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器为茶之父,水为茶之母”之说。再好的茶也需要茶具的承载,对于茶具的选择是每一个茶人的必修课。

市面上冲泡茶的茶具种类有很多,从材质上来说,玻璃、瓷器、金属、陶器是最为常见的。每一种材质的茶具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但从口感的角度上来说,陶器绝对是品质之选。

建水紫陶作为陶器,区别于其他陶器茶具,其泥料非常细腻,含铁量很高,有一定软化水质的作用,经过高温的烧制,又经过无釉磨光的打磨工艺,形成了独特的单气孔结构。

很多专家学者以及茶友通过研究论证发现建水紫陶这一特性致使:

建水紫陶适宜冲泡高温、高香型的发酵茶叶、诸如普洱茶、黑茶、岩茶、花茶、红茶、沱茶等。而各种芽叶细嫩的茶叶如绿茶、等用紫陶壶冲泡容易将茶叶“闷坏”。

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购买建水紫陶壶的朋友用来泡普洱茶的居多,因此我们就以普洱茶为例,为大家分享一些紫陶壶使用冲泡的攻略。

1.新买的紫陶壶要开壶

新买来的紫陶壶因为烧制(液化汽窑)、打磨(会在表面涂抹食用油防止静电)的原因,会存在一定的气味影响茶的口感,因此泡茶之前,建议先进行开壶。(柴烧壶因为烧制时使用天然木材,并且未进行打磨,简单开壶、或不开壶都可使用)

2.温壶很重要

温壶就是在投茶冲泡之前,倒入烫水,一则可提前为壶升温,提升冲泡出的茶汤口感(冲泡普洱茶效果较为明显),二则防止茶壶冷热温差大出现惊裂。

3.投茶多少要掌握

投茶量是至关重要的,以普洱茶为例,投茶量建议占壶容积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之间即可。当然这只是一个常规的标准,具体可根据个人口感喜好及茶叶性质来定。

4.水温高低很重要

一般说来,泡茶水温与茶叶中有效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呈正相关,水温愈高,溶解度愈大,茶汤就愈浓;反之,水温愈低,溶解度愈小,茶汤就愈淡。

高级绿茶适宜用85℃左右的水冲泡,而普洱茶、黑茶等用100℃的沸水冲泡更能激发茶性。

5.出汤时间

出汤时间的掌握主要根据茶性来决定,新茶、嫩茶、绿茶建议开盖快速出汤,而熟茶、老茶等建议盖上盖子闷上一会再出汤。

6.冲泡使用后及时清理

虽说建水紫陶泡茶可隔夜不馊,但毕竟陶器是具有一定吸附性的,使用过后不及时清理很容易把壶弄脏,以后更难清洗,而且吸附的味道也会影响到下一次的冲泡。所以强烈建议用完壶后一定要第一时间清洗干净,并开盖晾干。

7.尽可能一壶侍一茶

这一点得根据茶友自身的经济情况而定,如若条件允许,一把壶固定只泡一种茶那就是极好的,避免串味。但条件有限又对茶品质有要求,就建议最起码的生茶,熟茶要分开。

攻略写到这其实小编自身也有一些心得想跟大家分享。小编以前自己偶尔也会喝茶,用家里的玻璃飘逸杯随便泡了喝,每次喝茶的出发点其实只是单纯的为了解渴,好像也就那么回事。但从事了这行,接触了紫陶壶之后,才发现原来茶还有这么多讲究,以前品不出的回甘原来是这么的清甜,我喜欢享受这一苦二甜三回味的曼妙。这份美好也正是从这点点滴滴的讲究开始。精致生活也是如此,少一份将就,多一份讲究。

延伸阅读

建水紫陶不适合泡茶吗?


最近搜集了大家平时上网搜索建水紫陶相关信息时所使用的词语,发现有一些关注点令人感到意外,比如几乎每一天都会有人搜索“建水紫陶不适合泡茶”这个关键词,而且数量还不少。

这一方面是因为百度等搜索引擎对搜索关键词的记忆导致,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人们查询信息时输入的关键词不准确。

当我们在搜索框里输入核心关键词“建水紫陶”时,推荐的关联词中就有一个“建水紫陶壶不适合泡茶”。按照搜索习惯,大多数人平时是不会输入这么一个词来查询信息的,这个词的第一次出现很可能是一次不准确的“误查”,完整的查询词应该是“建水紫陶壶不适合泡哪些茶”,这个词是人们会输入查询的一个词。

所以,当有人第一次“误查”之后,搜索引擎就记录了下来,下一次当有人输入核心关键词时,程序就会自动推荐关联的词语,人们一看到这个词意义是负面的,就想查看具体是什么原因,于是点击的人越多,搜索引擎推荐的次数就越多,导致每天查询的人越来越多。

我们说建水紫陶是一种好茶器,但也承认并不是全部的茶类都适合用紫陶冲泡,也有部分茶叶不适合,这一点和其他材质的茶器一样。

某一种材质的茶器适合冲泡什么种类的茶,主要与原料的性质和茶叶的冲泡要求有关。比如我们说建水紫陶适合冲泡普洱茶,是因为普洱茶的冲泡要求温度越高越好,而紫陶壶恰好在保温性能上有出色的表现。

由普洱茶推及其他茶类,需要高温冲泡的茶,都可以使用紫陶茶器,比如安化黑茶、六堡茶、茯茶等等。

但是也有一些茶类,其冲泡要求水温在85℃左右,相比之下温度较低,这时候就不适合用紫陶壶或其他任何保持高温的茶器冲泡,比如我国第一大茶类绿茶就不适合用紫陶壶冲泡,它自有其他适宜冲泡的茶器。

其实,关于怎么选茶器,就两个原则:一是茶器材质要健康,二是根据茶类性质找到适宜的材质。建水紫陶首先就是以原料健康为基础,所以你只要再去找到它适宜冲泡的茶类即可。

建水紫陶贵在“珍贵”


有陶友问:为啥紫陶比紫砂贵啊?肯定啦,紫陶是真泥料真手工啊紫的秒回是不是一箭入心?其实紫陶的“贵”还有好多种,最贵的是“珍贵”。

一、【泥料珍贵】

建水紫陶的原料全部取自建水境内碗窑村以西五公里的五彩山。建水境内的砖红壤性红土是热带雨林或季雨林下形成的土壤,土壤中度湿润,质地较黏,PH值5~6,多为黄红色黏土。制作建水紫陶的五色土、黄土、白土、灰土以网带层状与砖红壤性红土共生,含极少量砂粒,黏性极强。建水境内的砖红壤性红土面积138.48万亩,分布于海拔1300~1500米的坝区和丘陵地带。建水紫陶另一种添加土料为紫色土,是亚热带湿润地区紫红色砂叶岩风化形成的土壤,含铁高,酸性强,抗蚀能力弱,面积68.56万亩,分散分布于海拔1300~1600米的地表。

二、【制作精贵】

劳动创造价值,不同的劳动,创造的价值是不平均的。手工劳动的价值成本高于机械加工,个体制作与批量生产,所产生的价值也有天壤之别。流水线产品不是工艺品,工艺之美,在于手工制作,每一个都少有。

一、紫陶制作程序细分有72道工艺,大类工艺都有11道之多,从制泥、拉坯、装饰、雕刻、填泥、烧制、打磨,形成一个个劳作的周期,每道工艺都是必须手工完成。其中最具独特代表性的几个工序:拉坯成型、阴刻阳填、无釉抛光等制作步骤耗时费力且对匠人技艺要求甚高,所有工序所耗费的时间加起来,都是一个比较长的周期,每一道工序间都有一定的间隔时间,比如刻后填泥每填一次都需要一定时间的凉坯再复填。在时间和人力上投资的成本远不是机械工艺价值可以替代的。

二、紫陶制作必须是“各取所长、分工复杂、团体合作”,多为团队协作,多人共同完成。“人无全才,物无极美”,当从炼泥到拉坯刻填..烧制,每一个步骤都交给一双最专业的手去完成,紫陶作品的整体质量必然是一个新高度。而在这些每一个人所特长的步骤中,更需要彼此默契环环紧扣,每个环节都隐藏着高损耗率。即便是一个常规简单器型的壶也需要多人匠心去完成,所以价格自然就不会太低。

三、【精品之贵】

一、建水紫陶的成品率低,一直是所有制陶人最头痛的一件事。对比于其它紫砂、瓷泥,紫陶的泥料收缩率高达18%,质感较为细较柔,越伸拉越拍打泥料越软塌,可塑性定型性低,导致最后烧制的成品率也较低;

二、建水紫陶是属于高温细陶,烧制温度高,烧制温度高于1100°时,壶坯十分脆弱,壶体薄、收缩大就会导致变形,严重时会炸裂;

三、刻填工序虽增光添彩,但是暗地里也增加了残缺几率,填泥所用力度掌握不好,烧制时泥料收缩不同步,也会导致烧制出来的壶坯变形。

四、【艺术之贵】紫陶承载着中国的书画文化

对于建水紫陶而言,书画装饰可谓是其灵魂。而书画的装饰必须是“阴刻阳填”工艺,这是其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从事艺术这东西,是有门槛的,并非三教九流泛泛之辈一时半会能所为。陶艺匠艺们往往是十年寒窗,习字练画必不可少,每一副画面的背后,每一种风格的树立形成,都饱含了艺人多年的心血与积累。所以在一把紫陶壶实用价值之上,是其更具有无穷的艺术价值。在欣赏使用这些带有艺术的器皿时,才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带来美好的感受。

五、【养心之贵】

迷上紫陶的朋友会发现,紫陶会让人心灵不知不觉地安静。你开始喜欢上生活柴米油盐酱醋之外的点滴小惊喜,留意身边各种美,不自觉各种秀图,偷偷各种学艺。为了满足你自己在紫陶中的专业迷恋之路走得更有价值更有发展空间,你开始了解陶、瓷的区别,修习一切跟茶以及茶周边的技艺。你开始学习插花,学习焚香,精进书画、练习摆拍。

这漫漫的人生之路上,会遇到很多事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价值观往往代表着认可自己,认可别人,认可这个世界的程度。有些阶段,我们往往不假思索的把事与物轻易划上内心所谓的的等值,甚至带着一丝自己的固执偏见。只是在每个往后的阶段,在不同的路口,我们又会遇上及发现更多的人与事和物,一路上不断的学习认识,对新事物的一切认识深度,它来源于我们的积累和记录,记录下你曾走过的路,曾认识的人,带着思考,挥手告别昨日认知的稚嫩和鲁莽。

例如:你慢慢了解紫陶、认识紫陶,下一段旅途不再是独行,有了陶茶的熏陶相伴,接下来任路再崎岖,眼前的风景只会越来越精彩。

建水紫陶的历史


建水紫陶产生于清代,始于道光年间。在建水陶瓷发展史上,曾有“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之说。2008年6月,建水紫陶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从此,建水紫陶开始蓬勃发展,短短三年时间,就吸引了无数人的眼光投向了这个西南的边陲县城,投向了古老传统的紫陶工艺品。

建水紫陶将文人的字画移于紫陶之上,是建水紫陶的特有之处,以陶为纸,装饰上融入书画家强烈的个人风格,既有粗犷豪放、大笔、大块的书法,又有写意国画和民族图案。落墨后,再由熟练的雕刻工人采用阴刻阳填的方法将文人字画保留下来,无论飞禽走兽,花草鱼虫,还是琼楼玉宇,均栩栩如生,给人以古色古香、高雅而不俗之感。

欣赏建水紫陶,首先需要观其形察其色,看一件紫陶作品,首先需要看它的外形是否准确,装饰是否到位,然后看成色,通俗来讲,紫陶的成色基本可分为五种:羊肝色(传统的紫陶颜色),花色(也可称为杂色,一般是黑红相杂)咖啡色(也可称为板栗色,),黑色(净黑色的紫陶成品不常见),窑变(最为难得的成色)。

建水紫陶品种繁多,有煮器具、茶具、花盆及案头陈列装饰用品等。造型大多古朴典雅,别具一格,用作蒸具,可蒸鸡、鸽等肉食品,鲜美异常。建水紫陶采用当地得天独厚且蕴藏量丰富的红、黄、紫、青、白五色土配制。色调为红底白花和黑底白花或白底红、黄、蓝花等。装饰上采用刻划雕填,既有粗犷豪放、大笔、大块的书法,又有写意国画和民族图案。画面用笔潇洒,刀法流畅,无论刻划飞禽走兽,还是花草鱼虫,均栩栩如生,给人以古色古香、高雅而不俗之感。生产工艺上采用无釉磨光,即坯体不上釉,烧成后只需打磨、抛光、产品就可清新光洁。一旦敲击铿锵有声,真可谓“体如铁、色如铜、音如磐、亮如镜、光照鉴人”,形成了有别于陶器的独特之处,实为“陶坛一秀”。

一壶甘甜之水,至明月春秋。一盏铁韵佳茗,感岁月芳华。

建水紫陶——好泥、好陶


泥对于陶器来说是最根本的天性,而繁杂的工艺,只是对泥后天的再造。没有好底子,何来好面子。一件精美的陶器离不开一团好泥来塑。

于紫陶而言,它有独步天下的阴刻阳填,无釉磨光,声如磬,体如铁,色如铜,明如镜,泡茶隔夜不馊,栽花不烂根,泡水不发臭。之所以那么好,说白了天生泥料底子好。

储量足:建水紫陶的泥料全部取自建水境内,分布于1300——1600米的坝区和丘陵地带,呈带状深埋于地表之下。

虽然开采起来稍有难度,但储备量可一点不少,具有关部门统计,现如今勘探到的可用陶土面积已达68.56万亩。

按如今的年消耗量来计算,近百年内无需为此担忧。也正是由于如此充足的储量,纯天然未经提炼的陶土目前成本较低,因此市面上使用的泥料皆为纯天然泥料,不加注任何化工原料,也不存在诸如其他陶瓷产区泥料造假的情况,无需为此困扰,消费者可放心购买。

含铁高:制作建水紫陶的陶土共有五种,我们称之为五色陶土。分别是红土、黄土、五花土、白土、青土,五色土几乎都含铁,以熔点1565℃的Fe2O3三氧化二铁(正三价)的形式存在。

其中由属红土、五花土、黄土含量最高。在入窑烧制过程中,经过还原反应,形成Fe3O4四氧化三铁,而这个四氧化三铁俗称磁铁,磁铁对水质起到了一定的软化作用。而建水紫陶体如铁(尤其是柴烧作品有较为明显的金属光泽及质感)正是由于其较高的含铁所致。

建水紫陶吸铁实验

泥料细:建水紫陶的泥料在自然状态下土质细腻纯净呈胶泥状。被晾晒干后,用手揉搓即可成粉末状。

水混合,过滤再陈腐,泥料目数在200——300目左右有的甚至高达400目(参考宜兴紫砂泥料细腻度多在100目以下)。

反复多次的过滤掉杂质,让原本很细腻的泥更加细腻

如此细腻的泥料,也造就了建水紫陶独道的“阴刻阳填”工艺,并且在烧制过后,通过打磨抛光即可形成亮如明镜的质地,仿佛施了釉彩般,因此后人称为“无釉磨光”。

在实用性方面,烧制过后的紫陶具有特殊的气孔结构,单面透气的特性介于双面透气的紫砂与不怎么透气的瓷器之间。半透不透的紫陶因此泡茶隔夜不馊,存茶恒温恒湿,栽花不烂根,泡水不发臭。

可高温烧制:建水紫陶的烧制温度普遍在1100℃——1200℃之间。最高的可达1250℃。(具体的烧制温度需更具泥料配比所决定,每一个陶艺人熟识自己的泥料所需的温度,因此烧制温度并非固定)。

根据相关陶瓷烧制研究发现,低于900摄氏度烧制的陶瓷吸水性在8%——15%,容易结垢,吸味,难清理。(例如低温烧制的茶壶养起来就相对容易较脏),硬度略差,抗摔磕碰性能差。且声音发闷,光泽暗淡不显精致。而建水紫陶烧制的温度接近瓷的烧制温度,吸水率低。易保养使用,轻轻摩擦敲击声音清脆。固有声如磬之美誉。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建水紫陶茶壶泡茶攻略》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具资讯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具资讯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