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雷伟海时,这位身着畲族传统服饰的畲家汉子正在位于景宁县大均梅山村的新基地给工人们安排下午的工作。他们要在这个冬天完成60亩标准化白茶基地的基础建设,以便来年春天种上新茶。

“这是县里扶持的惠明白茶。”雷伟海有些激动地说,“等明年茶叶种下去后,县‘茶叶办’来验收。通过了每亩就有1800元的补助。”这个基地建设是雷伟海这个冬天要做好的三件大事之一,也是最重要的一件。

2004年底,在宁波打工两年的雷伟海夫妇回了趟鹤溪街道敕木山九重阳村。“敕木山是我老婆娘家,是金奖惠明茶的发祥地。”雷伟海笑着说,正好那年县里出台了一项富农增收的“茶山竹海”工程。回家种茶对当时一个月加起来才2000元工资的雷伟海夫妇来说,是条稳定又可致富的路子。于是,两人留在了老家。

2005年初,一个由九重阳村7户农户入股的种茶小组成立,承包了村里100亩土地。近十年来,他们的茶园每年稳定“扩张”,如今已有200多亩。

2007年,第一批新茶上市,同年4月合作社成立,取名“九重阳”。2009年,合作社的产值达到10万元,投入建设了占地400多平方米的厂房。合作社从只卖茶青到开始自己生产、销售茶叶,初次转型成功。也正是在这一年,景宁启动了文化脱贫项目,推出“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培养实用性人才。雷伟海去景宁县电大秋季班报了名,学习茶叶生产技术。

2013年,夫妻俩在合作社的分红涨到了3万元,家里宽裕了些。2014年的分红定在腊月二十,雷伟海夫妇分到5万元,加上雷伟海父亲外出打土灶赚的1万多元钱,他们家5口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2万元,跃上了新的台阶。“现在收入每年都在涨,我们将要搬进新房了。”

建新房就是雷伟海要忙的第二件大事。受益于景宁“农民下山、产业上山”政策,雷伟海家在县城双后降安置区新建了房子。建房的20万多元,是他们用林权证抵押贷来的。这两天,房子正在忙着粉刷,准备年后搬进去。

放眼新一年的发展,雷伟海准备做第三件大事。“就是要用土地养土地,白茶养白茶。”雷伟海告诉记者,近年来,县里开展农村金融改革,推行土地流转经营权转抵押贷款,他们准备用新基地所流转来的60亩土地去办理贷款,用以全面提升梅山和九重阳两个茶叶基地。目前,基地跟农户的合同基本都已签完,等着把相关证件弄好,就可以去贷款了。

Cy260.com精选阅读

历史·寻找雷永丰(一)


最早知道雷永丰,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那时,茶文化研究才刚刚开始,大家对普洱茶到底是什么还知之不详。1993年在思茅召开的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和1994年在昆明召开的第三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上,大家更多的还是在讨论宏观的茶文化、茶叶交通史、茶叶技术,很少关注具体的普洱茶生产、工艺、经济运作模式以及普洱茶之所以是普洱茶这一独特的产品等等这些细节的东西。因此,到底什么是普洱茶?普洱茶是如何经营的?为什么普洱茶会越陈越香?这些问题有人提出,未引起大家的关注。

为了寻找普洱茶的踪影,我翻遍了当时所能找到的所有典籍,在《续云南通志长编》第609页,我看到了这样的记载:“(云南)川销茶历史最久、牌名最著者,为“宋圆牌”普洱圆饼春茶,川省茶价涨跌咸取决之。余如雷永丰、元庆、复聚、新春、宝森、永兴、三泰、庆春等茶号,均营川销。”从文中排列顺序看,雷永丰一定是当时较有影响的茶号。1994年,我看到是年出版的《思茅地区商业志》记载:“业主雷逢春,原籍云南省石屏县,思茅第一届商会会长,民国十年任云南省第三届省参议员。那时,思茅茶叶行业同仁共同议定,各户茶号加工‘圆茶’,每圆茶底料重量不得超过6两。‘雷永丰’为争夺名牌圆茶经销,私下与揉茶师傅串通,增加底料五钱。每筒茶(8圆)比其他茶号多四两,每担圆茶24筒,比其他茶号多9斤6两。驮昆明出售时,‘雷永丰’抬价销售尚供不应求,其他茶号压低销价仍难找买主。类似情况在同业中每有发生,无权无势茶商一旦被发觉,视作违章,处以罚款,而对‘雷永丰’所作所为,茶商仅在背后私语,不敢公开抗议。”该书还介绍了过去思普地区很多的茶号,并花相当大的篇幅介绍了思茅原信昌的经营和运作,可惜,当时我并不知道原信昌还有个分号叫“敬昌茶号”,并且经营得相当出色。

尽管在我后来的研究中,发现这两段记载都有一些问题,比如,“宋圆号”可能是“宋寅号”的音误,当时的24个4两也不等于9斤6两等等,但他们对雷永丰的描述却给我深刻印象。

1995年到2001年,我没有过多地关注普洱茶,但是,从2002年开始,我的兴趣又集中到普洱茶上。这个转变有赖于邓时海先生的繁体字版《普洱茶》一书,我吃惊地发现,普洱茶竟然可以这样喝?!而茶庄、茶号、茶品以及普洱茶所依附的每一个细节都可以成为探究的对象,都变成饶有趣味的文化元素。这加深了我全面探索普洱茶文化的兴趣。探索的结果是,我对雷永丰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

戚国伟:西湖龙井的守护使者


“茶是知恩图报的,你尊重她,她就会给你回报。”戚国伟这种朴实的“宇宙观”,构成了他职业价值观的重要部分。发生在他身上的许许多多护茶、爱茶、敬重茶的故事,都是由这种独特的“宇宙观”所引发的。这正是戚国伟与众不同的地方……

说起杭州的西湖龙井,有一个重量级的人物是一定得提的,他就是有着“西湖龙井守护使者”美誉的著名茶人、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戚国伟。

使者,即承担使命的人,或者说是受命出使的人。作为使者,戚国伟受命于伟大时代,肩负着守护西湖世界文化景观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龙井茶之重任。

于是,《茶博览》编辑部计划为戚国伟做一次封面人物报道。在位于龙井路15号的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记者终于“逮到了”忙碌的戚国伟。他刚刚办完一件重要的事:完成了今年国家和传统的手工制茶技艺,现代科学的检测手段和产品标准,是西湖龙井长盛不衰的主要卖点。”戚国伟说。

而传统手工炒制技艺是西湖龙井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非独特程序和手法不能制成西湖龙井。中国著名茶叶专家庄晚芳教授曾说,西湖龙井茶由于炒制人的独特手法,通过手心穴位将精气贯注入叶片,使叶片更加形美、色雅、味醇、香馥。炒制的关键,是人。只有人的灵气,才能炒制出杯中那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的茶中珍物。

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年代,和其它手工工艺一样,西湖龙井的手工炒制技艺,也面临着传承问题。

苦!你问10个炒茶师,10个人会不约而同喊出这个字。

西湖龙井的炒制,包括了“抓、抖、搭、拓、捺、推、扣、甩、磨、压”等十大手法,而这些动作都要在近300度高温的锅里完成。戚国伟一伸手,上面那些老茧就开始无声述说着自己因为炒茶经历的红肿、发黑、起泡、蜕皮的循环“折磨”。

西湖龙井青叶采下来一般当天就要进行炒制。在这龙井上市时节,炒茶师几乎是茶不离手,手不离锅。通宵炒茶是常事。

而学炒茶,也是一个辛苦的过程。学西湖龙井炒制,有“三年青锅,五年辉锅”之说,青锅要先练个3年,才有资格进级去学辉锅。“采摘技术几天就能学会,而要精通手工炒制技术,短则三五年,长则一辈子,‘学无止境’。”一位炒了大半辈子茶的老茶农说。

“老一辈人都是这么炒下来的,倒已经觉不出苦,但这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是太苦了。”炒茶辛苦,学起来又麻烦,如今的生活条件好了,致富手段多了,年轻人也不愿学炒茶了。“目前,拥有手工炒制技艺的师傅大多在50岁以上。”这种专业人才的“断档”,加大了传承手工炒制西湖龙井的难度。

作为一名企业家,戚国伟无疑是时髦的,智能手机、电子商务……和多数同龄人相比,他非常乐于并容易去接受这些新鲜事物。他不可能不清楚机械现代化、效率与效益之间的关系。但对一名西湖龙井的守护者来说,这些新鲜事物却极容易破坏西湖龙井最有价值的那部分文化。“现在只有西湖乡(如今的西湖街道)还在坚持手工炒制了。坚持是难,但是不做不行啊。”这句话,沉甸甸的,沉得拉下了戚国伟上扬的嘴角。而这份沉甸甸里,装的都是使命。在戚国伟看来,造物主赋予茶叶的是灵性,她是活生生的;因此,唯有用我们茶人流淌着热血的,也同样活生生的手,去呵护她,抚摸她,她才会将那灵性中最具精华的东西奉献出来。人与茶的关系,是生命与生命互相信赖的托付关系。看来,戚国伟已经在哲学层面思考问题了。这种境界,非常人所能进入。戚国伟如此重视手工炒制技艺的传承,其深邃的道理也就在这里。

“所以我们希望拉开机制茶和手炒茶的价格,保护手工炒制技艺。”为了传承这门技艺,或者叫艺术,戚国伟每年都会从公司里拿出一定费用,支持政府层面组织的炒茶大赛,年近古稀的他,还会轻装上阵,炒出标样茶。此外,戚国伟还在公司里成立了炒茶中心,春茶上市时节,免费提供茶锅、电等资源,并优先收购来中心炒茶茶农的茶叶,以此调动大家手工炒茶的积极性。

2013年11月,戚国伟被评为浙江省和杭州市西湖龙井“炒茶技能大师”,建了“大师炒茶工作室”。培训炒茶传人,多了一个平台,同时也多了一份责任。

我是一个茶农

除了手工炒茶上的成就,戚国伟还是“贡”牌西湖龙井的主要创立者,国家礼品茶唯一指定承办者,唯一的新中国60年西湖龙井茶事功勋人物,同时,他也是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茶叶商会会长、杭州市西湖区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西湖龙井茶商会成立时,有人说,除了戚国伟,会长之位别无二选。戚国伟在西湖龙井茶界的地位,可见一斑。

集多重身份于一身,做着牵动几亿人心弦的文化事,戚国伟自身却很低调,不喜欢抢风头,除了必要的活动,鲜少在公众场合露面。

每天早上8点,戚国伟便准时出现在公司里,处理好公司的一些重要事务后,他就马不停蹄地赶往各个茶村,巡视茶园、与茶农交流沟通……

在公司员工的心目中,戚国伟是个工作狂,“以公司为家”,最早来公司,最晚离开,365天几乎没有假期。在茶友们心中,戚国伟是个“把茶当命看”的“茶魔”,开口闭口都是龙井茶。“茶是知恩图报的,你尊重她,她就会给你回报。”戚国伟这种朴实的“宇宙观”,构成了他职业价值观的重要部分。发生在他身上的许许多多护茶、爱茶、敬重茶的故事,都是因为这种独特的“宇宙观”所引发的。这正是戚国伟与众不同的地方。

问起对自己的评价,戚国伟说:“我是个茶农。”简单几个字,将为守护西湖龙井所作的一切都化作了茶农心底对茶叶最真挚的情感。

“我希望在有生之年,能为西湖龙井核心产区的龙井茶多做一些事情,希望能护住她的根与魂,让这个品牌以及品牌所承载的文化,世世代代传承下去。”这位衣着朴素,被茶浸润得如此宽厚和蔼的长者缓缓道出自己的心声。

西湖申遗文本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杭州西湖群山中的龙井茶园,沿丘陵坡地修筑成的梯田,成为一种含文化意味的特色植物景观,与分布其间的茶文化史迹共同构成西湖文化景观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西湖龙井,是西湖这个世界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抹亮色。而在这个绿意盎然的春日,我见到了用生命奔走、呼吁,为这抹亮色增光添彩的西湖龙井守护者,然后他告诉我,他的名字,叫茶农。

普洱茶映照中的雷平阳


被“雷平阳”这名字轰炸是好多年前的事,尔后一直在心中断断续续描绘这三个字覆盖下的表象里的形象,好奇,持续。

晃荡在这三个字占据的山头日久,汗颜,懒散总是使我不太深入,东西南北中各处扫描一二,每每逛行,心底疑惑就不由枝展叶茂:是个什么样的人会以地理数据标识罗列作诗?又是个什么样的人,悲悯地看着一条狗“如一个回家奔丧的游子”无助走向死亡?更是个什么样的人,而且是个什么样的中年男人竟然会写出“花朵从根须上爬直到抵达枝头的脚步声,果实打伤松鼠—松鼠在树下呻吟,风踩着叶子—叶子经络的断裂声……”这般清秀的文字?

终于,这年这月这日,在领导加文友的武德忠老师引见下,我站在了“雷平阳”这个虚词后的实体面前。

夜晚的茶室,灯光一地柔软,一口普洱茶的温度,将游走半空的思绪唤醒。见面前的淡淡顾虑,在酒红汤色的满与空之间点点化开,在我言出“可算见到真人”时飘出的憨厚笑声里烟消云散。我踏实端坐在了滇东北韵味的口音中,分享他的天高云阔,听风听雨听和声,听许多质朴如尘的道与禅。想起他曾在某个媒体专访说过:诗歌经常会把我逼上绝路,而散文则负责把我带回家。他风趣,特别强调自己就是个码字的农民工,并且他的字和他一样“老农”,穿过那“我的爱狭隘、偏执,像针尖上的蜂蜜/假如有一天我再不能继续下去/我会只爱我的亲人--这逐渐缩小的过程/耗尽了我的青春和悲悯”的诗意,我被他并不高亢也不娇纵的语句浸染,自然地融入那份无束的谈兴,津津乐道下,不期,也找到家人似的亲切。

转至烧烤摊,坐在我对面的这个男人依旧那样平和,平和到我敬酒碰杯时,他一再将自己的杯口低于我的杯口,并连连对我声称“别叫老师我只是你的大哥哥,我是66年生的”,那份坦诚与率性让我如临春天,当面毫无造次感地脱口称他为“哥”;我更真切地看到这个面上没有温文尔雅、没有诗情画意的名家,顶着那头短过板寸的头发,厚道地笑着晃动脑袋,在白酒里豪放,在脱口而出的一句句诗词里激情荡漾。

热闹的夜间聚会,他可是海量,和在场的每一位他口里的同道之人喝酒。人声鼎沸,他捏块烤香的猪蹄边啃边吟: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并孩子气十足地讲述,前一天深夜,在入住老宅子改造成的酒店里,为等长发白衣女鬼几乎无眠,可鬼始终未现,口发云南话里标志性的叹词:“麦麦,可怜白发生”,神情颇具遗憾;他还很逗乐地点评在场帅哥的艳遇故事,对其为讨姑娘欢心假冒自己书法的题词,体谅感叹:“算了,不和你计较,好歹咱俩是哥们”,真真一副邻家大哥风范。酒过半酣,他喝起歌“东边的草地上哟次哩啦索”,一个表面糙米般的男人,略为沙哑的歌声竟然会如此温暖,揭开各种光环,这个厚嘴唇、小眼睛的男人真实得好直白好可爱,难怪江湖有流传:雷平阳是个内与外极有碰撞力的汉子!

我算彻底明白过来,这就是个性情中人。南高原的版块上,他风尘仆仆的在山水间行走、在江河间畅游;感受自然神圣,感悟人文深沉;震撼历史悠远,震惊山川秀美。他的文字,为大地写,为大众写,为所有的热爱和不平而写,写出诗歌逼上的绝路,写出散文回家的幸福,写出渗透骨髓的无尽追求。

字里行间强势的男人,在深夜分别时,柔情万盏说出“散文是可以温暖人心的”,感动,长驱而入,直奔我的心田。挥手再见,他纯静地笑,豪情洋溢,洒脱高歌“我把悲伤留给自己你的美丽让你带走…….”

明媚的红土地,一个笑起来就眯着月牙般眼睛的男人在徜徉,他深情的呼吸布满日出日落,他张扬的情感沁津脚下泥土,他是诗人、作家,更是谦逊的大家!

历史·寻找雷永丰 (二)


寻“雷”经过和考据趣事

2003年,我买到第二、三届《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书中,我看到雷波、黄桂枢等人在多篇文章里介绍雷永丰的经营史和经营理念,这些文章对我寻找雷永丰有很大的帮助。

随着我对普洱茶文化研究的深入,我看到了很多关于雷永丰的文献,这些文献修正了很多过去我们所得到的雷永丰的信息。但更多的是口述和文献相矛盾带给我的困惑。比如,以前研讨会和零星发表的各种文章和回忆录都说,雷永丰在昆明经营复济号茶庄;大有庆在昆明经营永兴号。但从文献上我梳理出,昆明没有复济号茶庄,与复济名字相近的只有复聚号,他的老板是杨茂臣,他的儿子杨禹三在解放后还担任了昆明茶厂的副厂长。而陈永兴号则是一个更老的茶庄,他们在30年代分家成3个茶庄,分别是同庆茶行(后改名为源庆烟茶庄)、永兴茶庄、顺利茶庄,他们和雷永丰号的关系应该也是批发商和供货商的关系。

2007年,我在北京看到一个叫滇边老号杨复济的,我走进她的店,和老板聊起来。

问:你们茶店为什么起名叫杨复济呀?我感觉像药店。

答:我们是老字号,解放前在昆明很有名。

问:是你们家的字号吗?

答:不是。是这本书上说的。

说着,店主找来一本书,指着书上的文字向我介绍说,你看,这页、这页都有介绍。我无语。这几篇文章都是介绍雷永丰的,我无法向她讲清楚杨复济只是雷永丰家后人回忆时的一个口误,而这个口误却被当成了有根有据的正史,注册成了店名。

其实,在此之前,我已经联系上了雷家的后人,机缘巧合,我认识了雷波。雷波是雷溅波的女儿,也就是大有庆高峻的外孙女。她曾经担任过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的副所长,他很有意识地收集了一些长辈的口述资料和雷家、高家的家谱。尽管他对茶庄的事情了解得不全面,但我和她的多次交谈,解开了我很多的困惑。

历史·寻找雷永丰(四)


在普洱茶历史上雷永丰还有另一个创举,那就是将七子圆茶增加一饼,生产每筒八饼的八子圆茶。因为价格不变,八子圆茶每筒的重量增加,一时为雷永丰增加了不少订单。

雷逢春生有三子二女,其中大儿子雷恩溥、二女儿(男女混排为老三)雷恩宽尤其值得一提。

1903年,雷恩溥考取云南最后一届举人,随后派任酆都县令、永宁县令。卸任后,他回到昆明,在协助经营自家的永丰号茶庄的同时,担任云南商务总会公断处长、副会长等职务。因为自家在衙门有人,(商务总会类似于衙门,具有很大的商务仲裁、商务判决的权利)所以雷永丰特别愿意打官司。比如,1912年,雷永丰联合周同春、宋信和、袁乾利、刘恒和、宋庆丰、许福兴、马瑞丰、张裕丰等向新成立的民国政府要求减税;1917年,因雷恩溥的堂弟雷世琪和他的儿子雷震宇欠债不还,雷恩溥将他们告到个旧商会,要雷震宇将自家的锡矿交与雷永丰,每年收益的70%用于归还欠债,30%用于雷震宇与其母的生活费。

1917年还发生了一件事,当时雷永丰号大公子雷恩溥任云南总商会公断处处长,主管商务纠纷裁决和文件的起草。这一年他们起草了一个文件,要求各茶商卖茶时必须在大票或外包装笋壳上标明产地,景谷、贵州等地的茶不能写普洱茶或正山字样。这引起了猪街(在现元江县,茶来自现红河县)茶商的不满。猪街茶商同源祥、恒和昌、德泰祥等联名告状,认为雷恩溥处事不公,违反约法。至于内飞、笋面,他们认为是商标的一种,不需要商会来定标准。他们的猪街茶从来都只写茗山特产,未写普洱正山特产,自然不算假冒。现在非要让他们写猪街茶字样,这是破坏他们辛辛苦苦建立的海外和国内市场。他们还说普洱不产茶,很多人却在普洱、思茅用坝子茶生产普洱茶,暗指雷永丰有用猛海的坝子茶冒充普洱正山茶的嫌疑。雷恩溥看到这个状子,立即写了一封辞职信,想表示自己清白。商会正副会长极力挽留,认为同源祥、恒和昌、德泰祥等公然反抗、侮辱商会的官员和整个商会,是一种丧心病狂的表现。商会将开会公开支持雷恩溥,训斥这些茶庄的小人行经,维持商会尊严。虽说商务总会方面对雷恩溥有偏袒,但也不是像《思茅地区商业志》所说,“对‘雷永丰’所作所为,茶商仅在背后私语,不敢公开抗议。”

这个案子对我们理解普洱茶的演变意义重大,我们从中可以知道什么是茗山茶,什么是正山茶,什么是坝子茶。坝子茶是可以当作攸乐山的普洱茶卖的。而猪街茶只是在民国以后才可以名正言顺地当普洱茶卖。

历史·寻找雷永丰 (五)


由于雷恩溥在总商会做官,永丰号很愿意通过诉讼渠道解决问题。1920年,雷永丰联合思茅、普洱、墨江、元江等地茶商乾利贞、宋寅号、恒和元等告地方盗匪不断,茶货多次被抢,赶马人被打伤,要求政府出面剿匪,对过往商队尤其是茶商派兵保护;1921年,雷永丰告赶马人(也就是马锅头)张正安、张泰安兄弟提茶不运,欠债不还;同年他们又因同丰号倒闭,在清理三角债时要求同为茶商的杨复聚号应将其拖欠同丰号的房租中拿出一部分,抵还同丰欠雷永丰的欠款等等。从积极的意义上看,雷永丰很会利用法律的武器,从另一个角度,永丰号却有滥用诉权的嫌疑。

民国十年前后,思茅只剩下12家大茶号,他们是:大吉祥、联茂号、雷裕兴、德兴恒、雷永丰、恒丰号、恒和元、瑞丰号、同信公、福源祥、瑞丰祥、福寿号。这其中,雷永丰的掌舵人此时是雷沛周;大吉祥号,雷沛周的妹夫高峻是合伙人;雷裕兴号,很可能是雷沛周的堂侄雷以宽负责。至于雷家其他的亲属,被称为茶帮后人的还有:雷近之、雷润生、雷仰高。

我们再说雷逢春的二女儿雷恩宽。雷家是思茅的大户,大户人家就要雇佣很多伙计或长工。那年头,学徒的地位很低,但当上伙计就很容易有出头的机会了。1904年,有个石屏小伙叫高峻的,祖上应该也是商人出身,为了学习经商,他只身来到雷家,从学徒做起,随后升为伙计,雷家看他聪明肯干,就将二女儿雷恩宽许配给他。高峻不满足于长期在岳父门下打工,他用妻子的嫁妆和首饰作资本,开始经营百货、土杂,先与别人合办大吉祥茶庄,随后开办了自己的商号“大有庆”。经过几年的经营,大有庆的业务突飞猛进,1930年前后,他们在思茅南正街购买了思茅最好的房子做商号,制茶作坊也在其中。

同时,大有庆在下关等地还开有堆栈(相当于现在的仓库)为自己和别人的茶庄提供货物存储。1950年,这些堆店转租给了下关茶厂。

在开始创业的时候,雷恩宽就以自家做手工的一点点辛苦钱补贴丈夫,即使自家茶庄做得很大的时候,雷恩宽仍然每天和茶工一起参加捡茶女工的捡茶。

高家的儿辈都在国外留过学、孙辈也很成器,高峻的女儿留学日本时与同学、远房表哥、左联诗人雷溅波相恋,这一支又转姓了雷。“小姐与伙计”的故事终于修成正果。只是,他们的后人没有人经营茶叶,雷、高两家的茶庄传统已经断绝了。

胡伟斌:通城赤子的润茶梦


车子在茫茫的药姑山上盘旋,极目四望,郁郁葱葱,无边无际。湖北泽中饮料公司掌门人胡伟斌一边开车,一边向记者感慨:“也只有这样厚重的大山,才能孕育出古苇清!”

胡伟斌所说的古苇清,既是他公司目前打造的润茶品牌,也是药姑山下流传甚广的宋代名医的名字。在胡伟斌眼里,二者早已合为一体,化为了一个通城赤子的润茶梦,一个造福社会的产业梦。

“真的,现在除了古苇清,我对什么都不怎么感兴趣。”胡伟斌强调。

在古苇清的故事里长大

生长在药姑山脚下的胡伟斌是听着古苇清的故事长大的。在他的记忆里,药姑山的宋代民间中医古苇清不仅免费给人看病,而且用润茶造福一方,留下无数佳话。父亲告诉他,长大以后也要像古苇清一样,以造福他人为己任。

因此,当胡伟斌回到通城创办湖北泽中实业集团时,便将“关爱人类,泽被中华”视为企业宗旨。

胡伟斌还记得很小的时候,就常常随父亲到药姑山上去砍柴、采药。父亲会一边走一边跟他说,路边生长的是什么草药,有什么功效。有时候他跌倒了,膝盖手肘摔破了皮,父亲便从路边采下草药,嚼碎了给他敷上,不用多久,伤就彻底好了。

药姑山曾是瑶民聚居地,茶文化也源远流长。胡伟斌小时候不论去哪家串门,总是会有热乎乎的茶等着招待他。药姑山上,除了草药,便是漫山遍野的茶树,古时候,贫困的村民用茶树的嫩叶制成茶叶换钱。后来药姑山产出的龙窖山茶成为多个朝代的贡茶。据史料记载,药姑山的茶叶进贡的历史“盛于唐,始贡于五代马殷”。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胡伟斌耳濡目染,不仅酷爱饮茶,也对中草药颇有研究,这种兴趣与爱好一直持续到今天。

“我是药姑山人,我的身体里,打着深深的药姑山的烙印。”尽管长大后,胡伟斌离开家乡外出创业,却一刻也不曾忘记过生他养他的故乡。

“关爱人类,泽被中华”

在通城,胡伟斌已是知名人士,在许多宣传资料和画册上,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1991年,在从事了6年教育工作之后,胡伟斌选择了下海经商。作为在药姑山下长大的孩子,天生对药材有种亲近感,因此,胡伟斌做起了药材销售生意。

在拿下安徽丰原药业(000153,股吧)集团华北销售总代理之后,胡伟斌的事业蒸蒸日上,日渐成为通城商人的典范。当地许多年轻人都慕名前去,投奔至他麾下,并挣了大钱。

2010年,事业有成的胡伟斌响应通城县政府的号召,回到家乡创业,泽中医药公司应运而生。凭着过人的商业头脑和深厚的医药销售经验,泽中医药迅速发展壮大,成为通城当地的知名企业。随后,胡伟斌为了解开“通城不通”的“魔咒”,又将视野投向物流。

胡伟斌表示,通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物流不畅,一直制约着当地的招商引资工作,当地知名企业的产品想走出去也是难上加难。既然自己回到故乡,就希望真真正正为家乡做一些实事。

2012年8月,胡伟斌带上资料只身远赴上海,希望能将中国知名物流企业中国远洋(601919,股吧)物流引入通城。要想让这样一个企业进驻通城这样的小县城,其中的艰辛自然不必说。但结果是,在半个月的软磨硬泡之后,胡伟斌的梦想实现了。

2013年末,泽中集团搬入了新建的物流园,进入园区,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关爱人类,泽被中华”八个大字,这是泽中集团的企业口号,也是胡伟斌本人的心声。

研发润茶,让生活润起来

“现在集团公司不需要我也可以正常运转了,我要去做一些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胡伟斌口中真正想做的事,就是将古苇清润茶推向市场,打造一个全民推崇的润茶品牌。

尽管古苇清润茶投入生产是近一年的事,但润茶梦在胡伟斌的心中埋下种子却可以追溯到多年以前。

回通城创业之前,胡伟斌的“战场”一直在北方。一个南方人到了北方,水土不服在所难免,最难以适应的就是北方干燥的天气。那一段时间,胡伟斌和他的家人都受到了“排便”问题的困扰。而据他了解,许多跟在北方做生意的老乡们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这时,胡伟斌想起了故乡老中医古苇清用草药茶救治便秘病人造福一方的故事。是不是可以找到古苇清留下来的老方子呢?为此,胡伟斌特意回到通城,寻找药方。

在搜寻的过程中,胡伟斌发现,古苇清的原始药方已经失传,但药姑山下的居民们,还保存着几十种残缺不全的药方。

到底哪一种更有效?哪一种更科学?哪一种对于人体更加有益?胡伟斌开始像神农一样,走上了漫漫“试药”之路。先是自己试喝,后来是家人,再后来是朋友……到古苇清最终配方确定之时,已经至少有2000-3000人从胡伟斌这里受益。很多被肠道问题困扰的朋友,都是听说胡伟斌会配制一种调节肠道功能的润茶而主动登门求茶。

胡伟斌表示,在古苇清生活的农耕时代,交通与信息的闭塞注定了古苇清的润茶只能被小范围的人享用,而现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都有了饮用古苇清润茶的机会。“相信如果古苇清在世,也一定希望自己的润茶配方能够造福更多人。”

2014年5月,泽中饮料公司成立;2014年下半年,古苇清润茶顺利投产面市,并受到了市场的欢迎。

尽管为古苇清,为润茶,胡伟斌费尽心血,但在注册商标时,胡伟斌没有采纳朋友们的建议,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他说:“这个配方是属于古苇清的。”如果没有古苇清当年慷慨地向村民们赠送药方,就不会有自己今天研制润茶的基础。

“我希望,大家都能记住古苇清的名字,记住他的大爱,记住他曾经为通城人民作出的贡献。”胡伟斌说。

傈傈族的雷响茶习俗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几千年喝茶的习俗形成了底蕴丰富的茶文化,茶文化是我国文化中一朵绽放的奇葩。众所周知,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国,每个民族的文化习俗千姿百态,尤其是饮茶的习俗,各有千秋。如云南各族人民都有喝茶的习惯,在历史的积淀中形成了独特的饮茶风尚,在云南的茶俗文化中,享有盛誉的除了大理白族“三道茶”和永胜油茶外,还有傈傈族人喜欢的“雷响茶”,傈傈族的雷响茶是酥油茶的一种,既有酥油茶的共性,也有其独具韵味的个性,同时,雷响茶展现了彝家人粗犷豪放的风格和气质。

雷响茶的制作方法非常的考究:首先用一个能煨750克水的大瓦罐将水煨开,然后把饼茶放在小瓦罐里烤香,再将大瓦罐里的开水加入小瓦罐熬茶。五分钟后滤出茶叶渣,并将茶汁倒入酥油筒内,倒入两三罐茶汁后加入酥油,再加事先炒熟、碾碎的核桃仁、花生米、盐巴或糖、鸡蛋等。最后将一块有一个洞的放在火中烧红的鹅卵石放入酥油筒内,使筒内茶汁作响,犹如雷鸣一般;在响声过后马上使劲用木杵上下抽打,使酥油成雾状,均匀溶于茶汁中,打好便可倒入白瓷杯中慢慢品饮。“雷响茶”茶叶呈枣红色,味浓酽,微苦中饱含焦香,饮后几秒钟又回甜,口齿弥香,一般要煮饮三四次味道才淡下去。

雷响茶是傈傈族人的日常饮品。雷响茶是一个形象的名称,其有2种寓意,一是第一声春雷从天边隐隐传来,在第一场春雨中萌发的第一批春茶嫩芽所制的茶,喝此茶能使人振精神、开思路,顺利走向新一年。二是用一块钻有因一孔的且放在火堆中烧红的鹅卵石放入雷响茶中,使其产生有如闷雷的响声,这响声寓意着生活美满安康、六畜兴旺,是一种对未来的希冀。

康伟:大益,是整个家族的事业和荣誉


康伟,大益杭州渠道服务商。作为一位“茶二代”,很早便与父母、亲人一起从事普洱茶事业。2011年正式以独立身份加入大益渠道服务商行列,目前立足杭州深耕细作,为茶事业的梦想而虔诚奋斗。

在大益的这些年,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什么?

答:开车洽谈业务遭遇了一次山路塌方。

这些年在大益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答:作为大益渠道服务商的荣誉感以及自我成长。

你觉得大益近年来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答:品牌影响力更大了,渠道拓展更为广泛。

在事茶的路上,未来十年你想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

答:立足杭州,深耕细作,加大专营店网络覆盖,让大益品牌在杭州本地的知名度更高。

除了茶这个事业,在自己的生活上,未来十年你有什么最想做的事?

答:照顾好父母,照顾好自己的家庭,做一些益人益己的好事。

益友网:作为一位八零后,您应该算是大益渠道服务商体系内非常年轻的人物了,当时是怎么样加入到大益这个团队中来的呢?

康伟:2008年是大益的渠道建设年,当时大益开展的专营店模式在全国铺开,经过差不多两年的时间就在全国有了上千家专营店。我妈妈吕小勤是大益的资深服务商,我当时在她的春光店里负责专营店的开发工作,很荣幸在这个时期就一起参与了大益专营店的建设。一直到2011年,春光的的渠道建设基本成型,为了给自己更多的历练及更大的发展空间,我向公司提出了能够单独去开发市场的要求。当时大益的渠道正在全国火热建设当中,公司回复我仅有华东的杭州属于待开发区域,如果要单独做可以考虑这个地方。当时也没有来得及仔细考虑杭州这个地方的开发难度,一听有机会我就马上答应了,就这样正式进入了大益团队。

益友网:在大益的这些年,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什么?

康伟: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我的大益专营店业务拓展期,有一次从韶关谈完业务赶往广西贺州,结果在路途中遇到山路塌方,情形十分惊险。当时车上干粮、水什么都没有准备,经过2个小时的抢修,3个小时车程,最后到达贺州客户处已经是晚上11点了,大家一边宵夜一边洽谈业务。现在回想起当时创业的那种拼劲,还是印象挺深刻的!

益友网:感觉这些年在大益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康伟:这些年一路随着大益的发展步伐走过来,最大的收获就是在发展过程中大益品牌带给我们渠道商的荣誉感及在这个过程中的个人成长。

益友网:从进入大益以来,到现在,大益也发生了很多改变,在你看来,大益近年来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康伟:大益一直是行业的翘楚,它的每一个营销方式及品牌的文化传播都被其他众多品牌竞相借鉴,我感觉大益近年来最大的改变就是品牌影响力更大了,渠道也更广了。

益友网:作为一位“茶二代”,你感觉自己现在做茶和父母那一辈做茶有哪些显著的区别吗?

康伟:随着普洱茶这个行业的不断发展,新一代做茶人跟老一代做茶人在方式上肯定是有很多不同的。我感觉,我妈妈他们那一代茶人更多是走出去与客户沟通,建立比较私人化的关系,有很多时候是通过交朋友的方式做生意。到我们这一代,除了这种方式,也会给客户提供更多的创新性服务,尽可能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让彼此除了私人情感外,有更专业化更商业化的联系,这样可以吸纳更广泛的客户群。

益友网:在事茶的路上,未来十年你想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

康伟:对我来讲,杭州这个市场还是自己事业的重点。作为一个传统的绿茶生产和品饮区,杭州市场的开发还是有比较大的难度的。未来几年里我的目标是立足本地,深耕细作,加大专营店网络覆盖,让大益品牌在杭州的知名度更高。我们家里有很多人都是做茶的,大益茶这个事业不仅仅是我个人的梦想,也是整个家族的事业和荣誉,在未来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好!

益友网:除了茶这个事业,在自己的生活上,未来十年你有什么最想做的事?

康伟:照顾好父母,照顾好自己的家庭,抽出更多的时间陪陪家人。同时也尽自己所能从事一些文化、公益事业,益人益己,让生活更充实、快乐!

雷世国:立志传承“贡茶”风韵


乌君山地处福建省光泽县城东北,海拔1640米,山顶又以坐立的双猴石而名猴子山,自古有“东南名胜”之称。在清朝,以产老君眉御用“贡茶”而闻名遐迩。

“老君眉是清代天下闻名的贡茶,其特点是色香味,经久不散。这与乌君山产茶的地域生态气候环境有关,更有加工工艺上的独到之处……”雷世国在他光泽县的茶场里,说起当地清代“贡茶”老君眉,滔滔不绝。

只流传于传说和史料里的“贡茶”

今年45岁的雷世国家住在乌君山下的坪溪农场,从小他就了解老君眉在当地的历史。老君眉,为岩茶的一种,是茶中的上品,在清朝列为御用贡茶,产于光泽县乌君山上。据清《闽产录异·货属·茶》记载:“老君眉,光泽乌君山亦产,叶长味郁,然多伪……”民间对老君的历史和传说。不仅如此,他还翻遍了有关的史料,希望从中找出有关老君眉茶的记载,有朝一日能让当年贡茶“复活”,再现辉煌。

因为不懂技术,雷世国的“愿望”最初只能停留在脑海中,直到2008年,他在与一位武夷山做茶的朋友交往中,学到很多加工制茶的知识技术,又向民间的茶叶师傅学习古老茶叶的制法。想要恢复古茶,延续老君眉贡茶风韵的念头,才真正被提上了日程。

于是,雷世国先是承包了乌君山上的200多亩老茶园开始进行改造,随后又选用当地好的茶种,通过重新培植茶叶,最后再用采下的茶青按当地民间制茶的方式,进行试作老君眉茶。经过一次次的试验,雷世国的老君眉终于试种成功。

“好茶在加工”。虽然乌君山具有优越的茶生长气候环境,产出的茶质地很好,但加工是一大难关。为了使茶叶的味道更贴近古贡茶,雷世国又多次到武夷山等地向茶师学习,与茶叶加工的同道交流技术,回来进行反复试验。并请制茶能手和技术人员一起来研制。从杀青、揉捻、初烘、摊晾、复烘等工序,他一次次地试验,每道工序都十分讲究,温度掌握和手工操作都有独特严格要求。现在,将雷世国制出的老君眉放入杯中,只见茶叶在水中缓缓舒展,一片一片,不仅茶色清亮黄,如琥珀透明,而且味道甘醇,一杯下肚,全身舒爽。“茶要的是品质,不在乎多,而在乎精。”雷世国说,以后他还要请制茶技术能手继续研制岩茶,研制出更好的茶,让乌君山产的茶名副其实,让消逝的老君眉茶风韵得到传承延续,再展昔日“贡茶”的辉煌。

邓时海与金庸


将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台港人批在一块,是否太牵强?金庸因武侠小说而名世,邓时海痴情于普洱茶而成为著名茶人。小说与茶,相去甚远,但将两人放在文化这个巨大的背景里.却是有话可说的。

我们先来说说这鼎鼎有名的金庸。金庸原本是报人,为了赢取更多的读者的眼球.他在抓上搞小说连载.手段是被人们定义为通俗文学的武侠小说。金庸不懂武术,也不会拳腿功夫,但想像力惊人。于是,凭一支笔,闯下了任何武林高手也难用拳腿打下的江湖,这江湖之大,说出来让人哩目结舌,那可是一个比太平洋还大的江湖白。金庸是大师,文坛不服者甚少,只有大师才能将一个近乎于下三烂的通俗玩意儿折腾得满世界都知道,都佩服。我想武林中人,不服"金大侠"者,也怕不多巴?从多如牛毛的武林宗派中,无一派向他兴师问罪,便可知"金大侠"在武林中的威信。

邓时海于金庸,那自然是小王见大王。但大王是王,小王也是王.个中本事,好生了得。在茶界,准确来说,在方兴未艾的普洱茶界,邓时海都是大师级的人物。这从邓时海出入茶馆,尾随者众这一点就能看出来。一日,我在足明翠期边的满庭芳喝茶,刚坐下,安静的茶室里就有了些骚动。进来一群人中,居前者的不凡气度让人不敢小视。我的茶友比我见多识广.小声告我那人是邓时海。我哦了一声,朋友问我想不想认识.我说不。我早过了追星的年龄.别说邓时海,就是金庸我也犯不着陪着笑脸.点头哈腰去结识。但就内,心深处.对邓时海还是敬惫有加的。

我喝普洱茶,是因了邓时海。邓时海写的关于普洱茶的书,我是在家就着一杯绿茶读的。读着读着就把一杯上好的绿茶倒了,到街上找昔洱茶。我吃惊的是.足明似乎满世界都是普洱茶。我进了一家小店.问老板娘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普洱茶,该茶的好坏如何区分。老板娘甚是热情,拿一本脏兮兮的书对我道.看邓时海的书就知道了。我说我正是看了邓时海的书才来找茶喝的。老板娘说。,丈多数普洱茶迷,跟你差不多。

我读邓时海的书。没把它当科技书来读。我是把它以文化读物读的,我想,大多数茶迷也如是。什么是"无味之味",什么是"舌底鸣泉".我是不大相信的。但我相信邓时海对的那份真诚。应该说,没有金庸,中华武木在世界的影响将大打折扣。说到此,我想问一问茶界,如果没有邓时海。今天的普洱茶热.还会有吗?我敢负贵任地说,在邓时海之前。云南的大部分地方。是不喝普洱茶的。而今,喝普洱茶的云南人.对普洱茶的了解。更多地来自于邓时海。从这一点说.在普洱茶世界.对邓时海都应该她一种感恩之心。

如今.茶界对邓时海是一片讨代之声,说他篡改历史者有之.说他混淆视听者有.有人甚至说他不懂茶,是伪茶人。有人又甚至认为他在编造历史?口株笔伐之时。我要在此对那些所谓的茶专家说专家一句.邓时海跟你们比。自然专家不了.但就茶文化来说,其境界也是你们不可企及的。这一点,武林人比茶界中人要聪明.他们至少知道.金庸的"屠龙剑法".不是武术意义上的真正剑法.用它屠龙不可,就是屠蛇,恐怕也是杀蛇不成反被蛇咬的。所有他们不跟金庸叫板。试想想,谁要是看了金庸的武侠书来气,硬要找上门去,跟金大侠比试拳腿功夫,恐怕只会赢来"一介武夫责声。

壶中有日月,茶里有乾坤1茶叶的制作工艺是科学.但茶本身和它负载的,更多的是文化。文化是需要有一颗包容与宽容之心的。不要怕邓时海将一海耗普通砖茶夕沙成了珍品,也不要帕一块陈年普洱价比黄金。真该帕的是.那些把研品当真品的人,男p些丧失了诚信的黑,心商人。他们.才是该口诛笔伐的!

论坛余波:邓时海的真相?


普洱茶的世界,无论新老,因为越陈越香是口号,也是事实,所以,所有的一切学问及陷阱,都是围绕老茶而展开。老茶是块招牌,天价老茶则是更大的招牌。品老茶,老茶的历史就成了一门大学问。在实际交易中,老茶交易与古董交易相差不大,都是不开包,不品尝,真假各安天命。闻气味,辩包装就成为老茶鉴定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外包的文字、字体、印刷方式则需要茶叶的历史知识,甚至当时社会的背景知识才足以断代。所以,老茶的历史是判断的依据,历史错则一切错。包装、纸张、包法、字体等等,在老茶客眼里无所谓,但是,在交易中却万万不可缺。核心文化论坛召开之前,我们几个联合发起人一起商量,谁是读了茶书才喝茶的?几乎没有,但是,喝老茶的人很多都是看台湾老茶图谱的,这说明在老茶的市场,茶书的历史对错即为市场的对错。邀请的专家中,周勇先生是一个历史的见证者,亲历者,是普洱茶在70年代末期云南普洱茶畅销海外的一个主要贡献者。周勇先生的家族公司香港南天公司是当时实际上控制香港普洱茶市场的头盘商,南天能垄断普洱茶,一个是原因是香港市场是南天开拓的,另一个原因是南天的实力所致。周勇先生曾经回忆,80年代,云南省茶司每年去香港开一次团拜会,香港茶叶商会的商家要请客,需要每家出资500元(港币),大家凑份子。而南天不一样,给考察的每个人发5000元(港币)旅游费,按照当时内地的月收入来计算,这几乎是大部分人的年收入,当时的收入低,几乎无余额存款,按照当时的存款周期来计算,这相当于普通人家十年的存款。由此可知,南天当时的实力。香港当时与云南省茶业进出口公司名义上合作的头盘商有15家,除开一家是代理云南沱茶(普洱沱茶),其实也只是转口贸易(法国),其他的商家每年能直接从省茶司能拿到茶叶的极其少,大部分都是南天垄断。当时的香港有约110家茶叶经销商,南天公司用赊销的办法控制了80余家,剩余的要么实力太弱要么出于布局不需要。之所以介绍这么多南天公司实力的情况,是有助于读者对于香港当时的市场有所判断,周勇先生对于香港普洱茶熟悉的情况,如今市场的大师、专家无人能比,甚至现在很多控盘香港老茶市场的商家,其实当时都是在南天打工,比如当初引进“88青”的陈强先生,原本就在南天公司打工,才得以了解普洱茶。熟悉老茶的读者,都知道一个香港“金山楼”的情况,如今很多标示于“金山楼藏品”的茶叶大肆四处贩卖,出现于各大拍卖会。按照常理来推测,一个藏品如此丰富的茶楼,在香港应该是很出名,这就好比一个饕客一定知道本地的餐饮名店,然而,令人奇怪的是,以周勇先生对于香港茶行业的熟知程度也不知道。

(图片说明:邓时海著作《普洱茶》一书中老茶描述)金山楼的故事源自邓时海著作《普洱茶》一书,书中言金山楼的藏品为同庆号、敬昌号、江城号、红印、绿印等老茶,几乎就是今天各大拍卖行常见拍品的大集合,然而,周勇先生对于这段故事有个极大的疑问:周勇:吴先生,将曾园先生与我讨论的老茶谈话发给你,供你参考!看起来台湾人要编故事来卖假老茶了,我因为身体问题,也不能亲到港查证,很是遗憾!邓时海的说法是自己说的,那金山楼及龙门茶楼的老板是谁?他的仓库在什么地方?我在香港做茶那么多年,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事情,他怎么不出来讲话呢?香港是寸土尺金的地方,一般来说普洱茶存储好了,就会出手变覌。投资其他生意,茶楼老板去了美国,不可能一二十年不管,放在仓库等普洱茶暴涨到天价,那一二十年的仓库费用也是巨大的成本呀。从逻辑上看,是不可能的。邓的这些说法,只是为了众多假老茶编造一个出处。因为我以前在很多场合说过,你卖几百万一并的茶叶,难道不应该交待一下它的出处吗?他搞一个子虚鳥有点茶楼,就应该自证一下这个茶楼的来龙去脉。这个老板能收藏那么多名茶,是难以想象的。他的目的是什么,收藏家?他能预测到四十年后茶可以卖到如此天价吗?再说97年香港的老茶也並不是太贵,为什么他收藏那么久,又忙於出手呢!台湾人在普洱茶上信开河成习惯,仅靠编个故事是不行的。

(图片说明:周勇先生在核心文化论坛现场鉴茶)

曾园先生是著名作家,前南都周刊、新周刊的首席主笔,也是普洱茶核心文化论坛的主讲嘉宾之一,曾先生的一系列考证,同样质疑《普洱茶》一书当中的故事:

曾园:周老师您说的太好了。邓时海的确是“聪明人”,写书的时候就想好了编一个子虚乌有的故事,一两个香港老板去美国了,恰好号级茶全在他们两个人手上,恰好1997年回来,全部卖给台湾人。所以,香港人都不知道。仔细琢磨,他的逻辑就是这样可笑。我查了一下,好几本云南的普洱茶都抄这个。包括雷平阳的《普洱茶记》,《中国茶道全书》、《云南茶典》等书。悲哀。我从吴国基的《香港年鉴》查到了地址。金山楼新填地街一〇〇号三—八四四一四七龙门茶楼湾仔庄士敦道一三〇至一三六号五—七二八三〇七这部分内容,邓时海写在“--同庆”的部分,这部分很长,台湾有茶人已经说业内认定--同庆证实是七十年代的茶。邓时海这部分写的很多,显然是因为他手里这部分货很多。

邓时海先生写作的《普洱茶》一书于1995年在中国台湾出版,90年代中期,台湾来内地容易,而内地去台湾则不像今天这么方便,当时的网络也不是今天这么发达,所以,邓时海先生写作一书的时候仅仅是作为一本“产品手册”来出版的,也许是考虑到两岸当时的实际信息互通情况的隔绝,所以,基本上这本书是邓先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书中不乏历史的错误,甚至不乏张冠李戴,篡改之词。这里可以举一二例子来说明。一次去拜访原省茶司领导汤一平、昌金强二先生,遇见原下关集团董事长罗乃炘先生,我问了一句,邓时海先生的著作《普洱茶》一书中有云,1993年拜访下关茶厂期间,送了一片50年代的小铁饼给冯炎培厂长,并且书中附录有当时赠送茶叶情景的图片。有图有真相。

罗乃炘说:“放屁。”“茶是我们厂的样品,邓时海要拍照,从样品柜子拿来拍照了又还回去放好,咋又变成他送的啦?我当时是副厂长,照片就是我拍的,我就在现场,哪有什么他送老茶的事情?”

(图片说明:昌金强先生、罗乃炘先生)

(图片说明:作者与邹家驹先生)

原云南省茶业进出口公司总经理邹家驹先生认为邓时海先生是“魔术师”,邹家驹曾经回忆当时普洱茶成书之前,来云南省茶司走访,邹家驹先生让办公室送了一本《云南省茶业进出口公司志》。《普洱茶》一书中大量抄录《云南省茶业进出口公司志》原文,《志》书中有清清楚楚关于“中茶”商标注册时间,这完全可以弄清楚市场红印、绿印的生产时间一定是在建国之后的事情,然而,《普洱茶》一书中偏偏正确的历史资料不用,让红印跨越了两个政治时代,胆大妄为的是,甚至杜撰了原勐海茶厂第一任厂长唐庆阳先生亲口证实红印生产于范和均时代。我们观察一个人,是听其言而观其形,是一个长期验证的结果。观察普洱茶、观察事物的道理是一样的,做任何事情,讲究的是证据,也就是结果和过程的综合。如果一个人信口开河成习惯,一本书信口开河成习惯,那么,结果可想而知。

邓时海:普洱茶的省思


目前,我们常看到关乎普洱茶的报导,其内容多偏重于正面发展和成长,极少论及普洱茶负面淤积的病态现象。为了普洱茶的明天会更好,必须去其疾,治其病。于此,本文试着对普洱茶提出一些省思之我见,以就正大方。

关于普洱茶的界定说法诸多,列举两例:

举例一:2002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讨论会:

普洱茶是源产于滇南澜沧江流域,以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晒青加工而成的晒青毛茶以及以晒青毛茶为原料压制而成的各种紧压茶,经长时间的贮存演变而成,或以晒青毛茶为原料,后经发酵加工成各种普洱散茶和普洱紧茶。

举例二:维基百科网络信息网:

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

可以看出,“云南大叶种”是现代界定“普洱茶”最主要的内涵,这样的内涵界定已风行许久,之后尽管衍生各种不同的外延界定,却总是离不开“云南(省)”与“大叶种”这两个重点。所谓上施下效的结果,极具权威性的内涵界定,致使在七子级而后的普洱茶发展,包括1995年以后乔木级普洱茶,甚或私人茶庄的旧态复萌的茶品生产,一直深受上述普洱茶内涵界定的影响,以至于有了所谓“山头主义”、“大茶树主义”甚或“单一茶料主义”等意识形态的茶叶工序或制茶配方的崛起。

其实,这里头隐藏着一些含糊不清的灰色地带。如果不理清这些灰色地带,将是一种对普洱茶历史与传统的伤害,也是对普洱茶茶品的分类有所不公平的对待。由此,认识的不足将使普洱茶未来的发展,受到极大的影响,也使“越陈越香”的普洱茶艺术美感消逝于普洱茶文化中。为此,本文尝试理清这些含糊灰色地带。

概念一:云南省

确实,“云南省”是一个生产最好普洱茶的地区。然而,却不是指称普洱茶品的指标,它也无法涵盖所有普洱茶品的范围。以下列举坊间流传的茶品,即知所言非虚。诸如﹝广云贡饼﹞、﹝广东七子饼﹞、﹝广东沱茶﹞、﹝重庆沱茶﹞,以及早期诸多边境茶品如﹝廖福散茶﹞、﹝河内圆茶﹞等等,这些都不是云南省内生产的原料所压制的茶产品。生产这些茶品的地区目前仍在生产普洱茶,如果把普洱茶定位于只能是云南省分内的原料所生产的茶品,则其它省分所生产的普洱茶品将该归何处?如此,过去云南省以外的普洱茶,以及边境的普洱茶,其历史都受到否定了。由此看来,一个概念的界定,除了指称其内涵与性质,更必须顾及该概念过去的历史定位,以及其发展过程所产生的影响。

概念二:大叶种

大叶种的内含物质丰富,茶性浓酽,是为上好普洱茶品的的选材。然而,如果唯有大叶种茶青制作的茶品,才能踏入上述界定普洱茶的门槛,则又是一种对许多普洱茶茶品的不公平待遇。比如清朝宫庭饮了一百八十多年的古董茶﹝金瓜贡茶﹞、一九四〇年代以前的倚邦山茶青制作的﹝杨聘号茶﹞、﹝同兴号茶﹞、﹝同昌黄记茶﹞,它们大都是小叶种乔木茶品,既是过往进贡清廷的御用品,又是至今享誉海内外的茶品。至今,倚邦茶区仍然保有小叶种茶区及其茶品制作。难道这些小叶种茶青所制作出来的茶品不算是普洱茶吗?

关于“普洱韵”的省思

中华文化的文化基因底蕴源自“精、气、神”的综合表现,所谓以技进艺,以艺入道。好比喝茶品茗,离不开“茶香”、“口感”与“回韵”的标的,也就是“神、气、精”的表现。各类茶品各自有精、气、神的底蕴,比如福建武夷山武夷岩茶,自有“岩韵”;又如安溪铁观音自有“观音韵”等等,普洱茶自然有其“普洱韵”。目前,一般对普洱茶的识别,就仅依据“云南大叶种”作为指标,其实业界、学界早已发现云南省许多地区的茶山,其质量已经退化到几乎没有了普洱韵的地步。然而,许多茶品监制者却罔顾这样的事实,仍以“山头韵”、“茶区特性特色”来替代普洱韵。假以时日,几十年的陈放后,这些茶品将有怎样的品味?能有如号字级或印字级茶品的普洱韵特性么?这是值得省思的问题!

“普洱韵”本是抽象的概念,其实它仍然是从诸多客观因素所积累而成的主观直觉。普洱韵的客观因素乃揭橥于普洱茶的茶香、口感与回韵的综合整体性之初始展现,此亦为奠定传统普洱茶越陈越香之品味。

“茶香”是茶的灵魂或神魂。普洱茶香诸多,甫出炉上市的新鲜茶品,各种香气十足,然往往越是惊艳的香气越是无法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自然消逝。唯有“樟香”能留存久远,我们姑且叫做能“陈化”或“醇化”的樟香(学术用语称作“芳樟醇”linalool)。贮藏得好的茶品,其樟香只会越陈越香,我们把樟香分作青樟香、野樟香、油樟香,甚至兰香。“越陈越香”的品茗艺术境界,只能在内含物质丰厚而茶性浓酽的普洱茶品中求。

“口感”得从茶品的原料质地上求。普洱茶应在群生共长的原树林中成长。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所谓地灵人杰,在这里,同样可以用于地质学的概念。我们认为,普洱茶的茶性底蕴会随自然的时空变化以及人为的揠苗助长或过度开发的态度而有所不同,我们姑且称作“版块移动”。这好比农作物的耕作方式一样,一块农地地耕过久,必须给大地予以休耕(fallow)的休养生息机会,决不能让版块操劳过度。普洱茶茶树的生长历史,其地气灵性的移动与变化,从汉朝的益州、移向唐、宋期间的银生城,明朝渐向点苍山,清朝走入普洱府,民国初年在易武茶山,上世纪五十年代在滇南地区六大茶山,直至两千年移至班章,两千一十年转往西移在冰岛、昔归……

同理可证,茶商人不要为了商业利息而不断对茶树茶林作过度的开发采摘,以致茶树茶林因过度操劳而无暇也无法充分吸收大自然所予之养分,犹如妇女母性频繁生儿产女一样,茶树茶林是无法负荷如此无度索求的,以致其质地贫瘠羸弱。此地不宜久留,自有留茶处,伟大而灵性的人类既然不予我茶树茶林以休耕或抬刈的机会,逼茶上梁山,你们过度的采摘,则只会让我茶树茶林的地气灵性迁移,由此制成的茶品其茶汤自然也日渐稀释单薄而无力了。

“回韵”那是“气”的表现。茶本身会说话,其实是指喝茶人喝茶后身体的感觉,以及有怎样的反应,诸如心旷神怡、发汗微温,体感舒服,等等,所谓“体感”。唯有自己的身体感受才是最真实的。不苦不涩不是茶,生物学定义上的茶,必含茶碱与儿茶素(catechinandtheophylline),苦涩是必然的。然,苦后回甘,涩而生津,才是把茶品定为“好茶”的初阶条件。我们口里喝新茶,心中得随时光顺流前往五十年后,这茶品究竟会有怎样的变化,这也决定这茶值不值得收藏而陈化。当然,能够品味出新茶之能往加分方向而陈化的功力,得从过往曾不断品饮老茶陈品的经验中滋养。回韵当中,除了生津回甘的体感外,还有所谓的“气感”,这得在优良的老茶陈品中感受,也唯有在身体气感较敏锐的人身上得。

遗憾的是,近几年云南省分的茶品,其质地逐渐退化,以致尽管茶青原料出产于云南省的乔木大叶种茶树茶林,其茶品也逐渐消失其普洱韵。许多茶树虽仍有茶香、回韵与口感上的变化,却极难达到上等普洱韵的茶香、口感与回韵。这当然可以用上述板块移动的概念来说明,也可以拿过度采摘的理由来理解。可是有些山头主义的商人不愿意接受底蕴退化的事实,而依然包揽一山头以制作茶品,只认作“云南”、“大树”、“大叶种”,并特别讲究个别山头特色,或茶区特色,故意忽略了普洱茶之所以成为普洱茶的茶性基因,所谓的普洱茶底蕴,把普洱韵抛诸脑后。好比以福建安溪茶树依据采炒揉晒普洱茶工序压制的茶品,又或以广东潮州凤凰山的茶树依样画葫芦以普洱茶工序压制成茶品,自然也是有其独特的“茶性”,也各自有特色。然而,这只是外表以“普洱茶品”包装,而内含物质却不然,茶性基因已非,毫无“普洱韵”。

过往制茶的工艺早已流逝,不管号字级、印字级茶品,都没能留存下来。因为一般茶庄制茶的工艺是被视为一个茶家族传承命脉的机密处方,“藏私易断”,其制茶工艺自然容易中断。同时那时的制茶,茶庄主人是最大的决策者,主人得精选来自各地的茶青,一丝不苟,加上自己茶庄特配特制的制茶工序,才能成就各自茶庄的底蕴或韵味。我们唯有凭过去品饮老茶陈品的经验与体悟,去寻找值得收藏茶品。比如﹝福元昌号茶﹞有﹝福元昌号茶﹞的品味,﹝宋聘号茶﹞自有﹝宋聘号茶﹞的底蕴,都同是易武茶区茶青,却因季节拼配的茶料分量不同,以及制作工序的“秘方”工艺有别,当然其茶性、茶韵及风格路线各有风华,而致使哪怕是﹝鸿泰昌﹞也有它独特的韵味,一切造假不得。

思量现在的茶品,有哪种茶品能够走出自己一贯的路子,让人一喝,就知道这是哪一茶品。从“普洱韵”的角度看待,好比大家都是中国人,共同语言是普通话,但,四川人有四川人的特性,河北人有河北人的特性,经验丰富的人,稍作观察其言行举止,即知其为哪一省份的人一样。同理,茶品一喝,就知道那是“广东饼韵”、“水蓝印韵”、“鸿泰昌韵”,甚而“宋聘号韵”、“龙马同庆韵”……

总归一句,新茶的压制,不是只靠以“茶厂大宗制造的技术”以及以“扬长避短、显优隐次、高低平均”的制作工序,或者是无传统而想当然尔之操作,就能得到好普洱茶品的。因为传统工艺早已消逝于历史长河中,是以压制新茶的人们,必须要有不断品饮老茶陈品的经验与岁月,还要认真体悟人生的真谛,才能找出现在新好普洱茶品的压制契机。

由此回顾本文的主旨,因为一般人都将普洱茶严格定位在“云南大叶种”,殊不知这样的概念指导只会把许多本来属于普洱茶的茶品排诸门外,以及许多茶商人藉此打着“云南大叶种”旗号而大作文章,故意掩盖与淡化普洱茶内涵应有的茶性茶韵,以便容易销售不具普洱韵的普洱茶品。因此,我们认为,不能说普洱茶的内涵界定只能在于“云南大叶种”,而只能说“云南大叶种”茶青所制作出来的茶品,其底蕴比较浑厚,架势磅薄,有富饶的普洱韵。今天,假以富饶普洱韵的云南大叶种茶青,加上无数品饮老茶陈品经验所追寻的历史韵味,其所压制出来的普洱茶品,才能有资格谈及其尔后成长的陈化过程的时与空。

与此同时,有诸多茶商人以“云南大叶种”结合澜沧江流域之各山头,形成“山头主义普洱茶”,如“山头一口料”的主张与实践,如罔顾普洱茶所谓原性山韵的“普洱韵”已经不存在事实,却标为上好普洱茶,如此实践的茶品,又怎能经得起历史长河中陈化过程的变化的考验呢?更遑论陈香滋气的美感享受、“越陈越香”的普洱茶品茗艺术境界了。

如果不谨慎缜密的态度来面对,则普洱茶的未来还能走出多远?普洱茶的商业经营有谓“祖父做,孙子卖”的经典教训,则若匮缺普洱韵如斯者茶品,假以数十年后,能有资格与目前仍见流通的老茶陈品如号字级、印字级平起平坐吗?也即还能有条件换取“一辈子都吃不完”的利益与效应吗?更别说“普洱茶是生命艺术”的人生品味了!(2017-06-1319:36元一说茶)

萧艺:茶画路深深


二十年如白驹过隙,从风华正茂走到不惑之年,萧艺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艺术之路。而他感慨在艺术的海洋里,自己永远都像个小学生,有吸收不完的知识。

插着美术的翅膀

“美丽的松花江波连波向前方,川流不息流淌夜夜进梦乡……”20世纪70年代的哈尔滨,是一个洋溢希望与梦想的地方:红歌嘹亮、诗声朗朗……在这里,几乎每天都有一群身背画夹的少年,在街头快乐地追逐,他们是哈尔滨少年之家美术班的孩子们。这其中,就有一个身材颀长的少年,总是以若有所思的眼神,观察周围的一切,并不时低头描上几笔。他,就是萧艺。

“其实我学画画跟家庭环境有关系,因为我姥姥、母亲和舅舅都画画,所以我从小就爱画画,8岁起就会拿着‘墨宝’向大人求教了。”已近知天命之年的萧艺笑着说,他从小因为画画,经常会做出一些淘气的事情,为此没少挨大人的训斥。“我还记得刚上小学时发的那套课本,书里凡是男的我全画上辫子,女的全画上胡子,结果就被老师发现了,叫我到前面去罚站。”所幸的是,学校发现了萧艺的天赋,就把他推荐到了区少年之家美术班,开始系统地学习绘画。但这个活泼的少年,依旧不让人省心。

“那时候上素描课,老师一般摆上石膏像或积木就回教研室去休息,那画室就是我的天下了。记得有一次老师买了个苹果,往桌上一放,让大家画静物,说完他就出去了。结果老师前脚刚走,我后脚就把苹果拿起来,咬一口后放回去接着画画。这下坏了,别的男生一看我咬了苹果,他也去咬一口,到第三个人再咬的时候,那苹果站不住了。老师进来后二话没说,直接就把我拎出去了,他太了解我了。”在师长眼中离经叛道的萧艺,在同学们眼里却是大侠:“那时候大家上学老坐无轨电车,月票要两块钱,小孩没钱,就动起了脑筋。因为班里公认我画得最好,同学们就让我画月票,完了再搁上照片,尤其我给女生画得特别像。结果售票员查不出来,但他知道这帮人是不会买月票的,因为没那两块钱。所以他也想了个招,一看背画夹子过来的,就把月票拿出来,到终点站的调度室用脸盆泡,因为用肉眼辨别不出来了。再后来,男女生全跑了,剩我一个人在那站着,我就侠名远播了。”说到这里,萧艺哈哈大笑,那些少年时代的往事,见证了他生命中永难抹去的青春。

成年后的萧艺,真正从事绘画,是在大学毕业以后。“我从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系一拿到毕业证,就进了市青年宫当老师,专门教人画画。”萧艺的学生中,许多人年龄比他大,有的是各厂矿机关工会社团的会员,有的是社会上的书画爱好者,资质不同、根基各异,但对艺术的热爱却毫无二致,这使得萧艺暗暗下决心:“别人没有条件都要创造条件,我有这么好的条件更要努力才是!”他从此深深扎进了美术这片海洋,乐此不疲。

倾听’当做一个课题来做,其作品是无意间搭上了茶文化这根弦。而到我这里,我就想好好拓展这个领域,让历史文化内涵同样丰富的茶与绘画,真正地融为一体。”萧艺认真地说,他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创作茶画,就在黑龙江省美术大赛上获了奖,这进一步确立了他的信心。从此后十余年的时间里,萧艺一直潜心研究,他整天想的是如何把茶文化的各种元素,融入到最传统的中国花鸟画中,同时还要有鲜明的个人特色。为此,他曾在紫砂之乡宜兴住了两个月,而去过的各地茶山更是不计其数。

其实在萧艺创作茶画之初,他的想法并不为人看好,朋友们甚至担心他走这条路没有市场前景。巧的是国内这时兴起了养生保健的热潮,人们认识到喝茶养生的重要性,从而掀起了中国茶文化的复兴热潮。正因此,萧艺和他的茶画,走进了万户千家。萧艺画茶画,讲求胸中有画意:或者浓墨重彩,或者纯净疏淡,皆意在笔先。他茶画作品的构图以简洁为主,画面大胆留白,给人以丰富的视觉空间。因为萧艺深知,只有笔愈简、墨愈精,内涵才愈丰厚,作品才能有形有神、气韵生动。渐渐地,萧艺对画作的驾驭能力,越来越为人称道,他的主题性创作、系列化研究,无不让人惊讶和钦佩。他后来的作品,无论是“世外桃源”、“道法自然”,还是“闲云野鹤”、“芦花荡里问斜阳”,都由画面透出“茶境”般的氛围和气息,流露出一种脱俗的纯净、一种远离世俗的优雅、一种文化与哲思的互融,以及一种别具禅机的笔墨。

[page]

记者好奇的是,在喧嚣繁杂的现代社会里,已经移居京城多年的萧艺,是如何保持创作激情的呢?萧艺淡然地泡上一壶茶,告诉我其实在这些年里,他做得做多的事情,还是澄心静坐、益友清淡、小酌半醺、浇花种竹以及焚香煎茶,一年中真正作画的时间,不过三四个月。“我也是中年以后才明白一件事,在绘画创作中,拼的并不是刻苦。刻苦是一个基本功,是一个过程,但最终还是要靠学识以及对画的理解,作者的绘画境界能不能达到一个高度,是自身修炼的体现。一个才疏学浅的人,如何能画出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呢?所以我用很多时间来‘玩’,这种‘玩’对创作大有好处,在‘玩’中能得到更多的知识,为创作积蓄灵感。”萧艺侃侃而谈。

多少年来,萧艺养成了一个习惯:他每天早上都要燃一炷香、沏一壶茶,可以说,这两者是他生活中无法割舍的组成部分。至于香对创作生活的作用,萧艺说,香气可以让自己心情愉悦,甚至不知不觉进入绘画的创作状态,所以他每次淘到一款好香,都会兴奋不已。“香文化和茶文化是密不可分的。香从古代开始,就被人用来养性、养生,它燃烧时发出的是一种高雅而沉静的清香,能让人迅速入静,进入忘我的创作状态,所以现在只要一天不点香,我就觉得缺了些什么。”萧艺还告诉记者,香有很多药用功效,其中有一点就是能治疗人的失眠,因为香中成分大多有安神、理气、开窍的功能。现代社会由于竞争压力大,使许多脑力工作者因为思虑过多,越想越睡不着,越睡不着越想睡,结果影响了身体健康。萧艺以前就经常失眠,但自从用香之后,他很容易就入睡了,这样不但保持了强健的体魄,也拥有了一份自然开朗的心情。难怪记者看萧艺的茶画作品时,总能感到一种闲适的生活情调,那是一种心灵的隐逸,虽没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大画面,但那由一把茶壶、一只香炉、一卷经函、几朵梅花,甚至几个蘑菇、一个萝卜、一棵白菜组成的小景致,却让人油然而生一种寻求真我的思考。

画中情,意深深

几乎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遇到一份终生难忘的情谊,对萧艺而言,那是徐悲鸿遗孀—廖静文女士的目光,充满了对青年人的关爱。

“20世纪90年代时,我还是哈尔滨市青年宫的美术教师,有时会带着学生来北京交流学习,就在那个时候认识了廖静文女士。老夫人在看了我的作品后,对我特别关心,经常指导我一些做人作画的方法。这之后只要我到北京,就一定会上她家或者到徐悲鸿纪念馆去拜访她,老夫人就会放下手中的工作,用一天时间陪着我,而这一天就几乎都在谈教学。老夫人谈徐悲鸿先生怎么教学,实际上是告诫年轻人该如何为人师表。她一边说着悲鸿怎么样,一边就会黯然泪下,我想这其实是因为他们之间最深厚的情感,是建立在共同的美学追求上,是两颗心灵跨时空的呼应。老夫人之所以这么关心我,一是因为她感受到了我对绘画的用心,二是她希望我这一生都能从事美学教育,另外她也希望我留在北京发展。”一说起廖静文女士,萧艺的语气顿时充满敬意,这位年近百岁的老艺术家,一直是他人生的明灯,指引着他的脚步,不偏不倚地前进。“老夫人也有严厉的时候,那就是去她家吃饭,不管这张饭桌上有多少东西,她都要看着你吃完,一丁点都不许剩。实在吃不下怎么办?也只能硬着头皮吃。后来我就学乖了,只要是来北京见她,我就预先空着肚子,连水都不多喝一口。”

前辈艺术家的言传身教,深深影响了萧艺的人生道路,他渐渐明白,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不但专业素质要过硬,更要有品有德,这样他的作品才有生命力、才有个性、才有艺术上的价值。所以他从不因市场需求增加而扩大自己作品的数量,宁缺毋滥是他的做人态度,更是他对艺术的坚持:“作为走市场道路的画家,我要考虑经济回报没错,但是绝不能糊弄市场。所以我若画10幅画,宁可撕掉9幅,只留下一幅真正的精品,也不会让平庸之作流入市场,这是一种属于艺术家的骄傲。”

转眼间,二十年如白驹过隙,从风华正茂走到不惑之年,萧艺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艺术之路。而他感慨在艺术的海洋里,自己永远都像个小学生,有吸收不完的知识。采访中他多次慨叹,近三百年来,中国的写意花鸟艺术早已高峰还列,要有突破已经极端困难,但他却并未因为困难就停止探索。在萧艺看来,国画艺术仍然生机勃勃,当代画家只要根植于传统、作深层次的探求,并综合相关学科的有益因素,现代花鸟画就还有发展的可能。“另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中国画家只有理解并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将自己的绘画置于深厚的东方文化背景下,才能让作品具有深刻的人文内涵,成为不被泯灭的时代印记。”萧艺这句话,说得云淡风轻,却让人久久无法释怀。文/周滨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雷伟海:种茶踏上小康路》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