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已有很多个年头了,虽然学习茶艺的时间不长,但是对于茶,却有着执著的爱好。

知道如何选茶,如何识别茶,如何了解一款茶的茶性、特征与泡法。

泡茶有很多讲究,首先就要了解那款茶的茶性,为了使茶叶的色、香、味充分地展示出来,也使茶叶的营养成分尽量地被饮茶者享用到,就应注意用哪一种茶壶来泡比较适宜、茶水的比例、需要多大的投茶量、用什么水、水温多高、高冲还是低注、多长时间出汤,等等。当然,不同的地方泡茶的方法虽有不同,但基本要求和基本原理大致是差不多的。

但不管怎样,泡茶人都需要提壶注水。而要尽量泡好每一道茶,就必须要平心静气,在提壶注水时稳稳地提稳水壶(不管是不锈钢煮水壶,还是瓷质烧水壶,还是铁壶,抑或是银壶红泥紫砂壶等其他壶),这样才能在定点注水或巡回注水或高冲冲泡时,得心应手,驾轻就熟,动作优雅,这样的情景下,看着美,闻着香,喝着惬意!

整个泡茶的过程应是一个美妙的过程,玻璃杯中绿茶的随性曼舞,如同知音一般的和谐与激荡。茶只有在这时才一展美姿,将多时裹藏的自身点点打开,那或许叫情不自禁,或许叫形骸放浪。雨舒云卷,风披雾腾,茶将自己变成了真正的茶。而此时的水也随着茶一并舒展,一道释放,因美妙而改变了自身,成一杯清雅而又浓烈的醉。

就是因为这些,也艳羡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戏曲家李渔,他是一个热爱生活且生活得很艺术的人,他能够把生活的经验很艺术地写成书,这也是他高出许多风流才子的地方。李渔的《闲情偶寄》分为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八部,共有234个小题,堪称生活艺术大全、休闲百科全书,是中国第一部倡导休闲文化的专著。林语堂在谈到李渔的《闲情偶寄》这本书时说:“李笠翁的著作中,有一个重要部分,是专门研究生活乐趣,也是中国人生活艺术的袖珍指南,从住室与庭院、室内装饰、界壁分隔到妇女梳妆、美容、烹调的艺术和美食的系列。”

泡茶、品茶,是需要心静气和的;写字临画,也需要凝神与静气。由茶痴到艳羡,由艳羡到模仿,于是乎,就为臂定手稳,一并爱上了同样应该凝神静气的泡茶和画画!

不承想,在且茶且画的一路上,竟然如我般,有着众多的志同道合者!

幸哉!且茶且画!叶茹

Cy260.com精选阅读

于丹:且将新火试新茶


我一直认为喝茶是种仪式,心不静是泡不好茶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茶禅一味,喝茶是用茶香洗涤内心的过程与仪式。而“茶”字本身就是“人在草木间”。人在草木间,浸染山林之气,可以看流云、观虹霓、饮泉水,在这样的过程中,人心是亲近自然的。

茶也是要和着季节与心情来喝的。绿茶,一定要喝明前的。春天,大地阳气蒸腾,万物生长。江南茶树上的芽尖刚刚绽开,清明前采下来的嫩叶,用早春那刚刚封冻了一冬的凌凌泉水泡开,你会觉得草木之间生长的力量在眼前氤氲化开,春的新鲜、灵动带着一点点青涩,像刚刚舒展开的梦想,一下子全都在了这盏春茶之中。因此春天喝绿茶能够让人苏醒,让人精神焕发,让自己在春天里,跟着大地的草木一起蓬勃生长。生长的过程延续到盛夏,绿茶也一直能喝到盛夏。

一立秋,就该喝乌龙了。最雍容方正的乌龙茶当然是铁观音,我觉得最典雅的乌龙要数台湾产的冻顶乌龙,这种高山茶犹如它的名字,带着一股清冽之气和远远的幽香。而中国台湾的文山包种也是很好的乌龙茶,绵软醇厚,充满文人气息。翠玉乌龙也是很雅致的茶,三两知己小聚时喝它最合适。在清秋喝乌龙,是因为它茶色清亮、疏朗、绵长,有秋高气爽的味道。茶的颜色会让人联想到秋天,空气中透出金属般的光泽,盛夏的浓郁已经过去,人的心情走向清朗,世界走向饱满与成熟,天地开阔。这正是乌龙茶的况味。

到了冬天,是喝熟普最好的时候。普洱茶经过长时间的发酵,由生到熟,由翠绿的微涩到深红的绵软。隆冬时节,外面皑皑白雪、万物凋零。此时,手捧一盏浓浓的熟普,看着它红酒一样的颜色,喝上一口,醇香绵厚,暖意顿生。

一天之内,时间不同、心情不同,喝的茶也可以不同。早晨喝龙井,喝北方硬一些的茶,比如信阳毛尖,喝云雾气息更重一些的四川竹叶青,一天心情会很清朗;午后如果还想喝绿茶的话,可以喝非常柔细的碧螺春。用85摄氏度的水泡开碧螺春,犹如午后的阳光,淡定而悠远。

品茶,除了随季节、时间变化外,还要随人生的境界一起变化。20多岁的人往往喜欢咖啡胜过喜欢茶,苦苦的咖啡加进去香香的牛奶,再放上甜甜的糖块,甜、苦和浓香混合在一起,就是20岁的青春,有一点混乱,但是充满勇敢、生机勃勃。人遇见茶是要讲究机缘的,如果你对世界的看法、事业上的打拼、情感世界等等一切,都还在万分纠结的时候,是不会喜欢上茶的,因为你还没有走出咖啡的那份“浓郁”。但人过30岁,却往往会喜欢上茶,那时,你已经开始慢慢体味到茶里不求当下的浓郁、而求隽永的回甘,是另一种人生的境界。

因此,生活中一定要留出喝茶的光阴。正如苏东坡所言:“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做茶样女人,淡定且从容 ——彭红


彭红,北京嘉木源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与大益一同走过整整十年,未曾改变过初心,相信只要不退出,梦想一直都在。

在大益的这些年,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什么?

答:因为茶,促成了一段美好的姻缘。

这些年在大益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答:作为女人,侍茶十年,最大的收获就是享受岁月!

你觉得大益近年来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答:在品牌的推广和价值的传播上更接地气了,注重扩大消费者和品饮市场。

在侍茶的路上,未来十年你想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

答:带领自己的团队以嘉为源,服务于越来越多喜欢喝大益茶的消费者,感悟至善、中庸、自然的生活之道。不羡大红大紫,只要大叶大益!

除了茶这个事业,在自己的生活上,未来十年你有什么最想做的事?

答:享受并奔跑在做一个快乐的茶生活化推广者的路上,偶尔驻足,停下休整。

益友网:您是如何与茶结缘的?

彭红:早在2004年的12月,也许是上天冥冥之中的安排,让我这样一个曾经无比迷恋咖啡的女子偶然与大益茶结缘,并且决定改行做一名大益人。我怀抱满腔热情来到帝都马连道,一门心思想要立足北方最大的茶叶集散地。那一年对我来说是一个结束,更是一个开始,是我人生新陈代谢的重要时刻。

益友网:在大益这些年,您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

彭红:都说茶行业是幸福感很强的行业,对此,我深有同感。记得几年前的某一天中午我在公司附近的餐馆吃饭,正巧碰上一位年轻客人和她的闺蜜,席间谈笑风生间,她的闺蜜忽然说:彭总,我真的很崇拜您,您的眼光我信,帮我介绍个男朋友吧。我听闻一怔,初次见面总有些唐突,但脑海中忽见一张熟悉面孔:一位从2006年开始买茶存茶认识至今成好友的北京小伙儿。于是红线一牵,好姻缘结了,如今他们已是一儿一女的父母了。因茶结缘,家庭幸福!

益友网:您觉得大益近年来最大的改变是什么?对大益未来十年有什么期待?

彭红:近年来大益越来越注重普及口感、扩大消费人群,不论是今年初的熟茶推广活动,还是茶庭店的开设,都是针对这一目标的重大举措。北方普洱茶品饮市场有着极大的潜力,有待我们去挖掘、去培育、去深耕。相信未来,大益一定能实现服务于全球上亿级消费者的宏伟目标。

益友网:北京,作为首都,这些年您在这里开拓市场推广普洱茶,有压力吗?压力主要来自什么方面?背后给您带来一路前行的动力是什么?

彭红:刚入茶门的最初几年,由于北方人对茶的理解和体验仅仅局限于“解渴“而已,喝的茶大多以花茶为主,知道普洱茶的人少之又少。当年的我对茶的专业了解也不多,显得特别生疏,市场推广做起来真的很艰难。巨大的压力下,反而刺激了我不服输的精神。寒冬腊月我跑遍京城报茶艺培训班,学习普洱茶的工艺和茶品特点;在图书馆查资料,学习茶道文化和传统文化;找到大益的各种资料和书籍,认真研读大益品牌核心文化和发展历程,还不辞辛苦频繁飞往南方市场向老茶人请教,学习茶性,以及市场推广实战经验。

辛苦的付出换来了硕果累累的回报,经过多年的市场摸索,我不但成为了普洱茶的行家里手,而且慢慢了解清楚了北方普洱茶市场的特点。与南方的狂热收藏市场不同的是,北方人更注重普洱茶的品饮价值。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生活方式和饮食的喜欢的重视,以及传统文化的归回和热潮,都带动了北方普洱茶市场的发展。现在爱喝普洱茶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

大益从08年开始在央视黄金时段投放广告,不仅极大的提振了当时衰落的普洱茶市场,也大大的推动了北方市场的开拓,要知道央视对北方的影响力更甚于南方。或许就是益家人的互相扶持、风雨同舟、一路相伴,才让我坚守普洱茶至今。我非常感恩茶这一片小小的灵叶,感恩它赐予我开拓的力量和坚守的勇气。

益友网:普洱茶市场变换风云,行情涨涨跌跌,有想过要放弃吗?您是怎么应对每一次的困难和危机?

彭红:记得一位智者说过:“上天有一只眼在看我们,你做了什么,好的坏的,早晚都有一报。”所以十年来专心奉茶,不偷懒、不侥幸、不做亏心事。即使经历了2007年“普洱疯”的大起大落,也不忘初心;每一次商场的博弈,让我更有茶人的韧性,重拾信心。十年侍茶路,实现了是从不识茶到深谙茶道,从对市场懵懂到具备预知能力,从自我成长到培养团队,从产品销售到企业管理,从立足北京到放眼世界的巨大转型。

所有的经历都是成长的代价,很自豪自己已经走过了成长的青涩期,身心具备了普洱的浓度和厚度,有自知和自信。这一切的历练与成长,要感谢杯中的这片天赐灵叶,正是大益茶的醇厚重塑了我。

益友网:从事茶行业的工作,您和您的团队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彭红:茶经的核心:"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嘉"兼有美与善双重涵义,那侍茶之人必是嘉人。这是十年前我对自己和团队的期许。十年后,我和我的团队就像一样,经过岁月的磨砺、洗涤、发酵,呈现出醇香幽扬的芬芳,仍然不敢忘记十年前刚入茶门的诚惶诚恐,希望我和我的团队对茶永远保持这份好奇心和敬畏心。因为,未来的十年需要我们保持这份初心,专注品牌文化DNA的深度普及,通过多维度团队优化组合确定创新坐标,才能体现出可以真正服务于全球上亿级消费者的能力和水平。

益友网:除了茶这个事业,未来您最想完成的一个梦想是什么?

彭红:对于致力于终身侍茶的我,离开茶谈梦想真的很空白。对于一个女人,当你喜欢一个人时,竭尽心力去喜欢这个人;当你喜欢一件事,殚精竭虑去做这件事,即使跌倒失败,很快可以重头再来。我希望一直保持这种奔跑的感觉,不再过分期待岁月静好,岁月原本就是一场博弈不休的过程,享受并奔跑在做一个快乐的茶生活化推广者的路上,偶尔驻足,停下休整。喜欢一路走一路跑一路体验那些不可预见的过程,因为爱上一路上那些不可预见,人生由此而丰富。很骄傲,中年的我仍然可以把梦想和爱情放在心里挂在嘴上。

从谂禅师:且坐吃茶自悟自性


且坐吃茶自悟自性

自从谂禅师开启以茶入悟的法门之后,丛林中多沿用赵州的方法打念头,除妄想。例如,杨歧方会,一而云:“更不再勘,且坐吃茶”,再而云:“败将不斩,且坐吃茶,”三而云:“柱杖不在,且坐吃茶。”又如,僧问雪峰义存禅师:“古人道,不将语默对,来审将甚么对?”义存答:“吃茶去。”再如僧问保福从展禅师:“古人道非不非,是不是,意作么生?”从展拈起茶盏。还有,人称“百丈(道恒)有三诀:吃茶、珍重、歇、”(均载《五灯会元》)清代康熙年间,著名法师祖珍和尚为僧徒开讲说:“此是死人做的,不是活人做的白云恁么说了,你若不会,则你俱是真死人也,立在这里更有什么用处,各各归寮吃茶去。”(《石堂揭语》)。清代杨悼《游牟山资福寺呈霞胤师》诗云:“赵州茶热人人醉,卧听空林木叶飞。”至今杭州龙井附近,悬有古楹联:“小住为佳,且吃了赵州茶去;曰归可缓,试闲吟陌上花来。”总之,饮茶不仅可以止渴解睡,还是引导进入空灵虚境的手段。无怪乎,中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1989年9月9日为《茶与中国文化展示周》题诗曰:

七碗爱至味,一壶得真趣。

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

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也题诗:“赵州法语吃茶去,三字千金百世夸”。

在禅宗眼里,任何事物都与道相通。“一切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永嘉大师禅宗集证道歌》)“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景德传灯录》卷六)这里,最关键的是一个“悟”字,如一味追求俗世行为,就会“蒙蔽其真识,不可救药,终不悟也”。就正如求佛保佑的人,也是以一定的功利为目的,从而经常会成为悟的束缚。禅宗强调自悟自性,也就是对本性真心的自悟。

明代茶画的文化特色画


茶画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产生于中国茶文化正式形成的盛唐时期。茶画发展到明代,已十分成熟,茶画的创作,以反映当时的茶文化思想为主。明代的茶艺思想,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哲学思想加深,主张契合自然,茶与山水、天地、宇宙交融;二是民间俗饮不断发展,茶人友爱、和谐的思想深深影响各阶层民众。所以,明代的茶文化中,也突出地反映了这些特点。茶画,作为茶文化的重要部分,当然离不开这些特点。

明代画茶画的画家不少,但最引人注目的是江南四大才子之首唐伯虎。说起唐伯虎,人们很自然地就会想起电影《唐伯虎点秋香》,想起电影中他临场作画解救相府之情节,令人不能忘怀。

风流才子唐伯虎,是明代一位著名的文人,诗词书画,样样精绝,他的画,充满了浪漫的情调与豪放不羁的风格,但又不是放荡不羁。唐伯虎一生爱茶,与茶结下不解之缘。他爱茶,喝茶、写茶、画茶,《事茗图》是他茶画中一幅体现明代茶文化的名作。画中,他用自己熟练的山水人物画法,勾勒出高山流水、巨石苍松、飞泉急瀑。这些景色,或远或近,或显或隐,近者清晰,远者朦胧,既有清晰之美,又有朦胧之韵。在画的正中,一条溪水弯曲流过,在溪的左岸,几间房屋隐于松、竹林中,房下是流水,房上是云雾缭绕。此景,让人一看,宛如世外桃源。房中,门户大开,一人正在就读,案头置有茶壶、茶盏,品茶就读之意蕴荡然飘出。屋外右边,一老者手持竹杖,行在小桥中,身后跟着小童,小童手中抱着古琴也许,这又是一个契合自然的茶人。此画左边,唐伯虎自作题诗:“日常何所事?茗碗自矜持。料得南窗下,清风满鬓丝。”有人说,这是唐伯虎心隐山林品茶就读的生活画,也有人说,这是明代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文人雅士隐居图。《事茗图》,不管是画还是书,都是明代佳品。

如果说,《事茗图》是一种朦胧的意境韵味美,那么,唐伯虎的另一幅茶画《品茶图》,则是清晰美。《品茶图》宛如一幅特写的镜头画。画中一位雅士稳坐于旷野之中,松树之下,他的身边放着茶杯,边品茶边听琴女弹琴。琴女坐姿雅美,弹琴情入曲境。茶童在石后煮茶。此画,人物的画面较大,人物的表情荡然可见。

从唐伯虎的这两幅茶画中,可以看到,他的茶画作品,是与明代的茶文化特点紧紧相连的。上面说过,明代的茶艺思想,主张契合自然,茶与山水、天地、宇宙交融。茶人友爱,和谐共饮。这些意蕴,在两幅茶画中都得到很好的反映。

为什么明代的茶文化主张契合自然?这是有历史原因的。明代开基皇帝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是明代茶文化的倡导与发展者,是自然派茶人的主要代表。在政治上,他失意后,十分厌恶宫廷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因而,他走向了人生的另一面,隐逸。他在隐逸的道路上,创出了自然派茶道。在他的影响下,不少失意的文人,开始步入并留恋起此道来。

明代还有另一名著名的画家文徵明,他也画了不少茶画,如《惠山茶会记》、《品茶图》等,画面都是在高山丛林之间,突出一个“隐”字,反映出了当时茶文化契合自然的特点。

明代也有不少茶画,如书斋、庭院品茶,洞房对饮、仕女闺中品茶等等,虽然都反映了明代民间的百姓生活,但这些茶画,与唐伯虎、文徵明的茶画相比,无论从思想内容上还是艺术成就上,都皆不足为道。唐伯虎、文徵明的茶画,是明代茶画的主流作品,是少有的绝品,在中国茶画中,占有相当的地位。

茶诗与茶画


中唐诗人卢仝(约公元795~835年),自号玉川子。他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写道:“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先凝碗面。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章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从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以神逸的笔墨,描写了饮茶一碗、二碗至七碗时的不同感受和情态,故此诗又有《七碗茶歌》之称。

诗中描述诗人收到好友孟谏议差人送来新茶之时,在珍惜喜爱之际,自然想到了新茶采摘与焙制的辛苦,来之不易。关闭柴门,煎茶品尝,茶汤明亮清澈,精华浮于碗面,碧云般的热气袅袅而上,吹也吹不散。接着诗人以神乎其神的笔墨,描写了饮茶七碗的感受。

茶对诗人来说,不仅是一种解渴之饮,更能为他创造一片广阔的精神世界。而自古以来,诗人与画家的“灵犀”常常是相通的。卢仝的诗,深深打动了宋末元初擅诗的大画家钱选(约公元1239~1299年)。他以笔功柔劲、着色清丽的风格,根据400余年以前卢仝的《七碗茶歌》所描述的意境创作了《卢仝意茶图》,把诗人的千古绝唱再现于画面,形象生动传神。

明代大画家、能诗的丁云鹏(公元1547~1628年),自号圣华居士,他绘了一幅《玉川烹茶图》,把卢仝诗中“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先凝碗面”的煎茶、品茶情景活现于画上。

品味唐伯虎的茶画


说起唐伯虎,人们很自然地就会想起电影《唐伯虎点秋香》,想起电影中他临场作画解救相府之情节,令人不能忘怀。唐伯虎的画,的确了得,他一生作过不少画,茶画是他画作中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唐伯虎的茶画,是明代茶画的主作,明代茶画的一绝。

明代的茶艺思想,有二个突出特点,一是哲学思想加深,主张契合自然,茶与山水、天地、宇宙交融;二是民间俗饮不断发展,茶人友爱、和谐的思想深深影响各阶层民众。所以,明代的茶文化中,也突出地反映了这些特点。茶画,作为茶文化的重要部分,当然离不开这些特点。

唐伯虎一生爱茶,与茶结下不解之缘。他爱茶,喝茶写茶画茶,《事茗图》是他茶画中一幅体现明代茶文化的名作。画中,他用自己熟练的山水人物画法,勾勒出高山流水,巨石苍松,飞泉急瀑。这些景色,或远或近,或显或隐,近者清晰,远者朦胧,既有清晰之美,又有朦胧之韵。在画的正中,一条溪水弯曲汩汩流过,在溪的左岸,几间房屋隐于松、竹林中,房下是流水,房上是云雾缭绕。此景,让人一看,宛如世外桃源。

许文舟:茶画


哥釉青花碗,让许多茶叶张开双臂。人逢喜事,就是这碗茶,喜上添喜。茶叶倒的倒,立的立,立着的像白居易的青衫,倒下的是陶渊明的晚景。

唐寅枯坐,童子侧立,将积雪称斤论两。风稍息,树上黄叶不敢落下。一曲终了,茶与水才有惊天动地的相逢。而唐寅的脸色,始终像在炼丹。

苦涩的人世,需要像茶一样烹煎,才有泛甜的秘密。不要说已无权无势,举杯,就笼络了人世的好山好水。

最好是亲自碾茶,分汤;最好有大雪登门,诗友踏歌来访。诸神自便,来的都是客人。茶可以先敬你,但不分高低贵贱。

琴已老,音律赶不走轻尘。一册茶谱,必然是唐寅所著,茶香或显或隐,笙歌或远或近。茶席有梅半枝,绽开所剩不多的寒意。

买一座青山,用茶养老,那时房价不像现在炒得火爆。水边随意搭建的茅屋,不担心水涨。路边摆一口炒茶的铁锅,也不用提防城管。

更重要的是,腋下夹一本线装的书,就不用与唐寅隔茶相望。

萧艺:茶画路深深


二十年如白驹过隙,从风华正茂走到不惑之年,萧艺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艺术之路。而他感慨在艺术的海洋里,自己永远都像个小学生,有吸收不完的知识。

插着美术的翅膀

“美丽的松花江波连波向前方,川流不息流淌夜夜进梦乡……”20世纪70年代的哈尔滨,是一个洋溢希望与梦想的地方:红歌嘹亮、诗声朗朗……在这里,几乎每天都有一群身背画夹的少年,在街头快乐地追逐,他们是哈尔滨少年之家美术班的孩子们。这其中,就有一个身材颀长的少年,总是以若有所思的眼神,观察周围的一切,并不时低头描上几笔。他,就是萧艺。

“其实我学画画跟家庭环境有关系,因为我姥姥、母亲和舅舅都画画,所以我从小就爱画画,8岁起就会拿着‘墨宝’向大人求教了。”已近知天命之年的萧艺笑着说,他从小因为画画,经常会做出一些淘气的事情,为此没少挨大人的训斥。“我还记得刚上小学时发的那套课本,书里凡是男的我全画上辫子,女的全画上胡子,结果就被老师发现了,叫我到前面去罚站。”所幸的是,学校发现了萧艺的天赋,就把他推荐到了区少年之家美术班,开始系统地学习绘画。但这个活泼的少年,依旧不让人省心。

“那时候上素描课,老师一般摆上石膏像或积木就回教研室去休息,那画室就是我的天下了。记得有一次老师买了个苹果,往桌上一放,让大家画静物,说完他就出去了。结果老师前脚刚走,我后脚就把苹果拿起来,咬一口后放回去接着画画。这下坏了,别的男生一看我咬了苹果,他也去咬一口,到第三个人再咬的时候,那苹果站不住了。老师进来后二话没说,直接就把我拎出去了,他太了解我了。”在师长眼中离经叛道的萧艺,在同学们眼里却是大侠:“那时候大家上学老坐无轨电车,月票要两块钱,小孩没钱,就动起了脑筋。因为班里公认我画得最好,同学们就让我画月票,完了再搁上照片,尤其我给女生画得特别像。结果售票员查不出来,但他知道这帮人是不会买月票的,因为没那两块钱。所以他也想了个招,一看背画夹子过来的,就把月票拿出来,到终点站的调度室用脸盆泡,因为用肉眼辨别不出来了。再后来,男女生全跑了,剩我一个人在那站着,我就侠名远播了。”说到这里,萧艺哈哈大笑,那些少年时代的往事,见证了他生命中永难抹去的青春。

成年后的萧艺,真正从事绘画,是在大学毕业以后。“我从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系一拿到毕业证,就进了市青年宫当老师,专门教人画画。”萧艺的学生中,许多人年龄比他大,有的是各厂矿机关工会社团的会员,有的是社会上的书画爱好者,资质不同、根基各异,但对艺术的热爱却毫无二致,这使得萧艺暗暗下决心:“别人没有条件都要创造条件,我有这么好的条件更要努力才是!”他从此深深扎进了美术这片海洋,乐此不疲。

倾听’当做一个课题来做,其作品是无意间搭上了茶文化这根弦。而到我这里,我就想好好拓展这个领域,让历史文化内涵同样丰富的茶与绘画,真正地融为一体。”萧艺认真地说,他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创作茶画,就在黑龙江省美术大赛上获了奖,这进一步确立了他的信心。从此后十余年的时间里,萧艺一直潜心研究,他整天想的是如何把茶文化的各种元素,融入到最传统的中国花鸟画中,同时还要有鲜明的个人特色。为此,他曾在紫砂之乡宜兴住了两个月,而去过的各地茶山更是不计其数。

其实在萧艺创作茶画之初,他的想法并不为人看好,朋友们甚至担心他走这条路没有市场前景。巧的是国内这时兴起了养生保健的热潮,人们认识到喝茶养生的重要性,从而掀起了中国茶文化的复兴热潮。正因此,萧艺和他的茶画,走进了万户千家。萧艺画茶画,讲求胸中有画意:或者浓墨重彩,或者纯净疏淡,皆意在笔先。他茶画作品的构图以简洁为主,画面大胆留白,给人以丰富的视觉空间。因为萧艺深知,只有笔愈简、墨愈精,内涵才愈丰厚,作品才能有形有神、气韵生动。渐渐地,萧艺对画作的驾驭能力,越来越为人称道,他的主题性创作、系列化研究,无不让人惊讶和钦佩。他后来的作品,无论是“世外桃源”、“道法自然”,还是“闲云野鹤”、“芦花荡里问斜阳”,都由画面透出“茶境”般的氛围和气息,流露出一种脱俗的纯净、一种远离世俗的优雅、一种文化与哲思的互融,以及一种别具禅机的笔墨。

[page]

记者好奇的是,在喧嚣繁杂的现代社会里,已经移居京城多年的萧艺,是如何保持创作激情的呢?萧艺淡然地泡上一壶茶,告诉我其实在这些年里,他做得做多的事情,还是澄心静坐、益友清淡、小酌半醺、浇花种竹以及焚香煎茶,一年中真正作画的时间,不过三四个月。“我也是中年以后才明白一件事,在绘画创作中,拼的并不是刻苦。刻苦是一个基本功,是一个过程,但最终还是要靠学识以及对画的理解,作者的绘画境界能不能达到一个高度,是自身修炼的体现。一个才疏学浅的人,如何能画出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呢?所以我用很多时间来‘玩’,这种‘玩’对创作大有好处,在‘玩’中能得到更多的知识,为创作积蓄灵感。”萧艺侃侃而谈。

多少年来,萧艺养成了一个习惯:他每天早上都要燃一炷香、沏一壶茶,可以说,这两者是他生活中无法割舍的组成部分。至于香对创作生活的作用,萧艺说,香气可以让自己心情愉悦,甚至不知不觉进入绘画的创作状态,所以他每次淘到一款好香,都会兴奋不已。“香文化和茶文化是密不可分的。香从古代开始,就被人用来养性、养生,它燃烧时发出的是一种高雅而沉静的清香,能让人迅速入静,进入忘我的创作状态,所以现在只要一天不点香,我就觉得缺了些什么。”萧艺还告诉记者,香有很多药用功效,其中有一点就是能治疗人的失眠,因为香中成分大多有安神、理气、开窍的功能。现代社会由于竞争压力大,使许多脑力工作者因为思虑过多,越想越睡不着,越睡不着越想睡,结果影响了身体健康。萧艺以前就经常失眠,但自从用香之后,他很容易就入睡了,这样不但保持了强健的体魄,也拥有了一份自然开朗的心情。难怪记者看萧艺的茶画作品时,总能感到一种闲适的生活情调,那是一种心灵的隐逸,虽没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大画面,但那由一把茶壶、一只香炉、一卷经函、几朵梅花,甚至几个蘑菇、一个萝卜、一棵白菜组成的小景致,却让人油然而生一种寻求真我的思考。

画中情,意深深

几乎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遇到一份终生难忘的情谊,对萧艺而言,那是徐悲鸿遗孀—廖静文女士的目光,充满了对青年人的关爱。

“20世纪90年代时,我还是哈尔滨市青年宫的美术教师,有时会带着学生来北京交流学习,就在那个时候认识了廖静文女士。老夫人在看了我的作品后,对我特别关心,经常指导我一些做人作画的方法。这之后只要我到北京,就一定会上她家或者到徐悲鸿纪念馆去拜访她,老夫人就会放下手中的工作,用一天时间陪着我,而这一天就几乎都在谈教学。老夫人谈徐悲鸿先生怎么教学,实际上是告诫年轻人该如何为人师表。她一边说着悲鸿怎么样,一边就会黯然泪下,我想这其实是因为他们之间最深厚的情感,是建立在共同的美学追求上,是两颗心灵跨时空的呼应。老夫人之所以这么关心我,一是因为她感受到了我对绘画的用心,二是她希望我这一生都能从事美学教育,另外她也希望我留在北京发展。”一说起廖静文女士,萧艺的语气顿时充满敬意,这位年近百岁的老艺术家,一直是他人生的明灯,指引着他的脚步,不偏不倚地前进。“老夫人也有严厉的时候,那就是去她家吃饭,不管这张饭桌上有多少东西,她都要看着你吃完,一丁点都不许剩。实在吃不下怎么办?也只能硬着头皮吃。后来我就学乖了,只要是来北京见她,我就预先空着肚子,连水都不多喝一口。”

前辈艺术家的言传身教,深深影响了萧艺的人生道路,他渐渐明白,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不但专业素质要过硬,更要有品有德,这样他的作品才有生命力、才有个性、才有艺术上的价值。所以他从不因市场需求增加而扩大自己作品的数量,宁缺毋滥是他的做人态度,更是他对艺术的坚持:“作为走市场道路的画家,我要考虑经济回报没错,但是绝不能糊弄市场。所以我若画10幅画,宁可撕掉9幅,只留下一幅真正的精品,也不会让平庸之作流入市场,这是一种属于艺术家的骄傲。”

转眼间,二十年如白驹过隙,从风华正茂走到不惑之年,萧艺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艺术之路。而他感慨在艺术的海洋里,自己永远都像个小学生,有吸收不完的知识。采访中他多次慨叹,近三百年来,中国的写意花鸟艺术早已高峰还列,要有突破已经极端困难,但他却并未因为困难就停止探索。在萧艺看来,国画艺术仍然生机勃勃,当代画家只要根植于传统、作深层次的探求,并综合相关学科的有益因素,现代花鸟画就还有发展的可能。“另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中国画家只有理解并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将自己的绘画置于深厚的东方文化背景下,才能让作品具有深刻的人文内涵,成为不被泯灭的时代印记。”萧艺这句话,说得云淡风轻,却让人久久无法释怀。文/周滨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且茶且画》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3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