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茶企新模式系列报道

策划:编辑部

本期人物:天弘茶业掌门人李朝仲

稿件采写:罗春燕

从编辑部,策划“聚焦茶企新模式系列报道”开始,也算接触了不少的普洱茶商,每一位都很有特点,今天这位也不遑多让。

雨后的昆明,空气很是湿润,在康乐茶文化城天弘茶业的总部,()的记者,带着“如何打造一个“古熟”标杆品牌?如何构建“以品质为王”的茶企营销模式?”等问题,见到了本期“聚焦茶企新模式系列报道”的采访对象——天弘茶业董事长李朝仲先生,一位很朴实的中年男士。

说起天弘茶业的成立,李朝仲对()说:“我从1996年开始接触普洱茶,那个时候只是做一些推广、销售的工作,1998年开始自己创业,那个时候,我就已经想着,有一天,一定要做自己的普洱茶品牌。”正是因为对普洱茶的热爱,李朝仲于2004年成立天弘茶业,开始全面接轨普洱茶行业,并于2008年以后选择古树纯料细分市场进行深耕,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品牌传奇!

李朝仲在与记者交谈(图/摄)

早在2009年,就用古树茶发酵的“傻帽”茶企

提起普洱茶,大多数茶友,都比较喜欢生茶的口感丰富,而古纯生茶更是成为众多爱茶之人的心头所系。因此,当有人提及用古纯原料制作熟茶时,自然遭受到了许多质疑的声音。

“天弘茶业从2009年开始布局高端熟茶生产。刚开始的时候,有很多人,都在质疑我们的做法,认为这是炒作;还有的人规劝我们,要考虑成本......等等。其实,对于我们来说,决定做‘古熟’市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企业的发展需要。天弘作为一个新兴品牌,文化底蕴浅薄,必须寻找一个突破口,才能在市场上占得一席之地。选择做熟茶,提升熟茶品质,也是品牌发展的一个突破;二是自我突破的需要。其实我觉得无论是生茶,还是熟茶,它的受众群体都是消费者,都应将品质提升到同等高度。但是传统的熟茶制作,一般都是采用生茶的剩料,或是价格稍低的原料来制作,很少有人专门采用古纯原料,甚至是古树春茶原料来制作熟茶。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机会,走在行业发展的前端,提升熟茶的品质。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用过几十块的毛料,也用过几百块、甚至几千块的毛料来实验,最终发现,越是品质高的原料,做出的熟茶,口感越是纯正。”李朝仲向()记者解释道。

工人们在包装茶叶(图/天弘茶业供)

通过长期的努力,天弘茶业也在“古树熟茶”领域夺得一席之地。“2012年起,天弘的古熟可以说达到了一个质的飞跃。大量的春茶发酵成古熟,单品产量也较以往有明显的提升。这种大批量的古熟生产,在勐海茶区的企业中,可以说是屈指可数的。”李朝仲笑着说道,“其实这样的大量生产,也是源于我的‘傻帽’。大多数的厂家,其实不太敢这样‘冒险’。毕竟古树茶的稀缺,导致它的成本很高,可能我就是喜欢跟自己较劲吧,既然决定要攻古熟市场,那么我就希望自己能够做到最好,所以,也就不会过多考虑诸如成本、市场、利润等问题。自己始终坚信一点,只要产品品质过硬,也就不用担心市场销售问题,因为今后的消费市场,必然是趋于理性化发展的。”

今天的天弘茶业,在古熟市场上可谓首屈一指,而这一切,都源于当初脚踏实地的努力。“因为天弘的营销途径,还是采用比较传统的方式,更多的是参加一些展会,所以现在天弘的古熟口碑也算是打出来了,在参加全国各地的一些展会时,路过的茶友看到天弘,都会说天弘的古熟是不错的。”李朝仲很自豪的说。

秉持着兢兢业业的做茶态度,认真对待每一片茶叶,用行动在诠释“每一枚天弘茶,都源自核心原产地”的品牌理念。

cy260.COm小编推荐

【访谈】书剑古茶:打造普洱古树茶品质江湖


聚焦茶企新模式系列报道

策划:编辑部

本期人物:书剑古茶掌门人欧书剑

稿件采写:罗春燕

“我们现在做的是现代的普洱茶,和未来的普洱茶。如果你还在谈传统的普洱茶销售模式,必将会被未来的发展趋势所淘汰。”

“你五年前对普洱茶的理解是什么?喜爱是什么?对茶品的要求是什么?未来五年、十年,你对普洱茶的理解、喜好、要求是什么?”

“你喜欢这个行业?你为这个行业付出过什么?”

……

初见,已是刀光剑影,浓浓的硝烟味瞬间弥漫开来。书剑古茶康乐分舵里,对创始人之一的欧书剑的专访,还没正式开始,一场和康乐分舵舵主丘处机的“唇枪舌战”却先拉开了序幕。

“我们团队就是这样,每一个人都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

“聊天,我不爱顺着别人的意思来。”

曾是“电商”领头羊的欧书剑,在“电商”火起来,很多企业才开始尝试时,他已经不玩电商了,“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我们不去区分线上还是线下,线上线下已经融为一体了,我们只做好品质的东西,让消费者愿意跟着你。”

本期,等,有时候一年参加十多次,以及产品推广会等方式,吸引了不少经销商的加盟,现在全国各地都已经有我们的加盟店。同时,通过努力扩充自身实力,在勐海打造自己的厂区建设,以及不断壮大的经销队伍。我们强大的线上销售,也带动了线下的产品销售。通过对消费者数据库的分析、总结,我们能够给线下的经销商,提供很多关于消费者心理、习惯等方面的技巧。所以,作为线下的店面也好、经销商也好,反而享受到了我们作为电商‘覆盖面广’的优势。现在,我们的实力正不断增长,有时候我们还在控制着经销商的数量,因为,我们产品数量是有限的,在不能保证供货的前提下,招更多的经销商也没用。所以,我们在尽量控制二者之间的平衡,在平衡的状态中,壮大企业实力。”

承茉莉古韵 傅天甫成传奇茶商


福州南台岛东段的城门镇,位于白龙江与乌龙江交汇处,山峦叠翠、土地肥沃、温暖湿润、云蒸雾绕,自古适宜茉莉花生长。这里漫山芬芳的茉莉花田已流传千年。

1965年,傅天甫就出生在这里。

茉莉福地的忠厚后代

在傅天甫童年的记忆里,城门镇“傅安里”是大片的茉莉花田。茉莉花开时节,清幽醉人的香气弥漫方圆百里,家家户户忙着采花制茶。即便是“文化大革命”那样的不允许个人经营茶叶的年代里,家长们依然会采花、制茶,不为挣钱,只为这赓续千年的工艺能够传承下去。种花、种茶、制茶、品茶、爱茶成为一种基因,融入一代代傅家人的血液里。

房前屋后的茉莉花田是幼小的傅天甫的摇篮和花园,茉莉仙子的美丽传说是他的启蒙故事:相传天宫的御花园有一种非常美丽的花,叫美丽花。一对美丽花姐妹偷偷下凡嫁给福州城北新店一对贫寒却勤劳的农民兄弟,玉皇大帝大怒,派天兵天将前去捉拿。原本花朵硕大无比的美丽花被善良的百花仙子用白绫手帕抹作无数素白如雪的小花,隐藏在城北新店的田野,被后人称作“茉莉花”;两兄弟被化作大片的茶树分布在“茶园山”和“茶会”。茉莉仙子不忘两兄弟,托梦给当地农民,把茉莉花同茶园山和茶会的茶叶放在一起,同眠6个小时。第二天早上冲泡后,满屋奇香弥漫,清雅怡人。茉莉花被视作茉莉仙子与两兄弟爱情的结晶。

传说中的茉莉花从困境中涅槃重生,成为勇敢、执著、勤劳、淳朴、忠贞等优良品质的化身。而历史上,作为佛教圣花之一,茉莉又因其洁白胜雪,被赋予玉骨冰清、淡泊名利之意。这些品质,从傅天甫的童蒙时代起就影响着他的人生观、价值观。

傅天甫在家中排行第八,与哥哥傅天龙是孪生兄弟。18岁刚刚成年,兄弟俩便承传祖业,从事茉莉花茶行业。

那是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拂过这个东南沿海的小山村,家乡还不富裕。天不亮,兄弟俩就用稚嫩的肩膀挑起茶担,走街串巷,将家乡父老亲手种植、窨制的茉莉花茶挨家挨户地上门推销。那是一个市场秩序还没有完善的年代,“国营”、“公家”的概念给人们的心中打下了太深的先入为主的烙印,对于这种挑着担子沿街叫卖的方式,兄弟俩听到得更多的是“南蛮子”、“投机倒把”、“皮包公司”等类似的嘲笑。傅天甫和哥哥没有放弃,而是磨炼得更加坚忍与宽容。为了这份传承千年的祖业能在他们手中发扬光大,他们承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误解和艰辛,晓行夜宿,克勤克俭。

为节省路费,傅天甫和哥哥从不买卧铺,无论多远,都是站票。在天津推销茉莉花茶时,为了节省几分钱,他们每天步行十几公里,竟然跑遍了天津全城。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天津重型机械厂、天津一中药、天津三中药、天津六中药……80年代末期,傅天甫与哥哥以家乡淳朴但却货真价实的茉莉花茶,以他们的忠厚与勤奋,开辟出自己坚实的客户群体。

在中国寻常百姓还不怎么懂茶道、茶文化的20世纪八九十年代,傅天甫与哥哥一起把家乡飘香的茉莉花茶送到了千家万户。从稚嫩肩头的小小茶担,到价值达7.83亿元的中国茶业品牌评估价位。傅天甫和哥哥用青春的肩膀为福州茉莉花茶扛出一片天空,用磨出老茧的双脚为家乡走出一条经济与社会效益双丰收的文化兴企、兴乡之路。2014年,傅天甫被评为福州市优秀企业家。

身怀绝技的传奇茶人

傅天甫从小对茉莉花的制作工艺痴迷并努力钻研,身怀茉莉花茶窨制绝技。2010年,福州首届茉莉花茶传承大师赛在福州举办,比赛历时三个多月,经过六窨评比,傅天甫以精湛的茉莉花茶制作工艺入主六位“传承大师”之列,当年的美国《世界日报》华文版就此事专门做了《十窨福州茉莉花茶重出江湖》的报道。2012年,傅天甫以身怀祖传福州茉莉花茶窨制技艺,名列福州市68位各怀绝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之一。

傅家门前的千年榕树,见证了一代代福州茶人对传统茉莉花茶工艺的传承。傅家的茉莉花茶工艺,选用优质烘青绿茶,拌合新鲜的茉莉花窨制,须经香养护、花坯处理、窨花、起花、复火(转窨)、提花、匀堆、装箱等工序,工艺相当精细。傅天甫深谙茉莉花茶的传统工艺,并将之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他说:“我们既要传承传统工艺,又要做一个技术提升,比如说我们洁净化生产,电脑化控制,标准化生产,有机茶的制定……”

2003年,傅家兄弟的茉莉花茶在国际茶文化节上获五星级茶王称号,2两产品拍卖出8.6万元高价。

除了身怀制茶绝技,傅天甫还有另一种绝技,那就是对家乡茉莉花茶的悠久历史及中国茶道的深厚研究。

多年的行业实践造就了傅天甫的博学多才。他亲自为走进自己企业的每一个人讲述福州茉莉花茶的发展历史,传播茶文化,成就茉莉花茶品牌。其集团通过多年的茉莉花茶文化之旅推广,与福建省旅游公司联合打造生态茶旅,2014年春伦茉莉花茶文化创意园被成功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15年1月5日,为进一步研发茉莉花茶对人体的重要功效,傅天甫代表春伦集团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就“茉莉花茶功能开发”战略合作签约。

让茉莉花茶事业后继有人、代代相传、繁荣兴旺,是傅天甫当前的梦想。他担任福建农林大学的客座教授,向莘莘学子传授茉莉花茶的制作工艺与悠久的历史文化,并与香港大学合作,吸引香港大学学生来企业实习,并完成相关课题研究。

“多党合作”的孪生兄弟

傅天甫与哥哥傅天龙是中国茶界绝无仅有的一对同时从事茶业的孪生兄弟,两人同时蜚声茶界,令世人称奇。更为传奇的是,哥哥天龙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弟弟天甫是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两人在一家企业内部实践“多党合作”,团结和睦、互帮互扶、相伴相励的故事,亦被传为佳话。

承茉莉古韵成传奇茶商

傅天甫与哥哥傅天龙在一起。

哥哥天龙严谨,精于管理;弟弟天甫沉稳、含蓄,博学多才。在企业内部,哥哥主谋全局,负责生产;弟弟主抓销售,谋划宣传。两人一文一武,配合默契,不仅令企业欣欣向荣,而且为家乡父老的脱贫致富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2014年,其集团荣获“全国社会扶贫先进集体”称号。

傅天甫现任民进福建省委会常委、福建民进经济界会员联谊会副会长,他及他所从事的茉莉花茶业都与民进有特殊的情缘。

民进中央原名誉主席冰心的故乡长乐,与城门镇隔闽江相望。冰心曾在《茶的故乡和我故乡的茉莉花茶》中写道:“一杯浅橙色的明亮的茉莉花茶,茶香和花香融合在一起,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气息。”作为冰心老人的同乡,傅天甫也有一段关于茉莉花茶的非常感性的描述:“第一让我心动,茶从芽尖采来,加花窨制而成,茶叶泡起来亭亭玉立,像少女一样,让人心动;第二让我心醉,茉莉花茶的工艺是茶与花的结合,一品便让我心神俱醉;第三让我魂牵梦绕,茉莉花茶泡出来的香气可绕梁三日。”

傅天甫充分发挥民进界别文化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组织各方人才为深耕茉莉花茶文化出谋划策。经他促成,福建民进专门组织会员进行深入调研,提出推动茶文化进校园的建议。

福建与台湾唇齿相依、一衣带水。目前福建台商工作中流传着傅天甫做的四件好事:第一,主动采购台湾蔡女士的高山茶。第二,与台湾千惠科技签约购买其高山茶可追溯系统技术。第三,策划两岸大学生在自己的企业共制“青春茶”。第四,邀请台湾海军退役将军一起制作“将军茶”。傅天甫以一颗民进人的质朴、火热之心,努力让茉莉花茶成为两岸同胞相连、相亲的天使。

饮誉世界的中国茶商

福州茉莉花的国际性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汉代,茉莉花从海外传入福州,西汉初年陆贾的《南越形记》里就提到茉莉花。郑和下西洋时,曾采购大量的福州茉莉花茶到世界各国进行贸易交换。茉莉很早就成为世界和平的使者。作为有抱负的中国茶人和企业家,为了推动中国茶在世界范围产生更大影响力,提高中国茉莉花茶在国际茶界的话语权,傅天甫制定了自己的国际战略。

一流企业做文化、做标准。傅天甫的国际战略里,文化、标准很早就成为关键词。

加拿大茶业协会主席路易斯·诺伯格曾说,她以前就喜欢加拿大的中国餐馆提供的茉莉花茶,但对福州茉莉花茶却是后来才知道。为擦亮福州茉莉花茶文化这张名片,2011年,傅天甫带领其集团承办2011年国际茉莉花茶发源地会议,并亲自展示传统茉莉花茶平、抖、蹚、拜、烘、窨、提等精细工序。国际茶人赞叹传统的茉莉花茶制作工艺是一个艺术创作的过程。2014年4月,在傅天甫及其集团的助推下,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参评并最终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承茉莉古韵成传奇茶商

在“2013国际茶业博览会”上,傅天甫接受国际茶业委员会主席迈克·本斯顿为其企业颁发的“中国茶叶十大领军企业”奖。

近几年,国外“绿色壁垒”不断加高,以欧盟为例,修改或增加的对于茶叶的农药残留限量已达百余项。作为主要茶叶生产国和出口国的中国,质量标准的难题成为中国茶走向世界的桎梏。傅天甫看在眼里,急在心上。2010年,傅天甫带领其集团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签订了为期5年的《中国茶叶行业标准化茶叶实物样项目合作协议》,其集团被指定为茉莉花茶标准化生产示范区,负责茉莉花茶茶叶标准样的实施和推广,企业标准上升为行业标准。他们生产的各种茉莉茶品中,有10%出口到美国、俄罗斯以及欧盟、东南亚各国和地区。在深谙茶道的日本,主席威廉·高曼说,过去英国从中国大量进口绿茶,后来因中国绿茶种类单调,改从其他国家进口,21世纪初期,英国从中国进口茶叶仅占本国市场的4%-5%。针对这种情况,傅天甫提出以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展示多元化的企业产品。2014年,第25届香港美食暨香港国际茶展开展,结合国际大都市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傅天甫精心推介了速溶茉莉花茶与根据不同星座的特性量身订做的“星座茉莉花茶”,吸引了众多客商购买。傅天甫说:“我们还做茶多酚的提取,制作功能性饮料,我们要适合社会的发展,适合潮流。”

唐代诗人李群玉言:“天香开茉莉,梵树落菩提。”茉莉与牡丹“国色”齐名,被尊为“天香”,自古以来就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备受推崇。对于傅天甫来说,茉莉花茶就是他童年最美好的回忆,是他年轻时的梦想和毕生的事业。宋代诗人江奎曾赋诗茉莉:“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间第一香。”茉莉堪做“第一香”,品若茉莉名自扬。傅天甫正以一个传统茉莉花茶人的良知,助推中国茶文化的发扬光大;以一个中国卓越茶商的眼光,推动中国茉莉花茶跻身世界茶界,复兴并刷新古代茉莉花茶在世界创造的辉煌。

【访谈】蒲门茶业:凤庆滇红品质的守门人


聚焦茶企新模式系列报道

策划:、天猫、淘宝等互联网公司达成合作,成分发挥线上对产品销售的促进作用。以线上销量,带动线下品牌影响力的增强,形成一个线上、线下,双辅双成的局面,最终实现蒲门茶业百年品牌之路。”谈及蒲门茶业发展,杨家全充满自信的说道。

为了更好地发展凤庆本土经济,同时整合本土企业信息,以及为当地百姓创收考虑,蒲门茶业预计搭建一个本土信息集散平台。杨家全向()介绍说:“这个平台搭建成功,将实现包括蒲门茶业在内的凤庆本土信息,与外面世界的信息进行交换、沟通。通过这种信息的互联互通,为企业、商家与老百姓创造更多的商机。”

虽然目前这个信息集散平台还更多地停留在构想阶段。但是相信,凭借蒲门人坚持做事,以及对事负责的态度,其作为一个新兴企业,无论在立足本土“大本营”,对外开拓市场,同时夯实原料基地与加工基地,进行工艺创新,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方面,还是“线上”“线下”齐头并进,打造信息集散平台,蒲门茶业都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造一个真正的优秀品牌。

现代茶商传奇——福建福鼎“品品香”茶业


记者手记:

作为福鼎茶产业的先行者,“品品香”茶业必在闽东茶业的发展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十年前,她还只是福鼎市一家小小的茶叶加工厂,生产毛茶,为他人做嫁衣,挣取微薄的加工费。

如今的她已成为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科研及出口为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年产值达到1.2亿元,年实现利税1015万元。

近年来,她还走出福鼎,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设立品牌专卖店及专柜,实现自主出口美国、韩国、加拿大、日本及欧盟等国家。

十年间,她获得多项荣誉:福建省著名商标、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中国名牌农产品等一系列耀眼的光环加在了她的身上,但她却从不因此而停下前进的脚步。

“品品香”茶叶十年磨一剑,以科技推动产业发展,将品茶之道融入企业经营,成就了一段茶商传奇。

起步:单骑闯华北

“品品香”茶品牌从无到有,从默默无闻到一鸣惊人,从一个不知名的茶叶加工厂到如今的福鼎茶产业领头羊,所有的这些与公司的掌舵人董事长林健

是分不开的。林健原是福鼎白琳翠郊村的一名小学教师。林健所属学校的后山有一片隶属学校的茶园,在征得校长认可后,林健将茶园承包下来。随后的一年里,林

健精心管理茶园,把采摘的茶叶卖给集体茶厂,一个月下来,林健为自己赚到了几十元的收入,而当时教师的工资仅36元。

初尝甜头的林健开始有了自己的理想。1992年,24岁的林健辞去了教师之职,办起了茶厂。“最初生意做得很简单,将农民种植的茶叶收购来,

进行初加工,再卖给集体茶厂,从中赚取差价。”可正当林健生意做得得心应手时,赶上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集体茶厂纷纷倒闭,与林健长期合作的集

体茶厂因欠下了几百万元的债务也濒临倒闭,其中还包括林健的5万元货款。眼看着5万元货款追债困难,生意的门路也断了,出路在哪里?经过几天几夜的苦思冥

想,林健终于为自己找到了出路。

“当时我想,我把茶叶卖给集体茶厂,集体茶厂又把茶叶转卖到东北、华北,为什么我自己不直接到华北、东北去?”林健回忆道。林健马上开始实施

这个想法,带着400公斤茶叶赶到福州加工成茉莉花茶,然后只身踏上了北上之路。万事开头难。初到京城,东西南北都分不清,而且当时的北京市场,已有不少

茶商捷足先登,林健初来乍到,根本没人理会他,几百斤茶叶一斤也没有推销出去。眼看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林健急地如热锅上的蚂蚁。关键时刻,他突然想起了

“农村包围城市”这句名言。北京的茶叶公司以前都是河北、山西农村前来搞批发的,何不直接到那些地方去!正是这个一闪而过的点子竟成了林健人生的转折点。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沧州、承德、保定,城里、郊区,都留下了林健奔忙的足迹和叫卖的声音。不到1个月的时间,400公斤茶叶卖完了,不仅给林

健带来1万多元的利润,还积累了客户,开拓了销售渠道。手中有了资本,林健开始从其他茶农那里收购茶叶,做起了代销生意。凭着货真价实,林健“攻下”了不

少的市场。渐渐地,他在天津、北京都有了一些大客户。1997年,马连道京马茶叶批发市场开张,林健成了其中的第一批茶商。有了前几年跑业务打下的客户基

础,品品香的批发部一开业,生意红火,这为林健日后创业积累了资本。

筑基:建立自己的茶业基地

随着国内茶产业的发展,京闽、新京马等几大茶叶市场相继开业,包括宁德籍茶商在内的全国各地茶商纷纷进驻马连道,竞争日趋激烈。但不管市场如

何变化,林健一直坚持“质量兴企,品牌立业”的经营理念。多年从业经验,让林健意识到要加工出好品质的茶叶,必须有高质量的原料;要确保原料优质,就必须

拥有自己的茶叶基地。

1999年,林健决定要建立“品品香”有机茶基地,满足市场需求,把健康带给大家。而摆在他面前的却有三个难题:建基地需要投资上百万元,资

金缺口大;地理、气候条件和山场规模适宜建立有机茶基地的茶山还没有着落;公司缺乏有机茶栽培管理的技术人才。面对困难,林健并未退缩,依靠自己平时打下

的信誉,经过多方筹借,终于凑齐了资金。为了寻找适合建立有机茶基地的茶山,他带领公司员工翻过了一个又一个山头。夏去冬来,不知磨破了多少脚皮,磨破了

多少嘴皮,终于找到了管阳镇文洋村的一片广阔茶山。之后,林健又马不停蹄地寻找茶叶专家,为他解决技术和种苗问题,靠真诚打动了中国茶叶研究所有机茶中心

的专家,同时与福建茶叶研究所建立合作关系,引进了优良新品种。

在建立起自己的有机茶基地后,林健又在基地里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扩大有机茶基地规模,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带动

茶农共同致富。他开始四处寻找生态环境好的茶园,挨家挨户宣传动员,向茶农讲清种植有机茶的好处,免费发给肥料。同时郑重承诺,签下订单的茶农所生产的茶

青,在供大于求时按最低保护价由公司包收购,达到有机茶标准的还给15%补助。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这种新兴的模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这一模式,在如今

已被茶业企业广泛运用。

2001年,林健拥有了4个基地1000多亩茶园,这些茶园全部施有机肥,采用人工锄草,不使用任何化肥、农药。为了继续保持优势,林健还在

广西横县建立了200多亩的有机茉莉花基地。之后,“品品香”牌福鼎白茶取得“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成为该省第二个国家级茶叶品牌。

经营:打造品牌文化

2003年以前,闽东的白茶缺乏品牌效应,只能挣取微簿的加工费。林健意识到如果再继续“为他人做嫁衣”,白茶就走不出国门,公司效益上不去,茶农生活无法改变。于是他刻意将“品品香”个性品牌与福鼎白茶公共品牌有机结合,立志打造中国白茶第一品牌。

“质量放心,诚信经营”是林健始终坚持的宗旨。林健明白,要想让自己的茶叶在市场上畅销,必须打响自己的品牌,而做品牌首先要保证产品的质

量。质量管理是企业的命脉。有了好的原料,没有精致的加工技术和严格的质量管理,照样生产不出好品质的产品。林健本着“科技、人才、合作、服务”的经营理

念,以“绿色、健康、和谐、发展”为目标,强化质量管理意识,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完善企业规章制度,严格实施规范化管理制度,将ISO9001落实在行动

中。茶叶的季节性强,且特别娇嫩,任何一个环节的纰漏都会造成产品质量的降低。林健要求基地管理人员切实为茶农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质量指导和服务工

作。要求各部门狠抓内部管理,将管理渗透到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步骤。为强化精加工质量管理,公司加强对各分厂、各工序的质量指导。从原料的采购、检验、毛

茶初制、精细加工、拣剔,到半成品、成品检验测试,再到茶叶包装、验收、出厂检验等,实行层层把关,道道关口都有专人负责。

要打响“品品香”品牌,仅仅靠规范化管理还远远不够。林健先后引进了现代化的茶叶加工设备,让公司拥有最先进的出口茶叶清洁净化加工流水线;

及时引进技术过硬、资质深厚的技术团队。他一方面聘请拥有几十年茶叶加工经验的当地老技师,一方面与福建农林大学等高校合作,引进先进的茶叶生产与加工技

术,将茶叶生产的传统工艺与现代化科学技术有机结合,有效提高了产品质量。为了使“品品香”品牌立于不败之地,先后成立了福鼎市科健白、福建(宁

德)茶行业星火技术创新中心,持续开展福鼎白茶品质跟踪和新产品的开发研究。

“一口为喝,三口为品,茶叶是让人来品的,而好茶经得起品,且越品越香。”这是林健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多年的经营经验告诉他,一个品牌

要发展壮大,光有质量保证还不够,特别是茶业这种历史悠久,文化浓厚的行业,必须拥有自己特色的品牌文化,并通过各种渠道将品牌文化与经营理念推销出去,

得到消费者的认同和支持。为此,林健坚持用“品于醇,感于心”的品牌文化内涵和“清纯素雅近自然,绿色和谐更健康”的质量意识。在新品牌进入市场的初期,

以统一品牌模式推出,集中力量重点宣传,迅速扩大“品品香”品牌的知名度,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着重塑造的“品品香”这一品牌的整体形象。

近年来,“品品香”茶业注重对福鼎茶叶深厚文化底蕴的挖掘,通过打造“名山、名茶、名牌,太姥山、大白茶、品品香”,极力宣传福鼎白茶的历史

文化和其特有的保健功效,以进一步提升福鼎白茶及“品品香”的品牌形象,“品于醇而感于心”,讲究的是从茶的口感领悟茶文化的内涵,体现的则是“品品香,

更健康”的经营理念。加之随着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太姥山旅游事业的发展,“品品香”系列茶叶的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生产规模也不断扩大,生产

效益不断提高,争取成为闽东出口太姥绿茶、福鼎大白茶、茉莉花茶第一企业,力求打造中国白茶第一品牌,并通过提高茶叶生产科技水平,进一步加强福鼎大白茶

的品牌文化建设和质量管理,争创中国名牌产品,确保其长久造福于民。

“品品香”所开创的“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改变了以往茶企业与茶农之间单一的收购关系,通过茶业基地这个载体,与农户签订合同,以科学的方法指

导基地内的农户进行有计划成规模的种植,并对茶叶进行统一收购。此举不仅稳定了有机茶的产量,还保障了基地内茶农的收入。目前,“品品香”共带动了各乡镇

21560户农户建立2.5万亩无公害茶叶基地。“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扩大了有机茶基地规模,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并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带动茶农共

同富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今,这种模式已被各地茶企业广泛运用。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马连道茶叶市场已出现疲软的状况,而“品品香”的产量和销售额却在逐年增长。10年时间,“品品香”茶业飞速

发展,成为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科研及出口为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并一跃成为全国茶业行业百强企业,这让所有“品品香”人对企业前

景的信心更加笃定。

云南阳溢茶业总经理吕杨阳访谈


吕杨阳:从茶仙子到茶老把,把灵魂、使命和梦想融为一体,吕杨阳,生于茶山边,长于茶山边,以茶悟道,把使命和梦想融为一体。回归茶的品质,做自己的品牌。

甜甜的笑容,话语间透释着单纯与可爱,第一眼,她是一位青春活泼还稍有可爱的女孩。当拿起茶杯,喝茶的那一刻,她脸上稍有丝丝品茗的气质,第二眼,她或许是一个很懂茶的女孩。但或许谁也想不到,她已经是云南10家茶叶连锁店的创始人——吕杨阳。“传承茶仙子的大爱,给人们传递阳光、能量、健康和幸福。”“带领那些阳光灿烂,有理想和大爱精神,敢付出行动的女孩走向成功。”吕杨阳这样定位自己的“地盘”——云南阳溢茶业有限公司。

生于茶山、长于茶山

“生于斯、长于斯,不爱这土地,爱谁呢?”吕杨阳是一位“80末”的女孩,从小就是生长茶香之家,父母早年是从事普洱茶种植的茶农,普洱茶就像他们家庄稼一样养活着一家人,至今他们仍做着普洱茶的活。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生于茶山旁,长于茶山边”。

其实,小时候在吕杨阳眼中,茶就是一种印刷品,解渴的水而已。还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她和妈妈到茶山,没有带水也找不到水,妈妈就告诉她“嚼茶叶可以解渴”。她尝试嚼了几片,那一种苦涩使她忘记了口渴,但随后的甜又让她再嚼了几片。现在加快起来,那种先苦后甜的感觉,至今让她十分贺喜,她将此比喻成我们的人生:一个人只有经历了困难与磨难,才能感觉到欢乐与幸福的滋味。这种深感至今让她十分回味。

即使如此,可能由于年轻时的天真和梦幻气息过重,所以她最初的梦想并不是女承父业,而是想当空姐。

出乎意料的是,2003年上学时,由于家庭因素。吕杨阳被迫选择了茶艺专业,这一切似乎又将沿着茶的道路继续。“刚开始确实有点不喜欢茶艺,但随着后来家庭,生活中的一些经历。我慢的越接触就越喜欢。”或许是因为她骰子里本身就有茶仙子的因子。在学茶蕊的过程中,她逐渐把茶艺当作一种职业。也曾想过有一天,回到家庭的茶厂工作。

2006年毕业之后,她如愿地进入了茶厂工作。那一年,她也参加了云南首届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加快起2006年的这次茶坥会,她用了“盛况”这个词语来形容。这一届呈现出回暖的迹象。但价格依然在理性当中,吕杨阳认为,普洱茶的理性回归让更多的人更懂茶了。也回归到了全国化、大众饮正道上。她坚信普洱茶的明天会更好。她坚信普洱茶的明天会更好。而对于自己的普洱茶之路,梦想之路。她也将毅然走下去。相信不客是茶叶行业和她的梦想都如一首“阳光总在风雨后”的歌般。

2014年大益茶业集团董事长吴远之访谈


讯:2014年1月3日,大益茶业集团董事长吴远之做客新华网云南频道,与新华网网友一起探讨伏茶业的发展历程及辉煌未来。

主持人:今天非常荣幸邀请到大益茶业集团吴远之董事长来参加我们的《新华网云南频道·2013互联网年度人物访谈》栏目。您好,吴董。

吴远之:主持人好,大家好!

主持人:相信还有一部分茶友还不太了解贵公司,可以给我们做个简单的介绍吗?

吴远之:大益集团以传承为根基,以拓展为血脉,制茶以心,事茶以诚,不断超越,成就经典。以“大益牌”普洱茶为代表的众多产品,均获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有机”(天然)食品证书,多次荣获国际、国家、部省级金银奖,并通过欧盟国际有机认证,远销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欧美等国家和港台地区。“大益茶制作技艺”也于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大益集团正式签约广州2010年亚运会,成为其茶叶产品供应商,这也是中国茶企业首次成功赞助国际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同年11月,大益集团获准在上,一款100多年历史的陈年老茶已上升至600万人民币,造成这样的结果并不令人惊讶。

业内人士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养生保健意识逐步增强,对茶叶的需求也日益增大,这是影响茶叶价格不断攀升的重要因素。但是,对于具有收藏价值的茶品来说,品质最为首要;其次,根据年份的久远决定茶品的价值。

古天号茶行掌门人刘筠


刘筠

南海舰队湛江基地当过兵、北京中关村从事过IT销售、媒体做过记者、投资公司担任过副总、山西三家公司担任总经理……涉足不同领域,尝试不同职业,凭着那份敢闯敢拼劲儿,曾经的刘筠收获令人羡慕的社会地位和人生财富。迈入不惑之年,他将人生坐标重新定位,自主创业做茶业生意,专注经销普洱茶,再次迎来事业发展的高潮。9月8日,记者走进古天号茶行,采访了这位有着丰富人生履历的创业者。

精彩人生

“我是江苏人,20岁的时候进入南海舰队湛江基地,当了4年的水兵。”刘筠告诉记者,军队是一个特殊的地方,四年的军旅生涯带来意志力的磨练,更培养了艰苦奋斗的精神。1994年,24岁的刘筠只身来到北京闯荡。

从销售做起,刘筠将工作地点选在中关村,从事与IT行业有关的产品销售代理。在那里,他的视野不断开阔,也有机会接触到跨国公司、上市公司的老板,有些当初共事的人如今已是业界的风云人物。“销售、送货、结款……和当时许多人的追求一样,我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赚钱。”刘筠说,那时候的钱相对来说好赚些,只要努力、肯吃苦就一定能赚上。为此,他拼了命地努力工作,曾经连着两天连轴转,不停地送货,忙得顾不上吃饭,身体被累垮了。“得了急性阑尾炎,差点穿孔,在医院住了15天。”说起那次的经历,刘筠用了四个字来形容—死而复生。

天道酬勤,1997年,刘筠结识现在的妻子,与她步入婚姻殿堂,并在当年买下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婚后的刘筠结束了之前的销售工作,在朋友的介绍下,他走进了媒体行业。“那时在北京几家大的媒体都干过,做记者、编辑,也出去拉广告、谈业务,工作相对来说比较轻松,生活节奏也好。”

机遇似乎也偏爱于他。2001年,有朋友向他抛出橄榄枝,希望他来山西自己的公司协助管理,邀请他担任总经理一职。或许因为妻子是太原人的缘故,刘筠最后选择来到了山西。在他的运作下,两个公司的日常运营状况很好,他的事业在这时可以说达到了顶峰。

但此时的刘筠有一种莫名的迷茫,似有一种“脚步太快,灵魂跟不上”的感觉。2008年,他递出辞职信。“我的人生需要休息调整一下。”刘筠这样说道。

结识普洱

辞职后的刘筠为了放松心情,带着家人到处旅游。2009年的11月,在一位朋友的盛情邀请下,他和家人一起去了云南的西双版纳。刘筠介绍,朋友是西双版纳“古天号”普洱会所的帮主,叫李云,自己有一个茶山。去了当地,先是参观茶山,然后来到了坐落在南糯山山下的古天号普洱会所,品味原汁原味的普洱茶。在和朋友的边品边聊中,他萌发了经营普洱的念头。

之前,刘筠一直喝的是绿茶,对普洱几乎没有概念。2002年3月,他去海南出差,无意中走到一条街,满是茶店。见一家店主热情地招呼喝茶,便进去了。“看那黑乎乎的茶汤,像酱油一样,店主介绍这是普洱茶,产自云南。但我喝了两杯,便客气地告辞了。”刘筠说,那是他第一次接触普洱,没留下什么好印象。

2007年,公司接待了来自云南的两位客人,正式认识了在西双版纳做普洱茶的李总。此后,每逢中秋和春节,李总便会寄来一箱茶,有生的有熟的。“那时对普洱还是没有太多的感觉,看到那铁饼一般的东西,也就在家里随便一放,没太在意。”“大概也就在2007年吧,正值普洱泡沫到达顶峰,各类媒体关于普洱的批判声音不绝于耳。”刘筠说,也许是自己曾经在媒体工作的敏感性,他觉得这个问题需要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正是因为那些声音,他开始关注普洱茶,走进普洱的世界,还买了许多普洱茶的书研读。

2009年的西双版纳之行,彻底颠覆了刘筠个人的饮茶习惯,同时也让他从一个单纯的喝茶人转变成为一个普洱的经营者。在李云的帮助下,他的小店—山西太原“古天号”普洱茶行于2010年9月正式开业。

与友分享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刘筠骨子里有“锥子”精神。开始接触普洱茶后,刘筠每年都去云南,走上山头,采摘茶叶,跟当地的茶农学习如何制作茶饼。

通过不断地钻研学习,刘筠对普洱茶的了解更加深刻、透彻,对器皿、水、冲泡手法等也积累了自己的一套经验。一段时间后,小店的人气慢慢有了,客人也开始多起来。生意逐渐兴隆,原有的40平方米左右的小店已经承载不了越来越多的顾客。3年后,他对店铺重新选址,搬到了长风大街上的马连道茶城,店铺面积也相应扩大了一倍多。

普洱茶在北方,尤其是山西,是小众茶,人们对它认识很少。山西人的饮茶习惯,在三至五年以前,几乎是花茶(有部分绿茶)的天下。刘筠说,看着来店里的普洱茶客越来越多,心中真的有一种难言的喜悦,终于把“可入口的古董”跟大家一起分享了。

都说在商言商,经商人最看重营业额、利润率,但走进刘筠的茶叶店,这些字眼似乎是多余的,更多感受到的是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经历了那么多,开店赚钱是一方面,如今更多的是想收获金钱以外的东西。”

或许恰恰是这种淡而无所求,刘筠的小店人气不断升温,来店里的顾客不乏高端名流人士,而这些人都是常客。店内的茶叶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不同消费层次的顾客在这里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款。

如今的茶店,更多的是朋友们聊天、聚会的场所。也是因为茶,刘筠结识了更多行业的朋友。在一位书法老师的提议和协助下,茶店还成为山西部分中青年书画家的聚会、品茗场所。“记不清是哪一年的春节前,四位书法老师轮番上场,品茗论书画,气氛十分惬意。”

刘筠坦言,虽然目前茶叶销售的大环境不好,竞争越来越激烈,但他把握八个字“因上精进,果上随缘”。首先是要坚持质量第一,严把茶叶关,确保带给顾客的是高品质、地道的普洱茶,是为“因上精进,问心无愧”。

而对于结果,刘筠笑言“果上随缘,心才开阔”。这或许是他经历太多的起伏波折之后,领悟到的人生大智慧。也正是这样的心态,让他在不知不觉中收获。

对话天得茶业创始人蔡金华博士


(天得茶业创始人蔡金华博士)

华夏茶博汇:蔡总您好!一直都是闻其名而不见其人,非常感谢您能接受《华夏茶博汇》杂志的专访。您的大部分时间是用在企业运行的那个环节,为什么?

蔡:咱们今天是谈“天得”,“天得”只是我产业中的一部分,因此做茶对我个人而言,只是基于个人爱好、业余的在做。但即使是业余的在做,为了把它做好,我也同样投入了自己的很多精力。

华夏茶博汇:市场往往最能考验一个企业的商业模式和经营能力,目前茶业品牌层出不穷,商业模式也是千变万化,“天得”遵循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商业模式?

蔡:“天得”是一个多功能、多模式、多渠道的复合企业,立体化商业模式是其它企业无法比拟的。

天得茶业按照上市企业标准进行打造,专注流通服务领域,以打造3000家终端连锁销售服务实体店为战略目标,同时建设规模化的天得茶叶交易服务平台,天得茶叶银行、天得茶叶拍卖中心以及天得茶文化博物馆,还有几万多立方的天得专业干仓陈储及物流配送中心,自有藏茶已超过了5000吨。

随着电子产品的飞速发展,单纯的网络和单纯的实体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了实现规模和模式上的创新上,天得率先不惜重金建设“产业链网、电子商务网、实体终端网”。24小时无障碍跨界营销,打造全球营销网。建设3000家终端连锁销售服务网络,为消费者提供个性体验服务。与茶业同行建立长期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倡导茶为国饮,共同打造民族茶产业。通过集结众多厂商的优质产品,重塑茶产业供应链体系,建设互动式茶叶交易服务平台,实现资源集结,降低供应商销售成本和采购商采购成本,增强茶行业的竞争力,推动茶业整体进步。

第一,“天得”茶业功能强大:以实现茶叶流通消费的经济、安全、快捷、便利为目的,提供茶叶审评鉴定、买卖交易、仓储物流、质押融资、行情发布、宣传展示、文化传播等多项服务功能。第二,模式新颖:创新交易模式,采取委托采购、委托销售、委托存管、委托融资、拍卖交易、订单交易、仓单交易、专场交易,线上线下全新O2O商业模式,建设茶叶定价新机制。第三,渠道多样:创立统一采购、定点检验、专业仓储、展贸推广、渠道开发、健康体验服务体系,集批发、零售、进出口三大业务体系,建设社区便利店、商业街标准店、大型商超店中店、商业中心旗舰店、茶生活超市、茶养生会所,并开展礼品团购、定制直销等新型渠道,举办茶文化论坛、茶友会、品茗会等活动,多渠道开拓市场。

华夏茶博汇:你理想中的“天得”将来会是一个什么样子,现在的“天得”,离你理想中的样子,差距还有多远?

蔡:我的梦想是要让中国茶成为中国健康饮品的引领者,让13亿国人享受我们的健康饮品,把我们的天得茶业做成全世界茶产业链第一平台,让全球70亿人可以分享到中国茶的资源。

未来的天得茶业将是一个集茶叶评审、鉴定、买卖、连锁、电子商务、仓储物流、收藏、典当、质押融资、期货、行情发布、宣传展示及文化传播为一体的现代数据型茶业领导企业。

现在描绘出的这种蓝图,很快你就会看到实景。

华夏茶博汇:“天得”现在所践行的这种模式几乎涵盖了除茶叶生茶之外的所有环节,目前天得博物馆、国际茶叶交易中心、品牌专营连锁店、文化传播中心、电子商务等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发展阶段?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阻碍?

蔡:其中有些项目我们已经成立很多年了,有些项目我们现在才刚起步,为了满足新的商业模式整体协调发展的需要,对旧有项目我们现在也在进行升级改造,因为我们有一些已经成熟的项目的支撑和带动,因此其中一些新的项目发展,也会变得相对顺利了很多。

华夏茶博汇:在我看来,这样一个庞大的、综合性商业运作模式,对仓储的要求一定会很高,“天得”怎样满足这么庞大的仓储要求?

蔡:为了保证茶叶的品质上乘,确保茶叶的储存和陈化环境达到最佳标准,天得茶业投入巨资打造了自己几万立方的专业干仓陈储及物流配送中心。天得茶仓选址在东莞市长安镇沙头358省道,茶仓建立在一片山水环绕的风水宝地,三面环山绿树围绕的自然环境净化了空气,交通极为便利,关键是这里完全没有工业污染,这是对茶叶储存和陈化过程安全性和品质的最高保障。天得茶业在品质监控方面也有一套严格的检验流程,例如,所有茶叶及相关产品运送到仓库,必先进入检验仓,检验合格后,运送入保洁区进行清理,确保没有任何杂质灰尘附在茶叶包装上,然后进入陈化仓,最后进入流通仓。在整个陈化及储存过程,严格把控仓库内的温度和湿度,仓库有先进的通风设计,而且加了紫外线杀菌设备,杜绝一切可能产生的污染,整个环节科学严谨,可控可视。

华夏茶博汇:有人说茶行业品牌意识率先在黑茶市场崛起,“天得”品牌目前在茶市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它的优势在哪里?

蔡:现在的“天得”更像是一头养精蓄锐了很久、已经完全醒起的“睡狮”,我们的目标感很强烈,因为通过一定时间的积淀,我们现在已经有了自己完善的商业理念和发展思路,我们全新的商业模式,必将开创一个新的格局。

华夏茶博汇:一个品牌的产生和发展,需要一定时间的沉淀,也需要坚守,这种坚守很多时间都是孤独的,甚至需要很大的耐心,面对变化多端的市场,或者说一些趋利性的炒作,“天得”在这种短期利益和长期效益的取舍中、或者平衡中,您有没有出现过彷徨?

蔡:我们在完善发展思路和商业模式的过程中,经过很长时间的反复论证,但没有彷徨过。

中国茶业的复兴首先要跳出传统观念和习惯方式对茶文化诠释的拘囿,以品质、标准、品牌、模式和机制等价值体系来重新评价自己并以一种全新的观念和方式来面对市场经济环境和大众生活。

曾经我反复的问自己:在国外,中国茶叶是低档茶的代名词,整个中国民族茶业品牌年销售额抵不上一个国外的立顿茶业品牌。泱泱大国,上下五千年历史,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我们做为产茶大国,拥有着底蕴深厚的茶文化,自己本土的销售市场都占领不到,这难道仅仅是历史问题,模式问题吗?现在“天得”的商业模式和发展理念,是我对这样一个问题长期思考的结果。

华夏茶博汇:关于目前茶业市场的走势,很多人都说看不懂,那么在您看来,未来茶业市场将会呈现出一个什么样的格局,或者趋势?

蔡:茶叶品牌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经营的专业化和品牌的趋势化将会是茶叶行业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

华夏茶博汇:用“风云翻覆”形容黑茶市场,您觉得对吗?针对目前黑茶市场的局部动荡,对“天得”在完善自己的经营方式方面有没有哪些积极的促进作用?

蔡:普洱茶的暴涨暴跌走势客观上让消费者加深认识并了解普洱茶,最近两年,普洱茶市场呈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如“市场两极分化”、“品牌化趋势”等,越来越多的出现的两极分化现象将给茶市场带来一次革新,消费者对高品质茶叶的追求,让品牌化将成为茶行业的趋势。

华夏茶博汇:最近黑茶市场有点“你方唱罢我登台”的感觉,您怎样看待这种现象?

蔡:市场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正因为有这种深层的规律,所以市场不会因为个别行为而失去理性。

短期、局部的炒作行为,现在已经很难影响到市场的整体走势,更影响不到市场的整体发展规律。

华夏茶博汇:在您的观念里,一个健康的茶市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在未来黑茶市场,什么样的企业才能得到健康、持续的发展?在未来黑茶市场竞争中获胜,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蔡:近几年内,中国茶业开始慢慢觉醒,茶业品牌纷纷涌现,但整个行业发展极不平衡,大部分企业还比较弱小,产值上亿的企业寥寥无几,传统的卖茶方式还占大多数。炒茶方式虽然新颖,但最终只会给茶行业带来短暂的繁华和热闹,中国的茶行业更需要一些龙头企业的带动,需要走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最根本的还需要靠“品质”、“品牌”,这才是真正的基石。茶企要想快速发展,必须突破品质的壁垒。

华夏茶博汇:在产品质量上,中国茶叶企业应做哪些努力?

蔡:尽管国外对茶叶进口的农药残留标准近乎苛刻,但随着有机茶、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建设,有效控制茶叶农残含量,提高了茶叶质量,中国茶在全球市场正在提升竞争力。

抢占国际高端市场,茶企应突出其原产地特色,中国六大茶区当塑造精品意识,贵族化,占领高端市场后再推出低价产品。欧洲需要口味重的,而东南亚则喜欢新鲜清香的,不同国家和地区对茶叶的口感要求不同,要在中国茶的深加工上应做足文章,提高中国茶产品附加值,并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习惯做出对应的茶产品迎合全球消费市场。

华夏茶博汇:黑茶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作为饮品的属性,逐渐成为了一种投资品,甚至是投机品,尤其是一些品牌产品,更是受到大多数人的追捧,这种情况将会给黑茶市场的发展带来哪些影响,哪些影响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

蔡:虽然会在局部出现一些“乱象”,但也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熟悉了黑茶。

华夏茶博汇:茶行业文化滞后,被忽略,文化也需要创新,茶行业需要一种什么样的文化?

蔡:关于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一个席位,但有很大一部分是人的精神境界层面的,这跟人的体悟能力有关,很高深的东西并不一定能被大多数人所理解。

这几年中国茶文化的推广更加偏重于养生、健康,我个人比较赞成把茶与它本身的特点结合起来进行推广,比如黑茶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是养身,因此应该大力地推动茶文化,推广茶健康的养生理念,让更多人爱茶喝好茶,让好茶的价值最大化发展。

华夏茶博汇:茶逐渐成为一种世界的共同语言,中国茶走向世界目前还有很多瓶颈,您认为要突破哪些瓶颈?

蔡:国外多数是大财团在经营茶叶。中国茶国际化同样需要大财团大资本介入。国内经营茶业的企业数量多,但龙头企业少;家庭式、小农性质的企业多,现代企业少;产品品牌多,名牌少。中国茶名头在国外较弱,是低档茶的代名词,通过大财团大资本介入等多种形式,能够有效改变原来小作坊的运作方式,打响品牌,提高中国茶的国际品牌竞争力。

中国茶要成为世界品牌,实现茶通天下,当务之急,要系统解决好四个问题,一是加大对中国茶产业标志性项目工程和中国各大茶产区基地建设的投入扶持力度;二是加大对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的知识产权保护,以多种措施扶持鼓励茶企在品牌创建方面加强投入,实现中国茶真正走出国门的目标;三是加大对茶产业的科技投入,鼓励科研院所、企业、合作社对茶生产工艺的改进和茶深加工产品的发明;四是建立产学研体系,鼓励茶科技成果的运用和推广。

中国茶叶,必须摆脱农产的烙印,并分工合作,建立贸易标准和技术标准,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经营成本,才能快速流通,才能受到消费者青睐,才能最终赢得世界。

华夏茶博汇:做茶给您个人带来的最大收益是什么?

蔡:从目前来看,给我带来的最大的收益还是“快乐”,这种快乐是平静的、也是恒久的,让自己能够驻守在“真我”这样的一个状态里。说到“真”,比如:中国茶道追求的“真”有三重含义:一、通过茶事活动追求对“道”的真切体悟,达到修身养性,品味人生的目的;二、通过品茗述怀,使茶友之间的真情得以发展,达到茶人之间互见真心的境界;三、在品茗过程中,真正放松自己,在无我的境界中去放飞自己的心灵,放牧自己的天性,达到“全性葆真”。

华夏茶博汇:作为一个老茶人,作为东莞茶文化促进会的会长,您对茶行业同仁有哪些劝勉?

蔡:还是那句话:中国茶叶,只有团结起来成为一个“大家”,才能快速流通,才能受到消费者青睐,才能最终赢得世界。中国茶业正如睡狮醒来,决不至于长落于人后,愿大家一起努力吧。

蔡金华:唐代茶中“亚圣”唐仝(tong)后裔,现担任广东省政协委员、东莞市人大代表、东莞市茶文化促进会会长、天得茶业创始人、天得茶博物馆(中国最大普洱茶博物馆、中国茶文化教育基地)董事长、中国茶产业链联盟创始人、广东省工商联直属会员商会主席、广东省民营企业投资商会主席、香港广东外商公会常务副主席、广东省工商联常委、东莞市工商联副主席、世界莞商联合会副会长、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理事、世界华商总会副秘书长等42个社会职务。(特约记者:高翔)

【访谈】太璞茶业:为云茶科研成果“吼”市场


聚焦茶企新模式系列报道

策划:编辑部

本期人物:太璞茶业总经理王强

稿件采写:凃春艳

枯山,雨夜,寒风,一名老僧孤独的行走着。此刻,他最需要的是一碗有味道的茶。一杯热气腾腾的茶下肚,老僧面向苍茫大地,直抒胸臆,在寂静的深山中一声“吼”,尽显霸气......这个场景,来自一款叫做“寒山吼”的茶。

“只有‘吼’字,才符合他的年龄、经历和当时环境,才能更形象把这款产品的个性突显出来。”太璞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强对()表示,一款茶在保证基础的品质之上,还要带给茶友独特的体验,让他在喝完茶后,形成一个立体的形象,“寒山吼”是太璞推出的第一批茶中的一款。

在某种程度上,这一声大“吼”,也是在为云南优秀的茶叶科技成果在“吼”市场。这就是太璞茶业这家茶企新锐肩负的大责任。其通过深挖消费者的需求,推动云茶科技的供给侧改造,让科研能更好地与市场无缝对接,并用庄园模式深度整合上游茶山资源,从而创造了全新的“科技+庄园+市场”模式。

王强与记者交谈(图/)

太璞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创立的()表示。

太璞茶业虽是行业新人,但有备而来:有自己的个性,有科研力量,有庄园基础,致力于用科研力量来提升品质,做示范性茶山,传递产品价值,努力成为示范性品牌,引导市场和消费者,为这个行业树立一种标准。我们祝愿“科技+庄园+市场”模式能早日落地,为云茶的发展带来全新的启示!

普洱景东古树茶保护者——访普洱天泽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凯鸿


在普洱景东,有这样一位茶人,他痛心于景东古茶树的无保护性采摘,他不惜花大价钱买下古茶树的采摘权,再花钱雇佣村民保护古茶树,以免这些千年活化石继续遭受毁灭性的破坏。在近十年的时间里,他保护的几百年以上的大古茶树约有50多棵,他就是普洱天泽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凯鸿。

70后的罗凯鸿总是笑眯眯地跟你聊天,低调、沉稳、含蓄是他给记者留下的印象。4月18日,在罗凯鸿和景东县茶业办主任沈维荣的带领下,记者来到哀牢山西坡古茶山,察看散落在各处的古茶树,这些树龄多则上千年少则几百年的古树宛如一颗颗明珠,镶嵌在哀牢山脉的农户居住地,虽然4月初刚刚采过春茶,但不少茶树已然又发一茬芽,正显出勃勃生机。

在景东县太忠镇大柏村,记者看到一株人工栽培的野生古茶树。据罗凯鸿介绍,这棵距今约有1500多年的古茶树野韵十足,在大柏村其他地方记者还看到一些过渡性古茶树,有些茶树根部出现腐烂,如果过渡采摘,再不保护,就会死亡。在景东县大街镇气力村,记者看到几棵栽培型古茶树,距今约有几百年历史。这些古茶树都是他花钱重点保护的对象,禁止滥采滥摘,严格进行合理化驯养是他这近十年费劲心血坚持的。

据景东县茶业办主任沈维荣介绍,景东县的古茶树资源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哀牢山西坡古茶山、御笔古茶山、出现巨幅波动的时候,他出钱承包的。之前这片茶地承包给一些村民,经他接手后,培土、修枝、施农家肥,合理采摘,雇佣村民专门管理,带领一方百姓共同致富。现在这里的古茶树枝繁叶茂,罗凯鸿欣喜无限。

谈到未来如果发现古茶树,他是否还会花钱继续保护起来。罗凯鸿说:“那是肯定的,保护古茶树已经成为我的责任!”

#水滴茶名人访谈#拼配大师李文华访谈录(一)


问一:象山熟饼的口感,它的味道很特别,令人一品难忘。当时是在怎么样的情况下拼配出这款茶品?在您拼配的熟茶里,您心里认为它大概能排到第几位?过程中有什么故事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答:象山普饼是05年新研发的第一款熟茶,总结了过往的产品,跳出了级别拼配的理念,以个性特征、口感舒适度为追求,想开创一个陈香、稠滑、甜润、不失厚重的勐海风格茶品,这也是历史条件下应对市场挑战之举。为什么起名象山,象山是勐海镇的圣山,过去高点为勐海土司所据,勐海老街依山而建,的返生、透亮、稠度降低、砂化现象。品70年代的7572,感到明显的醇甜、砂化现象。

 5年后的象山普饼,稠滑、浓厚会减少,顺滑、醇厚会增加,可能会出现砂甜的现象,陈香还是以谷物、坚果类的陈香为主。

 看象山普饼,可以总结的是,最传统熟茶,红熟发酵与多层次拼配是必然之选,而轻发酵、或轻发酵拼配则是另外一个熟茶的走向了,道之不同。

茶艺师 李国微的薇访谈


说说你最喜欢的生活状态吧!

李国微:我挺讨厌嘈杂的,那种喧嚣的生活不适合我,平静、安逸的生活状态才是我最向往的,也是我现在努力的目标。

有特别迷恋的地方吗?

李国微:有啊,日本就是我特别迷恋的地方,因为那里有我最最喜欢的樱花。樱花开放时我置身其中,粉红的花瓣就像细雨一样柔和的飘落在身上,那种漫天飞舞的绚丽,让人永生难忘。

作为茶艺师,你一定遇到过比较有趣的事情吧?

李国微:当然啦,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就是在泡的时候,有人把熟普当成红酒喝,还奇怪的说:“这个红酒怎么一点酒味也没有呀,还是热的。”

怎么会选择茶艺师这个职业呢?

李国微:我想是一种机缘巧合吧,刚毕业时正好是普洱茶最火热的时候,我想多了解关于普洱茶的知识,就选择了这个职业。

李国微:选中了一条雪白的连衣裙,飘逸的层层白纱梦幻满分,配上她精致的锁骨和柔顺的秀发,恍若芙蓉出水,不染半点尘迹。

晨光照耀在水面上,洒下一片金黄,四周的绿树如同海浪一样在风中起伏,一条木头的栈道顺着河畔,延伸至远处。微风扬起了李国微的飘逸裙摆,她像个顽皮的孩子在栈道上不停奔跑,还不停地回头说“快到了,快到了,前面有一大片芦苇塘,真的好美”,我和摄影师连走带跑都气喘吁吁,她却没有一丝喘息,就像音乐盒里不停旋转的芭蕾公主,美丽并充满活力。

阳光给洁白的芦苇镀上了诱人的金色,李国微倚靠在栈道上,遥望着远方,飘渺的思绪随着芦苇的花穗在风中轻轻风扬,伴着芦苇发出的“沙沙”声,眉间出现一丝不容易察觉的浅淡的凝结——女孩的心思,旁人不必去测——也许随芦花轻扬,“昔我往矣杨柳依依”那样的句子,突然就飞上了她的眉梢。

也许因为她是茶艺师,在她身上可以感受到一种古典娴静的淡雅气质,好像不用冲泡茶叶,也能嗅出她散发的淡淡茶香,让人摸不清是她选择了茶叶,还是茶叶选择了她。

佳人档案

姓名:李国微

身高:161CM

星座:白羊座

职业:茶艺师

爱好:泡茶、听音乐

最喜欢的颜色:白色、绿色、紫色

最喜欢的植物:樱花

最喜欢的零食:冰激凌

最喜欢的歌曲:《琵琶语》转载自《普洱》杂志!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访谈】天弘茶业:古纯江湖里的“傻帽”传奇》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