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拂一(1901—2010)原藉广西桂林,1901年生于普洱县(今宁洱县),原名承阳,字复一,拂一乃笔名,后来就以笔名行用了。

1921年,他与西双版纳最高行政长官──普思沿边行政总局局长柯树勋之长女柯韵桐在思茅结婚,1923年,李拂一辞去思茅电报局工作到版纳发展。1925年他担任富滇银行车里(今景洪市)分行经理。随后,他在云南省建设厅、教育厅、西双版纳各县当一些教育局长、合作社经理、政府秘书之类的小官,并把家迁到了佛海县(今勐海县)。这段时间,李先生先后注译了《车里》、《泐史》(傣族史)、《暹程记略》及《车里宣慰世系考订稿》、《滇边失地孟艮土司之考察》、《西藏与车里之茶叶贸易》等著作。

李拂一为补贴家用,申请了百余亩茶山,于1930年在佛海开起了自己的茶庄——复兴茶庄。当时,佛海主要生产蘑菇头紧茶,这种茶虽说制作工艺比较麻烦,但用料粗老,价格低廉,西藏方面需求量极大。复兴茶庄也生产紧茶,年产量二三百担。为了把茶销的更远,李拂一联合佛海当地的中小茶庄,成立佛海茶业联合贸易公司,李拂一任经理,由公司负责在沿途寻找代理,在加尔各答、加林埠租用仓库,统一运输,统一销售。

李拂一在昆明遇见了中国茶叶公司董事长寿景伟,他委任李拂一为云南中茶公司的职员。由于李拂一具有办佛海茶业联合贸易公司的经验,服务社的运输股长就委托李拂一兼任,同时,他也是佛海茶厂不领薪水的专员。

扩展阅读

云南民国茶人之—白耀明


民国24年(1935),白耀明到车里、佛海、南峤三县考察农、矿、茶的情况。看到车、佛、南地区大片平坝荒山土地肥沃,雨量充沛,资源丰富,但民众贫困,深感大力发展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生产之必要。

民国25年(1936)至26年(1937)间,白耀明先后到国内20余个省市考察,接着又到日本学习茶叶及其他农作物栽培加工技术。回云南后,结合云南边疆情况进行考察调研,提出开发方案。他曾为了实业开发上书省政府,其中写道:“政府若只靠收税养国,是吃老百姓胡须上的饭而已。要兴办农业、工业、商业、牧业等多种多样的事业,才能达到国强民富。”

民国27年(1938),云南省财政厅采纳了白耀明的建议,决定建立“云南思普区茶业试验场。”当年元月,在南峤建立第一个分场,同年4月,在佛海南糯山建立第二个分场。采选国内优良茶种试种,采用梯台栽种,实行科学栽种,管理和采摘。民国29年(1940),佛海总场成立,白耀明担任场长。总场在南糯山茶园中心区建立制茶厂,从印度引进制茶机,改变了传统的手工制茶方法,工效成几十倍提高,质量也优良,还从上海、杭州选聘来高级技师10余名。当地傣族群众赞叹道:“孔明老爹又活回来了!”白耀明了解到外国人多喜欢喝红茶,为了扩大国外销路,占领海外市场,茶厂以制红茶为主,属云南省第一次制出红茶和出口红茶。

民国31年(1942),“思普区茶业试验场”划归云南省企业局,于当年4月1日正式将该场改称“思普企业局”,白耀明任总办。原茶叶试验场一分场改称安峤农场;二分场改称南糯山茶叶种植场。并且建立了樟脑培植场和志安纺织厂,白耀明兼任纺织厂厂长。

白耀明动员家乡沙甸的回族乡亲,先后迁移200多人到佛海垦殖,带来内地较为先进的农耕和工艺技术。他还引进先进农机具开垦荒地,佛海第一次出现了新式农机具。经过几年努力,安峤农场开垦田地100多亩。南糯山茶叶种植场种植茶树10万株,采用科学方法管理和采制。南糯山制茶厂建了厂房500平方米,住房17间,约700平方米;有大小揉茶机各1台,大小烘茶机各1台,有切茶机1部、分筛机1部,年生产机制茶2000担左右。

民国37年(1948)11月,白耀明卸任,出国侨居缅甸。1956年,由缅甸移居泰国清迈。1965年8月,白耀明寿终于泰国清迈女儿家中,享年72岁。

云南民国茶人之—范和钧


云南民国茶人之—范和钧

范和钧(1905-1989),江苏省常熟人。早年留法勤工俭学,归国后在上海商检局工作期间,深入茶叶产区考察研究,与吴觉农先生合著《中国茶叶问题》一书。1939年春,范和钧与张石城从缅甸景栋绕道到云南佛海考察取得样茶后,取道思茅普洱返回昆明作汇报建议。同年冬天,云南中茶公司决定在佛海创办试验茶厂,委任范和钧为厂长,茶厂开办费定为5万元。

1940年春,正式开始建厂。创业是艰难的,厂房建成了,制茶机器运转了,两年来,范和钧一边建厂,一边发展滇茶生产,开展滇茶外销,繁荣了当地的经济,改善边民生活。先后,发展紧茶生产,扶持茶农茶工;在太平洋战争发生以前,与印度力争豁免紧茶的进口税和过境税;解决佛海外销茶结汇问题,使产销得以顺利进行。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战火迫近缅泰。佛海地区遭受日机轰炸扫射,人心惶惶,动荡不安。昆明中茶公司电令茶厂职工全部撤退昆明。范和均建厂任务正进入全面完成的最后阶段。范和钧决定一定要在撤退之前,把茶厂全部建成,以表达对日本侵略者绝不屈服的决心。在范和钧带领下,全厂动员,上下一心,加班加点,赶装发电机器。一周后,机房供电,全厂灯火通明,翌日,全厂职工将刚刚安好的机械和一切原有的设备,一一拆卸装箱驮运到思茅,主要机器沿途寄存民间保管,全厂员工除本地人员留守护厂外,其余人员全部撤离。日后,这段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成为了历史中的美谈。

另一位作者对范和钧生平事迹的描述。

范和钧先生是江苏常熟人,早年和夫人娄允琴留学法国,1939年春到佛海考察开办佛海试验茶厂。

我是1939年12月31日经招聘后跟师傅们从宜良乘火车到昆明转乘汽车到玉溪,并停留了9天,后在殷保良先生的带领下随马帮步行20余天到达佛海,同行的有范和钧先生的夫人,他们的两个女儿,会计主任左固六先生夫妇,8位同学,在宜良招聘的竹木工人,共五、六十人。并有银行工作人员,电台人员,及少量护送的部队。在我到达佛海之前,张石城先生和湖北、江西籍工人已经到达,住在可以兴茶庄对面。听湖北工人说他们是从宜良乘火车经蒙自雨过铺转乘寸轨火车到石屏,从元江、墨江、普洱、思茅、景洪、车里,达到佛海。

范和钧先生第二次到佛海是1940年4月。他从昆明出发到上海采购机械设备物资,聘请人员(机电工程师黄翼翔,医生陈谋德,6名机械工人和其他办事人员),再到泰国采购百货、机械(因为他还兼任云南省经济委员会佛海服务社经理),再到仰光设办事处,负责物资采购转运,也负责茶叶销售,在上海聘请的人员经香港、海防乘滇越铁路火车到昆明。再乘汽车经滇缅公路到腊戌、景栋后步行到达佛海。茶厂址设在现在的妇幼保健站。原是一片荒地,长满野草荆棘,还有龙山(傣族坟地),在当地请了些傣族竹工建盖了一些竹草构成的宿舍、厨房、食堂。将原来住在可以兴茶庄,李佛一家院的部分职工搬迁到厂区。接着建盖竹草构成的萎凋室,揉捻室,发酵室。烘焙室为了防火仍旧设在可以兴茶庄的木结构房里。

傣族建房工人全部工具只有一把长刀,他们的房屋架,梁柱,墙壁都用竹子制成,连床,桌,凳也是用竹制成,只有盖屋面用的“草排”是向当地民族购买的。接着赶制了一些竹帘竹架等竹制用品用具,人力揉茶桶。还有范和钧先生亲自设计指导下制作的以牛力作动力的揉茶机。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当年三季度就生产出来一批红茶。

雨季过后开始筹建厂房、宿舍,困难就更多了。当地没有砖石,没有可以购买的木材。到了旱季,外地来了些采伐工人,不懂英制尺寸,也不懂公制尺寸,范和钧先生巧妙的用层板锯成所需要的断面尺寸,用麻线作为长度,写上数量交给工人去备料。制砖也同样困难,雇来的山头人(一种少数民族)不懂砖的尺寸规格,由范和钧先生提供尺寸,厂里制成砖模交给他们制砖坯,当地没有砖窑,要等砖坯全部做完干燥后才堆砌成相似现在的轮窑形状,要备很多的木柴,同时点火燃烧,叫“无窑烧砖法”,这样时间一拖就是半年。水泥、铁皮楞瓦,(盖屋面的),钢材,小型工具,机械设备,都是用马帮从景栋驮来,不能拆散的机械设备就雇人工抬到佛海来。

通过全厂职工的努力,尤其是经过范和钧先生的精心安排和指挥,建成了办公楼,萎凋楼(下面是宿舍),仓库,厨房,食堂,厂房。房屋的基本结构是:红砖基础,土坯墙,木屋架,铁皮屋面,木门窗。砌筑了围墙,修建了碉堡,安装了大门。还两次安装了烘茶机。第一次安装在竹草房里,烘过几次茶,由于没有动力就利用脚踏车床来带动鼓风机,因防火问题解决不了,第二次又重新搬迁安装,装了电灯,发电设备等。另外还安装了切茶机、筛茶机、拣梗机。以陈谋德博士为主治医师,左固六先生的夫人为助手,创建了佛海卫生院。银行和无线电台设在可以兴茶庄,对外是两个独立单位,实际也是为创办佛海茶厂而设置的。

范和钧先生还兼任云南省经济委员会佛海服务社经理,佛海服务社实际上是个百货公司,它的经营范围大到布匹纱锭,小到儿童玩具,日常生活用品应有尽有。他在建厂工作的百忙之中还利用中午和晚上休息时间开办了全能技工训练班,由范和钧先生亲自授课讲解红绿茶的生产工艺过程,也略讲了国内其他茶叶生产的特点和销售情况,并请黄翼(下转第30页)(上接第31页)翔工程师讲解内燃机、发电机、电动机和其他机械电器设备的知识,厂长秘书每周上三个晚上的数学课。学习期历时三个月。每周实习一天。范和钧先生还讲了测量、绘图、房屋构造学,用简单的平板仪,指北针带领学员边讲解边实习,将厂区平面房屋位置测绘制成图。我在范和钧先生身边工作接近三年,觉得他知识面广,待人和气,也很亲近,考虑问题也很周到,职工也都很愿意接近他。

佛海茶厂诞生的前后顾时兴

顾时兴,宜良人,是佛海茶厂创办时从宜良招聘的青年木工,今年82岁。由于勤奋好学,深得范和钧先生喜欢,范和钧先生开的培训班,以顾时兴学得最好。佛海茶厂的揉茶机,就是他制作,他与范先生私交甚厚,撤出佛海后,范夫人在昆明开诊所,诊所的家具都是顾时兴帮做。解放后,恢复佛海茶厂时,组织上请顾回厂,因害怕疟疾,未去,在省建工作,任工程师,他说搞建筑是得益于范先生的教导。

在见到顾先生后,我问了几个问题,录如下:

问:当时生产了哪几种茶?

曰:就红茶和绿茶。

问:生产了几百吨?

曰:没有几百吨,只有120担,因为制茶人手少,机器也是简易的。1940年三季度简易地生产一批红茶,接着盖工厂。1941年边盖厂边生产,产量不多。1942年撤离。

问:生产了紧压茶没有?

曰:没有,经营了佛海各茶庄的带把的紧茶,并协助海关统计各茶庄的外运紧茶数量,因此与好友李佛一的关系搞紧张了。

问:茶叶销哪里?

曰:从打洛关出口。

云南民国茶人之—柯树勋


柯树勋字绩丞,广西柳州府马平县人。清末官至云南河口巡防营管带。宣统二年(1910),率军平定西双版纳勐遮土司兵乱。1912年,任思茅厅同知,提《治边十二条陈》,主张“土流并治”,为当局采纳,遂设普思沿边行政总局,任总局长,后改称殖边总办,历十余年。在职期间,团结边地宣慰使及各勐土司,统一政令,卫护边防,加强了边疆与内地的联系,功绩显著,名扬边陲。

民国元年(1912),柯树勋由思茅到车里视察,了解傣族土司制度历史渊源及现状,参考英国治理缅甸孟艮办法,拟具《治边十二条陈》上呈省府,获准实行。民国2年(1913),省政府批准创设普思沿边行政总局(辖区即车里宣慰使司境域),内设司法、教育、实业、财政、交涉、翻译六科,柯任总局长。他与各地土司协定十三条章程,相互守约,实施“设流不改土”。宣慰使司十二版纳划为8个行政区,设8个分局。派员编查户口,委派各区分局委员。柯树勋在位时期,与土司关系融洽,相安无事,10余年中政局稳定。

其间柯树勋命本部第五营兵50余名带头领垦荒地;筹办富滇银行车里分行,自兼行长;督导修通思茅一车里一勐海马帮道路,沿途建站驻兵保护商旅;创设邮电局,办理邮件商贸汇兑;设立劝学所,在车里倚邦、易武兴办学校,劝导各民族子女人学。民国13年(1924)6月12日,柯树勋率各勐土司头人121人到昆明谒见督军唐继尧,受到嘉奖。通过观光,各土司开扩了眼界,知道中国幅员广大,民物众庶,加深爱国观念。1925年,“普思沿边行政总局”奉令改为“普思殖边总办公署”,柯任总办。

1926年5月,柯树勋因病医治无效,卒于车里任所。在临终前他令总务科长及各边委员共同清点家中箱柜,查明无私蓄金银,省督府追赠他为陆军少将,拨治丧费安葬于澜沧江北岸三达山。

云南民国茶人之—冯绍裘


冯绍裘(1900-1987),字挹群,湖南省衡阳市人。机制茶之父、滇红创始人。1933年,冯绍裘第一次担任修水实验茶场技术员,负责宁红茶的初、精制试验工作,后受胡浩川先生(祁门茶叶改良场场长)聘请到祁门试制红茶,并在该场设计了一套红茶初制机械设备,开创了我国机制红茶的先例。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祁门茶场开始疏散,冯绍裘先生应邀到中茶公司工作,9月中旬,为了开辟新的茶叶出口产区,中茶公司派冯绍裘、范和钧到云南调查茶叶产销情况,冯绍裘被分到顺宁(今凤庆县),冯绍裘见凤庆茶树成林,凤山大叶茶高达丈余,芽壮叶肥,白毫浓密,品质优异,极适宜制作精品红茶,就用凤山鲜茶精心制成红茶250多克,为云南最早的红茶,样寄香港茶市,被誉为我国红、绿茶之上品。云南茶业界大喜,将凤庆红茶命名为“滇红”。

冯绍裘大喜过望,当年12月就赶回昆明,汇报情况,并受命筹建顺宁实验茶厂,生产滇红茶。鲁史古道三百里路,仅能行走马帮,设备、物资驮运困难,冯绍裘就亲自设计,土法上马,制造制茶机器,培训技工人才。1939年,顺宁茶厂生产了500担滇红茶,装在沱茶篓里,用马帮沿鲁史古道运到祥云,再从滇缅公路运到昆明,再装进木箱铝罐,转运香港出口,为抗日战争换回了可贵的外汇。鲁史古道也成为那段日子唯一驮运过红茶的。

李拂一生平 节选


李拂一生平节选,李拂一先生讳承阳,字复一,笔名拂一,以笔名行,清光绪二七年生于普洱府城,书香之家。其先翁瑞应公,国子监生,先后被任为永昌府(今保山)、普洱府、思茅厅等电报局委员(时无局长之称),因公务繁重,不幸于宣统元年以积劳瘴故于任。时先生方九岁,越年先慈又见背,下有一妹一弟,备极艰苦,半工半读,始完成中学学业。后承先翁门生悯其清苦,力荐入思茅电报局任职,生活始稍安定,先生艰苦力学,博览群书,并勤于写作。

车里地区,即十二版纳,民初著作成称其人为野蛮之人,其地为烟瘴毒烈之地。李拂一先生于民国十二年冬至其地,始发觉其民知礼好客,性情平和,有其文物制度,其礼数不同于内地,其地山清水秀,景物宜人,亦与汉地无殊,乃将观察所得笔之于册。十三年夏,先生随其岳父普思沿边行政总局局长柯公树勋率十二版纳各猛土司头人赴省垣晋见唐省长继尧,在先生建议之下,呈准将普思沿边行政总局改组为普思殖边总办公署,积极推展建设边地之工作,富滇银行总行任命先生在猛海筹设分行,并代行经理职务,定居猛海。十八年,猛海改制为佛海县。

李拂一先生对于十二版纳之史地、民族、语文、社会组织、文物制度等,作进一步之研究,于十八年写成《车里》一书,将十二版纳之实际情况介绍国人,颇引起国人之注意,今国内备民族学者,咸认《车里》一书为开启傣学先河之作,其后先生又有《泐史》、《车里宣慰世系考订(汉泐文对照)》、《十二版纳志》等之作印行。

李拂一先生对于边地建设贡献良多,规划街道、开辟公路、设立电灯公司、图书馆(藏书约两万册)、佛海测候所,又因边地医药缺乏、死亡率高,乃亲赴南洋,访聘高明医师,同时向印度、缅甸采购英德产品之医疗器材及药品,运达佛海,成立佛海医院。先生以开化边区,首重教育。抗战前,先后担任南峤,佛海两县教育局长,亦曾任两县秘书,任内增设学校,推广教育不遗余力,后叉任“省立佛海简易师范学校”校长。抗战时先生与地方乡绅成立“云南抗敌后援会佛海分会”,被推为会长。民国卅三年,先生获省教育厅委任为西南督学区国教视导员。卅五年,获选为省参议员。卅七年,先生被选为佛海县国民大会代表,叉获委任为车里县县长,于是三月至京出席国大会议后,赴车里就任,辞职后任省府秘书、参议等职,滇变前来台。

卅九年,山河变色

李拂一先生一向默默工作、不矜不发尢对边地学术、浸淫不辍,数十年如一日,著述丰硕,举其紫紫大者,计有《车里》、《暹程纪略》、《泐史》、《车里宣慰世系考订》(汉泐文对照)、《十二版纳志》、《南荒内外》、《鸡卦图谱》、《徭族经书破理明》、《十二版纳纪年》、《镇越县新志稿》、《复庐存牍》、《复庐存牍卷二》等书。

李拂一先生献身边地社会,党国议坛,垂八十余年,今以百一十寿考令终,宜无遗憾。惟是国重元勋,士怀耆德,生平治行,盖难缕述,兹仅粗举大略,俾世之君子有以考见焉。

《禅茶一味》之茶人与禅宗


南坊宗启是安土桃山时代(1573~1598)的茶人,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千利休宗易居士(1522~1591)的入室弟子。南坊宗启编撰的“利休流”茶道秘传书《南坊录》(《南坊录》为千利休弟子南方宗启所着“利休茶汤传书”。分为“觉书”、“会”、“棚”、“书院”、“台子”、“墨引”、“灭后”等七卷。虽然学术界及茶道界关于着者南方宗启本人以及《南坊录》成书经过等多有疑义,但仍是了解千利休茶道理论的一部重要茶书。)中,介绍了其师千利休当年在位于“堺”(今大阪府堺市——译注)的南宗寺集云庵品茗会上的一段史话。

这段史话以南坊宗启提问、千利休作答的形式展开。南坊宗启问道:“一般来说,茶道以‘台子’(原指正式茶道摆设风炉、杓立、盖置、建水、水指等一系列茶具的茶具棚架,这里特指正式“茶事”——译注)为本,但是师父您经常对我们讲‘茅棚小屋品茗会更令人心旷神怡’,这是为什么呢?”。

千利休听后缓慢地开口答道:“小草庵之茶汤,首先以佛法为修行得道之根本。讲究茶室排场,追求美味佳肴,乃世俗之举。屋能遮雨,食能解饥,足矣。此乃佛陀之教诲、茶汤之本意。所谓茶汤,即汲水、取柴、烧水、点茶、供佛、施人、自饮、插花、焚香,此等行为皆为践行佛祖之行。至于其中详细,宜自行思忖研究。”

自古以来,这段名言脍炙人口,淋漓尽致地表达传授了千利休倡导的茶道精神。

千利休的高足山上宗二(1544~1590)依据随其师习茶二十余年的亲身经历,编辑了茶道秘传书《山上宗二记》(《山上宗二记》为利休弟子山上宗二(1544~1590)所撰“名物记”及阐述千利休茶道的茶汤书。山上宗二在武将丰臣秀吉攻打小田原城时,被其君主丰臣秀吉割掉耳鼻处死。)。《山上宗二记》中称:“茶汤风采尽在禅也。”或:“茶汤由禅宗而出,故专依禅僧风范。珠光、绍鸥皆禅宗也。”这段记述是在教诲天下茶人:茶汤之道源于禅宗,所以茶人应该效仿禅院僧侣专心侍佛的心境,修习茶道。并列举了身体力行地实践这一精神的村田珠光(村田珠光(1423~1502)为日本茶道创始者。曾拜一休和尚参禅。后经日本室町时代连歌师、画家,侍奉室町幕府第8代将军足利义政左右的能阿弥举荐,教授酷爱艺术的足利义政茶道。)和武野绍鸥(武野绍鸥(1502~1555)为日本茶道史上名人。继承村田珠光茶风,并将其传于弟子千利休。)两位茶道先人。

禅茶一味,日本饮茶风俗的普及,茶文化的发展和茶道的形成,源于禅林“茶礼”的礼法及其精神。名留茶道史册的茶道巨匠的创作精神和艺术修养,都来自投身禅门、参禅修行、内观自省的体验和悟证。日本茶道界,尊奉村田珠光为“佗茶”开祖,因为他在“四席半”的有限空间里,创造了追求“茶禅一味”、“和静清寂”之无限艺境的“佗茶”。

室町时代的茶人村田珠光(1423~1502)原为奈良称名寺的僧侣,后移居京都,拜大德寺一休禅师习禅,开创了禅风浓郁的“点茶法”,被誉为“佗茶”之祖。所谓“佗茶”,为茶道流派之一,流行于桃山时代。“佗茶”追求拙朴、简素、恬淡、冷峻、清寂的精神,与东山时代流行的“书院茶”茶风迥异,由千利休大成。

武野绍鸥(1502~1555)为室町时代后期的茶人,师从村田珠光的门人宗陈、宗悟修习茶道,奠定了“佗茶”的实践基础,而后传至千利休。

《山上宗二记》还记述:“道陈、宗易(利休)以禅法为要。”这里是说,统率“东山流”(室町幕府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命令擅长艺能的“同朋众”即侍者能阿弥创立的茶道流派之一——译注)的堺的茶人北向道(陈北向道陈(1504~1562)系出身于堺的茶人,为千利休的茶师。曾向武野绍鸥举荐千利休。),以及其弟子千利休都颇受“珠光流”茶道影响,而以禅法为茶道之要。

《南坊录》着者南坊宗启出身于堺的富商“淡路屋”,师从当地禅通寺的春林宗俶参禅(参禅,即拜师坐禅修行。)修道,由“喝食”(喝食,即唱喝之意。僧堂进斋时,向僧众宣告斋食内容和进斋方法。“喝食行者”一般以少年僧居多。)、“藏主”(藏主为各藏、殿主管,负责掌管禅宗寺院的“看经阅藏”。),进而升任“首座”(首座为禅院中位于僧众之首的职位。),人称“庆首座”,师从千利休参究茶道之法。

天正十九年(1591)2月28日,千利休蒙受“莫须有”罪名,被迫剖腹自尽。身为千利休入室弟子的南坊宗启闻讯无比悲哀,遂将由先师处亲耳聆听到的有关茶道的逸闻整理编辑成“寂后”一卷,完成了共七卷的《南坊录》。

文禄二年(1593)2月28日,千利休离世三周年之日,南坊宗启来到恩师灵前,供香献果,诵经回向,而后悄然消失离去,最终无人知晓去向。

顺便提上一笔。经近年考证,传为南坊宗启撰的《南坊录》内容中,含有许多后世茶人添加之笔。《南坊录》共七卷。贞享三年(1656),在筑前(旧国名,今福冈县西北部——译注)黑田家的家臣立花实山处发现了前5卷。元禄三年(1690)在南坊宗启的传人纳屋宗雪处得知,纳屋宗雪曾将由他处得到的第六、第七卷抄写下来,自称“南坊流”茶道而加以传布。同时,还将该书中最为“秘密”的九条摘录出来另成一卷,加上追加增补的一卷,共九卷流传至今。

日本茶道的先驱者们赞颂不绝的“禅”的本来面目到底如何呢?首先,让我们共同探讨一下这个对于理解茶与禅的关系至为重要的话题吧。

毋庸赘言,禅对日本茶道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认为更为重要的是,禅不仅对日本人的伦理道德和精神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日本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禅宗以外的其他佛教各宗派对于日本文化史所产生的影响范围,基本上局限于日本人日常生活的宗教方面。然而禅宗的影响远远地超越了这一范围,禅思想和禅文化已经深入到了日本人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

提到“禅”,一般人都认为深奥叵测而难以接近,所以往往敬而远之。当然,真正理解禅的真谛确非一件易事,但是禅一直为具有理智之人所追求。近年来,怀有诚挚之心的参禅者日益增多。很多在校学生及普通的工薪阶层都积极踊跃地前来禅寺,参加坐禅会。近年来,禅被视为东方文化的瑰宝,受到大洋彼岸为数众多的西方人的憧憬和追捧,热衷于参禅问道的西方人急剧增加。

参禅热潮方兴未艾,说明禅作为打破西方文明的窒息状态的崭新的思想武器,作为具有世界意义的思想体系,正日益受到东西方世界的瞩目。

1976年10月,作为庆祝美国建国两百周年的纪念活动之一,我率领日本六十名禅僧,参加了在坐落于美国纽约州卡兹奇山麓、风光旖旎的比彻湖畔的国际大菩萨禅堂举行的国际坐禅大会。当年那震撼人心的一幕幕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头顶竹编斗笠,脚履草鞋,肩背袈裟背包的六十名日本禅僧步出肯尼迪机场,列队整齐,表情肃穆。鱼贯而行的身姿立刻就吸引了当地美国人的围观。围观者中发出的那惊诧和感叹之声,至今仍然萦绕耳畔,难以忘怀。

特意赶到机场迎接日本禅僧代表团的美国禅人也尽显堂堂仪表。他们“叉手当胸”(叉手当胸为禅林礼法之一,将右手压在左手上置于胸前。),即双手交叉置于胸前,肃然伫立,以目致礼。虽然这只不过是日本禅家日常修行的一般仪礼规矩,但在异国他乡亲眼目睹此情此景,我不由得深深地感受到:这六十名日本禅僧的禅心已经和美国人的热心紧紧地贴在一起了。

美国、墨西哥、日本以及来自其他国家的一百余名代表汇聚一堂,有条不紊地在雪花纷飞的严寒中,共同举行了长达一周的“接心”,即“打禅七”,度过了充实而宝贵的时光。据我所知,这是首次国际范围的参禅活动。其后,以日美禅僧为主的参禅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参加者人数日益增多。进而扩展为包括日本在内的东西方世界的崭新的禅法交流形式,实在令人难以预料。

下面我打算简单地概括一下禅的本质和禅的发展历史。这对于理解茶道与禅的关系至为重要。

在古印度,作为宗教实践的方式之一,曾经盛行瑜伽。人们认为,这种实践方式的目的在于,平心静气地控制呼吸而最终达到统一精神,提高大脑的认知思考能力,增强身体素质,进而创造出奇迹。这就是流行于现代女性之间的瑜伽的源流。

早在公元前六世纪左右,这种实践方式就已经为众多的修行者所实践和传播。释迦牟尼佛出家伊始也曾加以修习实践。但是,释迦牟尼佛历经六年左右苦行修炼生活,却始终没有达到觉悟的目的。那么,释迦牟尼佛通过苦行修炼而孜孜不倦地追求的是一个什么境界,释迦牟尼佛为何始终未能得悟呢?下面让我们共同地回顾一下释迦牟尼佛的生平吧。因为禅的宗旨就是源于“释迦牟尼的觉悟”。

读普洱茶史,除了范和钧、李拂一、冯绍裘他也应该被记住


读云南普洱茶发展史,“沱茶鼻祖”严子珍、“漆器匠人”范和钧、“滇红之父”冯绍裘,相信大家已都耳熟能详,李拂一、唐庆阳也一再听人提过,甚至鲜为人知的留学国外学茶的第一人朱文精,也逐渐为大家知晓。

还有一个人却很特殊,每一部记载普洱茶历史的书中,都有他的身影闪现,似乎每一个普洱茶发展关键时期,他都会适时出来,正如某些影视片中的配角,戏份不多却缺他不可,生平不详却令人印象深刻,他是谁?

回族实业家白亮成先生

如果我说他叫白亮成,你可能还是发懵,不卖关子了,他还叫白耀明!那个在勐海南糯山最早建茶厂的白耀明,还不清楚?好吧,他还有一个名字,白孟愚,是的就是那个与范和钧和佛海茶厂斗智斗勇的白孟愚!

白耀明,字亮诚(成),号孟愚、莲父。史书中毫无例外地用其号“孟愚”,故知亮成者甚少,又佛海茶厂创办期间,白亮成在与中茶派的范和钧矛盾颇多,似乎是个与“正面形象”的佛海茶厂“作对”的人,故很少有对其生平资料详尽介绍的。

白亮成,号孟愚

在云南普洱茶的发展过程中,沙甸回族白亮成是一个值得一提的人物。

白亮成生于1893年,37岁时在云南省财政厅担任保护财产的专员,相当于特殊押运的保安经理。1932年,云南省政府派遣白亮成到普洱、思茅、车里、佛海、南峭一带办理税务。其间,他发现车里、佛海、南峤3县大片平坝土地肥沃,雨量充沛,资源丰富,但当地民众的生活极度贫困。白亮成深感大力发展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生产之必要,开发边地的志向和决心也更坚定了。

当时云南思普区茶业试验场出品机制绿茶茶标

1936年,白亮成先后到宁夏、甘肃、陕西、湖北、湖南、江西等地进行考察。之后,他又辗转去了日本,学习茶叶以及其他农作物栽培加工技术。(早在1913年,其前辈朱文精等便已派去日本,成为第一批国外学茶的留学生)

1938年,云南省财政厅采纳了白亮成的建议,建立了云南思普区茶业试验场。云南省政府以财政厅名义投资筹建“云南省思普地区茶业试验场”,并聘请白亮成出任场长。在先生主持下,当年元月建成南峤第一分场,四月又建成南糯山第二分厂,选购国内优良茶种,采用科学技术栽培、管理,以试验开发更为优质的茶叶产品。(1919年,从日本留学归来的朱文精、陈洪畴等人在省政府支持下,建成茶叶实习所和茶叶试验场,十多年的茶叶实习所和茶叶实验场似乎没有做出什么成绩。这也导致后来云南省地方政府制茶的重心转到了和中茶公司共同成立的云南中茶公司。)

南糯山茶叶种植场旧址

1940年,佛海总场成立,白先生又在南糯山茶园中心区,建立制茶厂,从印度引进制茶机,推行机械制茶工艺。后又从沪杭聘来10几名高级技师,制出红、绿茶质优价廉,客商纷纷前来订货,长期供不应求。1942年,思普区茶业试验场划归云南省企业局,改称“思普企业局”,白任总办。原一分场改称安峤农场,二分场改称南糯山茶叶种植场。并新建了樟脑培植场和志安纺织厂,白兼任纺织厂厂长。白亮成为代表的“云茶派”,继承了朱文精等前辈复兴云南茶业的使命,以南糯山茶场为基础,成为与范和钧为代表的“中茶派”分庭抗礼的中坚人物。

佛海茶厂的创建人和第一任厂长范和钧

此时的南糯山用科学方法栽培茶树10万株,有厂房500平方米,住房700平方米,揉茶机大小各1部、烘茶机1部、切茶机1部、分筛机1部,年产机制茶2000担左右。还设立了职工医院,开辟了球场、娱乐场等文体活动设施,丰富职工生活。其间,白亮成研发的红茶行销欧美国家。尽管白亮成不是第一个在云南生产红茶的人,但他却为后来的勐海茶厂的红茶生产以及普洱茶的广为传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正值思普企业局兴旺、发达之际,日本侵略军自缅甸进犯中国边境。国难当头,白亮成又致力于抗日救亡运动。他在车里成立接待站,赶造木筏50多条,供归国侨胞抢渡,使众多华侨平安回国。他还组织茶厂游击纵队,配合九十三师防守边境。

由于战争原因,思普企业局经营一直不善,处在一种勉力维持的状态。1946年5月,企业局已欠薪数月,白亮成请求辞职。1948年,白亮成离开勐海,侨居缅甸。

1939年——1942年中茶公司的范和钧等筹建创办佛海茶厂,其间和南糯山茶场以及佛海20多家茶庄利益相冲矛盾重重,范和钧以一己之力,力战群雄,后经中央采取强硬措施,决定全国茶叶均由中茶公司统一领导,统购统销,这场白亮成和范和钧的矛盾,地方派和中茶派的争斗,以中茶公司获胜而告终。但乱世年代没有赢家,也是战争原因,佛海茶厂不能正常生产,1942年11月,范和钧黯然离开勐海。

老勐海茶厂

解放后,南糯山制茶厂划归今天的勐海茶厂经营,试验场之名称与隶属关系则在多次变动以后,最终于1979正式改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现代勐海茶厂

白亮成生逢乱世,却热心实业,力助桑梓,对云南现代茶业的开发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和朱文精、范和钧一样,不应该被忘记。正如西双版纳“终身州长”召存信所言:“回族实业家、教育家、学者白亮成代表云南省政府开发茶叶以及推行海外贸易。纵观数百年来普洱茶的历程,毫不夸张地说,普洱茶品牌在国际上之所以能够打响,回族人功不可没。”

台湾著名茶人李曙韵与茶


中国9月30日讯甲午年处暑,黄梅东山,五祖寺内,传出一阵空灵悠扬的南萧之音,吸引许多正在庙堂祈福、朝圣的游人寻音而至。四方长廊,十四张茶桌,茶人们早已布置好各自的茶席,温好泉水,等待有缘之人前来品会。

而这场禅茶会的女主角,就是著名的台湾茶人李曙韵。有趣的是,当她的学生们在为这场茶会紧张布置,精心调试的时候,惟独李曙韵,独自静静的坐在地上,盯着园子里那只翩翩起舞的黄蝶,脸上的笑容纯净得像个小女孩。

李曙韵,从新加坡到台北,再从台北来到北京。她说自己每20年都有一次大出走,因为生命是流动的,她享受这种流动。“很多人问什么是茶,什么是禅?其实答案都是一样,就是生活。”

曾经是个自闭儿

一袭素色麻衣长袍,布履裹足,淡雅的神情,似乎大多数时间李曙韵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即使周围很热闹。

而她常常自嘲,这种安静,缘于自己的性格缺陷。“我是个自闭儿,据说婴儿时期就很安静,记事起,最喜欢的就是看着天空,或是天花板,喜欢坐长途车,最后一排,靠窗,希望所有人都忘记自己。”

身为泉州移民第二代的她,从小被安排去学习钢琴,因为这样只用和音乐打交道。后来,钢琴老师的一句话刺激了她,“你离开钢琴就没有了人生”。自己的人生怎能被别人控制,她在钢琴老师家门口放了一束玫瑰花还有一封信,就此离开了钢琴。

如何改变闭塞的人生,她选择了服务行业,并且是当下新加坡最新兴的茶艺馆。其实,早在小学三年级,她第一次读红楼梦的时候,就在想为什么贾母不喝六安茶,只喝老君茶。

高中毕业,她来到台湾东海大学深造,随身携带三样东西:朱泥壶、武夷山岩茶和四套不同版本的红楼梦。

那个年代的东大校园,常能见到长袍马褂的教授,也常能见到凤凰树下,一个身穿布衣,提着篮子喝茶的雅静女子,或在读书,或在画画,她就是21岁的李曙韵。

“我最向往的就是像宋美龄一样,年纪大了,梳个发髻,穿着旗袍,一个老藤椅,优优雅雅,写写字过过日子。”坐在低矮的木凳上,一边摆弄着面前的茶杯,李曙韵回忆着那时的梦。

大学时的她常去茶艺馆打工,同时,也尝试过许多不同工作,如陶艺、金工、吹玻璃、珠宝设计、裁缝、还有插花。最终还是选择了最拿手的茶。

“用力尝试了很多事情之后,才发现,其中做起来最容易的那件事,才是老天赋予你的能量和责任。”因为除了茶艺是自学外,其他都有师承。尤其是插花,学了10年,但仍然没办法达到预期。

不过,直到现在,她仍有个小习惯,出门在外,最先做的就是捡朵花或买朵花,插好,放在酒店房间,告诉自己,回家了。

开创茶艺新天地

茶,是她来到台湾的理由,也是她留在台湾的动力。

从最初,推着箱子推销茶叶,到站在台湾文化最高领奖台上,李曙韵走了十年。

从台湾嘉义县一间老房子,到台北著名永康街上一间一百多平米的茶空间,李曙韵的人澹如菊院成为台湾最著名的茶室。其中让她走向茶道巅峰的,并非一杯小小的茶,而是独创的茶会剧场。

那年,DiscoveryChannel到台湾拍摄,主题是台湾文化,他们认为茶,是餐饮的一部分,与路边小食差不多。李曙韵否认,“茶绝不能与夜市一个版面。”

她要让大家看到茶的高雅和艺术。李曙韵准备了一匹1万多台币的纱幔,来到剧场,从舞台顶端落下,所有茶人身着白色长袍,端坐在舞台上,一人一席。音乐响起,纱幔一幔一幔的拉起,清幽的茶香,伴随着婉扬的音乐,白衣翩翩的茶人优雅的泡着茶,这不是艺术是什么。李曙韵成功了,开创了茶会新形式,将台湾茶人的文化地位推向新高度。

台北故宫主动联系她,提供一个月的场地作为茶艺展示的平台。

就这样,不到40岁,李曙韵就迎来了人生的巅峰,许多人慕名前来喝茶学艺。她成为令人羡慕的人生赢家。但此时她却陷入了迷思,事业的“高处不胜寒”和婚姻的平淡,让她走不动。

“那时每天躺在床上,不见人,不去教室。”讲述那段苦闷的日子,李曙韵的表情依然平静,只是从眼神里,感受到一些无奈。

二十年后,她再次决定离开。离开茶,离开现有的生活。

品味当下就是最好的茶

很难想象,知名茶人李曙韵的茶席会如此简单,几乎没有任何花哨的茶具。她说,“我现在一个人的时候基本不喝茶,因为什么茶都喝过了。”她一边泡茶,一边笑着说,“这壶茶是专门为你泡的。”

品着茶,时间回到2012年的冬天,北京。这是她第二次选择北京。第一次,是当年离开新加坡,她身穿藏青长袍,走在北大未名湖畔,被老师评价,“真像我们老北大人”。但最终却是在东海大学找到了那种老北大的感觉。

这一次,她再度选择北京。这个决定让很多茶人不解,真正的茶和文化不是在南方吗?这正是她来这里的理由,“我想离开茶”。

但让李曙韵没想到的是,自己和茶的缘分并未结束。原本来北大攻读考古专业研究所,但不到三个月,为了生计,不得已又拿起茶壶和茶杯。

在朋友帮助下,在国子监一间80平米的小房子里,再次开启了茶室,取名“晚香书院”。每天在楼上20平米的小空间里,抄经写字。

让她没想到的是,许多人听闻她在北京,竟按图索骥一家一家找到了这里。“为了喝我的茶,这些人不远万里找来,这就是我的使命。”

在这里,她找到了更多灵感。到海拔3900多米的香格里拉高原举行12天的露天茶会,经历过冰雹、狂风和暴雨;一边喝着1964年的政和红茶,一边品着1964年的法国勃艮第红酒;还有这场五祖寺禅茶会。

茶家十职,是李曙韵创办的又一空间,在继承宋代文化产业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扶植系列茶事产品,形成持续发展的茶事文化的相关配套产业群,如茶具设计等。目前,已拥有700平米的茶空间。

作为茶人,她最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会像买咖啡机一样,以拥有一台研磨茶的小石磨为时尚。

而作为女人,她常说,人生如流水。但不论人生如何变化,那个粉红色的梦想都未变:当个贤妻良母,带着孩子,像当年母亲带着自己一样,到海边画画、写字、读红楼。

勐海茶产创始人:李拂百年普洱茶路


2010年9月7日晚9时,李拂一先生于台北过世,享年109周岁。

作为一个普洱茶历史的研究者,惊闻此讯,一种悲痛、失落、空洞的感觉充斥内心。毕竟,李拂一先生是我们和遥远的清朝、普洱茶的过去、金三角那个混沌时代的时空连接点。他是大清边疆最后的见证人,是普洱茶雄起的缔造者,云南合作事业的实践者,是金三角这个边境怪胎的助产士,是在今天的西双版纳,但那时西双版纳是普洱府辖地的一部分,并且,普洱又曾经是这些茶外运的主要通道,因此,普洱茶就以大地方命名了。在清代,普洱茶的销售主要有四个方向:一、通过四川的叙府(今天的宜宾)运往四川、湖北、京城等地;二、通过老挝、越南出口香港、南洋;三、通过大理、丽江运往中甸、大凉山、西康等藏、彝地区拉萨和成都方向。这三条路运输的都是紧压茶(早期成都方向也是散茶为主)。第四路为云南本省销售,主要是散茶。

那时,滇茶进藏道路艰辛,除去大雪封山的时间,每年只能跑一个来回。沿途还时常发生的土匪抢劫、寺院搜刮、部落之间的战争,军队的劫掠也使这条路成本奇高。杨守其他们发现的这条新路虽然要穿越两个国家,运输路程加长,运输方式也混杂着马帮、汽车、火车、轮船等形式,但终究是现代化运输为主,没有土匪,安全性非常高,同时,时间、金钱上也都大大地节省了。

民国时期,边地的公务员工资是很低的,但土地并不要钱。李拂一为补贴家用,申请了百余亩茶山,于1930年,在佛海开起了自己的茶庄——复兴茶庄。当时,佛海主要生产蘑菇头紧茶,这种茶虽说制作工艺比较麻烦,但用料粗老,价格低廉,西藏方面需求量极大。复兴茶庄也是生产紧茶,年产量二三百担。此外,佛海还生产另外两种茶,一种是砖茶,一种是圆茶(现名七子饼茶),主销缅甸、泰国。经常往来于其间的李拂一也想改革,他发现泰国、缅甸的咖啡馆都在卖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红茶,如果能用勐海茶制作成红茶,市场前景无限。1934年,他将自己试制的红茶寄到汉口,请专业评茶师审评,认为品质优良,气味醇厚,但不知何故,最终没有形成生产。

也是在1934年4月,李拂一以体弱多病为由,辞去南峤县(辖今勐海县勐遮、景真等地)教育局长,回佛海担任教育局长,这样可以更好地照顾茶庄的生意。那时,佛海最大的茶庄是腾冲董家(总号洪盛祥)开设的洪记(经理姓叶)和鹤庆张相时(总号恒盛公麝香号)开设的思茅恒盛公号,这两家资金充足,运输量也比较大。洪盛祥由于在缅甸、印度经营石璜、翡翠、茶叶等物资,资金相当充裕,并与当时主政的英国殖民者关系密切,因此,他们可以在沿途印缅各地委派自己的代理人帮助包装、理货、联系陆运海运等。而那些中小茶庄做这些工作则需要花很高的成本,加上中小茶庄银根紧张,他们往往要向印度放债人借高利贷,茶运到印度的葛伦堡等待和藏商交易的时候,他们又急于出手,好还掉债务。而此时,洪记就开始降价倾销,压低市场价格。当这些小商人以较低的价格卖掉茶叶离开葛伦堡后,洪记又把茶价提起来。这样,吃亏的永远是中小茶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拂一联合佛海当地的中小茶庄,成立佛海茶业联合贸易公司,李拂一任经理,由公司负责在沿途寻找代理,在加尔各答、葛伦堡租用仓库,统一运输,统一销售。一时各茶庄如周文卿的可以兴(李拂一最忠实的盟友)、马鼎臣的鼎兴号、王球时的时利和(后加入反对联运的阵营)以及一些边民的合作小茶庄纷纷加入。

高发倡:一直在唱反调的云南茶人


记者︱黄晶晶摄影︱丘

高发倡,易武镇上打听下来,几乎人人皆知,那个在易武中学教数学的高老师。

高老师不高,第一次见面,他就“纠正”我们:不是高老师,是矮老师。

高发倡的家就在易武中学旁边,临街三层楼的房子,有两间空出来装了一排淋浴头,专门给学生作澡堂用,“学生离家远,洗澡不方便”。

二楼空荡荡的客厅里,最先看到的便是大茶桌后的背景墙,上面贴着一张比例为1:36000,相当于两个高老师身高的《云南古六大茶山文史综合地图》,这张地图正是高发倡本人测绘制作的。这份2005年出版的地图,直到现在仍有人电话或上门向高老师求购。在我们此行到访的几家易武当地茶庄中,果然看到墙上贴有高发倡版本地图,询问得知,原来政府相关部门就没有绘制过一份官方版本。

云南古六大茶山文史综合地图

让高发倡声名在外的,主要是那本他花了五年时间调研并撰写的《古六大茶山史考》,不仅茶人及商家关注,远至韩国、马来西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茶人都闻讯前来索书。如今,第一版连他本人手上都没有,“校样都被人拿走了”。如今,第二版增订本正在校编中。

那些一提及高发倡便话里有话的人,评价这本书时,却甩出了这样一句:他都是帮象明说话。你知道吧,他是象明人。

《古六大茶山史考》意在就古六大茶山的普洱茶历史文化做全方位的追溯、讲解与阐述;象明乡位于易武西边,境内辖古六大茶山中的四座:倚邦、蛮砖、革登、莽枝。是占的内容比重大?还是帮象明说话?

高发倡知道易武人是怎么评论他的,“说我神经病嘛,不帮易武说话嘛”。

听说四川一个朋友的母亲生日,他寄去“有营养又安全”的本地蜂蜜和鸡蛋。“鸡蛋寄过去不会破了吗?”“我包得很好嘛。”后来在快递点碰到他,原来朋友说只收到蜂蜜,没看到鸡蛋。他又去寄鸡蛋。“还没收到,我就再寄。”

一次和他一起在路上碰到挑担卖香瓜的,我们便上去问价钱,他快步走到担子前,像老师质问学生作业一样,大声道:有没有打农药?!农民很委屈地小声答,自家菜园种的,怎么会打?高老师一副不信任的样子,还一个一个地在翻拣,我们尴尬得只好说先不买了。

他毫不掩饰自己对家乡茶的喜好。正赶上一年一次的斗茶会,我们在路上碰到他,他乐滋滋地说自己看中了一款好茶,要买下来。一问哪个山头的,倚邦(象明乡辖属村)的。“三千多(块)一(公)斤啊,泡给你们试试。”

“我弄成了祥林嫂”

第一次与高发倡见面之前,已经喝了一天易武当地几个村寨的新茶。坐下来第一泡,有惊喜:苦涩味化得快,回甘迅速。一问,倚邦古树。茶桌上堆满了大小茶样包,说是茶农茶庄托他推荐的,“都被我骂走了”。其中有一袋是他亲弟弟做的茶,“照样被骂得狗血淋头”。无他,不是农药就是工艺有问题。

2007年珠海有人找高发倡做5件台地茶,“最后差点连一百来公斤茶都收不到”,为什么?那些茶不是香是臭的,有些拿来一闻,差点吐掉。原来是农药残留的土地上种出来的茶叶,不是原来的农药味,变化成另一种臭味。

这件事让高发倡打算好好研究一下农药对茶的影响。

他把茶地上的茶收集起来泡,对比着喝有农药的茶和没有农药的茶到底有什么差别,结果发现,有农药的茶喝了口腔里会有叮麻的感觉,喉咙里会干、麻、痒。他还发现下了农药的地里面草比较单一,一年生的植物特别多。

高发倡的爱恨情仇喜怒哀乐总是轻易就溢于言表

“除草剂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使用到现在,对动植物的生物多样性破坏太大了。”高发倡直言不讳道出:“我们的有关部门闭起眼睛看不见,塞起耳朵听不见。好像嘴巴也麻木了,化肥农药吃太多了感受不到。”

他将这些写成文章发表在西双版纳的报纸上。上街遇到茶农讲,家里有客人来,也要讲。“我弄成了祥林嫂。”

农民不听,都说,“高老师,你杞人忧天了,人家有那么多专家。”

他又从商家“下手”,教商家闻味品茶,有了这个意识,茶商收茶的时候有了选择,农民为了卖得好,才会有行动。

然而,不施农药,台地茶的虫病害太多,农民根本顾不过来。到最后,即便知道施药的茶卖不好,但也不得不施。怎样才能做到不施农药还不长虫呢?

高发倡把关注点放在了扦插苗和种生苗,台地和古树茶的对比研究上。

扦插苗从解放初期到2007年左右,一直被推广应用。2009(易武)干旱,扦插苗死了一批,又推出一批抗旱苗。高发倡针锋相对地在报纸上发表了反对文章,指出最科学的方法培养的扦插苗其实是最落后的育种方式,真正抗旱的茶其实是最原始的茶籽(种生)苗。

推广扦插苗的专家们声称,茶树满60年的树龄,就要铲除并更新换代。

“我们的专家都是绿茶专家,他们一直用绿茶的栽种方式来‘套’普洱。”高发倡认为扦插苗栽培的果树根底很浅,长不成高大乔木。“在普洱茶界,全部推广扦插苗的话,将来是没有几百年的古茶树的。”

高发倡提出了“森林就是茶林,茶林就是森林”的生态林概念。他发现在天然林里栽培茶籽苗,内涵物质不比台地茶差,还不破坏生态,不需要除草农药,通过生物链自然调节,而且茶更香更甜更耐泡,寿命也比台地茶长,可达几千年。

这几年,生态茶在易武茶区逐步增加,过去打过除草剂的茶地开始停用,有的停用两三年、五六年。“但是只要台地茶不改造,那么它的面积和产量是永远无法让它走向生态的方向。”

“叫得太多,人家把我恨死了”

有一年,高发倡听闻政府为了规范易武当地的茶加工企业,只保留四家规模大的茶厂,要将其他没有取得所谓认证的小作坊统统关掉。

他搜集了那四家茶厂其中三家的茶样,打听到州质监负责人要到易武推进此事,便“上演”了拦车陈情的“桥段”。对方不知道他是谁,便骂他神经病。高发倡当着众人面,喝令对方将那些茶样吃掉。

那些茶样正是上文所说,在农残地里种出来的“臭”茶。此时正值普洱茶在全国范围“起来了”的阶段,据易武乡茶叶协会前会长何天强介绍,2003年普洱茶已经成为当地主要经济来源。

“我们这个地方从解放到现在都是贫困地区,少部分人刚刚脱贫,这种情况下你要规范茶厂,人们哪里有雄厚的资金建大茶厂?”

后来这件事惊动到省里,专门派了官员到易武做调研,高发倡作为小茶商的代表与官员对话,一步步地抛出问题:“国家的富民政策允许农民脱贫,从脱贫逐步走向富裕吗?”、“国家的质监政策允许一个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吗?”“现在普洱茶起来了,有这个机会,你们却要剥夺,党和政府的政策是这样的吗?”最终争取到“给易武一个机会,短五六年,长十年后再来规范”。易武的小茶庄因此得以保留下来。

然而,这个官员却被疑收受小茶庄的“好处”接受审查,后来调离了所在部门。

“叫得太多,人家把我恨死了。”

2007年,普洱茶被央视曝光后,市场大崩盘,当年要保留的四家茶厂倒了两家,其余两家只做台地发酵茶。最低谷的时候,正是靠那些小茶庄把易武茶做了下来。

“现在的人太爱编故事”

在去六大茶山田野调查之前,高发倡花了几年的时间跑遍易武、版纳的图书馆、资料室收集资料,虽然只有中专文凭,还是数学专业的,但他的古文底子一早就打下了。

他说自己学古文的方法没有别的,就是背诵,只有不断诵读才能找到语感,明白如何断句。一次,他和两个朋友散步,走着走着,朋友发现他远远地落在后面,回头找他,原来他正停在那儿大声背诵“之乎者也”。回忆这些往事时,高发倡习惯性地用手捂着嘴,孩子一样腼腆地笑了。

一次,在大学图书馆查古文资料,高发倡正一边读一边记着,一个学生走过来惊叹道:“你能看得懂啊?你是哪个系的?”这个学生是中文系在读研究生,对古文的了解仅限于教材里有标点带注释的那些,和大多数中文系学生一样,一旦碰到真正没有标点符号也不附注解的古籍就抓瞎了。

高发倡版古六大茶山地图成为许多茶叶地图的原始版本。

第一次见高发倡,他甩出一个生熟茶的“全新”概念。而这个所谓“全新”概念其实是古书上有证可循的“古法”制普洱茶的方法。明清时的生茶,是指杀青制程通过阳光晒青完成的,而现在普遍采用的炒锅杀青制出来的其实在当时为熟茶。于是,关于晒青这个概念也需要厘清:揉捻后的晒青其实是干燥制程。

他对这地区都能娓娓道来

问及这一说法的出处,高发倡几乎不假思索地背了出来:思茅厅饬令倚邦土司采办“贡茶”的《札文》记载:“封宾采办先尽贡典,生、熟茶芽办有成数……”。

我们一边记录,一边惊叹他的记忆力,他则淡定地回了一句,“我这人还是有点天赋的”。

既然是写“史考”,少不了大量的实地考察及采访,他利用寒暑假的时间,沿着村子找那里的老人聊天,让他们天南海北地说,“没用的就过,听到有用的就记下。”如果发现与古书记载的不符,再去找实物印证,比如墓碑,古庙,各处碑文。“实在印证不了,就不写进书里。”

有人发来一份唐朝时的古六大茶山地图,上标“利润城”正在如今易武的位置,便推断那个时候易武就因茶获利,故名为此。高发倡引唐咸通三年樊绰著《蛮书》:开南城、奉逸城、利润城内有盐井一百来所。而易武范围从未有记载并出现过盐井,倒是在他考察过的磨者河(古时此河分易武与象明界)附近,当地的老人曾跟他说,那里原来有许多“唐井”。可见所谓利润城的利润实指盐带来的利润。

“现在的人太爱编故事。”

他提到一本叫《普洱茶寻源》的书,讲马帮当年运茶时,不小心掉到水里,把茶打湿了,过了几天,一打开发现茶不仅没有变坏,反而经过后发酵变成滋味醇厚的熟茶。

首先,茶农对茶的防湿包装是非常有经验的,如果掉到水里就能打湿,当年谁还敢把它运到千里之外献作贡茶?如果真的打湿了,茶叶只有腐烂发霉的结果。不然怎么会等到1970年代才花那么大力气去研究人工发酵熟茶?

“我一个人是叫不动了”,高发倡今年55岁,正在办理退休。他说自己接下来把《古六大茶山史考》二版的出版搞定后,便开始专心做点家乡茶。

刘益成:发扬云南茶人精神 做强云南茶业


面对国内、国际茶叶产销两旺的市场主流,云南省这样一个有着悠久茶叶生产历史、世界公认茶树原产地、中国重要茶叶生产基地、丰富茶树种资源、优越自然条件、优良茶叶品质及多家知名茶企的省份来说,更具发展的巨大潜力和竞争优势。

人物介绍:刘益成号茗悟,祖籍广东汕头,从小爱茶,潜心钻研中华茶文化。现任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昆明茶叶行业协会会长、全国茶业行业战略联盟主席、中国国学院大学茶艺茶道专业客座教授、中国茶叶学会理事、国家一级评茶师、国家高级茶艺技师、《中国茶业》杂志编委。

云茶文化历史悠久

据了解,云南省茶叶种植面积达560万亩,位居全国第一,有94个主要产茶县,分普洱、临沧、版纳、德宏、保山5个主产茶区,是云南省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云南天高云淡、水源清洁、空气清新、生态优良,拥有优越的茶树生长环境和优质的茶树品种资源,尤其在低纬度、高海拔地带,远离污染源,土壤肥、日照足、云雾浓、湿度大,特别适应云南特有大叶种茶树种植,茶叶具有芽叶肥壮、萌发较早、生长旺盛、采摘期长的特点,生产的红茶、普洱茶和绿茶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较高知名度。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中,通过不断传承、创新和发展,云南省形成了多民族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茶饮习俗。各民族之间,通过彼此渗透,相互促进,融汇成独具韵味、魅力无穷、底蕴深厚、博大精深的民族茶文化,成为云茶产业发展的宝贵财富和重要依托。

云茶产业将快速发展

近些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顺势引导和社会各界强力推介,使“云茶”成为了继“云烟”、“云花”和“云药”之后的又一知名品牌,“云茶”产业全面发展的大气候已经形成。历史的沉淀,健身的功效,精神的享受,耐贮的特性,社会的进步,催生着“普洱茶热”,保健功能的广泛认知,以及较小区域的种植范围、产量,日益提高的加工标准等因素的影响,普洱茶的市场份额和消费群体仍将呈稳步发展趋势。尽管出现了投机与炒作,但也要冷静分析、理性对待。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行为可能在短期、局部带来一些价格的波动,但只要引导得好,这可能是一个发现产品真实价值和去伪存真的过程。

认清差距规划突破瓶颈

虽然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和悠久的茶文化历史沉淀,但和福建、浙江省相比,云南是产茶大省,还算不上是产茶强省,茶叶种植面积虽然第一,但产量却排第三,产值估计只能排第五。刘益成进一步介绍,以福建安溪为例,其涉茶行业迄今总产值逾90亿元,而云南全省不过200亿元,差距明显。云南茶业的发展瓶颈正是在流通流域和品牌打造上,而这些,正是云南茶叶流通协会亟需加强的工作。

刘益成介绍,2013年初,云南茶叶流通协会在征求了所有会员的意见后,确定了“和谐、厚德、开拓、奋进”为云南茶人精神,并在此精神指引下,立志要将云南发展成为茶业强省。和谐、厚德,即云南26个少数民族应同心同德,借助云南天赋的优质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做有机茶、生态茶、良心茶,这也是所有茶人必须具备的茶德;而开拓、奋进,则是指云南茶业要大力开拓东盟市场,升级粤、港、澳、台四地市场并加快“南茶北进”,这将是未来云南茶业的核心发展方向。

来源:《中国茶业》杂志第14期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云南民国茶人之—李拂一》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3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