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石砖、古木清幽、淡淡茶香弥漫在若有若无的乐曲中。在厦门“原色茶陶”的茶室里,资深茶人、台湾“中华茶联高雄茶艺促进会”理事长冯文炫邀晨报记者细细品茶,慢慢道出他20多年的“茶味生活”。

轻捧茶杯,抿一口,冯文炫说:“茶,不仅仅是喝茶,更是一种生活的艺术,如今更成为了一种时尚。”在他看来,茶文化蕴含着强大的包容性。喝茶是生活美学的延伸,举止间沉淀心灵;习茶艺则是生活的修行,能改变人的修养及品性。正因如此,在两岸的交流中,茶文化的交流对接不能缺席。

茶文化的两种境界

煮茶水在铁壶低声轻吟,冯文炫说:“用铁壶烧水已经不多见了,而这样烧开的水泡茶才会更甘甜。”茶室里,檀香迷人,冯文炫感慨道,“如今,大家喝茶都会选择去别致的茶室,或清幽的环境,和小时候很是不同。”

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台湾早期的茶文化是从庙口开始,三五群人聚一块,简单地喝喝茶、聊聊天。冯文炫说:“小时候,我经常会到茶馆听说书,每到关键时刻,说书人总会说句‘先喝一杯茶,且听下回分解。’”如今,喝茶显得更为正式与富有内涵。

“在台湾,喝茶文化叫做‘茶艺’,集‘六艺’即琴棋书画诗酒茶为一体,是艺术的延伸。”说到这,冯文炫略有所思。

耳边古典乐曲慢慢响起,冯文炫听着说道:“喝茶有两种境界,这就是其中一种:‘琴棋书画诗酒茶’的美学;另一种则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我们所推崇的自然是第一种。”

品茶让身心得到休息

茶室主人沏上一杯茶,冯文炫轻叩桌子表示感谢,“习茶艺会让人的心灵慢慢沉淀下来,从而放宽心去对待周遭的事物。”

聊天时,冯文炫向晨报记者分享了一个小故事,说的是之前在茶室上课的一位学生,常因为一些小事和她的丈夫吵架,在学习茶艺后,她的心态受环境的影响开始发生改变。“那位学生说现在她先生喝醉了,她首先想到的并不是责骂,而是为他递上一杯茶来解酒,慢慢的,他们的关系变得更好了。”冯文炫说。

冯文炫也说起了自己喝茶的机缘。“现在,我懂得了别人给我捧上一杯茶,就要怀着感恩的心去对待。”冯文炫告诉晨报记者,“其实,20多年前,我才开始慢慢懂得喝茶。那时每当喝醉酒的时候总会有人给我递一杯茶,我只是接过、喝茶,只有闻到茶香,却没有喝茶的感受,更没有感觉要有一种感恩的心。”

冯文炫表示,现代社会很多人的生活太匆忙,认为喝茶费时间。“其实,正因为忙碌,才更应该找个时间,好好品茶,让身心得到休息,给自己的心灵来个‘大扫除’。”他认为这是现代人需要的,也是应该花时间去做的,人会因为不断地自我反省和学习,变得对人对事更谦卑。“学习茶艺应从孩童抓起,为自己的父母捧上一杯茶,不仅体现孝心,也能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让茶艺成为生活一部分。”

习茶艺先学喝茶礼仪

在台湾屏东,冯文炫也有自己的一间茶室,名为“旧居草堂”。他表示,自己经常与学生一同品茶、交流。“学习茶艺是生活修行的一种方式,可以修正自己的行为和思考。”冯文炫说,“茶的修行在于能让人的心胸变得更宽广,更有包容性。”

学习茶艺,最基本的就是要学习喝茶时的一些礼仪。冯文炫向晨报记者示范喝茶的动作,“喝茶,首先动作要放慢,手到哪里,眼睛就到哪里,心就到哪里。”

只见冯文炫身着棉麻衣服,举止投足之间显得格外轻柔。他说:“喝茶是很讲究的,不仅对茶具和水温有要求,对喝茶时的坐姿和穿着也有要求。”

他告诉晨报记者,自己经常都会穿得较为宽松,这样整个人会比较轻松,没有束缚感。“如果是女生,头发最好要绑起来,一来不会影响视线,二来也能防止做茶艺时头屑掉落,比较干净整洁。”冯文炫说,“当然,到了夏天,不论男生、女生都不要喷香水去做茶艺,因为香水味会影响茶的香味。”

推台湾茶文化之旅

冯文炫告诉晨报记者,他此次来到厦门,主要是受邀到福州分享台湾茶席之道。“台湾和大陆的茶文化很多都是相通的,但大陆的茶文化相对保守些,而台湾的茶文化更显祥和、包容。”冯文炫表示,他希望两岸之间能够多些茶艺交流,“特别是厦门和台湾离得这么近,语言和文化又相通,可以一起探讨交流,共同推广茶艺,而在厦门举办两岸茶会将是一种不错的方式。”

近期,冯文炫将会推出“体验台湾深度茶文化之旅”的自由行活动。这个活动,将会给游客上茶文化的课,让游客当一天茶农,近距离与茶接触,品尝独特的茶饭等,从台湾的南部到中部,旅行将为期七天六夜。

冯文炫表示,这样的活动是第一次尝试做,如果做得好,希望能将它变成常态化的活动。“两岸的朋友也可以交流茶艺,体验不同以往的感受。”

延伸阅读

台湾著名茶人李曙韵与茶


中国9月30日讯甲午年处暑,黄梅东山,五祖寺内,传出一阵空灵悠扬的南萧之音,吸引许多正在庙堂祈福、朝圣的游人寻音而至。四方长廊,十四张茶桌,茶人们早已布置好各自的茶席,温好泉水,等待有缘之人前来品会。

而这场禅茶会的女主角,就是著名的台湾茶人李曙韵。有趣的是,当她的学生们在为这场茶会紧张布置,精心调试的时候,惟独李曙韵,独自静静的坐在地上,盯着园子里那只翩翩起舞的黄蝶,脸上的笑容纯净得像个小女孩。

李曙韵,从新加坡到台北,再从台北来到北京。她说自己每20年都有一次大出走,因为生命是流动的,她享受这种流动。“很多人问什么是茶,什么是禅?其实答案都是一样,就是生活。”

曾经是个自闭儿

一袭素色麻衣长袍,布履裹足,淡雅的神情,似乎大多数时间李曙韵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即使周围很热闹。

而她常常自嘲,这种安静,缘于自己的性格缺陷。“我是个自闭儿,据说婴儿时期就很安静,记事起,最喜欢的就是看着天空,或是天花板,喜欢坐长途车,最后一排,靠窗,希望所有人都忘记自己。”

身为泉州移民第二代的她,从小被安排去学习钢琴,因为这样只用和音乐打交道。后来,钢琴老师的一句话刺激了她,“你离开钢琴就没有了人生”。自己的人生怎能被别人控制,她在钢琴老师家门口放了一束玫瑰花还有一封信,就此离开了钢琴。

如何改变闭塞的人生,她选择了服务行业,并且是当下新加坡最新兴的茶艺馆。其实,早在小学三年级,她第一次读红楼梦的时候,就在想为什么贾母不喝六安茶,只喝老君茶。

高中毕业,她来到台湾东海大学深造,随身携带三样东西:朱泥壶、武夷山岩茶和四套不同版本的红楼梦。

那个年代的东大校园,常能见到长袍马褂的教授,也常能见到凤凰树下,一个身穿布衣,提着篮子喝茶的雅静女子,或在读书,或在画画,她就是21岁的李曙韵。

“我最向往的就是像宋美龄一样,年纪大了,梳个发髻,穿着旗袍,一个老藤椅,优优雅雅,写写字过过日子。”坐在低矮的木凳上,一边摆弄着面前的茶杯,李曙韵回忆着那时的梦。

大学时的她常去茶艺馆打工,同时,也尝试过许多不同工作,如陶艺、金工、吹玻璃、珠宝设计、裁缝、还有插花。最终还是选择了最拿手的茶。

“用力尝试了很多事情之后,才发现,其中做起来最容易的那件事,才是老天赋予你的能量和责任。”因为除了茶艺是自学外,其他都有师承。尤其是插花,学了10年,但仍然没办法达到预期。

不过,直到现在,她仍有个小习惯,出门在外,最先做的就是捡朵花或买朵花,插好,放在酒店房间,告诉自己,回家了。

开创茶艺新天地

茶,是她来到台湾的理由,也是她留在台湾的动力。

从最初,推着箱子推销茶叶,到站在台湾文化最高领奖台上,李曙韵走了十年。

从台湾嘉义县一间老房子,到台北著名永康街上一间一百多平米的茶空间,李曙韵的人澹如菊院成为台湾最著名的茶室。其中让她走向茶道巅峰的,并非一杯小小的茶,而是独创的茶会剧场。

那年,DiscoveryChannel到台湾拍摄,主题是台湾文化,他们认为茶,是餐饮的一部分,与路边小食差不多。李曙韵否认,“茶绝不能与夜市一个版面。”

她要让大家看到茶的高雅和艺术。李曙韵准备了一匹1万多台币的纱幔,来到剧场,从舞台顶端落下,所有茶人身着白色长袍,端坐在舞台上,一人一席。音乐响起,纱幔一幔一幔的拉起,清幽的茶香,伴随着婉扬的音乐,白衣翩翩的茶人优雅的泡着茶,这不是艺术是什么。李曙韵成功了,开创了茶会新形式,将台湾茶人的文化地位推向新高度。

台北故宫主动联系她,提供一个月的场地作为茶艺展示的平台。

就这样,不到40岁,李曙韵就迎来了人生的巅峰,许多人慕名前来喝茶学艺。她成为令人羡慕的人生赢家。但此时她却陷入了迷思,事业的“高处不胜寒”和婚姻的平淡,让她走不动。

“那时每天躺在床上,不见人,不去教室。”讲述那段苦闷的日子,李曙韵的表情依然平静,只是从眼神里,感受到一些无奈。

二十年后,她再次决定离开。离开茶,离开现有的生活。

品味当下就是最好的茶

很难想象,知名茶人李曙韵的茶席会如此简单,几乎没有任何花哨的茶具。她说,“我现在一个人的时候基本不喝茶,因为什么茶都喝过了。”她一边泡茶,一边笑着说,“这壶茶是专门为你泡的。”

品着茶,时间回到2012年的冬天,北京。这是她第二次选择北京。第一次,是当年离开新加坡,她身穿藏青长袍,走在北大未名湖畔,被老师评价,“真像我们老北大人”。但最终却是在东海大学找到了那种老北大的感觉。

这一次,她再度选择北京。这个决定让很多茶人不解,真正的茶和文化不是在南方吗?这正是她来这里的理由,“我想离开茶”。

但让李曙韵没想到的是,自己和茶的缘分并未结束。原本来北大攻读考古专业研究所,但不到三个月,为了生计,不得已又拿起茶壶和茶杯。

在朋友帮助下,在国子监一间80平米的小房子里,再次开启了茶室,取名“晚香书院”。每天在楼上20平米的小空间里,抄经写字。

让她没想到的是,许多人听闻她在北京,竟按图索骥一家一家找到了这里。“为了喝我的茶,这些人不远万里找来,这就是我的使命。”

在这里,她找到了更多灵感。到海拔3900多米的香格里拉高原举行12天的露天茶会,经历过冰雹、狂风和暴雨;一边喝着1964年的政和红茶,一边品着1964年的法国勃艮第红酒;还有这场五祖寺禅茶会。

茶家十职,是李曙韵创办的又一空间,在继承宋代文化产业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扶植系列茶事产品,形成持续发展的茶事文化的相关配套产业群,如茶具设计等。目前,已拥有700平米的茶空间。

作为茶人,她最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会像买咖啡机一样,以拥有一台研磨茶的小石磨为时尚。

而作为女人,她常说,人生如流水。但不论人生如何变化,那个粉红色的梦想都未变:当个贤妻良母,带着孩子,像当年母亲带着自己一样,到海边画画、写字、读红楼。

高发倡:一直在唱反调的云南茶人


记者︱黄晶晶摄影︱丘

高发倡,易武镇上打听下来,几乎人人皆知,那个在易武中学教数学的高老师。

高老师不高,第一次见面,他就“纠正”我们:不是高老师,是矮老师。

高发倡的家就在易武中学旁边,临街三层楼的房子,有两间空出来装了一排淋浴头,专门给学生作澡堂用,“学生离家远,洗澡不方便”。

二楼空荡荡的客厅里,最先看到的便是大茶桌后的背景墙,上面贴着一张比例为1:36000,相当于两个高老师身高的《云南古六大茶山文史综合地图》,这张地图正是高发倡本人测绘制作的。这份2005年出版的地图,直到现在仍有人电话或上门向高老师求购。在我们此行到访的几家易武当地茶庄中,果然看到墙上贴有高发倡版本地图,询问得知,原来政府相关部门就没有绘制过一份官方版本。

云南古六大茶山文史综合地图

让高发倡声名在外的,主要是那本他花了五年时间调研并撰写的《古六大茶山史考》,不仅茶人及商家关注,远至韩国、马来西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茶人都闻讯前来索书。如今,第一版连他本人手上都没有,“校样都被人拿走了”。如今,第二版增订本正在校编中。

那些一提及高发倡便话里有话的人,评价这本书时,却甩出了这样一句:他都是帮象明说话。你知道吧,他是象明人。

《古六大茶山史考》意在就古六大茶山的普洱茶历史文化做全方位的追溯、讲解与阐述;象明乡位于易武西边,境内辖古六大茶山中的四座:倚邦、蛮砖、革登、莽枝。是占的内容比重大?还是帮象明说话?

高发倡知道易武人是怎么评论他的,“说我神经病嘛,不帮易武说话嘛”。

听说四川一个朋友的母亲生日,他寄去“有营养又安全”的本地蜂蜜和鸡蛋。“鸡蛋寄过去不会破了吗?”“我包得很好嘛。”后来在快递点碰到他,原来朋友说只收到蜂蜜,没看到鸡蛋。他又去寄鸡蛋。“还没收到,我就再寄。”

一次和他一起在路上碰到挑担卖香瓜的,我们便上去问价钱,他快步走到担子前,像老师质问学生作业一样,大声道:有没有打农药?!农民很委屈地小声答,自家菜园种的,怎么会打?高老师一副不信任的样子,还一个一个地在翻拣,我们尴尬得只好说先不买了。

他毫不掩饰自己对家乡茶的喜好。正赶上一年一次的斗茶会,我们在路上碰到他,他乐滋滋地说自己看中了一款好茶,要买下来。一问哪个山头的,倚邦(象明乡辖属村)的。“三千多(块)一(公)斤啊,泡给你们试试。”

“我弄成了祥林嫂”

第一次与高发倡见面之前,已经喝了一天易武当地几个村寨的新茶。坐下来第一泡,有惊喜:苦涩味化得快,回甘迅速。一问,倚邦古树。茶桌上堆满了大小茶样包,说是茶农茶庄托他推荐的,“都被我骂走了”。其中有一袋是他亲弟弟做的茶,“照样被骂得狗血淋头”。无他,不是农药就是工艺有问题。

2007年珠海有人找高发倡做5件台地茶,“最后差点连一百来公斤茶都收不到”,为什么?那些茶不是香是臭的,有些拿来一闻,差点吐掉。原来是农药残留的土地上种出来的茶叶,不是原来的农药味,变化成另一种臭味。

这件事让高发倡打算好好研究一下农药对茶的影响。

他把茶地上的茶收集起来泡,对比着喝有农药的茶和没有农药的茶到底有什么差别,结果发现,有农药的茶喝了口腔里会有叮麻的感觉,喉咙里会干、麻、痒。他还发现下了农药的地里面草比较单一,一年生的植物特别多。

高发倡的爱恨情仇喜怒哀乐总是轻易就溢于言表

“除草剂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使用到现在,对动植物的生物多样性破坏太大了。”高发倡直言不讳道出:“我们的有关部门闭起眼睛看不见,塞起耳朵听不见。好像嘴巴也麻木了,化肥农药吃太多了感受不到。”

他将这些写成文章发表在西双版纳的报纸上。上街遇到茶农讲,家里有客人来,也要讲。“我弄成了祥林嫂。”

农民不听,都说,“高老师,你杞人忧天了,人家有那么多专家。”

他又从商家“下手”,教商家闻味品茶,有了这个意识,茶商收茶的时候有了选择,农民为了卖得好,才会有行动。

然而,不施农药,台地茶的虫病害太多,农民根本顾不过来。到最后,即便知道施药的茶卖不好,但也不得不施。怎样才能做到不施农药还不长虫呢?

高发倡把关注点放在了扦插苗和种生苗,台地和古树茶的对比研究上。

扦插苗从解放初期到2007年左右,一直被推广应用。2009(易武)干旱,扦插苗死了一批,又推出一批抗旱苗。高发倡针锋相对地在报纸上发表了反对文章,指出最科学的方法培养的扦插苗其实是最落后的育种方式,真正抗旱的茶其实是最原始的茶籽(种生)苗。

推广扦插苗的专家们声称,茶树满60年的树龄,就要铲除并更新换代。

“我们的专家都是绿茶专家,他们一直用绿茶的栽种方式来‘套’普洱。”高发倡认为扦插苗栽培的果树根底很浅,长不成高大乔木。“在普洱茶界,全部推广扦插苗的话,将来是没有几百年的古茶树的。”

高发倡提出了“森林就是茶林,茶林就是森林”的生态林概念。他发现在天然林里栽培茶籽苗,内涵物质不比台地茶差,还不破坏生态,不需要除草农药,通过生物链自然调节,而且茶更香更甜更耐泡,寿命也比台地茶长,可达几千年。

这几年,生态茶在易武茶区逐步增加,过去打过除草剂的茶地开始停用,有的停用两三年、五六年。“但是只要台地茶不改造,那么它的面积和产量是永远无法让它走向生态的方向。”

“叫得太多,人家把我恨死了”

有一年,高发倡听闻政府为了规范易武当地的茶加工企业,只保留四家规模大的茶厂,要将其他没有取得所谓认证的小作坊统统关掉。

他搜集了那四家茶厂其中三家的茶样,打听到州质监负责人要到易武推进此事,便“上演”了拦车陈情的“桥段”。对方不知道他是谁,便骂他神经病。高发倡当着众人面,喝令对方将那些茶样吃掉。

那些茶样正是上文所说,在农残地里种出来的“臭”茶。此时正值普洱茶在全国范围“起来了”的阶段,据易武乡茶叶协会前会长何天强介绍,2003年普洱茶已经成为当地主要经济来源。

“我们这个地方从解放到现在都是贫困地区,少部分人刚刚脱贫,这种情况下你要规范茶厂,人们哪里有雄厚的资金建大茶厂?”

后来这件事惊动到省里,专门派了官员到易武做调研,高发倡作为小茶商的代表与官员对话,一步步地抛出问题:“国家的富民政策允许农民脱贫,从脱贫逐步走向富裕吗?”、“国家的质监政策允许一个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吗?”“现在普洱茶起来了,有这个机会,你们却要剥夺,党和政府的政策是这样的吗?”最终争取到“给易武一个机会,短五六年,长十年后再来规范”。易武的小茶庄因此得以保留下来。

然而,这个官员却被疑收受小茶庄的“好处”接受审查,后来调离了所在部门。

“叫得太多,人家把我恨死了。”

2007年,普洱茶被央视曝光后,市场大崩盘,当年要保留的四家茶厂倒了两家,其余两家只做台地发酵茶。最低谷的时候,正是靠那些小茶庄把易武茶做了下来。

“现在的人太爱编故事”

在去六大茶山田野调查之前,高发倡花了几年的时间跑遍易武、版纳的图书馆、资料室收集资料,虽然只有中专文凭,还是数学专业的,但他的古文底子一早就打下了。

他说自己学古文的方法没有别的,就是背诵,只有不断诵读才能找到语感,明白如何断句。一次,他和两个朋友散步,走着走着,朋友发现他远远地落在后面,回头找他,原来他正停在那儿大声背诵“之乎者也”。回忆这些往事时,高发倡习惯性地用手捂着嘴,孩子一样腼腆地笑了。

一次,在大学图书馆查古文资料,高发倡正一边读一边记着,一个学生走过来惊叹道:“你能看得懂啊?你是哪个系的?”这个学生是中文系在读研究生,对古文的了解仅限于教材里有标点带注释的那些,和大多数中文系学生一样,一旦碰到真正没有标点符号也不附注解的古籍就抓瞎了。

高发倡版古六大茶山地图成为许多茶叶地图的原始版本。

第一次见高发倡,他甩出一个生熟茶的“全新”概念。而这个所谓“全新”概念其实是古书上有证可循的“古法”制普洱茶的方法。明清时的生茶,是指杀青制程通过阳光晒青完成的,而现在普遍采用的炒锅杀青制出来的其实在当时为熟茶。于是,关于晒青这个概念也需要厘清:揉捻后的晒青其实是干燥制程。

他对这地区都能娓娓道来

问及这一说法的出处,高发倡几乎不假思索地背了出来:思茅厅饬令倚邦土司采办“贡茶”的《札文》记载:“封宾采办先尽贡典,生、熟茶芽办有成数……”。

我们一边记录,一边惊叹他的记忆力,他则淡定地回了一句,“我这人还是有点天赋的”。

既然是写“史考”,少不了大量的实地考察及采访,他利用寒暑假的时间,沿着村子找那里的老人聊天,让他们天南海北地说,“没用的就过,听到有用的就记下。”如果发现与古书记载的不符,再去找实物印证,比如墓碑,古庙,各处碑文。“实在印证不了,就不写进书里。”

有人发来一份唐朝时的古六大茶山地图,上标“利润城”正在如今易武的位置,便推断那个时候易武就因茶获利,故名为此。高发倡引唐咸通三年樊绰著《蛮书》:开南城、奉逸城、利润城内有盐井一百来所。而易武范围从未有记载并出现过盐井,倒是在他考察过的磨者河(古时此河分易武与象明界)附近,当地的老人曾跟他说,那里原来有许多“唐井”。可见所谓利润城的利润实指盐带来的利润。

“现在的人太爱编故事。”

他提到一本叫《普洱茶寻源》的书,讲马帮当年运茶时,不小心掉到水里,把茶打湿了,过了几天,一打开发现茶不仅没有变坏,反而经过后发酵变成滋味醇厚的熟茶。

首先,茶农对茶的防湿包装是非常有经验的,如果掉到水里就能打湿,当年谁还敢把它运到千里之外献作贡茶?如果真的打湿了,茶叶只有腐烂发霉的结果。不然怎么会等到1970年代才花那么大力气去研究人工发酵熟茶?

“我一个人是叫不动了”,高发倡今年55岁,正在办理退休。他说自己接下来把《古六大茶山史考》二版的出版搞定后,便开始专心做点家乡茶。

从理工男到茶商 台湾硕士大陆创业遇真爱


从理工男到茶商

日前,长汀县铁长乡的泳绿茶叶公司负责人张元豪,打电话回台湾彰化县老家,告诉父亲原定近期和未婚妻董仁花回台湾的计划无法实现,因为今年春茶加工特别忙,他俩的婚事将推迟一段时间。

在距离长汀县城14公里的泳绿茶场,笔者看到,工人们在氤氲蒸气中炒茶青,香气扑鼻而来,年轻的老板张元豪和未婚妻董仁花在现场指导、督促工人们加班加点,仔细做好每一道制茶工序。张元豪介绍,这批茶青晾晒12小时后,进入炒青程序,在夜晚用大锅将青味炒掉,然后进入翻焙工序,用于制作红茶。

今年36岁的张元豪2010年来到这家茶场,经过近五年的历练,如今已经完全掌握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程序,从一位机电专业硕士变成干练的茶商。

泳绿茶场是张元豪的父亲张森桂一手创办的。台湾彰化员林镇的张家,世代以种植茶叶为生。张森桂于2003年来到长汀县铁长乡实地考察时,认为地处闽赣交界的铁长乡山峦起伏,山清水秀,植被良好,地形、地貌、气候与台湾彰化、南投非常相似,适于种植高山茶。随即,张森桂在铁长租赁山地800亩,建设高山茶园,种植台湾软枝乌龙茶。2006年,茶园出产首批高山乌龙茶,此后三次参加福建省名优茶评审会两次获奖,声名鹊起,产量逐年上升。

出生于1980年的张元豪,2007年1月从台湾一所科技大学电机系硕士班毕业。2008年,张元豪第一次来到大陆看望父亲。长汀小城热闹温馨,客家人热情淳朴,铁长更是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这让他萌发了前往大陆创业的念头。2010年,他来到铁长的茶场,担任公司业务经理,专职负责茶叶产品营销,开始参与管理父亲的茶场。

事业爱情双丰收

此后,张元豪从广州、深圳、上海,到北方的北京、西安、太原,几乎穿越了大半个中国。他带着茶叶样品,每到一个城市就找当地的茶叶经销商,重点拜访推销。

张元豪记得,最初他在北京、石家庄、太原之间活动,跑了13天才做成第一笔生意。而发货后迟迟难以收回货款,也是经常发生的事。不过,由于茶叶质量好、价格实惠,他的客户大都变成回头客。经过两年的努力,铁长台湾乌龙茶已经建立起完善的销售网络,2010年出产销售成品茶叶10吨,2011年茶叶产量达到12吨,今年将达15吨。

201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一直单身的张元豪结识了刚大学毕业的长汀客家妹子董仁花。小张低调、务实的处世风格吸引着董仁花,两人相恋了。今年1月23日,这对有情人在小董的老家新桥镇鸳鸯村订了婚,董仁花也辞去了律师事务所的工作,干脆来到铁长,协助张元豪一起创业。

2013年,父亲张森桂将茶场全部业务交给张元豪管理后,回到了台湾。此后,张元豪让未婚妻负责财务、仓管、网络等业务,自己全力抓茶山管理、茶叶加工和销售。根据大陆流行口味,从去年开始茶场除了加工传统的乌龙茶外,还新增了红茶、贵妃茶。同时,开发了10亩贵妃茶山,采收后加工成的乌龙茶带着香气,每年仅产25公斤,售价高昂。

在铁长乡政府的支持下,张元豪去年又开始在茶园种植1000株樱花,规划了一些景观亭、小木屋。再过两年,铁长茶园樱花将开放,这里将成为长汀的“阿里山”,吸引更多人前来休闲观光。此外,张元豪还规划着上网销售茶叶、扩大乌龙茶种植面积等。他说,事业前景看好,找一个空闲时间,还要抓紧把婚事办了。

“茶神”陆羽与瓷偶人陆鸿渐


陆羽生时被人誉为“茶仙”,死后被奉祀为“茶神”。可是“茶神”这一带有浓厚宗教观念色彩的神灵偶像,究竟意味着什么呢?也许在世人心目中认为,陆羽虽然离开了人世,但他的灵魂依然存在于冥冥宇宙之中,仍在掌管茶事的职司,能对人间的茶茗物质世界施加神灵的影响。

所以,人们在默默地祈求“茶神”保佑,茶叶生产能年年丰收,这正如有联语所云“千秋祀典,旗枪风里弄神灵”(上饶陆羽泉下联)——这两句话正好反映了古代的茶民们有祭祀陆羽的习俗,祈祷“茶神”保佑茶园“旗”肥“枪”嫩,茶茗丰收,崇信神灵的情景。

而开茶社茶馆的店主则更是祈求“茶神”能保佑生意兴隆,财源滚滚;这位陆茶神似乎也给一些生产茶陶器具的作坊带来了好运。

据唐李肇在《唐国史补》卷中《陆羽得姓氏》(及有关陆羽轶闻)记载:“巩县陶者多为瓷偶人,号陆鸿渐,买数十茶器得一鸿渐,市人沽茗不利,辙灌注之。”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在唐代河南府巩县地方一些制陶作坊,为了能多销售茶器具,专门烧制了一个瓷偶人,名曰:陆鸿渐(陆羽),买数十件茶具的顾客方赠一鸿渐。在市井开店铺售茶者,将这位难得的瓷偶“茶神”放在煎茶炉厨上供奉祈福,可是每当茗市不利,生意冷落时,店主就将心里的怨气,迁怒于鸿渐,往瓷偶(“茶神”)头上浇筑沸汤。

三位台湾茶人赴深圳开启茶文化盛宴


凡喝我的茶,我都要盗走他心中烦恼。

茶席不是茶人的舞台,而是茶的舞台。

完全没受污染的茶品,才能带人们进入天人合一的体验

日前,有三位台湾颇具影响力的茶人来到深圳,开始了三天的茶道之旅。他们各有特色与专长,分别是在台湾孕育了不可计数中生代茶老师的沈武铭;台湾茶山保育协会创会理事长,长年游走于两岸推广生态农法、教授茶席美学的蔡奕哲;以著作“茶日子”重建两岸品茶标准,引领大家以身体感知“喝一口干净的茶,比喝一口好喝的茶重要”的李启彰。

沈武铭:从感动到感悟

沈老师选择了深圳东部华侨城清静的大华兴寺举办第一场「以心衍茶」的茶席。沈老师的茶席中最大的特点,是他零距离地与学员的互动。首先,必须喝到茶汤,比较同一款茶、甚至是自己以为很熟悉的茶,用心诠释身体的不同感受。这个部分沈老师强调“要让茶汤说话”,并非一般以理论基础为内容的茶课能相比拟。另外,沈老师亲自泡茶,也亲自端起每一杯茶给学员,为什么坚持亲力亲为?沈老师表示要将心中的美好传递给他人,如果心中满是忧伤,就会将忧伤透过茶汤传递出去。

沈老师的几个泡茶手法,独到而别致:“堆叠”是将开水注入茶壶后分三次出汤。例如大家所担心的普洱茶,会因在壶内久置而苦涩。沈老师说“将心中的恐惧放下,坐在泡茶桌上,要有舍我其谁的气势。”结果非但不苦涩,反而韵实而润滑。“追香”是当一杯茶泡到快没有味道时,再加上一些新的茶继续泡。沈老师形容像是对擦肩而过的美女,为了不终身遗憾,还回头追了上去表达爱慕之情。这个方法,让许多茶得以更丰富的姿态延续它自己的生命,堪称绝妙。

“回马枪”则是在茶终了时,做最后一次长时间的浸泡,让茶在最末了的契机里,完全释放自己的能量。沈老师形容像三国时期的赵子龙,在营救阿斗时最后使出回马枪,奋力一搏。

“圆满茶”是沈老师在一款茶泡了七泡后似乎到了尾声时,以一壶泡一杯的方式,给每一位学员斟上一杯茶。一杯武夷山正岩区九龙窠的肉桂到了20泡后,居然还犹如放了冰糖一般甘甜,而且有着惊人的穿透力,让茶汤划破所有身体的禁锢直到胃底。沈老师说:“圆满茶,就是完全不操控,让茶找到回家的路。”让一杯简单的茶,变得很不简单。

多位学员在最后心得分享时真情流露,沈老师泡茶颠覆了一般人对茶的认识,泡得轻松,却让茶汤充满生命力与能量。沈老师最后表示,他有两个茶道:一个是茶道,一个是茶盗。“凡是喝我的茶,我都要盗走他心中的烦恼。”在现场发现,喝沈老师的茶,是会上瘾的。从中午集合到晚上9点半,时间完全像是在飞逝,每一杯茶汤与每一段心法,都让人回味无穷。

蔡奕哲:茶的内质与美学

借蔡老师在茶山保育十多年来的努力与经验累积,以及在茶席美学上超凡的造诣,蔡老师谈了两个主题:“解密生态农法与健康和茶席与茶空间美学”。一向给人学富五车,在茶领域没有难得倒他问题的蔡老师,在生态农法的经验中,分享他过去数年来在两岸以“领养茶园”的模式,协助茶农在原本满目疮痍的茶区,为酸化结块的土壤重新找到茂密繁盛的绿意。学员虽然无法亲临现场观察茶园的变化,但透过蔡老师PPT的诠释,看到了干涸的土块经过数年的付出后转化为湿润松软的泥土,四处蛙鸣虫舞、蜘蛛杂草,令人有股为了环境保护舍我其谁的感动。蔡老师更透过数据搜集分析,比较了在台湾稻米有37%的有机作物认证,而茶只有0.5%的有机率,显示需要努力的空间仍巨大。

晚上的茶席与空间美学,从台湾茶艺馆演进的历史开始,到目前融合中西概念的茶席观;从茶器材质、颜色代表属性、排列逻辑到意境呈现,以及所有一切背后的理论基础。蔡老师精彩呈现画面与理性分析,列举了他丰富的茶席经验与学员分享,告诉大家“茶席不是茶人的舞台,而是茶的舞台”,茶人只是一位事茶者,不要本末倒置地将自己的主观凌驾一切,而要懂得把主导地位交给茶。

课程尾声时,蔡老师随兴加演了一场“事茶的态度”一课,将茶席美学与如何以“恭敬心”事一杯茶的动作与程序做细部分解。不仅引导大家如何将茶席简洁化,也分享应有怎样的奉茶心理与仪态作为主意识,然后转化为端出一杯给客人的动作与敬意。

李启彰:借一杯茶天人合一

李老师选定了一间可以禅坐的私人会所作讲堂。李老师由中医的风、寒、暑、湿、燥、火与茶叶的关系切入,分析目前市场中湿仓及仓储不当、焙火后退火不足、与白茶不经晒青工艺等茶叶,对身体可能造成的危害做了深度探讨,并提供了数款有问题及数款安全的茶叶,作出多次的对照比较。

李老师强调,人体的饮水线:喉咙、胸口、胃,最后到脑,对于茶叶的安全与否都有感知的能力,只是大多数人因为环境与食品污染、经脉不通与从未自我开发这项天赋导致无感。如果能建立这样的实际品鉴方法,不仅对茶有效,对咖啡、酒,甚至各类饮品,都可以广泛地应用,在食品安全格外受到重视的今天,这个课程显得十分有意义。

晚上的课程以一款合适打坐的“奇楠茶”开场,李老师引导学员观察呼吸并逐步感受肉体的细微觉察能力。再将对于肉体的感知能力,移转到喝茶的饮水线所经过的脏腑。

李老师表示,茶叶是上天赐予人类最奇妙的礼物,现代人不需游览名山胜景,只要自己的心足够安静,就能对于茶树生长的环境气候、茶农是否加诸农药与化肥、甚至有没有酸雨的工业污染,透过一片树叶感知大地的讯息。

台湾茶的茶文化


台湾制茶的种类花色繁多,其中文山包种茶、冻顶乌龙茶、木栅铁观音、白毫乌龙(椪风茶)及高山乌龙茶是为台湾主要特色茶。这些茶的发展足以够成台湾茶的茶文化,下面小编向大家介绍一下台湾茶的茶文化。

台湾茶的茶文化丰富多彩,台湾现今供制造包种茶、乌龙茶等优良地方品种,是先民由福建带来的闽茶品种,早期制茶技术亦由福建制茶师父来台传授,因此台湾产制包种茶、乌龙茶之技术乃源自福建。

清嘉庆年间(1810年)柯朝自福建武夷山引入茶籽,植于桀鱼坑(今台北县瑞芳地区)是现有文献中最早提及闽茶引入台湾的记事,为台湾北部植茶之始。

台茶另一重要发祥地为南投县鹿谷乡冻顶山所产制之冻顶乌龙茶,其技艺源自闽南乌龙,有别于闽北之武夷岩茶,在制造过程中有一独特之布球揉捻(或称包布揉、揉布球、团揉),使冻顶乌龙茶具有独特之香味及形状呈半球形(似龙舞、似抱虾);邻近之竹山、名间、林内,以及新兴之高山乌龙茶皆源自此制茶技艺。

先民由大陆引入茶种及技术发展台茶至少有四个据点,除上述淡水河系及鹿谷冻顶山为重要且对台茶发展有深远影响外,其它二处分别为:

起源于台北木栅樟湖山的木栅铁观音及屏东县满洲乡的港口茶。

木栅铁观音系源自福建安溪铁观音,约于清末民初(日据时期)传入,无论其茶苗引入或制茶技艺传承皆赖于张乃妙茶师的苦心、毅力及热心。其后人在其祖厝设立乃妙茶师纪念馆,纪念其对木栅铁观音茶发展之贡献,已成为木栅观光茶园著名的歇脚处及旅游点。

屏东满洲乡港口茶。

民国六十二年(一九七三年)初见其传统制造方法系于同一炒锅内完成炒、揉及干燥,且纯粹由手工制造,其炒、揉过程有一特殊之技巧,致使茶叶色泽灰绿光润,外形条索紧结弯曲似眉,类似大陆之眉茶,推测其技艺系源自大陆浙江、安徽一带之眉茶制造方法。

以上就是对台湾茶的茶文化,进行相关的介绍,希望对大家对台湾茶的茶文化有所帮助。

茶神陆羽的故事


陆羽字鸿渐,唐玄宗竟陵(湖北天门)人。不知所生,有寺僧收育之。既长,以易自筮,得渐卦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乃以陆为氏,名而字之。及长聪俊多能,学赡辞逸,诙谐纵辩。诏拜太子文学不就职,隐苕溪,自称桑苎翁,羽嗜茶,始创煎茶法,着经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

时鬻茶者,陶为其像,置炀突间,祀为茶神。民间尊之为茶圣。

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是复州竟陵人(在今日的湖北天门县)生於唐玄宗至唐德宗年间(公元733~804年),得年七十来岁,在古时候是很长寿,但是他的一生却很坎坷,刚出生时,便被父母遗弃河边,被龙盖寺的智积禅师收养,在寺中,他不但学得了识字,也学会了烹茶事物。陆羽虽然容貌不佳,说话有点口吃,但是聪颖好学,幽默机智,若东方曼倩之俦。因为是孤儿,无姓无名,有一次,他拿《易经》卜卦,得到一卦辞:鸿渐于陆,其羽可为用仪,意思是说:水鸟到了高平地,它的羽毛可以编成文舞的道具。陆羽看这是一吉卦且和自己的身世相合,很高兴,便以陆为姓,羽为名,以鸿渐为字。

陆羽在寺中受了不少苦,後来不堪忍受,便逃离而去。曾经当过戏子,多扮丑角,显示了他幽默机智的才能。十三岁的时候,得到竟陵太守李齐物的赏识,不但赠他诗书,还推荐他到火门山的邹夫子那里学习。十九岁时学成下山,常与好友—诗人崔国辅一起出游,品茶鉴水,谈诗论文。陆羽有很高的文学造诣和颜真卿、张志和等一批名士相交甚笃。

朝廷听说陆羽很有学问,就拜他为太子文学,不久又叫他做太常寺太祝但是陆羽不爱做官,根本不去。他曾作诗云:“不羡白玉盏,不羡黄金垒,亦不羡朝入省,亦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是陆羽悼念师父智积禅师的诗,也可以看作是他的自况.陆羽对当官毫无兴趣,唯独嗜茶如命,二十一岁时,他为了研究茶的品种和特性,离开竟陵,游历天下,遍嚐各地的名水和名茶,常亲身攀葛附藤,深入产地,采茶制茶,一心扑在研究茶上.上元初,更隐居在苕溪(今浙江吴兴),专心着作。他积多年经验,终於写出了中国第一部,也是世界第一部研究茶的专着《茶经》。全书三卷十篇:(一)茶之源—记茶的生产和特性;(二)茶之具—记采茶的工具;(三)茶之造—记采茶的季节,时刻,晴雨等;(四)茶之器—记茶的加工及其用具;(五)茶之煮—记煮茶的方法;(六)茶之饮—记饮茶的方法;(七)茶之事—记历史方面嗜茶的人事;(八)茶之出—记茶的出产地区;(九)茶之略—略述从造具始到饮茶止;(十)茶之图。记述详备,将茶的性状,品质,产地,种植,采制,加工,烹饮方法及用具等,皆尽论及。此书成了开茶书先河,以後的百馀种茶书皆源於此。陆羽的《茶经》,是唐代和唐代以前有关茶叶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茶经》一问世,即为历代人所宝爱,盛赞他为茶叶的开创之功。宋代陈师道为《茶经》作序说:“夫茶之着书,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羽诚有功于茶者也!”

陆羽亦曾隐居在今日的江西上饶市广教寺多年,在他的隐居处筑有山舍—陆鸿渐宅。宅外有茶园数亩,并凿有一泉,水清味甘,被论为“天下第十四泉”—陆羽泉,泉边石圈上“源清流洁”四个篆字是清末知府段大诚所题,至今仍保持完好。陆羽在此以自凿泉井,烹自种之茶而自得其乐。唐代诗人孟郊在《题陆鸿渐上饶新开山舍》一诗中,盛赞陆羽的清雅高洁。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和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陆羽对茶的研究为人们的饮食生活做了很大的贡献,所以死後不久,便被人们奉为茶圣,茶神。在湖北天门县城北门外,有一处着名的井泉人称“文学泉”,泉後有一碑亭,内立石碑,正面题“文学泉”背後题“品茶真迹”。碑亭後面有座小庙,是“茶圣”陆羽庙,石壁嵌线刻有陆羽小像,正在端坐品茗,极有风致。在当时,陆羽像大多为陶瓷制品,为茶商和茶肆老板所供奉。

《因话录》载:陆羽性嗜茶,始创煎茶法,至今鬻之家,陶其像置於炀器之间,云宜茶足利。

《唐国史补》载:巩县陶者多为瓷偶人,号陆鸿渐,买数十茶器得一鸿渐,市人沽敬不利,辄灌注之。

《唐书》载:时鬻茶者,至陶羽形,置炀突间,祀为茶神。

《大唐传载》载:陆鸿渐嗜茶撰《茶经》三卷行於代,常见鬻茶邸,烧瓦瓷为其形貌,置於灶釜上左右为茶神,有交易则茶祭之,无则以釜汤沃之。

《茶经》唐陆羽


《茶经》唐陆羽撰。羽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号桑苎翁,复州竟陵人。上元初,隐于苕溪。徵拜太子文学,又徙太常寺太祝,并不就职。贞元初卒。事迹具《唐书·隐逸传》。称羽嗜茶,着经三篇。《艺文志》载之小说家,作三卷,与今本同。陈师道《後山集》有《茶经》序曰:陆羽《茶经》,《家书》一卷,毕氏、王氏书三卷,张氏书四卷,内、外书十有一卷,其文繁简不同。王、毕氏书繁杂,意其旧本。张书简明,与家书合,而多脱误。家书近古,可考正。曰七之事以下,其文乃合三书以成之,录为二篇,藏于家。此本三卷,其王氏、毕氏之书欤?抑《後山集》传写多讹,误三篇为二篇也。其书分十类,曰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其曰具者,皆采制之用;其曰器者,皆煎饮之用,故二者异部。其曰图者,乃谓统上九类,写以绢素张之,非别有图。其类十,其文实九也。言茶者莫精于羽,其文亦朴雅有古意。七之事所引多古书,如司马相如凡将篇一条三十八字,为他书所无,亦旁资考辨之一端矣。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台湾茶人登陆倡“茶修行”》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