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酒友,量大,好饮,可惜胃不行,喝低度酒嫌没劲,喝高度酒又起反应,一小碗二锅头灌下去,脑子还很清醒,隔夜饭已经吐出来了。

为了能享用高度酒,这哥们儿发明了一款鸡尾酒:红牛饮料半杯、劲酒半杯,红星二锅头两杯,往酒壶里一倒,晃一晃,斟到酒杯里,再一尝,冲鼻子的大曲味儿没了,又甜又醇又香。这种土制鸡尾酒是他的最爱,很适合他受虐已久的肠胃。

我喝酒喜欢原汁原味,不喜欢鸡尾酒,只喜欢鸡尾茶。我把信阳毛尖烤香,掺上核桃仁,搁石臼里捣碎,再用擀面杖擀成粉,与六安瓜片同泡,泡浓一些,完了滤掉瓜片,搅成稀糊糊,用大粗瓷碗喝,茶香很明显,比单喝毛尖或瓜片强多了。您要觉得靠谱,回头也可以试一试,万一觉得不好喝也别骂我,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口味,勉强不来。譬如说扬州人喜欢喝“魁龙珠”,拿魁针、龙井和珠兰同泡,那是地道的鸡尾茶,流行已久,但我就是觉得难喝,远远不如单泡龙井。

宋朝人喝茶,似乎永远只用一种茶叶,不喜欢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茶叶混一块儿。但是他们会用茶叶之外的“作料”来调和茶汤,或者在制茶的时候就加上一些糯米、山药、绿豆、甘草、枣片、核桃之类的东西,跟茶叶混在一起,先蒸后焙,捣匀碾碎,搁模子里压成茶饼。我觉得这也算是鸡尾茶。

下面简单介绍南宋时比较流行的几道鸡尾茶。

第一道,法煎香茶。取春茶若干,蒸熟,焙干,研细;再取绿豆若干,炒爆,去皮,磨粉;再取山药若干,煮熟,去皮,捣泥;再加麝香少许,跟前面加工好的春茶、绿豆和山药放一块儿,研磨均匀,用陶瓷罐子密封起来,什么时候想喝,舀一点儿出来,用滚水冲点。这道鸡尾茶加了麝香,估计会把茶香遮盖住,但它却是宋朝宫廷的发明(按宋朝惯例,只要饮食名称前面带有“法”字,都说明来自宫廷),姑录于此。

第二道,合足味茶。甘草3两,苦参4两,干茶5斤,绿豆4升,同蒸同捣。这道茶的来头也不小,据说它是沈括发明的,属于药茶。

第三道,酥签茶。这道茶最简单,点茶的时候加入奶油即可。茶汤点好,奶油浮到最上层,白亮亮的,油光可鉴。也许这就是奶茶的前身吧。

Cy260.com精选阅读

茶叶流行的变迁


“曾是富人餐桌上的时尚,如今变成穷人的食粮”,17、18世纪,随着茶叶大量地进入英国,英国变成了一个喝茶的国家。文人们用极为夸张的语言赞美:“感谢上帝赐给我们茶。没有茶的世界是不可想象的。我庆幸没有出生在没有茶的时代”。

1662年5月13日,在英国南端朴次茅斯海港外的洋面上,一支由14艘英国军舰组成的,威风凛凛的船队,渐渐驶入了人们的视线。领航的那艘,是英国皇家查尔斯号,乘它而来的是葡萄牙国王胡安四世的女儿凯瑟琳·布拉甘扎。这位从伊比利亚半岛上那个富裕王室而来的公主,即将要嫁给这里的统治者查理二世。

据说,英格兰国王是在一大笔嫁妆的诱惑下缔结这场婚姻的。尽管不久之前斯图亚特王朝已经复辟,但是王室的财产在革命期间早被拍卖,新登基的查理二世所有的宫廷花费则要依靠议会的财政支持。除了从英联邦政府那里继承的债务外,这位被称为“快活王”的君主,不愿舍弃的享乐生活也为其增添着新的负担。葡萄牙国王曾做出承诺,他的女儿出嫁时,将会带着50万英镑的嫁妆前往英国,而当时查理二世则不顾一切地要得到这笔钱。

凯瑟琳到达英国的第六天,查理二世自一百多公里之外的伦敦赶到朴次茅斯港,亲自来迎接他的新娘和那一船价值不菲的嫁妆。令查理二世失望的是,他的未婚妻只带了承诺嫁妆的一半数目。即使这一半的嫁妆也不是现钱,而是当时葡萄牙的船队泛海到世界各地,搜罗而来的“奢侈品”,有美洲的食糖、亚洲的香料、印度的特产及中国的瓷器等等。尽管这些东西,在当时欧洲上流社会里也都是备受追捧的物品,但债务缠身的国王更渴望见到现金,以至于他差点就取消了这次联姻。

如果说,在婚礼前查理二世还曾对葡萄牙人的食言而耿耿于怀的话,那么整个国家都应该为这次小小的吃亏而感到庆幸。他们的王后没有为国王带足想要的金银,却给这个国家的味觉带来了一种迷人的东方味道。英国人的饮茶风尚,随着这位葡萄牙公主的到来风靡起来;而伴着他们对于茶饮的需求,在海外贸易与开拓上,又成就了大英帝国无比荣耀的一连串事业。

■咖啡馆里的陌生药草

其实,在17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的茶叶就已被荷兰商人带到了英国。但在很长的时间内,茶对于英国人都是一种极为罕见,也极其陌生的东西。

“据说茶在英国初次上市出售已晚至1657年”(角山荣《茶的世界史》)。而1658年9月23日,伦敦《政治快报》上刊登了一则茶叶广告,则是英国最早有明确日期的关于茶的记载。这是伦敦一家咖啡馆的广告。在咖啡馆卖茶,也算不上奇怪的事情,无非只是英国人还没有好好认识这两种东西。当时看来,茶与咖啡都是从遥远世界舶来的珍奇饮料,再没什么大的不同。只不过咖啡早卖了几年,先一步建起了咖啡馆而已。

那则广告“满纸充满了冗长的介绍功能的语言”,先是茶的一般性介绍,然后着重提到茶是“所有医师认可的极佳的中国饮品”,并一一列举了茶叶的十四种药用价值:“治头痛、结石、尿砂、水肿、脱水、坏血病、嗜睡或睡眠多梦、记忆力减退、腹泻或便秘、中风,一般情况下,茶叶还可以舒肾清尿、消除积食、增进食欲、补充营养,至于茶的饮用方式,可以加开水、牛奶、糖,还可以加蜂蜜!”(周宁《茶与鸦片:两个帝国命运的改写》)

这便是英国人对于茶最初的认识:一种神奇的、包治百病的药草,而以现有的知识看,这种认识恰恰反映了英国人对茶知之甚少。它仅在少数的几家咖啡馆中有售,而且售价昂贵,一磅茶可卖6-10英镑。没有人知道这些茶来自哪里,或者是欧洲大陆,或者是来自东方的某个港口。

在咖啡馆谈论生意与政治的男人们也极少问津这种昂贵稀奇的东西。1660年9月25日,塞缪尔·佩斯皮在他的日记中写道:“我让人买回了一杯我从未饮用过的茶。”曾经在酒馆与咖啡馆里消磨了大量时间的佩斯皮,在此之前却从未尝试过这种饮料,可见“直到1660年茶在英国都是一种罕见的东西”(罗伊·莫克塞姆《茶》)。

■上流社会的时尚

1662年,茶叶遭遇的冷淡局面,随着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到英国,率先在宫廷中得到改变。据说,在查理二世与凯瑟琳的婚礼上,许多王公贵族举起酒杯向美丽的王后祝贺,但王后均以微笑谢绝,只管举起她那盛满红色汁液的高脚杯与人碰杯。这杯中所盛何物,人们费尽猜疑。她那神秘莫测的举动,引起参加婚礼的法国王后的极大好奇,便伺机靠近凯瑟琳,也想尝一下这“琼浆玉液”,机敏的英国王后早有察觉,未等对方开口便举杯一饮而尽。法国王后顿生妒意,回宾馆后便令侍卫潜入王宫,定要弄个明白。侍卫官发现英国王后引用的是中国红茶,便偷出少许献给王后,不料出门时被发觉,由此引发出当时震惊英伦的“红茶盗窃案”(沈立新《略论中国茶文化在欧洲的传播》)。

尽管这则茶史趣闻已经真假莫辨,但不可否认的是,凯瑟琳对于英国饮茶风尚的形成起了极大的引导作用。作为航海时代的先驱,世界各地的奢侈品包含着异域风情的享乐文化,率先被葡萄牙船队引进国内。葡萄牙的公主凯瑟琳也养成了喝茶习惯,她带到英国的嫁妆中就包括一箱中国红茶。

来到英国后,凯瑟琳念念不舍自己的嗜好,常常“在小小的杯中啜茶”,并不时在宫中举行茶会,宣传红茶的功能,说自己苗条修长的身姿正是仰赖这一种奇妙的饮料所赐。在宫廷中,原本的习惯是,无论男女从早到晚都喝着英国的淡啤酒、葡萄酒或蒸馏酒,而在爱好茶饮的凯瑟琳影响下,东方的茶渐渐取代了以前的酒精,成为宫廷内的流行饮料。

凯瑟琳成为王后的第二年,在庆祝其生日的宴会上,宫廷诗人埃德蒙·沃勒为其献上一首赞颂茶的诗歌:

维纳斯的香桃木和太阳神的月桂树,

都无法与女王赞颂的茶叶媲美;

我们由衷感谢那个勇敢的民族,

因为它给了我们一位尊贵的王后,

和一种美妙的仙草,

并为我们指出了通向繁荣的道路。

茶叶如此受到尊崇,绝非偶然,在其背后,是欧洲贵族社会对神秘的东方文化的迷恋。而若放眼于更宏阔的背景中,我们则可以看到,在17—18世纪的西方,一股中国崇拜的思潮正在弥漫。不仅启蒙思想中推崇孔夫子的哲学,而且社会生活中,“中国货”与“中国风”,都成为时尚的典范。茶叶、瓷器、漆器、壁纸、屏风、绸幔等极具东方风情的器物,都被赋予了一种静雅绚丽的色彩。

尤其新航路开辟后,这些不再是异域的幻想,从各国东印度公司的商船卸下的茶叶、瓷器、丝绸、漆器等,已经都是实实在在的物资。它们不仅丰富了西方人的物质生活,还引导了新的生活风格。家中摆上一个中国式的漆柜,几个瓷花瓶,最能展示主人的富有与品位。瓷器轻薄淡雅,丝绸华贵飘逸,既点缀了精雅享乐的生活,又无不满足着王公贵族的奢侈、中产阶级的虚荣。而苦涩里透着清香的茶饮,则最适合治疗贵妇名媛、时髦女性们无所事事的闲愁。

正是在这种普遍的对于中国情调的追捧中,一经凯瑟琳王后这位尊贵的女性的垂范,中国的茶饮又从宫廷传播到了时髦的上流社会,成为奢侈生活的标志。一些富贵之家的女主人也纷纷仿效起王后的习惯,在家中特辟茶室,以显示高雅与品位。

贵妇们开始以茶待客,诗人们歌颂起“清茶美人”这种新的风尚时,写下这样的诗句:“朱唇呷茗如和风拂吹,冷了白毫热了爱情;玉手纤指端起茶杯,不胜整个世界的倾慕追随。”茶逐渐由咖啡馆转入家庭中。咖啡馆只是面向男性的俱乐部,因而限制了茶的普及,反倒是茶成为贵族女性的时尚饮料后开始普及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喝茶只是为了追逐时髦,一种昂贵的、奢侈性的时髦。……喝茶往往不是因口渴或头痛,而是因为王后或某个伯爵喝茶,喝茶体现出一种高贵的异国情调。在那个扩张的时代,异国情调是令人羡慕的。消费是一种文化。”(周宁《茶与鸦片:两个帝国命运的改写》)

■贸易改变生活

凯瑟琳王后对茶的兴趣很快就广被人知。为投其所好,1664年,东印度公司的船只从东方归国时,没有向喜欢珍奇植物的查理二世贡献珍鸟异兽及其他珍品,而是献上了若干装在银盒里的肉桂油和优质茶,这些东西在宫廷大受欢迎,后来茶便被大量列入贡品名单(角山荣《茶的世界史》)。查理二世对于东印度公司的礼物也非常满意,重新批准了王室特许状,并给予了一些不同寻常的新权利。同一年(一说1667年),东印度公司下了第一笔茶叶订单——在爪哇订购了“一百磅上好的茶叶”。

贵妇们开始以茶待客,诗人们歌颂起“清茶美人”这种新的风尚时,写下这样的诗句:“朱唇呷茗如和风拂吹,冷了白毫热了爱情;玉手纤指端起茶杯,不胜整个世界的倾慕追随。”茶逐渐由咖啡馆转入家庭中。

1692年,查理二世去世7年后,凯瑟琳王后离开了英国,回到她的家乡里斯本安度晚年。婚后的许多年里,凯瑟琳都没能为英国王室留下一个子嗣,但她带来的饮茶习惯,却被越来越多的人争相效仿。光荣革命时,被英国人从荷兰请来的玛丽女王及其后的继任者安妮女王,也都痴恋泡茶时所蒸腾起的香雾,深深地拥护着那种东方的情调。

当初,凯瑟琳公主带到英国的嫁妆里,还包括丹吉尔和孟买两块殖民地。而当英国试图控制茶叶贸易的时候,这样一份礼物起到了巨大的作用。1668年,国王将孟买地区的军事、政治、经济权利全部交给了东印度公司,这为英国东印度公司在东方立足奠定了基础,并直接地参与到包括茶叶在内的奢侈品贸易中来。第二年,东印度公司便开始直接从中国进口茶叶,一项长久的事业从此开始了。

为了满足上流社会喝茶的时尚生活,东印度公司不辞艰辛地贩运起茶叶。在最初的几年里,东印度公司每年进口到英国的茶叶还保持在三位数,到了1690年,进口量已经猛增到近四万磅。

尽管如此,但对于大众来说,茶依然是可望不可即的奢侈品。在17世纪中叶,茶叶的零售价为每磅大约3英镑,到17世纪末,零售价格每磅依然接近1英镑,这可是一个体力劳动者六周的收入。高昂的身价,使得茶在英国出售半个多世纪后,还只是仅供富人享受的味道。

但正如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在《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一书中所说:“奢侈不仅是稀奇物品和虚荣心,他也是社会上令人艳羡的成功标志,是穷人有一天也能够实现的梦想。……富人就是这样注定为穷人的未来生活做准备。”为了满足整个英国对于奢侈生活的向往,东印度公司开始在东方更加大胆地收购茶叶。

1711年,文艺评论家艾迪生说:“生活有规律的家庭,每日早餐都是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吃黄油面包、喝茶。”而衍生于贵妇人之间的下午茶风俗,也开始盛行于饭店和百货公司之间。当下午茶时钟敲响时,忙碌的中产阶级都放下手中的工作,享受悠闲。

当然,茶叶的优渥利润,才是他们不畏风浪、远渡重洋的最大动力。资料记载,1699年东印度公司进口每磅茶叶的费用为2先令4便士,但伦敦市场上的售价却高达14先令8便士。正是由于茶叶贸易带来的高额利润,使得英国茶叶的需求量在进入18世纪后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增长。1721年,英国进口茶叶1241629磅,到了1750年,茶叶的进口量已经达到了2324912磅。因为有暴利可图,茶叶走私也十分猖狂,这些数字之外,还有许多茶叶因没有通过海关而无法统计。

随着茶叶大量地进入英国,价格下降,1840年以后,喝茶的习惯已在中产阶层中流行开来,而且还有着不断往下层蔓延的趋势。茶的流行,使英国的社会生活特别是饮食文化发生了很大变化。例如16世纪后半叶伊丽莎白一世时代,早餐是三片牛肉,而到了18世纪初则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形成了以黄油面包和喝茶为早餐的习惯。

1711年,文艺评论家艾迪生说:“生活有规律的家庭,每日早餐都是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吃黄油面包、喝茶。”而衍生于贵妇人之间的下午茶风俗,也开始盛行于饭店和百货公司之间。当下午茶时钟敲响时,忙碌的中产阶级都放下手中的工作,享受悠闲。正如一首民谣所唱的:“当时钟敲响四下时,世上的一切瞬间为茶而停。”

■茶的反对者

茶叶正在入侵人们的餐桌,改变人们的饮食习俗,英国人的传统生活方式受到了这种东方饮品的极大冲击。当18世纪中叶,茶叶向着英国更广阔的人群普及的时候,全国上下关于茶的争论也达到了高潮。

茶是一种奢侈品,也是一种药品,甚至瘾品,在刺激神经、使人兴奋这一点上,它与咖啡、可可等具有相似的性质。因而,在健康的角度,茶始终令一些人不放心。1730年,苏格兰医生托马斯·肖特博士发表了《关于茶的论考》,文中强烈地反对盲目信赖茶的功效,并指责茶是使人患忧郁症及其他不快症的有害饮料。

茶这种外来饮食让“崇洋媚外”者趋之若鹜,很是伤害了一部分英国人的民族情绪。对茶“最恶毒的攻击”来自一位著名的慈善家——乔纳斯·汉维,他于1757年在《有害健康、阻碍工业发展、并使民族贫困化的茶》一文中写道:“当普通民众不满足于自己国家的健康食品,而要到最偏远的地区去满足他们邪恶的味觉的时候,那么可以想象,这个民族已经堕落到了何等愚蠢的地步!”

更主要的反对声音,乃是出于某种宗教的主张。奢侈一方面本身是错误的,同时又是其他更大灾难的根源。在英国这样一个新教国家,如果沉迷于东方的奢侈浮华的享乐,那完全是对新教伦理极大的背弃,它污染了清教徒简单、实在、圣洁的修行,更会挫败新生资本主义进取的锐气。因而,在新教势力的影响下,茶在精神与道德层面的有害性被夸张放大了。

1945年前后出版的《女性观众》杂志认为,女性喝茶,忽略了家庭,沉迷于浮华生活,嗜茶是破坏家庭的元凶。

1748年12月10日,卫理公会的创始人约翰·卫斯理,在《致友人关于茶的信》中谈到茶的害处,讲述了他亲身的经验:“回想起来,那是在牛津住了几个月以后的事情,所以将近有29年了。令人吃惊的是当时得了中风症,特别是早饭后手颤,至为困扰。当我取消了早饭饮茶时,不可思议的是手不颤了。为同种症状而困扰的人喝茶时少放茶叶多放奶油和砂糖,颤抖的症状也消失了”。后来,他来到伦敦,发现很多人都患有同样的病症,“身体整个垮下来”。1746年7月6日,卫斯理号召他的信众们尽早戒掉饮茶的习惯,但他曾两次宣布戒茶,最终也没有戒掉。从清教徒的禁欲精神和博爱主义立场来看,茶是奢侈品,所以喝茶不好。如果有钱喝茶,还不如把喝茶的钱用于慈善事业。

1707年,苏格兰被英格兰吞并,政治上,经济上被迫从属于英格兰,国民的生活水平很低,因此强烈反对饮茶。18世纪三四十年代饮茶之风传向各个阶层时,苏格兰展开了旨在清除“茶的威胁”的轰轰烈烈的国民运动。艾尔夏的佃农们共同决议:“我们农民根本不需要去抵抗那种称之为茶的舶来品,因为光是看见那些嗜茶的上流阶级羸弱的体格,就不得不断言茶是有害男性健康的饮料。因此,我们除了对茶表示抗议之外,如果有人宁愿为了喝茶,把自己变成一个身体脆弱又怠惰无用的人的话,我们将悉听尊便。”从这里,我除了可以看到苏格兰人透过茶表现出来的反英格兰情结之外,也可以看得出农民们对熏染了英格兰饮茶习性的苏格兰贵族有着极深不满。

■终成国饮

18世纪后半叶,英国的茶叶进口量继续猛增。资料显示,1750年时,英国茶叶进口量为2324912磅,到1764年已经增长到了5684707磅,数量翻了一倍有余,1774年,进口量已是1750年的三倍。茶叶成为东印度公司在中国购买的最主要商品。据资料统计,在最高的年份,茶叶占了东印度公司自华输出商品总量的

91.9%,最低也有55.1%,这个阶段年平均占了总输出量的78.84%。

东印度公司的大量贩运,全民走私,加上1784年英国政府因为粮食涨价造成啤酒紧缺而降低茶税,茶已替代麦芽酒成为中下层社会的经济型饮料,到18世纪末,饮茶已经在整个社会普及。1786年,一名法国人到英国旅行时注意到:“在英国,喝红茶几乎普及到一般民众,……即使是贫穷百姓也和富裕人士一样,一天喝两次茶。”

随着茶叶价格的大幅下降,有关饮茶奢侈纵乐、腐化身心的指责也失去了意义。而随着工业革命开始后,茶的普及正好适应了工人们的需要。在工业化初期,矿物能源和机器的作用远未像现在这样重要,工人的体力劳动在工厂或矿山生产中仍起着重要的作用,工作极为繁重。只有让工人集中精力且保持充沛的体力,才能提高产量,保证安全。

这时就需要一种提神解乏、价廉物美的食品,茶叶加面包恰恰符合这一需要。如果没有茶叶,工厂工人的粗劣饮食就不可能使他们顶着干下去。1795年,戴维斯则在《农工状况考察》中说:“在恶劣的天气与艰苦的生活条件下,麦芽酒昂贵,牛奶也喝不起,唯一能为他们软化干面包得以下咽的就是茶。茶是他们迫不得已的饮料。”《绿金:茶叶帝国》一书的作者麦克法兰甚至认为,中国茶叶正好适应了英国工业化生产的需求,并大大促进了英国工业的发展。

“曾是富人餐桌上的时尚,如今变成穷人的食粮”,英国变成了一个喝茶的国家。文人们用极为夸张的语言赞美:“感谢上帝赐给我们茶。没有茶的世界是无法想象的。我庆幸没有出生在没有茶的时代”。

18世纪的最后一年,英国茶叶的消费量达到了2300万磅,与这个世纪的第一年相比,足足增长了200倍。而与此同时,东印度公司对华输入的英国产品却迟迟打不开销路,英国的贸易逆差在继续扩大。面对着国内对中国茶叶不断增长的大量需求,以至于英国人开始担心,没有足够的银子从中国买茶了。

.blkContainerSblkConp.page,.page{font-family:"宋体",sans-serif;text-align:center;font-size:12px;line-height:21px;color:#999;margin-top:35px;}.pagespan,.pagea{padding:4px8px;background:#fff;margin:0-2px}.pagea,.pagea:visited{border:1px#9aafe5solid;color:#3568b9;text-decoration:none;}.pagespan{border:1px#dddsolid;color:#999;}.pagespan.cur{background:#296cb3;font-weight:bold;color:#fff;border-color:#296cb3}.pagea:hover,.pagea:active{border:1px#2e6ab1solid;color:#363636;text-decoration:none}

南宋人吃茶典故


杭州人为何把喝茶叫“吃茶”,这其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800年前的南宋。

在南宋都城临安,吃茶者多、喝茶者少。《梦粱录》里的临安,"四时卖奇茶异汤",冬天卖的七宝擂茶,据说是用花生、芝麻、核桃、姜、杏仁、龙眼、香菜和茶擂碎煮成茶粥单卖,这般吃法,操作起来好比捣年糕,吃者好比吃八宝粥,要紧的是吃,不是喝茶汤。宋人喜欢弄些香料,把龙脑珍菜、菊花等与茶一起,茶香吃进花香,花香吃进茶香,吃进嘴里,吃出一股香气,吃出一种味道。

南宋咸淳年间,日本高僧大应禅师到了余杭径山寺,深研佛学之余,把当时流行的抹茶做法、吃法一并学会,带回了日本,慢慢发展为"茶道".看日本人行茶道,便知抹茶是研成细末的,放入茶盏,注入沸水,茶汤浓如豆羹,小筅帚一搅,卷起千堆,待冷却后,一吃而光。

杭州早年有酒馆无茶坊,只不过富人有了聚会宴饮,会招些茶博士来来往往,热闹一番。后来宋室南迁,汴京开茶坊的习俗南渐,茶馆在临安一家接一家地开起来,且在茶汤巷一带成了气候,成为茶馆一条街。茶馆虽然吃茶,但点心是重头,你看今天在杭州坐茶馆,无论青藤或门耳,那些各色吃食消闲果的消耗,分量不会少于茶汤。南宋的擂茶,现无处可买,但保留擂茶习俗的乡下,待客吃一顿擂茶,要摆上十数个碟子的,炒米、炒黄豆、炒绿豆、炒包谷……一路吃下去,好比在吃饭了。

文人雅士,骚人墨客说茶,可吃,可咏,可品,可分。分茶,知识分子很喜欢,说白了就是闲来无事,弄把小筅帚筅筅茶汤,由泡沫形状,茶末游移,想像出金戈铁马,杏花春雨,生离死别,聚散无常。只要胸有点墨,胡思乱想,就能成全分茶好事。

斗茶,是茶农做了新茶后的一项趣味赛,比比看谁的茶够神完气足,做得好,卖个好价钱。斗时一是要观汤色,色纯白表示茶质鲜嫩,颜色青、黄、灰、红,均不足取。二是要汤花匀细,紧咬盏沿,倘若咬不住,粘不牢,汤花飘零,便稍逊风骚。斗茶三局两胜,可是,茶汤入口的那股子鲜味,居然完全避而不谈。

明代的文化事件:紫砂壶的流行


自紫砂壶横空出世以来,就以其返璞归真的质感以及“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繁多式样深入人心,而且,在壶的泥坯上挥刀疾书,雕刻山水、花鸟、飞禽、走兽、书法、印章,使得紫砂壶成为一门繁复的艺术工程。应该说,紫砂壶茶具在明代才算进入了兴盛期,尽管紫砂陶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宋,甚至更早。不过,彼时的紫砂陶艺与茶关系不大,充其量也是一种取水盛水的器具,明代散茶的兴起以及撮泡法的流行,才使得具有良好实用功能的紫砂壶真正流行起来,并且以俗入雅,以平出奇,不但得到了文人雅士的喜欢,他们自己也参与到壶的设计制作中来。

紫砂壶的流行,堪称明代的文化事件。

明代的诗词绘画里,就有不少咏赞、描绘紫砂茶壶的,如文徵明的“旋洗砂罐煮涧澌”、徐渭的“紫砂新罐买宜兴”。然而,今天的紫砂壶已经不仅仅是茶具,而是一种收藏,更与奢侈品有关。任何事物总有物极必反的时候,世人过分的热衷反而打破了紫砂壶原本平静的世界。更糟糕的是平静被打破,随之而来的就是乱象丛生,这也是它离茶的本义越来越远的根本原因。

不过,所有的纷扰都无法改变茶与紫砂最初相遇时的曼妙与美好。所以,择一良辰美景,躲在古画里看紫砂,别有一番风味,这风味,是安静的,也是沉寂的。

如果说明代中期文人画家王问的《煮茶图》里出现的那把提梁壶开了紫砂壶入画的先河,那么,随着紫砂壶的普及与流行,它渐渐地成了画中常客。浩繁庞杂的画册里,边寿民的《紫砂壶》可能是最早开门见山地以紫砂壶为题的画作了。

边寿民(1684-1752),江苏淮安人,扬州八怪之一,工诗词、书法,画山水、花鸟,尤为擅长画芦雁。他的《紫砂壶》是《白描花果小品》册页里的一幅,作于乾隆二年(1737),现藏于扬州博物馆。画里有西洋画素描的影子,既非纯粹的块面明暗处理,也非中国工笔画的晕染,而是干笔淡墨略加皴擦,边缘以线条勾勒,茶壶的质朴之美,一下子就出来了。《紫砂壶》上题:古人称茶为晚香侯,苏长公有烹茶诗可诵。下录苏东坡茶诗一首。并钤白文印二,其一为“茶熟香温且自看”,其二为“寿民”。

我去过扬州,可惜行色匆匆,没能一睹真容,现在想想,也挺遗憾的。

明清画作里,出现最多的紫砂壶是提梁壶。唐寅《事茗图》里的桌案上置放的就是紫砂提梁壶,仇英《松溪论画图》里炉上架着的,也是。还有蒲华《茶熟菊开图》,正中央也是提梁壶,壶后还有玲珑太湖石,壶前盛开的菊花,摇曳生姿。

最有意思的是陈洪绶《高隐图卷》里的那把紫砂壶。我每次看完,都会忘了壶的模样,倒是记住了那个“高隐之人”,明明摇扇煮水泡茶,却手挠头、眼斜视,他在想着什么呢?是缶中之花,还是其他?

也许,谁也不知道。

唐代杭州寺院流行禅茶 后由高僧名士普及到民间


唐代斗茶景象

杭州早年有酒馆无茶坊,因此被讥讽为“南人未知煮茶”,有人甚至还写了小品文刊登在小报上。这个作者估计是北方人。其实,杭州的富人在举办PARTY时,都非常喜欢招些茶博士助兴,非常热闹,普通民众也纷纷随之效仿。后来汴京开茶坊的习俗南渐,杭州的茶馆更是一家接一家地开起来。

从赵州到径山寺

杭州茶文化的源流,可追溯到唐代的径山寺禅茶。

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历代高僧往往在修禅论道中以茶助兴,又将自己的感悟发之为诗歌,诗中有茶,茶中有禅。相传赵州(唐代高僧从谂的代称)曾问新到的和尚:“曾到此间?”和尚说:“曾到。”赵州说:“吃茶去。”又问另一个和尚,和尚说:“不曾到。”赵州说:“吃茶去。”院主听到后问:“为甚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赵州呼院主,院主应诺。赵州说:“吃茶去。”

无论何种情况,赵州均以“吃茶去”一句来引导领悟禅的奥义,后遂用为典故,并以“赵州茶”指代寺院招待的茶水。

此间,僧人举行茶宴,礼佛参禅,还制定了独特礼仪,无形之禅,通过茶道便成了有形的禅茶文化,举手投足间,禅意自然流露。

到了我朝,禅茶文化影响覆盖江南,许多寺院因此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茶道仪式,最有名的当推杭州径山寺,它已被誉为“东南第一禅林”,“茶圣”陆羽也曾隐居山脚下,写下著名的《茶经》。

径山寺的茶宴,包括了张茶榜、击茶鼓、恭请入堂、上香礼佛、煎汤点茶、行盏分茶、说偈吃茶、谢茶退堂等10多道仪式程序,宾主或师徒之间用“参话头”的形式问答交谈,机锋偈语,慧光灵现,乃是禅茶文化的经典样式。

南方有斗茶

而后,茶渐渐由高僧名士普及到民间。杭州的茶农做了新茶后,喜欢搞一项名叫“斗茶”的趣味赛,比比看谁的茶做得好。三局两胜,赢者名声大震,生产的茶叶往往能卖上好价钱,算是极有功效的广告了。

当地的百姓不仅喝清茶,也喜欢将茶与其他当季物品混搭,营造时兴的效果。以冬天卖的七宝擂茶为例,据说是用花生、芝麻、核桃、姜、杏仁、龙眼、香菜和茶擂碎煮成茶粥单卖,这般吃法,操作起来好比捣年糕,吃者好比吃八宝粥了。此外,杭州人还喜欢弄些香料,比如龙脑珍菜之类的,与茶混在一道。花茶也已经非常普及了,木樨、玫瑰、蔷薇、兰蕙、橘花、栀子、木香、梅花等等,皆可作茶。茶香与花香互相交映,吃进口里真是说不出的好味道呢。

配茶的点心也是不得不说的重头,炒米、炒黄豆、炒绿豆、炒包谷……那些各色吃食消闲果儿的消耗,分量不会少于茶汤,一路吃下去,肚子撑得那叫一个浑圆。

茶文化在南方一带如此盛行,以至于当地未来女婿或媳妇上门时,要给准岳父母或准公婆敬茶,喝了茶,亲事就算定了。不过,也有人是喝了茶仍然不算数。如“东村定昏(婚)来送茶”,而田舍女的“翁媪”却“吃茶不肯嫁”。也就是说,邻村有个小伙子托媒人来送茶求婚,而女方家长则大耍赖皮,茶照喝,嫁女嘛,免谈。见过耍赖的,没见过这么耍赖的,也真真算是奇事一桩了。

揭秘中国茶文化:唐代讲究三沸 宋代流行斗茶


日前,“第八届广东省茶艺师职业技能大赛”刚刚在广州落幕,“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茶艺技能大赛”又在杭州开锣——茶文化在全国各地的弘扬、推广可谓如火如荼。茶有养生护体、陶冶情性的双重作用,自本期起,“博议·文化”版将开启“中国茶文化巡礼”系列报道,——介绍全国各地知名茶叶品种的历史文化、品饮方式和特殊功效。首先,记者邀请到中国茶叶博物馆馆长王建荣,为读者详解中国茶文化的前世今生。

古巴蜀国已种植茶叶进贡周武王

从事茶文化研究20年的王建荣告诉记者,云南镇沅县千家寨有野生大茶树群落,其中一棵树龄已达2700年;西双版纳巴达的一棵大茶树也有1700年历史,但要谈到茶树的起源,远比人类悠久得多,而中国人只不过是较早发现和利用了茶叶而已。关于茶,最早的传说出现于四五千年前,“神农氏是中国神话里的医药和农业祖先,他遍尝百草以了解它们的药性。有一天神农氏吞下了断肠草,疼得肝肠寸断,由于迅速吃下了茶树的叶片,就解毒了。虽然这只是个传说,但可见茶是因为其药用功能进入人类社会的。”王建荣如是说。

而《华阳国志·巴志》记载了在距今约3000年前的西周时期,古巴蜀国已有茶树种植,并将茶叶作为地方物产,进贡给当时的天子周武王。到了西汉时,王褒在他的《僮约》中已有“烹荼尽具”,以及“武阳买荼”的记载。其中,“荼”字据考证就是茶。

在考古方面,上世纪70年代,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出土了一个藤编的箱子,虽然里面是空的,但箱子上写着“一笥”,据专家考证就是指茶一箱;上世纪80年代末,浙江湖州的一座东汉晚期墓葬又出土了一只完整的青瓷瓮,肩部刻有一“茶”字,也被认定为是汉人用于贮存茶叶的。因为湖州位于长江下游的太湖之滨,是古时名茶“阳羡茶”的产地。

唐代煮茶讲究三沸

不过,尽管茶叶在周代就已经大量种植,但在汉代以前,茶叶是被当做一种蔬菜,跟葱、姜、橘皮等煮到一起来吃的,王建荣表示,这是茶叶的蒸煮羹饮时期,真正饮用是从魏晋南北朝才开始的。而茶文化的兴盛,则要到唐代。

唐代人讲究煮茶,首先是要制作茶饼,当时已经细分为七道工序——采、蒸、捣、拍、焙、穿、封。具体的做法是:采摘新鲜的茶叶,放入甑釜中蒸,然后把蒸过的茶叶用杵臼捣碎,再把它拍制成团饼,以炭火焙干后,用竹篾穿起来封存。

煮茶的时候,要把团饼茶拿出来,放在火上炙烤片刻,然后放入茶臼或茶碾中碾成茶末,再筛过,符合标准的茶末放在茶盒中备用。唐人是用釜来煮茶的,先在釜中装适量的水,水煮到初沸的时候,加点盐;到二沸的时候,舀出一瓢水放置在旁边,把茶末投入到水中继续煮;三沸的时候,再把舀出来的水倒回去,叫做“止沸育华”,这时茶就煮好了,再用越窑的青瓷茶盏或邢窑的白瓷茶盏盛装。王建荣表示,这其中最关键的是沸腾的程度,釜是敞口的,可以看见气泡的大小,一沸“如鱼目微有声”,二沸“如涌泉连珠”,气泡一个个连起来了;三沸为“腾波鼓浪”。

正是在这种茶道的兴起中,唐代产生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学著作——陆羽的《茶经》。而陆羽又通过理论总结,尤其是在“四之器”、“五之煮”和“六之饮”中,列出了一系列工具,制定了一整套程序,使得饮者从煎到饮的过程中,进入一种澄心静虑、怡情悦性的境界,从而使喝茶从解渴式的粗放型饮法向细煎慢啜的品饮型饮法过渡,成为一种高雅的艺术活动。

宋代流行黑釉盏斗茶汤花有三好

到了宋代,茶道的艺术化就更臻巅峰了,发展出了高技术含量的点茶法。虽然还是团饼茶,还要烤软、碾碎、筛过,但点茶时不用釜了,而是用银瓶或瓷瓶来煮水,茶放在黑釉盏中,水煮好后,通过瓶子点到盏中,同时另一只手用茶筅不停地进行搅拌。按照宋徽宗《大观茶论》中记载,点茶注水的次数要达到六至七次,每一次注水的量、角度、方向都有不同要求。煮水的过程也讲究三沸,但因为瓶口很小,看不到气泡,只能凭其声音来辨别,所以一沸为“砌虫万蝉”,听起来好像墙角的虫儿叫、树上的蝉儿鸣;二沸为“千车捆载”,好像很多车子拉着重物驶过来了;三沸为“松风涧水”,好像风儿吹过松林,山涧流水潺潺。

由此,还发展出了斗茶法:一斗谁的茶好;二斗谁的点茶技术高。王建荣说:“斗茶也分阶段,第一阶段斗香斗味,比的是茶本身的香气和滋味;第二阶段斗色斗浮,比的是茶的颜色和浮起来的汤花情况。汤花有三好:一是越白越好;二是越厚越好;三是停留的时间越长越好,在诗词里面形容为‘灿若积雪’。因此,宋代时候黑釉盏比较流行,盏身的黑可以反衬出汤花的白,同时,由于黑釉盏比较厚,更能保温,可以让汤花停留的时间长一些。”

可见,宋代的点茶、斗茶,简直是一种仪式感非常强的行为艺术了。

明清品饮趋简易进入寻常百姓家

明代,厉行节俭的朱元璋,下诏废团茶,改散茶,唐煮宋点的饮法,也随着变成了以沸水冲泡散茶的瀹饮法,品饮艺术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明人认为这种品饮方法“简便异常,天趣悉备,可谓尽茶之真味矣”。由此,散茶品饮这种生活艺术更广泛地深入到民间,从而使得茶之品饮艺术从唐宋时期宫廷、文士的雅尚与清玩,转变为整个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方面,为茶文化开辟了崭新的天地;同时也使得传统的“文士茶”对品茗境界的追求达到了新的高度,出现了50多部茶书茶著。散茶中的许多名品也在这时候形成。明人屠隆列出了当时最为人们称道的6种名茶,为“虎丘”、“天池”、“阳羡”、“六安”、“龙井”、“天目”;而罗廪在《茶解》中则举出“虎丘”、“罗岕”、“天池”、“顾渚”、“松萝”、“龙井”、“雁荡”、“武夷”、“灵山”、“大盘”、“日铸”等佳茗。

入清以后,由于康熙、乾隆酷好茗饮,因此整个上层社会饮茶风习极盛,很快影响到民间。王建荣说:“有清一代,茶馆兴隆,遍及各地。茶礼、茶俗发育得更为成熟,礼神祭祖、居家待客,茶成为必尽礼仪。到了清代后期,茶叶生产更有着惊人的发展,茶庄、茶号纷纷出现,如江浙一带的‘翁隆盛’、‘汪裕泰’等百年老店,享誉一时。茶叶也以贸易的方式迅速走向世界,一度垄断整个世界的市场。”

今天,王建荣表示,我们不能只说唐、宋怎么样、古人怎么样,走在历史的延长线上,我们了解过去是为了做好现在和未来。他认为,首先要让传统的茶文化融入当下;其次,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第三,要市场化,形成良性循环。为此,中国茶叶博物馆做了一系列尝试。比如将馆藏的很多古代茶具精品,进行复原、复制,让人们通过这些物质化载体,实实在在地感知古人的生活和情怀。

最后,王建荣总结道:“茶无论是跟日常生活,还是跟任何样式的艺术,都能很好地衔接。我们有一句老话,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我们还有一句老话——‘琴棋书画诗酒茶’,大俗大雅兼而有之的就只是茶。茶既是生活当中琐碎的必需品,也是精神享受的最佳物质载体。”

相关链接

六大茶类

绿茶:这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代表有“龙井”、“碧螺春”、“眉茶”、“珠茶”等。

红茶:红叶红汤,是经过发酵以后形成的品质特点。著名的红茶有“祁红”、“宁红”和“滇红”等。

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干茶色泽青褐如铁,因此也称它为“青茶”。其代表有“铁观音”、“大红袍”和台湾的“冻顶乌龙”等。

黄茶:黄叶黄汤,香气清扬,滋味醇厚。其代表产品有“君山银针”和“蒙顶黄芽”。

白茶:常选用芽叶上的白茸毛多的品种制成。其代表则有“银针白毫”、“寿眉”、“白牡丹”等。

黑茶:叶色油黑凝重,汤色澄红,叶底黄褐,香味醇厚。

除以上六大茶类外,我国还有以上述基本茶类做原料再加工而后形成的产品,统称为“再加工茶类”,如“花茶”、“紧压茶”等。

花茶是以绿茶中的烘青茶、红茶等做原料,用茶叶和香花进行拼和窨制,使茶叶吸收花香而制成的,主要有“茉莉花茶”、“玳玳花茶”、“珠兰花茶”和“玫瑰红茶”等。

紧压茶大都以黑茶为原料,并经蒸压工序做成一定形状后而制成,有“青砖”、“黑砖”、“六堡茶”和用“滇青”压制成的“沱茶”等。

宋代流行黑釉盏斗茶汤花有三好


宋代,茶道的艺术化就更臻巅峰了,发展出了高技术含量的点茶法。虽然还是团饼茶,还要烤软、碾碎、筛过,但点茶时不用釜了,而是用银瓶或瓷瓶来煮水,茶放在黑釉盏中,水煮好后,通过瓶子点到盏中,同时另一只手用茶筅不停地进行搅拌。按照宋徽宗《大观茶论》中记载,点茶注水的次数要达到六至七次,每一次注水的量、角度、方向都有不同要求。煮水的过程也讲究三沸,但因为瓶口很小,看不到气泡,只能凭其声音来辨别,所以一沸为“砌虫万蝉”,听起来好像墙角的虫儿叫、树上的蝉儿鸣;二沸为“千车捆载”,好像很多车子拉着重物驶过来了;三沸为“松风涧水”,好像风儿吹过松林,山涧流水潺潺。

由此,还发展出了斗茶法:一斗谁的茶好;二斗谁的点茶技术高。王建荣说:“斗茶也分阶段,第一阶段斗香斗味,比的是茶本身的香气和滋味;第二阶段斗色斗浮,比的是茶的颜色和浮起来的汤花情况。汤花有三好:一是越白越好;二是越厚越好;三是停留的时间越长越好,在诗词里面形容为‘灿若积雪’。因此,宋代时候黑釉盏比较流行,盏身的黑可以反衬出汤花的白,同时,由于黑釉盏比较厚,更能保温,可以让汤花停留的时间长一些。”

可见,宋代的点茶、斗茶,简直是一种仪式感非常强的行为艺术了。

茶的缘起 茶的四种境界


茶这个东西是不可思议的,对密乘的人来讲,它就是一种加持品。当年佛陀成道的时候,两个魔女前来干扰也没能够动摇佛陀的意志。所以她们就发了两个愿,这两个愿加持世间,就产生两个东西:一个是烟,另一个就是蒜。烟这个东西很神奇,如鸦片一样,它能控制人的意志;蒜对人的情绪影响非常大,生吃能引发嗔恨心,熟吃使人的淫欲心特别重。同时,佛陀在他的加持中也产生了两个东西:一个是藏红花,一个就是茶,它们与佛陀的智慧和慈悲相应。

在全世界的范围来看,茶是中国的特产,中国人有这个福报。英国人对茶花了很大的心血,他们皇室喝的茶是从武夷山偷偷移植过去的。茶是中国独一无二的东西,在其他地域范围内很难生存。茶是我们中国人的大乘菩提心所感召的。

茶的四种境界

真正的茶,来自于神农尝百草,《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我们的生活必需品,但是在佛家来看,茶的境界很深。茶有着外、内、密和最极秘密四种境界。

一般的茶只能归到“外茶”的范围内,平时我们所知道的植物性的茶,它没有人格性,只有茶多酚,对人的神经有舒缓的功能,这是一般的茶叶。

“内茶”就是比较精品的特产,像大红袍就是天地的精华。你给它同样的土壤,不一定能产出同样的品质。真正的龙井产量非常稀少,它属于大自然的杰作,应该属于“内茶”,和一般的茶叶有着本质的不同。

秘密的茶是什么茶呢?就是“禅茶”。“禅茶”的叫法来源于禅宗,禅宗人以空性作为自己的思想和方法。僧众都是自己种茶,自产自用,外茶很多用于贸易,好的茶都拿来当作禅茶。一般人修禅容易昏沉,昏沉是一个睡魔,很厉害,如果降服不了它,禅修就不能取得进步。所以,当时是把茶当作药来用,从茶到药这已经很不可思议了。从外茶到内茶还是在物的层面,到了禅茶已经有了“心”的成分了。

禅是什么呢?是清静心。真正的好茶是通人性的。在唐代,陆羽(见备注)把茶的神性能够烹制出来,现在去看《茶经》这些资料,看似有点神乎其神,但这些事实是存在的。

所以,茶有很深的境界。我们参禅,当进入到清静心的时候,跟茶给人的感受是一样的。茶没有什么固定的味道,你想贪着它都不可能,因为茶的味道是很难记忆的。就算是你天天喝的茶,也难以回忆它是什么味道。所以你每一次喝茶都如同第一次喝一样,这就是茶。禅也是一样,参一辈子禅,禅是什么?你能够说出来吗?说出来的就是外禅,不是内禅了。同样,在这个宇宙当中,每一天、每一个时刻都是不可复制的,这就是禅与茶的精神,它能够给人真正的内省与警觉。所以从警觉的这个角度来讲,它符合佛的本质,当人品茶的时候,就能知道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在觉受的层面可以这样说,但是要说清楚茶的原理,得在密法层面,所以这就是最极秘密,叫“密茶”。从禅茶继续深入就到了密茶的境界,密茶是密乘行者用来修法的,它是一种方便。

日本人现在还保留着茶道,茶当中有道,茶道不是给普通人享用的,因为普通人无道。茶道的本源是一种很深的修法,是人和自然界最平等的交流智慧的媒介。这也好似诸佛对我们的心意一样,默默地注视着我们。作为禅茶是可遇不可求的,但是作为密茶,它是随时随地都要炮制出来的。因为在这个炮制当中有一个不共的因,就是心的加持。

密茶的转化

作为心的加持,它有几个条件:首先,这个茶要通过一个转化的过程。茶是大自然的精华,它也在不断地转化,转化到最和谐的境界,内在的精气神就能完全体现出来了。所以它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比如说茶本性属木,它的木性就强,但是每一个茶的禀赋又不一样,在密法来讲,它的“地水火风空”所占的比例不一样。禀赋是茶的先天因素,后天还需要一个更长的因缘,把它的木性化为土性。

木性化为土性的时候,这个茶是往下走的。平常的茶是往上走的,所以它需要经历第二次的“闭关”。茶采下来需要杀青、保存,需要时间的累积,还要有懂得茶的人给它通风、干仓……只有懂茶的人才能弄好。但是没办法把密茶做成商品茶,就算你懂茶也没用,因为没办法如此复杂地去大批生产。所以一杯好的茶不可以用价值来说,当然也不可以用贪心来说这个事情,这和贪心没关系。如果是俗物是可以的,但它不通俗物,茶本身是很高贵的,不能去强迫它,它也不会依你的想法去转变,茶是有性格的。

要想炮制出来密茶,就必须要完成它的转化。就像现在的普洱茶、黑茶,这些茶就适合去做密茶。它和禅茶还不一样,禅茶就算不转化也可以的,但是密茶一定要转化。

这个过程当中需要法界的缘起力,也叫做加持力。想要改变茶的缘起,就要在一个很有灵性、很有风水的地方,完成它的转换。它在此要分裂细化,要经过这样的一个过程。等这个过程完成以后,木性变成土性。在此之后还需要要五行俱全,要有好的水、好的方法、还要有好的火。茶当然离不开火,要用热水才能泡出茶,因为热水是活水。人体有一个穴位叫做涌泉穴,涌泉是什么意思呢?它就代表生命的来源。水是阴性的,它往下走,而涌泉,代表人的阳气往上走,它灌溉五脏六腑,这样人才能健康地进行生命的积累。茶也是如此,一定要有好水,好水不在于先天怎么样,更重要在于人的炮制——以水洗水。水也要靠水来激活。现代科学研究发现,水的分子在合适温度或者通风的情况下张力最强,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活水”。

生命非常奇妙,很多精微的变化都是刹那刹那的,我们难以捕捉到那个境界。禅茶都是现量的感受,密茶都是现量的对治。把感受能够复制出来,才能叫做密茶,它是需要方法的,在这个过程中“地、水、火、风、空”都要具足。“空”是往上走的,水里面如果“空”大,这个水就是活的,“空”是要靠加持才能融入的。

密茶,我们是供养诸佛菩萨的。当我们用心地把这杯茶做出来,它就是甘露,就和你虔诚的供养心相应。如果诸佛应供,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因此而改变。这也在告诉我们:一切人都有心力。

从茶到心

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粗拙的心、烦恼的心都在污染着我们居住的环境,也就是说我们在“加持”着这个环境。这让我们的事业不成功,让我们疾病缠身,让我们的运气衰败,一切都是我们心的显现。所以不要抱怨任何的遭遇,一切都是自心的遭遇,这就是因果的道理。

心不可能停下来,如果我们在每一个刹那去净化心,不仅仅能够满足生活所需,而且能够给周围的“场”带来变化。茶有一个很集中的”场“,我们叫它“坛场”。这个“坛”就好像自然的制造场,是”自然之道“。我们把这个”自然之道“模拟出来,让“地、水、火、风、空”川流不息,这就炮制出了真正的密茶。当你与诸佛菩萨去分享,我们也就入了发菩提心的境了。

所以,发菩提心要用心更要有方便、方法,还要有媒介。禅茶包括沉香,俗人只会觉得它价值大,很容易生贪着的心。但是密茶,我们利用它的方便,就能够撬动佛菩萨的福报赐予众生,或者让法界川流不息。这就是密茶,能够真正地创造万法,加持就是指的这方面。

密茶加持,有相应的仪轨及咒语。咒语通于管茶的诸佛菩萨,他们会把茶更完美的一面加持出来。通过水的媒介、通过清静的禅心,你才能感受到佛菩萨给你的是什么。佛菩萨一定会给我们一些礼物,但是我们不一定发现,因为我们的心是朝向贪嗔痴的;就算给我们,我们也收不到。但是佛菩萨不会因为我们收不到而不给,他一直在给予。

我们在宇宙法界当中,一直这样糟蹋,但是人类一直没有绝种,也还没有遇到大的灾难,这正是因为有佛菩萨的保护。他们不断地给予,给予我们智慧,给予我们信心,给予我们力量。

备注:陆羽(733—804),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

茶的发展


从远古以茶充饥到“神农尝百草”,从“南方之佳木”到“从来佳茗似佳人”,历经悠悠数千载,可见小小的一片绿叶孕育出深厚的文化精神。茶美学是人们在不断将接触茶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并随着茶文化的发展而发展,人们对茶美感的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中国饮茶起源众说纷纭:追溯中国人饮茶的起源,有的认为起源于上古神农氏,有的认为起于周,起于秦汉、三国的说法也都有,造成众说纷纭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茶”字的正体字为“荼”,唐代茶经的作者陆羽,在文中将荼字减一画而写成“茶”,因此有人说茶起源于唐代。但实际上这只是文字的简化,而且在汉代就已经有人用茶字了。陆羽只是把先人饮茶的历史和文化进行总结,茶的历史要早于唐代很多年。

1、神农说

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而中国饮茶起源于神农的说法也因民间传说而衍生出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茶是神农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以神农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而发现的,这是有关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另有说法则是从语音上加以附会,说是神农有个水晶肚子,由外观可得见食物在胃肠中蠕动的情形,当他尝茶时,发现茶在肚内到处流动,查来查去,把肠胃洗涤得干干净净,因此神农称这种植物为“查”,再转成“茶”字,而成为茶的起源。

2、西周说

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今川北及汉中一带)就已经以茶与其它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了。《华阳国志》是第一部以文字记载茶的典籍,因此历史意义更大,也更为可靠。

3、秦汉说

西汉·王褒《僮约》:现存最早较可靠的茶学资料是在汉代,以王褒撰的僮约为主要依据。此文撰于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正月十五日,是在茶经之前,茶学史上最重要的文献,其文内笔墨间说明了当时茶文化的发展状况,内容如下:舍中有客。提壶行酤。汲水作哺。涤杯整案。园中拔蒜。斫苏切脯。筑肉臛芋。脍鱼炰鳌。烹茶尽具。哺已盖藏。舍后有树。当裁作船。上至江州。下到煎主。为府椽求用钱。推纺恶败。傻索绵亭。买席往来都洛。当为妇女求脂泽。贩于小市。归都担枲。转出旁蹉。牵牛贩鹅。武阳买茶。杨氏池中担荷。往来市聚。慎护奸偷。“烹荼进具”,“武阳买荼”,经考该荼即今茶。由文中可知,茶已成为当时社会饮食的一环,且为待客以礼的珍稀之物,由此可知茶在当时社会地位的重要。近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发现陪葬清册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简文和木刻文,经查证“□”即“槚”的异体字,说明当时湖南饮茶已有饮茶习俗。

茶的发展历程

1、唐以前的茶文化:对茶美最初认识

两汉时候茶就从巴蜀传到了长江中游,三国时传到长江下游,到了两晋时期,茶叶有了一定的种植面积,茶已经逐渐成为饮茶之地的人们日常待客之物,还出现了以茶为祭的风俗,茶文化也开始萌芽。随着茶的发现,茶文化开始形成,人们对茶的美有了最初的认识。

茶味甘怡,充饥解渴给人类带来的美感。

茶能治治病健身的功效给人类带来的美感。

茶为祭品蕴含着人类对茶得崇拜美,这些对茶之美的原始认识正是茶美学思想发源之端。

2、唐宋茶文化:确立朴素茶的审美观

唐宋时期用来待客的茶道讲究茶境,即品茶的环境。以户外为主,以自然环境为主,多选择禅室道场内、清风明月下、村野郊外、林里山间等惬意的地点。唐宋时期茶道讲究的是茶禅一体,通过严格的仪式修炼自己,通过品茶“得道”,终极达到茶、人、境三者合一。

“茶兴于唐,盛于宋”。茶文化的发展与唐宋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影响。陆羽《茶经》的问世,将日常饮茶活动提升到修身养性的高度,确立了朴素自然的茶审美观,倡导以“和”为核心的品茶精神,是茶文化发展史上里程碑。大量诗文涌现,对茶的审美更为深入全面,丰富茶文化,进一步使饮茶风气普及民间。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在唐朝寺院僧众念经坐禅,皆以茶为饮,清心养神。当时社会上茶宴已很流行,宾主在以茶代酒、文明高雅的社交活动中,品茗赏景,各抒胸襟。唐吕温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对茶宴的优雅气氛和品茶的美妙韵味,作了非常生动的描绘。在唐宋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已很讲究,有了一些约定俗称的规矩和仪式,茶宴已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对茶饮在修身养性中的作用也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宋徽宗赵佶是一个茶饮的爱好者,他认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闲和宁静、趣味无穷:“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

3、元明清茶文化:寻常茶礼仪形成

元明时代,中国传统的制茶方法已经基本具备,茶叶贸易迅速发展,尤其进入清代以后,茶叶外销数量增加,茶叶出口已经成为一种正式贸易方式。明朝时期涌现了大量茶叶专著、茶画、茶诗等茶文艺作品,饮茶方式也有新的发展。中国茶文化得到更深入发展,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清末时期,城市茶馆兴起,并发展成为适合社会各阶层所需的活动场所,茶与曲艺、诗会、戏剧、灯谜等民间文化融合起来,形成一种特殊的“茶馆文化”。“客来敬茶”已经成为寻常百姓的礼仪美德,文人们讲究以“至精至洁”,达到“返璞归真。天人合一”之境,这正与陆羽倡导的“精行俭”的美学思想一脉相承。

外公的茶


日日四方奔忙,夜夜听到思念。无论身在何方,不管心系何处,总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喊——不能让火塘熄灭。

日子永远在火塘里亮着。外公佝偻着身子坐在火塘边烤茶的姿势,是我人生的第一篇日记,深深植入奔腾的血管。外公虔诚的神态,小心翼翼地烤啊抖啊,罐里茶叶的每一个细微变化,外公都了如指掌,动作跟茶叶的变化一脉相承,忽急忽轻,急时如风刀光剑影,轻时如水微波粼粼。那只历经炭火千锤百炼的土罐,在外公长满老茧的手上灵活地舞动着。没有高深莫测的咒语,也没有稀奇古怪的章法,该起该落,该抖该放,外公拿捏得那么准确到位,流畅得不拖泥带水。那曼妙的身影就是一种绝美的艺术吧!既有大写意的泼墨,又有工笔描绘的细腻。火候不足则生涩,过头了则焦煳,外公用哺育婴儿的情怀关怀着每一片茶叶。

火塘是外公的一片天,茶罐是外公的一片海。千百遍反复的抖烤,那是对人生的锤炼,悬壶入水的瞬间,焦香四溢,茶叶涅槃,生命有了黑夜和白天。当我们用味蕾丈量苦和甜的距离时,日子散发出五谷杂粮的气息,胸膛布满了喜怒哀乐的光影。

然后花开,然后鸟叫,然后春暖花开、麦浪翻叠。

火塘边,我们出发。

老柴梗的火星跃动着,点亮了灰蒙蒙的迷雾,老茶罐热气呼呼地喘息着,拉响了晨起的哨音,还有那浓酽茶叶的焦香把我从梦境里召唤了回来。无数个清冷的早晨,我都是在外公的火塘边醒来;无数个童年的记忆,我都是被外公烤茶喝茶的虔诚情景塞满。

炭火熊熊,泉水滚滚。呷一口浓酽,外公布满皱纹的额头不期然地就舒展开来,外公灰蒙的眼睛突然就亮堂起来,外公说,再大的困难也抵不过一口茶,茶叶的味道,就是生活的味道。外公的潜意识里一直坚持着一种思想:茶叶是上天给人类的恩赐,来自大自然,吸纳了阳光雨露的润泽,历经了风霜雨雪的肆虐,接受了锄禾汗滴的洗礼。火塘边,还要经历烈火的烘烤,翻来覆去的锤炼,才能真正登堂入室。苦是生活,甜是日子,苦涩回甘都是大自然的法则。来源于自然,就当归属于大众,自私的心无法独擅其美,只有兼善天下才是珠联璧合天作之美。

哗啦啦的水声经久不息,那是酝酿了一冬的新春憧憬在倾诉。外公的火塘上,播种希望的牛铃在清脆地遥想。于是,每一个失落的瞬间,我都从外公热乎乎的茶罐里找到温暖;每一个迷茫的岔口,我都是在外公那一丝不苟的专注中收获方向。

火塘边,我们回家。

烤上一壶茶,喝上两盅,外公的一天就充满了激情,只要火塘里的火不灭,外公就浑身是劲儿。灰堆里面,兴许还能刨出玉米棒子、洋芋坨子,年关时节,上方还吊着腊肉、香肠。

火塘里没有神灵在居住,外公不崇拜任何幻想。火塘里也没有多愁善感,外公一生的行囊就是一片茶叶。不管是“春风十里柔情”的绝美,还是“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浪漫,不管是“古道西风瘦马”的苍凉,还是“人在天涯鬓已斑”的无奈,在外公温暖宽广的罐子里,都可以把那么多的清晨喝得兴趣盎然,把那么多的日头喝得情深义重,把那么多的长夜喝得意犹未尽。平淡是本质,苦涩是历程,清香是馈赠,四季生活风雨的情味,就是生活在罐罐茶里苦苦香香的味道。

天下一家亲,万物皆有情。

喝外公的茶,喝到了一份豁然开朗的滋味。

喝外公的茶,喝到了一份魂牵梦萦的牵挂。

家有多远,梦有多长;茶有多香,情有多深。

想起外公的火塘,心不再流浪。

在城市的喧嚣与浮躁里,外公的火塘一如既往地亮着,在我的心里,在我的血液深处。

就像现在,我打开电脑,打开文档,键盘上流出的依然是关于外公和火塘的字符。窗外是一幢幢还在拔节的高楼,一辆辆还在疾驰的高档汽车。外公烤茶的声音,钻过钢筋水泥的缝隙,躲过闪烁的红绿灯,潮水般涌了进来,落在鼠标里,落在我的茶杯里。

火塘张开双臂,而我却无法触及。多年前,我沿着日益宽阔的公路,风驰电掣地踏入他乡的烦乱与世俗。身上的肌肉一天天壮实,心灵的伤痕一道道更迭。我逐渐长大,外公却一天天日薄桑榆,最终在火塘边合眼。

火塘或者土地,静默留给群星。火塘永远亮堂,外公留下了背影,还有那抹不去的焦香。

一缕茶香筛检了我繁杂堆积的记忆,那歇闲下来的茶罐躲在遥远山村的墙角边,享受着冬眠时光。

外公的火塘永远亮堂,外公的身影徘徊在火塘。

清明时节,隐修了一冬的茶树又一次蓄势待放。采茶姑娘早已将茶篮子作了精打细算,工厂的机器铆足了劲儿。茶叶的江湖,暗潮涌动。

大自然的恩情在家乡漫山遍野集结了生动的绿色音符,“茶乡”处处盛开灿烂的荣耀。香竹箐古茶树依然茁壮得如同风华正茂的青年,3200多年的风雨只不过是过眼烟云。马帮运出茶乡人的祝福也驼回希望,抗日战争的烟火淬火了“滇红茶”,“滇红”从此戎装笑傲世界。

外公短暂的一生,在茶树上结晶,在“茶香”里溶解。火塘永远亮堂,烘烤战火的惨烈,冲泡收获的喜悦。

外公的一生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将自己亲手采摘揉制的故事烘烤得有滋有味。外公的火塘永远亮堂,燃烧着坎坷的人生潦草的舞步,燃烧着精致的性格硬铮铮的誓言。

端起的是一份慈祥,喝下的是一份执着,放下的是一份沉静。

茶叶最终都要流向茶盅,物象最终都要归宿泥土。

茶叶的江湖,旌旗猎猎。(沧江鱼)

茶的起源


中国何时开始饮茶,人人言殊,莫衷一是。唯大体上可谓开始于汉,而盛行于唐。唐以前饮茶,陆羽《茶经》卷下《六茶之饮》概为言之,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扬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但多非史实。纵是史实,非加申述,亦不易明。《茶经》云:神农《食经》“茶茗久服,有力悦志”(刘源长《茶史》卷一)。陆羽《茶经》以为饮茶起于神农氏,然《食经》为伪书,尽人皆知,不足为据。《尔雅》有“苦荼”之句,世以《尔雅》为周公时作品,谬以为饮茶自周公始,不知《尔雅》非作于周公。不足为饮茶起始之证。

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出土的树根,经初步判断是茶树类植物,中国最早种茶的历史可能被改写;茶字的读音源于巴南人,巴渝是茶文化发祥地.

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饮茶的习惯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所以,很多人认为饮茶就是中国人首创的,世界上其它地方的饮茶习惯、种植茶叶的习惯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

神农时期

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归到这里以后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为如此,神农才成为农之神。

西周时期

晋·常璩的《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他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已经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

秦汉时期

西汉。王褒《僮约》:“烹荼尽具”,“武阳买荼”,经考该荼即今茶。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发现陪葬清册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简文和木刻文,经查证"?"即"槚"的异体字,说明当时湖南饮茶颇广。我们仍饮用着与很古老的祖先如姜太公相同的饮料,确实是很使人心潮澎湃的事情。能够给我们很多的遐想。

宋元时期

茶区继续扩大,种茶、制茶、点茶技艺精进。宋代茶文化发达,出现一批茶学着作,如蔡襄《茶录》、宋子安《东溪试茶录》、黄儒《品茶要录》,特别是宋徽宗赵佶亲着《大观茶论》等。宋元之际,刘松年《卢仝烹茶图》、赵孟頫的《斗茶图》等更是汉族茶文化的艺术珍品。

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但“茶”则是正名,“茶”字在中唐之前一般都写作“荼”字。“荼”字有一字多义的性质,表示茶叶,是其中一项。由于茶叶生产的发展,饮茶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茶的文字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因此,民间的书写者,为了将茶的意义表达的更加清楚、直观,于是,就把“荼”字减去一划,成了我们看到的“茶”字。

“茶”字从“荼”中简化出来的萌芽,始发于汉代,古汉印中,有些“荼”字已减去一笔,成为“茶”字之形了。不仅字形,“茶”的读音在西汉已经确立。如湖南省的茶陵,西汉时曾是刘欣的领地,俗称“荼”王城,是当时长沙国13个属县之一,称为“荼”陵县。在《汉书·地理志》中,“荼”陵的“荼”,颜师古注为:音弋奢反,又音丈加反。这个反切注音,就是现在“茶”字的读音。从这个现象看,“茶”字读音的确立,要早于“茶”字字形的确立。

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因而在语言和文字上也是异彩纷呈,对同一事物有多种称呼,对同一称呼又有多种写法。

在古代史料中,有关茶的名称很多,到了中唐时,茶的音、形、义已趋于统一,后来,又因陆羽《茶经》的广为流传,“茶”的字形进一步得到确立,直至今天。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很早便有关于食茶的记载,而且随产地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中国的茶早在西汉时便传到国外,汉武帝时曾派使者出使印度支那半岛,所带的物品中除黄金、锦帛外,还有茶叶。南北朝时齐武帝永明年间,中国茶叶随出口的丝绸、瓷器传到了土耳其。唐顺宗永贞元年,日本最澄禅师回国,将中国的茶籽带回日本。尔后,茶叶从中国不断传往世界各地,使许多国家开始种茶,并且有了饮茶的习惯。

但是也有人能够找到证据指出,饮茶的习惯不仅仅是中国人发明的,在世界上的其它一些地方也是饮茶的发明地,例如印度、非洲。

1823年,一个英国侵略军的少校在印度发现了野生的大茶树,从而有人开始认定茶的发源地在印度,至少是也在印度。中国当然也有野生大茶树的记载,都集中在西南地区,记载中也包含了甘肃、湖南的个别地区。茶树是一种很古老的双子叶植物,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在国内,也有关于茶树的最早原产地的争论,有好几种说法。不少人认为在云南,有一学者在认真研究考证以后断言,云南的西双版纳是茶树的原产地。人工栽培茶树的最早文字记载始于西汉的蒙山茶。这在《四川通志》中有记载。

佛是茶的升华 茶是佛的禅心


佛与茶的共同诉求是心,是感悟,是顿想,是自我修行,是生命协调。佛要清除人类心灵的杂尘,茶则是洗净上面的污垢,不留一丝细痕。

茶是人、神、佛共同的饮品,是天堂、人间、地狱一致的灵魂净化剂、身体洗礼水。

佛僧自古习文、诵经、品茗,佛文化中凝铸着深沉的茶文化。佛教为茶道提供了“梵我一如”的哲学思想,深化了茶道的思想内涵,使茶道更具神韵。佛为众生,茶蕴万象;佛度俗人,茶净苍生,一佛一茶,如水光山影,自然相生。

茶味是诗词的神韵,而诗词无佛,则诗词无灵、无境、无气、无味,茶道与为文之道,为佛之理密切相关。“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佛、茶、文,至此极境,功名、利禄、色欲、俗念,何以再求?

心即佛,而茶是心,则茶即佛。清灯古寺,佛法无边。茶清如露,心洁如佛,佛者,茶也。禅茶一味,共参禅机、茶理。静为佛之首,空为佛之本,苦为佛之身,隐为佛之理,欲守佛道,必参苦禅,欲破苦念,必习苦茶,茶者,真佛也!

中国茶道是东方文化的瑰宝,它表现为四大理念:天人合一、物我玄会是哲学基础;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是人文思索;涤除玄鉴、澄怀味象是审美诉求;道法自然、保合太和是茶道美学的基本法则。四大支柱互相依存,共同构筑着茶道美学大厦。

茶人们既创造美,也可欣赏美。

土耳其的茶风茶俗


土耳其位于地中海和黑海之间,西邻蔚蓝的爱琴海,横跨欧亚两大洲,有东西桥梁之称。历史上丝绸之路的终点土耳其,如今在茶叶消费量和产量上分别居世界第四位和第七位,茶是当地人民生活的必需品。

土耳其,地处亚洲小亚细亚和欧洲巴尔干岛东南。,早晨起床,未曾刷牙用餐,先得喝杯茶。在全国,无论是大中城市,或是小城镇,到处都有茶馆,甚至点心店、不吃店也兼卖茶。

在土耳其,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年长者还是年轻人,人们对茶叶的热爱是相同的。茶叶在土耳其,是全民族共同的饮品。在土耳其最大的城市伊斯坦布尔,博斯普鲁斯海峡贯穿城市,从海的一岸驶到对岸需要1个小时,就在摆渡的船上,便有便宜的土耳其茶叫卖。在土耳其街头,随处可见卖茶的小站点。而喝茶的另一去处便是咖啡厅。传统中,咖啡馆是属于男人们的地方,男人们聚集在一起打牌下双陆棋,进行日常的社交,也放松心情。然而,在过去的20年里,这一情况有所改变,现在,喝茶的咖啡馆里多了年轻的孩子们,当然还有女性。在机关、公司、厂矿时,都有专人负责煮茶、卖茶和送茶。在学校教师办公室里,还专门按有一个电铃,教师若要喝茶,只要一按电铃,就会有传人提着茶盘和杯子,将茶送去。就连学生,在课间也可去学校专门开设的茶室里喝茶。总之,茶已渗透到土耳其的每个角落,各个阶层,成为土耳其一道颇具特色的生活景观。

煮茶时,使用一大一小两把铜茶壶:先用大茶壶放置木炭火炉子上煮水;再将小茶壶放在大茶壶上,茶的用量大约按1克茶30-50毫升水的比例投放。待大茶壶中的水煮沸后,就将沸水冲入放有茶的小茶壶中,经3-5分钟后,将小茶壶中的浓茶汁按各人对茶浓淡的需求,将数量不等的浓茶汁分别倾入各个小玻璃杯中。尔后,再将大茶壶中的沸水冲入盛有浓茶汁分别倾入各个小玻璃杯中。尔后,再将大茶壶中的沸水冲入盛有浓茶汁的小茶杯中,至七八分满后,加上一些白糖,用小匙搅拌几下,使茶、水、糖混匀后便可饮用。土耳其人喝其他饮料是都是冷饮的,唯有茶要在很烫的时候喝,并且放入很多糖。在土耳其东部的人更喜欢把硬的方糖含在口中后喝茶。

土耳其人煮茶,讲究调制功夫。认为只有色泽红艳透明,香气扑鼻,滋味甘醇可口的茶,才是恰到好处因此,土耳其人煮共时,总要夸煮茶的功夫。在一些旅游胜地的茶室里,还有专门的煮茶高手,教游客学着煮茶的。在这里,既能学到土耳其煮茶技术,又能尝到土耳其茶的滋味,使饮茶变得更有情趣。

土耳其最喜欢喝红茶,叶喜欢喝薄荷茶。在4、5年前,土耳其开始尝试种植和生产绿茶。目前,在土耳其已有一些年轻女性开始饮用绿茶。

烤茶,烤出来的茶?


烤茶是白族的传统茶俗。白族人家的堂屋,一般都设置了镶以木架的铸铁火盆,上面放有一个铁三角架,来了客人,主人便让客人到堂屋落座,并在火盆升火,放上砂罐准备烤茶待客。待砂罐煨热后,放入茶叶,迅速抖动簸荡偎烤。待茶叶烤至徽黄色,飘逸出清幽的茶香时,冲入一勺开水。这时,只听‘佣”的一声,被冲起来的茶水泡沫也升至罐口,有如绣球花状,堂以立时飘逸一股诱人的茶香。这一冲茶之声,又响又脆,因而又称烤茶为“雷响茶”。

烤茶是大理地区白、彝、汉等民族饮茶的一种方法。烤茶有清心、明目、利尿的作用,还可消除生茶的寒性。制饮烤茶的方法是:先将特制的小土陶罐放在火塘边或火炉上,先把陶罐烤热后,再放入茶叶,然后不断抖动小陶罐,使茶叶在罐内慢慢膨胀变黄,待茶香四溢时,将沸水少许冲入陶罐内,此时“磁”的一声,陶罐内泡沫沸涌,茶香飘溢。待泡沫散去后,再加入开水使其烧涨,即可饮用,饮之清香回味,润人肺腑。烤茶冲饮3次,即弃之。若再饮用,则另行再烤。如来客甚多,每人发给一个小陶罐和杯子,自行烤饮。

待茶泡沫落下砂罐时,便可冲入开水,斟茶献客了。煨烤的茶水,茶色澄黄,浓香扑鼻。烤茶一般冲水三道,边煨烤边品茗:初饮觉得其味微苦,再品则甘香醇厚,最后一道更觉其味甘甜,愈品味道愈美,满齿留香,令人回味不止。此谓“头苦、二甘、三回味。”有的地方在饮第二道茶时,还往茶内放入核桃仁片、红糖、蜂蜜和几粒花椒,别具一番风味。

烤茶是我国高山峡谷地区少数民族的生活必需品,由于气候寒冷干燥,缺少蔬菜,故常以喝浓郁热茶的方法来补充营养素的不足,所谓“每日必饮三次茶”。烤茶种类多样,咸甜苦辣,人生百味,既是艰苦劳作的能量之源,也是节庆待客的灵性之物。

据说在当地,若学不到一手烤茶技术,到姑娘家烤不出好茶,老丈人会认为你没本事,而不愿将姑娘嫁给你,因此,当地小伙十五六岁就要学烤茶,都有一套自己的烤茶绝招。

彝族人还流传着百灵从无量山百丈高崖衔来茶种为人治百病的故事,为纪念灵鸟,客人饮茶时,少男少女总会模仿灵鸟翩翩起舞,而糊米罐罐香茶的每道工序也和百灵有关。

灵鸟衔香

糊米罐罐香茶的烤罐要肚大口小,大小适中。茶具为土陶和紫砂制品为主。泡茶讲究取无量山泉水。烤茶之前先烤罐,待罐极热之时,将茶叶放入,在炭火上翻转烘烤,当茶叶焦黄时,再将烧开的水一下子冲进去,一阵清香登时泛了上来。

这第一道茶名为灵鸟衔香,意为福满人间。此时茶汤浅黄,茶味清香淳真。若你身处彝族盛典,美丽的彝家小姑娘将奉上这碗清茶,为你洗去一身风尘疲惫。

糊米罐罐香的茶叶讲究用哀牢无量山的晒青茶,这种普洱茶消食健胃、降低胆固醇,在劳作一整天后,一家老少围坐在火盆旁手捧香茶,是一天中难得的悠闲时光。

灵生护香

第二道茶名为灵生护香,意为苦尽甘来,情深意长。将陶罐放在火炭上,加入事先炒至黄色的糯米和茶叶,边烤边抖动,至茶叶泛香糯米焦黄。糊米罐罐香茶又俗称“百抖茶”,以腕力抖罐,令米不至糊底,也让茶香米香混杂着充分溢出。

此时加入采自无量山三千米以上的特有红豆草和少许山河坝红糖,继续抖动到一定火候时,浇入开水,再加入一小块生姜,煮两分钟即可。当你喝完第一道茶,这第二道糊米茶已经煮好,火候合适的茶汤应呈红色,香气甘甜,饮后神清气爽、满口生香。

寒冬时节,天色微明,彝家男女在出门劳作前定要喝上这么一碗醇厚浓郁的糊米茶,浑身发汗,精神振奋,一整天干活都格外有劲。

此外,由于烤茶素有相婿之说,抖茶罐的茶师大多为年轻男孩,女孩只在一边添料帮忙。当然,“百抖茶”的确也是个力气活。

自然之礼

在少数民族文化中,茶少了些雅致趣味,多了强身健体的实用性。粗陶烤茶,大碗喝茶,盐、姜、花椒等统统可以入茶。茶,对粗犷的少数民族来说,仿佛一位可以托付现实人生的挚友,早出晚归,小病大痛,在大自然中求生存的每一天都少不了它。

彝家糊米罐罐香茶的传说总与治病有关,相传银生第三任节度的女儿因病长期不思饮食,节度遍寻良医,却不见效果。有个侍卫将自家的彝家糊米罐罐香茶奉给小姐,小姐痊愈,节度大喜,下令将此茶作为府治茶道,以至流传至今。

糊米茶进入现代茶室后被加入了更多装饰元素,却总不掩其粗朴之美和实用功效。云南红糖色泽米白,口感清爽,红豆草解毒去邪、清肺理气,糊米入茶温暖脾胃,生姜辛辣驱寒。一碗糊米罐罐香茶,冬可暖胃,夏可清心,可说是大自然赐给彝族人的厚礼,而彝家人又将这份礼物转送给每一位远来的客人。

据《茶经》记载,早在唐朝时期,人们便有饮用烤茶之习,古人将制好的茶饼直接放在炭火上,待卷曲的茶饼伸展开,再近火炙烤多次。云南虽是茶源地,但古时制茶的技艺并不精进,也许这样便发明了独特的用陶罐烤茶的方法。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南宋流行的鸡尾茶》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