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行业是一个有着数百年历史的传统的行业,李镇阔喜欢这个传统行业,但又不被这传统所束缚。他喜欢思考,明白生产好茶需要依附于传统制茶工艺,但研发创新茶更需要的是打破传统的方法才有可能诞生新事物,于是,他喜欢从传统中寻觅新机,将自己的创新性思维灌注到制茶的每一个环节上,并在研发的过程中关注、记录着茶所发生的变化,直至一款新产品出现,再用实实在在的产品来阐述创新以及对人们生活的所带来的改变。

用茶叶科技让茶叶延伸到人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在李镇阔的思维模式中,茶叶的作用早已不再停留在喝的层面上,从茶叶里的营养成分到茶叶中的天然色素以及被萃取后的茶渣都被他当成跨界的“跳板”,让茶叶“进攻”到酱油、白酒、粮食等领域。

液体铁观音,生活中的便利品。面对需要用开水冲泡的颗粒状茶叶,李镇阔想到的是把茶叶浓缩萃取做成液体茶,让它达到完全标准化,实现可用冰水冲泡,从而让泡茶变得方便快捷,让茶以液体的形式成为生活中便利品。

鸡尾茶,生活中的健康饮品。针对可口可乐这类碳酸饮料,他的对策则是采用68种茶叶浓缩萃取制作成“鸡尾茶”,以丰富的口感和茶里的营养成分来迎合大多数人的口味,使之成为生活中的健康饮品。

茶叶粮食,生活中的健康品。被萃取后的茶叶中还富含多种营养物质,李镇阔便思考着将液体茶萃取残渣加工成茶叶面等粮食,使茶叶充分利用,既可充当健康的主食以充饥,同时以茶叶制成的粮食拥有丰富的茶多酚,有利于消化,不易长胖。

茶叶酱油,日常调味品。以茶叶为主要原料酿制酱油,利用茶叶体内的色素,实现不添加焦糖色便能让酱油产生自然酱黑色,成功将茶叶跨界到酱油行业,促进酱油步入纯天然健康时代,同时让茶叶以日常调味品的角色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酒香茶,生活中的奢侈品。通过改变铁观音的发酵工艺,让铁观音泡出国酒(茅台)香,却不含任何酒精,凭借其独特的香型,多层次的口感,融合中国千年茶酒文化的精髓使之成为第一款茶界里的奢侈品。

茶叶酒,生活中的保健品。将白酒的颜色颠覆成茶色,同时将茶里的营养成分充分融入到酒中,使白酒更加香醇、健康。

一切的冲击力来源于对创新的敏感度

在今年第十三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上大放光彩的酒香茶是茶界里的一个奇迹,是李镇阔科技创新茶之一,开创了首款酒香型铁观音。据浙江省茶叶加工工程重点实验室的相关检验报告我们了解到,酒香茶通过特殊的发酵工艺和微生物技术的应用,使铁观音茶叶中营养成分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留,茶多酚、氨基酸等含量大大高于传统铁观音。

据了解,当初李镇阔决定要研发一款具有酒香型的铁观音时,他听到的都是不可能的声音,而他的执着一方面来源于他对铁观音的了解,另一方面则源于他对创新茶的敏感度,他明白铁观音的发酵环境是可以改变的,通过发酵环境的改变会使茶的香味随之发生改变,而酒香的产生需要一个特殊的发酵环境,拿捏精准便能产生,然而一旦找到了突破口,新事物便有机会从理论中变成现实。

李镇阔经过多年的研究,将茶叶做成可冰水冲泡,茶可乐等方便快捷的饮品又把茶叶跨界到粮食、酒、酱油三大产业,让茶叶走出只是喝的层面,改变茶叶产能过剩的局面。这种完全颠覆跨界创新的研究成果,吸引了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吉林人参研究院、福建省质量研究院等权威的科研机构来参与合作,推动了整个中国茶叶科技创新水平走在世界前沿,使中国的科技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cy260.COm小编推荐

屠幼英:茶树花研究的科技创新领军者


又是一年茶树花开放的季节,茶树花和茶叶这个茶树Family的女儿和儿子今天终于可以一起面向市场了。浙江大学茶学系屠幼英教授团队从2001年第一个本科生和研究生同时开启茶树花奥秘的研究之门至今,发表了SCI杂志收录的论文20余篇,投入了大量的科技力量,包括10名硕博生,5名本科生,6名教授以及许多国际合作专家,第一个茶树花研究的博士生杨子银已经成为中科院的“百人”,现在还在继续茶树花的研究;在15年间,团队投入600多万元的科研资金,完成了茶树花作为新食品资源的答辩,成立了国际上首个中国国际茶树花研究中心,和浙江益龙芳茶业有限公司合作完成了浙江省第一个茶树花农业重点项目“茶树花的综合开发”。

屠幼英教授

今天茶树花的部分密码已经被屠教授率领的团队揭开,其丰富的多糖、多酚、黄酮和皂素是茶树花主要生命活性物质,对人体保湿、抗氧化、清除自由基、防治黑色素、降脂减肥等有显著作用。茶树花有多种的保健功效,如免疫力试验表明,灌胃80%纯度的茶树花多糖75、150、300mg/kg的小鼠14天后,能显著增加正常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对二硝基甲苯诱导的小鼠迟发型超敏感反应也有显著的增加,28天后可以抑制溴化苯诱导的肝脏脂质过氧化,显著提高小鼠SOD活性和T-AOC水平,抑制MDA含量升高;茶树花萃取组分对OH.与DPPH自由基有很好的清除能力;说明茶树花多糖及其提取物可明显增强免疫活性。添加5%茶树花喂食,对大鼠肥胖病和高脂血症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可开发为降脂减肥的纯天然保健食品。茶花皂苷的研究也取得了非常重要的结果,至今已发现有21种茶花皂苷单体,具有肠胃保护,抗血脂、抗血压,减肥等生物功能,并且已经开发成为可口可乐的减肥产品,在日本畅销。茶树花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如维生素B1和B6含量分别为6.19mg/g和8.60mg/g;微量元素如铜0.73mg/kg、铁0.50mg/kg、镁13.25mg/kg等也较高。茶树花中有16种游离氨基酸,茶氨酸的含量4.93mg/g、还原糖含量达35%~40%,可溶性糖高于茶叶达到21.6%。

以科学研究结果为技术依据,屠幼英教授开发出了许多的茶树花产品,不仅充分利用茶树花资源,为茶农增加收入,改善次年茶品质,而且可以增加茶产量。通过近几年浙江大学茶学系和吴裕泰公司、中国茶树花研发中心、河源丹仙湖茶叶公司、杭州万虎茶叶公司、博联茶叶公司、杭州英仕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合作,屠幼英教授团队成功开发出茶树花肥皂,面膜和洗发液,洗手液等茶树花产品,在杭州上华丽亮相,深受大家的喜爱。她们的成果不仅将茶树花变废为宝,而且健康养生,符合国家大健康产业发展需要,为茶旅游业发展增加新产品。相信未来茶产业的再次腾飞中一定会有茶树花这个美丽的人间天使。

茶饮的科技创新与中国文化全球传播


茶界革新者——刘刚

“我们是茶界的革新者。”上海草木之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刘刚说。

刘刚是上海人、3家公司创始人、中国产业设计师,也是知名的中国强势品牌投资人,“BeetleT”是他和来自法国的华裔女孩钱荣明自2010年起全力打造的顶级有机茶叶品牌,公司的第一个主打品种为“凤庆大叶种古树茶”,该茶品已经拥有中国、美国、欧盟和日本的有机产品认证,真正做到了无农残、无污染、无添加的安全茶。

刘刚表示:“我们已经开始把茶叶深加工产业带到一些产茶区,同时带入资本与相关产业配套设施,这必将带领茶农致富。同时我们也注重茶饮的科技创新与中国文化全球传播,我们公司的产品,只选用有机种植的茶叶与农产品,而且,我们正在建立全球化的品牌形象,以及全球生产标准的茶叶深加工方法。我们将给茶带来一次革命,也为茶叶做好了下一个五千年的定位。”

这趟云南之行,古茶园美丽纯朴的自然风景彻底征服了刘刚。在上山过程中,他发现了茶山上随处可见的甲虫,这让他吃惊,因为茶叶会生蚜虫,而甲虫则是吃蚜虫的,在这样的一个古老的茶园里,居然仍保留着这样一套完整健康的生态系统,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当地茶叶的有机品质,确实名副其实。

据前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介绍,该古茶园中的凤庆大叶茶种是目前世界上茶树品系中极为罕见的原始优良品种,茶园树龄从2000年到60年不等,绝大部分茶树的树龄在100年以上,是茶树育种的宝贵遗传资源,已被国家认定为首批国家级优良茶树种。“而且,因为环境特殊,四面环山,海拔高,交通极度封闭,这一地区的茶树从未被污染,纯净的相当彻底。”

在云南考察之后,刘刚创立了“七世纪”品牌的普洱茶和“BeetleT”国际化品牌形象的高端有机茶叶和速溶茶等系列产品。

刘刚认为,茶叶、丝绸、瓷器三者一直都是中国在全世界的代表,比后面两者更享誉盛名,但茶叶的风头在国际上却一直被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家所掩盖,主要是没有产业化种植管理,不注意国际化宣传包装和品牌极度缺失所致,“所以往往极好品质的茶叶卖的却是”白菜“的价格。”

刘刚表示,2012年中国茶叶出口在35万吨左右,却只有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3亿元的销售额,按此折算每公斤不到3美元,也就是不到20元人民币,而立顿集团,每公斤的茶叶至少卖300元人民币,这是中国茶商的十多倍以上。“这就是中国企业不注重品牌所致。”

据刘刚说,中国茶叶的种植与管理技术也普遍存在问题,国内的茶叶亩产普遍只有50公斤左右,而日本的茶叶亩产在150公斤左右,斯里兰卡则可达到200公斤左右,是中国产量的三四倍以上,而且种植的茶叶在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方面都合理可控。在品牌包装上,国内与国外存在相当大差距。

到2014年12月12日,刘刚马不停蹄地考察了贵州遵义湄潭县、江苏溧阳、安徽黄山、云南保山昌宁县和浙江丽水庆元县等地主要茶叶产区,并与这些地方的相关有机茶园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考察中刘刚还发现,目前世界各地产茶区几乎都使用插扦技术发展茶树,这些茶树盛产快但是寿命不长,某些地方的茶树甚至只有20~30年。而中国西南不少地方的茶树已有上百年历史,甚至有千年古茶树。古茶树的特点就是由于其根系发达,这样对化肥、农药等人工依赖不大,混生种植的植物多样性也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也能更充分保证有机茶叶的质量与数量。他由此给自己定了另一个目标:推动原生茶籽的发展,利用原生茶籽的发展推动有机茶的发展,也为子孙后代留些古树茶。

“提到千年古茶树,就不能不提千年茶乡——云南昌宁县。”刘刚说,昌宁县是全国首批四大优质茶叶基地县之一,也是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全国茶叶科技示范县、中国优质红茶示范县。目前,全县古茶树分布面积达3.69万亩,有野生型和栽培型2类、42个居群、15.4万株,其中基部径围50公分以上3.2万株,古树茶年产量达300多吨。经中国科学院”,昌宁的茶树,如同其他原始物种一样,自第四纪冰川前就遗存下来,上千年的古茶树在县内尚有多处遗存,这些古茶树被专家们称为“活的化石”,具有十分珍贵的价值。

林镇浩:岭南茶业公司创始人


作为一位与茶交往近三十载的商人,林镇浩先生对茶的感情异于常人,在他心中,茶已经不再拘泥于口味,而是一种生意之道,文化之道。就像上乘的茶往往是醇厚、不温不火一样,林镇浩先生所带领的岭南茶业公司,不求一时的暴利,而是稳打稳扎,生意之余,将茶文化传播于世。

承父业站稳市场

林镇浩先生祖籍广东汕头,其父早在1960年便创办了岭南茶业公司。至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公司在其父亲的经营下已经初具规模,并逐步在香港茶市场站稳脚,建立了口碑。虽然现在是岭南茶业的东主,但林镇浩先生一开始并非从事茶业,而是与此风马牛不相及的建筑行业。他回忆说:“那个时候父亲的年龄也大了,经营起来开始有点力不从心。所以,1980年我就回来帮助打理公司业务。一直到现在,差不多快三十年了。”

踏入茶业这条河流,林镇浩先生是出于对家族的责任,对父亲的孝道,那么能在这条河流上,轻摇方舟这么多年,其中无疑是有深厚的感情吸引着,内心的热情支撑着他。“我们潮汕人似乎天生就喜欢喝茶,或早或晚茶都不离手,不但日常的饮食离不开茶,就是客人来了,也是以茶相待。因此,我们这一带很多人从事茶叶的买卖。像我们的港九茶叶行商会的成员,基本都是经历两代或者三代,很多都是从爷爷辈起,一代接着一代。我放弃以前的行业,除了对家族的一份责任外,更主要的还是我内心比较喜欢茶文化。”

进入岭南茶业公司二、三年后,林镇浩先生的生意便迎来了一次绝佳时期。当时,正适逢乌龙茶在日本大受欢迎,林镇浩先生抓住时机,将福建等地的乌龙茶卖到日本,挖到了在商海的第一桶金。同时,林镇浩先生根据当时的形势,从1985年起,开始把香港的普洱茶推荐到台湾。他说:“当时台湾还没有普洱茶,正是我们香港的茶商第一次把普洱带到了台湾。”

可以看出,香港的茶市虽兴旺,但仅仅是一个茶业的中转站,真正的茶叶并非产自香港。林镇浩先生介绍说:“我们的货源基本来自内地,还有一部分来自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泰国、缅甸、越南等国家,香港只是将外面的茶叶运过来,加工后再转销出去。”

作为一个极为依赖外在市场供应的公司,显然,诚信是其发展的基础。林镇浩先生说:“我们的公司长期与大陆的茶厂合作,他们根据我们的需求提供货源,不同的季节会有不同的茶。大家彼此信任,我们只是偶尔过去那边看看。”按一般规律,如果极大依赖外地市场,本地市场应该是一个波动起伏的市场,因外面的一丝风吹草动都会引起本地的轩然大波。然而香港的茶市场却是一个例外,林镇浩先生解释说:“除了八十年代乌龙茶在日本开始受欢迎和前几年普洱茶大热之外,香港的茶市场一直很稳定。香港的市场经济比较成熟,加上我们茶商都会存储很多茶,将价格一直稳定在一定水平,不会出现哄抬炒作的现象。即使现在的普洱茶极受欢迎,也从未出现过太高的价格。”

言普洱品茗茶文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茶的功能的认识亦在提升,从最开始的药用、食用到现在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享受,甚至养生。正因如此,适合养生的普洱茶成为香港所有茶种类中最受欢迎的一种。之前,普洱茶便占了香港茶叶销售总量的70%以上,目前仍然占了60%。据林镇浩先生介绍,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香港茶商就从内地的华南和东南亚一带进口青毛茶,在香港加工成普洱茶,至今已经有七十多年的历史,形成了独特的工艺。

林镇浩先生指出,每年香港销售最多的是普洱、乌龙、茉莉茶。他解释说:“普洱茶经过发酵后,茶性比较温和,对于肠胃几乎没有什么刺激。与其它的很多茶,比如,乌龙茶、绿茶不同。因此,这些年,普洱很受欢迎,潮汕、福建等地方的人也喜欢普洱,现在连部分北方地区的人们也开始喜欢上普洱了。”

说到普洱茶,人们大多数会想到云南的普洱市。然而,从林镇浩先生的讲述中我们了解到,普洱市虽然是普洱茶的主要产地,但却不是普洱茶的发祥地,真正发明如何将青毛茶发酵成普洱茶方法的是香港人。当年,在香港的一家茶楼内,许许多多的茶叶都堆放在一个仓库里。突然一年夏天遇上大暴雨,负责照看的伙计忘了关天窗,导致淋湿了一部分茶叶。伙计害怕老板责骂,遂将淋湿的茶叶放在库存茶叶的最底层。等到很长一段时间之后,上层的茶叶都用完了,这些被淋湿的茶叶终于重见天日。老板发现,这批茶叶的味道特别好,遂找到伙计,询问究竟为何。伙计这时才答出当初被雨淋的事情。就在这样偶然的情况下,普洱茶的制作方法被创造了出来。

普洱茶的诞生虽然有点偶然,但是因为它味道极好,又不伤胃,传播却是必然。林镇浩介绍,上世纪五十年代,香港的大批茶师傅开始去广东等地教授当地的人们如何将青毛茶发酵成普洱,怎么调节水温,置于何种条件下。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广东师傅再到云南昆明,教授茶厂工人如何将青毛茶制成熟普洱,如何加水加温。因此,直到1980年以后,云南才有熟普洱运到香港。他笑着说:“记得2007年,我去云南参加一个活动,我就问当地的老师傅们,是不是在1973年,有广东的师傅过来教授茶艺,他们个个都点头。”

后记

看得出,茶在今日如此受到推崇,与无数传播茶文化的人是分不开的,而林镇浩先生也是其中的一位。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林镇浩先生的父亲便参与到香港港九茶叶行商会,在父亲的影响下,他也于2002年参加商会工作,并于2004年开始担任商会理事长,至2008年于任期届满退下来,现在担任副理事长。在担任理事长的几年中,他在四年内曾六次去内地交流学习,云南六大茶山已登上四大。为了能更了解茶叶生长习性,他多次登上高山,考察古树。现今,作为副理事会的林镇浩先生依然为香港茶业的发展出谋献策,他说:“我们商会的会员基本是茶商,占了香港茶叶生意百分之九十多。所以我们的责任也是很大。因此,我们每月都会召开理事会,大家参与其中,加强对行业情况相互交流,共同营建一个良好有序的茶市场。”因此,香港举办的一些茶文化方面的活动时,组织者都会请商会的领导或者会员参加。而作为对相关茶市场了解较深的一部分人,林镇浩先生与商会董事及会员都尽力帮助,提出许多意见。

除了在香港,对于内地,林镇浩先生也是极为关心,并担任广东省潮安县政协委员。前不久,林镇浩先生刚刚从河北石家庄参加一次活动回来。关于这次活动,他说:“河北省政府决定在石家庄建立茶市场,邀请我们过去提些建议。我们根据在香港的经验,积极建议他们建立一个稳定的茶市场,既有货源也有物流,所有的北方人都来这里卖茶,而不再跑到南方。”

现在,林镇浩先生除了忙碌自己的茶生意外,还担任着许多社团职务。诸如,南北行会所董事、香港汕头商会会董、香港潮商互助社会董等,虽然与茶关系不大,但他都乐在其中,正如他所言,奉献之乐就如品茶一般,怡然自得。

【人物简介】

林镇浩先生,祖籍广东汕头,1980年进入其父创办的岭南茶业公司。现任岭南茶业公司东主、广东省潮安县政协委员、香港港九茶叶行商会副理事长、香港南北行公所常务会董、香港潮安同乡会常务会董、香港汕头商会会董、香港潮商互助社会董、香港庵埠同乡会会董等。2004—2007年担任香港港九茶叶行商会理事长。文/胡焕

“世界茶王”李瑞河谈成功之道:品牌+文化+创新


世界茶王说:创业一定要专注,自信和坚韧。做产品一定要勇于创新,不断为消费者提供更优秀的产品和服务。

81岁的李瑞河被誉为“世界茶王”、“两岸茶王”,作为天福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瑞河用自己的执着、睿智、自信,书写了传奇的创业人生。重视品牌、传承文化和不断创新是他成功的“法宝”。

李瑞河出身于茶农世家,从小就与父母等劳作于茶园间。“当时种茶的人多,的人少,我们家跟一般农民一样都很穷。”李瑞河回忆说,因为家庭贫穷须谋求转变,他的家庭决定转变思路——从种茶到卖茶。

图为:天福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瑞河

卖茶的过程是艰辛的。贩茶之初,李瑞河经常走街串巷、挨村挨户走访顾客。“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只要有足够的韧劲和自信,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李瑞河表示,因为有过当兵的经历,他练就了异于常人的承压能力。“我建议所有人都尽量去当兵,军队是一个非常磨练人的地方。”

因为勤奋、努力,再加上对市场的准确判断,李瑞河迎来了成功。他的店遍地开花,创办了天仁茶厂、天仁茶园、陆羽茶艺中心等,他创建的天仁集团资本额逾40亿元,为台湾地区第一家专门从事茶叶销售的上市公司。

然而,有时幸运和厄运常相伴而至。1988年,踌躇满志的李瑞河开始涉足证券行业,不过让其始料未及的是,两年后台湾股市的崩盘,让其从“天堂”跌入了“地狱”——天仁证券因从事丙种垫款,出现30亿台币的财务损失。“我当时不知道该如何面对,甚至有过轻生的想法。”为了避免引发更严重的一系列问题,一周后李瑞河提起精神,并对外承诺:愿意用名下的财产来偿还债务,宁可做一个清清白白的穷人。随后他辞去一切职务,变卖家产抵债,包括在美国的一幢房子。虽然出现巨额亏损,不过李瑞河的诚信和重情重义,使他赢得了尊重和信任,获得了东山再起的机会。

1993年,已近花甲之年的李瑞河筹集到1000多万元后踌躇满志地转战大陆市场,开启自己的另样人生。他以美国天仁集团总裁的身份,先后在福州创办天福茶叶有限公司(优山茶场),建立了1500亩优质茶叶生产基地及茶叶加工厂;在闽侯上街镇创办天元茶叶有限公司,主要负责茉莉花茶、绿茶、乌龙茶的加工、并配、包装、出口等业务;在老家漳浦324国道旁购地100亩,创办天福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天福茶庄)……目前,天福集团在中国大陆各大、中城市开设超过1200家“天福茗茶”直营连锁店,在福建、四川、浙江等省建有7家茶叶及茶食品工厂、2家茶博物院,2个高速公路服务区、1个“唐山过台湾”石雕园,建设了全球第一所茶专业高校——漳州科技职业学院。

企业的蓬勃发展并未让他忘记居安思危。李瑞河对产品质量的挑剔越来越苛刻。“我就是一个产品经理,不完美的产品是一定不能呈现给消费者的。劣质的产品会伤害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李瑞河表示,只有长期提供高品质的产品,才能在市场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树立诚信的、消费者信得过的品牌。“每一个产品我都会提前试吃试用,我提供给消费者的产品,一定是有质量保障、安全保障的。”

目前,已经功成名就的李瑞河最大的愿望就是感恩社会,传承中国的茶文化,并使其走向世界。“我在大陆取得了令我难以想象的成功,感谢这里的良好投资环境,感谢消费者的支持信赖。我开办茶博物馆、茶学院等文教机构,在全世界以茶会友,传播茶文化,就是想把这个行业的地位和内涵提升起来,把数千年的茶历史和茶文化彰显出来。”李瑞河建议创业者,创业一定要专注,自信和坚韧。做产品一定要勇于创新,不断为消费者提供更优秀的产品和服务。“21世纪是中国茶的世纪,因为中国在崛起,中国人正走向全世界,中国茶和茶文化也必将走向全世界。”

李朝仲:天弘茶业董事长介绍


天弘茶业创始人李朝仲

个人简介

李朝仲先生,70年代云南人,云南省青年优秀企业家,云南省青联委员,中国普洱茶实践派代表人物之一,从事普洱茶的研发和生产近二十年,经历普洱茶行业风风雨雨的这些年里,始终抱着“一生只做普洱,只做好茶!”的执着心态,对西双版纳地区的古树名山及古生茶园的茶性进行实践研究,从选料到加工,从市场到消费者,认真对待每一款产品,亲自把握其口感和品质。曾为一款名为“论道”的普洱熟茶产品,尝试了上百种方法实验,由李朝仲先生带领团队所研发的口碑产品多不胜数,如“天弘百年老班章、巅峰品味、论道”等,无论是生茶还是熟茶,皆堪称普洱茶经典之作。很多熟识李朝仲的朋友与同行业者,都被其制茶理念和精神所折服。

李朝仲先生,一个简单的茶人,心胸豁达且谦逊不卑,说能做到的,做到说过的!只要坐下来喝一杯天弘的茶,便能感受到李朝仲先生的性格和人生态度,做茶即做人,有好的心态才能做出好的产品。

以茶会天下友,诚邀广大爱茶之士走近天弘,了解天弘,与天弘结缘!

16年来坚持在实践中研究普洱茶,目前已掌握上百款普洱茶的原茶配比、制茶工艺、品级评判。足迹遍及云南各大古生园,深谙各产区、古茶山、茶园以及古树茶、乔木茶、台地茶的栽培历史、生长习性、品饮口感、冲泡汤色及收藏价值。

成长经历

1997年,李朝仲涉足茶行业,后创始天弘茶业,依靠对云南西双版纳地区核心原产地的古树名山及古生茶园的茶性研究,发挥选料、配茶、加工等特长优势,通过实践研究出每一款普洱茶特殊的口感和品味,使天弘茶业成长为普洱茶界的高端自主品牌之一。

如今,天弘茶业已有分支机构“昆明天弘茶业有限公司”“勐海天弘茶业有限公司”“大理天弘茶业文化传播中心”。

公司理念

天弘以“诚信凝聚人脉,质量铸就品牌”的经营理念,定位于普洱茶中高端市场。历时十五年发展,对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古树名山及古茶园的茶性研究,颇有成果。充分发挥选料、加工等技术特长优势,开发的每一款产品都有独特的口感和品质,确保天弘产品成为普洱茶行业中的高端自主品牌之一。

遵循“一品天弘,缘份千里”的发展准则,让天弘普洱“”系列普洱茶结缘更多的茶友。

针对市场近年来出现的新变化,打造了四个级别、大三系列共80余款产品,供收藏级、品饮级、礼品消费及普通消费者定位,用产品的细分对应不同的消费群体。

李晓军:创新打破行业规则 让消费者买茶零风险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美国成功上市。马云用15年打造了一个互联网时代的传奇,更启迪人们——梦想是可以这样实现的。作为茶界专业媒体,我们关注阿里巴巴造就的电商和众多千万富翁;同时,更关注茶界与电商交集的那些熠熠闪光的人物。这其中就有从1200元起步,借助阿里巴巴平台,九年间实现资金扩大二十万倍奇迹的艺福堂品牌创始人李晓军。

李晓军,生于1982年,民主建国会会员,国家级评茶师,政协杭州滨江区第一届委员、杭州市总工会十四届委员。

翻开李晓军的履历,这个80后的生命历程始终与茶叶相伴。他成就了茶叶,茶叶成就了他。作为茶业电商的领军人物,李晓军的身上佩戴着无数的荣誉,而这些荣誉也像坚实的足迹映射着他追随梦想、一路走来的历程。

2006年7月1日,李晓军大学毕业来到杭州,在淘宝网上成立“东艺茶业”,年少无畏的他一个人踏上了艰辛的创业路。当时,他只有1200元的起步资金,拿出其中900元买了一台二手电脑后,兜里已经所剩无几了。

好在淘宝网给了他崭新的舞台,他也抓住了历史机遇,迅速成长起来。2008年8月,成立了杭州艺福堂茶业有限公司。

2011年,他获评“全球十佳网商”。2012年,他获得“首届浙江省杰出青年网商”、“浙江省就业创业优秀个人”。2013年,他成为“中国茶行业十大年度经济人物”。2014年,他荣获世界杭商大会优秀杭商“青年领军人物”、“浙江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

至此,李晓军创立的茶叶品牌——“艺福堂”已经成为互联网领域响当当的茶叶领导品牌。2013年销售额达到2.5亿元,与九年前的1200元相比,资金规模扩大了二十万倍。

追梦做老百姓喝得起的健康茶

众所周知,茶为国饮。全球喝茶历史最悠久、饮茶人数最多的是中国。然而与之不相称的是中国的茶企小、散、乱,七万家茶企业的的销量和销售额难敌一个“立顿”;近十年来,与小散乱形成畸形对照的是,众多茶企都把目光盯上了高大上的“政商”领域,把这个本来并不算大的“市场”做得畸形膨胀。一盒礼品茶随便成千动辄上万,成为虚高茶价的推手,引百姓多有怨言:茶叶越来越贵,百姓都快喝不起了,何谈国饮?这种状况一直到“习李新政”开始,才得到根本扭转。

李晓军正是在茶叶纷纷“飞上天”的背景下进入茶行业的,他看到了“贵族茶”难以持久,更看到了“平民茶”蕴藏的更大需求和发展机遇。他要用自己的理念和胆识在互联网时代砍杀出一条艺福堂的路子。

“做老百姓喝得起的健康茶”是他追梦的目标,创新是圆梦的利器。李晓军怀揣梦想,手挥利器,开始了“过五关斩六将”的创新之旅。

回顾这九年,艺福堂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是互联网经济迅猛发展的缩影,更是李晓军不断打破旧规则、挑战传统、激励自我、破茧成蝶的历程。那么,李晓军带领艺福堂究竟闯过了多少创新的关口呢?

创新改变千百年来的茶业规则

打破第一个茶行业规则——砍掉所有利益链条。

传统的中国茶叶流通要经过繁杂的程序:茶农把茶叶廉价卖给商贩,商贩又把茶叶收好卖到茶叶市场,茶叶市场再卖给茶企,茶企包装成品牌卖给代理商,代理商一级一级代理再卖到超市,从超市最终卖到消费者手上,这其中至少有6道利益链条。

为什么不让消费者买茶更简单、更方便呢?出身传统茶商世家的李晓军洞悉传统茶叶流通的全过程。因此创业伊始,他就转战到网络卖茶,创办艺福堂前身——淘宝网上的东艺茶业店铺,让茶农到消费者通过网络渠道直接连接,极大缩减了利益链,更好地让惠给消费者。

打破第二个茶行业规则——开启免邮费无理由退货,让消费者买茶零风险。

李晓军是首位在淘宝网对每位消费者承诺“免邮费无理由退货”的茶叶卖家。这看似虚拟网络商家生存的必然,但为什么淘宝店万万千,李晓军却抢了先呢?他解释这是“换位思考使然”。他想得清楚,做得决然。因此在这一破一立当中,李晓军甩开了绝大多数网上的竞争对手,奠定了公司化运营的根基。

打破第三个茶行业规则——建生产线搞质量安全认证,保证产品好品质。

2009年一项国家新规在茶叶行业施行:任何在商场、超市销售的茶叶,都要经过QS(质量安全)认证,必须拥有符合国家标准的生产线,每道工序都要通过检验。此时,网络售卖的茶叶尚没有执行此项新规,李晓军再一次判断了行业前行的方向:这是大势所趋,晚动不如早动,早动手早受益!

李晓军再次先行一步,租下一层楼的厂房,18万元一年的房租几乎是当年公司全年纯利的一半;再加上一条生产线,9万元一台的喷码机,李晓军又回到了两手空空。但他获得的回报是:成为了第一个拥有生产线,并通过安全认证的茶叶电商。艺福堂的脱颖而出、一骑绝尘,实在与李晓军以消费者为导向、从未来着眼的发展思路与魄力密不可分。

打破第四个茶行业规则——引进高学历人才,携手振兴茶文化产业。

多年来,中国茶叶行业,尤其是流通领域一直不是高学历人才的聚集地。李晓军却聘用大批本科生来卖茶,通过艺福堂私塾式集中专业授课,加上艺福堂大流量业务的实战,培养他们成为熟稔中国茶叶、精通茶叶营销的“大师”。在销售茶叶的同时,向消费者不断传递健康养生的。

同时,艺福堂公司超越经销商的传统,实现了电商到实体企业、高科技研发的跨越。李晓军招录大批硕士、博士生潜心进行产品研发。截至目前,艺福堂公司已经拥有200多款成功注册商标,另有200多款商标正在申请注册中;10款成功注册的专利,近20款专利正在受理中;还获得12款著作权登记证书,并开发出多种新型的时尚茶饮。

高学历人才的不断加入和起效,是公司明天的动力源泉,也是中国茶业现代化的希望所在。看准这一点,年轻的李晓军在浙江农林大学果敢地设置了艺福堂茶人奖学金,鼓励茶人学子努力储备专业知识,将来与艺福堂一起,为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打破第五个茶行业规则——破除茶业旧业态,多维度提供茶服务。

为给众多爱喝茶的消费者提供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艺福堂公司官网开设专门栏目,邀请茶学专业人士进行茶类知识讲座。还在产品研发中心开设线下茶百科知识;而在线下,艺福堂实体体验店则成为以杭州为中心的茶友聚会的中心,让大家在品茗的同时还能交流、共进。今年他们还建成艺福堂茶学院并对外开放,通过线上报名、线下授课,免费为国茶爱好者培训茶艺。能容纳40人的教室已经完成了3期培训,受到茶友的热烈欢迎。

李晓军说:艺福堂要让人们在健康品饮的同时,还能多维度感受茶文化的魅力。

创业英雄青春正长

李晓军坚持不懈的创新、努力,赢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他与艺福堂的创业历程获得了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关注。历经近一周的拍摄,《创业英雄?青春》纪录片于2014年1月21日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他的创业故事感动了更多的人,也激励了很多年轻人投身到茶业创新的时代潮流中来。

作为携手阿里巴巴上市路演的唯一一家茶企,9月19日阿里巴巴上市日,李晓军代表艺福堂作为阿里标杆企业接受了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的专访,与马云一起分享了成功的喜悦与荣耀。以此为标志,从创业到如今,李晓军一路坚持、不忘初衷,在互联网上开辟了一条新时代的茶叶之路。

李晓军说:未来,我与我们的团队依然行走在创业的路上!一次次的创新、颠覆,只为让更多的人喝上健康的好茶!

香港熟茶教父:卢铸勲


丁亥年(2007年),香港茶界著名的茶文化研究者王汉坚先生作有《卢铸勲》诗一首,诗云:藏缺紧茶四张罗,卢铸灵巧占商机。新法速效催陈韵,熟饼溯本是长州。义助南天成大业,印支佳茗集香江。年过古稀雄心在,记述曾经享后人。

新星茶庄的杨慧章先生说,这首说了卢铸勲一生的主要茶业经历,也表达出了茶界的几度变迁。卢铸勲先生的精神,就是香港茶业精神的代表,也是普洱茶精神的代表。他随后拿出一饼印有这首诗的七子饼给我看,是新星茶庄专门为卢铸勲制作的纪念饼。

卢铸勲先生在对许多人来说,完全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在香港茶界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杨先生说,这是香港与外界长期的不交流导致的。他指的是文化上的交流。

而我们,也终于在等待中见到这位只是在传说中的老人。当他杵着拐杖蹒跚走进屋子的时候,我们都站立起来,不仅是让座,更多的还是致敬。卢铸勲并不会普通话,所有采访都是在等翻译中记录的。回忆起年轻时候的做茶经历,81岁高龄的他神情就像一个孩子。

要的是红茶,却做成了发酵茶

卢铸勲先生1927年出生于广州,11岁到澳门做学徒,开始学做生意,1939年前往香港,开始接触茶。后来遇到战争和天灾,多次往返于澳门和家。1943年,卢铸勲先生在兄长卢炳乾的带领下,再次来到远离战乱的澳门,在英记茶庄做杂工送货,学茶师从吕奀芬。

1946年6月调升上三楼工厂学习筛焙、蒸制各类旧茶,其中以孙义顺笠仔六安茶最多。当时在澳门所制的孙义顺六安茶,使用的竹叶、笠仔及招纸,全由佛山运到澳门英记茶庄加工,每笠茶十二两,六笠为一条,十条为一捆,圆形外加竹叶织竹芴捆实,为之为一捆,或称一件。1945年到1951年间,每月生产十到十五捆。这个时候,工资也增加了一倍。到了当年8月,工资已经涨到了每月四十元。这份工作卢先生一做就是七年,工作越来越受到认可。当时红茶的很好卖,湖南的功夫红茶每司担200多块,祁门红茶售价每司担到350到370元。上级的青茶可以卖到110元—120元,下级的青茶可以买到70-75元每司担。

因为考虑到红茶的销量不错,价格卖得起来,卢铸勲想,要是把青茶发酵转化成红茶,那不是可以赚很多钱?已经掌握茶叶加工技术的卢铸勲于是在一个深夜开始了他自己都无法预知的伟大的创造。他用十斤茶加两斤水,用麻袋覆盖使其发热到75度,经数次反堆转红,再用30度(和暖)火力焙干,出来的茶叶泡了之后,发现汤色叶底与红茶一样,只是可惜没有红茶的清香风味。味道出不来怎么办?卢铸勲当时觉得外观上已经可以蒙混过关,只要味道也可以过关,那么自制“红茶”就意味着财源滚滚。卢铸勲把自己两个月的薪金(80元)拿出来,到香港各处去购买食用香精,回到茶坊继续试验。很遗憾,各种香精都调试过,始终无法制造出红茶的风味,他认为是制作工艺出了问题。决定再试验,于是再将十斤青茶加水发酵转红至七成干,放入货仓焗六十天后取出,这次,泡出来的茶汤色比蒸制的旧茶更为深褐色,茶味也更淡,卢铸勲为自己的发明暗自喜悦,这一切都是偷着进行的。

1945年,英记茶庄规模已经不少。当时的英记茶庄拥有各种技工、茶师、推销员、杂工供十几人,拣茶女工十几人。主要制作的茶有英记米兰茶,古磱银针茶,销往金边、香港、中山石岐以及中山三乡。古法蒸制散装及笠仔六安茶、普洱茶饼主要销往港、澳,岐山等地。当时茶商鸿华则是转口销南洋最多,其茶品主要是英记供货。

宋聘味,姑娘茶味,同庆号味,他都会做

1949年,中国开始取消私商,实行统购统销,一些商人纷纷向海外发展。在云南经商的同兴号老板袁寿山于1950年到达澳门,在英记茶庄讲了一些国内茶叶商人的现状,准备前往香港发展,特来茶庄借钱。同时鸿华从南洋传来的消息说,那边茶饼很吃紧,像宋聘号、敬昌号、同庆号等等,更是有价无市。他们问英记有无技术可以生产。当时谁也不懂此项工艺,卢铸勲还是觉得应该研制下,他已经在制作工艺方面很有经验,也表现出一些天赋。一个月后,研究成功,每个月可以生产茶饼30到50件。茶饼的规格为每件84片茶饼,7片为一桶,12筒为一支和一件。

1954年,卢铸勲到香港结婚,其后在长州创立福华号,有了自己的品牌“福华号宋聘唛”,当时的青茶百花齐放,而众多的茶商都各自引进各国青茶,中国的各大茶区产品都进入到香港,云南、福建、广东等等各地的茶都被称为青毛茶。因为各地的茶青经过蒸压制旧后会产生不同的陈香味,比如说沉樟、米、凉、潺、荷槟香味(还有几种香味要核实,周注),所以茶青的选择显得很重要。当时香港的茶业出口已经很旺盛,卢铸勲决定在新公司恢复1946年所使用的发酵发放,用印尼毛峰青茶先发酵后制成茶饼。第一批茶做了30支,一部分买给香港湾仔的龙门酒楼(这家酒楼现在还在),其他的外销。当时负责外销的茶庄很多,主要有分销南洋四家和分销金山的四家共八大家。

卢铸勲带着自己的发酵茶找销往南洋的致生祥问负责人孔繁鼎是否可以办理出口,孔说,“扮蟹就有,扮茶就没有。”可是一个月后,终于有茶品单返。孔繁鼎对卢铸勲说,“你小子有毅力啊,今天有30只单返,12元八角一桶成交。”一支12桶,共360桶,每桶成本四元,第一次出口就赚了钱。茶有得卖,生意有得做。

1956年,卢铸勲接到一单生意,唯一洋行的邓堃要做一批姑娘紧茶。卢铸勲之前也没做过此类茶,回家研究了一周,交出了货物,第一天邓堃下了1000支的订单。姑娘紧茶的规格每个为六两四钱重,每桶七个,每支装十八桶,共一百二十六个,净重三十公斤。生意是来了,可是当时卢铸勲连的教父

1960年,西藏封锁,不与外商贸易,一些茶厂也开始停业。当时卢铸勲只有帮别人去发酵茶业换取微薄工资。也是这一年,卢铸勲开始新的一批茶生产,这次他用的是云南茶青,在经过60天的试验工艺后,发酵出来的茶汤色深褐明净,口感不错,鸿华公司愿意以每司担320元收购,因为第一次有普洱发酵旧茶在市场上出现,卖得异常好。

后来曾鉴问卢铸勲发酵的秘方是什么,他说,“每担茶加水20斤发热至75度,反堆数次茶约七成干,装包入仓即可。”后来曾鉴的弟弟曾启到广州加入中茶分公司做茶业发酵师傅,从次开始在广州中茶分公司的普洱茶发酵之路。后来香港祥发咸蛋庄老板张旺燊笑卢铸勲是傻子,怎么会轻易把技术外传,会扬言,未来10年香港茶业的局面为因为此技术而改变。后来居然变成现实,以后10多年内,居然没有茶青运往香港。

1962年,卢铸勲与南天贸易公司(香港著名的茶业公司,很长一段时间里,垄断大陆到香港的所有茶业贸易,与当时的香港港九茶商自由贸易思想有矛盾冲突)的周琮到泰国了解茶业情况。在周琮引荐下,他认识了曼谷茗茶厂的杨大甲,并协助卢铸勲通过与当局交涉后,多留了一周在曼谷,向当地茶厂传授普洱茶的发酵技术。自此,泰国也开始了普洱茶的发酵技术。今天,泰国依旧在卢铸勲教授的技术下生产普洱茶。

1975年,原本要和周琮一起成立南泰昌有限公司的卢铸勲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参如。而是另外成立了裕泰贸易公司,经营茶叶茗茶厂所制的发酵普洱茶。1976年,周琮邀请卢铸勲前往云南,他没有去,而是让周琮带去发酵普洱茶的方法,之后,发酵普洱茶传到云南,云南也开始普洱茶的发酵之路。

1975年,卢铸勲制作出第一批100支同庆号茶饼,1976年运到香港,开始在三个茶庄卖。1979年前往长沙益阳茶厂指导制作发酵茶。1989年5月7日,开始做“福华号@宋聘唛”共420支。1992年前往越南胡志明市指导制作发酵普洱茶。1996年转让制作同庆号技术给越南胡志明市竹桥国营企业公司林思光。

2000年,卢铸勲宣布退出江湖。

卢铸勲说,我终其一生,都是为世人寻找适合的茶而奔走。他对自己的这一生的总结是,“一个生长在乱世的小子”。人生格言:人生不怕苦,努力向前看,面对逆境,积极乐观。

“茶,你们聊。”卢铸勲说完,杵着拐杖下楼去了。有人约了他周末下午打麻将。

两岸茶王李瑞河:在两岸建茶业世博园


6月13日,一巨型茶壶树立在位于福建漳州的“世界茶王”台商李瑞河茶园内。有“世界茶王”之称的台商李瑞河是台湾南投人,20世纪90年代初来到漳浦创办天福茶庄,经营两岸茶业,目前在世界各地开有1008家直营店。

被誉为两岸茶王的台湾天仁集团、大陆天福集团总裁李瑞河,拟投资20亿元人民币分别在家乡台湾南投与祖籍地福建漳浦,各建一个茶业世博园,弘扬中国茶文化,缔造中国茶的世纪。

李瑞河8日在此间向记者表示,此举以实现“拥抱漳州,牵手两岸,走向世界”的宏愿,让两岸茶来茶往,提升传统茶业,促进两岸同胞同心协力,让21世纪变为中国茶的世纪。

目前,他已在漳浦梁山清泉岩下看中一块地,初定200公顷;除计划建设茶业世博园、五星级饭店外,还要建设天美仕总部,生产销售茶保健、美容品,提升茶叶的科技含量,使其5年内成为年纳税超亿元的企业。同时,他计划在南投日月潭边选址50公顷,建设日月潭茶文化博览园,包括天福茶博物院、天福大饭店、日月潭小镇、观光茶园和茶业世博会常设机构。

“此项目得到南投县政府及有关当局的大力支持,很有希望。顺利的话,两岸可以同时上马,两三年内见成效,将会有一个更大的发展。”李瑞河说,茶业世博园将学习海南岛博鳌农业论坛,建设国际会展中心和会议中心,吸引各种茶文化活动或者论坛前来召开,让漳浦和南投成为的重心。

几年前,李瑞河就开始布局推广中国茶文化。2007年,他投资2.5亿元人民币在漳浦创建了全球第一所茶业高校——天福茶学院。该学院现已成为大陆首家招收台湾学生的民办高校,福建省第4所获得海外招生资格的院校,先后吸引了20名台湾学生前来求学。

而且,该学院成功承办了两期国家商务部援外项目的茶叶培训班,即“发展中国家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培训班”,为尼日利亚、肯尼亚、阿富汗、格鲁吉亚、蒙古、卢旺达、巴基斯坦等20多个国家52名官员、学者培训技术;承接联合国和马来西亚等国的培训项目,游学考证;与日本、韩国茶界、教育界广泛交流,增进友谊。

“为中国和世界的茶业发展培育更多更好的专业人才,实现‘中国茶的世纪’,这是我多年的心愿。”李瑞河说,茶是中国的国饮,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并从中国传播到世界各地。

他表示,希望通过学校的学员能将中国茶更快地传播到世界各地,让更多的人可以享受到天然、健康、人情味的中国茗茶和茶文化;外籍学员毕业后,将分赴五大洲,担任“茶叶大使”、“和平使者”,让中国茶走向世界,倡导茗风,传播华夏文明。

吴疆:普洱茶就是有奇迹的茶


【小编】:孙中山先生的纪念茶是有的,我立马做一款叫“孙中山诞辰150周年”纪念茶也是可以的,事实上有人已经做了。但民国时代的孙中山纪念茶就可疑了,民国时代的孙中山纪念普洱茶那就更加可疑,如果是带铁盒包装呢?且看吴疆说普洱之:

孙中山的纪念茶

民国时代,有没有孙中山先生的纪念茶呢?估计有,有也是其他茶类的事,普洱茶则不太可能,更不可能做成铁盒包装。

云南茶区气候潮湿,沿途走缅甸、走越南海运至香港,都是高温高湿的区域,所以,云南茶叶传统的包装都是笋壳、绵纸,而不用铁器,一是马帮驮运减重的需求,二是铁器容易生锈。

同时,云南历史上砖形茶少见,而多是饼形、沱形、蘑菇形,其特点都是有背窝,利于透气,防止在长途贩运中发霉。

类似的铁盒砖茶,有一次在汤一平先生的办公室也见过,据说是上海一家拍卖公司所拍卖的老物件,开茶一看,居然是熟茶,熟茶,那就是1973年之后的产物了,与民国相距遥远。

民国时期,易武、佛海一带的茶庄实力不大,也就是今天一家小茶店的规模,即使今日去易武,也可以看到一个个小四合院的旧茶号,可想而知,其加工能力到底有多大。就其实力,远逊于当时的腾冲帮、喜洲帮,这些商帮涌现出来的一些字号,即使放到今天来看,也是国际一流实力的大企业。然而,奇怪的是,现在市场流传的民国老茶,没有腾冲帮、喜洲帮什么事,反而都是一些小茶庄字号的“百年老茶”流传。

这就像这次去深圳,一个香港茶友说吴某某的家族世代做茶,至今已经是200多年历史,他家有各种不同的仓,不同的老茶仓存存出来是不同的味,一个茶仓专存大红印,后期放出来的茶就是红印茶的口感。

刚好我知道这个茶商,之前原本是周勇先生的下家,没有钱存茶,周琮还不干,周勇说人家也可以做大的么,他的茶仓也在海边的一个溶洞,与百年老茶仓,与红印老仓有任何关系呢?也许收购的字号是百年老字号,但是,百年老字号就有百年老茶?就有百年老茶仓?那中国人有5000年的历史,中国人就都有5000岁吗?

或者,普洱茶就是有奇迹的茶。

编者注:吴疆,作家,茶文化学者。写作《普洱茶营销》、《普洱茶营销--七子饼鉴茶实录》、《吴疆说普洱》。(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蔡新教授个人简介


云南省茶叶教育教授

云南农业大学龙润普洱茶学院蔡新教授

1976年云南农业大学毕业,1981年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研究生毕业。1995年-1996年公派赴英国Colworth实验室作访问学者。

蔡新教授一直在云南农业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和科技推广工作,先后为研究生、本专科学生讲授十一门课程;完成了多项茶学科研课题;编著《茶树种植与茶叶加工》,第二主编《作物营养学》,主编《云南省有机茶生产技术》、《茶树种植》、《茶叶加工》,参编《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业卷》、《茶经浅释》、《茶经译释》、《世界园艺博览园植物名录》、《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园艺百科全书》、《茶树栽培学》、《茶业生产技术》、《茶文化学》等书及教材。在有关学术期刊、学术会议及媒体上发表论文和科技文章30余篇。自2003年起担任《云南茶叶》主编。2004年由中国评选为“全国优秀茶叶科技工作者”;2006年获“云南省师德先进个人”称号。

大别山中的茶叶王——李为超


李为超从光山县白雀园镇沿河村闯跑神州大地的“茶叶王”。他是大别多山地区第1个把茶叶推向山东省东营市、胜利油田和全国各地城乡市场的农夫。他经过一人带多人,每人都致富的连锁致富效应,还帮带了家乡农夫大搞茶叶栽种,从1996年直到现在跟着陪着李为超投身个体打理茶的达4000多人,那里面100多人变成100万元户,同时使3000多户贫穷农夫种茶、15000多人投身茶叶加工发迹致富。

1996年以来,李为超总计销行茶叶9700多万千克,成功实现利润8700多万元。帮带家乡别人一块儿打理茶叶变成一百万元以上小老板103人,有众多人在李为超的没有报酬的帮忙下投身茶叶买卖,同时帮带15570多种族植茶叶手动摘取茶叶售卖茶叶人均年收益5万元以上。

期望的曙光

1996年秋,20岁的李为超看见村里山多地少,加上天灾,山里农夫又没有经济头脑,众多乡村居民穷的“叮当响”还是是“住着土坯房,吃着糙粮,没有家庭用具把座椅当着床”的生存。看见这些个李为超心绪异常沉重,誓愿去闯荡江湖外面五色缤纷的世界改善家乡状态。一个偶然性的机缘给李为超变更家乡状态灌注了兴奋剂。那是李为超到镇上邮政所给一位在异乡做工的火伴寄信,发觉一个小姑娘与营业员发生了嘴边,引来了围观的人民,日常不爱看热闹的李为超也挤进去探个到底。原来姑娘给山东省东营市胜利油田办公的一位亲属寄茶叶超重量,因为这个引动了争吵。一询问才晓得胜利油田工人来自祖国各地有喝绿茶习性,因那边不适宜种茶,茶贵如金,茶叶是紧俏的抢手货。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李为超心中透出了一丝曙光,胜利油田茶叶买不到,而本地茶叶却卖不掉,假如把村里村外茶叶所有低廉收起来,而后差价销到胜利油田去,这不是两全齐美吗?

创业艰苦苦头多

李为超所处的光山县白雀园镇属多山地区、苏维埃政区、贫穷区,故步自封的小农经济意思长时期约束限制着许多人的思想,乡村居民们一向觉得做买卖是游手好闲玩物丧志的奸商,李为超四下里行不通,遭到亲属自己坚决不赞成,没有一人肯把钱借给他做茶叶经售买卖。在投亲没希望、靠自己无门的事情状况下李为超抱着试试着看看的心理把自个儿的想法向邻村一位在乡里做百货买卖的朋友作了抱佛脚,迅即获得他的支持,这位朋友冒着莫大的风险把自个儿做6年买卖积累的1.87万元钱所有借给了李为超。拿着这处面含有期望的本钱,李为超感到心中沉沉地,成败成功事关重大,他咬紧牙关,誓愿尽全部精力用好这来之不易的本钱。

为了不认识不清盲干,李为超先用8000元收了790斤茶叶到东营市探寻茶叶市场,从未做过买卖的李为超在胜利油田走村串户,餐风饮露,经历多次了苦头,因为做做生意的方法验不充足,加之人的生活地陌确实4斤茶叶出售去只有3斤半的价格,后经好意人点拨才徐徐醒过神来。走到胜利油田恳利县一个村子时,李为超全顾不上面目竞亮起嗓子喊起了叫卖声,可事不赶巧,一条刚下崽的母狗看见穿着脏衣破衫的李为超,把他当成叫化子猛咬,因为受伤的情况过重,受伤破裂的地方流血继续不停,他面色发黄,支挂不住,一头栽倒在地,善心的燃料工许多人煌煌把他背进了油田钻井队卫生所施行急诊,辛辛苦苦赚的1456元钱全部赔进药费里了,尽管这么,李为超仍然欣慰的,由于他在东营市、胜利油田找到达广大宽阔的茶叶销行市场。序战告捷,李为超尝到达甜头儿凭着一股韧劲,先后又敞开了东营市广饶县、利津县、恳利县等茶叶销行市场,茶叶经售由以往的小批量、质量差次打游击销行,进展到高品质、大量量集中门面店销行,2000年纯收益就达600多万元。李为超一时成了大别山老区靠茶叶帮带农夫致富的“茶叶王”,在光山大地传为佳话。为了再次扩张销行,2004年李为超在东营市又设立了茶叶企业,李为超快马加鞭地上内蒙、转新疆、下甘肃,半个月跑了3个省9个县,战果辉煌,首批与少量人的共同体地区订立2万千克的销行合约。当年茶叶销行到川、陕、甘、藏、内蒙等省、自治区,仅这一年就销行茶叶6.8万千克,获利400万余元。

一颗璀璨的名人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李为超靠的是顽强打拼的拓宽神魂,灵活的打理头脑。2006年、2009年先后设立了河南信阳吞达茶叶有限企业、山东吞达茶叶有限企业。

山东吞达茶业有限企业,,于2009年八月设立,,现存职工366人,领有茶叶技师110人,各类专业研讨担任职务的人115人,设立有专门茶叶研发攻关小组。企业占地3000余平方米,领有资产8000余万元。各类制作设施,品茶盛器,检查验看设备等齐全,现主营茶叶加工、包装销行等,年产值达到9000万元。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形成了固定的销行渠道。推出的“吞达”优质名茶系列,在国内市场领有较高的知名度。在东营茶叶市场霸占80百分之百以上,销行网点散布到东营市各大商店超级市场。东营银座商城、东营百货大楼、东营经济活动大厦、胜大超级市场都设有专柜。企业在东营的直营连锁店已达32家,单店平面或物体表面的大小约为260平方米,并以每年5—10家的速度在递加,在东营茶叶高端市场霸占80百分之百以上份额,具备垄断优势。

企业全部产品原材料都来自源产地,已达到从源头上保障产质量量。在绿茶系列与光山县白雀园镇茶叶市场从各处买进后直销。铁观世音茶系列与福建安溪茶园栽种户施全保合作,香片系列与广西茶厂合作。企业秉持“以品质求保存生命、以信用增进展”的打理理念。以“吞达”为主打品牌,经过过硬的产质量量,正确的市场定位,先进的营销理念,敏捷稳固的营销网络,完备的售后服务,建立了令人满意的公司品牌形象,博得了广大消费者及销行商的信任。“吞达”系列产品在鲁北茶叶市场的霸占率蝉联5年列居第1,企业各项经济指标蝉联5年位居山东同行业之首,鲁北地区最大的茶叶专营企业。

到现在为止,该企业对主要出产的产品,依据市场的要求,施行制造工艺研讨创新,能出产更优质的茶叶品种,加强产品的竞争有经验。接合国内市场需要,企业蝉联投资2000多万元施行技术改造、更新,扩张出产规模。以主顾至上为宗旨,以诚信博得客户的芳心,供给最优质的服务,服务于商家,服务于社会形态。

喝水不忘掘井人

李为超深知自个儿先富起来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和家乡上层眷注分不开的,为还报党的恩情回报家乡,李为超2012年春为光山县白雀园镇沿河治理、架桥一次性投入182万元,先后为白雀镇街道架路灯、沿河大路修路、镇政府修路、收拾白露河、白雀园镇沿河村修路等捐款57万余元,2012年三月为支持光山县净居寺旅游业捐款20万元,先后为帮忙沿河等村贫穷户农夫、艰难党员、孤寡老人、贫穷大学生捐助资产、捐款。李为超规划说话时的这一年底没有报酬的投资1200万元为解决白雀园镇沿河等村通往商城县界的白露河上架起一座60年未变高标准的“农夫福祉大桥”,下一年再没有报酬的投资2000万元为彻底整理白露河和从新修整沿河沿岸扶坡等工程。

2000年秋,光山县白雀园镇沿河村正在读初级中学一年+紎秥的李为兵二老因病忽然离他而去成了个怜惜的孤儿,李为超正巧回老家进茶叶获悉后,不加思索考虑迅即从购进货物款中拿出2万元送到李为兵手中,并安抚他不要过份伤悲,化怆痛为力气尽力尽量读书。从这个时候起李为超把帮忙李为兵完成学业当着首要事物,李为超把李为兵从初级中学一年+紎秥一直供到大学结业直到就业。说起李为超无私拯救援助李为兵的事,众多老年乡村居民也和李为兵一块儿流下了衷心感谢的眼泪。

沿河村曹畈乡村居民组张明光、张明胜昆季俩家子很贫窭,昆季俩先后都患上了肠癌。2012年五月李为超携带6万元钱亲身上门省视它们昆季俩,当张明光、张明胜昆季俩接过李为超送来的救命钱时激动的感激的眼泪盈眶说:“好人会一辈子没有危险”

给钱给物,还不如帮带大家一块儿致富。李为超设立山东吞达茶叶有限企业后专门在家乡招收164贫穷子女、大学生、退伍武人参加工作,人均年收益3万元以上。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茶业创新教父李镇阔:茶叶科技创造茶界奇迹》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种类专题。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