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大力发展名优特色农业见成效

近年来,梧州市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农民扩大砂糖橘、六堡茶、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发展名优特色农业,实现助农增收。

据统计,2013年梧州市全市砂糖橘总产量35.76万吨、总产值为8.36亿元,农民人均种植水果收入由2008年的198.76元提高到2013年的426.54元。今年,梧州市将通过实施“柑橘上山优果工程”,科学调整水果种植区域布局,计划种植柑橘总面积32万亩以上。7月份,梧州市通过招商引资与无锡明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约开展项目合作,该公司将投资约5亿元,在梧州市建设万亩砂糖橘标准化果园和配套的集农产品加工、冷藏和交易功能于一体的市场。目前,梧州市已形成了以砂糖橘为主,荔枝、龙眼为辅的水果优势品种产业结构布局。M.cy260.cOm

作为梧州市特色优势农业项目之一的六堡茶种植,近年在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下,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实施品牌战略,从种植到精深加工再到品牌营销,不断延伸产业链,为茶农铺设一条增收致富之路。目前,在六堡茶主产区苍梧县,六堡茶种植区域已经扩大到狮寨、梨埠、木双、京南、岭脚等镇,种植面积达5.23万亩,全县注册登记的六堡茶生产加工销售企业有12家,六堡茶生产经营微型企业30家,茶叶专业合作社49个。

为推进梧州市“菜篮子”工程建设,做大做强品牌蔬菜产业,今年全市计划新建“菜篮子”工程蔬菜基地1400亩,继续建设完善品牌蔬菜基地10000亩。通过土地流转给企业,促进蔬菜种植基地化,农民在收租的同时还可以到蔬菜基地或进城务工,实现收入多元化。

另外,梧州市桑蚕、八角、肉桂、巴戟、坚果等经济作物种植方兴未艾。如,蒙山县紧抓桑蚕丝绸产业转移机遇,大力发展种桑养蚕以及丝绸加工业,目前已有12家丝绸生产企业落户该县工业园区,逐渐形成以茧丝绸、真丝家纺、真丝服装为主的特色丝绸产业链。

cY260.com编辑推荐

广西苍梧县大力发展无公害六堡茶产品


广西苍梧县大力发展无公害六堡茶产品

为进一步提高六堡茶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我县不断完善无公害六堡茶产品生产管理办法,规范六堡茶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大力发展无公害六堡茶产品。

苍梧县突出重点,按照区域化种植、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要求,集中力量,创办一批各具特色的示范基地,采取行政推动、技术依托和质量监测等方式,努力达到统一环境质量、统一关键技术、统一规程标准、统一监测方法和统一产品标识,并建立无公害六堡茶产品生产管理档案及责任可追溯制度。

该县切实抓好无公害六堡茶生产技术推广工作,加强茶叶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并制定和完善病虫害防治技术标准。大力推广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基础,化学防治为补充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和最佳用药时机。并大力推广使用诱虫灯、茶树黄板等无公害杀虫技术。此外,严把六堡茶储藏、包装和运输关,防止二次污染。

该县建立和完善无公害六堡茶质量保障体系,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标准、地方标准、执行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包括种苗、建园、生产、加工和产品质量等标准。建立茶叶质量监测监督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站,茶叶加工龙头企业都要建立自检室,确保产品质量。切实搞好无公害六堡茶的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和标识管理工作。建立市场服务体系,重点抓好产销信息、生产资料供应、技术服务等网络建设,提高无公害六堡茶开发、管理和营销水平,及时向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

提升普洱茶产业 发展高原特色农业


提升普洱茶产业发展高原特色农业

“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试点”,对首当其冲的普洱茶产业如何借力腾飞?如何抓住机遇,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等话题,记者采访了普洱市政府副市长杨卫东。

杨卫东说,普洱的发展、希望、优势和潜力都是绿色生态,希望在山、发展靠绿。普洱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确立了“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的思路,把生态环境保护、改善、提升作为普洱发展的基础,把绿色产业作为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特别是把茶产业作为全市最具特色、惠及广大农民收入的第一支柱产业来抓,通过整合资源、打造品牌、开拓市场,加快普洱茶工艺创新、功能探索和基础研究,实现了“农业普洱、文化普洱、科学普洱、人文普洱”四个普洱的兼容并蓄、相辅相成、协调发展良好局面。“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它为宣传普洱,弘扬普洱茶文化,提升普洱茶国际地位和品牌树立了新标杆,必将进一步促进普洱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人文普洱”文化传承和历史奠定坚实的基础。

杨卫东分析,普洱茶价格在2006年、2007年曾经出现了疯狂攀升进而快速回落的一幕。这个事情要从两面看,虽然对广大茶农和一些茶企业造成了一定损失,但也为我们整个茶产业后续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正是从那时起,普洱茶价格回归理性,政府、茶企业、茶农对普洱茶产业发展的认识发生了重大转变,绿色生态有机概念深入人心,茶叶品质不断提升,价格逐年上升,茶农茶企得到了实惠。以今年来说,古树茶像澜沧景迈山的卖到了500元/公斤,墨江景星凤凰窝卖到了900元/公斤,宁洱困鹿山卖到了1200元/公斤,镇沅的老海棠、打笋山、老乌山等地的古树茶价格也不菲。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生态环境好的古树茶,市场前景广阔,这就是我们茶叶原料的长远战略。杨卫东接着分析,对于种植年代不太久的茶叶,如果走的是“有机”之路,“钱景”同样光明。如董祖祥于2000年组建的普洱祖祥高山茶园有限公司,他走的就是一条“有机”之路,施经过高温杀掉大肠杆菌后的农家肥,采用灯光、粘板、鸡、蜘蛛等物理、生物的方法防治虫害。公司的茶叶从育苗、开沟、种植等各个环节都充分体现着“有机”。如今,董祖祥种植生产的有机茶已远销到了北京、广州等地,价格达2800元/公斤,仅今年就出口欧盟10多吨,产品供不应求。由此可见,现在的人们生活水平高了,对健康重视了,对饮食的要求也就更高了,有机茶正好符合现代人追求生态、自然、安全、纯净的要求,祖祥高山茶的市场和价格充分体现了有机茶的独特优势。

杨卫东进一步分析,普洱茶如今的良好品质和巨大的市场份额得益于普洱良好的生态系统,茶树的生长环境良好,少施肥、少施药,加之以规范采摘、加工、包装、储存、运输环节,从源头上保证了茶叶原料质量。建设生态茶园,就是要通过建立生物多样性立体复合园林,改善茶园生态环境,从茶叶生长环境入手,提升茶叶原料品质。生态茶园改造启动以来,仅今年市、县(区)各级共投入1.4亿元,每亩茶地种植香樟树、樱桃树、灯台叶等树种8-12棵,191万株,现已基本完成了全市生态茶园改造第一步的覆荫树种植工作。

杨卫东指出,从2000年至2012年的13年间,普洱市以普洱茶为重点的茶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1年全市现代茶园总面积143.66万亩,毛茶总产量6.08万吨,茶叶总产值36.18亿元,古树茶117.8万亩。可以说,茶产业实实在在地成了普洱市千家万户老百姓的增收致富支柱产业。虽然我市茶产业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仍然存在许多的不足和问题,农村茶树资源分散,管理方式落后,茶园建设有规模但质量低,与生态有机茶园要求有较大差距;茶叶企业多、小、散、弱,茶叶产品品牌多、杂、乱,营销滞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为实现全市茶产业的科学发展,落实“科学普洱”行动计划,市委、市政府适时提出了“全市绿色、有机标准化茶园基地建设和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工作思路,打造“绿色、生态、优质、高效、安全”的良好农业发展模式,引领整个茶产业实现新的跨越。今后,要狠抓基地建设,规范茶园管理,规范农资市场,禁止使用高残留、高毒性的农药和化肥,大力倡导有机肥,提升普洱茶品质。其次是要扶持茶叶专业合作社发展。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开拓市场,促进销售,增加农民的话语权,帮助农民更加方便地获得信息和技术服务,提高市场反应能力。鼓励茶企业申请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地区和国家的农产品质量认证,努力开拓国际市场。此外,还要发挥普洱茶研究院和普洱茶国际检测中心等科研机构的技术作用。通过这些措施,提升普洱茶在种植、生产、加工的水平,最终生产出消费者放心的安全食品,消费者满意的优质产品,提高其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茶农和茶企业的收入。

杨卫东说,发展茶产业,要坚持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就是要用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这一品牌,同样的,我们要把这一理念用来推动普洱的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着力发展咖啡、石斛等优势产业,着力发展林下资源。同时,要加大蔬菜基地建设,加大项目、资金的扶持力度。发展普洱的高原特色农业,关键的突破口就是要靠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这是今后一个发展方向。普洱市已成功引入国家重点制药企业天津天士力集团,该公司生产出的速溶普洱茶珍、普洱茶健康饮料和普洱茶因子饮品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和追求。最近,惠科、沃森等一大批有实力的知名企业纷纷入驻普洱,关注普洱的大农业发展,我们要抓住机遇,营造良好的软硬环境,吸引更多更大更好的企业到普洱投资,带动普洱市高原特色农业的迅速发展。

杨卫东一再强调,普洱市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是以不牺牲生态和破坏生态为前提,而是要走一条绿色、生态、自然、环保、可持续、科学发展之路。

圣源茶业:发展特色农业 搞活农村经济


发展特色农业搞活农村经济

——自治区对思良江休闲农业(核心)示范区进行考评验收

11月8日上午,广西壮族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第二考评组以自治区林业厅副厅长邓建华为组长,在梧州市副市长黄恩的陪同下,到梧州市万秀区思良江休闲农业(核心)示范区作项目考评验收。万秀区区委书记蓝盛新,区长高洁凤,区委副书记覃必元,副区长马金花、莫靖华,区政协副主席黄煜等一起随同。

在项目考评验收中,副市长黄恩向邓建华组长等考评组一行介绍了梧州市万秀区休闲农业项目的投资规划和开发情况,蓝盛新书记就万秀区思良江休闲农业(核心)示范区的相关项目建设等向邓建华组长一行作了汇报。广西梧州圣源茶业有限公司作为休闲农业(核心)示范区项目展示代表,以农业特色六堡茶在展示厅作展示和接待。

邓建华组长在黄恩副市长等陪同下来到示范区圣源公司六堡茶展示区域时,高兴地一边谈生态休闲农业的发展情况一边品尝圣源六堡茶。期间,黄恩副市长提到,目前,通过电商就可以把我市的特色农产品销售出去,比以前通畅快捷多了。对此,圣源公司总经理韦燕娟介绍,现在只要扫一扫我们的二维码,就可以完成对产品信息的全面了解,完成支付结算后,产品就可以直接到家了。

在畅谈品茗当中,圣源六堡茶特色农产品受到了大家的好评。

据了解,万秀区思良江休闲农业(核心)示范区项目建设,以农业休闲观光旅游为特色,结合“生态乡村”活动和“特色生态游”的要求,按照经营组织化、生产标准化、装备设施化、要素集成化、特色产业化的“五化”建设标准,着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农业品牌以及农业观光旅游,凸显出示范区的新业态功能和附加值,对促进农民致富增收起到积极的作用。

考评组一行先后深入到铁皮石斛生态园、西瓜种植大棚、花卉蔬菜育苗中心、农业文化展示厅等进行仔细检查。期间,考评组一行还参观了夏郢镇凤凰村中共广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纪念馆。对万秀区结合思良江自然环境,变水患为水利、变荒滩为沃土,结合实际、具有特色地开发生态休闲农业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初步符合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的相关条件和要求。

近年来,广西梧州圣源茶业有限公司作为万秀区辖下的企业,把六堡茶生产作为一项生态特色农业项目来抓,在刚刚获得“2016年广西特产行销全国核心品牌”称号的圣源茶业,更多的是进一步加大对品牌市场的宣传力度和优势品牌的精准定位等。梧州市政协委员、圣源公司总经理韦燕娟认为,在加大休闲农业发展建设的同时,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创新思维来做到更好地精准扶贫,将是今后一项重要的工作。认为可以通过电商增收来带动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同时还可以把我市更多的物美价廉的优质特色农产品推向全国市场。下一步,圣源公司将在万秀区夏郢镇旺坡村设厂,对当地农民进行专业培训,指导他们如何手工编织六堡茶包装竹篮子,逐步形成及延伸六堡茶产业生态链,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梧州苍梧六堡茶“南茶北上”获成效


梧州苍梧六堡茶“南茶北上”获成效

六堡茶是中国历史名茶,因产于梧州苍梧县六堡镇而得名。在2012年中国茶业学会年会上,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和水产畜牧兽医局联合颁发了“2009—2012年南北农业合作对接工作突出贡献”奖,该奖唯一得主茂圣茶业公司是2003年始建的梧州第一家六堡茶民营企业,因在“南茶北上”、“北技南下”的对接工作中发挥了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为推动六堡茶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获奖。

在茶博会开幕式上,茂圣公司与湖南农业大学签订技术合作协议,加强科技合作,重点研发新品种。梧州六堡茶目前年产量超过8000吨,主要销往北京、上海以及两广和东南亚等地。上世纪末,梧州六堡茶以两广本地销售为主,2010年,茂圣六堡茶成为上海世博会中国六堡茶唯一特许专卖产品,并通过与上海茶企的合作,迅速打开六堡茶在上海的市场,后又通过推介会进入北京、重庆市场,真正实现了梧州六堡茶“南茶北上”。

六堡茶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在受经济条件制约的年代,普通百姓感冒、腹泻无法就医,梧州人就用六堡老茶煮水治病,效果显著,在当地人眼里,六堡茶就是他们健康的守护神。后经过权威专家两年多的实验论证,2012年11月8日,茂圣公司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六堡茶的功效研究成果予以公示,不仅丰富了六堡茶的功用,也让更多人了解到六堡茶的养生之道,受益于六堡茶。

一般茶类以新茶为贵,而六堡茶却是越久越香,并且久存的六堡茶会生成一种对人体有益的金花霉菌。六堡茶从杀青、揉捻、渥堆、烘干、陈化到最后进入市场,大约需要四至五年的时间。“品牌要靠品质来支撑,只有品质好,品牌才能存活。我们是第一家民营企业,必须带好头,对整个六堡茶产业负责。”据茂圣董事长苏淑梅介绍,为从茶种、茶园管理和生产技术方面保障茶叶的稳定可靠,生产地道正宗的六堡茶,茂圣公司在六堡镇利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从资金到技术对茶农进行扶持,发力发展新茶园,目前已拥有5000多亩种植基地,其中1500多亩基地已通过有机茶认证。作为第一家生产六堡茶的民营企业和梧州六堡茶的三大龙头之一,茂圣公司把传承六堡茶传统工艺,发扬正宗六堡茶文化放在首位,虽然已达到年产一千多吨的规模,但为了保证产品质量,茂圣严格按照传统工艺进行发酵、陈化,以保留六堡茶原有的“红、浓、陈、醇”特色。

西双版纳州茶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西双版纳州茶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2011年,西双版纳州茶叶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狠抓优质基地建设

开展了无公害茶园、绿色食品茶园、有机茶园认证工作,完成认证面积40.34万亩。开展了3184亩标准茶园创建工作,完成1881亩低产低质茶园改造和540亩茶园喷滴灌示范园建设,稳步推进大渡岗500亩低产茶园改造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景洪市启动了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工作。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大益勐海茶厂完成了包装流水线、原料静电拣剔处理、色选机、新型液压压茶机及成型饼茶自动生产线等5个项目的技改,实现车间内部物料搬运机械化。

着力进行市场营销和品牌打造

“大益”牌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实现了西双版纳州中国著名品牌零的突破;“陈升号”获云南省著名商标称号;“大益”、“七彩云南”两家茶企荣膺“中国十大著名茶企业”称号,西双版纳州成为“最具中国茶文化魅力地区”。

积极走出去加强区域合作

大益集团在韩国釜山成立了大益国际韩国株式会社;在老挝北部琅勃拉邦、丰沙里等五省试种95亩星油藤;组团参加越南首届国际茶文化节活动;在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文化艺术节期间,开展了普洱茶文化展示与体验活动。

积极推进生物产业规范化法制化进程

去年,西双版纳州制订了茶叶产业“十二五”规划,多形式宣传《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古茶树保护条例》。部分茶企业重视并加强了新产品研发及产品质量检测工作,大益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启动,国家级企业研发中心按相关要求积极推进。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为广大农户提供市场信息、农资供应、技术辅导、信贷资金和产品加工、贮藏、营销等方面积极发挥服务作用。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梧州调研:了解六堡茶发展情况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梧州调研:了解六堡茶发展情况原题:依靠科技创新“稳粮增收”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梧调研现代农业发展7月8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到我市,就农业现代化和特色农业发展进行调研。他强调,农业工作要始终坚持“稳粮增收”理念,重视推进科技创新与应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效益。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司长钱克明,农业部办公厅巡视员、副主任陶怀颖,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蒋家柏,自治区农业厅厅长谢泽宇、副厅长王健,梧州市领导刘志勇、严伯贵陪同调研。六堡茶是中国历史名茶之一,通过产业扶持和品牌培育,其市场影响力正迅速提升。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结合,不断研发六堡茶新产品,成为我市发展较快的茶业企业之一。韩长赋先来到茂圣公司,进车间看生产、听介绍,深入了解六堡茶制作工艺以及企业发展情况在包装车间,他拿起一小筐六堡茶产品闻了闻茶香,询问茶品的销售价格、茶叶原料的行情。听取公司负责人的详细介绍后,韩长赋连连点头肯定茶品品质优、企业市场开发理念好,要求自治区农业厅和梧州市充分发挥六堡茶历史悠久、品质独特、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等优势,继续改进生产工艺,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并继续做好品牌培育与推广,提高产品知名度,提升品牌价值,带动农民增收。(略有删节)

梧州茶厂参加第二届梧州特色产品博览会


“人说三鹤茶叶好,我请朋友共品尝”――梧州茶厂参加第二届梧州特色产品博览会5月16日上午,市领导李奕权、严伯贵、关远芳等莅临梧州茶厂展位5月16日-18日,2014第二届梧州特色产品博览会在梧州市文化中心举行。参展产品涵盖特色食品类、六堡茶类、农副产品类、工艺品类、日用品类,代表梧州市具有本土特色、在社会上拥有良好口碑的产品,受到了众多观展市民游客的青睐。“中华老字号”广西梧州茶厂携产品参加博览会。“三鹤茶世界品”在其特装展位上格外醒目,“红、浓、陈、醇”四绝品质的“三鹤”牌六堡茶赢得了爱茶人士的交口称赞。“古城水都美,商埠故事多。六堡茶缘连四海,醇香味美传九州。人说三鹤茶叶好,我请朋友共品尝”,参展负责人的即兴作诗,赢得了品茶者的共鸣。5月16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奕权、副市长严伯贵、市政协副主席关远芳等领导出席梧州特色产品博览会开幕式并莅临梧州茶厂展位,对梧州茶厂传承、弘扬六堡茶品质特色和文化、努力打造“中国六堡茶第一品牌”的成绩表示肯定。近年来,梧州市委、市政府积极推动梧州市特色产品企业及行业的发展,“三鹤”牌六堡茶等一批“梧州特色产品”的知名度、竞争力及品牌效应进一步提升,成为梧州传承历史文化、提高城市知名度的耀眼名片。(何志强)各界人士品尝“三鹤”牌六堡茶

推动高原特色产业健康发展


推动高原特色产业健康发展 近年来,随着地理标志保护工作的推进、发展高原特色农产品产业思路的提出,云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有了长足的进展。据云南文山三七地理标志联系人、文山州生物资源开发和山区产业局的工作人员介绍,有了地理标志后,文山三七就从“土特产”变成了高原特色品牌;品牌效益推动了三七产业的发展、农户增收。据数据显示,仅2012年上半年文山全州三七产业实现现价总产值(不含种植业)8.86亿元、销售收入22.62亿元、税利2.2亿元,预计年底实现总产值47亿元、销售收入72亿元、税利13.7亿元,这三项数据分别是2005年(14.99亿元、11.49亿元、2.65亿元)的3.14倍、6.27倍、5.17倍。在“十一五”期间三七种植平均每年解决长期用工2.57万余人、短期用工711.41万人次。在海外市场方面,文山三七由原来的日本、新加坡、韩国等传统消费国家扩展至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欧美国家,出口量由2005年的220吨飙升至2010年的1000吨。当地政府有关负责人认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有利于保证产品质量、规范生产经营行为,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每个地理标志产品都有相应的产品质量标准,质监部门负责对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识的使用,有力地维护了地方特色产品的声誉。以普洱茶为例,企业申请使用普洱茶专用标志须执行国家标准《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云南省地方标准《普洱茶综合标准》、国家食品生产许可证,这些规范对普洱茶的保护区域、种植、加工工艺等做了详尽要求。据业内人士介绍,2002年广州茶博会上100克的普洱茶拍出了16万的高价。这次拍卖引来市场对普洱茶的过分预期,市场的逐利本能导致疯狂的扩张,2007年普洱茶产量达到高峰的9万吨。普洱茶地理标志的使用促使企业、市场回归理性,消费者也能放心地购买普洱茶,现在普洱茶产业已经走上了良性发展之路。相关部门在2011年针对全国地理标志所做的调研,将云南的文山三七、普洱茶以及宣威火腿列入综合价值指数“五星级”地理标志行列,而获得五星级评价的地理标志仅占所有调研总量的6%。2005年6月7日,国家质检总局制定发布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从而加强了对原产地地理标志产品质量的管理、监督、执法。云南省质监部门还针对地理标志产品多为地方特色农产品,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生产规模小、缺乏龙头企业,一些企业对地理标志的认识不足等问题,加大了对宣传工作的推进力度。记者了解到,云南特产很多,但是很多并未申请地理标志保护。由于没有地理标志保护,仿制品较多,冒用产地的现象层出不穷。因此业内人士呼吁政府应该更多地支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要提升相关生产经营者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的认识,培养其权利意识,让其参与到地理标志价值的开发中。此外,要延长相关产品的产业链,以地理标志为卖点,树立产品的品牌形象。

云南普洱打造千亿元产值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基地


云南普洱打造千亿元产值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基地

近年来,云南省普洱市把普洱茶、咖啡、生物药、高原特色食品等作为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着力打造高原特色农业产业集群,致力于叫响绿色、生态、有机、安全4张“名片”,着力推进农产品品牌打造和“产品”认证,具备了一定的特色农产品品牌优势。为推动普洱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普洱市加强组织协调保障,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支持,鼓励各种经营主体及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

今后一段时期,普洱市将重点打响10大系列品牌,力争通过10年的努力,建成产值千亿元的产业基地。一是龙竹玉液。在充分利用好现有的30多万亩竹林资源的基础上,今年建设好10万亩勃氏甜龙竹基地,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让基地规模壮大到100万亩,并全力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二是有机茶。巩固现有生态茶园面积,工作重点要从生态化茶园改造转向有机化改造、认证和巩固上来,推进质量效益和规模效益实现最大化。三是有机咖啡。继续扩大生态、有机咖啡种植面积,形成100万亩的种植规模,打造属于普洱的咖啡品牌。四是生态石斛。积极发展林下仿野生种植,稳步扩大生态石斛产量,并依托康恩贝等企业发展精深加工。五是辣木。规划发展50万亩辣木种植基地,并全力组织开展辣木保健功能科研攻关,推进辣木精深加工。六是美藤果。把美藤果作为普洱的特色新兴产业来重点培植,力争用5年时间规划种植10万亩,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七是野生鱼。在保护糯扎渡电站库区水质的基础上,打造生态鱼养殖、加工产业链条,带动库区周边群众致富增收,在生态环保和经济发展上取得双赢。八是特色稻米。进一步打响紫米、香米等品牌,扩大产量和市场。九是有机蔬菜。大力发展特色生态蔬菜和反季节蔬菜,积极开发具有食疗保健功能的野生蔬菜。十是特色畜禽产品。以江城狗牛、西盟冬瓜猪、无量山乌骨鸡、镇沅瓢鸡等本土特色优势品种为重点,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业,让特色畜禽产品成为普洱市高原特色食品的代言品牌。

梧州六堡茶产业发展良好


梧州六堡茶产业发展良好

近年来,通过政府的培育,企业的积极参与,六堡茶市场流通体系初露端倪。一是全国首家六堡茶专业零售市场在梧州鸳江丽港开业,梧州茶厂、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等,十几家梧州六堡茶企业相继开张营业;二是梧州茶网建成,通过梧州茶网宣传六堡茶产业和六堡茶文化,宣传和推介六堡茶产品等。

而六堡茶最终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也为六堡茶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堡垒。"地理标志为梧州六堡茶产业做大做强,防止假冒产品充斥市场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蔡一鸣,在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2007年之前,由于销售渠道不畅、市场开拓不好,梧州茶厂都是根据客户的订单生产六堡茶,一年也就300吨的产量。"梧州茶厂党支部书记、副厂长何志强向记者介绍说。2007年以后,由于梧州各六堡茶生产企业开始注重宣传,积极参加区内外茶业博览会,注意改进产品包装,增加产品的美观度,提升产品质量,品牌形象逐步建立。

何志强说,随着茶企给予经销商的各种优惠激励制度的建立,销售渠道不断拓宽,国内市场需求渐大。2007年,梧州生产的六堡茶产品,几乎都是没有生产出来就已经定购一空,国内市场已从以前广西及粤港澳市场,逐步拓展到北京、上海、南京、西安等大市场,且产品的知名度不断提高。

外销渠道方面,数十年来六堡茶每年都保持着数百吨以上的出口,近几年来梧州市每年的六堡茶出口量都在千吨以上,产品远销东南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显示了六堡茶产业强劲的发展态势。

何志强向记者陈述了自己关于六堡茶市场发展前景的一些看法。他说:"六堡茶产业的发展有很多制约,犹如泡茶,讲究时间和技巧,掌握不好容易发苦。"

何志强说,随着六堡茶市场需求的逐年扩大,原料短缺成了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梧州茶厂在加强原料采购和改良现有基地的基础上,在昭平、蒙山等地培植和扶持种植基地,这些基地进入盛产期时,年产干茶可达3000吨至4000吨,将逐步满足其年产量1万吨的发展需要。

然而,近年来,六堡茶生产与经营作坊式企业数量急剧增加,部分企业租用旧厂房、旧仓库作为车间进行六堡茶加工,生产设施简陋,存在加工技术不成熟,经营管理无序等问题。何志强认为,原料优良、生产过程规范直接影响六堡茶的品质。品质不好的六堡茶含有超标的农药残留物、重金属物质,长期饮用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此外,口感不好的六堡茶其营养成分也大打折扣。

记者注意到,自己正在冲泡的六堡茶编号为"0855",其参评广西第一届春茶节,获得"桂茶杯"特等奖,代表梧州茶厂制茶水平,具有价格适中、质量中上性价比较高的特点,汤色红浓明亮。据介绍,"0"为茶叶等级,即特级;"8"为年份,即2008年获得"桂茶杯"特等奖;"55"为批次,即第55批次。然而,另一款编号为"07123"则意为2007年4月份在第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茶业博览会获得金奖。同一厂的茶叶编号并不一致。

此前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梧州六堡茶生产企业,其每批次茶叶编码所代表的意义也不一致。如本地某知名厂家生产的"5612"六堡茶同样荣获2007年第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茶业博览会金奖,但编码完全不同。各生产厂家、各批次六堡茶的编号为何不一致?编码的依据是什么?

何志强等一些梧州茶人还指出,目前,六堡茶的历史文化、保健功效等还缺乏系统全面的宣传推介;六堡茶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六堡茶发酵机理、品质形成机理以及内含物质成分、特征性物质、健康营养价值以及六堡茶茶树品种选育等,由于没有专门的科研机构,缺乏系统和科学的研究,相关定量、定性指标有待完善等因素也制约着六堡茶产业的发展。

何志强告诉记者,六堡茶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但与同为黑茶类的云南普洱相比,其知名度在全国来说仍远远不及。六堡茶如何健康、快速地发展,已经成为梧州六堡茶企业及政府部门关注的的问题。

在此前的采访中,梧州市几位知名六堡茶企业的负责人,也与记者探讨了关于打造六堡茶品牌的途径和方法。他们认为,在宣传方面,政府应该起主导作用,打造梧州六堡茶在全国的知名度。而作为企业自身,宣传时则提炼出各自鲜明的特色,如"中华老字号"、绿色生态、多项国际金奖的特优产品等宣传口号。

六堡茶文化的挖掘和传播,直接影响六堡茶产业今后的发展,因此搜集六堡茶资料,研究各个历史时期六堡茶文化的特点,整理出版六堡茶专着,成了当务之急的事情。在充分完善六堡茶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利用现代化媒体手段,通过书、报、刊、影视等形式,传播弘扬六堡茶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民间风俗。

同时,六堡茶的编号絮乱难记,不仅消费者容易混淆,在管理上也容易出现漏洞。业内人士指出,六堡茶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借鉴普洱茶的经验,设立规范的品质标准。使消费者通过有规律的编号,理解茶叶生产的厂家、年份及品质。

另外,以梧州的两个中国六堡茶名茶城为龙头,建设以各主产区乡镇批发市场和各零售商店为支撑的本地市场网络。创造条件在区内外各大城市设立六堡茶连锁专卖店网络,在广州南方茶叶市场、深圳东方国际茶都等一些大城市的专业茶叶市场开拓一块六堡茶销售专区,以成为六堡茶企业在各大城市的基地,以便于向各大城市的茶叶零售店分销茶叶,拓宽销售渠道。

此外,梧州交通网络发展迅速,因此与旅游业的结合必定能使六堡茶产业得到更快捷有效的发展。政府可打造一个六堡茶文化博览园,以六堡茶文化博览园建设为主,挖掘和开发民族茶文化,打造融茶文化体验、溯源、休闲观光等功能为一体的茶文化旅游区(长廊);加快生态旅游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延伸六堡茶产业链,促进茶健康消费和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梧州六堡镇获“2017年全国特色小镇”称号


梧州六堡镇获“2017年全国特色小镇”称号

8月1日,记者从梧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获悉,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日前公示的“2017年全国特色小镇”名单中,全国共276个小镇榜上有名,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是其中之一。

据悉,开展特色小镇培育是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发展的重大举措。近年来,广西大力开展广西特色名镇、百镇建设示范工程和民族乡建设等工作,小城镇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一批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健全、经济发展活跃、城镇特色凸显的小城镇脱颖而出。

六堡镇位于梧州市北部,东邻梨埠镇,南接夏郢、旺甫镇,西连狮寨镇,北与贺州市平桂区水口镇交界。六堡茶产业是该镇的主导产业,辐射到同属苍梧县的狮寨、梨埠、京南、木双、旺甫等镇,现从事茶产业相关的有18000多人。六堡镇曾获“广西生态特色

考察探索梧州茶产业发展新思路


考察探索梧州茶产业发展新思路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春天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为了六堡茶产业的发展我们也是很“拼”的!为做大做强六堡茶产业,解决六堡茶产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由梧州市副市长黄恩带队,组织市委宣传部、市林业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茶产业发展服务中心、苍梧县人民政府、市产投集团、梧州六堡茶股份公司等相关负责人和业务骨干组成茶产业学习考察团,踏着明媚的三月春光赶赴云南省学习考察茶产业。

一起来围观一下,考察团都去了哪里?

1.茶企、茶叶生产管理篇

3月7日,考察团来到昆明茶厂(云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考察了解其发展历程、企业文化、技术革新及经营模式等发展经验。

3月8日,考察团到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谷,学习云南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集团有限公司其集普洱茶种植、初制、发酵、提取、分离、分装、物流、销售、科研、茶产业工业旅游等全程标准化为一体的现代产业链。

3月9日,考察南糯山古茶园,了解南糯山古茶园生长环境和古茶树保护经验。

3月8日,考察普洱澜沧古茶公司和祖祥茶叶公司,学习其企业管理文化和生产、销售经验。

3月9日,到云南勐海陈升茶业有限公司和云南大益集团(勐海茶厂),考察其经营管理理念,了解他们两家公司在普洱茶发展历程中的特殊意义。

2.茶城、博物馆篇

3月7日,考察团来到云南昆明康乐茶文化城(西南大型专业茶文化城、茶叶交易中心)。云南康乐茶文化城占地面积近250亩,现有商户800余家。茶城内包含:名优茶拍卖中心、云南名优茶叶博物馆、茶叶商铺、茶艺表演厅、茶文化艺术书画作品展等。

副市长黄恩与茶城负责人热烈交谈,并向其介绍梧州六堡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诚邀他们到梧州考察,投资梧州茶产业。

认真与普洱市博物馆合照3月7日,考察团还到普洱市考察普洱茶博物馆。普洱茶博物馆采用实物陈列、多媒体展示、商号街景等多形式多方面诠释普洱茶的发展历史和发展现状。这对我市规划建设六堡茶博物馆有极大的参考意义。

3.茶科研、教育篇

3月8日,考察团来到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普洱茶学院。详细了解对该学院的建立,组织架构,教育教学,科研项目等方面。并表示该校对茶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值得梧州市的开设茶学专业的高校学习。下一步,可继续加强交流,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把我们的《六堡茶大观》赠给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普洱茶学院啦♪(^∇^*)要多多交流,共同进步鸭~认真了解云南茶科所的种质资源圃的茶树资源

3月9日,考察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学习其在大叶种茶树种质资源、新品种选育、栽培植保、茶叶加工、生理生化、茶经济、茶文化等方面开展的科技创新和示范推广工作经验,并邀请该研究所与我市加强合作联系,促进普洱茶与六堡茶共同发展。

3月9日,考察大益庄园,学习其集普洱茶科学研究、古迹文物保存、民族茶文化展示、茶马古道遗迹游览、纯手工采制茶体验、生态茶餐膳食和茶文化主题酒店服务为一体的庄园式度假胜地的设计、经营管理理念,以及创办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经验。

4.茶文旅、小镇篇

3月7日,考察普洱茶马古城·旅游小镇,学习其茶文旅结合发展的先进经验。为梧州市开发六堡特色小镇提供宝贵经验。

3月8日,考察中华普洱茶博览苑,学习其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观光体验休闲于一体的茶文旅产业链。

小结:

本次茶产业学习考察团赴云南省学习考察,内容主要包括:茶文化挖掘与利用、茶文旅产业链、茶博物馆、茶叶交易市场建设、茶科技与人才培养、现代工厂先进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以及政府促进茶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和产业管理的先进经验。为促进六堡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美好未来,考察学习普洱茶发展的经验,为梧州茶产业发展探索新思路。

焦家良委员六项提案关注农业发展问题


焦家良委员六项提案关注农业发展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焦家良去年带了8个提案上两会,事关农村科技发展、人才引进以及扶贫脱困。今年,又准备提交6个新提案,而这一次,他仍然关注农业发展问题,同时关注的目光也延伸到了社会管理体制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

与东盟建立农业投资对话机制

相对于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的积极实践,我国学术界对中国-东盟农业投资问题缺乏深入、全面性的研究。另外,目前,我国与国际社会、特别是东盟国家在农业投资相关问题方面缺乏有效的对话机制,使得东盟一些国家对中国的农业投资活动不太了解。

为此,焦家良建议,开发中国-东盟农业投资实践指南,加强对企业农业投资活动的引导和指导。编辑、总结一些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并开展系列培训,引导农业企业树立国家意识和国家利益为重的观念,将相关投资信息和经验传递给投资企业,以使他们在遇到问题时可以借鉴。

同时,设立专门研究基金和机构,加大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力度。建议在云南农业大学设立“中国-东盟农业投资与合作研究中心”,通过专项研究基金支持我国学者对东盟农业投资问题进行更为广泛、持续、深入的跟踪调查和研究,总结中国-东盟农业投资的经验、模式和产生的影响,获得以事实为依据的研究成果,为政府高层提供决策依据。打造农业休闲产业

焦家良说,以精工细作和集约经营为代表的石油农业克服了原始农业的局限,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但也导致了能源紧张、资源短缺、生态退化、环境恶化、气候变化和灾害频发等问题。

焦家良建议,重新审视我国的传统农耕文明,充分挖掘农耕文明的精髓,将传统农耕文明的优秀成分植入现代农业的发展之中。比如,打造具有优秀农耕文化含义的不同农产品品牌,使其不只代表生态、安全和健康的信息,而且承载顺应自然、安于自然和心理愉悦的文化意义。拓展休闲农业的内容,积极发展都市农庄、生态农庄、生态园区、农业种植景观和农业工程景观等,将农耕文明与农业休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打造反映各民族、各地区特点的农业休闲产业。

梧州六堡茶入菜 特色茶菜带动旅游


梧州六堡茶入菜特色茶菜带动旅游

“六堡茶味鸡”获得“梧州六堡茶特色名菜”项目第一名。本报记者蒙绍松/摄

蒸、煮、焖、炖,用六堡茶做的创意菜层出不穷,令人耳目一新。配以或荤或素的食材,醇厚的茶香在食客齿颊中萦绕。

在“茂圣杯”美食烹饪竞赛中,“六堡茶系列特色菜”送评环节俨然成为了一场“舌尖上的六堡茶狂欢”。赛场内外,众多酒楼、茶行的业内人士纷纷热议着六堡茶入菜的妙趣。

指定六堡茶为烹饪食材的美食竞赛,在梧州市尚属首例。

参赛厨师们或在烹饪手法上创新,或在食材上费心思,或在拼盘中巧夺天工,都是为了能让评委眼前一亮。六堡茶香猪手、茶香素鲍鱼等菜肴,用茶壶作汤锅、用茶汁作酱料,22道特色菜并席而陈,香溢满堂。

茶与食材相得益彰

香酥片皮鸡盖顶,中间夹着新鲜芒果片,以威化饼为底座,点蘸六堡茶后进食,梧州大酒店送评的“六堡茶香片皮鸡”,是食客眼中饱含中西风味的一道特色菜。家道腊味煲仔饭店,则送评了用茶汁焖饭的“六堡茶腊味煲仔饭”,虽然茶味解荤,但评委还是建议,“锅里的茶叶若用茶杯隔装起来,卖相会更好。”

茶香四溢的参赛作品,让评委大开眼界。评委之一,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郭维深显得十分兴奋,他说,茶的变化多种多样,好茶的人都知道茶叶不仅仅是餐前饭后的消遣物,它更具备去油腻、除腥味、爽口感、增色泽等功用,所以至今在不少地区,仍保留着以茶作为羹菜这种古老的食俗,例如广西的打油茶、川藏地区的酥油茶、蒙古的奶茶等。“六堡茶在常温下即可存放,这是六堡茶入菜的有利条件,这种健康的烹调方式应该在梧州推广开来。”

虽然茶叶入菜由来已久,但在梧州饮食市场中却比较鲜见。市六堡茶研究院院长邱卫华表示,与其他茶叶种类一样,六堡茶入菜时,同样会面临去除茶叶涩味、与其他食材不容易搭配等难题。

品尝各道六堡茶特色菜后,作为评委的广西烹饪大师、区烹饪协会会员梁世云笑言,六堡茶的发酵味让他十分回味。梁世云说,普洱茶与六堡茶同属黑茶,但六堡茶在入菜后,茶叶的发酵味却能与其他食材相得益彰,“这是梧州地区得天独厚的食材之一。”

特色茶菜带动旅游

梧州市麦劲堡西式快餐厅出炉的“茶香童子鸡”获得评委好评。对此,该企业研发部总监袁庆森表示,企业一直在探索如何改良店内招牌菜“童子鸡”,这次“命题菜肴”的赛事给他们提供了新思路。赛事后,餐厅将继续研发,希望今后可以将这一特色菜在广西区内、华南地区各个连锁店中进一步推广。

记者在比赛现场了解到,通过这次比赛,不少餐饮企业都对同行们参赛的六堡茶特色菜很感兴趣,也得到了不少灵感,都希望能在今后的餐饮经营中积极尝试,打响六堡茶入菜的亮点。

梧州市饮食业商会会长王伟也认为,将六堡茶文化引入梧州饮食文化,是发展梧州菜的新方向。

王伟说,与追求陈茶醇香的品茶要求不同,六堡茶入菜肴时往往需要采用新茶,才能发挥六堡茶的茶香、茶色,“这样一来,菜肴的健康价值得以体现,且成本不高,价格更趋于平民化。不但有利于提升我市饮食行业的发展水平,也能以此拉动我市旅游业的发展。”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梧州大力发展名优特色农业见成效》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白茶特色专题。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