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俊于1992年大学毕业后分到昆明的一家证券公司工作,1995年从昆明来到上海,出任云南某证券公司上海分公司的总经理,年薪6位数以上。2002年,证券市场熊气弥漫,尹俊离开上海回昆明休整,一位多年世交、堪称普洱茶权威的长辈找到了他,极力劝说他做普洱茶生意。虽然没多少兴趣,尹俊碍于情面开始试试水。

小试牛刀遭遇挫折

准备做普洱茶生意后,尹俊跟着长辈,用半年的时间几乎跑遍了云南所有的茶商。他学会了区分野生茶和台地茶;学会了识别春茶、夏茶和秋茶,懂得了春茶、秋茶的价格要比夏茶高出30%左右。

2005年1月,满怀信心的尹俊回上海创业,在浦东联洋社区附近开了一家茶庄,专门经营普洱茶。这个店面足有250多平方米,除了一楼的店铺,二楼还有专门的茶室,供顾客一起喝茶、品茶用。尹俊之所以选择此地,是因为他觉得附近居民素质较高,多属有一定消费能力的年轻白领。但没想到,茶庄的生意并不好做,因为很多人对普洱茶都十分陌生。他不明白,在海纳百川的大上海,英国红茶、哥伦比亚咖啡有人喜爱,偏偏云南普洱茶少人问津。尹俊遇到了大凡创业者都会遇到的难题:“客户在哪呢?”

一边是连续几个月门可罗雀的250多平方米的店面,一边是每个月6万元的租金,他着实感受到了创业的压力。

有一天,几名自称普洱茶“老法师”的人,被朋友从浦西介绍到浦东尹俊的茶庄。几个“老法师”也算有素养,说话比较客气,对于茶庄的环境也表示认可。尹俊自然不敢怠慢,立即端上“95枣香砖”(普洱茶的一种)。没想到,“老法师”喝了几口后连连摇头,纷纷表示了不屑和轻视。看到这个场景,尹俊狠心打开一块价值数万元的“紫天砖”,重新端到几个茶友面前。这个茶还可以喝喝!”听到这个评价,尹俊几乎晕过去了,一怒之下将他们赶走了。

小试牛刀即遇挫折,一般人遇此冷清,或许会惊慌失措,怀疑自己原先的判断,从而选择激流勇退,认输出局;或许会被动守望,靠坚韧的意志熬过创业初期的寂寞。尹俊却不同。他选择主动出击,培育市场、开发市场。他连出四招,迅速建立信誉,聚集人气,培养客户,很快便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茶旅游”打出一片天

尹俊开始思考,怎样才能赢得茶友的信赖,怎样才能吸引和笼络茶客,怎样才能开拓市场、把自己的经营品牌打出去。

尹俊注意到,不少茶友对茶的质量表示不信任,往往都要他解释半天。“如果能看看生产过程,我们就放心多了!”一位茶友不经心的话引起了尹俊的注意。是呀,随着普洱茶身价的猛涨,市场上鱼龙混杂,部分茶商以次充好蒙骗茶友的事情时有发生,甚至出现猪圈发酵普洱茶的丑闻。尹俊分析了普洱茶市场鱼龙混杂的局面,决定先要做出诚信的品牌,来赢得茶客的信任。“如果我能带领他们看看茶厂,那不是效果会很好吗!”由此,尹俊萌发了组织“普洱茶之旅”的想法。

2005年8月,第一个“普洱茶之旅”的旅游团诞生了。尹俊带领11名茶友飞赴云南芒市,组织现场观看普洱茶的原料采摘、加工制作等,这一招打消了老茶客的顾虑,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旅游回来之后不但销量大增,而且茶友之间的“口碑效应”也达到效果,很多茶友慕名而来,销售业绩一举扭亏为盈,每个月的营业额迅速达到10万元。

尝到甜头的尹俊,于今年5月份再次组织了“普洱茶之旅”。

“组合拳”聚拢新老客户

有了“旅游”带来的效应,尹俊的创新热情更高了。他推出一系列促销活动。

首先,从去年开始,尹俊也引进了会员制。按照他的要求,如果茶友购满5000元的茶叶,那会自动成为其会员。当然,会员享受一定的服务,比如再购买时会有相应的优惠措施;如果有好茶到货,也会优先向会员推荐。另外,“普洱茶之旅”的参加人员也主要从会员中选拔。

其次,尹俊开办了普洱茶讲座。毕竟大多数上海市民对于远在云南的普洱茶还十分陌生,尹俊便从云南搬来“老法师”办讲座,为茶友传授、普及普洱茶的基础知识,让大家在品茶的同时,了解普洱茶的历史文化。古老的,热情的少数民族朋友,都让追求新鲜时尚的上海人兴奋不已。这一招,吸引了一批年轻的新茶客。

再次,品茗会也是重要的活动。每逢新货、好货来临,尹俊总会聚拢茶友,开办一次品茗会,让茶客们相聚一堂,品茗聊天。因为档次较高,多以会员为主。尹俊筹办的一次品茗会,人数达到50人以上,品尝市价上万元的一块“紫天砖”。这一招,拉近了买卖双方的心理距离,更用“温柔圈套”将茶客们牢牢拴住。

通过一系列的推广活动,尹俊的茶庄声名鹊起,慕名而来的茶友络绎不绝。几乎从上午10时开门,就有茶友来喝茶了,每周固定前来的回头客非常多,目前营业额每月达到了15万元,利润在2万元左右。尹俊计划,在上海再开3家新店,业务尽快向南京、杭州、宁波、合肥等地扩展。文/黄美姣,该文是一篇旧文,仅供参考。

延伸阅读

茶叶店的生意经:营造氛围茶香更浓


不大的店面里,古朴的茶桌摆在正中。店主茶道功夫娴熟,在流淌的音乐中,冲出一壶汤色杏黄的茶水,优雅地倒入精致的茶盅。顿时,浓浓的茶香沁人心脾。给客人沏完茶,许小姐同记者聊起她的茶道人生。

选对茶叶经营品牌

开茶店之前,许小姐一直在汉口一家茶行从事销售工作。今年3月底,陆羽茶都开市之后,她认为市场环境不错,便和妹妹一起投资几万元开起这家20平方米左右的茶店。“开茶店最重要的就是选对茶叶品牌。”许小姐告诉记者,她经营的是现在行情不错的福音山珍稀养,上甘茶、青钱柳、虫屎茶。“对于刚开的店来说,先选几个市场行情好的茶品试卖,然后再慢慢转型专门经营其中的一种,风险可大大降低。”许小姐说。

在茶叶档次定位上,她了解到,目前武汉的茶市还是以中档茶销售为主,不过低档的大路茶也比较好卖。考虑到做低档茶只能做批发,不利于茶店打招牌,于是,许小姐一门心思做好中高档茶叶销售。于是,她加盟了福音山茶。由于市场定位明确,她很快就打开了市场。

营造氛围茶香更浓

真正喜欢喝茶的人一般都比较讲究,强调茶与器的默契、环境与气氛的协调,冲泡时讲究技法,品饮时讲究章法。基于此,茶叶销售店主也必须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的茶文化涵养。“为了将茶店开出文化品位来,我想到了茶艺表演。为了具备一流的茶艺,我专门到杭州去学习了几个月。”许小姐说,好茶加上好的茶艺展示,顾客来此喝茶自然赏心悦目。熟人们闲暇想品茶,很容易就想到我的店子环境不错,品茶聊天时很放松。

许小姐在店后面开了几间包间,客人来得多了便将他们引进包间,可以打打牌、聊聊天。“在包间里,我的茶是按壶卖的。一壶茶从40元到100多元不等,中档的80元一壶,最受欢迎。”许小姐说。据了解,在茶包间卖茶,纯利可以达到20%以上。

许小姐说,她之所以做茶叶销售,原因是她也喜欢喝茶。茶叶是她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她平时喜欢在工作之余,沏上一壶好茶,与老顾客分享,平添一分清闲与快乐。

中国—南亚博览会:印度茶商(老罗)畅谈茶叶生意经(图)


Rajiv(左)的公司每年出口至中国的红茶约200吨。香港文汇报记者罗斯摄

讯:昨日,中国—南亚博览会(以下简称南博会)在云南昆明开幕,来自印度的茶商RajivLochan向本报记者讲述了一段关于中印茶缘的故事,道出两国近百年来生意往来的不易,但随着李克强倡建中印缅孟经济走廊,中国南亚合作将迎来民间经贸发展的黄金时代。

Rajiv名片上的2个中文字“老罗”是他的中国名字,他对本报记者讲述了一个从香港开始的印度茶故事,故事中有昔日中印民间做生意的不容易,有LochanTeaLimited甚至是印度茶树种植史的源起。

乔装清官中国“偷茶”

“1848年,因为两国相近却不熟悉,我的先辈罗伯特.福琼只能乔装成满清官员,绕道香港出发,并找到了两位中国‘苦力’随同,他们知道哪里能找到好的茶株。”Rajiv说,起行后,罗伯特来到了当时的江南省(现在的江苏、安徽、上海等地区),到达了怀宁县(中国绿茶生产的起源地)和安徽省松罗,搜集到了能生产最好绿茶茶叶植株。之后,从广东乘船抵达福建,并受到了当地佛教僧人的招待,在那里罗伯特喝到了他所喝过的最好的茶叶。为了能从武夷山上“偷到”上好的茶株,罗伯特甚至派遣他的两位中国苦力前往并承诺如果成功,将给予他们丰厚的奖励。

Rajiv称,1849年10月到11月,罗伯特将搜集到的茶株运回了印度,使之在加尔各答的植物园中安家,并种植在印北的萨哈普尔茶园中,成为第一批的印度茶。

记者后来获悉,80年代,2位日本科学家通过对茶树细胞染色体的分析表明,中国和印度茶种染色体的数目相同,在细胞遗传学上被认为没有差异。专家称茶的传播是以四川、云南为中心,往南推移,并向乔木化、大叶型发展。

期待在“高速贸易”中赚大钱

一直期待着中印关系进入“好生意时代”的Rajiv说,目前,中国是印度第二大的贸易伙伴,而印度是中国在南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去年的贸易额已达665亿美元。

“今天,我把印度产的大吉岭红茶带到中国,每年出口至中国的红茶约200吨。同时,把云南滇红的原料进口到印度进行拼配,就是希望能在每年增长超过26%的中国与南亚『贸易高速度』中赚大钱,同时也延续中国茶与印度茶的这种缘分。”

Rajiv说,印度有媒体将中国总理的访问称做“一个绝佳机会”,呼吁政府不要用陈旧的理念解决21世纪的双边问题。中方率领的投资促进团队,是印度有史以来接待的最大规模的商务代表团之一,这说明中国非常重视两国贸易问题。

加深彼此了解助拓民间生意

4月底,南亚问题专家、云南省社科院院长任佳出行印度时发现,两国间的“民间生意”因中印缅三国间官方协议迟迟未达成,中国商品只能换了包装变成“缅甸制造”、“日本制造”再卖到印度。

“相互了解是民间生意的基础。”任佳表示,相较于外交、军事等领域,云南举行的南博会更着力于拓展民众间的交往,让各国民众对他国有更深的了解和认知。为此,云南方面把“中国-南亚国家智库论坛”的主题确立为打造中国与南亚各国的信息交流平台,并确定了经贸合作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互联互通、国际人文合作与交流等三个论坛话题。

云南省南亚研究所副研究员郭穗彦说,中国与南亚之间虽然贸易额增速很快,但了解程度还远远停留在一些简单渠道,双方贸易额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领域还应进一步拓宽。(原题《一段茶缘道艰辛印商畅谈生意经》)

转李东《普洱茶三字经》详解


李东是大昌号的掌门人,习茶,做茶多年,他与茶相互侵染,举手抬足间透着一种儒雅。对茶的悟性极高。从这篇《普洱茶三字经》详解就可以看出来。

原文:

席要洁,器得净;气要匀,心得清;神要聚,体得松;指要柔,臂得弯;普洱茶,分生熟;

生茶寒,熟茶温;选择水,看酸碱;泡生茶,弱酸好;泡熟茶,弱碱好;自来水,矿泉水,

均不好;纯净水,山泉水,是为上;泡老茶,高水温;泡新茶,低水温;香靠冲,汤靠吊;

壶悬否,看水温;出汤时,看茶性;茶性强,出汤快;茶性柔,出汤缓;分茶汤,要低斟;

嗅茶香,要细闻;品滋味,啜饮之;清若兰,飘九畹;苦和甘,心自明;人生味,寓其中;

茶是儒,贵礼雅;茶是佛,长至善;茶是道,重摄生;惜茶心,存感恩;品好茶,多自在。

详解:

席要洁,器得净:茶席整洁,茶器干净,乃修茶第一步,有的茶庄,公道杯外侧茶垢连连,很不雅观,玻璃器皿,干盐擦洗冲净,沸水煮开即可,紫砂、陶瓷也一样清洗无妨。

气要匀,心得清:呼吸顺畅,吐纳自然,气匀方能心清,清心才能寡欲,去除杂念,抚平心绪,心境开放,心思腾空,以空灵之真心去感受茶。

神要聚,体得松:聚精会神、心无旁骛,注意集中,才能品出茶之妙。品茶时可以沉默寂静,也可以闲谈。但若以品茶为目的,则应该是以话佐茶,而不是以茶佐话。然后必须在端正身姿的前提下放松身体,方可做到后面的“指柔”和“臂弯”等动作要领。神聚体松,即所谓张弛有度,把身心调整到轻松状态。

指要柔,臂得弯:手指要柔软而非僵硬,手臂要弯曲而非僵直,这样习茶和品茶时才有利于准确、优雅地把握和操作茶勺、茶壶、茶杯等茶具,防止操作不到位甚或失误的情况出现,导致事茶之谬。

普洱茶,分生熟:普洱茶有生茶和熟茶之分,主要是生产工艺的不同,包装上都要注明的,生茶汤色橙黄,熟茶红浓。

生茶寒,熟茶温:生茶性寒,适合体热、胃热易上火者,有清火之用,熟茶性温,对胃寒者较好,有暖胃之用。

选择水,看酸碱;泡生茶,弱酸好;泡熟茶,弱碱好:饮用水,多数是弱酸性水,近年来,出现弱碱性水,生茶,适合用弱酸性水冲泡,熟茶,最好用弱碱性水冲泡,这样,更能彰显茶的特点。

自来水,矿泉水,均不好;纯净水,山泉水,是为上:自来水,硬度大,矿物质含量高,矿泉水,矿物质含量也高,对茶的水溶性物质的溶出不利,不能彰显茶的香气、回甘等茶韵。硬度小、酸碱度适合的山泉水较好,纯净水,适当养水,增加水的可溶性氧含量,也很适合泡茶。

泡老茶,高水温;泡新茶,低水温:泡普洱茶的水温很关键,老茶,茶性内敛,要高温去激发,新茶,茶性张扬,适当降低水温,亦能表现茶性。

香靠冲,汤靠吊:普洱茶的香气的彰显,在注水时,要有意识的去冲,让水与茶融合充分,香气就表现得好。茶汤的软滑细腻,要靠吊水来促成。冲与吊的配合,可能就是泡茶之妙了吧。

壶悬否,看水温:无论是用紫砂壶泡,还是用盖碗泡茶,注水时,除了表演的需要,日常事茶,是否高悬注水?关键看冲泡时对水温的要求,高悬吊水,可以降低水温,低冲注水,可以保持较高的水温。

出汤时,看茶性;茶性强,出汤快;茶性柔,出汤缓:普洱茶冲泡的出汤时间的控制,是泡茶之关键,不同的茶,不同的冲泡阶段,出汤时间不同,才能保证茶汤始终保持适度的茶浓度,忽高忽低,都是冲泡中要避免的,不熟悉的茶,事茶前,应反复冲泡多次,方能掌握。

分茶汤,要低斟:斟茶时,要把茶壶或公道杯放低,靠近茶杯边沿,这样一可以避免把茶的香气冲散挥发掉,尽量保持茶汤品质;二可以防止杯中产生气泡。茶杯中如果泛起明显的气泡,也会稀释掉茶香,同时也是很失礼的情形。

嗅茶香,要细闻:普洱茶的香气,较为内敛,追求沉稳、悠长,是一种“成熟之美”,不论嗅干茶,还是杯香、茶香,都要缓缓吸入鼻腔深处,细细去体会,热嗅杂味,冷嗅茶香,不可搞错。

品滋味,啜饮之:稍微用力将茶汤吸吮入口,可以自然地发出声响,并适度地“咂吧”嘴,目的是唤醒和调动口腔中的味蕾神经进行辨味,茶汤应该沿着舌头的两侧流动,然后分三口徐徐咽下,在这过程中充分感觉普洱茶层次丰富、质感各异的滋味,并达到口齿生津的效果。

清若兰,飘九畹:早在唐宋,文人骚客就爱用兰花的味道来形容茶香,普洱茶中见兰香者甚多,九畹,指距离,语出屈原《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王逸注:“十二亩曰畹”。

苦和甘,心自明:唐人皮光业诗曰:“未见甘心氏,先迎苦口师”,将茶看成苦口婆心启人心智的良师。而无论苦中有甘,先苦后甘,品者自可从中领悟,或许心如明镜,却不足以为外人道。

人生味,寓其中:周作人说:“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的现世享乐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但此种乐,依然在苦中得之。事茶的过程,既是开启心灵之旅,享受精神愉悦的过程,同时也是体会人生真谛的过程。事实上它并不能把人完全带离凡尘,而是让你在品茶中腾挪出另外一个空间俯看俗世,审视自我,人生百味,尽在其中。

茶是儒,贵礼雅:中国茶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儒释道三教精华,于儒,便是注重“礼”、“雅”的中庸和谐之美。

茶是佛,长至善:由“茶禅一味”到“吃茶去”的着名公案,便可知茶和佛教的极深渊源。而佛门慈悲,与茶的善性共通。国内诸多寺庙古刹,藏有不少上乘普洱。

茶是道,重摄生:道家养生古名为摄生,即以老庄“天人合一”思想为宗旨,太极八卦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运用四时调摄、风水环境等多种方法——特别要指出的是其中包括茶养——来达到性命双修、身心健康之目的。

惜茶心,存感恩:真正的好茶,汇集和浓缩了阳光、土壤、水分、植物的精华,无愧于大自然的杰作,再加上人的辛勤劳作、和经验智慧,是种植、采制、冲泡等富有技术含量和高超工艺的劳动过程的结晶,因此真正懂得品茶者,会珍惜茶中所凝聚的缘分,也会发自内心地感谢造物的恩泽。

品好茶,多自在:品好茶可以做两种理解,一是品尝好的茶,即作如此断句:“品-好茶”;二是把茶品尝好,即作这般断句:“品好-茶”。只有这两者的完美结合,才是圆满的事茶过程,感受茶带来的自在与安逸。

镇沅苦聪人“罗厚有”把普洱茶生意做到大城市


经营普洱茶生意的拉祜族苦聪人罗厚有是个大忙人,一个星期内连着接待了5批来自省外的客户。“都是来看茶、谈生意的。”考察完他的加工车间和茶树基地后,几个客户下了订单。

罗厚有生长在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的一个苦聪人山村,“小时候在大山里,住的是几根树杈支撑的茅草房,白天跟爷爷在茶林里跑,晚上就经常坐在火塘边用茶罐烤茶喝。”长大后在大城市里闯荡,一次有人请他喝据说很贵的茶,他却觉得味道还比不上老家的茶,于是萌生了把家乡茶叶卖到大城市的梦想。

从背着茶叶到处推销,到注册成立公司,再到建立自己的原料基地和加工厂,不懈的努力已让他的梦想逐渐成真,他的茶在上海、北京、广州、哈尔滨等地都有很好的销量。

2007年,依靠国家的帮扶政策,罗厚有的老家从大山里搬到了离镇沅县城8公里的苦聪新村,家乡人都住上了砖瓦房。他特意把公司的生产车间设在这里,招聘的大部分员工都是搬迁来的苦聪人。罗厚有动情地说:“政府和社会各界为帮扶苦聪人做了非常多的工作,我也要尽一份力。”

生意越做越红火,罗厚有的梦想却未停止。“现在我的梦想就是继续提高茶叶的质量,把产业做强做大。”面对未来,罗厚有信心满满。(原题《做大家乡茶业》)(云南日报)

林经翔:深山寻普洱古茶树


图为:林经翔站在千年过度型野茶树下

据马来西亚《光华日报》报道,一次偶然,叶可达20公斤,但因茶叶水份多,一般产出的晒青茶大约只剩5至5.5公斤,过渡型野茶无法量采,价位高,制成茶饼要推广并不容易,或许单看价码就经叫人咋舌。

所以,他表示,过渡型野茶无法普遍化,而他的做法,就是通过“体验”的方法,以小包装散茶出售,让大家都能够在能力范围负担的情况下,让茶友有机会品一品这千年珍品,也算无憾今生了。

外观判断3种古茶树

林经翔说,古茶树可分为3种,第一是深山原始野茶,也是最古老的茶树,生长在海拔2000至2500公尺之间,由于它自然生长无人管理,树身长势直上云霄,主干和旁支分明,树身粗大而且壮硕。

“另外两种则是过渡型野茶与百年乔木古树茶,两者主要生长在海拔1500至2000公尺之间。过渡型野茶树是部落祖先古时种遗至今,经过进化的茶种,主干一般在下方开始分叉往上长;而百年乔木古树茶则比较像自家栽种型的(困鹿山古茶园的就是一个例子),当初考虑到方便采摘而稍加矮化处理,后因继续生长而形成上端开展的形态。”

除了“长相”,林经翔说,千年的过渡型野茶与百年乔木古树茶的茶叶也有不同,前者较为光滑油亮,所含的微量元素最高,分子结构最细,泡出来的茶汤晶莹剔透、细腻柔滑、香味醇厚毫无苦涩味,令人回味。

迷上普洱茶


喝茶已经有些年头了,但还是对香茗茶道一直都没有太多的追求,也从来不考究茶品的类别和质量,这些都不能说明我不爱喝茶。绿茶、红茶,还有花茶,只要是随手捡到的,都会泡上一杯,只为了解渴舒疲。别人讲究的看茶色、闻茶香、品茶味,细啜名种的喝茶之道,在我这里一切从简了,只要是茶,泡到水杯中,就足矣。一切简单就好。

最早知道普洱茶,还是源于前些年的炒作,在一块黑乎乎的茶饼面前,黄金也只能甘拜下风的阵势,让我对普洱茶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于是就买了些普洱茶来泡了喝,不过是在朋友家里喝过后才买来泡。第一次喝上了普洱茶,是在朋友那里,据他声称这价值1000多元的茶饼泡制出来的,酱色的茶汤,平和的味道,让我丝毫体验不出它的价值所在,唉!估计我不会品茶吧。

一切也是要讲究机缘的,再次接触普洱茶,是因为它有减肥的功效,还有就是它的价格便宜得让人难以置信。渐渐地时间长了,喝多了,我也迷上这种与众不同的茶味道。

水是开的,茶是陈的,把茶放入杯中,倒入白开水,一股如红酒般的颜色在透明的水中蔓延,一缕一缕慢慢渗透整杯水。喝一口,一种陈润的味道在嘴中荡漾……此时,绿茶变得苦涩,红茶淡而无味,花茶让人腻烦,只剩下普洱茶了。

别的茶都是以新茶为最好,而普洱茶却是以陈茶为佳。青春的光阴逝去,这种茶的感觉完全合乎自己心的感觉。在那陈香琥珀色的普洱茶之中,享受那岁月沉淀般的心境,领悟人生岁月的那份感动。

现在我每天都会泡上一杯普洱茶,如同对待情人般,一点都不敢怠慢,世事无常,怕以后再也喝不到。过去粗犷型的饮茶方式,也随之一点点地发生着变化……先洗茶,再细细品味那不浓不淡、散发出普洱茶的醇厚芳香的茶汤,悄悄地感受着那种优雅娴静、内涵韵致的魅力。呵呵!品茶功夫在提升了,估计再些年就入茶道了。

喜欢上普洱茶,是因为它细腻有余,不显张扬,看似浓郁,饮则不腻的品质,还是人如其茶,茶如其人的感悟,我自己也说不清。但普洱茶的味道,却让我彻底地喜欢上了,再也无法与之分别。

《普洱茶记》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文学创作,在《人民文学》、《诗刊》、《十月》、《大家》、《山花》等刊物发表大量诗歌、散文、小说作品。

出版有专着《普洱茶记》、散文集《风中的群山》、《云南黄昏的秩序》和《像袋鼠一样奔跑》、《我的云南血统》、《七个人的背叛》(与人合着)、《第二届华文青年诗人奖作品集》(与人合着)等。

曾获《诗刊》“华文青年诗人奖”、第三届人民文学奖,诗歌奖、昆明市茶花奖金奖、第四届华语文学传媒人奖2005年度诗人提名等。是当下诗歌界倡导的“草根性和地域性写作”及“中间代”诗群的代表性诗人之一。

内容简介:

雷平阳先生的《普洱茶记》问世,有承接阮氏《普洱茶记》精神,而贯穿普洱茶继往开来的气势。雷氏有着敏锐的觉察能力和明辨的推理能力,以十万言之文字,珍贵图片篇幅,对现代普洱茶做出客观透澈的比较、分析、诠译及说明。往往以一位实事求是的学者态度,以正面对待一件事情、一次因果以及一个问题,提供了正确且富有建树性的结语,对普洱茶有着最深远的贡献。在雷氏《普洱茶记》着作中,提出了许多前所未知的资料,也匡正了许多本以为真实的错觉。

张顺高:普洱茶保健科学普洱茶讲座


张顺高:普洱茶保健科学普洱茶讲座

主讲人: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员、云南省农科院发展和演变,从明朝时期的"士庶所用,皆普洱茶也"到清朝时期被列为贡品,再到民国和抗战之后的逐渐衰败,为众多老科技工作者勾画出了一条普洱茶兴衰史的轨迹。演讲着重阐述了普洱茶的保健功效和功能成分,以及普洱茶的保健机理,通过介绍分析普洱茶微生物发酵变化产生的特殊成分,详细阐明了普洱茶保健的科学依据。除此之外,张顺高先生也普及了普洱茶的种植和制作的相关知识。

从事多年茶叶研究的张顺高老师总结道:"普洱茶是当今世界上最珍贵又最廉价的保健饮料,在各类茶中独占鳌头,也是今后世界上最具市场潜力的生活饮品,前途不可限量".他也希望,普洱茶能被更多的人所熟知并喜爱。

随后,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会长王树文先生现身说法,结合自身20来年喝普洱茶带来的诸多裨益,号召现场所有的老科技工作者"喝茶要喝普洱茶".在场的老科技工作者对此纷纷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许多老科技工作者积极提问,诸如怎么鉴别普洱茶的真伪,如何选购质量上乘的普洱茶,普洱茶的农药残留是否会对消费者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等等,两位老专家耐心地一一做了解答。台上台下的互动讨论此起彼伏,讲座由此推向了高潮。

讲座持续了近两个小时,到场的老科技工作者们都觉得,这样的讲座让他们受益颇丰。据悉,云南省老年科技工作协会,还将在今后陆续开展一系列类似的科普讲座。

普洱茶情缘


从接触普洱茶,到从事普洱茶,再到教学普洱茶,我一直觉得,品普洱茶不仅是一种品味,也是一种福报。我常常讲,玩普洱茶的人,必须是文雅内敛,有修养风度之人,才能真正品味普洱茶的陈香,气韵的奥妙。虽然,我等非文雅之人,但在从事普洱茶的过程中,所接触到的人士却非等闲之辈,他们似普洱茶般内敛,有劲,却并不张扬,他们似普洱茶般厚重,如一本本古典文学,越翻越有味。。。

所以人与普洱茶的缘份,往往是"普洱茶找人",不是"人找普洱茶"。举凡被普洱茶找上的人皆是有福报之人。

早年我从事其他工作,与茶几乎不着边,99年接触普洱茶后,便与普洱茶结下了不解之缘。有趣的是,第一次接触陈年普洱茶,并不知普洱茶为国之重宝,乃可以喝的古董。那时,朋友送我—块半斤重的砖块型的黑亮的东西,让我用改刀将其撬开,用开水冲泡服用,可治疗或缓解父亲的胃肠疾病。(在博文《普洱茶情缘》里有详述)。普洱茶的魅力,父亲的毅力,家人的努力,它让我的家庭光茫重见。若说普洱茶是拯救父亲的灵魂之饮,实不为过。

陈年纯正普洱茶是一种高贵,典雅,内敛的纯天然,纯生态的保健养生佳品,更承载,融合了千百年沉积下来的厚重文化。老茶的形成,必须是好茶历经岁月的痕迹,有心人的呵护,给予其良好的环境让它在天地人的博爱下成长,变化。倘若某一个环节疏忽,都无法得到如今含在口中的玉露琼浆。

在无数人的眼里,普洱茶不外乎与其它茶类一样,今年没有了,明年还可以再生,再产。不然,每年皆可出茶,但却永远不可能复制出年份。这也就是普洱茶令人玩味不腻的其中的一个奥妙,贵在变化。它汇集天地之灵气融于一体,自毛茶紧压成团后,与大自然中的空气发生谋和,而那种无声胜有声的交易,唯有知它的人知道。一天二十四小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它无时不刻的产生着万千变化,凝聚且储备了天地人所赋予它的极其丰富的能量。老普洱茶是大自然的礼赞,其灵气磁场特别的强,在天气变化之时,它会散发出与平常截然不同的香气。而这种自然的茶香让人陶醉,这也是多少年来,存茶爱好者越来越多的原因。尝试过多少次,这种香不仅年少的人喜欢,老至上百岁,少至两三岁的孩童也欢喜的要命,即喜欢香也喜欢味。一片新茶要摆置上百年而不坏,那是需要三代人的精心保管,传承方可得啊!所以,在当今的茶海里,抑或是在拍卖市场有幸得见几十上百年的古董老茶,我们又应该以什么样的眼光,什么样的态度去读它呢?

老普洱茶的药用价值极高,它不仅可治身病,还可治心病,治身病,丰富的保健养生信息足可说明一切,而治心病,融厚重的历史长河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释家文化于一体的,足以让当今浮躁的人们透过一杯自然的茶汤,冲淡都市的烦恼,寻得内心原本应有的本心,从而过得更加祥和、圆满、自在。

老普洱茶除了日常的品饮养生之外,还可成为传世之收藏。佛门将普洱茶老茶作为礼佛待友的无上佳品,国家领导将国之重宝的普洱茶作为馈赠他国的衔接友谊的赠品。。。。。。数不胜数的普洱茶佳话,我却只有一句话:喝懂普洱茶之人乃大富大贵之人!

陈年老普洱茶越来越难得。这十几年下来,因为老茶的供不应求,知道它好处的人越来越多,导致作假的人也有机可乘,这更增加了玩茶之人的玩味性.

好的老普洱茶的几大标准:一味(味道)、而质(质地)、三价位。

好的老普洱茶

观外形:条索清晰,油润,有光泽,无霉斑;

闻干香:香气纯正,无霉味,无怪异味;

开其汤:汤色红浓明亮,不浑汤,无沉淀;

品其味:入口饱满,汤稠、厚滑,有喉韵,有茶气,且气流回荡。

好茶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要辨识茶香是否正确,品茶前先用白水洗口,品茶前饮酒或食辛辣之物,都会影响品茶的质量。老普洱茶消耗量日益增加,因此价格也日益高涨。但若买到加工或作假的“老普洱茶”,再便宜也不值得。因此提醒寻茶之友谨慎分辨。我本人在“老普洱茶”里缴了不少的学费,个中滋味自知。

老普洱茶有脾气,有灵气,它可以正念清神、修心养性,引人入境的特殊功效。尤其是上品紧压老普洱茶,若用于静心,打坐,更有助于提升修炼的境界。唯有您与这位充满智慧的智者交流方可见其间真理,个中奥妙。正如一些茶友说:点好香,喝好茶、赏古玩、交好友,此乃人生最大享受。

普洱茶制作者艾田神游普洱茶


2004年2月,曾被鲁迅、许广平收藏的一块清宫普洱茶砖(重3克)在5分钟之内,便拍出了12000元的天价;同段时期,珠三角的普洱茶销量增三成以上;广东茶叶进出口公司所推出的"普洱茶世纪珍藏版"500克一盒目前售价达320元;上海茶叶协会的调查显示,香港人最爱饮普洱茶,该区市场上最好卖的茶叶排名榜首的就是---普洱茶;目前,台湾、香港追逐三十年以上的普洱茶已成为一种最高境界;仅是云南就有1300万茶农依靠普洱茶生存……就在这些年,多少饮茶发烧友、商家竞相收藏普洱茶以待升值!

普洱茶制作者艾田:神游普洱茶

作为普洱茶的产地,云南,避无可避地被推上了这个火爆市场的最前沿试炼地;作为曾获中国茶叶学会"中华杯"全国名优茶一等奖"陈香牌"普洱茶制作者,艾田,毫无准备地在良莠难辩的诸多茶行中当上了普洱茶茶庄"百茶堂"堂主,他以积累了二十多年的事茶经验,将"陈香牌"普洱茶在堂中发扬光大,将"百茶堂"做成了海内外说到当代普洱茶都会提到的一个茶人会所。

这是个把爱好作成了品牌的人。从生存到热爱

云南普洱茶从商周起,到唐代已经成为主要商品,清代入贡朝廷,声名崛起。这种原产于云南澜沧江流域思茅、版纳、临沧等地的"历史宝物"因其独特的保健作用和收藏价值在20世纪90年代再次从台湾地区刮起"热"风,吹向全国乃至世界。

普洱茶制作者艾田:神游普洱茶

这股热风渐刮之初,艾田对"普洱茶"的概念是,生存。

"我一个学化工的人,为能到城里工作选择了临沧的茶厂,跟着同事全国到处跑,就觉得云南的茶很牛,广东、浙江、上海都争着要。后来参与普洱茶制作、品普洱茶……也就为生存,为工作而做。"艾田在选择做"自由人"之前,几乎是自觉地将普洱茶划到了私人生活享受以外。

而世间没有什么是绝对的不可能。就在艾田自认为对普洱茶的态度仅仅是"解决生存问题"时,他已经不自觉地成为了一个"茶人",一个性格都被浸染尽了普洱茶气息的茶人。

普洱茶制作者艾田:神游普洱茶

所谓普洱茶气息,其实就如品它的人---厚道、敦实、内敛。这是艾田开始意识到此生热爱是什么的缘因。那时,台湾人正在络绎不绝地一波波涌向云南,涌向这个传说中普洱茶的神奇产地。普洱茶,在人气极旺的推动下,其云南市场露出灿然的黄金一角。

一个人知道了自己会毕生挚爱什么,无论这个什么是她,还是他,是金钱,还是幻觉。只要知道,都是有福了。

艾田分明在30岁那年成了个有福之人。其后他凭自己悉心研究多年得出的对普洱茶茶色、茶形、茶味、茶气、茶性、茶理、茶义、茶境、茶情的准确理解,于1994年开设"百茶堂",摆开八仙桌,全凭一张嘴---品茶道、谱茶经。这个至今已经研究制作、销售普洱茶20多年的茶界"奇人"制作的"陈香牌"普洱茶曾获"中茶杯"一等奖。

一人得神、二人得趣

艾田在他的堂中闲闲地抽着老烟,玩着一把宜兴紫砂壶,和茶友们谈到最想过的生活。"不过是有好茶喝、有好书看,足矣。"还有呢?"还有,就是在这样过日子之前,先把我办个普洱茶博物馆的梦圆了。"

其实,艾田本人就像一个活着的普洱茶历史文物。他的普洱茶知识之详尽、专业,令中国台湾地区"普洱茶王"邓时海教授为之惊叹,专门带上韩国弟子亲自到百茶堂学习切磋。众所周知,中国云南尤其是西双版纳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发源地,它为世界茶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和坚实的基础,它是世界茶叶赖以繁衍、发展的母体,是世界茶文化发生、传播的摇篮,因而它在中国乃至世界茶叶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而普洱茶却是这一茶树发源地的传统正宗名茶。作为"可以喝的古董",很少有饮料或食品具备普洱茶这种"可饮、可藏"的双重特性,"人人皆可饮,越旧价越高",新普洱茶是人人可得的日常饮料,老普洱茶却又"价等兼金",可望不可及,如果在"普洱天平"的左端是"典藏价值",是只涨不跌的"耐久财";而右端则是"饮用价值",是喝一片少一片的"消费财",那"时间"就是游走在两者之间的"砝码",随着时间砝码往左推移,这饼茶的典藏价值就越高,反之亦然,远年普洱茶所具备的典藏性类似红酒,两者一样讲究年份、出身(酒庄、茶庄),注重稀有性与保存状况。艾田就对法国人之于红酒的痴迷执着、专业专注给了很高评价,"我要像法国人做红酒一样来做普洱茶。面对前辈留下的好茶和神秘未破知的做茶技术,我总是愿意挑战这样的好茶,希望自己做的茶可以一步一步更贴近前辈留下的文化遗产精髓。"

普洱茶的味道


初识普洱茶,始于儿时和父亲在茶楼饮早茶。那时只觉得它耐冲泡,亲眼目睹服务员十几次续水后,茶依然红亮甘醇。

再识普洱茶,是2002年的一次朋友聚会上,一位爱喝茶的朋友小心翼翼地从包里取出一小块普洱,自豪地说,这茶已有二十几年的历史了,价钱不菲。至于什么品牌,我已经不记得,但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很多人听完后都围了过来品尝,品过后,有人说好茶,很醇厚!有人说很香,太好了!我也喝了两杯,细细品味,感觉到有少许霉味,可碍于情面,也跟着点点头。当时那位朋友还与大家分享了很多关于普洱茶的品牌、功效等知识,以及关于它的收藏、投资方面的问题。晚上回家后,我查阅了一些关于普洱茶的书籍,还请教了在云南定居的父亲。父亲说茶好不好不要光看年份,口感是最重要的,更不要道听途说、盲目跟风。最后父亲又说,要真正了解普洱茶,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你还是亲自到西双版纳实地考察一下吧。

于是,我带着对普洱茶浓厚的兴趣走遍了西双版纳的各大茶山、基地和茶马古道遗址,系统深入地了解了普洱茶从种植、采摘、粗制到精制的整个生产过程,还尝试了云南多个民族丰富的饮茶方式。我询问山寨里世世代代种茶和做茶的茶人,到底怎样的普洱茶才是最好的?他们都一致认为,原生态的种植和安全卫生制作出来的普洱茶是最健康、最好的!正如唐朝陆龟蒙《茶人》诗中所言:“天赋识灵草,自然种野趣。”的确,喝茶,喝的不但是口感,更重要的是健康和怡然!至于年份,则显得没那么重要!有些商家为了牟取暴利,误导消费者一味追求茶的年份及升值空间,反而颠覆了普洱茶的本质。

这几年,随着普洱茶热,各种有关普洱茶的书籍早已琳琅满目,对普洱茶知识作了很好的普及。但也有一些消费者在喝普洱茶时总困身在“年份”当中,以致到了不能自拔的地步。我身边有许多普洱茶爱好者,他们同样很注重年份,一些朋友淘到了上了年份的陈年普洱,通常会约我等三五知己分享。每当这个时候,只要不是难以下咽的茶品,我通常都会顾及朋友的面子点头称是。然而,真正保存得好的普洱老茶,历经岁月的洗礼、自然的转化、人文的融合,的确弥足珍贵;但新制普洱和陈年普洱在祛热、清香、回甘上,也并无明显的区别。

《小窗幽记》有云:焚香煮茗,阅偈翻经;俗念都捐,尘心顿尽。茶性通人性,当您抛开一些诸如“升值”和“年份”的杂念,只根据自己的兴趣,轻松自如地品一壶普洱茶时,您会发现喝普洱茶真是一种优雅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享受!

古老的普洱茶可以让人感受到云南美妙的生态环境、多彩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及领悟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同时也怡情养性,让你收获一份清幽淡然的心态。(林凯旋)

孔子与普洱茶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普洱茶是中国茶中特殊的名牌品种。两者之间似乎联系不上。但仔细分析起来,它们之间却有着内在联系,值得论述一番。

一、孔子与茶文化

中华文化光辉灿烂,百花争妍。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最引人注目的、最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是每个中国人都熟知的孔夫子。孔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中华传统文化包括精神的、物质的各个方面。在物质文化中,自古以来百姓们“开门七件事:米、面、油、盐、酱、醋、茶”。在每日必备的七件事所包括的食物、佐料和饮料中,茶是饮料中唯一的一项。种茶、制茶、品茶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项大事,自然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国茶的历史由来已久,陆羽《茶经》中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可知远在大约公元3000年前,中国人已发现茶。茶这种饮料一经发现,便显示出它特有的功能。《神农本草经》记“神农尝百草”的神话,搜集了自古以来劳动人民所积累的药物知识编辑而成一部药物学的书,(古时茶也叫茶,槚、茗、荈等)它说明我国利用茶叶治病的历史至少有4000年。其实在先秦古籍《诗》、《书》、《礼记》、《尔雅》等书中,已有多处记载有关茶的资料。如果这些记载还不太直接的话,笔者最近在古籍中找到更确切的记载。明版《兖州府志》记:“蒲园:在城东门外。季文子所树六槚(茶)处也。襄公十九年,享晋国六卿于蒲园,赐之王命之服。”依此查到《左传》襄公十九年记:“(鲁)公享晋六卿于蒲园,赐之三命之服,军尉、司马、司空、舆尉、侯奄,皆官一命之服。”

季文子是鲁国的当政大夫,多年来在鲁国专权,经济实力强大,他家中能有一座大花园(蒲园),很有可能这座大花园里不但能种下六棵大茶树(槚),还能在树下召开过一次大型的国际会议,会后依照不同地位给予各种赏赐。可知此树已长大成材,种植时间至少也要提前几十年或百余年。这一时间早于孔子几十年,又在孔子的故乡,这种茶树之叶可饮,由此可推知孔子曾饮过茶。再往后看,今日山东曲阜衍圣公府(孔府)后花园东北部有一棵树,多年来被人们称作“茶树”,每年将其叶采摘下来晒干后,府内上下饮用,可知孔子后裔多年来也有饮茶的习惯。

孔子饮过家乡的茶,他对中国各地,尤其少数民族地区的茶是什么态度呢?这可从他的民族观中看出端倪。

哲人孔子不但创立了一套学说,还提出过一套治世的方案和主张,其基本内容是用协凋、稳定的方式达到社会和谐、发展的目的。治理一个国家如此,对待少数民族的态度及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也是如此。当时鲁国周围及全国各地散居着许多少数民族,孔子都主张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他主张“四海之内皆兄弟”,承认各族的存在;他认为“先进于礼乐”的人,即使是来自农村的、来自边远地区的“野人”,也要向人家学习;他推崇泰伯

的“至德”,认为少数民族中也有佼佼者;他要“乘桴浮于海”,主张各族之间加强联系,平等交流。当时中原称作华夏族,对四周少数民族的称呼也各自突出其特点,并无诬蔑之意。如东夷之“夷”,似一人背弓,说明古时东部人发现弓箭,开始狩猎经济,走在文明前列;西戎之“戎”,是一件兵器,体现西部人在向自然与人世间斗争中勇武的性格;北狄的“狄”字是指一种有力的鹿,亦示捕猎动物为北方的特点。至于南方的“蛮”字,采取自《诗经》。《诗·小雅·绵蛮》之序记“绵蛮,微臣刺乱也。大臣不用仁心,遗忘微贱,不肯饮食教载之,故作是诗也”。此诗是对那些不关心群众的大臣们的讽刺之作。用一种很可爱的小鸟飞到山丘上当作比喻来说明此事。《山海经》记“崇吾山有焉,其状如凫,一翼一目,名曰蛮蛮。”《周礼·夏官·大司马》疏:“蛮者縻也。縻系之以政教也。”可知蛮字系依一种小鸟的代称,并无诬蔑之意。公认为阐发孔子,儒家思想的《礼记》之《王制》篇,在记述东、西、南、北四方少数民族的特点后,又记“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很明确地提出各族的日常生活、日用器具、民间习俗各自不同,应尊重他们、理解他们。由于五方(中国及四方)之民居地各异,相互交往不多,“言语不通,嗜欲不同”,就要想方设法让他们之间达到互相交往、加强联络,以“达其志,通其俗”,共同发展。《王制》中的“和味”如果与云南的普洱茶联系起来,也应该有一种大时空文化的贯通。

综上所述,孔子与普洱茶不是没有关系,将两者联系起来论述,是有道理的。

二、普洱茶与的产地普洱县出发,经大理、丽江、迪庆、德钦到达昌都;一条是由雅安出发,经沪定、康定、巴塘,到达昌都。两条古都从昌都会合后,再抵波密和拉萨,然后辐射到藏南的泽当及后藏的江孜、亚东等地。今天,随着社会进步,交通发达,公路及航线均可由昆明到达西藏,但当年“铁杵之击地,青石道上犹有坑窝如阵;而重负之压肩,二郎山中风雨玄黄……”的说法,仍然留在历史记载中。茶马古道体现出藏族与汉族、白族等民族的团结。尤其在今雅安蒙顶山山脚的名山县新店镇中,还保留着当年的“茶马司”。这个自宋朝以来就管理茶马交易的机构,仍然铭记着当年茶马古道的辉煌,人们至此还能闻到普洱茶的余香。

三、孔子与普洱茶

茶与咖啡,可可并称为世界三大无酒精成份的饮料,但茶的功效却更大些。古时许多书上说到茶的功能。如《神农·食经》记:“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华佗《食论》中记:“苦茶久食益意思”。陶弘景《杂录》记:“苦茶,轻身换骨”。《本草》之《木部》记:“茗(苦茶),味甘苦,微寒,无毒。主瘘疮,利小便,去痰渴热,令人少睡。秋采之苦,主下气消食。”《本草》之《茶部》记:“苦菜,一名荼……令人不眠(即可使神经兴奋)”。茶还可以治病。《枕中方》记:“疗积年瘘,苦荼、蜈蚣并炙,令香熟,等分,捣筛,煮干草汤洗,以敷之”。《孺子方》记:“疗小儿无故,惊蹶,以苦茶、葱须煮服之”。甚至宋人王安石论民不可一日无茶。他在《议茶法》中说:“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而今官场所出,皆粗恶不可食。故民之所食,大率皆私贩者。夫奈民之所苦而使得食,则严刑竣法所不能止者,故鞭扑流徒之罪未尝少而私贩,私市者亦未尝绝于道路也。”王安石把整顿茶市场当作其推行新法的重要措施之一。今日学者文怀沙对茶又发高论,他说:“当今世界,有两种文化,一种是清醒的文化,一种是糊涂的文化。糊涂文化的代表是酒,清醒文化的代表是茶。郑板桥题过‘难得糊涂’,我说难得清醒。酒是糊涂的文化,如何能为大众所接受呢?因为人总是生活在矛盾之中,为了逃避矛盾的困扰,不得不有意使自己置身于糊涂的心态中来解脱痛苦。然而人总不能永远处于糊涂的状态,更多的时候需要清醒,这就需要借助于茶。……茶使人清醒,使人理智,使人文明……正是因为这个道理,生活在商品社会,人们生活、工作中的种种矛盾更多更复杂,更需要清醒。”

确实茶是人们强身健体、益智祛病的理想饮料,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刘枫曾撰文《倡导茶为国饮》。文中说:近年来人们评国花、国鸟,却未评“国饮”。“可能茶作为中国的代表饮料,太理所当然了,以至于无需评比。”“如果从茶发乎神农氏算起,那五千多年来,茶已深深地融入每个人的生活。开门七件事,米面油盐酱醋茶,你可能缺米少油,但你不可能没有茶。几千年的饮茶史,造就了茶为中国第一饮料的地位。……在新世纪,

茶的价值又得到新的发展。‘万药之本’随着科学的发展,得到新的印证。饮茶已成为世界公认的长寿之道。对茶的开发,已超出饮食本身的范畴,而与现代医学、生物学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更重要的是,饮茶,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一种新世纪的健康社会主流方式。”

儒家思想的缔造者孔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而且是特殊的,在同类事物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一种,当然应该打上孔子牌。孔子主张“礼”,饮茶是一种礼仪行为,历代人们饮茶均按礼行事,依礼敬茶待客,茶道是一种礼仪行为。孔子主张“仁”,就是“爱人”、“敬人”,正确处理各个方面的人际关系。通过饮茶正好贯彻这种“泛爱众”“恭、宽、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的行为,一种博爱精神。孔子主张中庸,做事恰到好处,茶正是一种对人无刺激又使人兴奋的清醒饮料。孔子的思想的核心是“和”,通过饮茶更可使人身心得到和谐,人与人之间致和。总之,中国茶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从未离开过先哲的和、合之道。饮食专家王赛时曾说:“我们可以借用历史的光环,照耀传统文化的每一片园地。”茶文化这片悠久、庞大又极具中国特色的园地,当然需要先哲思想的光环照耀,孔子与茶,一个精神概念,一个物质概念,得以结合,相得益彰。饮茶不仅是一种味觉享受,也体现一种高尚的生活情趣,饮茶不仅是一般的家常日用必需,也是一种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特点的生活方式。同样,在经济全球化的新世纪,在市场化的今天,饮茶不仅是一值得提倡的良好时尚,也是一种体现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利用茶德来促进中西交流,都十分得体。普洱茶是茶中极品,不论从物品的质量上,还是从历史的传承上,都非一般茶品可比,它可以说是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饮品,因而和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哲人孔子结合起来,打出孔子与普洱茶的优秀品牌不正是顺理成章吗?文/骆承烈

普洱茶功效介绍


普洱茶功效的现代研究共列术这20项,即减肥、降脂、防治动脉硬化、防治冠心病、降压、搞衰老、抗癌、降糖、抑菌消炎、减轻烟毒、减轻重金属、抗辐射、兴奋中枢神经、利尿、防龋齿、明目、助消化、抗毒、灭菌、预防便秘、解酒及其它、部分功效是与中枢有关,如兴奋中枢神经与少睡有关、利尿与排毒有关等。下面主要简术茶叶中主要物质所产生的这些功效的作用和机理。

普洱茶功效介绍

1、减肥、降脂、防治动脉硬化:茶多酚明显抑制体内胆固醇、甘油三脂(均为血脂主要成分)含量的上升,并能促进脂类化合物从粪便中排出,还能发送毛细血管壁的弹性,因此,对防治动脉粥硬化、高血压及肥胖都具有重要作用。

2、防治冠心病:冠心病,又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所以饮茶对防治冠心病有效。

3、降压:高血压指收缩压或扩张压增高,超过正常水平。动脉硬化不但导致冠心病,与高血压关系也十分密切。

4、抗衰老:人休中脂质过氧化过程已证明衰老的机制之一,采用一些具有搞氧化作用的化合物维生素C。

5、抗癌:茶叶抗癌是泛指对各种恶性肿瘤的防治作用。

6、助消化:茶叶中的咖啡碱和黄烷醇类化合特可以增加消化道的蠕动,因而就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7、解酒:茶之解酒,因为肝脏在酒精水解过程中需要维生素C作用催化剂。

8、利尿:现代研究表明,由于茶叶中所含的咖啡碱和茶碱通过肾脏的微血管,增加肾血流量以及抑制肾小管水的再吸收等机制,从而起到明显的利尿作用。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尹俊:茶旅游打开普洱茶生意经》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