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别时和见时不同,饭碗的彼岸,我们别时和见时不同。有陶友询问,建水紫陶刻花工艺中的难点有哪些,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四个难点。

一、刻花深浅靠经验去感知

在湿润的坯体上,用锐利细小的刻刀将文字和绘画的笔迹刻出来。在坯体厚度小于1厘米、甚至许多小件作品坯体厚度普遍小于0.5厘米的情况下,如何确保刻花既不损坏坯体、又可以保证填泥和精修顺利完成,很考验刻花匠人的感知能力。

刻得太浅,填泥厚度不够,在后续精修和最后的打磨时,很有可能将一些装饰的画面修掉或者磨掉。

如果刻得太深,甚至刻穿坯体,立刻就造成损坏;即使没有刻穿,填泥时也容易压坏坯体,或者烧制时填泥处容易烧裂。

每一个坯体的厚度不会全部相同,所以需要刻花匠人依靠自己的经验去确定刻花的深浅度,没有长期的积累,难以做到优秀。

二、不规则的曲折线条,使得刻花难度增加

无论是坯体上的绘画还是书法文字,线条都是随机的,而且是曲折回环、毫无规律的。刻花匠人在操作时依靠手部去灵活转动,极为繁复。特别是一些精细的线条,往往刻一个小局部就会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三、需要细致保留书画线条的原始韵味

这也是目前建水紫陶刻花领域最为大家看重的。一件作品,无论书画家装饰得多好,如果刻花匠人不能较好地刻出原有书画的韵味,填泥后的画面也会大打折扣。

涉及的装饰风格和题材不同,对刻花的要求也会出现巨大差异。如果是装饰细微繁复的山水画、笔走龙蛇的草书或者是其他诸如羽毛、建筑细节等等题材,往往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积累的刻花匠人才能较好地完成。

四、最难的还是耐心

刻花实际上是一份很容易让人感到枯燥的工作,每天盯着毫无规则的、密密麻麻的线条刻,很容易让人感到疲惫,丧失耐心。

但刻花又是一份极其需要耐心的工作,不耐心细致,静不下心来,是做不好这份工作的。

无论是前面的三点还是其他的很多细节,最后都需要一份耐心和细心,这是整个刻花工艺中最难的。

延伸阅读

建水紫陶的陶坯是什么角色?


我们介绍说建水紫陶是全手工制作的,常常会被误解为“一个人全程独立完成”这个意思。现在情况稍好一点,通过不断普及相关知识,越来越多的顾客知道建水紫陶其实是一项团队协作的工艺。

但我也曾遇到比较极端的问题。有顾客询问某件作品是不是作者一个人独立完成的,我回答说作者只是进行了其中一道或者几道工序,不了解的顾客就会说“连陶坯都拉不好,他能做好紫陶吗?”

看似是个灵魂拷问,其实不难回答。

先举个例子,95%以上的书法家不会亲自制作毛笔、墨水和纸张,是不是就能由此推断说他们写不出好的书法作品呢?

毛笔、墨水、纸张,还有砚台等等,在书法这个领域,就是工具,书法家不会制造,但是能选出最好用的。同样,建水紫陶里的陶坯对于专攻装饰的艺人来说,也是工具,他们或许不会制作,但是一定能选出好的器型,或者至少是适合自己装饰的器型。

再说拉坯塑型,同样也需要借助工具,没有拉坯机,就谈不上“拉坯塑型”。大家也不会要求拉坯艺人还要会亲手制作拉坯机,拉坯机只是工具而已,他们不会制作,但是可以选择最好用的一款。

我这么说并不是要把拉坯与装饰对立起来,或者说谁高谁低,而是想说明每个工艺阶段的侧重点不同,一件完整工艺品的每一道工艺流程,都是一个相互成就的完整体,每道工艺之间是承上启下的关系,它们并不对立,相反,是非常紧密的协调与合作。

所以,我们欣赏擅长装饰的艺人还努力学习造型,但是如果他们不会造型,也没必要苛求。他们的本职工作是装饰,如果他们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就是优秀的艺人。

这一点,对于其他环节同样适用。

建水紫陶的残贴说的是什么?


残贴,这种装饰是建水紫陶独具匠心的创造,是所有陶瓷中仅限于建水紫陶独特的语言。残贴的由来,传说建水县城有一位文人练字时,将写过的字纸随手扔在一边。却无意间发现了堆在一起的字纸表现出一种残缺的美感。他第二天一大早就去找制陶工匠,然后,类似的图案开始出现在建水紫陶上。坊间称这叫“残贴”。

随着时间消磨掉了斑驳,岁月留下风韵,残帖,作为建水紫陶的标志性工艺之一,由来已久,制陶艺人们早已说不清残帖的具体来意,它的诞生,或许正如传说中一样是一段美丽的意外.

也有人对“残贴”的出现持有不同的说法,说是因制陶工匠在制作过程中字帖绘画被大风吹散在地,工匠突然发现堆叠在一起的字帖书画,虽不完整,却拼凑出一种莫名的美感,覆于陶上,得以体现。也有人说是因某位文人厌倦了千篇一律的字体和风格,突发意想把各种书法文体摹篆颜隶真草和绘画作品创新结合起来,创作出了残帖之妙。对于残贴的出现无论真相是何种,不可质疑的是,残贴的出现给建水紫陶增添了不一样的美。这正是成为建水紫陶独特的韵律。

紫陶烧制前需要晾干,原因是什么?


陶坯在烧制前进行晾干或烘干的干燥处理,主要是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

一、提前晾干可以减少烧制时的破损率

陶的烧制是一个专业又科学的过程,其中特别关键的环节是通过逐渐升高温度将陶坯中的水分烘烤去除。除水分,会改变陶坯的内部结构,需要考虑到陶坯的承受能力。

湿坯水分含量大,如果不经过干燥,直接入窑烧制,大量的水分在短时间内快速消除,陶坯急剧收缩,内部结构快速改变,很容易对陶坯本身造成破坏,导致作品烧坏。

即使是干燥过的陶坯,在入窑烧制时,还需要经过漫长的烘烤阶段。在烘烤、升温、猛火烧造这三个阶段,烘烤耗时最长,超过整个过程六成以上。

以传统龙窑来说,烘烤需要15~20个小时,升温则只需要5~8个小时。电窑和气窑的时间相对短一点,但是其中烘烤的阶段,耗时也是最长的。可见,陶坯烧制前进行干燥,去除大部分水分,对于烧制的成功与否特别重要。

二、剔除一部分不合格的陶坯

如果一件陶坯在烧制之前的制作流程中做得不合格,在干燥过程中就会发现端倪,最常见的是开裂。

将这些不合格的陶坯事先剔除,既能做到不浪费燃料,又能为其他好的陶坯腾出摆放空间。现代电窑和气窑的空间都十分有限,因此每一个位置都很珍贵。

三、充分利用有限的窑内空间

水分较多的湿坯状态下,陶坯是不能相互重叠起来的,但是经过干燥后,一些价格较低的陶坯就可以相互重叠在一起入窑烧制,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的利用有限的窑内空间。

一般是一些低价的茶杯或者汽锅会相互重叠起来烧制,就算会因此烧坏一些,也可以在烧制的数量上去平衡一下成本。实际上,一个窑口烧制成熟、稳定后,再加上经验丰富的烧窑师傅,因重叠而发生的损坏会很少。

但那些精工装饰制作的陶坯,作者不会冒险将它们重叠在一起,而是牺牲一些烧制数量,去换取更好的烧制成功率。

紫陶上的刻填与浮雕,哪个更好?


紫陶圈里一直存在一种关于“什么才是正宗的建水紫陶”的讨论。在2006年以前,并不存在这个议题。这个讨论逐渐出现并在某一些特殊的时段会表现得很激烈,原因是近十年来陆续有很多传统刻填装饰以外的新的装饰手法被应用到紫陶的装饰上,其中以浮雕的数量最多。

以浮雕为代表,还包括简单一点的阴刻、阳刻,复杂一点的堆雕、双层镂雕等等,主要来自两个地方,一是钦州坭兴陶传统的陶刻技艺,二是江西景德镇的各种十分成熟的雕刻手法。当这两个地方的陶人远赴建水时,也同时带来了这些装饰形式。

建水紫陶传统的刻填装饰,一直坚守着“画、刻、填”三步骤,还有一种跳过“画”这道工序的空心刀法,直接在陶面上刻出图案,但是仍然坚持用“填”的手法表现出来。

所以,从建水原本的装饰手法来说,只刻不填的装饰手法就是一种新的形式。

新与老,或者更确切地说,外来与原生,也许并不存在谁取代谁的问题,但是争论、甚至冲突总会或多或少不可避免。谁对谁错目前还没有公认的标准和公平的裁判,大家都不过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发表有利于自己的看法罢了。

本地陶人可以搬出无数历史资料和一些所谓的文化理论去说明在紫陶上做浮雕的种种不是,有时候会显出鄙夷之色;而某些以浮雕为主的陶人也会偶尔冒出一句“刻填的彩泥有毒、不健康”这类拿不出任何证据的话···你来我往,其实谁也说不透彻。

但现实不管你争不争,大量的只刻不填的作品出现在了紫陶市场上,人们仍然会约定俗成地叫它们做“建水紫陶浮雕作品”。

很多陶人其实不关心手里的东西属于什么陶,是不是正宗,而只在乎那一块泥巴能不能做出自己想要的东西;很多商家其实也不关心店里摆的是不是“正宗的紫陶”,是不是所谓“有文化的紫陶”,而只关心它受不受消费者欢迎;作为顾客而言,就更不会关心了,他们要的就是一个“喜欢”。

从知晓的人数和发展历史来说,浮雕其实还更胜一筹。但刻填作为紫陶独有的一种装饰工艺,其意义也十分重要。而我想说的是,独有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排斥其他。

这不,有些思维开明的陶人学着去粗取精,将二者巧妙结合,已经做出十分惊艳的作品。

更何况,紫陶上的装饰,无论是刻填还是浮雕,都有自己的粉丝!(作者:转山,来源:云南紫陶,图来源:说茶网图库)

到底什么是紫陶?


什么是紫陶?

按照出土文物的叫法,陶器分为红陶、灰陶、黑陶、白陶、彩陶、釉陶,为什么呢?因为烧制出来呈现什么颜色,就用这个颜色作为陶的前缀命名。比如说烧出来是红色的,叫“红陶”;烧出来是灰色的,叫“灰陶”,以此类推。那是不是烧出来呈紫色的陶就叫“紫陶”呢?

这四件陶器是不是颜色很接近?比红色深,用“紫陶”来命名恰如其分。

那么,紫陶到底是什么?

“紫陶泛指各类棕红色、红色陶土材料制作而成的表面无釉陶器的总称。”明清以来,全国各地有多处生产此种类型的陶器。其成型方法多为手拉坯成型、注浆成型,或者较为原始的泥条盘筑成型等。比较著名的产地有云南建水、广西钦州、重庆荣昌、广东潮州等。

照上面这个说法好像有道理哎,清代的人也不是胡叫“建水紫陶”的。

那“紫砂”是什么?紫砂陶仅指宜兴紫砂。国内其他地方亦有少量紫砂,但与宜兴紫砂有所区别,也有少数地方生产紫砂产品,都是延续宜兴紫砂的传统风格。

有没有发现“紫砂”的叫法和“紫陶”有异曲同工之妙?最初的颜色是“紫色”不假,但渐渐的,“紫”不仅仅指颜色,更成为一种泛指。

什么是建水紫陶?

“什么是建水紫陶?”,如果向碗窑村的制陶老艺人们求证时,听到的回答,意思大概都一样,“用建水碗窑村的五色陶土制作并烧制的陶,都叫建水紫陶。颜色啊,以羊肝色为主”。

该条例定义建水紫陶为:“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批准的建水紫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许可范围内,以建水县紫、白、青、黄、五花等五色陶(瓷)土为原料,采用镇浆制泥、手工拉坯、湿坯人工装饰、雕刻填泥、高温烧成、无釉磨光等工艺制成的紫陶成品。”

该标准定义建水紫陶为:“以建水境内天然五色土为主要原料,采用镇浆制泥、雕刻填泥、无釉磨光等特殊工艺烧制而成的陶器。”

那估摸着大概是这么个意思:不管在北京、上海,甚至是国外,只要是用建水的紫陶泥料,用建水传统的紫陶制作工艺制作出来的陶器,都称为“建水紫陶”。紫陶前冠以“建水”,亦是凸显地标的保护性。所以白陶也好,红陶也罢,只要用的是建水五彩山泥料,都具备叫“建水紫陶”的前提条件。

小贴士:

建水紫陶的开山祖师爷——潘金怀,他老人家的作品和逸事只有口口相传,实物作品极为罕见。传闻集大成者向逢春曾向潘金怀请教紫陶制作,现流传下来的向逢春作品是这个模样的。▼

这是典型的建水紫陶作品,采用了建水紫陶工艺中独树一帜的阴刻阳填和残贴工艺,并且使用了无釉磨光。后世心中均以此作为建水紫陶的经典代表。

但是随着建水本地工艺技术的提升,而且手工艺人们在各个陶瓷产地互相走动,促进了制作工艺的交流与当地工艺的长足发展。正所谓“匠自八方来,器成天下走”,后来的陶艺人在传统基础上不断地改良创新,逐步演变出多种颜色、形式,有白色的,红色的,装饰方式在刻填、残贴的基础上,还增加了仿生、浮雕、包锡等等,坊间都把这些作品叫作“建水紫陶”。这是为啥?

“镇浆制泥”自不必说,绝大部分的制陶工艺都有这项,但是“雕刻填泥”“无釉磨光”是必要条件的吗?

本页所有的陶器,有的没有“雕刻填泥”,有的没有“无釉磨光”,甚至既没有“雕刻填泥”,也没有“无釉磨光”,但都是人们说的“建水紫陶代表作”。

那么颜色是不是都要是紫色的呢?

上面的几件陶器有白色、黑色、红色,如果用颜色命名的话,是不是要分别叫作“白陶”“黑陶”“红陶”呢?

答案是否定的,从清代道光年间迄今,上面的三件陶器,无论坊间,还是官府,都管这些叫作“建水紫陶”。只因都是用的建水五色陶土,尽管制陶泥时配比不同、烧制不同、打磨工艺不同,导致最终颜色差异非常大,但是,都叫“建水紫陶”。

“雕刻填泥只是紫陶的工艺特色,主要还是看泥料。”建水紫陶艺人周连和边拉着坯,边说着话儿。

建水紫陶,在大众心中已脱离狭义的定义。只要建水五彩泥料制作的陶器,都会被叫作建水紫陶,建水陶与建水紫陶定义上的严格区分,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地模糊起来。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紫陶刻花,难的是什么?》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具资讯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具资讯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