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是十分古老的饮料。对许多人来说,喝茶也是生活中最寻常不过的事,然而对某些人而言,喝茶则不光是为了解渴,而是追求一种解渴以外的东西。那不仅涉及眼耳鼻舌身五官细致的感受,甚至可以反映时代的生活文化与美学态度。

茶壶

在挑选一把新壶(紫砂壶)时,首先应考虑壶的机能性。一把壶提起来,重心要稳,顺手好用是最基本的条件。

好壶的壶盖与壶口的密合度要高,除此之外,壶的周身要匀称;壶口要圆。

壶嘴、壶纽、壶把三点要对直,成一直线;拿掉壶盖,把壶倒放在桌面上,壶口与壶嘴要平。

壶承

壶承的功用是承接淋壶的热水。淋壶的目的是为壶加温,以高温释放出茶叶的精华。

冲泡清香的高山乌龙、文山包种等时,不用淋壶,可选择各种质地、颜色、大小的壶承来搭配。

盖置

注水时放置壶盖,材质有玉石、竹枝,不能用漆、铜类有强烈气味的材质。

茶杯

茶杯的力量,足以改变茶汤的风味。

不同质地、颜色、形状、大小、高低、厚薄的杯子来品茶,茶汤的香气和味道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气质。

杯托

使用杯托端茶,不会烫手。挑选杯托的重点是:杯子的大小、形状、颜色与杯托的比例要相称;杯托的设计应顺手好拿。

盖杯

盖杯,也称作盖碗。

用盖杯喝茶,一定要趁热喝完,不能久浸。也可以把盖杯当作泡茶的茶具,它出水快、散热快,和紫砂壶相较,茶汤的香气和味道略有不同。

茶盅

茶盅又称作茶海,把茶汤先斟入茶盅,再分斟入茶杯之用。

功夫茶茶具之中没有茶盅,茶盅是近代台湾茶道发展出的茶具。

茶盅的好处是综合茶汤的浓度,可以使桌面保持干爽;使茶席突破以往的局限,为茶席空间的发展、变化和创造的可能性奠定基础。

茶则

取茶叶的时候,最好使用茶则,球状的茶叶很容易置茶,条索状的茶叶就要准备比较大的茶则才好取用。

茶匙

用来通壶嘴、散热、清茶渣。

小茶罐

小茶罐放在茶席上,贮藏一、两泡茶叶,取用方便。小茶罐的材质丰富,常见的有锡罐、木罐、竹罐、陶罐、瓷罐,变化很多。

茶盘

茶盘通常作为茶壶和茶杯的托盘,有时也用来端点心,或收纳一些小茶具。

常见的茶盘有木、竹、瓷、陶、石、铜等材质,尺寸大小不一。

茶巾

茶巾搭在茶具的下面,可以衬托茶具与茶汤的色泽,搭配几种不同色彩与质感的茶巾,可以营造茶席的空间层次,表露季节感,烘托茶席氛围。

茶巾本来指棉、麻、丝的织物,后来竹席、草席也都被自由地搭配起来。

洁方

洁方的作用是吸去泡茶时滴沥在茶席中的茶水。高温泡茶时,淋壶之后,可以把茶壶放在洁方上,吸去壶底的热水,再出汤。

水方

水方用来盛放温过茶具的清水和泡完茶后的茶渣。

煮水壶·茶炉

煮水壶有电壶、陶壶、玻璃壶、铁壶和银壶等。现代的茶炉最方便的是电炉和瓦斯炉,炭火炉是最好的茶炉,酒精炉火力小,只有保温作用。

花器

花器的选择十分自由,但是难在贴切,既要融入茶席,与茶席整体的质感、色彩、比例达到和谐的效果,又要托出花木的美感。

花器的材质十分多样,常用的有陶、瓷、竹、石、木、金属、玻璃等等。

茶点心

由于茶性助消化,空腹喝茶会伤身体,茶点心不但美味,还可以保护胃部。挑选茶点心的几个原则为:清淡、新鲜、原味、没有添加物。

榭篮

盛放茶点心,也可以当作收纳茶具的提篮。

延伸阅读

中国茶器之美——茶杯里的美学


从古至今,我国的茶具层出不穷,款式各异,材料也五花八门。我们就来看看,到底有哪些材料的茶具呢?

陶土茶具

陶器中的佼佼者首推宜兴紫砂茶具,早在北宋初期就已崛起,成为别树一帜的优秀茶具,明代大为流行。

紫砂壶和一般的陶器不同,其里外都不敷釉,采用当地的紫泥、红泥、团山泥抟制焙烧而成。

由于成陶火温高,烧结密致,胎质细腻,既不渗漏,又有肉眼看不见的气孔,经久使用,还能汲附茶汁,蕴蓄茶味;且传热不快,不致烫手;若热天盛茶,不易酸馊;即使冷热剧变,也不会破裂;如有必要,甚至还可直接放在炉灶上煨炖。

瓷器茶具

我国茶具最早以陶器为主。瓷器发明之后,陶质茶具就逐渐为瓷器茶具所代替。瓷器茶具又可分为白瓷茶具、青瓷茶具和黑瓷茶具等。

1.白瓷茶具

具有坯质致密透明,上釉、成陶火度高,无吸水性,音清而韵长等特点。

因色泽洁白,能反映出茶汤色泽,传热、保温性能适中,加之色彩缤纷,造型各异,堪称饮茶器皿中之珍品。

早在唐时,河北邢窑生产的白瓷器具已"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如今,白瓷茶具更是面目一新。

白瓷以景德镇的瓷器最为著名,其它如湖南醴陵、河北唐山、安徽祁门的茶具也各具特色。

2.青瓷茶具

青瓷茶具晋代开始发展,那时青瓷的主要产地在浙江,最流行的一种叫鸡头流子的有嘴茶壶。宋朝时五大名窑之一的浙江龙泉哥窑达到了鼎盛时期,生产各类青瓷器,包括茶壶、茶碗、茶盏、茶杯、茶盘等,瓯江两岸盛况空前,群窑林立,烟火相望,运输船舶往返如梭,一派繁荣的景象。

3.黑瓷茶具

始于晚唐,鼎盛于宋,延续于元,衰微于明、清,这是因为自宋代开始,饮茶方法已由唐时煎茶法逐渐改变为点茶法,而宋代流行的斗茶,又为黑瓷茶具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宋人衡量斗茶的效果,一看茶面汤花色泽和均匀度,以"鲜白"为先;二看汤花与茶盏相接处水痕的有无和出现的迟早,以"盏无水痕"为上。

福建建窑、江西吉州窑、山西榆次窑等,都大量生产黑瓷茶具,成为黑瓷茶具的主要产地。黑瓷茶具的窑场中,建窑生产的"建盏"最为人称道。

4.彩瓷茶具

彩瓷茶具顾名思义是运用彩绘瓷器制作而成的茶具,彩瓷技法多样,因而彩瓷茶具的品种花色很多,釉下彩、釉上彩及釉中彩、青花、新彩、粉彩、珐琅彩等茶具丰富多样,其中尤以青花瓷茶具最引人注目。

青花瓷茶具,其实是指以氧化钴为呈色剂,在瓷胎上直接描绘图案纹饰,再涂上一层透明釉,尔后在窑内经1300℃左右高温还原烧制而成的器具。它的特点是:花纹蓝白相映成趣,有赏心悦目之感;色彩淡雅幽菁可人,有华而不艳之力。加之彩料之上涂釉,显得滋润明亮,更平添了青花茶具的魅力。

5.玲珑瓷茶具

玲珑瓷是在瓷器坯体上通过镂雕工艺,盛行于明代,器物成型后在坯上镂雕透空花纹,再用釉将透雕花纹填平,雕镂出许多有规则的“玲珑眼”,然后以釉烧成,烧后镂花处得以墁平花纹清晰可见,具有玲珑剔透、精巧细腻的特色,十分美观,被喻为“卡玻璃的瓷器”。

玲珑瓷茶具即为运用玲珑瓷制作而成的茶具。

玲珑瓷往往与青花相匹配,而有青花玲珑瓷,而在创新技法上,将玲珑眼与青花图案进行有效结合,与一般的规则对称的玲珑眼相比,更灵活而有趣味。

景梅文化瓷青花玲珑瓷的创作就是这样,将玲珑镂雕与青花山水、花鸟、图案相融合,达到一种赏心悦目的效果。

漆器茶具

漆器茶具始于清代,主要产于福建福州一带。福州生产的漆器茶具多姿多彩,有宝砂闪光、金丝玛瑙、釉变金丝、仿古瓷、雕填、高雕和嵌白银等品种。

采割天然漆树液汁进行炼制,掺进所需色料,制成绚丽夺目的器件,这是我国先人的创造发明之一。

福州生产的漆器茶具多姿多彩,有宝砂闪光、金丝玛瑙、釉变金丝、仿古瓷、雕填、高雕和嵌白银等品种,特别是创造了红如宝石的赤金砂和暗花等新工艺以后,更加鲜丽夺目,逗人喜爱。

玻璃茶具

玻璃,古人称之为流璃或琉璃,实是一种有色半透明的矿物质。

用这种材料制成的茶具,能给人以色泽鲜艳,光彩照人之感。我国的琉璃制作技术虽然起步较早,但直到唐代,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增多,西方琉璃器的不断传入,我国才开始烧制琉璃茶具。琉璃茶具唐代已经起步,在当时堪称珍贵之物。

唐代元稹曾写诗赞誉琉璃,说它是“有色同寒冰,无物隔纤尘。象筵看不见,堪将对玉人”。

难怪唐代在供奉法门寺塔佛骨舍利时,也将琉璃茶具列入供奉之物。

在现代,玻璃器皿有较大的发展。玻璃质地透明,光泽夺目,外形可塑性大,形态各异,用途广泛。

玻璃杯泡茶,茶汤的鲜艳色泽,茶叶的细嫩柔软,茶叶在整个冲泡过程中的上下穿动,叶片的逐渐舒展等,可以一览无余,可说是一种动态的艺术欣赏。

特别是冲泡各类名茶,茶具晶莹剔透,杯中轻雾缥缈,澄清碧绿,芽叶朵朵,亭亭玉立,观之赏心悦目,别有风趣,而且玻璃杯价廉物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玻璃器具的缺点是容易破碎,比陶瓷烫手。

金属茶具

金属用具是指由金、银、铜、铁、锡等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器具。

它是我国最古老的日用器具之一,早在公元前18世纪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之纪前的1500年间,青铜器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世80年代中期,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的一套由唐僖宗供奉的鎏金茶具,可谓是金属茶具中罕见的稀世珍宝。但从宋代开始,古人对金属茶具褒贬不一。

特别是从明代开始,随着茶类的创新,饮茶方法的改变,以及陶瓷茶具的兴起,才使包括银质器具在内的金属茶具逐渐消失,尤其是用锡、铁、铅等金属制作的茶具,用它们来煮水泡茶,被认为会使"茶味走样",以致很少有人使用。

但用金属制成贮茶器具,如锡瓶、锡罐等,却屡见不鲜。这是因为金属贮茶器具的密闭性要比纸、竹、木、瓷、陶等好,具有较好的防潮、避光性能,这样更有利于散茶的保藏。

因此,用锡制作的贮茶器具,至今仍流行于世。锡罐多制成小口长颈,盖为筒状,比较密封,因此对防潮、防氧化、防光、防异味都有较好的效果。

唐代时皇宫饮用顾渚茶,金沙泉,便以银瓶盛水,直送长安,主要因其不易破碎,但单造价较昂贵,一般老百姓无法使用。

搪瓷茶具

搪瓷茶具以坚固耐用,图案清新,轻便耐腐蚀而著称。

它起源于古代埃及,以后传入欧洲。明代景泰年间,我国创制了珐琅镶嵌工艺品景泰蓝茶具。我国真正开始生产搪瓷茶具,是本世纪初的事,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

在众多的搪瓷茶具中,洁白、细腻、光亮,可与瓷器媲美的仿瓷茶杯;饰有网眼或彩色加网眼,且层次清晰,有较强艺术感的网眼花茶杯;式样轻巧,造型独特的鼓形茶杯和蝶形茶杯;能起保温作用,且携带方便的保温茶杯,以及可作放置茶壶、茶杯用的加彩搪瓷茶盘,受到不少茶人的欢迎。

但搪瓷茶具传热快,易烫手,放在茶几上,会烫坏桌面,加之"身价"较低,所以,使用时受到一定限制,一般不作居家待客之用。

竹木茶具

隋唐以前,我国饮茶虽渐次推广开来,但属粗放饮茶。当时的饮茶器具,除陶瓷器外,民间多用竹木制作而成。

陆羽在《茶经·四之器》中开列的28种茶具,多数是用竹木制作的。这种茶具,来源广,制作方便,对茶无污染,对人体又无害,因此,自古至今,一直受到茶人的欢迎。

但缺点是不能长时间使用,无法长久保存,失却文物价值。

只是到了清代,在四川出现了一种竹编茶具,它既是一种工艺品,又富有实用价值,主要品种有茶杯、茶盅、茶托、茶壶、茶盘等,多为成套制作。

竹编茶具由内胎和外套组成,内胎多为陶瓷类饮茶器具,外套用精选慈竹,经劈、启、揉、匀等多道工序,制成粗细如发的柔软竹丝,经烤色、染色,再按茶具内胎形状、大小编织嵌合,使之成为整体如一的茶具。

这种茶具,不但色调和谐,美观大方,而且能保护内胎,减少损坏;同时,泡茶后不易烫手,并富含艺术欣赏价值。因此,多数人购置竹编茶具,不在其用,而重在摆设和收藏。(文章来源:网络,

唐代以前的茶器


茶器的品类繁多,造型优美,兼有实用和艺术的双重价值,为历代品饮者所青睐。茶器的发展和饮茶方式的变更关系相当密切。唐代以前的饮茶方式与今日不同,茶叶常配以姜、葱、胡桃、松子及其他食物或药物混煮成汤以供药用。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专门茶器,首先有了带托盘的青釉茶盏。盏托又称茶船、茶拓子,为承托茶杯,以防烫指之用器。据现有考古资料证明,盏托是从托盘演变而来。东晋、南北朝时期的茶盏,有盏与承托以釉相粘连的构思巧妙。这时期的茶盏的显著特点多为饼足,底部露胎。虽然此时的茶器种类不多,但为唐宋以后茶器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除上述茶盏外,三国末年至两晋时期还出现了一种叫“鸡头流子”(壶嘴称为“流子”)的青瓷盛水、注水的容器。这种汤壶质地和形状都有讲究,大致上,容积要适中,壶嘴要呈抛物线形,出水口要圆而小,以使出水有力、落水准。它的出现对唐宋以后壶的形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鸡首汤壶最初只是在壶的肩部一侧置鸡首,仅起装饰作用;东晋以后,鸡首中空成管状,作流通入壶内;到南朝时,壶形略大而高,颈部加长,器腹丰满;隋代壶身更加修长,颈亦细长,鸡首形象较前期生动。隋、唐初期,越窑仍有鸡首汤壶生产,唐中期以后,鸡首汤壶逐渐为执瓶所替代。

那些失传的古代茶器


何为“卖茶翁”者?将为传宗振祖风,却堪做个卖茶翁。都来荣辱亦何管?收拾茶钱赈我穷。

“卖茶翁”者,是日本江户时代煎茶道“中兴之祖”高游外的别号。

煎茶道肇始于陆羽《茶经》,南宋时,日本荣西禅师把茶种、茶艺从中国带回日本,煎茶开始在日本流行。

卖茶翁生于德川幕府的1675年,14岁随师父化霖禅师去长崎唐三寺,拜访过中国僧人,吃到了武夷茶。15岁徒步千里,到万福寺参加了黄檗禅文化活动。22岁开始只身云游,遍访高人。29岁已具有自由通达的诗文才智,仰慕唐人的煎茶三昧之风流生活。

过了整整50年的禅僧生活,卖茶翁十分厌倦当时僧侣社会的腐败,念念不忘重振宗风,曾作诗曰:“将为传宗振祖风,却堪做个卖茶翁。都来荣辱亦何管,收拾茶钱赈我穷。”61岁时,他在东山开了一间叫“通仙亭”的小茶店,燃起茶炉,摆上钱筒卖起茶来,他在酒旗上写道:“百两不嫌多,半文不嫌少,白喝也可以,只是不倒找。”

此后,卖茶翁名声大震,门前宾客盈门,功利之徒拼命收集他的各种用具。茶翁却在临终之前,将他所有茶器一把火烧光,使之化为灰烬。他的行为与人生哲学激发了当时文人墨客的创作热情,对当时的茶人、画家、诗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古代饮茶器具的样式也几近失传。但他那首《仙窠烧却语》却像一把火炬,从此照亮了日本茶道的黑暗天空:

从来孤贫无锥地,汝佐辅吾曾有年,或伴春山秋水,或鬻松下竹阴,以故饭钱不缺,保得八十余岁。今已老迈无用汝,北斗藏身终天年。其后或辱世俗手,于汝恐有留遗恨。是以赏汝火三昧,直下火焰转身去。劫火洞然毫未尽,青山依旧白云中。

此《卖茶翁茶器图》就是木村孔阳氏模写卖茶翁茶具计33件,均为彩绘木刻,十分精细,虽为日本古代茶道器具,但犹可远窥唐宋古器形制之大略。

【炉龛】放置炉子的小阁子。

【都篮】饮茶完毕,收贮所有茶具,以备来日。

【急烧】又称急须,煮茶、暖酒器名。

【铜炉】为生火煮茶之用,以锻铁铸之,或烧制泥炉代用。

【子母钟】成套的茶杯。

【瓢扚】大多由葫芦制成。用来尧水。

【注子】古代汉族酒器。金属或瓷制成。可坐入注碗中。始于晚唐,盛行于宋元时期。起到保温作用。

【茶罐】存放茶叶的罐子,锡制成。因锡稳定密封度好,故多用其存放茶叶。

【吹管】起炉火时用的吹火管子。街边卖茶必要茶道具。

【坐褥】铺或盖用的毯子。

【滓盂】盛放废水茶渣的器皿。

【檐子】类似与扁担的作用,挑货担子。

【钱筒】大小竹筒用来存放钱币。

【水注】注水壶。

【瓦炉】顾名思义,用瓦烧制为生火煮茶之用。

【炭篮】盛放烧水炭的容器,外面多由竹篾制成,里层包裹黑色油纸。

【小炉】生火炉。

【提篮】存放杂物的篮子。

【炉围】罩在炉子外的竹篓,起到隔断保护的作用。

【注子】古代酒壶。金属或瓷制成。可坐入注碗中。

【炭挝】用来砸炭的铁锤。

【焙钩】又名茶焙,是一种竹编,外包裹箬竹的叶子。因箬叶有收火的功效,可以避免把茶叶黄。茶放在茶焙里,要求小火烘制。

【建水】盛放废茶水的器皿。

【具列】用以陈列茶器,现在通常称为茶棚。

【茶旗】类似今天店铺门口的广告牌,招揽客人用。

【茶壶】存放茶叶的罐子。日本称为茶入或者茶心壶。

【灰炉】烧水炉的一种。下面没有通风口,现今日本茶道具中发展为火钵或瓶挂。

【瓶床】现在统称为瓶座,稳定壶和瓶的放置。

紫砂茶器的哲学之美


《老子》二章云:“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实离不开虚、无,(虚实关系是从道的有无关系引申发展而来)这两个对立因素相互依赖并发生作用,才能使“道”真正地发挥作用,这样说来,“道”既是“有”又是“无”。老子在十一章还做了一个很形象的解释说,车轮、盆子、房屋等物之“用”,在于中间的“空无”。甚至可以说在老子看来,有无虚实的统一是宇宙万物化生运行发挥作用的根本。

后来,庄子在《天地》篇寓言中提出“象罔”的概念。“象”是“形”,“罔”是“无形”,“有形”为“实”,“无形”为“虚”。“象罔”是无形和有形、虚和实的统一,这是对老子思想的传承和发挥。这样的哲学思想不可能不对中国艺术产生深远的影响,以至于虚实结合成了中国古典美学最基本的表现方法,或者说是中国的艺术辩证法。它神奇的光彩必然在中国传统艺术的各个领域里闪耀,小说、绘画、书法、戏剧、建筑……

中国画最讲究“留白”,画面中的空白并不填实,有的是河、有的是天,却不让人感到空,反而更有意味。当然绘画毕竟是平面艺术,似乎离紫砂壶的造型有较大差距,那么我们还可以拿中国传统建筑来比较。园林建筑最能体现中国人的审美精神,所以设计者通常利用廊、窗、亭等的布局来“借景”,以虚带实,以实带虚,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我们大可以把一把绝妙的紫砂壶作品也当作一座园林来欣赏,那里有曲径通幽,有院落与厅堂,有景物的呼应,有巧妙的花草点缀。在作品创作过程中突出实与虚的转化,虚实相生产生一种气韵生动的审美意境。在形与神的关系处理上主要体现那些借鉴生活器具的紫砂器上,它要求对实物的抽象化处理要做到形神兼备;在壶的身筒与纽、流、把、足的空间搭配上除了考虑实用功能外,又要求各部位之间的虚实相生。如曼生壶以及杨彭年和其他文人合作的仿古井栏、寒玉、汉瓦、合欢提梁等,无不给人无限想象空间。这种审美和书艺、画境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可谓之留白,可谓之虚境。

“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紫砂壶的虚实对应正体现着这一中国美学精神。我们来看大彬提梁,此壶的身筒还是比较大的且呈丰满的扁球状。但我们在欣赏时为什么不会有笨重的感觉呢?妙就妙在提梁那硕大的圆环上,此一圆环所围成的“虚”的空间恰好在视觉上缓解了下部厚重的感觉。而且上下两个圆弧构成鲜明的虚实对照,使整体上让人感觉气势雄健,浑然一体,正所谓“周接四海之表,浮于元气之上”。这样大胆运用虚实的设计,还有当代徐汉棠的菱花提梁壶。而且可以说这款壶型的提梁所形成的“虚”空间更大,更空,甚至和“实”的部分不成比例,但由于身筒部分的形体饱满、筋纹刚健,再加上“虚”的部分本身有空灵之感,所以并不让人感觉有什么不协调。可以说这把壶是以实为本,以虚为用的经典。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星辰居四方而中虚,八卦分八方而中虚,不中虚不足以妙万物”。紫砂壶不仅“中虚”,还有流、把、钮、足所形成的虚空间和“实”对比,岂不更妙?除了提梁,钮的透空、把的圈环、足的提高无一不创造着紫砂壶的“虚境”。比如有些来源于古代青铜礼器的壶型,往往上部比较厚重,为了不使整体上让人感到蠢笨,设计者通常会在下部装上比较高的三柱或四柱形的足,以形成“虚”空间和上部呼应。这样既不失青铜器的粗犷厚重又显得古意盎然,质朴幽雅。其实,紫砂壶中的虚实结合还不仅仅表现在器型本身各部分之间的空间对照上。

更有趣味的是有些高明的工艺师通过创造形象的“实”来引起我们观者想象的“虚”,比如古代工匠在设计鼓架时就别具匠心。他们在鼓下安放着虎豹等猛兽形象,使人听到鼓声同时看到虎豹之形,两方面在脑中虚构结合就产生好像是虎豹在吼叫一样的主观感觉,使整个作品突然有了生气。

陈鸣远束柴三友壶上的松鼠,蒋蓉牡丹壶上的蝴蝶,莲花壶上的青蛙,其实就具有同样的审美效果。这样由形象产生的意象境界当然也是虚实的结合。然而从欣赏者的角度说,如果我们没有活跃的想象力对“实”的形象进行再加工,也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审美愉悦。

茶器是茶说话的方式


语气是人说话的方式,茶器是茶说话的方式。不同器形的泡茶器以及茶杯,可以将同一款茶表现得完全不一样,甚至喝的人,都会疑惑:这是一样的茶吗?

对泡茶器而言,通常用得多是壶和盖碗。壶像是中年持重的男人,内压大、浑厚、出水慢,汤稠而蕴藉——熟普、红茶这样完全发酵的茶,用壶,是稳对稳,一脉相承地向内走;而盖碗,开放、敏锐、起伏大,像是一个聪慧而善言的女子,只要她能感受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单丛、岩茶,这类半发酵层次丰富的茶,用盖碗,可以演绎得姿态万千。用心观察,这两种器的选择,往往也代表了两种性格。但是也可能同一个人,这段时间用壶,过段时间用盖碗,是心境改变的外化。有一段时间,我不仅用壶,而且用水平壶,盖子盖上,从豆大的壶嘴入水——壶拎高一点,把水流拉成一条线,穿针一样,直直慢慢地落到壶嘴里。这样的方法,内压更大,近乎于萃取,哪怕是最后一道茶了,滋味依然饱满。那段时间,我很自闭,很多话想了又想,最后还是决定不说了。最终发现很多事情,最好的表达,就是不说。

还有一种用得不多的,就是碗泡:用一只有流的大碗,或者功力够,就用平常的碗。完全无遮挡,不闷不盖,这句话说来,就像是“随便说,畅所欲言”一样难说。因为无界限的另一个意思就是:你没有依傍,得靠你自己。比如绿茶这样娇嫩不发酵的茶,要还原其甜美又要不破坏其鲜嫩,已经近乎于一句禅机,不可说,一说就破,也不可不说,不说……不说就没茶喝。而且既然说了,就要点到,温度要够,不能用降水温这一偷懒的办法,像是拒绝,温和而坚定。器具是敞开的,内力是凝聚的,水温是高的,速度是慢的,一碗水端平,端的是,不容易。有次看老古用碗泡古法制作的恩施雨露,针形绿茶,碗泡碗出汤,分汤杯杯均匀,喝到嘴里,清甜缭绕如见青山绿水。最后的叶底,不焦不黄,如刚采摘的鲜叶。这话说的,圆满。

如果说泡茶器是说话的一个态度,那么杯子就是措辞,或者口音。薄胎白瓷聚口杯,就是普通话:标准,不夸大不缩小,对茶汤的还原最接近真实状态。初学泡茶者必备,说得好不好是一回事,但是不能词不达意。准确,是说话的第一步。

除此之外,不同的器形、釉色、烧结温度,可以变幻出千变万化的茶之语。一次,喝蜜兰香单丛,用一只柴烧倒钟杯和一只青瓷斗笠杯做实验——柴烧倒钟杯入口:涩、滞、挂喉;而青瓷斗笠杯:滑、香、爽口。这是因为柴烧杯不好吗?不是。是因为单枞生烈香猛,单丛就是《红楼梦》里的尤三姐,美艳带刺——要是不依着侬的脾气,就是杏目圆睁柳眉倒竖;要依着侬的脾气,把语气放和软,才能亲近香泽。

所以青瓷是平滑的,斗笠的器形是敞开的,好说好哄,茶汤在里面才肯显露娇媚温柔。真真是,从来佳茗似佳人。但是同样是这两个杯子,用来喝熟普,青瓷斗笠杯就不够力道了——熟普已经够圆滑,柴烧倒钟杯深聚的形状,恰好箍得住这一汪圆滑,把成熟立起来。而来自柴窑火气的刚劲,把厚度又强调出来,恰是一句听上似是而非的话,把意义抓了出来,然后得到深化。有时候这样的茶喝到嘴里,往往都不像是水,而是扎扎实实的食物,比如像甜枣香的羊羹。

唐宋时期的茶器丰富绚丽


中国是茶的原产地,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作为古老东方文明的一个象征,茶及其茶文化随着丝绸之路,不断地影响和推动着世界各国茶文化的兴起和发展。唐宋时期,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饮茶之风盛行,大大促进了陶瓷器制造业的发展,形成了各种不同风格、不同特色的茶器。唐时,借助丝绸之路的繁荣,中国的茶叶经回纥及西域各国向西亚和阿拉伯地区传播;公元6世纪下半叶,茶传到了朝鲜半岛;公元806年,日本僧人将茶和制茶工艺带到了日本;两宋时期,中国茶传入南亚诸国,并经由这里传往西方……

在著名的“黑石号”沉船上,考古学家打捞出了大量的唐代瓷器,其中不乏工艺精美的茶器;在“南海一号”沉船上,考古学家也发现了大量的精美茶器。唐代和宋代陶瓷茶器大量向海外输送,也进一步证明了丝绸之路其实也是茶叶和陶瓷之路。同时,通过“丝绸之路”传入的外域文化,也给中国传统茶器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使得唐宋茶器更加丰富绚丽。

吸收了外来风格的唐宋茶器,体现出高度发达的唐宋社会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博大胸襟。陶瓷匠人们在不断的借鉴和模仿中,逐渐将富于变化的优美形态变成适合中国人审美观赏的新形制。

好的茶器关键在哪里?


好茶器的关键

先不谈文化层面,单纯从茶品呈现的角度,好的茶器很简单,一看材质,二看器型,当然还要看容量,那个就是根据应用场景来选择了。

器型和材质二者当中,又以材质最为重要,决定了茶品呈现的品质。

茶器的材质其实也很简单,大体上包括瓷、陶、玻璃、金属这几个方面,当然也有一些其他的材质,比如石头,包括玉石水晶等等,还有如我们之前做的砂铫,是陶泥和石材的混合材质,还有其他一些我们也实验过,但不是很有普遍意义。总的来说,在这些材质当中以瓷和陶为主流。

那我们需要选择什么样的材质呢?瓷和陶只是原料和工艺的差异,我们不被表面的名称迷惑。我们要探寻这个问题的本质。

什么本质呢?其实就是茶汤与这个材质的相互关系。我们希望茶汤能和材质有良性的互动,而不是对茶汤产生负面的影响。

我实验过各种各样的材质,大体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负面影响,比如大多数的陶器,从外表惊艳的中国日本的柴烧到名贵的紫砂以及紫陶坭兴陶等等都属于陶器,其中有正面影响的不是没有,但是负面影响比较多,有很多不确定性,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及实验验证才能进行筛选。

当然这里主要说的是香气细腻、层次丰富的古树普洱生茶,不同茶类还是有所区别。这个还是要说明一下。

一类基本是零影响,比如很多白瓷茶器,金银锡不锈钢这类金属茶器,玻璃茶器等等,这个其实还是有微小的影响,稍微细心也能喝出来差别,有些特殊的金属和玻璃会有正面的影响,但程度一般没那么大。还有些有明显负面影响,那个属于材质本身有问题了。

一类是正面影响,这里面既有我刚才说的陶器,比如紫砂中的某些小类别,也有一些特殊的瓷器。紫砂当中以朱泥壶比较容易呈现汤香,其他的紫砂要么透气太过而压香,要么需要长时间养壶才能呈现较好效果,这些对于茶友来说难以选择,也不太容易操作。

其实我们希望的是材质有一点点的透气性,这样才能与茶汤进行互动,但有不希望透气太过,那样容易跑香。而且这一点点的透气性我们希望是正面影响而不是负面影响,这个就不那么简单了。

选材质,难就难在这里。

如果想呈现丰富的香气,其实有一句不传之密,无妨告诉大家。选陶器要尽量选不透气的,选瓷器要尽量选透气的。对于我来说,没什么密不密,不指着这个蒙世。如果能看懂这句话,对茶器的材质的认识就秒杀99.99%。后面还有其他一些技术细节,但大的方向是这样的。

当然你要是品鉴本身很差,喝不出细腻香气,那就无所谓了。

实验了各种釉料瓷器的茶汤呈现效果之后(为此买了很多泡一次就不怎么用的茶器,被老婆骂乱花钱),我们目前选定了一款仿宋官哥窑的材质。

这个初看上去,器型规矩(还有其他一些传统器型,也都不错,后面再放图),釉面光泽油润,让人感觉很舒服,其他也看不出什么。

我们拉近看看表面有开片效果,有官窑的味道,因为是仿哥窑效果,后面表面会发生变化。

用了几次会呈现这种效果,有的类似用了多年的宋官窑的感觉。

用到后面就是哥窑效果了。当然,所谓官哥不分,界限也不是绝对的,这些都是考古学的细节,这里就不考证了,总体效果接近哥窑吧。

细看有类似金丝铁线的纹理。这个可能有的喜欢古瓷的朋友会喜欢。如果和故宫什么的传世名器对比,也会挺有感觉的。

这是故宫哥窑展的瓷器,应该说仿的效果很不错了。

说到这里,我们只知道这是行家仿的高古瓷器,做的比较到位,艺术性很不错,换句话说是件东西。

但最关键的问题不在这里,我们更关注的不是艺术效果,而是材质对茶汤的呈现有什么影响,这个外行看外面,内行就要看里面了。

极为细密的开片,这才是我要找的东西。

瓷器要很茶汤形成互动,并不容易,一般的瓷器影响都不太大,这个就不一样了。里面细密的小开片,加上外面深开片的金丝铁线,不说太多,自己慢慢体会。用东北话来说就是你细品吧。

当然,理是理,还必须要经过实践检验才行。我们试泡了多款茗寿堂经典普洱茶,呈现效果都明显好于普通瓷器。效果类似朱泥中较好的品种,风格略有不同,(关键是比好的朱泥壶便宜)。

还有一件事在器型中非常重要,那就是出水。内行看门道,我们再来看看。

球孔做到这种程度,基本上不用担心出水了,实际上也是如此。

如果懂曲线的就能看出来,出来的水压是什么状态,这个也不多说。出水近乎完美,严格说,收水还有一点提升空间,不过综合美学考虑,也可以理解。如果壶嘴做的太夸张就影响整体效果了。

茶器润茶茶香四溢


马配好鞍,好茶配好器”。品饮一杯好茶的价值不仅局限于茶叶的好坏,品茗使用的容器也是影响茶品质的重要因素。茶器的选择、茶席的设计,都极大程度地体现了现代人对于品茶的理念。

茶器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为丰富和发展茶文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茶的起源地,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茶文化。茶器伴随着茶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在茶成为饮品后,与之相配套的茶器便应运而生了。中国最早的饮茶器具为陶制的缶。而考古发掘则表明,我国最早的瓷茶器产生于西汉。茶器在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普遍使用时期后,开始向专用茶器过渡,唐代时已发展为民间饮茶器具和宫廷饮茶器具两大类。自唐至宋,随着中国饮茶风气日渐高涨,出现了茶焙、茶笺、砧值、茶坅、茶碾、茶罗、茶盏、和茶匙八大茶器。到了元代,从茶叶加工到饮茶方法都出现了新的变化,因此导致部分茶器的消亡,新茶器开始出现。而随着元代条形散茶的兴起,明代时饮茶变为直接用沸水泡制,这样唐宋时的一些茶器便成了多余之物,取而代之的则是较简单的茶壶和茶盏,尤以紫砂壶为主,其材质多为陶或瓷器。时至今日,茶器依旧处于一种不断发展的状态。

如今的茶器种类繁多、造型优美,既有实用价值又富艺术之美。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茶器大致可分为六类:紫砂、瓷器、黑刺、玻璃、金属和竹木茶器。茶器的选择因茶而异,因人而异。

不同的茶需要不同的器皿来冲泡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功效。比如功夫茶作为发酵茶的一种,讲究以茶养汤,因而较适合用盖碗来冲泡;而绿茶讲究‘以汤养茶’,又因其属于轻发酵茶,故多用茶壶或玻璃杯来冲泡。但在实际选取茶器的过程中也要因人而异。个人的喜好不同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茶器的选择。有些人偏爱瓷器,因而在选择时会将瓷器茶器作为首选;而有些人则钟爱玻璃茶器,即使是冲泡发酵茶也习惯用玻璃瓷器。

受中国传统的茶文化影响,目前的爱茶者多钟情于瓷器茶器,因而如何鉴别瓷器茶器的优劣也成了众多爱茶人士普遍关心的问题。据徐美介绍:“瓷器茶器一般可以从其器型、造型、材质和工艺等方面来鉴赏,上等瓷器茶器讲究薄如纸、白如玉、声如罄。”

此外,即使是同一款茶器,也会因其图案、画风、花色等方面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中国早的专用饮茶器具始于汉代


人类文明历史悠久,最早使用的器具为石器,那个时代被成为石器时代,那么最早的饮茶器具是什么呢?

最早的饮茶器具,经过一段从日常饮用器具向饮茶专用器具发展过渡的时期。人类最早的日常饮用器具来源范围广泛,既有自然界天然生成的物质,也有人造物质,如:竹、木、骨、果壳、陶等。随着人类社会文化的发展和进步,还用矿石冶炼金属,并制作金属材质的日用器具。青铜时代用青铜冶祷器具的工艺技术十分精湛;铁器时代金、银、铜、铁、锡五金器具用途广泛。然而,许多自然界天然生成材质制作成的曰常用品,很快就腐烂了,金属制品由于易被腐蚀,陈旧之后则被回炉再加以利用,这样,留给我们最多的器具则是用泥土烧制而成的陶瓷类器具。

仰貂文化半垵类型彩陶钵,口径40.8厘米,现藏于西安半垓博物馆

茶成为饮料的发生问题是由神话出发而推断的。唐代陆羽认为饮茶开始于神农氏,鲁周公时已为人所知。发展到春秋时齐国的晏婴,汉代的扬雄、司马相如,三国时吴国的韦曜,晋代的刘琨、张栽、陆纳、谢安、左思等都爱好饮茶。饮茶流传广了,便形成风俗;到了唐代,饮茶之风已非常盛行,在东西两都(西安、洛阳〉,以及湖北、四川一带,家家户户都饮茶。茶作为饮料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时期。20世纪从事茶史研究的学者对饮茶起源的看法,基本认同药用、食用起源说。从这一点上看,最早的吃茶用器具是和吃药、饮食用的器具有着共用发展时期,存在着一段相当长的由共用到专用过渡期。在发展和过渡阶段,吃茶的器具是和吃药、饮食的器具一样的形态。

最早药用和饮食用器具是什么式样和材质,看来仅能从陶器起源思维中去寻找答案。它包括着小口大腹或小腹大口的容器。例如:缶是容器,它的日用功能是贮存,可作为汲水器,酿酒术发明后做盛酒用,还可贮藏药物,还可做打击乐器和做量器用等:韩非在《韩非子》中说尧〈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的部落联盟领袖〉时饮食的器具为土缶3土缶是用粘土烧制的陶质容器。从出土的文物资料中可知,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缶的制作材料,既有陶质的,还有青钢材质和原始瓷质地的。中国的考古史实表明,悠久的文化往事源远流长,文化遗址出土的器具,围绕人们日常生活的炊器、饮食器、盛储器多种多样,各种形态的器具在注重日用功能的同时,向着人造物质的审美观赏化迈进。人们在长期使用和制造器具的过程中,不断摸索如何使器壁光洁和经久耐用,如何使器表处理满足人的审美和日用双重需要。

早期的药用或饮食器具的生产制作方式和消费方式,在当时没有留下任何作为依据可考的文献记录,今天仅能从这些陶器、原始瓷器的出土遗物上去体会和推测其用途。而作为最早饮茶用的器具考证,则仅能从后人的一些文献中去推断久远年代。晋代常璩的《华阳国志,巴志》记述,早在“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上植五谷,牲具六畜,桑蚕麻妗,鱼盐铜铁,丹漆荼蜜,……皆纳贡之”。而据《史记,周本纪》我,周武王率南方8个小国伐纣是公元前1066年,因而有人推测说我国茶树原产地巴蜀一带,茶作为饮料为时很早,已有3000年以上历史了。不过,根据目前零星的史料记栽,直到汉代,中国还未曾有专门饮茶的器具出现,饮茶用器往往是和其他饮具通用的。目前的茶史资料,一般认为我国对茶的利用开始由药用转化为饮料的年代是秦汉时期(秦,公元前221—前207年,西汉,公元前206年一公元25年茶文化研究界把西汉王褒的《債约》中谈到的“烹荼尽(净)具,已而盖藏”中的“具”,说是文献最早提及到的关于茶具史料。《僮约》是一份契约,在文内写有要求家僮在烹茶之前洗净器具的条款。但也有对此有着不同见解的人,认为这份契约中的“具”解释理解成食具较合适,或者仅是泛指烹茶时所用的日用器具。还有认为对“烹荼尽具”中的“荼”字解释是指苦菜,那么,其“具”也就不成为饮茶器具,而是指饮食用的日用品罢了。另外,这里说的“具”,其材质、式样等也没有谈清楚。

20世纪90年代,浙江省出土了一些东汉青瓷器具品种,有瓮、碗、杯、壶、盏等。由于目前各地方兴未艾的茶文化热,使得有人把这些器物认为是最早的瓷茶具。例如,1990年,浙江省湖州市博物馆在湖州发掘一座东汉晚期至三国吴时期的砖室墓中,清理出一只完整的、器肩部有“苓”字的瓮,而许多从事茶史研究的人认为应该是“荼”字。此瓮现藏于湖州市博物馆,内外施釉,刻印阴纹装饰,肩部有四系,既便于提携,又增加了装饰美。此瓮被认为是最早的瓷茶具。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饮茶逐漸发展成为社会各阶层的风尚,无论宫廷还是民间,饮茶的史料陡然增加,饮茶习俗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饮茶的盛行使得茶具得到发展。从出土的陶瓷质器皿遗物上,明显发现器皿注重实用并不断更新,为适应当时人们生活和社会习俗需要,食具、酒具、茶具等日用器具在互用的情况下,已有了专用选配,并根据用途而明确了形制。就中国饮茶用器具的发展历史而言,自汉开始,经过相省长的历史时期,至魏晋南北朝茶具已初具形态。以后,发展至唐代,随着饮茶之风在全国兴盛,人们讲究饮茶情趣,茶具的配套也随之齐全、完备。

鉴于此,人们有理由可以认为:在中国,茶开始成为饮料最晚始于秦汉时期,而作为饮茶时所需用的器具,即茶具的出现,至迟始于汉代,但饮茶用器、酒具、食具由共用发展为各自专用,还是经过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前引吴国韦曜“以茶代酒”的典故,说了上层社会饮茶习俗已经确立。宫廷和贵族官僚参与饮茶,促使饮茶风俗的发展,陆羽在《茶经,七之事》中记栽着几则唐代以前与饮茶有关的器具,但它们并非为饮茶专用的,而是与食具、酒具相互共用的。例如,晋代司隶傅咸“闻南方有蜀妪作茶粥卖,为廉事打破其器具,后又卖饼于市,而禁茶粥以蜀姥,何哉”之事,这里的“作茶粥卖”,提示出用器是食具3又如,陆羽还说“晋四王起事,惠帝蒙尘,还洛阳,黄门以瓦盂盛茶上至尊”。这里说的所谓“蒙尘”是指晋惠帝在“八王之乱”中被挟持,颠沛流离,回洛阳时“黄门”侍郎用“瓦盂”敬奉广瓦盂”是指粗糙陶质碗,这种陶碗其实是当时社会平民阶层的饮食用器具3文中既表明了晋惠帝所处环境的窘迫,又说明在这种狼狈环境里还念念不忘饮茶。可见晋代饮茶习俗在洛阳时已经形成。陆羽转引的文献,记述饮茶与茶具的内容,被公认为有关茶具的最早、最明确的文字记栽。陆羽引用西晋左思(约250"-305年)的《娇女》诗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皙;小字为纨素,口齿自清历。有姊字惠芳,眉目粲如画;驰骛翔园林,果下皆生摘。贪华风雨中,倐忽数百适;心中荼荈剧,吹嘘对鼎铴。”这里说的“鼎铋”也是茶具。他还引用《广陵耆老传》中说东晋司马睿元帝门丨7—323年)时的传说:“有老姥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粜之,市人竞买,自旦至夕,其器不减。”等等。

丝绸之路对唐宋时期茶器的影响


“丝绸之路”是连接东亚、西亚和地中海的一条世界贸易的古道。

在我国古代,广义上的“丝绸之路”共有三条:最主要的一条是指自西汉张骞始开辟的东起长安,西达大秦(古罗马帝国),横贯亚洲的陆上通道。

“海上丝绸之路”的通道有东海和南海两条起航线。南海起航线东起中国的扬州、泉州、广州等港口,连接东南亚,经过马六甲海峡,到达天竺(今印度半岛各国),越印度洋、阿拉伯海,最后到达大食(阿拉伯帝国)。东海起航线以山东的登州为起点,跨黄海、抵朝鲜,再东渡日本。

除了这两条以外,连接东西方的纽带还有一条鲜为人知的“西南丝绸之路”。这条古道比公元前2世纪张骞通西域开辟的陆上“丝绸之路”及东南的“海上丝绸之路”还要早些,是我国西南地区与西欧、非洲距离最短的陆路交通线。

唐宋时期中外文化交流频繁,许多波斯人、阿拉伯人甚至非洲人居住或往来于丝绸之路。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畅通,不但使得大量中国器物进入西域波斯一带,更使得中亚、西亚及地中海沿岸国家的器物大量传入中国。由于国人的高度民族自信和开阔的文化胸怀,能够汲取异民族的文化精髓为己所用,因而在唐宋时期出现了大量从造型、图案、装饰上带有明显异域风貌的陶瓷器具。长期以来,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碗、瓶、高足杯等器形,都因为有了多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吸收,造型和装饰变得更加优美。有些典型西域器形和纹饰,如宝相花纹、兽鸟纹等也逐步被吸收。还有一些本应用于金银器制作的工艺,此时也被大量地模仿应用于陶瓷制作中。

这种多民族文化元素创造性地融合,使得本土陶瓷器在不断地借鉴和模仿中,逐渐将富于变化的优美形态变成适合中国人审美观赏的新形制。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茶器里的诗意》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具资讯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具资讯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