毫无道理:“家庭和事业完全可以齐头并进,因为和睦的伴侣,彼此间必然有共同语言,我爱人在我的创业过程中给了我很多鼓励和支持,作为艺术家,他的眼光对我有很大帮助,而反过来我也会刺激他的灵感。那些80后的年轻夫妻,常常为一言不合产生矛盾、隔阂,这有什么必要呢?我们每个人都少一点火气,都多喝一杯茶、多想想道理,有什么是过不去的?”

因为茶所带来的彻悟,生活中王琼不但是个好妻子,也是女儿的良师益友。在最初的创业年头里,即使自己忙得焦头烂额,她也会尽可能地把时间留给女儿。那时候孩子还小,王琼就告诉她:“妈妈不会再去陪你学习,因为你目前学的这些东西也是我所不能及的,重要的是妈妈要培养你的情商,让你在情商、道德修为、情智方面得到正确指引,这是我的责任。”

在王琼眼里,如果父母只是给孩子物质方面的财富,总有一天它会耗尽;但如果以自己做榜样示范,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为人处事原则,那么她将终生受用。女儿没有辜负王琼的希望,出落得亭亭玉立又落落大方,每当看到她,王琼就像看见了自己亲手栽种的小茶树,在春天里朝气蓬勃地生长,觉得既欣慰又快乐。

王琼的文笔极美,作为沈阳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她长期坚持写作,即使在出差途中也不忘把自己的心情和感受记录下来,汇成一篇篇清丽的散文。她的首部散文集《白云流霞》在2003年一面市,就在茶人中引起轰动,许多读者为此写信给她,希望能不断看到她的作品。

王琼受感动之余,也见缝插针地继续着创作:“我今年内应该会出两本新书,不用多久,大家就能在书店见到它们了。”对于写作,王琼丝毫不觉得辛苦,她反倒觉得这是日常工作之余的一种放松,因为在笔端流泻的,是她最真实自然的一面,是她与天地万物间的和谐对话。

作为茶人的王琼,并不赞同人们将茶道、茶艺的外在形式发展得过于复杂,因为在她看来,真正的茶和茶人,会超越茶技、茶艺、茶道等种种形式上的东西,达到“无茶”的境界。

“不管你喝不喝茶、手中有没有茶,只要有一颗茶心,你便成为了茶。”这番颇有禅机的话,是王琼研究禅茶的心得,也是许多茶人毕生追求的目标。“不过人是最复杂多变的生物,要得到更高层次的体悟,就要突破小我这个障碍,有广泛的慈悲心。不因物喜、不以己悲,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因为有欲望使你裹足不前,使你的心不清净。”王琼的眼神此时出奇清亮,在午后幽暗的光线里,有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

毫无疑问,王琼是美的,她的美,那样安静而不动声色,却如一杯好茶,散发出江南流水般的清雅。而王琼自己,经常笑着说:“感谢茶让我拥抱生活,使我于安静中悟出人生真谛。”

李华堂--世界黑茶王


李华堂,安化小淹人,出生于1928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千两茶制作技艺唯一传人,1983年国家恢复千两茶生产后的制作工艺领军人物,其在1953年压制的千两茶现存不足三支,是我国现存最早期的千两茶,其中一支被台湾著名茶人曾至贤收纳,市值高达数百万元。另外两只分别在东莞和广州的神秘茶人手中收藏。

千两茶:

千两茶传统工艺制作的,其中原料挑选、原料拼配、前发酵等数道关键工艺为李华堂老人亲自把关,只允许其二儿子李鹤其在场。此外,消费者无需担心买到假货,因为本批次所有李华堂千两茶、百两茶、千两饼茶都有极其严谨的防伪手段,容易鉴别和查询,绝对无法仿冒。

千两茶是安化黑茶中最主要的品种之一,属紧压茶。其高约160cm,直径约20cm,净重约古秤1000两,故名千两茶,是世界上体积最大、质量最大的茶叶品种。千两茶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古为中国主要的边销茶,马背两边各两根。由于千两茶只能采用全手工制作,加工技能强,难度大,消耗体力,工效低,整整72道工序,生产后还需49天日晒夜露的陈化方可出厂,效益难以保证,国家在1958年停止了千两茶的生产,用机器生产的花砖茶取代了千两茶的生产。1983年再度恢复生产。世界现存最早期的千两茶为李华堂1953年生产的千两茶,现存三支,其中大陆两支,台湾一支。

王龙华:香港茶人


王龙华:香港茶人

文/楠叶

亦雅亦俗,在大雅中隐含普世之民俗,在俗事中又深蕴中国文化“以茶会友”之雅趣,以求雅俗共赏之境。亦商亦道,因做茶商终日与茶为伴而渐知茶味、晓茶性、悟茶道,悟道后又以诚实、勤劳、真诚为根本经营茶事。在经商中悟出大道,以儒家中庸之道广结茶缘,终于成为茶界商与道结合的典范。这就是香港茶商王龙华先生给人们的印象和人们对王龙华先生的评价。

王龙华先生出生于福建安溪,乃茶叶世家。传说在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位进士名叫王仕让,曾任地方官员,是安溪西坪尧阳南岩人士,此人才华极高,悟性极强,朝野皆知。一日与友在南轩游玩时,见山上岩石间有棵茶树格外灵气,与众不同,知道绝非凡品,便移至南轩茶圃精心培育并反复研究制作,所得茶叶在泡饮时香馥味淳、沁人心脾,于是在奉召赴京述职时将此茶馈赠给礼部侍郎方望溪,方望溪品饮此茶后见其香味异常,便上贡乾隆皇帝,乾隆皇帝饮后十分喜爱,立即召见王仕让,并大加赞赏,王仕让恳求乾隆皇帝为此茶赐名,乾隆应允,见其茶叶乌润结实似铁、叶形犹如观音,乃取名为“铁观音”。从此铁观音青史留名,流芳至今。而王仕让此人则是王龙华先生的族人,也可能是王龙华先生的祖上,按族谱记载王仕让乃王氏第三代,王龙华先生乃王氏第一十八代,其间历尽270年左右。所以王龙华先生是名符其实的传承有序、名门之后、继承祖业。

王龙华先生自小就沐浴在茶园的阳光中,生活在茶叶的世界里,茶园的泥土让他至今都带有一点“土气”,但茶叶的芬芳和厚重也蕴育了他的醇厚与真实,那曾经呼吸的清新空气和哺育他成长的纯净溪水使他至今都显得那么纯朴。可见茶人的造化自有其特殊的土壤和环境,通过茶蕴育的人是另一种境界——自然而又真实。

王龙华先生的人生道路十分坎坷,因为出生和成长在一个动乱的年代,他没有受过好的教育,6岁左右就在茶园里采茶,10岁左右便踏上社会,与悲惨年代很多中国人的命运一样,王龙华先生也曾经下南洋创业,历尽了人生的艰辛。1973年他以安溪铁观音茶人的身份申请移居香港,1978年终获批准,他的人生开始有了转折。

王龙华先生的成就起始于1988年,得益于他对普洱茶这个品种所具有的市场潜力的判断和对投资普洱茶机会的把握。那个时期人们对普洱茶还没有现在的兴趣与热情,但王龙华先生却看到了普洱茶的前景和未来。王龙华先生是最早专门经营普洱茶的商人之一。开始时因为普洱茶市场很小,推广和经营都存在很大的困难和艰辛,但王龙华先生孜孜不倦,辛勤耕耘,大江南北、大街小巷……很多地方都留下了他推广和宣传普洱茶的足迹,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立了广阔的市场网络体系,购买和储存了大量的普洱茶品种,为迎接普洱茶的繁荣与昌盛的到来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客观地讲,王龙华先生是为普洱茶的发展作出过贡献的人。茶终降大恩于斯人也!所以王龙华先生不仅享受了香港普洱茶市场的成长,也收获了台湾普洱茶市场的繁荣和大陆普洱茶市场的昌盛所带来的丰硕成果。

王龙华先生所经营的普洱茶品种十分齐全,20世纪40年代以前的号级茶、60年代以前的印级茶、70年代以后的七子饼茶、乔木类茶、特别是2000年以后生产的古树茶等等,王龙华先生几乎应有尽有。其创意并组合的“七子饼一条龙”极具收藏价值。“七子饼一条龙”不仅说明了王龙华先生对普洱茶的文化认识,也说明了王龙华先生普洱茶藏品的丰富。王龙华先生在香港、深圳等地都开设有茶庄,茶庄名称叫“怡馨龙”。人名、庄名都有一个“龙”字,真可谓双龙戏茶,终成茶叶一条龙。

王龙华先生是普洱茶世界里一位辛勤的探索者。他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和品饮心得,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对普洱茶特别的认识、理解和甄别能力,为普洱茶爱好者总结和寻找出一款又一款的好茶。例如他在对20世纪90年代的各种普洱茶进行反复比较和对比的基础上,将1996年生产的外包装为紫色大益的普洱饼茶挖掘出来,并冠名为“紫大益”。此茶浑厚饱满、气足韵长、未来可期,是90年代茶中之翘楚,极为难得,现在已成为茶人们追捧的普洱名茶,深受普洱茶爱好者的喜欢。这是王龙华先生对普洱茶的贡献。还有现在大受人们欢迎的“八八”青饼普洱茶的发现听说也有王龙华先生的功劳。“八八”二字与中国文化中的美好寓意相吻合,人们在品茶时当然希望找到一种吉祥的感觉,于是很多茶人在收藏和品饮“八八”青饼时,除了享受这款茶的香、味、韵,还会产生很多遐想。希望人们在拥有和品饮“八八”青饼时也不要忘记了王龙华先生。

现在,王龙华先生的又一倡导可能会形成普洱茶消费与收藏的新方向。他与普洱茶大玩家何作如先生等人在分析、研究“号级”普洱老茶、印级普洱茶的原料特征、拼配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家应该收藏古树茶的建议。这种思想深得普洱茶界的认可,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王龙华先生很淳朴、很厚道,在普洱茶利润丰厚,赝品充斥市场的今天,王龙华先生远离诱惑,坚守道德底线,做到了品质、时间等内在价值与价格表现相符,其实事求是的态度、诚实的品德终于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凤凰卫视台、深圳电视台专门对他进行了报道和采访,这是茶商、茶人难得的殊荣。当王龙华先生出现在荧屏上时,一身茶气,居然不见了那点“土气”,而表现出一种睿智、大方、沉稳和内敛的普洱茶专家的形象,让人们看到了茶人的自信。另外,王龙华先生的成就也得到了社会的肯定,他现在已被世界普洱和文化的忠实参与者!

王龙华先生将继续在普洱茶的世界里探索,寻找茶的真谛、商的真谛、人生的真谛,他在普洱茶的世界里一定会找到人生的快乐和归属。

大隐隐于市。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茶界奇才王贵卿》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